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03: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班家的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
第八單元:小數加法和減法
第1節:小數的加法
主備教師
崔秀珍
學科
數學
使用教師
教學目標
1、會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2、在自主選擇信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3、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學習活動,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難點:掌握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助學單、課件、當堂檢測卷
教與學活動
調整與
思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請同學們從這些物品中任選兩件,算一算共需多少元。學生列式計算完后,共需多少錢。
5.20元
2.30元
1.20元
3.40元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的加法。
二、展示預習成果、探究新的知識。
(一)通過預習,你都知道了什么,講給同學們聽聽?
課件出示課本90頁主題圖,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并解答。
預設:
生1:買1頂線帽子和1副線手套,一共多少元?
12.55+5.65=(元)
生2:買1頂皮帽子和1副皮手套,一共多少元?
45.8+10.35=(元)
生3:買1頂線帽子和1副皮手套,一共多少元?
12.55+10.35=(元)
生4:買1頂皮帽子和1副線手套,一共多少元?
45.8+5.65=口(元)
(二)你認為這部分知識,最重要的是什么?
探究用豎式計算小數進位加法:
(1)12.55+5.65=18.20(元)(2)45.8+10.35=56.15(元)
12.55
45.8
+
5.65
+
10.35
18.20
56.15
(3)12.55+10.35=22.90(元)(4)45.8+5.65=51.45(元)
12.55
45.8
+
10.35
+
5.65
22.90
51.45
生1:相同數位對齊。
生2:小數點對齊。
生3:從低位算起,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三)
你還想知道什么(或者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師:注意:得數末尾有0時一般把0去掉。
小結:計算小數加法時,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得數末尾有0時一般把0去掉。
三、課堂小結: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當堂檢測
四、當堂檢測
1.列豎式計算。
12.34+5.62
28.73+12.51
6.93+0.52
24.84+2.14
13.09+3.06
3.8+3.09
1.認識1、2、3、4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學難點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準備
課件、補充資料“結繩計數”,學生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老師1-10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你們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數數的嗎?(演示課件:結繩計數)
2.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嗎?
(點評:以結繩計數的故事引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活動(二)
1.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去旅游(板書“1”),你們想去嗎?鄉村的早晨非常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點評: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1”的概念.)
2.(演示課件:美麗的山村)請你們仔細觀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學生可能說:一條狗、一棵樹、一艘船、一間房、一個小孩、一座山、一個太陽、一戶人家、一棵草、一個蘿卜、一筐蘿卜、一條小路、一條河、一群鳥……
4.平時,你還在什么時候會說到或用到“1”?
(點評:發散思維.聯系生活實際學習.)
5、誰能總結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個體,又可以表示這類個體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體.)
活動(三)
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用到2、3、4等數字,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點評:由“1”的學習,引申到2、3、4的學習,學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學習.)
活動(四)
1.建小足球隊:學校的操場多寬敞啊,你們想不想去活動活動?我們就來組建一支小足球隊.
2.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數字,(數字朝下)誰愿意參加足球隊,請你抽取一張數字紙片,把它貼在胸前.(10個同學貼好數字,按上臺順序站成一排)
3.同學們,臺上有幾名運動員?他們衣服上的數表示什么?
4.如果讓他們排成一隊,可以怎么排?(學生討論)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學生說出其中一種,臺上小隊員排隊)
5.老師扮演記者采訪:請問,你是幾號運動員?你排在第幾個?
6.請同學扮演小記者,向運動員提問.
7.除了這種方法,你還有別的辦法幫他們排隊嗎?
(10人一組活動:把自己座位里的數字貼在胸前,然后大家討論可以怎樣排隊,站成一隊)
8.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是怎么排隊的?其它小組可以當小記者提問.
(點評:組建小足球隊,調動學生參與的意識與活力.在老師示范性的采訪后,學生在模仿提問中,感知序數.)
活動五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誰學習他的什么優點?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1234
教學內容: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58頁至59頁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事例,讓學生自主嘗試一位小數加減計算。
2.
經歷一位小數加減的筆算,能正確進行計算。
3.
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把整數加減法計算中的經驗遷移到小數計算中來,理解小數進位和退位的道理。
教學難點:計算整數減一位小數。
教學過程:
課堂小研究
1.
買雞蛋和豆腐一共花了多少元錢?
6.5+2.8=
(元)
我的方法是:
2.
