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調查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0 14:45: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移動支付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移動支付調查報告

篇(1)

[3]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EB/OL].,2016-04-28.

[8]楊揚.2013年湖北居民閱讀指數報告出爐[EB/OL].,2016-05-26.

篇(2)

移動支付被稱為互聯網的新起點,它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商機。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支付手段的電子化和移動化是必然趨勢。移動支付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它還是商業價值的創新。中國移動的介入,有可能動搖傳統支付方式。因為無論是從技術、資金、網絡,還是用戶基礎、可信度方面來講,中國都有著巨大的優勢。如果移動支付被人們接受,它將伴隨人們生活的分分秒秒。它為中國移動創造的價值,也將是之前任何業務無法比的。

據權威市場研究機構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98億元,比2009年增長308%。由于3G網絡發展及整體支付環境的改善,手機支付在未來兩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2012年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中國移動的手機支付試運營已經有了數年歷史,2010年又加大了投入力度。2月6日,中國移動北京公司與物美集團聯合宣布,中國移動北京公司的2000萬客戶當日起可在物美和美廉美的門店刷于機結賬。盡管在中國移動的大力推動下,移動支付產業出現了一個較好的發展勢態,市場上關于移動支付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但從目前的產業市場現狀來看,移動支付的廣泛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影響中國移動“支付”夢落地的主要原兇有以下幾點。

一、移動支付技術。移動支付業務對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移動支付需要一種既操作簡單,又安全、準確的可靠驗證機制。但中國的市場環境比其它任何國家都要復雜,移動支付技術引入后的本土化工作任重道遠。

二、安全性。移動支付安全性問題與上面所講的移動支付技術有一定的交叉。之所以把它單獨提出來講,是因為安全性在移動支付領域是一個關鍵性問題。移動支付要想有所發展必須在安全性、可信性方面有所突破。

篇(3)

調查報告還提到,2013年上半年,我國移動互聯網各應用領域網民規模均保持一定增長。交流溝通類應用和信息獲取類應用依然是手機端的主流應用,尤其手機搜索和手機聊天工具網民規模增長最多。網絡娛樂類應用和電子商務類應用的使用率整體看漲,尤其手機網絡視頻和手機網絡支付使用率漲幅較大,成為亮點。

如今手機再也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如此多樣化的無線應用在手機上“全面開花”,使小小的手機發展成為融交流溝通、信息獲取、社交、游戲、電子商務、支付等各類互聯網服務于一身的綜合平臺。對于手機網民來說,這個平臺滿足了他們多元化的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提升了手機網民的使用黏性;而對于企業來說,產品、品牌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得到快速、廣泛傳播,營銷作用巨大,商業價值無窮。

篇(4)

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airAD大氣創媒移動廣告平臺上的第三季度展示數與上季度相比增長了19.6%。點擊數較第一季同比增長13.2%。廣東、北京、上海、深圳、活躍度依舊名列前茅。與上季度相比增長2.1%,江蘇、四川、河北、山東等二線城市用戶較第二季度的相比增長27.3%,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覆蓋率進入穩定發展狀態。

2、智能手機的系統比例

airAD大氣創媒平臺上Android大軍依舊龐大,iOS系統與上季度相比增長5.6%。

3、移動設備對企業用戶的影響

1,2012年第三季度移動設備激活量排行榜TOP 10。

2,根據調查顯示,68%的企業員工離開辦公室后繼續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商業交流。他們平均每周使用移動設備交流的時間為5.8小時。

3,金融服務業是移動設備激活量的主要貢獻者,貢獻值為39.1%。其次是商業和專業服務、衛生保健、政府和高科技部門。

可見iPhone與iPad以絕對的優勢主導了企業客戶移動設備市場。

4、對于移動支付的男女對比

airAD大氣創媒平臺移動支付數據顯示,男性以33.1%的購買趨勢遠超女性21.4%。

男性使用移動設備支付的積極性高于女性。

雖然在移動支付行為上冰山MM們不夠熱情,但對于打折、優惠這樣的關鍵詞,始終能讓冷若冰山的妹紙們芳心大動喲。

5、各種智能手機用戶對待二維碼的態度。

airAD大氣創媒平臺調查報告顯示目前iOS設備用戶熱衷使用二維碼功能。占到了近57.6%的比例,是安卓用戶的1倍,而安卓用戶則出現緩慢下降趨勢。而曾經的智能機老大黑莓手機用戶的使用率更是跌至谷底。

6、三大應用市場的現況分析

蘋果的AppStore目前已經擁有超過70萬個應用,其中25萬個專門為iPad而開發。谷歌的GooglePlay用數量為64萬。微軟的WP商城應用數量已達到12.4萬。

