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4:47: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神經科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提升教師素質,內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
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研究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我深感中國基礎教育陷入了應試教育的泥潭而很難自拔。中國基礎教育如何才能走出應試教育困境,而步入素質教育的坦途?這固然需要一系列體制和制度的變革,更需要呼喚中國教育的科學精神。
什么是科學精神?綜觀學者們的研究,在我看來,科學精神就其內涵來講,大致包括求真、探究、懷疑、實證、理性等精神。簡言之,求真精神,就是相信系統科學的真知識,遵循科學規律;探究精神,就是永遠要對新鮮的事物敞開心靈,準備接受新的知識,容納新的觀念,探討新的奧秘,追求新的結果;懷疑精神,就是既絕不相信權威,也絕不無條件的寬容;實證精神,就是任何科學知識都要有證據做支持;理性精神,就是要用嚴密的邏輯對證據進行分析和推導,在各種可能的解釋中選擇最合理、最可能的一種。由是觀之,中國基礎教育是何等地缺乏科學精神,重建中國教育的科學精神又將是何等地艱難!
一、中國教育科學精神匱乏的表現
(一)教育科學意識淡漠
教育是一個專業化的職業領域。正因如此,近年來,人們愈來愈大力倡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之相適應,支持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教育科學,無疑應該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占據應有的位置,但事實卻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在我國教育界,排斥教育科學,不相信教育科學,甚至否定教育科學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不學習教育科學。有不少教師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教書的,又不想當專家,所以學不學教育科學并沒有多大關系。“我把書教好就行了,學那些玩藝兒干嘛!”——這種觀點與梁啟超先生當年批判過的“只有理科、工科的人們才要科學,我不打算當工程師,不打算當理化教習,何必要科學?”的論調,是何其相似!
二是不相信教育科學。我國教育歷來具有強調“苦學”的傳統。近年來,伴隨著升學競爭的日益加劇,通過肆意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而要成績、要升學率的做法,更已成為不少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的“不二法門”。其實,從整體上說,我們的教育不會因為一天讓兒童學習12個小時,全社會的升學人數就會增加;也不會因為讓兒童按照國家規定的正常學習時間學習,全社會的升學人數就會減少。不料,有人卻振振有詞地宣稱:對于家長來說,我們只有一個孩子,全社會的孩子我們管不了的,我們不學12個小時,正因為那升學的人數不會變,所以就會有學12個小時的孩子頂上去了,對于社會來說,你的孩子上學還是他的孩子上學都一樣,人數而已,但對每一個家庭來說卻是全部。聽到這樣的話,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面對這種聲音背后傳遞出來的為了應試教育只相信時間加汗水,而否定國家課程方案、否定教育科學的做法,我內心的痛處簡直無處言說。
教育缺乏應有的教育科學意識,直接導致了在教育系統內部,愈來愈多的人日益變得根本不再遵循教育管理的基本規則和規律,單靠無限度地延長學生的校內外學習時間,來片面搏取“升學”功利。這種做法,給學生帶來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表面看來,似乎只是學生身心素質的下降;其實,更可怕的則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空間的喪失殆盡。
(二)教育求真精神貧乏
1922年8月20日,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應當時影響頗大的學術團體——科學社的邀請,在作題為《科學精神與東方文化》的演講時,曾對科學和科學精神作了如下界定:“有系統之真知識,叫做科學,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叫做科學精神。”對于這句話,他作了三層說明:第一層,求真知識;第二層,求有系統的真知識;第三層,可以教人的知識。在這里,顯然,梁啟超先生把“求真知識”看作是科學精神的第一要義。當代學者、上海師范大學的柳延延則進而追問:在西方學者的心目中,科學精神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對此,雖然各家說法不一,但比較共同的觀點是,首先是對宇宙萬物之“發生”的驚訝心態和由純粹的好奇心所驅動的一種探究精神。柏拉圖認為,思想起源于驚異。由此導致了一種追求高于具體經驗的、普遍的、理論的思維傾向和邏輯的思維方法。從畢達哥拉斯到亞里斯多德,古希臘哲人倡導的這種精神通過文藝復興在歐洲復蘇而綿延不絕。科學的活力,就在于它具有一種自我改進的機制。正是理性批判精神,將科學與偽科學劃清了界限。美國著名科學社會學家默頓將“有條理的懷疑精神”稱作科學家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之一。無疑,具有探究和懷疑精神,是個人或社會具有科學精神的重要標志。
如果按照科學精神的上述要義來評判我們的教育,那么,究竟到哪里去尋找中國教育的科學精神?今天,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夠自覺主動地探究教育的規律呢?我們可以看到,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與同時從事教育研究的人不但不成比例,反而還總有一種反對教師搞教育教學研究的傾向,名之曰:當老師的教好書就行了,搞什么研究!以至于不少地方在教師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時,正在有意無意地淡化對教師教育研究成果的要求。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從內心里真正否定或懷疑過那種僅僅單一地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應試教育”的合理性呢?是否自覺追問過這種“教育”果真能為我們的國家帶來競爭力嗎?事實上,不僅沒有多少人發自內心地懷疑這種“教育”行為的合理性,反倒有為數不少的人在為這種已經嚴重異化了的“教育”的所謂“合理性”百般辯護,什么“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辯證統一的”,等等。
教育缺乏求真精神的后果,直接導致了眾多的教育工作者根本沒有教育效率意識。而教育效率意識淡漠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學生的學習課內不行課外補,校內不行校外補。其結果:效率不高就要增加課時,增加課時就要拉長學習時間,增加學習時間導致學生學習疲勞,越疲勞效率越低,效率越低越增加課時,如此惡性循環,致使基礎教育陷入了“靠時間加汗水”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就這樣,一味機械地做,做,做……最終讓學生陷入了做不完的作業之中而喘不過氣來。
(三)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
理性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理性精神的體現,凡事要講道理,要講事實,要講根據。可是,多年來,我們的基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卻被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浪潮所左右了。各色人等都在狂熱地片面追逐所謂“升學率”,一切都只是圍繞著升學率轉。其結果就是,所謂“升學率”已經距“科學”二字的內涵越來越遠了。今天,如果我們把許多人仍在津津樂道、沉湎其中的不計代價所獲取的所謂“高升學率”政績,放在科學發展觀的放大鏡下去審視,那么,這種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犧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換來的高升學率,到頭來,大學畢業后又大量的找不到工作,讓那些付出了沉重代價的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在家里待業,這樣的高升學率,我們有什么資格炫耀和驕傲呢?
