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24 13:05: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老鼠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老鼠教案

篇(1)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以三月份植樹節為契機,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護綠行動和植樹實踐體驗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

二、活動目的

1.通過親身參與,對綠色、低碳有一個充分的認知,讓大家知道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提高全體學生的綠化意識。

2.通過此次活動,培養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習慣,更好地認識到綠色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規范自身日常行為,從而減少踐踏草坪等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三、活動主題

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使者

四、活動時間

2021年3月11日至2021年3月15日

五、活動內容與活動安排

1.值周中隊、紅領巾廣播社

利用校園廣播、國旗下講話進行有關“植樹節”知識的宣傳,發出號召:“學校是我家,綠化靠大家”,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2.具體活動安排

活動一:“小手添新綠”

(1)我為班級添綠:學生自愿帶綠色植物進班級,進行養護,為班級增添一份綠色。

活動對象:一、二年級

活動時間:3月12日前

活動要求:班主任將班級“綠化角”橫向拍1張照片發送至輔導員群。

(2)我為校園添綠:

各班級: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拋垃圾。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隨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級及公共區的衛生工作。

大隊部、值日生: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護綠化(清理垃圾鋤草、施肥)等活動。

活動時間:3月12日

(3)我為家庭添綠: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種一些小樹木,種植一些小盆景、綠植或者蔬菜等。

活動對象:全體隊員、學生

活動時間:3月12日前(拍照發送至輔導員群)

活動二:“我與小樹共成長”(活動對象:三、四年級各中隊)

三、四年級以班級為單位的認養校園里的樹木。隊員們積極精心設計“認養卡”,內容包括:樹名、認養中隊、認養時間、對小樹的成長愿景。完成后班級選擇出制作最精美的一張由大隊部組織把“認養卡”懸掛在樹枝上,成為小樹的“監護人”,照顧小樹,與一起健康成長。

活動對象:三、四年級各中隊

活動時間:3月12日之前完成

活動三:“綠我家園齊行動”(對象:五、六各中隊)

說明:以下活動二選一完成

1.用自己的為環保出一份力,以“圖”“畫”結合的方式為愛護花草樹木設計廣告標語。(簡潔大方、色彩鮮明)

2.開展以“植樹節”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內容以關于“植樹節的來歷”、“植樹與環保”、“有 關植樹節的活動”為主,要結合環境保護教育,大隊將會進行優秀作品展示。

活動時間:3月15日之前

活動要求:每班至少提交一份作品。(交到各校區少先隊廣播室)

活動四:“我與小樹有個約定”(對象:全校)

3月12日大課間學校大隊部組織“植樹節倡議”活動。由在室外跑操的班級參加,其他班級在室內通過班班通舉行。

(1)大隊委發起活動倡議。

(2)展板簽名活動。(室外的班級)

篇(2)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把說的機會更多地留給學生,讓學生暢所欲言,使每個學生都有自由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要聽取他人的發言,教師和學生都有表達和傾聽的義務。”師生之間只有傾聽才能實現心靈的溝通,這點我在教學中深有體會。我曾聽過一節我校一位數學老師上的“乘法應用題”,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一輛旅游車最多可以容納20個人,一個旅游團包了這樣的6輛車,這個旅游團共有多少人?學生思考后,列出了這樣的算式:20×6=120(輛),也有學生列出:6×20=120(輛)。老師提問:“你是怎么想的?”學生答:“要求這個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6個20是多少”,老師滿意地讓學生坐下,其他學生也表示贊同。當老師正要出示下一題時,有個學生小聲地說:有可能這個旅游團只有100人呢?老師聽了,并沒有放過這個容易破壞課堂秩序的聲音,而是指名讓這位學生站起來。師:“你能說說你的想法嗎?”學生自信地站了起來:“其實,我也沒有太多的考慮,我只是想車子為什么一定要裝滿20人?少一點不是更安全嗎?”此學生的話使其他學生把話題打開。師:“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根據我們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有多少種可能性?”接下來的課堂,學生討論得非常精彩,得出的結論也是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我真為學生的精彩發言而高興,更為老師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并讓學生說開來而喝彩。

教師在上課前都要進行教學設計,一般都經過了周密的考慮,主觀上很努力地想盡各種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面對這些即時生成的發現和想法,教師應及時捕捉,把這些有效的教學資源開發、放大,讓它“臨場閃光”。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課本內容,讓師生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師生有更多的生活經驗融入課堂學習中,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讓單純的“傳遞”與“接受”成為積極主動的“發現”與“建構”。下面是我在上《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中的片段:

師:請求出8和10的最小公倍數。學生演算題目。

師: 8和10的最小公倍數是多少?

生齊答:40

師: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求出來的?能說出來大家分享嗎?

生1:分別依次寫出8和10的倍數,再依次找出他們的公共的倍數40、80、120……其中40是最小的一個,所以40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

師:滿意地說:“說得很清楚”。

生2:我是用短除法,8和10都能整除2,8整除2得4,10整除2得5,用2乘以4再乘以5得40,所以40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

生3:我是先依次寫出8的倍數8、16、24、32、40、48、56……,再用8、16、24、32、40、48、56……除以10,能整除10的只有40、80……,其中40是最小的一個,所以40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

生4:我的方法和他的剛好相反,我是先依次寫出10的倍數10、20、30、40、50、60、70、80……,再用10、20、30、40、50、60、70、80……除以8,能整除8的只有40、80……,其中40是最小的一個,所以40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

生5:我用的是集合法找到40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

師:從以上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幾種方法你們有何見解呢?學生紛紛發言。(因為求最小公倍數只學了以上這幾種方法)

生1:一一列舉法。

生2:短除法。

生3:集合法。

師:同學們真會取名字,那你們最喜歡那種方法?

生七嘴八舌:短除法。

……

張云(學生)緩緩舉起手,老師,我還有種方法更簡單(他慢吞吞地說)

師:我心一怔,還有方法,這個同學平時古靈精怪,不但愛想一些怪方法來解題,還愛插嘴。我也好奇他還有什么更簡單的方法來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數,我從不打擊學生愛動腦筋的積極性,更何況我的課堂都是注意以學生為主,盡量給學生說的機會,于是我就讓他說。

生(張云):我都舉例試了好多次,結果都是對的,就是用它們的乘積除以它們的差,剛好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這題用10乘以8得80再除以10減8的差2,就等于40。

師:這種方法是湊巧的還是你在哪本資料書上看到的?

生:是我一閃之間想到的。

師:你舉的數字是哪些?

