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04: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園學前班家長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首先,看到各位家長能按時來參加我們這次家長會,我感受到了你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從我接班到現在已有快兩年的時間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于每個孩子的情況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總體來說,每個孩子不管在課堂上還是在作業的完成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有進步,我們班的孩子在過幾個月就要上小學了,現在面臨著一個幼小銜接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召開著次家長會的目的之一。
一、班級情況分析及培養方向:
本學期本班有25名幼兒,我聽到家長們反饋給我的信息和看到孩子們平時在幼兒園的表現,感覺孩子們普遍存在這樣幾個問題:自我約束有待加強,做事缺乏一定的耐心和自信心不足,相信這些能力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訓練是可以改變的,他們的可塑性很強,正處于良好習慣的形成階段,孩子們很容易模仿的,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希望家長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也先要做到,為孩子做個好榜樣!舉例。比如隨地吐痰/罵人現象居多
有的家長對孩子缺乏自信心方面教育方法欠佳。主要是平時對孩子鼓勵和表揚的話太少,當孩子做什么事沒有達到家長要求的時候,可以多給他一些鼓勵,我們大人都需要別人的表揚,何況是孩子呢!您的一句表揚會給他帶來無限的動力,教育也要有分寸,所謂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家長可以多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讓他覺得自己很棒,增強自信心。當然孩子有犯錯的時候,該批評就要批評,第一次不及時指出來,下次再犯就很難糾正。
家長們很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尤其是拼音/數學),那試問家長朋友們,掙錢重要還是孩子重要?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每一個孩子完成他們在學前班的課程,同時也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工作,每天抽出點時間檢查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并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字,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現在的孩子很聰明,學會了為爸爸媽媽圓話。《家長作業》周一不交說是沒有帶,其實,是家長沒有做孩子不敢交,怕老師責備。試問,孩子撒謊是誰的責任?!所以,您的十幾分鐘對孩子來講意義重大。
二、家園共育做好入學前教育工作:
我國教育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特別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我們學前班的老師,更會以耐心、仔細、認真的態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作為家長,你們也更加迫切地希望孩子學得多,學得好。
我們幼兒園非常重視學前班幼小銜接工作。本學期在課程安排上進行重組和綜合,既體現課程的多元化和可選擇性,也體現了課程體系的科學性。
下面我把我們學前班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介紹一下。
1、在教育方面:學前班共設了語言、拼音、識字、寫字(歸杜老師帶),數學、英語、藝術(唱歌、美術)健康(輪滑)九門課程。本學期的英語和美術采用北京紅嬰專供教材,英語要求幼兒回讀每個故事當中的單詞幾基本對話,并能將故事有感情的表演下來。美術及語言要求請杜老師來說明一下。
2、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3、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1)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每個人都認識到它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落實、做到位就不哪么容易了。家長們請樹立堅持的意念,….你們也要付出才行,不要老是給孩子提要求。安全的情況下…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有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2)通過各種游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和規則的意識,并鍛煉幼兒的體魄與品質。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幫助幼兒學會自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增強幼兒獲得成功的信心。我們成人要做個有心人,發現問題或孩子的優勢或長處我們要耐心的引導,不要包辦代替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三、做好家長工作,建立良好的家園互聯網。
其實,就在李真參加家長會的那天,北京市下發了針對幼兒園“小學化”的禁令,并強調要在4月中旬之前檢查全市各類幼兒園中是否存在教授小學內容、提前“搶跑”的情況。一旦發現有幼兒園存在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小學內容,園長會被嚴肅問責,幼兒園也將被降級。
“禁令”僅僅一周,效果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在天天把教材拿回家的時候,海淀區的悅悅小朋友也不用在幼兒園學拼音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幼兒園都是民辦園,而此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的規定只在公辦園執行得比較好。
對教委的禁令和帶來的效果,不少家長舉雙手贊同。
“那天開家長會的時候,聽老師說怎么教孩子列豎式計算,我很反感。”李真說,讓這么小的孩子學豎式有害無益。
周玲的兒子現在上中班,她也是政策的支持者:“學習的難度要與年齡相符,硬把小學才學的內容提前塞給孩子,他們也難以吸收。”
既然家長都贊成,那么“令行禁止”不就“天下太平”了?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1)06-0024-04
一、問題的提出
流動兒童是指隨父母或其中一方離開戶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區生活的兒童(虞永平,2010)。本研究將流動幼兒界定為隨父母或其中一方離開戶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區生活的3~6歲兒童。
北京是全國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達726萬人,其中包括一部分流動幼兒。根據文獻調研,現有關于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問題的,對學前教育狀況的研究尚不多。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北京市流動幼兒學前教育現狀,有利于掌握北京市流動幼兒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以更好地解決流動幼兒學前教育問題。
二、調查對象、內容及方法
1 調查對象
帶3~6歲兒童在北京生活的外來流動人口。
2 調查內容
著重調查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現狀和流動幼兒父母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3 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采用問卷法。研究者在北京市東城區、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的東四十條、望京、太陽宮、芍藥居、世紀村、酒仙橋等地的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建材市場以及東辛店村、西村、東小口村、肖家河村、衙門口村對141個有效對象作了問卷調查。問卷在研究者的指導下填寫,當場回收。141個有效對象中有8人拒絕接受調查,5人在調查過程中中斷調查。因此回收的有效問卷共128份(代表128個家庭)。相關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軟件加以分析。
三、研究結果
1 流動幼兒家庭的基本情況
平均每個外來流動人口家庭的來京人數為3.92人,最少3人,最多8人。四口之家最多,有60個,占46.8%;三口之家居第二位,有45個,占35.2%;五口以上家庭有23個,占18%。128個家庭中,多子女家庭有77個,占60.1%;獨生子女家庭有51個家庭,占39.9%。
這128個家庭中有20個(15.6%)在北京沒搬過家,108個(84.4%)在北京搬過家。46.9%的家庭因拆遷而搬家,18%的家庭因工作原因搬家,13.3%的家庭因房租漲價而搬家,1.6%的家庭因環境不好而搬家,還有20.2%的被調查者沒有填寫搬家原因。搬家次數最多的有10次,平均搬家2.8次。
(1)流動幼兒基本情況
在被調查的128個流動人口家庭中,男孩72人(56.2%),女孩56人(43.8%)。年齡跨度為3~6歲,其中3~4歲有62人(48.4%),4~5歲有37人(28.9%),5~6歲有29人(22.7%)。
(2)流動人員的基本情況
