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法律修養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12 01:28: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思想道德法律修養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思想道德法律修養論文

篇(1)

(一)教學內容的單一性。高校思想道德法律基礎是作為理論研究的重點教材,是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上的一門重點難點課程。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學內容上都是局限于道德領域上的灌輸,課程的教學模式也是采取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脫離了實際,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中沒有沒有顯示的依托是脫離實踐的教育,使得學生們在實踐中遇到問題不懂得學與致用,造成學生道德觀念的模糊性,不能及時對道德現象進行及時的判斷,從而到學生們會表現出一系列的道德問題。因此在以往教學內容上更加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建立、健全與當代大學生實際身心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成果性。

(二)專題教學不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是圍繞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進行的教學活動,對大學生人生觀的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目前許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以法律修養這門課程專題教育不突出,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教學理念模糊,對培養大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存在一定的難點。

二、完善高校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的途徑

(一)教學內容因與時俱進。高校思想政治與法律基礎的教學內容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達到教學內容與時代進步相統一,現有的的教學內容大多是理論教學的知識,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比較缺乏,學生的積極性比較散漫,課堂上學習的效果到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高校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要把社會的熱點問題融入到課程中,針對社會的的熱點難點進行詳細的討論和分析,引導大學生學會分析社會存在的問題。教學內容可以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入其中,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的文化。同時也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一直是熱門的課題,隨著社會經濟的速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步的凸顯,在高校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過程

(二)優化教學手段。在科技快速的發展過程中高校的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應該運用高科技手段,互聯網技術結合課本的相關知識收集相關的視頻、圖片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一定的政治觀,建立起鮮明的政治觀念和政治情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掌握基本知識,讓學生學活,用活的理論知識應用大眾媒體中,提高學生的內容學習的信息量,促進學生的思想健康教育。傳統的教學手段,課堂上單向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沒能形成很好教學實踐效果。改變教學手段,使學生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要讓學生在思想上和行為上都能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

(三)提高教師技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與人的交流的工作,而不是機械交流,沒有感情的教育是無法讓人信服的。針對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要進行解釋根據學生的特點去解決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高校的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課程,對教師的教學技能要求很高,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就是提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師要借鑒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成果的經驗,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確定教學目標,積極的引導學生投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程教學。

篇(2)

(2)課程設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在2006年課程改革之前是分開的兩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但是在兩門課程合二為一之后,由于將“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排在“法律基礎”之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往往習慣于把教學重點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養”上,而忽視了有關法律知識的教學,教師的不重視就導致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忽視,甚至是無視。除此之外,教材中有關“法律基礎”部分的知識編寫不夠精確、概念含糊不清,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進行編寫,理論概念性較強,知識分布過于緊密,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勞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問題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編寫的嚴肅性。

(2)增強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平衡性。

2.教學改革

(1)完善我國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機制。根據我國目前法律教育發展現狀,建立起一個從小學開始至初中、高中、大學的完善而銜接有效地法律教學體系,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一種法律意識,真正地體會到法律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篇(3)

文章編號 1008-5807(2011)03-149-01

一、探討的緣由

就一般而言,“價值”表達的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相關性,是客體所具有的屬性及其對主體而言的意義.教育的價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質特性基礎之上的,是教育對于主體的存在和發展而言所具有的意義。追求價值是教育教學活動重要的驅動力,而且教育教學還是一種創造價值的實踐活動,這不僅意味著教育教學的內容本身是具有價值的,還意味著我們對教育教學活動存在一種價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實現我們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因此,如果沒有動態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實現,沒有存在于這一過程中的價值取向,整個價值系統就會成為沒有生命的東西,課程的真正價值也就無法實現。而很多老師沒有重視這一點.

二、教學實踐中形成“基礎”價值取向的依據

思政課的根本任務是要把理論教育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通過科學的理論武裝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青年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他們的理論認識、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著十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根源。因此,培養怎樣的人才,培養這些人才具有怎樣的素質品質,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形成必須充分體現這一基本目標,并由此出發形成一條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線索。新課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結構體系和內容安排的同時,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

(一)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教學的至高宗旨是以此為方向引領學生的思想、觀念,并進而引導其行為。這一方向既要落實在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的教學中,也要體現在法律修養的教學中,要在教學中避免具體地、逐個地講解法律條文。可以說,政治性與科學性共同構成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課程生態”,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學性則是其生命之源,新課程在教學中必須形成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二)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要做到社會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必須把思想、道德、法律領域社會性的要求轉化為青年學生的內在需要,事實上,在這些領域的社會性要求中包含著許多對于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社會性生存等方面內容的關注。因此,我們的理論教育一定要緊扣學生的現實生活,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思想實際才能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喚起并引導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規范領域社會性的要求放到社會實踐的情境中去體驗,才能形成學生在實踐中遵循規范的心理基礎,并成為個體行為的重要動力。

(三)思想、道德與法律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

“新教材從社會秩序結構的角度,把這個法哲學、社會哲學中的問題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們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會規范的層面上讓我們重新認識:思想、道德與法律都以社會為其發生的基礎,它們在內容上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在實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撐,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共同立足于社會、歷史經驗和現實的基礎之上,共同構成影響社會秩序的要素;它們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綜合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來形成我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會秩序。可以說,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是取得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

四、以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來促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取向

篇(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門重要課程。在高校學生工作中,存在有兩種誤區:其一,是沒有弄清思想政治問與法律問題題之間的區別與內在聯系,把法律問題當成思想品德問題來處理;其二,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過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傾向,從而導致道德問題心理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偏離了正確方向。根據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與育人效果,需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科學了解學生是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起點

教育學生,首先應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否則,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就無從談起。因此,科學了解學生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育人的起點。教師要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目標選擇,了解影響他們思想和心理發生變化的各種因素。

一是要科學認識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師,要想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達到應有的育人效果,就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成長經歷、學習需要和心理特征。

二是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安排教學內容。一要突出對大學生自己的現實問題進行科學釋疑。二要突出對一些問題解決的方法傳授。三要突出對一些社會熱點與大學生敏感話題的傳道解惑。總之,只有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將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緊密聯系,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才會自覺接受知識并逐步內化為行動。

二、引導學生自覺深度參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至關重要。“學生深度參與”就是一種將研究與討論結合一起,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式。“學生深度參與”不同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它打破了“滿堂灌”、“一言堂”和“灌輸式”、“說教式”的課堂教學,是在教師具體指導下,通過學生的研究、分析和討論,進行知識建構和價值認同的一種學習過程。“學生深度參與”教學方式的特點是重視發展學生的自主行為和個性特長,重方法傳授,重能力培養,重學生主體作用和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是以問題思辯引導學生課堂深度參與學習。教師要在課堂中善于組織一些討論、辯論活動。

