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3 11:04: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

篇(1)

PSC(普通話水平測試)是測查應試人的普通話規范程度、熟練程度,認定其普通話水平等級的標準參照性考試。其中最后一項命題說話占分最多、難度最大,如果把握不好,將很大程度地影響應試人PSC的成績。因此,對PSC中命題說話的定位進行細致認真地探討,讓應試者正確領會命題說話的目的和要求,并努力糾正錯誤很有必要。

一、命題說話的定位

要準確理解PSC中的命題說話,首先就是要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大綱》對命題說話目的和要求的規定。《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大綱》明確指出:命題說話的目的是測查應試人在無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重點測查語音標準程度,詞匯、語法規范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命題說話的要求是:1)說話話題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選取,由應試人從給定的兩個話題中選定一個話題,連讀說一段話。2)應試人單項說話。如發現應試人有明顯背稿、離題、說話難以繼續等表現時,主試人應及時提示或引導。

據此,我們可以從五個方面給PSC中的命題說話以定位。

1.語音的定位

PSC命題說話使用的語音應該是標準的普通話語音,每一個音節的聲母、韻母、聲調都應發音準確,每一個詞句的語流音變都應處理得當。說話時的語氣語調應該是純正普通話的語氣語調。

2.詞、句的定位

PSC中命題說話一項所使用的詞、句必須是普通話規范詞語和句式。不能生造詞語,不能使用方言詞、方言句式,也不能隨意使用粗俗、時髦用語。

3.說話內容的定位

PSC中命題說話考的是普通話,不是考口才,更不是考文才,說話的內容雖然要求扣題,要求條理清楚、語句規范,但它在主題的鮮明性、材料的新穎性、語言的文學性等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只要求應試人圍繞給定的話題,用標準的普通話,流暢地說上一段為時三分鐘的話,內容集中、條理清楚,不跑題即可。當然,在這個基礎上能說得形象生動、繪聲繪色,效果更好。

4.表達方式的定位

命題說話是“說”,不是即興演講,也不是朗誦或背誦,不能使用表演腔,也不能用背的腔調把測前準備好的內容一口氣背給測試員了事。當然,命題說話也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談話,測試中只有說話者和聽話者,沒有對話者。同樣是“說”,但測試中的“說”要求更高。不能太隨意,無約束;不能東拉西扯,時常轉換話題;也不能用提問的方法硬把測試員拉入談話中改變說話形式。

5.詞句色彩的定位

命題說話應大量使用口語詞、口語句式,少用書面語詞、書面語句式。

總之,PSC中的命題說話應該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語音、規范的普通話詞句,并用口語表達方式清楚流暢地說一段扣題的話,歷時三分鐘。

二、命題說話的糾錯訓練

1.非標準語音語調的糾錯

我們知道,在同一語種范圍內,從古到今,從南到北,差異最大的不是詞語和句式,而是語音。方言區的人學普通話最大的難處就是發不準音、說不準調。因此,訓練方言區的人學說普通話,首先是要教他們發準普通話的聲、韻、調,并教他們掌握語流音變。在學完基本發音內容之后,就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糾錯訓練。

語音的糾錯訓練,主要有四大塊。

(1)舌尖后音

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不管是東北的黑龍江人還是南方的廣西人,不管是江漸一帶,還是四川盆地、云貴高原,不少人都把舌尖后音發成舌尖前音或舌面音等。

(2)鼻韻母

南方大部分方言沒有后鼻韻母eng、ing,有的方言區an、ang錯位,有的把eng發成ong,有的把ong發成en,有的把ian發成in等。

(3)輕聲音節

同樣南方方言區輕聲音節不明顯,有的方言根本沒有輕聲,一律讀成原調。

(4)兒化韻

有的方言區沒有兒化音,不能正確卷舌。

語音糾錯訓練的步驟是:1、正音:認真發準每個字的聲、韻、調;2、記字:記住每個字的正確聲韻調及音變規律;3、苦練:反復練習,強化記憶,變陌生為熟悉;4、常用:熟能生巧,常用才能讓標準普通話變成自己脫口而出的日常用語。

發準了普通話的聲韻調,并不等于普通話就能說好了,有的人一開口,說的是普通話,但聽者卻能判斷出說話者是哪個地方的人。這種判斷的依據一是說話者的發音;二是說話的語調,或者叫“地方腔”。因此,改掉“地方腔”是學好普通話的重要途徑。還有的人誤以為北方話就是普通話,往往在糾正了自己的“地方腔”之后,又學會了其它省市的“地方腔”。糾正“地方腔”的方法是多聽地道的北京語音,模仿純正的普通話語調。

2.非規范詞句的糾錯

非規范詞句使用情況有如下三種:

第一、使用方言詞、方言句式。

方言區的人學說普通話除易帶方音外,就是容易使用方言詞、方言句式,如:①“那年我家買了一部單車。”②“我姆媽今年60了。”③“這個人最會策了。”④“別醒我的胃咯!”⑤“他一開始就做死地吃。”⑥“這件事我根本曉不得。”⑦“你有看過嗎?”

以上例句,例①使用了方言名詞,例②使用了方言稱呼語,例③使用了方言動詞,例④使用了方言語氣詞,例④、⑤使用了方言短語,例⑥、⑦使用了方言句式。

第二、使用粗俗語、時髦語。

年輕人接觸影視、網絡比較多,對新的語言較為敏感,亂造和亂用新詞的情況相對普遍。因此,在PSC命題說話中也就出現了使用粗俗語、時髦語,而使表達不規范的情況。例如:①“我靠!”②“真是酷斃了!”③“這是什么東東?”④“我暈菜。”

第三、用錯詞、造錯句。

由于緊張,也由于準備不充分,不少應試者在PSC命題說話時,偶爾會用錯詞、造錯句,導致扣分。

例如:①“我媽媽從小就很關心我。”(應該是“我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關心我。”)②“同學和老師給了我激烈的掌聲。”(應該是“老師和同學給了我熱烈的掌聲。”)③“個頭不高的我喜歡上籃球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碰上的。”(應該是“個頭不高的我喜歡上籃球是由于一個很偶然的機會。”)④“那天我跑掉了一只鞋一個襪子。”(應該是“那天我跑掉了一只鞋一只襪子。”)。

詞語、句式糾錯訓練可分三步走:

1)聽別人說話,找出錯詞、錯句、引以為戒。

2)說話給別人聽,讓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并加以糾正。

3)自說自練,自查自糾。

只要認真準備,考試時特別留心并從容應試,在詞句上的錯誤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3.非正確表達方式的糾錯

方言區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講地方話,只有在背書、朗讀文章、讀報或演講比賽時才用普通話,再加上平時比較少有機會聽到規范的普通話日常口語,也缺少訓練,因此,在PSC命題說話時,有些人一開口說話就變成了朗誦、背稿或演講的腔調,這種說話給人的感覺很不自然。

我們知道,說話作為一種交際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讓交際對方聽到親切、自然、樸實無華的語音,裝腔作勢、拿腔拿調的人非常令人討厭。因此,表達方式的糾錯主要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不用朗誦腔

朗誦是一種藝術表演,在語音的發聲、共鳴甚至吐字、節奏上都需要藝術加工,也允許夸張、美化,說話采用日常口語表達的方式,輕松自如。

2)不用演講腔

演講受場地、觀眾以及競賽規則的影響,在表達的語氣語調上表演性、鼓動性、煽情性更強些。演講除了有聲語言的表達之外,往往需要身姿語進行輔助表達,有時還可以與觀眾互動。說話則不能有任何表演的痕跡,在樸素中完成表達,自然中流露真情。

3)不背稿

背誦的內容一般是別人的東西,且不允許丟字、加字、換字。因此,準確是最重要的背誦要求。說話是自己情況的陳述、思想情感的流露,說什么隨意,只要詞句規范、表達流暢就行。

4)用詞造句力求口語化

口語化的語言是最自然樸實的語言,命題說話應常用短句,忌用長句,多用口語詞,少用書面語,避免過于莊重的用詞用句,注意使用語氣詞、兒化詞。這樣會使說話更像說話。

最后我們還應該注意把說話的語速稍稍放慢一些,從容流暢地說下去,直到測試員叫停為止,不自己主動結束說話。說話中應少用或不用口頭禪,以免影響說話的流暢度。

PSC中命題說話難度大、占分多,但只要正確領會了本項測試的目的和要求,并加強訓練,認真糾錯,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篇(2)

普通話機測是指借助國家普通話水平智能測試系統,應試考生在計算機前完成測試,計算機可以自動檢測應試考生存在的語音錯誤和缺陷。對考生測試語音進行智能評測,對“單音節字詞”“多音節詞語”“朗讀短文”這三個有文字憑借的題自動評分,成績當場評出。而“命題說話”項則由各省普通話測試站分配給本省測試員,由測試員通過網絡對照錄音評定成績。為了保證“命題說話”項成績的公正性,由兩個測試員同時為一名考生評定成績。

