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9 09:41: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古典音樂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欣賞之前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相關表象、經驗
教師要對欣賞曲目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包括作者、創作背景、曲譜、節拍、節奏、樂曲風格、曲式、表現內容、表現手法等,以便能夠有意識有目的地在欣賞活動前豐富幼兒前期經驗。缺乏前期經驗的對樂曲進行盲目猜想對幼兒是有害無益的,在感性經驗方面,教師應在日常生活、游戲活動和其他教育活動中引導幼兒接觸美好的人、事、物,豐富幼兒頭腦中與樂曲相關的表象、體驗相關經驗,以使幼兒在欣賞樂曲時能夠用日常積累的豐富表象為音樂想象提供加工材料(有像可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個體獨特的貼切的想象與理解,而不是盲目地直接聽樂曲就讓幼兒表述音樂內容。例如,教師在幼兒午睡時播放輕柔音樂,用柔和的語言給幼兒講故事,平時和幼兒有過關于做夢的談話,在組織進行《夢幻曲》欣賞時,幼兒很容易感受樂曲傳遞的安詳溫柔恬靜的情緒,描述出貼近樂曲內容的畫面。欣賞《賽馬》前一段時間應通過看視頻、講故事、看圖書等形式了解與馬有關的知識、蒙古族的生活、騎兵的形象等等。欣賞《天鵝》前,教師為幼兒講述有關天鵝的故事,如“天鵝湖”“七只天鵝”,學習相關的優美抒情風格的詩歌。
三、關注幼兒基礎音樂技能的培養
缺乏音樂的耳朵,再美好的音樂也沒有意義,要想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感受理解優秀的音樂作品,對幼兒音樂基礎技能方面進行有意識的培養還是有必要的,只是這種培養一定要注重趣味性,適宜幼兒年齡特點,如通過達爾克羅茲身體音階、柯爾文手勢幫助幼兒感知音高;玩音符游戲幫助幼兒理解旋律概念;通過體態律動、奧爾夫聲勢活動、有趣的打擊樂學習幫助幼兒感受不同節奏與節拍的異同;選取短小的樂曲或樂曲節選通過聆聽、對比聆聽感受旋律、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元素對音樂形象和音樂情感的表現作用,從而使幼兒具備初步的鑒賞理解能力,使幼兒在欣賞古典音樂作品時能夠運用掌握的音樂技能分析樂曲情感傾向,較準確地感知樂曲內容和情感。
四、著力培養幼兒安靜傾聽的能力和習慣
欣賞與傾聽聯系緊密,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保證欣賞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好作品應反復欣賞,但最忌無目的無要求地反復聽———優秀的古典音樂作品值得我們帶幼兒反復傾聽,但一定要注意教師應提出適宜問題———如傾聽+想象、傾聽+分辨、傾聽+記憶、傾聽+對比、傾聽+再認等,讓幼兒帶著問題安靜投入地傾聽,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掌握樂曲全貌。例如,第一次傾聽側重于想象的伴隨,教師用“音樂中有誰?在干什么?這是什么樣的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樣了?你聽了音樂心里有什么感覺?”等引導語激發幼兒邊聽邊想,聽后用語言、動作描述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高興、傷心、優美、想唱歌……”等等,描述出自己想象出的場景。之后每次傾聽,教師都應該心中有明確的目標,是要通過傾聽讓幼兒了解樂曲的結構,還是通過傾聽讓幼兒感知主旋律,感知節奏,或是通過不同樂曲的對比傾聽感受速度的變化產生的不同的風格,教師在目標的指引下使用明確的指導語引導幼兒有意識地伴隨著分辨、記憶、對比、再認等思維活動進行傾聽,教師的指導語如“聽一聽主旋律出現了幾次?這首樂曲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兩首樂曲帶給你的感覺分別是怎樣的?”教師用不斷變化的要求引領幼兒充分挖掘作品內涵,創造“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藝術境界,使幼兒在每次活動中都能夠汲取新營養,獲得新感受,激發起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審美經驗。杜絕放上音樂讓幼兒反復聽,教師一邊坐著或沒有感彩地教授等不負責任的欣賞活動,因為反復無目的、無動于衷地聽一首樂曲,最容易倒人胃口,磨蝕甚至消除幼兒對高雅音樂的興趣,造成嚴重的后果。
五、不在欣賞開始階段向幼兒園幼兒解釋音樂內容
首先明確一個理念“音樂理解無對錯”,很多音樂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其實也沒有唯一正確的標準,除了作曲家本人,誰能夠百分百地理解樂曲要表達的內容?即使是作曲家本人,時過境遷后,也很難準確闡述樂曲中的細節到底是在傳遞怎樣的情緒情感。所以帶幼兒欣賞樂曲時先不要告訴幼兒音樂表現的是什么形象、什么內容、什么感情,這樣就剝奪了幼兒自主感知、想象、理解、表述音樂的機會,而這一過程恰恰是幼兒感知覺、記憶、想象、思維、言語等認識過程得到鍛煉的機會,也是一種情感體驗的機會。要允許并創造機會讓幼兒充分表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不妄加否定,其實孩子們的感知理解、想象能力往往讓我們自嘆弗如。幼兒天真的童稚是他們理解音樂的最大資本,他們沒有成人固定的思維模式,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其實更加有利于他們對古典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如孩子們對《歡樂頌》的想象———“大海邊,有很很多很多人在游泳,玩?!薄斑@是足球場,在踢比賽,有好多好多人在看,在加油。”孩子們聽《加速度圓舞曲》的想象———“很黑很黑的夜里,小動物迷路了?!薄按蠡依莵砹?在追小朋友呢?!薄霸谕砩?黑蝙蝠飛出來了,在追小朋友呢。”“是在變魔術呢,一個小朋友變成好多好多小朋友,一百多個。”“強盜在別人家里偷東西呢?!薄笆且粭l毒蛇?!薄靶游镉龅搅嘶鹕奖l?!?/p>
六、創設游戲情境,并讓幼兒在其中以身體運動的形式感知表現音樂
前蘇聯學者蘇菲·別萊葉夫·艾克塞姆普拉斯基研究認為,早期兒童(8歲以前)具有三種音樂趣味:原始音響趣味、運動趣味、故事趣味。早期兒童喜歡音樂其實不僅喜歡音樂本身的音響,更是喜歡這個音樂能讓他們聯想到一件事、一個小動物、一種情境,并且讓他們動起來。所以教師在帶幼兒進行欣賞時要充分利用幼兒的想象,用孩子們自己想到的情境作為游戲背景,滿足幼兒對音樂故事味的要求,同時教師對這個情境加以豐富、動作化,這種動作必須是契合音樂又很簡單很好玩的,以滿足幼兒對音樂運動趣味的要求,從而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傾聽、理解和表現。以《加速度圓舞曲》教學為例,孩子們想到了多種多樣的情境,教師選取變魔術的情境加以豐富,制作了小精靈變魔法水的視頻調動幼兒興趣,將樂曲的結構、節奏、力度、速度等音樂元素滲透在變魔法的動作之中,幼兒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就感知了相關的音樂元素,教師再通過設置前幾次變不出魔法水的障礙,引領幼兒分析在力度、速度、結構等方面哪里操作的有問題,在反復的趣味化的操練中使幼兒對樂曲有充分的理解,最終達到能夠用動作準確表現樂曲的目的。在活動過程中,由于情境的運用,避免了枯燥的反復練習的弊端,幼兒不覺得是在進行操練,只想著在玩變魔術的游戲,自己也能變出魔術水,一直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學效果非常好。
一、音樂教學資源板塊――堅定、厚實的低聲部
資源性欄目主要是為音樂教師和音樂愛好者們提供比較全面的素材收錄專項資料庫,包括音樂教學急需的“緊缺”素材。資源性欄目主要有:世界名曲欣賞、中國名曲欣賞、中西樂器圖文介紹、世界各國國旗國歌、中國民歌文化、京劇臉譜大觀、合唱精選、小學音樂教材圖片、律動舞蹈裝飾圖片、音樂小知識、音樂教學課件素材、樂譜下載園地、革命傳統郵票、珍貴的紅色音樂資料、音樂故事收藏等。在整理相關樂器圖文資料的欄目時,對于一些模糊不清的“古怪”樂器標注了“待考證”的字樣,引來許多專家學者的來信提供這些樂器的來歷資料,使得資源的準確性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諸如此類的資源性欄目目前已經收錄純音樂教育專業的數以萬計的圖片、文檔、Flash、midi、wav、mp3等格式的素材,今后還將根據音樂教學的需要逐步擴充。
二、音樂教學研究板塊――和聲豐滿的中聲區
本站主要音樂教學研究欄目有:音樂教育論文集錦、音樂教案精選、音樂課程標準、現行藝教政策、音樂教育評價、音樂教學法、音樂自由教學法、音樂欣賞雜談、現代化音樂教育、各地學生音樂評論、精彩Flash進課堂、音樂教學隨筆、樂器教學進課堂、口哨教學專欄、藝術教室硬件配置參考等。該板塊收錄了數以千計的教學研究論文、各學段教案、教學隨筆和手記,還有各地學生們的專題音樂評論以及點評;同時,對于國外、港澳臺地區的音樂教育現狀、國內的音樂教育政策法規、音樂新課標的全文以及解讀等都整理并提供了大量的文獻。
三、音樂教學交流板塊――激情涌動的高聲部
本屆學術論壇可謂盛況空前,在規模、規格上創國內流行音樂高等教育領域之最,教育部辦公廳主任劉家富、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任顧問,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徐沛東任名譽主席。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唐小我,文化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李兆泉等領導也出席盛會。前來出席本次論壇的機構有全國多所音樂藝術院校: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以及南京藝術學院、上海電影電視藝術學院、天津師范大學和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擔當本次論文評選組的評委有: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易柯、《人民音樂》副主編于慶新、《音樂周報》副總編陳志音、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專家趙世民、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系主任曾遂今、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院長李罡?!皩W院杯”決賽評委可謂業內精英:四川音協主席兼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敖昌群、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協會常務副主席付林、詞曲作家林明陽、中國唱片總公司音樂總監蘭齋、橙天娛樂集團副總裁霍紹文、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陳小奇、橙天歌歌數碼科技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歐丁玉、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流行音樂學院院長烏多達門。
本次“學院杯”決賽選手為全國九大音樂學院和設有流行音樂專業教育的藝術、師范院校通過嚴格選拔,各派兩名選手參加最終角逐。邀請賽通過層層嚴格選拔,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優秀歌手獎、最佳男女歌手獎及伯樂獎。一等獎充分體現了“學院杯”區別于其他流行音樂比賽的主旨特征,上海音樂學院獲得伯樂獎。論壇組委會共收到27篇論文,經過評委的認真評選和投票,共評出10篇獲獎論文。一等獎獲得者為余政儀、施濤;二等獎獲得者為施濤、王建元;三等獎獲得者為鄒亞非、尤靜波、黃山;優秀論文獎獲得者為劉柱喜、劉繼斌、孟光、梅梅、黃德俊。
二、高峰論壇精彩紛呈
近20年來,流行音樂在我國發展尤其迅速。如今,我國的專業藝術院校、師范院校中開設流行音樂相關專業已相當普及,如何構建流行音樂的教育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加本次論壇的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從根本目的上看,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流行音樂教育論壇是為了促使學術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通過各院校之間交流與溝通,共同努力使中國流行音樂高等教育走向完善。
教育部辦公廳主任劉家富在發言中指出,高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力量,我們高校的領導、專家、教授們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牢把握繁榮先進文化、建設和諧社會這個當代文化工作主題,加強東西方藝術的大融匯,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十七大”確立的宏偉目標而奮斗。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從通俗音樂唱法的角度談了自己對流行音樂的認識,流行音樂對國家發展建設有很強的凝聚力,是大眾喜愛的一種音樂體裁。他闡述了學校培養對流行音樂發展的重要性,希望學校能培養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質的音樂人才。四川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柴永柏指出,本次論壇是為我國的流行音樂建設與發展有關問題進行廣泛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目的在于積極推進流行音樂的教學理念、教材建設、培養目標的研究討論,盡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流行音樂高等教育體系,加強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的長期學術交流。四川音協主席、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敖昌群指出,這次論壇將本著探討研究的精神展望中國流行音樂專業教育的未來前景,將建立中國特色流行音樂體系。期待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的新星誕生。他預祝為中國特色流行音樂吶喊的媒體和制作機構更加蓬勃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川音樂學院施濤在11月9日的交流大會發言中談到,在藝術類高等教育中,流行歌曲演唱專業不適合分級教學,把音域作為衡量標準,那是對演唱者個性特征的抹殺。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尤靜波作了“對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幾點思考”的發言,他從中國流行音樂80誕辰作為引言展開發言,從文化需要引導、教材需要統一、創作需要質量、樂壇缺少評論等方面對中國當今流行音樂現狀作了分析。天津音樂學院劉柱喜在發言中,以團隊協作式樂隊組合音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多元文化背景下流行樂隊組合為題,談及該院的教學成果。南京藝術學院王建元在發言中談到自己對流行音樂學科建設的個人見解,他認為流行音樂教學必須有科學的教學理念。沈陽音樂學院楊維忠從流行音樂高等教育的課程改革和教材研討方面談了該院的教學心得。武漢音樂學院朱愛國從拓展教學外的思路和模式方面談了自己的體會。