二是以個性化的作業促使學生課外深度參與學習。通過E-mail、QQ、手機短信、博客等方式向學生布置個性化的電子作業,如純理論分析性的小論文、學習心得、社會調查報告、自制課件、生動案例(甚至可以是經認可的自行拍攝制作的圖片、音頻、DV等)等,從而使學生張揚自由個性中增加知識,陶冶情操。

三是以改革考核方式來促進學生全過程深度參與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不同于一般的課程,它重在學生品德形成的過程和道德法律素質的實質提升。因此,考核方式應采取“開卷考查+課外小論文+課堂表現”(分值可按具體情況設定為一定比例)的方式。“開卷考查”是指課程結束后,設計若干道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等,以檢驗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課外小論文”是指每一章教學結束,擬出若干個小問題,由學生選擇并完成,主要考察學生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判斷與選擇能力;“課堂表現”主要是考察學生出勤、課堂發言、討論等表現,主要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課堂教學始終是教學的主要方法和形式,恰當運用多種方法,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必須善于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一是要運用互動式教學法。可以采取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和演講,組織學生與老師一起備課、寫教案,讓學生走上講臺上課等形式進行互動式教學。

二是要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主要是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的作用是誘導啟發,變簡單的說教式、注釋式為由情人理、循循善誘的引導。啟發式教學也要以科學的理論尤其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教學,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分析現實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是要運用情感式教學法。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陶行知先生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教師要經常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流、談心,彼此之間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相互理解、尊重的友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可親可敬,學生就會敞開心扉,自覺地接受教育。

四、塑造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提商教學效果的客觀要求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科學知識的傳授者,是先進道德的示范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一是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個性,理解學生需要,關心學生發展,服務學生成才。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要真誠實意而不是“葉公好龍”式地關愛學生,就能以“無聲的語言”和“無形的力量”教育人,在升華自己境界的同時,以帶動學生進入思想和人格的更高境界。

二是要自覺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魅力源于實力。一名師德高尚、功底雄厚、知識淵博的教師自然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師應苦練內功,提高理論素質,培養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與智能結構。要提高白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時掌握學科的前沿動態,做“研究型”的教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育的難度恰恰在于要對一些理論和實際問題有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那種只會照本宣科的教師不可能在學生的心目中有較高的地位,而且也難以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目標。

三是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思想政治工作視野中,人文關懷是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學生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的經師,更應成為學生的人師。要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需要,平等地、真誠地與學生交流,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展現自我道德意愿,從而在這種自我表達與交流中實現道德意識的引導與提升。要有寬廣的胸懷和海納百川的氣度對待學生的個性與發展中的問題,以“大愛”之心成為學生的心靈與學業導師。

參考文獻:

[1]阮書云.高職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效果分析[J].西北職教,2008,(07):34.

篇(5)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8(c)-0110-02

一、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厘清

道德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社會意識和上層建筑成分,是以善惡為評價標準,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和特殊社會手段維系的,調整人們利益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2]事實上,人們依照道德調整行為的時候經常難以實現完全的自控,會產生違背道德規范的結果,且由于道德規范的形式不具有絕對的強制性,在道德主體的認知不足,或者明知故犯的情況下,道德的調節作用就很難體現出來,面對這樣的現象,很多學者提出了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道德法律化是制度倫理的重要內容,其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廣義上講,道德法律化就是指在道德建設中將一定的社會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要求形成為制度形式,目的是以強制的手段規范并提高人們的道德行為水平。狹義上所講的道德法律化是從單純法律角度而言的,指立法機關按照立法的程序,把一定的道德理念、原則和規范以法律這種具有強制力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規定下來,形成條文,使之具有制度化規范化的特點。因此從狹義上講,道德法律化也就是道德立法。

二、道德法律化的價值理由分析

(一)道德法律化的歷史根據。道德產生于原始社會人們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之間利益關系的需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產生,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僅僅用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已經不能達到合理調節人們之間關系的目的,在社會中急需一種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對社會關系進行調節,這樣就產生了國家,在國家中統治階級的意愿就變成了國家的意志,以不成文的習慣法的形式而存在的道德規范就被統治階級以明確的條文形式規定下來,成為法律。在我國,第一個把明確提出把道德運用于法律途徑的應當是漢代名臣董仲舒,他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為審判的法律根據,從面把儒家經典法律化,從此儒家經典便成為了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期的最高原則。無論在西方還是我國,法律的產生都延續了這個過程。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新的矛盾,矛盾產生的初期,人們總是以一種相互之間以習慣的形式體現的契約來約束各自的行為,直到這種矛盾在社會中具有了一定普遍性的時候,國家就會干預其中,把原來社會中約定俗成的契約加以完善和修改,形成法律。因此,道德和法律本身是同源的,道德是法律生長的基礎,沒有不成文的道德,就沒有以條文形式出現的法律。

(二)傳統親緣關系對道德具有消解作用。梁漱溟曾經指出中國社會是一個倫理本位的社會,“倫理本位,職業分立”,是梁漱溟概述傳統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征時所創用的一個著名論斷,而倫理本位的社會,他認為“就是把家庭關系推廣發揮,而以倫理組織社會”[3],中國的倫理本位來源于幾千年的農業文明,古老的農業經濟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的,形成的是以血緣關系為主的人際關系,在家族中或者一個區域單位中,人們利用自己與他人長期交往建立起來的人際信任關系來進行合作,強大的人情網有時候甚至能夠左右一件事情的發展方向和結果,家長意志的作用大于法的作用,禮教的約束比規范和制度的約束更加有用。曾經說過“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在這里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征,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4]。現在社會中,血緣和親緣關系幾千年來對人們的影響仍然頑固的存在,而真正的契約社會形態還遠遠沒有建立起來,由于人情的參與,法制的不健全,很多道德原則和規范不能被堅持,很多原本簡單的矛盾變的復雜化,本來按照一個原則規范可以處理的情況,也許涉及到不同的人情關系而費盡周折。而親緣或者人緣關系是否能把事情引向正途卻是一個未知數。因此在現代社會的道德建設中要真正樹立道德規范對人們行為的約束作用,就必須把一定基礎性質的道德規范制度化、法律化,以強制其實施,從而抹去親緣關系對道德規范的負面影響,建立道德的真正威信。

