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畢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3 11:02: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師范生畢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1 引言

傳統看來,英語師范生畢業論文主要以理論綜述為主,即學生就英語教學中的某一理論為寫作對象,陳述其概念,分析其特點,研究其使用環境。因此,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同時查閱現成的文獻成為學生論文寫作的主要思想來源。長期以來,學生的選題不但沒有新意,更與基礎階段英語教學現狀嚴重脫節,學生的論文寫作對其今后的職業發展未能起到指導作用。針對這一問題,某高校英語教育專業自2015年起,實施了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強化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兩年以來,從2015屆和2016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情況來看,本次改革達到了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指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目的。

2 改革前后師范生畢業論文的對比

改革后的師范生畢業論文與傳統畢業論文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論文的選題、論文結構、論文寫作手段等方面。

2.1 論文選題的對比

對于英語師范生來說,論文的選題往往與英語教學相關。從論文的選題來看,改革前后兩年的論文題目雖然都一定程度上與英語教學有關,但其中也不難看出改革后論文選題的變化。如表一。

從表一的論文選題上看,2013年和2014年的畢業論文選題主要體現在某一理論或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或影響,學生的論文主要研究該理論或方法的概念、特征等問題,偏重理論性。而2015年和2016年的論文普遍是英語教學現狀調查類的論文,即學生須對現實中的基礎階段英語教學進行深入觀察后方可獲得寫作素材,注重教學實踐。

2.2 論文結構的對比

改革前后的論文結構也有著極大的區別。以改革前后兩篇有關英語學習情感動機的論文為例進行比較,來看兩者的區別。如表二。

從表二所反映的論文結構上不難看出,改革前的畢業論文要求學生從某一理論或方法的概念入手,分析其與英語教學的關系,最后研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而改革后的論文從結構上看,要求學生就某一英語教學中的現象展開調查研究,不但要確定研究計劃,還要搜集相關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總而言之,改革前畢業論文寫作強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梳理和歸納;而改革后的畢業論文寫作加強了學生深入教學一線進行實際調研的能力。

2.3 論文寫作手段的對比

通過表一與表二的對比內容可以看出,改革前畢業論文寫作重理論輕實踐,因此,學生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須要閱讀相關書籍,并對理論內容進行梳理。改革后學生要想完成論文的寫作,就必須深入到教學一線,通過問卷或訪談等調查手段獲取第一手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因此,改革前學生論文寫作的手段主要是文獻綜述,而改革后學生論文寫作手段主要是調查研究。通過論文寫作手段的對比更能反映出從重視學生理論學習到強調學生從師技能實踐的變化。

3 畢業論文改革對學生從師技能訓練的促進作用

作為畢業前的最后一個作品,論文寫作得到學生的普遍重視。為了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學生進行長期的準備。而改革前后對畢業論文寫作要求的變化,也給師范生指明了準備的方向。從原來的只要學好英語教學理論,稍作整理就能完成論文寫作,變成熟悉英語教學各因素內容,制定詳盡的調研計劃,深入教學一線,才能使論文寫作成為可能。因此,畢業論文改革對師范生從師技能的訓練起到了促進作用。

第一,促進學生轉變觀念,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更加重視英語從師技能的訓練。通過與某些用人單位溝通,大學畢業生在走入社會后普遍存在理論素養好,但是從師技能相對薄弱的現象。通過本次畢業論文改革,學生選題的來源一定出自教學實際,需要學生對一線的英語教學有全面的了解,從客觀上強迫學生將從師技能的訓練作為重點,這樣才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教學實踐。

篇(2)

《中國青年報》報道: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9級研究生所做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獲一次性通過,而78位碩士研究生,10人沒獲通過,僅有19人獲一次性通過。這在復旦大學乃至于全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上“都很少見”。但據筆者了解,倘若以嚴肅的眼光審視目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可以說,管理部門、導師、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認識不足的問題——視“論文開題報告為走過場”、視“論文開題報告為形式”。除思想上重視不足外,對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的管理工作體會,就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寫法和技巧做一探討。

1.1 1 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畢業論文選題一般要求滿足以下原則:

①開拓性:前人沒有專門研究過或雖已研究但尚無理想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或是學術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②先進性:碩士畢業論文要有新的見解,博士畢業論文要做出創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選課題應有需要背景,針對實際的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即應有實際效益或學術價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課題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充分考慮到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說明,畢業論文題目不是給定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只有在對所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的研究資料等信息進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確立滿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選題,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結合導師已有科研任務的選題,還是自選課題,選題之前的“信息積累”與“發現問題”均是研究生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盡管導師已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導師并不能替代研究生,這就是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獨立性要求。

1.2 2 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2.1 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②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2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2.3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研究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② 研究的內容。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于被動。

③ 研究的方法。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④ 研究的過程。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⑤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⑥ 創新點。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2.4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條件分析

突出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的優勢。明確協作單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確各自的工作及職責,同時又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導師組,導師組成員的選擇要充分考慮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要以知識結構的互補為依據。

以上就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之構成要素的撰寫進行了簡要的介紹。要寫好開題報告,除了掌握必要的開題報告的寫法之外,筆者認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視,平時要勤動筆,并善于學習借鑒他人開題報告的優點。(選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19.9,原文:“撰寫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技巧與方法”作者:張紅)

開題報告寫作規范

一、 開題報告的寫作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2、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3、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進度;

5、主要參考文獻。

二、開題報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為四號宋體,正文為小四號宋體,頁邊距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標準字間距,標準行間距,頁面統一采用A4紙。

三、開題報告的字數要求:

正文字數不得少于3000字。

設計策劃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一. 簡述

設計計劃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證設計的優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導設計的展開。在設計需要科學計劃這一概念已成為現代設計界共識的情況下,我國業界內部對設計計劃學的認識與研究,還沒有跟上設計發展需要的步伐。針對我國設計教育現狀,本書將就該學科的教學方面,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計劃方法。以期為設計類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導。

二.學術價值分析

1. 選題依據

計劃在今天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大至國家事務,小至個人日常生活,社會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計劃,各類大大小小的成功項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導入,實施了相應的計劃活動。計劃學的興起是知識經濟時代資源整合化的大勢所趨。而反映到藝術設計學的領域,我們可以發現,計劃同樣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設計,如何保證優良的設計,這都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需要精準的分析定位,需要詳實的設計依據,需要合理的組織安排,這些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形式,風格的賦予層面的“設計”相異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設計計劃的內容。而如何正確進行設計計劃,存在著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學術主流的大環境下,設計計劃應該可以打通各設計專業間的藩籬,為取得成功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設計先進國家,對設計計劃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設計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較成熟的結果,出現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術預測法,科學類比法,系統分析設計法,創造性設計法,邏輯設計法,信號分析法,相似設計法,模擬設計法,有限元法,優化設計法,可靠性設計法,動態分析設計法,模糊設計法等。這些方法側重于不同的專業設計方向,而設計計劃面臨不同設計專業,更需要的是一種整合的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計劃自身的學科特點,從現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套適應現在情況的設計計劃方法來。