三、專家講學博采眾覽
11月10日的論壇從流行音樂的專業建設、流行音樂學院教育的發展等方面展開了探討,表達了對中國高校流行音樂教育的展望和期待,即理論與實踐并重。共安排了六位有關方面專家作重要的學術報告,這六個專題報告分別是:來自橙天歌歌數碼娛樂公司總經理歐丁玉的《流行音樂的人才培養》,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流行音樂學院院長烏多達門的《流行音樂的教學要與社會實踐、藝術實踐相結合》,匈牙利音樂舞蹈聯合藝術大學埃貢?泊卡的《匈牙利的流行音樂教學》,荷蘭芬提斯搖滾音樂學院瑪麗安?托塞安特的《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關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專家趙世民談了《從流行音樂看中國甲骨文》,他認為中國甲骨文有很深的哲學內涵,他重點解釋了“樂、泰、奏、通、和”的甲骨文涵義。他指出,中國流行音樂教育要與社會實踐、藝術實踐相結合。中國傳媒大學曾遂今談到了《網絡音樂及其對流行音樂教育的影響》,他認為,新出現的網絡音樂給中國音樂帶來了巨大沖擊。從音樂創作到音樂傳播再到音樂愛好者的音樂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ヂ摼W開放性、互動性、低成本的優勢,給越來越多喜歡唱歌的人提供了一個平臺,這個平臺的運用就需要從事流行音樂教學的老師引導。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構建科學、規范、獨立的流行音樂教育體系是一個全新的、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工作,這對流行音樂學科的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它包含了教育思想、學科建設、課程設置、藝術實踐、科研創作等多個方面,從前期建設到后期的不斷完善,這可能是需要幾代人來完成的一個巨大工程。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我們認真、謹慎,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數字音樂時代的來臨給中國流行歌壇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中國流行音樂如果可持續發展,仍然需要通過優秀作品的發表和流行優秀歌手的走紅來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音樂院校應該站在全新的思維上考慮和制定流行音樂的教育方針,院校教育一定要和社會實踐、藝術實踐相結合,使得教育成為唱片業的產業基礎。同時,中國享有目前全世界最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擁有由老中青幾代人構成的音樂從業隊伍,所以必須給年輕人補上民族民間音樂這一課,只有讓他們學習、了解到我們祖國豐富的音樂資源,才能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與會專家們還認為,首屆“學院杯”流行音樂邀請賽將是本次論壇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將打破現今流行音樂的比賽模式,建立流行演唱比賽的全新機制,建立流行演唱比賽的全新的專業評判標準和審美導向,逐漸達到與國際流行趨勢的對接。
結語
此次流行音樂論壇旨在更好地開展流行音樂理論研究和活動,促進高等院校音樂藝術和教育的交流、繁榮創作,提高高等院校流行音樂教育水平,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音樂人才。論壇為期三天,主要內容包括專家論壇、原創音樂評比、教育交流以及流行音樂展演等活動,與會專家們就中國流行音樂歷史與發展、流行音樂在高校的教育現狀和專業定位、流行音樂高等教育的課程改革和教材研討、流行音樂演唱中的唱法、流行樂器與流行樂隊演奏技法、作曲技法、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關系、流行音樂的產業化運作與營銷、流行音樂經紀人制度等問題進行了深刻詳細的研討。
[論文摘要]普羅科菲耶夫的9首鋼琴奏鳴曲彌久日新,越來越受到演奏者與研究者所重視。本文從其創作的背景、美學觀念、旋律、和聲、曲式的特征等幾個方面,力圖概括出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基本線索與某些共性特點。
[論文關鍵詞]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奏鳴曲;古典與創新;托卡塔;諧謔
普羅科菲耶夫的9首鋼琴奏鳴曲,從創作時間上來看幾乎橫跨了他一生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音樂創作話語系統的基本特點。其9首作品基本情況見下表:
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奏嗚曲的結構基本上是傳統的,但在聽覺上帶給聽眾卻是新鮮的。他不是一個迂腐的傳統曲式結構的守護者,他努力以自己的非凡創造力讓傳統曲式放出光彩。他甚至批判自己多年的好友米亞科夫斯基的創作拘泥于傳統,小心翼翼,把作品弄得“光滑平整”。光滑平整與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是格格不入的。
現就他的三首戰爭奏鳴曲作進一步的結構分析:
第六章奏鳴曲
一樂章:Allegromoderato,4/4拍子,奏嗚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題由三度雙音銳利地動機式級進下行,性格粗野強悍又冷酷無情,副部主題是抒情性的、長線索的,性格是抑郁的,“陳述簡練、沒有華采。自然調式的旋律幾乎沒有和聲支持,仿佛故意弄成對什么都無動于衷的萎靡不振的樣子”。展開部情緒由不斷累積擴張至全曲,效果是多調性的。再現部將二個主題作了高度濃縮,最后強奏主題動機結束。
二樂章:Allegretto,2/2拍子,E大調,是單三段式的加沃特舞曲。自始自終由左右手斷奏的和聲組成,這里面有作曲家一貫的諧謔風格。
三樂章:Tempodivaizerlentissimo,慢速的圓舞曲,c大調,9/8拍子。旋律有俄羅斯的民歌傳統,旋律與和聲都比較溫情。
四樂章:Vivace,2/4拍子,回旋曲式但不典型,充滿了動力,主要主題與一樂章呈示部主部主題有親緣關系。但風格是風趣調皮的,與一樂章邪惡殘暴的形象迥然不同。
第七首奏鳴曲
一樂章:Allegro,坐臥不安的快板,6/8拍子,奏鳴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題以八度重復出現,有不詳、不安之感,副部主題為小行板,拍子在9/8與6/8等拍子中變換,歌謠體曲調有些抑郁、悲哀,如遙遠的模糊的回憶。展開部低音節奏相當狂野。再現部相當興奮,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勢結束。
二樂章:Andantecaloro6e,慷慨激昂的行板,3/4拍子。感情深沉。主題優美,與貝多芬的奏鳴曲二樂章寫法有些相似,和聲語言的節奏主要是切分節奏,讓人聯想到鐘聲,隨后樂思遞進涌動至,最后再現鐘聲般的第一段,安寧、平和、幸福。
三樂章:Precipitato,猛烈的7/8拍子,是一首托卡塔般急速的終曲。節奏狂野,不協和音響也比較尖銳,樂曲一路狂飚猛進。然而有意思的是,樂曲結構卻非常對稱:ABcBA。第七奏鳴曲“受到批評家們無條件的熱烈贊揚,他們肯定地認為,奏鳴曲的音樂充分表現了蘇聯人民健康的、目標明確的處世態度,在它那種威嚴的音調中想起的是祖國之聲?!?/p>
第八首奏鳴曲
這是<戰爭奏鳴曲>中最抒情一首,作曲手法上采用全音音階,曲式結構相對自由。
一樂章:Andantedolce-Allegromodera£0一An.dantedolcecomepirma—Allegro,B大調,4/4拍子,速度變化較多,不典型的奏鳴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題優美寧靜,副部主題稍帶哀愁。展開部回到了作者喜歡的那種狂野野尖銳的效果。
二樂章:Andantesognando,如夢的行板,D大調,3/4拍子,變奏曲式。全曲始終彌漫著難以捉摸的如夢的意境,主要主題是小步舞曲風格的旋律?!?/p>
三樂章:Vivace-Allegro ben ma rcto-Andanti.m—Vivacecomeprima,B大調,12/8拍子,典型的回旋曲式。主要主題具有很強的運動性,塔蘭泰拉的節奏熱情又有些俏皮。
關于其9首奏鳴曲的旋律,在此我首先想引用普羅科菲耶夫前輩拉赫瑪尼諾夫的看法。拉赫瑪尼諾夫認為旋律是音樂的首要因素,是“作曲家主要的、迫切的目標”。普羅科菲耶夫的看法同他如出一轍,他在致前蘇聯作曲家協會書記赫連尼科夫的信中說:“我從不懷疑旋律的重要性,我愛旋律,認為它是音樂的最大要素,我多年來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提高旋律的質量。找到一條能讓外行一聽就懂,同時又是新創作的旋律是作曲家最艱巨的任務,危險太多,可能流于瑣碎或庸俗,可能是老調重彈,在這一點上,創作復雜的旋律的反倒容易得多?!?再看看他的奏鳴曲中和聲語言的特點,他的和聲總原則體現在“牢牢掌握古典和聲的最根本思想和保持其具體曲式手段以及運用現代新和聲技術的能力?!彼浴靶碌氖侄呜S富和聲,而不是以新的手法排除舊的和聲,是并用而不是取代。”他的和弦結構原則是在三和弦基礎上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達到他自己所要求的動力性與豐富性。在奏鳴曲中,他通常使用如下四種和弦類型:(1)普通的三度結構和弦;(2)復雜化三度結構和弦;(3)非三度結構和弦;(4)復雜化的非三度和弦。從他的9首奏鳴曲中看出他對和聲的兩種態度:其一,不協和和弦不一定要求解決到協和,它具有獨立性。其二,和聲的緊張性與和聲的結構意義是相區別的兩個概念。如在第六首奏鳴曲(op82)一樂章的結尾部分,他把三個A從大字二組、大字組、小字組按八度疊置,中間放一個大字組的bB,我們知道A音的八度重復造成的音響效果是絕對協和、純凈的,而添加的小二度bB音卻又是極不協和的。與斯克里亞賓鋼琴奏鳴曲中的和聲語言相較,斯克里亞賓重視對和聲色彩的追求。有時甚至成了他創作的主要目的,尤其是1912—1913年斯克里亞賓創作的最后5首作品,取消了調號,和聲語言迷朦飄忽,它越過了勛伯格所謂“飄浮的調性”。甚至走到了無調性。普羅科菲耶夫的和聲盡管相當大膽。但能看出來,它還是扎根在傳統的土壤里,還是被約束在作品塑造的形象中,換句話說。它沒有成為目的,僅是手段而已。在這一點上。他與他的前輩穆索爾斯基的態度是一致的。然而穆索爾斯基的和聲語言“大膽、新穎”卻有些“粗糙”。
普羅科菲耶夫則顯得訓練有素。再從一個更大的范圍來看,20世紀開始,世界范圍內現代作曲的和觀念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十余年的國外生活。無疑也給普羅科菲耶夫帶來了一些影響。至少在如下兩點上,普羅科菲耶夫是堅定的:即“不協和弦的解放”與“和聲材料的個性化”。但他卻不是一個砸碎鎖鏈的先鋒戰士,他的奏鳴曲創作還不能說充分和集中體現了一切現代和聲的特點。
普羅科菲耶夫的9首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充分體現了他一生創作的一些共性特征,如古典與創新的品質:古典的線索源于幼年時代。耳濡目染其母親在鋼琴土演奏貝多芬等人的作品,培養了他良好的古典音樂趣味,這種趣味也滲透到他的創作中。他創作中的古典特征與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有著很大的區別,新古典主義的冷靜、理智、平淡并不是普科羅菲耶夫想要與之靠攏的東西,新古典主義為了尋求某種“秩序”原則,轉而向古典主義和巴洛克時期的體裁求援。他與斯特拉文斯創作觀念上的差異。導致二人互相對彼此的作品持批判的立場。普羅科菲耶夫稱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時期的創作手法是“巴赫加上虛偽精神”。烏克蘭克雷然諾夫斯基認為斯氏鋼琴奏鳴曲中的古典性主要體現在調性、主調和聲、節拍律動與樂句結構等幾個方面。關于創新性,普氏曾說“它始于我和塔涅耶夫見面,他說我的和聲平談,從而刺激了我?!薄斑@條線一開始是尋找和諧的音樂語言,然后演變成尋找語言用以表達強烈的感情?!彼匿撉僬Z言廣泛繼承了l9世紀鋼琴音樂傳統與民間音樂的表現手法,再加上野性有力的表現。從而形成了他新穎的個性化風格。與俄羅斯鋼琴學派相較。他的表述方式與傳統俄羅斯鋼琴學派多有沖突,諸如大量的nonleagato的觸鍵、大跳音程、獨特尖銳的節奏、相距甚遠的兩個聲部平行等等。和聲語言上的冒險拓展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勢力范圍。
摘要:作者贊成國外一些音樂學家將調式體系分為兩類的意見,認為我國傳統音樂中的調體系也可以分為“調式”和“調型”兩類。文章討論了“調型”的定義,分析了傳統音樂中“西皮”等四種不同形式的“調型”?!罢{型”在我國形成的時代可能很早,歷史悠久,應對它做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深入研究“調型”不僅是探索我國傳統音樂形態之必需,對建立民族作曲理論體系也有裨益。
關鍵詞:調體系;調型;結構形式
中圖分類號:J6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172(2014)01009006
