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方面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1-29 13:07: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貿易方面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際貿易方面論文

篇(1)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院校常規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實施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以及檢驗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教育部辦公廳于2004年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這進一步指明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江蘇省高職院校人才水平評估工作中,也將畢業設計(論文)列為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僅組織了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選,而且對高職畢業論文進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面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而別一方面高職院校的畢業論文的質量日趨低下,甚至很多高職院校得出取消高職畢業論文。其實,我們需要反思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出應對的措施。結合我執教國際貿易專業以來多年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的經歷,試著對此進行分析。

一、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

1.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偏離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國際貿易的培養目標明確指出:應培養具備一定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涉外實踐應用型人才。而目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還是沿襲學科本位下的“學術性”的論文模式,“學科本位”觀根深蒂固。近年來,部分高職教育老師認識到高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異,并在相關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定位、高職教育的課程觀、教學方法等。然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目標、選題、撰寫要求等方而,仍然采用傳統“學科本位”的論文標準,強調畢業論文對學生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訓練功能,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這與高職教育以實用性、應用性為目標的要求背道而馳。

2.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不合理

通過對我校及周邊四所高職院校近五年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查閱發現,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學術性”影響根深蒂固,近五年四所學校的論文選題中絕大部分都是理論性的,平均選題理論研究型占比達到86%;而實踐研究型、調查報告以創業計劃書,這些反應高職教育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方面的選題占比都不過10%,具體見下表1。而且在查閱四所學校國際貿易專業論文時發現,很多選題連年選用,選題固守沒有創新。

3.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方面存在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大多(83.8%)為擴招后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普通院校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基本模式與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基本相同,很多論文指導老師當年本科畢業論文或研究生學位論文就是這么東拼西湊“寫”出來的。由此看來,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重學術輕實踐應用是本科畢業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一種延續。另外,有國際貿易專業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一周兩三門、20多節課的教學任務已使他們難以招架,很少有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和理論研究,對學生論文所涉及的問題知之甚少,其結果必然導致畢業論文指導成了師生間“空對空”的文字和思維游戲。更何況,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師生比逐漸拉大,教師指導畢業生論文寫作的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外聘指導老師又受資源所限,管理者不得不“趕鴨子上架”,讓那些并不具備論文指導能力的青年教師去指導。

4.畢業設計(論文)學生方面存在問題

畢業設計(論文)在絕大部分院校都是放在大三的下學期,即第六學期。而這段時間內學生需要頂崗實習、準備就業。這就使得學生為了實習和找工作,花在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就相對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在實習和工作時,與論文指導老師缺少面對面的指導,這都影響最終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與應屆畢業生的交流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與自己的實習內容甚至學校所學關聯性不大;也有學生把這段時間內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視為一種無意義的負擔。

二、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改進

1.緊扣培養目標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工作

對于類型和層次不同的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應有區別對待,這便是教育界一直推行的“因材施教”。“應用性”人材的培養是高職教育的目標,高職國際貿業專業的教學特點決定了,高職學生不可能、也不應該寫成“學科本位”意義上的高質量畢業設計(論文)。因此,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應從:學生崗位實習或社會調查等實踐中遇到的與本專業相關的問題著手,以貼近“實用生”和具有高職教育特點的方面來選題。畢業設計(論文)可以是調查報告(綜合性的或專題的)、以頂崗實習單位經營管理分析、創業計劃書的設計等等。

2.合理安排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時間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大都安排在第六學期,由于學生需要進行頂崗實習和找工作,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對畢業設計與論文的寫作與生活中的其他工作安排相沖突。因此,建議將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時間適當前移:從第4學期開始,對有條件的學校開設應用文寫作課,同時指導學生開展文獻檢索、社會調查、數據統計等寫作準備性技能;第5學期指導學生選題(選題可以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實習崗位),并確定寫作進度,并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準備;第六學期學生進行論文的撰寫,并定期與指導老師聯系、商量論文寫作。

3.強化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師資

由于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應重“實踐性”輕“理論研究”所以,在對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懂高職教育理念又具備國際貿易實踐經驗的老師進行。在具體論文指導時可以形成: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企業兼職專業老師為輔的論文指導團隊進行。突出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篇(2)

石河子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建設的100所重點大學之一,現由教育部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建,也是國家西部重點建設高校。國際貿易是石河子大學的熱門專業,該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狀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慣例、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涉外部門的實際業務以及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的方針、政策,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外貿易規模的逐步增大,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對于國內設置國際貿易專業的高校來講,每年培養的本科生數量也不少,但真正能符合市場需求的并不是很多,這就意味著我國目前普通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進行適當的轉變,即從培養研究或者管理型人才向培養應用型人才轉變。

一、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

從目前石河子大學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中可以發現,公共課設置過多,占用學時數較大,對于學生今后從事外貿工作的實務課程設置較少,專業課學時數逐步被壓縮。公共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大學公共課(不能刪減,必須按照教學計劃實施),另一部分是學院的公共課(課時可以變動)。其中,大學的公共課有些根本沒有必要占用太多學時數,而且有些完全可以設置為選修課,對于在實務中需要的海關、報關實務、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課程一般都為選修課。因此,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應該結合目前的社會需求,設置合理、有效、實用的課程體系,使本科生畢業后能適應市場需求。

二、重視師資隊伍培養

在國際貿易專業建設中,師資隊伍的建設尤為重要。對于目前的石河子大學國際貿易專業來講,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每門專業課不能做到兩名教師來共同承擔,甚至出現一名教師要承擔三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學校在人才引進方面不能僅僅限于博士,應適當放低門檻,引進國際貿易碩士。先引進,然后再組織教師外出進修,多與同行切磋技藝,提高教學質量;組織國內學術會議,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可以獲取前沿的學科知識以及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聘請外貿公司、銀行國際業務部、外運公司、商檢部門、海關等對外貿易有關單位的專家進行信息交流,不斷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方面的信息和動態。

三、重視校內實踐

石河子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校內實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機房進行上機操作,采用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世格軟件公司開發的S 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軟件、外貿模擬練習系統、外貿實務教學系統和外貿單證教學系統。每個參與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虛擬貿易的學生都將按照實習計劃扮演進出口業務流程中的不同當事人,從而共同組成了模擬貿易環境。學生按照實驗老師所分配的學號扮演出口商、進口商、供應商和進出口地銀行不同的角色,從事目標對象日常工作,從而熟練掌握各種業務技巧,體會客戶、供應商、銀行和政府機構的互動關系,真正了解到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的運作方式,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學習的目的。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在商務實驗室開展的手工操作實習,也就將報關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環節全部紙質化,按照實際工作中的要求進行練習。這兩部分的實踐,是對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檢驗。學校應該重視校內實踐,加大對校內實踐經費的投入。加強實驗室的建設,提高實驗教師的技能。