我曾經提出,教育應該擁有自己的獨立性,教育不應該只是簡單地跟隨在社會和學生家長的后面,教育不能無原則地盲目屈從或迎合社會(包括學生家長)的某些并不合適的壓力和要求。對此,有人質疑,認為這不是一線教師和校長能支撐得住的。其理由是,如果我們不去迎合,就難以得到地方行政部門和學生家長的認可,這也就無法保證生源的數量和質量,惡性循環就會成為必然。應當承認,這種觀點是很具普遍性的。在教育內部(甚至是部分領導層中間),不就有這樣一種貌似“理直氣壯”的論調嗎?——“不管這改革,那改革,升不上學的改革就不是好改革”,等等。由是,我們不禁要問:在我們今天的所謂學校教育中,究竟還有哪些方面尚未被這種極端功利性的“升學主義”所俘虜呢?正是在這種非理性思潮的彌漫之下,甚至就連“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崇高教育理念,也被簡單地曲解成了“不讓一個學生升不上學”了!所以,今天,我們是不是應當把社會各方面津津樂道的“升學率”也放在科學的天平上去稱一稱:教育,如果剝離了“升學”的外殼,那么它對于學生生命的真正發展,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到底意味著什么?大量事實一再表明,這種急功近利的學校教育,只強調書本知識的簡單堆積,頻繁的機械考試壓抑著學生天性中原有的好奇精神,導致學生僅僅對書本學習的關注而遠非對知識的內在渴求,以至于根本無法從讀書本身體驗到求知的樂趣,而只是迫于升學的壓力而不得不一味地去進行條件反射般的機械學習。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早就一再告誡說:人們應該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種以習俗意義上的成功作為人生的目標。可是,我們今天的教育現實,卻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不斷用這種短視的功利性“目標”來誘導甚至逼迫學生苦讀書。在我看來,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育行為,扼殺的絕不僅僅是學生的童年,而且是學生的個性;絕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未來,而且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正如我國著名學者錢理群所指出的:應試教育的本質就是急功近利,而不注重對人的終極關懷。我認為,此言說到了根本。就算是上過大學的人,又有多少不是在就業之日、評定職稱、課題研究交付鑒定之時,便關閉了每一個接受新知識的毛孔,開始按部就班地過所謂“輕松自在的新生活”呢?如此,我們怎么能指望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能夠真正肩負起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重任呢?由此而言,那種不顧孩子的天性,肆意剝奪孩子的童年,以犧牲國家的未來為代價,被非理性思潮所操縱的“應試教育”,難道不應該痛加批判,不應該被我們所徹底拋棄嗎?
(四)否定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教育既有社會決定的一面,教育也有超越社會的一面。正因為如此,教育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教育有推動自身進而推動社會變革的一面。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教育改革與發展有自己的主體性,有自己的內部變革機制,這就是教育界的自我創新精神。
但是,正像前面所指出的,對于“教育有自己相對獨立性”的觀點,有人并不贊同。為此,他們還引用了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干的觀點來加以論證。即,研究教育問題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混淆“應該是什么”和“事實是什么”兩類命題,它把教育從時間和地點的條件中抽離出來,一開始就去問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樣的,卻忽略了兒童實際接受的教育。社會學探討教育的視角,是把教育當成一種社會事實,事實不是一塊可以隨意涂寫的白板,而是一種無法隨意創建、毀壞或更改的既存現實,人們能夠做到的只是學會理解教育體系,了解教育體系的性質及其賴以存在的條件。每個社會都有一種能夠在個人身上產生不可抗拒的影響的教育體系,它不是我們個人創造的,它是共同生活的產物,表達了共同生活的需要。人之所以為人,只因為他生活在社會之中。那么,借用這樣一個社會學的基本命題,也可以這樣說:中國的教育之所以是中國的教育,只因為它是中國的體制、制度,特別是中國國情的真實反映和無奈掙扎。
還有人認為,天下父母哪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成長,可是社會的主導力量是學得好的才是好孩子,而且這個思想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根深蒂固。教育的獨立性很難,就像現在對教育的評價還不就是學校考取了幾個重點高中或大學,升學率是多少?所以這個問題,是每個家長的問題,是教育界領導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認知的問題,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涂爾干的觀點并沒有錯,但他卻是從社會學家探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角度而言的。也就是說,他更多地是從教育受社會決定的視角來探討問題的。這種觀點的局限性,恰恰在于他沒有看到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而如果我們否定了教育的相對獨立性,那么教育就勢必完全變成了社會的附庸,這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教育變革的內在動力,否定了人們對理想教育的追求。依此類推,如果我們把教育改革完全推向了社會,社會不變革,教育改革就無法進行。這樣一來,教育就只能在社會的制約下永遠發出無助、無奈的悲鳴和!而在這種聲音的主宰下,我們又到哪里去尋找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體性和教育的創新精神呢?
在科學精神如此貧瘠的教育土壤中,我們究竟如何才能突破畸形的功利化“應試教育”的重圍,真正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我認為,中國教育界應該掀起一場教育科學精神的啟蒙!
二、建構中國教育的科學精神,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當務之急
我國學者指出,弘揚“科學精神”,實際上就是要在最大范圍內建立起一種人類追求知識的求真、求是態度和理性覺悟,讓人們的精神境界超乎于日常俗態生活和功利氛圍之上。我認為,教育戰線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著力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學精神:
(一)重建教育工作者的獨立人格
2005年,有位來自我國香港的經濟學家曾說: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由此,引發了經濟學界的一場爭論。其實,這場爭論的意義,不在于中國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經濟學家,而在于反思中國的知識分子是不是具有知識分子應有的獨立人格。
2003年10月,我到北歐考察教育,歐盟對教師提出的職業要求有一條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教師是引領社會前進的人。在我看來,要建構中國教育的科學精神,首先要培育中國教育工作者的獨立人格。中國的教育工作者要成為有思想、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沒有思想,就沒有自己的獨立性;沒有理想,就沒有自己的追求;沒有社會責任感,就沒有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這里,我想強調的是:有理想,不是讓你包打天下;有責任,不是讓你承擔一切。我非常欣賞著名科學家李開復博士在《與未來同行》一書中講的三句話:要有勇氣改變你所能改變的,要寬容你所不能改變的,要有智慧區分二者的不同。
(二)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學意識
教育工作者要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一方面,要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基本的人類科學知識,讓教育工作者分享人類科學發現的偉大成果;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人類科學發展史,讓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人類科學發展史,感受科學家的科學精神是如何推動人類科學發展的。
教育工作者要具備扎實豐厚的教育科學素養。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科學。教育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幾千年來,人類在教育實踐和對人的研究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智慧和心理科學知識,學習、繼承、弘揚這些智慧,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走進教育的自由王國的必由之路。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相信教育科學,尊重教育科學,實踐教育科學。教育工作者要走出依靠時間加汗水來提高教育質量的怪圈,要依靠教育科學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要效益,堅定不移地走教育改革、教育創新之路。
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教育科學。如果說,人的真理性的認識來源于實踐的話,那么在教育科學領域最有發言權的人,非教師莫屬。但是,廣大教師在擁有教育實踐的話語權的同時,卻為什么沒有掌握教育科學的話語權?這個話語權為什么長期由專業教育科學工作者所占據?一言以蔽之,是教師自己拱手讓出了對教育實踐的研究權、反思權。人們總認為,教育科研是專業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事。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觀點。實踐者和研究者的這種分離導致的結果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走上分裂之路的根源所在;也是教育這個職業的專業化屬性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來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見,把教育的研究權還給教師,讓教師成為研究者!這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學意識覺醒的根本途徑。要讓教育工作者成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教育探索者,讓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探索中,去體驗人類科學精神的真諦!
