時間:2023-03-14 14:48: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院藥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結果
2.1基層醫院的現實情況定點醫療制度改革后,擁有大量優質醫療資源的大型醫院,成為了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從而形成了大型醫院就診人滿為患,部分基層醫院門可落雀的極端現象,這不僅導致了就診難的社會熱門問題,也使得部分基層醫院陷人了掙扎生存的困難境地。在醫院軟硬件條件均較為欠缺的情況下,促進診療服務水平的提高,以減緩就診患者的流失或促進患者的回流,成為了基層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2.2用藥水平的提高對基層醫院生存發展的意義基層醫院因其就診患者數量有限,致醫院規模一般較小,缺乏一些大型的診斷和治療設備,同時也不能進行一些疑難手術等,因此,藥物使用成為了基層醫院疾病治療的最主要方式。眾所周知醫院用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臨床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強調用藥水平的提高,將極大地促進基層醫院診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2.3藥劑科醫院藥學服務開展的途徑鑒于用藥水平的提高對于基層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藥劑科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積極主動地開展促進醫院用藥水平提高的醫院藥學服務工作,成為了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基層醫院藥劑科現有條件,可從兩個方面開展醫院藥學服務工作:促進醫護人員用藥水平的提高和重視患者的用藥教育。
2.4促進基層醫院醫護人員用藥水平的提高基層醫院規模一般較小,臨床科室也相對較小,醫護人員數量少,因此,在藥劑科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有限的情況下,不影響醫院用藥保障,有針對性地開展醫院藥學服務工作是前提條件。
2.4.1促進臨床醫生的用藥水平提高的工作開展臨床醫生的處方或醫囑是患者用藥的憑證,因此,幫助醫生及時了解或掌握藥品相關信息可促進臨床醫生的用藥水平的提高,如:將新進藥品資料分發于相關醫生,可促進新藥使用質量的提高;將國家的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及時地轉達臨床醫生,可促進提高藥物使用的安全性;藥物說明書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藥品臨床使用指南,而臨床醫生卻沒有獲得藥品說明書的直接途徑,對臨床醫生及時提供藥品說明書,將促進藥品臨床使用質量的提高。
2.4.2促進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用藥水平提高的工作開展醫生處方,護士給藥,是住院患者的用藥過程。大量資料顯示,不恰當的給藥方式,將極大的影響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重視醫院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給藥質量的影響,將促進醫院用藥水平的提高。醫院護理人員給藥過程中常存在的問題:給藥時間間隔不合理,合理的給藥間隔時間是藥物臨床使用安全有效的保證,而護士的工作情況常造成給藥時間不合理情況(如:3次/,意味著下次給藥需間隔sh,然而多次給藥與護士的輪班制度,造成間隔時間常超過或少于sh);不規范給藥方式,不規范的給藥方式也影響藥品臨床使用的質量(如:需避光使用的藥品,護士常因操作繁瑣,而放棄使用避光器具),所以,基層醫院藥學服務可針對性地對醫院護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藥品規范使用的知識培訓工作。
2.5患者用藥教育藥品使用者了解或掌握一定的藥物相關知識,將促進藥物使用水平的提高。基層醫院藥劑科條件較為有限,對患者開展藥學服務工作有較大的局限性,依據條件:針對基層醫院門診患者較多的情況,開展窗口患者用藥教育工作[2〕;編寫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等相關合理用藥知識的通俗性傳單等方式,以促進患者了解或掌握一定程度的藥物知識等方式,促進患者掌握一定的藥物知識。
1.2醫院資源問題基層醫院由于資源相對薄弱,有限資源往往集中或重視在增收創收的部門或項目上,對于無增收創收甚至影響藥品收入的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能拖則拖,能停則停,缺乏投入。
1.3醫院人事管理問題目前大多基層醫院仍按定崗(位)定編(制)進行人事管理,從有限的藥劑科人員中確定專人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困難重重。
1.4藥師專業素質問題隨著醫藥技術日新月異,對從事臨床藥學工作專業人員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但是,基層醫院中,藥師長期從事傳統醫院藥學服務工作,職業素質老化退化,因此,在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基層醫院,高素質藥師的培養是臨床藥學工作開展面臨著最嚴峻的問題。
2基層醫院如何開展臨床藥學工作
由于基層醫院特別是不發達地區基層醫院有別于大型或發達地區醫院醫院特點,基層醫院可從幾個方面開展臨床藥學工作。
2.1促進醫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鑒于醫院臨床藥學工作開展的目的是提高醫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水平,因此,有利于促進醫院用藥質量提高的工作均是醫院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如:定期組織藥師到醫技科室檢查其自存藥品(急救藥品、備用藥品等)質量,并為各科室建立相應的藥品質量檔案。根據患者使用藥品特性,對醫、護及患者進行藥品使用注意事項宣傳,如用藥時間間隔、避光藥物的存放及使用要求等等。
2.2糾正藥師配方發藥的傳統觀念由于基層醫院仍處于傳統醫療服務模式的管理下,為醫院診療服務提供相應藥學信息滯后,需要藥師主動的學習,以糾正藥師配方發藥的傳統觀念。如:定期在醫院組織藥學相關知識講座、對不同醫技科室,有針對性地將相關藥物知識進行送知識下科室的活動;隨時將所到新藥相關臨床數據制備成文字資料通告各科室醫技人員等。