年齡分布:父親34人(26.6%),最小24歲,最大43歲,平均年齡30.21歲;母親94人(73.4%),最小23歲,最大44歲,平均年齡31.94歲。
戶口類型:父母親都是農村戶口的有115人(89.8%),擁有城鎮戶口的有13人(10.2%)。
文化水平:初中學歷有79人(61.7%);高中學歷19人(14.9%);小學學歷16人(12.5%);沒上過學6人(4.7%);高職或中專5人(3.9%);大專3人(2.3%)。
父母職業:從事個體經營的有89人(69.5%);從事教師職業的有2人(1.6%);無工作的有14人(10.9%);從事其他工作如售貨員、服務員等的有23人(18%)。
經濟狀況:家庭月收入在3001~4500元的有44個(34.4%);在1501~3000元的有41個(32%);在4501~6000元的有23個(18%);在6001~7500元的有7個(5.5%);在1~1500元的有5個(3.9%);7501~9000元的有3個(2.4%);0元的家庭有2個(1.5%)(做生意虧本);在9001~10500元的有2個(1.5%)。被調查家庭中有一個家庭較為特殊,其月收入在10500元以上。這些家庭平均月收入為3803.7元。
2 流動幼兒學前教育情況
(1)流動幼兒學前教育的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128個流動人口家庭中有55.5%的住家附近有公辦園,35.2%的住家附近有私立園,2.3%的住家附近有學前班,7%的住家附近沒有幼兒園或學前班。
這些家庭中的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總體情況見表1。
對于孩子進入公辦園的難度,認為“很難的”有94人,占73.4%;認為“較難的”有25人,占19.5%;認為“一般的”有2人,占1.6%;“不了解的”有6人,占4.7%;而認為“不太難的”僅有1人,占0.8%。
流動幼兒的家長認為孩子很難進入公辦園的原因有多種,有101人(78.9%)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公辦幼兒園對流動人口子女要額外收費用,且收費太貴,有45人(35.2%)認為沒有北京戶口是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詳見表2。
對于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費用(包括學費、餐費和興趣班費用),有33人(25.8%)表示能承受每月300元以內;66人(51.6%)表示能承受每月301~500元;25人(19.5%)表示能承受每月501~800元:能承受每月801元以上的僅有4人(3.1%)。
(2)未入園(學前班)流動幼兒的教育情況
調查顯示,128個家庭中,有35個家庭的幼兒尚未進入學前教育機構接受教育,原因詳見表3。
這35個沒入園(學前班)的幼兒跟在父母(個體經營戶)身邊的有22人,占62.9%,他們整天在攤位周邊玩耍,或幫父母照看攤位;無人照看、跟鄰居孩子一起玩的有9人,占25.7%;由家人照顧的有4人,占11.4%。
(3)在園(學前班)流動幼兒的教育情況
調查顯示,93個在園(學前班)的流動幼兒入私立園的最多,有77人,占82.8%;入學前班的有15人,占16.2%;而進入公立園的最少,僅有1人,占1%。
這些幼兒每月的教育支出(包括學費、餐費和興趣班費用)500元以下的有46人,占49.5%;501~1000元的有28人,占30.1%;1001~1500元的有15人,占16.1%;1501~2000元的有4人,占4.3%。
①流動幼兒家長對園所教育質量的評價
本研究調查了流動幼兒家長對幼兒園環境、
設施、教師態度、膳食、教育教學水平等方面的評價,以此間接了解園所的辦學水平。
研究者將流動幼兒家長對孩子所在園所環境、設施、教師態度、膳食、教育教學水平五方面的評價分為很好、一般、差、很差四個等級。結果顯示,流動幼兒家長對環境的評價平均值是1.9457,對設施的評價平均值是1.8043,對教師態度的評價平均值是2.1290,對膳食的評價平均值是1.9011,對教育教學的評價平均值是1.9022。
②流動幼兒所在園所召開家長會的情況
93個在園(學前班)流動幼兒的家長認定幼兒園或學前班沒有召開過家長會的人最多,有57人,占61.3%;認定召開過1次的有18人,占19.3%;認定召開過2次的有15人,占16.1%;認定召開過3次以上的有3人,占3.3%。
(4)流動幼兒家長對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
128個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幼兒園“收費過高或偏高”的有78人(60.9%),認為“收費一般”的有48人(37.5%),認為“收費偏低”的只有1人(0.8%),“不清楚”的有1人(0.8%)。希望住家附近的學前教育機構“免費”的有13人,占10.2%;希望“交少量費用”的有115人,占89.8%。
認為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費用應該“由父母支付”的有20人(15.6%),“由政府支付”的有13人(10.2%),“由父母與政府共同支付”的有95人(74.2%)。
筆者還就流動幼兒家長對學前教育內容的認識作了調查,詳見表4。
在對幼兒園的期望方面,有76人(59.4%)希望“收費能讓自己負擔得起”;有87人(68%)希望“教師教育水平高”;有76人(59.4%)希望“注重安全營養與健康”。
總體看來,北京市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狀況不容樂觀。原因主要是公辦園、上等級的私立園或辦學質量較好的私立園每月都需繳納動輒近千元或超千元的學費,有的還要收取高額贊助費。接受調查的流動人口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高昂的學費對于大部分流動人口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家庭經濟收入低、幼兒園收費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流動幼兒接受教育的質量,但經濟條件不是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唯一限制因素。雖然流動人口中有89.8%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也偏低,但他們中的大多數認為孩子有必要接受學前教育,希望孩子能進入辦學質量較好的公辦園。然而,學費貴、沒有北京戶口、不收外地孩子、附近沒有公辦園等各種原因都影響了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質量。由于學前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政府支持力度不夠,流動幼兒普遍缺乏公平的學前教育機會。因此,流動幼兒要么只能在收費便宜、園舍和師資條件較差的村辦園、個體辦園接受學前教育,要么不上幼兒園。研究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一些在望京居住的流動幼兒不能進入附近的公辦園,不得不到望京以北十幾公里外的西村上私立幼兒園。有的有2~3個孩子的家庭因負擔不起幾個孩子同時上幼兒園的教育費用。只能讓其中1~2個孩子放棄上幼兒園。根據科爾曼和布徹?卡森的有關研究,通常有五種家庭的父母不能給孩子提供適當的榜樣和良好的教育,即不充裕家庭、動蕩家庭、家庭、虐待性家庭和不完整家庭。流動幼兒的家庭是典型的不充裕家庭和動蕩家庭,不能給孩子提供理想的教育,這對孩子的成長肯定有不利影響。
四、思考
首先,發展學前教育一定要依靠政府發揮主導作用。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的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流動幼兒學前教育問題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只能由政府主導。例如,政府要及時了解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增長或流動情況,了解流動幼兒學前教育的狀況和需求,制定針對流動幼兒的專項學前教育計劃,在流動幼兒聚集的地區適當興建或擴建公辦幼兒園。城市各類幼兒園應為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提供機會,放寬對流動幼兒的入園限制,學習上海、江蘇蘇州、廣東惠州等地政府為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學前教育問題摸索出來的有效經驗,積極探索適合北京地區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措施,盡可能滿足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
隨著黨的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日益被重視,受教育面逐漸擴大,大部分鄉、鎮辦起了不同規模的幼兒園和學前班。但是,農村學前教育由于其基礎薄弱,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有待我們共同關注,進一步探討發展策略。
一、農村學前教育現狀
近年來,隨著小學布局調整進程的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廣大干部群眾對科學知識認識程度的提高,幼兒園或學前班在農村應運而生,大量涌現,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農村學前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縣、鎮中心幼兒園的辦園層次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從整體上來說,還存在諸多的問題,由于多元辦學管理和各種制度還不夠健全,教育主管部門無力嚴格管理等原因,當前山區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弊大于利,特別是村級幼兒園的問題更為嚴重。如當前政府對村級幼兒園的投入幾乎為零,對村級幼兒園的管理完全采用小學式的管理方式,這與基礎教育的快速發展相比,顯得極不協調,已經很難滿足群眾對幼兒教育日益增長的需要。甚至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農村學前教育出現的問題
(一)對學前教育不夠重視