四、拓展校外實習基地

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盡可能建設更多的校外實習基地。學院通過科研立項,與自治區及兵團企業進行合作,促進科技向成果的加速轉化。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主動找企業尋求合作,建立相應的實習基地,實現校地雙贏、校企雙贏。同時,要繼續加大與阿拉山口海關、檢驗檢疫局、五礦有限責任公司、兵團商務局等單位的合作,定期選派優秀的學生去實習。積極拓展與霍爾果斯口岸、紅其拉甫口岸、吐爾尕特口岸和喀什機場口岸等的聯系,建立更多的校外實習基地,以便學生能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轉貼于

五、加強畢業論文管理

畢業論文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環節,是畢業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基本知識研究和探討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畢業論文選題要符合石河子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達到畢業論文(設計)綜合訓練目的,應盡可能結合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教學、科研、外貿的有機結合,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既要注重對學生基本能力的訓練,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有較大的提高。指導教師要嚴把質量關,督促學生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任務書的撰寫。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按時提交相關材料,認真閱讀參考文獻,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完成論文的撰寫。同時,通過答辯小組討論,評選出優秀論文和論文指導教師,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于對于不合格的論文應該放入二答,二答不過的直接推遲畢業。這樣,學生不但能充分重視論文撰寫和答辯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提高論文質量的水平。

篇(3)

二、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問題

1.國際貿易專業性質決定了其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模擬,然而,從目前進行實驗模擬的情況來看,其結果不盡如人意。由于這些模擬實踐次數不夠,導致了教學成果不顯著,學生能力不高。另外,過于重視單純的制作和流程,忽視了商品交易以及人與人的交流,這非常不利于國際貿易教學效果的實現。單單用幾張圖片和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解,是不足以展現國際貿易課程優勢與特點的。所以說,只有全面地對這些商品進行了解,掌握其資料,才能夠將問題與知識科學地傳遞給學生。而人際交往作為國際貿易中非常重要的溝通手段,也是學生在日后從事外貿工作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師需要在英語口語、聽力以及價格咨詢等方面進行重點教學,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2.缺少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也是我國國際貿易教學所面臨的又一不良現狀。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影響。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中,教師的年齡普遍比較低,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少,而國際貿易這門課程,其最為關鍵的一個特點就是實踐性強。這樣一來,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必然會導致其授課質量的降低。

3.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國教育部門所大力倡導的辦學方式,這種辦學方式,加強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聯系,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但是在我國很多高校中,校企合作進行得也不是十分順利,一些企業由于過于看重自身利益,不愿意與學校進行合作。受實習經費所限,實習基地大部分就在學校附近,過于集中的實習給這些企業造成的壓力也比較大。而校外實習基地一般只停留在表面的參觀,真正能參與動手實踐的機會非常少。這也是我國國際貿易專業教學實踐效果不盡人意的因素之一。

三、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強化校內實踐

將實踐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是提高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效果的根本措施。教師需要在保障基礎知識被學生吸收理解之后,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這樣在活動中去運用這些知識理論,從而強化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國際貿易專業學科的實踐性非常強,建立設備完善、先進的實驗室,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計算機模擬操作最為關鍵。通過使用計算機模擬操作平臺,學生們可以進行角色的模擬,并建立一個模擬的貿易環境。在這個模擬貿易的過程中,去體驗競爭與協作,從不斷模擬商品出口、進口等貿易行為,來實現貿易技能的提高,從而做到教學與實踐的有機整合。

(二)強化場景模擬和角色模擬

商務談判實踐是一項綜合性的實踐,它融合了商務禮儀、外語、國際貿易實際的風俗習慣甚至禁忌。好好學習商務禮儀,運用國際貿易知識談判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識,比如價格、付款等。在談判中,學生通過分組將具體的前期準備知識運用于模擬的場景中,模擬角色,各司其職,讓學生能夠較專業地完成相應的角色任務。通過這種形式的校內實踐,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教學實踐和專業技能比賽相結合,每年舉行一次商務談判比賽,通過舉辦商務談判比賽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重視教學實踐,防止教學實踐流于形式。

(三)改善校外實習

1.校方積極地進行校企合作,是有效改善學生實習環境的途徑。學校首先需要確定科研項目,與企業達成共識之后,便可進行合作。這個合作的過程就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同時全方面地調動資源,發揮其優勢,吸引企業與學校進行合作,從而實現雙方互惠互利。

2.學生自身對于實習重要性的認識,也非常重要。通常學校是采取參觀和講座兩種方式來實現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具體地說,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企業的年會或者是聽取一些專業講座等等。根據自身情況,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對實踐活動認識的深入。

3.鼓勵學生自主聯系畢業實習單位,為正式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在學生畢業實習的過程中,專業教師、班主任、論文指導老師積極與學生溝通,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專業問題提供一些指導,幫助學生增強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

(四)改革畢業論文管理

學生畢業論文管理主要就是從四個方面進行,首先就是要控制好開題問題。教師需要將論文的要求全面闡述清晰,要求學生以自己的特點和專業為依據,進行論文題目的選擇。學生需要大量地翻閱參考資料,同時還需要積極地與教師溝通和探討,在做好所有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開題報告的撰寫。嚴謹、合理地對開題報告進行管理,能夠為學生答辯打好基礎。然后就是要對學生的論文寫作進行嚴格控制,學生通過開題答辯,緊接著就需要進行論文正文的寫作。這是一個教師與學生合作的過程,教師必須要客觀地給學生提供意見,而學生也需要積極地接受教師的修改要求,從而更快、更好地完成論文。同樣,對于論文寫作不合格的學生也不姑息,要求其在一定的時間內必須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重新撰寫、答辯,通過嚴格審核,提高論文的總體水平。

(五)重視社會實踐

篇(4)

荷蘭是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權國家,構建了第一個現代意義的金融體系,加快了其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本文以荷蘭金融與產業成長歷史為線索,分析荷蘭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和根本原因所在,從而揭示金融成長如何保證和加快產業成長,為我國發展提供借鑒。

一、農業商品化、工場手工業規模化與商人資本

(一)農業商品化與“商品農”