2.3從本職崗位促進醫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基層醫院藥品處方調配崗位是醫院臨床科室及來診患者獲得藥品的唯一源頭,該崗位切實履行《處方管理辦法》第五章賦予藥師的職責,是促進醫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最有效途徑,也是基層醫院特殊條件下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最便捷的途徑。
2.4重視對非住院患者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的管理目前我國大型醫院臨床藥學工作開展普遍存在著片面性和局限性現象,其主要體現在對醫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的管理重心極大偏向住院患者而忽視非住院患者或其他。眾所周知,醫院非住院患者數量數倍或數百倍于住院患者,同時,住院患者用藥有一定專業技術人員醫師和護士的監控,因此,醫院不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影響嚴重的群體是非住院患者。而基層醫院針對非住院患者開展臨床藥學服務工作,不僅惠及患者面廣,同時也彌補了大型醫院臨床藥學工作開展的缺陷。
2.5普及藥學知識醫院安全、有效及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需要患者的參與,由于基層醫院較大型醫院更貼近民眾,對患者藥學方面知識的普及和提高,有較大的優勢,因此,基層醫院藥師可將對患者及其社區社會公眾藥學知識的普及和提高作為臨床藥學工作開展的重點。
2定位中醫院藥學服務的具體內容
2.1審方
中藥師應在調劑前對中藥處方的格式、內容等逐一校對。根據醫療需要,進一步審核藥品產地、炮制方法、調劑及煎煮方法等,還需根據中醫藥基礎理論對用藥的適宜性、合理性進行審核。例如,柴胡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常見的炮制方法有醋制、鱉血制,而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療效,如果醫師在處方上只寫柴胡就欠準確。這時中藥師需要和醫師及時溝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柴胡生品升散作用強,適于解表退熱,如果強調疏肝解郁就寫醋制柴胡,如果用于骨蒸勞熱及瘧疾就寫鱉血柴胡。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決定服務質量和治療效果,切不可小視。
2.2調配
中藥師應該嚴格按照中藥飲片調劑規程及《處方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方和調劑,掌握劑量、別名、藥名及炮制品等,查看有無配伍、妊娠禁忌等不合理用藥,對需要特殊處理的藥物必須交代清楚。如先煎、后下、吞服、沖服、烊化等,按照醫囑單包,并注明煎服方法。調配含有毒性中藥飲片的處方,每次處方不得超過二日劑量,對處方未注明生用的,應給付炮制品,調配完畢自查無誤并簽字,再交由復核藥師復核,對外用藥物在發藥時要特別交代。
2.3中藥不良反應監測
對藥物誤用、濫用和由此產生的不良反應進行動態監控并尋找原因,可以及時發現藥物研究時未能預測的、嚴重的、罕見的不良反應,提高用藥安全性。通過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把分散的不良反應病例資料匯集起來,定期上報給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2.4中醫院藥學信息服務
建立中藥信息的計算機應用平臺,信息內容包括飲片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價格,完善中成藥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規格、價格、用藥禁忌等,建立藥品供應目錄,以備醫師、護士和患者隨時查尋。建立藥品不良反應檔案,編寫本院《藥訊》,調查用藥趨勢及本醫院或本地區用藥情況等。
2.5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要求藥師向臨床推介新藥,及時解答醫護人員提出的有關藥物治療、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問題,提供咨詢服務,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3開展用藥咨詢服務
中醫院藥學人員應利用專業知識指導患者用藥,最大程度提高藥物治療效果,保證用藥安全、有效。中藥房窗口應張貼咨詢服務標志,設立咨詢臺,配備相關藥學、醫學參考資料和書籍以及引導患者合理用藥的科普宣傳單。宣傳內容應涵蓋藥品名稱、適應證、用藥方法、用藥劑量、藥品不良反應、替代藥物、藥品鑒定辨識、貯存、有效期、價格及報銷情況。對中藥湯劑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沖服、烊化、另煎等按照醫囑單包,并耐心說明煎服方法,將咨詢內容詳細記錄在案,以備查考。
4加強中藥房質量管理
中藥房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中醫院藥學服務工作質量。在具體工作中,要始終貫徹“公正、公開、透明”原則,切實做到責任到人、獎罰分明,充分發揮各級人員的積極性,促使中藥房整體工作呈現團結、嚴謹、有條不紊、蓬勃向上的局面。筆者根據多年中藥房管理工作經驗以及中醫院藥學服務工作的形勢變化,提出提高中藥房工作質量的一些建議。
4.1理順中藥房工作機制
協調好臨床各科室與藥劑科、中醫與中藥、西藥與中藥之間的關系,轉變“重醫輕藥、重西輕中”的觀念,提高中藥房在醫院工作中的地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中藥不再是中醫的專利,其在醫院的使用應該是全方位的。
4.2強化依法管藥
在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規的基礎上,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質量控制指標和管理制度,嚴格實行目標管理。
(1)對藥品質量實行合格驗收制度。由一名主管中藥師專門負責中藥飲片的質量檢驗,杜絕假劣藥品流入醫院。
(2)科學貯存中藥飲片。嚴格按照中藥飲片的養護規程正確養護中藥飲片,不定期抽查,在霉雨季節加大抽查力度,確保藥品質量。
(3)每天對配方人員進行工作抽查,將其配好的3~5貼中藥嚴格按照處方規定要求進行檢查,對其總量和分量的差異各按照±5%的標準做好合格率登記,每月進行評比,并根據評比結果獎優罰劣。
(4)中藥煎藥室所煎藥汁濃度、藥汁量、藥渣煎透情況及包裝衛生、室內外衛生等均納入考核。
4.3重視中醫院藥學人才培養
明確各級中醫院藥學人員的工作職責,滿足中醫院藥學人員的需求,做好做細“走出去參加培訓,請進來舉辦講座”工作,制度化地開展“師帶徒”工作,是提高中藥房工作質量的保證。
本文作者:趙懷全林平宗怡工作單位:北京積水潭醫院藥劑科