買雞蛋比買豆腐多花了多少元錢?
6.5-2.8=
(元)
我的方法是:
3.
媽媽付給售貨員20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
20-9.3=
(元)
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
總結:
筆算小數加減法,要(
)對齊,也就是(
)對齊。
小數加法,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滿10,要向前一位進(
);小數減法,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哪一位不夠減,就向前一位借(
)當10,然后再減。小數加減法計算和整數加減法計算的道理是一樣的。
教學活動
教學預設
應對策略
一.
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1.2+1.7=
3.5-2.1=
100-25=
180+50=
2.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板書)
二.引導探究,自主建構
1.
出示小研究1
(1)學生自主計算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要說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和過程。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看看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你的一樣嗎?你有什么補充或質疑嗎?)
(4)班級展示
研究1中,重點說清:8角加5角等于1元3角,明白進位的道理。
2.
出示小研究2
(1)學生自主計算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研究2中,重點說清小數點右邊的5減8不夠減,要向小數點左邊的數借1元,借到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10角,理解退位的道理。
3.
出示小研究3
(1)學生自主計算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研究3中,說說自己的算法。
讓學生知道:小數退位減法和整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一樣。
三.強化訓練,應用拓展
1.
課后習題。
2.
補充習題。
四.自主反思,深化體驗
談談你的收獲和心情。
預設
(1)6元加2元等于8元,8角加5角等于1元3角,8元加1元3角等于9元3角,就是9.3元。
(2)
豎式計算
預設
(1)6.5元等于65角,2.8元等于28角,65角減28角等于37角,37角就是3元7角,也就是3.7元。
(3)
豎式計算
預設
(1)20元減9元3角還剩10元7角。
(2)豎式計算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呂小蘭
教學內容:
西師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材分析:
“小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法;認識了小數及小數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進一步學習小數乘除法、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小數的加減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的真正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孩子們,還認識我嗎?跟老師打個招呼,
師:孩子們,今年有個最熱門的詞叫“中國夢”聽說過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能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么嗎?現在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小剛的夢想,看看小剛的夢想是什么呢?可惜要知道他的夢想還得接受他的考驗呢!
(二)合作探究不同數位小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
1、探究兩位小數加一位小數算法及算理。
課件:我上月收集的廢品賣了10.32元,本月收集的廢品賣了19.6元。
(1)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上月和本月收集的廢品一共賣了多少元?
本月收集的廢品比上月的多賣多少元?
上月收集的廢品比本月的少賣多少元?
(2)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
怎樣列式(板書:10.32+19.6=)觀察這道小數加法和剛才這道有什么不同。這是一種新情況,會用豎式計算這嗎?請在練習本上完成。(抽生上臺寫)
(3)
先獨立思考后小班交流,再全班交流算法并探究算理。
①怎么不把末位的2與6對齊呢?
全班交流:小數加減法要小數點對齊,小數點對齊,就能保證相同的數位對齊了。
②為什么一定要相同的數位對齊呢?
全班交流:小數加減法中,在相同數位對齊的情況下,兩個相同計算單位的個數才能直接相加減。
師:還有沒有結合這道題從另外的角度分析的呢?(錢的數量)10.32元中這個“2”表示2分,“6”表示6角,如果2+6=8,這個8表示什么呢?就更進一步說明了,只有在相同數位對齊的情況下,相同計數單位的個數才能直接相加減。2、引導學生發現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相同之處。
2、探究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算法及算理。
課件:本月收集的廢品比上月的多賣多少元?
(1)怎樣列算式:(板書:19.6-10.32)這是幾位小數減幾位小數呢,又是一種新情況,會用豎式計算嗎?試試吧
(2)比較對錯兩種算法,從中探尋算法及算理。
師:你們的算法和黑板上同學一樣嗎?我剛才發現就有同學和他不同,是這樣算的。(課件展示)這兩種算法究竟誰對誰錯呢就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班交流
①觀察比較哪種算法不正確,說明理由。
②你有什么好辦法使計算不易出錯。
生:右面這道錯在…….我的好辦法是19.6后面添上0
師:這個0可以添上嗎?為什么?別看這個小小的“0”,把它添上了,這種新情況就轉化成了大家熟悉的兩位小數減兩位小數的計算了。
3、總結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孩子們,我們共同做了這么多不同情況的小數加減法,你覺得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三、運用新知,嘗試練習。
師:剛才我們走進小剛的夢想,從中還學到了不少知識。下面我們要走進夢想樂園,看看其他孩子的夢想是什么?