俄羅斯音樂理論家尤·尼·霍洛波夫在其著作《和聲學教程》中認為,應將歐洲音樂的調式體系分為“調性的調式”和“調式的調式”兩類。他認為大調或小調都是“調性的調式”,因為它們都“可能局限于固定的音列,但若無這種限制,也絲毫不妨礙它是否是大調或小調。”而“調式的調式”恰恰相反,它以“具有保持固定的音列(而不依附于主音)的特殊特點為特征?!彼怨诺湟魳分械木唧w作品為例,說明了兩者的區別。[1]俄國學者對歐洲古典音樂中的調式體系進行分類的做法,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美國學者唐·麥克·蘭德爾(Don Michael Randel)也認為“調式”(mode)一詞可以有不同的定義,一種是傳統定義:“將選擇出的樂音從低到高排成其中由某音作為中心的音階”;而在另一方面,“一些有關調式的概念強調旋律類型,原則上根據旋律元素的特點對調式加以定義。”蘭德爾還指出,西方音樂學界在研究印度古典音樂、伊朗古典音樂和阿拉伯木卡姆等非西方藝術音樂中的調式概念時,“相對強調三方面的要素:1.音階或有內部層次結構的音列;2.旋律模式;3.情感或某些非音樂的特征。”[2]
歐洲語言中的“調式”(英:mode俄:lad)一詞詞義的擴展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的成果有關。霍洛波夫所說的“調性的調式”和蘭德爾所說的傳統意義上的“調式”就是漢語中的“調式”。霍洛波夫所說的“調式的調式”和蘭德爾所說的“強調旋律類型”的“調式”,在漢語中最好稱為“調型”?!靶汀痹跐h語中有“模型”“類型”等義項,在音樂術語中也有“節奏型”“旋律型”等用法,稱“調型”要比“調式的調式”“強調旋律類型的調式”好。至于比“調式”和“調型”更高一級的概念,建議稱為“調體系”。因為“調”在漢語中不僅可以指調高、調式,如“C調”“上字調”“商調”“角調”,也指“調型”,如“西皮調”“二黃調”,還指旋律,同時也有“帶有某種情緒”的意思。依筆者之淺見,用“調體系”來概括音樂中與“高低長短配合成組的音”[3]有關的一系列概念比較合適。①
“調型”在我國傳統音樂中是一個常見的音樂形態,以往的音樂學家們將其稱為“特性調式”或“某某體系”。筆者認為這兩個名稱都不能夠很好地說明“調型”的特點,故撰文對“調型”進行初步探索,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黎英海先生在《漢族調式及其和聲》一書中指出:“‘調式’是人類音樂思維的基礎”,他還說“音階便是構成調式的素材,‘調式’是采取音階中的某一音作為自己的‘主音’而形成的?!盵4]《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樂曲中的幾個音根據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而聯接成體系,并且有一個主音,這些音的總和叫做調式?!盵5]各種調式都以音階為基礎,并以音階中的某聲為主音構成的。中國古代文獻中稱“主音”為“調頭”。[6]中國傳統樂理認為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中的五正聲都可以作“調頭”,構成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
“調型”是不同于“調式”的另一種關于旋律構成的思維形式,它取某種音階中的某些音為骨干音,由這些骨干音構成一個骨干音列,一首作品的旋律中可只用這一骨干音列,也可在這一骨干音列的基礎上,加上若干附加音。在后一種情況下,附加音環繞著骨干音進行,并在旋律中造成對骨干音列的向心力。
調式類的旋律,一般用“主音”“起調畢曲”,調型類的旋律則可用其骨干音列中的任何一個骨干音開始,也可以終止在任何一個骨干音上。它還可以用附加音“起調畢曲”。
為說明什么是“調型”,我們來看一首湖北中部的打連枷號子《催咚催》。
譜例1《催咚催》湖北民歌
杜亞雄記譜
《催咚催》以宮聲開始,以徵聲結束,但它既非徵調式,也非宮調式,因為全曲并非單純地以徵聲或宮聲為主音,也不是圍繞著徵聲或宮聲建立起來的,其骨干音列由五聲音階中的宮、角、徵三聲組成,附加音為商聲。骨干音及附加音在兩個八度中疊置,旋律圍繞骨干音展開,這是一首典型的“調型類”旋律。骨干音之間的跳進屬于基本音調的范疇,在此基礎上,構成某種旋律類型或固定音調。其旋律結構如下例所示,二分音符代表骨干音,四分音符代表附加音。
譜例2
方妙英先生曾將這一調型命名為“楚宮體系”并撰文加以討論,[7]它不僅在湖北中部出現,在浙江南部、香港地區的漢族民歌和苗族民歌、畬族民歌、瑤族民歌、彝族民歌中也常出現。它以宮、角、徵三聲為骨干音,常以商聲和羽聲為附加音。采用這一調型的少數民族民歌還經常根據感情表達的需要,加入在音律上有所變化的角聲或其他的變化音級以豐富音樂表現力。如黔東南流行的苗族“飛歌”,就采用中音區微降的角聲并下滑到低音區的徵聲,非常有特色。由于采用由宮、角、徵三聲構成的骨干音列,旋律常在五度、八度或更寬的音域內作類似西洋音樂中的“分解和弦”式的進行,跳進較多是其旋律的特點之一,在旋律中運用大幅度下滑的各種腔音是其最突出的潤腔特點。采用這一調型旋律可終止在構成骨干音列的宮、角、徵三聲上,也可以終止在商聲或羽聲上。無論終止在哪一聲上,旋律都以骨干音為主。我們不能根據結束音不同,認為這些旋律分別是徵調式、角調式、宮調式、商調式或羽調式。在這個調型中,結束音不一定是曲調的骨干音,特別在以商聲或羽聲結束時。在多數情況下,商聲或羽聲只在結束時出現一次,當然不可能是商調式或羽調式。無論結束在哪一聲上,都是同一個調型。為討論方便,暫且稱其為“宮角徵調型”。
我們要討論的第二種調型也是方妙英先生最早提出的,她將這種調型命名為“楚徵體系”,說它是以徵為中心,由商、徵、宮以連續四度進行排列而成的音調體系。在此調型中,特性旋律音程是大二度、小七度、純四度;連續四度的旋律進行是其特殊標記。在商、徵、宮三聲音調的基礎上可分別構成徵調式、宮調式、商調式。[8]譜例3是湖北中部的民歌《薅草歌》,此歌的歌詞都是虛詞,譜中沒有寫出。
譜例3[9]
曲調由三聲構成,由于它們之間沒有構成大三度音程,故可能是“徵、宮、商”“商、徵、羽”或“羽、商、角”。方先生將其判斷為“徵”調式,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覺得曲調中不能沒有“宮”聲,二是湖北民歌中徵調式較多。這種調型不僅在湖北出現,在西北地區及其他地區也很常見。黎英海先生在《漢族調式及其和聲》就舉出了兩個采用此調型的、只包括三聲的陜北民歌,并指出:“這里只出現了三個音,它可能是商調式、羽調式或徵調式。到底是什么調式?在我看來徵調式的感覺也是要多一些,雖然沒有出現角音和羽音,但仍能清楚地感到這三個音是‘徵、宮、商’,而不是‘商、徵、羽’或‘羽、商、角’,因為后者沒有宮音?!盵10]譜例4是黎先生舉出的一個例子。
譜例4[11]
由于這個調型是由兩個純四度疊置構成的,不妨稱為“雙四度框架調型”,其骨干音列就是構成雙四度框架的三聲,在旋律只有骨干音列的情況下,它可能屬于三個不同的調式。筆者以為在這種情況下,它就是一種調型,而不屬于任何調式。雙四度框架的骨干音列加上不同的附加音,并結束在不同的聲上,聽上去可能是徵調式、商調式或宮調式。至于它們到底是不是徵調式、商調式或宮調式,其實也不重要,可以將這些旋律都看成這個調型。如果把這個調型看成徵、宮、商三聲,它還常運用羽、角、清角、變宮、變徵等附加音以豐富音樂的表現力。然而,其中的主要音調,仍是由兩個純四度音程構成的骨干音列。
在湖南中部一帶的民間音樂中運用另一種調型,曾被稱為特性羽調式。[12]其骨干音列由羽、宮、角、徵四聲組成,附加音有微升的徵聲和微升的商聲,由于它十分強調宮、角、徵三聲,雖可用羽聲結束,但更多結束在角聲、微升徵甚至微升商上,所以稱其為羽調式并不合適。譜例5是湖南衡陽花鼓戲中的小旦腔,此例就結束在角聲上,譜中用升號來記錄微升的音。譜例5[13]
這一調型的骨干音列,自下而上排列為角、羽、宮、角、徵,在曲調進行中經常出現骨干音之間的跳進。骨干音列可分為“羽、宮、角”和“宮、角、徵”兩個三音組?!坝稹m、角”組是調型的基礎,它的變化形式有角羽宮、宮角羽、角宮羽等?!皩m、角、徵”組是調型中的特性音組,在曲調進行中同“羽、宮、角”組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而使整個調型產生了較為明亮的色彩。微升商、微升徵兩聲在這一調型中有著特殊的作用,并影響著調型的特色。微升商作附加音,可在宮、角之間作經過音,使曲調更為流暢(譜例5第六行第二小節、第四小節);還常用于結束一個樂句的半終止音。微升徵的作用亦有二:一是作為骨干音中間的經過音和輔助音(譜例5第二行第一小節、第四小節);二是作全曲的終結音。
這一調型的骨干音列中包括了宮、羽兩聲,兩個三音組又分別以它們為基礎,可以稱為“宮羽調型”?!皩m羽調型”的骨干音列中包括了以宮聲為根音的大三和弦,還包括了以羽聲為根音的小三和弦,而這兩個和弦相疊置,還能構成五聲音階中唯一的小七和弦。加上它的兩個不同凡響的附加音,實在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調型。
這個調型的骨干音列中包括“宮、角、徵”三音組,和“宮角徵調型”有一定的聯系。從地理上看,湖南和湖北相鄰,古代均為楚地;從歷史上看,使用“宮角徵調型”的少數民族也曾在這個地區生活過。因此,兩個調型之間可能有傳播方面的聯系,也可能有更深的歷史上的同源關系。
黎英海先生曾指出,京劇的西皮和二黃雖然被稱為“調”但不是“調式”,而是“調門”和“定弦法”。[14]筆者同意黎先生的意見,西皮和二黃不屬于任何一種調式,如果一段西皮唱腔結束在宮聲上,京劇界沒有人把它看作是“宮調式”,如果結束在徵聲或羽聲上,也沒有人把它看成是“徵調式”或“羽調式”。同樣,二黃唱腔結束在商聲上,不能被看作是商調式,結束在徵聲上也不能被看作是“徵調式”。西皮和二黃不僅是不同的“調門”和“定弦法”,而且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調型”,不可以用調式的觀念對它們加以概括。京劇界也沒有人將它們稱為“西皮調式”和“二黃調式”。譜例6是西皮原板的過門。
譜例6[15]
從譜例6中不難看出,西皮以羽、宮、角、徵四聲為骨干音列,譜例6中每一個板、眼都是從骨干音開始的。羽、宮、角、徵四聲之中,羽和角是空弦音,宮和徵分別是京胡外弦和內弦的一指按弦所發的音,它們都是構成西皮的最重要的因素,沒有空弦音和一指按弦及一指上、下滑動發出的各種“腔音”,西皮就不成其為西皮了。一指在外弦按弦發出的徵是小嗓腔下句的結束音,而內弦按弦發出的宮則是大嗓腔下句的結束音。一般說來,徵調式比羽調式色彩更明亮些,如果按照京胡定弦,二黃應更接近徵調式,西皮則應更接近羽調式。正因為西皮的骨干音中包括了宮、角、徵三聲,旋律中常出現這三聲之間的進行,所以西皮和二黃相比較,更為明朗,有歡快興奮的特色,常用以表現喜悅、激動、高昂的情緒。二黃則顯得更深沉,帶有渾厚凝重的特色,常用以表現回憶、沉思、懷念、感嘆和悲傷的情緒。除了骨干音之外,西皮用商、變宮、變徵作附加音。商聲是宮、角之間的經過音,也是大嗓腔上句的結束音。變徵在很多情況下取代徵,有一定的色彩意義,如果非常強調,則有“以變徵為角”的旋宮意義。變宮在低音區多半是羽音的附加音,而在高音區出現時,多有“以變為角”的旋宮意義。
“調型”在我國傳統音樂中很普遍。吳世忠先生在總結福建南音的音律和音列活動特點時便指出過,漢文中的“調”不僅是指調式,也可以是一種旋法,是各種不同律學意義的音的有邏輯的聯系。[16]筆者以為吳先生所說的就是“調型”,它在民歌中存在,在京劇和花鼓戲中存在,在福建南音中存在,在其他地區的歌種、樂種、曲種和劇種也很普遍。
無論“調式”還是“調型”都和“調”有關。根據馮潔軒先生研究,古漢語中的“調”最早是個形容詞,意思是“和”。在音樂上,是形容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樂音音高一致,現代漢語中至今還有“調和”的說法,和古漢語中的用法一致?!罢{”后來從形容詞引申為動詞,產生了“使之調和”的意思,現代漢語中“調”字也當動詞用,如“調音”“調琴”等。人們不僅用“調”當動詞,而且把所“調”的結果,即有一定相對音高關系的一組音稱為“調”,這時,“調”才從動詞演化為名詞。馮先生還指出:“調”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是指調高,而不包涵調式的意思。他在《調(均)·清商三調·笛上三調》一文中指出,到南北朝時,我國音樂理論中還沒有形成“調式”觀念,也沒有調式主音的觀念。[17]從隋唐時代的著作中出現了“調頭”一詞的情況來看[18],調式概念在我國的出現,不會早于隋唐時代。從“宮商角調型”分布的情況來看,它的形成應當是在隋唐以前,否則秦漢時代就從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帶向西、南、東三個方向移居的苗族、瑤族和畬族的先民就不會將這個調型帶到他們今天定居的地方了。調型形成年代可能很早,更應當引起我們對它的關注。
霍洛波夫在《和聲學教程》中討論調型問題,說明研究調型問題與和聲學有密切關系。在我國要解決民族的和聲語言問題,也“必須以研究民族固有的調式及其音調作為基礎,正如要學習了解所謂‘傳統’和聲學也必須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大調和小調一樣。”[19]如果能將我國傳統音樂中的調型一一研究清楚,不但可以使我們對傳統音樂中的形態研究更加深入,對民族作曲理論體系的建設也一定會有所裨益。
注釋:
①筆者將另行撰文論述此問題,這里暫不做深入討論。
參考文獻:
[1]尤·尼·霍洛波夫.和聲學教程[M].羅秉康,高燕生,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42.
[2]Randel,Michael. The Harva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 Cambridge:The Be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454-455.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K].北京:商務印書局,1998:289-290.
[4]黎英海.漢族調式及其和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4.
[5]同[3]:290.
[6]黃翔鵬.傳統是一條河流[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84.
[7]方妙英.論楚宮體系民歌的音樂思維[C]//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理論教研組.民族音樂學論文集.北京:中國音樂增刊,1981.
[8]方妙英.論楚徵體系民歌的音樂思維[C]//民族音樂學論文選.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
[9]王耀華,杜亞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204
[10]同[4]:13.
[11]同[4]:83.
[12]朱屏之.湖南民歌中的特性羽調式[C]//音樂論叢(第三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3.
[13]同[9]:209.
[14]同[4]:8.
[15]同[4]:66.
[16]吳世忠.論福建南音音律——音列活動特點同“色彩”的關系[J].北京:中國音樂學,1987(4).