全面覆蓋藥事管理組織機構、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藥劑管理、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配置與管理等內容,涉及醫療安全與患者權益的核心條款六項。追蹤評價的方案設定追蹤評價的目的是通過對醫院藥品管理系統追蹤,以剖析該系統或流程內部潛藏的安全與質量風險。評價范圍包括藥品供應質量和臨床用藥安全兩個維度;追蹤類別由個案追蹤進入系統追蹤并結合應用。參與人員包括評價專家、藥師、醫師、護師、患者等。追蹤方式是基于個案追蹤發現的安全與質量風險,再有針對性的從系統和流程進行連貫追蹤,以及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內容涉及對法規、制度、流程的遵從度,系統及高風險控制,藥品管理與使用中所采取的持續改進措施,新技術、新服務的應用。依據法規要求和評價標準繪制藥事和藥物使用管理追蹤檢查流程圖。追蹤評價的步驟與流程藥事和藥物使用管理追蹤評價的基本步驟包括:評價者首先以訪談和現場檢查的方式,了解醫院是否開展及如何實施藥品供應質量和臨床用藥安全系統與流程的風險管理;其次以患者個體和個案追蹤方式,實地查驗一線工作人員以及醫院各部門的執行狀況,了解規章制度遵從程度和風險管理措施的落實程度;最后在訪查過程中,各位評價員以會議形式討論和交換評價結果,再深入追查有疑問的部分;針對發現的質量與安全風險引導并實施PDCA。藥品管理系統追蹤由以下三部分組成:⑴一個實際藥品應用追蹤,從醫生開具用藥處方延伸到患者的用藥管理和監控。類似于一個患者追蹤,但追蹤的是藥品而非患者,追蹤所選擇的藥品一般是高風險或特殊管理藥品。⑵一次小型會議,討論主題將包括:醫院藥事管理政策與文件審查;對年度藥品系統評價和所采取的改進措施的審查;對藥品系統中與新型服務或變化有關的數據審查。⑶對與藥品相關的錯誤數據、藥物不良反應的審查。藥事與藥物使用管理追蹤評價的基本步驟與流程見圖1。追蹤評價的實施與實證分析在應用追蹤方法學實施藥事和藥物使用管理檢查和評價中,發現的普遍問題有:⑴平時工作按照既定的程序在做,但是沒有形成系統的文件或將確定的流程寫出來;⑵相關的制度制定之后沒有及時更新,更改的流程沒有及時補充進去;⑶做過的工作沒有記錄,因此不能提供任何數據或證據證明;⑷科室之間、班組之間的溝通不夠,影響了信息的傳達和表達;⑸制定的一些制度、文件,員工學習和培訓不夠,因此在平時工作中沒有全部執行;⑹當患者較多時,相關的流程和規定就不能正常的執行,導致工作質量有所下降。案例與分析一,品管理和使用存在不符合規定的問題。有的醫院存在多余或帳外品現象,如過期失效藥品自行銷賬,剩余藥品拼對使用,停用患者剩余退藥無記錄等。查閱處方發現,開具鹽酸嗎啡緩釋片30mg×20片,用法:30mg,PRN;開具鹽酸哌替啶注射液50mg×5支,用法:50mg,QD。前者違反“三階梯”按時給藥的治療原則;后者違反《處方管理辦法》有關鹽酸哌替啶注射液處方為一次常用量的規定。案例與分析二,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比例低。有的醫院2011年報告藥品不良反應226例,但未報告1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醫院藥品不良反應聯絡員不了解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情況,報告的多數不良反應信息來源于門診患者退藥,兩名臨床藥師每人僅報告1例藥物不良反應,掌握的信息不全面,風險可控性差。據報道2011年我國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僅占同期報告總數的17.9%[4]。案例與分析三,藥品質量管理安全意識差或不能正確識別藥品有效期。有的醫院將400余支維生素C注射液拆去包裝盒,暴露在室內光線下;還有的醫院每半年盤點一次藥品,平時的質量檢查也不夠,在藥架上和冰箱內均發現過期藥品;藥品儲存環境溫度和濕度記錄流于形式,整頁記錄均為同一圖1藥事和藥物使用管理的追蹤評價步驟與流程示意圖溫度和濕度;還有相關人員以藥品批號推算藥品有效期,缺乏基本的藥品管理知識和技能。案例與分析四,對超說明書用藥(藥品非注冊用法)缺乏科學理念。在了解超說明書用藥管理時,有關人員僅強調不得超說明書用藥或簡單回答不存在超說明書用藥情況。而不了解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或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在無合理的可替代藥品;用藥目的不是試驗研究;有合理的醫學實踐證據;經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及倫理委員會批準;保護患者的知情權等情況下可不局限于說明書而使用藥品。
提高醫院職能部門對藥事管理的科學監管隨著藥事管理法規的逐步完善,以及醫院藥學的發展,藥事管理工作已成為醫療機構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藥品供應質量和臨床用藥安全已成為藥事管理的核心內容。醫院評審標準中高濃度電解質、抗凝藥等高危藥品,音似、形似等易混淆藥品的警示標識列入患者安全目標。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用藥錯誤報告制度、突發事件藥事管理應急預案、藥品召回管理、臨床藥師配備等列為藥事管理的核心指標或衡量條款。這些涉及患者安全和藥品質量的內容,是持續改進藥事管理與藥學服務水平的重點。醫療機構應加強依法管理職責,兼顧實用性和操作性,提升藥品供應質量和臨床用藥安全的科學管理水平。“以患者為中心”提升藥學服務水平藥物管理系統追蹤和人員訪談評價的重要內容包括:完成醫改任務與基本用藥目錄、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職能作用、抗菌藥物專項整治、藥學人員結構與培訓和績效管理、特殊管理藥品與高危藥品管理與標識、應急預案和藥品基數管理、臨床藥學工作、不良反應與處置、處方審核干預與處方點評工作、藥品儲存與安全、質量管理與藥品召回、差錯處理與風險管理、信息統計分析、制度、流程、記錄等工作。醫療機構應對上述內容認真梳理,進行必要的追蹤和自我評價,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加強監督檢查與持續改進,形成“橫向連接,縱向連續”的質量體系和簡潔高效的運行效能。突出“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主題,提升“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水平。提高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醫療機構應加強醫、護、藥人員有關藥品質量管理和藥品安全使用知識的培訓,提升藥品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技能。通過有效途徑將藥品不良反應、合理用藥信息及時告知醫務人員。掌握超說明書用藥科學理念和管理要點,了解我國藥品安全風險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藥和中藥注射劑,如2011年全國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852,799份[4],抗感染藥報告數占化學藥總例次數的51.2%;靜脈注射給藥途徑風險較高;排名前3名的中藥注射劑分別是清開靈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和參麥注射劑。2011年,我國撤銷了含右丙氧芬的藥品制劑,阿米三嗪蘿巴新片,鹽酸克侖特羅片劑等藥品的批準證明文件。及時了解最新的國內、外藥品安全監管動態,為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發揮積極的作用。
