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4:47: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英語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社會對當代大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第一語言,是我們展示自我了解他人的重要工具。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新生力量,學習英語是時代對他們的要求。即使國內教育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教授英語,但縱觀目前大學生英語水平,除少數人可以靈活運用之外,多數人面臨聽不懂、說不出的尷尬局面。這主要是受了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學校開設課程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學生順利通過各種考試,并未真正從學生自我提升角度考慮。而實際上當代大學生應在聽說讀寫譯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養。第一,要聽得懂。聽懂英語是掌握英語的首要環節。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中,每個專業、每個崗位都可能會有與國際接觸的機會,只有聽得懂才能領會別人話語中的含義,與他人正常交流,從而真正參與到全球化大發展中來。第二,要說得出。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在生活中得以運用,而不是僅停留在研究其語法結構、詞匯含義上。在當代經濟文化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必不可少。大學生只有真正明白學習英語的目的,才能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把所學自如地用于口頭交際。第三,要讀得懂。在國際交流中,總是難免會接觸到各種文字材料,這些材料題材形式多樣,可能是學術論文、經濟評論,也可能是某黨派的政治主張,能否讀懂這些材料是對我們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語的一種檢驗。不論何種專業的大學生,投身于工作后,接觸到的英語材料都不再只是精讀課本中的文章。因此,大學生應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應對挑戰。第四,要寫得好。寫作一直是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英漢語隸屬于兩種不同語系,雖有某些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也不少。當今社會,大到論文的發表,小到程序的編寫,郵件的發送,無一不會用到英語。掌握正確的寫作格式,無誤地進行寫作已顯得日益重要。第五,要譯得準。也許有人覺得翻譯是翻譯工作者的事,與己無關。這種想法并不正確,翻譯工作者相對于其他人的確有更高的譯語水平,但他們中多數在過去的專業學習中因未能顧及聯系各種專業進行學習,而缺乏各種專業知識,比如一位醫生對臨床醫學術語的掌握往往要比一位普通譯者做得好。在某種程度上,一個英語水平達標的專業人才不亞于一位翻譯水平優秀的譯家,因此各種專業人才也應注重自身翻譯能力的培養,努力適應時展的要求。
3對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3.1改革教學制度
面對當代大學生英語教育的各種問題,改革教學制度勢在必行。大鍋飯式的教育已經不適用當代大學生的培養要求。首先各類大專院校應調整課程設置。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有全局規劃,英語教學應貫穿于學生本科四年的學習中。大一階段,學習內容應以基礎英語為主,并兼顧相關方面水平的切實提高,得到了切實提高的英語水平可幫助學生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在每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自由添加如美文賞析、佳片欣賞這類的活動,豐富課堂內容。在大二到大四階段,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可以采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結合的方式。必修課應體現出各專業的專業特性,采取小班教學或者討論組的形式,開設與本專業有關的英語學習課程,督促學生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同時可以開設不同方向的英語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如經貿專題、科技專題、文學專題,真正全方位培養人才。教材內容可趨向多樣化,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編寫資料,學生則可根據選擇的課程自行購買相關資料。與此同時,學校也應改革期末考試制度。很多學生總是在期末前一周才復習考試內容,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習,這已完全背離了大學教育的初衷。因此,學校對學生能力的考察應深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參與每一次教學活動后累計一定的分數,以便扭轉期末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同時也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另外,可多組織學生與外教及留學生的交流學習活動,將英語學習融入課堂之外的大學生活。
3.2提高教師水平,改善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一門課程開設成功與否不在于教師教得有多好,而是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是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全新要求。首先,大學教師要全面提升自我。大學英語教師多為英語專業畢業,英語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面不廣的問題,這點不容否認。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注重自我能力的培養,拓展知識面,積累所教專業的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其次,教師應改善教學方法。改變過去“教師教,學生記”的老舊教學方法,如設計小組討論、競賽發言、口語交流、情景劇表演等環節,給予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90后大學生排斥舊事物,喜歡新事物,有更強的探索欲和積極性,教師應利用這一特點改變教學思路,選擇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引導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順應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注重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此外,教師應更多地參與到學生英語成績的評定中來,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交流機會,對學生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了解,故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真實可靠地評定學生的英語水平。
3.3注重自身興趣培養,主動參與教學實踐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態度對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大學授課方式與高中有較大不同,不再是教師一味地按照課本內容滔滔不絕地講授,而是以引導學生學習為主。否則,盡管一節課的內容信息量很大,但因幾乎沒有時間消化而收效甚微。一般說來,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往往不適應大學的授課方式,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自己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改變學習思路,端正英語學習態度,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其次,因大學課堂集體學習時間有限,故學生應當自覺地在課余時間自行制定英語學習計劃,規劃英語學習活動,努力提高英語水平,與此同時,也可以多從欣賞外文歌曲或者歐美影片的角度,以輕松愉快的方式業余自主學習英語。當然,掌握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學活用,即積極主動地運用英語,多與人口頭交流,加強翻譯與寫作能力的訓練,培養自身興趣,不斷成就自我。
一、ESP及ESP教學模式
1、ESP 綜述:
國外對ESP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隨著二戰結束,西方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專業領域的研究交流,促使英語學習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功效性,因此專門用途英語應運而生。到上個世紀70年代,由于傳統語言學從英語用法的描述研究轉向語言的實用交際,韓禮德的功能語法理論中的“語域理論”從社會角度研究語言變體,推動了ESP教學模式的正式開始。隨后,在1987,Hutchinson and Waters將外語教學分類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GE(GeneralEnglish)兩大類, ESP又可以分出EAP(English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Purposes),即學術英語和行業英語。Jordan(1997)根據EAP特點,又細分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purposes)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兩種。專門用途英語(ESP)的發展經歷了下面幾個發展階段:一、語域分析階段。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有PeterStrevens, Halliday 及John Swales。二、修辭或篇章分析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enry Widdowson, John Lackstrom, 和LarrySelinker,三、目標情景分析階段。在這一階段專業英語相對于一般英語的特殊性顯露出來。其代表人物主要有JohnMunby。四、技能與策略分析階段。盡管該階段有了質的飛躍,主要探討的是學習者的思索過程,但是它并沒有指出學生如何才能學會專門用途英語,也許這就是第五階段的核心任務。五、以學習為中心階段。這一階段是一個正在發展的階段,它關注的是語言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過程,即如何高效率地學習語言(嚴明,2009)。其代表人物有Hutchinson, Waters等。
國內ESP教學大至分成兩個階段,引進階段和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即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為引進階段論文格式范文。1978年楊惠中教授在其《國外科技英語與研究動態》一文中第一次談及專門用途英語教學。80年代初科技英語(EST,English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熱在國內興起教育論文,使得“專門用途英語開始受到廣泛的研究和實踐”。這些研究多是關于ESP理論自身的探討(理論基礎、學科性質、與GE的關系)、國內外發展現狀的介紹以及ESP的元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楊惠中等學者。