(三)培育教育工作者的辯證思維
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當前中國教育工作者最缺乏的科學精神之一就是探究意識、創新精神。這既與教育工作者創新人格的缺乏有關,也與辯證思維的缺失不無關系。我在組織實施創新教育研究的過程中,深感我國教育工作者常常以一種絕對化的、甚至僵化的思維方式看問題。比如,談到教育創新,談到創新人才的培養,有人認為:如果一周15節物理課,老師又有多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又怎樣落實在課堂中?研究探討我國創新人才培養的思想基礎在哪里固然重要,可不改革高考制度,我覺得思想基礎再好,創新也很難取得大的實效。我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所有的辦法都是孫悟空,唯有高考制度才是如來佛。教育工作者不改變這種僵化的絕對的思維方式,不樹立辯證思維方式,就走不出應試教育的困境。教育中的科學與人文、理性與情感、當前與長遠、教與不教、先教與后教、德育與智育、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學習內容多與少、豐富性學習與單一性學習、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作業的多與少、習慣與學習、苦學與樂學、學習與鍛煉,等等,都是具有辯證性的。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時間,你如果能做一個有心人,你如果能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進行認真的研究、反思和探索,你就會在特定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找到自己教育教學改革的自由空間,你就會逐步走進教育創新的自由王國!因此,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只要懂得了教育的辯證法,都能在既定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教育教學條件下,找到自己教育教學創新的自由和空間。總之,教育工作者應該到教育的辯證法中去尋找教育創新的自由度。
(四)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
功利主義是科學精神的大敵。臺灣著名學者吳大猷先生曾指出:雖說科學發展的結果,有可能極大地改進我們的物質生活,但是科學研究人員的出發點,卻多不是以物質的收獲為目標的。也就是說,科學追求的是事物的根本道理,它決不講求實用,但事實上卻可能無所不用。他還進一步認為,中國把“科學”與“技術”合稱為“科技”是“一種不幸”。因為,它把兩個概念的區別曖昧和模糊化了,從而用“致用”代替了“求真”。科學與技術之間的巨大差異被人所忽視,這種忽視的后果是,人們常常把權威的原則、功利的原則,推移到“科學”之上而成為所謂“科學的原則”:有用即是真理,對于科學研究的項目無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實際上,這些都是“技術原則”,而不是科學原則。
培養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就是要呼喚教育工作者理性精神的回歸。理性精神的要旨是獨立批判精神,它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獨立思考來審視教育現象,來反思教育實踐,來確立自己的教育理想。當然,我們呼喚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絕不是要反對學生升學,反對學校追求升學率。為此,我們鄭重指出:
我們呼喚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對學生升學,而是要反對只要升學率,而不要學生童年的錯誤做法。
我們呼喚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對學生升學,而是要反對僅僅把升學看作是學校教育的最高目標,而犧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錯誤做法。
我們呼喚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對學生升學,而是要反對為了追求升學,而把教育只當作傳授知識和應試技能訓練的場所,犧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國家創新競爭力的做法。
我們呼喚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對學生升學,而是要反對違背國家課程方案,靠加班加點,靠苦學、死學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做法。
我們呼喚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對學生升學,而是要反對不顧學生實際和差異,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否定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和職業性向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的權利的錯誤做法。
我們呼喚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對學生升學,而是要反對那些陷于應試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進而否定教育的獨立性,否定教育創新的可能性的錯誤論調。
為此,我們鄭重呼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對于教育思想,多一點獨立性,少一點盲從性;
對于教育認識,多一點理性思考,少一點心浮氣躁;
對于教育實踐,多一點科學意識,少一點盲目蠻干;
對于教育改革,多一點積極進取,少一點無所作為;
Abstract:Theaesthetic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includestwoparts: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and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referstotheo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whichistheresultoftheexplorationofthingssuchasexpressionform,internalstructure,operationlaws,interconnectionandinterac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isthesu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Bytheverynature,thebeautyofthingswhichmaybetheconcept,thepurpose,theexternalcharacteristics,thecomplexityandrealityliesinthemselves.