荷蘭獨立后農業生產率迅速提高,導致農業的分工和專業化以及商品化,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專業化農業生產,農產品的商品率相當高國際貿易論文,成為歐洲國家糧食的重要供給國。荷蘭弗里斯蘭的哈姆馬農產品的商品率甚至達到92.3%,1572年由于弗里斯蘭經歷戰爭商品率下降。

在沿海地帶漁業成為重要產業,與當時其他國家不同,荷蘭的三大漁業(鯡魚、鯨魚和鱈魚業)不僅僅限于捕撈,而且還進行加工、包裝或提煉,漁業成了一種工業。荷蘭省北部島嶼以及荷恩與阿姆斯特丹之間地帶17世紀上半葉從事海上漁業加工的鄉村男勞力占其總數的50%[1]。1562—1657年出口到波羅的海的鯡魚中75%是荷蘭運輸,1661—1720仍占60%,此后比重大幅度下降,1730—1740,荷蘭一國要占歐洲全部鯡魚年產量的1/2以上。

農產品、畜產品和漁業從生產、加工到銷售已形成大規模商品生產,高產量、高商品率和眾多的從業人員說明荷蘭的農業已突破傳統生產方式,農業已形成一種產業,支撐著荷蘭經濟強國的基礎。德·弗雷斯(1971)[2]總結認為,荷蘭鄉村經濟轉變的主要特征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農”的形成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作為前向聯系,農產品的商品化維系著為之服務的運輸和市場網絡。憑借繁密順暢的流通渠道,鄉村農產品貿易不僅遍及國內,而且擴大到國際,成為荷蘭龐大商業帝國機器運轉的“基本劑”。作為后向聯系國際貿易論文,農業生產的商品化刺激了人們對于土地開發的投資興趣,推動了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肥料和飼料的貿易擴大,促進了鄉村手工業的興起和教育的興辦。直至整個18世紀,荷蘭農業始終在歐洲保持了最先進的生產水平。

(二)工業與金融業的形成

紡織業特別是呢絨工業是荷蘭的第一支柱產業,已形成生產的大眾化,而且紡織業的結構調整(如新呢絨生產取代舊呢絨生產)使荷蘭保持著持續的優勢。至17世紀,來登成為歐洲最大的毛紡織中心。

國內工業中居突出地位的是造船業。在17世紀初期造船業已成為荷蘭居第二位的支柱產業。政府興建的國內四通八達的運河和造船業的大型化、機械化使荷蘭水上運輸趨向經濟化——運輸成本低廉化。造船業既為荷蘭的海外貿易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又為荷蘭國內經濟飛躍提供了基礎,促進了荷蘭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推動了海上貿易在全球范圍的興起。

(三)商人資本與農業、工業成長

在農業、工業和工場手工業成長過程中,商人資本起著重要作用。在經濟發展起始階段,由于經濟規模較小,商人資本和產業資本采用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方式,通常融為一體。當荷蘭農業商品化、工場手工業規模化迅速擴大時,產業成長的預期收益吸引更多商人資本流向農業和工業,由于商人資本具有雄厚的資金、專業的商業技能,從而逐漸控制了生產和銷售的全部過程;同時,與商人資本早期實行合伙制的原有生產者逐漸喪失生產資料國際貿易論文,淪為工資勞動者。產業資本的增加進一步加強了農業產業化和工業的發展,即產業成長。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專門從事農業、制造業的產業部門和專門為產業融資服務的金融部門。

二、現代金融制度的建立與國際貿易中心的確立

(一)現代銀行制度與對外貿易

農業商品化和工場手工業規模擴大以及造船業的經濟化促進了荷蘭的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內在地要求金融機構為之提供便利的國際貿易支付體系。在威尼斯銀行業模式基礎上建立的金融機構框架已不能使支付體系順暢、有效。此時,1609年建立的阿姆斯特丹銀行進行了一個劃時代的改革——銀行券代替硬幣,同時要求進出口商在該行開立賬戶,600弗羅林以上的支付必須使用匯票。“銀行券的發行與流通是金融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金融對經濟推動作用產生一個飛躍的轉折點,最初發行是為了節約金屬鑄幣和在支付體系內提高效率,但卻為后來信用貨幣制度的建立做了重要嘗試,開辟了通過創造廉價貨幣以促進經濟發展的道路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1]阿姆斯特丹銀行的業務創新對荷蘭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首先,提高了支付效率,這是其最初的目的,而且事實也達到了預期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支付的便利吸引了更多的其他國家的商人在阿姆斯特丹銀行結算,既帶來了資金,也使阿姆斯特丹由一般的商品集散地演變為國際貿易中心。第二,信用工具的產生大大滿足了產業成長所需資金。農業商品化和工場手工業規模的擴大,使得僅依靠內源融資不能滿足產業成長的需要國際貿易論文,傳統的銀行借貸既受資金來源約束,也有籌資成本過高的影響。信用工具的產生使得貨幣乘數作用出現,從而為產業成長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對外貿易迅速成長為荷蘭的支柱產業。第三,降低了籌資成本。銀行業務的創新大大便利了資金的借貸,也促進了銀行業的競爭,大量銀行聚集在阿姆斯特丹,使得銀行的借貸利率比歐洲其他國家要低幾倍,低利率貸款為產業擴大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正如馬克思所言:“在荷蘭,商業信用和貨幣經營已隨著商業和工場手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而且在發展過程中,生息資本已從屬于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這一點已經表現在利息率的低微上”[2]。

(二)證券市場與貿易壟斷

海外貿易的迅速成長激發荷蘭人紛紛組織貿易公司,同時帶動了銀行業和保險業的擴大,產業成長(海外貿易)大于金融成長,資金需求成為瓶頸;同時荷蘭在早期實行的合伙制貿易方式問題凸顯:這種具有短期行為特征的貿易方式與荷蘭迅速壯大的海外貿易不相匹配。為解決長期資金問題,1606年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之時即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張股票,這張股票讓荷蘭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輝煌。該公司采用股份制向全社會募集資金,有的股東只有幾十個荷蘭盾,表明股份制在荷蘭已成為普及的籌資和投資方式。1608年國際貿易論文,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建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股票交易所。盡管只有聯合西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股票在此交易,另外還有政府發行的各種類型的債券(更多股票和證券交易在非正式市場交易),這個市場卻擁有成熟的交易技術,包括期權和期貨合約的使用。阿姆斯特丹是當時歐洲的商業中心,與此相匹配,該交易市場成為國際股票市場的中心。——17世紀荷蘭資本積累比歐洲各國的資本總和還要多,對外投資比英國多15倍。投資于歐洲、東印度和美洲的外國債券的資金超過3.4億荷蘭盾。英國國債的很大一部分由荷蘭人持有,每年有上千萬荷蘭盾的利息收入[3]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更為重要的是17世紀中葉的“金融革命”——各省從向商人—銀行家借款轉為直接向富人出售國庫券。阿姆斯特丹成為當時歐洲最著名的短期和長期信貸供應者,成為一個規模空前的國際金融市場。

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為對外貿易提供了豐富的資金,也解決了企業所需的長期資金問題;同時,證券市場的大眾化使得金融成長快于產業成長,從而保證和加快了現代商業(海外貿易)的成長。.