由于受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學前教育目前仍處于邊緣地位。一方面學前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范圍,人們普遍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各級教育機構的關注和支持力度不強.因此,呈現出學生流動性大、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材不完善、班額大等現象,影響和制約著農村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教育觀念滯后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盲目追求顯性結果,忽視對孩子情感、態度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等隱性教育過程。一些學校受經濟利益驅動,把學前班看作學校創收的渠道,開設興趣班、特色班,迎合家長心理,吸引生源,不顧及幼兒成長規律。教師覺得,不給孩子灌輸知識,學校領導和家長會否定自己的工作。
(三)師資力量薄弱。幼師隊伍結構不合理
農村師范學校擇優錄取比例低,幼師專業又不予分配,加之名師進城熱和老教師退休熱,導致山區農村教師嚴重缺編,幼師專業緊缺。青年教師不足。幼師隊伍結構一是職稱結構不合理。根據湖南省2007年教師隊伍規劃統計數據顯示:在幼兒園的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的165人, 中級職稱的8530人,而未評定的有20849人,其中中高級職稱只占33.7%,而未評定職稱的占66.3%.且這些未被評定的教師95.6%都在農村。二是年齡結構不合理,農村幼兒園中的老中青教師梯隊結構不合理,農村中還有大量的民辦教師,且發現很多大齡教師出現粘崗現象,造成教師老齡化等問題。
(四)幼兒年齡構成較為復雜
在農村學校的村級學校, 學前教育幼兒園的年齡構成極為復雜。在一個學前班里,年齡結構從不滿三歲到六歲以上。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農村不比城市的幼兒園,分為小班、中班、大班到學前班, 小班是三歲及以下的兒童就讀, 中班是三至四歲兒童就讀,不到五歲的就可以讀大班, 五到六歲就可以讀學前班了。但是農村學校不同,農村學校不可能沿用從小班到學前班的教育模式,不僅生源不夠,師資力量也是問題。
(五)幼兒園管理相對不完善
農村幼兒園特別是村級幼兒園是影響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一是幼兒園布局不合理,規模小、園舍陳舊、設備簡陋,辦園條件差;二是很多村辦幼兒園人數少,辦園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費教育資源;三是“小園”沒有專職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低,教師疲于應付,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兒童的發展特點與教育規律,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距甚遠,限制了幼兒園質量的高,群眾對幼兒園不滿意,個別村對幼兒園還采取排斥態度,侵犯幼兒園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基于此,幼兒園的園所維修、設備購置等項開支,就都從小學公用經費或者學前教育學費當中列支,這讓緊張的經費更加捉襟見肘。另外,私立幼兒園的盈利傾向嚴重,不服從管理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特別是園舍擁擠、安全設施等問題更是難于管理。
(六)學前教育經費不足
目前,學前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 國家不納入財政統籌中, 因此教育經費得不到保證。同時,國家只要求各級辦園單位有責任對所辦幼兒園給予扶持和支持,但沒有統一明確規定各地區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比例,各地僅靠收費和視財力情況給予專項補助很難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的需要。此外,由于各區縣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收費標準不統一。有些地區收費過低,許多鄉鎮和村都不愿承擔辦學責任,再加上隨著農村教育附加費被取消.更加劇了農村幼兒園經費的短缺,使得學前教育面臨嚴峻挑戰。經費不足農村幼兒園設備不得不異常簡陋。農村學前班90%為一年制。每個學前班一間活動室,3歲一5歲的孩子共處一室,每班40個一60個學生,室內空間小,孩子多。有一些學前班沒有圖書,沒有任何玩教具,更沒有適合幼兒使用的廁所、飲水設備和洗手條件等,嚴重影響教育質量。
總的來說,我國當前農村學前教育問題十分緊迫,雖然國家和政府正在日漸重視這個問題,但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對癥下藥,方才能給我國廣大的農村學前兒童一個公平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化敏,關于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J],早期教育,2003
[2]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2010年教師隊伍建設規劃[z],2003.8
[3]章柳英,江西省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1999(1)
幼兒園學前班與小學的銜接,是幼兒園教育的最后階段,是小學教育的初始階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現在以甘肅省通渭縣史家廟幼兒園學前班與小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為例,談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甘肅省通渭縣史家廟小學位于隴西、甘谷、武山三縣交界處,非常偏僻。在校教師22名,在校學生532人,其中學前班現有56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4人,科任教師6人。
一、一年級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自理能力差,依賴心理較重。主要體現在,不能要求自己按照課程表在上課前做好學習準備;不能分類整齊的整理好自己的書包;遇事不能動腦筋,請求他人的幫助,一味地用哭來表達無助。
(2)學生自控能力差。有些學生自由散漫,聽課效率不高,課堂上小動作不斷。
(3)不適應小學一日常規。規則意識和遵守紀律能力差,比較隨意,對小學的一日常規不了解,如上課鈴響了,有的還在教室外追逐打鬧。
(4)學生識字能力較強,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全班50%的學生識字量在300個以上,這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對目前所學的知識都早已掌握了。因此,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走神現象嚴重。
(5)孩子動手能力較差。一是握筆姿勢不是很正確,運筆不自如,書寫質量不高;二是數學課堂的學具操作笨拙。
二、學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教材不符合當地的教育現狀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課程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學前班的教材只有語言、數學、拼音以及相關的練習冊等,沒有達到《綱要》提出的五大領域,教材是湖南出版社的,存在地域文化的差異性,該教材沒有配備教學掛圖、教學光盤,教師無法讓孩子理解所教的內容。
2. 學前班教師專業素質較低
(1)教師老齡化。學校安排的教師大多數為快退休的老教師,不能夠帶動孩子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師資短缺。學前班的6名教師中,只有一名教師為幼教專業。教師不能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教學,影響了孩子在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
(3)“小學化”現象突出。沒有以幼兒的發展為本,主要以傳授知識為主,把幼兒和小學生放在同一起點上來要求。
(4)管理要求不一致。年輕教師要求嚴格,課堂教學秩序穩定;而年齡較大的教師溺愛心理重,教學秩序混亂一團,孩子各干各的,沒人認真聽講。
三、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 學前教育的觀念問題
(1)教育管理部門,忽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只重視小學教育。
(2)學校忽視學前教育,認為學前班的孩子就是往大了長,沒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造成教師教學松散、不認真。
2.專業教師師資力量缺乏
由于經濟條件、地理因素,具有專業素質的教師不想到農村學校教學,導致專業教師短缺。
3. 家長的認識不到位
家長信奉“三歲驗老”,把“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為“早期智力開發”,強調知識技能的學習,忽視其他方面的教育。
四、如何才能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1. 轉變教育觀念
學前班的教育教學要克服“小學化”現象。要以《綱要(試行)》為指南,對兒童實施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全面發展的教育,為幼兒上小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 加強農村學前班教師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愛崗敬業、合格而穩定的學前班教師隊伍,杜絕由小學教師兼課。要通過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3. 幼兒園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如讓幼兒與教師一起整理教室,每個人要收拾自己的學具,整理自己的書包。