第二階段是從90年代中期至今,隨著當時學術界各個領域研究的深入,國內關于ESP的研究也開始出現增長的勢頭,這一階段的研究多集中于ESP教學普遍規律的探討,包括課程設計(教材編寫、教師教育、教學法)、課程內容與課程實施(閱讀、聽力、寫作、翻譯)、課程評價(ESP語言能力測試)以及教學改革與發展、復合型人才培養等問題。同時也對ESP教學特殊規律進行研究:以具體專業的教學為例(商務英語、法律英語、師范英語、醫學英語等)對ESP的教學方法、特點及實踐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者有:管春林、劉法公等;
根據現有的文獻綜述,筆者發現在ESP教學的研究中,理論多于實踐,但將地方院校特色的人才培養與ESP教學相聯系起來的不多,因此,本文將ESP教學理論與本校中的國貿專業相結合進行研究,重點分析目前流行的ESP 教學模式,分析其它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運用交際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在將來的工作與跨文化交際中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為學生今后的就業護航。
2、ESP教學模式概述:
ESP教學模式是指以語域理論為指導,以培養特定專業的學生所需的英語能力為教學目的,將英語教學的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組合成具有相對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框架(馬蓉,2010)。本文中所提及的教學模式俗稱大方法,即課堂教學模式。它不但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且是一種將教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起來的整體、是一種系統化、理論化的操作模式。其課堂教學模式又分為:語法翻譯模式,浸沒模式(Immersion)交際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本文則主要探討交際模式的特點及其在國貿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二、當前教學模式分析
大學英語ESP教學能否順利進行,不僅與學生的英語基礎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且與教學模式運用得恰當與否有關。恰當的教學模式是保證ESP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因為在進行ESP教學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這說明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選擇何種恰當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則成為我院國貿專業ESP教學的焦點。下面的幾種教學模式則是ESP教學中的常用模式,其利弊將會逐一分析。
語法翻譯模式產生于19 世紀中期的歐洲,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是,講授語法知識,重視理性。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和手段,注重閱讀,注重對原文的學習,進而培養學生閱讀外語的能力。ESP教學在國內的發展時間較短,在實際教學中多流于形式。多數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翻譯教學法,忽略學生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另外,該教學模式強調死記硬背,教學方式單一枯燥,課堂氣氛也較為沉悶,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浸沒式模式(Immersion),一種特殊的“語言和內容融合”的教學模式,其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科內容而不是語言技能,即學生是通過掌握符合他們所在年級水平的學科技能和學科知識來習得語言技能。這一教學模式“踐行了‘保護性專業課程’和‘附加性語言課程’教學模式”(袁平,2011),其重點是學習專業知識,第二外語則是附帶品。而大學英語ESP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專業知識來掌握英語這一語言,其重點是學習語言教育論文,附帶品是學習專業知識。這與我院國貿專業學生所開的專業英語是有區別的。大三所開的專業英語重點是學習專業知識,語言是附帶產品,這與浸沒式教學模式是大同小異的。該模式課堂教學沒能給學生提供廣泛交流的機會,學生很少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表達,在語言的實際使用上有所欠缺。且各語言教師為了使學生能比較容易地理解學科內容,在教學中采用的與學生溝通的交際策略是以學生已經具備的語言水平、語言技能為標準,因此,學生在學習學科內容方面,很少遇到來自語言方面的挑戰。毫無疑問,該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對于語言基礎差的班級,這種教學模式難以實施。
任務型教學是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語言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任務型教學模式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使學習者使用目的語參與到理解、處理、輸出和互動之中”(D.Numan, 2000)。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該模式很少提到評價的環節,威爾斯認為應“盡量發掘學生的優點,多給學生正面的反饋而不是指責”(Willis,1996:61),幾乎沒有提及任務完成情況和語言使用情況該如何評價,這樣不利于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因為在中國英語是作為外語來學習,如果學習者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點一點都不清楚的話該如何進行任務又如何能完成任務”(婁佳麗,2011)。另外,采用此教學模式時對任務的選擇、任務的組織和任務的難度不容易把握論文格式范文。
三、交際教學模式及其在國貿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上個世紀70 年代初期,交際模式產生于歐洲共同體國家之中,威爾金斯,這一教學模式的代表人物,提出“外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不僅能用正確的外語語音和語法結構來表達思想,而且還能在特定的語境中能夠正確地,創造性地使用外語”(DA Wilkins,1972)。交際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學生學會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達到交際的目的。
交際模式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一、交際教學模式充分考慮“人”的因素,課堂的交際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學習目的,用恰當的方法把語言學習和語言應用結合起來。教師的責任是對教學活動進行選擇、組織以及促進交際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意識到ESP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學習者;二、語言是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學過程就是交際過程,提倡在交際過程中學習語言,外語學習是逐步提高、完善的過程,因此對待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要采取“寬容”的態度,在活動結束后可進行適當的指正。
ESP 作為在特定語境、特定行業中使用的英語,教學內容要貼近某個專門行業,通過讓學生全面熟悉英語在該行業中的表現來掌握英語的表達規律。而我院的國貿專業大學英語課堂上的ESP教學將商務英語與大學英語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接觸商務英語等這些他們畢業后最可能從事的行業英語教育論文,這樣可以讓他們盡早建立起專門用途英語的詞匯體系,掌握這些文體的語篇結構、語言特點和表達規律。讓他們在大三時開設的專業英語課中盡快適應。ESP 英語的教學中心依然是某專業的英語,即語言本身,而不是某專業本身,因此它是基礎教學的擴展和延續,是從基礎英語能力的培養向專業英語應用技能培養的過渡,也是實現培養國貿專業人才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后期融入專業英語教學,有利于在大三時專業英語的開設前,為學生對課堂的理解打下基礎。國貿專業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培養目標具有雙重性,即商務專業技能與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兩點使得交際教學法可以在大學英語ESP教學中得以運用。交際模式強調的就是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能夠正確的使用英語,而國貿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面臨的大環境就是與外國人打交道,需要用英語溝通。經過上述分析, ESP交際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高。在國貿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且我院國貿專業的大學英語授課模式都是小班授課,有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組織,及角色扮演的進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則為交際教學模式的運用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
四、結語:
交際模式雖然適合我院國貿專業大學英語ESP教學,但它并不是一劑萬能藥,適合于所有的專業英語教學。成功的教學在于理論的正確指導,在于教師采用與理論相適應的教學手段,并立足于現狀,對不同的專業英語教學,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應該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并根據特定學生群體具體情況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努力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從課堂上受益。
參考文獻:
[1]DA 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teaching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2]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Communicative Classroom[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管春林,試論需求分析在經貿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的意義和方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5(3)
[4]劉法公.論專門用途英語的屬性與對應教學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25-27.