2. 創新性及難度

本文將參考管理決策方法與相關設計方法研究的成果, 試圖尋找一套對于我國設計師來說,明確可行的跨專業設計計劃的方法體系。

本文致力于從簡明實效的角度,為設計計劃人員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個專業設計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該方法不僅對專業設計團隊的計劃環節有用,對個體設計人員的的設計工作也應具有指導作用。這就需要針對我國設計現狀,從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名目眾多的相關方法中進行精心挑選,合理安排,科學綜合的處理,創造出一套高效的計劃方法來。雖然國外的相關成果業已成熟,但如何在眾多不同側重角度的方法中總結出理想的計劃方法,需要我們對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同時明了我們設計各專業的工作規律,以期做到跨專業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著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鑒于國內現在并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著缺乏大量相關經驗及理論借鑒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于資料的搜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于我院互聯網情報系統的不完善和出于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互聯網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復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國際設計交流間的局限和我國設計界的特殊情況,尤其是國內設計教育上的某種封閉性和滯后性,我國業界對設計計劃方法的認知尚不夠深入,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學和實踐中簡明且易于操作的設計計劃方法。經初步調查,當前學界內僅有的幾本相關著作,也僅限于對西方某些設計方法與程序的簡單的介紹,沒有很專業地從計劃的層面進行系統闡述,而市場上連篇累牘的相關書籍主要是從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方面著手,對設計類諸專業的設計計劃,并不具備現實指導作用。所以亟待有這么一套專業性較強的設計計劃方法及其論著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本書的出現將對設計計劃這一門新興學科,起到填補教學用書空白的作用。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本書的完成也有相當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幾年來的設計策劃課程的教學中,已為之積累了大量新鮮的實踐性,經驗性資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構,亦為這個跨專業的研究項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資源上的準備。

4.預期成果

本書預期字數為12萬字,分為理論與方法兩大版,僅闡述設計計劃的相關內容,更重要是推出設計計劃的概念與方法。所涉及范圍主要包括管理學,決策學,認識論,方法論,創造學,心理學,行為組織學,人類學,社會學,設計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最終將完成一本集科學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動案例及實際操作指導于一身的,具有教學指導作用的專業書籍。現在本書工作已大致完成資料收集階段任務,在下階段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將就所收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書基本構架

設計有序---設計計劃學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維的奧秘

1. 神奇教練的解決之道

2. 全腦運動---人腦思維的奧秘

3. 理性思維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程序

二.設計有序

1. 系統設計系統---淺析設計

2. 設計有序---設計計劃學的興起

a. 設計計劃學的需要

b. 設計計劃學的發展與前景

c. 設計計劃學的角色

3. 設計計劃方法論

4. Step to step---計劃的展開(全書之重)

5. 一起來吧(具體案例)

6. 計劃書

a. 操作方案書的要求

b. 實施方案書的要求

c. 計劃書的構成

d. 計劃書的表現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計劃工具介紹

三.計劃從身邊做起

a. 處處留心皆學問---以窺視來訓練

b. 排除確信無疑的定論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養有效運用分配時間的能力

后記

附二. 參考書目(僅列二十條)

1.《蘭德決策—機遇預測與經營決策》/喬迪譯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10

2.《麥肯錫理念》/ [美] 埃森?拉塞爾 保羅?弗里嘉著;趙睿等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19,4

6.《企劃書實用手冊》/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譯?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9,

8.

10.《企劃訓練入門》/ [日] 悴田進一著;李幸紋譯? —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11.

11.《設計過程與方法》/ [日]沈祝華,米海妹編著? —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5,10

47.《創意企劃案》/小管著;?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9,9

48.《新企劃力:創意思考解決難題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9,4

50.《創意企劃案》/小管著;?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9,9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著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鑒于國內現在并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著缺乏大量相關經驗及理論借鑒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于資料的搜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于我院互聯網情報系統的不完善和出于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互聯網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復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篇(3)

選擇“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與空間布局研究”為題,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參與的“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涉及到對長沙市公共文化設施體系的研究。通過對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級配體系和空間布局的研究,結合長沙市中心城區現狀,對其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出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文化功能在空間上的發展規律,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環節,促進薄弱地區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優化策略建議,進而引導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價值

中國快速城市化已經持續30多年,物質財富已得到一定的積累,人們已從只追求物質滿足到逐漸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文化作為精神文明的代名詞,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往往處于不夠重視的地位。公共文化設施作為城市文化建設、乃至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硬件支撐,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和改善人們的文化生活中都舉足輕重。如何對各級給類公共文化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如何讓公共文化設施在空間布局中既便利人們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總體發展戰略?

本次研究結合城市規劃空間研究的學科特長,擬將空間分析概念以及空間數據分析引入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為拓展區域城市規劃研究方法的一種有益嘗試,為相關地區的同類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 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從“文化政策”到“文化規劃”的進展研究

20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國家陸續開始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許多城市面貌顯露出了許多衰敗的跡象——荒廢的工業區、破敗的港口區、廢棄的老城區,并由此給西方城市社會帶來了諸多問題。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規劃理論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西方社會認為,要使得城市的發展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立于不敗之地并能夠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須塑造高品質的文化環境和優越的生活環境來吸引高層次人才,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讓城市開始重新展現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發展背景和現實問題的驅使,西方社會開始了“文化規劃”,并在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區掀起了熱潮。

mereer(XX)指出當時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勵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通過專辟文化產業區,建設高檔的文化設施項目等將城市營造成一個強調體驗和參與性的文化消費的天堂。但由于產生的文化設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檔消費空間和消費階層之上的假象,結果是破壞了原有的社區文化根底,沒有所謂體現了當地文化生活的個性特征。因此,在這種現實問題的驅使下,西方開始重視文化規劃。mills等(XX)指出城市規劃中,要將文化融入到城市整體的發展思考當中,進而制定出綜合的規劃,需要進行扎實的研究。規劃思想要從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規劃”的層面,從城市側重于簡單的建設大型文化設施發展到注重城市軟環境的建設,完善設施的網絡化建設,構建整體的宜居環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費產業的大規模設施復興建設,給城市帶來的是短暫的繁榮,卻造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進一步加劇,甚至還破壞了原有社區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規劃”應該將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聯系起來,結合城市設計,通過對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城市區域的更新發展、公眾對文化規劃的參與,將規劃設計藝術同人們的文化需求結合起來。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開發

西方文化設施的多用途開發與建設最早出現于美國對文化設施的綜合性布局與開發。斯內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書中介紹了世界各地文化設施綜合性開發的成功案例。例如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開發模式是通過將文化設施與辦公室、零售、餐飲、娛樂整合,通過商業收入可以維持自身的運轉,這類建筑綜合體的出現可以提升城市整體的環境。同時,也可以結合房地產開發將圖書館、音樂廳、展覽館等與其他設施整合在一個屋檐下,向基層社區闡述文化藝術的重要性。

書中還指出文化設施綜合布局與開發是一項非常復雜的開發過程,由于規模大,設計相關設施較多,各種用途之間需要相互協調,這就意味著開發風險更大。但作為城市經營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顧各方利益,促進一個區域的繁榮。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對文化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非常注重保護本國的名族文化和社區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事業。政府出臺大量政策保證大型文化設施的建設,激發城市的活力,實現城市的復興。同時也會盡力豐富基層民眾的文化藝術活動設施,使整個社會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對于西方國家100多年來對城市文化設施規劃布局與建設的成功經驗,有助于本論文對本國文化設施布局規劃的研究。

2. 國內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l)側重于現狀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特別是大城市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

張秋景 (XX)著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設施建設布局現狀,將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進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從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過研究發現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在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的特點,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間布局上存在著如下問題,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現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軸線,同時對優化文化設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議。魏宗財(XX)等通過利用arcgis和spss專業分析軟件,針對文化設施布局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設施的分布特征,結果認為區際差異大,總體上呈現以特區內為核心,特區外為邊緣地帶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進一步分析得出區域經濟、人口分布、交通區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現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終得出了深圳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的結論。段成榮(XX)主要通過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即參照國內和國外同類城市及相類似城市比較有價值的城市經驗,指導寧波城市新區公共文化設施規劃。論文主要選取了國內外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設施的建筑密度,最終構建出寧波市新區文化設施的配套指標。