本文作者:莫曉鄉周家福工作單位:廣西防城港市中醫醫院藥學部
臨床藥學只在大型醫院和教學醫院中被重視,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是比較落后。臨床藥學服務的核心未能真正開展,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⑴基本教育不足,藥師專業水平不足;⑵重醫輕藥的傳統觀念影響了藥學服務的發展;⑶醫院的輔助設施不足,由于文獻、書籍、網上查詢等設施不足,這對藥學服務、用藥咨詢和醫務人員再教育不利[3];⑷法規不健全[4];⑸臨床藥師缺乏臨床經驗[5];⑹缺乏必要的投入[6]。我院臨床藥學開展之初,并不為所有醫生所認同。絕大多數醫生認為藥師參與臨床查房是例行公事,形同虛設。對于臨床藥師的用藥建議將信將疑,這是臨床藥師走入臨床遇到的最大困難。臨床醫生用藥知識的良莠不齊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些醫生不熟悉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對于抗菌藥物的治療規范不明確,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仍時有發生。另外,臨床藥師仍缺乏臨床經驗,專業技術水平仍有待提高。
因此加強醫院臨床藥學發展,首先必須要從用藥咨詢工作開始[7]。我院2005年已開展用藥咨詢工作,分西藥、中藥、中西成藥類別,其中包括面向患者、面向醫護人員的用藥咨詢。形式多種,有窗口坐臺咨詢,有醫護人員直接電話咨詢,臨床藥師一律耐心細致回答,達到解決用藥問題的目的。減少專業藥學人員藥房工作時間,增加臨床學習機會;增加外部專業培訓機會,提高臨床藥師綜合素質[8]。建立臨床藥師隊伍培訓機制,開展臨床藥師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藥師的基本素質,使藥師真正能參與臨床工作并能在具體臨床實踐中提出建設性合理用藥意見。加強與臨床醫護人員的溝通,這是走入臨床的關鍵一步臨床藥師開展工作之初,會遇到臨床的重重阻力。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并不十分了解并接受臨床藥師的工作。筆者認為,提供合理化的用藥建議,給予臨床實實在在地幫助,是化解一切疑慮最好的方法。臨床遇到用藥上的困難,首先認真聽取醫生的想法及意見,充分尊重臨床醫師,針對療效不佳的用藥方案跟醫生溝通之后給出臨床藥師的建議。經過臨床藥師參與制定治療方案,收到良好的臨床療效后,醫生對藥師的信賴感倍增,對于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打開良好局面。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指導合理用藥醫院是藥品流通的終端,而且通過藥物的費用-效果分析,可以為藥物在使用上達到高效、安全、經濟、適當以及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和毒副反應最小等提供科學和客觀的依據;在相同療效的情況下,選擇最經濟的給藥方案,為衛生決策者和社會醫療保險提供參考,促進合理經濟用藥[9]。配備優質的藥學信息軟件通過配備優質的藥學信息軟件,可以使基層醫院的藥師們方便地查詢醫藥信息,通過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出版的文獻資料、以及最新藥物的涌現和藥物新不良反應的發現,及時把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向醫師和患者提供咨詢服務,提高醫院的臨床藥學工作成效[10]。加強人才的培養培養一批優秀的藥學人才充實到臨床醫療中。藥學專業分科不細,培養的人才不精,導致臨床藥學人才的匱乏,發展藥學就要改革藥學人才的培養,以能夠參與臨床醫療為育人目的,培養一批合格的醫院藥師和具備一定診療和用藥水平的臨床藥師[11]。我院開展臨床藥學工作至今,得到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臨床醫師的普遍認可,醫院肯定臨床藥師參與臨床治療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為提高臨床藥師的整體水平,今年繼續派藥學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并引進臨床藥學專業的畢業生,為進一步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提供技術力量。明確規定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的藥師具體職責和權限必須明確規定藥師的參與臨床工作的具體職責和權限,才能使藥師在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過程中有章可循。具體規定應當包括進行臨床合理用藥指導的藥師職稱、用藥專長及工作經驗、工作權利等[12]。我院制定了臨床藥師的工作制度,每周參與外科與骨科的查房,參加全院及其他科室的會診,為臨床制定個體化用藥方案。對于臨床藥師參與治療的特殊疑難的病例,還需要書寫藥歷記錄用藥監護過程。臨床藥師負責向臨床提供合理的用藥方案,但是不具備用藥的處方權,所有的用藥建議僅供臨床醫生參考,這是在臨床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臨床藥學是在藥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患者利益為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核心,以提高臨床用藥質量為目的,重點研究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方法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對提高醫療質量、減少和防止藥源性疾病及藥療事故的發生是不可缺少的。醫院藥學工作模式的轉變是醫院藥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醫院一定要立足長遠,切實認識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大投入,協調好醫師、護士、藥師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臨床藥師的工作積極性,使臨床藥學工作能夠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使得臨床藥學工作更好地服務臨床、服務患者,全力提升醫院藥學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醫院藥學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空間。