中國傳統音樂在中國整體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導致了中國古代哲學與中國音樂思想有著一體化傾向。宗白華先生說:“就象我們研究西洋哲學必須理解數學、幾何學那樣,研究中國古代哲學,也要理解中國音樂思想。如果說西方人習慣用數理分析世界的話。中國人則習慣于用音樂詮釋世界。
一、儒、道思想對傳統音樂的重大影響
儒家音樂美學思想奠基于孔子,發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其成熟的標志是提出“中和”,“禮樂”兩個范疇。我國自古就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甚至把它提高到了治亂興衰的高度,故有“聽一國之音樂,知一國之盛衰”的古訓。儒家歷來看重音樂的“治世”功能,《呂氏春秋·適音》曰:“凡音樂,通乎政而移風平俗者也。俗定而音樂化之矣。”《禮記·樂記》亦云:“致禮樂之道,舉而措之,天下無難矣。”其實,中國的大一統秩序一開始就依賴“禮樂”制度。
儒家代表孔子是一個極愛音樂的人,也是最懂得音樂的人《論語》中記載他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小幽為樂之至于斯也!’《論語,八佾》中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不僅重視音樂的美,更重視音樂中的善??鬃油砟暝鴮⑷倨娬淼媚苌瞎芟已葑?,而且合于韶武雅頌之音,作為教化內容之一推向社會。說明他重視音樂的心理教育功能。漢代儒學崇尚天人合一,而音樂的產生正是源自人心對大千世界的感悟而引起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由此,中國的先民認為:“凡樂,達天地之和,而與人之氣相接。故其疾徐奮動可以感于心,歡欣側愴可以察于聲。此外。人們還發現:“夫樂作于人心,成聲于物。聲氣既和,反感于人心者也?!奔此^的音樂不但是由人心對大干世界感悟而產生,而且還能反過來以和之聲氣調理人心。人們借助音樂的調理功能,完善著七情不能自節,待樂而節之,至性不能自和。待樂而和之?!稓W陽文忠全集》卷七五《國學試策三道第二道》)。儒家思想由于以禮為規范。就必然德重于情,善重于美,道重于欲,古重于今,就必然要求音樂的內容樂而不,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無過無不及,也就是說,在重視道德的宗法社會里,中國人尋找到了以音樂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進而,便有了“夫樂者,治之本也”的結論。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張“致虛疾。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道家主張“無”,是對一切限制的消解,因而走向無限。“無”意味著在真正的自由和平衡中得到的卻是無限廣闊的“有”。道學這種既辯證又達觀的人生哲理,深深影響了中國傳統藝術追求空靈而終達玄闊的特點。因此,音樂中講究用散逸的板式,排斥“繁聲”而追求“大音希聲”。正是這種人生哲理的體現。道學的這一音樂思想,與它那“無”中求“有”的哲學是一脈相承的。莊子論樂,與老子又不同,他主張“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天地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結構形式。在莊子看來,這最深微的結構和規律也就是他所說的“道”,是運動變化的,像音樂那樣?!爸怪谟懈F,流之于無止”。這“道”和音樂的境界是“逐叢生林,樂而無形,不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于無方,居于窈冥……行流散徙,不主常聲。充滿天地,苞裹六極”。(《天運》)。這“道”是一個五音繁會的交響樂,是充滿了浪漫精神的音樂。魏晉時著名的思想家嵇康提出《聲無哀樂論》,認為天地產生萬物,音樂是萬物之一。也是有自然之道、天地元氣所生,認為樂音及其運動形式具有其自然、諧和的本質屬性?!昂汀焙w了大小、單復、高低、慢快、善惡等對應的因素,這些音樂形式上的變化,歸根到底。還是統一于“和”?!堵暉o哀樂論》的直接理論基礎是養生論。認為音樂與人的養生密切相關,而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個體的情懷超越于具體哀樂的極度自由的“平和”境界。因此,道家崇尚自然,反對束縛,思想中蘊含著解放人性、解放藝術的積極因素,其音樂的特點更多的顯現出恬淡、平和之美。
二、中國古代文人的琴學審美觀志
中國古琴音樂是具有深刻歷史文化背景的一門藝術。它以多重美的高尚品質。給人以無限的追求。故嵇康稱“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故綴敘所懷,以為之賦”。在中國古代,古琴一直被稱為綠綺、絲桐、瑤琴。隋唐以后,因其歷史久遠而被稱為古琴。古琴藝術之所以能獨樹一幟而備受推崇,除“琴德最優”外,還有以其音樂的特質能順乎音聲自然之“中和”,以及符合中華傳統文化中追求意境、崇尚內在和寓意含蓄之美的特征。所以。在古代的文人眼里,“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因此。古琴音樂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尤其是在“土”階層的文化生活中,始終以其強調平其心、善其事、美其物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古人稱“鼓琴之士,志靜氣正,則聽者易分”。
“志靜氣正”之“志”,古人早有解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稱“志”為“意也”。而《詩序》則將“志”解釋為“心之所之也”?!抖Y記·少儀》卻說:“‘意與,志與,’意則可問。志則可否。(注)意,正事也。志,私意也?!保酥八揭狻睂嶋H是指人的自我之志。從美學的觀點看,“志”的范疇是兼有個體與整個人類理想和自由意志內聚的兩個方面,其恒久的生命力主導著個體的理想和自由意志。與中國文化的生命運動構成一種永無止境的默合關系,這種關系使“‘志’潛在地制導著心靈的雙向運動,賦予審美活動以理想性、超越性、它在個體人格修養中居于基礎地位,從根本上推動藝術家進行創作,并制約著氣、骨、意境等的形成”。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述了孔子習琴時與師襄子的一段對話,其中涉及到了有關“志”的意義范疇:“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鬃釉唬骸鹞吹闷錇槿艘??!虚g,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雖然。司馬遷并未提及孔子所奏何曲。但從孔子所說的“習其曲”、“得其志”、“得其為人”中可以看出。他是將鼓琴當做人格培養和精神升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在中國的古代,文人和藝術家是合二為一的。因為,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以風雅自鑄人格的文人士大夫,始終把琴棋書畫作為自己人生的旅途中重要組成部分,并為此而努力實踐著自己的理想。從這種意義上講,“志”可以說中國古代文人靈魂深處潛藏著的“真我”的聚集。這種“真我”的聚集是以“自”為中心,也可稱為“自我”的另外一種表述。所謂“自我”是以“自”為核心。正如王夫之在《讀四書大全說·卷一》中所說:“所謂自者,心也,欲修其身者所正之心也。蓋心之正者,志之持也?!盵3]。依據王氏之意。我們可以看到個體人對“自我”存在著普遍的心理追求,而這一追求常常在中國文人的儀態和樂風中表現出了某種“自由化”的外顯。而這種對“自由化”的憧憬和向往被北大教授熊偉先生解釋為“由自”,其本質就是“任志”。所謂的“任志”實指“持道任志”,即按余英時先生的說法是為了確切保證士的個體足以承擔精神修養能夠成為關鍵性的活動,而以自任者為其最大。由于客觀的憑借是如此的薄弱,所以他們除了精神修養之外。沒有什么可靠的保證足以肯定自己對于“道”的堅持。因此,從孔子開始,“修身任志”即成為古代文人的一個必要條件?!靶奚怼弊畛踉从诠糯岸Y”的傳統,是外在的修飾,而“任志”則成為一種內在的道德實踐,其目的和效用是與重建政治社會秩序相聯系的?!皬陌l生的歷程說,這種內求諸已的路向正是由于中國知識分子的外在憑借太薄弱才逼出來的”。這也就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多是通過琴來表“志”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2年11月7日至10日,世界音樂周暨中國?印度尼西亞音樂國際研討會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召開。本次研討會是繼中央音樂學院自2005年開展“世界音樂周”主題系列研討會(已成功舉辦“中國-芬蘭、中國-新西蘭、中國-非洲、中國-印度、中國-日本)的又一次集學術研討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重要藝術活動。此次會議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和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泉州南音學院協辦,有來自中國、美國、印尼、泰國、緬甸、臺灣等近七十名專家、學者及表演藝術家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世界民族音樂教學研討會、本土南音與移民南音對話、印尼音樂講座與工作坊、東南亞音樂論壇及音樂會。在世界民族音樂教學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一線教授《世界民族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課程的高校教師們圍繞“世界民族音樂課程的文化解讀,中、外民族音樂教學的問題與思考,中國民族音樂教學與世界民族音樂教學的接軌”等議題展開討論。中央音樂學院陳自明教授、俞人豪教授以及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王州教授,河南大學胡斌等分別對以上問題進行了闡釋。此次短暫的世界民族音樂教學研討會較前屆有了新的突破,將中國民族音樂教學與世界音樂教學內容的如何接軌等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
短暫的世界民族音樂教學研討會結束后,中國-印尼音樂國際研討會正式拉開了序幕。本次會議大致分為學術講座、印尼音樂工作坊和印尼音樂表演、東南亞音樂之夜音樂會三個部分。
一、專題討論與學術講座
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17篇,學術研討的主題有如下幾個:(一)移民音樂主題;(二)印尼音樂和東南亞樂器研究;(三)多元文化音樂比較研究。
(一) 移民音樂主題
研討會邀請到福建泉州南音學院的南音研究團隊,在會議上泉州師范學院陳敏紅副教授就《泉州南音在印尼的傳播―以印尼東方音樂基金會為例》一文對泉州南音在海外的流播與傳承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以印尼東方音樂基金會的“人”為主軸,洞悉南音在印尼傳播的特點,從南音在印尼傳播的整體觀和價值觀,思考區域文化傳播在異地多元文化環境中的自我保留和保護。
(二) 印尼音樂和東南亞樂器研究
關于這個議題是本次研討會收到論文最多的,共14篇。其中有印尼佳美蘭音樂研究,印尼巴厘島音樂學院的伊?紐曼?溫達的《巴厘島佳美蘭音樂》介紹了佳美蘭樂隊的歷史以及佳美蘭與巴厘島社交生活的關系。艾迪?科馬魯丁在《巽他文化中的安格隆和佳美蘭》一文中介紹了印尼巽他族佳美蘭的音樂風格。斯拉麥特?索亞莫的《爪哇佳美蘭音樂中的歌曲功能》中介紹了歌曲在佳美蘭音樂中的功能及其重要性。以上三篇文章分別從流行于印尼不同地域的佳美蘭音樂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其次是印尼音樂的聲樂體裁以及器樂研究,這一部分有蘇瓦塔?贊布亞《尼亞斯當今社會的“嚯嚯”歌曲》、阿加斯塔亞?拉瑪?里斯亞的《西庫臺達雅Benuaq族的聲樂體裁里喬戈》和亞斯利爾?穆奇塔的《塔薩鼓在塔克儀式中構建精神的角色》、伊?科圖特?亞爾達納的《一種巴厘島音樂新體裁―Semarandana行進樂隊》和安賽普?薩普丁的《一種系爪哇流行的巽他樂器―杰朋鼓》等5篇文章。還有其他的關于西方化對印尼音樂的影響的文章,如臺南藝術大學的蔡宗德教授《西化、現代化與流行化:印尼爪哇伊斯蘭音樂發展現象分析》、丹尼?薩利姆《教會會友對原住民基督教歌曲的低程度欣賞―一個潛意識文化異化的案例》等。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約翰?羅賓遜在《伊萊恩?巴爾金音樂中的印度尼西亞影響》中介紹了美國作曲家伊萊恩?巴爾金受印尼音樂影響創作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作品以及印尼喬罕教授《以音樂的社會心理學視角看印度尼西亞音樂學研究的發展》等。最后是關于東南亞部分國家的樂器及樂隊研究,其中有泰國潘薩克?范迪《泰國古典樂隊在曼谷王朝時期的發展》和緬甸吳佼佼烏、吳漢敏《緬甸圍鼓與圍鑼》等文章。
(三) 多元文化音樂比較研究
共收到2篇中國學者的文章。西安音樂學院羅藝峰教授的《“漢藏-南島文化叢”與華南汀族樂器起源的擬測》,該文章聯系人類學上的“漢藏-南島文化叢”的認識,比較了婆羅洲沙撈越的卡楊、肯雅族的彈弦樂器“薩佩”與中國汀族樂器,擬測了華南汀族樂器的起源,并認為此種樂器與中國歷史上的民有關。楊民康教授的《西雙版納與清邁南傳佛教寺院打擊樂器的比較研究―兼論兩地佛教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以田野考察為依據,從中國云南西雙版納和泰國清邁兩地南傳佛教寺院的標志性器物―太陽鼓為入口,追溯了兩地佛教與佛教音樂文化歷史,并對其寺院樂器與寺院樂舞文化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討論。
二、印尼音樂工作坊
研討會共安排了八場工作坊,分別由印尼藝術家教授印尼巴厘島佳美蘭音樂(三場)和搖奏樂器安格?。ㄈ龍觯┮约坝∧嶙髑夜ぷ鞣唬▋蓤觯<衙捞m是印尼音樂中歷史最悠久、最有特點,在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合奏形式,其音樂是印度尼西亞音樂文化的象征。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購置了一套完整的佳美蘭樂隊,由印尼音樂家伊?紐曼?穩達指導參會人員演習巴厘島佳美蘭,盡管佳美蘭音樂中樂器繁多、復音層疊,但經過印尼藝術家的悉心教授、反復排練,與會者也能夠敲擊出簡單的旋律層,親身體驗佳美蘭音樂獨特的復音音樂之美。
另一個工作坊是安格隆演奏,安格隆是印尼一種古老的竹制搖奏樂器,因搖奏時竹筒與竹棍相互碰撞發出“格隆、格隆”的響聲而得名。每只安格隆都有固定音高,將不同音高的安格隆合在一起,可以演奏美妙的音樂。在工作坊中,與會者每人手拿不同音高的安格隆,在印尼音樂家指導下合作了“你好,萬隆!”等印尼歌曲。在印尼作曲家工作坊中,印尼音樂家介紹了將西方古典音樂元素與印尼當地音樂相結合創作的印尼現代音樂作品。工作坊的設置讓與會專家和一線教師親身體驗了印尼樂器與樂隊,為中國學者和教師提供了鮮活的教學研究實例。
三、 音樂會
本次研討會共演出四場音樂會:《印度尼西亞音樂集錦與南音》、《印度尼西亞的傳統與現代音樂》、《印度尼西亞巽他音樂會》和閉幕式音樂會《東南亞音樂之夜》。音樂會上不僅展示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音樂―佳美蘭、現代音樂以及受西方音樂影響下的印尼流行音樂等,還有來自泰國、緬甸的表演藝術家們展示了泰國樂器與馬荷里樂隊形式和緬甸的圍鑼、圍鼓等,中國泉州南音學院表演了福建南音。白天的印尼音樂學術研討會與晚上的音樂會交相呼應,讓與會代表親身從理論層面和藝術實踐層面對印度尼西亞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的音樂有了理性與感性的雙重體驗。
音樂教育調查報告及其研究是高等音樂藝術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教育方針,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原則,培養合格音樂教師的重要環節;是體現教育質量,推進高校音樂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準的重要途徑。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高一年級音樂教育狀況進行抽樣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法、觀察法、經驗總結法、文獻法等研究方法。調查期間,共發放問卷81份,有效問卷81份,其中41份由高一年級實驗班392班學生完成,40份由高一年級406班學生完成。這次的教育調查立足客觀現實,目的在于提供高一年級學生在音樂喜愛程度、音樂類別取向、音樂風格取向、樂器喜愛取向、音樂接觸途徑、音樂特長等維度的音樂學習興趣,通過課堂評價(課堂喜愛程度、音樂趣味活動、課堂氣氛)、學習評價(音樂學習難點、識譜能力、歌唱學習方法、課堂內容取向、音樂學習感受、音樂學習收獲)、教師評價(教師喜愛程度、教師優點)等視角了解課堂音樂學習的效果,以便幫助音樂教師更多的了解學生的音樂學習心理,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為營造理想的音樂課堂氛圍積累寶貴的經驗。本文主要圍繞上述問題展開分析討論,力圖做到客觀性、全面性、科學性。