(2)側重于特定類型文化設施的空間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設施。

于紹璐、張景秋(XX)通過對北京市博物館、體育館和展覽館空間分布現狀和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這三類文化設施的分布具有較為明顯的南北、內外和城區間差異。這些空間因素影響了文化設施的利用,同時還提出了非空間影響因素的概念,這兩類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不同地區居民在享受文化設施過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較為明顯的供求不匹配現象。在此分析基礎上,對北京市文化設施布局與建設提出了若干建設性意見。李國新等(XX)系統的研究了公共圖書館的規劃布局與建設,從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背景與主要作用、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本原則、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分級和分級指標、公共圖書館的布局與選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對城市公共圖書館的布局發揮了科學的指導作用。

(3)與文化設施布局相關的理論也日益受到相關領域專家的深入探討。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文化產業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設施作為當下文化產業的物質載體,受到文化產業布局的影響。王偉年(XX)運用地理學、文化學、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城市文化產業的區位因素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探討了城市文化產業的地域組織問題。劉展展(XX)以深圳市特區內文化產業為研究對象,運用gis空間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理論的指導下識別了深圳市特區內文化產業在城市空間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趨勢明顯,與文化設施分布密切相關,區際差異顯著,向商業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響文化產業空間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設施因素、多樣性因素、市場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術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內容

1 研究目的

借鑒國內外相關案例,分析并確定適合長沙市中心城區的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并進行設施需求預測,對其進行空間優化布局,探討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導城市各層次規劃編制中對公共文化設施的落實。

2 研究內容

第一章 緒論

1.1選題背景

1.2研究意義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對象

1.5論文內容與框架

1.6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相關理論研究

2.1相關概念辨析

2.2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第三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構建

3.1現行設置標準

3.2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的基本原則

3.3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分類體系的確立

3.4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分級體系的確立

3.5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構建

第四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需求分析

4.1總體目標

4.2設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研究

5.1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現狀

5.2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現狀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原則與方法

5.4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優化

第六章 結論

6.1 論文主要結論

6.2 論文創新之處

6.3 不足及可進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課題在學術方面的創新和預期成果

1. 創新點

1)不僅在宏觀層面,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符合城市總體戰略要求,在微觀層面,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設施在規劃中的控制與落實。

2)探索出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公共文化設施的設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與用地結合,對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中關于公共文化設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2. 預期成果

2.1 階段成果

1)對國內外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相關研究進行對比分析,理清脈絡,界定公共文化設施的相關概念,形成對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理論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長沙市公共文化設施現狀,結合相關標準和理論研究形成關于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標準體系與空間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過程中的一些階段性材料和結論,形成以公共文化設施為基礎的關于長沙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研究。

4)制作調查問卷,并實地考察、探訪,并完成相關數據統計和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2.2 最終成果通過整合以上各個階段性成果,征詢導師的指導意見,形成《長沙市中心城區公共文化設施設置與空間布局研究》論文。

五、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進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調查方法

查閱文獻。廣泛查閱有關設施空間分布理論實踐的相關資料及各類文獻,為本次研究提供理論與方法支撐。

資料調查。調查長沙市規劃局、文廣新局以及相關部門的相關統計資料。 交流訪談。與城市規劃建設、經濟區劃等學科方面的專家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聽取建議并指導。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運用數學或統計學的方法對文化設施進行量化評估,通過建立量化指標進行分析,主要通過spss16.0軟件運用相關性分析來分析文化設施空間布局與經濟、人口的相互關系。

空間分析法。基于地理對象空間布局的地理數據分析技術,通過發現隱藏在空間數據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規律,獲取科學地描述和認知空間數據理解。

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法。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對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進行各種處理和有效管理,達到對研究對象進行描述、模擬和預測的目的,同時運用arcgis軟件繪制簡單的示意圖。

2. 進度安排

1)第一階段

時間: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內容:文獻資料收集、分析和完成開題報告

2) 第二階段

時間: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內容:完成調查問卷及其分析,完成論文初稿

3) 第三階段

時間: XX 年7 月—10 月 內容:論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階段

時間: XX 年 11 月 內容:打印上繳論文

5) 第五階段

時間:XX 年 12 月 內容:論文答辯

六、已有基礎(分與本項目有關的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已具備的條件、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途徑)

1. 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

在xxx實習期間參與完成《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并獲得長沙規劃管理局審批通過,成為相關地區控規修編的參考性資料。

2. 已具備條件

1)在xxx實習期間,接觸了許多長沙市區的項目,了解了長沙市發展的動態和趨勢,熟悉了相關規劃設計的規范和城市設計方面的優秀方案,閱讀了一些相關資料和專業書籍。

2)xxx公司能擁有豐富的關于公共文化設施相關資料來支持完成這篇研究性論文。

3)《長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課題中參與完成的圖紙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條件及解決途徑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國性的數據,這個將通過咨詢有關部門、查閱相關書籍并利用網絡來解決。

2)缺乏對公共文化設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統知識,這個將通過認真閱讀相關書籍和案例加以解決。

七、經費預算

八、指導和輔導、論文撰寫(試驗)的教師

九、指導教師意見:

篇(4)

題目應該簡短、明確、有概括性。通過題目,能大致了解論文內容、專業特點和學科范疇。但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5字。

(二)摘要與關鍵詞

1.論文摘要

摘要應十分精練地反映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和結論。摘要中不要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外文摘要以250個實詞左右為宜。

2.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詞條,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不等同于文章標題中的詞,要從標題和文中按其作用的重要性依次選擇。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關鍵詞應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編排在摘要下方。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

(三)正文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一般應包括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語等部分。

1.緒論

緒論一般作為第一章,是畢業論文主體的開端。緒論應包括:畢業論文的背景及目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等。緒論亦可作為畢業論文的總論部分。緒論一般為800—1000左右字數。

2.主體

主體是畢業論文的主要部分,應該主題突出、思路清晰、文字簡練、結構合理、層次分明、語言符合規范。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中心論點的提出與論證。

(2)支撐材料的組織與運用。

(3)調查研究方案設計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調查數據的處理及分析。

(4)對本研究內容及成果進行較全面、客觀的理論闡述,應著重指出本研究內容中的創新、改進之處。理論分析中,應將他人研究成果單獨書寫,并注明出處,不得將其與本人的理論分析混淆在一起。對于將其他領域的理論、結果引用到本研究領域者,應說明該理論的出處,并論述引用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5)對所研究問題的論述及系統分析、比較研究,模型或方案設計,案例論證或實證分析,模型運行的結果分析或建議、改進措施等。

3.結語

結語是畢業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要求精煉、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或建議。

4、注釋

注釋是注明畢業論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資料的出處,統一用“腳注”的形式,置于本頁下方。腳注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圓圈中,如“…成果①”注釋的序號,如①、②、③、④與文中的序號相對應。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畢業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論文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列入主要的文獻不少于15篇(部)(對于有外語背景的經濟管理類等專業,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2篇)。

6.致謝

篇(5)

(一)學院教學管理——缺乏一套全程跟蹤、可操作性強、符合生物科學類專業研究特點和需要的畢業論文管理監控體系

目前,高校內部教育教學管理上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畢業論文的質量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措施力度還不夠。已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具體的操作規程與管理措施,特別是在過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3]。每年我校教務處會定期召開畢業論文工作會議,從宏觀角度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規范,要求嚴格,目標明確。各學院在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布置會上要求嚴格,但缺乏認真檢查,缺乏督促師生認真完成畢業論文工作的全程跟蹤管理監控體系。而且各學院、各專業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完全按照學校整體安排統一執行,很難滿足生物科學類專業研究的特點和需要,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二)指導教師責任意識淡薄——指導任務重,精力有限,偏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壯大和發展,畢業論文工作面臨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

