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課件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3 11:02: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角的初步認識課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角的初步認識課件

篇(1)

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和文化生活方式發生著急劇變化的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征就是競爭,而各種競爭的最后落腳點體現在人的素質和能力的競爭上,表現在兒童培養上,就是兒童自己學習能力的競爭。如何適應這個時代,要求我們教師要從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來認識當今的教育,要充分認識到終生學習的極端重要性。教育的宗旨在于培養自主的學習者,也就是能夠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并養成終生學習習慣的學習者。但是,我們的基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談到素質教育、參與式教育、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大多數都陷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泥潭里拔不出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什么“學生多、班額大,以學生為主會成一盤散沙”;“學生基礎差,自主學習沒辦法”;基層教育管理和新理念下的教學實際脫鉤。還有,像廣河等縣實施的“校長負責制、績效工資制、教師聘用制、末尾淘汰制”為主的“四制改革”。每月從教師工資中扣10元作績效工資,學期末通過學生考試成績為主的考核進行績效工資再分配。如果你完不成教學任務(以學生及格率、平行級名次為主)就要扣你的工資,學生成績排在平行級末尾的,要淘汰你。試問,誰還愿意拿自己的血汗錢和自己的失業為代價去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呢,他們只得去鉆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這個牛角。

在中國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寶貴的時間花在對課文的講解和概念的陳述、例題的分析上。教師“死教”、“苦教”,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學習無形成了學生的負擔。自從我接受了蘭州教育學院承辦的“中歐項目初中教師學歷達標”語文班教育培訓,尤其是學習了項目辦編制的《課堂管理技巧》、《課堂活動設計》、《學習評價》、《兒童學習指導》等課程后,我深深感受到新理念下的學生不再是教師的口袋和嘴巴,教師想裝多少,學生就接受多少,教師想吃什么,學生就容納什么;而應該是新知識的研究者、參與者、創造者。要努力營造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我要學”思想的驅動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與天賦。而教師則在學生的系統學習中發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給予示范、例證,讓學生會學,教師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我嘗試著拋棄傳統的死板、沉悶的被動教學,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合作、實踐能力為宗旨,以組織生動、有趣、融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為學生創造平等、有趣、活躍的學習氛圍,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資源共享,使課堂成為展示教師和學生智慧的舞臺。

首先,我贊同“教師要有換位思考”。教師要始終站在受教育者—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處理問題,這樣才會理解和體諒學生的舉止行為,才能尊重學生的人格、思想,使他們感受到你的溫暖與博大,從而體驗到集體的溫馨,進而形成熱愛集體、熱愛學習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的習慣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其次,師生間良好的合作對大幅度提高學習質量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班主任與學生的合作至關重要。因為班主任每天都要與學生見面打交道,而中小學學生大多是以自己的班主任為楷模,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工作和思想方法能否深人到學生心靈深處,會直接影響到班主任是否具有號召力、凝聚力。學生能否與班主任、授課教師達成共識、積極配合更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核心所在。

篇(2)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4-134-01

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圖形》的第一課時。新課標中提出了圖形這部分內容是從“立體”到“平面”再到“立體”的過程。本節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結合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這節課是從圖形到角的活動中學習新知,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體會平面圖形與簡單幾何體的關系,初步體會:“角在圖形上”。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學生熟練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將為學習更深的幾何知識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在生活中,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所以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教學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豐富學生對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在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數學交流能力,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理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圖形王國去看一看(播放課件),說說你都認識誰?這個兩條直直的線拉著小圓點的圖形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新朋友——角。

板書:認識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角

①課件出示:剪刀、鐘面等圖片,請大家觀察一下,找出圖中的角。

②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見過角?

③想一想角是什么樣的?

④折角:用圓形紙折一個角,同桌互相展示。

⑤摸一摸說一說,介紹角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用角扎扎手,說說有什么感覺?老師介紹:我們摸的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邊叫角的邊。

⑥畫角:認識了角,我們給角畫張像吧。老師示范畫角,學生跟著畫。

⑦深化認角:出示量角器,找找它上面有角嗎?

2、認識角的大小

①老師出示一個活動角,并指導學生做活動角,請學生用手里的活動角嘗試變一個比老師手中的角更大的角。

②問:為什么你的角比我的大?從哪里看?

引導:這叫張口,角的大小就是指張口的大小。

③變一個比我的角小的角。

得出:角的大小與張口有關。

④老師出示課件:把角的兩邊拉長,再變短,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變化?最后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3、比較角的大小

①課件出示:兩個大小明顯的角,說說你是怎樣知道大小的?