臺灣地區醫療機構主要分為公立和私立兩類,市場比例約為3∶7。公立醫院按隸屬關系主要分為5類:市政府直管的市立醫院;教育部直管的院校附屬醫院,如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大醫院);衛生署直管的署立醫院;軍隊醫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直管的榮民醫院,如臺北榮民總醫院。私立醫院按產權屬性不同分為3類:類似于基金會運作模式的財團法人醫院,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教會醫院等;類似于股東會運作模式的社團法人醫院,如光田綜合醫院;完全由個人出資籌建的私人診所。醫院按規模和服務能力分為醫學中心、區域中心和地區醫院,分別相當于大陸地區的三級、二級和基層醫院。醫院整體向大型集團化轉型,院內建筑較為高檔,人性化的管理服務理念貫穿于每一個角落。
1.2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及總額支付制度
臺灣地區執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以下簡稱“健保”)。健保工作由“中央健康保險局”(簡稱“健保局”)統一管理。凡具有臺灣地區戶籍的,或領有臺灣地區居留證且在臺灣地區居留滿4個月的居民,都應依法參加健保。健保費由被保險人、投保單位及政府共同承擔。按經濟能力的不同,被保險人承擔的保險費比例從0~100%不等,但所有人均享受一樣的健保醫療待遇。民眾參加健保后,就醫時僅須負擔掛號費以及自付項目費用即可。而醫療機構則是以量計酬,根據病患病歷、就診記錄向健保局請領醫療給付。同時,健保局還引入總額支付制度,即健保局不再全額給付醫療機構的醫療支出費用,而是在事前劃定支出費用總額,若醫療機構申請給付總額低于原定總額則全額給付,若申請總額高于原定總額,則按比例打折給付。此舉有效地控制了醫療費用的大幅增長,緩解了健保系統的財政赤字。
1.3醫院評鑒制度
臺灣地區醫療機構執行評鑒制度[1]。評鑒工作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鑒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主管。按評鑒側重點的不同,分為醫院評鑒(每3年1次)和教學醫院評鑒(每2年1次)。對醫院的評鑒分別從財務、顧客、流通和成長4個維度開展,其核心是醫院經營效益和患者滿意度。評鑒一般以突擊、匿名檢查的方式開展,評鑒標準不斷更新,評鑒結果會及時公示。醫院被分為“特優”“優等”“合格”3個等級,教學醫院則被分為“優等”“合格”“非教學醫院”3個等級。評鑒結果不僅是醫院質量的綜合體現,還與“健保”支付幅度密切相關,因此各醫療機構對評鑒工作都十分重視。筆者參訪的3家醫院均為“特優”級醫學中心和教學醫院。
1.4藥害救濟制度
目前僅德國、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執行藥害救濟制度。臺灣衛生署委托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主管救濟金征收、給付、制度宣傳、申請審議等工作。凡因正當合理使用合法藥物引起的死亡、障礙和嚴重疾病者,均可向基金會進行申請。2011年,該基金會共審議藥害申請251件,形成決議210件,同意給付122件(給付率為58.1%),給付金額約2766萬新臺幣(約合580萬元人民幣)[2]。因為有藥害救濟制度,臺灣地區醫師填報藥品不良反應的主動性較高;而大陸地區由于來自社會、企業、醫療機構等多方面的阻礙,導致新的和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上報比例相對較低[3]。
2臺灣地區醫院藥學現狀及分析
2.1藥品管理
2.1.1藥品調劑。臺灣地區醫院門診和住院藥品調劑均采取拆零調配模式,發給患者的藥品直接為裸片,因此各醫院的藥袋都設計得十分詳細,每個藥袋僅包裝1種藥品。門診藥房的藥袋除打印常規的名稱、規格、適應證、用法用量、副作用等信息外,有些還同時附上外觀描述、用藥教育等內容。住院藥房的藥袋更為詳細,有些甚至還同時顯示患者的年齡、體質量、體表面積、診斷、肝腎功能等重要指標的檢查結果,以方便藥師審核或計算劑量。此外,臺灣地區醫院住院部還采取單人調配模式,各病區的取藥車均被分為若干抽屜,每個抽屜擺放1例患者的藥品。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藥品調配流程設計得極為合理且高效:醫師開具處方/醫囑信息傳至藥房,藥袋、底方自動打印調劑藥師按藥袋調配藥品,審方藥師對底方進行審核(同時進行)藥品和審核無誤的底方在核對藥師處匯總,經核對無誤后交至窗口發藥藥師呼叫患者,核對發藥。整個取藥過程中至少有4位藥師參與核對,但整個過程一般不超過15分鐘。
2.1.2醫院制劑配制。臺灣地區醫院藥房一般均提供全靜脈營養劑配制服務,營養方面的臨床藥師還同時承擔營養風險人群的能量需求評估、營養制劑合理性應用評價等工作。臺灣地區“健保”報銷的中草藥均為瓶裝粉末,飲片需自費,用量很少。粉末在藥房內完成混勻,并分裝成劑量均勻的小包裝,以方便患者攜帶和服用。對于兒童用藥品,藥房也提供粉碎和分裝服務。對于頻繁使用且劑量較恒定的品種,醫院也會委托企業批量生產。
2.1.3化療藥品管理。臺灣地區醫院十分重視化療藥品的安全管理,一般單設化療藥房(臨床試驗用的化療新藥,也一般放在化療藥房)。化療藥品的擺放藥柜、標簽、藥袋與藥品審核、調配、發放流程均區別于普通藥品。醫院還十分重視醫務人員的安全防護,化療藥品的調配人員和運輸人員均穿戴嚴實。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藥房及每輛運輸車都配有急救箱,里面附有詳細的化療藥物意外滲漏或噴灑的處置預案。
2.2臨床用藥管理
2.2.1臨床藥學。臺灣地區醫院臨床藥學工作內容與大陸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藥物咨詢、全方位的患者用藥教育[4]、住院患者訪視(查房)、治療藥物濃度監測、不良反應監測、藥物應用評價、教學與科研等[5]。與大陸地區醫院不同的是,臺灣地區醫院臨床藥學工作模式更為成熟:臺灣地區醫院要求重癥監護室必須配備臨床藥師。在臺灣地區,藥師在臨床查房過程中介入到治療方案的調整活動被稱作藥事服務[6]。藥事服務在院內網絡上進行記錄,包括是否屬于藥物治療問題(適應證、用法用量、給藥間隔、療程以及不良反應等)、藥師具體介入的活動(所提的建議為哪種類別、參考文獻)、醫師是否接受建議、患者后續轉歸情況以及對本次服務所花費的時間等總體評價。這些記錄既有利于體現和強化藥師的服務價值,又便于開展臨床藥師的績效考評。