一、調查研究準備工作
(一)文獻收集
隨著“以人為本”重要指導思想在教育領域的逐漸落實,衍生并且發展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線”的教育指導思想。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世界各國對于學校教育的認識有了新的眼光和領悟,同時也創造性地開發了很多相關的研究成果。其中,學校音樂教育尤其是圍繞學校音樂人才培養這一課題的相關研究也取得了突出成就??v觀前人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層面:
1.從課程角度談學校音樂人才培養。
2.從師資角度談學校音樂人才培養。
3.從教學角度談學校音樂人才培養。
4從學習角度談學校音樂人才培養。
5.從管理角度談學校音樂人才培養。
6.從招生角度談學校音樂人才培養。
總結前人成果和經驗,為我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有關學生音樂學習方面的研究更是為本文的誕生做出了向標性的指導。例如:首都師范大學音樂系教授曹理先生等人撰寫的《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一書中的第三部分“學習心理篇”,不僅從理論上詳述了學生的音樂學習心理、音樂技能學習、音樂創作學習、音樂表演學習、音樂欣賞學習等各個方面的內容,而且還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指導性建議,為教育工作者們提供實用的方法論。
另外,全國各大高等院校的師生、各級中小學的眾多教育工作者也針對學生音樂學習這一問題進行過廣泛的研究與調查。例如:載于《文系音韻――第三、四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一書中的論文《高中生音樂學習興趣傾向的調查研究》是由浙江省龍游中學的一名一級音樂教師撰寫的,這篇文章主要從學生學習歌唱的興趣、學習器樂演奏的興趣、學習音樂創作(主要歌曲創作)的興趣、學習戲劇影視等綜合藝術的興趣、學習電腦音樂及音樂制作知識的興趣、學習舞蹈表演的興趣、對音樂欣賞學習的興趣等七個角度進行挖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說服力。
盡管碩果累累,但問題還是層出不窮。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根深蒂固的“疑難雜癥”亟待解決。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
1.學生音樂學習目標的模糊。
2.學校音樂學習態度的輕視。
3.學校音樂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之間的脫節。
4.學生課堂音樂學習效率低下。
5.學校音樂評價機制的疏漏。
基于以上理論認識,本文將在問卷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詳細的對高中學生音樂學習狀況進行剖析及思考,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解決問題。
(二)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設計基于筆者于2010年4月對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實施的音樂學習調查問卷而作,考慮到高中階段的學生較之以小學生具有較為成熟的理解能力和流暢的表達能力,所以在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音樂教師陳向中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高中版本的調查問卷,以適應高中學生的答卷思路及方式。
本問卷力圖最大限度地獲取學生音樂學習的相關信息,爭取通過最短小的篇幅和最善巧的提問方式得到同學們最真實、最有效的答案。所以,問卷經過了多次修改才最終定型。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本問卷更多的是站在學習興趣的角度來實施調查的,在今后的調查中還可以從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等視角來觀察音樂學校音樂教育的實效。
此次音樂學習調查問卷主要包括4大板塊,即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課堂評價、學習評價和教師評價四部分。依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線”的指導理念,本問卷立足于學生角度來評價音樂課堂、音樂教學內容以及音樂教師。這是一次嘗試和探索,筆者將會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的中逐漸積累,完善成果。
(三)實地調研
筆者于2010年6月在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實習期間,對高一年級學生的音樂課堂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觀摩和互動教學。由于筆者于2004年至2007年就讀于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對母校的師生狀況較為熟悉,尤其是與高一年級音樂教師陳向中老師和高一年級406班班主任李俊蓮老師建立著良好的師生關系。所以此次,在老師們的無私幫助下,本人才得以對母校順利的進行音樂教育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共發放音樂調查問卷81份,有效問卷81份,其中41份由高一年級實驗班392班學生完成,40份由高一年級406班學生完成。研究力圖通過提供高一年級學生在音樂喜愛程度、音樂類別取向、音樂風格取向、樂器喜愛取向、音樂接觸途徑、音樂特長等維度的音樂學習興趣,通過課堂評價(課堂喜愛程度、音樂趣味活動、課堂氣氛)、學習評價(音樂學習難點、識譜能力、歌唱學習方法、課堂內容取向、音樂學習感受、音樂學習收獲)、教師評價(教師喜愛程度、教師優點)等視角了解課堂音樂學習的效果。
二、調查結果基本描述及分析
(一)音樂學習興趣
1.音樂喜愛程度
如圖所示,共有47%的學生非常喜歡音樂,其中女生占25%,男生占22%;44%的學生比較喜歡音樂,其中女生占25%,男生占19%;僅有9%的學生持一般態度,其中女生占7%,男生占2%;不喜歡音樂的學生暫未出現。由此可知,學生們對音樂的態度總體上比較樂觀,并且男女比例較為平衡。
2.音樂類別取向
共有9%的學生選擇民族民間音樂,其中女生占4%,男生占5%;10%的學生選擇西洋古典音樂,其中女生占6%,男生占4%;43%的學生選擇中國流行音樂,其中女生占23%,男生占20%;30%的學生選擇歐美流行音樂,其中女生占14%,男生占16%;8%的學生選擇日韓流行音樂,其中女生占6%,男生占2%。數據顯示,男女音樂類別取向基本均衡。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該圖最顯著的信號表明:流行音樂在高中學生心目中占有絕對地位。而流行音樂為什么能夠擁有如此廣大的群眾基礎呢?這不僅僅是音樂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所驅使,更多的是因為流行音樂本身具有通俗性、大眾性和廣泛傳播性。在日常生活中,流行音樂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還是廣闊的網絡世界,都與流行音樂無法脫離干系。這到底是大眾審美的趣味選擇還是音樂導向的盲區,甚至誤區?學校音樂教育一再呼喊正統音樂、經典音樂、民族音樂,但是僅憑一周一堂音樂課就想把學生們的審美理念說服到民族音樂的陣營,恐怕遠遠不夠!
除流行音樂的傳播通道極其暢通以外,其他的諸如民族民間音樂、西洋古典音樂等等都受到了面向大眾的局限,是因為西洋古典音樂太高雅而不易欣賞?是因為民族民間音樂太俗氣而沒有內涵?是因為專業人士喜好獨享其樂還是因為專業大師力量有限?是因為音樂教育投入力度不大還是因為音樂信念不夠明確?這些疑惑都是小小的問卷調查反映出來的“大”問題。
民族民間音樂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呢?大眾對于西洋古典音樂及其他世界音樂文化應該持有怎樣的正確態度呢?這不僅要依靠音樂教師的辛勤努力,更取決于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協調配合。只有在全民共同努力下,才能達到多元音樂文化的平衡發展,才會出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3.音樂風格取向
共有5%的學生喜歡莊嚴威武的音樂,其中女生占1%,男生占4%;37%的學生喜歡輕快活潑的音樂,其中女生占20%,男生占17%;29%的學生喜歡華麗抒情的音樂,其中女生占15%,男生占14%;29%的學生喜歡憂傷感人的音樂,其中女生占18%,男生占11%。數據證明:除了選擇“莊嚴威武”的學生男女比例出現失衡(屬于正?,F象)外,其它選項較為均衡。
學生之所以熱衷于“輕松活潑”的音樂,是因為高中學習生活壓力過重,并且缺乏活力。所以通過音樂放松身心、緩解不良情緒,并且激活動力。選擇“華麗抒情”者與選擇“憂傷感人”者持平,高中學生把音樂作為情感宣泄的有效途徑,正值青春期階段,高一學生不僅試圖從音樂當中獲得快樂,更把音樂作為訴說憂傷、抒發感情的知己。在忙碌的學習生活當中,負面情緒的積壓正是通過音樂疏通才得以緩解。也正因為此,人們才更加喜愛音樂。選擇“莊嚴威武”的學生非常少,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不斷社會化,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也得以生長,“男兒尚陽剛,女孩尚陰柔”的單一口味轉變為變幻豐富而又細膩的情感需求。由此可見,在遺傳因素、后天環境、主觀選擇和教育作用四個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能夠直接影響個人的發展。
4.樂器喜愛取向
共有32%的學生喜歡中國樂器,其中女生占12%,男生占20%;45%的學生喜歡西洋樂器,其中女生占31%,男生占14%;20%的學生喜歡打擊樂器,其中女生占7%,男生占13%;選擇其他的學生占3%,其中女生占2%,男生占1%。
在樂器興趣取向上,出現了男女失衡:男生相比女生而言更偏好中國樂器和打擊樂器,女生更偏好西洋樂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一點還值得進一步研究。但是,高一學生總體最喜愛西洋樂器是絕對的。這種興趣取向是有歷史原因的。自從1840年以來,中國處于被欺凌的被動局面,“學習西方”成為中華民族的有力吶喊,所以出現了很多崇洋現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識的提高,學生們逐漸意識到民族性性等因素,相信學生們能夠更好的處理本土化和多元化之間的關系。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選擇打擊樂器的學生2/3是男生,1/3是女生,打擊樂強烈的律動感是富有生命力的,“玩”打擊樂時的帥氣魅力也是人人向往的,所以,打擊樂永遠不會缺少粉絲。
5.音樂接觸途徑
共有59%的學生通過網絡接觸音樂,其中女生占34%,男生占25%;4%的學生通過廣播接觸音樂,其中女生占1%,男生占3%;33%的學生通過電視接觸音樂,其中女生占18%,男生占15%;0%的學生通過音樂會接觸音樂;4%的學生通過其他方式接觸音樂,其中女生占3%,男生占1%。
生長在科技時代,學生群體也深受計算機的影響,高達59%的學生通過網絡獲取音樂以及各種信息,而傳統的電視、廣播都退居其次。值得注意的是:被試群體中,沒有一個學生聽過音樂會,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直接原因:(1)條件局限:中小城市很少設置有音樂廳等藝術場所。(2)機會稀少:即使在鋼琴城等場所偶爾舉辦音樂會,也比較少有。(3)宣傳力度?。褐挥猩贁档摹叭热恕绷私庖魳窌呐e辦場所及時間。但是,隱藏在深層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因為文化氛圍不夠,是因為思維意識不重視,是因為態度觀念不端正,是因為音樂與考試無關、與利益無關、與生存無關……
6.音樂特長
共有21%的學生學習了西洋樂器,其中女生占15%,男生占6%;12%的學生學習了中國樂器,其中女生占10%,男生占2%;1%的學生學習了聲樂,其中女生占1%,男生占0%;48%的學生無音樂特長,其中女生占15%,男生占33%;18%的學生通過學習了其他音樂特長,其中女生占17%,男生占1%。
人們對西洋樂器的學習與對西洋音樂的喜愛程度是成正比的,西洋樂器的奢華高貴足以令人印象深刻,學習西洋樂器所帶來的功利性也極其誘人,西洋樂器的學習成本相當昂貴,它不僅是經濟基礎雄厚的象征,也是文化修養深厚的代表,所以,當今中國社會,學習西洋樂器(以鋼琴為主)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尚。但是,高達48%的學生沒有學習絲毫的音樂特長,這是部分地方教育的缺失,由于音樂師資的匱乏、音樂環境的薄弱、音樂美育的輕視等因素造成了這種尷尬局面,使得學生們日后進入社會缺少一種有效的交流途徑,缺少一種才華展示的可能性,所以,補上這一課,是早晚的事!因為,社會需求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音樂學習效果
1.課堂評價
1.1課堂喜愛程度
共有17%的學生非常喜歡音樂課,其中女生占11%,男生占6%;42%的學生比較喜歡音樂課,其中女生占20%,男生占22%;高達39%的學生持一般態度,其中女生占25%,男生占14%;不喜歡音樂課的學生占2%。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學生們對音樂的喜愛程度與對音樂課堂的喜愛程度有較大差異。學生們對音樂的熱愛是毫無置疑的,但是對音樂課堂的態度是有所保留的,甚至出現了負面情緒。這是為什么呢?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枯燥還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落后?是學校管理機制的懈怠還是學生音樂學習的吃力不討好?學生們究竟能夠在音樂課堂上收獲到哪些真才實學?又或者能夠激發出哪些學習的成就感和創新的靈感?這些問題都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予以正視。
1.2趣味活動
共有18%的學生認為音樂課上最有趣的活動是唱歌,其中女生占6%,男生占12%;58%的學生認為音樂課上最有趣的活動是欣賞音樂,其中女生占29%,男生占29%;13%的學生認為音樂課上最有趣的活動是創編表演,其中女生占9%,男生占4%;6%的學生認為音樂課上最有趣的活動是音樂知識,其中女生占4%,男生占2%;5%的學生認為音樂課上最有趣的活動是其他,其中女生占2%,男生占3%。
高中音樂課以欣賞音樂為主,所以選擇“欣賞音樂”一欄者占有絕對優勢,同時,由于歌詠比賽的廣泛舉辦,所以,一些學校會利用音樂課的時間和機會聚集學生學習唱歌,其中一些具有音樂天賦或者音樂能力較強的學生將有機會嶄露頭角,同時唱歌也是情感得到抒發、情緒得到排解的過程,所以唱歌活動也受到肯定。選擇創編表演的學生一般具有較強的內在表現欲,因為創造和表演都是“輸出”的過程,是內在修養外化的過程,這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能從中發現樂趣。選擇音樂知識的學生更多的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他們信仰“知識就是力量”,通過掌握音樂知識來了解音樂的門道進而鑒賞音樂是一個更科學有效的方法。選擇“其它”的學生抱著強烈的娛樂態度,他們希望通過音樂課得到徹底的放松,通過看電影、聽流行音樂來達到心靈的釋放,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心理具有普遍性,在學生們填寫的課堂建議中可見一斑。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1.3課堂氣氛
高達83%的學生認為音樂課堂氣氛是快樂輕松的,其中女生占46%,男生占37%;僅有9%的學生認為音樂課堂氣氛是嚴肅安靜的,其中女生占5%,男生占4%;僅有8%的學生認為音樂課堂氣氛是熱鬧沸騰的,其中女生占4%,男生占4%;0%的學生認為音樂課堂氣氛是緊張壓抑的。這一數字值得樂觀,因為學生們在音樂課上的身心感受是積極健康的,在緊張高壓的高中生活中,音樂課堂不僅從主觀上使學生得到了快樂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態,而且從客觀上促進了學生們的工作效率。