AppStore中國區現況:AppStore正在迎來免費應用為王的時代。

7、iOS用戶與Android用戶對待新系統的態度

篇(5)

0引言

移動支付對于國人已不是一個新概念了,早在2000年初便得到移動運營商的大力推廣。但當時技術、政策、商業模式都處在萌芽階段,并沒有條件投入大規模商用,只是嘗試性的測試,小范圍內試運行,且也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幾年過去了,國內的移動支付依然是不溫不火地發展。而歐美,特別是日韓的移動支付已發展地如火如荼。移動支付是否能推廣關鍵在消費者手里。因此研究消費者如何評價這幾年的國內移動支付技術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很重要。

1潛在的巨大國內市場

1.1巨大的手機用戶群體

gsm協會于2008年4月16日在網上的最新調查報告稱,全球已有超過30億的手機用戶數量。

gsm協會指出全球最大的gsm市場在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己達5億9000萬,并且每月增加700多萬新用戶,對這第3個10億的貢獻為14%,毫無疑問2008年中國的手機用戶數量必將突破6億。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1.2巨大的銀行卡持有量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地方金融十一次論壇上,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介紹,到2007年9月底,中國銀行卡發卡量超過13億張,發卡機構達到183家。可見銀行卡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手機與銀行卡合二為一也成為一個大趨勢。

2引進計劃行為理論剖析移動支付遇到的瓶頸

2.1計劃行為理論(tpb)

根據tpb理論,人的行為模式受到3項內在因素影響:

(1)個人行為態度:個人對自己行為可能出現的結果的一種看法和觀點。

(2)主觀規范:對他人的標準化行為模式的主觀性感知。

(3)知覺行為控制:對于促進或阻礙行為效果的相關因素的認知。計劃行為理論模式圖如圖1所示。

 

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是決定行為意向的3個主要變量,態度越積極、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覺行為控制越強,行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2建立移動支付tpb模型

計劃行為理論是從信息加工的理論、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出發點解釋個體行為一般決策過程的理論。由于移動支付是一種個體理性行為,它不但受到個體主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還與外界的客觀環境等條件相關。所以本論文根據tpb理論,從個人內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來分析影響移動支付的行為,如圖2所示。

2.2.1影響移動支付的內部因素分析

tpb認為個人的行為意向是預測行為的最佳變量。在實際控制條件充分的情況下,行為意向直接決定行為。對于移動支付而言,個人想要使用移動支付的意向越強,代表他越可能從事該行為。

(1)移動支付的態度傾向

個人進行移動支付的態度傾向是個體對執行該特定行為喜愛或不喜愛程度的評估。例如,用戶在面對新的支付方式時,首先要先主觀判斷要不要更換手機,安全性如何,支付程序是否復雜,若不使用以后消費是否會不方便。這就涉及到移動支付中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安全問題和成本問題。

安全是制約移動支付發展的關鍵因素。資金安全永遠是銀行考慮的第一要素,也是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首要障礙。目前,我國手機支付實現技術主要有基于短信、wap、brew等技術,由技術原因造成的數據傳輸中的加密性和數據的實時性、完整性不夠,使得支付面臨安全隱患。手機由于攜帶的隨身性,其丟失和損壞造成個人信息泄密的概率較高,這也是手機支付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forresterresearch調查公司做過一份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認為信用卡安全是最大的問題。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手機支付的成本過高,支付程序繁瑣。這也是消費者比較關心的一方面。成本包括直接交易成本和使用支付服務的固定成本,還有技術上基礎設施的成本(例如用戶可能需要購買新的移動電話)。而新的支付系統需要新的硬件設備來支持這是必需的。

支付程序繁瑣一方面是由移動支付的產業鏈分工不明確,產業鏈效率低造成的。手機支付是個復雜的產業鏈,涉及銀行、信用卡組織、移動運營商、手機終端廠商、手機支付平臺提供商、商業機構、內容和服務提供商、用戶等多個環節,需要各個環節的聯合啟動推進產業發展。從而造成產業鏈協作效率低下。無論對于運營商還是銀行來講,做手機支付都需要重新對自有的網絡進行技術改造,并提供相應的額外服務。而對于銀聯來講,受制于自身的體制限制,業務創新和市場反應能力也相對較差。

(2)移動支付的主觀規范

移動支付的主觀規范是指個體在決策是否使用該服務時感知到的社會壓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團體對個體行為決策的影響。

移動支付的一方:年輕人喜歡追求時尚,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移動運營商應該注重推廣用戶體驗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

