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05: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學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 中文專業文秘方向實踐能力的培養
中文專業文秘方向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了解了公司文秘工作中的具體業務知識。為以后社會實踐的展開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個人發展方面說,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工作作風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專業知識對工作的重要作用,因為這些都是在校學習中不曾接觸過的方面。
社會實踐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在校大學生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他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讓他們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他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秘書這個職位上,技術性的勞動并不多,大多是些瑣碎重復的工作,因而秘書在工作中所會遇到的挫折主要可能發生在幾個方面。與上司溝通不好;上司給的某份工作感覺吃力,難以勝任;對瑣碎重復的工作感到怨煩;與上司發生爭執等方面。
針對文員這個職位的特點,具體到挫折時,不妨從調整心態來舒解壓力,面對挫折。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樹立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要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
學會自我寬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懷坦蕩,情緒樂觀,發奮圖強。善于化壓力為動力,改變內心的壓抑狀態,以求身心的輕松,重新爭取成功,從而讓目光面向未來。復印、傳真、公文處理等文秘工作我都基本熟練。文秘管理要制發文件,處理文件和管理文件。在各種文件中,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各級秘書人員經常接近領導,看一些重要文件,參加一些重要會議,所以,秘書人員在公共場合活動時要注意內外有別,把握分寸,對什么應該說什么不應該說要心中有數。
準確,是對工作質量的要求。文秘管理的準確性是指正確體現政策,正確表達領導意圖,正確地辦文辦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達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領導工作的準備性。文秘管理的準確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簡要地說,就是:辦文要準,辦事要穩,情況要實,主意要慎。而要做到這些,必須態度認真,作風過細,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馬虎潦草。否則就會貽誤工作,甚至釀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通過社會實踐,能夠加深對文秘基本知識的理解,豐富實際管理知識,對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認識到要做好日常企業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把實踐與理論兩者緊密相結合。
二 中文專業教育方向實踐能力的培養
對于教育方面,社會實踐的地方就不僅僅局限于學校,也有許多培訓機構可以去。學生在假期找兼職的時候瀏覽的許多的求職網站,有許多的培訓機構在招在校大學生做假期兼職,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社會實踐的機會。還有就是大學生日常除了上課以外,課余時間是比較豐富的,他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做家教兼職,對于家教而言,一般都是以初中,高中的學生作為對象來進行輔導,大部分都是他們學過的知識,難度較低。
各地方初中,高中對他們來說想獲得一個社會實踐的機會比較困難,所以他們應該把目光放在培訓機構和家教這兩個方面來。
在培訓機構來實踐可以說是實習性質的社會實踐,就我們中文專業的在校大學生來說,在培訓機構里,能力強些的學生可以擔任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導師或導師助教,如果作為一名導師來說,就要對所教授的學生的大體中文能力進行評估,之后再根據教學時間來安排教學量及內容;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助教是個很不錯的實踐選擇,在做助教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當作半個學生,而學習的內容則是在老師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所用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這種方式方法下學生的理解情況,針對不同的理解情況老師又是如何應對的。當然,助教也不是一味的去學習經驗,老師也會給助教安排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對于這些工作就是作為助教的實踐方式。
做家教這一方面較在培訓機構實踐來說要簡單一些,因為家教所實踐的對象是初中生,高中生,小學生。而中文專業的學生都是在高中時期的文科生,有的科目沒有接觸過,或是接觸的比較少,那么他們就可以根據這些來選擇他們實踐的對象。對于高中生來說,高考是他們高中階段的目標,中文專業的學生們可以對文綜,語文這兩大科目來進行實踐,在輔導前要認真準備各個知識點,更多的是教授他們方法,用自己的經驗來彌補他們的不足。實踐對象的每一次考試都是對我們實踐成果的一次檢驗,通過他們的考試卷來分析自己在輔導過程中有那些不足,有那些漏洞。
三 中文專業新聞方向實踐能力的培養
作為一個新聞人,應該擅長主動和別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實習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面對沉默不語的尷尬,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與別人主動交流,在工作的時候同樣也要積極主動地與同事交流。在今后的社會工作中,注重的是團隊精神,而且我還必須去幫助別人或是接受別人的幫助已完成工作。
自己準備一個記事本,對于剛剛才開始社會實踐的我們來說,采訪中的記錄也是很重要的,或許老師在采訪中不會記太多的筆記,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有著很豐富的經驗,而對于剛剛起步的我們來說,筆記對于后來的寫作是大有作用的。
通過社會實踐不僅可以參與采訪的實際過程和寫作,也開拓了視野,見識社會各界人士工作言談。作為大學生,實踐的地方可以選擇地方電臺,報道的內容僅為當地的社會經濟服務,作為政府和民眾的傳聲筒。地方電臺的記者就站在本 地居民的角度上選擇與百姓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來報道,這可以讓學生更貼近生活,貼近社會。
對于同一個事件,怎樣抓住事件的關鍵,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聞稿的寫作必須是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必須交代起因、過程、結果。新聞業務能力方面,為優秀的新聞報道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好的新聞題材,好的采訪技巧,好的寫作手法。這些都是在校期間老師所教授的內容,而在社會實踐時,這些學過的理論知識就很難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虛心,認真聽前輩的采訪方式,寫作方式。
日常工作都會比較繁瑣,枯燥,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虛心的向人學習,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及時的與他人溝通。趙主管在這方面幫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導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自己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新聞稿件寫法技能。
二、支教“留守幼兒”的社會實踐活動———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
1.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當前,以大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為依托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越來越多地關注到農村留守幼兒這一弱勢群體,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志愿者深入農村、送教下鄉,為農村留守幼兒開展持續的支教服務活動。在學前教育沒有納入義務教育的現狀中,在留守幼兒的父母“必須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國所有的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如能利用假期,特別是寒暑期社會實踐,把對留守幼兒支教作為一種常態,將建立以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志愿者為主導的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全新模式。這樣的現實狀況,為留守幼兒(包括城市流動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實施途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以學前教育專業或相關師范專業的大學生為主要師資力量,通過系統培訓,深入農村開展定期的持續性的支教服務,并借助高校和社會的力量對整個支教活動進行支持、監督和管理,使大學生志愿者的支教行為成為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重要途徑。
2.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社會實踐模式探索
近年來,圍繞“貼近學生、立足專業、服務社會”的原則,以大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南京曉莊學院一直在進行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實踐探索。2012年1月,在史愛華教授教育部課題“全納教育視域中農民工子女學前教育”研究的引領下,南京曉莊學院共組織207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圍的學齡前留守幼兒嘗試開展短期義務支教;2012年3月,全納式農村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實驗基地落戶江蘇海門市海門鎮,南京曉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志愿者與當地大學生村官共同開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兒的幫扶活動;2012年7月,經過嚴格培訓的留守幼兒義務支教團奔赴西寧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這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可以說都是面向留守幼兒開展非正規學前教育的大膽嘗試,也為大學生志愿者開展此類社會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南京曉莊學院在留守幼兒支教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課程資源(學前專家領銜的《全納式學前教育資源》《全納式學前教育讀本》)、志愿者團隊、組織保障體系“三位一體”的支教實踐模式,并在實踐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引入項目化的管理模式,對支教實踐的時間、地點、內容、人員、成本費用、成果等各個方面嚴格把關,使得以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為目標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真正發揮其作用和意義。經過3年多的時間,南京曉莊學院志愿者的足跡遍布江蘇、安徽等省份的眾多地區,接觸了近千名留守幼兒,并不斷努力為他們開展專業化的支教幫扶活動。一次又一次的活動為非正規學前教育的開展積累了豐富經驗,特別是實踐試點階段,在專家教授帶領下志愿者對大批留守幼兒進行了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摸底測試,收集了大量留守兒童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的一手資料,為科學利用課程資源開展針對性的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與此同時,每一次的活動中所遇到的諸如支教基地的建立與維護、課程資源的靈活運用、不斷變更的教師教育專業志愿者等問題,對于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專業性、持續性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激勵著專家團隊與志愿者們不斷研究創新,通過規范組織管理,加強專業指導,完善保障機制等諸多方面的改進與完善,努力實現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創新的新思路
1.緊密結合專業特色,保證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可持續性
一個好的實踐項目要達到的目標應該是多元化的。既要讓實踐者從中獲得鍛煉與提升,又能為實踐對象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服務,真正做到“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因此充分結合實踐者專業理論知識,是社會實踐持續開展的根本前提。結合專業教育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強調社會實踐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緊密結合,提倡學生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專業認知的同時形成科學的知識結構,保證社會實踐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為學生未來就業擇業、創新創業提供支持。國家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相關幫扶政策,為教師教育專業學生開展專業化與服務性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服務提供了發展方向。南京曉莊學院留守幼兒非正規學前教育的社會實踐也正是緊密結合專業開展服務性社會實踐的最好嘗試。實踐證明,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可以也必須緊密結合專業理論知識,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專家教師的指導下,在詳細計劃的保障下,針對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深入長期開展以教學實踐、社會調查、公益支教等形式為主的志愿服務類社會實踐。
2.充分整合優勢資源,保證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新形勢下,支教“留守幼兒”社會實踐的開展要求強化資源意識,努力尋求學生、學校、社會資源與社會實踐的最佳結合點,積極爭取整合各種資源,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社會實踐的發展中。首先,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有著獨特的專業優勢,在社會實踐中可以充分發揮這種優勢,致力于教育、培訓等志愿服務類社會實踐中,特別是服務偏遠山區、中西部農村、城鄉結合部等地區的留守兒童;其次,社會實踐過程還應積極調動高校專家、教授和知識分子等科研中堅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課題項目資源和社會科學、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先進信息,統籌兼顧研究項目與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實踐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和支持;最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經費籌集、宣傳推廣等方面工作拓寬渠道,并為社會實踐中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多平臺與機會。