一、分析普通話機測的優勢和劣勢

(一)普通話機測方式的優勢

機測背景下,測試考場既可以組織大規模的整場考試,也可以分散考試,考生隨到隨考。前三題的評測由計算機完成,只需要少數測試員對第四題“命題說話”進行評測,大幅度地降低了測試成本,提高了測試效率。在人工測試環境下,各測試站對測試過程難以實現全程監控。機測則可以使測試過程公開化、規范化,保證了測試程序的科學化和測評成績的客觀性、公正性。測試員通過網絡聽“命題說話”項的錄音給出評定成績,可以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測評分數失真;人工測試情況下因工作量大,測試員需要長時間聽錄音打分,聽音打分是一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細致工作,工作時間過長會使測試員的注意力下降,影響測試評分的準確性。另外,在人工測試時,因為本地測試員對“本地普通話”不敏感,聽不出一些語音、語調方面的問題。機測可以有效地減少以上現象,提高測試的準確度。

(二)普通話機測的劣勢

在機測中,人機對話的錄音方式及測評分離,使得測試缺少人性化,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出考生的語音面貌。機測仍然保留了人工測試的部分,這種測評安排有其必要性和科學性,但同時也會保留了人工測試存在的問題。由于應試考生的功利性,會產生“考證心態”。只要能拿到普通話相應等級的證書即可。通過普通話訓練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交際則被置之度外。機測的方式雖然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度,但也帶來了一些弊端。沒有了一對一測試員的監控,考生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里,有些人就會想方設法作弊,讓一部分學生覺得可以投機取巧,導致不重視普通話訓練課程、不認真準備考試的情況出現。

二、機測背景下如何做好普通話教學和培訓

(一)保證普通話的課程地位

普通話采用機測后,普通話教學與培訓不僅不能放松,而且應該加強和改進。一定要從提高現代人語言文明素養和就業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的重要性,在課程設置上保證普通話的地位,在學時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出學生學、練的時間。為提高教學效果,盡量為普通話教學配置多媒體教室,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媒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法改革

1.積極引導,消除心理障礙

普通話教學一般安排在大學的第一學年進行,來自各方言區的學生進入一個說普通話的新環境,突然要變家鄉話為普通話勢必面臨各種心理障礙。有些來自農村的學生從來沒說過普通話,讓其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普通話,常常感到別扭、不自然,不敢坦然面對自己的發音缺陷。對此情況,教師應當耐心指導,熱情鼓勵,積極肯定,使學生放下包袱,建立學習普通話的信心。其次,因為已經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許多學生不愿再開口學說普通話;部分學生本身語音條件很好,但缺乏公開說普通話的勇氣,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加強和學生的感情溝通,消除學生的思想顧慮,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強化口語訓練,注重語感培養

學生在第一、二題的字詞測試中都能做到發音準確、字正腔圓,但到朗讀短文以及命題說話時,發音吐字就顯得生硬、不自然,方言方音不時流露出來。這反映了學生沒有將課堂的正音練習融入具體的口語表達中,缺乏對普通話語感的綜合把握。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強化口語訓練,重視語感實踐鍛煉,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除了系統的語音知識學習外,還必須多聽多讀多說,加強訓練。

3.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他們的普通話水平也不盡相同,教師在以系、班級為單位的授課過程中,一般只能夠兼顧到語音語貌中等偏下的同學,這會導致一小部分普通話程度較高的同學覺得沒有學習興趣。結果是水平高的不屑于學,水平差的同學雖然認真學習,但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訓練普通話,不利于普通話的教學和培訓。因此,根據不同的方言區開設不同班級,或根據不同語音語貌的同學,實行分層次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4.加強普通話思維訓練

語言既是人際交往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普通話思維的訓練。首先要訓練學生普通話信息而非方言信息的這種自我控制能力。而這種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是要靠日積月累,不可能僅用課堂上讀幾篇短文、講述話題就能得到解決。只有做到在不同的場合方言思維與普通話思維的自由轉換,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話的精髓。教師要教導學生在日常交往中盡量運用普通話,讓學生在日常訓練中逐漸形成普通話思維。

篇(3)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B-0041-02

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全程為口試,沒有筆試,主要考查應試人的普通話能力。普通話水平測試共設四道題,總分100分。第一題,讀單音節字詞,10分;第二題,讀多音節詞語,20分,第三題,朗讀短文,30分;第四題,命題說話,40分。命題說話題主要測查應試人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時的語音標準程度,說成句成段話語時的自然流暢度,所使用的詞匯、語法是否規范,能否圍繞主題組織語言。應試人的普通話表達能力強不強,普通話口語表達是否規范標準,最終是通過“說話”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所以,第四題命題說話作為判斷應試人的普通話水平的有效依據,分值比例最高。

在多年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中,筆者發現,命題說話題是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得分關鍵。在此,筆者主要分析命題說話題的失分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測前培訓策略,以期提高命題說話題的得分率,進而提高應試人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

一、失分原因分析

應試人在命題說話題中失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應試人受方言影響,出現字音錯誤。以筆者所身處的廣西為例。廣西是多民族聚居區,民族語言、方言眾多。廣西考生受方言影響,其在普通話表述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普通話方言化現象,即方言普通話。最常見的聲韻母錯誤類別有:舌尖前音與舌尖后音、前鼻音與后鼻音。此外,很多方言、民族語言中有不少發音與普通話差異較大,如:邊鼻音、舌面音與舌尖音、塞擦音、送氣與不送氣音、齊齒呼與撮口呼、卷舌韻母等。字音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應試人的語音面貌。

第二,應試人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強,在測試中出現停頓、結巴的現象。說話的流暢程度也是命題說話題的主要評分依據,應試人在說話的過程中,如果停頓的次數較多,會酌情扣分。

第三,應試人不重視選題,隨意改變題目,甚至出現離題的現象。命題說話題提供了兩個說話題目,應試人須在二者中選擇其一,并以選中的題目為主題進行講述。一些應試人在備考時,忽略了對題目的選擇,到了正式測試的時候,臨時選擇一個題目,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講述,匆忙地應付會讓“說話”沒了方向感。在測試中,有些應試人說了一段之后又重新選擇題目,往往導致出現無效語料或者離題的情況。

第四,應試人的口語表達趨向書面語言,缺乏口語感。不少應試人在報題目時說:“我的命題作文是……”命題作文和命題說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作文是書面語言,說話則是口頭語。如果應試人一邊說話,一邊組織書面語言,說話就會有背誦感,表達生硬、死板,還會影響說話的流暢程度。

第五,應試人在考前上網搜集資料,背誦網絡文字。不少應試人考前積極地在網絡上查找相關的話題內容,一些應試人還將網絡文字背誦下來。不少應試人在考場上復述網絡文字時出現錯漏,而且往往不能及時填充內容,因而導致水平無法正常發揮。

第六,應試人受心理因素影響。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前三題的測試,應試人只需要照著指定的內容讀出來就可以了,不需要考慮組織語言的問題。但是,當測試進入第四題時,沒有了文字的依據,在3分鐘內,應試人既要組織語言,又要顧及普通話的標準程度,很多應試人還未測試就已經感到精神緊張。如果應試人在測試過程中出現語音或語法錯誤,他們的緊張程度還會更進一步地增加。應試人臨場心理狀態的變化對其應試狀態有很大的影響。

第七,測前培訓時間較短,不能充分保證培訓的效果和質量。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測前培訓時間一般不會太長。方言地區的應試人本來普通話底子就薄,再加上培訓的時間少,培訓的內容多,他們未能得到足夠的練習。

二、測前培訓的要點

筆者認為,開展測前培訓輔導時,應根據大綱的要求,并結合命題說話題的評分標準,針對主要的失分點進行輔導,以提高應試人的命題說話能力,從而使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提高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成績。在培訓過程中,應要求應試人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有序組織語言,注意口語表達。普通話水平測試主要測查的是應試人的普通話掌握程度。有不少應試人在準備時,力求“文采好,表達好,口才好”。然而,在實際測試中,測試員最關注的是音節要素、詞匯與語法的正確程度以及表達的流暢程度,說話的內容并非關鍵。命題說話不是命題作文,因此,簡單的口語表達即可。例如,以《我尊敬的人》為題,有應試人這么表達:“我尊敬的人,是我的父親。我的父親今年50歲了。生活的壓力使得他過早地白發叢生。每次看著父親的滿頭銀發,看著深深的皺紋密密麻麻地爬滿了他的額頭和眼角,看著他那瘦削的臉龐,我忍不住心痛……”此時,我們應該向應試人強調,測試時,不要刻意追求優美的詞藻、華麗的字句,這些趨向書面語的表達,往往會在測試中成為語言流暢的絆腳石,并建議其使用更口語化的表達方式:“我尊敬的人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今年50歲了。家里沉重的負擔讓爸爸很操心,看著他滿頭的白發、深深的皺紋,我總覺得很難過,希望能為家里分擔一些,為爸爸分擔一些……”