(三)主體知行轉化的過程需要法律化。我國目前的道德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具體的行為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知行脫節現象。為什么我們擁有較高的道德認知水平卻不能把它們付諸實踐?如何對群眾的道德行為進行調整?都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重大課題。道德由他律到自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期間不僅需要道德主體的理性和自律,也需要合理的外界環境。著名的心理學家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中明確的說明,人的“道德發展作為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由于認知結構的變化而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5],其中必經的三個階段是:前習俗道德水平、習俗道德水平和后習俗道德水平。其中習俗道德水平中包含兩個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和遵守法規取向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的人以他人的贊美和認可為標準去行為,而遵守法規取向階段的人認為規范中所定的事項是不能改變的,守法是對的。柯爾伯格認為大多數個體都不能超越習俗道德水平,也就是說,他認為很多人的行為都是需要依靠他律的基礎進行的。英國的倫理學家里查德黑爾也曾經在《道德語言》中論述道德教育方式,那就是:記住原則--熟習--實踐--習慣原則--能力解放。在實踐原則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外力來進行幫助,根據柯爾伯格的原理,這個由外力幫助的過程就是他律的過程,他律有很多方式,但是法律卻是最具有直接效果的方式。法律的強制性可以使人更快認識到遵守道德規范的必要性,由此,道德主體從不得不遵守到逐漸習慣于按照規范行事,最終達到從思想上認可原則,進入自律的階段。因此,把一定的道德規范法律化可以促進道德規范被人們接受的速度,加快由被動到主動的道德發展過程。

(四)法律的強制力可以保證道德規范的實施。作為調節社會關系的規范,法律和道德具有不同的效力。道德對社會關系一般只做原則性的說明,以約定俗成的形式表現的那部分道德規范并沒有具體而明確的形式,在實際的操作中,道德規范借助輿論、傳統習慣特別是人的內心信念起作用,并不具有強制性,因此對于部分道德主體來說,道德的干預并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道德對社會關系的調節和規范是無力的。相對而言,法律是明確的條文形式體現的,其制定和執行有嚴格的程序,并且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節直接借助國家機器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對于道德不能起作用的那部分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法律可以利用其強制手段進行調節,強制行為主體對其行為的道德性有所認識,以此達到單純的道德約束所不能達到的社會效果。

(五)道德與法律具有相通之處。1、道德與法律內容上相互吸收。道德與法律的基本內容在許多情況下都是互相吸收的,比如道德上講的“孝敬老人”在法律上就得到了明確的規定和認可,道德規范要求人們要誠實守信,法律上也有很多關于各種欺詐行為的規定,同樣一些被法律懲罰的行為都是在道德上被譴責的,比如偷盜、貪污等。2、法律與道德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法律作為一種上層建筑,目的在于規約人們的行為,使正當的權利得到保障,使侵犯正當權利的行為受到懲罰,這是一種公正的價值取向。對于道德規范來講,公正是一個重要的范疇,它包括個體公正和社會公正,亞里士多德曾經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詳細的闡述了公正的倫理學含義,他認為“公正是一種完全的德性”[6],不僅說明了公正作為一種品質和德性的意義,而且也說明了公正對于倫理道德的重要意義,他還指出 “合法和均等是公正的,違法和不均是不公正的”[7],這一論斷把公正與法律和道德的關系描述的更加透徹,三者之間本來就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法律和倫理道德都是追求公正的,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也正因為道德和法律有如此的密切聯系,道德法律化才更加具有可行性。

三、道德法律化的原則

(一)普遍性原則。道德規范是具有很強主觀性的規范,在制定、形成和執行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著主體的主觀需求、主觀認識和主觀追求,充分的體現了其個體性。個體性的道德規范是有層次性的,有底線道德,也有較高層次的道德規范,正因為其層次性,在具體運用的時候有一種偶然性,對不同道德水平的人,適用不同的道德規范。而法律則不然,法律要求對整個社會具有普遍性,排除任何偶然性的特征,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求對社會中的任何人都具有不受個體情況限制的可重復性。同時,較高層次的道德規范法律化不僅會加大執法的成本,影響法律的執行,而且會脫離現實和群眾基礎,使人們對他們失去信心,最終成為一紙空文,也許最后連原來可以遵守的道德規范都被遺忘了。因此道德法律化的過程中必須要排除任何具有層次性區分的個體道德,使其具有普遍性。另外,被法律化的道德規范必須有普遍的生活基礎,是在最廣大的人民生活中顯見的行為規范。針對特殊人群和特殊行業的道德規范涉及的并不是廣大的人民群眾都會經歷的生活形式,也不能被納入法律化的范圍內。

(二)動態性原則。認為,經濟關系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道德規范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由經濟發展的狀況決定的。社會中經濟和其他社會因素的變化必然會使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相繼發生變革,道德法律化的過程也要以這個規律為基礎。當具體的社會條件發生變化時,法律制度的制訂者應當對新的社會矛盾進行充分了解,并以此為基礎補充新的內容。道德法律化不是靜止的、僅僅出現于某一個社會階段的行為,而應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在這種跟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對相應的法律和道德規范進行調整,才能使它真正具有價值意義。

(三)導向性原則。道德法律化的目的是提高一個社會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修養,而不是用法律手段進行簡單的強制。在法律化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對這一目的的關注,不僅要對原來違德的行為進行懲罰,體現對“惡”的抑制,使之逐漸接受合理的道德規范,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中體現對善的思想行為的價值的肯定,使法律化的道德規范仍舊能作為一種精神價值導向存在,這樣的道德法律化才具有更加優良的社會價值。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苗力田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羅國杰主編.《倫理學》,中國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4]安云鳳.《新編現代倫理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徐順教,季甄馥.《中國近代倫理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6].《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高明書主編.《教育心理學》,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8]王淑芹.“道德法律化正當性的法哲學分析”,《中國德育》,2007年第11期

[9]劉麗霞.《道德規范層次性問題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11月.期刊網載

[10]梁鋼.《道德法律化探析》,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期刊網載

[11]楊永成.《制度倫理視野中的道德建設》,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期刊網載

[12]成智榮.《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制度倫理的價值取向研究》,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期刊網載

[13]張洪濤.“論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以實施領域界定”,《理論觀察》,2006年第1期

[14]蔣若薇,胡子君.“試論道德法律化”,《理論學刊》,2005年第10期

[15]黃海昀,程敬賢.“以道德法律化促進公民道德建設”,《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2月

篇(6)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已經成為傲立于世界的大國。那么國民的素質要與大國的形象相配套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快速發展進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道德滑坡現象。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威。正是著眼于這一點,十報告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全局出發,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出部署,強調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充分體現黨對建設道德中國的高度重視,我們一定要深刻理解把握、認真貫徹落實。

一、我們面臨的道德考驗

當前我國社會道德狀況主流是進步、光明、向善的,但由于體制機制不完善、社會輿論放大效應等原因,在一些時段、一些領域和一些人群存在的局部道德滑坡是客觀存在的現象,有些道德問題還相當突出。

(一)我國社會道德問題的主要表現

第一,道德問題主要表現于一些時段。我國社會道德領域受到普遍關注和產生廣泛爭論問題的時期,集中表現在改革發展的節點時期,比如,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初期、實行商品經濟制度的初期、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期等。新的政策特別是新的制度體制推行的初期,常常也是新舊社會規范(法律、行政和道德等)沖突的時期,舊規范往往失范,新規范尚待建立。