2.學習評價
2.1學習難點
共有40%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難點是識譜,其中女生占18%,男生占22%;14%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難點是表演,其中女生占9%,男生占5%;9%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難點是節奏協調,其中女生占3%,男生占6%;33%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難點是旋律音準,其中女生占19%,男生占14%;4%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難點是其他,其中女生占3%,男生占1%。由此可見,高中學生大部分對節奏的協調能力較好,但是仍然處于被動吸收音樂、模仿音樂的重復記憶階段。怎樣流利的識譜、怎樣順暢的將其演唱出來卻是一個難題。
2.2識譜能力
共有10%的學生認識五線譜,其中女生占4%,男生占6%;31%的學生認識簡譜,其中女生占17%,男生占14%;29%的學生認識五線譜和簡譜,其中女生占24%,男生占5%;30%的學生不識譜,其中女生占13%,男生占17%。通過對比可知,高中學生雖然大部分識譜,但是卻缺乏流暢性,無法真正達到看譜即唱的境界;高達30%的學生完全不識譜,給今后的音樂發展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2.3歌唱方法
共有13%的學生通過反復歌唱學習唱歌,其中女生占4%,男生占9%;24%的學生通過多聽多積累的方式學會唱歌,其中女生占9%,男生占15%;30%的學生通過尋找詞曲特點學習唱歌,其中女生占16%,男生占14%;33%的學生唱歌是跟著感覺走,其中女生占21%,男生占12%。如上所述,學生在旋律音準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礙,而且很多學生在歌唱技巧方面不得法,所以,出現了歌唱的從屬心態。
2.4課堂內容取向
共有9%的學生希望課上多學習音樂知識,其中女生占6%,男生占3%;16%的學生希望課上多學習表演創造,其中女生占10%,男生占6%;40%的學生希望課上多學習演唱演奏,其中女生占22%,男生占18%;32%的學生希望課上多欣賞音樂視頻,其中女生占15%,男生占17%;3%的學生希望課上多學習其它,其中女生占1%,男生占2%。由此可知,學生們心目中最鐘愛的活動是演唱演奏和欣賞音樂視頻。學生們希望通過音樂課收獲一門真正的技藝,并且通過音樂課拓寬自身的音樂視野,增加所見所聞。
2.5學習感受
共有69%的學生認為音樂動聽優美,其中女生占35%,男生占34%;1%的學生認為音樂易學易記,其中女生占1%,男生占0%;25%的學生認為音樂生動有趣,其中女生占20%,男生占5%;5%的學生選擇其它,其中女生占1%,男生占5%。由此可知,高中學生并不認為音樂容易學習,但是卻深深被其中的美妙感受所吸引。
2.6學習收獲
共有38%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使人快樂輕松,其中女生占20%,男生占18%;8%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使人豐富知識,其中女生占5%,男生占3%;28%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使人提高鑒賞審美能力,其中女生占19%,男生占9%;26%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使人得到情感表達、展現自我的機會,其中女生占13%,男生占13%。由此可知,高中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僅保持愉悅的心態,而且從中提高了審美能力、表達能力。
3.教師評價
3.1教師喜愛程度
共有29%的學生非常喜歡音樂教師,其中女生占16%,男生占13%;51%的學生比較喜歡音樂教師,其中女生占31%,男生占20%;20%的學生一般喜歡音樂教師,其中女生占10%,男生占10%;選擇“不喜歡”者為0%。由此可知,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共處與課堂交流比較融洽,這為音樂課堂的順利進行贏得了良好的基礎。
3.2教師優點
共有30%的學生認為音樂教師多才多藝,其中女生占20%,男生占10%;25%的學生認為音樂教師知識豐富,其中女生占14%,男生占11%;39%的學生認為音樂教師具有很強的個人魅力,其中女生占19%,男生占20%;6%的學生認為音樂教師具有其它優點,其中女生占4%,男生占2%。
三、調查后的思考及建議
高中階段的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本質和責任集中體現的集合點。因為高中學生具有最強烈的求知欲,最強烈的好奇心和最強烈的“愛美之心”。面對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嚴苛要求,面對中國應試教育的強壓機制,怎樣真正實現美育教育、真正激發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擺在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尊重、重視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只有考慮到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正確的處理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好奇心,才有可能讓孩子們在喜愛音樂的基礎上真正融入音樂、讀懂音樂,進而掌握音樂學習的能力,培育出高品質的藝術修養。
第二,改善課堂教學內容及形式,使其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只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才能夠不斷吸引中學生的眼球,使其保持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第三,增加互動交流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們在“玩中學”,在實踐的過程中感悟音樂,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和音樂學習的快樂,不僅音樂能力能夠得到迅速提高,更加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其樂觀向上,健康發展。
第四,樹立正確的音樂學習觀念。音樂學習固然可以放松身心,娛樂大眾,但是,音樂之所以作為一門必修課立足于中學課堂,就必然有其突出的價值和意義。音樂是一門語言,更是一種文化。只有音樂無國界,只有音樂最動人。所以,學生自身應該在娛樂身心的同時,想方設法的有所收獲,才能夠在音樂的海洋中獲取珍寶,相信這將會成為每一位學生受用一生的財富。
第五,學校建立專業完善的音樂學習評價機制。充分利用音樂教師的才能和優勢,使得音樂教學目標與實際的教學成果實現均衡統一,從長遠來看,這將為學生的科學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同時也為我國素質教育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對于每一位身處一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而言,高中學生的音樂學習問題都是任重而道遠的。只有不斷的總結經驗,集思廣益,才能夠靈活的把握好高中的音樂課堂,只有不斷的實際調研,溝通互動,才能夠真正實現我們發展音樂教育事業的初衷。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音樂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傅利民,翟靜雅.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音樂學習興趣調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2).
[4]馬達.音樂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5]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125[文章編號]1002-3054(2016)02-0001-07[文獻標識碼]A[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160201
一、中國傳統音樂跨文化傳播中的理解誤區
探討中國傳統音樂的跨文化傳播問題僅就漢民族的傳統音樂而論,一般包括民族器樂、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民歌、民間舞蹈音樂五大類。本文主要研究民族器樂。隨著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中國傳統音樂在孔子學院、漢語課堂和各種文化活動中頗受青睞。這是由于傳統音樂作為文化傳播載體,既能體現中華文化的精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語言障礙,獲得更直接的傳播效果,更容易被受眾接受,不至于因價值觀問題遭到排斥。筆者在十多年的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實踐以及對音樂工作者、漢語教師志愿者的調研中發現,雖然音樂無國界,但要讓文化背景迥異的西方聽眾深刻理解中國傳統音樂之美及其內涵卻也并非易事。筆者在國外曾多次舉辦關于中國音樂文化的展演活動及講座,如在澳大利亞為各國駐澳使團介紹中國音樂,組建國樂團進行演出,組織中國音樂學院紫禁城樂團在澳大利亞各大學的演出、交流活動,在“國際音樂節”“多元文化節”等多項文化活動中介紹、演奏中國音樂等?;貒?,筆者也曾用中英文給來自世界各國的五十多個代表團做過關于中國音樂的講座和表演,積累了大量的中國傳統音樂跨文化傳播經驗。筆者發現,大多數聽眾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藝術價值評價很高,但也有一些西方聽眾認為,中國音樂具有“節奏、旋律不明,規則不定”“旋律單一缺少變化”“聲音低微、震撼力不足”“樂器物理性差,合奏時嘈雜不共振”等特點,覺得其成就不如西方音樂。至于中國音樂蘊含的文化內涵,更少有聽眾能心領神會。出現這樣的理解誤區,是由于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方傳統音樂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音樂體系,二者之間在哲學內涵、審美觀念、表現形式、主題內容、表演方式、樂器特點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缥幕瘋鞑ケ旧硎且粋€編碼和解碼過程,中國傳統音樂的編碼系統并不為一般西方聽眾所熟悉。西方受眾在對中國音樂作品進行解讀時,總是帶著本我文化視角和美學積淀去感知、理解、評論、解碼“他者”音樂作品,由此極易產生誤解。若想將中國音樂獨特的審美意蘊和精神內涵傳播出去,傳播者在選擇曲目進行講解、演奏(或播放)時,必須注意兩種文化編碼體系的溝通,在了解中國音樂的同時,深入研究受眾的美學思想、音樂理念及對中國音樂的理解誤區,在比較兩種音樂的基礎上進行跨文化傳播。
二、傳統音樂節奏、旋律之美感及其內涵的跨文化傳播
跨文化傳播中的理解誤區是由于聽覺上的強烈落差、審美上的不同標準以及對異質文化內涵的不理解造成的。第一次聽中國傳統音樂時,有些西方聽眾覺得“節奏、旋律不明顯,過于自由,缺少規則”,還有些西方聽眾覺得“旋律過于平穩,缺少起伏變化”,對中國音樂節奏、旋律方面的美感提出質疑,認為不如西方音樂聽起來那么悅耳。針對這些理解誤區,傳播者在介紹旋律不太明顯或過于平穩的樂曲時,必須說清楚中國傳統音樂所具有的特點。1.“心理”和諧彰顯終極追求不同于西方音樂強調的聽覺“形式”和諧,中國音樂所要表達的美感是一種更加注重精神內容的“心理”和諧。這是由兩種音樂蘊涵的不同哲學理念所決定的。西方傳統音樂受西方哲學尤其是思維方式的影響,重視幾何、數理、邏輯,認為音樂之美來自于音樂“數”的和諧(例如復調、記譜、曲式等),音樂表現呈現出一種數列化、幾何化的趨勢。早在古希臘時期,畢達哥拉斯就通過對審美聽覺上的音樂諧和感與數量關系的研究,提出音樂是對立因素的和諧統一,使雜亂變成有序,使不協調變成協調。[1](P14)在這種思想影響下,通過聲學、物理、實驗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西方傳統音樂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樂音數理邏輯體系,該體系重視數列化,節奏明晰(如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劃分,強弱拍等)。例如巴赫創作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和莫扎特創作的《土耳其進行曲》,即使是第一次聽的人,也可以立即記住它們的節奏。西方傳統音樂幾乎完全不用散板,強弱拍的交替極有規則,并且不斷重復更替,從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這也是西方思維重視規則的體現。這種對數列、規則的強調,使得西方音樂很早就將音樂的手段由具體表現自然界中的音響抽象上升為純粹、完備、嚴密的形式邏輯體系。正因為如此,西方傳統音樂中才會出現大量單純表現某種樂器旋律、節奏形式,強調聽覺美感而無需內容的樂曲(如“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西方認為音樂之美來自于“數”的和諧(即外在的聽覺和諧)不同,中國傳統音樂雖然也強調和諧,但受中國哲學影響,重感性的中國思維方式強調心靈的感悟而非科學的分析,主要從心理而非數理方面獲得美感。中國人認為音樂之美來自于“心理”和諧,即儒家強調的音樂與道德、人情之和諧(美與善的統一);來自于道家提倡的心靈與自然之和諧,而非單純的節奏、旋律上“數”的和諧。簡言之,中國音樂的和諧不在“聲”與“聲”之間,而在“情”與“聲”之間。所以中國傳統音樂更重主題內容而非表現形式,不以給聽眾官能上的為目的,幾乎沒有單純表現某種樂器形式美的樂曲,且同一樂曲可由不同樂器演奏,如《梅花三弄》有笛曲、琴曲、箏曲、簫曲等。音樂的美不是靠旋律,而是靠音樂創造的意境、表達的情懷來表現,核心內容是“自然”和“情感”,即道儒之“心理”和諧。以古琴音樂為例,就文化內涵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樂器能在體現中國文化內涵上與古琴相比。唐代司馬承禎曾說“琴之為器也,德在其中”(《素琴傳》)。[2](P5687)古琴音樂不追求華麗的聲音效果,而追求“止于邪”“正人心”的道德責任,聽之最容易讓人體會“樂而不,哀而不傷”(《論語•八佾》),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無過無不及的儒家思想。古琴含蓄、內斂、迂回、曲折的演奏方式,其中寄寓的文人隱士恬淡清高、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也是儒道思想的體現。琴曲中的典故,《高山流水》的知音情誼,《漁樵問答》的淡泊出世,《瀟湘水云》的家國情懷,《鷗鷺忘機》的天人合一,更是儒道文化的集中反映。關于道家和儒家所強調的“自然”和“情感”,在跨文化傳播時,只需將流傳較廣的傳統曲目名字列出,幾乎所有國家的聽眾都能立刻體會到中國傳統樂曲多以自然為主題,表現天人、物我合一(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梅花三弄》《寒鴉戲水》等);或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為主題,強調通過琴聲來交流心靈(如《高山流水》《漁樵問答》《陽關三疊》《憶故人》等)。這與西方音樂有很大差異:西方音樂作品中不乏宏大敘事的英雄主題(如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不乏二元對立的沖突主題(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不乏表現單純形式美的樂曲,而中國音樂就如同中國的詩歌和繪畫作品一樣,總是與自然和情感相關。2.“彈性”節奏體現儒道精神對于西方聽眾認為中國傳統音樂“節奏、旋律過于自由,缺少規則”,跨文化傳播者必須闡明這恰恰是儒道精神的體現。西方傳統音樂除強調上文所說的“形式”和諧外,還傾向于一種向外的、對上帝力量的體驗以及由宗教性帶來的莊嚴肅穆的神圣感,因而注重演奏時的規范、整齊,自由度比較小。