[5婁佳麗,對威莉斯任務型教學模式的評述[J] Overseas English2011(2)
[6]馬蓉ESP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 科教文匯2010.3
[7]嚴明.大學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7)
[8]楊惠中國外科技英語教學與研究動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78/03
二、加大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培訓力度的建議
1.積極調整當前的學科知識架構。想要讓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朝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首先便要調整當前不合理的學科知識架構。不僅要扎實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豐富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文化內涵,了解大學英語學科綜合知識,還要讓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更加與時俱進,除此之外,也要對新型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加大研究力度。
2.將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理念灌輸給英語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是解決大學英語課程當前問題的根本方法,也可以使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加專業化。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上,教師應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的需求為教學根本,以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為教學目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另外,對與英語課程相關專業的學習也是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做到的。
3.加大對教師多媒體教學能力的重視。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向大學教學領域深入,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熟練運用計算機設備,還要學會運用計算機技術制作課件的能力。英語學科是一門以聽說為主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將英語的聽說特征更完善的表現出來,更有利于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多媒體教學,培養其多媒體教學能力。
Good morni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the oral defense. (或Welcome to attend the oral defense.)
I am XXX.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XXX, for his intellectual guidance, invaluable instructions and comments on my thesis. It is with his valuable assistance that I have finally accomplished this thesis.
My topic is XXXXXXXXX.
The whole thesis consists of ---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
And the second part is going to analyze ----------.
In the third part,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and the fourth part is to talk about --------. Then the author will dig into the root causes of ------- in the fifth part, and sum up the whole paper to reveal --------of ---------in the last part.
Thank you!
二、英語專業學生論文答辯答辯程序:
英語專業的論文答辯主要分為兩部分:自我陳述和回答答辯老師問題,下面對這兩部分進行詳細講解。
(一)、自述(用英語完成):
1、先問好,再開始自述,自述時間為5-8分鐘,要簡明扼要,必須時可將自述內容提綱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
2、主要陳述內容():
(1)自己選擇這個題目的原因;
(2)設計和實施的簡單過程(如,商務方向:采用什么方法來搜集信息、資料等);
(3)自己論文的主要內容(不要念論文,最好用4、5句話簡單介紹論文內容,如,商務方向:做了哪些調查,得出什么結論,計劃如何實施項目);
(4)仍然存在的問題(如,商務:在實施項目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以及如何解決);
3、最好準備相關文字并熟記(答辯時要脫稿陳述,但是可以看PPT文件)。
4、語言最好簡單清楚,不要直接用論文中內容,應該用解釋性的句式,如:When I was designing the lessons, I found that….
(二)、回答老師問題(老師用英語提問,學生用英語回答):
1、大約有4-6個問題,時間將持續10-15分鐘。
2、首先要聽清楚問題,如果沒有聽清,可以要求老師重復問題(可以說pardon之類的話)。
3、回答時首先要態度好,要切題,而且不要保持沉默,不會時可以表示抱歉。
4、常見問題:
(1)Will you please give us a self-introduction? 有些學生可能由于緊張沒聽清問題便開始背誦論文的內容,結果造成答非所問。
(2)Give us a presentation of your thesis. 有些學生一聽到thesis便詳細而又不理解地背誦其論文內容, 在被打斷之后便不知該說什么。其實, 考官只是想知道你對論文的總體了解, 讓你簡單闡明自己論文的內容與觀點。
(3)Why do you choose such a theme?/ What do you want the reader get from your thesis? 對于這個問題,你可以談談你的喜好,你想要讀者從中得到什么。
(4)What is the uniqueness of your point of view? 對于這個問題,你可以談談你的觀點與他人不同之處及原因。這就要求你有相關知識。
之后便是針對你的論文的問題了。
(5)關于選題:如Why did you choose this topic for your paper?或Why were you interested in this project?
(6)關于具體部分:
商務方向:SWOT,COSTING,FLOWCHART,RISK,STAKEHOLDER,如Do you think is this a necessary activity for the project?
(7)關于背景知識及理論知識:如What does SWOT stand for?(商務)
(8)關于論文存在的問題:如In the last sentence on page … there are some grammatical errors.
(9)關于項目或論文將來的發展:如:商務方向:If possible, will you carry out the project, and if so, do you think it will make profit?
