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48: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中化學知識要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016年云南省初中化學中考進行了一定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一是課程目標與內容要求的變化;二是試卷結構的變化;三是題型、題量、分值的變化。結合上述變化,將對初中化學中考復習提出一定建議。
一、初中化學中考復習中易出現的問題
1.復習的教學觀念需改善
在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中,每年初中化學中考的考點、考情都將發生一定的變化。但由于現階段大多數的學校和教師仍然將考試成績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因此,復都抱有較強的功利性,復習時也只是為了應付中考采取題海戰術,學生只是單純背誦、練習。這種方式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違背了新課改的要求,無法取得良好效果。
2.未對復習進行合理規劃
在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會根據新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備課,提前做好教學計劃,但對部分教師來說對于中考的復習卻缺乏相應的教學設計。具體表現在復習課教學隨意性大,缺乏科學的教學資料,復習課教學方式不科學,復習課教學未根據學生特點和認知能力來進行考量。加之,中考復習時間相對緊張,教師更缺乏足夠的時間進行教學設計,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二、初中化學中考復習策略
1.緊抓《考試說明》
每一年公布的《云南省初中學業水平標準與考試說明》(簡稱考試說明)都會將本年度中考命題的范圍與上一年的變動進行比較說明。因此,緊抓《考試說明》不但可以了解到考試命題重點,而且還可為復習指明方向,這對教師而言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如此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對說明中的各個要點做到心中有數,并根據各要點制訂出復習策略。同時在復習時能讓學生自行解決的,應當讓其自行解決,教師則將重點放在知識規律與信息的挖掘上,進而探究可能的出題點及知識的可擴展點。此外,教師還應當處理好《考試說明》與教材的關系。無論怎么樣教材依舊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資源,且當前的中考命題不會出現“偏、難、怪”的題型,不出帶有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色彩的題型,更加強調:立足教材基礎,培養學生能力。中考考點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只有緊緊抓住教材,才能抓住中考考點,也才能避免中考復習的盲目性。
2.精心規劃
由于初中化學的中考復習時間較為緊張,因此,教師應提升復習課的針對性和效率。為了避免復習課目標的不清,首先,教師要在認真學習《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將復習的重點放在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上;其次,教師需指定一個操作性強、精細的復習計劃,將復習的目標與主要內容都細化到每一節課上,以確保復習工作可達到預先計劃穩步推進;最后,教師應該提前做好教學資料的整理、收集,選取與中考考點密切相關的知識清單,并完成各專題達標測評試題的編制,使其具備高質量。
3.注重答題訓練
從今年的《考試說明》中可以看出,選擇題和填空簡答題仍占據重要的分值,分別為45分和33分,且選擇題和填空簡答題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基本化學用語、物質的變化及規律、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等。針對選擇題而言,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及化學學科特性,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和指導學生來復習,并要采取一定的激勵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針對填空簡單題,在復習時除了對知識的鞏固外,還要加強學生答題規范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審題能力,使學生會讀題、審題、分析題,并可根據題目的問題進行科學、規范的解答。
4.加強實驗教學
初中化學教材中的基本實驗是中考考試中的必考點,且占據的分值為16分,考查的教材實驗主要為燃燒的條件、電解水、二氧化碳的性質、金屬的銹蝕、分子運動現象等。中考考點中的實驗大多來自于教材或是略微改動后的,相對而言難度并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日常積累。故而在復習時教師可利用實驗教學作為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積極性的突破口,對教材中出現的探究實驗進行重點講解,針對實驗中提出的問題,可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同時進行思考,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其中原理,在實驗后再選取典型的試題進行講解,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在初中化學中考復習中有許多有效的策略,但由于各省區考試大綱和教材的不同,要求教師根據當地考試說明及教學實際,研究化學中考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特點,以把握好復習的要點。如此結合行之有效的復習策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
知識可視化研究的是視覺表征,在兩個或者兩個對象之間創造和傳遞知識的應用[1]。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知識可視化逐漸受到諸多教育家和教育實踐者的關注,如何利用知識可視化推動教學的發展,是當前教育界討論的熱點。
一、知識可視化的意義和理論基礎
(一)知識可視化的意義
知識可視化是研究如何應用視覺表征改進兩個或兩個對象之間復雜知識創造與傳遞的學科。知識可視化強調復雜知識的創造和傳遞,認為簡單易懂的知識僅僅靠文字就能夠傳遞、表達,沒有借助知識可視化的必要。在教學領域中,知識可視化將抽象的知識和概念以圖解的形式表達出來,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從而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創新[2]。
(二)知識可視化的理論基礎
知識可視化的理論基礎為雙重編碼理論,以視覺形式和語言形式呈現信息能夠增加記憶和識別。知識可視化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視覺表征、知識的傳播和創新,所以,現階段的學習理論、傳播理論和腦科學理論在知識探討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知識可視化理論。
二、知識可視化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利用視覺表征特點,直觀展現化學魅力
通過研究表明,化學教學中的視覺表征主要有思維導圖、概念圖、動畫、圖像和圖表等形式,多數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常常使用圖像和圖表來輔助教學,視覺表征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缺乏從知識可視化的角度去深度的剖析和制定教學策略,知識可視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還待進一步的發展和研究。