中國文人音樂卻有很強的自娛性,演奏時傾向于一種向內的自我修習,即儒家的修身養性,同時強調道家“主體與天地自然自由合一”的體驗:“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3](P15-16)所以中國傳統音樂在演奏時享有更大的自由度,一首樂曲雖有一定的音階、節奏形式,有強弱拍安排,但這一形式不是固定死板的,常常會加入其他的變化性節奏;在節拍方面也不像西方音樂那樣結構勻稱平衡、嚴格規范,重視強弱循環、時值長短,而是擁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很多樂曲都有自由節拍、散板部分,可以隨著音樂表現的需要由演奏者自主決定。這樣的自由性對器樂表演技法的影響很大,演奏者可以靈活自由地進行變音、加裝飾音、變節奏等豐富的藝術處理,也使每位演奏家甚至每一次演奏都充滿了偶然性與創造性。所以同一首曲子,有時會有幾十甚至上百種演繹版本。比如琴曲《平沙落雁》就有管平湖、張子謙等不同演奏家的幾十種版本。相較于西方音樂尊重原作者、突出作曲家的專曲專用方式,中國音樂更加突出表演藝術家,聽眾欣賞的是不同的演繹,即一曲多用。西方聽眾聽慣了西方音樂“剛性”節奏的耳朵,第一次聽中國音樂時,難免產生節奏過于“彈性”的印象。所以在進行跨文化傳播時,對于不太了解中國文化且音樂素養不夠好的聽眾,《酒狂》這種旋律和節奏較為明顯、有規則的曲目更易被接受。還有許多國際漢語教師喜歡選擇頗受歡迎的中國民歌《茉莉花》作為中國音樂的代表?!盾岳蚧ā纷?8世紀末起在歐洲廣泛傳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流暢的旋律和有規律的重復再現結構使歐洲人感到親切悅耳。但是傳播者也有責任讓聽眾認識到,大多數中國音樂演奏過程中的自由、“彈性”、即興性,正是“天人合一”的體現,也是中國哲學重直覺、靈感、靈活、變易的反映,即演奏者情緒與場地、聽眾在此時此地的交融。[4]3.線性旋律折射“平和”內涵對于西方聽眾認為中國傳統音樂“旋律過于平穩,缺少起伏變化”,傳播者需闡明兩點。一是中國音樂的聲部結構(又稱“織體”)與西方音樂不同。[5]西方傳統音樂的聲部結構以主調音樂體系為主,其他聲部通過襯托、突出、強化、渲染來豐滿主旋律的音響效果,即“和聲”。西方主要音樂形式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歌劇序曲等,都注重主調旋律與其他聲部的和聲關系,其音樂織體因多聲部重疊而表現為縱橫交錯的立體狀織體思維和復調、和聲的曲式結構。在音樂進行中,各個聲部的旋律既在橫向的維度上推進,也在縱向維度上以多種形式組合、堆砌,從而使西方音樂表現出一種立體感。與之相比,中國絕大部分傳統樂曲是單聲部曲,很少有主調、副調、和聲分部的問題,其音樂織體與旋律是重合的,是一種單純的橫線性織體,音樂的進行便是單一旋律橫向地延伸展開、回環重疊。在音調和旋律上,一般沒有太大的高低、強弱、快慢的對比和反差,樂曲始終保持一種調式,是一種平穩、清新的吟誦式風格,如《平湖秋月》《陽關三疊》。傳播者在介紹中國傳統樂曲時,需引導西方聽眾從單純的音色、線性的旋律中體會那種清晰的線條感。二是這種平穩的旋律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共性特征,即穩重、平和、諧調、統一,與強調沖突、對比的西方文化特征迥異。反映在音律構成方面,則是無半音的五聲體系(宮、商、角、徵、羽)組成的平和曲調。相較于歐洲七聲體系(1234567)的復雜、豐富,五聲體系旋律比較簡潔;相較于日本五聲體系(13467)的凄婉哀怨,中國的五聲體系(12356)由于不常用“4”和“7”而顯得較為明朗、愉悅、雅正、平和。每當筆者彈奏完樂曲后詢問各國聽眾對中國音樂的感受時,他們的回答大多是“relaxing”“peaceful”“gentle”?!捌胶汀钡拇_是中國傳統音樂的最顯著特征。深受傳統文化精神約束和規范的中國傳統音樂,不可能像西方音樂那樣受酒神精神影響,追求沉醉其中的聽覺,而是強調“樂而不,哀而不傷”,具有內斂含蓄的特質。儒家音樂的藝術境界是“和”:“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大樂與天地同和”(《禮記•樂記》)。這里的“和”有兩層涵義:一是和諧、諧調,二是平和。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國古典美學的“中和”原則。春秋吳國季札認為音樂應該“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之“季札觀樂”);齊國晏嬰主張樂曲“清濁、大小、短長、急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晏子春秋•外篇上》);嵇康認為可以移風易俗的雅樂(正聲)與聲的關鍵區別在于雅樂中存在著一種“平和”的精神,聲音應“平和而無哀樂”(嵇康《聲無哀樂論》)。[6](P196)古曲中流傳較廣的《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鷗鷺忘機》等,都具有平和、恬淡的特點。中國傳統音樂這種“平和”的特點是由儒家禮樂文化“禮”與“樂”統一、“仁”與“樂”合一決定的。禮和樂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國家,保持社會的和諧安定,就是首先通過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的樂曲來陶冶、調和國民的性情?!皹氛?,樂也”,音樂使人血氣平和,精神保持和諧愉悅的狀態,從而進一步達到家庭、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安定。所謂“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荀子•樂論》),最終達到人與大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也即“大樂與天地同和”(《禮記•樂記》)。這是儒家文化對藝術的基本要求:美與善統一,通過“樂”的形式使人們受到感化,維持秩序(“樂教”)。音樂之所以肩負著這樣的使命,是因為儒家認為“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禮記•樂記》)。儒家文化以音樂為精神安息之地,將“樂”視為人格完成的境界———“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強調人格向音樂的沉浸、融合———“凡音者,生人心者也”(《禮記•樂記》);“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白虎通•禮樂》)。有人認為這種包含了政教態度的禮樂是對音樂的制約,因其強調“禁”字,禁情、禁聲、禁欲、禁變,以德制情,以度限聲,以道制欲,重德輕藝。[7](P61)但是在道德滑坡、物欲橫流、社會浮躁、戾氣遍地的今天,這樣一種可以提升人格素養的“美善”音樂更具有傳播價值。德國伯樂高級文理中學高級教師維安雅女士在聽完筆者的講座和現場古箏、古琴演奏后說,希望能把中國傳統音樂引入德國中學課堂,因為她聽到中國傳統音樂的旋律如此平和,看到演奏者面部表情如此柔和、安寧,由此推斷中國傳統藝術可以熏陶和錘煉人的性情,而這種柔和、寧靜正是德國人應該學習的。英國著名漢學家閔福德先生也認為中國當代生活節奏太快,人心過于浮躁,讓他感受不到中華文化之美及其價值,所以像中國古典音樂這般恬淡、平和的藝術更值得傳播,因為它能讓心靈安寧、沉靜,更接近中華文化“和”的精神。
三、傳統音樂樂器特點及表演方式的跨文化傳播
初次欣賞中國傳統音樂時,有些西方聽眾覺得中國樂器聲音過于低微,震撼力不足。如英國哲學家羅素認為,“中國的某些古典音樂是非常優美的,可是他們的古典音樂,彈奏的聲音是這樣的微弱,以至只有一個人才能欣賞它”(《THEPROBLEMOFCHINA》)。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古琴音樂中。相對而言,喜歡古箏、琵琶、二胡音樂的聽眾更多。傳播者在介紹中國樂器尤其是聲音低柔的古琴、洞簫等樂器時,必須讓外國聽眾了解到,這種低微、輕柔的音色,恰恰是道家所追求的“至虛極,守靜篤”“大音希聲”“至樂無樂”的境界:“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莊子•天地》)。這種對“無聲之樂”的強調也和儒家美學思想一致:“樂由中出,故靜”,“人生而靜,天之性也”(《禮記•樂記》)。因此在欣賞中國傳統音樂時,傳播者需引導聽眾了解中國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在深度、力度、音效、虛實、韻味等方面都有別于西方音樂:從觸及靈魂、直指人心的深邃而非主題的深刻來欣賞其深度;體會清、微、淡、遠而非激昂、厚實、立體、震撼的音效力度;體會低微的音聲,甚至無聲之處的留白,并從“計白當黑”中體會虛實結合的美,而非實實在在的音符帶來的;重視“韻外之致、弦外之音”而非演奏技巧的高超、旋律的動聽。如介紹琴曲《憶故人》《鷗鷺忘機》時,重視樂曲首尾部分泛音帶來的想象空間及其所創造的“虛”“遠”、空靈、飄逸,在中間部分的“吟”“猱”“綽”“注”的虛音中體會對“無聲之樂”空白的強調,體會柔靜、淡雅的中國式“幽美”,而非陽剛、崇高的西方式“壯美”。在這一點上,許多了解中國音樂的西方聽眾都有深切體會。瑞典著名漢學家林西莉女士著迷于古琴深邃、低沉的音色,認為它發出來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她在琴曲低緩悠揚而又沉靜曠遠的音聲之中,常常會沉醉其中,物我兩忘,體會到一種超凡脫俗、蕩心滌慮的境界。[8](P38、43-56)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也認為,東方音樂之美能夠觸及人的靈魂。在澳大利亞,當筆者在不同場合介紹完中國音樂特點并選擇恰當曲目演奏后,許多聽眾也能體會到中國樂器特有的清和淡雅、安靜悠遠、低回婉轉,并進入一種超乎音響之上的“無聲之樂”的意境,體驗到“希聲”的境界?!鞍闹杏押脜f會”的一位長者在聽筆者彈奏古琴曲《憶故人》時潸然淚下,說自己雖然不懂漢語,也是第一次聽古琴音樂,但明顯感受到了那種思念之情。由于中國樂器具有這種內斂含蓄、超越感官、直達心靈、節奏自由的特性,單人單樂器獨奏遂成為傳統演奏形式,這也恰是中國音樂個性的體現,演奏者不必顧慮與樂隊合拍。如果說以樂治國側重的是群體性與社會和諧,那么傳統樂器則具有強烈的個體性,是琴人自我安頓、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能使演奏者的心靈與宇宙融為一體,超凡脫俗,蕩滌雜慮,去除躁動,回歸祥和,達到心靈的平衡。從傳播時的表演形式來說,中國樂器一般更適合獨奏或兩三件樂器合奏(如“琴簫合奏”),場面不大,烘托出意境,讓欣賞者細細品味。當然中國民間樂曲也有許多合奏形式,如江南絲竹、西安鼓樂、潮州音樂等,但最能體現中國音樂之美及其內涵的,仍是獨奏。中國音樂適合獨奏還由它的樂器材料所決定。西方樂器以金屬、塑料等工業制品為主,結構精細復雜,高中低音較為平衡,適合演奏和聲,并且音色豐富,音域寬廣,表現力強。西方對音樂聲學振動的研究使得聲樂與器樂音響形成標準化體系,表現為近“器聲”,追求一種共通性?!捌鳌奔匆环N非自然的人造物具。“器”的特點是不同于任何一種物具,但又能與任何物具的音色相融和。西方樂器絕大部分都有很好的融合功能,都能與其他樂器很和諧地合奏,形成綿密嚴實的音響織體,從而完美地為抽象的音樂邏輯服務。[9]因此西方音樂多以合奏為主,講究和聲、氣勢、立體音效,演出時外放、張揚、震撼力強。與西方樂器追求共性的特征不同,中國樂器以金、石、絲、木等自然材質為主,結構簡單,高音強,低音弱,各種樂器的音色不能融為一體,多不能演奏和聲。對于有一定音樂素養的人來說,很容易發現中國音樂合奏中的缺陷,即物理性差,合奏時嘈雜不共振,達不到和聲學要求的震動頻率上的數理和諧。利瑪竇第一次聽中國音樂合奏時就說,“聲音毫不和諧,亂作一團”,“中國人音樂的全部藝術似乎只在于產生一種單調的聲拍,因此,他們一點不懂把不同的音符組合起來可以產生變奏與和聲。然而他們自己非??湟麄兊囊魳罚珜τ谕鈬藖碚f,它卻只是嘈雜刺耳而已”。[10](P253-254)由于利瑪竇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的影響力,使后世西方人對中國傳統音樂產生了長期的負面認識。俄羅斯作曲家夏里柯(HarryOne,1885-1972)如此評價《旱天雷》:“中國民族樂隊的演奏情況,包括尖叫的笛子,調音不準的胡琴、揚琴、鑼、鈸……”[11](P23)面對這種評價,傳播者需指出這并非由于中國樂器制造技術不高造成的物理性差異,而與文化影響密切相關。儒、道文化重視現實生活中感性的生命體驗,反映在音樂上,便自然會重視能夠表達內心感受的人的嗓音,因為“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因此樂器的發音以模擬人聲為基礎,如二胡與小提琴相比較,雖然音色接近,但前者更富人聲韻味。中國音樂相比西方音樂而言更重情感表達,彰顯個性。這種表達往往不是通過數列邏輯的和諧創造的,而是通過聲部結構形式上的自由創造的,是靠接近人聲的樂器音色渲染的?;诖耍袊鴺菲鳑]有形成標準化和統一化的體系,即沒有進入“器”聲。[9]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對自然的貼近,對人體感官的尊重,也是對自然界事物獨特性的尊重。所以中國樂器中如編鐘、編磬、琴、箏、琵琶、二胡、簫等,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它們之間也因其各自的獨特性而很難完滿地融合為一個綿密的織體。即使是同一種樂器,制作者也力求做出的每一件樂器都具有獨一無二的音色,如斫琴師王鵬、李明忠、倪詩韻、馬維衡等所制之琴的音色就大相徑庭、各有千秋。這是中國傳統音樂最具個性特質的地方,所以不適宜作大規模的合奏,也不要求各樣樂器之間的緊密配合。即使偶有合奏,也總是幾件樂器的小范圍合奏,且合奏時盡量讓有特色的樂器獨奏或輪奏,以充分發揮其獨特音色。因此傳播者不能以為西方聽眾聽慣了合奏,或合奏音響效果更震撼而盲目選擇合奏曲目,也不要在攏音效果不好的大空間面對眾多聽眾演出,這樣聽眾是無法體會中國音樂細膩的情感表達的,擴音器里傳出的也常常是變味兒的琴聲。
四、受眾特點與傳播效果
在進行中國傳統音樂的跨文化傳播時,若想獲得良好的效果,除需注意節奏、旋律、樂器特點、表演方式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的介紹外,還要注意聽眾的特點。很多傳播者不區分“西方”概念,認為歐、美等國家聽眾都一樣,其實不然:對于重視思辨、哲學且音樂素養較高的聽眾(如德國聽眾),可以多引入儒道哲學、美學概念;對于重視歷史文化、情感表達的聽眾(如俄羅斯聽眾),可以選擇古琴音樂;對于第一次欣賞中國音樂且文化歷史較短暫的丹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聽眾,最好直接選擇旋律較為規則、或能明顯表達出主題內容的樂曲,如《高山流水》《夕陽簫鼓》《二泉映月》;而對于熟悉中國音樂中正平和特點的聽眾,則可以選擇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些“另類”樂曲,如《廣陵散》《十面埋伏》,讓聽眾體會除了清微淡遠的特色,中國音樂也有壯懷激烈的一面。即使是面對同一國家聽眾,也要區分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城市文化氛圍的差異。以澳大利亞為例,對以年輕人為主、保留傳統文化較少的城市(如布里斯班、悉尼)聽眾來說,活潑、歡快、熱烈一些的音樂更受歡迎;但對以中產階層為主、保留傳統文化更多的城市(如堪培拉、墨爾本)聽眾而言,平和、悠揚、寧靜的音樂則更易引起共鳴。筆者2010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做中國音樂的推廣活動時,曾邀請由中國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教師組成的紫禁城民樂團到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演出、講學。樂團原本希望演奏國內近些年流行的較為熱鬧、激烈的曲目,因為在國內演出時,激烈、熱鬧的曲目才有市場,安靜的傳統音樂已經被邊緣化,而且樂團在布里斯班演奏這些熱烈曲目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然而筆者和堪培拉主辦方根據當地聽眾的審美取向,最終決定將中國古典文學與安靜的古典音樂結合起來、以一種全新而特別的音樂形式呈現給聽眾,結果獲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許多聽眾評價說,看過多場中國藝術演出,但從未像此次這樣深切地感受到中國藝術之美,原來中國也有如此嚴肅高雅、震撼心靈的音樂。演出結束后,中國駐澳使館文化處的官員也提及,此前邀請過很多國內文藝團體到當地演出,從來沒有能以這種形式獲得成功。由此可見,關注并重視受眾特點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跨文化傳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文化背景、審美觀念迥異的聽眾,跨文化傳播者需闡明中國傳統音樂在節奏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度,注重“心理”而非“形式”和諧,強調自然與情感的主題,旋律雅正平和,美善統一,禮樂合一,樂器則音色清微淡遠,超越感官,觸及靈魂,演奏時注重虛實結合,創造出疏闊、空靈之美,且更適合獨奏。傳播者也要深入闡釋音樂中所蘊涵的儒道文化精髓,尋找合適的曲目及表演方式,讓聽眾避免種種理解誤區,真正體會到中國傳統音樂的美感及內涵。