2.2.2用藥疏失管理。用藥疏失(Medicationerror,ME)也叫用藥差錯,是指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醫療專業人員、患者或消費者不適當地使用藥物或因而造成患者損傷的可預防事件。美國衛生系統藥師協會(AmericanSocietyofHealth-systemPharmacists,ASHP)將常見的用藥疏失分為12種[7],分別是處方開具錯誤、遺漏給藥、給藥時間點錯誤、未授權給藥、劑量不當、劑型錯誤、調配錯誤、給藥錯誤、藥物變質、監測不當或錯誤、依從性不佳和其他錯誤。用藥疏失通過有效的管理是可以避免的。用藥疏失不一定會對患者造成傷害,但會損害患者對醫療機構的信心、增加醫療成本,因此用藥疏失管理是臨床用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地區醫院藥師(包括臨床藥師和藥房藥師)可隨時將各類用藥疏失填報至院內網絡,填報者能獲得院方獎勵。醫院藥學部門負責定期匯總、分析、通報各種錯誤的發生情況,并探索建立避免錯誤再次發生的改進措施。如,限制高危藥品的劑量和給藥途徑;在電子處方系統、藥柜、藥品上顯示警示標識或標簽;將看似、聽似等易混藥品分開擺放;使用條形碼掃描核對技術;改善輸液裝置;開具某些高危藥品時自動開具相應解毒劑等。大陸地區醫療機構也執行差錯登記制度,但由于缺乏激勵,或為了回避處罰,醫務人員缺乏填報的主動性,在定期匯總、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方面整體流于形式化[4]。
2.2.3循證醫學信息服務。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指醫務人員依據最佳文獻證據制訂出最佳臨床決策[8],體現的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目前,臺灣地區醫策會已將醫院循證工作開展情況視為質量控制的一項指標納入醫院的評鑒系統,并通過每年組織召開全境范圍內的循證醫學競賽,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循證技能。臺灣地區醫院藥師提供的循證信息服務主要包括新藥評價和藥物治療決策支持。一般分為5個步驟:第一步是形成一個可回答的藥物治療問題,提煉關鍵詞;第二步是從龐大的數據庫中去搜尋文獻,通過流行病學及統計學的方法遴選出值得信賴的文獻;第三步是嚴格的文獻評讀(證據的可信度、重要性及治療效果)和綜合分析;第四步是結合臨床經驗和患者期待,作出最佳的臨床決策;最后一步是對執行的成效與質量進行評價,探索持續的改進措施。相比之下,大陸地區醫院藥師在文獻證據的檢索、整理、匯總方面均有待提高。
3對大陸地區醫院臨床藥學的啟示
3.1推動藥學服務的信息化
臺灣地區的藥學服務已經高度信息化。一般由藥學部門負責建立和維護詳細的藥品信息數據庫。數據庫可供醫務人員查閱、處方/醫囑審核、藥袋打印(患者用藥指導)等。信息系統自動對藥物配伍、聯用、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等內容進行審核,不合理的處方/醫囑將被標識,藥師將重點對標識內容進行溝通和確認,大大降低了審核藥師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此外,藥學部門可隨時對處方審核數據庫進行修改,以提高系統審核的準確性和質量。藥師可方便地獲得患者既往與目前的治療詳細資料,以開展治療評價和藥學監護。若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其治療記錄中可加入過敏警示信息,在后續治療中系統會自動提出警示。用于檢索藥學信息的數據庫也十分齊全,如Medline、PubMed、Micromedix等,且更新及時,這些均顯著提高了藥學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而大陸地區醫院的信息系統與軟件配備普遍嚴重不足,限制了藥學服務的發展。
3.2注重臨床藥學人員的培養與考核
臺灣地區醫院無主任藥師或副主任藥師的學術職稱,藥學部門主任或副主任只是管理職位。醫院的臨床藥學組由臨床藥師、助理臨床藥師和咨詢藥師3個層次的人員組成。臨床藥師分布于各臨床科室,成為專職的臨床藥師,從事所在病房的臨床藥學工作,績效系數相當于組長級別。臺灣地區醫院對臨床藥師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培訓模式。調劑藥師先經過1~2年的工作實踐,通過考試成為一般藥師。一般藥師工作1~2年通過考試成為審核藥師,審核藥師同時可成為咨詢藥師。審核藥師或咨詢藥師可通過考試上升為助理臨床藥師。助理臨床藥師開始學習掌握臨床藥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包括藥品不良反應申報、用藥教育、藥物咨詢、用藥調查、分析統計工作等;進入臨床后由臨床藥師和臨床醫師帶教,在臨床各科輪轉2年,之后通過考試成為臨床藥師[8]。而大陸地區醫院一般由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經過藥房各部門的輪轉,熟悉基本操作后,擔任臨床藥師。由于藥房工作與臨床藥師工作差異比較大,并缺乏系統規范的培訓過程,新的臨床藥師要經過較長的適應期才能克服心理障礙,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大陸地區可借鑒臺灣地區這種循序漸進的培訓模式。
3.3加強人性化的服務
在臺灣地區醫院,可以時刻感受到醫院對患者的人性化關懷。醫院內環境溫馨而雅致,各項標志與指示都非常醒目;就診、檢驗、取藥等過程中,大屏幕僅顯示患者的編號,而不是患者的姓名;門診藥房一般均設置半封閉的藥物咨詢室;對于需長期取藥的慢性病患者,醫師會開具“連續處方”,一個療程的藥品服用結束后,患者憑連續處方可直接到藥房取藥,而不用到診室重新開具處方。
一、醫院藥學服務概念
繼“medicalcare”(醫學關懷)和“nursingcare”(護理關懷)之后,“pharmaceuticalcare,PC”(藥學服務)概念的提出和實踐已有十幾個年頭了。PC一詞國內曾有多種翻譯,如藥學服務、藥學保健、藥學治療等,近幾年逐漸統一為“藥學服務”。
二、我國實施醫院藥學服務的意義和主要障礙
2.1我國推行醫院藥學服務的必要性
據統計,美國大約5%的病人住院是由藥物副作用引起的,25%~30%的老年人住院是因為藥物相互作用或不遵醫囑所造成的。我國近10年有關藥物不良反應的報告有上升的趨勢,僅《中國藥學文摘》1990-1992年間就報道了2464例,其中54例死亡。為了減少藥物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藥師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對病人用藥的安全直接負責指導,這也是藥學服務的具體要求。因此推行PC是當前大勢所趨。
2.2我國推行醫院藥學服務的主要障礙
2.2.1觀念陳舊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醫院的醫、藥、護三家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有的醫生認為給病人看病、查房是自己份內的事情,不需要藥師參與,藥師若參與就會降低醫生在病人心目中的威信,病人也習慣于聽從醫生的安排。