移動支付的另一方:商家。如果商家不支持移動支付方式,當客戶要求使用移動支付時,商家也會面對社會壓力和需求壓力。

(3)移動支付的知覺行為控制

移動支付的知覺行為控制是指個體感知到執行移動支付難易程度,它反映的是個體對促進或阻礙執行行為因素的知覺。個人認為自己承擔起移動支付帶來的成本壓力,或者是移動支付的資源或機會越多時,則他對執行該行為的控制知覺越強。移動支付的資源是指移動支付工具越來越電子化和移動化。移動電話、網絡、信息技術通常會加速移動支付的發展。使用移動支付的機會有很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車刷卡,在商場買東西刷信用卡等。越來越多的場合都會用到移動支付。而此時消費者就會比較容易接受移動支付。

2.2.2影響移動支付的外部因素分析

影響移動支付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因素和政策環境的因素。本節以tpb理論的外部變量為基礎,來分析影響移動支付的主要外部因素。具體包括:

(1)用戶年齡:據中國信息產業部于2008年1月28日的最新統計顯示,截止2007年末,中國手機普及率已達41.6%。而據“2007中國首屆城市移動信息化創新論壇”上公布的數據,目前我過城市移動電話普及率為93%。而在年輕人當中這一數據更高。所以移動支付的用戶群還是集中在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2)受教育程度:由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報告稱,受教育時間越長的人,獲得就業和高薪的可能性越大腳。而這也直接關系到他們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的程度。

(3)使用手機或網絡的技巧:年輕人更傾向于使用多功能手機,包括聽音樂,手機上網,拍照等。而老年人只局限在打電話或發短信等簡單的功能。

(4)政策環境因素: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夠健全。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信用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信用作為一個文化問題,它的培養是需要一個很長周期的,需要一個真正完善和深入人心的漫長過程。根據調查顯示,國內的手機用戶中有超過90%的曾經收到過欺詐短信,更有半數以上的用戶對通過手機進行支付的安全性抱有懷疑態度。

3移動支付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根據以上的分析,一下就手機終端的改造,支付的安全問題,支付的程序方面提出3個解決方案:

3.1手機終端的低成本改造方案

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定制合作是日本手機市場的通行法則。這一模式目前已相繼被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運營商所借鑒。目前,主要的移動設備制造商,諾基亞、索尼一愛立信、西門子、摩托羅拉等提出了各自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同時移動支付應用也對移動終端提出了特殊的功能要求。圖3就提出了一種移動支付手機終端改造方案。

rf_id(radi0frequencyidentiifcation)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可以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此技術已上公交卡業務上廣泛應用。

在手機主板上嵌入rfid模塊,只需對手機做些小的改動,就可以實現此功能。ic卡嵌在手機背殼上,ic卡是獨立的,該卡既可以接受rfid讀寫模塊的操作,又可以接受商戶終端的操作。rfid讀寫模塊主要作用是修改ic卡上的金額,比如用戶消費或充值時。ic卡的獨立性保證了ic卡發行方的利益和積極性。

3.2安全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安全問題是最大的隱患之一。安全包括數據的完整性、用戶身份的認證、驗證、數據的保密性、交易的不可抵賴性。具體講就是消費者認為,數據從手機向銷售點讀卡機傳送過程中,無論其傳遞途徑是移動網絡、紅外線技術或是藍牙這類無線網絡,都有極大的可能被攔截“。此外,手機被盜或丟失同樣也帶來安全隱患。我們就其中一個重要的交易環節來說明。手機支付過程如圖4所示。

此交易過程有幾個關鍵點:敏感數據從手機向讀卡機傳送,攜帶銀行賬號及支付密碼的數據向銀行或第三方傳送及其返回過程都存在著安全隱患。

解決方案:要制定更高的技術安全規范。我們可以借鑒韓國sk電信公司的monet業務方案,當使用支付業務時,設置個人認證號碼(pin)、賬戶密碼和保安卡等,采用三重安全防衛。保安卡的功能類似副卡,一旦手機丟失或被盜就可以使用副卡。而當用戶輸入密碼時,若超過規定次數,就自動鎖住,避免用戶手機丟失時他人的惡意盜用。

3.3成本、過程繁瑣問題及解決方案

造成支付繁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支付產業鏈涉及眾多角色。用戶使用支付業務時要通過各方驗證,輸入各種驗證信息,這導致了支付過程的繁雜和效率低下。本論文提出了一種優化的手機支付應用模式。如圖5所示。