第二,道德問題主要表現于一些領域。一是在生產經營領域。一些經營者有見利忘義,生產銷售有毒有害、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等違法行為。二是在公共領域。表現最為普遍、最為突出的是職業道德的問題和公共秩序失衡的問題,它們都嚴重地危害著正常的社會秩序,損害著健康的社會風氣。三是在少數國家機關和執法部門內部。一些國家機關和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以權謀私、貪污受賄。雖然只有極少數,但影響極壞,它敗壞了黨和社會風氣,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第三,道德問題主要表現于一些人群。一是一些官員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少數官員弄權謀私、錢權交易、貪污腐化等。這些人的敗德行為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最大。二是一些企業和商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誠信缺失、坑蒙拐騙、制假販假等。三是一些文化名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沽名釣譽、抄襲剽竊、低俗炒作等。四是一些公民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不守公德、見危不救、以怨報德等。

正是這些局部的、少數社會成員的敗德現象,無形中給民眾帶來了極大的道德壓力和心理暗示,進一步加劇了人們評價社會道德狀況的悲觀、消極情緒。

(二)出現道德問題的主要原因

第一,道德發展滯后性的原因。道德的發展軌跡和經濟的發展軌跡是同向的,但決非簡單同步。舊的道德觀念將長久地影響人們,而新的道德觀念轉換成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行為規范,往往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優秀傳統道德相承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既是宣傳思想部門和教育部門的工作,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艱巨任務。

第二,體制機制不完善的原因。表現在我們的法律監督效率還不夠高。比如,近年來,我國出現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商人道德上的缺失,其主要原因還是制度上的缺陷。再比如,屢屢引發國內外關注的社會誠信缺失的問題,雖然表現為一些企業和商人的敗德,但深層次的重要原因是社會誠信等信用體系依然缺失。

第三,個別司法機關不秉公辦案帶來的原因。特別是個別案件的判決混淆了是非曲直,突破了道德底線,嚴重地破壞了社會誠信體系。

第四,法治和德治還不完全相適應的原因。社會上確實存在重法治輕德治的傾向,甚至有人對德治很反感,認為德治就是人治,德治是法治的對立面。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當前敗德行為的代價低,并與違法行為代價低的情況交織在一起,這是導致許多道德問題持續產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社會輿論放大效應的原因。部分媒體尤其是網絡,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偏離正確的輿論導向,熱衷于對一些道德失范問題過分夸大炒作,嚴重影響了公眾對道德建設的信心,增加了社會道德建設的難度。

二、建設道德中國的路徑選擇

盡管面臨道德挑戰,但中國社會道德打不垮、壓不垮、罵不垮。因為中華民族有著崇德向善的悠久傳統,對高尚道德的強烈呼喚始終伴隨著社會前進的腳步。

(一)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是道德建設之本

國家者,積人而成。遵守社會主義道德既是覺悟、也是義務,道德大廈的建設需要每個社會成員添磚加瓦。如果每個人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積小善而成大德,那么整個社會道德水準一定會提高。“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想道德中國一定能實現。

(二)加強未成年人道德建設是重點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思想狀況事關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未成年人處在確立基本人格,培養基本素質的關鍵階段,抓住這一時期做好思想道德建設,可以使未成年人得到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鍛煉,打牢全面成長的核心基礎。一要注重基本道德規范灌輸,強化養成教育。針對當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識、輕德育”的現象,啟動“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把孝心培養教育融入生活,引導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二要健全“三位一體”道德建設網絡,強化體驗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光靠老師和家長用嘴巴說,最主要是通過孩子自身的生活體驗,讓他們在體驗中體會成功,感受挫折,逐漸養成正確認識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要加強實踐活動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教育。“道德者,行也”。廣泛開展群眾性的道德實踐活動,吸引青少年普遍參與,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陣地建設則是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強青少年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各類教育基地的建設,不斷挖掘教育內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更好地為未成年人成長成才服務。

(三)法制建設是道德建設的堅強保障

良好的社會公德形成、鞏固、發展始終離不開法治機制的保障。首先是立法上保障。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實踐看,以法促德是一條可以借鑒的經驗。在公德建設中,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加強公德建設方面的立法,使社會公德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可選擇當前社會道德建設的一些急迫問題,作為立法重點項目,爭取早日制定施行。比如學習借鑒國外的“好撒瑪利亞人法”,盡快制定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為救人者撐腰,讓救人者免責,保護施救者,嚴厲懲處被救助事后反誣者。二是加快推進道德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逐步建立完善必要的機構和公民道德信用記錄,讓失德失信者受到應有的約束和懲戒,切實發揮道德信用的約束力。其次,在執法(司法)層面,行政和司法機關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切實承擔起維護和引導社會道德的責任。在實踐中,對一些造成惡劣影響的違法案件要嚴厲處理。法律本應弘揚真善美、制裁假惡丑,對此類行為要嚴厲處理,才能收到較好社會效果。因為我國現有法律中,本來就有誹謗罪、誣告陷害罪、敲詐勒索罪、侵害名譽權等條款,建議要對諸如此類事件中的惡人追究相關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使其不敢再誣陷、敲詐好人,做好人的風險也就自然大大地化解了。

(四)需要黨和政府的積極倡導和強力推進

篇(7)

高等職業教育是不同于一般本、專科大學,是具有一定特質的高等教育類型,它培養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具有特定的知識、能力結構,強調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和工作過程中所必需的關鍵能力。但目前高職教學內容主線基本是延續傳統的“三段式”,即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課程體系,缺乏課程開發與創新,培養出來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強,適應社會建設第一線工作的技能不足,學生的職業意識不高。“老三段”的課程設置模式難以適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無法實現“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模式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作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以下簡稱“高職思政”)“基礎課”,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綜合職業道德法律意識,提高學生適應實踐崗位的關鍵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企業、社會崗位的工作要求探索高職思政“基礎課”的專題模塊教學模式是高職思政課教學與其他一般專本科院校思政教學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構建適合高職教育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提高思政“基礎課”教學效率,加強課程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其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

1.教學模式的定義。教學模式是課程觀、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方法及其評價體系等的特定組合形式,即教學模式是由一定的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內容及其進程和安排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特定的組合方法。教學模式是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中介,它既能豐富教學理論,更新教學思想和觀念;又能為教學實踐提供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教學范型,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直接功效。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的構建從課程觀的調整、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方法的探索等方面突破了思想品德課程傳統灌輸的教學模式。