第二,靈活把握題目,不要過于拘謹。命題說話項的說話題目一共有30個。測試中,應試人將從兩個指定的題目中,選擇一個來展開說話。這30個題目涵蓋廣,而且都很生活化。我們應指導應試人在選擇題目時,盡量選擇能在實際生活中尋找到相關事例,容易引起自己的內心共鳴,便于發揮的題目。選定題目后,對內容的表述可相對靈活。例如,以《我和體育》為題,既可以講述自己喜歡體育,參加體育運動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好處,也可以講述自己為什么不喜歡體育,體育讓自己產生了什么樣的困惑。我們在進行培訓時,應該向應試人強調命題說話的靈活性,使其不拘泥于某些特定的形式(如,對題目的主題內容只能表示贊同或進行夸獎)。

第三,列簡單提綱,豐富說話的內容,增強說話的流暢程度。不少應試人在測試中說話不順暢,甚至前言不搭后語,這往往是因為應試人的說話內容貧乏,缺乏事例,組織語言條理不清造成的。在測前培訓中,我們應該讓應試人先了解命題說話的30個題目,并思考:說話的主題有哪些?這個題目讓我聯想到了哪些人物或事例?題目的內容大概涵蓋哪些方面,可以從哪幾個角度去講述?我們還應該指導應試人列提綱,可以在每個題目旁邊列一個簡單的提綱(不超過3點),提示要講述什么事例。

第四,注意人稱的使用,要使用第一人稱“我”,不要使用第三人稱“他”或“她”等。用第一人稱講述,便于直接表達內容,抒感。測試時使用第一人稱,應試人的思路會更加清晰,表達會更加流暢,如:“我喜歡的季節是秋天。我喜歡秋天的涼爽,喜歡秋天的豐收景象。為什么我喜歡秋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的生日就在秋天……”用第三人稱進行講述,往往會使測試員在聽的過程中會產生困惑。例如,某應試人是這樣開始講述的:“難忘的旅行,就是有一次他和她去北海……”測試員不但要評分,還要分辨哪個是“他”,哪個是“她”,評分的結果可想而知。而且,平時應試人很少使用第三人稱說話,在測試中突然使用第三人稱,往往會出現語句銜接不恰當、表述不自然的情況,這也會影響測試成績。因此,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應該建議應試人使用第一人稱來講述。

篇(4)

中圖分類號:G6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2-0235-01

《高等職業學校學前專業教學標準(試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并通過校內外實訓具有較強的設計、實施和評價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操作能力,具備進一步學習教育理論和開展幼兒園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完成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并使幼師學生達到專業教學標準,普通話達標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在學習普通話過程中,教師往往將普通話聲、韻、調、語流音變等語音基礎作為重點加大課時量進行教學,而淡化了學生一般口語交際的實際運用的訓練。對于現在的幼師學生而言,掌握普通話聲、韻、調、語流音變等語音基礎并不難,多年的普通話測試經驗反映出許多學生常常被普通話測試的第四個環節“命題說話”難倒。所以培養幼師學生的說話能力,加強他們的語言訓練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幼師學生的說話能力呢?除了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克服心理上的因素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使其敢說、會說。

1百聽不厭――聽、說結合

根據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和《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制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 [2003]2 號)收錄了60篇普通話朗讀短文,并配有錄音光盤。這些短文全是經過語言文字專家精心挑選的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文字樸實而清麗,內容豐富而親切,具有很高的思想教育意義和藝術價值。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經常引導學生聽這些短文并要求學生聽的時候做到:一是感情真摯、找到情感共鳴點,進入角色,去想象生動的畫面、去體會豐富的內涵,從而喚起學生自己去學習表達的欲望。二是聽的訓練過后,及時讓學生練說,或是老師提問,讓學生用短文中的語言回答,或是由學生復述情節、試談感想、甚至延伸編述。由于學生感興趣,所以聽起來認真,講起來活躍。

2堅持不懈――讀、說結合

讀也是說話的一種有效手段。每天早晨讓學生上臺讀報、讀課文、讀童話故事,能使口頭語言更規范、更富有色彩。當然讀與說形式要靈活多變,像《落花生》、《達瑞的故事》等對話內容多的短文,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使學生越聽越愛聽,越說越愛說。這類作品,文中的人物特點和語氣都各不相同。通過分角色朗讀,使學生明確自己應讀什么角色,用什么樣的語氣,找到角色,定位角色,有效地訓練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于語言精美的片段,則要求熟練的背誦,這樣既讀書,又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幫助學生吸收并掌握作品中中的好詞好句,將書本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同時在課內,多采用“念繞口令”、“打電話”、“送通知”等方式,把聽和說的練習交融在一起。在課外,常開展朗誦詩歌、演說、講故事、兒童劇表演以及轉述電影、電視的主要內容等活動。在練說過程中,對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有感情、進步快的同學,獎勵學分,以資鼓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膽量,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3細心觀察――看、說結合

幼師學生的《教師口語》訓練課上常有些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兒童故事,這些故事情節生動,畫面感強。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插圖搬到屏幕上,美麗的畫面、鮮明的色彩形象直觀、表現力強,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比如練習《猴吃西瓜》這個故事時,事先把故事情節制成多媒體投影圖片,課堂上,先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上有幾只主要的猴子?他們在干什么?”然后再讓學生仔細觀察猴王、老猴、小毛猴等形象的動作、表情及感受其內心活動,最后,將投影圖片連貫起來,指導學生看著投影圖片用連貫的話完整地將《猴吃西瓜》這個故事“說”出來。結果,記憶力好的學生基本能用故事里的原話“說”出故事的大致情節,記憶力差的學生也能看著圖片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故事。這種說話訓練方式,既調動了說話興趣,又滲透了觀察方法,從而使說話訓練有層有序、活潑有效。

4巧用資源――做、說結合

利用幼師學生課程特點,開展手工小競賽、簡筆畫比武等活動,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設計符合口語交際的情景是引起學生說話動機的又一有效方式。比如學生做“裝飾小手套”,先讓他們將自己手的輪廓描繪在硬紙板上,并用剪刀沿著輪廓線剪下,再讓學生各自開動腦筋在手套上構思設計,添上自己最滿意的圖案,最后在手套的背面用漿糊將紙套粘起來,一副副別致、美觀的小手套就做成了。然后讓學生分步驟說出學作小手套的過程,還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小手套戴在手上,相互觀察,啟發他們議論與聯想,并加以描述。一位學生這樣說道:“瞧,同門們做的各式各樣的手套多漂亮啊,有花手套、動物手套、小丑手套、太空手套……大家都把手套戴在手上,你瞧瞧我,我望望你,有趣極了。”這種做說結合的方法,使學生的說話有了特定的環境,既發展了思維,又調動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

篇(5)

一、我院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背景分析

南昌教育學院作為一所公辦的師范類高職院校,主要以培養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為要任務。其中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達到二級甲等的普通話等級標準,其他專業如學前教育、英語教育、初等教育至少要達到二級乙等的普通話等級標準,否則無法申請教師資格證。每年七月份畢業之前,總有一些畢業生因為沒有達到普通話等級標準無法申請教師資格證。 我院從2010年開始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開始實行在機房輔助測試,經過幾年來的計算機輔助測試,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考生應當重視測前培訓,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獲得好的成績。

二、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生應試技巧

(一)克服緊張心理,增強自信心。在考前培訓中我們培訓老師會告訴考生,普通話水平測試每年有兩次考試機會,三年就有六次考試機會,所以心態可以盡量放松,萬一沒有通過以后還有很多考試機會。保持平和的心態,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就算是考試成功了。

(二)耳麥要正確佩戴,不要用手拿著麥克風說話,麥克風和嘴巴要有一定的距離。在試音過程中注意最右邊的音量提示,如果沒有跳動或跳動太小說明耳麥有問題,要及時報告老師。如果跳動太大請考生自行降低說話聲音。

(三)第一題讀單音節字詞,100個音節,共10分,限時3.5分鐘,橫向朗讀。第一題主要是考察對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發音的準確性,經過我們大量的經驗積累,第一題測試時考生每個字要讀得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帶水,字與字之間可以稍微停頓一下,整體速度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測試時如果發現有讀錯的可以馬上回讀一次。第一題題目告知請橫向朗讀,有少數同學粗心大意沒有仔細審題,豎向朗讀導致考試失敗。還有些同學由于緊張第一題容易漏字甚至漏行,建議可以用手點屏幕一個一個字讀過去,避免漏字漏行出現。

(四)第二題讀多音節詞語,200個音節,共20分,限時2.5分鐘,請橫向朗讀。第二題首先要找出輕聲詞語,經過我們統計一般第二題會有五個左右的輕聲詞語,考生必須正確朗讀。另外還有三個左右的兒話音,注意有些兒話音有變音。