小結:大小明顯的角可以用眼睛觀察出。

②出示大小接近的兩個角,課件演示重疊比較法。

三、課間休息:學生看著課件做拍手歌:

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要知我的大與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拓展練習

1、填空。

2、判斷下面哪些是角(課件展示)

3、數一數下面的圖有幾個角:

4、智力大比拚:一個三角形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五、圖片欣賞

篇(3)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三角板或直尺畫角;使學生知道角有大有小,初步學會比較角的大小。

3.經歷觀察、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4.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角及其各部分的名稱,知道角有大有小。

教學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教具準備:大的活動角、三角板、任意形狀的紙、課件。

學具準備:活動角、折角用的紙、三角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師手舉五角星)這是什么?它為什么叫五角星?師:對!因為它有5個角。(師指5個角)板書課題:角

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角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

(評析:課一開始就舉示五角星,讓學生認識、猜想其名稱來由,一開始就抓住了童心,簡潔明快地把學生帶入了新知的大門)

(二)聯系實際感知角

1.課件出示38頁主題圖

(1)出示校園圖并配上音樂

師:這是我們美麗的校園圖,其實這幅圖就在書上,請小朋友打開書,翻到38頁。

師:在這幅圖中,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然后再說給全班的小朋友聽。

(2)學生匯報。(做操同學伸開的雙臂、足球門……)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依次閃爍這些角。

(3)學生回答完后把校園圖的剪刀、紅旗和鐘面放大,課件依次把藏在這三個物體身上的角平移下來,并閃爍。

(評析:本節課中,從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是教學的關鍵,注意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功能,直觀、形象的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2.找生活中的角。

小朋友會從圖上找角了,那你能從學習用具中、教室的周圍找到角嗎?請把你找到的角指給同桌的小朋友看。

(通過找生活中的角,豐富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操作探究,認識角

1.利用實物輪廓描出角的圖形

(1)根據學生回答生活中的角,老師順勢選幾個實物,把實物的角描在黑板上(分別描銳角、直角和鈍角,學生找一個描一個)。

(2)師:請小朋友也利用你們桌上的學習用具在白紙上描出一個角。

在展示臺上展示學生描的不同大小的角。

(評析:通過描角很自然地把實物中的角與角的幾何圖形聯系起來,增強了角是源于生活的認識,實現了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2.定義角的特征

(1)師:小朋友從圖中和生活中找到這么多的角了,那這些角是什么樣子的呢?把它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一聽。

匯報:有一個尖尖。有2條直直的線。

(2)定義邊和頂點。

在板書的第一個角上寫出角的各部分。

(評析:由于有大量的感性材料作支撐,形成了角的正確表象,學生很自然地掌握了角的本質特征。)

3.練習

師:今天小精靈也來參加我們的學習。課件出示小精靈跑出來說:嘿!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精靈。我也學會了角的知識,下面是我畫的角,我畫對了嗎?

(評析:練習中用擬人化手法創設情景,使練習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4.學生折一折角

(1)師:小朋友會判斷什么是角了,那你們能用這張紙折出一個角嗎?比一比誰折得又對又快。

(2)在展示臺上展示小朋友折的角。(把你折的角指給小朋友看一看。抽3個小朋友折的3種類型的角。)A.判斷折出的角是否是角。B.那你能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嗎?

(3)請把你們折的角舉給老師看一看!

(評析:在動手操作中觀察,在手腦并用中獲得感性知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畫角

1.師:小朋友!你們已經會描角和折角了,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課件隨著學生的回答用鉛筆在屏幕上點一點,閃動幾下,然后從這一點用直尺和鉛筆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畫成一個角。

師:小朋友你們能用直尺像這樣畫一個角嗎?在白紙上試一試。

2.展示學生畫的角。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五)教學角的大小

1.感知角的大小

(1)師:小朋友會畫角了,那你們能用桌上(老師手提袋子)兩根塑料棒做一個角嗎?

學生操作做角并展示。

(2)操作活動角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大一點嗎?再大一點,把角變小一點,再小一點。

(3)師:如果要把老師的角變大點怎么辦呢?對,拉開一點。再變大點怎么辦?變小點怎么辦?

小結:看來角是有大小的,兩邊拉得越開,角越大,兩邊合得越攏,角就越小。(師拿活動角)

那么我們來看小精靈和小山羊做的角誰大。

2.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1)師:誰的角大呢?

(2)后來小山羊又畫了一個角。

課件出示小山羊跑出來說:我畫了一個角,這個角與三角板上的一個角一樣大。

師:你們知道是三角板上的哪個角嗎?(老師手舉三角板)用三角板比一比。

學生指出是三角板的哪個角。

師:小精靈也畫了一個角,這兩個角誰大呢?猜猜看。

(3)師:那好,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課件移動三角板的一個角去比)小山羊畫的角與三角板的這個角(一樣大,學生回答。),小精靈畫的角也和三角板的這個角(一樣大),小山羊和小精靈畫的角怎樣?(一樣大。)

老師小結:雖然這2個角的邊長短不同,但是大小是一樣的。

(評析: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學生認知水平還處于具體形象階段,其思維活動需要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持。于是,在教學這一環節時,先讓學生通過活動角感知角的大小跟兩根塑料棒張開的大小有關,再出示兩組小山羊和小精靈畫的角,第一組是一眼就能判斷兩個角的大小,第二組不能一眼判斷出兩個角的大小,通過課件移動三角板的一個角去比這兩個角,得出它們畫的角一樣大,從而理解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只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這樣就達到了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化難為易的目的。)

(六)練習

師:小精靈還有一些問題要和小朋友討論

1.(出示課件)小精靈跑出來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發現小朋友學的真不錯!我還想和小朋友一起討論一個問題,下面的圖形有幾個角?