股份制幫助荷屬東印度公司打敗英屬東印度公司,奠定了其貿易壟斷地位;證券交易所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建立為對外貿易提供了雄厚的資本和便利的支付體系;資金的自由流動使阿姆斯特丹成為資金的集散地:一方面,現代金融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工具的創新使國際資金大量流向阿姆斯特丹,另一方面,發達的金融體系又為荷蘭和其他國家提供了廉價而便利的資金來源。金融成長把廣大居民購買力的利益和產業成長(海外貿易)直接結合起來,促進了荷蘭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荷蘭成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同時國際貿易論文,也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至此,現代金融制度已成功幫助荷蘭確立了國際貿易中心,金融成長和產業成長進入成熟期。

三、資本自由流動與產業衰落

海外貿易匯集的大量財富和諸多物產,源源不斷流入荷蘭,進而轉化為巨額商業利潤和資本,至17世紀中期,荷蘭已成為世界商業霸主。然而,曾促使阿姆斯特丹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資金自由流動,出現國內資本脫離產業轉向借貸資本,貸款回收的困難和泡沫經濟的破滅,動搖著其金融體系的穩定。

首先,轉口貿易的興盛改變了商人資本的性質。商人資本原為獲取商業利潤而參與并逐漸控制國內產業生產,當轉口貿易變得更為有利時,商人資本便傾向于進口而非制造,資本則由產業資本轉向商業資本,顯然阻礙了國內產業進一步成長。由于轉口貿易的特殊作用,以阿姆斯特丹為首的商業城市,期望靠轉口貿易擴大財富國際貿易論文,無視國內工業成長的根本利益,激勵政府實行低關稅,對國內工業放棄保護,也就意味著對國內產業成長的阻礙:海外貿易脫離國內產業成長,失去交換的基礎;放棄國內工業保護,也就意味著商品生產國商品競爭力的提升和直接貿易的興起,荷蘭的轉口貿易失去依托。商業資本在荷蘭商品經濟發展中不是逐步讓位于工業資本,而是使工業資本越來越屈從于自己,這一演變趨勢與西方近代資本結構演變的總趨勢恰好相反[4]。

其次,金融成長脫離國內產業成長,失去基礎和載體。金融業在促進海外貿易迅速成長的同時,荷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然而至17世紀后期,荷蘭資本更多用于對外借貸而非國內產業投資。荷蘭金融業的高度發達具體表現在利息率的低微上,而同期其他國家的利息率則是荷蘭的幾倍。由此不僅導致商人資本從產業資本轉向借貸資本,而且促使商人(尤其是大商人)在國內低息借貸,國外高息放貸,進一步加劇國內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減少。

第三,銀行壞賬形成金融危機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到18世紀末期國際貿易論文,荷蘭資本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商業資本主義演變為借貸資本主義。對外大量放款為荷蘭贏得了金融資本家的美譽,然而對外放款的對象:一是外國政府、君主,一方面增強了外國的軍事和工業實力,另一方面戰爭使得大量貸款成為壞帳,嚴重影響著荷蘭的金融業;二是對外金融投機,到17世紀下半葉,其影響超過對外貿易。1758年,荷蘭商人購買的英格蘭銀行、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股票占這些股票總額的1/3[5]。南海“泡沫事件”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壞賬的形成和商人資本的損失大大降低了荷蘭的金融競爭力。各種投機活動導致一系列銀行破產倒閉,引發1763年的金融危機。

四、啟示

1.產業成長是現代金融體系形成與成長的基礎

農業、工場手工業、海外貿易等產業的興起增加了融資需求,銀行券、匯票、期權、期貨、國庫券等金融工具創新蓬勃發展,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銀行、非正式交易市場等現代金融體系產生,產業成長引致金融成長;另一方面,金融成長又為農業、工場手工業、海外貿易等產業提供充足的資金,進一步促進產業成長,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業本身得以成長。

2.現代金融體系保證和加快了海外貿易的成長

阿姆斯特丹銀行建立的支付制度第一次顯示了現代金融制度的威力,促使阿姆斯特丹迅速成為國際貿易中心;荷屬東印度公司發行的股票既保證了企業長期生存,又促使荷蘭海外貿易迅速獲得壟斷地位;資金的自由流動促使阿姆斯特丹成為國際資金的集散地。因此,銀行券、國庫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創新、銀行制度和證券市場等金融制度創新既保證和加快了國際貿易中心的確立國際貿易論文,又促進了金融業自身的成長,使荷蘭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世界霸權。根據馬克思的說法,荷蘭是“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3],或如亨利?塞所言荷蘭是“商業和金融資本主義的象征” [4]。

3.金融成長與產業成長必須保持合理關系

金融成長以產業成長為基礎。“郁金香事件”顯示了泡沫經濟的危害,此后歷史上多次的泡沫經濟與此都有相似之處——金融成長脫離產業成長必然帶來泡沫的破滅;“南海事件”表明資本自由流動的負面效應,美國歷史上也多次發生外國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的金融危機。因此,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成長超過產業成長所需以及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危害已引起各國關注,尤其是擁有外國巨額證券資產時更應引起重視,國家金融安全成為政府的職能之一。

作者:史恩義 男,1967年8月生,山西襄汾縣人 工作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投資

學位:經濟學博士

參考文獻

[1].范?德?沃德.鄉村史系學報與荷蘭鄉村史的研究[J].歐洲經濟史雜志,1971,31(1):236.

[2].德?弗雷斯.黃金時代荷蘭的鄉村經濟1500—1700[J].經濟史雜志,1971,31(1):266-267.