(五)第三題朗讀短文,400音節,共30分,限時4分鐘。第三題是一個重點和難點,400個音節,限時4分鐘,主要考查朗讀中發音是否準確,語調有無偏差,停連是否恰當,朗讀是否流暢。江西省唯一指定用書《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教程》中第七章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朗讀訓練,把40篇朗讀材料都一一列出,考生在平時上課和訓練當中應當熟練掌握這40篇短文,考試題目也是從這40篇短文中隨機抽取的。考生應當在平時反復熟讀這40篇短文,找出自己容易讀錯的地方,把握好停連,分析好短文的感情基調。第三題最好的狀態是從頭到尾沒有讀錯一個字,語速適中,有一定的感彩。根據經驗累積我們認為第三題讀錯了的字不要回讀,雖然回讀可以挽回扣分,但是會影響整體的朗讀感覺。由于是電腦打分,所以感彩可有可無,我們做過測試,有感彩的朗讀和沒有感彩的朗讀得分差不多,沒有明顯差別。有些同學如果過多注意感彩可能會出現失誤,不如多讀少讀一個字等。當然如果有的同學是已經通過了二級甲等,要考一級乙等的一定要注意感彩,因為電腦打分后還有可能要人工測試,復審兩遍。

(六)第四題命題說話,兩個題目任選一個,共40分,限時3分鐘。第四題命題說話我們覺得是一道比較容易的題目,只要正確把握都能得到不錯的成績,而且這道題目還是人工測試,一般為本校老師打分。第四題題目在《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教程》第八章所有的題目均已列出,在上課和培訓中我們都會為考生進行講解。第四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缺時,從頭到尾都要說話,中間不要停頓,保持正常語速,語速可以稍微慢點,普通話發音盡量準確。測試要使用口語化的語言,盡量做到自然流暢,可以像平時同學們在寢室聊天一樣,連貫的說話,不能使用方言,在說話流暢的前提下盡量普通話發音準確。第四題命題說話的題目百分之八十都是非常簡單,很容易說滿三分鐘,當然也有些比較難。

(七)其他一些應試技巧。根據我們的總結,如果要通過二級甲等,前三題必須要有54分以上;要通過二級乙等,前三題必須要有48分以上,前提條件是最后一題正常發揮,沒有明顯失誤。語文教育專業的同學要通過二級甲等,重點要訓練平翹舌和前后鼻音,每套試卷平翹舌的音節非常多,平翹舌不過關根本無法通過二級甲等。平翹舌和前后鼻音有缺陷的同學平時應當多向普通話發音標準的同學請教,比如已經通過二級甲等以上,最好是90以上的同學,讓他們為發音有缺陷的同學進行糾音,平時可以多聽新聞聯播這一類的節目,學習主持人的正確發音,從而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

作者單位:蔣欣欣(1985-),男,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族:漢,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計算機,電子信息。

篇(6)

關鍵詞:普通話;說話項;計算機輔助測試;培訓

[中圖分類號]:H1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1)-22-0139-02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和載體。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舉措。[1]大學生作為先進文化的傳承者,是普通話推廣的重點受眾,江西省各大高校的普通話培訓測試站設立,促進了大學生普通話培訓和測試工作,大學生普通話水平整體提升明顯。隨著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的推廣,提高了測試效率,也避免了測試員的人為影響因素。但是筆者也發現在說話項的測試中,出現無效語料、重復、背稿、離題等新情況。

一、機測環境下說話項測試出現的問題

目前江西省使用的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系統,前三項由系統自動評分,第四項(說話項)采用計算機錄音,測試員聽錄音評分,然后統計總分的方式評定被測試人普通話成績。機測與傳統測試員人工測試方式不同,在針對大學生的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1、態度不端

在人工測試方式下,盡管應試人對于普通話測試的認識和態度不盡相同,但是由于受到考場環境影響,過激的言行會有所收斂。然而在機測環境下,現場沒有其他工作人員,應試人完不受控制,真實想法和舉動表露無遺,說臟話、罵人等現象也有發生,表現出對普通話測試態度的極不嚴肅和認真。

2、無效語料

說話項要求3-4分鐘,很多學生實際準備的有效材料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揮完,甚至有些30秒不到,就無話可說了。但是在機測環境下,計算機右下角有時鐘顯示,提示應試人還有很長時間,為了填充時間,他們就任意發揮,出現對照機器讀秒、拖長語音,甚至被手機號碼等在測試員人工測試環境下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3、重復話語

雖然機測環境下,說話項的題目是隨機的,但是有限的題庫,出現相同考題是常用的事情,甚至出現第一組人測試結束后,立即使用現代通訊手段,將測試題和答案進行流傳,致使抽考說話項同題內容基本一致的情況,機器無法制止,致使測試員測評時給出重復的后者零分處理。

4、背稿現象

說話項是根據話題即興講說的測試內容,然而在沒有監管的機測環境下,應試人為了達到“流暢”的效果,將事先準備好的稿子,通讀甚至背誦,不能體現說話題要求應試人現想現說,邊說邊調整語境的目的。在傳統人工環境下,測試員將會制止,而機器無法控制。

5、離題發揮

機測環境下,在機器正常工作下,測試現場沒有監管人員,應試人沒有“胡編亂造”的心理顧忌,說話項不看題,用事先準備好的資料,自由發揮,計算機不能像人工環境下測試員進行提醒。無法達到說話項充分測試應試人思維能力、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效果。

二、原因分析

江西省普通話機測說話項評分原則是在《國家語委測試大綱標準》的基礎上,由省語委辦組織專家修訂的。對應試人語音材料的評分是公正的。普通話測試作為推廣普通話的一種手段,通過對應試人成績評定,激發其繼續學習和使用普通話。分析這些新情況產生的原因,在培訓過程中,及時予以糾正,才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計算機作為測試的輔助工具,對應試人進行客觀、公正的測評。

1、測試環境改變

計算機智能測試系統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傳統測試員人工測試,最大的區別就是應試人面對的環境改變,計算機智能測試系統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應試人面對的是計算機,而傳統測試員人工測試應試人面對的是測試員。機測環境下應試人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應試心理發生變化。一方面,沒有面對測試員時的靦腆、自卑心理,出現應試態度不端者上升趨勢。另一方面,面對冰冷的機器,沒有眼神等形態的交流,不能創建說話的環境,出現難以發揮的現象。

2、應試心理變化

機測環境下,整個測試考場內,沒有人為因素干預,應試人在出現前述情況的時候,不會受到傳統人工測試環境下的測試員的提示或者干預。

3、評分標準不明

江西省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指導用書《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教程》中,對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第四題評分標準有專門章節進行闡述,然而筆者調查發現,各大院校普通話培訓測試站在進行大學生普通話測試培訓時,都缺乏對學生進行說話項測試的評分標準的具體說明,少說或者不說現象比較明顯,對該標準沒有進行深入的闡述和解讀。

三、培訓對策

普通話測試目的是推廣普通話的使用,機測環境下說話項的測試目的是測查應試人在無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重點測查語音標準程度、詞匯語法規范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在測試前的培訓中,根據評分標準,有針對性地開展命題說話項的培訓工作。

1、強調測試目的,端正測試態度

普通話水平測試只是一種手段,是通過考試形式,讓應試人了解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促進應試人學習和使用普通話,落實普及普通話的要求,并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全民普通話應用水平,提高現代漢語的規范程度,促進推普工作進一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大學生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肩負著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任。培訓中始終強調在大學生中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目的和意義,避免對測試目的的誤解,端正應試人的測試態度。變“要學生參加測試”為“學生要參加測試”。

2、明確評分標準,解讀標準細節

政策的解讀,是所有培訓的基礎,政策不明,培訓就失去了方向。大學生普通話培訓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說話項中,要明確評分標準,并對標準的細節進行深入解讀,尤其是哪些會直接導致該項零分的,要讓每個學生都掌握具體的要求。在測試中,筆者發現,說話項零分考生較傳統人工測試模式下,有比較大的比例的增大,除了對考試環境的不適以外,對政策的把控不到位,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3、加強說話培訓,提升應用能力

在人工測試環境下,測試員從第一項開始聽到第四項,考生前三項的表現將會影響測試員對其說話項的評分。而在機測環境下,測試員只聽說話項,測試員只能根據考生這一項的表現來對其給出一個評定。因此在培訓中,教師應根據評分細則的要求,在實踐話題下,著重從思路、表達和用語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訓練。

一是思路要清晰。首先準確審題,審題不當,會跑題偏題、結構混亂。江西省《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培訓教程》列出了30個話題,并給出了參考提要,在培訓的訓練中,應參考這些話題和提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有效訓練。應試人在備考時要認真審題,準確把握題旨,思路開闊,結構完整,結合個人經歷和所熟悉的材料,確定說話的角度、內容和主次。機測環境下,說話現場沒有測試員引導,應試人只能自說自話。考生應提前對各類話題材料進行合理有效的剪裁,以免因不知道“說什么”或者“怎么說”,陷入說不下去而無法流暢表達的困境。剪裁時,選擇熟悉的人或事,越完整詳盡越好。重要的材料先說,如果時間不夠,說重棄輕,但是一定要做到有頭有尾。既要規避材料貧乏造成的無話可說,也要規避材料蕪雜造成的頭緒不清。