Keywords:sciencespirit;spiritofscienceethics;subjectofscientificactivity;aestheticdimension
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及其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滲透,對于科學活動的主體而言,逐漸生成了科學倫理精神。作為科學活動主體精神氣質的科學倫理精神,不僅凝結著科學活動主體在認知之維上體現的求真精神和在臻善之維上體現的臻善精神,而且還蘊涵科學活動的主體的求真精神和臻善精神的結合——達美精神,進而形成了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筆者在探討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時,首先追問科學倫理精神何以可能,進而追問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何以可能以及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的內涵是什么。通過這一系列的追問對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作一探索。
一、科學倫理精神何以可能
科學倫理精神何以可能?首先必須弄清生成科學倫理精神的兩個不可或缺的“基因”——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以及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何以契合。
什么是科學精神?筆者以為,科學精神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科學精神往往與求真有關,主要是在認識論的視域中。梁啟超認為:“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叫做科學精神。”[1]有學者將其概括為“勇于去偽存真的那種執著的求真、求實、求真知的精神”[2]117。可見,狹義的科學精神不僅包括尊重事實和真理的態度,探求真理的方法,勇于懷疑和創新的精神,而且也包括堅持真理、探索真理的執著情感。然而,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科學活動由個體發展為科學共同體,科學、技術由分立型到一體化,科學評價由價值中立到與價值相關,原來狹義的科學精神向廣義的科學精神延伸不僅有其可能性,而且具有內在的必然性。正如法國著名的學者讓•拉特利爾所指出的那樣:“今天,科學不再只是獲取知識的方法,也不再只是知識體系,而是極為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決定現代社會的全部命運,并正在向我們提出極為嚴峻的問題,……科學對于現代社會最深遠的影響主要可能并不是——當然也不是直接地——來自于科學所提供的關于實在的陳述,而是它以大量的設備器械和實踐的形式造成了外部的投影,我們自身的存在陷于其中,不論我們愿意與否,它直接地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間接地決定了我們對價值的陳述和價值系統。”[3]就廣義的科學精神而言,它不僅關注求真,而且注重臻善。這樣科學精神就由認識論擴展至價值論,由關注認知方式到認知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相互聯系。美國著名科學社會學家R•K•默頓從科學社會學的視角指出:“科學的精神氣質是有感情情調的一套約束科學家的價值和規范的綜合。這些規范用命令、禁止、偏愛、贊同的形式來表示。它們借助與習俗的價值而獲得其合法地位。”[4]劉大椿則從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相容性出發,認為“科學精神包括懷疑一切既定權威的求實態度;對理性的真誠信仰,對知識的渴求,對可操作程序的執著;對真理的熱愛和對一切弄虛作假行為的憎惡;對公正、普遍、創新等準則的遵循”[5]。由此,可以將科學精神概括為:是科學活動主體在一定的社會和文化格局中,經過科學活動的長期陶冶和磨礪積淀而成的價值觀念、認知方式和行為方式之總和。[6]與此同時,廣義的科學精神,不僅體現在科學共同體之中,而且還表現為科學活動主體對科學成果合理應用的關切,對人—社會—自然系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我們這個時代,科學家和工程師擔負著特別沉重的道義責任,因而要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類“只懂得應用科學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奮斗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的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人類,而不致成為禍害”[7]。在這一意義上,廣義的科學精神實際上已超越了科學自身的視域,進入了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科學與人—社會—自然系統的關系之中,進而生成為一種科學倫理精神。
關于倫理精神,筆者以為,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別。[8]狹義的倫理精神主要關涉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倫理關系,它是一定社會內在秩序的體系,它體現了一定社會的人們如何安頓人生,如何調節人的內在生命秩序,同時它又體現了一定社會“人倫關系、倫理規范、倫理行為的價值取向”,因而是一定社會或民族社會生活的內在生命秩序的“設計原理”及其倫理品性的生長過程。[9]正像科學精神是歷史生成的,其內涵也在歷史生成過程中不斷發展變化的一樣,倫理精神在歷史生成過程中,其內涵在不斷深化。由于倫理精神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因而,對于不同的民族,其倫理精神也有一定的差異。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及其成果的廣泛應用,其負效應突出地表現在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惡化,科學的倫理問題、環境的倫理問題使人應接不暇,不僅直接影響了人生的安頓,更重要的是擾亂了人的內在生命秩序調節:一方面,由于資源的匱乏、環境的污染,不僅影響了當代人的內在的生理生命秩序的調適,而且影響人類生命的延續即代際倫理關系及其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基因技術、生殖技術的發展不僅挑戰了傳統的“自然生命神圣”觀,而且對原有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庭人倫關系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即從思想觀念的層面影響了人的內在生命秩序調節。這樣,作為“一定社會內在秩序的體系,體現了一定社會的人們如何安頓人生,如何調節人的內在生命秩序”的倫理精神不能僅僅關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倫理關系,而且也要關涉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因此,狹義的倫理精神必然向著廣義的倫理精神伸展。廣義的倫理精神不僅是一定社會內在秩序的體系,而且它體現了一定社會的人—社會—自然系統的內在秩序的協調狀況;不僅體現人的目的——人們如何安頓人生,如何調節人的內在生命秩序,同時能認識和體悟自然的目的——自然包括人在內的生態價值、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對人—社會—自然系統的內在秩序的責任與使命,進而確立相應的倫理規范和倫理行為的價值取向。這樣,為科學倫理精神的生成奠定了倫理底蘊。
總之,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條件下,人與自然的關系直接制約著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原來關于人的發展的社會要求和價值取向,包括對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中融進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內涵,進而使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的內涵越來越具有互滲性:科學精神蘊涵了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科學與人—社會—自然系統的倫理關系,因而具有了倫理的意蘊,倫理精神包括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科學—倫理內涵。正是在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的契合中,生成了現代科學倫理精神。現代科學倫理精神的生成是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發展的傳承性與互滲性的統一,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革故與鼎新的統一。它體現了“一代代人,一個個人用自己有限的認識能力,去認識外在的無限的存在,包括這些無限存在中包含的客觀規律和客觀變化”[2]116。
二、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何以可能
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何以可能?不僅要追問科學倫理精神何以可能,而且要追問科學倫理精神具有怎樣的內在結構。由于科學倫理精神是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的契合,因此它蘊涵著三重之維:認知之維、臻善之維和審美之維。
作為認知之維的科學倫理精神更多地體現在科學知識生產的過程中,即包括探求和獲得真知的整個動態過程。它是科學活動主體在探索科學的漫長歷史發展中,特別是在近四百年來科學的發展中逐漸生成的。由于自近代以來(尤其是近代之初)探求和獲得真知即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一直是科學中的顯學,或處于顯學地位,因而人們常常把求真與科學等同,或者說把探求和獲得真知看作科學,甚至是科學的全部。進而,作為認知之維的科學倫理精神被學者們探索、分析研究和論述得最多、最為充分。而長期以來,狹義的科學倫理精神即指認知之維的科學倫理精神,正如李醒民指出的那樣,科學的實證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學的鮮明標識,因而“是科學的精神價值的最根本的構成要素”[2]98。