思維導圖是一種優秀的教學工具和教學策略,教師利用設計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率的方式,整合知識,簡化板書,在學生思維中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動畫的作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揭示事物的微觀結構,反映物質的本質結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微觀知識,了解微觀世界;演示化學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操作,幫助學生規范操作,防止意外發生,起到警示作用。圖像和圖表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到發散思維、整理思路和濃縮知識的作用。利用圖像創設教學情境,向學生展示試驗器材結構,利用圖表濃縮課本知識,便于學生整理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和區別,方便記憶。豐富的視頻、動畫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化學學習體驗,視覺表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化學、學習化學,在充分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在化學的世界中自由的遨游,并能夠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真正發揮初中化學教學的價值,避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成為“單一”、“枯燥”的代名詞。
(二)應用知識可視化理論,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在剛開學的階段,由于講的知識較少,課后沒有作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介紹給學生,說明思維導圖的用法,教給學生具體的畫法,并要求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筆記,最后上交驗收。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筆記進行點評,使學生熟練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的方法。
在《物質構成的奧秘》和《溶解現象》這兩章的教學中,可以使用概念圖的方法,因為這兩章的化學概念較為集中,通過概念圖的方法,可以向學生展示概念的來龍去脈和概念之間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概念圖幫助學生將概念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構建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網絡。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動畫可以展示電子的得失和化學反應的實質,展示原子分子的結構圖,幫助學生理解“最外層電子層數”的意義。通過動畫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元素和分子結構上的不同,從而從根本上理解化學的本質,為以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基礎。
圖像和圖表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圖像和圖表,利于學生深刻的認識概念。通過圖像和圖表,縱橫對比,明確概念,例如教師在講解元素的意義時,可以利用表格列舉氫原子和碳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讓學生總結出“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結論。濃縮要點,簡化筆記,例如在《常見的堿》的教學過程中,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研究和學習都是從俗稱、性質等幾個方面去進行的。通過濃縮要點的方式,以便學生在復習時總結歸納相近的知識。靈活運用表格,簡化筆記,例如二氧化碳、氧氣和氫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法都有著相似之處,可以將其整理歸納在同一個表格中,讓學生自主總結知識規律,將初中化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學生主動的發現知識的特點和區別,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記憶,區別于傳統的死記硬背,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知識可視化概念的出現,適應了信息時代的發展,迎合了對知識創造和傳播方式改變的新需求。視覺表征的概念給初中化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內涵,為教學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和道路。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視覺表征的概念精心設計教學概念,盡可能的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形象化、量化,提高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效率,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提升。
引言:
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工具,有黑板、投影儀等教學設備所不具備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大量圖片、實驗視頻,運用電子白板可以豐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形式,同時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電子白板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1電子白板可以生動演示化學實驗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
傳統的黑板無法及時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初中化學課本中的大量圖片和動態實驗過程。電子白板通過其強大的交互視覺演示功能,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上,生動演示了化學實驗的各個過程。教師通過電子白板,可以向學生演示微觀反應的全過程,使抽象的教材生動起來,創造活潑、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探索知識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分子的性質等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電子白板向學生演示分子的運動過程,在演示的過程中,不僅生動的將課本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展示給學生,同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效促進學生吸收消化知識的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電子白板可以優化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2.1電子白板可以清晰放大化學實驗內容和過程: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電子白板清晰放大化學實驗內容和過程,通過局部的放大向學生清晰展示化學實驗各個微觀的細節,提高學生實驗觀察的能力,培養學生化學實驗的思維。而通過黑板和投影儀方式進行的傳統化學教學,無法清晰的向學生重復展示化學實驗的內容和過程,使得部分學生無法清晰記憶化學實驗的全部過程和步驟,造成在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操作步驟錯亂。初中化學教學是一個不斷的、重復的過程,教師可以運用電子白板對化學實驗內容和過程不斷進行重復播放,使學生在觀看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牢固掌握知識點,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2.2電子白板具有知識點存儲功能:電子白板作為新興的現代教學工具,對知識點具有強大存儲功能。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對知識點、重點內容進行標注或者批注,同時利用電子白板可以重復存儲課程相關的知識點的特點,存儲教師在化學課堂上演示過程中標注的文字、要點。在教師備課和學生復習的過程中,可以重復播放和復習這些在講課過程中被重點標注過的知識點,在學生更直觀的看到教學知識點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3電子白板可以演示教師無法完成的化學實驗