篇(5)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問題。

在傳統人文主義的影響下,國際貿易的指導思想以謀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和對物質財富的最大限度占有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義理論,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H-O原理都只是重視貿易的總量,很少顧及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導致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的對立,使人類社會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生態失衡、貧富分化等。

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從根源上改變了傳統人文主義思想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錯誤價值導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地將可持續發展寫入前言,作為一個重要宗旨,這是對GATT宗旨的重大發展。在發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牢記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目標,是著眼于全球的長遠利益和子孫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時期生產與貿易的發展,而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以至從根本上動搖國際貿易的基礎,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從GATT對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演變成WTO對世界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尋求的人類對資源利用能力的擴大主要表現在對資源利用質的提高,而非對資源利用量的擴大;從更深層次上講,也是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的體現,是貿易人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動搖

第一,對指導國際貿易理論價值取向的哲學思考。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現代經濟學基本的核心假設,是現代經濟學產生、發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與起點。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做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現代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國際貿易內形化的新價值取向。人文貿易的哲學基礎現代人文主義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人文主義關注人的發展與完善,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并且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踐這種價值和意義的精神。其哲學價值取向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完全不同的,對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嚴重挑戰。

第二,對傳統自由貿易能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質疑。關于自由貿易可以改善經濟福利的論斷是經濟學中最古老和最廣泛接受的原則之一。它在構造國際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單一市場地區,如歐盟和WTO)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自由貿易理論論證的條件假設中都沒有把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的負面影響計入生產成本。沒有考慮環境成本的“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其實是一種“虛擬”、“現時”的增長,其增長的背后忽略了“現實”、“延時”的補償成本,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帶來的財富和福利的損失,傳統的自由貿易會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結論實際上可能站不住腳。 轉貼于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

隨著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如何協調環境與貿易的關系,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許多基本原則提出了挑戰。如生產過程和方法(PPM)問題和雙重環境標準的爭論對現有國民待遇原則提出了質疑;環境補貼和與環境成本內在化有關的生態傾銷問題使得人們重新思考公平貿易原則;發展中國家在保護環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將從新的角度思考兩者的協調問題。

三、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初步探討

(一)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目標

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必須以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促進對外貿易的人文化發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應與人文化發展方向內涵是一致的。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應跳出傳統意義上的片面追求貿易額的“可持續”增長,而是在關注貿易總量的同時還應關注貿易的實際質量,從以物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到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從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續發展到追求長期綜合利益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審視對外貿易效益來源,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外貿的增長方式,必須重新審視外貿效益來源。首先必須建立人文貿易的評價體系,在衡量外貿效益的經濟指標體系中增加生態指標和社會指標,客觀評估外貿對國家經濟、生態、社會帶來的整體影響。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外貿效益的來源,對資源投入與貿易收益嚴重失衡的產業進行技術革新,減少其負外部性,促進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外貿收益的現實增長。

第二,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貿易與環保法規、政策的協調,充分考慮貿易政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環境政策對貿易的扭曲代價,實現貿易與環境的雙贏;其二是建立人文貿易措施保護體系,推行綠色貿易行動計劃,合理建立中國產品綠色標準體系,既可以增加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產品的實際競爭力,又可以實現以人為本,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的保障體系。

第三,構建應對國際貿易“人文壁壘”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國際貿易的人文化發展伴隨著“人文壁壘”的產生,為了防止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需構建相關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人文貿易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壘”的變化因素進行監測、識別、評價、預測、預防控制并及時矯正不良發展的趨勢,以保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健康發展。

參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喬治.經濟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篇(6)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問題。 

在傳統人文主義的影響下,國際貿易的指導思想以謀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和對物質財富的最大限度占有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義理論,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h-o原理都只是重視貿易的總量,很少顧及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導致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的對立,使人類社會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生態失衡、貧富分化等。 

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從根源上改變了傳統人文主義思想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錯誤價值導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地將可持續發展寫入前言,作為一個重要宗旨,這是對gatt宗旨的重大發展。在發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牢記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目標,是著眼于全球的長遠利益和子孫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時期生產與貿易的發展,而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以至從根本上動搖國際貿易的基礎,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從gatt對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演變成wto對世界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尋求的人類對資源利用能力的擴大主要表現在對資源利用質的提高,而非對資源利用量的擴大;從更深層次上講,也是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的體現,是貿易人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動搖 

第一,對指導國際貿易理論價值取向的哲學思考。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現代經濟學基本的核心假設,是現代經濟學產生、發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與起點。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做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現代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國際貿易內形化的新價值取向。人文貿易的哲學基礎現代人文主義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人文主義關注人的發展與完善,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并且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踐這種價值和意義的精神。其哲學價值取向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完全不同的,對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嚴重挑戰。 

第二,對傳統自由貿易能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質疑。關于自由貿易可以改善經濟福利的論斷是經濟學中最古老和最廣泛接受的原則之一。它在構造國際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單一市場地區,如歐盟和wto)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自由貿易理論論證的條件假設中都沒有把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的負面影響計入生產成本。沒有考慮環境成本的“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其實是一種“虛擬”、“現時”的增長,其增長的背后忽略了“現實”、“延時”的補償成本,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帶來的財富和福利的損失,傳統的自由貿易會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結論實際上可能站不住腳。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 

隨著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如何協調環境與貿易的關系,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許多基本原則提出了挑戰。如生產過程和方法(ppm)問題和雙重環境標準的爭論對現有國民待遇原則提出了質疑;環境補貼和與環境成本內在化有關的生態傾銷問題使得人們重新思考公平貿易原則;發展中國家在保護環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將從新的角度思考兩者的協調問題。 

三、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初步探討 

(一)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目標 

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必須以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促進對外貿易的人文化發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應與人文化發展方向內涵是一致的。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應跳出傳統意義上的片面追求貿易額的“可持續”增長,而是在關注貿易總量的同時還應關注貿易的實際質量,從以物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到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從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續發展到追求長期綜合利益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審視對外貿易效益來源,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外貿的增長方式,必須重新審視外貿效益來源。首先必須建立人文貿易的評價體系,在衡量外貿效益的經濟指標體系中增加生態指標和社會指標,客觀評估外貿對國家經濟、生態、社會帶來的整體影響。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外貿效益的來源,對資源投入與貿易收益嚴重失衡的產業進行技術革新,減少其負外部性,促進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外貿收益的現實增長。 

第二,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貿易與環保法規、政策的協調,充分考慮貿易政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環境政策對貿易的扭曲代價,實現貿易與環境的雙贏;其二是建立人文貿易措施保護體系,推行綠色貿易行動計劃,合理建立中國產品綠色標準體系,既可以增加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產品的實際競爭力,又可以實現以人為本,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的保障體系。 

第三,構建應對國際貿易“人文壁壘”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國際貿易的人文化發展伴隨著“人文壁壘”的產生,為了防止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需構建相關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人文貿易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壘”的變化因素進行監測、識別、評價、預測、預防控制并及時矯正不良發展的趨勢,以保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健康發展。 