2.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的內涵,集中體現在“模塊”和“專題”兩個方面。一方面,“模塊”實質是樹立全新的高職思政“基礎課”課程觀,思想道德修養課或思想品德課是學生從小上學就被灌輸的東西,怎樣使已經成年的大學生從中受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是強制灌輸就能解決的,如果強制灌輸可能會導致學生逆反。通過高職思政“基礎課”的教學使大學生注重自身修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必須強調課程開發,樹立新的課程觀。課程觀,是人們依據一定的哲學觀、教育觀以及心理學、社會學、技術學等方面認識所形成的關于課程的基本觀點和一般看法,即關于什么是最好的課程,如何處理課程領域諸多關系的看法,它是課程開發和管理的指導思想。將高職思政“基礎課”開發成最好的課程,就是使高職思政“基礎課”在傳統強調培養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基礎上,擔當起培養訓練學生適應社會崗位所必需的關鍵能力的任務,其中的關鍵能力即學生對信息或問題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雖然高職思政“基礎課”不涉及學生具體的操作技能,但能力不同于操作技能,職業能力強調在復雜的工作情境中進行分析,判斷并采取行動的能力。對于現代工作而言,將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作為高職思政“基礎課”課程目標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構建高職思政“基礎課”模塊就是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整合教學內容,根據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需要,打包教學任務。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素質的培養相結合,并融于高職思政“基礎課”的教學中。

另一方面,“專題”主要體現在教學實施環節,采納具體的方法實現“模塊”任務包的任務,結合授課學生的專業及預備職業的特點,將每個模塊具體地細化,針對學生實際和社會現實,按照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用具體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現場教學法以及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發現式學習等符合認知規律的先進教法與學法,同時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如討論分析。以分組方式組織學生討論,由各組代表發言,再由教師總結講解。演講。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準備稿子;或是學生針對具體問題有感而發即興演講,教師最后進行綜合評價。問題學習。可以讓學生獨立或分組提出問題,教師來回答;也可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課后自學。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由“講授”主體變成“引導”主體,學生由被動“聽”“看”為主變成以主動“想”“說”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及職業意識,鍛煉學生思考、學習、表達等能力。

二、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的構建

第一模塊為適應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主要涉及教材緒論部分內容,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正確認識與分析生活學習環境的方法,體會環境對人的影響與作用,培養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使學生弄清楚自己為什么上大學?大學學什么?怎樣讀大學?該模塊開設兩個專題:其一,認識大學,正視自我(2學時),主要采納的方法是學生主體講述對新的生活學習環境的感受,再由教師做總結,解答學生的疑惑,引導學生合理釋放來自環境的壓力或內心不良的情緒,給予學生安慰、激勵。通過師生互動,達到引導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大學的目的。其二,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塑造全新的自我(2學時),在大學如何學習的問題是大一新生的空白,到底大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新生的腦子里還是有疑問的,所以這個專題適合采納案例教學,尤其是學校典型的學生例子,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教師要結合每個專業的特點選擇學校的典型,以客觀發生過的事實督促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增強重塑自我的勇氣,也可以請已畢業大學生與新生做現場互動交流。

第二模塊為人生觀教育。主要任務是引領學生科學地認識和評價人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初步的思考和設計,使學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態度,體會學習生活的技巧。該模塊設立“領悟人生真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協調身心關系,學會人際交往”“樹立理想信念,創造人生價值”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主要采取多媒體教學(觀看音像資料短片)、調查法、問題討論等方法,涉及第二章、第三章內容。

第三模塊為愛國主義教育。教學任務在于調動學生心底的愛國情感,深刻體會何為愛國主義,激勵學生明確歷史使命,從自身出發積極實踐愛國行為。設立一個專題“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2學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這個專題中要學生回顧歷史(如中國的)、正視現在(當今我國的建設及我國所處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讓“90后”的學生真正感悟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采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將一些史料和新聞資料動態地展示給學生,并以即興演講的方式讓學生談論如何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主要教學內容涉及教材第一章、第三章的明確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的部分內容和第七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的部分內容。

第四模塊為社會道德觀教育。該模塊主要使學生明確做人的道理。以公德、孝德、職業道德(主要放在第五模塊)為線索展開,設立“加強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培育家庭美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樹立誠信品質”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該模塊內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內容。主要采納調查法、問題討論法、案例教學法。

第五模塊為職業教育。主要使學生明確認識到高職生學習必須面向職業的特點,增強學生的就業信心,鍛煉學生求職擇業的能力。該模塊設立兩個專題:專題一為培養職業學習意識,增強就業信心,側重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和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采納案例分析與問題討論等方法。專題二為掌握就業技巧,科學設計職業生涯,側重職業禮儀的教育與訓練、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勞動法、合同法和創業教育,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調查分析等方法。兩個專題計劃6學時,主要涉及教材第六章的內容。

第六模塊為法制觀教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法律制度,增加學生的法律常識,鍛煉學生的法律思維,培育學生的法治精神。設立“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學習實體法律制度,保護公民權益”“學習程序法律制度,學會科學維權”等三個專題,計劃6學時,具體采納模擬法庭、案例教學、課下閱讀等方法。

三、高職思政“基礎課”專題模塊教學模式實施中的幾點注意

1.教材問題。我國高校的思想道德修養課使用的是全國統編教材,沒有成熟的適合高職院校的模塊化教材及教參,進行“模塊”抽象時必須嚴格尊重教材,需要教師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科學可行的原則編寫教學內容,結合社會現實、學生實際組織模塊教學。

篇(8)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27-0193-02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和深入,音樂教師在高校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同時,受到開放性的社會價值觀的影響,高校音樂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念也逐漸出現下滑的趨勢,經常有教師的負面新聞曝光出來。久而久之,教師師德失范事件層出不窮,人們已經意識到高校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發生了異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嚴格加強對高校音樂教師師德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推動高校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音樂教師師德現狀及原因分析

由于外部環境的各種影響,高校音樂教師的職業道德遇到諸多的挑戰,陸續出現師德失范的不良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高校音樂教師自身素養滯后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教師逐漸開始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年輕的音樂教師。這部分教師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不能夠樹立積極向上的意識,作為教師必須經歷的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和培訓當成兒戲,敷衍了事,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在年輕的音樂教師的觀念中,他們自身具備的專業知識就是生存之本,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只需要做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專業技能的學習,嚴重忽視了自身道德修養。正是由于缺乏嚴謹的教師職業道德觀念,高校音樂教師才逐漸出現師德失范的現象,導致師生關系面臨嚴重的危機。

(二)高校師德建設管理缺位

教師是教育之根本,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直接決定了我國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國家和社會群眾都十分重視高校師德建設。然而,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高校師德建設體系,導致諸多不良現象陸續出現,嚴重阻礙了高校師德建設的健康發展。

1.高校師德法制教育不到位

職業道德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觀念,是規范教師行為的基本標準。任何教師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嚴格的職業道德培訓,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人生理念。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高校十分重視自身的升學率,因此,教師工作的重點也出現了偏差,一位強調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嚴重忽略了加強對自身職業道德的培養,導致高校音樂教師雖然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授課能力,但是其法律意識和師德意識相當的薄弱。另外,高校并沒有針對音樂教師建立專門從事大學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體系,同時,也沒有建立一個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平臺,根本無法加強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除此之外,高校內各職能部門對于自身的職責并不清晰,沒有劃分清楚各部門具體的職責,高校教師與學校的關系也只是體現在教學和科研的聯系上,對于最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高校存在的以上問題,都嚴重影響著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