高質量的初中化學教學需要以大量的化學實驗作為基礎,但是部分初中化學中所學習的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和危險性,受學校化學實驗室儀器配備不全或者安全等因素影響,部分初中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無法將化學課本中的實驗全部完成,這時電子白板可以彌補這部分缺失的化學實驗,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這部分化學實驗的過程。比如在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化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會造成空氣污染,如果化學實驗室的通風不好,會對學生和教師的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這種伴有有害氣體產生的化學實驗,運用電子白板在課堂上播放,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初中化學實驗所運用的儀器大部分為試管,試管實驗現象如果不明顯,無法保證教室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晰的看到教師實驗的過程、步驟和化學反應的過程。如果教師拿著做完實驗的試管到學生中間來回展示,變化過程學生不很清楚,同時會浪費很多課堂教學的時間。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試管實驗的過程和化學反應,通過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化學知識。同時,部分化學藥品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如果操作步驟錯誤、化學試劑的用量不當,可能產生危害性。通過運用電子白板進行模擬實驗,不會產生安全方面的隱患。進行模擬實驗,就是通過對錯誤的實驗步驟、錯誤的操作、化學試劑的錯誤選擇等進行錯誤實驗演示,向學生展示錯誤實驗所造成的化學反應、危害和后果。通過運用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模擬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可以使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過程中謹慎操作化學儀器,添加試劑,規范完成化學實驗,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步驟和結果的記憶。化學實驗的演示是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師需要綜合運用電子白板的各項功能,結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4傳統教學手段與電子白板相結合,整合教學資源
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授課教師、學生、教學環境三方面共同決定的。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取決于授課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初中化學教師可以選擇黑板和電子白板相互交換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左邊的電子白板上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化學實驗的操作和原理等內容,演示化學實驗的過程、各種化學反應現象,在右邊的黑板上向學生展示和講解化學公式的運用等強化內容。傳統的黑板教學缺乏生動的視覺效果,并且無法演示化學實驗的動態過程。而長期觀看電子白板會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同時長期使用電子白板會造成教師過分依賴于電子白板,忽視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因此,通過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將傳統黑板和電子白板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進行課堂教學,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結語:
電子白板是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工具,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具有其一定的優勢,可以生動的向學生演示化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可以有效避免化學實驗過程中由于錯誤操作而產生的危險等,同時,電子白板也具有其一定的劣勢,例如長期觀看會導致學生視覺疲勞、教師過分依賴于電子白板。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正確、有效的運用電子白板,通過與傳統黑板相結合的方式,縮小電子白板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弊病,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由于“一綱多本”體制的實施,作為教師使用哪種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透新大綱,嚴格按新大綱規定的教學要求進行教學,將課時集中到“是什么”、“怎么做”,以及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理解“為什么”這些方面。
二、不能為了追求教學內容的難度和深度而盲目拔高教學要求
新大綱對初中化學教學內容提出了4種不同層次的要求,這些層次及其比重(用知識要點數表示)分別為:常識性介紹17、了解36、理解8、掌握13。對不同內容所規定的不同層次的要求是師生教與學中在知識的難度和深度上的限定,也是為了從根本上避免盲目拔高。
當然,對學有余力的優生,從開發智力、提高能力出發,提高一點要求是允許的,但必須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實際。
三、不得以新增知識內容為借口,任意加大課時量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90082
初中化學作為自然科學課程之一,課堂教學包含理論與實驗兩方面。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又要配之以相應的實驗操作,讓學生在實驗中消化理論知識,并通過自身的思維能力分析實驗要點和操作原則,從中補充完善自己的化學知識體系。
受農村學習環境的影響,農村學生實驗能力普遍較差,而中考對實驗能力的要求卻逐年提高,且化學教師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動手與創新能力。只有在日常學習中,盡可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設計、自我監控等綜合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的主動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一、農村初中化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上,很多化學教師沒能正確處理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之間的關系,有人重理論輕實驗,有人輕實驗重理論,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
1.基礎知識教學抓不牢,學生沒能很好地掌握入門技巧。初中化學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基礎的化學入門知識以及培養基本的自然科學思維,這要求化學教師要狠抓化學基礎知識教育,穩扎穩打鞏固初中生的根基。就目前農村初中化學教學而言,教師只顧教學進度的推進,教學沒有能夠取得應有的成效,學生化學基礎薄弱,直接影響到了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2.實驗設備不足或過于陳舊,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農村初中教學投入有限,進而導致化學實驗設備的不足,老舊的設備沒能及時更換。教學硬件上的弱點是導致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不高的硬傷之一。此外,農村初中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仍停留在傳統的課本說教上,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略實驗操作的演示。