5、帶一份定稿(要與老師們持有的論文頁碼一致)。
6、最后要向老師們表示感謝。
總之,要通過論文答辯,應注意:
語言是文化的反射體和載體。學習一種語言不僅是對其發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學習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對其豐富內涵和知識背景的了解。否則,對這一語言的學習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誤差。作為語言教學之一的英語教學,特別是基礎階段的精讀課教學也更是如此――離不開文化的滲透。
一、文化滲透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作用
語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記載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符號,蘊涵著豐富的諸如這一國家的傳統習俗、文學藝術和價值觀念等文化內涵。若在語言教學中忽略文化的滲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發音、豐富的詞匯、標準的語法,在單純的閱讀或實際的與外國人的交流中都會出現一些諸如理解誤差、鬧笑話甚至是傷及對方感情等問題。比如說我們中華民族自古把龍視為民族的象征,龍是吉祥、幸運和權威的代名詞。但是英語中與漢語龍對應的dragon一詞卻是邪惡、壞運氣的象征。所以才會有把“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譯法。如果你不了解這一中英文化的差異,在交流或是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誤解是無法避免的。中英語言文化內涵的差異是只有通過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一起加以滲透來習得掌握的。所以費賴斯說:“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不是與教學總目的全然無關的事情,不能因時間的有無或方便與否來決定取舍,它是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學英語精讀課是大學英語專業課教學的基礎部分,也是學生入學以來最早接觸的課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文化滲透更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英語精讀課上適時地進行文化滲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對英語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很多,就會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讀課上講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課,如果不在課前介紹一下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運作規程及相關詞匯(因為其與中國司法制度存在的差異),學生們就會產生理解上的障礙。其次,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劃清界限,從而寫出標準地道的英語文章來。再次就是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相當的幫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等,才能培養出得體的交際禮儀。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課只是介紹了與英國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禮儀,我在實際的教學中又適當進行了擴充,這樣學生們對西方禮儀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際中就會多加注意,交往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最后,適當的文化滲透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總之,只有越早下手,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會越顯著。
二、如何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
在最近幾年的英語精讀課教學中,我不斷摸索研究,總結了如下幾個文化滲透的方式:
(一)課堂滲透
課堂可以說是最直接進行文化滲透的地方,抓住這一環節進行自覺自然的滲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詞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詞語的文化內涵包括詞的內涵意義、感彩、聯想意義以及某些成語、諺語、慣用語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詞匯也會有不同的聯想意義,在用法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講到black sheep時,說“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讓同學們自己理解可能會存在誤差,這時候教師補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語里的意思及發展背景就會有助于他們正確的理解。所以在精讀課上講解詞語的時候,教師應該適時地擴充英語詞匯的外延意思,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詞匯的語義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在學習每篇新課文之前,對其文化及歷史背景知識進行介紹,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主旨,并達到擴展這方面知識的目的。比如在講到Clearing in the Sky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給學生們介紹了傳統的American values,學生們在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以后才對文中老父親執著一生在高山的林中開墾荒地的依賴自我、尊重艱苦勞作和頌揚農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進而增進了對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細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不放過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傳授英語文化知識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在講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課時,遇到了這樣一句話:“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發現其中sphinx是一個很有講頭的細節:當sphinx寫成Sphinx時,是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面的怪獸;他問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謎”);以Oedipus成功猜謎而后引發的一系列故事為由來的Oedipus Complex(戀母情節)等。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他們理解,更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二是對所學文章進行深入的語言風格、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與漢語中的這些技巧進行對比,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學欣賞和語言應用能力。比如在講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課,我就介紹了fairy tale這一文體以及相應的寫作風格和特點。還有Button,Button這一課的fantasy的文體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西方的節日,給學生講授與之相關的來歷、風俗和習慣。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寓教于樂
除了課堂講解的文化滲透,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收看一些電影、各種記錄片片段,或者收聽一些英文原聲聽力材料使他們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學到與英語文化有關的交際方法和手段。比如還是Twelve Angry Men一課,除了可以在課前介紹美國司法詞匯,還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這類的涉及美國司法制度的電影片段,加深學生們對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的理解,從而有助于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教師在運用這些輔助直觀教具的時候不能只單純地讓學生自由觀賞和收聽,因為大多數時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會不自覺地轉移注意重心,獲得的信息也會受到限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要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和指導。
(三)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習和掌握外國文化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不夠的,學生還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擴大自己的語言文化知識。教師要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和英語報刊,并提醒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并隨后組織一些知識競賽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多組織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語言環境中體會和運用英語。比如英語角、英語周、英語晚會、英語戲劇大賽等等。還可以適時地邀請一些外籍教師參與進來,比如一起舉行萬圣節化妝晚會。通過與外籍教師的接觸,學生往往能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生動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結語