(2)幼兒聽、讀、寫能力的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要通過逐步培養幼兒講述故事和復述故事的能力來實現。要使幼兒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讀物,并且進行耐心輔導,組織幼兒朗讀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每天學寫中文數字、阿拉伯數字以及比較簡單的詞,培養幼兒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3)遵循幼教規律,樹立目標意識。學前班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和個體差異,合理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各領域內容要相互滲透,注重整合性、趣味性、有效性。
4. 家長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在幼兒入學前的幾個月,小學里的學習生活情況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例如,學習什么課程,每天要上幾節課,作息的制度,上課、下課要注意些什么等,使他對學校的生活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2)設置出家庭學習環境,購置寫字臺、臺燈、書架等,給幼兒創設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5. 小學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增加趣味性教學。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該學一些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之類的學科。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家長需要做哪些配合工作。
(2)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事情做起。比如,教學生學會處事要謙虛、對人有禮貌,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等。
總之,教師和家長要積極配合好,共同做好幼兒園學前班與小學的銜接工作。要讓學生既愿意上學,又具備能夠克服困難的能力,從而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學前班到小學的過渡。
參考文獻:
各單位要認真學習《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和省教育廳《省一類幼兒園評估指標體系》、《省民辦幼兒園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等上級相關文件精神,抓住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春天這個機遇,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規范辦園、科學保教工作,積極引導學前教育工作者和教師深刻理解我省規范辦園、科學保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規范辦園、科學保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以適應學前教育的新發展。
二、端正思想,制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1、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各單位要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形式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兒教師中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者,端正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體幼兒教師(含幼兒園辦園者和幼兒園園長)中深入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認真學習《綱要》,將全體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與時俱進,使之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對幼兒園玩教具、幼兒圖書的配備與指導,為兒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我們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長的需求,尤其是當園長的,一定要有正確的辦園思想和辦園理念。
3、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針對部分幼兒園辦園條件差,幼兒園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圖書圖片,教師難以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等現狀,各幼兒園要加大投入,配備必要的教育教學、游戲設施設備。縣教育局將組織人員通過明查暗訪、開展座談、教育教學效果測查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督。
三、加大工作力度,規范幼兒教育教學行為
各單位要按照省教育廳要求,嚴格禁止幼兒園使用教材,科學安排符合幼教規律的教育教學活動,注重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的發展。嚴禁教授一年級課程,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幼兒園不能任意增設英語、寫字、珠心算等課程。幼兒園不能以識字為主要目的,人為規定識字的數量。要讓幼兒通過聽故事、讀兒歌、做游戲、閱讀圖畫書,練習組詞、造句,使幼兒對漢字產生求知欲,培養他們對漢字學習的興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兒童早期閱讀,為正規的小學識字學習做好心理準備。嚴格控制課堂書寫量,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幼兒園(班)如要開設規定科目以外的課程,必須報請教育局批準。在活動組織和作息時間安排方面,注重按照相關規定制定教育教學計劃,開展備課、上課、游戲、教研、家長工作等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的順序和時間(包括晨檢、早操、上課、休息、眼保健操、游戲、飲食、睡眠等)。幼兒園、學前班每日授課不得超過3課時。學前班要制定課程表,每課時為30--35分鐘;幼兒園大班每課時為30分鐘;中、小班每課時為15—20分鐘。幼兒音樂游戲、體育游戲及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于2小時。嚴格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相關文件要求,使班級保教人員一日工作做到常規化、程序化。
在我國農村,農村學前班一直以來都是農村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為了了解目前農村學前班的現狀,筆者利用2006年寒暑假以及其他節假日和空閑時間,通過實地考察,走訪有關教育局領導、學校領導、學前班教師、學前班孩子家長,并向農村學前班孩子家長以及學前班教師發放問卷的方式,對廣西農村學前班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其中存在一些問題,也是我國農村學前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對我國農村學前班的發展有所啟示。
一、農村學前班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條件不夠好
設在幼兒園的學前班,還有一些玩具、如蹦床、滑梯,也有一些少兒書籍。而設在小學里的學前班沒有玩具、體育活動器材,難以開展一些游戲活動,缺少少兒圖書、錄音機、電子琴等教學資料和設備,更談不上電視機、影碟機、鋼琴,也沒有飲水和洗手設備。學前班一般只有一間教室,沒有音體室、圖書閱覽室、電教室、科學實驗室等。由于缺少教學資料,教室里的環境創設也不夠好,沒有手工區、玩具區等。免費論文。條件不夠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學前班教育是非義務教育,沒有引起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足夠的重視,教育經費來源不穩定,這也是全國農村學前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
(二)教育教學 “小學化”傾向依然存在
大多數幼兒園和小學都設有學前班,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還有一些小學就沒有學前班,允許5-6歲的孩子到小學一年級插班。在廣西,大多數學前班使用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適應性發展課程的學前班教材,有少數學前班使用小學一年級教材,有的使用其他教材。學前班的教學內容主要就是拼音、識字、寫字、做數學題等。教學內容上不僅有“小學化”傾向,教學方法和管理也和小學差不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傳授教學,教師認真講解,孩子聽和記。設在幼兒園的學前班一般還會組織一些活動,而設在小學里的學前班一般不會組織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去學習,這些學生和小學生一樣上自習、做早操、上課。一天至少上四節課,上課時間為40分鐘,下午放學時,教師還會布置一些家庭作業。
(三)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素養不高