3.創新活動運作模式,保證社會實踐活動全程的科學性
與教師教育專業緊密結合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包含了專業提升、思想教育、社會服務等多重目的,目標的多元化強調整個社會實踐的運作開展過程要從單調的固有模式中解脫出來,科學借鑒,勇于探索,創新開展“活動專業化、管理課程化、運行方式項目化、考核評估科學化”的全新活動運作模式。活動專業化要求教師教育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專業導師的指導帶領下開展;管理課程化則要求將社會實踐課程納入學校課程化的管理體系,擁有獨立的計劃大綱,規定學時學分,社會實踐的開展和實施需遵循計劃大綱,并確保時間充足;運行方式項目化則是借鑒項目管理的經驗方法,對每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調研、立項、招募、實施、資金支持等方面進行嚴格監控管理;考核評估科學化則要求根據實踐內容和形式,建立一套科學的質量評價標準,通過評價評估逐漸完善社會實踐活動各環節,提升活動的實際效果。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和體制轉軌的“雙轉”時期,大學生就業是我國社會面臨的一個緊要問題,但現實情況卻是高校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而廣大基層特別是艱苦行業和西部邊遠地區人才卻嚴重匱乏,需要優秀畢業生到這些基層行業和地方實現去工作和建設。因此,我們應努力引導大學生走上基層就業崗位。
一、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意義
(一)大學生到基層就業, 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利于農村及偏遠地區發展
大學生知識面廣、信息豐富、渠道多樣,可以更加與時俱進地對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發揮作用。大學生到基層就業,有利于實現高校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村先進的生產力、促進我國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基層群眾轉變固有觀念和致富理念,加速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二)大學生到基層就業, 有利于加強農村基層建設
大學生進基層可以改變農村原有的管理人才體系, 促進農村干部隊伍優化, 推動人才資源向農村的流動和傾斜,改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提升基層干部整體知識水平。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帶來新的工作思路和想法, 有助于提升基層工作隊伍的整體工作能力, 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三)大學生到基層就業,有利于緩解目前的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就業平衡
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 是解決大學生畢業就業難的現實選擇。我國勞動力總量長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狀況。目前,受全球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用人單位需求和畢業生就業期望之間的偏差以及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課程設置與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相脫節的矛盾等因素,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愈加困難。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緩沖大學生就業壓力、促進社會穩定的有效途徑。
二、大學生基層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過于追求大城市、好地方
大學生畢業后總是帶著高期望值走向社會,對于就業起點要求高。權威調查機構麥可思對2011年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1年7月底,即大學生剛畢業離校時期,大學畢業生工作的初始簽約率為49.5%,這一數據基本與麥可思對2010屆、2009屆畢業生的同期抽樣調查的就業率數據基本一致。不難看出,除去部分繼續深造的學生,仍然有大量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許多畢業生寧愿在大城市從事相對沒有社會保障的工作,也不愿到基層單位或偏遠地區從事受國家支持和富有挑戰性的基層工作。這就造成了目前大學生寧可在家待業也不選擇到農村基層工作,而農村基層的建設和發展卻急需大量優秀大學畢業生這樣極為尷尬的局面。正確引導和解決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必將有助于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這樣一個目前我們面對的嚴重的社會問題。
(二)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大學生擁有高學歷,可基層在世人眼中屬于低職位。學歷高與職位低之間的矛盾成為制約大學生基層就業的一個重要瓶頸。許多大學生片面認為在大城市、大單位工作體面、待遇好、有利于個人發展,去基層農村工作只能吃苦受累,難以實現個人發展目標。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念造成了大學生畢業生就業選擇時,不選擇到農村基層鍛煉自我的結果。從而造成了我國整體人才資源的配置不合理, 分布不均衡,層次差別大。基層崗位和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人才嚴重匱乏,急缺大量人才,但卻難以吸引大學生前來工作,這就形成了“人才匱乏—— 經濟上不去—— 對人才沒有吸引力——人才更加匱乏——經濟更加落后”的惡性循環。
從現實來看,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大都處于比較低的層次起點,需要長時間的磨練,跨越很多級別,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職務職位,這對渴望在較高發展平臺上起步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阻礙。此外,基層對人力資本的培訓不能足夠重視。許多基層單位由于資金和觀念的制約,為到基層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提供的教育、培訓等機會極其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選擇到基層工作。
(三)理論知識與基層實踐的矛盾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雙向選擇市場化, 但人才培養單位的教育體制和課程設置改革仍相對滯后, 無法跟上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步伐。部分高校仍然未能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人才需求情況對本校的學科設置進行科學定位,專業設置與基層需求聯系不夠緊密, 完全了脫離市場需要。基層一線工作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缺乏, 無法滿足基層人才需要,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
此外,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大多是理論專業知識,而基層工作的性質決定很多學生在面臨此類工作時的不順心、不如意、不適應。同時,由于社會、家長等多方面的價值導向,部分學生在高考專業報考時已經表現出很強的留在城市工作的特點,導致大學畢業生形成了專業技能適合城市工作,無法適應農村基層工作。
三、促進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對策
(一)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大學生不愿到基層工作,很大程度上受“重城輕村”的就業觀影響。目前,大多大學生在就業價值觀上,表現出對物質回報的高期望,如追求高福利待遇,高社會地位、高社會認同等。這些要求是個人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是無可非議的,但現階段,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就業理想與就業現實存在的較大差距使大學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壓力。我們應采取更加多樣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做好畢業生就業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們抵御挫折的能力,轉變他們的錯誤觀念,使大學生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成才觀,將個人理想和國家需要、社會需求結合起來,使他們認識到走向基層既有挑戰又有機遇,不僅可以大有作為,而且可以大有收獲。國家應引導大學生明白,農村基層單位比生活壓力和成活成本小,且沒有非基層單位那么激烈的職業競爭,雖然成長階梯較長,但橫向發展空間大,職業上升前景更為廣闊。由于大學生在基層單位的比較優勢明顯,再加上現有國家、地方及企業傾斜性支持政策,許多大學畢業生一到基層就被予以重用,易獲得職業培訓和晉升的機會,并快速進入到高層崗位。
(二)國家應適時調整教育和政策方向
大學畢業生也應盡快實現從“高級專門人才”向普通的務實的具有專業知識的勞動者的轉變,對自我的精英意識、特殊身份意識應即時消除。國家也應盡快完成現行教育體制的改革,改變城鄉教育資源和水平差距大的局面,盡可能以人為本的設定新型教育政策,尊重人類趨利避害的人性本能,從個人現實需求角度出發,以實際利益吸引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
目前,國家對到基層就業的大學生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進行幫助和扶持,極大的提升了基層崗位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各高等院校應結合學校自身特點,深化課程改革、完善就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為大學生赴基層就業提供更加完善的條件。學校關于基層就業的指導必須找準定位, 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基層就業意識、工作能力和職業品德,尋求個人與社會、國家需要的結合點, 達到職業的要求與自身和諧發展的目的。它的起點是大學生的和諧發展, 它的落腳點, 就是發展一種和諧的職業, 力求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培養出更多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外,高校應多渠道地為學生提供到基層學習、實踐、鍛煉的機會。通過開展與基層黨支部的交流和共建活動,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到基層實習的機會,讓大學生在畢業前就能夠真正體驗和感受基層工作的實際狀況, 鍛煉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了解我國新農村現階段真實情況,加深其對基層和農村的了解,增強投身基層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改善基層工作條件
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諾(A.Maslou)發表的《人的動機論》一文對人性本能的探討,人的需求可分為五類,即: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實現的需求,或者說自我發展的需求。馬斯諾這個理論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即“生存需求”和“發展需求”。人這種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需求本質上具有利己主義和“趨利避害”的特點。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該充分了解和理解人的自利性特征,借鑒馬斯諾有關人類“五種層次需求”的哲學理論,充分考慮人類“趨利避害”的生存本能,適時地調整和完善就業指導方針,吸引城市中過剩的知識人才流向農村基層單位工作,有利于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但農村人才資源匱乏的尷尬難題。
近年來,中央為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做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努力。特別是200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關于公布第一批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目錄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號)》中指出,為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對畢業后從事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 基層農業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服務, 基層文化科技服務, 基層法律服務, 基層民政、托老托幼助殘服務, 基層市政管理, 基層公共環境與設施管理維護和其他類等基層崗位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人力社保部門將給予一定的補貼。但近兩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年上漲,先前的福利待遇已經難以滿足部分基層工作大學生的物質生活需求。地方政府部門可依據自身客觀情況和發展需要安排專門經費,用于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就業,只有不斷改善基層工作條件,大學生才愿意走進基層,走上基層崗位。
(四)積極引導大學生進行基層自主創業。
創造、創新、創業是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社會進步的動力。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和希望,其智慧的頭腦和豐富的理論知識是創業必備的雄厚條件。農村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應探索適合農村基層開展創業的途徑,引導大學生畢業后前往基層創業,在解決就業問題和人才需求的同時創造獲取新財富的機會,為大學畢業生接受社會挑戰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提供了更為有效的途徑。
馬克思認為,人“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激情是人類創意的源泉,大學生到基層創業首先要充滿激情,才能提升和凝聚人氣,才能堅定開展創業。其次,大學生到基層創業還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本領,有助于合理有效地進行創業工作。同時,還要認識到創業是一項過程艱苦復雜、時刻充滿挑戰的工作,要有足夠的恒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地開展和實現創業目標。
在創業教育中,高校和人力部門應強化創業知識和能力的培訓,把握住實際、實效、實用的原則,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將支持轉化為商品。為創業學生在不同的創業階段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通過學校教育和自主學習的方式導入學習創業的教育模式,讓大學生通過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掌握創業的本領,培養創業精神。
四、結語
大學生應該樹立走向基層,建功立業的志向和抱負,這是我國現階段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目前,黨和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向基層傾斜,為大學生到基層工作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當代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就業觀,敢于、勇于、愿意到基層去,為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柴劍.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機制探索[D].哈爾濱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0:25.