 

參看文獻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2][美]理查德t德喬治.經濟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篇(7)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22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國際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各級政府和企業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需求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教育應該以加強實踐教學為基本理念和制度規則,并在有關理念和規則框架下,建立合理的教學方案和培養體系,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計劃制定

為了掌握完整的國際貿易理論體系,可以在學校設置的公共基礎課基礎之上,以西方經濟為理論基礎,以國際貿易原理為核心,以國際經濟學為發展來制定教學內容;在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方面,圍繞進出口業務這個中心,設置國際貿易實務核心課程,同時為了適應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還可以輔助國際貿易實務的衍生課程,如“國際商務談判”、“電子商務”、“物流運輸與保險”、“國際結算”等,另外通過實訓課程、畢業實習和畢設制作等環節來加強;由于國際規則及保護手段的變化對微觀主體的經貿業務產生著較大的影響,國貿專業學生還必須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本國對外經貿相關政策法規,可以通過設置WTO規則與運作、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國際金融管理和國際形勢等專業課課程實現。

2課堂教學改革

國際貿易專業其課堂教學不能僅培養只懂理論,不懂應用的學生。但當前的情況是多數教師受傳統教學思路和方法影響,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方法落后、重理論輕實踐以及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不少學生覺得課堂枯燥無味、知識空洞,因此學習目標不明確而對課堂學習不感興趣。一系列問題的存在都需要教師在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更多地去關注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注重教學內容、方法與技術的調整和創新。

首先,課堂教學內容方面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多數教師會以貨物進出口為主線,重點講授貿易術語和慣例以及進出口實務,而對其他貿易方式、新型的貿易融資方式及WTO規則的影響涉及較少,對押匯與議付的講解也通常脫離國際慣例,這樣的內容設置是不符合當今貿易實踐對教學的要求的,應該對課程的內容設置作部分調整。其次,教學方法方面,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逐步推行模塊式、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以及體驗式等新的教學法。注重學生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增加學生對專業的感性認識,通過感性認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際經貿專業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另外,應該對所有教師進行網絡教學和信息教學的知識培訓,使他們盡快掌握新的教學模式。

3師資隊伍建設

開展實踐教學離不開具有實踐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然而我國大多數高校中,從事教學的教師隊伍主要由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構成,大多數教師取得相關學位后直接在高校任教,缺乏實際工作經驗,雖然各高校也會對教師提出掛職實踐的要求,但往往時間短,機會少,落實差。

實踐教學師資不足問題直接決定了實踐教學的效果,各個學校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是加大對已有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包括與國內相關企業合作以及鼓勵和提供保障條件讓教師到國外去進修。二是從校外乃至國外引進先進的教師,使教師隊伍復合化和國際化。三是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法,充分調動教師自主發展的積極性。

4實訓室建設

一般高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都設有國際貿易模擬實驗中心,通過計算機上的模擬仿真環境,學生可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專業技能,達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同時提升。國貿專業的實訓軟件必須包括一套完整的進出口業務案例,使學生通過模擬環節,體驗一筆進出口業務的全過程,使學生能在一個虛擬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較系統全面地掌握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建議此部分學時應不低于28。另外,在加強國貿專業本身的模擬操作軟件建設的同時,還應該把國際貿易業務與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國際金融等專業的操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學校的“電子信息”資源充分利用。

但目前實驗室教學存在的一個很大的不足之處在于學生學習缺乏激勵,彼此之間不存在競爭壓力。與課堂教學相比,實驗室在學習意識、學習動機和學習氛圍方面并沒有很大變化。很多學生在最初的實驗室學習階段后,就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急劇下降。從而使實驗室教學的效果往往在開始階段成效比較顯著,但難以持久。

5通過競賽平臺提升國貿專業技能

目前,國內外針對本科學生的有關各種專業技能的競賽越來越多。大多數專業技能競賽參加方式簡單,受限制因素較少,大多數學生都會有機會參與。由于這類的專業技能競賽既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和體驗專業職業技能的實踐標準,又能檢驗和評價學校的實踐教學質量,所以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參與到其中。而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來說,專業技能比賽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擺脫其專業技能學習方面的缺陷,而且通過專業技能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為技能競賽通常是競爭非常激烈的。

對于國貿專業來說,專業競賽相對而言是比較少的,目前比較受歡迎和影響較大的有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國際貿易專業競賽和POCIB大賽等。但是,不管哪個專業的競賽,各高校在參與競賽過程中普遍存在專職指導教師缺乏、技能培訓時間有限、職業技能比賽專門教材短缺和競賽激勵資金不均等方面的困難。所以高校要想通過競賽平臺有效提升專業技能要在這些方面突破。

6拓展實習基地

通常高校拓展校外實習基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由學校出面,校方職能部門負責聯系和建立;二是由教師出面,通過教師私人關系以院系的名義負責聯系和建立。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過程中,多數高校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管理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使校外實習基地的延續性和可靠性不高,進而導致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難以長期持續進行。另外,企業也普遍缺乏與學校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積極性,而那些有心提供實習崗位的企業所提供的崗位數量也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日益供大于求的畢業生人群。而對于國貿專業來說,有些企業即使具備接納畢業生實習的能力,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企業也會因為出于經濟效益、商業機密以及生產安全等方面的考慮而不愿提供實習崗位。所以,當前各高校不能抱著希望企業能無償地提供實習基地的傳統的思想,而是應該在利用企業提供的實習基地的同時,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構建互利互惠的利益機制。另外,學校還應與企業的溝通,將人才培養與企業、市場需求的相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找到高校和企業的利益融合點,雙方的合作才會走得更遠。

最近幾年,在推行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過程中,教育部已經將產學研合作作為對高校進行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可見國家已經在政策層面進行引導,教育主管機構也在負責具體落實,這對今后的校企合作式教學提供的良好的宏觀環境。高校應該抓住機會,積極行動,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7畢業設計環節

篇(8)

[中圖分類號] G64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4-0127-03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每個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質是開展創業和創新活動的前提基礎。[1]根據秦大河院士的提議,《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筑牢創新驅動發展基礎》將2020年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0%納入“十三五”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民科學素質與創新創業之間的關系,而科學素質對于人們處理實際生活問題及社會事務的作用不可低估。作為肩負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型大學來說,將成為創新創業人才科學素質培養、求真精神塑造的重要基地。[2]