1、飛飛的夢想:我當小司機.
5.83-
0.7
12-0.43
(
12沒有小數點怎么對齊?為什么要在小數末尾添2個0?)
2、芳芳的夢想:我當小老師.
5.55-0.02,
5.55-0.2
5.55-2
被減數都是5.55,減數里也都有2,怎么結果不一樣呢?
3、亮亮夢想:我當籃球明星
亮亮身高1.35米,叔叔比亮亮高0.65米。叔叔身高多少米?
(1.45+0.7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提高手指的靈活性。
2、通過實踐掌握蘋果的剪法,并會熟練運用對稱方法剪對稱蘋果。
3、培養幼兒對剪紙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過程:
1、趣味導入,觀察特征。
欣賞兒歌《水果歌》
小朋友們在歌中聽到了什么?
各種水果(蘋果、橘子、西瓜…)
水果既好吃又有營養,小朋友一定有自己最喜愛的,誰能向大家介紹下它的外形特征?
3、欣賞范作,激發幼兒剪紙興趣。
欣賞教師范作,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4、教師演示。
教師總結并演示剪蘋果,從蘋果的剪裁上引出對稱剪法,加以強調。
5、幼兒動手實踐,分組比賽。
教師在黑板貼上4個水果籃,分小組比賽哪籃的蘋果又多又漂亮。
6、欣賞作品。
每組討論后派代表分析優劣,談談喜歡那個籃,為什么。
7、結束
小朋友,你們看到這么多蘋果,心里感覺怎么樣?(高興)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體驗一下喜悅的心情吧!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快樂互動結束。
小班手工剪紙教案:《窗花》
活動目標:
1、學習剪窗花技能,發展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合作組畫,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對比的美。
活動準備:
多色蠟光紙和普通紙、剪刀、膠水、蠟筆、每組一張大白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確剪窗花的活動內容。
2、教師示范:
(1)把大方紙變成多層三角形。
(2)找準中心點,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兩邊剪出“小嘴”、“小洞”、“小縫”。
3、讓幼兒取出白紙練習剪窗花。
4、幼兒自取蠟光紙剪花朵,提醒幼兒要拿緊中心點。
5、幼兒圍在桌子自由走動粘帖紙花,然后用蠟筆或油畫棒添畫莖和葉。
6、展示幼兒作品,可引導幼兒互相評議,從中尋找疏密、上下、對稱不對稱等表現手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132-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要進行轉變,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從2012年起,赤水市第二小學大力推行“學案導學,小班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對“學案導學,小班合作”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多種思維能力及發展空間觀念,這就決定著這門學科的操作性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多,學習過程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應由傳統的“知識講解者、傳遞者、灌輸者”轉變成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轉換,這些為我校嘗試進行“學案導學,小班合作”的探索與實踐提供了前提與保障。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些理論為學案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學案導學,小班合作”是以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根本目的,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知識、合作探究知識、提煉歸納知識、練習鞏固知識、形成系統知識為主要途徑的。學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教師講什么和怎么講,而學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開啟學生智慧,調動學生積極性,發展學生知識和能力。教案重在教,學案重在學;教案以教師為中心,學案以學生為中心;教案強調“給予”,學案強調“拿來”;教案側重“學會”,學案側重“會學”。二者雖密切相連,最終目標一致,但在教育觀念、課堂結構、課堂角色、教學方法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學案導學,嘗試解決
課前下發“學案”后,學生據此進行自學,當遇到困難時,可在小班內合作探究完成。課上老師可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信息反饋,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學情,指導學生在學會的過程中實現會學。學生以“學案”為依據,以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為主攻方向,主動查閱教材、工具書、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嘗試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案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生嘗試性自學思考,從中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多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對所學內容是學習時才知道的,學生的學是受到教師教的制約,課堂低效。使用學案導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在充分估計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上,為全體學生提供主動學習機會,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成功欲,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二、質疑歸納,釋疑點撥