此種模式是采用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是適合中國國情的。

對銀行而言,其機會與挑戰就在于將其現有的服務連接到移動裝置上去。銀行擁有以現金、信用卡及支票為基礎的支付系統,并在重要的相關服務中占據著壟斷性地位。而在中國移動運營商是不可能繞開銀行系統而自立門戶,主管用戶賬戶的鑒定、清算等敏感業務的。

目前在日韓用卡支付已成為主要的支付手段。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移動購物等日益成為流行的消費及購物方式,這導致了傳統的銀行業務不足以滿足消費者對消費自由度、便利以及節約時間的需求。國內的銀行應有危機意識,要重視消費者的需求。

篇(6)

0引言

移動支付對于國人已不是一個新概念了,早在2000年初便得到移動運營商的大力推廣。但當時技術、政策、商業模式都處在萌芽階段,并沒有條件投入大規模商用,只是嘗試性的測試,小范圍內試運行,且也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幾年過去了,國內的移動支付依然是不溫不火地發展。而歐美,特別是日韓的移動支付已發展地如火如荼。移動支付是否能推廣關鍵在消費者手里。因此研究消費者如何評價這幾年的國內移動支付技術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很重要。

1潛在的巨大國內市場

1.1巨大的手機用戶群體

GSM協會于2008年4月16日在網上的最新調查報告稱,全球已有超過30億的手機用戶數量。

GSM協會指出全球最大的GSM市場在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己達5億9000萬,并且每月增加700多萬新用戶,對這第3個10億的貢獻為14%,毫無疑問2008年中國的手機用戶數量必將突破6億。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1.2巨大的銀行卡持有量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地方金融十一次論壇上,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介紹,到2007年9月底,中國銀行卡發卡量超過13億張,發卡機構達到183家。可見銀行卡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手機與銀行卡合二為一也成為一個大趨勢。

2引進計劃行為理論剖析移動支付遇到的瓶頸

2.1計劃行為理論(TPB)

根據TPB理論,人的行為模式受到3項內在因素影響:

(1)個人行為態度:個人對自己行為可能出現的結果的一種看法和觀點。

(2)主觀規范:對他人的標準化行為模式的主觀性感知。

(3)知覺行為控制:對于促進或阻礙行為效果的相關因素的認知。計劃行為理論模式圖如圖1所示。

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是決定行為意向的3個主要變量,態度越積極、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覺行為控制越強,行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2建立移動支付TPB模型

計劃行為理論是從信息加工的理論、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出發點解釋個體行為一般決策過程的理論。由于移動支付是一種個體理性行為,它不但受到個體主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還與外界的客觀環境等條件相關。所以本論文根據TPB理論,從個人內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來分析影響移動支付的行為,如圖2所示。

2.2.1影響移動支付的內部因素分析

TPB認為個人的行為意向是預測行為的最佳變量。在實際控制條件充分的情況下,行為意向直接決定行為。對于移動支付而言,個人想要使用移動支付的意向越強,代表他越可能從事該行為。

(1)移動支付的態度傾向

個人進行移動支付的態度傾向是個體對執行該特定行為喜愛或不喜愛程度的評估。例如,用戶在面對新的支付方式時,首先要先主觀判斷要不要更換手機,安全性如何,支付程序是否復雜,若不使用以后消費是否會不方便。這就涉及到移動支付中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安全問題和成本問題。

安全是制約移動支付發展的關鍵因素。資金安全永遠是銀行考慮的第一要素,也是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首要障礙。目前,我國手機支付實現技術主要有基于短信、WAP、BREW等技術,由技術原因造成的數據傳輸中的加密性和數據的實時性、完整性不夠,使得支付面臨安全隱患。手機由于攜帶的隨身性,其丟失和損壞造成個人信息泄密的概率較高,這也是手機支付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ForresterResearch調查公司做過一份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認為信用卡安全是最大的問題。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手機支付的成本過高,支付程序繁瑣。這也是消費者比較關心的一方面。成本包括直接交易成本和使用支付服務的固定成本,還有技術上基礎設施的成本(例如用戶可能需要購買新的移動電話)。而新的支付系統需要新的硬件設備來支持這是必需的。

支付程序繁瑣一方面是由移動支付的產業鏈分工不明確,產業鏈效率低造成的。手機支付是個復雜的產業鏈,涉及銀行、信用卡組織、移動運營商、手機終端廠商、手機支付平臺提供商、商業機構、內容和服務提供商、用戶等多個環節,需要各個環節的聯合啟動推進產業發展。從而造成產業鏈協作效率低下。無論對于運營商還是銀行來講,做手機支付都需要重新對自有的網絡進行技術改造,并提供相應的額外服務。而對于銀聯來講,受制于自身的體制限制,業務創新和市場反應能力也相對較差。