學術規范是一個以學術界和學術共同體的大致認同和確認為前提的,具有歷史繼承性和動態性的系統,是在長期的科研學術活動中形成的多維度、多層次的道德公約和行為準則,是一個具有普適性的指示系統,要求學術界和學術共同體必須嚴格遵守。其內涵豐富,絕非僅僅指學術研究的道德規范和學術論文的格式規范。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卡姆(EmileDurkheim)將“失范”一詞引入社會學,描述的社會規范和社會價值出現不協調時的一種混亂無序的社會狀態,他將失范注釋為:“一種準規范缺乏、含混或者社會規范變化多端,以致不能為社會成員提供指導的社會情境“失范只是暫時的規則匱乏狀態,社會習俗仍舊可以規定和協調的社會器官和功能及其相互關系。(社會分工論,1893)“能夠限制個體欲望的特殊規范類型的缺席狀態”(自殺論,1897)。可見,失范是一種制度性,文化價值和道德倫理性的規則缺席或弱化的狀態。借用社會學“失范”理論“學術失范”表現為特定時期發生在學術領域的、學術規范的弱化甚至喪失的一種無序狀態。學術失范的表現各式各樣,作為學術研究成果之一的學位論文失范也屬于其范疇。
二、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位論文學術失范的主要表現
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位論文的學術失范的主要表現為四類:
(一)學術道德層面的失范
學術道德規范是指學界或學術共同體在進行學術研究時,應該具備的學術理想和核心價值觀念以及從事科學研究應遵守的學術倫理準則,強調的是一種嚴于律己的境界。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學術道德失范突出表現為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截取拼湊和大篇幅抄襲剽竊的現象;或采取改頭換面篡改、編造、杜撰科研數據或參考文獻的現象。如此往復,大量低水平重復和學術垃圾導致了學術泡沬的產生,其危害不言而喻。
(二)學術研究程序層面失范
學術研究程序規范包括選題要求、文獻調研、形成假說或觀點的要求、術語界定的要求、制定研究計劃的要求、收集和篩選資料的要求、擬定大綱的要求、格式行文的要求。程序性的失范其實是論文寫作過程中的操作技術性的失范。行政管理專業學位論文多數是對已學理論的梳理或重組,缺乏實證性、創新性;對文獻的檢索搜集不夠,積累不夠充分,對相關領域、相關研究的前沿和動態了解不足,選題缺乏新意和深度;學科的強應用性決定了部分選題開展須建立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而多數學生懶于調查實踐、閉門造車,甚至編造數據,主觀臆造論文結論;參考文獻數量較少和質量不高,外文資料的搜集不足,對文獻缺乏批判性和整體性的把握,所選文獻的信度沒有基本的判斷,文獻綜述不到位等。
(三)學術研究方法層面失范
“科學研究方法論探討科學研究的發生、形成、檢驗以及評價的方法論問題,以期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方法論的橋梁。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研究價值和學科特性,行政管理學在其學科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研究取向,分別為解釋性研究、詮釋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研究方法上以概念演繹和理論分析為主,缺乏科學主義的實證思維方式,缺乏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的訓練,尤其是實證研究方法的訓練。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學位論文的研究和寫作過程中,幾乎沒有涉及研究方論的運用,有部分同學文章中提到研究方法的應用,但是顯然不懂研究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的關系。
(四)學術制度層面失范
制度規范是學術規范制度化的產物,是保證學術研究的價值得以實現的明文規定,具有約束性和強制性。主要包括程序規范,管理規范、評審規范和處罰規范等。目前,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位論文存在的制度性失范,主要是日常論文管理工作的統籌不夠科學,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安排學生實習、有指導論文進展、另外兼顧學生就業;評審規范設置相對科學合理,但是評審制度落實有待改進,使得評審不夠嚴格,有效的監控流于形式,對違規者的處罰力度不夠,起不到防范的作用。
三、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學位論文失范原因探究
(一)生態因素:先天的規范缺失和后天能量釋放不足
從行政管理學學科建設和學科教育發展歷程以及我國學術規范建設的歷程來看,該學科學術規范先天不足,后天功能萎縮。我國行政管理學科教育和學科建設以及學術規范建設歷程二者在時間上錯位,學術規范建設晚于學科教育和學科建設,以致起步的符合中國實際的行政管理學術活動在十多年的進行中無章可循、無范可模;在行政管理學科發展中,忽視了行政管理專業學科特色的學術規范建設,而且長時間的討論和爭鳴,沒有明確權威的規范加以規制行政管理學的學術研究。行政管理學學術規范的功能發揮不夠充分,基本規范的實操內容沒有很好的得到普及,本來具有的正能量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功能趨于萎縮。
(二)價值因素:價值觀偏離和規范內化的失敗
在社會轉型期,受到西方功利主義價值觀的負面影響和學術規范價值內化失敗,導致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作祟,使學生越來越重視實用價值和實際利益,價值觀偏離了學術研究的核心價值觀。這是因為行政管理學科課程體系設置不夠合理,直接導致學生科研基礎能力的知識欠缺;教學方式傳統,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不足;寬松的學生管理和評價制度缺乏有力的外在監督,使學生順利畢業,但是難以就業,求職時“萬金油”專業顯得毫無競爭力、加上外在就業環境的嚴峻沖擊,學生浮躁的心變得躁動,部分學生疏于學業參加沒有任何挑戰的社會鍛煉,部分學生致力于死記硬背備戰考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敲門磚,各屆學生如此往復地為現實利益奮斗著,現實利益的實現成了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由學術規范內化的學術求真意識、學術創新精神從未和他們有過任何交集。
(三)能力因素:學生自身科研積累和科研能力不足
基于我國高等教育法的要求,本科生應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本科生的關注重點則是通過順利畢業,迅速找到心儀的工作,普遍對如何提高學術素養和學術能力不感興趣。本科生普遍缺乏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習慣人云亦云;資料檢索和文獻鑒別、文獻批判、文獻整合綜述能力不足,通過分析、鑒別社會現象與其關鍵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構建研究假設、模型能力欠缺,選擇適宜測量指標,設計調查問卷和抽樣方案的能力有待提高;力、和學術話語表達能力需加強;極為重要的是論文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方法論理論和實踐訓練的極度欠缺。
四、行政管理專業學位論文失范的矯正對策
(一)注重過程監督和管理
本科畢業論文工作不是一般的等同于學科課程的教學工作,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須長期規劃的動態師生互動和學生成長過程。要樹立大論文觀念,即把本科生畢業論文作為凝聚其基本科研能力的體現,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貫穿大學四年全過程,時間長、方面多、環節多,做好過程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在總體培養思路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把上述過程分解為若干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任務,實施路徑和應達到標準,真正形成前呼后應的遞進關系。要根據培養要求,細化具體內容,制定相應措施,做到培養過程有布置、有檢查、有督促、有評價、有激勵,不斷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培養嚴謹的科研作風和態度
治理行政管理學術學位論文失范要從大學入學開始抓起。針對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的教育,學術界和高校要結合我國轉型時期新的時代特點不斷促進學科的自身建設和發展,引領行政管理學界逐漸形成“求真、創新”的良好學術風氣,建設專門的行政管理學學科特點學術研究規范,通過多種手段,切實落實在新一屆行政管理本科生的教育管理過程中,使這種規范通過長時間的約束逐漸內化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和科學基本素養。另外,以本科生導師制為先導,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在重視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要有意識地開展專業化的研究方向的引導工作,讓學生了解導師的研究取向,最好能參與學術課題的相關活動,體驗和模擬科研的操作,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
(三)建立相應課程及考評體系,奠定論文寫作基礎
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的規律,科學規劃和統籌本科生教育的培養階段和教學管理計劃。各高校要根據自身學校的類別、培養目標等,建立科學的行政管理學課程評估體系,合理評估現有的課程設置,根據不同需求合理設置公共基礎及通識類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方法與技能課程等模塊的權重,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為學術研究提供基礎支撐。重點要協調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之間的比例關系,均衡定性課程和定量課程的比例。加強過程性評價的考核方式,將學年論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與畢業論文融為一體,在研究生入學考試時凸顯本科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實際考察學生的基礎科研積累和科研訓練狀況。
(四)遵循科研訓練漸進原則,提升科研素養
在本科生教育階段就應該科學規劃,將畢業論文撰寫要求的基本素養融入到整個學科教育和培養過程中,以必修學分的形式要求學生積累基本的科研素養,有了這種平時的積累并將平時的學術積累滲透到畢業論文中,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論文撰寫環節的孤立和滯后,而且也可減輕指導教師的工作強度,以提高論文的指導質量,進而提升論文水平。具體來講,就是要樹立大論文觀念,科學規劃,建立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一般范式,將整個本科教育階段分為有機聯系的整體,把本科一、二年級作為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儲備階段,奠定論文開展的知識性功底;在三年級開始以畢業論文寫作的流程為模擬,完成課程論文的考核,進而將基本學術規范內化到學生的科研行動中。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識教育”是一種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紀的美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通識教育漸漸進入我國學者的研究視野中。新世紀以來,隨著“通識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會對綜合性復合人才的需求劇增,國內一些高校開始實施通識教育,并逐步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一些人文、藝術、社會學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許多高校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中。
社會學是一門在20世紀30~40年代產生的專門的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是關于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的一個特點是它研究別的社會科學都涉及但不做專門研究的問題”,①它與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都有交叉之處。因此,近年來,在通識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會學專業設置了社會學概論課程。
1 社會學概論在通識教育中的價值與作用
