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3 11:03: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中體育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初中體育教學論文

篇(1)

2健美操能幫助學生的集中注意力

不少初中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主要問題是注意力不集中,他們難以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學習效率地下。只有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證高效地完成各項事情,學生普遍缺乏這種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健美操作為一種極其強調音樂和動作協調性的運動,要求運動者在運動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每個基本動作都要張弛有度、朝氣蓬勃,并且動作要簡潔大方、準確到位,在正確的動作和身體部位的協調上要多做文章。健美操集各種要求于一體,對學習者在多方面提出要求,因此使得學生必須學會在一定時間內集中一切注意力。做健美操的過程中要注重方位、線路、幅度、力度等問題,而且在節奏偏快的音樂伴奏下不停變換動作,所以健美操可以極大地提高神經的靈活程度,從而使學生大腦一直處于緊繃狀態,不斷對動作進行記憶和再現的過程。健美操作為一種綜合要求極高的運動,對學習者的注意力有相當苛刻的要求,初中生難以保證注意力不受到一點干擾。學生在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優美的舞曲和一系列復雜動作中,然而有時部分身體機體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更好地運動。因此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的健美操課程對此過程和問題有優化處理,動作設置更加靈活多變,節奏也在教師的掌控之中,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健美操的節奏適應學生的注意力情況,總結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規律,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確保學生不會過度學習。相關研究表明,學習健美操的學生在進行其他學習過程時表現出更強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完成某件事情會更加專注。

3健美操能鍛煉學生堅強意志

初中生即將面臨中考、高考等關系重大的考試,這重重壓力要求學生能夠有足夠堅強、頑強的意志,學生要勇于在學習上克服一切困難,按照原先制定的學習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實行。在健美操的最初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面臨眾多困難:動作不到位、體力消耗大、動作不協調等。這個新興課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將是對學生意志的重大考驗。唯有不斷努力完善自身才能克服諸多困難,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磨練。所以學生只要按照教學計劃的內容努力不斷完善自我,就能在此過程中使自己學習一門新技能的同時獲得強大而堅強的意志力。

4健美操能提升學生自信心

初中生已經普遍對外表的美丑有了屬于自己的審美觀,也對自身的外表十分了解。部分自身性格內向,或者身材、面貌等存在較大缺陷的同學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自卑,在平日的活動中表現得極為不自信,但是一旦經歷過健美操的學習,這些原本資本的學生將會變得自信很多,同時由于加強了健美操的訓練,身體形態將會有所改善,最主要的是將會正視自身條件,更加自信地參加活動、融入同學。健美操運動是一項集體性的運動,運動過程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當學生隨著美妙、動感的旋律完成一個個基本動作,并和一起學習的同學相互切磋,該過程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討論與交流,讓學生在高壓的學習之余能夠緩解壓力,保持自身處于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使學生能夠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同時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促進同學間相互關心、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培養學生間的集體榮譽感。健美操教學能使學生自我感覺良好,能游刃有余地面對日常學習困難,使學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面對各項挑戰。

5健美操能強壯學生體魄、塑造身形

通常大眾對健美操的理解都是作為減肥瘦身的一個有效途徑,然而健美操是適合所有人群的,因為健美操運動屬于有氧運動,運動過程中加速有氧,從而可以對身體各個部位產生一定的運動負荷,使體重發生變化、降低體內脂肪、提高心血管等內臟器官的技能,同時也能使學生的靈敏度、柔韌度和耐力都有長足的進步,同時健美操又是以塑造健美身形為目的的,所以只要能夠堅持進行健美操運動,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一定能夠變得身強體魄、身材健美。

篇(2)

1.1教育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教育性,所謂教育性就是能夠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而體育游戲恰恰能夠做到這一點,體育游戲中的規則,正是起到教育的重要依據,在游戲中學生們都會圍繞著規則進行游戲,在無形中體育游戲的教育功能就能體現出來。

1.2游戲性

體育游戲的本身就是游戲活動,初中的體育教學過程要想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光靠老師苦口婆心的心理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體育教學中如果無法吸引學生,注定體育教學不會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在體育教學中引入了健康的體育游戲,這一下就改變了原來的局面,初中生是一群愛玩的群體,有了體育游戲課堂會變的越來越有生機,體育游戲的游戲性幫助體育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3智力性

所謂的智力性就是初中生在做游戲的時候能夠動腦思考的過程。一個體育游戲的出現,學生們會體現出很高的熱情,同時學生之間的競爭配合也會出現,這就需要學生們動腦去思考,在游戲的同學也鍛煉了智力。