注釋:
[1]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清)董誥等編,孫映達等點校.全唐文•卷九二四[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引自嵇康《贈秀才入軍•息徒蘭圃》詩。(魏)嵇康著,魯迅編.嵇康集[M].香港:新藝出版社,1973.
[4]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音樂表現形式的靈活自由,并不等同于手型、指法的自由。彈奏時的手型和指法是有嚴格規范的,并不鼓勵我行我素。
[5]“聲部結構”是指在樂曲中不同聲部的旋律得以組織搭配的方法和規律。[6]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卷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7]安娜.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音樂[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
[8][瑞典]林西莉著,許嵐、熊彪譯.古琴[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9]劉承華.中西樂器的音色特征及其文化內涵[J].樂器,1996(2).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對于普通的音樂聽眾,還是對于音樂的專門家來說,感情體驗都是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對于音樂的專門家來說,假如在欣賞音樂時只注意技巧、技術手法、結構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卻無動于衷,那么他對音樂的欣賞也只?quot;覘其文而未見其心,見其表而未見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與領會音樂的美。一位有經驗的英國音樂教育家曾告誡說:"不要允許你的批評性的敏捷聰明窒息你的情緒反應。那些專家們經常把他們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還說:"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動過貝多芬寫這一作品(指Waldstein)鋼琴奏鳴曲--引者注)的同樣感覺,或是認為你也有這種情感,你才有權利說你欣賞他。"②音樂是一種善于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欣賞者的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為正確的音樂欣賞。因此,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體驗,首先表現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比如,我們在聽到一首樂曲的時候,對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它或是快樂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憑借自己的感性經驗,自然地產生出一種體驗。這種伴隨著音樂感知而自然產生的感情體驗,就是我們所說的感性上的直接體驗。
例如,我們聽到這樣一個音樂主題:
例3快速地
鄭路、馬洪業:《北京喜訊到邊寨》
①布克(P.C.Buck):《音樂家心理學》,中譯本,第107頁。
②同上書,第104頁。
我們自然會從這個由弦樂器和木管樂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躍的音樂主題中,獲得一種歡樂和喜悅的感情體驗。
而當我們聽到下面這個緩慢的、如泣如訴的音樂主題時,一種悲苦、凄涼的感情會不由自主地在我們的心頭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當在鋼琴上響起了下面這個在左手持續不斷地上下滾動的音型襯托下,由右手奏出的號角般鏗鏘有力的音樂動機時:
例5
肖邦:《c小調練習曲》
音樂中所表達的那種激昂悲憤的感情波濤,會把我們深深地打動。
欣賞者從音樂中獲得的這種感情體驗,并不是由于標題或文字說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種感性上的直接體驗。當然,欣賞者能夠在自己的意識中,把從聽覺感受到的音樂音響轉化為感情的體驗,是要以正確的音樂感知為前提的,而當欣賞者對某種音樂音響及其藝術風格不熟悉,不能正確地進行音樂感知的時候,那他就不可能獲得正確的感情體驗。我在為學生講課的過程中所做的課堂實驗表明,學生們對于他們熟悉的音樂風格,盡管預先并不清楚聽的是什么樂曲,但還是能夠大體上正確地體驗到樂曲的感情性質。例如,在對樂曲不作任何說明的情況下,我為學生們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中第一樂章副部主題在展開部的變奏段落的錄音,然后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感情體驗,五個學生的回答分別是:
(1)回憶的、欲以掙脫某種糾纏。
(2)悲哀的、帶有哭泣的主題音調。
(3)充滿深沉的情緒。
(4)悲哀、哀怨。
(5)遠方的傾訴。
五個學生的答案用語雖然不同,但他們的感情體驗在性質上卻比較接近,而且與原作的感情內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這首樂曲中所抒發的對祖國的深切思念與身在異鄉所感到的孤寂與愁苦的感情,學生們感性的直覺也是能夠有所體驗的。
然而,學生們對具有他們所不熟悉的音樂音響與藝術風格的樂曲,在感情體驗上卻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在課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瀟湘水云》的主題呈示段落的錄音之后,照例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感情體驗,五個學生卻作出了各種不同的回答:1)敘述某種痛苦。
(2)憂郁而充滿一種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緒。
(4)喜悅。
(5)酒狂。
這里之所以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差異,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體驗,主要原因是有些學生很少接觸古琴音樂,對古琴音樂還不能正確地進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確地體驗樂曲的感情內涵。
我們上面所講的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性的或者說是直感式的感情體驗,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方式。然而,它畢竟是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一種初步體驗。如果欣賞者僅憑直感去進行體驗,雖然有可能體驗到樂曲的基本感情,但卻往往會局限于喜怒哀樂的感情類型的體驗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體驗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因此,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進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認識的參與,即欣賞者要從各個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只有在對樂曲感情賴以產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礎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準確地領會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學著作中所說?quot;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①
當然,我們這里是指對那些的確表現了深刻的感情內涵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而言。而我們之所以對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提出這種進一步的要求,是因為音樂中所表現的感情既不是一種與人的思想沒有什么聯系的神秘莫測的東西,也不是沒有生活基礎的主觀自生的東西。相反,音樂中的感情內涵是由一定的社會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聯系的。正如我國古典音樂論著《樂記》所說?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實踐論》,《選集》四卷本,第263頁。
②見《樂記》中的《樂本篇》。
音樂表現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現感情的同時,卻不能把感情所賴以產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礎同樣明確地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欣賞者在對音樂中的感情內涵憑借感性進行體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意識地運用理解因素,深入體驗樂曲感情表現的內涵。
由于音樂中的感情內涵常??梢栽谝魳芬酝獾囊蛩刂姓业嚼斫獾母鶕?,例如在聲樂作品中可以在標題和文字說明中找到根;在標題音樂中可以在標題和文字說明中找到根據,因此,在對聲樂作品與標題器樂作品的感情體驗中,對這些非音樂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對這些非音樂因素不予注意,而僅憑感性體驗是很難深刻領會樂曲的感情內涵,特別是它的社會意義的。音樂是一種表現生活的藝術,為了避免音響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進行藝術表現,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藝術相結合,這種做法早在音樂發展的原始時代的歌、舞、詩三位一體的形式中就已經開始了。由于這些非音樂因素已經和音樂緊密地融合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欣賞者在對音樂進行感情體驗時,就需要運用理解認識這一心理要素去對這個藝術整體加以研究,從而加深對音樂的感情內涵的體驗。
有些無標題音樂作品,并沒有綜合運用非音樂因素,但是卻并不意味著這些音樂中的感情表現就沒有它們的生活和思想基礎。為了更深入地體驗這類樂曲的感情內涵,欣賞者一方面要通過對音樂本身的反復傾聽,憑借直感更準確、更細致地去體驗樂曲的感情表現,另一方面也要從更廣闊的方面,特別是從樂曲產生的社會環境、作曲家的生活經歷、創作意圖、藝術風格等各個方面去進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對樂曲感情內涵的正確把握。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如果學生們通過理解認識的作用,了解到這部協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國時寫的作品,作者通過這部作品傾訴了他對遠隔重洋的祖國和親人的深切懷念,那么,學生們在欣賞過程中就會對這部作品的感情內涵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又如,對貝多芬的《愛格蒙特》所寫的十段配樂中的序曲,不了解這部戲劇的主人公愛格蒙特是十六世紀荷蘭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對他所領導的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和爭取獨立的斗爭也毫無所知,那么也就很難體驗到這部序曲中戲劇性的感情變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壯的頌歌和勝利的狂歡。如果欣賞者能夠充分發揮理解認時的作用,對這部戲劇的內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會對樂曲的感情內涵有更深刻的體驗,而這是單憑感性體驗所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對感情體驗的這種進一步的要求,卻并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能夠作到的。對音樂家和音樂作品創作情況的了解也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有條件進行的。而且,有許多無標題的器樂作品,作者在創作他們時往往沒有留下什么有關記述,作品本身也并沒有表現什么深刻的社會內容,而只是某種情緒的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對樂曲做出進一步的解釋,而只能憑借音響感知和對作者總的創作個性和風格的把握來體驗樂曲的感情。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對于絕大多數音樂欣賞者來說。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更多地還是以感受性的直觀形式進行的。象通常所說,欣賞者是處于一?quot;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理狀態之中,更何況音樂中所表達的感情,在很多情況下的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呢!這樣判斷一個欣賞者是否能夠借助于某種概念把體驗到的感情表達出來,而是要看要看欣賞者是否對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真正從內心里有所體驗,欣賞者的感情是否能夠在欣賞的過程中隨著音樂的進行而起伏、變化,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就可以說是對音樂中所表現的感受情有所體驗了。當然,我們這樣說也并不是否認理解認識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說明,這種理解認識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體驗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樂欣賞。
綜上所述,我認為欣賞者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首先對音樂表現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其次欣賞者要從各個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換句話說,欣賞者要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這是欣賞者在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當然,我又認為問題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音樂欣賞者的欣賞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個欣賞者都只能根據自己的不同生活經驗來體驗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因此,我們可以再從另外的角度去論證音樂欣賞活動是一種欣賞者的主體活動,欣賞者意識中的樂曲,必然滲透著他自己的主觀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創作這首樂曲時的感情體驗完全一樣。也就是說,音樂欣賞活動中主體與客體(欣賞者與被欣賞的樂曲)的關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證統一的關系。希望大家能對我提出的問題感興趣,能同我一起探討。本篇論文的寫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師與郗力紅老師的幫助,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