2.高校師德激勵機制不完善

縱觀高校對教師的激勵機制,大多數都是精神獎勵、口頭獎勵為主,這些不完善的獎勵機制無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工作的熱情。并且這種精神獎勵也是極其罕見的,尤其是對于高校音樂教師來說更是少之又少。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高校領導只會對為本校作出貢獻或顯著提高了本校升學率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高校的這些舉動導致刻苦教學的音樂教師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合理的師德學習目標。高校領導往往認為學校是一個神圣的教育基地,如果對教師進行物質獎勵會褻瀆師德的高尚精神。因此,在對教師的師德評比中只給予精神獎勵。然而,高校對于科研成果多、論文數量多的教師在工資福利、住房分配、子女教育方面都有著很多的優惠政策。對于高校的這種做法,導致諸多教師逐漸喪失了提高自身師德建設的動力,盲目追求更多的物質享受。

(三)市場經濟負面影響沖擊

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背景環境,高校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高校教師受到周圍大環境的渲染,逐漸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斷尋求更多的物質享受。高校教師在與社會各界形形的人交往的過程中,受到“個人中心主義”消極思想的影響,逐漸喪失了教師的良知,拋棄了教師職業道德觀念,出現師德失范等一系列不良行為。另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國門逐漸打開,越來越多先進的思想傳入我國,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人們逐漸打破了傳統守舊的思想,越來越贊同西方先進的文化和思想,對我國固有的道德觀念和民族意識逐漸失去了認同感。尤其是高校音樂教師,在思想上,他們的思想意識比較超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強,十分認同西方文化的價值取向。受到這種先進思潮的沖擊和碰撞,導致高校教師逐漸忽視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義務。除此之外,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我國逐漸進入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互聯網利用其高效、資源共享等優勢,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生活和學習用具。在互聯網的幫助下,高校教師原有的思想道德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逐漸出現師德缺失現象,對校園文化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二、加強高校音樂教師師德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引導音樂教師提高自我修養

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提高自身修養其實就是對自我要求、自我改善、自我陶冶以及自我提高的活動過程,也是提高教師師德建設的內在動力。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其自身必須在音樂方面有著專業技能,這樣才有資格勝任音樂教師的工作。然而,大多數音樂教師要么只會唱歌,要么只會彈琴,其綜合實力較低。因此,音樂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素質教育,培養多種才能,在掌握充足的音樂基礎上,還要具備跨學科的結合力,不斷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音樂教師要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時刻用高尚的師德來鞭策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同時,在高校音樂教師的日常活動中要合理融入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加大教師的自我修養力度,有效提升高校音樂教師的自我涵養,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價值觀,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進一步推動高校素質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二)熱愛學生,增強育人意識

對于每個教師來說,他們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出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綜合實力較強的接班人。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的是育人。只有將學生培養成人之后,才能進一步將他們培養成才。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也較高,但是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這類學生不但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反而會對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的威脅。由此可見,成人比成才更加重要,是萬物之根本。因此,高校音樂教師在給學生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也要給學生介紹音樂創作的背景和內容,潛移默化地給學生傳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無形中教師也加強了自身的思想道德觀念,鞏固了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這種正確觀念的引導下,音樂教師會熱愛學生、熱愛自身的工作崗位,盡心盡責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三)建立健全保障激勵機制

首先,必須形成由學校黨委牽頭、行政負責實施、有關職能部門牽頭負責、各部門齊抓共管的保障體系。在這種較為完善的體系下,才能營造出一種尊重知識、人才、勞動和創造的良好氛圍,塑造一個人才成長的環境,方便教師的自我學習和深造。同時,對音樂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推動高校音樂教師師德建設。其次,健全教師服務體系,切實增加對高校教師的人性化關懷,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加強對教師的關心,多為教師辦實事,盡力幫助教師解決后顧之憂,積極引導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上。例如,構建一個服務平臺,給教師提供一個學術交流、信息咨詢和科研指導的有效平臺。

另外,了解教師的實際需求,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力所能及地幫助教師排憂解難,分擔教師的壓力。最后,建立恰當的獎懲制度。適當的獎懲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引導教師保持工作的熱情,促進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逐漸提高。

(四)建立和諧的環境引導機制

在市場經濟體制這種大環境下,校園文化難免會受其影響。因此,為了加強對高校音樂教師的師德建設,必須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在和諧環境的熏染下,能夠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思想觀,從而不斷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因此,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方面,樹立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物質文化方面,維護好校園環境,愛護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創建出文明優雅的高校校園文化環境;在規范文化方面,加強對學生和教師的道德規范,提升學生和教師更高層次的道德境界;在精神文化方面,建設優秀的校風、嚴謹的教風以及積極向上的學風,實現教育的真正目標,不斷引導教師時刻堅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原則。在這種和諧的校園環境下,校園內的每個成員尤其是教師才能潛移默化地受到優秀環境的影響,以身作則,形成一身正氣,在有效加強音樂教師師德建設的同時,促進了高校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我國高校音樂教師師德建設面臨嚴峻的危機。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建設,不斷實現師德建設的體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只有用這種辦法,才能引導教師積極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從而推動我國高校教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篇(9)

 

21世紀,網絡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最搶眼的詞匯。而互聯網正像一個不斷生長和擴展的大網,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據統計,我國互聯網使用者的平均年齡為35歲,上網人數中的45%為25歲以下的青少年,而我們的學生又首當其沖地成為網絡沖浪的主力軍,隨著在價值判斷和道德判斷上的量變引發了青年學生在認識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質變,已給我們的德育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載體和陣地。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嶄新的機遇。

1、網絡為學校德育教育開辟了新的空間,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聯網使用的普及性,將社會、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連為一體,通過網絡,社會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家長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學生主體,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了全社會的、開放性的教育空間,為全社會育人創造良好的網絡系統環境和育人模式。同時網絡可以極大地豐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資料,使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豐富的資料來源。

2、網絡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特點,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時性和廣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優勢,是信息網絡最重要的特點,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設的四通八達的方便快捷的網絡,使學生不必按傳統方式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場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個設有終端的地方隨時獲取所需的知識,它突破了時空的局限,增強了影響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課堂傳授或一對一的形式開展,通過促膝長談,可以很好地解決個人和少數人的思想問題,但這種交談的內容無法廣為傳播,對其他有類似問題和疑惑的人無法產生影響。網絡的發展使我們傳統中深入細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