2、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作用

2.1激發興趣

體育游戲本身有一個非常大的特性,那就是娛樂性。所謂娛樂性就是在興趣的指引下完成自己喜歡干的事情的過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入了體育游戲,體育游戲發揮著它本身的特性,在那些枯燥的體育課程面前,都以體育游戲的形式加進了體育教學中,學生們也產生了很大的學習興趣,對體育課的教學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2.2促進心理健康

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往往伴隨很多枯燥乏味和動作幅度較大的運動,在完成這些運動的時候,學生往往會產生反感、恐懼、害怕等心理。如何克服著些心理成為了排在老師面前的一道坎,必須找尋一條適合教學的新方法,與此同時,體育游戲進入了教學課堂為老師解決了這一大難題,體育游戲的出現使課堂不再顯得枯燥乏味,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把難度較大的動作也逐漸掌握了,一方面鍛煉了技能;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們的心理。體育游戲對促進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2.3培養團隊精神

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主要出現在體育課中,其是以群體形式存在的,體育游戲進行的時候,每一位學生都是群體中的一員,在教師的安排下一個班級會被安排成幾個小集體,小集體的成員都是興致勃勃的想為小集體取得榮譽,在逐漸的磨合中,小集體的團結性就形成了,這種團結性是學生們自主完成的,這樣更能加深他們之間的感情。所以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為學生們學會了團結學會了配合,為他們將來適應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初中體育教學對體育游戲的選擇

3.1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

對于初中體育游戲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初中生是一群活潑天真,單純富有想象力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中要想取得他們的喜愛,必須建設富有趣味性體育游戲,這將對體育課的進行和學生們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選擇體育游戲的時候首先必須以健康向上為基本準則,這將對初中生的思想建設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就是選擇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初中生有著對事物極強的好奇心的特點,所以選擇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會大大加大他們對體育課的熱愛,更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3.2要配合教材創編游戲

選擇體育游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體育游戲的出現必須配合體育教材,只有體育游戲和體育教材相互關聯了才會發揮出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體育游戲中也會有出現自主性的游戲,對于這些自主性的游戲在選擇的時候,雖然沒有教材的依據,但是再選擇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其作用,合理的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選擇,既能為學生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也能為優秀的體育游戲作為鋪墊。還有在選擇體育游戲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體育課的進度和任務進行安排,以便體育游戲能夠合理的進行下去。

3.3要符合實際需要

要符合學生的性別和年齡特點。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因此其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選擇體育游戲的時候必須考慮到這一點,要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實際需要的體育游戲,這樣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能有適合他們的體育游戲,這將為初中體育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

4、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在技術技能教學中的運用,在結束部分中的運用。

4.1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體育課的教學區別于其他理論課的教學,體育課的教學開始階段,教師都會安排準備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幫助學生達到興奮狀態,以便在體育課開始后學生們能健康無損傷的進行下去。一般在體育課的準備部分教師都會選擇一兩個健康向上的體育游戲讓學生能在游戲中提前預熱,為體育課的進行打下基礎。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知識簡單的慢跑,圍繞操場跑幾圈然后在做徒手操,這種簡單又乏味的準備活動早就已經淡出了學生們的思想中,所以教師在針對準備活動中往往采取一些新穎的體育游戲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例如:老鷹抓小雞、折返跑、接力跑等等,針對女生生理特點選擇一下較輕的體育游戲,例如踢毽子、跳繩等等。這些新的體育游戲大大的提高了體育課準備活動的質量,為體育課的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2在技術技能教學中的運用

在初中體育課的進行中會出現很多重復性、單一性和難度性的技術技能,在面對重復性、單一性和難度性的技術技能面前,學生表現出無奈、枯燥和害怕的心理,不但沒有學習的興趣反而大大的降低了對體育課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一方面改變體育課單一性和重復性,還要在不降低難度的同學克服學生們的害怕心理,老師壓力越來越大了,在這種形勢下,體育游戲走入了課堂,為老師解決了這一難題,體育游戲把重復性、單一性和難度性的技術技能逐漸融入到體育游戲中,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強。例如;在長跑的課程中,主要是讓學生們鍛煉身體素質,但是單一的重復的圍繞這操場一圈一圈的跑步,很快學生們就對這一項運動失去了興趣,并產生了反感,教師針對這類的體育課程,老師制訂了行的體育游戲,男女混合大接力,不僅在游戲中鍛煉了身體素質還對體育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3在結束部分中的運用