近三年來,我校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數與學生數比例維持在1:5左右,即平均每位教師指導五名左右學生。然而,目前,高校對教師教學業績量考核逐年加大,大多數指導教師都承擔著大量的教學和科研任務。而且學生做畢業論文時間相對集中,致使指導教師指導任務重,精力有限,責任意識淡薄,學生又不愿主動學習,導致同一個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論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論文寫作進度基本相似,大體框架基本一致,缺乏創新性,與目前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差甚遠,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對畢業論文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學術素養

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大背景下,學生普遍認為畢業論文與就業關系不大,對畢業論文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一開始就抱著應付的態度。我校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培養計劃中畢業論文安排在第七學期第十周開始到第八學期。那時恰好是學生找工作、考研的關鍵時期,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合理安排畢業論文寫作時間。學生由于招聘會、考研、考公務員等經常請假。學生實際工作量小,調研不充分,實驗數據缺乏完整性,文章的可信度低。甚至有少數學生采取抄襲、拼湊或網購論文等手段蒙混過關[4]。同時,由于平時缺少積累,學生學術素養普遍較差,集中反映在畢業論文寫作語言基本功差、思維邏輯不嚴密、外文翻譯和文獻檢索能力差、書寫格式不規范等。

二生物科學類本科生畢業論文規范化管理的改革與探索

(一)構建院級畢業論文組織管理體系和全程跟蹤的畢業論文過程管理監控體系

根據生物科學類專業研究的特點和需要,制定出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工作實施細則,規范畢業論文工作進程。學院采用“院領導研究所所長督導老師指導教師輔導員/教學秘書/教務員”五級管理體系,構建以畢業論文領導小組、畢業論文督導小組、畢業論文管理小組、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畢業論文答辯小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畢業論文督導老師和學生畢業論文聯絡員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對畢業論文教學工作實施全過程的檢查督導與監控管理。重點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圍繞學生,各級管理體系充分發揮應有的管理功能。

(二)設計生物科學類畢業論文模板

為了規范管理,統一格式,在參照學校畢業論文模板的基礎上,結合生物科學類專業畢業論文的實際情況,細化各項指標體系和格式要求,對一些細節問題,如字體字號、段落間距、圖表公式編排、參考文獻著錄等格式方面的規范化要求在畢業論文模板上做好批注,給學生作統一說明,設計出符合學校要求的生物科學類本科畢業論文模板,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論文寫作的規范性。就近幾屆畢業論文的浙江省抽查和校外專家評審結果顯示自制畢業論文模板在畢業論文規范化要求方面效果明顯。2008屆我校生物科學專業在浙江省本科畢業論文抽查工作中獲得同類專業第二名的好成績,2009屆我校生物技術專業在浙江省本科畢業論文抽查工作中獲得同類專業第三名的好成績,2010屆畢業論文中期檢查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榮獲全校第一的好成績,2011~2014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規劃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專家的好評。

(三)畢業論文督導老師聯系制

為了加強規范學生畢業論文過程管理,學院成立了畢業論文督導老師聯系小組,由各研究所推薦人員組成,主要協助研究所所長管理好本研究所教師指導的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畢業論文督導老師主要督促學生按計劃進度完成畢業論文相應內容,把關畢業論文格式并給學生作畢業論文提供咨詢和幫助,也給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特別是缺少畢業論文指導經驗的青年教師提供建議和幫助。學院自2008屆開始就已建立畢業論文督導老師聯系制,給每位學生配備畢業論文督導老師,從而加大了畢業論文質量保障力度,確保全程跟蹤的畢業論文管理監控體系的有效實施。

(四)通過畢業設計指導課程教研模式改革,提升學術素養和技術規范

生物科學類專業開設有畢業設計指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讓學生扎實掌握技術規范,提升學術素養。在2013屆生物科學專業畢業設計指導課堂中已進行初步嘗試,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課程教研模式改革有一定成效,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語言基本功、思維邏輯、外文翻譯和文獻檢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書寫格式也更加規范。本次教學改革以2013屆生物科學專業為實驗對象,以2013屆生物技術專業為對照組,分別統計畢業論文格式規范化初審通過率,經x2檢驗顯示兩者之間的差異性。2013屆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畢業論文格式規范化初審通過率明顯高于2013屆生物技術專業學生,x2檢驗顯示兩者之間有顯著差異。

(五)啟動本科生畢業論文分批次答辯

為了緩解考研、就業與畢業論文工作的沖突,規范畢業論文進程安排,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學院對畢業論文答辯采用了分批次答辯方案。對于不考研的同學要求于第七學期結束前完成畢業論文答辯;對于考研的同學可申請第八學期中后期完成畢業論文答辯;我校生物科學類專業從2012屆開始實施分批次答辯,從2012屆至今已經開展三屆分批次答辯,此種答辯形式深受學生歡迎和好評。

(六)制定考核辦法和獎懲激勵機制

我校已將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納入到教師教學業績考核中,教學工作量可以代替部分科研工作量要求。學院層面擬定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考核辦法和獎懲激勵機制,將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納入到學院績效考核分配方案中。同時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也作為教師評定其他教學獎勵的一個重要前提和依據。學院還從學校撥付給學院的教學業務經費和創收經費中提取畢業論文專項經費,制定相應的支付標準,支持畢業論文工作,充分調動指導教師的畢業論文指導積極性,切實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綜上所述,畢業論文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本文從一系列促進畢業論文教學研究工作的有效措施共六個方面探討了我校生物科學類本科生畢業論文規范化管理的實踐過程。根據生物科學類專業的特點,我們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加強研究探索,使畢業論文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從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九生,管愛娟.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9(2):109-110.

[2]袁勵紅.畢業設計(論文)規范化管理與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1):89-92.

[3]曹桂飛,吳宏.加強過程管理,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J].傳承,2009(7):114-115.

篇(6)

十多年來,很多高師院校都提倡向學術性和綜合性大學看齊,在教育教學上,過分地強調學科專業研究,忽視了師范院校本身的培養目標,脫離了教育教學實際,對教育研究不重視,致使學生的教育研究能力越來越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作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其掌握程度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全面綜合的考察,更準確地了解和評價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檢查和衡量教育質量的高低,并培養學生的專業研究素養。它直接關系到是否全面執行全程人才培養方案和實現培養目標的要求。可以說是學生科研能力的統合體現。因而也是體現其教育研究能力現狀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主要從師范生畢業論文撰寫的現狀來略談其教育研究能力的現狀。

1.1 教育研究意識現狀

師范生的科研意識主要指的是他們在主觀上有沒有開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對教育教學中問題的發現與探究,其主要體現在學生論文的選題上,教育研究類論文的數量,往往體現出該院(系)整體師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但近幾年來,畢業論文質量逐年下滑的同時,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師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嚴重偏離培養“教育研究型”師范人才的目標。以韓山師范學院生物學系為例,本文對近三屆(2010屆-2012屆)師范類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情況作了簡單統計:近三屆的師范類畢業生總共有340人,在論文選題上選取教育研究類的共有25人,占三屆師范生比例的7.35%。因此,從整體而言,其學生的教育研究意識還是相當薄弱,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不善于發現與探究,缺乏對教育研究的興趣與愿望。

1.2 教育研究素質現狀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質不但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具有及時發現、科學分析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必須具有收集資料和信息處理的能力、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創新精神等等^。但目前很多師范生,缺乏作為一名未來教師所必應具備的教育研究素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寫作基本功不夠扎實。表現在有的論文中心論題不突出,論文結構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邏輯層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種文獻資料以及信息處理能力不強。具體表現在缺少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資料,沒有寬闊的資料收集來源,且引用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科學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薄弱。