3.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的關系處理不當,教學效率不高。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學科之一,理論和實驗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農村初中化學教師仍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思維模式下,片面追求考試分數的提高,忽略學生探討科學、走近科學的潛質,注重課堂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化學實踐操作。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之間的關系長期處理不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正確處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關系
只有正確處理好化學課程理論和實驗的教學關系,讓兩者相輔相成,學生才能在理論學習時對實驗充滿好奇,在實驗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化學知識水平。筆者結合自身多年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經驗,認為應從以下幾點來改進初中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教學的關系:
1.加強對學生開展基礎知識教學,打好化學學習的根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的教學要立足于淺顯易懂的元素、公式以及化學現象,通過最基礎、最基本的教學來逐步引導學生接觸化學知識,形成初步的化學思維。化學教師要根據農村初中生的具體情況,不要片面追求教學進度,只有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化學課程教學,才能不斷打好農村初中生化學學習的根基。
2.充分發揮實驗操作的教學作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實驗教學可以活躍教學氛圍,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激發學生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化學實驗的每一個細節的操作都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課本上的知識點也將會呈現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在有趣的化學實驗中萌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助于學生主動地接受化學課程。
3.在理論知識教學中滲透實驗操作思維,在實驗操作中深化理論知識。自然科學的教學講究實驗與理論的結合,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將實驗與理論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論教學中灌輸實驗操作的思想,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又要不斷引申到理論知識的講解,這樣由表及里、層層推進的教學策略將不斷促進化學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給固體物質加熱時,一定要注意:“試管固定鐵架臺,鐵夾離口三分一,受熱試管口下傾,免使回水管炸裂,固體平鋪近管底,移動火焰勻均受熱,用畢待冷再拆卸,洗凈放穩莫著急”;在給液體物質加熱時,要注意:“盛液不過三分一,外壁拭干防燒裂,木夾持管手握柄,45度傾斜來加熱,液面液底勻受熱,管口對空不對人”。只有在實驗操作中不斷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學生才能及時吸收。
總之,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細致、全面地考量教學的目標,以學生為本,提出適應于課堂教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農村初中學校綜合教學條件比較薄弱,在化學實驗教學上的投入也相對較少,這就要求農村化學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運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將最多的知識教授給學生,讓理論知識教學和實驗操作高度融合,不斷促進農村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新課改需要初中化學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采取有效的認知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程目標確立的前提下,對學生學習參與的主動性、探究的趣味性和能動性進行引導,使學生信息搜集與處理的能力、新知識的獲取能力、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舊有許多問題有待改進和革新。所以針對初中化學教學具體內容和具體方法,制定并實施有效改進措施具有實際意義。
1.轉變思想,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具有主導性,學生學習處于被動地位。新課改的實施,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的主體性得到體現,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自主性被調動出來。
素質教學是新課改下創新的主要教學模式,科學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理念基礎,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化學是初中三年級學生首次接觸的課程,所以對化學現象、知識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同時會產生很多疑惑。此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對于相關知識的正確引導,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對于具有較強探究性與實踐性的化學知識的傳授非常重要。這需要教師轉變思想,改變學生接受知識的被動狀態,促使學生主動融入教學活動。例如,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法,搭建可供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激勵學生自我表現的勇氣。同時還需要教師利用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課堂引導,如在講解理論知識以前,可以將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歷史背景、名人逸事等穿來,使化學教學課堂充滿趣味性,進而培養學生在化學教學活動中的主動參與的能力和興趣。
2.寓教于樂,活躍教學活動氣氛
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調動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是新課改下師生相互交流的能動性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針對學生個體的性格特征、認知水平和課件內容,對教學的每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活躍教學活動的活躍氛圍,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心理。例如,在教學“燃燒條件”章節時,教師可利用探究、啟發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演示性實驗的引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實施動畫課件制作,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得到激發。在知識探索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正確的探索、發現與解決,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得到很好地調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主動性生成的先決條件,是快樂學習、高效學習的重要動力。
3.理實結合,增強學習創新意識