在體育課的結束部分也是放松整理活動部分,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為上了一節課的學生們放松身體,放松心理,最后結束本堂課,在這個階段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自己自由活動松松身體,可是這種教學方式很快就被否定了,很多學生沒有放松的意識,結果體育課的疲勞往往伴隨學生很長時間。在針對這種現象,體育教師制訂了新的體育游戲,主要以幽默、輕松活潑為主,在做體育游戲的時候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放松下來,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動作或結果的完美,要以放松為目的。例如,打人鏈和擺圖案等,這類游戲能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很快的結束體育課。

篇(3)

半個多世紀以前,夏丏尊和葉圣陶兩位老先生就倡導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感訓練。長期以來,一些學者專家和許多語文教師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語感”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以致成了語文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熱點。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什么是語感

語感問題,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有許多精辟的見解。葉圣陶老先生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中對語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換句話說,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做‘語感’”。這是我國關于語感的最早解釋。夏丏尊先生較早提出“對于文字應有靈敏的感覺。姑且名這感覺為‘語感’”。當代一些研究者則認為,語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悟性,是一種理性的直覺性或者說是一種直接的理解。”“語感是“一個人在社會交際過程中對言語形象的理解、儲存、模擬和創造的心智能力。”語感論者對語感這一概念從不同角度作了界定,從不同程度揭示了語感的內涵: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屬直覺思維,是一種心理現象。

二、語感訓練的意義

語感培養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呂叔湘先生也同樣提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

1.語感培養是語文教學的支點和中心任務。

2000年新修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明確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2001年教育部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課程目標中也明確提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這些都將語感培養放在語文教學的空前的高度。語感培養是語文教學的支點和中心任務,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和突破口,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又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視語感訓練。

2.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發展。

語感強的人可以敏銳地對語言材料的要點、優劣、情味等做出準確判斷、感知;可以讓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可以不假思索地運用語言順暢地表情達意;寫作時意到筆隨;乃至構建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及風格,擁有自身的言語世界---這其中,蘊積了強烈的創新潛能及無限的思維意識。而學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義。如“田園”僅僅理解作種田的地方,而沒能想象那一派和諧優美的農村自然風光;“春雨”僅僅理解為春天的雨,未能聯想到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天。很多學生在寫寫景抒情的文章時,往往只是簡單地列舉名稱,而沒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覺到的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小草是“綠色的”、“青青的”,花是“紅紅的”“美得無法形容”,卻不會說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現了春的生機和希望”;各種花“花著甜味兒里帶”(語出朱自清《春》)、“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語出宗璞《紫藤蘿瀑布》)。可見,學生的字詞句的積累太少,語言的感悟太薄弱。語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質兼美、內容豐富的語言材料。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感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知才會大大增強,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學生通過語感的訓練,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知猶如年輕人談戀愛所慣有的那種“感覺”,“見了‘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旨趣;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廖等等說不盡的意味。”3.通過對語感的培養拓展、充實、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

馬克思說:“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語言當然也不例外。吳濟南指出:“學生在語文課中感受直覺形象,誘發審美情趣,進行審美鑒賞都必須基于語感。從語感入手對學生進行語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審美心理、高尚的審美觀的形成和確立”。語感是一種心靈的感覺,和一個人的思想情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長期的實踐中潛移默化,從而積淀了社會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內容和性質。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詩的筆調,描繪了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贊美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再如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名句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也傳達出作者被排擠出朝廷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學生通過閱讀,與作者進行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獲得審美體驗。所以,通過語感的培養可以拓展、充實、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這是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優勢所在。

語感的培養

基礎教育不斷地改革,教育觀念不斷地更新,新時代的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語感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呢?筆者認為,應該主要進行下列三個方面的工作:

1.積淀語文知識,提高字詞感受力。

語言是一種表情達意的符號體系,因此,閱讀者需要具備系列的專門知識和技能。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字詞,對文字的社會功能、漢字的字形、詞匯的構成、短語的組合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但學生還缺乏敏銳的語言感受力,所以培養語感首先要從字詞積累著手。

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力,他們積累詞語并不僅僅依靠字典、詞典,而是在大量的閱讀中得到的。但說話者、寫作者卻千方百計地掙脫語言系統的規則,以便把自己想要傳達的內涵意義表達出來,而這往往是流動的、可變的,具有個人傾向。學生要真正體會其中韻味,就必須有相應的語文知識的積淀。如欣賞李清照的《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個“瘦”字,寫出了深秋時節多愁善感、獨守空閨的婦人懷念親人、孤獨寂寞的情思,這種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出現的九個名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在詞典上的解釋能與詞作者表現的長期漂泊異鄉的游子的惆悵之情劃上等號嗎?主體性原先積累與儲存的經驗、知識跟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相互撞擊,才會迸發出耀眼的直覺思維的火花。西蒙說,直覺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識認識了當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認為直覺和經驗二者是密切相關的,所謂直覺,是把那些你已經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認識拼起來形成一個更完整的認識。”沒有主體原有的經驗、知識作前提,直覺思維只能是飄忽不定的鏡花水月。一般說來,語文學習的經驗越豐富,對語文知識理解得越透徹,就越容易對語文中的現象與問題產生直覺。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字詞感受力,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