目前,設在小學里的學前班教師大多由小學教師擔任,一般屬正式教師,他們的專業是小學教育或其他專業,學歷一般是中師、中專,有少數是大專,有職稱,月工資500元以上,由鄉鎮財政發放;而設在幼兒園里的學前班教師大多是高中畢業或初中畢業,屬臨時代課教師,月工資500元以下,由幼兒園發放,主要來自孩子的學費。學前班一般只有一名教師,沒有保育員,這名教師既管孩子的生活,又負責孩子的教育,白天上課,晚上備課,一天很忙。盡管工作辛苦,但從訪談以及回收的問卷結果來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也很愿意當學前班教師,這是因為:他們得到這份工作不容易,再就是,相對于其他職業,教師普遍被認為是一份干凈體面的職業。大多數學前班教師工作認真,但由于沒有經過學前教育專業訓練,缺少專業理論知識,也不具備吹、拉、彈、唱、畫、跳等基本技能,讓他們組織音樂、舞蹈、手工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教學真不容易,因而,他們的教學活動一般就是教孩子識字、做數學題等,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再加上工作后,他們很少有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所以,他們的知識結構沒有太大變化,技能也沒能提高。
(四)家長的一些傳統教育觀念不正確
由于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再加上近兩年國家對農民減稅等減輕農民負擔政策的實施,農村人的生活確實得到了改善,一般家長對孩子接受早期教育都很重視。雖然有些村莊比較偏僻, 5-6歲孩子家長也會把孩子送到鎮/鄉中心小學上學前班,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即便有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孩子到學前班年齡后,家長也會想辦法讓孩子上學前班。但是,由于一般農村家長小學、初中或高中畢業,文化水平不高,對學前教育缺少正確理解,也就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普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后,教育孩子就是教師的事情,所以,家長平時與教師聯系不多,有時,學校通知開家長會,有的家長也不會去。他們還認為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就是學習文化知識,而所謂的文化知識就是識字、寫字、做數學題等,否則,就認為教師教的不好,孩子沒學到什么。
二、對農村學前班存在問題的思考
(一)增加經費投入,改善條件,開展具有農村特點的活動
我們知道改善條件需要資金,所以,我們希望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認識到:學前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育體系的基礎,其發展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教育事業的成敗。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增加對學前班教育經費投入,購買一些玩具、少兒圖書、錄音機等基本的設備和教學用品等。
針對目前農村學前班資金匱乏、沒有很多游戲設備,不能按照城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開展活動的這種情況,我們也不要一味埋怨。我國早期教育家陳鶴琴在其“活教育”體系中就提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因此,學前班教師要做有心人,充分利用這些自然資源來改善條件。如可把教室分成美工區、手工制作區、圖書區等,也可在教室前后種一些植物和花草,把教室內外的環境創設好。還可利用舊輪胎、舊掛歷、包裝袋、小紙盒、瓶蓋、易拉罐、泡沫塑料、石頭、廢飲料瓶、廢紙等制作玩具, 教師可自己制作也可讓孩子制作,以便和孩子開展游戲,豐富孩子的活動內容。教師也可開展一些不需要或只需要較少器材的適合農村特點的游戲,如帶孩子到田野里玩泥巴、放風箏、抓泥鰍和螞蚱、打土仗、跳房子、擠人、做迷藏、丟手絹讓孩子玩得快樂。
(二)學前班教育教學應為小學做準備,但也要根據幼兒教育的特點
目前,學前班教育教學仍然存在的“小學化”傾向,確實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這一直以來也是學前教育界批評的問題之一。這種傾向很難改變的原因有:(1)農村小學和幼兒園領導以及學前班教師大多數沒有系統學過學前教育專業有關理論,對學前教育的特點缺乏深刻了解;(2)學前班一個基本任務就是為上小學做好準備;(3)如果不教孩子識字、寫字、數學等,家長就認為孩子什么也沒學到。不過,這種傾向在學習內容上的確能夠和小學銜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前班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應根據幼兒教育特點,和小學有所不同,應使用專門的學前班教材。在廣西,目前普遍使用的就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適應性發展課程的學前班教材。學校領導和教師應科學合理安排學前班孩子的上課、休息時間,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上課時間應不超過30分鐘,應有足夠的活動時間。學前班教師應組織語言活動、音樂活動、體育活動、手工制作活動等讓孩子在玩中學,如讓孩子把廢紙剪成字母,來學習拼音;通過唱兒歌來學習漢字。
(三)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鼓勵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到農村工作
學前班教師專業素養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培養幼師的學校不很多。在廣西,以前培養幼兒教師的學校主要有廣西幼師、南寧幼師等學校,廣西師大、廣西師院最近這幾年才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大多留在城市里的幼兒園,不會去農村工作。
高爾基曾經說過:要善于教育孩子,這是國家的一樁大事了,這需要有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所以,學前班教師僅憑熱愛孩子,熱愛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掌握學前教育規律,提高工作的計劃性、目的性。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學前班教師的在職教育,使他們成為學前班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組織學前班課程與教學等的培訓或講座,及時傳授課程與教學改革信息以及好的經驗,提升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可在具備條件的師范院校如廣西師大、廣西師院、廣西幼師等設立幼教師資培訓基地,讓農村幼兒教師進行脫產、函授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也要鼓勵他們自學一些學前教育專業有關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學校也應給他們提供參觀、觀摩交流的機會,學習先進經驗。同時,師范院校應鼓勵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到農村工作,來發展農村的學前教育事業。免費論文。
(四)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幼教的工作人員可通過發宣傳單;村干部可通過廣播、黑板報;師范院校的學生,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利用暑假、寒假、見習、實習的機會通過和家長交談、發宣傳單等;當地政府也可通過電視臺、廣播、報紙等媒體一起來宣傳早期教育一些知識。通過這些宣傳,可讓家長了解早期教育的有關知識,普及和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技能,改變他們傳統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前班教師應定期主動與家長聯系,把學生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介紹近期學前班教育的內容、方法、要求和目的,告訴家長如何和學校配合,給他們提供一些教育建議和指導。
作為孩子家長,不要老是埋怨條件差,沒有城市條件好,不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而應主動加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如家長應結合學前班的教學內容和季節特點,選擇合適圖片裝飾墻壁,墻上可把孩子的繪畫、手工制作的作品張貼上去,可在房間里設圖書角、玩具角等,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要盡量使用普通話,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讓孩子在家里飼養小狗、小貓、小兔等小動物,學會關心愛護小動物。可購買一些少兒圖書,動畫片影碟等,與孩子一起閱讀和觀看,孩子不懂的地方,家長應認真講解,既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又加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家長可給孩子講故事、念兒歌,親切的聲音,的動作會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和情感。鼓勵孩子看少兒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大風車”。這些都有利于孩子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積極的情感。免費論文。
雖然家在農村,有很多不如城市的地方,但不要忘記蘊含著無窮魅力的大自然就在身邊,它可為我們提供得天獨厚的教育環境。家長可帶孩子到田野里玩,也可讓孩子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揀稻穗、給菜澆水等,孩子可體驗到勞動的樂趣,又可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讓他們觀察種子發芽,西瓜長蔓等,對他們進行科學教育。
參考文獻:
[1] 許志勇.影響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1(1).