生:10和15,20和25。

師:板書計算:10×15=150,15-10=5,150÷5=30,20×25=500,25-20=5,500÷5=100,確實是對的。下課鈴響了,我讓學生下去再舉例驗證此種方法是否可行。并對學生說自己也要去試一試,下節課大家再一起來討論。我激動地回到了辦公室,但忙于備下節課的我并沒有舉例證明。當下節課我來到教室,發現教室里還在議論紛紛。

我用親切的口氣問同學們在討論什么。生:我們舉例驗證剛才張云說的方法,是真的,可有的數字組合得不了,學生眾說紛紜,聽不清楚。

我進退兩難,要接著討論,就耽擱上新課的內容,如果討論不出結果還會浪費時間。放棄討論,不就是一個說話敷衍學生的老師嗎?礙于自己的面子,我還是指名學生說。

生1:1和所有的數都不能用此方法。

生2:一個數是質數,一個數是和數的兩個數也不能用此方法。

生3:倍數關系的兩個數也不能用此方法。

(張云)生4:除了以上3中情況外,還要加上一種情況就是它們的積不能整除它們的差外,都能用此方法。

……

篇(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符合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均確診為有心絞痛反復發作,常規心電圖有心肌缺血性sT-T改變,全系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我院住院病人,年齡>60歲。隨機分2組:聯合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齡60~80歲,平均(70.2±6.2)歲,病程1~12年,平均(6.5±2.6)年,其中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19例,不穩定型心絞痛4例,陳舊性心肌梗死5例。對照組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齡60~81歲,平均(70.4±5.4)歲,病程1年~13年,平均(6.2±3.2)年,其中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16側,不穩定型心絞痛3例,陳舊性心肌梗死3例。2組病人在年齡、性別,心絞痛類型,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2組均常規應用治療心絞痛藥物(硝酸酯類、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及他丁類降脂藥等)治療,聯合組用疏血通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鹽水100ml,瑞安吉10g(北京華靳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5~30 min滴完,1次/d,20d為1個療程。對照組僅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lOml加入生理鹽水100ml,1次/d,20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觀察2組每天用藥前后的心率、心律及心絞痛發作的情況,并于治療前后行12導聯常規心電圖檢查,并觀察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血糖及血、尿常規的情況。心電圖恢復正常為顯效,ST段改善50%或T波變直立為有效,未達的到上述標準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問分析采用t及x(H2)檢驗。

2 結果

2組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見表1,心電圖改善情況見表

2.2 組均未見毒不良反應。表1 2組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例(%)]

3 討論

疏血通注射液是純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水蛭、地龍,具

篇(4)

克雷洛夫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是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從憧憬美好未來的大學生到走上工作崗位,成為辛勤奉獻的幼兒教師;從毫無教學經驗的畢業生到有經驗的教師。理想與堅持讓我離夢想越來越近,園本教研的鍛煉讓我一次次接受教學的歷練,在教研活動中不斷進步,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

一、一次教研中發現問題——初生牛犢不怕虎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抱著學習的態度,我承擔了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幼兒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園本教研驗收中的教學活動展示。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準備這次的教學展示,我一次又一次地試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一句又一句地調整教師引導語。

本次選擇的是一個大班歌唱活動《老鼠畫貓》,在生活中孩子們都知道老鼠是最害怕貓的,但是在我們的歌曲中,小老鼠通過自己的想象把大貓畫成了不能抓老鼠的貓。由于歌曲與生活的真實現象有了顛倒,再加上歌曲的滑音和說白的處理使歌曲稚氣十足、詼諧有趣,孩子們通過學習能夠神氣地表現小老鼠幽默詼諧的樣子,通過談話活動、形象的圖譜和有趣的表演的形式,孩子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雖然有點緊張,但是還是把握基本環節。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孩子學會了歌曲。幼兒在裝扮后儼然一群活潑、詼諧、有趣的小老鼠,學著歌曲中的小老鼠神氣得意地畫貓。在說說、唱唱、演演、畫畫中,看似熱鬧的教學活動,卻引發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以及專家建設性的指導。

1.自我反思

在我的第一次音樂教學活動《老鼠畫貓》中,我保持了較好的教態和親切的笑容。但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每個環節的教學引導語、小結語都不是特別好,對于孩子的回應不夠。在活動中,老師往往會擔心孩子的回答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便會告知孩子,導致教師說得多,孩子說得少的情況。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沒有充分地思考,也沒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容易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其實這是教師對自己的不相信,也是對孩子的不相信。我反思后發現,要是在活動前能很好地與孩子互動,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并做好適當的經驗鋪墊,在活動中注重自己的提問和引導語,是完全可以達到活動目標的。在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孩子的主體地位,盡量讓孩子先說,再進行適當引導,最后教師小結提升。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表現能力都會有所提升,同時對教師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也是一定的考驗。

2.同伴互助

集體的智慧無限大。在活動后,同事們針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研討,年輕教師忙著發現問題,骨干教師幫著解決問題,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讓我的教學活動盡善盡美。

(1)活動可以更加生動、富有童趣——既然有小老鼠畫貓的故事,那就將故事形式貫穿始終,給整個活動賦予生動的故事情境。

(2)演唱形式比較單一——可以豐富演唱形式,如小組唱、分男女生唱、幼兒領唱、輪唱等多種形式。

(3)進行作品展示——布置一面展示墻,將幼兒的作品最后進行展示,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交流。

3.專家引領

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與建議。第一次試教,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副園長給予了許多有幫助的建議和調整方案。

(1)活動效果主要是看孩子的表現。在活動中教師要反復強調,很好地利用師生互動,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檢驗孩子是否學會,將重點落到孩子的表現上。

(2)活動中的教具、道具,都應該為活動增添色彩并起到幫助。教具、道具既然是為了歌曲表演,可以盡可能地選用色彩鮮艷的、滑稽、生動的道具,增添舞臺效果。

(3)在活動中要注重整合的教育。教師要提高教學整合意識,很好地整合語言、美術、科學,在活動中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交流的能力,讓幼兒知道貓的胡須有什么作用,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在音樂活動中的想法,等等。

二、二次教研中調整方案——在實踐中學習、探索

帶著一次教研后的“自我反思”,同事的“同伴互助”,副園長的“專業引領”,我對本次音樂活動進行了反復的修改與調整,從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到活動延伸,每一個環節都仔細思考,反復推敲,遇到問題及時請教,虛心學習,鼓足勇氣,進行了第二次教研。

1.自我評價

同事、專家的評價及建議,在活動中給予了許多的幫助,從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看得出成效比較明顯。

做得好的方面:

(1)在活動中注重了與孩子的交流互動,主動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及時關注個別孩子的表現。

(2)注重了引導語、小結語的語言表達,對孩子回答的回應做到了從多維度表揚和鼓勵。

(3)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在活動過程中隨機應變,調整好心態。

(4)教態自然大方,整個教學狀態比較放松,親和力十足。

需要改進的方面:

(1)教學活動的準備可以更加充分,在活動前可以給孩子進行適當的經驗鋪墊,了解小貓身體各部位的作用,觀察、模仿小老鼠的動作,等等。

(2)在創編環節,可以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引導幼兒進行同伴學習,更加生動地表現小老鼠在畫貓時俏皮滑稽的表情和動作。

2.同伴建議

(1)發聲練習還欠打開——在音樂活動前的練聲是為了保護幼兒嗓子及聲帶,教師在引導發聲的時候應該盡量考慮結合本首歌曲的歌詞與曲調,設計練聲環節。

(2)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語言表達——在活動中,教師的語速有點快,需要稍微放慢速度,尤其是講解、小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表達清楚。

3.專家指導

專家對我的活動進行了細致點評與具體指導,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

(1)活動要富有挑戰性。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讓孩子帶著挑戰去接受、完成任務,充分調動孩子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體驗到挑戰和成功的喜悅。

(2)教學中的經驗遷移。教師在教授學習內容的同時應該更多地注重對孩子情感的熏陶與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在活動最后可以引發幼兒思考:如果不想被打敗應該怎么辦?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打敗貓?

(3)教師自身要投入。藝術活動要求教師自己要投入,要用十二分的熱情和愛心帶動孩子,要提高教師自身鑒賞歌曲的能力與品位,在活動中要善于利用聲音、動作、表情盡善盡美地表現音樂作品。

三、三次教研中凸顯佳效——破繭成蝶促成長

如同想要掙脫厚繭的蠶,在努力掙扎和奮進后終于打破束縛,見到光明,化身美麗蝴蝶,展翅飛翔在一望無際的藍天里。在同事的幫助和專家的建議下,經過兩次教案的修改與調整,我鼓足勇氣,帶著滿滿的自信,帶著大家的期許,帶著可愛的孩子們一起走進了生動、有趣、富有挑戰的園本教研示范課的課堂,在一次次挫敗、一次次累積經驗的過程中,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教學能力上的提升,還有對教學動態的了解以及教學理念的更新,更增添了我對教學的熱情,對學習的渴望,對探究的欲望,對成長的期望。

1.自我調整

(1)活動難點的修改——在兩次試教之后,我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及學習狀態對本次活動的難點進行了微調,將嘗試創編小老鼠詼諧幽默滑稽的動作修改為嘗試用表情、動作表現小老鼠的滑稽可愛。

(2)教學策略的調整——在專家指導后,我思考著如何才能在教學中讓孩子覺得活動富有挑戰的同時體驗到活動的樂趣?我覺得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去探索自己未知的知識,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應該能給他們帶來成功的體驗。抓住這點,我對本活動的教學環節進行了適當調整,讓活動更加富有挑戰性。

(3)教學評價多樣化。——在活動中教師的評價應該是多樣化、多元素、多方位的,對于孩子的回答,教師給予了更多積極、肯定的回應,同時從孩子的詞匯、表達、想法、表現等多維度進行了評價,而不是單一地重復他們的回答。

2.同伴點評

(1)發聲練習很到位——教師能夠很好地將故事情境與發聲練習相結合,讓孩子以唱歌比賽的形式,用歌聲表現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看得出他們在活動開始就表現出很好的參與性,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教師能隨機應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能很好地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在活動中教師能夠在幼兒發現問題時進行臨時的調整,讓幼兒先幫助自己的同伴解決問題,教師再進行梳理和小結。

3.專業引領

在三次教研活動后,專家的專業引領讓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1)用愛筑造學習天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心、耐心、責任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熱愛孩子,用十二分的愛心去呵護孩子的老師才是優秀的幼師。在活動中教師甜美的笑容打動了孩子、打動了家長、打動了大家,我們都沉浸在音樂的快樂中,我們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我們一起看到教師用愛筑造的學習天堂。

(2)把看不見的音樂變成看得見的音樂。音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是音樂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快樂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一系列教學策略,運用了音畫轉換法、角色探究法、唱想結合法等教學方法,將看不見的音樂變成了看得見的音樂,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四、園本教研,促我成長

1.園本教研教我發現問題

“一課三研”的園本教研讓我在每一次教學中發現問題,雖然是同樣一堂活動課,在每次教研后都有新的感受與發現,關注的問題不同,落腳點不同,對自己的教學要求與期望也就不同。現在,我也利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問題與閃光點,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及亮點。

2.園本教研讓我學會反思

三次教研活動,三次自我反思。園本教研讓我學會了反思,及時發現了問題。只有反思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才會有改進的想法和動力,才會不斷激勵自己向前進。在現在的教學中,我做到每堂活動課都有反思,總結優點,反思不足,及時改進。

3.園本教研讓我虛心學習

集體的智慧擦出知識的火花。通過三次教研活動,我真正體會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正是大家給予了我幫助,讓我很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大家給我提出寶貴意見進行調整。專家引領我走向了更高的層次,讓我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自己,也傳遞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讓我更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例如:每次在設計新的教學活動時,我都會記起那句“活動要富有挑戰性”,我就會更加注重孩子知識經驗的調動與培養。

4.園本教研促我專業成長

再好的理論只有投入實踐才會收到成效。在園本教研的學習、探索、反思和成長的道路上,我感受到了專業成長。在活動中,我更加注重對孩子的評價。例如:在社會活動《地球媽媽》中,我在每次提問后都會及時提醒自己“教師評價要多樣化”,我會用“你的想法很獨特”“你是個知識淵博的小男孩”“你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要愛護地球媽媽”“你的語言表達真完整”等不同的語言評價幼兒的回答。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提升,教師個人的專業素養也逐漸提高。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我堅信,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勤勤懇懇學好每一天,認認真真做好每件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我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將園本教研堅持到底,讓園本教研成為促進自我教學能力不斷發展的階梯。

參考文獻:

[1]于小霞.行走在園本教研的路上[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

[2]劉占蘭.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理論與實踐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李季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周 蕖,等譯.天津:天津出版社,2000.

[5]何桂香.成長在路上——幼兒園新教師必讀[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2009.