2.強調誦讀,增強整體感知力。

對于學生來說,想要培養良好的語感素質,除了引導他們自覺感知客觀社會言語對象,豐富語感素質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徑是學校的語文課的教學。良好的語感素質必須以相應的教學形式加以保證,才能得以有效培養。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量地閱讀文章,當所汲取的言語作用達到某種程度,即言語本身的規則在言語主體身上積淀到相對完整和鞏固的程度時,積淀在言語主體的言語規則自動進行組合、調整,最終形成一種語言直覺結構。要使學生形成語言直覺結構,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誦讀。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對閱讀內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啟發、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言語,把文質兼美的課文言語轉化為學生的語感素質。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敘事散文,描寫了20年前的父親在火車站送“我”的情景,從所記內容看,作者為什么不選用《回憶我的父親》這個既通俗又樸實的題目?從所記情景看,作者為什么不用《送別》這個更見凄切的標題?這就得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章的內容,通過比較方可明白原題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寫父親過鐵道為“我”買橘子的過程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教師利用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揣摩,讀讀悟悟,教師點撥:“‘蹣跚’可見步履的不便,從月臺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縮’可以想象爬的困難。”通過抓重點詞句的品味訓練,讓學生既明白語意,也悟到語言的情味,從而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語感。再如曹操的《觀滄海》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這種情感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創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的色彩,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正如朱熹所言,閱讀要“涵詠”,要有強烈的作者、讀者的角色意識,沉浸在生動具體的言語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認為:“作者由氣盛決定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讀者則人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中求氣,得到了氣,就能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感情”(《文章例話·因聲求氣》)。所以古人要求“必諷誦之深且久,使我之心與古人沂合于無間,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終極其能事。”(張裕釗《與吳函父書》)新編的《語文課程標準》在“附錄”部分“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提到,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到400萬字以上,可見閱讀的重要。

總之,語感像一股流水,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閱讀訓練,增大它的流量;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使它流向既定目標。

3.理性分析,加強言語實踐。

一個人的語感素質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語感技能,否則人們便無法進行言語交際了。但是,后天接受語文教育的差異,會造成人們語感素質和技能的差異。具體到每一個人,語感的素質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廣度、美度、敏度無不因人而異,其語感技能自然就有強、弱之別。一般地說,文化程度和語文素質越高,接受和發出言語符號的范圍和深度就更為廣闊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動更易趨向細致和深刻,語感素質就更高,語感技能就更強。一個大學教授和一個文盲的語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強調語感作用,決不意味著排斥或輕視語文知識的教學。語文知識可以提高語感的質量,因為“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語)。語感主體只有經常地、有目的地進行對言語對象的認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語感素質的水平,使之由初級的、淺層次的語感水平向高級的、深層的語感水平推進。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

言語實踐亦即語感實踐,讓學生自己接觸和使用語文材料。基礎教育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習得語言的實際能力,或者說以感性為主,而感性又總是直接與實踐聯系著。“學生的語感由學生自己對言語對象的直接感受積淀而成,是學生‘感’的結晶,而非教師‘講’的產品,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讀、寫、聽、說實踐”。所以,學生學習的能動參與積極性發揮得怎樣,取決于學生的語言實踐感受。因此,只有通過長期有效的訓練,在學生的意識與行為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性的關系模式,才能將有意識的語言知識規則等變成無意識的感覺。近年來,語文教學界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語文實踐活動,如朗誦、演講、作文等,各種實踐活動既有對內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對文學語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養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感訓練。

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是長期的規范的語言感受和語言運用中養成的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21世紀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科學技術更加發達、競爭更加激烈、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的世紀。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紀的語文教學應強化語感訓練,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才能使學生真正適應新時代的嚴峻挑戰。

注釋:

轉摘自《葉圣陶語文教學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冊,第267頁)

轉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第6期)

楊炳輝《試談語感教學的性質》(《中學語文教學》1991年第12期)

龔向明《參與和合作:走出語感教學誤區》(〈〈語文學習教學爭鳴錄〉〉2000年10月)

《葉圣陶語文教學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冊,第265頁)