(2)小精靈還有1個問題要和小朋友討論,下面的圖形有幾個角。

學生回答,可能1個、2個、3個的都有。師:那究竟有幾個角呢?請把你看到的角指給同桌的小朋友看。

匯報,用課件分別閃爍這3個角。

小結:其實從一點引出2條直直的線就是一個角。

(評析:學生在各自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一起討論,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活動的空間,使知識的獲得有活力、有創造力。)

(七)課堂總結

小結: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篇(4)

1、使學生經歷從實物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個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感悟角的大小只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內容和學生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折疊、拼擺等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能夠按照兒童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進行編寫,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教材中還特別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折紙、制角、畫角等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角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將觀察、操作、演示、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和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大三角板、剪刀

學具:信封(一張圓形紙、兩根小棒、兩條硬紙條和一個圖釘)、三角板、剪刀

教學過程:

一、童話中復習引入

啟發學生依次說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最后剩下角,當學生說出是角的時候,教師說:“角,對了。小蝸牛不認識角,我們以前也不熟悉這個圖形,這節課我們就和小蝸牛一起到數學王國里去初步認識角。”

二、童話中學習新知

1、找角。

(1)找主題圖中的角。

(2)找生活中的角。

師:同學們,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角,(課件出示例1。)讓學生說一說剪刀、吸管和水管這些物體表面的角。然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角?

學生說完后,教師小結:看來角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只要同學們用一雙數學的眼睛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數學奧秘。

2、指角。

啟發學生把找到的角指給同桌看看。學生自由指角。

3、摸角。

請同學們摸一摸有角的物體,有什么感覺?(角的頂部尖尖的,旁邊直直的。)

4、識角。

師生共同總結: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5、想角。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樣的?

三、童話中鞏固提高

師:我們再看小蝸牛,他也認識了角,知道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這會兒,他想到角家族去看看,于是又爬呀爬,這時,飛來一只角天使,角天使告訴小蝸牛,到角家族得需要闖過四關,這下小蝸牛可發愁了,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小蝸牛闖過這四關嗎?

1、課件出示第一關――辨一辨:下面圖形是不是角?是角打√,不是角打×。

2、課件出示第二關――數一數:下面兩個圖形各有幾個角?

3、課件出示第三關――做一做:自己動手做一個角。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信封里老師給準備的材料(小棒、圓形紙、硬紙條、圖釘等。),可以用兩根小棒擺角,用圓形紙折角,用硬紙條和圖釘做一個活動角。

(2)師:同學們看,這組同學做的角真有趣,還可以活動呢,我們可以叫他活動角。還有哪組同學做了活動角?

(3)讓兩名同學拿著活動角到前面來。師:同學們看他們兩個手中的角哪個大?你能不能使你的角比他的大?你能不能使你的角比他的更大呢?從這里可以發現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讓兩邊叉開的角度大。)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讓兩邊叉開的角度小。)這說明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4)師生共同總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系。

(5)教師把一個活動角的邊剪短,問學生這個角變小了嗎?從直觀上讓學生體驗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再課件演示,進而讓學生發現總結:角的大小和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6)過渡:所以我們在畫角的時候,可以把邊畫的長一些,也可以把邊畫的短一些,都不影響角的大小。那么,怎樣畫角呢?這也是我們要幫小蝸牛闖的第四關。課件出示第四關――畫一畫:自己動手畫一個角。

(7)讓學生自己先說一說畫角應該先畫什么?再課件出示例2,指名讀一讀,并指出畫角先畫什么 ?后畫什么?然后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練習畫角。

教師巡視后,讓學生指導老師畫一個角,強調要用尺子來畫角的兩條邊,之后再讓學生用尺子畫一個角。讓學生展示自己畫的角。

(8)過渡:小蝸牛非常感謝同學們幫他闖過四關,他順利地來到了角家族,角家族的成員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還邀請他參加活動。

課件出示活動一:

剪一剪: 一張正方形的紙有4個角,用剪子沿直線剪一次,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學生間可以互相合作,并可以動手實踐完成此題。

課件出示活動二:

想一想:下面圖形有幾個角?