篇(5)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3-091-001

在《指南》學習的背景下,倡導幼兒“主動學習”已然成為幼兒教育的主流趨勢,教師要關注如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更多地提供幼兒主動、自我發展的機會。我結合小班音樂《有趣的貓鼠游戲》談談如何選取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課程、創設生動趣味的游戲情境、有層次地啟發引導,從而積極有效地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培養幼兒傾聽音樂、用身體動作感知音樂的藝術素養。

一、設置生活角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促進幼兒獲得最佳發展的一種途徑。在《指南》精神的引領下,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更好地體現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偶然間翻閱《從頭到腳玩音樂》,發現這是一套極具價值的音樂素材書,這套書中有著新鮮的教學元素,通過反復研讀,并且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興趣特點,他們更偏向于喜歡一些情境性的游戲,貓和老鼠又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動物形象,一切熟悉的、生活的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所以其中《貓和老鼠》的主題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便萌發了本次教學《有趣的貓鼠游戲》的設計靈感。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幼兒游戲的主動性,我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包括對教案的再三斟酌,充分考慮教具的有效使用,指偶小老鼠、頭飾小貓的出示及時為角色進入做好鋪墊;香腸的投放讓幼兒的游戲更具生活性、真實性;游戲過程中場景的添置讓游戲更富有挑戰性。

二、創設游戲情境,鼓勵幼兒主動學習

情境教學能變灌輸為感悟,變說教為體驗,面對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觀,教師要善于創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自主探索獲得新知,那么如何創設游戲情境,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提高活動的有效性,對教師來說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一堂好的音樂教學活動,我們所創設的情境應該緊扣教學內容。從引情、激情、解情、動情到抒情,帶領孩子們遨游在音樂的海洋中,環環緊扣,引人入勝。本次活動我將游戲情境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導入環節:小老鼠的香腸被小貓偷去了――小老鼠想辦法奪回香腸――順利奪回部分香腸――小貓發現情況不對,于是把香腸藏在一個更遠、更好危險的地方――幼兒再次行動奪回香腸――體驗成功,品嘗香腸,注重每一個環節的自然性、合理性,連貫性,再如當我們在用手指代替腿做完游戲后,我說:“小貓的耳朵可好了,一不小心就會被它發現,這次讓我先去探探情況。”這一銜接語的過渡,讓教師的示范游戲更加引起幼兒的關注;另外,還有游戲情境的提升環節,當幼兒原以為就這么輕松、簡單的拿回香腸的時候,突然游戲增加了難度,也正是這個游戲情境的提升環節,大大地激發了幼兒的挑戰性,讓幼兒以情入境,游戲的那一刻完完全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只勇敢的小老鼠,整個游戲過程是放松、自由、愉快的。正如《指南》所說:幼兒本能地游戲,享受活動過程所帶來的樂趣,兒童感受的主要是積極情感,在游戲中伴隨著兒童歡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滿足、盡情、自得、輕松等有關的內心體驗,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幼兒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還給幼兒提供了想象、探索和創造的機會。

三、注重啟發引導,支持幼兒自主探索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教育要強調“感受與表現”,讓幼兒真正成為藝術活動的主人,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適當引導,借助當時情境、材料,提出適宜的問題,注重啟發性引導。如在導入環節我讓幼兒猜猜“小老鼠會怎樣拿回它的香腸?”這個問題的預設重在激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的幼兒會說:“去搶回來。”我順勢追問:“如果被貓發現會怎么辦?”幼兒馬上聯系生活經驗,回答道:“會被貓吃掉。”此時我通過適當、簡潔的提示,激發幼兒主動探索思考:“如何才能不被貓發現。”為之后游戲中“輕輕走”做好鋪墊;整個活動我注重培養幼兒想說、敢說、樂于表達的學習品質,當我首次扮演小老鼠準備出發拿回香腸的時候,我問:“你們要提醒我注意些什么嗎?”拋下這一問題,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雖然暫時他們還沒參與游戲,但是他們整個人的情緒早已融入進來。那么如何啟發引導?我想首先需要教師客觀、真實的觀察和了解幼兒,因為幼兒的能力和學習方式存在個體差異,請耐心給予每位幼兒足夠的時間和寬容。

篇(6)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5.071

膽囊炎是常見的膽囊疾病, 它在急腹癥的發病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引起膽囊炎的病因有多種, 例如細菌感染、化學藥品刺激、膽結石等因素[1]。由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加之膽結石發病率較高, 其引發急性膽囊炎的幾率較大。以往對于老年急性膽囊炎的治療傾向于傳統開腹手術[2]。但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 其在設備和操作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使得其在老年急性膽囊炎的治療中得以不斷的開展。為了比較傳統的開腹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差異, 對本院治療的90例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行膽囊切除術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比較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普外科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90例, 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齡60~75歲, 平均年齡(67.3±5.4)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腹腔鏡切除組和開腹切除組, 各45例。其中腹腔鏡切除組男23例, 女22例, 平均年齡(66.8±4.8)歲。開腹切除組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68.1±4.8)歲。兩組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均為右上腹疼痛、發熱。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并發癥。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并發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治療方法 腹腔鏡切除組: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并且取平臥位。術區常規消毒鋪巾。采用標準4孔法行膽囊切除術。臍下1 cm行1 cm橫切口, 將氣腹針穿入腹腔并建立人工氣腹, 此點作為A孔。在劍突下行1 cm切口, 作為B孔。右側肋緣下取C孔和D孔。使患者保持頭高腳低15℃位置, 腹壓控制在11 mm Hg(1 mm Hg=0.133 kPa)水平左右。分離膽囊及周圍粘連的組織結構, 膽囊壓力過大的話, 可先行膽囊減壓。術中準確辨認膽囊三角的各個解剖結構, 避免誤傷。用器械夾閉膽囊管, 膽囊動脈, 并切斷及切除病變膽囊, 從B孔取出切除的膽囊組織。最后采用生理鹽水對術區 進行沖洗。

傳統開腹切除組:在右側肋緣下取斜切口, 逐層切開皮膚、筋膜, 剝離膽囊, 生理鹽水沖洗后, 根據炎癥情況在肝下放置引流管。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成功率、住院時間、術后腸道恢復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之間的差異。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小于開腹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3例, 而開腹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10例, 兩組發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6.7% VS 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06, P

3 討論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 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其具有發病速度快、并發癥多等特點。以往普遍的觀點認為腹腔鏡手術是老年膽囊切除術的禁忌證, 但近些年隨著技術和理念的發展,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斷在老年急性膽囊炎的治療中發揮作用[3]。

隨著我國高齡化進展, 老年人已是最常接受手術的人群, 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腹腔鏡手術也已克服了一些發展期的限制, 可以充分的應用于老年人。但是手術時要特別注意老年人各種器官老化, 對并發癥忍耐性低的特性, 才能順利執行老年人的腹腔鏡手術。由于腹腔鏡手術的低侵襲性, 對老年人行腹腔鏡手術具有很大的益處[4]。

本研究對本院90例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行不同的治療方案后, 比較發現,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患者其手術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小于開腹組患者(P

目前的研究顯示老年人接受腹腔鏡手術的好處可能遠大于年輕人, 因為老年人在接受傳統手術時很容易因疼痛及功能受限而產生并發癥, 甚至死亡。腹腔鏡手術則可將疼痛及器官功能受限降至最低, 因此反而可以得到明顯好處。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為例, 由于傳統的膽道切除術在年輕人身上幾乎沒有并發癥, 因此腹腔鏡手術帶來一些特別的并發癥往往不能被接受, 反而在老年人手術上得到的好處比增加的危險大很多。另一個重要的發現是在老年人手術后很容易產生的譫妄。

綜上所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具有較好的療效, 極大的縮短住院時間, 減少術后并發癥,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鄧海成, 蔡云峰, 崔偉珍, 等. 急性重癥膽囊炎腹腔鏡手術前PTGD的效果分析.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0, 10(3):175-177.