社會學概論在通識教育中的價值與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1)引起對社會民生的關注。通過學習社會學概論,能引起大學生對社會民生的關注。社會學是一門始終關注社會運行、社會現象、社會人的學科,它的研究內容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社會學的學習,學生能更系統地了解我們的社會,分析社會現象,思考社會問題,從而激發大學生探索社會的熱情,培養公民責任意識。(2)形成社會調研思維與技能。無論是經濟、管理、教育、文化等領域,都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社會調研思維,掌握基本的調研技能。這樣才可以深入把握現象背后的規律與特點,才可以進一步地指引我們的行為與決策。社會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會調研。通過對社會調研方法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社會調研思維,掌握問卷調查、田野調查的開展方式、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從而觸類旁通指引各學科的學習與研究。(3)開辟本專業學科創新的新路徑。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研究視角與方法。社會學對宏觀的社會運行、社會結構以及對微觀的社會角色、社會互動、社會分層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論、新的視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當與本專業學科交叉結合時,就能為本學科的研究創新開辟新的路徑。
2 非社會學專業社會學概論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內容過于全面專業。以F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社會學概論在大一新生中開設,共40課時,選用鄭杭生的《社會學概論新修》教材。從課時上來說,似乎相對充足,但相對教材十六個專題的內容,課時就十分緊張。雖說教材本身已經考慮到非社會學專業學生的情況,但這十六個專題仍然幾乎涵蓋了所有社會學的基本知識,語言使用仍然相對專業,趣味性與實用性相對欠缺,對非社會學專業學生來說,存在著知識理解與掌握的難度。
(2)教學方法傳統單一。當前,非社會學專業的社會學概論教學方法一般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單一乏味。部分社會學教師,對非社會學專業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對其他專業、其他專業學生的特點把握不準,沒有找到講授此門課程的方法與技巧,簡單套用社會學專業的教學方式。本來非社會學專業學生對非專業課的熱情已經相對較低,加上社會學的一些理論知識也艱澀難懂,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讓課堂氣氛更顯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難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識輕應用。在對非社會學專業學生考核方式上,較多采用課程論文和試卷考試的形式。課程論文的考核形式著重于“學術研究”;試卷考試的考核形式著重于“知識掌握”。兩者都有可取之處。但對于非社會學專業學生來說,只需要對社會學知識有基本的掌握,對社會學的相關問題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為了通過考試,花過多的時間在知識點的背誦上,或者為了通過論文考核,囫圇吞棗抄襲文章,那都不可能達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會學專業社會學概論教學改革
“通識教育”的“通”,包含融會貫通的意思。作為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中的社會學概論,應當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考核方式上體現融合性、互動性、實踐性。
3.1 教學內容體現融合性
(1)融匯原專業知識。在依據原教材的知識框架展開的基礎上,應當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科背景、知識結構、性格特征進行教學內容的改編。首先是選取重點章節重點講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結合專業知識與社會學知識進行講授。例如,給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授課時,可用商務溝通、商界合作與競爭等的例子來闡釋“社會互動”的相關理論;可用企業管理、組織行為學等知識來幫助理解“社會組織”的相關概念。這樣能引起經管專業學生的興趣,并快速地借助經濟管理知識進行學習。(2)融合新近案例。在講授中應更多地使用貼近現實的案例,豐富教學內容。生活在網絡發達、信息爆炸時代的90后大學生,每天都在獲取最新的社會信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發生的關注點高的社會事件作為教學案例,有助于學生使用社會學思維分析社會現象。再者,可以用同學們身邊發生的常見的事件作為教學案例,不僅親切易懂,還能讓學生學習使用社會學理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
3.2 教學過程增強互動性
針對傳統的講授式教學的不足,對非社會學專業的社會學概論課堂教學過程應更豐富活潑,增強互動。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表演法。運用情境表演法,能讓學生在角色模擬中,對社會學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講到“社會角色”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分組分角色演繹熟悉的生活場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點、責任以及他人對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從而明白角色協調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2)討論分析法。運用討論分析法,能讓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觀點或案例。例如,在講授“初級群體”的正負功能時,可讓學生開展討論,各抒己見,然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有助于學生的思考與表達能力的培養,也能在觀點碰撞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3)視頻教學法。運用視頻教學法,能更生動地展現教學內容。一些新聞專題、紀錄片、采訪等的視頻素材,由于其選題合適、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實呈現,能達到口頭講授所不能比擬的效果。例如,在講授“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時,讓學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紀錄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數據和理論更具說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實地觀摩法。運用實地觀摩法,能讓學生在實地觀察、實際參與中獲得真實的感受。例如,在講授“社會工作”內容后,可讓社會工作者帶領學生觀摩或參與一次社會服務或社區活動。學生在活動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會工作的內容、社會服務的現狀、社區的建設與發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實踐性
在考核方式上,應當以社會調研實踐為主要形式。這是因為,著重于“學術研究”的課程論文考核形式,過專過深;著重于“知識掌握”的試卷考試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會調研實踐是最能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社會學原理與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會調研技能的鍛煉同樣適用于各專業的學習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1
專業課的學習,最難的內容是相關理論的學習。沒有理論的構架和積淀,相應的專業實踐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系統的理論學習課程,是大學中每個專業課程安排中的重中之重。社會學學科成立以來,出現了很多的理論流派,大師級人物的閃耀的思想不僅照亮了社會學前進的道路,也成為整個文科的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如何使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在腦海中構建起社會學專業的理論框架,對其之后的具體專業學習和實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理論學習的困境在于,由于理論講授內容的枯燥乏味性、缺乏靈活性,理論課的學習內容一直是學生認為最枯燥的、最容易產生抵觸心理的。學生上課沒有積極性、老師講授沒有動力,成為理論學習現狀的真實寫照。
1 社會學專業理論課程安排的現狀
現階段,社會學專業的理論課,大致有社會學原理、中(西方)社會思想史、西方社會學理論和社會學名著選讀等課程,其中課程的具體命名會有所差異。
社會學原理(或稱社會學概論)是社會學專業課程中的重要課程,它作為社會學的入門課程,是對整個專業知識的系統梳理,內容涉及廣泛但是相對淺顯,涉及到社會學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整個社會學的專業知識框架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能否學好這門課程對以后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門課程安排在大一期間。
其他幾門課程,分別涉及到專業知識的歷史發展的沿革、理論流派的傳承以及相應經典專著的閱讀,對社會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和進一步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掌握了這些知識,就能較為全面掌握社會學理論知識,為后面的實際的專業運用起到具體的指導作用。沒有理論知識的掌握,就沒有社會學專業的實際田野調查和應用。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了概論之后,需要系統梳理社會學理論流派的發展,進而了解整個學科理論的歷史發展過程,其中輔以相關大師級人物經典著作的研讀,才能到達對社會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求。因此,現階段這幾門理論課程的安排,參差不齊,基本上處于大二至大三這四個學期之中。
此外,理論知識的講授并不是僅僅出現在上述幾門單純的理論課程,在各個具體的專業課程的教學計劃中,會有一些和本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的提及和具體應用,因此,專業課程會以“知識點”的形式零星地體現理論課程的“知識面”,在具體的講授內容上會有理論“點”重復的現象,這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常見的現象。
2 大學生各學年的心理特點
大學四年,能夠真正讓大學生安心學習、學到實用的知識的具體時間并不多。
2.1 大一:新奇與適應
大一剛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適應的心理。一方面,要適應從高中階段向大學階段的學習方式的過渡,適應遠離家鄉獨自住校的生活過渡;另一方面,是對新的相對自由的大學學習、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調整。這需要大學生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大一的第一學期甚至整個大一就首當其沖。
這一時期,大學生剛從高中的填鴨式教育中走出來,在學習上還保留著高中的學習方法,血液中還有高考奮斗的激情,在大學的學習中自然地會將過去的學習激情和學習方法帶入。學習激情與好奇結合,是新生顯著的心理特點,容易使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產生學習興趣,也能促使其對高中的學習方法的反思。學習氛圍,過去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緊張艱苦,現在轉變成為很寬松、充分自由的;課堂上,不用再預習、復習,不再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而是“60分萬歲”。高中的學習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
這個時期,大學生的重心從學習轉移到了各種的大學社團活動與集體活動,容易造成對專業課程的輕視,但是憑借學習激情的慣性,有些新生已經開始反思具體學習方法的改變。
2.2 大二:迷惘
大二這一學年,大學生進入了一個充滿迷惘和困惑的階段:對大學學習的迷惘、對課外活動的重新反思、對自己未來的迷惘……
這一時期,學習目的不明確。過去是一切只為高考的明確的目標,有家庭、社會交付給他們的明確的學習目的。現在考上大學的階段目標已經完成,那進入大學之后的學習目的又該是什么吶?