四、全課總結:

請你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課后反思:

本課對教材的進行了深入的理解和處理,并由此采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特別是幾何圖形教學的模式,對傳統的幾何知識教學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引起很大的反響,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其成功得益于以下幾方面:

(一)把數學學習安排在童話故事中,讓學生感受快樂數學。

篇(5)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過程與方法

學會畫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及學生間和諧的合作關系。

【教學重點】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難點】 動手畫角。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大三角板、圓形紙、多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活動角。

2.學具: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帶孔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出示黑色袋子,國旗、紅領巾等帶角的物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38頁的主題圖。

(觀看“美麗的校園”圖片。突出:門窗上的角、花壇周圍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學生討論,尋找數學問題。板書課題: 角的初步認識

師提問:找一找這幅圖中那里有角?(邊說邊標出角)

2、找找教室中的角。

小組活動:說說你都找到哪些角?比比哪個小組找的最多。

三、小組互動、合作探究

1、小組派代表把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指角)

2、展示生活中物體的角。

3、建立角的概念。

(1)如果去掉物體的顏色及表面特征,只剩下角。想一想角會是什么樣子呢?同桌間再用手比劃比劃。

(2)教師板書展示學生找到的角。

師: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找出共同點)

它們由什么組成?(尖尖;線)

板書: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4、學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創造角。

學生創造角后,上講臺展示。(師生評價、生生評價)

5、教師出示活動角,啟發學生感知角的大小。

怎樣才使角變大,想一想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系?

6、自讀課本角的畫法,自己畫角。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上臺畫角,也可展示臺展示其他學生畫的角,師生評價。

四、學習檢測、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2、課件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篇(6)

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簡單的平面圖形。本冊“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本節課中我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其中的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學生在折一折、指一指、比一比、畫一畫等實踐活動中認識角,使抽象變為直觀。

學情分析:

由于在小學一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簡單的平面圖形,是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來學習,同時教學時結合生動有趣的感性圖片,采用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動,大部分學生應能較好的掌握本節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學會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情感目標:

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的本質特征;畫角。

教學難點:了解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板、剪刀、圖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新的一天開始了,校園里早早熱鬧起來,操場上更是生機勃勃。(播兒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朋友起得早,正在校園做早操。”(課件出示“校園的早晨”圖片)?(電腦出示紅色的閃動的角)足球場的一角也有這樣的圖形(電腦出示紅色閃動的角)。

生:在老師的提示和電腦的引導下觀察課件。

師:你們認識它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都看到些什么?

生: 回答老師的問題(圍繞“角”自由回答)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通過情境創設和音樂的營造,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對數學意義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學生對角的認識情況。

二、探究引導,掌握新知

角的認識:

1、聯系實際,尋找生活中的角。

師:不僅圖中有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教室里許多物體上都存在著角,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同學聽。

生: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同學之間互說自己看到的角(按分好的小組進行)。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根據剛了解的角的特征從現實物體表面上找角,既鞏固了對角的認識,又體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教育理念,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充分體驗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抽象圖形,形成表象。

(1)(課件演示學生說的四種實物:剪刀、三角板、課桌的角、黑板上的角)我們給它脫掉華麗的外套,課件演示從四種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

生:仔細觀察,說說角是什么樣的,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學生互相說后老師點名學生來說。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觀察、描述,體會到“角有一個尖尖的頂點,有兩條直直的邊”,形成角的組成的表象。

(2)角爺爺過生日,設宴請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員。瞧,這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前來參加宴會。小朋友,快幫幫角爺爺,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學生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設計意圖】

讓學生判斷幾何圖形中有幾個角,一是鞏固對角的認識,二是為以后繼續學習幾何圖形打下堅實基礎。

(3)看下面各圖都有角,你知道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梯形有哪幾個角?

小組內說,組內學生代表回答。

【設計意圖】

讓學生判斷幾何圖形中有幾個角,一是鞏固對角的認識,二是為以后繼續學習幾何圖形打下堅實基礎。

3、實踐操作,豐富認識。

(1)我們從生活中找到了這么多的角,你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角?請同學們先動腦筋想一想,在動手試一試,用兩個硬紙條和一枚圖釘怎樣做出角來?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2)誰愿意把你做的角來展示一下?有誰做的角和這個角不一樣?還有不同的嗎?(教師找多人展示,充分展示學生做的各種各樣的角,但最后只留3人在講臺前分別展示銳角、直角、鈍角。)

問:他們做的角一樣大嗎?哪個大?哪個小?

思考:怎樣才能擺出一個大一點的角?怎樣又能擺出一個小一點的角?(讓學生轉動手中的角,擺出大小不同的角。)

小結:看來角有大有小,兩條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那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有關系嗎?