2.提高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強教育研究類論文指導

盡管不少高師院校十分強調要提高師范畢業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勵并加強師范畢業生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撰寫,但是并沒有落實到實處,以致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其主要原因有:1)學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研究經費只有區區幾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沒有),要對師范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訓練,的確有點困難;2)傳統的高等師范院校在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上存在著重基礎知識教學、輕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現象;3)在校師范生缺少教學實踐經驗,盲目地進行教學研究,容易出現脫離實際,流于資料堆砌的現象,而進行學科專業類畢業論文,他們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再將同類例文的數據修改并將其注釋略作改動,即可成為自己的畢業論文;4)在高師院校中,老師缺少面對中學的專業教育研究類課題,大多數的教學改革課題都是針對高校課程,學生參與度不高;5)許多老師帶學生做畢業論文,所給的課題基本都是該教師的專業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項目中的子課題,學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們的課題研究,故而大多數老師不愿帶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

顯然,傳統的師范生培養模式及培養目標已無法滿足基礎教育對“教育研究型”師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師范學院應以培養“教育研究型”教師為目標,及時地調整培養模式,特別是在畢業論文上,應加入、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指導,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努力培養學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養,為其從教后的教育教學科研打下良好基礎,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

3.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實現途徑

針對畢業論文是對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個重要培養途徑。接下來本文探討如何對畢業論文進行改革,以達到提高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學系生物科學(師范)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3.1 畢業論文方向內容改革

擴大師范生畢業論文研究方向,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鼓勵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同時,予以一定的要求。對有能力帶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老師做出硬性規定,規定其至少帶4位學生做教育研究類課題,而對每屆師范畢業生硬規定至少要有50%的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有的學生要考研,因此其畢業論文方向可選學科專業類的)。鼓勵師范生積極參與面對中學的教育研究類課題,自主發現問題并作出選題方向,盡可能滿足自身作為一名未來教師的需要。

3.2 畢業論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畢業論文絕大多數是學科專業類論文,因此其論文形式比較單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這種單一的畢業論文形式已無法滿足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要求,因此應拓展畢業論文方式方法。師范生在撰寫畢業期間,應積極地走出實驗室,到教學一線去開展畢業論文,學校為此應該多與中小學合作,建立長久的見習實習聯系,讓學生能在做畢業論文時,有學校可去、有對象可研究,學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開展研究。鼓勵學生在教育見習和實習中開展畢業論文,實習中或見習的學生就是師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對象(在我們從業之前)。在見習、實習等教學實踐環節中,將課堂所學的教育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以此作為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成果形式也應該多樣化,除了撰寫論文之外,還可以將制作的優秀課件、優秀教案、優秀教具作為畢業論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數的說明。優秀的課件、教案或教具,不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內涵,更是學生對課程深入了解與剖析的體現,只有具有較好較強教育研究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展開思維,制作出新課標改革下適用于面向新時代學生中學課程教學的課件、教案、教具。因此,應鼓勵學生針對中學課程教學,進一步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制作相關優秀課件、教案、教具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的成果。對畢業論文成果是課件、教案形式的,應以一定章節的課程量制作。而教具應是以某一知識框架內的所有相關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質的要求下,對量進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給學生逃避進行其他繁難畢業論文提供便利或途徑。

3.3 畢業論文考核方式改革

針對畢業論文方式方法的多樣化,畢業論文考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學生完成初步的畢業論文初稿后,經指導老師審查,再進行相應的修改。而以非論文形式作為成果的畢業論文,也由指導老師審查,以及有經驗的教師或相關人員給予意見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對于學科專業的畢業論文應由學科的資深教授組織團隊進行審核,再給予評價;而教育研究類的論文應由從事教育研究的專業教師進行審核并給予評價。從而確定優秀畢業論文的選取與確立。除此之外,在答辯方面,對每種形式畢業論文的答辯,應由相應資深教授主持并當任答辯審核員,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畢業論出審核考察并給予建議和補充,尤其是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更應如此,學生可通過老師們所提的問題和所給的建議作進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為畢業論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對教育研究的進行。

3.4 畢業論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進傳統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從院到系再到導師,再由導師到學生,建立“院-系-導師-學生”四者于一體的管理模式,相鄰兩者相互監督,導師應定期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和指正,學生應多向導師請教與探討。每篇畢業論文,導師應不低于10次指導次數,做畢業論文期間師生見面不低于10次。學院(系)應對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學生給予經費,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給予發揮,為學生聯系中學以便開展研究。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政策上也應有所傾斜,放寬學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優秀畢業論文名額和獎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選擇教育研究類課題作為畢業論文,為其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作鋪墊。

篇(7)

中圖分類號 G424.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4-134-03

畢業論文(設計)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環節,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畢業論文(設計)是本科生在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后必須進行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在畢業前的最后學習和綜合訓練階段,是學生深化、拓寬、綜合所學知識的重要過程,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是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是衡量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重要依據。在2012年筆者承擔的8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中,其中有1名同學的論文獲得了校級優秀本科畢業論文,4名同學的論文被評為院級優秀本科畢業論文。為此,筆者將根據自己的實踐體會闡述畢業論文的核心工作及影響因素。

1 注重能力培養、加強創新是畢業論文的核心

畢業設計階段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包括3個方面:其一是深化、拓寬、綜合所學知識能力的培養;其二是獲取知識、組織實驗研究、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其三是研究過程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中,指導教師應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與啟發,傳授基本的研究技能和研究方法,帶領學生成功自主地獲取信息和組織實驗研究。同時,在畢業設計的全過程中,指導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發揮特長,查閱文獻,展開討論,并勇于向老師、書本、傳統理論、傳統工藝質疑,敢于創新,闡明自己的觀點并去驗證。讓學生感受到科研需要探索,但更感受到創新思維和成功嘗試的快樂。

1.1 強調畢業論文工作的目標和要求 21世紀的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主導的教育,以新的教育思想觀念,樹立新的教育風尚,改革傳統教學方法,自覺地構筑21世紀教育模式,不僅關系到國家的未來,也關系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未來。在畢業論文工作開展中,在注重創新同時,從選題、擬定實驗方案、開始實驗,分析和糾正實驗結果等環節中,指導教師始終要強調畢業論文工作的目標和要求,實驗實施緊扣選題,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同時要讓學生懂得論文開展的過程也是團結合作的過程,要求我所指導的8個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在文獻資料、實驗技巧、論文撰寫等方面資源共享,對所遇到的問題相互之間開展討論;在時間、內容等實驗安排上相互協調,發揮各自所長,互相幫助。這樣可保證實驗進度和質量,使人力、物力、時間等達到了高效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同學之間增進了友誼,加深了解,使得實驗的過程成為一個愉快的過程。同時,在論文開始我就給每個本科生配備了1名研二的學生,在實驗技巧、數據處理及外文閱讀等方面給于指導,更有利于課題目標的完成和超越。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的開展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合作精神、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科學研究能力。