《語感與語文美育》(《中學語文教學》1992年第11期)

轉摘自劉電芝《試論直覺思維的心理機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

參考書目:

1、《葉圣陶語文教學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學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篇(4)

【中圖分類號】G633.4

初中英語作為引導學生步入英語世界的重要階段,對于奠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未來英語發展能力至關重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進,特別是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應該將情感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初中英語教育當中,通過良好的情感教育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初中英語教學情感教育的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學創新性

所謂英語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將師生情感運用于教學當中,充分發揮情感的教育功能。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當中,能夠很好的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改變過去傳統的以“灌輸式”和“傳授式”為主的教學模式,情感教育能夠激發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創新,創造更多、更好、更有利于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教學模式。

(二)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學感染力

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主導變為引導、教導、開導,特別是通過情感教育,能夠將更多的快樂元素融入到教學中來,特別是教師通過對英語教材的深入挖掘,將很多情感內容準確的傳遞給學生,能夠產生強大的“正能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快樂情緒,使英語教學具備更多的感染力。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情感教育具有強大的動力功能。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當中,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情感教育能夠通過教師的真心實感來感化學生,讓學生信任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師具有更強的歸屬感,使學生通過“學樂”精神的提升來激發其“樂學”態度,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二、初中英語教學情感教育的影響因素

(一)師生關系不夠和諧

盡管大多數初中英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都能夠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師生關系不夠和諧的問題。一些教師還存在著以長者身份自居甚至高高在上的現象,讓學生感覺不好接觸,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對老師具有反感情緒。還有一些教師不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對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盼不夠了解,導致師生關系不夠和諧。

(二)教學模式過于枯燥

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必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但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也融入了情感因素,但教學模式嚴重滯后于情感教育的內在要求,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情感表達,缺少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仍然以“主導”的方式開展教學。

(三)課堂氛圍不夠濃厚

課堂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載體,也是將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學之中的最有效平臺。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新課改”的重要目標,但目前很多初中英語教師盡管高度重視情感教育,但如何更好的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認為只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就已經是情感教育了,因而還沒有真正將通過情感教育來營課堂氛圍,也使課堂教學效果受到一定影響。

三、加強初中英語教學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奧地利著名教育家布貝爾曾在《品格教育》中指出“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圖,而是師生間的相互接觸。”教學活動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特殊交流活動,也是知識交流,更是情感交流,因而必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生活過程,必須牢固樹立平等意識和服務意識,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學情”調查和分析,既要了解學生,又要理解學生,更要尊重學生,最大限度的接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大力開展“常識”教育,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第一點成績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和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大力加強言行舉止和師德建設,以良好的知識儲備、職業素質和道德情操記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二)創新情感教育模式

創新初中英語情感教育模式,要求老師必須善于將情感因素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教學目標具有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因而首先必須把握情感教學目標,通過良好的教學目標設計,把教材目標與情感目標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形成有針對性和特色化的情感教學目標。創新情感教學模式,還必須大力開展互動教學,積極探索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模式,可以通過游戲互動、演講互動、對話互動等多種互動模式,讓學生在互動過程學生知識。創新情感教學模式,教師還應大力實施“交流教學”,不僅在教學中多使用英語,在日常交流中也應多使用英語交流,逐步提升學生口語交流興趣。

(三)創造課堂教學情境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情感的遠近、多少、深淺,對課堂老師效果影響極大。因而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造有利于拉近感情、有利于提升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課堂教學情境,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主導課堂教學,讓學更多的發揮組織作用,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創造課堂教學情境,還應當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視覺沖擊,進而調動其積極性。

四、結束語

將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當中,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英語老師必須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新情感教學模式、創造課堂教學情境三個方面狠下功夫,著力提升情感教育層次。

參考文獻:

[1]秦勤.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8)

篇(5)

通過我在體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踐,感覺到目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之所以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很廣泛,我分析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課件。對開發多媒體體育教學課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較高。編制者除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外,還需有較高的體育理論水平,即有運動生理學、某體育項目的競賽規則、裁判法以及體育常識和對我國年齡段身體水平情況的了解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還必須懂得體育教學。因此,一個完善實用的多媒體課件的開發需多方面的努力協作才能夠完成。

2.傳統體育觀念的影響。某些教師的體育教學觀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體練習和單調的課堂理論課上,不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或對多媒體技術知之甚少。當然,身體練習仍然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然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往往比教師的示范講解更直觀、更生動、更易被學生接受。因此多媒體技術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易學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主動從事身體練習。