人的語言受本民族文化長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形態也會通過語言反映出來。要想達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成功和諧的交際,必須要了解深知目標語文化。大學英語精讀課正是為大學英語專業學生實現跨文化交際打基礎的課程,所以我們更應該有意識地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多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并分析比較漢語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他們的語用能力,這樣他們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才能減少語用失誤,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杜瑞清.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
一、Krashen與Swain 觀點簡述
Krashen(1982)的語言輸入論認為,語言習得是通過聽和閱讀輸入來完成的,學生學習外語應先接觸大量易懂的實際語言即輸入語,然后通過具體的交際情況和上下文理解其意思。這樣寓于交際語言中的句子結構就自然學會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也會自然實現。他認為,這是第二語言與外語習得的唯一途徑,所以教學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語言輸入上,從而促進語言習得。由此看來,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輸入的作用。
Merril Swain(1985,1995)認為,可理解的輸入在習得過程中固然有很大作用,但是仍然不足以使學習者全面發展他們的二語水平。她提出了可理解輸出假設(Comprehensible output),其中并不否認語言輸入的必要性,但同時指出,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經過學習者內部機制處理后,并不能完全內化為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只有當學習者受到推動輸出語言后,才算完成了學習的全過程,才可能使自己的二語或外語水平獲得全面提高。語言學習者正是在語言輸出的過程中不斷接近目標語的。
二、僅僅重視輸入是不夠的
1985年,Swain提出了輸出理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語言的產生,學習者就能習得或學習語言。她通過對加拿大的法語沉浸式教學進行調查研究,學校里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的一些課程全部由法語教授。然而他們盡管在聽力與閱讀理解方面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寫作和口語方面卻表現出了語法準確性方面的劣勢。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來自課堂或者社會的壓力,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理解和被理解的程度上,以至不能最大限度地運用他們的語言資源,充分發揮語言能力,提高語言輸出的可理解性和準確性。這表明僅有語言輸入對于習得語言形式和語言結構是不足的,要習得一門語言必須鼓勵學習者進行語言輸出,并且在使用目標語時注重語言形式的正確性。
作為語言學習者,我們也常常有這種經歷:我們所知道的和所能理解的往往并不等于我們在實際中能講的或能寫的。因此,真正能夠促進語言內化的是輸出活動,真正能夠檢測語言習得結果的也是輸出。而且,Swain在提出她的可理解輸出假說時并沒有否定可理解輸入的重要性。所以,輸出活動像輸入活動一樣也是語言習得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如果說輸入提供了語言知識,為語言習得提供了可能,那么輸出則促進了語言知識的內化和重構,是檢測語言習得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它的作用是輸入所無法替代的。
三、實現輸入中有輸出的雙邊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雙邊活動,學生的聽力輸入是以教師的首次輸出為起點的。聽力教學方式從表面上看只是信息大量輸入,而實際上是一個在語言材料輸入的同時,需要通過大量輸出強化輸入的雙向過程。在聽力教學中進行有效充分的輸出,可使學生在接受聽力材料的同時能夠領會和應用英語語言知識,從而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在具體的操練活動中,將顯露出學生在英語知識、技能及文化修養方面的差距或不足,從而激發學生對教學輸入的需求,形成輸入教學與輸出教學的良性循環和相互促進。而且教師也應轉變觀念,創造多維的語言環境,課堂上利用小組討論、新聞報告、角色扮演,課后指導他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中的英文節目,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演講比賽等,使學生由“被動的被輸入者”轉變為“主動的輸出者”。
中國外語界前輩董亞芬曾指出,“閱讀”是中國學生語言輸入和積累的主要來源,“聽”雖然也能吸收語言養分,但遠不如閱讀那么有效與可靠。如今國內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中,除了個別自主學習能力很強,或對英語很有興趣的學生會自覺尋找學習機會,大多數學生的英語輸入主要來源于課堂以精讀為主的教學模式,話題覆蓋面、詞匯和表達方式出現的數量和頻率非常有限。劉潤清先生曾提出外語教學應該“從語言技能教學轉向內容教學”,讓學生在吸收百科知識的同時學習語言。閱讀報刊就是我們日常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用英文報紙取代傳統的文選式課本,作為主要教材,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轉變。這不僅能保證語言輸入,還可以刺激學生的語言輸出。另外,列提綱、寫摘要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閱讀材料的關鍵詞、主題句上,從而鞏固詞匯知識、語法規則;同時,使學生理清閱讀材料的脈絡,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其銜接和連貫的手段,從宏觀上把握材料,提高語篇意識。良好的語篇意識必然會對學生口頭語和書面語表達的邏輯性、連貫性起到促進作用。改寫和評論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有助于激活學生語言輸出的潛能。
教師所提供的指導在學習者的外語學習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可理解的輸入材料之后,教學者應該及時為學習者提供輸出的機會;其次,在學習者進行嘗試輸出的過程中及時提供反饋信息和指導。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主動接受大量可理解的輸入固然重要,但是及時進行可理解的輸出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學習者要善于將輸入的知識消化、吸收,繼而嘗試準確地輸出。
參考文獻:
[1]尹輝.加強二語習得中的輸出環節[J].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
[2]段麗萍.從輸入輸出理論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3]鄭銀芳.二語習得中的輸入與輸出[J].廣州大學學報,2003,(2).
關鍵詞: 大學英語專業 精讀課 說明文教學
一、引言
2000年新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附錄I對基礎英語教學(即本文中精讀課教學)的要求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課程主要通過語言基礎訓練與篇章講解分析,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篇閱讀能力,了解英語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和特點”。而通過長期的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學的實踐,筆者發現,很多時候課堂教學還停留在字、詞、句的理解與運用上,而很少有人從宏觀上系統地把握文章的脈絡,包括文章的主題、結構、作者創作的意向,以及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特點等,這樣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在語篇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相對欠缺。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筆者在精讀課教學中引進了體裁的概念,從語篇分析的高度對說明文課文進行宏觀與微觀分析,在說明文教學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實踐,筆者發現,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說明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課文所涉及的體裁及說明文語篇模式
John M.Swales在其名著Genre Analysis中認為:1.體裁是交際行為的形式,有其交際功能;2.交際目的是確定體裁的重要因素;3.交際目的、話題制約著語篇形式、內容及語言難度(胡倩,2002)。按照Swales的體系,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教材《現代大學英語》(楊立民,2006)所涉及的體裁有:narration(記敘文),essay(散文),exposition(說明文)和argumentation(議論文)。
說明文是描述某一事物,事由或過程的文章。它用于說明客觀事物的特點和性能,或介紹某種操作程序,或解釋某種抽象概念,或闡明某種科學原理,或探究某些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等,完全是就事論事的描述,所以也稱事實性或技術性的描寫文。把握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質是理解說明文的關鍵。詞典、論文、實驗報告、產品說明、廣告都屬于這類體裁。說明文是學生、科學家、專業人員常用的一種體裁。說明文按照邏輯推理的方法闡述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展示事物的關系。
語篇模式就是語篇內在的修辭結構(rhetorical structure)。它與文章的體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裁結構在語篇結構層面上對語篇的形成具有制約作用,那么語篇的組織模式必然也要受到體裁的制約(Yang Xuemei,2006)。
說明文語篇模式宏觀結構上常采用“問題—解決型”、“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較型”語篇分析模式。第一種思維模式的程序是:首先說明情況,然后出現問題,隨后作出反應,采取的反應可能解決了問題,也可能沒有或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最后對此作出相應的評價。而第二種思維模式則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先概括后舉例,另一種是先講整體輪廓,后說諸多細節。第三種思維模式通常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用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或對比不同之處所使用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語篇模式常用來比較事物異同。比較事物相似之處稱為“匹配相容”(matching compatibility),比較事物差異則稱為“匹配對比”(matching contrast)。人們常用這種思維模式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先提出論點,再進行論證。這種語篇形式一般存在于較長的語篇中,常與一般特殊型組成復雜的思維模式。其表現形式為:重復法、詞匯關聯法和排比法三種(Yang Xuemei,2006)。