通過小班內自主學習,學生首先在新授前對將所學內容有了較初步的了解,在自學中通過比較、合作、探究、歸納、實踐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再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出來,新課學習時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見;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適時加以驗證,師生共同努力得出準確完整的答案。教師在課堂上應適時點撥、引導解決自學時絕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可讓學生在課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可真正回到自己“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中,培養了學生傾聽、表達、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種能力,并可逐步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形成的學生學習被動性、依賴性較強的弊端,為終生學習、發展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反饋精講,自我矯正
為了試探學生自學、交流后掌握新知識新內容的情況,此時可進行展示練習,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在練習中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是否還存在問題,揪出這些問題再“精講”。這里的“精講”有很大的突破,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不信任”學生,總想“面面俱到”,認為“多講”總比“少講”好,結果是“泛濫”到學生聽而不聞的地步,課堂效率、時間利用率不僅降低,也無形中造成了學生的厭煩心理。“學案導學,小班合作”讓學生不僅會學,還要會講,學生講明白的老師不再重復。所謂“精”,則是“解”絕大多數學生的“疑”,要把握度。這樣,學生的聽課效果和課堂利用率就提高了,也就實現高效課堂,學生也學得有樂趣。
西安學大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未央區】經開校區
【招生對象】小學一年級—高三學員
【熱門課程】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奧數作文閱讀
以上的是各個學校的免費咨詢電話,課程費用因年級不同、科目不同收費不同,家長如需給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可直接撥打上面400免費電話咨詢。
免費預約試聽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溫馨提示:400免費咨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打前十位,聽到語音提示“請輸入分機號碼”后按“轉分機”后的幾位分機號即可。您可以咨詢最近校區、價格、師資等情況!
瀏覽十個廣告,不如一個400免費咨詢電話了解快!
********************************************
關于“一對一”等于“個性化”的家教誤區
很多家長對“個性化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為“個性化”,就是“一對一”,即所謂的一對一教學模式,也就是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一張桌子,一套教案――這就是對“個性化教育”認識和理解上的的內核所在。
然而,尚未完全接觸過一對一教育模式的孩子,則對此充滿了陌生感,同時也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學校的常規教育,采取大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大多采取“整體劃一”的授課方式,這是符合社會時代快速發展的大眾化教育的基本走勢。但是,隨著未來社會發展與人才競爭,對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規格要求,讓我們不得不憂慮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接受一般的精英化教育,按照未來勞動者“知識密集型”的培養規格,增強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力形勢,是教育方或教育者為孩子們的未來而應該考慮到的一條良好出路。
而在針對小班幼兒的教學中,由于幼兒心志懵懂,經歷尚不豐富,但對周遭的事物環境充滿好奇,漸漸對生活有所了解,因此,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是語言教學的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老師將富有感彩的情景置于幼兒眼前,觸動他們最真實的一面,并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在情感熏陶的潛移默化中,加深對語言的學習,優化教學效果。
對于如何開展情境教學,捷克民主教育家揚?阿姆斯?夸美紐斯曾說過:“知識始于感官”、“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所有事物應盡可能地放在感官之前,看得見的放在視官之前,聽得見的放到聽官之前。”當然,這僅是情境的第一個維數:“意境”,它是幼兒開展有意味學習的感知環境。情境的另一個維數則是“情感”,幼師必須曉之以情,用外在的情感觸發幼兒的學習欲望,這是小班語言活動的情感前提。