作為臻善之維科學倫理精神,是科學活動主體對科學的迅猛發展及其成果的廣泛應用,負效應突現的倫理反思的過程中生成。它蘊涵了科學活動主體的臻善精神和實踐理性的行為意志,通過科學活動主體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研究中的社會目的表現出來,從倫理學的視角看,包括科學活動主體臻善的德性精神和科學活動的倫理精神。由于科學態度“是由社會的、或者個人的道德因素所提供的。科學研究中的社會目的,也是由社會提供的。科學成果的使用價值,體現著社會的一般利益;科學成果的交換價值,則是個人或者小集團取得個人利益的途徑”[2]163。因而作為臻善之維的科學倫理精神蘊涵了科學活動主體對利益的道德抉擇。
作為審美之維的科學倫理精神之所以可能,與科學倫理精神蘊涵的認知之維——求真精神和臻善之維——臻善精神有著內在的關聯。因而,追問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何以可能,首先需要從哲學視閾透視美與真、善的關系。
就美與真、善的關系而言,康德和黑格爾曾經在學理上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康德指出,美總是蘊涵著快適,而對于善的愉快是和利益興趣結合在一起的。他說,“善是依著理性通過單純的概念使人滿意”[10]43;而關于幸福則是“生活里的最大總數的(就量和持久來說)快適,可以稱呼為真實的、甚至最高的善”[10]44-45。因此,在康德看來,真善美之間總是相互聯系。黑格爾則著重從真與美的關系中揭示了其內在的關聯性。他曾對美下了這樣的定義:“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11]158因為在黑格爾看來,在嚴格意義上,真與美有分別。因為說理念是真的,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質與普遍性的,并且將其作為思考的對象。而作為思考對象的不是理念的感性的外在的存在,而是這種外在存在中的普遍性的理念。同時這一理念“也要在外在實現自己,得到確定……自然的或心靈的客觀存在”。然而,“當真在它的這種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現于意識,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現象處于統一體時,理念就不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11]158。因此,“美就是理念,……美與真是一回事。這就是說,美本身必須是真的”[11]155。
就科學倫理精神而言,它蘊涵了科學活動主體內心的對自然內在聯系與規律的尊重,對科學及其研究成果的誠實、誠信精神,對社會發展與人的完善的自覺的道德責任,對科學發展的崇高使命,對人—社會—自然系統協調發展的關切感與義務感,而且將這種內在的認知之維、臻善之維“在外在實現自己,得到確定……自然的或心靈的客觀存在”,而且將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現象處于統一體”,從而生成了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正如馬斯洛指出的那樣,“美必須是真的、善的、內容豐富的”,美與善作為“存在價值不是一堆互相分離的枝條,而是一塊寶石的不同側面”[12]。科學倫理精神作為科學精神與倫理精神的契合,不僅體現了真與善的內在聯系,更彰顯了真、善與美相互貫通的審美之維。
李醒民將科學美表述為:“實驗美、理論美和數學美。實驗美包括實驗現象之美、實驗設計之美、實驗方法之美、實驗結果之美;理論美包括描述美、結構美、公式美;數學美包括理論數學表達的質樸美、和諧美、對稱美和涵蓋美。”[2]102實際上,作為審美之維的科學倫理精神所關涉的科學美,作為一種理性美不僅體現了科學活動主體將科學原理、科學規律(定律)這些真的理念“直接和它的外在現象處于統一體”中,使真在“這種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現于意識”,而且與人的完善、推進人—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關聯,體現了“生活里的最大總數的(就量和持久來說)快適,……甚至最高的善”。
三、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的內涵
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是自然的審美之維和創新的審美之維的有機統一。
科學倫理精神自然的審美之維也可稱為科學倫理精神審美的客體之維,因為這里所說的“自然”是指科學活動主體探索研究的對象,它具有客觀先在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觀的、不以科學活動主體的意志為轉移。在這種審美之維上表現的科學達美精神,具體體現為,科學活動主體對自然物或現象的表現形式、內在結構、運作規律、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性的好奇驚異、敏銳感悟、執著追求、不懈探索,進而生成獨特的美學透視、美感領悟和審美直覺。因為這些自然的感性的客觀的因素在科學倫理精神自然的審美之維中,并不保留它的獨立自在性,而是通過科學活動主體獨特的美學透視、美感領悟和審美直覺要把自然物或現象所存在的直接性揚棄掉,進而自然的客觀存在及其客體性與科學美的理念相統一。這樣,就使科學美“既不是困在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對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對象”[11]156。從認識的視角看,這種科學活動主體的美學透視、美感領悟和審美直覺的對象不是被看作以一定方式存在著的個別的事物即它是與科學活動主體美的理念無關的客觀存在,或者它與其他事物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僅僅是外在的。作為科學活動主體的審美對象,它是“讓它所特有的概念作為實現了的概念顯現于它的客觀存在,而且就在它本身中顯出主體的統一和生動性”[11]158。因此,這種審美的對象從向外的方向轉回到其自身,在科學活動主體的審美觀照中,“就把它的不自由和有限變為自由和無限了”[11]158。由于科學活動主體在科學倫理精神自然的審美之維中,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反映自然本身的內在聯系與規律,因而在審美中,其主觀欲念退隱了,進而把自然對象看成獨立自在、本身自有目的存在。正是如此,黑格爾認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它讓對象保持它的自由和無限,不把它作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圖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11]159。對于審美對象而言,它未受到科學活動主體的壓抑,也未受到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襲和征服。由此,在科學理論創新美中所表現的科學達美精神為,追求體系的自恰美與簡潔美;注重理論的明快美與練達美;關注原理的統攝美與貫通美。
科學倫理精神審美的創新之維也可稱為科學倫理精神審美的主體之維,不過,這里所說的“主體之維”不是指科學活動主體在創新過程中的主觀性或任意性,而是在了解和尊重探索研究的對象所具有的客觀先在性的前提下,對自然或研究對象的表現形式、內在結構、運作規律、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性的美學透視、美感領悟和審美直覺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正如莊子所說,“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即對于科學活動主體而言,判天地之美,有助于析萬物之理。這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樣,這種“獨立的自然美使我們發現自然的一種技術,這技術把自然對我們表象為一個按照規律的體系,……這自然美固然不曾真正擴大我們對于自然對象的知識,但是仍然擴大了我們對自然的概念”[10]85。就科學倫理精神審美的創新之維的本質而言,在它所關涉的對象(科學理論、技術產品)里的美,無論是其概念及其目的,還是其外在的特性,豐富的復雜性和實在性,都顯得是從其本身生發出來,而不是由科學活動主體在創新過程中,以自己的主觀性或任意性外在的強加其上。之所以如此,正像黑格爾所說:“美的對象之所以是真實的,只是由于它的確定形式的客觀存在與它的真正本質和概念之間見出固有的統一與協調。”[11]160-161在科學理論創新美中,由于概念本身是具體的,體現它的實在也就完全顯現為一種完善的形象,其中個別部分理論、原理、規則、定律也顯出觀念性的統一和生氣灌注。體現了概念與現象的協調和理論的融會貫通。在技術的創新美中,產品的外在的形式和形狀不是與外在的材料相分裂的,或是強行使材料機械地遷就本來不是其所能實現的目的,而是按其質與形的統一,按其本身固有的形式,通過技術的創新美表現出來。無論是科學理論的創新美,還是技術的創新美,就其創造出的對象而言,盡管其各個部分已協調成為一定的觀念性的統一體,但就其各部分組成來說,還保留著它們獨立自由的形狀。這就是說,它們不是只有觀念性的統一,還具有其獨立自在的實在的面貌。因為“美的對象必須同時現出兩方面:一方面是由概念所假定的各部分協調一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這些部分的自由性的顯現是為它們本身的,不只是為它們的統一體”[11]161。這便是科學活動主體在創新審美之維上表現的科學達美精神。這種科學達美精神,如同特奧多•安德列•庫克在《生命的曲線》中所指出的那樣:“工程效率始終與美學相得益彰。……凡精巧之建筑,其設計基礎無不意味著純結構之美。”[13]2具體表現為,追求產品的品質美與外觀美;注重色彩的明快美與和諧美;關注造型的對稱美與別致美。
通過以上的探索,我們可以領悟到,科學倫理精神的審美之維生成既是科學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科學活動主體內在需要,它是科學與求真、臻善、達美的內在相通性的高度概括與升華。它是認知之維、臻善之維“在外在實現自己,得到確定……自然的或心靈的客觀存在”,而且將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現象處于統一體”,體現了科學活動主體將美與求真結合,進而領悟自然美的真諦、創造技術美的奇跡、構筑藝術美的圣殿,因為“一座工程學的豐功偉績,無論其體積大小,在完成其應履行職責的同時,同樣要喚起微妙的美學情感。在這個方面,它與可愛的花朵或貝殼所激起的美學情感是一致的”[13]2,同時又將美與臻善結合即將科學美與推進人—自然—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完善和全面發展相結合,進而使科學倫理精神具有永久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梁啟超.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M/OL].[2008-04-26]./cn011.htm.