3、網絡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對象-----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獨立意識的發展。網絡上的雙向或多向信息傳遞方式,使得學生可以獨立地參與討論,自由地訪問所需要的站點,主動了解各種信息資源使學生接受來自不同角度的建議,經過自身的判斷整合形成自己的觀點。免費論文。二是促進學生開放精神的樹立。網絡突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以先進的電子技術手段向學生適時地傳播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及價值觀與行為規范,使青年人在一個比以往更加廣泛的社會環境中積累社會知識,發展和形成自己的個性,順利參與社會生活。三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使學生從中獲得養料,完善知識結構。四是網絡有利于促進學生民主意識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道德法制意識的健全。

二、網絡浪潮給學校德育教育帶來的挑戰。

1、網絡文化的多元性給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導性帶來了新的挑戰。

由于網絡文化來的太迅猛,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精神并沒有很好地借助網絡文化整體充分地展示。學生對信息的選擇性又空前增強,多樣化的社會經濟成本、社會組織形式和社會生活方式,必然會帶來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情感評價。這些同樣會在網絡信息中以各種面貌出現并誘導學生在行為和意識上發生質的變化,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學校德育以什么樣的對策來保證自身理念傳輸的主導性地位,就成為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

2.網絡成員溝通的交互性給現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機械性、靜態性、單向性、帶來新的沖擊。免費論文。

互聯網是開放的,每個上網者可以與大學教授交流也可能與罪犯溝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溝通,也相互感染;面對這樣一個四通八達的交互式網絡平臺,傳統德育教育顯的機械和單調。所以德育以什么樣的途徑來保證教育的實效性,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3、網絡技術發展的創新性與現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滯后性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網絡時代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戰是新的。面對著網絡的挑戰,我們的德育教育在教學內容、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教師的自身素質等重要環節上,自身改革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網絡技術的發展步伐。空泛的高談闊論與媚俗的市井傳聞都在我們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問題的關鍵是:教育主體--學生與教師以及他們所依賴的原有教育制度環境已嚴重滯后,特別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三、如何借鑒和吸收網絡文化的積極因素,搶占網絡思想陣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和活力以應對網絡文化的挑戰,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關注網絡,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和自律教育。

(1)針對網絡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沖擊,學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對網絡保持高度的關注,要依靠技術手段切實加強對因特網的控制力和對各種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2)網絡作為一種改變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礎性因素,必然會引發人類精神文化生活和價值理念的深層次嬗變,這種嬗變最可能引發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轉變。所以,在加強德育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

(3)加強學生自律教育。在德育教學中可以增加加強網絡法律、法規知識教育,依法使用網絡、做文明網民等相關內容。

2、建立專門網站,利用網絡手段加強德育教育。

(1)建立堅持正確導向的網絡陣地。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網絡陣地。辦好學校網站,一定要體現出導向性原則。在四通八達的交互式網絡平臺上,針對一些事關大局、事關政治方向,事關穩定的敏感性問題,要有正面的聲音,給涉世不深的學生以政治上的引導。

(2)要創造思想類網站,將可讀性、服務性與權威性、指導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學校網站應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具有可讀性、服務性。

3、要培養運用網絡從事德育工作的專業隊伍。

學校網絡管理,決不是單純的技術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網絡技術于一身的新型管理。這就要求從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師,不能是對網絡一無所知的網盲,他們不但要學習網絡知識、了解網絡、運用網絡,而且要學會把德育教育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面對新世紀的學生,解決網絡時代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為此,一是要盡快地對德育工作者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的培訓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注意從網絡上搜集信息,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三是要學會運用網上的正面材料,對學生進行形勢教育和解疑解難;

4、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內容、方法上進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確立終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和擴展,知識更替的周期越來越短,單純的學校教育遠遠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和知識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經過時,與終生教育理念相適應,德育應樹立終生德育理念。免費論文。德育主題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這一主題所決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素質、心理素質、意志品質、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對象在德育認知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內化、升華、實踐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素質,在時空上它不僅需要小學、中學、大學道德教育的相互銜接,而且還會貫穿德育主體的人生的全過程,而且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新的德育問題會不斷的出現。所以,在德育教育上要確立終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幫助教育對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提高教育對象的自我修養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我們可以以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教育為基礎,向實踐能力和鑒別能力、選擇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培養延伸。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還要倡導生動活潑的學風,將傳統的灌輸方法轉變為吸引和參與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政策,我們用青年喜聞樂見的文風表現出來,并且利用多媒體以聲、色、光、畫等多種現代化手段體現出來,從而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情趣,化不解為理解。也可以在校園網絡的信息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總之,網絡時代的到來,關起門來進行德育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代之而起的應該是開放的德育觀念,既要加強對網絡的管理又要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既要增強教育對象對多種意識形態、多元價值取向的辨別能力,又要使他們在多元價值觀念中保持必要的張力,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參考文獻:

篇(10)

2.育人意識淡化。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質的人才,大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但在當前的高校教師的教育實踐中,部分教師片面地理解教師的職責,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教給學生專業技術知識,幫助他們掌握將來就業的一技之長;至于學生的道德素質的教育,是學校領導、政工干部和輔導員的事,與己無關。正因為有這樣的觀念,有的教師平時與學生接觸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氣去研究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點、錯誤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能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還有的教師自由主義思想泛濫,講課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動不動就發牢騷,講怪話,有的還以宣泄自己消極頹廢的思想為誠實坦然,靠奇談怪論來彰顯個性,用傳播小道消息來吸引學生;更有個別教師衣著不整,舉止粗俗,臟話連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會上的一些“低俗之風”而不能自拔。凡此種種,完全有悖“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古訓,不僅損害了教師的群體形象,也毒化了高校的育人環境。

3.敬業精神欠缺。所謂敬業,是人們基于對一項工作、一種職業的熱愛而產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責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為傾向。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優良傳統,但這些被視為“國粹”的優良傳統在當今高校校園內卻受到了挑戰。有的教師不熱愛教師職業,沒有職業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只是苦于“沒有別的地方好去”,暫時滯留在教師崗位上,因而他們不思進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工作上懶懶散散,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備課敷衍了事,上課照本宣科,對于自己的教學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有一些教師到是看好這個職業,但也不過是把教師工作當作一只“穩定”的“旱澇保收”的金飯碗而已。他們愛吃這碗飯,但又不滿足,因而熱衷于第二職業,常常是“人在曹營心在漢”,教學胡亂應付,而主要精力則花在別的營生上。這種精力投入上的隱性流失現象在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還有的教師則是不具備基本的職業素質,工作隨意性強,自由散漫,上課遲到、早退,隨意調課、停課,對學校的紀律置若罔聞等等,這些都嚴重的違背了高校師德建設的宗旨。