[2] 魏健體, 夏先明, 李波, 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難度預測的研究.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0, 10(1):13-17.

篇(7)

【案例】《愛吃水果的牛》這一活動目的在于激發孩子感知水果的色彩和特征,在游戲情景中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借助于有趣的故事情景,讓孩子在喂神奇的牛吃水果、用擠出的水果牛奶幫助生病的小動物的過程中體會到關心、幫助他人的快樂。同時了解到不吃水果容易生病,多吃水果能讓身體變得強壯、健康的道理。

以往的閱讀活動中,我們常常拋開兒童閱讀的起始興奮點。以教師為主體,帶領孩子閱讀,這樣往往是從兒童不感興趣的地方開始,結果兒童興趣平平。在《愛吃水果的牛》活動中我先以孩子的自主閱讀導入,讓孩子先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一頁。這種閱讀方式是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孩子掌握著主動權,孩子的興趣自然就有了。這樣讓孩子看看、說說的方式,改變了兒童被動接受的過程,還能幫助孩子了解書的大概內容。孩子們學的輕松,老師也能很好地觀察、解決出現的問題。另外,教學中我把一個個關鍵點提出來,讓孩子猜測,孩子樂在其中。這樣的教學激活了孩子的形象思維,比如我提問:人們都生病了,為什么愛吃水果的牛卻沒有生病呢,讓孩子帶著問題有思考地去看,提高了閱讀的能力與效率。

每個孩子都是個性、能力不同的個體,單一地接受一貫式的教學根本無法讓所有的孩子融入經典繪本閱讀中,也無法針對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而采用分層次閱讀的形式,利用活動區、自主游戲時間、偶發事件等教育契機,向不同層次的孩子提供適合的繪本閱讀材料及相應的指導和引領,孩子會更感興趣。所以除了集體教學,我還進行了自由式的教學活動,我們將繪本放在孩子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專門設置了一個閱讀角,只要孩子有時間想看,就可以在拿在手里仔細地閱讀,在這樣寬松的環境中孩子可以暢所欲言,促進了孩子的思維發展。

二、注重提問策略,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教師的提問在教學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提問是有效進行繪本教學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就要仔細斟酌,提出有效的問題,為進行有效的教學服務。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積極應答”呢?在具體活動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提問方法:

1.猜想式提問讓孩子想說

【案例】繪本《大西瓜》中,聰明的小老鼠在看望奶奶的途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第一次,烈日炎炎下,熱得滿頭大汗的小老鼠想到把吃剩的半個西瓜皮當遮陽帽戴;第二次,不會游泳的小老鼠要過河,我就設置懸疑,讓孩子猜猜這次小老鼠會想到什么辦法?第三次,則是提供材料圖片,讓孩子猜猜用這些材料小老鼠會想到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在猜想式的提問下,孩子們想到了很多辦法,但我都不急于告訴解疑,一個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種猜想,他便會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確。于是,他便會全身心投入,主動地關心故事的進展,使其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境地。而且在繪本教學中,合理恰當地運用猜想,可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2.開放式提問讓孩子敢說

孩子繪本閱讀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這是一種引導孩子整體把握所學內容的提問。在以往的閱讀活動中,教師一般會問孩子這樣的一些問題:“故事題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誰?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了什么道理?”這些問題可能有多種語言描述,答案卻只有一個。要使孩子學會從多種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師的提問就要將“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改成“會說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雖然只是用詞的不同,但這樣的提問沒有固定的答案不局限于故事原文,孩子敢說,不怕說錯,能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案例】在繪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以簡單反復的故事情節來講述,情節單一,構圖清晰。我先出示封面――一小背心,讓孩子說說這是誰的背心,這件背心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給予了孩子想象的空間。

3.遞進式提問讓孩子喜歡說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孩子的思路,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還有助于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的能力。一些過于簡單、瑣碎,缺乏思維價值的問題,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孩子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脫口而出,表面上看,氣氛活躍,但實際效果差,不但激發不了孩子思維的積極性,反而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惰性。要推陳出新,形式多樣,不要只求準確答案式的提問。

三、注重挖掘繪本內涵,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繪本就是一粒幸福的種子,滋潤著孩子的生活。繪本還是一顆反復咀嚼的橄欖,讓我們體會其深厚的含義,回味著幸福的余味。每一本繪本都有一個重要內涵,有些躍然紙上,有些則要細細挖掘,用淺顯的方式呈現給孩子。

篇(8)

1存在問題

1.1定式化

幼兒園教師將多媒體和教學的結合定式化,將教學內容和多媒體圖文生搬硬套,沒有從幼兒的愛好和興趣出發,沒有發揮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突出優勢,也不能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幼師之所以將多媒體教學定式化在于幼師不能完全熟練地掌握多媒體技術。幼師可能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或者計算機技術不扎實,致使不能把多媒體和教學高效結合,圖片或者視頻對幼兒教學的收效甚微,定式化的教學不能發揮多媒體教學的重要優勢。

1.2教學設施不完善

在信息技術飛速進步的大環境下,多媒體教學日益成為幼兒園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但大部分幼兒園依然存在多媒體設備不齊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發展不是很好的地區,幼兒園教學資金不足,不能保證每個教師都有多媒體設備,幼兒園有多媒體教學規劃但由于條件有限而不能實施的情況很多,直接影響多媒體教學的開展課時,不能隨時隨地的滿足幼兒的各種需求,不利于多媒體教學的深入開展。

1.3過度依賴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有它存在的一個規律,多媒體作為幼兒園新發展起來的教學手段,存在的問題除了教學定式化以外還有過度依賴的問題。幼師教學過度依賴多媒體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瓊斯說過:“經驗使你在第二次犯相同錯誤時及時發現。”幼兒時期很容易犯錯,動手獲取直接經驗對他們來說是學習的必備途徑。減少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失去獲取直接經驗的途徑,不會犯錯幼兒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過度依賴還讓幼兒失去了真實體驗環節。多媒體的直觀性和畫面性強的特點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但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對于新鮮事物都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幼兒不能走近真實的世界感受新事物,不能形成幼兒自己對事物的認識。