在初中化學實踐活動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化學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應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有利結合,對化學實驗進行合理設置,通過科學的化學實驗,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得到極大地提高。如在學習“空氣”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相關器材設置系列實驗對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測定,同時還可引導學生親自制作簡易的實驗裝置。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挖掘學習知識的潛能、鍛煉自主創新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利用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擴充一些適當的實驗課程,滿足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需求,并鼓勵學生參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4.剖析理解,強化知識實際運用
初中化學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概念教學,所以加深學習知識的理解運用需要學生對專業概念給予深刻的剖析。在初中化學中多數概念比較復雜、深刻,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需要教師對概念進行深入解析,便于學生理解。例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溶解度”就是其中的一處難點,不僅定義抽象,而且涉及諸多知識內容,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師可從溫度條件、溶劑量、溶液狀態等幾個要點入手對“溶解度”的概念進行剖析,對定義進行準確地把握,并達到運用熟練的效果。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不理解,導致學習乏味吃力,進而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對概念進行深刻剖析,可以使基礎知識得到強化,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
種種跡象表明,新課改環境下,以實驗操作為基礎的初中化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模式的革新、學生主體地位的提高及理論與實驗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教材對教學實驗進行科學設置、教學方法的多元化、生活化等,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有利于創新能力及問題探究能力、解決能力的培養,更是初中化學教學效果增強的決定性因素。
一、初中化學教學與多媒體融合的重要性
1.是化學學科特點的客觀要求。
化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綜合學科,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現象和規律,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受到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限制,實現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要點的難度比較大,更不用說能夠實現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了。初中化學教學與多媒體的融合,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把枯燥乏味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通過有趣的化學現象向學生傳達知識,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1]
2.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初中階段的學生貪玩、好奇心比較重,動手能力和表現的欲望都比較強,渴望獲得課堂的參與權,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是“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如果需要做實驗的話,也都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學生基本上很少有參與課堂的機會,從而造成學生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打破傳統化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實現教學與多媒體的融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神奇和奧秘,逐漸消除學習中的畏難情緒,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2]
3.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把多媒體資源應用于課堂教學并實現二者的完美融合,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化學知識和現象,給學生帶來一場視聽盛宴,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一過程就是學生獲得提升的過程,還可以幫助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二、初中化學教學與多媒體融合的實踐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有趣的情境導入課堂,便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化學課堂也就成功了一半。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例如課前播放動畫、視頻、科學史實等。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會發現情境中的問題,并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學習和討論,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便可以增強。
在學習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時,鑒于學生第一次接觸化學,為了制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學實驗和化學現象,展示一些圖片探明現實生活與化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然后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對實驗室形成簡單的認識,用插圖并配上文字信息,向學生介紹化學實驗器材的名稱和作用,讓學生對化學形成一個大概的框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模擬實驗,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的學習需要用很多實驗來驗證規律,但是其中有很多實驗是我們無法完成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依靠語言描述、板書或者是課件掛圖進行教學,學生很難準確把握和理解抽象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化學難題便也可以迎刃而解。
例如,在學習《分子原子》這一章節時,如果單純的口頭講解分子和原子的定義,學生就會聽得一頭霧水,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顯微鏡下放大幾十萬倍的水分子,告訴學生這就是構成水的最小微粒,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在此基礎之上告訴學生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