學習方式有待變化。過去是被動學習、填鴨式的高考教育,現在大學中一切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大學生提供了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如何才能轉變成為主動的學習,這就需要找到和過去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定位。
2.3 大三:自我定位
經過了前兩年的新奇和迷惘,大學生進入大三之后,對于大學生活和學習已經較為適應,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自己對于社會和未來開始有了一些認識和看法。相對來說,這個時期的大學生的思維較為成熟一些了。但是,面對社會日益激烈的就業形式,“畢業就失業”、“學的好不如嫁得好”等輿論甚囂塵上,在校大學生開始明顯感受到外界的巨大壓力。
這個時期,大學生開始對未來的職業有了一定的規劃,開始利用課余時間甚至翹課來進行自己的規劃,對專業課程的重視度明顯下降。同時,運用還不怎么成熟的學習方法去自學其他的知識,顯然是事倍功半,達到的效果不佳。
3 有針對性地課程設置與教學
3.1 課程設置
專業課程的整體安排。大四學年,是大學生四年大學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四年生活的總結,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工作、撰寫畢業論文,是對之前三年專業課程學習效果的一次實戰檢驗。畢業論文的撰寫,除了要應用社會學中的統計方法,還需要有相應的具體理論和研究方法與實例的相結合。因此,這一學年一般不用安排專業課程的學習,充其量有幾門關于就業技巧的課程可以安排在大四第一個學期。
理論課程的安排。鑒于從大三開始,大學生需要使用在前兩年習得的新的學習方法來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難以有太大的精力和熱情來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因此大三學年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社會學各個分科社會學的學習。這些社會學分科課程(比如家庭社會學、人口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等等),內容比較貼近生活,教學形式和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樣化,以靈活的方式引起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也是社會學具體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最好運用。
社會學主要理論的學習應該集中于大一大二兩年。這兩年是大學生進入高校之后、建立自己的新的有效的學習方式的主要時間。在保持高中學習的激情的同時,探索如何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增強理論修養,為之后專業學科上認知的進一步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3.2 教師的講授策略
社會學的整體課程,雖然由不同的教師來承擔不同課程的講授,但是應該遵循社會學學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效地進行溝通和相互借鑒,將專業知識的傳授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有效整體。
社會學概論的課程作為整個社會學專業的入門課程,要給學生一個清晰的學科內容和發展的框架脈絡。在此基礎上,將中西方的思潮、主要理論學派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框架中相應部分充實起來。大學的課堂教育一直崇尚學生主動自主的學習,雖然現有的中國教育資源不能達到西方教育那種寬松的課堂形式,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來達到課堂的活躍。理論知識的內容很是枯燥,可以將學派人物的一些軼事、趣事作為引起學生興趣的調味品來活躍氣氛,在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的基礎上引出其闡述的特定理論,這樣可以適當的增加趣味性。同時,理論課程的講授要注意理論演進的歷史發展和傳承關系,注重其理論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并重點突出其對實地調查的應用性,借以擴大理論知識的“面”。
其他專業課程,在講授具體的理論知識“點”的時候,由于之前的理論教學已經涉及到了這部分內容,就可以采用較為靈活的不同形式來教學:比如學生主講、教師評價的鞏固以往知識的方法;比如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能夠闡發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在考核方式上,引入多種的考核形式,多方面地督促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活學活用。比如采用小型的論文答辯的形式,就能有效地遏制學生在課程論文上的抄襲行為;比如采用舞臺劇的形式,讓學生將社會工作的調解行為通過實際的案例表演出來,不僅使學生運用了相關理論,而且為之后的工作進行了提前的演練。
3.3 學生的學習
大學生通過幾年的大學學習,主要是為了建立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式,這是會終身受益的。如何達到學生主動的、有針對性的高效學習,需要大學生有意識進行自我培養。
專業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大學生要用發展的、創新的眼光來看待理論知識的發展。社會學是一門實證為基本取向的社會科學。離開了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就不可能達到社會學專業的教學任務。
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社會學專業知識的吸收。面對內容龐大卻瑣碎的理論知識,學生需要主動地去理解并吸收相關的知識,而不是略帶無奈地為了學分而學。教師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學生也要發揮積極性,課下研讀經典專著,用新時代的新眼光發展地了解這些理論的現實意義,賦予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用相關理論、視角分析各種當今的熱點問題、社會現象。一旦找到了理論與現實的契合點,就更容易找到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入點。
盡管關于“研究方法”的書已經很多,上面已有所論述。同時關于“科研、學術、學位論文寫作”的書籍也不少,分層次列舉如下:主要供本科學生閱讀的著作和教材有:穆詩雄《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2002)、周開鑫《英語專業學生學術論文寫作手冊》(2006)、石堅、帥培天《英語論文寫作》(2010),丁往道等《英語寫作手冊(第三版)(第八部分)》(2009),以上四本書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鄒申《寫作教程(第四冊)》(2007)、程愛民、祁壽華《英語學術論文寫作綱要》(2005),以上兩本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丁往道等《英語寫作基礎教程(第三版)(第八章)》(2011)、劉洊波《英語學術論文寫作》(2004)、黃國文等《英語學位論文寫作教程》(200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主編的《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外語卷)》(2001),以上四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黃國文等《英語學術論文寫作》(2006),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張霖欣《英語專業畢業(學術)論文寫作教程》(2008),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需要說明的是上面所列舉教材盡管主要供本科生閱讀,里面論述研究方法不是很多,更多談到是如何寫作,但研究方法也有所滲透,本科生需仔細學習,研究生也有必要溫故知新。供研究生畢業論文寫作參閱的教材還不是很多,主要有馮翠華的《高等院校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系列教材英語科研論文寫作概要》(2003)。也有將研究方法和學術論文寫作融合在一起談的,諸如:文秋芳教授的《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2004)。可是這些“科研、學術、學位論文寫作”書籍里面沒有一點不談研究方法的,也很難找到只談寫作一點不涉及研究方法的書籍,如何將二者有效結合,既懂研究方法又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正是每個英語專業學生所努力的方向,如果要達到這一目的,英語專業學生應當至少研讀其中兩三本書,只有這樣才會達到融會貫通,最后逐步掌握。
關于研究方法與學科
當前的學術研究很多是跨學科的,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也很值得關注,下面只闡述一些學科,并列舉它們領域的相關研究方法書籍。語言學方面:張廷國等《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2008)、梁茂成等《全國高等學校外語教師教學實踐系列語料庫應用教程(配光盤)(》2010)等。社會科學方面: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2006)、林聚任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2004)、(美)威廉勞倫斯紐曼(W.LawrenceNeuman《)社會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2010)、(英)希拉里阿克塞和波德奈特《社會科學訪談研究(》2007)等。社會學方面: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1997)、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第3版)(》2009)等。教育學方面:陳時見《教育研究方法》(2007)、楊小薇《教育研究方法》(2005)等。教育與社科方面:(美)貝爾(Bell,J.)《教育與社科研究入門指南》(2004)等。心理與教育方面: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2004)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風笑天《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系列教材:社會調查方法(》2012)等。上面只列舉了幾個學科的一本或幾本關于本領域的研究方法書籍,應該來說一門成熟的學科都有本學科的研究方法,重慶大學出版社引進或翻譯出版的系列叢書《萬卷方法—社會研究方法叢書》,是這一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匯集了多個學科,目前已出版了約97部。可以說當前學科間在研究方法上是相互交織,相互借鑒,學科間并不能涇渭分明,而是形成了一個研究方法的網,已難以分辨。甚至一門學科固有的研究模式和方法都變成另外一門學科的研究的方法了。在魯子問等著《外語政策研究》第一章第三節外語政策的研究方法里列舉了四個,分別是政治學方法、語言學方法、社會學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而英語專業學生如果要做跨學科研究不關注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其文章的科學性也很難得到保障。研究方法多種多樣,這些方法有何共性?有啥聯系?如何進行自身的整合以及與論文寫作的有機整合?能否找到蘊藏在其間的規律,英語專業學生都該好好思考,以能更好地學習研究方法,最后能活學活用,高質量完成學位論文的寫作和未來的研究工作。
2.承前啟后:袁方的勞動社會學思想
3.勞動社會學視野中的服務業研究
4.我國勞動關系的調節路徑和研究方向——勞動社會學專委會夏季座談會實錄
5.從范式到類別:當今法國的勞動社會學
6.勞動社會學與勞動經濟學所研究的勞動力的區別
7.理解勞動社會學
8.從勞動社會學的視角探析大學生觀念教育
9.勞動社會學的由來和發展
10.勞動社會學之我見
11.恩格斯對勞動社會學的奠基
12.勞動社會學淺論
13.勞動社會學的地位和使命