加強培訓話題的總結歸類,是理清思路的有效辦法。議論類的話題要像即興演講,先做開場白,講清話題,然后進入主體,擺出觀點并舉例說明。結論部分簡單地總結。說記敘類的話題可在開場點題,引入主體,詳細交代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盡量做到信息豐富,陳述詳細,條理清楚,結語部分總結個人看法。

二是流暢表達。說話結結巴巴、斷斷續續,既會影響自己話題發揮,又會加重測試員的聽覺疲勞,造成不好的印象。流暢的表達,除了來自平時訓練和素材的豐富以外,在句型的選擇方面,盡量多用字數少、語法和結構簡單的短句或單句。

三是用語規范。江西省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第四題評分標準中,對說話項用語規范有明確的評分標準:“語法詞匯,江西省測評時除執行國家標準外,對應試人測試時使用方言詞和方言語法有規定。即說話時用典型方言詞、方言語法1-2次扣1分,3次扣2分,4-5次扣3分,6次扣4分。”高校普通話培訓測試站的測試員一般來自高校,對當地的方言和口頭語比較熟悉,在聽錄音時,對當地方言也相對比較敏感,所以應試人測試時要盡量避免出現方言或者方言語法,因此在培訓中,要對有方言習慣的學生,進行糾正。

四是開展模擬場景練習。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說話”是以應試人單項說話為主。人工測試環境下,必要時測試員可以和應試人雙向對話,引導應試人說話。然而在機測環境下,沒有雙向對話的可能性,考生只能單向說話。這不僅考查了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實際能力,也考驗快速思維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機測環境下應試人對著冰冷的計算機說話,失去了測試員活生生的傾聽,會明顯感到情感交流上的缺失,容易造成孤獨感和意識空白,導致說話難以繼續。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應加強無人應對式說話訓練。可以仿真機測環境布置,對著計算機、鏡子、墻壁等反復進行說話練習,體驗無人應對的說話感覺。

大學生普通話測試和培訓,是全民普通話普及和推廣的重要戰地,江西省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前三項通過認真訓練,學生之間差距不大,說話項出現的新問題,在培訓中找到合理有效的對策,盡量規避這些問題的出現,有效提高大學生普通話測試通過率和應用水平。

篇(7)

隨著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技術在高職院校普通話測試中的廣泛應用,高職院校的普通話測試工作中的教學、培訓與測試工作也要隨之進行調整和改革。因此,我們對高職院校機測背景下普通話培訓測試的現狀進行了廣泛的調查,深入探討了機測背景下普通話測試中教學和培訓在學校、教師和學生方面應有的有效對策。

一、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在整體測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宣傳力度不夠,認識還不到位

雖然從國家到地方每年都會進行推普宣傳活動,各高職院校也會進行推普宣傳。但宣傳實際效果不明顯,很少有教師和學生關注,宣傳表面化,流于形式。很多高職院校主觀上認為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學生的職業能力,對語言文字的要求不高,因而對相關活動消極應對。許多學生更是重視專業學習,對普通話學習則不以為然。

2.培訓測試和教學的整體工作得不到重視

盡管國家對每一位大中專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都有相應的等級要求,但對于很多高職院校來講,普通話的培訓只是順勢而行,測試也是不得不進行的一項考試而已。受到只關注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而忽視非職業性綜合素質培養的不良風氣影響,很多學校不開設普通話課。即使開設也是課時緊縮,或只在有關專業開設。對參加測試的學生只在測試前進行簡單培訓,學生參加與否,全憑意愿,沒有具體的監督與管理,導致學生或只知道測試程序、不知道測試內容,或根本不知道測試程序,更不知道測試內容,失去了培訓的意義。

(二)被測主體學生在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普通話的意識淡薄,不夠主動和強烈

調查表明,只有少數的學生會主動地、有意識地說普通話。很多學生認為普通話課沒什么高深的理論,可有可無,普通話學不學無所謂,說不好也沒關系。學生對普通話認識不深,意識淡薄,影響學習與效果。

2.不良的測試動機影響了普通話學習的效果

調查表明,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普通話大概有以下幾種動機:

①興趣動機。就是對普通話學習感興趣,喜歡用標準的普通話語音與人交往,認為講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是一個人學識、修養和素質的體現。這種動機可以使普通話學習取得最好的效果。但有這種動機的學生很少。

②交際動機。就是把普通話作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流工具,這本來是學習普通話的根本動機。這種動機可以使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有動力,效果明顯,對普通話水平的提高可以產生更為持久的激勵作用。但因認識不到位或環境因素的影響,持有這種動機的學生也不多。

③職業動機。將普通話當做從事某種職業的工具。比如當教師、做文秘或從事旅游與酒店服務等工作。有這樣動機的學生,目標明確,學習積極性高,效果也比較明顯。但持有這種動機的只是一些專業的學生。

④應試動機。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和參加普通話測試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將取得合格成績、拿到與所學專業相適應的等級證書作為學習普通話和參加測試的根本動力。這樣的學生面對學習與測試,采取的是臨時性、突擊式的應試學習,不在乎普通話水平是否真正提高,只重視測試等級,最終使普通話學習成為一種應試的短期行為,隨著測試的結束,對普通話的學習與訓練也宣告結束。持有這種動機的學生,普通話水平會在測試之后回落到原來的狀態。

3.測試中各種消極心理影響測試結果

在普通話學習過程中,學習主體心理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消極因素。消極因素直接導致消極行為,影響普通話的正常學習,影響測試結果。

①緊張心理。考試緊張是正常的。但有的學生過分緊張,考試時口舌發干,聲音顫抖,甚至全身發抖,無法進行正常的考試。從測試開始,就聲音細小,發音不清;到朗讀時,字音含混,增、漏、錯字“層出不窮”,語流不暢,斷斷續續;到“說話”一項,緊張心理使說話更是詞不達意、語無倫次,甚至出現無話可說的現象。緊張的心理影響了測試的正常發揮,影響了測試成績。

②無所謂心理。學習與求職上的功利思想使部分同學對無關畢業證書的普通話測試抱有無所謂的心理。

③自滿、輕視心理。有些學生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普通話太簡單,自己與人交流毫無問題。于是在測試前不作準備,測試中漫不經心,沒有良好的考試狀態。導致在第三項朗讀時,添、漏、換字錯誤與回讀現象特別多,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在說話一項上,由于準備不充分,認為臨場發揮隨便說說就行了,結果語無倫次,邏輯混亂,不知所言。

④僥幸心理。有的同學偷懶,認為第一二項分值不重,不進行訓練,只要朗讀和說話考好就行。自己不認真準備,從網上下載一些材料,拿到考場上去讀。結果材料不熟悉、不適合自己的情況,讀得不自然不流暢,口語化差,或語速飛快,不能保證說話時間,最終導致測試失敗。

⑤畏難心理。有的學生認為自己方音重,語音面貌差,根本講不好普通話。其實學習普通話,雖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有恒心,有吃苦精神,做到隨時隨地刻意糾正方音,拿出一股拼勁兒來,就一定會學好。

(三)測試主體教師在教學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測試員素質問題

參加培訓的教師雖都是普通話測試員,但未必是中文專業畢業,語音理論和知識體系相對薄弱。這導致有些普通話測試的培訓,缺乏專業語音理論知識的講解,更沒有專業的訓練,培訓成為了測試前的簡單了解,難以達到培訓效果。

2.培訓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有的培訓內容只限于測試程序,對真正需要培訓的標準語音、朗讀能力和說話能力,缺乏具體的指導和訓練。有的普通話教學只重視詞語和朗讀訓練,對測試中最能體現普通話能力和水平的“說話”一項,卻是一帶而過。

二、有效措施和辦法

1.營造良好環境,加強思想認識

重視營造學說普通話的良好環境。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不是只在課堂上說普通話,而要讓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提高和穩固。

加強思想認識。要將普通話提高到一個現代社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和人文修養的高度來看待。讓學生明白,說普通話不僅是語音標準的問題,也是認識水平和邏輯思維的問題。克服方音,用普通話表達,讓大家聽懂,這只是一個前提。說話的目的是交流、表達和溝通,這就要求說話必須有思想有內容,表達必須有邏輯性有條理,交流必須恰當得體。而做到這一點恰恰體現了一個人思想有深度、認識有高度、表達有綜合素質。在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人際關系愈來愈微妙、求職找工作日益艱難的今天,說普通話、與人交流達到最佳溝通狀態的能力,才是一個人的職業核心能力。開設普通話課,訓練學生具有標準語音的同時,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從交流表達、與人溝通、順利求職等角度來強化這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加強學生對普通話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說普通話是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現代社會的公民在當今社會生活、工作和交際必備的能力,讓他們體悟到普通話學習的真正意義。

2.重視對學生測試動機的引導

教師要對學生參加普通話學習和測試的各種動機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將應試動機轉到職業動機、交際動機和興趣動機上來。引導學生明白,拿到相應的等級證書是必要的,普通話學習是從事各種職業必備的通行證,但更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所必須的工具,也是一個人適應社會能力的體現,更是一個人的整體素質、學識修養和外在形象的體現。無論你學什么專業、從事何種職業,還是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與人交往,說普通話都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由此激發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不受情緒影響,不受環境左右,懷著明確的學習目的,長遠的學習目標,強烈的學習愿望,堅持不懈地學習,真正提高普通話的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3.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