德國是學前教育的發源地,具有先進的自身特色的學前教育體系。因此,比較研究中國與德國的學前教育,借鑒德國學前教育的優點,結合中國自身的國情,對當前中國學前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從中德學前教育機構設置、課程設置、教學組織形式及學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這四個方面對中德兩國學前教育進行比較,分析找出造成兩國學前教育差異的根本原因,結合德國學前教育的優點與我國國情,對我國學前教育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中德學前教育比較
(一)學前教育機構設置的比較
德國的學前教育機構類型多樣化,主要有幼兒園、學校附設幼兒園、學前班、特殊幼兒園、托兒所、“白天的母親”、林間幼兒園等。具體而言,德國幼兒園分全日制和半日制兩種,大部分家長將子女送往半日制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幼兒自愿交費入學;德國學校附設幼兒園主要為已到入學年齡但心理發展還不適合上小學的孩子而設置的公立預備教育機構,兒童入園完全免費;德國的學前班是針對不到入學年齡但心理發展已經適合上小學的兒童設置的教育機構;特殊幼兒園主要是為殘疾兒童設置的教育機構;托兒所是為0-3歲雙職工子女設置的保育機構;名稱為“白天的母親”教育機構是一種教育形式,一些不外出工作、在家照看子女的婦女在接受一定的培訓后,幫助鄰近職業婦女照看兒童,當兒童“白天的媽媽”;所謂德國林間幼兒園,是指以大自然為教育資源庫的幼兒園,在這樣的林間幼兒園里,兒童可以從事各種游戲和運動,從而既可以提高兒童的運動能力,又可以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并且不會使兒童因過多的管束而產生心理壓抑。中國的學前教育機構主要由托兒所、幼兒園和學前班組成。其中托兒所招收3歲前的兒童,貫徹以保為主、保教結合的方針;幼兒園主要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同時也為父母參加工作提供了方便;學前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存在于幼兒園里的學前班,另外一種是存在于小學里的學前班,學前班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幫助要進入小學的兒童做好知識和心理的準備。綜上所述,德國的學前教育機構種類多,能照顧到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身心發展狀態的兒童,能讓孩子在最自然的狀態中發揮其潛力;而我國的學前教育機構種類偏少,不能很好照顧處于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需求的兒童。
(二)課程設置的比較
德國的學前教育機構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改革方案或大綱,根據兒童的特點來設置相應的體驗課程。這些課程以游戲為主,使兒童在玩的過程中,兒童的獨立性、合作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能得到充分地發展。在中國,2001年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由此可以看出,德國的體驗課程涉及領域廣泛,讓幼兒大開眼界,課程以游戲為主,能夠激發兒童的興趣,在玩的過程中掌握合作與社會適應能力。我國的學前兒童所學課程涉及面也廣,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兒童多面發展,只是側重點稍微有所不同。德國更加注重培養兒童的獨立意識以及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幫助學生在自然的狀態中發展個性。而中國則是從德、智、體、美、勞五方面出發,全面培養學生能力。
(三)教學組織形式的比較
德國學前教育機構最明顯的特征是混齡編班,班級規模較小,每班不超過20人。這種混齡教育體現了“自由發展”與“自我教育”的特點,日常教學活動主要采用個別教學、小組活動,基本不組織全班性的集體活動。然而,我國學前教育機構的編班是按年齡編班,班級規模較大,每班基本都超過30人,主要是進行集體教學活動。由此可見,德國的混齡編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個性,促進不同年齡兒童之間的相互溝通,增強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大量采用小組和個別教學的形式也能使每個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中國的學前教育則主要按年齡分成大班進行集體教學活動,無法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也阻斷了不同年齡兒童相互學習的機會。
(四)學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比較
德國幼兒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學前學校教育輔助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和完善。換言之,家庭教育始終是教育的第一位。德國學前教育機構經常邀請家長參與各項活動,并在每學期開學初和家長討論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也歡迎家長到幼兒園做“義工”,充分體現了家長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國,家庭教育是學前學校教育的輔助。每學期學前機構也開家長會或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活動中教師告訴家長幼兒園每學期的工作計劃,或者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家長在學前教育階段顯得比較被動。由此可見,德國學前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和完善,而中國學前教育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殊不知家庭教育理應在學前兒童健康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學校教育不能包辦學前教育。
二、中德學前教育差異形成的原因
從中德兩國學前教育的比較不難看出,兩國學前教育在教育機構設置、教學組織形式及學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上差異明顯。以下主要從政治背景、價值觀念兩方面來分析兩國學前教育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經濟背景
就政治背景而言,德國屬于聯邦制國家,各聯邦州有很大的自。各聯邦州在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教學標準與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可以自行發展。學前教育機構可以根據自己所在聯邦兒童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設置課程等。在中國,教育部會頒發政策,各地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課程設置進行微觀調整。就經濟而言,德國屬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德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人口眾多,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這也直接導致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由此,兩國政治經濟背景的不同導致了兩國學前教育在機構設置、課程設置與教學組織形式上的差異。
(二)價值觀念
德國人認為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因此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學前教育的主要目標。要將孩子努力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就要不僅發展孩子的社會屬性,而且要發展孩子與自然、社會的關系。換句話說,學前教育要努力培養孩子的個性、獨立性、合作能力及社會交際能力。中國的教育實情是: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識掌握的多少而不是掌握的途徑和過程。因此,在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學前教育更多地注重對孩子知識的培養,而不是培養孩子的個性、獨立性、合作能力與社會交際能力。一味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對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的強調還不夠,孩子與自然、社會互動也不夠。
三、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建議
(一)學前教育機構應多樣化