3.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多媒體技術,具有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可以對聲音、圖像等素材進行處理,把靜態變為動態,實現抽象事物的具體化,把瞬間的變化進行定格分析。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抽象思維等的障礙,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加以克服,從而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再加上教師的講解,便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章節時,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很可能認為化學比較枯燥、不容易理解,進而產生畏難情緒,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二維或三維圖像,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物質的結構和構成模型,更好的理解和區分分子、原子、離子的形態和特征。[3]
4.創設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要想實現初中化學課堂效率的提高,就要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有趣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多媒體教學方式與化學實驗之間存在很多契合點,實現化學教學與多媒體的融合,通過直觀、生動、啟發性的演示,創設一種具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學生就會逐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能夠從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粉體,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的需要,實現多媒體與實驗的融合,在學習《奇妙的二氧化碳》一節時,先選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一個人牽著一條狗進入一個神奇的山洞,走了不久狗便倒下死了,這個人便迅速逃出山洞。學生看完之后就會提出很多設想,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便被調動起來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是二氧化碳導致的,接著進行講解二氧化碳的性質,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全神貫注的聽講,課堂效率便可以有效提高。
結語:
綜合上文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與多媒體融合的探析,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多媒體資源的運用對于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需要。為了改變傳統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處,初中化學教師就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采取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從學習中發現快樂,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學案”是老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認識水平以及經驗知識,為指導學生編制的學習方案與知識結構。“學案”實質是老師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結構,成為教與學的橋梁,同時它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媒介,具有“導思、導聽、導讀、導做”的功能。而“學案導學”則是在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以增強學習能力為核心,用自主性學習的方式,不斷掌握各種技能訓練。從教學角度來看,初中化學實行“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進行教學。它轉變了傳統教學理念,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導學案”,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增強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學案導學”特點,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意義
(一)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在初中化學中實行“學案導學”的模式,教學重心由“教”轉入“學”,學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以及小結,在得到老師贊揚與鼓勵后,不僅能激發學習動機,還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自學探究中,他們會不斷意識到自身能力,從而學會利用潛在能力開始有效率的自學。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來看,老師一味的知識灌輸,讓學生沒有太多的思維空間,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質量不盡理想。而現代學案導學,則是老師不講或者少講,讓學生自己領會課本大意,進而養成樂學、善學的好習慣。
(二)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
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能快速掌握課本內容,還能開拓學生思維。在化學課堂中,發問質疑與自主回答的學生增多,要求上臺展示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從而在增強學生表現欲的同時,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系統透徹。
而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由于缺乏學習興趣,讓學習方法存在很多誤區。“學案導學”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培養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在方法指導中,對困難學生進行輔導。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案導學”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保障教學質量。
(三)能有效增強老師業務水平
在化學“學案導學”中,由于教學方式的轉變,對老師的備課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它要求老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工作,很少有預先設計好的,所以要求老師在融匯貫通的同時,進行更加全面、生動的講解。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老師必須致力于教材,以提高教學質量、保障學生學習成果為目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二、初中化學“學案導學”編制與實施
(一)初中化學“學案導學”編制
學案設計作為“學案導學”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教學成果的保障。因此,老師在備課中,必須根據生活實際、科學技術以及生產,增設對應的卡片資料、教學內容、試驗設計與教學探究等。在學案設計中,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習要點、思考問題與學法指導。學習目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在列出該課的知識要點后,再由學生進行自主歸納,幫助學生進行自學,進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教材的能力。思考問題,根據學習內容與目標,在設計相關問題的同時,不斷引領學生進行問題思考,這樣既有助于學生探討教材內容,還能培養學生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如:酸的化學性質學習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學習:在稀鹽酸中加入適量石蕊試液、酚酞有何現象?或者歸納酸的具體通性等。