如何在小班語言活動中應用情境教學?從操作看,方法有很多,既可以直觀“還原”,也可以模擬情境,讓幼兒輕輕松松地開展語言活動;也可以借助其他經驗與技術,如通過卡通電影和投影、音像等先進技術來創造情境氛圍,還可以采取換元替代法,想方設法將滿足語言活動需要的情境創造出來。
一、直觀演示,豐富情境
語言活動必須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于還未對世界形成深刻認識的幼兒來說,單方向的語言教學往往無濟于事,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心領神會,從外在形象的感性認知升華到內在抽象的理性領悟,才能提高他們的語言學習效率。
直觀演示法就能很好的達到這個要求,其中應用多媒體、展示實物與投影、集體實踐、繪畫美術的輔助等方法,在小班的語言教學中通常都行之有效。如在教案“小兔吃了笑哈哈”中,老師通過在電影院的每個座位上放一個字寶寶,讓小朋友按照手中的字寶寶去尋找座位,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教學無形之中增加了幼兒對語言文字的樂趣,教學也就順理成章的展開了。
我們還可以通過看木偶戲、皮影戲,在愉悅的氣氛下使幼兒對其詞、歌曲產生興趣,這時,老師打開錄音機,放幾首富有活潑、愉快的音樂,并重復剛才的語言環境,慢慢指導幼兒翻書,跟隨錄音邊劃指邊朗讀。兩三遍后,由于興趣與條件反射使然,幼兒在音樂語言的帶動下也就活動起來了。
二、想象朗誦,描繪情境
所有活動都具備主客觀情境,語言活動也不例外,要想讓初生的幼兒理解這些語言內容,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大腦中去描繪這些情境。這種描繪,老師是無法替學生做的,只能在恰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它必須是幼兒自身視覺、聽覺神經的合作協同活動,對所接受的語言、文字、符號所表示的音形構成十分復合條件刺激,從而形成原則意義上對語言的整合,產生二次想象。
比如在朗誦教案“古詩:詠鵝”中,裝扮成鵝媽媽的老師與裝扮成鵝寶寶的幼兒去游泳的路上,老師可以說:“我親愛的鵝寶寶,今天的天氣真好呀,媽媽帶你們到河塘里去游泳吧!”然后伸伸脖子、整理整理羽毛,大開音樂做出劃水的動作。通過這些指引動作,不光初步培養了幼兒對古詩的興趣,而且鵝的形象也就躍然在幼兒腦海之中了。在接下來,結合音樂圖像,通過模仿動作,就可以竹簡引導幼兒能夠感受古詩的韻律并誦讀古詩了。
這種創造語言音象復合刺激條件,并促成感官神經的協調進而感知活動的方法就是讓幼兒在想象中去讀原文。通過想象,幼兒自己的表象積蓄被調動起,并按自己的思考方式,想象出語言活動的主客觀情境;通過朗讀,進一步加深調整,使之更清楚、更妥當。在引導幼兒想象朗讀的時候,老師尤其要注意對所授語言中關鍵詞語進行解釋、模仿等點撥式的指引,使之變成生動的、可想象的思維形象,使幼兒對這種語言活動有著更深刻的了解。
三、聯系生活,再現情境
南朝劉勰的著作《文心雕龍》中,曾提出“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的觀點,意指人受外在的客觀事物的影響很容易激發的情感活動,情感活動又會觸發語言表達動機,進而提高語言運用的技巧。在小班語言活動中制造富有情感的意境,有效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在的感性作用的驅動下,情感素養、想象能力都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發展。
生活,是語言之載體。聯系生活,再現情境,就是將語言中所表現的生活與幼兒的生活通過老師創建的情境聯系起來,將幼兒生活世界的大門打開,加深鞏固他們的體驗,增加對語言的理解。如兒歌“我們一起過家家”中,通過對幼兒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模仿,老師可以問:“親愛的小朋友,剛才‘爸爸媽媽’的表演怎么樣啊?像不像你們的爸爸媽媽呢?為什么不像呢?”這樣不僅能讓幼兒進一步地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還能讓他們主動、大方地說出自己與爸爸媽媽的生活小故事,在理解歌曲語言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生活上的理解,一舉兩得。
四、扮演角色,身臨情境
讓幼兒站扮演角色參加語言活動,并講述自己的一些感想,也是情境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由于心理態度的轉變,幼兒不僅能將語言活動快速構成表象,還能加深他們對語言內涵的理解。如在教案“三只小羊”里,讓學生表演三只小羊和大灰狼,并組織臺上臺下的互動活動,老師可以說:“怎么樣?剛才思維小朋友的表現好不好啊?大家喜歡那只小羊呢?為什么?”最后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組織一些簡單的句子給小朋友學習。
當然,適當的扮演角色不但能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也能活躍課堂氣氛,但這樣的表演也有局限,就是幼兒的不自覺性,不能運用太多,否則浪費了了幼兒真正意義上學習、思考的時間。總的來說,老師通過對語言活動的描述,讓幼兒扮演成為故事中的某位角色,這樣可以讓幼兒站擁有一個新的立場,獨立地去思索、體會。
情境教學的產生,給小班語言活動課堂帶來蓬勃生機,其趣味性的內容,活潑鮮明的形象,深刻的內在情感,生動的外部意境,以及意味深長的哲學道理,使原本枯燥的語言活動變得極具魅力、趣味且意義非常。另外,情境教學還針對了幼兒既天真又任性,對世界充滿好奇卻又貪玩好動的心理特點,把他們到情境中來,在追求的屬于自己樂趣的同時,激發他們內心中對學習蘊藏的主動性,隨著情境的更替,不斷地加強語言學習,并通過一步步的優化情境,引導幼兒從切身感受中掌握語言。
參考文獻:
活動目標:
1、掌握雙三角的折法。
2、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能較均勻地將左右兩個角向同一方向折疊。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幼兒觀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個,正方形紙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塊,青蛙跳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啟發引導幼兒總結青蛙外形特點。
師:青蛙的頭和身體象一個什么形狀?