2.2.2藥學人才知識結構不完整
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上,我國大學本科藥學教育以化學為主,而相應的臨床課程和基礎醫學則學習較少。畢業后在開展藥學服務時就明顯缺乏臨床方面的相關知識。
2.2.3缺乏完整的情報系統和文件系統
藥師要開展藥學服務工作就必須擁有大量的藥學信息資料,然而大多數醫院的圖書館或資料室中藥學資料較少,根本沒有明確的藥物治療結果和跟蹤結果以及程序,藥師缺少或根本沒有編寫常規醫療文件的訓練和經驗。因此,藥學信息資料缺乏也是制約藥學服務開展的一個主要的障礙。
2.2.4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的法規保障
盡管國家有關部門表示醫院藥學服務值得探索和實踐,但目前還沒有出臺專門的、系統性的有關推行醫院藥學服務的法規。醫院自身也沒有形成以病人為中心而開展藥學服務的相關制度以及相關職務或崗位的藥學服務責任制。
三、我國醫院有效開展藥學服務的策略
3.1加強認識,轉變藥師觀念和工作職能
藥師必須接受責任,從傳統處方調配工作中解放出來,將自己的知識運用到病人監護、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上。
3.2制定藥學服務實踐的標準
①明確陳述藥學服務實踐的目標;②建立能激勵藥師提供藥學服務,并促使藥師和醫生、護士之間易于進行信息交流的外環境;③闡明藥學服務效果認可、評價及獎勵的方法;④設置促使專業人員關注具體病人及方便病人監護和信息交流的內部組織結構;⑤制定藥學服務的一般常規方法。
3.3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強制實施
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確立藥學服務在病人藥物治療中的合法地位。轉變傳統的藥房管理機制,建立能夠激發藥師對藥學實踐本質和責任進行認識并主動提供藥學服務的管理機構。組織具有較強責任感并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藥師,根據他們自己的選擇(如內科、外科等),安排其進入藥學服務的實踐隊伍中,并建立對監護藥師的實踐進行監督和評估的機制。
四、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和探討,在提出醫院開展藥學服務的一般策略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4.1從醫院提供藥學服務的供方角度看,我國加入WTO,醫療市場逐漸放開以后,國內的醫療機構將會面臨外資強大的爭奪我國醫療服務市場的壓力;從患者的需方角度看,我國目前所提供的藥學服務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藥物濫用和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等時有發生。因此,在我國有效地開展醫院藥學服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4.2要有效地開展醫院藥學服務,必須強調在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的多個環節入手,而不僅局限于開藥和取藥從藥學服務的全過程看,在患者入院開始直至出院以后,對患者病情及用藥歷史了解到藥物信息的收集和咨詢,從患者病痛的治愈到用藥后的身心康復乃至生活質量的提高等多個環節和過程都要強調藥學服務的價值體現。
4.3醫院藥學服務的多學科支撐性決定了醫院藥學服務工作不僅僅是臨床藥師單方面的職責多學科支撐性是醫院藥學服務的基本特性,這一性質決定了醫院藥學服務的有效開展需要臨床藥師和臨床醫生、護士、營養學家、心理學家等多種技術人才〔醫院全員)的相互協作共同參與。認識到這一點是有效開展醫院藥學服務的關鍵。
跟隨醫生臨床查房時,應初步掌握患者的病情,查看患者的病歷及藥歷,了解疾病性質、治療方法、生化指標變化的臨床意義等;查看護士工作站患者的用藥記錄,審核輸液單藥名、藥品滴注順序、輸液時間與間隔是否符合時間藥理學,有否配伍禁忌[10]等。并在查房記錄表中記錄重點患者的疾病、用藥情況,用藥解釋等(見圖2)。藥師除了回答醫師的提問外,應對存在的不合理用藥情況提出建議;查房結束后,用藥中存在的疑問可通過查閱資料、在小組內進行集中討論予以解決,而對不熟悉的疾病診斷和治療則需進行系統學習。臨床醫師的專科用藥知識可能比藥師豐富,這與其專業醫學知識以及對患者疾病的熟悉程度有關;也與其豐富的臨床用藥經驗有關。如果藥師能多掌握相關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就可在專科發揮其應有作用,尤其是在復雜性疾病聯合用藥出現相互作用難以鑒別時,藥師應發揮其專業特長。以中藥注射液舒血寧為例,可以根據臨床用藥習慣,從患者基本情況、臨床診斷、病程、藥品使用情況(包括給藥方式、溶媒、滴速、用法用量、用藥時間、停藥原因、治療效果及是否按中醫辨證給藥等)、合并用藥情況、不良反應[10]等方面進行統計和分析,獲得舒血寧注射液的臨床使用數據及不良反應數據。除了隨醫查房外,應定期進行藥學查房(每周2次),查房前一天藥師應閱讀患者的電子病歷,熟悉患者的基本狀況、病情、用藥情況,做好詳細記錄。查房時,到病床前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交流,了解疾病治療前后的變化、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不適癥狀等,并向患者講述基本的用藥知識,回答有關提問,減少因不清楚用藥原因而自動停藥情況的發生,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依從性。在門診,藥師對患者的病情不了解,回答問題的針對性不太強,只能按藥理作用回答;而藥學查房,不僅為藥師提供了與患者交流的平臺,且可做到將“面向藥品供應”轉變為“面向病人服務”的優質藥學服務。
2參加病例討論
前期參加醫生科室內的疑難重點病例討論,做好相關記錄;隨后科內展開病例討論;通過定期病例討論分析,將經典的、具有中醫治療特色的疑難病例整理成冊,使臨床用藥建議更科學、合理。
3合理用藥宣教
合理用藥的宣教應包括制定基本藥品目錄手冊,并分發給臨床醫師;制定抗菌藥物、高危藥品、精麻藥品管理目錄、中成藥、中藥小包裝飲片目錄;為臨床提供最新藥學知識及本院的用藥情況;每季度制作合理用藥宣傳手冊及用藥小貼士,派發給各個病區。
4設立專門的臨床藥師咨詢窗口
在臨床做好藥學服務工作的基礎上,應增設臨床藥師咨詢窗口,每月定期派臨床藥師為患者進行用藥解答;將具有中醫治療特色的疑難病例整理成冊以供查閱。
5定期總結并改進
對臨床藥學工作應定期進行總結,如對醫護患進行問卷調查,對近階段的藥學服務工作進行分析,找出不足,及時改善,使藥學服務更上一層樓。
銀屑病表皮分化障礙與增生過快有密切關系,但并非單純是細胞通過太快的后果。早期實驗即揭示維甲酸促進表皮分化而并不抑制增生。Jarrett及其他學者以鼠尾鱗片表皮(缺少顆粒層)作為銀屑病角化不全的模型,研究了維甲酸和煤餾油衍生物的治療作用。對維甲類化合物多年的構效研究開發出依曲替酯、依曲替酸等治療銀屑病具顯著療效的藥物。近年開發的治療新藥活性維生素D3的顯著作用是誘導角朊細胞分化同時抑制增生。誘導角朊細胞分化亦應視為銀屑病治療策略之一。