以活動內容與學案設計為依據的載體,對引導學生化學結論的導出也有重要作用。在引導學生探尋學習策略、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學生體驗,讓學法更容易內化、領悟與運用。
在學案主體內容設計中,主要包括反思總結、問題探究以及課堂練習等相關內容。在問題探究中,必須根據教學目標與重點,讓生活聯系實際,在設計問題的同時,創設、安排更加有探究性情境。如:在堿的學習中,對于怎樣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映,可以從指示劑、氣壓變化與生物性質進行驗證。在反思性總結中,老師必須在學案設計中留有3到5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反思,進而鞏固所學知識。如:在堿的性質學習中,我們可以讓酸和堿進行對比,以免出現混淆。這也是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它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
(二)“學案導學”學模式的實施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為了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必須以學案為依據,指導學生進行導學。在這過程中,課前預習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必須讓學生以學案為依據,以學習重點、難點和目標為依據,進而在嘗試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在課堂中,老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預習交流,了解學生預習存在的問題,在積極探索中主動尋求他人幫助。在這過程中,學習就會由教變成自我需求,此時老師可以針對難于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個體發言以及全班辯證等不同的討論方式。
在課后,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系統的網絡,老師必須督促學生進行重點內容歸納、總結,在掌握解題思路與技巧的過程中,將相關思路梳理成線,進而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對于易漏、易錯的知識點,必須加強導向作用;如:在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學習中,應該及時總結歸納,在物質聯系的同時形成網絡。在課后練習中,可以設計1到2個指向性研究內容,或者將需要研究的內容和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專題活動,以展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讓課后、課內、課前形成一體的學習活動。
結束語:
“學案導學”作為當代教學的重要模式,對初中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根據指導思想,充分利用主體地位,有組織的進行教學工作。在重視學習方式、學習力度滲透的過程中,將學法與教法融為一體,進而為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背景和現狀
(一)研究背景
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是沒有設置化學課程的。因此對初中生來說,化學課程是一門相對較生疏的學科。但國家對通過學習化學應達到的內容、培養的能力規定得十分明確。初中化學教學要求兩方面:一是要求學生學會相應的化學知識;二是培養出中學生的實驗能力,讓他們在實驗中領悟相應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學校應適當開展并重視實驗教學,通過引進先進的器材,完善實驗方法,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學好初中化學。
(二)教學現狀
1.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課時分配緊張
初中化學是在初中九年級開始學習的,只有一年的時間來學習整個初中化學的知識,既包括書本知識,又包括實驗時間。明顯的,教師的教學時間非常緊張,即使按時完成教學計劃都有些緊張,再加上所有演示實驗的時間,因此,教師只能壓縮實驗時間。實驗教學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而且有效,對于化學實驗時間的壓縮,會使得學生不能及時思考實驗原理,能夠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很少,自然也就學不到關于實驗的相關操作和實驗技能了。
2.實驗設備不夠充足
學校配備的實驗設備不夠充足,由于實驗儀器和實驗藥品的缺少,導致教師在進行實驗時,總是不能順利進行。對于一些實驗要求低、儀器簡單的實驗,教師可以尋找一些替代品來代替,但是對于要求較高的實驗,教師則無法實施實驗。
二、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途徑
(一)完善實驗教學的評價體系
實驗教學是一種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強調學生的感受、思維與技能習得。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應用激勵手段評價學生,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初中生的競爭意識較強,當看到同學得到教師的鼓勵或者獎勵時,都希望自己也在班級中得到鼓勵或者贊賞。所以,我在組織化學實驗教學時,會在恰當的時候評價學生,當學生做題既迅速又準確時就鼓勵學生再接再厲、不要驕傲;當學生做題粗心又不重視的時候要鼓勵學生不要放棄,繼續加油。化學教師的評價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課堂評價的作用。
(二)因地制宜地激發興趣
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并且初中生的好奇心又強,思想又前衛,對于新鮮的事物又喜歡探究,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特點,給學生創造情境,讓學生輕松地學習化學。如口訣歌謠記憶法,學生剛接觸化學實驗的時候,實驗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很多,教師可以編成口訣幫助他們記憶。例如:取用藥品的操作要點:“固需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緩立”“塊狀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液體應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量筒的操作要點:“讀數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膠頭滴管的使用要點:“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對于化合價的知識可以這樣記憶: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從而讓學生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現象都要通過化學實驗來證實,如果僅靠教師講解可能使學生難以理解。初中化學實驗室的器材完備,教師水平較高,設施齊全,完全符合現代化教學的要求,那么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軟硬件條件就能得到保證。初中生思想成熟,自制力強,所以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比較輕松,教師只要適當引導就可以順利地完成教學。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可能會忽視實驗教學,認為實驗課上實驗器材和學生都難以管理。但是我卻認為實驗課必不可少,教學大綱既然規定了實驗內容,就必須按照要求進行教學。
(三)轉換教師的教學思想
轉換教師的教學思想,就要重視學生對實驗的動手操作體驗。化學實驗中各種可以觀察到的外部屬性,如色、味、態、聲、光、熱等現象,都依賴著學生的感官,之后還要通過自己的語言準確表達出來,進而推斷概括參與實驗的物質的相關性質或反應機理。通過化學教師的思想轉換,可改變教學中的實驗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實驗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四)增強實驗中的探究過程
1.注重團隊合作