(3)、老師也做了兩個角。一個紅角和一個藍角(出示兩個大小相等,邊的長度不同的角),你們覺得老師做得怎么樣?猜一猜哪個角大?(課件播放動畫:紅角和藍角)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的觀點。

小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使學生從認識靜態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中的角,同時引出對角的大小的比較的認識,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變化活動角,動態體會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張開的角度有關系,為了突破“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一難點,教師通過一小節動畫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使學生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又增添了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三、趣味創新,鞏固新知

1、創作畫。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禮物,你們瞧(課件出示角的創作畫,有小草、五角星等),這些圖畫美嗎?美在哪兒?

學生回答,激發興趣。

用角創作出這美麗的圖畫,試試看,并相互說說都用了哪些角。

2、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42頁第1題。

(2)完成教材第42頁第2題。

(3)完成教材第42頁第3題。

學生練習,老師巡視。

【設計意圖】

學生自主練習練習題融趣味性、創造性于一體,學生在用角創作畫的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大膽想象,在活動中體會并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關于角的認識我們今天只是進行初步認識,下節課還要繼續學習它。

學生自由回答,談自己的感受及學到的知識。

板書設計:

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先畫定點,再在不同的方向上兩條直直的線。

角的大小:角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反思:

篇(7)

皮亞杰認為,平衡化對兒童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個人的思維經歷從沖突到順應的變化,才能真正解決課堂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二、三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仍需要借助直觀形象感觸新知,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學習活動逐步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合理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引導學生經歷思維矛盾、互動探究等學習過程,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利用具體實例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

新知識的學習需要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教師應當積極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與差異創設合理情境,使學生形成自身水平不足與解決問題的矛盾,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活”起來。《角的初步認識》的情境設計:

1.初步認識角

師:三根小棒首尾連在一起,擺成一個什么圖形?

生:擺成一個三角形。

師:去掉一根小棒,連在一起會是一個什么圖形?

擺一擺,并展示。

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PPT出示校園情境圖,找一找哪里有角?

學生觀察,指一指,說一說。

出示情境圖中的三個物品:剪刀、鐘表、三角尺。(如下圖)

師:這三個物品上有角嗎?

指一指,說一說。

2.歸納角的特征

師:觀察角都有什么特點,討論并匯報。

生1:有一個尖尖的點。

生2:有兩條直的線。

生3:尖尖的點和兩條直的線連在一起。

師:我們把尖尖的點叫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邊。(邊說邊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創設利用小棒擺一擺的具體情境,從學生已知的圖形入手,引出角;通過在情境圖中找一找哪里有角,感知角就在我們身邊;指一指、說一說,引導學生經歷角的抽象過程,初步建立“角”的基本概念,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游戲激發興趣,引發初步感知到深入認識的思維過渡

1.摸角和指角

師: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摸一摸、指一指你身邊的角。

摸角(桌面上的角和數學書中的角)和找角(教室里的角)時,學生對角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出現錯誤(摸法隨意,指向不明)。

學生演示后,教師指導如何正確摸角、指角。

2.辨角

辨一辨哪些是角,說明理由。

3.畫角

嘗試畫角,并展示、討論。

生1:先畫一個點。

生2:用尺子向兩個方向分別畫兩條線。

課件演示畫角的正確過程:從一個頂點起向不同的兩個方向畫兩條直直的線,得到一個角。

【設計意圖:這部分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角的認識,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向深入理解角的特性的平衡過渡。通過找角、辨角、畫角等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角”的概念。】

三、探究核心問題,經歷理解差異到共同作用的學習過程

1.體會角的大小

師:同桌比較活動角的大小,說一說可以怎么比?

生1:可以直接觀察比較角的大小。

生2:大小差不多的兩個角,可以用重疊法比較大小(演示)。

2.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

(1)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叉開大小的關系

師:結合學具活動角,你能讓它的角變大、變小嗎?

學生嘗試玩活動角,點名讓學生說,教師演示。

生1:把角的兩邊往外拉,角變大了。

生2:固定一條邊,向外拉另外一邊,角也能變大。

生3:兩邊慢慢合攏,角變小了。

討論小結: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兩邊叉開越大,角越大;兩邊叉開越小,角越小。

(2)角的大小與角兩邊長短的關系

師:將一個角的一邊延長,說一說角有什么變化(課件演示)。

生:角的大小不變。

課件依次演示將一個角的兩邊延長,一邊縮短,兩邊縮短,讓學生說一說角的變化情況。

小結: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設計意圖:“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教學是本課的難點,筆者設計了三個數學問題,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比一比活動角的大小”,學生通過觀察、對比,感知角是有大小的;“如何讓活動角變大變小”,注重學生的操作、體驗,引導學生直觀感知角的大小與邊叉開大小的關系;“延長角的邊,角是否有變化”,利用多媒體演示,學生對比、感悟到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篇(8)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實踐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人民幣的圖案、顏色、字樣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進率。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在買東西時,進行的人民幣單位換算。

學 具:各種面值人民幣的放大紙樣,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指名回答:10個一是( ),2個十是( ),5個十是( ),10個十是( )。