2策略

2.1互動性

幼師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和幼兒的互動為主,圖片或者動畫都能讓幼兒快速集中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教學的興趣。秉承互動性原則可以彰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增添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體驗。以大班游戲活動《老鼠畫貓》為案例,幼師在游戲活動準備環節時可以準備一小節相關的《貓和老鼠》視頻,然后再教學《老鼠畫貓》這首生動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幼師可以給幼兒播放老鼠機智聰明斗貓的一些情景,利于幼兒理解歌曲中的某些歌詞。幼師開始教授幼兒歌曲,幼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歌詞創設情景,用多媒體展示鼠媽媽和鼠寶寶們豐富的表情動作,讓幼兒可以在邊學唱歌的過程中把貓的形象畫出來,比對小老鼠畫的貓和幼兒畫的一樣嗎?發生了哪些變化?幼兒通過觀察得出眼睛要變得很小,腿變得很短,胡子是往上翹的,那么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小老鼠這樣畫貓?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時間和空間。幼師再逐步出示課件上的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小老鼠先畫什么再畫什么?結束環節可以以多媒體播放一聲貓叫,配合歌詞,讓幼兒活動起來。

2.2服務性和多樣性

幼師要明確多媒體是輔助教學工具,幼兒是教學真正的主體,多媒體是為幼兒學習服務的,為教師教學服務。多媒體教學實施多樣性策略可以更好的輔助教學。其多樣性一般有兩個層面,第一層是設計多樣性。一個課件中至少應該包括兩個設計。可以既有圖片又有動畫,也可以圖片和文字結合,圖片也可以以多樣的形式呈現,增加幼兒的感官體驗。另一個層面是指多媒體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多媒體不僅僅應用在幼兒的游戲中,也可以在幼兒的各類活動中進行多媒體教學,讓多媒體有效地豐富幼兒的幼兒園生活。以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森林公園》為例,教學要啟發幼兒的想象力,繪出多姿多彩的公園風景,因此,幼師要明確多媒體是輔助教學目標的工具,設計要具備多樣性才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制作公園場景的課件來進行輔助教學,在展示公園場景時一定要以多種動畫顯示,在展示過程中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然后讓幼兒根據課件畫出公園的景物和布局。幼兒在畫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課件上要盡可能的以動畫形式展現,完整的呈現可以讓幼兒更熟練掌握繪畫技巧。

2.3適宜性

篇(9)

下面我想就個人經驗結合有關教育專家的理論,從兩個方面談談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理,不當之處敬請同仁們批評指正。

一、課堂“突發事件”,大致可分為三類

1.來自外部的干擾

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隔斷外界的干擾,在“真空”中學習。特別是在我們偏僻的山村,缺乏見識的老爺爺、老奶奶突然到教室找老師、找學生的現象時常發生。比如,一次,一新教師正在上課,忽然教室門外一老爺爺,大聲叫喊著:“二毛,你的校牌忘了,我給你拿來了。”一聲“二毛”把全部學生的注意力都引過去了,隨即一陣哄堂大笑。課堂全被這位老爺爺攪亂了,好久才恢復正常狀態。

2.來自教師本身的疏忽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老師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節課,無論課前做了多么充足的準備,在課堂中有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某個教學用具忘拿了;使用多媒體教學時,電腦突然失靈了,特別是上公開課前,老師們總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教案,精心挑選教學用具,計算好每個環節的時間……但有時候,往往越是到了這種大場合,越是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

3.來自學生的各種因素

案例一:有一天,我正在上語文課,突然竄進一只小老鼠,一個女學生驚叫“老鼠”。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我傻眼了,學生都在看著小老鼠,膽大的學生還離開座位用腳去踩它。我把課停了下來,關閉教室門,和學生一起追打老鼠。人多力量大,幾番折騰,老鼠一聲慘叫,命歸西天了。我就對學生們說,老鼠是害蟲,它糟蹋我們的糧食,傳染疾病,是該斬殺。有個俗語是怎樣的呀?大家齊聲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然后我風趣地說:“廣告也精彩,廣告之后馬上回來!”學生在歡樂聲中靜了下來,繼續上課。

案例二:一次,我校一年級伍老師正在上數學課,上課不久,老師剛提出一個問題,話音剛落,突然,一男生站起來大聲向老師報告說:“老師,某某說我結不好婚。”只見這個學生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該生話音剛落,另一女生也站起來湊熱鬧說:“他也說我結不好。”課堂轟的一下亂了,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然后又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伍老師,期待著老師的評判。伍老師是我們學校有著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師,遇事沉著冷靜,善于處理學生間的矛盾。據后來伍老師和同事們交流得知,她說,當時聽了,真想把他們一一訓斥一番。但她沒有這樣做。她嚴肅地面對學生,想了想,突然笑了起來,分別走到課堂滋事的幾個同學面前說道:“你們幾個多慮了,你們都很聰明,只要認真學習,長大了都結得好婚。”那幾個同學沒說話,默默地點了點頭……課堂中的這個小插曲就這樣被伍老師機智地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了,而且課堂氣氛特別活躍,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也非常積極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

我們在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時,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1.轉移注意策略

轉移注意策略,就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注意規律,盡量消除、分散學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創造條件,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于教學活動中。這種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授課者在尷尬的環境中,順著尷尬事件向著自己有利的方向自圓其說。

在課堂上,教室環境的布置、周圍的環境、師生的衣著打扮、教師講課的聲音、板書以及教具的出現等,都可能會誘發類似網頁上的“小廣告”般的突發事件,成為學生無意注意的對象。面對突發事件,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分散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注意力;如果處理得好,會增強學生對老師教授內容的注意。

上文中的伍老師,面對年幼無知的一年級學生,結得好和結不好婚的這類既好笑又好氣的問題,巧妙地運用了轉移注意的策略,消除了學生的顧慮,把學生引導到認真學習上來了。因此,老師要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觀察這類“小廣告”的特點,把學生從對與課堂學習無關對象的注意巧妙地轉移到學習活動的目標上來。

2.因勢利導的策略

因勢利導的策略是指利用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找出突發事件和課堂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巧妙地加以引導,使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地向課堂學習目標靠近。如:案例一:課堂上突然竄進一只小老鼠。當然會一下子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時,需要把課停下來,關閉好門窗,接著有序地組織開展消滅老鼠的行動。然后,聯想俗語,再幽上一默“廣告也精彩,廣告之后馬上回來”。可見學習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

讓我們在偶發的小插曲中,豐富學生生活,培養學生陽光的心態和情感,實現語文課堂的三維目標,達到雙贏的目的。

3.擺脫窘境策略

擺脫窘境策略是指老師用含蓄幽默的手段使自己擺脫窘境,消除影響教學的不利因素,使教學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在教學中,可能因教師的疏忽而發生突發事件,若處置不當,則會耽誤上課的時間,還會傷害到師生之間的感情;若不予處理,則又會損害老師的威信,甚至使事態進一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采取擺脫窘境的策略,以保護學生脆弱的一面,保持和諧的課堂氣氛。