[2]王大珩,于光遠.論科學精神[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3]讓•拉特利爾.科學和技術對文化的挑戰[M].呂乃基,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3.
[4]默頓.科學的規范結構[J].科學與哲學,1982(4):121.
[5]劉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學精神[J].哲學動態,1995(4):17.
[6]陳愛華.現代科學倫理精神的生長[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1.
[7]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287,78.
[8]陳愛華.科學與人文的契合——科學倫理精神的歷史生成[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
[9]樊浩.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29.
[10]康德.判斷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將循證醫學理念有機地貫穿于臨床專業醫學生神經內科臨床實踐全過程,利用循證教學模式將既往脫節嚴重的臨床見習和實習連貫結合起來,幫助醫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較好地掌握臨床理論與技能,重在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理念,有利于醫學生創造性思維與評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計算機與網絡資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培養醫療衛生事業優質服務人才意義重大。
二、《神經病學》實踐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念的實施方法
在《神經病學》實踐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開設《循證醫學》課程,對醫學生進行循證醫學理念的啟蒙教育,包括循證醫學的概念、原則及具體實施步驟,比較傳統的經驗醫學與循證醫學之間的優缺點,逐步培養醫學生對循證醫學和自主學習的興趣。
2.成立《神經病學》循證醫學小組,所有成員由具有循證醫學的基本理念和知識,具備流行病學知識,計算機、英語水平較強的臨床和基礎醫學師資組成,經常主動查詢閱讀文獻,能夠指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上網查找文獻并進行評價。
3.做好實踐循證醫學教學模式準備,師生均應具備改革傳統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的意識,主動去學習并熟練掌握實施循證醫學的基本技能。循證醫學實施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怎樣準確地提出核心問題,怎樣正確使用數據庫查找資料,怎樣正確快速查找、閱讀并利用相關中英文醫學文獻,怎樣尋找評價的最佳證據等。
4.在醫學生《神經病學》臨床見習過程中,帶教老師將學生分成為不同的循證小組,步驟如下:(1)提出具體臨床問題: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提出需要解決的臨床關鍵問題;(2)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文獻資料,收集證據;(3)評價文獻資料并咨詢臨床專家,找出最佳證據;(4)利用證據指導問題解答: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醫學知識,找到現有的最好的應用于病人診治過程中的研究證據進行總結分析。(5)后效評價,每個小組推選學生代表匯報,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5.在醫學生《神經病學》臨床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進一步引導醫學生適應并熟練掌握循證醫學模式:(1)準確并恰當地提出臨床關鍵問題: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準確提出需要解決的臨床關鍵問題;(2)根據問題查詢現在的最好臨床研究證據;(3)鑒別所尋找證據是否真實、對臨床是否重要;(4)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及所學的臨床知識,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使用循證醫學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尋找到最好的診療方案,并通過整理資料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成為全球共享的學術資源。
6.每月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調查與反饋,不斷加強和改進,形成更適合醫學生的循證教學模式,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根據臨床現象多提問題,查閱相關書籍和文獻,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關鍵詞: 化學教育;科學人文精神;培育途徑
Key words: chemical education;scientific humanism;nurture way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0-0248-02
0引言
近年來,在化學教學研究中,作者本人緊緊圍繞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結合這一教育理念,以人文為科學導向,以科學為人文奠基,對化學教學中化學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關系以及化學人文精神的內容、培育途徑作了初步探索;并且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發展中所需要的諸多精神品質。作者深深感到,這些精神品質的培養是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目標。
1化學教學中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輝映
化學本身兼有科學與人文的二重性。化學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時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促使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和進步。然而,由于化學科學技術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是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工具;另一方面,若被壞人利用,會成為危害人類的手段。因此,迫使化學科學技術需要人文精神的涵養。科學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輝映、不可分割。教師應樹立全面的化學觀,提倡科學與人文并重。
2化學科學人文精神的主要內容
在最廣泛意義上說,科學是一種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化學的人文精神相當豐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化學領域的廣泛性―創新性思維的土壤。教師要引導學生涉獵多領域的知識,如醫藥、農業、生物、工業、電子等等,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保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激發想象力,促使學生主動探求未知和獲取新知的強烈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創新欲望。②化學的探索實驗―體會自強,加強心理素質教育。當學生在完成一項對他來說并不太容易的實驗時,就有機會嘗盡為此而奮斗的喜怒哀樂,那么對他的化學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他會學會敗而不餒,學會贊賞微小的進展,學會等待靈感的到來,學會當靈感到來的時候全力以赴,充分體現動機和信念的作用,這些成功的經歷能夠培養學生對事業鍥而不舍的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③化學的嚴謹―培養責任心,適應社會發展。化學的思維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養成周密、有條理的思維習慣;規范的操作有助于培養學生基本勞動技能和強烈的責任感。④化學的發展―探求合作,構建高尚人格。例如,師生共同調查環境污染的情況,探討改進的辦法,在合作學習中,有目的的提高學生道德修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謙遜的品格。⑤化學的美感―充滿和諧。化學中處處充滿了自然美、藝術美、奇異美等和諧美。比如晶體衍射圖,充分體現了化學的創造之美。
3培育科學人文精神的途徑
在傳授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滲透著培養科學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質的核心和靈魂,其價值輻射到整個教育過程中。實現途徑是:
3.1 認真抓好提高教師的科學人文素質這個前提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教師思想、信念、情操和修養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實外在體現,這些無一不給學生以莫大的影響。為此,化學教師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首先教師應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身先垂范。其次是不斷充電,用淵博的知識感染學生。三是教師要有良好且不斷更新發展的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化學的美;通過多種途徑擴大學生野視。比如,講到高分子材料時,可以播放制造“神六”的資料,指出很多原料都是高分子材料,鼓勵學生創新,喚起他們的愛國熱情。四是教師要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引導學生改良課本中有缺陷的實驗,以此激發學生設計最優化實驗方案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3.2 緊緊抓住課堂教學方法這個基礎“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與學的過程應體現化學人文精神。在教課中采用多種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情感。①倡導課堂教學要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一要創設適合的問題情境。創設適合的問題情境能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基于問題的學習任務,從而展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二要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活動式交流。師生互動式交流包含語言交流;思維活動交流;情感互動交流;實踐互動交流等幾方面內容。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一個贊賞的眼神,就能使學生獲得無窮的力量,同學之間的羨慕、佩服的歡呼、鼓掌、激烈的爭辯都能使學生得到發展提高。三要激發學生主動認知。久而久之,學生將受用終生。②采用“演繹法”與“歸納法”并舉。要實行先用演繹法介紹化學實踐知識(反應化學),后用歸納法講授化學原理(理論化學),鼓勵學生進行跳躍性思維,實現“高起點一步到位”的目標。③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邀請國內外專家教授等進行學術講座;開展題為“我身邊的化學”的化學征文競賽和實驗技能競賽;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課外作品大賽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3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個重點發揮、培養學生“人格主體,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的健康人格的關鍵。因而,教師要緊緊抓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這個重點,以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做到“嚴出于愛,愛出于嚴,愛而不縱,嚴而不兇。”。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指導原則及策略是: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學習活動內化成學生的需要,這也是學習動機的最高水平的體現。②激發學生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得到贊揚和鼓勵,促使學生自發學習。③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消化自學內容,掌握利用各種渠道查閱搜集整理化學資料的能力。