2、課件出示:美元、港幣、英鎊、日元、人民幣

師:世界上有很多種錢,比如美元、港幣、英鎊、日元,而我們中國的錢叫人民幣。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4、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把準備的人民幣(硬幣: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各一枚,紙幣:1角、2角、5角、1元各一張,教師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紙幣各一張)分一分(教師及時介紹人民幣的質地:硬幣、紙幣。)

【評析:通過復習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一”、“十”與“百”之間的關系,利用課件、人民幣紙樣,簡單地介紹人民幣的知識。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導入新課,顯得自然、流暢。】

二、探究新知:認識人民幣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出示教具: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紙樣。學生通過觀測初步感知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部分學生已經在生活中獲取這一知識,教師讓所有學生初步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①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面值的人民幣。(學生回答后教師課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教師邊出示課件邊介紹,同時也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拿出相應面值的人民幣紙樣。

②小組活動:進行人民幣紙樣分類。(讓各個小組組長拿出教師預備的硬幣和人民幣紙樣,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一分,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做到對后面的教學心中有數。)

學生匯報“分”的理由和“分”的結果,接著教師引出人民幣的單位。(板書:元、角、分)

【評析:通過有趣的課件演示和學生利用學具的動手操作,激發了學生小學的積極性和興趣,誘發學生探索的熱情。】

2、分組討論。請學生觀察人民幣紙樣,再將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不同面值人民幣的顏色和圖案在小組中說說。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生:我們組有幾位同學昨天上網查了,現在用的人民幣底襯采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中國偉大的民族文化。……)

3、教師順勢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幣的教育。

課件出示:把不同面值人民幣國徽圖案展示。(引導學生愛祖國,愛護人民幣。)

4、人民幣的識別方法

讓學生拿出人民幣紙樣認一認。

教師點撥:我們一般通過人民幣上的數字和字以及圖案來判斷人民幣的面值。人民幣的角上都有盲文這是為盲人朋友設計的。

小結: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顏色不一樣(教師點撥:不同套的人民幣的顏色不一樣),以現在常用的人民幣說說它的圖案。有各種人物、山水、國徽,有水印、花印,陰陽互補對印,還有防偽線。

【評析:互相交流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獲取了對人民幣知識的認識,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教師利用教育資源,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互換人民幣

1、學習人民幣的進率。

①讓學生把準備好的1分硬幣,一分一分地數,數出10分來。

10分是幾個1角?(生:10個。)10分是多少?(10分是1角)

板書:1角=10分

②讓學生把準備好的1角紙幣,一角一角地數,數出10角來。

③10角是幾個1元?(生:10個。)10角是多少?(10角是1元)

④板書:1元=10角

指明口答:1元=( )角 1元=( )分

2、購物游戲:

課件:小猴來到超市,選中一支自動筆,自動筆的單價:1.60元,小猴拿錢給服務員(看不清楚小猴付錢的人民幣面值)

讓學生說說小猴怎么付錢。(一種是錢剛好是1.60元,另一種是服務員要找小猴錢的)

【評析: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規律,精心創設了一個購物情境開展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意識。】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新到什么?你能用這些知識干什么?

五、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口答

①1元可以換( )個5角 ② 1元可以換( )個2角

③1元可以換( )個1角 ④ 1角可以換( )個5分

⑤1角可以換( )個2分 ⑥ 1角可以換( )個1分

⑦ 1元可以換( )個1分

2、填空

5元=( )角 7角=( )分 10角=( )元=( )分

六、發展與應用

幫媽媽購物。

【評析:拓寬題的設計很有必要,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人民幣的認識,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也使他們對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充滿興趣和信心。】

【總評: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采用了觀測、操作、討論和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認識了人民幣,體現了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具體地說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色:

1、合作學習,主動探索,適時進行愛祖國教育。

篇(9)

《角的度量》是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

二、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的種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教材的編排注重了數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引導學生從直觀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學要求,突出學生從不同的學習角度認識角的度量,關注學生的自主體驗,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逐步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打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西師版四年級上冊三單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角的度量的第二課時。學生已經在第一課時認識了角,知道了什么是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稱,也已經知道了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跟角的邊的長短無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角的度量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角的意義,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索、實踐,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掌握用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積極參加操作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領,量角時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2.教學難點:通過探索、實踐,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掌握用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六、課前準備

活動角、量角器、半圓工具、10度小角、草稿本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活動角,復習角的組成。

師:你們還記得這位老朋友嗎?

生:活動角。

師:那你還記得什么是角嗎?

生: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是角。

師:對,請看這個點是角的(頂點)兩條射線是角的(邊)。

(2)教師在黑板上畫兩個角,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它們的大小。

師: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兩個角。哪個角大?

生1:∠1大。

生2:∠2大。

生3:一樣大。

師:剛才我們是靠眼睛來觀察的,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一下到底誰大誰小?