對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其科研訓練的過程可以說正是科學精神培養的過程。美國著名高等教育專家伯頓?克拉克(2001)在其著作《探究的場所――現代大學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為首要的成分,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科研活動十分恰當地成為一種教學模式。學生的作用就是把科研和學習結合起來――科研活動轉變為一種學習的模式”。[3]研究生課程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科研訓練奠定基礎,因此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的研究方法類課程,尤其是在學術型研究生科研訓練過程的早期開設此課程成為必要。[4]本文將以國際貿易學研究生培養為例,闡述國際貿易實證研究方法課程體系的構建如何滿足學生的科學與求真精神的培養。

一、國內國際貿易研究方法類課程開設的現狀

與國內國際貿易學專業普遍開設此課程相比,通過整理“中國教育在線”網站提供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招生專業的數據可知,2012年全國共有748個[748個專業招生而非748所院校,例如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實務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與丹麥合作)”分別招生,記為兩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國際貿易與經濟”、“貿易經濟”兩個專業下分別招收本科生,也記為兩個。因此與冷柏軍教授提出的“我國高校中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的學校超過580所”不矛盾。]國際貿易相關專業(大多數院校的專業名稱為“國際經濟與貿易”;部分院校稱作“貿易經濟”、“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貿易”等,此類也計入統計。)招收本科生,其中普通本科高校設置的該學科的招生專業518個,占全國普通高校數量的24.23%。根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冷柏軍教授統計,截止到2010年,開設國際貿易學專業碩士的高校達到120所,培養國際貿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單位達26所,國際貿易研究方法類課程仍相對較少,僅有少數國際貿易學排名靠前的學校如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開設此門課程。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例,其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2004年針對博士研究生開設國際貿易實證研究,該課程開設較早,當時在全國具有唯一性,主要講授某一國際貿易理論和與研究領域對應的實證文獻及相應的實證技巧;國際貿易學專題課程分專題講授國際貿易經典理論及最新發展前沿,可使學生掌握國貿領域文獻體系以及切入感興趣的研究領域;計量經濟學、應用多變量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數理經濟學等課程作為數量基礎課模塊開設,為學生掌握實證工具和方法奠定基礎;另外,還開設經貿論文寫作,為學生介紹科研倫理、寫作規范以及研究結果的呈現。

二、“三位一體”的國際貿易實證研究方法課程體系

國際貿易實證研究的過程可以類比為蜜蜂的采蜜和釀蜜,閱讀文獻、收集數據等準備資料的過程好比“采蜜”,研究的目的是寫出好的論文或研究報告,這個結果好比已經釀出了上好的蜂蜜。采蜜不是蜜蜂的目的,蜜蜂的目的是蜜,而蜜蜂要釀出好的蜜就必須采到好的蜜。因此要“釀”出好的研究報告,前期“采蜜”的基本功就是必不可少的。采蜜-釀蜜-上好的蜂蜜產品是“三位一體”的過程。

篇(9)

一、遞進式教學法的實施設計

本文分六個方面介紹《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遞進式教學法的實施設計:

1.理論講授。理論教學內容以國際貿易業務流程為準,以必需、夠用為度。根據各章節內容的特點,講授理論以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結合進行,同時兼顧自學與研討等教學方法。實行啟發式教學,即通過邊講邊議、布置熱點問題、學生查詢資料、組織課堂討論、學生寫出論文等多種形式。

2.案例教學。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后,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設計案例,以一個典型企業的進出易過程為實例,貫穿國際貿易實務的全部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了解整個背景的情況下強化每個環節的知識,突出內容的連貫性和可操作性,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布置案例作業供學生練習,學生本文由收集整理利用所學知識來分析現實中的貿易糾紛案件,做到學以致用。在此過程中,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推理能力都將得到提高。

3.模擬實訓。隨著我院醫藥營銷學科仿真實驗室的啟用和《國際貿易實務模擬操作系統》教學軟件的應用,可設定仿真的國際貿易環境,由教師、學生分別扮演出口方、進口方、海關、銀行、檢驗檢疫、運輸、保險、稅務等各部門的角色,進行國際貿易中各環節的模擬實際操作。學生在仿真的國際貿易環境中,親自實踐掌握進出口業務的過程和規則,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好地適應外經貿企業實際操作崗位的需求。

4.項目實踐。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初步與當地幾家外貿公司合作建立松散型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在模擬實訓結束后,由任課教師和企業精英共同提出多個項目,供學生選擇,要求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帶著這些專業項目到企業走訪、調研,最后提交科研小論文。通過項目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和應用已有的知識,在國際貿易的業務第一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5.評價考核。鑒于以上四個階段的學習與訓練,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實行以能力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方式。即對學生平時課堂參與狀況、作業完成情況特別是實踐教學中的表現等進行全面考核,記入成績,并加大日常考核的比重。學生成績由作業、分析報告、筆試、討論和小論文等幾部分組成。期末卷面考試以理論知識為主,只占總成績的40%;課堂討論或專題分析報告占總成績的5%;案例分析報告占總成績的20%;模擬實訓成績占總成績的20%;項目實踐論文占總成績的25%。

6.教學溝通與意見反饋。為保證教學效果,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或學期結束后可采取以下兩種形式進行教學溝通,及時調整和完善教學方法:第一,每學期開學三周左右,以問卷形式調查學生對本課程的希望和要求,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每學期結束后舉辦一次由學院督導團、學科全體教師、各班學生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就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熱點問題進行交流,反饋各方面的意見,建立教與學的溝通渠道,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

二、遞進式教學法實施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在理論講授階段,教師要注意對討論過程的控制,可根據課程的內容特點,采用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同桌討論等多種討論形式,對于重點和難點內容,可采用聘請實際業務精英講解的方式授課。

第二,在案例分析階段,重點應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

轉貼于

上。教師根據教學的目的,選取有代表性的案例,交給學生課前預習。上課時,教師不進行系統的課堂講授,而是對所選案例提出問題和學生共同討論,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運用原始資料陳述、分析、論證,并提出自己對案件的處理方案。

第三,在模擬實訓階段,要制定實訓教學考核辦法及實訓成績評定辦法,在實際教學中嚴格履行,使學生們認識到模擬實訓階段的重要性,以提高實訓教學的效果。

第四,在項目實踐階段,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充分發揮,只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適當的指導,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整個實踐過程和實踐論文。

第五,在評定考核階段,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當調整各部分考核結果占總成績的比例。

篇(10)