4.學術浮躁功利。自古以來,教師的職責就沒有離開過“傳道、授業和解惑”。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思路和“科研先導”的口號影響下,今天的高等學府,已不再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榮,而是以學術成果的多少論英雄了。原因很簡單,科研成果、科研經費在教師評價中權重太大,可以說真正決定教師的獎勵、升職、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書教得怎么樣,而是所謂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師們對自己的本職——“教書育人”并不那么關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關注“有沒有文章、”“發了幾篇文章、”以及“發在了哪個刊物”上。然而,并不是每所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都必須搞科研的,更不是每個教師搞搞科研每年都能發幾篇文章的,但是,情勢所逼,為了評職稱是鴨子也得上架。于是乎,校園開始躁動,學術也更加功利了。有的教師缺乏嚴謹治學的態度,熱衷于“短、平、快”,為達到一定的數量,形成“氣候”,常常脫離實際,粗制濫造,甚至篡改、偽造數據;有的教師甚至違背自己的學術良心,做出一些違反基本道德的事情,如抄襲剽竊、請人、署名不實等等。而且,即便千辛萬苦炮制出大作,往往還要托人情,找門子,化錢買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盡。

二、師德失范的主要成因

1.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沖擊,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所造成的某些領域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社會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種經濟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個人主義觀念、拜金主義思想有所抬頭等等,這一切都使得整個社會的道德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學校不是世外桃源,也會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導致金錢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準的下降等師德滑坡現象。再加上目前各高校擴招,教師教學科研工作量的增加,教學科研經費的不足,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和學術論著發表困難,缺少國內外進修機會,教師待遇改善緩慢等實際困難,也使得一部分教師的奉獻和敬業精神大打折扣。

2.對師德建設重視不夠。教學與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備深厚的知識底蘊和豐富的教研技能,是高校教師的一致共識,至于師德修養如何卻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正因如此,對高校教師而言,只要學歷符合要求,教學過得硬,論文發得多,就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優秀的教師,甚至在教師比較“敏感”的問題如職稱、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評審中,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學歷,很少把個人的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方面的內容列入考核范疇。這在無形中助長了教師重業務重科研、輕師德輕修養的傾向,這是其一。其二,長期以來,我國的師德教育工作經常被視為政治教育,師德的“德”字常被歸結為教師的政治立場和思想觀點。其主要內容是讓教師參加政治學習和大量的社會政治活動,而不是對師德觀念、師德情感、師德理想、師德態度、師德法紀、師德作風、師德技能、師德良心、師德行為等一系列的師德規范建設工作的培養。同時,在師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數也是以開會和學習有關文件的形式來代替師德教育,從而形成了事實上的形式主義,這就使很多教師對師德教育難以產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視。正是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了師德失范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3.教育評價制度不健全。當前,我國高校相對寬松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教師教學思路的拓展,但也給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評價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由于沒有一個統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學效果的標準,在評價一個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具體操作中常常出現不規范、不科學、不公平的現象,甚至教學努力的人得不到獎勵,投機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學沒有量化標準,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標在各高校幾乎成了唯一的標準。當然,除了科研指標好掌握之外,學校重視科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這一指標決定著學校的排名、聲譽和地位,事關學校的前途命運(比如能否納入重點院校建設、能否得到經費支持等等),所以,科研指標現在是指揮高校運轉的一支魔棒。為達到科研指標所規定的數值,各高校對科學研究給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動”的傾斜政策,如科研編制、項目經費、科研成果獎勵以及在評職稱、核定崗位時科研成果數量的“一錘定音”等等,在這種抓教學默默無聞,搞科研名利雙收的情勢下,還有誰愿意去精心備課,用心教學,辛勤育人呢?

4.教師收入狀況未改善。一方面,大部分教師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態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工作負擔重,強度大,收入低,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不少教師對職業產生倦怠心理。在國際上,我國教師工資收入指數只是同檔次發展中國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盡管近10年來,這種局面有了較大改善,教師工資收入連年增長,然而教師收入偏低的現實仍未扭轉。這種收入的低下的狀況,不僅讓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受到挫傷,而且還導致大量高素質人才不愿從事教育工作。據北京商情咨詢公司和北京工業大學的一項調查,四十五歲以下的教師想跳槽的比率高達41.%,而他們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師工資偏低,許多優秀人才寧可到企業上班,留在學校的也大多滿腔熱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職業。

三、改變師德現狀的對策思考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高校教師使命感。同志在第三次全教會上指出“在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三力)的競爭。無論就其中的哪一方面實力的增強來說,教育都具有基礎性質的地位。”“我們的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我們的全體教育工作者對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承擔著莊嚴的職責”。高校是高級知識分子的聚集地,是國家先進科技的發源地。高校教師在參與社會生產的實踐中,通過大量的科技學術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與社會每一個角落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其思想素質修養的程度,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對整個社會風氣、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道德水準都有著明顯或潛在的影響。同時,高校教師的教育對象是被認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的大學生。如果說以前高校教師認真執教,“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良心”已無可厚非的話,那么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對師德素質的要求也更高。對當代大學教師來說,師德的要求也具有“先進性”: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向大學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還要做大學生高尚的人格榜樣,不僅要把具體的道德規范踐行同最崇高的人生追求相結合,還要引導大學生確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達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所以說高校教師的師德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是直接聯系著整個社會。正因如此,我們說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必須提出更高的標準,這樣才能滿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職業要求。

2.制定規范,明確師德內容。要提高高校教師的師德水平,光有認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健全高校師德規范。自建國以來,我國師德教育的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政治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政治教育的內容主要是時事政治,涉及階級斗爭,往往隨著政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專業思想教育則強調教師應該樹立獻身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的思想,努力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道德品質教育強調教師要熱愛學生,為人師表等。而總的說來前兩者重于后者,特別是在特定時期,師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改革開放后這種狀況有了改變,1997年頒布實施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就反映了這種轉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頒布實施,對于改善和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也必須盡快頒布一個既具引導作用又有較強約束力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至于規范的內容,要依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把《綱要》的普遍要求與高校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綱要》提出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0字要求,制定高校自己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這個規范必須突出高校特點,突出教師教書育人。通過制定、完善、落實師德規范,進一步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教育引導教師自覺履行《教師法》、《高教法》規定的職責和義務,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3.完善機制,加強保障監督。高校師德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的、長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就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機制作保證。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是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應對教書育人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在教師職務評聘晉升、出國進修和學術梯隊選拔等方面優先考慮。建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設立國家級、省級、校級獎項,對在教書育人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特殊津貼,以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要把師德建設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在考核的過程中應將考核指標量化,重點考核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況、教學態度、育人效果,形成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考核結束后公開公布考核結果,獎優罰劣。對師德考核為優秀的教師應給予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對師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師應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情節特別嚴重的或連續兩次考核不合格的應撤銷其教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傳機制。要大力弘揚師德先進典型,特別要注意挖掘帶有普遍意義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經驗、好做法,并運用多種形式加以宣傳推廣。在宣傳先進典型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人為地拔高,要實事求是地挖掘師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進人物貼近教師、感染教師、引導教師,讓師德標兵可親可敬可學。

上一篇: 懷念母親教學反思 下一篇: 掃黃打非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 一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免费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