14.簡論勞動社會學——兼論分支社會學的成立條件
15.關于勞動社會學的對象和任務
16.馬列主義勞動社會學的對象與職能
17.論有中國特色的勞動社會學的創建
18.對陜南農村勞動交換的社會學解讀
19.應用社會學的可喜嘗試——《勞動社會學概論》
20.關于勞動關系的法社會學分析
21.勞動社會學
22.巴黎通訊:記法國的勞動社會學小組(GST)
23.內部勞動市場中的互惠行為與技能外溢效應——基于經濟社會學視角
24.應加強對勞動社會學的研究
25.“嵌入性秩序”——幼兒教師勞動價值的經濟社會學分析
26.民主德國《勞動社會學》已翻譯出版
27.評施托貝爾格:《勞動社會學》
28.體育的社會學意涵:以NBA停擺為例
29.經濟學與勞動社會學:供學習經濟專業的大學生參考
30.法律社會學視角下的勞動關系
31.勞動參與過程的社會學研究
32.《勞動合同法》的法社會學分析
33.勞動監察權運行的法社會學分析——從政府幫助農民工討薪的現象切入
34.引進職業客體 成就職業主體——承接跨境外包的勞動社會學分析
35.勞動模范:在道德與權力之間——從社會學的視角看一種道德教育制度
36.從社會學視角看《勞動合同法》
37.社會學范式視域下的勞動模范研究及思考
38.勞動分化、關系網絡與農民工抗爭的消解——一項基于服務業勞動過程的實證研究
39.勞動就業和社會學——討論人口普查中“在業人口劃分標準”的一些想法
40.勞動衛生社會學研究
41.勞動權的法社會學論析
42.企業中的社會勞動關系及社會學調查的經驗
43.農村“留守妻子”家務勞動經濟價值的社會學思考
44.個人潛能的社會激發
45.中國勞動關系發展現狀分析國際研討會綜述
46.資本主義萌芽階段勞動產品“質”與“量”的形成與優化分析
47.交易陰影下的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動合同法》法律效果的法社會學解讀
48.建立勞動科學學科體系的構思
49.新時期有關勞動關系的社會學分析
50.青年工人勞動發展狀況的社會學研究
51.勞動價值論的三個維度: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意義
52.勞動經濟學教學中的社會學思考
53.社會政策和科研人員的勞動效率:社會學研究經驗
54.技術、勞動異化和被掩蓋的減損——一個社會學觀察
55.涉外勞動雇傭合同法律適用的法社會學思考
56.科學勞動休閑觀的模型構建與社會學啟示
57.從社會學的角度淺析勞動“崗位擠壓”的功能和處理方式
58.困境與出路——對勞動積極性問題的社會學透視
59.勞動管理的社會學分析
60.從范式到類別:當今法國的勞動社會學
61.農村“留守妻子”家務勞動經濟價值的社會學思考
62.承前啟后:袁方的勞動社會學思想
63.從范式到類別:當今法國的勞動社會學
64.勞動社會學的由來和發展
65.勞動社會學視野中的服務業研究
66.引進職業客體 成就職業主體——承接跨境外包的勞動社會學分析
67.理解勞動社會學
68.恩格斯對勞動社會學的奠基
69.我國勞動關系的調節路徑和研究方向——勞動社會學專委會夏季座談會實錄
70.勞動社會學研究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選擇
71.簡論勞動社會學——兼論分支社會學的成立條件
72.勞動社會學與勞動經濟學所研究的勞動力的區別
73.馬列主義勞動社會學的對象與職能
74.論有中國特色的勞動社會學的創建
75.應加強對勞動社會學的研究
76.關于勞動社會學的對象和任務
77.勞動社會學的地位和使命
78.比較勞動經濟學與勞動社會學看問題的角度分析
79.“嵌入性秩序”——幼兒教師勞動價值的經濟社會學分析
80.城市化進程中農業勞動力轉移的社會學解釋
81.農村流動勞動力與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分析
82.青年工人勞動發展狀況的社會學研究
83.對陜南農村勞動交換的社會學解讀
84.勞動管理的社會學分析
85.法律社會學視角下的勞動關系
86.企業政治結構與勞動治理——基于社會學視角的討論
87.勞動就業和社會學——討論人口普查中“在業人口劃分標準”的一些想法
88.勞動參與過程的社會學研究
89.山東省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健身觀念的社會學分析
90.高校教師勞動力流動的社會學分析
91.改革開放前我國勞動就業思想的社會學考量
92.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的社會學反思
93.科學勞動休閑觀的模型構建與社會學啟示
94.勞動力市場排斥的社會學解析
95.困境與出路——對勞動積極性問題的社會學透視
96.勞動經濟學教學中的社會學思考
97.技術、勞動異化和被掩蓋的減損——一個社會學觀察
98.勞動價值論的三個維度: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意義
99.增強學生學習社會學效果的幾點嘗試
100.歷史社會學的興起與發展脈絡分析
101.社會學本科專業人才的需求分析與培養方案制訂
102.中國社會學的學術成長與農村社會學的發展
103.默頓科學社會學思想的發展:從科學與社會的互動到科學共同體
104.社會學視角下管理會計研究理論概述
105.對社會學最有學術影響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106.社會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不足與創新:圍繞社會調查的分析
107.高校課程優化視角下的社會學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108.文學社會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109.組織社會學中的社會學想象力
110.社會學視野下的“社會”意義研究
111.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融合的反思與發展
112.方法論個人主義的經濟學與社會學解釋
在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本科教育中“教”與“學”問題引起學者和公眾的批判和反思。例如,大學辦學理念混亂、定位不準;大學管理政治化、企業化、商業化;大學人才培養“工具化”,等等。這些批判和反思揭示的核心問題是中國大學教育質量下降的問題。如何提高大學教育質量?根據大學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目標,構建研究性學習機制既是一種有價值的理念選擇,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選擇。
一、社會調查實踐教學。
社會調查實踐教學指貫穿于社會學專業教育中,以社會學研究方法課程為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指導,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直接參與和實施的所有社會調查過程。它不僅是社會學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形式,而且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徑。
在社會學教育的本科階段,主要包括社會學研究方法等相關課程中的社會調查實踐、論文寫作等研究中的社會調查實踐和專業實習的社會調查實踐。本文的相關資料主要來源于西北政法大學社會學專業學生的專業社會調查實踐。
二、研究性學習機制。
研究性學習機制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為導向,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主題,以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的學習活動。①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方式,也是大學本科教育和發展的基本方向。
“近代大學之母”柏林大學的創辦者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提倡建立研究型大學。他認為,大學應該是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及學術自由,科研是大學的重要職能。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完人”(whole man)。“完人”從學術研究中獲得理智和道德。因此,大學應該是一個探求科學與真理和培養個性與完善道德的場所。②德雷克·博克(Derek Bok)在考察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大學目標不能局限于智力發展領域,大學的責任是讓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形成一些極為重要的素質。③更值得關注的是,他明確提出了大學本科教育的目標框架,提出了八項本科教育基本目標“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識、適應多元文化的素養、全球化素養、廣泛的興趣、為就業做準備”。
在中國大學教育實踐中,研究性學習的活動模式大致有基礎學科實驗基地模式、“以項目為中心”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和學科專業課程模式三種。具體形式有:實行小班化研討的教學組織形式;導師制與導生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優秀到卓越的人才培養目標;課堂教學與課外創新活動并存。④西北政法大學在社會學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研究習慣,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研究性學習機制的構建。
三、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在“研究性學習機制”構建中的作用。
研究性學習機制是一種恢復大學科研職能和培養“完人”(wholeman)的教學與學習功能系統。社會調查實踐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參與項目或課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研究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不僅在實現形式上與研究性學習機制相同,而且在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社會調查實踐教學能夠帶動研究性學習機制的構建,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增強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科學研究意識。這一點主要體現為學生課堂討論和調查報告與論文寫作過程中利用所學社會學理論分析現實社會現象的主動性和能力明顯提高。參加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后,學生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討論和辯論。在討論和辯論過程中,他們常常能夠結合大量的社會事實論證自己的觀點。在一次關于教育政策的討論中,由于曾經參加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和鄉村小學的調查,他們從教學設施、師資配備等教學資源和家長與學生的主觀態度等方面列舉了大量實證資料說明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現象,并結合人力資本理論論證了這種不平衡可能造成的影響與后果。
在論文寫作與調查選題方面,學生已經不滿足于學院的題目指南,而是傾向于自主選題,所選題目涵蓋的范圍明顯擴大。他們既主動關注傳統文化,又關注城鄉社會經濟現象;既關注白領群體,又關注弱勢群體。例如,關注皮影和秦腔的保護與繼承,也關注城鄉老年人養老問題;關注城市白領女性的家庭地位,也關注農村早婚女性群體和農民工、流浪兒童、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關注神木免費醫療保險的獨特性與普適性,也關注農村農業合作社的發展與成效。同時,他們還將目光投向那些新出現的社會經濟現象和社會群體。例如,“娛樂至死”現象和網絡作家群體。在論文寫作方法上,他們越來越多地從以文獻研究為主的理論分析轉向以社會調查為主的實證研究,資料的處理和統計分析能力越來越強,結合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