近年來,中國加快了全球化趨勢下與世界經濟融合的進程,已經形成了“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出現了“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局面。這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畢業生創造了更大的就業空間。一方面,外資企業“走進來”,幾乎滲透到中國的每一個行業,外資企業開展業務急需一大批國際經貿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國內各類企業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產品出口國外和原材料、中間產品國外進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別是在我國“走出去”戰略指導下,一大批國內企業已經或正在走出國門直接到外國從事生產經營,企業涉外業務的增多無疑大大增加了國際經貿人才的需求。

但同時出現的一種矛盾的現象是部分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不景氣,很多該專業畢業生從事與國際貿易根本沒有關系的工作,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根據筆者的實踐工作和教學工作經驗,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課程體系上未能根據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及時調整和更新,從而使本科生培養工作暴露出許多弊端。

1.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1課程結構過于專和窄,即專業主干課方向偏專,專業選修課過窄在專業主干課方面,大多數高校專業主干課基本為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跨國經營與投資等課程,專業課程過分偏重于國際貿易領域,國際經濟領域的課程偏少;在專業選修課方面,專業選修課的面過窄,選修課程不僅數量少,而且涉及的課程也主要涉及國際貿易領域,缺乏區域性研究課程,也缺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溝通、人際交往與中外文化風俗知識等方面的課程。學生可以選擇的余地小,縮小了學生的知識視角,削弱了該專業畢業生未來的工作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專業主干課與專業選修課之間的內容交叉現象也較嚴重,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1.2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務”過于偏重理論課程,忽視實務課程,一些重要的實務性專業課程開設不足,造成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通過對用人單位實際調查顯示,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并能熟練操作業務,在從事進出口業務中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對于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良好的專業能力素質不僅能有效縮短與用人單位的“磨合期”,較快進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壓力,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目前用人單位普遍反映應屆大學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業務素質達不到企業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壓力太大、難以適應而頻繁“跳槽”換崗。這說明我們的專業課程設置過多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而在專業深度開發課程和實戰操作課程上還相對薄弱,需要根據社會需求在課程內容、時間安排、教學方式等環節作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經由原來的精英教育逐步演變為目前的大眾化教育。除了極少數國家重點高校外,其它高校培養的都是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從事的是實踐性很強的具體工作,即使有部分學生繼續攻讀學位,但今后能夠真正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視這一事實,在確定學生培養目標時,不從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教師隊伍結構、學生素質出發,目標貪大、求高,培養方案照抄、照搬重點高校。其結果是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比重過大、實踐課程比重小。片面強調專業理論的傳授,而忽視專業技能的訓練。

1.3課程設置中對創新能力重視不夠,培養形式相對單一而缺乏個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潛力的發揮創造性能力素質培養,在課程設置中主要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習和訓練來實現。具體包括專業實習、學年論文、學期大作業、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課外創新實踐等。實踐教學為學生創造了開放的空間,動態的場景和發展變化的社會背景,是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重要載體,更是激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轉貼于

通過調查顯示,目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職業適應能力、業務拓展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其中業務拓展能力是核心和關鍵。要在大學四年學習期間使學生形成上述創新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社會實踐,加強實際業務操作訓練并從中探索其規律性。這就需要在改革與創新實踐教學環節上下功夫,從實踐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試方法等環節入手,創造性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不僅需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實戰經驗的教練。但實際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課外實習學生到對口外貿企業實習困難比較大,因此在培養計劃中千方百計地壓縮、減少甚至取消校外實習,有些學校則完全用課堂模擬代替校外實習,而缺乏實戰訓練,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適應市場需要,重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

2.1調整課程體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標要求的課程結構

不僅要強調“基本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三位一體,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門課程均要根據其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地位、作用進行整合,強調各門課的相互協調,加強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體現課程之間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及內在聯系,以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課程體系的優化需要體現在廣和深兩方面。廣的方面,要做到課程涵蓋的內容能夠滿足國際貿易發展對經貿人才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經濟貿易知識,而且要了解外部商業環境和投資環境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相應的法律、政治環境)。比如,可開設“國際貿易文化”、“國際商務環境”等課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僅使學生能夠較為深入地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由來與演變,跟蹤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最新發展趨勢,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律與規則的最新變化,而且要注重針對性的深度的區域研究。如,關于美國這一區域的研究,應了解美國經濟、政治,美國文學,美國建筑等。因為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中獲勝,必須熟悉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情況。

2.2重新設計課程體系,提高實務性專業課課程比重,突出專業特色

在長期過分強調“厚基礎”的培養目標指導下,多數高等院校的實務性專業課開設嚴重不足。認為學生只要有經濟學理論方面的基礎,專業課特別是操作性較強的實務課便可有可無,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通過“干中學”就可以厚積薄發,發揮后發優勢。殊不知,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高效的企業要求學生能迅速“上手”進入角色,發揮科班畢業生的特長,而根本不會負擔畢業生長期適應和在職培訓的高額成本。由于目前的課程體系中,財經類各專業所開設的經濟學基礎課相差寥寥,專業基礎課也區別甚微,而惟一能區別學生專業特色的實務性專業課嚴重不足,必然導致各個專業都沒有明顯的“專業”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畢業生擇業困難,或在工作中由于專業方面的“短腿”而影響職業發展。因此,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外,還必須有一定數量體現專業特色的實務性專業課程。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實務課必須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踐和就業形勢的需要。就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實踐發展和外向型企業的人才需求來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需開設的實務課程有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文函電、國際結算、進出口單證實務、進出口報關實務、國際物流、電子商務、國際運輸與保險、進出口商品包裝、國際商務談判、商務禮儀等。合理的課程結構應該是經濟學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實務性專業課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的關系,而不是過去那種3:2:1的關系。

2.3加大對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力度,改變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方式,走出課堂,面向社會,開闊視野,對實踐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

2.3.1積極改進和完善進出口模擬操作訓練,配備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青年教師指導學生模擬訓練,讓學生在仿真國際貿易環境中體會貿易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強化國貿專業的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的組織和執行力度,鞏固課外專業實習基地,保障學生能按照教學計劃進入對口涉外企事業單位實習和訓練,通過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傳、幫、帶,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要求

2.3.3科學設置學期大作業、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調查等創新實踐環節配備有豐富教學和科研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文獻資料、設計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調研方法,加強學生的多學科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獨立完成課題研究和啟發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

2.3.4細化實踐教學環節全過程,做到分段實施,循序漸進使教學模擬性實驗、專業實戰性實踐和專業綜合性實訓三個環節能環環相扣、有機結合,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上一篇: 立定跳遠教案 下一篇: 頂崗教師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不卡日本v | 性开放网站在线网站在线 | 激情六月激情网久久 | 亚洲日本香蕉视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