根據說明文的定義及說明文的語篇分析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說明文的三個方面。
1.語篇模式
在《現代大學英語》教材1—3冊已學過的文章中有三篇說明文文章,涉及“一般—特殊型”和“問題—解決型”兩種語篇模式。
2.組織結構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的對象, 即非英語專業的大學本科及專科學生具有復雜眾多, 基礎不一, 興趣多樣等特點。為了更好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針對這些特點各大高校紛紛興起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建設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的對象 非英語專業的大學本科及專科學生 具有復雜眾多
【本頁關鍵詞】歡迎論文投稿 省級期刊征稿 國家級期刊征稿
【正文】
大學英語教學的對象, 即非英語專業的大學本科及專科學生具有復雜眾多, 基礎不一, 興趣多樣等特點。為了更好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針對這些特點各大高校紛紛興起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建設。教育部在全國各大院校中選取了180所推行大學英語教學試點改革, 其中自主學習模式的建設狀況和質量是重點考察的項目, 也有不少與這一新型學習模式有關的探索和研究隨之出現。這些研究主要關注了自主學習模式下的對象分析(張彥君, 2004)、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探討(馮秀紅,2004)、建設自主學習模式的意義及具體措施(吳曉敏, 2005) 和自主學習的效果分析等, 但是對于自主學習下的信息資源控制這一點研究尚少。自主學習中的信息資源控制既包括對自主學習資源中心的資源內容的控制, 自主學習建構及實施過程中信息資源的控制, 也包括對信息傳播者——即負責自主學習模式建設的教師素質的控制。這些控制決定著自主學習模式下所傳播信息的質量、數量和結構, 對于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后是否達到了教師預先設想或要求的英語知識結構的建設和學習效果有著重要關系。基于這些原因, 本人認為有必要對這一領域做出一些探討。
2、概述2. 1 自主學習不是自助學習在目前的自主學習資源中, 各種與英語學習有關的信息和資料應有盡有,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主的學習以調節課堂學習的不足。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控制, 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往往變成了自助式學習——他們有的盡情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如英語電影或英美文學名著選讀等; 有的則過多的強調自己的薄弱環節, 把絕大部分自主學習的時間都用來加強學習中某一項技能。據調查, 有75% 的同學(納入樣本的200 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 將自主學習時間的約80% 用于加強聽力, 而極少關注其他方面的練習①。如此一來造成的結果就是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學習的學生英語知識結構的不合理, 即必要信息缺失或發展不平衡。自主學習資源中心的信息資源分配仍然需要教師的選擇和監控。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狀況來調整他們自主學習的內容、質量、結構及時間, 并保證這一過程是連續并且隱蔽的。教師還應注意在此過程中對學生信息控制的適度, 既要讓學生享受充分的自主, 又要關注學生吸取信息的流量和走向, 并且以適當而善意的方式提出建議, 保證教師教學目的和學生自我學習目標的設計的吻合或同步, 讓學生既能享受自由選擇帶來的主動學習的樂趣和活力, 又能得到全面、合理、實用的英語技能和知識。2. 2 無處不在的信息控制一說起自主學習就是到機房利用電腦及多媒體資源學習的觀念幾乎是學生和老師普遍認同并且正在實施的
【文章來源】/article/65/3203.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2.英語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3.體裁分析與農業英語論文摘要
4.英語論文摘要的語篇模式與作者介入——英語本科畢業論文摘要的實證研究
5.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建議
6.中國市場營銷研究英語論文綜述——基于內容及來源的描述分析
7.我國商務英語研究十年現狀分析(2002-2011)
8.英語專業學生撰寫英語論文常見錯誤評析
9.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思考
10.我國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標題的詞匯句法特征研究
11.中國商務英語研究:現狀與趨勢
12.中外應用語言學類期刊論文英語題目對比分析
13.英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動機研究及其啟示
14.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學者國際期刊英語之對比研究
15.中外學者國際期刊英語學術論文摘要寫作的對比研究
16.基于可視化技術的國外商務英語研究進展考察(2002—2012)
17.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大陸與本族語學者英語科研論文模糊限制語比較研究——以國際期刊《納米技術》論文為例
18.基于語料庫的科技英語論文四詞詞簇特點研究
19.英語論文APA格式評介
20.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的分析和對策
21.英語專業學士論文寫作現狀分析
22.生物醫學英語論文的語言特征及寫作技巧
23.英語論文寫作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4.大學生英語論文寫作的言據性研究
25.淺談英語論文如何選題
26.論項目驅動下研究生英語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27.中國作者與英語母語作者英語論文中的介入資源
28.二語能力背景與隱喻思維關系的研究——在學術英語論文答辯語境下對二語隱喻的實證研究
29.英語論文自動評分系統探索
30.英語論文寫作與語言學習效果的關系——一項基于研究生論文寫作過程的實證研究
31.英語論文MLA格式要求評介
32.非英語專業多學科大班博士生英語論文寫作教學模式初探
33.課程論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現狀調查與展望——基于國內外語類核心期刊的論文分析(2004-2012)
34.語篇模式與大學生英語論文寫作
35.研究生英語論文中連接副詞使用情況調查
36.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規范操作思考——一次對全國112所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操作的調查
37.英語專業翻譯選題畢業論文的改革嘗試
38.英語學術論文寫作及構建寫作過程模型
39.淺析英語論文摘要結構要素之應用
40.模糊限制語使用的歷時對比——以1990—1994年與2005—2009年英語醫學論文中模糊限制語使用為例
41.關于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若干思考
42.基于語類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學路徑研究——以“文獻綜述”寫作教學為例
43.等離子體物理學英語論文的用詞與寫作特點
44.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ERPP寫作研究:回顧與展望
45.英語論文MLA與APA格式中參考書目格式的異同比較
46.英語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的時態形式及其意義
47.中外學術語篇中的重述標記比較研究
48.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49.從講座到工作坊——英語輔修專業論文寫作課的任務性和互動性
50.改進英語寫作教學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51.經驗意義的構建與語篇體裁:農業英語論文摘要分析
52.語類意識與英語研究論文寫作
53.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科技英語論文寫作過程中常見問題分析
54.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之失誤例談(一):語體
55.英語論文寫作教學實踐研究
56.“以寫促學”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57.中國英語學者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中的問題與出路
58.理工科英語科研論文“引言部分”研究空間構建對比研究
59.模因論與英語論文寫作教學
60.英語科技論文摘要的寫作范式研究
61.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現狀與問題分析——基于國內CSSCI期刊論文的分析(1994-2013)
62.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調查與思考
63.基于網絡學習生態系統的英語專業學位論文質量監控體系
64.英語專業語言學類碩士論文英語標題的對比研究
65.科技英語論文編輯文字加工中的語態處理
66.中醫藥主題英語論文語言模式特點初探
67.經驗意義的構建與語篇體裁:農業英語論文摘要分析
68.近30年國內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研究
69.醫學英語論文的撰寫中英、漢表達差異的探討
70.思維模式差異對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的影響及對策
71.中國學生英語專業碩士論文“前言”部分的語類結構模式分析
72.科技英語論文中語態使用的對比分析
73.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探究式學習體系的思考與構建
74.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分析
75.加拿大英語專業博士課程設置、學位論文評估對我國外語專業博士生學術能力發展的啟示
76.英語醫學論文寫作模式分析
77.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78.SCI醫學英語論文寫作格式和技巧
79.過程寫作法在IMRAD醫學英語論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80.本科英語專業文學論文的選題