1.2 建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反向指導模式 傳統的指導方法是以“老師說,學生記”,學生完全按老師的指令操作,這種被動的論文(設計)指導依然是“灌輸”、“接受”、“服從”,學生缺乏主動創造的參與熱情,懶于思考,懶于設計,只是按部就班地跟在老師后面轉,不會跑題,但沒有創新[1]。要真正實現學生畢業論文的創新就需要改革指導方法。指導方法的改革就是建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反向指導模式,從論文選題,到方案設計,到實驗研究,到論文撰寫,一切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教師只在適當環節給予指導與引導,讓學生感受從未有的壓力、責任與動力。通過自我實踐完成畢業論文,學生發現和重視了自我個性,積極調查研究,參閱中外文獻,搜集資料,相互討論,綜合各種信息,以及與科研合作單位、同學、老師團結協作,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主動性,達到了綜合素質的鍛煉,這樣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指導畢業論文過程中,雖然強調目標,但只是給學生以思路,提供給他們創新實驗的參考資料,方案讓他們摸索,階段性聽取學生實驗動態的匯報,對有問題的環節及時給予指點,教給他們分析問題、處理數據的方法,同時也針對實驗中探索性問題提出觀點,并提供給學生一定的參考。要求學生遇到問題時自己主動找合適對象溝通。食品08-1班同學何新萍完成的畢業論文“茴香精油在番茄沙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選題來自于企業實際需求――新疆中亞食品研發中心。課題目的在于使用茴香精油替代目前常用的化學防腐劑苯鉀酸鈉,并制備茴香味的番茄沙司,該公司產品主要出口中亞國家,而茴香頗受中亞國家飲食喜愛。那么就涉及到茴香精油怎么穩定、緩釋,多少添加量,茴香味番茄沙司的貨架壽命等關鍵技術問題。這位同學就經常主動到企業與技術人員溝通生產過程,制定實驗方案,模擬生產實際。試驗中的茴香精油微膠囊制作可以借鑒相關成熟研究的作法,而貨架壽命預測中動力學模型建立則是該同學的創新思維的成果。很好發揮了自己數學優勢,靈活運用了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方程A=A0eKat ,建立了添加茴香精油的番茄沙司在貯藏過程中菌落總數變化的動力學模型,并很好地用于預測番茄沙司的貨架壽命。這位同學深刻感受到理論對生產實踐的指導,而又被實踐所檢驗的真理的意義,同時在為人處事、與人溝通方面產生了很大的飛躍,縮短了畢業后走向社會的距離。

2 影響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主要因素

2.1 論文的選題 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工作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到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也關系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2]。我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一直采用雙選制,先將題目公開由學生選擇,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如果讓各專業的每一位教師在畢業生選題前為本科生作一次學術報告,讓本科生更多地了解本學科的學術前沿,同時也了解專業教師的研究方向,那么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選題最好來自于老師科研或者企業實際需求,這樣更易激發學生探知欲望和提高實驗創新能力。

2.2 本科學生 學生是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的主體[3]。實踐證明,他們的求知欲(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等)、知識功底(專業知識、寫作及外語水平等)、能力(學習能力、實驗動手能力、生物統計等)、品行(誠信、守紀等)以及身體素質等都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有直接影響。由于大學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只要學風好,通過指導教師的正確引領,就能夠達到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

2.3 指導教師 學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教學模式是導師負責制,即指導教師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各個教學環節及其質量負責。這一特點決定了教師在保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指導教師的科學精神、質量意識、工作責任心、學術水平、教學經驗與方法等方面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至關重要,教師在這一特殊教學過程中仍然起主導作用。另外,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問題就是畢業設計論文與就業之間的矛盾。如何做好學生工作,妥善處理這個矛盾,指導教師也非常重要。因此,如圖所示,教師隊伍在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六要素中處于核心位置[4](如圖1)。正如周濟指出: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3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成績

在論文答辯過程中還有一個誤區,少部分教師認為講得好成績應該高一些。而論文答辯不是演講比賽,也不是辯論比賽。雖然這一過程從字面上理解是“答”和“辯”的過程,但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論文題目不同,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出的問題難度也不同,所以在給成績時答辯委員會成員的專業知識至關重要,只有在把握論文質量的基礎上,再根據問題的難易和回答情況進行綜合評定,才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志輝,叢希君,潘大偉,等. 跨學科指導工科類優秀本科畢業論文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1(26): 218.

篇(8)

 

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推動教育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出臺的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遠不能滿足西北地區對人才的需求,在現實需求下,2007年國家推出了一項重大的教育改革措施——師范生免費教育,強調“部屬師范大學要抓住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的良好機遇,圍繞培養造就優秀教師和教育家的目標,大力推進教師教育改革,特別要根據基礎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訂教育培養方案[1]。旨在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服務于落后偏遠的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這一劃時代的舉措為西北地區教育帶來了新的生命力,為這些地區的教育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免費師范生需經過必要的教育實習階段,這對學生是一個寶貴的經驗,教育實習在強調培養學生服務偏遠地區的同時,強調學生自身教學技能的加強,博客作為一種日趨成熟的網絡分享交流工作,最為廣泛的被應用于個性化的知識管理。師范類實習生重要的財富——教學經驗、教學反思,通過使用blog系統,記錄實習思想軌跡,進行知識獲取、交流、管理,實現個人知識創新。

一、知識管理與師范類實習生個人知識管理

“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任務和責任上,都必須持續創新。”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為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新的途徑,知識管理是利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2]。

“知識工作者必須自我管理,也必須擁有自主權。”知識管理是建立在個人知識管理之上的,個人知識管理的興起一是因為信息爆炸給人們帶來的信息超載;二是信息饑渴。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在現網絡時代并行不悖的實際存在。網絡中的“YOU”感到到處是信息,真正需要的信息卻那么少,那么難找,個人知識管理便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利器。個人知識管理是指為完善個人知識體系,提高個人知識競爭力,運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技巧,有意識地運用具備搜索、存儲和交流等相應功能的知識管理工具,對知識進行獲取、存儲、共享和創新的綜合管理活動。

免費師范生都必須經過教學實習,形式可采用學校組織安排統一分配實習或者學生自行聯系實習學校,大多數學生都是聽從學校統一安排實習,針對這類統一安排的免師(“免費師范生”下同)實習生本文稱為師范類實習生,即在教育實習期間的免費師范生既是本文的師范類實習生。師范類實習生的個人知識管理是指免師生在實習期間,有意識地運用搜索、儲存和交流等相應的工具,和同伴進行實踐知識分享、進行經驗反思總結,完善自身實踐知識體系,提高個人競爭力和創新性。免費師范生在實習期間

二、師范類實習生教育實習的特點

免費師范生的培養方式是安排名師授課,選派高水平教師擔任教師教育課程教學;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師范生在校期間到中小學實習半年的制度[1]。在實踐環節作為師范類實習生,同職前培訓與在職教師不同,是一群具有獨特特點的群體。

1.教學的真實可操作性

師范類實習生與教師職前培訓不同,師范類實習生面對的是真實的學生對象,有作為教師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實際的實戰教學。畢業論文,教育實習。是一個作為被人教的學生成長為教別人的教師的過程,這個過程在開始興許有些新鮮感,當新鮮感褪去,更多的是責任感,對學生,對家長,對學校,也是對自己負責。將所學的教育教學理論,聯系學習者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總結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三尺講臺上,努力做到一個好教師的職責。

2.教育新理念的可實踐性

免師實習生與在職教師不同,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既有創造性,是一群有新鮮與激情的團隊,工作后的教師尤其是擁有幾十年經驗的老教師對于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理念的接受吸收能力較弱,實習生作為剛從學校走出來的教師新生命力,對于擴大隊伍,引進教育新思想,優化教學結構起到了一定作用,實習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經自我吸收后轉化成課堂中實際可操作的教學活動,將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情境學習法,建構主義的思想等無形地貫穿于教學環節中。

三、師范類實習生個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輸贏。”個人知識管理的現實意義在于,它是個人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的基石,從而為個人的能力和今后的事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當今信息社會,師范類實習生作為即將成為教書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教師,合理發掘知識、利用知識、管理知識與評價知識的能力已經成為評價一個教師是否適應當前教育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3],免費師范生在實習期間應以一個正式教師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畢業論文,教育實習。做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信息和資源,其首要前提在于能夠構建一個良好的、靈活快捷、能夠符合日常工作需要的知識體系和管理體系,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找到需要的信息資源并加以利用。畢業論文,教育實習。不僅如此,作為一個新世紀培養的一代以后社會的中堅教師力量,身處信息化社會,更應該具有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用來提高自身業務的能力。因此,師范類實習生掌握適當的個人知識管理能力勢在必行。