在實驗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動組成團隊,有效的團隊合作既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又能夠相互監督、相互促進,還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討論,交流經驗。
2.實時記錄,注重過程
所有的事要都是離不開實驗記錄的,更何況創新性實驗。實時記錄可以完整有效地記錄實驗的過程和實驗中所產生的數據,從而為后續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
3.評價反思,改正不足
適時地評價反思是創新性實驗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實驗總會因為操作、儀器誤差、理論偏差等多種原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每次實驗之后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創新實驗中的不足,以此令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實驗內容和所要表達的原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各科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經歷了投影、錄音、錄像等過程,如今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知識點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1 初中化學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1.1 多媒體技術的演示功能
演示性教學,就指把主要的教學內容、示例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出來,幫助教師進行講解。初中化學課程包括了基礎理論學習和實驗動手操作,其中實驗操作是初中生必修的課程之一,通過化學實驗課程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讓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技巧。而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實際操作不當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化學實驗虛擬化,通過演示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詳細了解實驗步驟、注意要點、實驗規范等細節,讓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并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同時,多媒體技術的演示功能省去了大量板書時間,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講解,提高教學效率。
1.2 多媒體技術增強了初中生物課堂互動性
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傳統的教師講述的課堂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直觀地表現出來,讓教師和學生能夠處在相對統一的環境中,通過富有生趣的展現形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轉變以往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同時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不僅能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發現新知識,還能帶動學習困難的學生積極發表看法,增強學生信心。
2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策略
2.1 緊密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而初中化學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嶄新地進入到學生的學習客場中,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化學單調枯燥的化學方程式和反應現象讓學生難以適應和接受,因此,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相比于傳統初中化學課堂的灌輸式教學,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靈活根據課程安排組織教學內容,根據化學內在聯系和規律,將所要傳遞的信息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知識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例如傳授氮氣轉化為二氧化氮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結合諺語“雷雨發莊稼”,在學生面前展現雷雨過后,植物快速生長的畫面,而后提出問題:“為什么雷雨天氣過后,植物會快速生長?”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思考。而后再根據教學內容展示氮氣在雷擊作用下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融入水后成為植物生長的重要肥料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運用小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示,以此將化學課程從沉悶的說教式轉化為“動”起來的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2.2 展現多彩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動手熱情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針對課本中的化學實驗過程進行講解,將化學條件、化學結果和現象蒼白地讓學生強行記憶,這一過程不僅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融會貫通,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失去對實驗課程的參與熱情。
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實驗課教學變得形象生動,還省出了大量時間,提高了實驗課堂的知識密度。在開展化學實驗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從各方面收集素材,對實驗中的知識重點、實驗儀器、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和現象進行整理,將這些重要的知識內容利用多媒體的播放功能,以視頻、動畫的形式進行表現、放大和模擬,加以旁白解說化學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強學習的體驗感,進而讓學生在實驗課程中避免犯錯誤而保護自身,同時還能對化學知識進行再次強化、鞏固。
3 初中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的
3.1 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了有效的展示途徑,但是如果使用頻率過高,內容豐富,圖片花哨,動畫五花八門,這種完全依靠多媒體技術、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造成學生過多注視花花綠綠的圖片而缺少了主動思維的積極性。因此,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上最需要展現的東西在屏幕上呈現出來,引起學生的視覺沖擊,提高學生的記憶程度。
3.2 沒有取舍地展示多媒體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利用教師對教科書的解讀來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部分化學教師將課本中的化學方程式、圖例等大量搬到屏幕上,缺少創新,多媒體成為化學老師展示的“黑板”和省去板書的途徑,這種教學方式實際又回歸到傳統教學的“灌輸”模式之中,增加了學生負擔。
3.3 多媒體展示過于花哨
部分教師為了追求多媒體的視覺效果,將展示設計得色彩艷麗、豐富,而將實際的教學內容的設置放在其次。這種教學展示必然引起學生對色彩的關注,而缺少對知識的思考、記憶。因此在課件設計過程中應盡量簡潔、明了,方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