81.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82.科技英語論文寫作原則
83.再談英語論文寫作規范
84.“過程”與“體裁”的良性互動——過程體裁教學法在《英語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可行性論證
85.模因論視角下的英語論文寫作研究
86.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7.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及其語用交際功能——基于科技英語論文視角
88.學術論文體裁教學不可或缺——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引言寫作情況調查
89.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創新教育策略探究
90.中國學習者英語學術論文手稿中立場標記詞塊使用研究
91.基于VBA的英語論文文獻自動生成工具
92.英語元話語在學術論文摘要寫作中的應用
93.英語論文寫作研究——以“易得”論文寫作軟件專家系統為案例
94.語料庫驅動的科技英語論文詞束研究
95.淺談化學專業英語論文寫作
96.人際意義的創建與維系——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的互動問題研究
97.修辭結構理論視角下英漢學術論文摘要的修辭關系對比研究
二、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的“輝煌”和英語專業的“尷尬”
2004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200:6)明確指出:“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同年,教育部啟動全國高等學校網絡教學試點工程,在全國180所高等學校開展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工程。筆者所在的學校正是這180所試點學校之一,且于2006年入選全國第二批大學英語教改示范點。
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門對多媒體外語教學的高度重視,各高校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理論研宄與實踐開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大學英語系列教材配套多媒體光盤成功開發并使用;對大學英語教師的業務培訓持續多年,使他們對多媒體的了解不斷加深,應用技能不斷提高;有關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研宄成果成批出現。可以說,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因為引入多媒體網絡教學理念和實踐而步入了最“輝煌”的時期。
反觀培養英語人才的母體——高校英語專業的多媒體教學理論研宄和實踐卻發展緩慢,明顯滯后于大學英語教學。現有英語專業教材雖不乏文學經典,但缺乏時代氣息,給人以題材單調、內容陳舊的感覺。由于難度較大、受益面相對較窄、經濟回報有限,研發者對英語專業相關課程的多媒體網絡資源的研發興趣不大。英語專業可選擇的相關課程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屈指可數(外教社新世紀英專本科生系列教材《綜合教程》助學光盤、電子教案等),且這些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與各高校使用的教材不甚一致,可供教師直接使用的內容比較有限。不少英語專業教師還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授、使用粉筆加黑板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傳遞著有限又缺乏時代氣息的信息;有些英語專業教師觀念保守,排斥多媒體教學,不愿學習和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甚至覺得多媒體教學改革是大學英語的事,與英語專業無關,對飛速發展的現代技術教育漠然置之。此外,由于缺乏培訓,己使用多媒體上課的英語專業教師也未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有關英語專業諸課程的多媒體網絡教學研宄更是不多見。
落后的教學手段產生的直接后果是:比起其他專業的學生,英語專業學生更沒機會接受現代化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熏陶,這使得他們所接受的語言信息相對陳舊,對新出現的語言現象和素材知之甚少,應用語言時更是捉襟見肘。使用陳舊的教學題材及保守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時代語言新信息,難以適應時代、市場對英語人才的需求。無怪乎有學者(莊智象等2007)對此表示擔憂:我國培養的未來的英語教師是否能在學習期間獲得足夠的多媒體教學經歷?他們對多媒體外語教學的不甚熟悉是否會影響到他們踏上講臺后我國多媒體外語教學的整體發展?
三、英語專業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理論依據
31英語專業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英語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是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英語專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我國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一直為國家教育部門所重視。2000年教育部頒布了重新制定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對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作出明確規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
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宄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為了監督全國英語專業本科教學以確保教學質量,教育部規定從1990年起所有英語專業學生都必須參加全國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八級考試則自主參加。此舉有效地保證了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
近年來英語專業發展飛速,是國內各大學擴招較多的專業,也是一些院校申報的主要辦學專業(戴煒棟,張雪梅2007)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英語本科專業點多達900多個,英語專業碩士點增至200多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點也大幅增長。英語專業教學規模快速發展固然有助于英語專業建設,但也帶來師資比較匱乏、教學手段落后、教學質量堪憂等現實問題。如何保證英語專業的教學質量,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英語專業人才成了不可回避的問題。
2005年教育部發文《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加強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評估,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始對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學科定位、師資隊伍、教學資源、教學內容、管理和教學效果等5個一級指標共20個觀測點進行評估。對部分院校的評估結果表明,高校英語專業本科教學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不少問題。在教學質量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基本功不夠扎實,畢業論文的質量及教師的指導均不夠理想。社會用人單位和一些研宄生教學單位的反映也印證了學生的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英語院系對學生綜合技能的訓練不夠重視;現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待改進(戴煒棟,張雪梅2007)評估還發現,有的院校在硬件建設上投入不小,網絡資源豐富多樣,英語視頻、英語互動學習平臺、英語專業系列網絡課程等最先進的教學資源應有盡有,但英語專業教師對這些資源的使用極為有限或不愿,甚至不懂得使用。此外,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其中不乏抄自網絡的論文,只要指導教師上網稍一查尋就可以找到原文,但有些教師卻不愿或不知可以這樣做,反倒給抄襲的論文打了高分。這無形中助長了學生的抄襲風氣,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
眾所周知,在大多數綜合性大學,英語專業都屬于發展滯后的薄弱專業。英語專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英語學科要想不被整個人文學科所遺忘,要想不因落后于時代而被邊緣化,就必須與時倶進,順應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充分認識到多媒體、網絡等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外語人才培養方式的事實,認識到電腦己經從教學后臺全面走向教學前臺的事實,認識到多媒體、網絡、光盤等先進教育媒介所具有的信息來源廣、學習自主性強、教學形式多樣等優勢,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充分運用這些教育資源來改善教學環境、豐富教學信息、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所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
英語專業教師應參與多媒體外語教學的理論研宄和實踐,依托和利用現有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并進一步研發適合英語專業諸課程的各類教學軟件,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軟件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環境;同時熟悉并學會使用大量開放的超文本信息資源以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理念,通過電子郵箱、英語學習網站、英語聊天室、英語QQ群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外語學習與交流機會。有些專家(如莊智象等2007)的呼吁不無道理:我們對英語專業多媒體教學理論研宄與實踐相對滯后的現狀有所擔心,因而急切地希望能有更多英語專業的師生參與多媒體外語教學的理論研宄和實踐,因為從根本上講,這才是為我國未來多媒體外語教學積累經驗、儲備人才的重要工程。
32英語專業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的理論依據