科學研究意識得到強化在表現為遵循和貫徹實證主義方法進行調查研究,緊密結合社會事實理解和分析問題的同時,還注重對調查設計和調查過程進行反思。2011年興平調查組一位組員對資料收集過程進行了如下的總結和評價:“總體來說,我個人認為我們此次調查是比較成功的。……但對于先前的問卷及發放過程,我認為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一是問卷的問題內容價值不大,關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具體的解決措施,我認為此類課題就不適合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二是我對問卷的發放過程有些看法,因為這些問卷有些不是我們組員發放的,而是由我們其中一個組員的父母和老師完成的,在此我對他們表示感謝,但他們在對調查對象的選擇和問卷的解釋上可能是出現偏差的。”此外,他們對自己在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了客觀的評估和分析。例如他們總結:“在實踐調查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拒訪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我覺得要想降低拒訪率,就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博取調查對象的信任;二是要注意稱呼和表達適合和選擇適當的場合;三是問他一些他可能關心的問題,讓他覺得你站在他那邊。”“訪談是了解調查對象想法最直接的途徑,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在這其中,一個人的親和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計劃是永遠趕不上變化的,不斷出現的新情況使我們不得不更改一些計劃,而這時總會有分歧產生,在調查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想法自然不同,想要在統一意見很不容易,已經有了感受,再次訪談的時候所問問題角度也會不同,這對后來的材料整理很是不利。”如果沒有參與社會調查實踐,這些總結和體驗就很難如此真切。
2.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能力。現代社會是一個有機團結的社會,強調團隊成員的協作精神和能力。團隊協作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團隊工作效率能力的重要指標。不僅是個人能力,作為團隊的一員與其他成員協調合作的能力也成為企事業用人單位考察和錄用人才的重要考量指標。社會調查實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需要每個小組成員都根據需要扮演好相應的角色,在自己的職位上各盡其能、互補互助、通力協作。通過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領會團隊協作的精神,而且具備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他們認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活中更需要的是一個團隊的精誠合作。在團隊合作的情況下才能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奏響優美的旋律,舞出優美的舞蹈”。通過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他們學會了如何與同學相處,學會了尊重、寬容和信任,以及欣賞和溝通。用學生自己的話說,他們通過實踐“收獲了最純最真的友情,學會了擁有愛和給予愛”。
3.社會調查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關注社會的主動性,促使學生樹立了社會責任感。如上所述,調查報告和論文的選題顯示,學生關注社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高。此外,學生真切地認識到了社會調查實踐的重要性,并以積極的態度以實際行動爭取和參與各種社會調查實踐。他們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收獲的是比聽更直觀的經驗,比看更深刻的體會,比想更透徹的感悟”。2010年神木調查小組一位同學寫道:“通過這次神木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名社會學專業的學生,一定要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中去,走向田野方能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之道。理論是工具,實踐是手段。走出課堂,田野里有更廣大的一片天地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2011年“西安市早餐工程銷售人員的社會支持系統”調查小組一位同學寫道:“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書本和試卷上,只有通過多次的實踐才會更深地理解知識的內涵,才會更恰當地和更靈活地運用知識。我們作為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在社會學業知識的學習中,更應該注重實踐。只有這樣我們的調查,才會經得起事實的考驗,才會得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解決社會問題。不至于‘紙上談兵’。”有了這些認知之后,學生們不再放過任何參與社會調查實踐的機會,不僅積極參與學校團委、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的各種調查活動,還積極報名參加市級和省級及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活動。“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關注社會,用實際的行動來實踐自己的價值。”這句為早期參加社會調查的學生作為自己實踐的感受寫出的總結性話語變成了社會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準則,為越來越多的學生認可和踐行。
具備了這些能力和精神,既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又有助于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更好地適應工作要求和工作環境。根據目前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的走向,參加社會調查實踐活動次數越多,參與程度越高的學生,其考研和找工作的成功率越高。根據反饋發現,通常這些學生無論是進入新的學習環境還是工作環境都能很快適應,與新的同學、同事和諧相處,并以較高的效率出色地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
可見,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既符合研究性學習機制的理念,又符合研究性學習機制的實踐要求,在研究性學習機制的構建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注釋:
①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68-174.
②[德]彼得·貝格拉著.威廉·馮·洪堡傳[M].袁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76.
③[美]德雷克·博克.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M].侯定凱等譯.上海:華東師范人學出版社,2008:39.
④張利榮.大學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現策略研究[D],博士論文庫,2012:114-118.
參考文獻:
[1]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德]彼得·貝格拉著.威廉·馮·洪堡傳[M].袁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3][美]德雷克·博克.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M].侯定凱等.上海:華東師范人學出版社,2008.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如何使專業與就業形成良性互動、如何使理工院校中的文科專業有出路、使畢業生有就業競爭力,這些是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通過15年的教學探索,筆者認為,理科院校的文科專業只有辦出特色才有助于專業的生存發展和畢業生的較好就業。為此,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學社會學本科專業為例,對特色專業與就業的關系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以此為文科專業建設和就業提供借鑒。
一、社會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狀況
目前我國有社會學本科專業共77個,分布于重點大學和一般本科院校之中。成都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社會學本科專業開設于1995年,屬一般本科院校中的文科專業,有畢業生800余人,在校生267人,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從畢業生的就業追蹤信息中獲取就業和專業辦學情況是一條有效的途徑。為此于2010年5月至8月從1999至2010年畢業的學生中選取80人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最大年齡32歲,最小年齡23歲。
就業競爭力是一種獲取就業機會并適應職業發展的綜合能力,包括基本求職能力、職業適應能力兩個部分。基本求職能力是發現和利用就業信息并獲得相應職位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測量指標有三個:對就業形勢的評價;第一份工作單位的時間、業務、職務;找到工作的途徑。職業適應能力是工作過程中取得成績和尋求更好工作機會的能力,測量指標有三個:現在工作狀況;工作變動情況;工作滿意度。根據就業競爭力的測量指標,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狀況調查結果如下。
1.基本求職能力
(1)就業形勢的好壞是客觀存在,但對就業形勢的評價能夠反映畢業生就業信息發現與獲取能力,認為就業形勢好的比例越高,越證明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強。認為自己畢業那年就業形勢“非常好(1.3%)和比較好(26.3%)”合計為27.6%,“說不清”占30.0%,“不太好(38.6%)和非常差(3.8%)”合計為42.4%,這表明多于1/4的畢業生對當年就業形勢作出好的評價,這部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較強。但有超過四成的畢業生在就業信息發現方面的能力較低。
(2)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單位情況反映求職的起點,以每年7月底為分界線,之前的為畢業當年,之后的為延遲就業,畢業當年找到工作的學生比滯后找到工作的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強。從調查可見,近年來我校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當年就業的比例為90%,滯后就業比例為10%,高于全國大學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業率超過80%,2002年為80%,2003年為75%,2004年為73%,2005年72.6%,近幾年為70.6%左右。[1]從第一個就業單位來看,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占26.6%,在企業工作的占62.5%,在學校工作的占9.4%,自主創業1人,占1.5%。從具體業務來看,從事管理類業務的占41.3%,從事執行類業務的占58.7%。從職務來看,擔任初級職務的占95.2%,擔任中級職務的占4.8%。
(3)畢業生就業渠道越是通過人才市場競爭獲得,就業競爭力越強。調查表明,社會學專業畢業生通過人才市場就業的占65.6%,通過家庭、親戚朋友就業的占34.4%。近2/3畢業生通過市場就業,就業競爭力較強。
2.職業適應能力
(1)經過若干年職業生涯的磨礪,截至2010年7月,畢業生的職業發生了一定變化。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占32.8%,在企業工作的占53.1%,在學校工作的占10.9%,自主創業的占3.2%。可見,在政府部門任職的比例上升了6.2個百分點,在企業任職的比例下降了9.4個百分點。現在從事管理類業務的占57.8%,上升了16.5個百分點,從事執行類業務的占42.2%,下降了16.5個百分點。從職務來看,現在擔任中級職務的占25%,上升了20.2個百分點,擔任初級職務的占75%,下降了20.2個百分點。