生1:用量角器量、活動角量、平移角......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了很多方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本環節激活了舊知——復習角的大小的含義,喚醒學生對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關注,為用單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鋪墊;復習用活動角比較角的大小以及比較角的大小時注意“點對點,邊對邊“,這實際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雛形,因此需要重點關注。

學習新知

初步感受

角的測量

1、用活動角量角。

師:剛才有人提到用活動角可以量角的大小,怎么量呢?請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誰到黑板上用活動角量一量?

師:注意觀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動角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時要注意什么?(突出頂點重合、邊重合)

生:活動角的頂點要和量的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要和量的角的一邊重合,然后固定好,照這樣再量另一個角,就能看出∠1比∠2誰大?

生:比的時候要注意頂點對齊,一邊重合。

2、用10°角量角

(1)用10°角量兩個角的大小

師:剛才有的同學用活動角比了兩個角的大小,那如果老師只給很多個同樣大的小角,你知道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嗎?你能量出∠1比∠2大了多少?請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小組互學:

(1)怎樣用同樣大的小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2)用拼小角的方法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時要注意什么?

(2)小組展示,交流反饋

師:哪一組的同學上來展示展示用小角怎么比較兩個角

的大小?哪個角大,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個這樣的小角。

小結:度量的時候將每個小角的頂點和要量的角的頂點對齊,擺的第一個小角的一邊要和要量的角的一邊重合,挨個往上擺,這樣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含有幾個這樣的小角。

(3)感受用小角度量∠1與∠2大小的優點。

師:用同樣大的小角量這兩個角和用活動角量角相比,優點是什么?

生:能知道∠1比∠2大了1個小角。

小結: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這兩個角不僅可以量出兩個角的大小,而且還可以知道∠1比∠2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就更精確了。

量角器的本質是單位角的集合,讓學生悟出用小角測量的可行性與操作要點,為學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堅實的基礎。比較用小角量角的優點與不足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思考,改進工具。根據學生“把小角拼起來”的創意,及時演示拼成的半圓工具,其實這就是一個簡易的量角器。凸顯了量角器的本質——單位角的集合。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條了。量角就成了“用單位小角測量角的大小”,學生的思考就有了源頭,學習就成了有意義的學習,而不是簡單機械的記憶和重復。這種簡易量角器的形成是學生探索量角工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以后只需要把這種工具加以改良優化就變成了量角器。

自主探索理解量角器的構造

1.自制簡單的量角工具

師: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去度量一個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覺?

生:太麻煩了。

師:你能想個辦法改進一下,量的時候擺一次就能量出一個較大的角里含有幾個這樣的小角嗎?

生:把這些小角用膠帶紙粘起來。

師:這個辦法可以嗎?(可以)真是個會創造的孩子。

師:按照你們的創意,我們就把這18個同樣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會形成這樣的量角工具。(課件演示粘成的簡易量角工具)

師:這樣的量角工具,這些小角的頂點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圓的中間。

師:剛才前面用拼小角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時,我們知道小角的頂點與量的角的頂點重合,那用半圓工具去量角的大小時,量的角的頂點應該和半圓工具的哪里重合呢?

2.用簡易量角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師:會用它來量角嗎?那我們就用它量幾個角好嗎?(課件出示:兩個角,∠1里有(2?)個小角,∠2里有(?3)個小角)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展示你是怎么量的?

師:在用簡易工具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生:半圓工具中間的點要和度量的角的頂點對齊,半圓

的直邊要和角的一邊重合,然后數度量的角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小角。

師:所有小角的頂點集中到中間的一點,找準它是量角

的關鍵。

3.量角器的初步形成

(1)改進量角工具

師:課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兩個小角多一點。

師:生活中經常需要知道多出來的角究竟有多少個同樣

大小的小小角,看來我們創造的工具還需要改進,你有辦法改進嗎?

生:把每個小角再平均分成幾個更小的角。

師:為了更加精確地量出角的大小,我們把每個小角再

平均分成10個更小的角。。(課件演示平均分的過程)這樣,就把這個半圓工具總共平均分成了多少個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個。

(2)簡化量角器(課件出示簡化過程)

(3)認識1度的角

師:每個這樣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計量角的大小的單位,用°表示。(課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幫助學生建立1度角的空間觀念)。讀作:1度。

4.

量角器的最終成型。

(1)量角器的刻度標示

師:觀察這個量角工具(課件出示10度、5度、32度、105度的角),誰能找準這些角分別是多少度,并能說出具體的方法?

生:10度、32度、105度。先10度10度地數,再1度1度地數。

師:每測量一次角,我們就從始邊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數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點麻煩。

師:能不能改進一下,讓我們一看終邊就能很快知道測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從始邊起10、20、30......標上數,這樣就能很快看出是幾度。

師:這個辦法好(課件出示內圈刻度線)

(2)反方向角的測量

(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師:這個角又是多少度。

生:50度,130度。

師:究竟是多少度,我們一起來解決一下,這個角的開口方向在哪邊,從哪兒數起,這個角應該是多少度?