其次,師范類實習生個人知識管理是實習知識管理的一個分支,對教育實習生個人知識進行管理有利于促進學校整個實習系統的知識管理。師范類實習生個人知識管理是利用知識管理的先進方法與理念對實習生個人知識的有效管理,實習生的個人知識管理要與實習系統的知識管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可以實現實習生個人和學校實習系統的不斷增長和有效管理。

最后,實習生個人知識管理適合實習生終身學習的需要,師范類實習生一定會走向三尺講臺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這是實習生終身學習的必要途徑。信息社會,知識爆炸,知識的更新速度更快,作為即將成為知識工作者的教師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不斷學習。

四、師范類實習生應用blog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策略

Blog系統在具體教學中作為知識管理工具應用策略主要體現在:教學評價、教學輔助、以及作為教學反思工具,促進知識獲取、知識共享、實現個人知識創新。

1. 建立全校范圍的教育實習Blog系統, 有利于實習生知識獲取和知識共享

全校實習生加入blog系統,為實習生建立個人的電子學習檔案。實習期間的學習者可即時獲取其他實習者的最新動態,個人實習心得,實習老師之間的教學資源,教學心得,教學方法進行分享。實習生還沒有完全離開學校的懷抱,具有共同目標和相似情境下的實習者之間能引起更好的共鳴。

現多數開放的blog平臺支持Rss技術,知識獲取在個人知識管理中處于基礎地位,只有做好知識的獲取工作才可能進一步利用知識、創造知識。Blog系統通過提供rss信息推送服務,將實習者的最新狀態推送到個人信息平臺中,實習生利用RSS聚合器,定制自己感興趣的實習者站點,定時獲得關注站點中內容更新的消息。

2. 通過blog系統參與個人知識交流,激蕩思維以促進個人知識管理

Blog就是一個個人知識交流系統[4]。利用blog系統進行交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知識的交流。個人知識管理的價值在于知識的共享、利用和知識的創造。畢業論文,教育實習。實習生每個人的知識成為公共資源,得到共享;里面回帖版塊,增進了實習者之間的交流和知識碰撞。二是情感的交流。實習者大多身處他鄉實習,具有一定的實習孤獨感,會想念學校,想念朋友,實習者之間也會有更多的交流欲望,blog系統給全校的實習生提供一個交流平臺。這樣的交互式交流,可以使個人的知識得到積累和拓展,消除實習孤獨感。

3. 利用Blog系統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實現知識創新和知識管理

知識創新是個人知識管理的重要環節。這里的知識創新是基于一種狹義的理解,主要是指個人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借助于博客系統這個工具,個人實現知識創新與知識管理。畢業論文,教育實習。畢業論文,教育實習。

實習生利用Blog日志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表感想和故事,反映實習生的教學成長歷程[5]。教師將教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與感受記載下來,為自己日后進行研究與分析提供原始資料和教學個案紀錄,若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學校教師可通過這個個案為實習者進行在線指導。從整體來看, Blog系統動態地呈現了師范類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知識和情感上的變化,反映了實習生的內心世界,并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學校實習管理者對于實習生的具體實習情況其實是不怎么了解的,通過blog系統,學校的實習管理人員能跟蹤實習者的實習動態,這有助于學校更好地了解實習生內心深處的情感發展以及實習生頭腦中知識技能的形成過程,對于實習生的困難也能給予及時的幫助,也為實習帶隊教師給師范類實習生的最終評價給一個形成性依據,同時也是實習生通過自我挖掘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

四、 結語

免費師范生作為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措施,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免費師范生,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代名詞,我們在廣泛研究其現狀、政策、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免費師范生實習期間的個人知識管理,關注免師自身的發展。此外,免費師范生實習期間在blog系統中留下的寶貴材料,為下一次的免師措施和形式提供意見和建議,也是實習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2007(5).

[2]甘永成,祝智庭.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識管理.電化教育研究[J],2002,(7):7-9.

[3]易連云,蘭英.免費師范生實踐教學體系探討.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7,(11):16-19.

[4]曾紅,張樹人.Blog與知識管理.情報科學[J],2006,(24):251-254.

篇(9)

2“植入式實踐教學”提高師范生技能的行動研究

2.1行動研究的內容

(1)教師專業素質培養:從大一開始,在學生中進行普通話、三筆字等過關訓練,強化教師語言藝術修養,確保每生拿到教師資格證書。(2)解題能力提升訓練:大學四年,堅持做一定量的高考題、中考題,熟悉中小學的教學內容,提高解題能力,提升專業素養,厚積薄發。(3)說課及模擬上課的訓練: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集體備課,每周定期進行說課或模擬上課的訓練,不定期聘請校內外專家進行指點。(4)各科教學的觀摩與實踐:提早到中小學課堂進行教學觀摩活動,提供實踐機會。在畢業實習階段基本消除一上講臺就緊張,一開口說話就忘詞的狀況,加快成長的步伐。

2.2行動研究的策略

2.2.1成立師范生技能協會,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四年不間斷指導學生成立師范生技能協會,每年吸收新生入會,以點帶面,營造全院師范生主動參與師范生技能訓練的濃厚氛圍。拓展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內容,確定從大一到大四這四年時間每個階段教學認知技能、教學設計技能、教學操作技能、教育技術技能、教學監控技能、教學反思技能、教學研究技能和專業品質等實訓目標,并實施實訓方案。2.2.2成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學習鍛煉四年不間斷一年級安排每月一次的教育理論、基礎教育改革等相關講座,讓學生感受教育改革的時代氣息,激發教育研究的興趣,學習教育教學科研方法。二年級開始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基礎教育改革相關的課題研究和社會實踐,申報學生教育教學科研課題。三年級確定畢業論文課題,通過到中小學調研和研習等搜集研究資料,進行模擬實習、模擬論文寫作。四年級結合教育實習完成畢業論文寫作。通過學生科研課題,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2.2.3安排體驗性見習、研究式見習和集中實習,深入教育基地四年不間斷一年級每月用1~2個半天時間,組織學生走進中小學,去感受課堂、體驗教育,感知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二年級開始安排一周體驗性見習,深入課堂聽課,組織學生評課,認識學科特點及中小學課堂教學方法。三年級安排兩周研究式見習,進一步熟悉課堂,用所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四年級進行集中實習,并實施“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的方法,讓學生以一個教師的身份深入課堂,參與教學實踐[2]。2.3.4鼓勵家教或支教,通過教學熟悉學生熟悉教材四年不間斷在大學四年期間,鼓勵師范生積極參與家教或支教。“家教”不僅可以讓師范生們自食其力,減輕家庭負擔,更重要的是通過家教,可以讓他們更多接觸今后的教學對象,了解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及認知特點。通過家教還可以熟悉中小學教材,對各學科的知識體系有個初步的認識。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參加農村基礎教育調研、深入農村中小學或民辦小學支教,利用自己的專業獻愛心,增強師范生的責任感、使命感。總之,師范生技能訓練要校內校外結合,相輔相承。2.3.5依托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讓師范生與老教師同堂參與免費培訓四年不間斷從2011年上半年以來,我們承擔了浙江省“十二五規劃”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近3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師范性“”卓越性”兩大特色,聘請了很多校內外著名教育專家前來講座或下中小學開課。每次開班,我們都組織本院師范生與老教師同堂免費參與中小學教師培訓,資源共享,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植入式實踐教學”研究成果