(2)從工作變動次數來看,60.9%的畢業生工作變動1次以上,39.1%的畢業生至今沒有變動工作。就變動工作的原因來看,尋求更好工作機會的占30%,通過變動工作積累經驗的占25%,其他原因的占45%。沒有變動工作的原因是工作穩定,有預期的升遷機會。凡是工作穩定和尋求更好發展機會的變動都被視為就業適應力強的表現,可見畢業生的職業適應力較強。
(3)工作滿意度是衡量職業適應力的重要標志,從現在工作滿意度來看,“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比例合計為57.7%,“一般”的占34.3%,“不太滿意”的占8.0%。這表明畢業生的職業適應能力較強。
可見,我校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的總體就業能力較強,尤其是市場就業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較為顯著,能夠憑借專業素質在人才市場上獲得就業就會,并在職業實踐中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實現職務上升,由執行職位提升為管理職位,畢業生普遍對現在的工作具有較高的滿意度。在最近幾年的就業市場上,我校社會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一是就業素質進一步優化,就業更有信心;二是就業方向更明確,能夠根據職位提供相應的學習和技能簡歷,使學習和就業職位的相關性更高,就業成功率提高。三是一半以上的畢業生贊同我校社會學專業可以在公共關系、社會調查和社會工作方面辦出特色。
二、特色專業與就業競爭力的關系
特色專業是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質量等方面具備獨特風格和個性特征的專業,其培養的學生在某些素質方面優于其他學校該專業學生,得到社會認可,具有較高聲譽。特色專業的“特色”有三種表現形式:“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我校社會學2009年被評為校級特色專業,其特色歸結為:(1)專業屬性與職業屬性有機結合,克服了社會學專業職業屬性模糊的缺陷;(2)就業指向明確,應用性特征顯著,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構建涵蓋社會學專業主干課程,以公共關系、社會調查、社會工作為特色的學科專業教學體系;(3)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變通和社會適應能力。特色專業建設對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1.彰顯就業方向
高等教育大眾時代已經來臨,高等教育擴招導致專業趨同現象突出,專業特色成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件,也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特色專業劃分了人才市場的層次和功能分區,使得用人單位能夠根據特色專業的優勢選擇到最佳的畢業生,為用人單位提供了選擇畢業生的直觀標準。在明晰社會學專業一般屬性的同時,增強了專業的就業指向,既使學生明確了專業的就業方向,也使用人單位對社會學專業有明晰的認識。
2.造就畢業生獨特的就業素質和優勢
特色專業獨特的定位、培養方案和教學方式方法使得自己與其他同類專業有差異,形成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重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同時使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更加了解,有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學到實在的知識,培養過硬的技能,知曉專業優勢,為就業方向打下堅實基礎。
3.形成品牌效應
在專業趨同背景下,特色專業凸顯高校之間的差異,特色專業就是學校的品牌,對提升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促進作用,也會吸引更多的用人單位到這類學校挑選畢業生。
三、社會學特色專業形成的路徑
1.特色專業形成的內外環境分析
(1)就業市場行情分析。就業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專業方向、數量和質量影響特色專業的選擇方向。人才需求狀況取決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技術和產業發展狀況。我國目前奉行科學發展模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社會學專業以其特有的調查研究技術、多元化的理論視角、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積極介入新型發展模式之中,就業需求和前景廣闊。教育部社會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學會前會長鄭杭生教授2004年組織全國社會學系開展了關于社會學專業現狀與前景的調查,結論是:未來社會發展對社會學人才培養的需求量將大大提高,人才分布的行業領域將更為廣泛,人才質量層次也將大大提升。社會學專業人才的具體分布領域是:各級各類研究機構和學校的社會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各級政府所需要的社會學人才;社區建設和社區發展所需要的社會學人才;勞動管理、婦女工作、青少年工作、工會工作、老年工作以及犯罪矯治等具體社會工作所需要的社會學人才;企業或公司等經濟活動部門所需要的社會學人才。
(2)相關高校專業情況分析。要了解其他高校相同專業的情況,才能知己知彼,準確定位,實行差異化建設。目前四川省有社會學類專業(社會學、社會工作)12個,其中本科專業11個,專科專業1個。有社會學碩士點的高校1所(四川大學),有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的高校2所(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省級社會工作特色專業3個,我校社會學專業是四川省第一個社會學本科專業,是中國社會學學會理事單位,在全國具有一定專業知名度,綜合實力在四川省內高校位列第五,處于中上等水平。
(3)學校區位和學科優勢情況分析。學校區位是影響專業建設的地理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因素的總稱,對特色專業建設具有導向功能。每個高校社會學專業都要在一般屬性基礎上思考和構建自己的獨特性。如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專業注重法律社會學的特色建設。清華大學社會學專業著重發展城市社會學、醫學社會學、轉型社會學3個方向。沈陽師范大學設立社會學學院,在社會政策咨詢和社會服務方面在遼寧已開始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學專業確立了以農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社會保障、環境社會學和信息社會學為重點的研究方向。優勢學科和專業是影響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因素,對特色專業建設產生暈輪效應。結合我校資源環境、能源、地質災害防治等優勢學科和地處西部的區位特征,確立了環境社會學、城鄉社會學和科技社會學的教學科研方向,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社區調查、企業行政、市場開拓等方面培養學生實務能力。
(4)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意見分析。從畢業生的追蹤調查中獲取專業建設信息,從中知道專業人才的職業適應狀況。通過對用人單位的訪問,從中了解畢業生職業勝任狀況,為專業建設方案制定提供了依據。
2.特色專業建設規劃與實施
(1)優化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結構。在內外環境調查分析基礎上確定特色專業建設目標和方案。1)我校確定社會學專業建設的思路是: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中心,增加專業屬性和職業屬性,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2)在190個學分中,必修課學分144.5,占76.0%,選修課學分45.5,占24.0%。理論學分139.5,占73.4%,實踐學分50.5,占26.6%。3)優化課程設置,取消4門存在重復內容的課程:“管理社會學”、“文化社會學”、“人際關系學”、“法律社會學”。增設2門實務性和職業屬性強的課程:“團體社會工作”、“個案社會工作”。壓縮理論課時,增加應用型課程課時:“中國社會思想史”學時由72減為56,“心理學”學時由56減為48。“社會統計軟件與應用”學時由32增加為40。4)在課程體系方面形成了有機聯系,凸顯了社會學專業屬性與職業屬性的結合。設置了教育部社會學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定的11門課程,奠定了社會學專業學科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礎。在特色方向上初步形成公共關系、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公共關系模塊由“公共關系學”、“公關策劃”、“公關心理學”、“廣告學”、“組織行為學”等組成;社會調查模塊由“高等數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社會統計軟件與應用”等組成;社區服務模塊由“社會工作概論”、“團體社會工作”、“個案社會工作”、“社區概論”、“公共政策分析”、“社會保障”、“農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等組成。
(2)加強實驗室、實習基地和第二課堂建設。建有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實驗室,在專業主干和方向課程中設有實驗教學環節,通過實驗課程設計等環節增強學生應用能力。建有實習基地,使得學生在公共關系、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得到檢驗和運用。設立認知實習、科學研究、學年論文、教學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前后相繼的實踐環節,增強了大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另外,社會學專業所在的文法學院還有相應的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環節,如演講比賽、暑期實踐、志愿者服務、文化藝術節、魅力文法晚會、大學生記者站、勤工儉學、國旗班、心理驛站、農民工子女結對服務、黨員服務隊等,這些活動對大學生接觸社會、感知人情世故、培養人際溝通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與第一課堂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和互補結構,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就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3)促進教學與科研互動。本科教學質量是生命線,通過科研促進教學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一般規律。為此,充分發揚社會學專業教師科研優勢,有意識地通過吸收學生參與科研、指導學生科研立項等方式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研究能力。學生課外科技立項數量和質量近幾年大幅度上升,并獲得四川省和學校大學生科技成果多項獎勵。學生在就業和工作中顯著感受到科學研究和調查研究訓練帶來的好處。社會學專業教師在農村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科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優勢領域開展研究。申報各種科研課題,提高學術水平。鼓勵教師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學內容,編寫特色教案、特色教材,通過校教學骨干和科研骨干培養計劃,進一步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注重科技哲學與本科相關課程的貫通,達到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