教師要引導學生克服各種不良的考試心理,給予學生積極心理暗示,讓每個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樂觀自信地喜歡說、愿意說,充分表現出對語言表達的濃厚興趣,考試時才能自由大膽地發揮。

引導學生克服過度緊張心理。過度緊張,一是由于缺少心理素質的鍛煉,另外是精神壓力過大。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普通話水平測試有正確的認識,它不是一次性考試。一次測試成績不理想,可以補測。二是要引導學生期望適宜的目標等級。根據自身的情況,期待適合的等級,以免在準備階段就背上沉重的心理壓力,影響訓練和測試。三要引導學生在平時加強鍛煉,逐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試心態。

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態。在教學或測前培訓中,教師可以做一些增強心理素質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訓練克服臨場的緊張心理。比如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暗暗地提示自己,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相信自己能考出實際水平。從正面提醒自己,消除給自己帶來不利影響的負面緊張因素。用深呼吸的方法,給體內增加充足的氧氣,平穩呼吸,減緩心跳的速度,從而平衡心態。克服了緊張心理,就能從容自然,正常發揮,實現目標。

4.重視普通話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應用能力

(1)講解一定的語音理論知識

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現代漢語語音基礎理論是學好普通話的基礎。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詳細講解每個聲母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了解每個韻母的口腔形狀與舌位變化,講清聲調的調值與聲帶松緊變化的關系,讓學生懂得怎樣發好每一個聲母、韻母的音與聲調的值。

(2)重視聲母的方音糾正訓練

普通話教學中,要特別重視糾正學生聲母方音的訓練。學生的普通話語音不標準,首先是因為方音中聲母的發音錯誤,比如zh、ch、sh和z、c、s分不清、f和h發音正好相反、把n讀成l、把r讀成l、把j、q、x讀成舌尖音等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方音和普通話語音之間的對應關系,根據正確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進行大量、反復的訓練,達到完全標準的程度。

(3)要注重韻母的歸音訓練

許多學生的語音缺陷是韻母發音時歸音有問題。糾正韻母發音歸音不到位的缺陷是普通話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由于它似是而非,常常不容易被自己察覺,因此,就成為許多學生普通話發音不夠準確、在測試中失分的重要因素。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學生語音中歸音不到位的問題,給其糾音訓練。

比如,單元音韻母的發音,特點是保持口腔形狀的不變。但有些學生在發e、ê、i、u、ü、-i[?](舌尖前、高、不圓唇元音韻母)和-i[ι](舌尖后、高、不圓唇元音韻母)這些音時,口腔形狀發生變化,語音出現了滑動,導致歸音不到位的問題。訓練中,一定讓學生掌握發音要領,訓練時保持口腔形狀不變,發準每一個音。

再如,復元音韻母的發音,要領是韻腹發音要響亮,從一個元音迅速滑向另一個元音,口腔形狀一定發生變化,口形歸向最后元音的口腔形狀。但有些學生在發ɑi、ei、ɑo、ou、iɑo、iou、uɑi、uei這些音時,口腔形狀沒有變化,發成了單元音,歸音不到位,導致語音不標準。訓練中,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復元音韻母的發音要領,ɑi、ei、uɑi、uei發音要歸向i的口形,ɑo、ou、iɑo、iou要歸向u的口形,保證口腔形狀滑動到位,語音標準。

第三,如鼻音韻母的發音,在發前鼻音韻母ɑn、iɑn、uɑn、üɑn、en、in、uen、ün和后鼻音韻母ɑnɡ、iɑnɡ、uɑnɡ、enɡ、inɡ、uenɡ、onɡ、ionɡ時,有些學生也存在著歸音不到位的缺陷。訓練中,要求學生明白,前鼻音韻母的發音一定要從元音滑向前鼻輔音n的舌位與口形,舌尖最后一定要抵在上齒齦上。后鼻音韻母的發音一定要從元音滑向后鼻輔音nɡ的舌位與口形,舌位低且靠后,口腔的開口度要大一些,氣流從鼻腔出來。這樣才能歸音到位,語音標準。

歸音訓練可以讓語音字正腔圓,聲音飽滿、清晰,音調和諧自然。

(4)注重綜合口語表達訓練,提高口語表達中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好普通話的目的就是提高普通話的運用能力。普通話就是口語表達,普通話水平測試也完全是口語測試,即通過讀和說來檢測學生的普通話運用能力和表達的水平,所以學生一定要“開口”,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讓學生走上講臺,開口讀,開口說,得到口語與心理的雙重訓練。在訓練中,要從不限時間、不限內容的自由說話,發展到明確說話題目和表達時間的命題說話,逐步提高口語訓練的層次。指導和訓練學生說話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內容,能給人以不同方面的收獲和啟發;要說得言之有理,有條理,合乎邏輯,思維清楚;要言之有文,說得準確、恰當,自然流暢,儀態要大方得體。讓學生在普通話訓練中得到口語表達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5)指導學生了解評分標準,掌握測試要領

讓學生了解測試中每一項的評分標準,通過教師對標準細節的深入解讀,使學生掌握測試要領和注意事項,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和成績。

①單音節字詞的測試要領

朗讀單音節字詞是考查學生聲、韻和調的讀音標準程度。指導學生不要因讀得過快或過慢,導致發音不準或發音不到位而形成的語音缺陷。朗讀時要把每一個音節的聲、韻、調讀得準確到位。要特別注意聲調調值的到位。

②多音節詞語的測試要領

多音節詞語朗讀除了考查學生聲韻調的讀音標準程度外,還考查學生輕聲、兒化等語流音變的規范程度。讓學生了解測試中的每一張試卷,都有輕聲、兒化和變調的詞語出現,一定要讀準輕聲、兒化和變調,避免音變不標準。

③朗讀的測試要領

朗讀短文是考查學生在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運用普通話的規范與熟練程度。就是既要考查聲韻調及音變等語音要素的發音,還要考察停連、重音、速度與節奏、語氣語調和情感表達等朗讀要素的運用。所以,朗讀首先發音要標準,必須忠實于原文,不讀錯字,不增、不漏、換字。要在充分理解作品內容的基礎上,確定朗讀的感情基調,合理運用氣息,有聲有色地朗讀。

④說話的測試要領

命題說話是考查學生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運用普通話的規范程度和口語表達能力。要注意該題限時3分鐘,一定要說滿三分鐘,還要說得順暢。所以,測前的充分準備是非常必要的。但準備不是測試時照著準備好的文稿去念、去讀,也不能變相地借鑒現成的作品,或從網上下載現成的文章背誦,那樣都會造成雷同減分。說話時在盡可能減少語音錯誤和語音缺陷的同時,還要注意詞匯、語法的規范,也應注意語速適中,不要過快或過慢,影響流暢程度。

(本文為河北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2012年度基金項目,項目編號:ywzx201220。)

參考文獻:

[1]林鴻主編.普通話語音與發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9).

[2]宋欣橋主編.普通話語音訓練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4.

[3]劉照雄主編.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楊秀江.高職院校普通話課程教學探析[J].文教資料,2011,(1).

篇(8)

普通話水平測試自1994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來,有力地促進了普通話的教學。普通話教學也把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作為衡量應試者普通話水平的一個尺度,“以測促訓,以訓保測”已成為共識。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培訓質量,真正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普通話測試與教學的經驗,談談如何提高普通話過關率,提高應試者的普通話水平。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順利通過這個考試,在教學中,我們有必要讓應試者熟悉考試的整個流程和評分細則。一些考生正是因為對有些扣分項目一無所知而掉以輕心,沒有進入理想的等級。

首先,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選拔性的考試,而是一個標準參照考試。它考查的是應試者的語音標準程度和詞匯、語法規范程度,應試者在測試中朗讀有沒有感情,口才好不好,不是它所關心的。應試者在了解了普通話測試的內容和流程之后,對評分細則有所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備考。

比如,第一題讀單音節字詞部分,每一個聲母、韻母、聲調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第二題的輕聲詞一般都不會少于2個,也不會多于5個;第三題朗讀短文部分除了錯漏要扣分外,聲韻缺陷和語調偏誤也是重要的扣分項目,第四題說話的語音面貌在這一題的得分中起關鍵作用。還要了解常見的系統性的聲韻錯誤或缺陷有哪些,語調偏誤具體有哪些表現形式。在實際測試中,要想進入一級乙等,只允許有一類聲韻缺陷,而且部分能夠區分,聲韻缺陷和語調偏誤的失分一般為0.5分;二級甲等的普通話腔調一定要好,聲韻缺陷和語調偏誤的失分一般不超過1分,系統性的語音錯誤或缺陷有些是可以區分的;二級乙等則是普通話腔調不好,方言色彩比較明顯,系統性的語音錯誤不能區分。再如回讀問題,前兩題讀錯了可以改讀,以第二次讀音為準,隔詞語改讀無效。朗讀測試回讀還要視程度輕重扣分,命題說話發錯音也不必改正。

