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4:46: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老山界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3-0086-01
1.鼓勵質疑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鼓勵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的過程實質上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從而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各種激疑方法,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質疑的心理障礙,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文時, 我首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和看錄像相結合, 接著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最后引導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目的是打破了學生們不敢問的心理障礙, 激起了他們提問的欲望。有的學生問:"鳥的天堂究竟指的是什么?"有的學生問:"這株大榕樹究竟是什么樣的? 里面的鳥兒又是怎么生活的?"有的學生問:"作者為什么第一次去沒看到一只鳥, 第二次去后心中確感嘆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有的學生問:"為什么說這株大榕樹就是鳥的天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營造一種敢問、樂問、善問的氣氛,并及時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
2.參與討論 充滿生機
從教與學的關系來看,教是外因,學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葉圣陶先生強調指出:"教師要讓課堂活起來"。怎樣才能讓課堂活起來呢?這就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助、多向交流,課堂方能真正"活"起來。據此,教師要做到真正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探求獨特的見解和答案。如教《會搖尾巴的狼》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只狡猾的老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這時,一只老山羊從這里路過。狼為了讓老山羊救它,想盡了辦法博取老山羊的同情,大家想一想,狼會用哪些花招?"以此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參與討論,提出獨特的見解。進而,再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思考狼究竟用了什么花招?得逞了沒有?老山羊是怎樣識破狼的花招的?這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索、發展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獨立性思維的發展和遷移,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利用信息技術強化課前研究
課前研究是教學的準備。只有課前進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強化課前研究,輔助備課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計算機備課便于隨時修改教案,當然這并非計算機輔助備課的主要目的。我們應利用計算機收集整理化學教學內容和信息,譬如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查看國內外的化學教學信息,或者選用市場上出售的教學軟件,從中選擇或借鑒對教學有用的東西來充實化學教學。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通過創設意境、渲染氣氛,將與教學有關的知識,運用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信息,在課堂上展示出來,以大量的視聽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如講述"CO2性質"前,我將意大利峽谷之謎、動物進入古老山洞出現死亡的現象制成課件展示給學生,學生就會聯系生活經驗,去思考、分析,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愛好,激發求知欲
通過實驗、幻燈、錄像、實物投影、多媒體等信息手段,呈現適當內容的形象資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氣、富有規律的圖案,結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利用信息手段同時提供多個問題,讓學生邊看邊思考,極大地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為積極主動學好化學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如在學習"空氣污染"時,我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演示工廠煙囪中排放的大量廢氣;演示市中心大量汽車排放的廢氣;演示燃放煙花爆竹。提出問題你認為上述現象對空氣質量產生什么污染?你所生活的環境還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你認為如何從根本上防止污染。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暢所欲言。并在課后嘗試撰寫有關環境污染的小論文。在老師的影響下,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有的自己上網搜集大氣污染的資料,有的逛書店或到圖書館或到化工廠考察,了解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并用了一周時間撰寫事實充分,立意新奇的論文。
4.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信息手段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創設情境,使學生達到充分的感知,激勵學生探究實踐,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非凡是對宏觀和微觀中人們平時無法觀察的化學現象,以及難以觀察的微觀世界運動,更能顯示出巨大的作用,為化學概念和化學規律的把握提供充分的感性熟悉基礎,克服以往教學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實驗的弊病,讓學生在已學過內容的基礎上去找內在聯系,使學生主動提取舊知、探究新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原子》的性質時,我就讓學生觀看動態演示的原子結構模式,再根據原子的結構,討論原子有哪些化學性質?學生被原子的動態模型所吸引,討論熱烈,他們在討論中以所學的知識為基礎再通過聯想和類比,認為原子和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質。體積和質量都很小、都在不停地運動、微粒之間都有間隔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一定的升華。
5.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
閱讀,使我們的文明薪火相傳。就是因為閱讀,我們才學會了求知,才明白了真善美。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時刻注意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默默咀嚼、默默理解,用心靈去感悟,與作者心靈對話,然后體會作者的人格和情操,進而拓展開知識面,使自己的感情世界能得到升華。在語文的閱讀訓練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培養,而且要從小做起。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就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一、搭建好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平臺
萬變不離其宗,課本始終是學習的重要資源。閱讀的本質就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對話,這場對話可以是跨時間、跨空間、跨地域的。閱讀的過程就是一次對話的過程,就是一次思想碰撞的過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閱讀的過程中個性化閱讀才能夠使學習的主體——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習主動性,深入理解文本,理解思想精髓。
學生是一個個閱讀個體,是有差別的,有的淺薄,有的深刻,有的游離,有的明確,所有這些都影響個性化閱讀的質量。教師就要有目的地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敢于發表意見,發表不同的意見,然后做出中肯的評價,因勢利導,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應當把學生個人知識、生活背景和直接經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善于把生活經驗和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再來解讀文本,獲得個人獨到見解和獨特體驗,使整個閱讀過程變成一個個性化、自由化的過程。
教師要爭取把課堂構建成一個精彩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由學生自主探討、自主提問、自主解惑,把提問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個性化閱讀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去實踐,教師要做好教案,引導學生仔細揣摩、仔細感悟。
二、獨立感悟
語文閱讀就是要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構建屬于自己的思想,以至于逐漸形成我們自己的思想體系。在小學生尚未形成思想定勢之前,一定要使其具有一定閱讀方法和閱讀經驗,然后獨立閱讀、獨立感悟。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辦代替,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都是最真實的閱讀體驗,正是這些不同的閱讀體驗才能真正激發孩子們思維的活躍度、敏銳度。
如《呼風喚雨的世紀》一文,乍一看到這個題目時,學生必定會提出很多疑問,什么是呼風喚雨?怎么樣呼風喚雨?什么是世紀?為什么說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在閱讀了全文后,學生就可能對呼風喚雨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可能就覺得呼風喚雨有些夸大,在現實生活中,科學技術是不可能改造自然到如此地步的。于是,學生就可以自行對文章題目做一次修改,比如《飛速發展的世紀》《煥然一新的世紀》等。
總之,獨立感悟文本,構建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相理解、互相滲透,使學生有個性化閱讀的新體驗,最終升華為獨特的見解。
三、個性化閱讀的誤區
誤區一:小學生就如一張純凈的白紙,沒有固定的思維模式,可以天馬行空。閱讀過程不是教師設下概念框架,而是學生步步深入、親身發現、親身體驗。在小學課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中,小灰兔并不“懶惰”,因為開頭寫到的就是小灰兔和小白兔一起幫老山羊收白菜。全文的主旨也不是批評小灰兔的懶惰和表揚小白兔的勤奮,而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聰明的白兔學到的是種菜的本領,掌握了本領就可以創造財富。諸如此類的感悟恰恰豐富了內涵,啟迪了智慧。
教師不能從他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學生感覺和理解上的盲點,將已知又轉化為新知,然后讓學生恍然大悟,這樣就沒有盡到一個老師該有的責任。
誤區二:可以多元理解但不能偏離文章主旨。教師在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對文章的感悟不同,說出的體會自然不同。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價值觀、人生觀尚不成熟,對文本的理解雖然多樣,但能切中要害的畢竟是少數,因此必然會出現種種偏差、淺薄甚至錯誤。
閱讀作為一種學習活動原本是個性化的。個性化閱讀既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所必需的,更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所必需的。
綜上所述,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創造性活動,學生之間存在著各方面的差異,他們對材料的反應是多元化的。學生是閱讀過程的主體,文章的真實含義應該由學生自行發現、自行構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提倡個性化閱讀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曹明海.語文教育文化過程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