3.1“植入式實踐教學”課題成果

(1)學生科研課題成果:從2009年到2012年,我們指導學生參與校級或省級科研項目多達68項,在省內外發表高質量論文近10篇。(2)師范生技能比賽獲獎情況:從2009開始,我們組建了師范生技能行動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多人獲得校級一等獎及二等獎,另一人獲得省級三等獎,一人獲得省級優勝獎。由本學院組建的師范生技能協會還獲得校十佳協會稱號。

3.2實驗班與對照班就業情況分析

選取同級同專業的學生組成A、B兩個班,學生按入學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同分數的按姓氏的首字母排序),1為A班,2為B班,3為B班,4為A班……如此進行組班,在施行干預之前A、B兩班學生總體水平相當。入校后,對A班進行“植入式實踐教學”,稱為實驗班,未對B班進行干預,按常態培養稱為對照班。A、B兩班學生于2012年6月順利畢業。截止2012年8月底,實驗班的就業率與簽約率都大大超出對照班,數據對比見表1。其中,實驗班在簽約的33位同學中除1位公務員,2位大公司職員,5位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外,其余的25位都就職于教育系統,成為中小學教師,與師范專業的培養計劃保持了高度的相關性。“植入式實踐教學”提高師范生就業競爭力研究初見成效。另外,考研學生數A班為8人,B班為5人,研究生正式錄取數A班為5人,5人都是重點師范大學研究生,B班為1人。可見,考研比例及升學率實驗班大大超出對照班。對于09級師范生,我們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了培養。眾所周知,09級師范畢業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但截至2013年8月中旬,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就業情況尤其是簽約率卻好于2012屆,數據見表2。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174-02

卓越人才培養是教育部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在我國部分高校對拔尖創新人才及高等精英教育實施的人才培養計劃。其中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求,具有“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教師素養,掌握“會備課,會上課,會當班主任,會研究”教師專業技能,勝任基礎教育教學需要的新型師資為目標啟動的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給予了眾多在大眾化教育發展背景下合并升格成立的地方高師新的發展機遇。各地方高師紛紛搶抓機遇,積極開展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模式的探索,著手培養更加符合基礎教育需求的創新人才,這對于整體提高我國教師教育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職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高等師范院校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專業技能,實踐教學是基礎。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能有效地促進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對于實踐性更強的生物教師來說,更應加強實踐教學,提升生物教師的實驗傳授技能和知識傳授技能。為此,本文主要從實驗教學、教育實習和畢業論文等方面結合生物教育專業的特點探討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

1 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看待實踐教學

思想是行動的導向,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實踐教學是提高我們綜合技能的途徑,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我們應該認識到實踐教學對我們發展的重要性,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實踐教學。

2 完善制度,有效地實施生物實驗教學

無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制度是有效實施生物教學的保證。實驗室管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的系統工程,一套好的實驗教學管理體制的建立,能夠為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和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一個探索平臺,為實驗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培訓提供有利條件,規范化管理有利于儀器、實驗的科學管理,有利于實驗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1]。建立完善的生物實驗教學制度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根據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及學生課程安排情況,合理配置生物實驗課程安排,增加實驗課與理論課的課時比例,把實驗課提到更高的地位;適時開放實驗室,充分利用生物實驗室的資源,讓學生也能自主設計和進行簡單的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及時鞏固課堂理論知識并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能操作。

(2)配備高素質的生物實驗教師和生物實驗員,讓學生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接受規范的生物實驗教學;有條件的生物實驗教師還吸收一些有興趣的學生進行一些課外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生物實驗員要對實驗室認真負責,細到實驗室的一針一線也要在自己的管理范圍內,嚴格執行實驗室的管理制度,杜絕一切的安全隱患。

(3)加大投入,不斷完善生物實驗室的建設。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實驗室的建設是開展實驗教學的基礎。當前高師院校的生物實驗室普遍存在實驗設備簡陋的狀況,要想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就要加大對生物實驗室的投入,不斷建設完善生物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備。

3 創新模式,提高教育實習的質量

教育實習是高師院校實踐教學中一項要素繁多、涉及面較廣的系統工程,高師院校應高度重視,認真規劃,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教育實習的模式,提高教育實習的質量,促進其協調發展。

3.1 轉變觀念,正確認識教育實習

高師院校的領導、老師和學生都應正確認識教育實習的目的和價值,形成共識。教育實習既能鍛煉和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又能培養高師生的專業思想、職業道德、教育科研能力,同時還有檢驗高師院校教育質量的作用[2]。實習生扮演雙角色,一方面是作為中小學生的“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是教師教育技能的“受教育者”。實習生要正確處理這兩角色的關系,通過對中小學生的實習教育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培養教師教育素質。

3.2 合理安排教育實習時間

鑒于當前高師院校實習時間較短、與其他時間有所沖突的原因,務必要對教育實習的時間做相應的調整。各高師院校應根據該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適當地延長教育實習的時間,從現行的6~8周增加到8~12周,甚至有條件的學校還實行實習一個學期的模式。為了避免時間上的沖突,各高師院校也應對教育實習的時間段進行適當的調整。從學生的發展出發,綜合考慮學校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某些可以改動的專業的教育實習的時間段進行調整,盡量避免與學生的其他重要方向的發展相沖突,統籌兼顧,既能確保教育實習的質量,又不阻礙學生其他方向的發展。

3.3 加大頂崗實習面,拓寬教育實習渠道

頂崗實習是高等師范院校一種新的教育實習模式,它主要是改變傳統教育實習的做法,派高師生到中學頂替原來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崗位進行教育實習[3]。鄉鎮中學的人事權主要在鄉鎮黨委,出于財政開支方面的考慮,用人一般是“寧少勿多”,寧多要‘主課’教師,不要‘副科’教師,生物教師受不到應有的重視[4]。所以,鄉鎮中學特別缺乏專業的生物老師,中學的生物課大多都是由其他科教師頂替,學生很難受到專業的生物教育。通過對玉林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科學2005級的5位在不同學校參加頂崗實習的同學進行訪談,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教師技能較之前的教育實習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基本能夠勝任中學生物教學的任務了。他們參加的都是交叉式的頂崗實習模式,即每個實習點都有幾個專業的學生在一起實習,且每個專業只有一名實習生。這種模式有它的優點也有缺點,不同專業的實習生在一起相互交流,有時能起到知識互補的作用,一個專業只有一名實習生的模式能讓實習生獲得獨當一面的鍛煉,但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不利于專業知識的交流,容易產生專業知識上的錯誤。所以,高師院校應加大頂崗實習面,讓更多的師范生能參與到頂崗實習中,全面提高教育實習的質量,提升師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3.4 及早準備畢業論文,嚴把畢業論文質量關

高師院校生物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以實驗性畢業論文為主,步驟繁雜,周期較長,有些甚至還有到野外進行考察。所以,生物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要提前選題,根據實際情況提早制定畢業論文計劃,而且要全面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萬一實驗失敗還有后備方案。這就需要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細心指導的同時,畢業生認真對待,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學校還應制定完善的畢業論文考核體系,指導老師嚴格按照考核體系嚴把質量關,使畢業生認真地去完成畢業論文,確實提升畢業生的科研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總之,要提高生物教師的教學技能,我們應高度重視生物教師的實踐教學的培養,從優化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育實習、科研論文訓練等方面探討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上得去,講得出,有成效”的卓越生物教師。

參考文獻

[1] 趙秀勤.高校生物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的嘗試[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8,24(9):127~128.

[2] 俞華.高師院校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124~127.

上一篇: 黨員個人心得體會 下一篇: 健美操教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美女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一道本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