生:50度。

師:看來,量角工具上標一圈數,我們測量開口方向不同的角時很容易混淆。這個缺陷能不能改進改

進。

生:從這邊起再標一圈數。

師:那我們就來實踐實踐(課件出示外圈刻度線)

5.認識量角器。

(1)課件上認識量角器

師:通過努力我們創造出來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結合課件邊演示邊介紹)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稱的。內圈的數叫做內圈刻度;外圈的數叫外圈刻度;這些長長短短的小線是刻度線,它們聚在的這一點叫中心點;0所對的刻度線叫做0度刻度線。

(2)認識手中的量角器。

活動1: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認一認,和同桌說一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3)認識量角器教具。

活動2:誰來把這個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介紹給大

家。

學生用“簡易量角器”測量了三個角的大小。“簡易量角器”與“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線條稀便于數、無刻度只能數、無缺省可以數的三個特點,正因為有此三個特點,所以用“簡易量角器“學習量角就有了非常大的優勢,一是方法容易學會,二是能夠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質,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難點。同時生成問題,產生進一步探究的需求。

用真實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感悟出必須加兩圈刻度,體會兩圈刻度線設計的科學性,至此一個完整的量角器已經形成。引導學生完整認識量角器,為使用量角器準確量角奠定了基礎。

鞏固練習知識提升

1.?讀角的度數專項練習(80°和120°、45°)。

(1)重點練習讀角的度數時讀內圈刻度還是外圈刻度。

(2)體會在量角過程中應該怎樣正確擺放量角器。

2.學生嘗試量角,師生共同總結量角的方法和步驟。

小組討論:①怎樣用量角器量角?

②量角時,什么時候讀外圈刻度,什么時候

讀內圈刻度?

③組織語言,全班匯報。

師:師完成板書(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

3.書44頁課堂活動第二題。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1

2

寫作:“°”

1°讀作:1度

篇(10)

過程與方法:在找角、畫角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探索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分類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六個圖形:長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圓、圓環、橢圓。學生將圖形分成兩類,并說明理由。

2.學生觀察、匯報。(總結:長方形、三角形、五角星都有角,圓、圓環、橢圓都沒有角)

3.教師用課件演示出角。

4.教師揭示、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5.教師組織學生齊讀課題。

二、引導探究,構建新知

(一)找角

1.課件出示教師收集的生活中的角。

2.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觀看后的感受。

3.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角。

(二)變角

1.找角

(1)教師組織學生將學具袋中的學具按照有無角進行分類,并說一說它們的角在哪?(2)學生展示在學具上找到的角,其他學生進行評論。(3)教師組織學生摸一摸找到的角,感受角的特征。(4)學生匯報,師生共同總結角的特征。(5)教師結合角的特征講授角的組成部分并板書。(角的組成:一個尖尖的頂點,兩條直直的邊。)(6)教師組織學生結合學具說一說角的頂點和邊在哪里。

2.變角

(1)教師引導學生用沒角的學具創造一個角。(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3)學生展示,說做法,并指出頂點和邊。

(三)辨角

1.教師再次總結角的組成部分。

2.課件出示真假角,學生判斷并說明原因。

(四)做角

1.教師引導學生用身體做一個角并指出頂點和邊。

2.學生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五)畫角

1.教師讓學生自學書中畫角的方法并嘗試畫一個角。

2.學生匯報畫角的方法。

3.課件出示畫角的正確方法,教師組織學生觀看。

4.師生共同總結畫角的順序及注意事項。

5.學生自己練習畫角,并標出角的組成部分。

6.展示學生畫的角,師生共同點評。

三、小組討論,拓展提高

1.教師讓學生思考什么決定角的大小。

2.教師讓學生討論什么因素決定角的大小。

3.課件出示:“紅藍角之爭”。學生觀看并討論邊的長短是否決定角的大小。

4.師生共同總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5.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角,并擦短邊,引導學生觀察:剛才的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6.教師組織學生用角的模型變化角的大小。

7.師生共同總結決定角大小的因素。

8.演示變化角的大小,使學生更深理解決定角大小的因素。

9.組織學生用身體做一個角并變化它的大小。

10.學生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四、拓展應用,培養能力

1.練習一:對角的基本特征進行判斷。

填空:

(1)一個角有( )個頂點,( )條邊。

(2)畫角時,先畫( ),再畫( )。

判斷:

(1)邊越長,角就越大。 ( )

(2)一個角只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 )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 )

2.練:出示圖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角。

3.練習三:在一張長方形紙上畫一條線,并沿其剪掉,思考剩下的部分含有幾個角?

五、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師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收獲,其他同學補充。

上一篇: 政策與管理論文 下一篇: 個人試用期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范冰冰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在线不卡网 |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