3.屏幕顯示。目前,國內較先進的電教室基本上已經配備了大屏幕液晶顯示器或投影儀和一套完整的電子教學系統。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且大屏幕液晶顯示器價格昂貴。如今大多數學校用于教學的計算機屏幕較小,這對于一個50人以上的教學班來說,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

4.課件匱乏。由于研究人員對體育科目多媒體課件的開發重視不夠,致使在眾多多媒體教學課件日益豐富的今天,體育教學課件卻極為匱乏。

二.多媒體技術引入體育教學初試

我畢業于河北師大體育系,在校期間開始接觸多媒體電腦。當時我接觸的體育方面的軟件多是游戲性質的,但多媒體電腦游戲不同于普通的電子游戲,它具有較高的智能性,且畫面生動、逼真。

我從事體育教學后,在一次籃球課上講到傳切、空切、聯防等籃球戰術配合時,由于大多數學生對籃球基本戰術知之甚少,因此學生在配合教師進行戰術示范時表現遲鈍、緊張,結果花費了許多時間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于是我又組織學生看錄像,由于沒有專門的籃球賽進行講解,結果學生往往被錄像中的扣籃等精采場面所吸引,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到戰術配合上,教學效果自然不容樂觀。圖解法教學不直觀且繁瑣,與現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不吻合,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通過總結幾次對籃球戰術配合教學的失敗教訓,我開始嘗試運用多媒體游戲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我采用由廣東一家電腦公司制作的“籃球”多媒體游戲光盤,在競賽規則允許的條件下隨意設置比賽環境,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基本戰術配合一一表現出來。伴隨著有聲有色的動畫場面,學生表現出極高的興致。課外活動時許多學生主動模仿練習,并且在班組籃球賽中能夠作出精彩的戰術配合。

三.對多媒體體育教學課件的探索

為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我首先請教師大體育系的專家、教授提出課件設計,編寫創意程序;然后聘請一名高級程序員專門從事編程工作,將編制出的軟件結合教學實際進一步加工直至定型。經過逐步的實踐,我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1.運動生理。展示運動后的生理反應,如:血液循環、吸氧量、心率等。將抽象的生理反應制成課件,此時,立體動畫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促進了學生對運動后出現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發熱等生理現象的科學認識與理解。

2.模擬裁判。將球類的比賽場面展現出來,讓學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鍵盤對畫面中出現的犯規情況進行裁決,在規定的時間內電腦會對裁判員的水平進行打分。通過多媒體展示和教師的講解,加深了學生對球類裁判法的了解。

篇(6)

2充分利用多媒體,有利于突破重、難點

在初中生物的課堂上,教師不僅僅要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還會給學生添加很多教材以外的知識,但是教師并沒有收到所預想的教學成效,甚至適得其反.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的課堂上很難接受和吸收這些知識,很難把握內容的的重點和難點,只是一味的學習知識,最后卻變成了“蛇吐象”。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繼續發生,在日常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所要教授的內容提前做成課件,在課堂上放映給學生。對于一些不重要的課外知識教師可以隨口一說,快速的一帶而過,對于一些難點教師要重點的講述,讓學生了解和有效的掌握知識。對于一些重點的知識點,教師要在制作課件的時候特意關注,將這樣內容做的醒目一些,與其他的內容在放映的時候有一定的區別,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好的關注這種內容。同時教師要在講解這些內容的時候語速放慢一些,讓學生跟上教師教學思路的同時在大腦中對這些知識進行快速的記憶,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生物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例如在學習《花的受精過程》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花整個受精的過程制作成一個視頻,在課堂可以以動畫的形式將整個受精的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花是怎樣萌發,花粉管是怎樣伸長的,最后兩個極核與受精卵是怎樣接觸的,這些過程讓學生都能夠一目了然,這樣不但能夠將生物的抽象知識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還有利于學生掌握受精過程的重點,有利于構建一個高效的生物課堂。

3揚長避短,適時適度,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生物課堂上教師都是口干舌燥卻仍然孜孜不倦的口述教學,而學生在下面被動的抄寫教師在黑板上抄寫的知識點,有的學生早已經厭倦了這樣教學方式,對這種教學模式習以為常,難以提高興趣,在課堂上有時候昏昏欲睡有時候左顧右盼或前后座的同學交頭接耳。這樣不但使自己的生物成績一落千丈,還會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嚴重影響課堂紀錄。除此之外,在教育改革之后,很多老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已經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而且老師在進行傳統教學方式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按部就班,不用再重新安排計劃教學流程;有些教師即便是有想要進行教學改革的萌芽但是由于沒有經驗,怕在課堂上發揮不好耽誤課程,也就因此而作罷。為了轉變這一教學狀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充滿熱情。除此之外,還能夠幫助教師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之下讓教師提前做好課件,這樣既不會耽誤學生的寶貴時間也可以讓教師好好的考慮怎么安排課程,做到揚長避短,有利于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