幼:三角形。
師:青蛙有幾條腿。
幼:青蛙有四條腿。
師:青蛙的四條腿都是在身體兩側的,兩條在前,兩條在后。
師:它們分別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師:老師觀察青蛙后,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出了一個紙青蛙,你們看看老師的紙青蛙和你們觀察的一樣嗎?它們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幼:用上面一層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層向下折出來的。
3、教師分步示范折疊方法,重點講解雙三角的折法。
A:引導幼兒先進行兩次對邊折。
B:將大正方形紙變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將上面一層的正方形撐開,右手扶住上面半開口邊折痕向底層的中線壓折。
C:背面同樣。
D:將上層兩個小角向兩個斜邊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開上層將下層的兩個小角向三角形底邊拉折,形成后腿。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重點,體驗成功感。
4、游戲《青蛙賽跑》
A、 將青蛙頭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氣,使青蛙向前移動。
B、 引導幼兒找身邊的同伴進行比賽。
5、引導幼兒將“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該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們把它們放到池塘里,讓它們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樣,該喝水,休息了。
6、喝水環節中,教師口頭幫助幼兒復習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導幼兒進行講評。
活動目標:
1、學習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懂得搶別人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為,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故事《明明的變形金剛》、幼兒自帶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還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請你們認真聽完故事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請幼兒認真傾聽。
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1、教師:好啦!老師的故事講完啦,請你們說說明明的媽媽為什么會開心的笑了呢?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點也不自私,媽媽為他的行為感到自豪,所以高興、滿意的笑了。
3、教師:小朋友,瞧,明明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當你們有一件新玩具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做呢?你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4、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大家現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三、請幼兒和別人分享自己從家里來的東西,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從家里帶來了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你們愿意和別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并且說一說愿意和誰一起來分享。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愿,請幼兒與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帶來的東西。
4、教師小結:小朋友,因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你們都開心嗎?其實與同伴分享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家里有沒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呢?懂得與別人分享,你們會感覺到更開心哦!
2、教師對今天的活動內容進行總結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與他人一起分享東西。
3、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二:小豬的野餐(分享)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2.大膽的介紹自己的想法,能有禮貌的與同伴分享。
3.知道郊游所需物品,會主動與同伴交換、分享好吃的。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音樂《一起去郊游》,課件,每個幼兒3-4種食物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一)出示小豬:這是誰呀?
1.今天小豬要去郊游了,你們猜猜看豬媽媽會給他準備什么好吃的食品?
2.出示圖片:看,媽媽給小豬準備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都有些什么呀?
(二)通過猜豬媽媽準備什么食品這一問題,讓孩子的思維進一步發散。
1.豬媽媽給寶寶準備了哪些食物?
2.為什么要準備這些呢?
3.理解事物的關聯性。
如:準備面包,因為它能填飽肚子,準備水,因為旅游時會累,會口渴,準備飲料,告訴孩子我們要少喝飲料等。
4.出去郊游的時候除了帶吃的還要帶些什么呀?
5.教師小結出去郊游還要帶上擦手的濕巾;遮陽的帽子;小背包,垃圾袋等,外出我們還要注意安全呀!
二、想想、做做
(一)今天媽媽也給寶寶們準備了好多食物,我們戴上它和小豬一起去野餐好嗎?(放音樂《去郊游》走一走選一個位置坐下來進行野餐)
1.“喳喳喳,我想吃面包。是誰來了?”小鳥聞到香味來了,小豬可喜歡吃面包了,小朋友說小豬會怎么做呀?