主體教育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多媒體網絡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主體教育理論中所謂的主體是指從事認識和實踐活動的人。該理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和實踐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是該活動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性主體,其主要作用是“導”學生是主動性主體,其主要作用是“動'教學的本質就是兩個主體共同作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是自我發展的探索者和創造者,師生間是一種民主、平等、合作的關系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地從外到內的單向輸入,而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相互作用而實現,是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過己有的認知結構對新信息進行認識、加工和編碼來建構自己的理解,這個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是無法由他人來替代的(鞠玉梅2007)多媒體網絡教學,尤其是自主學習模式正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之上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學習者在認知、動機、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靈活的思維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教師通過設計情景,組織學生感知教學環境、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積極探索、主動建構,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意義建構的目的。
上述理論對學習和教學作了新的解釋,突出強調知識的動態性,強調學習者知識經驗的豐富性和差異性,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四、英語專業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的具體構想
41通過師資培訓完成教師角色的轉變
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視、聽覺良好的交互式語言交際環境。具有大量仿真交際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多媒體的聲、光、色、影倶全的功能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貯存的大量信息創設情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輕松、愉快、適度緊張的課堂氣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多媒體網絡教學手段對語言學習的作用不容忽視,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把大量的知識和信息科學、快速而有效地傳輸給學生,是當今英語課堂教學對教師的一大挑戰。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首先需要廣大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畢竟,再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術都需要通過教師來應用。所以,英語教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是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現階段英語專業教師使用現代化外語教學手段的水平還比較低,有關部門應考慮如何對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技術培訓。其次,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英語專業教師應對自己重新定位,應意識到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就不應回避時代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要求,就要注重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國際現代教育技術權威人士曾指出,教育技術永遠不可能取代教師,但懂教育技術的教師無疑將淘汰不懂教育技術的教師。所以,英語專業教師在業務進修中應把多媒體技術視為必修課。此外,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方式以計算機、多媒體等虛擬環境為支撐,這將使習慣于扮演傳道授業解惑角色的教師面臨巨大的沖擊和挑戰,急需完成角色的轉變與重塑。有關專家曾建議教師應由傳統的知識內容的傳授者、課程體系的呈現者、教育教學的管理者逐漸轉變為網絡教學環境的創設者和網絡教學內容體系的研宄者。
42利用和借鑒大學英語教改成果,實現外語資源
整合與共享資源的可共享性是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一個突出特點。外語教學改革的總趨勢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積極推廣網絡自主學習模式以替代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英語專業改革不但要壓縮基礎課課時,有些課程如聽力、閱讀等還將實行零課時。這就可能導致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只有依托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才能解決這些難題。但是,“外語課程資源仍然存在著資源分散、合力不足、配置不當、效率低下的問題。對外語課程資源進行理性的整合勢在必行”
外語資源包括硬、軟兩種資源。硬資源指使信息交流得以實現的各種物理設備的總和,包括多媒體教室、語言實驗室、專用機房、網上答疑室、音響設備等;軟資源指依賴于一定載體而存在的抽象的信息資源,包括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多媒體課件等。
隨著高校各專業的整合,原有的英語系、大學英語部紛紛合并成立外國語學院。在同一個建制下,英語專業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之間的硬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受到的重視程度遠超過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己投資建成大量的多媒體教室、語言實驗室,但多數按大班規模設計,座位動輒好幾十甚至上百個;而英語專業大多是小班上課,因此在共用現有教室的基礎上,還應增設英語專業專用的小型多媒體教室、小型自主學習機房,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個地點的語言交流和互動。學生還可以在宿舍利用個人電腦進行學習,打破學習場所的制約,使學習更加便利。
除了硬資源的共享外,外語教學更需要軟資源的共享。大學英語教學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基于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己基本成熟并在全國推廣。英語專業教學,尤其是基礎階段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存在不少共性,依托和利用現有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不失為一條捷徑。這樣既可以改善英語專業現有教學資源匱乏的局面,又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大量現成的資源,實現軟資源共享。
在實現與大學英語網絡資源共享的同時,英語專業還應根據所開設的專業課程,有的放矢地整合、構建英語專業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較為便利的做法是,購買比較成熟的專業課程教學軟件作為網絡學習資源的基本平臺,再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刪減或補充。此外,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合作,利用互聯網或校內局域網,收集整理多媒體網絡資源素材,逐步建立適合英語專業各課程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庫,包括百科全書與詞典、世界名著、外語專業期刊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人力,通過人工錄入和整頁掃描的方式,把許多被束之高閣的珍貴的紙質資料轉化成數字資源,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另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模式“課堂教學+課下自主學習”可以作為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有效借鑒。把英語專業課堂教學向課下自主學習延伸,既可以改變英語專業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又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1世紀是信息時代,是終身學習的時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是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英語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打破英語專業知識面狹窄的瓶頸,最終實現培養復合型英語專業人才的目標。
43重視開發適合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的軟件
除了利用和借鑒大學英語教改成果,整合硬、軟教學資源外,應更加重視開發適合英語專業各課程的教學軟件。現有的英語專業課程教學軟件大都只針對某一具體教材而研發,如果教師所使用的教材與教學軟件的教材不一致的話,使用起來就不太方便。如何有機整合現有網絡信息資源與教師自己教授的外語課程以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最優化利用,最優化地開發學習者各方面的潛能是教師所不能不考慮的。外語教師可以通過申請教改課題、多媒體課件課題、精品課程課題等方式獲得上級部門的經費支持,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搜集、整理多媒體網絡資源素材,在借鑒己有課件的基礎上,根據自身使用的教材,有效整合教學內容、參考資料、現有同類課程多媒體課件等,開發出適合自己使用的課件。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交互式的教學方法以及大量的信息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充分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逐步實現教學方法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