德國學前教育機構類型多樣化,而且每種類型的學前教育機構都是為特定兒童發展而服務的。我國學前教育機構類型相對較少且沒有針對性,學前教育機構都是整齊劃一的,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就送去好的幼兒園,而針對殘疾兒童的特殊幼兒園較少。鑒于此,我國應重視學前教育機構類型的多樣化發展。
(二)學前教育的培養目標應是把學前兒童培養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注重把學前兒童培養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德國學前教育目標的鮮明特色。我國制定的學前教育目標側重于對兒童知識獲取能力的培養,在學前教育階段就過早地攝入了小學才該學習的知識內容,而較少關注對兒童的獨立意識、動手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因此,我國應該適當借鑒德國的培養目標,結合我國實際,順應兒童天性,培養兒童獨立的人格,成為“完整的人”。
(三)學前教育教學組織形式應多樣化
因具有混齡編班與較小班級規模這兩個特色,德國學前教育機構的教學組織形式多以個人和小組活動為主,有利于學前兒童主體性、合作性、個性的發展。而我國幼兒園班級規模較大,且按年齡分班,多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教師很難照顧到所有兒童,往往較多地關注表現比較優秀的和活潑的兒童,不利于因材施教,同時兒童的自主性、積極性、社會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因此,我國學前教育要考慮我國實際,在采用集體教學的同時也可多采用小組或個別活動,使每位兒童都能得到健康發展。
(四)重視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
我國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學前階段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我國,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兒童在幼兒園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于幼兒園老師教的好壞。家長很少參與學前教育機構的活動,只是每天按時接送孩子,在家也很少與孩子溝通交流,不重視家庭教育。當然,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也不斷提高。家長也慢慢地轉變了“學校教育是主體”的錯誤觀念,開始更多地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學前教育機構也要逐步讓家長主動參與兒童活動,共同商議教學計劃。家長不再是活動的觀眾,也是活動的參與者。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為貫徹落實《綱要》精神,我將本著保護和教育并重、幫助和提高共進的原則,根據幼兒在園實際生活,制定安全工作計劃,從各個環節加以落實,努力樹立幼兒的安全意識,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技能,獲得健康的、全面的發展。
二.措施與方案
(一)常態化措施與方案
1.堅持做好每天晨檢工作
通過晨檢,了解幼兒身體健康狀況,并填寫好《晨檢登記表》;收繳管制刀具和危險品;進行一日安全早教了解幼兒到校情況,做好記錄,對第一節下課還未到校幼兒,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其原因。
2.強化各科教師間的交接班工作
各科教師應加強課堂和課間安全監管意識,做好課前、課后的人數清點,即時掌握缺課幼兒情況,并與下一課教師做好交接班工作。
3.保證教室通風、干凈,以防傳染性疾病傳播。
4.組織戶外活動前,教師要認真檢查活動場地的安全性,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
5.堅持做好放學組織、教育工作
放學前要清齊幼兒人數,組織好幼兒按回家路線站隊集合,并進行離校安全教育。
(二)輔措施與方案
1.開學之初,與幼兒家長簽訂《幼兒園安全接送協議書》,以確保幼兒安全。
2.召開幼兒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安全教育,以達到家校共建平安、健康教育的目的。
3.向每位幼兒家長發放《學前班安全教育講稿》,并要求家長按講稿協同做好幼兒安全教育。
學前班安全工作計劃范文二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為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將幼兒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的指導思想,本人將本著保護和教育并重、幫助和提高共進的原則,根據幼兒的實際生活,預設豐富的安全活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以落實,從而樹立幼兒的安全意識,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技能,獲得健康的、全面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對陌生人、危險事物等有警惕心。
2、學習預防危險、自我保護的簡單知識,遇到危險能保持冷靜、嘗試解決或預防危險。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感受活動的樂趣。
三、具體措施:
我們將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安排安全活動內容,采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等多種方式,努力達到安全教育活動目標。
(一)、生活環節
1、來園:
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情緒狀態,熱情招呼幼兒,注意他們是否帶有危險物品,如:別針、紐扣、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如果有,要及時將其收藏,以免發生意外。
2、晨間活動:
按照活動計劃表或根據天氣情況安排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前,檢查場地、器械的安全性。較高氣溫的情況下,組織幼兒在陰涼處活動,以平和活動為主,提醒幼兒休息、擦汗、調節活動量。教育幼兒正確、安全地使用體育器械,用正確的方法運動,如走跑跳攀爬鉆等,防止幼兒互相碰撞,提醒幼兒注意運動方向,靈活躲避。
3、早操:
要求幼兒有力度、合拍地做早操,對個別體弱幼兒可以安排其適當休息。
4、晨談:
教師可以根據預設的晨談內容與幼兒討論、交流,也可以根據臨時情況變動。交談內容:怎樣玩滑滑梯又有趣又安全;喝水也要講科學;用傘的安全;廚房里的安全;怎樣用學習工具等等。
5、午餐:
要求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安靜用餐,不打鬧、嬉笑,以防止飯菜誤入氣管內。吃完后自己收拾殘渣倒進桶中。
6、午睡:
睡前提醒幼兒解好小便,自查有無玩具、小顆粒材料、危險品帶入寢室內,教師復查。在幼兒睡時,教師和保育員要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看到幼兒蒙被、咬被等情況要及時制止。
7、下午游戲:
家長們,你們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今天我們將下學期班級計劃和各位家長進行商討。
作為中班的老師 ,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因為有這么多的家長 朋友支持。在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有幸見證了孩子們的進步,和他們一起快樂的成長。雖然,我們的工作是瑣碎的,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游戲,每一件事我們都必須親力親為,但是我們非常高興。因為,對于家長 來說,孩子是你們的心甘寶貝;對于老師 來說,孩子就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教育 好孩子,帶給孩子溫暖、肯定、鼓勵、微笑、機會和信任,是我們幼兒老師 最神圣的職責。雖然,我們苦了累了,但也幸福著,快樂著。看著孩子們從哭哭啼啼鬧著回家到高高興興嚷著上幼兒 園;從咿咿呀呀的喃喃自語到有主見的說話;從亂涂亂畫到畫出一張張色彩斑斕的圖畫 那一點一滴的進步,無一不讓我們感到欣慰和自豪!辛勤勞作,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這就是我們幼兒園的老師 ! 人們常說: 愛是教育 的前提,愛是老師的天職。 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 幼兒老師就是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是家長 朋友和我們老師的共同心聲!在此,我代表全園老師 在這里莊嚴承諾:我們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決心讓每個孩子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我們要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請相信我們!最后,祝家長 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小朋友們幸福地走過最純真,最美好的童年時光!謝謝大家!