2.引導幼兒想辦法,如:把小豬的面包給小鳥吃,把自己的面包給小豬;或者大家一起分著吃等,學會分享。
(二)出示幾種小動物
1.小朋友們看又有誰來了?(小猴子、小貓、小狗等)
2.“來了這么多小動物,他們都沒有食物,怎么辦呀?”你怎樣和小動物說呢?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小動物,如:猴寶寶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小貓咪我請你吃薯片,好東西大家一起吃真開心等
3.我這里有很多糖果,小朋友們一起吃吧?老師把糖果分給小朋友
4.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什么好吃的?
5.討論: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你們心情怎么樣?
(三)教師小結
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樂的。小豬看到小動物吃的那么高興,心里樂滋滋的。引導幼兒互相交換好吃的。
三、結束、延伸
我們回去把好吃的再分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吃吧?讓大家都感受一起分享的快樂,走吧!(音樂起《去郊游》)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三:一起來分享
活動目標:
1、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伙伴。
2、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PPT、幼兒自帶玩具若干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2、難點: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伙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瞧瞧這是誰?
師:對的,這是巧虎。今天是休息天,巧虎邀請好朋友來家里玩,會有誰來呢?
【評析:通過幼兒喜歡的巧虎形象導入本次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猜一猜的形式,讓活動氛圍活躍起來。】
(二)初步感知“分享”的意思
師:“叮咚叮咚”會是誰呢?
師:我們一起來開門看看吧?
師:原來是琪琪和她的媽媽來做客了。琪琪給巧虎帶來了什么?
師:“琪琪,把蛋糕分給巧虎吃吧”琪琪媽媽說(播放錄音)
師:小朋友你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嗎?
讓幼兒說一說
【評析:第一次出現“分享”的錄音,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分享這個詞的認識與了解,對分享有初步的知識準備。】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琪琪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琪琪將蛋糕一分二,一塊給巧虎,一塊給自己,大家一起吃蛋糕。原來分享就是不小氣,愿意把自己的好東西給好朋友一起吃。
師:琪琪分享了自己帶來的蛋糕,她的表情是怎樣的?巧虎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小結: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琪琪和巧虎都是笑瞇瞇的,他們都很開心。
【評析:通過圖片的觀察、感受,讓幼兒從感情上認識什么是分享,怎樣與別人分享,發現原來分享并不意味著就是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能夠讓兩個人同時感受到快樂。】
(三)幫助多比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師:“叮咚叮咚”又有誰來了呢?
師:原來是多比來了,巧虎看見多比來了,馬上拿出了自己的火車玩具和琪琪、多比一起玩了起來。可是多比怎么老是去摸自己的口袋呢?
【評析:出現兩個不同的形象,一個是愿意分享的巧虎,一個是不愿意分享,并且獨占心理比較重的多比,通過兩個不同行為的對比,再次感受“分享”這個意思。】
師:(出示多比口袋的圖片)原來多比口袋里有兩個玩具小兵,但是他愿意拿出來分享一起玩嗎?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這時又發生了什么事?(出示玩具小兵從口袋里掉落的圖片)
師:(出示多比握住玩具小兵的圖片并播放錄音“這是我的”)多比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師: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師:聽聽琪琪是怎么說的?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又是怎樣做的?
(師播放琪琪的錄音:讓它來做火車的列車長吧,一定很好玩。)
師:這時的多比是怎樣的表情?琪琪和巧虎又是什么表情呢?
師小結: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發現原來將玩具分享出去,會讓游戲更加好玩,所以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分享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評析:最后出現的情節是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愿意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小兵,不再藏在口袋中,同時也發現原來將玩具分享出來,比自己藏在口袋帶來的情感體驗更為快樂,發現和朋友一起玩真的很開心。】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玩具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的玩,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四:我們做個好朋友
活動目標:
1、知道對待朋友要真心,能與朋友共享美好事物以及在朋友遇到困難時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2、體驗“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情景劇《好朋友》;
2、《好朋友》小海報20份,大海報1份;《朋友船》大海報1份;
3、布娃娃、遙控汽車、小汽車玩具各一個;
4、場地布置:鋪上桌布的方桌,上面放一盆花。
活動過程:
活動前給幼兒額頭貼上動物貼紙(類似頭飾作用)。
1、教師以獅王的身份出現:小動物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你們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請幼兒自由講述他為什么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此時,幼兒的回答僅是某某一直給我好吃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或者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之類。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邊游戲邊思考。)
2、(授旗課件)一巫婆坐著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我看見前面森林里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正愁我的長生不老藥沒原料呢!”