比如,上述的由于教師的疏忽,造成的“小廣告”般的突發事件要靈活處理。教師的教育機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課堂中遇到一些突況時顯得尤為可貴。這里所說的“機智”,是一種當場作出的解決方法。記得上周,我們學校舉行教研課。新老師婁老師教學的是五年級語文課文中的《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望天門山》。在最后的詩句鑒賞教學時,突然發現,預先繪制好的詩歌情境掛圖竟然忘帶了。當時,坐著很多聽課的老師,這可怎么辦呢?知情的老師為她捏著一把汗。只見婁老師隨手拿出幾根不同顏色的粉筆,一邊在黑板上畫著符合詩句的情景簡圖,一邊說道:“高高的天門山被長江從中間沖斷,分成東西兩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經這兒,回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又忽閃不見,一葉小舟正乘風破浪,從日邊馳來……”伴隨著她生動形象的描繪,學生們的眼睛如磁鐵般集中在黑板上,很快畫就畫好了,教學順利進行……

4.制止策略

制止策略是指通過傳達對學生的要求以終止或改變學生行為,以達到控制突發事件進一步擴大的目的。

在組織教學時,有時會遇到學生故意刁難老師或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情況,處理這類突發事件,老師往往會感到很棘手。此時,老師要明辨是非,嚴肅對待,不能過于放任學生,以免導致學生的不良品德得以蔓延。在一般情況下,老師可以運用“低強度—隱蔽”的方式,讓少數學生知道,把突發事件扼殺在最小的范圍內。如:課堂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思想開小差的學生,如果老師每次都嚴肅批評,未免有點小題大做,而如果不聞不問也不太合適,適當的暗示則會恰到好處。遇到開小差的學生,老師可以不打斷教學流程,只要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頭,或是微笑地看著他,輕輕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學生就會心中有數,立刻回到課堂。在特殊情況下,老師也可以果斷地使用“高強度—公開”的方式告訴學生,如果繼續錯下去,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并用大聲的命令語言要求全班大多數同學對此加以注意。

這些突發事件,無疑是對教師的一種嚴峻挑戰。課堂是動態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有思想,還有點小個性。在課前,盡管老師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還是不能確保一堂課都能按照我們的教案順利實施,如何處理好課堂中插播的“小廣告”,化解課堂中的突發事件,讓教學環節有序開展,甚至能夠化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機,給我們的教學課堂增添不少色彩,起到“點睛”之功能,真正讓“廣告”也精彩起來。

篇(10)

二、主題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萌發喜歡自己的朋友之情,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的快樂。

2.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能遵守簡單的集體規則。

3.知道小動物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樂于飼養、照顧小動物。

三、供選擇的教育活動

四、主題思考網絡

五、相關的環境創設工作

(一)主題墻

(二)活動區設置

六、主要活動教案、實錄和活動照片

語言:誰來了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描述的具體特征猜猜、講講“誰來了”,感受朋友多的快樂。

2.通過故事,會說常見的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生日歌、動物圖片若干、食物圖片若干、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寶寶們看,這是哪兒呀?(是達達小朋友的家里,我們一起和達達打個招呼吧:“達達,你好!”)

2.今天是達達的生日,他邀請了很多朋友來和他一起過生日,他們會是誰呢?我們一起和達達來等等它們。

二、看看、想想、說說誰來了

1.出示“長耳朵”圖片問:達達的第一個朋友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

達達迎接小兔的時候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請進,請進。”)

2.出示“長尾巴”圖片問:這回誰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猴子進來了應該要怎么樣有禮貌地和它打招呼呢?

3.出示“長的脖子”圖片問:這次是誰來了?你怎么知道的?

達達這次想要邀請一個小朋友幫他一起迎接長頸鹿,誰愿意?

4.出示“長的鼻子”圖片:最后來了誰?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達達這回想要邀請寶寶們一起和他迎接小象。

5.達達家共來了幾位客人?這些客人身上都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小結:原來達達朋友的身上都有長長的東西。

三、完整欣賞故事

接下來,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故事《誰來了》。

四、幼兒操作

達達今天為客人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來幫忙一起分給其他的朋友們吃,好嗎?

操作要求:按照每個動物愛吃的食物分給每個小動物吃。如分給小兔胡蘿卜、分給小猴香蕉、分給長頸鹿樹葉等。

藝術:找朋友

活動目標:

1.嘗試為熟悉的物品找關聯,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物品在一起才有用。

2.體驗與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種實物圖片、音樂《找朋友》、相關物品的胸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寶貝們,你在幼兒園里有好朋友嗎?

2.今天呀,老師從我們生活中找來了許多物品,其中它們有好幾對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去找找。

二、找關聯

1.出示飯碗、小勺、桌子、椅子等實物。

2.找一找它們中間誰和誰喜歡在一起,為什么?

小結:寶貝們真棒,幫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間相互幫忙才有用。現在它們要和你們一起做游戲啦。

三、扮物品做游戲

1.每人選一個物品的胸卡,表示自己是某一物品,隨音樂做游戲。

2.當聽到音樂最后一句“我的朋友在這里”時,找一找相關胸卡的朋友抱在一起,做表示好朋友之間的動作,如:握握手,抱一抱,轉一轉等。

3.互相交換卡片,游戲重復進行。

四、為杯子找朋友

1.啊呀,有個杯子看我們寶寶們玩得很開心,它說它也要找朋友。咦,誰是它的朋友呢?

2.出示牙刷、牙膏、毛巾、牛奶、飲料等。這些是什么呀?它們和杯子在一起有什么用呢?

3.請幼兒選擇以上物品的胸卡,由掛杯子胸卡的幼兒找關聯的朋友做音樂游戲。

語言:小豬的野餐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情景對話。

2.感受分享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故事PPT、旅行包一個、與圖片對應的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再過幾天,小豬就要去春游啦,你們猜猜看它的包包里會帶上什么東西呢?

二、看圖講故事

1.觀察圖一:

小豬要去春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包里帶了什么?

師從旅行包里找出各種食物,請幼兒說出名稱。

師講述:天氣真暖和,小豬胖胖要去春游了,它帶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有香香的面包、大大的蘋果……

2.觀察圖二:

這個時候呀,來了很多小豬胖胖的朋友,小豬會怎么做呢?(這部分請幼兒學說小豬和朋友們的對話。)

聽,喳喳喳,是誰聞到香味來了呀?小鳥聞到面包的香味會怎么說呢?那小豬是怎么做的呢?

這個時候撲通撲通,有個動物朋友聞到香味也跳來了,猜猜是誰?它看到大大的蘋果會怎么說呢?小豬這次又是怎么做的呢?

又有一個朋友聞著香味呼哧呼哧地跑來了,這回會是誰呢?小猴看到小豬手上甜甜的飲料會怎么說呢?小豬又會怎么做呢?

3.這個時候,小豬包包里還剩下哪些吃的?

4.小豬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它還開心嗎?為什么?