3.4 牢牢把握開展實驗教學這個關鍵實驗教學可培養學生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抓住這個關鍵?首先,在實驗教學中,根據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實驗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實驗課學習熱情,學生將“要我做”,變為“我要做”,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借鑒先進經驗,實行實驗內容、時間、場地、儀器設備及網絡教學平臺的五開放。安排“基本型實驗”為“必做”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采取“必做”與“選做”相結合,“研究創新型實驗”為“選做”實驗。通過“統一安排”與“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實驗時間的開放,有效地克服開放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實驗室忙閑不一”的現象,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效益。通過“實驗中心實驗室”、“專業課實驗室”和“科研實驗室”的全院打通,實現實驗場地和儀器設備的開放。充分利用校園網和實驗中心網站。通過網絡預習系統進行網絡預習與自測;通過網絡軟件與教學視頻材料,進行網上聽課;通過實驗仿真軟件,進行網上虛擬實驗;通過網絡答疑系統進行網上師生對話和答疑。第三,讓學生自主搜集學習典型的成功實驗案例。如化學家侯德榜甩掉“卡住脖的手”,開創祖國制堿工業;天廚吳蘊初創制國產味精,打敗“美女牌”等事例,煥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他們的民族使命感。并引導學生了解化學家們是如何研究化學,體會化學研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燦爛的化學文化,這是很好的培育化學人文精神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袁芳,陸書環.論科學與人文整合觀下的數學課程構建. 數學教育報,2005,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3]付三榮.教會學生學習.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8-9.
我們必須走一條新路,這就是科學技術可持續發展之路。所謂科學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把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人類的內在尺度與客觀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推進人類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繼續發展科學技術,增進人類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減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
2文化的整合:科學技術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根基
二、做好教學中的角色分派
角色分派是角色扮演法在教學中應用的核心環節,恰當地分派角色,實現最佳的角色對位將會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雖然這是一次虛擬的場景,但“假戲”必須“真做”,角色中的護士就是一個具有高超護理技術的優秀護士,角色中的精神病患者確確實實被病魔所困擾,精神不佳,心理波動劇烈,病癥反應強烈。例如我們選擇3個典型病例,例1為精神分裂癥(偏執型),以妄想為主;例2為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癥;例3為抑郁癥。我們將設計好的病例提前一周發給護理專業學生準備,并要求學生重點思考作為一個護士如何跟以上3種類型的患者做好溝通。授課時請準備好的學生扮演患者,要求其他護理專業學生踴躍上臺扮演護士。用事先準備好的錄像機攝錄下整個表演,進行多媒體回放。
三、進行多層次的效果評定
2013年1到2014年5月之間在我院神經內科見習的82名學生,其中男生32位,女生50位,學生年齡分布在20歲到24歲之間,平均年齡(22.24±1.3)歲,所有學生見習前平均成績在60-100分之間,平均分(81.24±8.3)。將兩組見習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見習前成績狀況等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傳統一般帶教方法,實驗組具體方法為由帶教老師講解關于神經內科的書本知識,并在課上傳授臨床經驗以及臨床示教操作為主。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循證護理帶教,實驗組教學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1)成立循證指導小組,由經驗豐富或者經過培訓的護士長或者責任護師組成。首先,對41位實驗組學生進行神內科常見疾病的課程指導教育,對神內科流行病理論知識指導,為學生耐心講解常用的臨床知識。讓學生對神經患者的病史、臨床特征、檢查結果進行仔細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
(2)指導學生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對循證醫學資源數據庫進行介紹、學習文獻的評價方法以及指導學生分析循證醫學的結論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對患者的影響,結果正確與否,力求為EBM問題的提出提供科學依據,力求為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及時必要的改革。(3)針對患者情況結合臨床知識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最終決策。并且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指導學生加強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出現的情形進行全面分析,鍛煉學生分析患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養見習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實驗產生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在檢驗水準α=0.05的情況下分析兩種帶教方式下兩組學生的成績,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種帶教方案差異顯著。
4.指標
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臨床疾病診斷能力進行評定。理論成績采用筆試方式,滿分為100分,臨床疾病診斷能力的評分由循證指導小組進行,滿分為100分。
二、結果
對兩組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采用EBM帶教的實驗組41位見習生,理論知識平均成績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傳統帶教的對照組僅為(84.78±10.47);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94.48±7.97),對照組僅為(78.45±11.54)。不難發現,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在理論知識和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養
所謂“人文精神”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生命的維護、追求和關切,是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是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人文學科就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作為體現人文精神的學科之一,應該擔負起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任。當下初中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嚴重,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一、當下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內容
1.厚重的家國情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情懷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的骨子里。從漢代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再到近代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包含了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關切。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人文精神在喚起人的自我意識的同時,也要通過一定的形式將這種自我意識體現出來,社會關注和社會關懷就是這種自我意識的體現。中學生應該具有家國情懷和對這個國家、社會的責任意識。要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要有為國家和社會奉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人文精神強調人格的健全和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培養中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是人文精神的內在要求。《周易》里記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學生要有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