在藥效學實驗中有多種動物模型可資檢測藥物對表皮增殖的抑制作用。在研究中草藥及其有效成分治療銀屑病的作用中,我們將VanScott的雌激素期小鼠陰道增生上皮和鼠尾鱗片表皮組成實驗系統以檢測藥物抑制增生和誘導分化兩方面作用。喜樹及喜樹堿和華蟾素具有抑制增生和誘導分化兩方面作用華蟾素可用于全身投藥而喜樹堿宜作外用。新近研究揭示后者是一種DNA拓卜異構酶抑制劑并具有促進組胞凋亡的作用。藥效學實驗顯示靛玉紅衍生物、異靛甲和β-欖香烯(莪術成分)的作用均以誘導分化為主而不同于細胞毒。
表皮增生的調節分子銀屑病cAMP水平和/或cAMP/cGMP比值降低可能與表皮增生過快有關。由細胞膜腎上腺能β受體興奮腺苷酸環化酶增加細胞內cAMP而磷酸二酯酶則降低其水平。外源性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及β受體興奮劑均被用于治療銀屑病。我們最近觀察到8種β-受體興奮劑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具有不同程度抑制雌激素期小鼠陰道上皮增生的作用同時提高動物血漿內cAMP水科和/或cAMP/cGMP比值。臨床上靛玉紅和異靛甲治療銀屑病的同時提高皮損處或血漿內cAMP水平和cAMP/cGMP比值。另一類調節分子多胺在銀屑病病損內增高。依曲替酯治療銀屑病時多胺水平亦下降。干擾多胺生成的二鹽酸甲基乙二醛雙咪胺局部治療銀屑病有效。實驗研究揭示在銀屑病升高的調鈣蛋白對表皮增生具促進作用。調鈣蛋白拮抗劑如氯丙嗪軟膏外用對銀屑病有治療作用,但心得安則反使疾病惡化,故應慎重。
廿碳酸類級聯花生四烯酸及其產物在銀屑病皮損中增多,其脂氧合酶產物白三烯C4或D4使血管擴張,白三烯B4及12-羥廿碳四烯酸具白細胞趨化作用,這些物質并刺激角朊細胞增生。對銀屑病療效顯著的脂氧合酶抑制劑苯惡丙芬雖因其毒性被淘汰,但指出一條治療途徑。外用5-指氧合酶抑制劑R68151治療銀屑病有效,亦在研究應用白三烯受體陰斷劑NDGA者。
免疫銀屑病患者存在多種免疫學紊亂,近年的研究指出T細胞及其亞群的異常并涉及多種細胞因子。免疫調節劑的應用,包括轉移因子和菌功等有一定療效。最愛我們用綠膿桿菌MSHA毛株菌功治療銀屑病,證實CD3T細胞及白介素2和NK細胞活性提高與療效相關。延胡索酸亦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干擾互與銀屑病的關系及其治療作用正在研究中。
最近Voorhees根據銀屑病與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MHC)Ⅰ和Ⅱ類分子的關聯和免疫學研究的結果,提出以免疫三聯單位(抗原呈遞細胞-抗原-活化T細胞)為核心的發病機理,涉及多種細胞因子,其抗原可能包括自身抗原。從此機理引出銀屑病三聯復合物治療途徑:氨甲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可增加細胞外腺苷的聚積,通過A2受體產生免疫抑制作用;2-氯脫氧腺苷可試用于此作用點。紫外線照射可誘導白介素-10的生成而產生免疫抵制作用;白介素-10據信是種皮膚炎癥反應的天然抑制物,可試用于治療環孢素A、FK506(tacrolimus)、ascomycin和雷怕霉素(rapamycin)均作用于T細胞內信號傳遞機制,從而阻滯T細胞生長及細胞因子(如r干擾素)的釋放。皮質類固醇、維甲酸和維生素D3雖具有其他作用,但亦能抑制T細胞內淋巴因子基因的轉錄。抗CD3和抗CD4抗體與它們的同源T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則從起始抑制T細胞活化。抗原激活T細胞表面受體后,需通過B7/CD28途徑使細胞活化。CTLA-4Ig分子可與B7結合而阻滯此一途徑,已試用于治療銀屑病。
1.2方法:患者收治住院后,藥學人員開始對患者用藥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服務與指導,具體方法如下:①建立患者用藥檔案,詳細記錄其一般資料,并歸類管理。②成立藥學服務小組,由主管藥師及副主任藥師組成。③制定并落實患者用藥的相關方案,編寫干預信息,包括患者個體化用藥治療方案、用藥指導、藥物咨詢、藥物不良反應管理等。④通過簡明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與治療藥物的相關情況,以及藥物的機制、作用、服用的最佳時間、劑量、藥物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同時還應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相關常識與發病機制,若未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會引發哪些并發癥等,以此加強患者對疾病的防治意識。
1.3觀察方法:①自擬用藥指導與調查問卷(共設9個問題)對本組患者藥學服務干預后的效果進行統計與分析。②觀察對比藥學服務干預前后患者治療依從性。根據Morisky制定的服藥依從性問題,通過問卷來調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共設4個問題):是否根據醫囑要求的用藥次數進行治療;是否根據醫囑要求的用藥劑量進行治療;是否根據醫囑要求的用藥時間進行治療;患病后是否根據醫師要求堅持用藥治療。完全做到計1分,基本做到計3分,偶爾做到計1分,做不到計1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越好。
1.4數據統計學: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統計,計量資料以(x-±s)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120例患者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前后的問卷結果對比: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后,患者疾病及藥物等相關問題的知曉情況明顯優于藥學服務干預前。結果說明,通過藥學服務干預后,患者對疾病及藥品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均明顯加強,同時多數患者認為開展臨床藥學服務十分必要。
2.2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120例患者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前,治療依從性分值為(9.10±2.20)分,經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后,治療依從性分值為(15.12±3.22)分,藥學服務干預前后對比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