應試者在對該考試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后,就要沉下心來,努力備考。不僅需要下苦功夫,穩打穩扎,盡量克服方言的語音色彩,還要學會下巧功夫,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記巧練,做好充分的考前準備。

在測試中,應試者的有些語音錯誤或缺陷是因不知道應該讀哪個音而導致的,有些是知道讀哪個音但不會發或誤讀導致的。在考前準備時,應試者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常用字表、難讀易錯的字表、常用多音字表、必讀輕聲詞語表,確保在測試中出現的語音錯誤、缺陷不是因為自己不認識字而造成的。應試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系統性的語音錯誤、缺陷,如平翹舌、鼻邊音、前后鼻音不分等,要巧妙記憶,即利用形聲字的聲旁、普通話的聲韻配合規律等記住代表字,記少不記多。對60篇朗讀作品中出現的難字、難句要格外注意,“啊”的音變規律要記住而且會運用。

前三項的考試內容是書上有的,應試者完全可以準備,但第四題說話項只有40個說話題目,沒有文本可依,難度相對要大一些,但也不是無法準備。很多應試者平時內向,思路不清晰,表達不流暢,命題說話說滿3分鐘對他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這些應試者可以首先將40個說話題目加以歸類,有些題目可以合并或有可以互用的素材,比如“我的朋友”和“我尊敬的人”等,靈活變通。接下來就是列好提綱,思考如果不滿3分鐘則該怎么補充,然后自己掐時間練習。應試者還要注意盡量繞開自己的難點音,換一個字或詞語,以免暴露更多的方言。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告訴他們一些備考的方法,比如說話要口語化,口頭禪要盡量避免,不能出現方言詞匯或語法,少用不規范的、表述有語病的時髦語和網絡語;無話可說或說不到3分鐘可以多舉事例,盡量舉自己熟悉的例子,只要不是跑題測試員則一般可以容忍。

有些地方已經推行了“機測”,這給應試者帶來了更多的問題。應試者可以上機模擬考試,熟悉考試流程及相關操作、注意事項,適應這種測試方式。由于“說話”項分值占了40%,無人監測更容易出現大量的無效語料、讀稿、離題現象等,所以這一項的培訓尤為關鍵。教學時要讓應試人詳細了解“說話”項的評分細則,尤其是機測“說話”項的補充條例,告訴他們不應該“說什么”,哪些現象不應該出現,等等。

此外,應試者還應增強規范意識。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水平”主要表現在規范性上。測試評分中對發音“正確”確定了兩個對立面,語音錯誤和語音缺陷。測試中,對這些發音錯誤和發音缺陷的情況,應試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二、掌握科學的發音方法,提高發音質量。

在教學和測試中我們不難發現,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即使有一點兒不到位,發出來的音就有些別扭。也就是說,要想發音準確,就要找準發音部位,發音方法要正確,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學中,我們對一些有共性的語音錯誤或缺陷可以集體糾正,強化練習。教師對理論的講解要準確無誤,講解一些較難理解的術語要通俗易懂。

比如上聲發音像陽平的問題,教師要指出上聲的特征是“低”,先降的部分調值是21,是低降。低降后緩緩上升,不要升得太高,在4度的地方停下來。切記是緩升,第三聲的音長應該是最長的。所以,練第三聲時采用“慢轉彎”的方法引導學生效果比較好。對前后鼻音不分的問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舌尖往前、抵住上齒齦發出的是前鼻韻母,而舌面后部抬起,向后抵住軟腭的是后鼻韻母。如果學生還是較難理解,就可以用an帶出en、in,因為an多數人可以發對,先發an體會一下舌尖最后歸在上齒齦這個動作,再發en、in就有參照了。同樣的,后鼻音發不好,可以用ang帶出eng、ing。再如鼻、邊音的問題關鍵是控制軟腭的升降,而“軟腭”在哪里、該怎樣控制一直是難點。h的發音部位是舌根和軟腭,發h就可以找到軟腭的部位了。有些人的方言里沒有鼻音,可以用m的發音體會發n時鼻腔的感覺。還有就是如果這類音里有一個音可以發對,就可以發這個音體會n、l的發音過程,推廣開來,掌握發音方法。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教學和測試中可以發現,平、翹舌音發不好的人往往前、后鼻音也會錯。平、翹舌音發音部位的關鍵是找準上齒背和硬腭前的具置。d、t大家都會發,d、t的發音部位在上齒齦,而上齒齦與上齒背非常近。關于硬腭前,我們可以先發z,舌頭一直往后走,發z發不出來的地方就是發zh、ch、sh的部位。還可以根據發音原理,遵循發音省力原則,平舌音z、c、s搭配前鼻音的韻母,翹舌音zh、ch、sh搭配后鼻音的韻母,先練好這樣的音節,再擴展到其他音節。

一句話,吐字歸音到位,包括發音部位準確、開口度大小、唇形圓展、發音的動程都要到位,發音才清晰飽滿。

三、盡量克服系統性的語音缺陷,改善語音面貌。

普通話測試是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測試,特別是在還沒有開展“機測”的地區,在整個測試中暴露的系統性的語音錯誤或缺陷類型有多少、是否能夠部分區別,對應試者被定為哪一個等級來說至關重要。應試者來自不同的方言區,每個人的情況又不一樣,學習普通話各有自己的難點,因此,學習普通話要有針對性。應試者應該對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有較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說的普通話和普通話有哪些差異,在發音上自己有哪些問題,進而針對聲、韻、調重難點,進行科學強化訓練。比如湖北人在鼻邊音、平翹舌音、前后鼻韻尾等語音上容易出錯,應反復訓練,克服方音。尤其要背誦一些常用字音,提高敏感度。

在長期的教學和測試實踐中,我們發現在語流當中更容易出錯,因此,應試者應該重點準備第三題和第四題,包括了解這兩項的評分細則。第三題的聲韻缺陷和語調偏誤是測試的重點,聲韻缺陷的系統性是指某類聲母或韻母出現至少5次以上;語調偏誤的表現形式較多,包括語速的快慢、聲調的系統性缺陷、輕重音格式、語句的音高變化失當、語氣詞的方言痕跡,等等。第四題說話的錯誤個數和語音面貌是考察的重點。了解了評分細則以后,應試者可以針對自己的系統性語音問題,強化在語流中的訓練,盡量減少系統性語音錯誤或缺陷的種類,從而使自己的語音面貌盡量向普通話靠攏。

簡而言之,掌握科學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吐字歸音到位,充分做好測試前的準備工作,是提高普通話測試成績的重要保證。此外,說普通話,貴在平時。長期堅持聽和說普通話,形成普通話的語感,保持普通話的腔調,才能說好普通話。目前,在普通話教學和測試方面的研究較多,但真正能夠指導教學和測試實踐的不多。以上是我在普通話教學和測試的經歷,根據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出現的常見問題所做的一些思考,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馮玉珍.論普通話水平朗讀中的方言語調問題.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2]高群.機測背景下的高師普通話教學與培訓研究.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篇(9)

普通話是漢民族的共同語,是中國的通用語言,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的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

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學生普通話水平的好壞,對他們今后的就業、工作和人際交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在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針對很多相關專業都已經開始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簡稱PSC)。自1994年開始實施至今,這項測試已經走過了22個春秋,考核方式也已經由傳統的人工測試轉變為機測,考試更趨于客觀公平,應試的難度也有所提升,新的形勢同時也給普通話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事普通話教學的老師應考慮怎樣將普通話測試與普通話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順利通過考試的同時,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以測促訓,以訓保測”。

一、了解測試的基本性質

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選拔性的考試,而是標準參照考試。它重點是從語音的角度來考查應試者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熟練、規范和標準程度 ,應試者在測試中表達是否有感染力,口才好不好, 不列入考察范疇。所以應試者必須要在充分了解普通話測試的內容和流程之后,吃透評分規則,有針對性地備考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二、了解測試的評分要求

第一題讀單音節字,占10分。要求每個音節的聲、韻、調必須飽滿,每個音節要獨立,字字分明,讀題時音節中只要有一個成分錯誤,該字就被扣0.1分,如有缺陷(發音介于正誤之間),被扣0.05分。聲調缺陷按四聲分別量化。應試者如有口誤,可以重讀一次,測試員按第二次發音評判。此題要求在3分半鐘內讀完題,超時1分鐘內扣0.5分,1分鐘以上扣1分。筆者從事普通話教學測試工作14年,根據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測試實踐中,我們發現此題失分嚴重的是讀上聲的字,失誤原因往往是把上聲字的調值讀成21,時值太短。