師:天吶!我從頭被森林里的教參巫婆看見了,也要把我們制成長生不老藥怎么辦?
(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躲起來,有的說我們一起把老巫婆打跑,還有的說請仙女來幫忙……幼兒已進入了魔幻情景。)
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么辦?
3、師:我知道森林的那邊有一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出發吧!前面有一條小溪,我們必須跨過去才能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木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現我們。
4、(課件播放)仙女再現:動物們別著急,我為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于是,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現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全體幼兒跳過后,來到幾鍋蔬菜湯前。
師:小動物們真能干,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前面就是仙女的家了。
(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你們跳過了小溪,可還有一個難題在等著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喝完鍋里的湯才能來我這里。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幼兒紛紛拿著長柄勺喝湯,但怎么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么辦?”最后,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后的喜悅。)
6、集體討論、小結:朋友是什么?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五:分享玩具
教學方法:
情景表演法
示范講解法
行為辨析法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己喜愛的玩具與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輪流分享與“先賓后主”的分享規則。
3、培養幼兒良好的社交儀儀。
核心要素: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謙讓、知愛惜、共分享、更知禮
活動準備:
課件《一輛小汽車》
基本活動:
(一)導入活動
老師:“小朋友,你家里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嗎?”
“你讓別的小朋友玩過自己的玩具嗎?
(二)關鍵步驟
1、情景表演或課件演示:《一輛小汽車》
2、組織幼兒討論:
(1)
假如明明喜歡玩汽車,那么你們為明明想一想,到底是一個人玩有趣,還是和大家一起玩有趣?
(2)
他們是怎樣玩的?為什么要謙讓?為什么明明要讓軍軍和甜甜先玩?
(3)
玩別人的東西時應該注意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3、結合核心要素,讓幼兒講述與同伴共享玩具的方法。
活動延伸:
1、在班上設“玩具角“,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玩具拿到幼兒園與朋友共享。
2、建立分享的規則。
3、規范自身行為,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注意事項:
1、要防止孩子在分享玩具的同時,產生攀比的心理。
2、注意解決分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幼兒愛惜玩具的好品質。
活動反思: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一輛小汽車》
明明邊走邊高興地看著手中的玩具電動車。他是多么喜歡電動小所車啊!
這時,他看到軍軍和甜甜正從對面走過來,他迫不及待地向他們打起了招呼:“軍軍,甜甜,我爸爸給我買了一輛新玩具車,我們快來跟我一塊玩兒吧!”
軍軍和甜甜高興地說:“好啊!”
于是,明明、軍軍和甜甜一起來到一塊空地。
明明說:“軍軍,甜甜,玩具車是我的,你們先玩吧。”
軍軍說:“甜甜,你是女孩子,還是你先玩吧!”
甜甜愉快地接過玩具車。她輕輕地將玩具車的電門開關一按,小汽車飛快地向前駛了出去。大家都拍起手掌跑起來。不好!要碰到一塊大石頭了!大家都緊張了起來。可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小汽車居然靈活地繞過了石頭,慢慢地停了下來。
輪到軍軍玩了,他想讓小汽車越過面前的小土溝。軍軍將汽車用力推了出去,可是,小汽車沒走幾步就翻了個跟頭。明明心疼極了,趕快抱起小汽車看看摔壞了沒有。
甜甜責怪軍軍說:“看,你也太不小心了吧!”
軍軍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走到明明面前說:“對不起,都怪我不小心。”
明明望著軍軍滿臉內疚的樣子,心里也感到很是過意不去,于是,他又把玩具車遞給了明明,說:“沒關系,你快接著玩吧。”
這次軍軍可小心了,他接過汽車,將汽車放在了離小土溝不遠的地方先用手輕輕地推了一把小汽車,小汽車搖晃了一下身體,但是很快地而且順利地越過了土溝。
明明想玩汽車的方法更特別,他想讓汽車爬上一道斜坡,但是玩起來可費勁了,他幾次打開汽車的電門,小汽車都從高處滑了下來,明明急出了滿頭大汗。
甜甜說:“不要著急,我們先想想辦法吧。”
軍軍想,汽車爬不上去,主要是車輪打滑的緣故。他突然想起了科學活動中,讓小蝸牛爬坡的原理,用小棍子在斜面上畫了一道一道的橫道,“嘟嘟嘟……”小汽車還真的爬上了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