幼兒園中班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二)
各位家長
大家好!回顧這一學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很感謝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是他們,讓我學會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在一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共同進步,一起成長,幼兒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其實是 合作育人 。我想,我們在教育上是一種合作的關系,家長也是教育者。一定要屏棄那種孩子進了幼兒園,就完成了教育任務的觀念。因為只有在家園形成教育合力的情況下,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效果最大化。孩子是充滿個性的,每一個個體都不同,家長要和老師多交流來找到最佳教育方法。
我們要共同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愛學習,學會享受學習帶來的成功與快樂。我們知道愛是具有魔力的。孩子愛幼兒園就會積極參加幼兒園的各種活動;愛老師就會 親其師,信其道 ,喜歡他所教的知識;愛班級就會有集體榮譽感很快融入團隊;愛同學就會和同學友好交往;愛學習就會感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哪怕遇到困難也能克服。總而言之,學會愛就是讓孩子具有積極的心態,幾天不來就會想幼兒園、想老師、想小朋友。 良好習慣伴我成長 每一個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孩子人生銀行的一筆存款,等孩子長大時這筆存款就會發揮巨大的效益。學前班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什么是關鍵期,通俗地說,錯過這個時期再培養就達不到最佳效果。在學前班里,孩子身體的正常發展最重要,所以,我們根據孩子們的身體發展,合理地安排戶外活動,以促進幼兒身體各部位的全面發展,保證幼兒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學前班的工作是細碎繁瑣的,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最好,我們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家長也一樣。管理她們吃喝拉撒睡,還要保證教學質量, 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有時候很大, 因此難免有不足之處, 也請家長多理解, 多支持, 多配合. 有錯誤也請你們及時指正我們 。謝謝家長們對這次家長會的積極配合。
幼兒園中班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三)
各位家長下午好!
感謝你們再次抽出時間來參加本班的家長會,同時也要感謝各位家長上學期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我們順利地、愉快地完成了上學期的各項保教工作。特別是在上學期我班組織的圣誕節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各位家長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在這里我代表本班的兩位老師再一次感謝各位家長,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鞭策,使我們更有信心去做好明天的工作。
一、向各位家長介紹班級情況
本學期還是由我和馮老師擔任本班的保教工作,我們會一如既往的用一顆慈愛之心去精心照料、教育和培養每一個幼兒,讓他們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提高。這學期,班上來了5個新生,經過幾個星期的生活與學習,他們已慢慢的適應了這個大家庭,都表現的很好。
二、介紹中班幼兒階段如何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那么,在中班幼兒階段如何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呢?首先,是注意力的培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活動時喜歡開小差。這是孩子的年齡特點,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好轉。因此,我們可以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繪畫,或是玩拼圖等游戲,讓孩子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第二,整理物品的習慣。教孩子整理的方法,家長不要代替孩子整理東西。比如,孩子的衣褲、鞋襪,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在幼兒園,我們也會通過讓孩子收拾活動區里的玩具加強孩子整理物品習慣的培養。第三、早期閱讀。閱讀,可以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思考的角度和問題,有更多的機會和孩子對話,增進彼此的了解,有更多可以探討的話題,感受彼此對人生的理解閱讀還可以讓孩子養成靜坐、傾聽的習慣。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匯量、看圖說話的能力。家長讀繪畫圖本給孩子聽時,一定注意不要隨意添字、減字。工作繁忙的家長還可購買故事錄音帶,讓孩子入睡前躺在床上聽故事。我們在幼兒園樓梯的墻面上也為幼兒開辟了創編樂園,家長們可以把孩子會講的故事寫下來,由孩子帶來園,老師會幫你們張貼。第四,培養幼兒具有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要求孩子做事快速、不拖拉。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自己穿脫衣服;慢慢學會自己刷牙、洗臉;自己管理玩具、用具、圖書;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等。
三、家長需要配合的事項
1、《故事小金庫》的填寫。
《故事小金庫》還是每周發放一次,請家長及時填寫,特別是老師要求幼兒復述的故事,家長一定要幫助幼兒做好記錄,這樣方便我們能根據情況,及時為幼兒復習。還有家長的話不僅可以反饋學習方面的還可以反饋幼兒在家表現,詳細交流幼兒有關情況。這將作為我們的一項常規工作,我們要將《故事小金庫》上交給幼兒園。希望家長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這項工作。
2、這學期,我們還為每個孩子制作了一本《成長手冊》,里面有些內容是需要家長幫忙完成的,像今天要帶回去的第一張就是需要家長寫的,希望你們能過認真的去填寫。
3、本學期我班的班級博客會繼續更新,敬請各位家長經常關注,我們的郵箱地址是*******。 如果你的聯系電話號碼有變動也請及時告訴我們,以免有急事聯系不上。
4、幼兒的接送制度
為了孩子的安全起見,本學期我們繼續用接送卡接送孩子,所以你們的接送卡需要好好保管,接送孩子時請務必帶上,不要忽視。如真的忘記了,就要到門口值班老師處簽名,以便老師查看。
5、希望每一位孩子堅持每天8點前按時入園,如當天有藥物或不舒服請告知老師,不要讓幼兒自帶,以防吃多、吃少。無特殊情況不要無故缺勤,孩子的出勤率與孩子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的教學計劃都是按孩子的發展規律有連續性制定的。如經常缺勤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好。另外,小朋友有事不上幼兒園一定要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