3.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信念和追求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和選擇。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原有生活秩序、生活規則被打破,而新秩序、新規范尚未建立健全,因此當下的社會價值觀念比較多元。面對當下的復雜局面,中學生要善于分辨,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分清主流,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向未來。
二、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充分發掘教材,注重學生的生命意識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教師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豐富的人文內容,例如珍愛生命的有《珍愛生命》《生命寶貴》《人生多彩》《青春閃光》;心理健康的有《自強不息》《直面挫折》《磨礪意志》《自立自強》《自尊自信》《明辨是非》《自我負責》;熱愛祖國的有《關愛社會》《情系祖國》《放眼世界》《立報效祖國之志》等等。
2.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有很多章節都在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自強不息》《直面挫折》《磨礪意志》《自立自強》《自尊自信》
《明辨是非》《自我負責》《自我保護》《誠實守信》《與人為善》等。然而現在初中生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比較多,作為老師,要充分發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師要有堅持以人為本的勇氣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一樣,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但是由于面臨中考的壓力,使得師生沒有喘息的余地。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和中考考試成績,許多中學思想政治教師不得不放棄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只根據考試重難點教學。為了講授課標中的考點,運用各種各樣的技巧,讓學生囫圇吞棗地接受各種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
以人為本就是將人的需求當作根本目的,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兼顧學生的發展需求,要有以人為本的勇氣,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多樣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價值取向越來越多元,人們對同一問題也產生了不同的認識。作為政治思想老師要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變化,學生在課堂上有“奇異”的想法是正常的,不要輕易對學生的想法和言行作出是非判斷,這樣才能培養學生養成獨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
當下社會對人才人文精神的要求越來越高,初中思想政治課要與時俱進,積極進行教學探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既是學科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作為人類認識活動的兩種產物或結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兩個重要維度。科學精神以物為尺度,以客觀事物自身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觀性與務實性;人文精神以人為中心,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人的價值和意義的關注和維護,提升人的生存意義和生存目標。1但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并不是對立矛盾的兩種事物,作為人類實踐活動的科學發展過程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認識這種人文內涵對實現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義。2
1.科學的人文意義
當今社會存在著一種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對立起來的傾向:似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揚科學精神,不僅無助于人文精神的發展,反而對人文精神是一種遏止或損害。孟建偉認為:“狹隘的科學觀和文化觀是導致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分離和對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們超越狹隘的科學觀和文化觀,便不難發現,科學精神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精神,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人文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方面,狹隘的科學觀一是從功利主義科學觀理解科學,將科學理解為人類征服自然、獲取物質利益的一種手段,片面的把科學精神視為工具理性;二是從實證主義科學觀對科學所作的“客觀主義”的理解以及關于認識(科學)世界和體驗(人文)世界的截然劃分,否認了兩者的關聯。另一方面,狹隘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的文化觀和現代新儒家的文化觀都給人們帶來一種錯誤的觀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種與科學精神相對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說是“人文學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加深了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對立,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對立。可以說從這種狹隘科學觀和文化觀角度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錯誤理解似乎已成為社會主流觀念。
科學對真理的追求并為之奮斗包含著極為豐富的精神內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膽創新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精神以外,還有毫無私利的精神、為真理獻身的精神等。這些精神具有很強的人文意義,并永遠激勵著人類向著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奮勇前進。還有,促進人類智力的發展,永遠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方向邁進,也是人類最崇高的理想之一,這是科學作為一項智力活動所體現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現代體育的奧林匹克運動與這樣的現代科學活動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學精神與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并不等同于科學精神。科學技術里的“科學”特指的是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是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探究自然現象,發現自然規律,以便人類能夠按照這些規律去改造自然。“科學”還是理論狀態的東西,它通常要通過“技術”去改造自然。所謂“技術”是實踐狀態的東西,實際上就是科學的應用,但技術一經產生就會擁有越來越強大的力量。一般說來,科學技術是中性的東西,在不同的價值觀下呈現出不同的意義。因此,科技的濫用就是技術在體育領域中的強勢表現,當技術的這股強大勢力淹沒了體育科學活動中的人所體現的精神,以及體育科學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人類精神追求,使人們忘記了體育是為了人類的全面發展的真正目的。導致體育產生異化的主要原因是對科學精神的誤解。因而,大力倡導和弘揚正確的科學精神才是發展科學技術,并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3.正確認識體育的科學精神
通過以上分析,如果我們依然將體育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視為兩種事物,簡單的提倡重視人文精神或是兩者融合發展,也許改良的效果依然難見。因為這始終是建立在兩種事物、兩種論點上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主觀意識上就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對立的觀念。因此,應該理解為人類所從事的體育科學活動所體現的精神,或者說是人類所創造的體育科學文化所體現的精神是體育的科學精神。這種精神體現的是人(運動員或體育參與者)的精神,而不是無人無關的體育科學技術所具有的那種工具精神。
弘揚蘊涵人文意義的科學精神對于體育的發展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導人們正確使用科技手段,促進體育活動持續、健康向前發展,避免濫用科技導致體育產生的異化問題。二是在體育發展進程中,正確對待體育同政治、經濟、外交等社會各領域的關系。三是弘揚蘊涵人文意義的科學精神是當前我國實現體育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徑。蘊涵人文意義的科學精神使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得到有機統一,對科學技術的運用有了符合道德規范的價值導向。
將不畏艱難、堅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為人類自由和解放而奮斗、為人類服務、造福于人類的崇高精神,以及從“更快、更高、更強”向著“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轉變的奧運精神真正融會在體育精神中,體育才能實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最高目標。
參考文獻:
[1] 俞吾金.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必須協調發展[J].探索與爭 鳴,1996(1):4-7.
[2] 陳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關系探析[J].自然辨證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偉.論科學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傳杰.論科學技術與精神文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遠.論科學精神[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學探究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J].中國青年政治 學院學報,1993(5):12-16.
[7] 沈禮清.論倡導科學的人文精神與人的全面發展[J].理論觀 察,2001(6):19-21.
[8] 盧元鎮.體育人文社會學概論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