第二題是讀多音節詞,占20分。要求讀出音變。應試者如有聲韻調,輕聲、兒化、變調、輕重格式等錯誤,每個音節扣0.2分,缺陷扣0.1分。應試者讀題時如有口誤,可以重讀一次,測試員按第二次發音評判。此題限時3分鐘,超時1分鐘內扣1分,1分鐘以上扣1.5分。此題應注意詞語應連讀,如出現字化傾向要扣分,還有末尾是上聲的音節,例如“調整”,應試人往往把后一音節的聲調讀成半上(調值)。另外要注意不要把兒化詞的“兒”單獨念成一個音節,如“好玩兒”不應讀作hao wan er而應讀作hao wan r。

第三題是短文朗讀,占30分,從60篇中抽取。語音錯誤每個音節扣0.1分,漏字、添字、回讀每個音節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語調酌情扣0.5-3分,語速過快或過慢扣1分,停頓不當每次扣0.5-1分。限時4分鐘,超時30秒以上扣1分。此題要注意準確熟練。因為按規定,停頓、斷句、語速不當均被扣分,而不熟練造成的漏字、添字、回讀同樣被扣分,這些失誤對成績的影響不小,此題所占分比重較大,扣分點也較多,況且它畢竟是有文字憑借的作品,應作重點練習。

第四題是命題說話,占40分。從30個談話題目中抽簽決定。測試時當場抽簽,每張題簽上有兩道話題,應試者從中任選一題單向說話3分鐘。

此題分別從語音面貌、詞匯語法、自然流暢三方面評分,其中語音面貌占分比重最大――30分。

根據語音失誤的多少和方言語調程度的不同,語音面貌評分按六檔評判。一檔:28-30分。二檔26-27。三檔:25-24分。四檔:23-22分。五檔:21-19分。六檔:18-16分,分別對應三級六等。 說話是四項測試內容中難度最大的一項也是技巧性最強的一項。對于母語是方言的應試人來說,說話時既要表達流暢,又要語音標準,的確不易。建議注意下列幾點:

1.避免方音,力求規范。要在平時多下功夫,盡可能用普通話交談,應試者要盡量繞開自己的難點音,換一個字或詞語,以免暴露更多的方言,說話要口語化,語氣語調自然,不要“背”或“演”,口頭禪要盡量避開,不能出現方言詞匯或語法,少用不規范的、表述有語病的時髦語和網絡語;

篇(10)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C-0014-02

梧州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是一所地方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開設的專業涵蓋了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藝術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非師范類專業學生占學生總人數的95%左右。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中第十條規定:“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為三級甲等以上,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類專業以及其他與口語表達密切相關專業的學生不得低于二級乙等。”

對于我院非漢語言文學專業和非師范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過關率不夠理想。原因主要有:一是學生對普通話知識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二是學生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相關內容不了解;三是受方言的影響,形成了語音障礙,制約著普通話水平的提高。為此,組織開展普通話培訓,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有較大的提高;采用科學的培訓方法,可以使普通話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普通話培訓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開展推廣普通話的工作

推廣普通話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因為它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直以來,國家對普通話的推廣工作都非常重視,自從2001年1月1日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后,普通話的推廣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通過培訓,國家的語言文字的方針和政策得到大力宣傳,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語言文字的方針政策,使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同時也使普通話培訓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掌握普通話的水平

我院學生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他們已有的普通話知識僅僅局限于小學的拼音基礎,加上各地小學教師普通話水平不同,導致學生個體差異很大。通過培訓,使學生比較系統地學習普通話語音、詞匯、語法知識,了解自己的方言與普通話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差異,有的放矢地糾正自己的方音和不規范的地方,掌握學習普通話的具體方法,從而真正提高普通話水平,真正達到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目的,也真正達到推廣普通話的目的。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與方法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對學生掌握和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規范程度的測查和評定。教育部、國家語委2003年印發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明確地規定了測試的等級標準、測試的內容與范圍,對單音節字詞、多音節詞語、朗讀短文、命題說話等內容、范圍都提出了具體的規定,對各項測試的評分標準都進行了具體說明,對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對測試需要的時間進行了具體規定。通過培訓,使學生了解整個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過程、標準、要求和方法,從而保證普通話水平測試順利進行。

二、普通話培訓必須遵循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就是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要求,靈活安排培訓內容和方法,以達到提高普通話口語水平的訓練目的。由于我院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在語音上往往會帶有方音色彩,在培訓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方言實際,針對不同方言對癥下藥,確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科學、靈活地使用教學策略。另外,學生自身普通話的基礎不同、學習普通話的目的與動機、態度和方法上也存在著差異。有的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并要求通過二級乙等,是為了申請教師資格的認定或者報考導游證;有的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只是為將來就業做準備,如旅游管理、對外漢語、法學等非師范類專業學生;語音面貌較好的學生希望達到二級甲等甚至是一級乙等的成績,而語音面貌稍欠的學生僅僅要求通過三級乙等就好。基于以上情況,就要求普通話培訓一定要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基礎和需求開展。

(二)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就是培訓的內容要有完整的體系,與普通話水平測試結合起來,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同時,普通話教學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如現代漢語、語言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成果豐富了普通話培訓的理論建設,而普通話訓練中的大量實踐經驗,又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因而,在教學中加強普通話培訓與各學科的聯系,形成學習體系,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實用性原則

實用性原則就是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從考試內容的安排到考試形式的確立,都是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實際運用普通話的水平,通過大量實踐操練,以達到能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實際的發音和正音的目的。在培訓中,必須處理好理論傳授與訓練實踐之間的關系,做到講練結合,精講多練。“精講”表現在輔導老師講理論要少而精,但要講清要點和難點。“多練”指安排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如練習單音節字詞時,重點為練習聲調和平翹舌音中的翹舌音;練習多音節詞語時,重點是練習音變和詞語的輕重格;練習作品朗讀時,重點是練習語調;練習命題說話時,重點是練習口語化的表達。“只練不講”和“只講不練”都是不可取的。同時,還應向學生強調,在課堂內外的一切場合都說普通話,這是一種更廣泛的,同時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應用。

三、普通話培訓的具體實施

(一)培訓班的類型

1.開設普通話選修課程。針對我院學生大都因語音啟蒙、地域方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口語表達習慣不佳,學院堅持為學生開設普通話選修課。雖然我院已將普通話訓練課程開設成為公共選修課,但由于學生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選修的人數不多。因此,在旅游管理、對外漢語、法學等非師范類專業中應將該課程定為必選課,納入教學計劃,擔任該課程教學的教師為測試員。在課堂上以朗讀訓練為主,結合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應轉換、音變訓練、難點音訓練、測試訓練等練習,著重提高運用普通話進行表達的能力。課程結束以普通話水平測試方式,按照不同專業的測試等級標準,對達標者給予學分。開設這種系統培訓的選修課程,能有效地解決部分學生由中小學階段遺留下來的語言能力較弱的問題。同時,多開展一些演講、辯論、朗讀等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實踐活動,增強互動與參與,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目的,強化日常訓練。

2.舉辦考前輔導班。對于要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學生來說,必須參加考前輔導班。在短期培訓班里,測試員可以著重講解測試要求及規則,讓學生做好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提高測試成績。測試員要將著力點放在語音發音規律的簡介和示范,可以通過大量練習以及借助于多媒體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同時注意將測前培訓與測試的安排之間留出一周以上的時間,以保證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課后有充分的練習機會,在測試時能發揮出最佳的水平。

(二)授課的形式

無論長期還是短期的普通話培訓,都可以采取分散教學、集中輔導、個別訓練的形式逐步展開。分散教學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只重點講授一個難點,留出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訓練,克服不正確發音。集中輔導是指將學生集中在一起,對發音錯誤歸類,分析發音錯誤的緣由,指出正確發音的原理,進行系統糾正。個別訓練指學生根據自己存在的問題,在老師集中輔導的基礎上自我練習,或聽磁帶誦讀,或利用光碟訓練。培訓方式的采用可以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因人而別。

(三)培訓的方法

1.教師示范法。在培訓課上,教師作為測試員,必須做一些示范,使學生對標準的普通話以及考試要求有一個明確的感性認識。或者讓學生先朗讀,教師再做示范,形成一定的對比,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2.結對互助法。說好普通話必須經過長期練習的過程,結對互助法是以自我訓練為主,互相練習為輔,集體講練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可以是師生互助,也可以是生生互助。讓學生以結對子或者結成小組的方式開展普通話訓練,有助于學生互幫互學,增加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效果。如將普通話基礎較好的學生跟基礎較差的學生結對子,可以幫助較差的學生盡快地提高。而且學習時間比較靈活,可以保證有更多的練習時間,除了課堂上的時間,學生還可以在課后自己找時間訓練,這就比較容易取得進步。對于方音較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通過個別輔導,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和糾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3.實戰演練法。按照考試的要求,教師可拿些真題讓學生做一做,使學生間接地獲得一種實戰經驗。在形式上可選擇學生代表當眾示范;也可進行分組,由普通話較好的學生分別主持各組的測試。學生做完題目以后,教師要加以點評,也可讓學生代表進行評議,這是一個再學習、再認識的過程。

上一篇: 學生會部長競聘報告 下一篇: 工作總結改善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午夜高清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婷婷色五月中文在线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