小結:小豬把好東西都分享給了朋友們,和好朋友分享東西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三、幼兒操作

1.哈哈!哈哈!云朵也聞到香味飄來了,可是云朵這么高,有什么辦法可以把好吃的東西送給云朵呢?

2.小豬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請氣球幫個忙,把東西送給云朵。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豬好不好?

(1)在各色圓形的紙上(表示氣球)畫上想象的食品。

(2)請幼兒邊畫邊說:“我把XX送給你吃。”

小結:寶寶們有好吃的東西也要像小豬一樣與朋友一起分享著吃。

美術:快樂大轉盤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圖形和線條組合,大膽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征。

2.自制大轉盤,感受其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游樂場各種轉椅的場景、圖形厚卡紙、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觀察游樂場,問這是在哪里?說說游樂場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

2.請寶寶們回憶一下在玩旋轉木馬的時候會有什么感受呢?

小結:哦,我們坐在轉椅上會感覺轉椅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地轉動。

二、師生共同演示

出示快樂大轉盤操作紙。

1.大轉盤上一共有幾種顏色呢?

2.大轉盤現在要和你們一起做游戲咯,轉盤轉起來,停!哦,XX顏色指著XX寶寶,我把這個寶寶的臉畫在XX顏色的盤上,好,我們繼續把轉盤轉起來。

三、幼兒操作

1.每位寶寶人手一張圓形大轉盤,先畫上自己,然后邊轉動圓盤邊畫上好朋友的臉。

2.幼兒操作過程中,鼓勵幼兒關注同伴的不同人物特征。如:大大的眼睛,長長的頭發,小小的眼睛等。

四、共同欣賞

1.請幼兒將畫好的大轉盤套在小手指里面,邊轉邊念:“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轉呀轉呀轉轉轉!”

語言:小老鼠奇奇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嘗試學說故事中的短句。

2.愿意和朋友互送禮物,體驗同伴間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圖書《小老鼠奇奇》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1.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動物朋友,它是誰呢?(用老鼠影子讓幼兒猜。)

2.這個小老鼠名字叫奇奇,今天它買了一盒新蠟筆,用它畫了三幅畫,送給了三個好朋友。

二、看圖說故事

1.分頁閱讀,理解故事。

圖一:(1)奇奇的朋友是誰呢?為什么?(引導幼兒根據食物猜測動物并出示相應的圖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么送畫給它朋友的呢?

引導幼兒學說對話“XX,我畫了XXX送給你。”

小結:奇奇對它的三個朋友可真好呀!

圖二:(1)到了晚上,奇奇給自己畫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有什么呢?

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句式表達。

奇奇看著畫上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會怎么說呢?

圖三:(1)正在奇奇又餓又饞的時候,這是門外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音,是誰來了呀?

(2)XX拿來了什么呀?它會對奇奇說什么呢?

引導幼兒學說:“奇奇,謝謝你的畫,我送給你……”

小結:原來小老鼠給朋友們畫了畫,所以朋友們也給小老鼠送禮物,收到朋友們帶來的禮物,奇奇可真高興呀!

圖四:真沒想到呀,奇奇畫給自己的東西全變成了真的!他高興得請朋友們一起吃它們帶來的禮物,還給它們一人畫了一張像。

2.完整閱讀故事。

(1)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完整欣賞故事《小老鼠奇奇》。

三、互換禮物

寶寶們,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吧。

科學:云娃娃的朋友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感知不一樣的數數方法。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課件PPT、各種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云娃娃

1.出示云娃娃圖片,問:這是哪里?你覺得天空中住著誰?

2.云娃娃的表情怎么了?它為什么不高興了呢?

小結:云娃娃一個人住在天空上,沒有朋友,所以它感到很寂寞,很不高興。

二、云娃娃的朋友

1.云娃娃看到了什么?(蝴蝶)它用云朵做了一只什么?

2.做完了蝴蝶,云娃娃又做了什么動物?有幾頭大象?

追問:你是怎么數的?數大象的什么地方?

小結1:大象有長長的鼻子,數大象的長鼻子最容易數清楚。

3.云娃娃這次又做了什么?(天鵝)有幾只天鵝呢?

追問:用什么辦法可以數得更清楚?

小結2:天鵝的身體都疊在一起了,不過天鵝長長的脖子都露在外面,數天鵝的脖子最容易數清楚。

4.這時云娃娃的烏龜朋友來了,有幾只?你是怎么數的?

小結3:烏龜排成了上下兩排,我們可以先數上面兩只,再數下面兩只,這樣就不會漏數了。

5.小魚有幾條?誰來數一數?為什么這條不要再數了?

小結4:數數的時候你要記住是從哪條魚開始數的,然后一條接著一條數,就不會漏數也不會多數了。

三、朋友比多少

云娃娃做出的小動物里面,哪種動物的數量最多?哪種動物的數量最少?哪種動物一樣多呢?

小結:把兩種小動物一個對一個地排好隊,就能發現誰多誰少了。

社會:一起去春游

活動目標:

1.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對春游的想法。

2.體驗和同伴、老師一起為“春游”做準備的快樂。

活動準備:毛絨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情景表演)

1.(教師扮演小羊出場):寶寶們好,我是一只小羊,你們叫我羊姐姐就行。今天的天氣真好呀!我帶了一書包好吃的準備去找我的好朋友小黃鴨和大白鵝一起去春游。小黃鴨,大白鵝,快點準備準備,我們要出發啦!

二、經驗回憶

1.寶寶們,你們春游過嗎?是和誰一起去的?

2.那準備去春游前,爸爸媽媽會為我們準備些什么東西呢?

小結:春游那天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去,而且爸爸媽媽還會為我們準備很多好吃的,真開心呢。

三、模擬春游

玩法一:

1.啊呀,小黃鴨和大白鵝也太慢了,怎么還沒來呀,它們到底去哪兒了?(傳來回聲:“我們在洗澡呢!”)

2.寶寶們,你們想不想也跟著羊姐姐一起去春游呢,那就和小黃鴨,大白鵝一起去洗個澡吧。(這部分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小黃鴨、大白鵝,搖搖擺擺跳下河,洗洗臉,梳梳頭,干干凈凈去春游!”)

玩法二:

1.(兩名幼兒扮演的小黃鴨和大白鵝出現):孩子們,我們帶來了一些動物娃娃,它們也要和我們一起去春游,那我們帶上這些朋友一起去吧。

2.孩子們,我們把動物玩具背在身上,到羊姐姐這里來集合啦,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咯!(這部分請幼兒邊念兒歌邊走出教室:“貓媽媽、狗爸爸,身上背著豬娃娃,嘻嘻嘻,哈哈哈,大家要去春游啦!”)

上一篇: 護士長管理經驗交流 下一篇: 大學校運會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另类在线 |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