篇(7)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全球化的交流也在逐步頻繁起來,英語作為一種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顯得尤為重要。我國在教育改革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教育觀念陳舊、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死板、教學環境缺失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們中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更不利于我們對于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明確教學目標、根據中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目的。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怎樣解決呢?下面我就根據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見解。

1 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育觀念陳舊。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很多的在職教師,以英語成績的高低來判斷學生的好壞,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直接證明著教師任課能力的強弱,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主導地位,不顧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一直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只能是被動地學習英語知識,課后死記硬背。這樣只能使我們的中學英語教育成了一種應試教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當然也就無法對于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了。

1.2 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的一個重要標志,明確的教學目標能為我們的教學活動想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構建一個大的框架。但是目前我們很多的英語任課教師不重視教學目標的定制,只知道讓學生記語法、背單詞,認為只要學生把單詞背過了、語法記住了,這樣教學目標就實現了,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這種方法教出來的學生只能是高分低能,學生不能把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造成了學習與運用的脫節。

1.3 教學方法死板。我們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死板,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同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習好的學生“吃不飽”,學習差的學生“撐得慌”,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不到相應的提高。

1.4 英語教學過程中缺少語言環境。我們的母語是漢語,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會因為沒有學好英語而無法和別人溝通,況且我們的英語教師常常運用漢語式的英語進行教學,這就使得我們的英語教學缺少必要的語言環境,學生的口語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2 我們如何解決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2.1 我們英語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不要把學生的考試成績看得太重。教師要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變教學為導學,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給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作為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多給學生以關心,對于學習差的學生更應該給予鼓勵,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篇(8)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和評價是師生互動的最常見的形式,如果能夠做好提問和評價工作,將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效率都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因此,要充分認識并重視這項工作,在細節上做好。下面是筆者的一些經驗之談,在此與同仁們分享。

一、提問的技巧

1.提問要有語文性

中文作為一種語言,其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兩者是互補的,不能偏廢。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教材的相關內容,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都做到提問具有語文性。這里的語文性,在工具性這方面,就要求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掌握字詞句的準確用法,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全面落實“知識和能力”的教學目標;人文性方面,要求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感受中文之美、中文之雅,讓他們在溫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體會中文的智慧和深刻內涵,從而將中文的千年魅力、人文底蘊都全面展示出來。比如,在教授古代詩歌時,教師可以引經據典,將同類詩詞摘幾首做比較,讓學生體會到字詞用法的微妙區別,體現作者的情緒變化等感受,讓他們在掌握語言工具的同時體會到人文之魅力,從而最終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思考中汲取語文精華,培養語文素養。比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可以問學生:“如何理解作者的心情?它是如何通過具體的字詞體現的?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課文尤其是詩詞與本文的情緒類似?”通過這些提問,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馬致遠寫這首小令的感觸,讓他們體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2.提問要有價值性

問題情境是吸引學生繼續學習的一大動力,筆者發現有的教師喜歡用類似“對吧”“懂了沒”之類的提問詞,雖然它表達的是問題,但是,實際是教師的口頭禪,并不是有價值的問題。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課中,都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究,充分考慮課堂上應該問哪些問題,如何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等,以創造出有價值的問題,讓教學效益最大化。同時,要注意不能提問頻繁,不能讓無效問題占據課堂的中心,以免學生疲于應付、無法辨別課堂內容的重點。

3.提問要有全面全體性

《禮記?學記》中有言:“善問者如攻其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時,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意識,盡量使問題“下里巴人”,不要“陽春白雪”。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智力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不能在提問中設置過高的難度,要讓學生盡量都有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

二、學生回答的評價

提問的意義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更加深入思考,從而掌握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要多鼓勵、少打擊,多再次啟發、少一次輒止。一是要及時評價,多在課堂上不斷調整提問技巧,讓學生盡量接近準確答案,或者讓學生有深入的思考,并針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對的就直接鼓勵,錯的要再提出一些針對學生實際水平的、學生經過思考能夠回答上來的問題。二是要多加鼓勵,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喜悅中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此提高語文素養。對于錯誤或者不甚準確的答案,教師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評價學生為什么思考得不夠深入,繼續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和積極動腦的興趣。

參考文獻:

篇(9)

一、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首先,課堂提問能提高學生精神注意力,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斷更換思路進行思考,由于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要集中精神思考問題。這樣就使學生積極進行主觀思考,把精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同時,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起學生好奇心,這種好奇心表現為對最終答案的渴望,這樣及積極提高了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有了這樣的學習動力,學生才能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老師要掌握成熟的課堂提問策略,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和難點。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要對重點、難點進行深入解析,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上的障礙,掌握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知識。老師對重點難點的講析要注重方法,口頭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有所收獲的。只有讓學生積極的對重點難點進行思考,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老師的分析才會正確理解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才會有效的提高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程度,并掌握這些知識。

另外,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能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要在思維上組織語言,從而言語流暢的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個過程可以有效的實現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就不斷得到強化和改善,對學生全面發展是極其有利的。

再者,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能提高學生自信心。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老師應該給予積極鼓勵,因為學生的答案如果得到老師的認同的話,學生會在潛意識上增強自信心,對語文學習更加有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更高。同時,老師通過學生的回答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問題認識上的誤區和對問題理解程度。通過糾正學生的答案,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堂問題。

二、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1、對課堂問題的設置要合理。從某種程度來說,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它的魅力在于可以有效的串聯課堂知識點,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夠享受學習過程。課堂提問不僅能后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能積極調動學生進行主觀思考。因此,作為初中語文老師要有成熟的課堂提問策略。所以,語文老師要合理科學的設置課堂問題,課堂提問要對時間分配安排合理,同時老師提問時的表情、語氣等等都是要事前考慮好的。這樣才能算是完整的課堂提問策略。

2、語文提問策略,老師要學會傾聽。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管學生回答的怎樣,不管答案正確與否,老師都應該給與學生積極鼓勵。老師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加以引導,學生回答不對的時候,老師給學生一點提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答案的同時,分析學生的答案錯在哪里,應該從什么角度去分析問題。一味的否定學生的觀點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信心受挫。這樣學生就會潛意識里不愿意回答問題。這樣的語文提問策略不僅沒有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反而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而言是不利的。

3、語文課堂提問要加強拓展課外知識。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教育,同時還能提升學生整體素質,語文教學能提高學生內涵素養,塑造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精神人格。因此,老師在設置課堂問題的過程中對課外知識有所針對,使學生對課外知識有所拓展。比如對教學過程中古詩詞、古文的學習,老師就可以設置一些有關作者創作背景的問題,以及與作者相關的一些問題。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就可以增加相關的知識的了解。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記憶。

三、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策略創新是關鍵

1、教學要講究對學生負責,要重視學生是否正真學到了東西,要關注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以往語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對于老師來說,有的老師課堂教的內容淺薄、單一,追求課程的進度,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成果;還有部分老師把課堂知識講的太細,學生得不到一點自主思考的空間,造成學生消極接受知識的局面。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是對學生極其不負責的表現。

2、要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就必須在原有的教學體制中尋求突破和不斷革新。要想語文教學模式有所突破和革新就該從語文教學課堂提問策略作為突破口。首先,老師要設置符合當前語文教學理念的提問策略,提出的問題要新穎,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其次,老師要對問題的層次和知識點有掌控力,課堂提問要講究時機和課堂氛圍。

3、課堂提問策略要以學生為主導。要與以往的教學模式有所轉變,首先是角色的轉變,課堂要以學生核心。老師提出相關問題,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問題、解決問題。老師要作為課堂的掌舵者,引導課堂進行的方向,要發揮學生主觀作用,激發學生想象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對學生充滿信任,要對學生有信心,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語文教育才能實現革新。

結語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教學科目,初中語文教育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長遠發展,提高學生教學質量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大重點。因此,要重視語文教育,從課堂提問策略入手,結合新理念、新方法積極改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塑造良好的精神人格,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而努力,只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多用心、多努力,相信就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篇(10)

2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解決實際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

2.1通過數學故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天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工作,為了表示他能夠勝任這項工作,自作聰明的他就向老板說:“我還年輕,剛剛參加工作,還處于學徒階段,就少要一點工資,請老板在我上班的第一天給我5角錢,然后以第一天平方的數字遞增作為我的工資。”老板很痛快的答應啦!一個月后,老板給了這位年輕人幾塊錢,說:“這個月你做的很好,我就給你100倍的工資獎勵你!”原來,5角錢就是0.5元,0.5的平方,0.5平方的平方……這樣下去,工資會越來越少,年輕人一時的自作聰明反而被老板得利,主要原因在于沒學好數學,所以大家一定要學好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們會對照定位,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上一篇: 學校月考總結 下一篇: 精準幫扶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中文字幕一级二级 | 亚洲不卡在线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三a视频在线观看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