(2)移動支付的主觀規范

移動支付的主觀規范是指個體在決策是否使用該服務時感知到的社會壓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團體對個體行為決策的影響。

移動支付的一方:年輕人喜歡追求時尚,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移動運營商應該注重推廣用戶體驗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

移動支付的另一方:商家。如果商家不支持移動支付方式,當客戶要求使用移動支付時,商家也會面對社會壓力和需求壓力。

(3)移動支付的知覺行為控制

移動支付的知覺行為控制是指個體感知到執行移動支付難易程度,它反映的是個體對促進或阻礙執行行為因素的知覺。個人認為自己承擔起移動支付帶來的成本壓力,或者是移動支付的資源或機會越多時,則他對執行該行為的控制知覺越強。移動支付的資源是指移動支付工具越來越電子化和移動化。移動電話、網絡、信息技術通常會加速移動支付的發展。使用移動支付的機會有很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車刷卡,在商場買東西刷信用卡等。越來越多的場合都會用到移動支付。而此時消費者就會比較容易接受移動支付。

2.2.2影響移動支付的外部因素分析

影響移動支付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因素和政策環境的因素。本節以TPB理論的外部變量為基礎,來分析影響移動支付的主要外部因素。具體包括:

(1)用戶年齡:據中國信息產業部于2008年1月28日的最新統計顯示,截止2007年末,中國手機普及率已達41.6%。而據“2007中國首屆城市移動信息化創新論壇”上公布的數據,目前我過城市移動電話普及率為93%。而在年輕人當中這一數據更高。所以移動支付的用戶群還是集中在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2)受教育程度:由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報告稱,受教育時間越長的人,獲得就業和高薪的可能性越大腳。而這也直接關系到他們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的程度。

(3)使用手機或網絡的技巧:年輕人更傾向于使用多功能手機,包括聽音樂,手機上網,拍照等。而老年人只局限在打電話或發短信等簡單的功能。

(4)政策環境因素: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夠健全。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信用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信用作為一個文化問題,它的培養是需要一個很長周期的,需要一個真正完善和深入人心的漫長過程。根據調查顯示,國內的手機用戶中有超過90%的曾經收到過欺詐短信,更有半數以上的用戶對通過手機進行支付的安全性抱有懷疑態度。

3移動支付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根據以上的分析,一下就手機終端的改造,支付的安全問題,支付的程序方面提出3個解決方案:

3.1手機終端的低成本改造方案

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定制合作是日本手機市場的通行法則。這一模式目前已相繼被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運營商所借鑒。目前,主要的移動設備制造商,諾基亞、索尼一愛立信、西門子、摩托羅拉等提出了各自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同時移動支付應用也對移動終端提出了特殊的功能要求。圖3就提出了一種移動支付手機終端改造方案。

RF_ID(radi0frequencyidentiifcation)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可以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此技術已上公交卡業務上廣泛應用。

在手機主板上嵌入RFID模塊,只需對手機做些小的改動,就可以實現此功能。IC卡嵌在手機背殼上,IC卡是獨立的,該卡既可以接受RFID讀寫模塊的操作,又可以接受商戶終端的操作。RFID讀寫模塊主要作用是修改IC卡上的金額,比如用戶消費或充值時。IC卡的獨立性保證了Ic卡發行方的利益和積極性。

3.2安全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安全問題是最大的隱患之一。安全包括數據的完整性、用戶身份的認證、驗證、數據的保密性、交易的不可抵賴性。具體講就是消費者認為,數據從手機向銷售點讀卡機傳送過程中,無論其傳遞途徑是移動網絡、紅外線技術或是藍牙這類無線網絡,都有極大的可能被攔截“。此外,手機被盜或丟失同樣也帶來安全隱患。我們就其中一個重要的交易環節來說明。手機支付過程如圖4所示。

此交易過程有幾個關鍵點:敏感數據從手機向讀卡機傳送,攜帶銀行賬號及支付密碼的數據向銀行或第三方傳送及其返回過程都存在著安全隱患。

解決方案:要制定更高的技術安全規范。我們可以借鑒韓國SK電信公司的MONET業務方案,當使用支付業務時,設置個人認證號碼(PIN)、賬戶密碼和保安卡等,采用三重安全防衛。保安卡的功能類似副卡,一旦手機丟失或被盜就可以使用副卡。而當用戶輸入密碼時,若超過規定次數,就自動鎖住,避免用戶手機丟失時他人的惡意盜用。

3.3成本、過程繁瑣問題及解決方案

造成支付繁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支付產業鏈涉及眾多角色。用戶使用支付業務時要通過各方驗證,輸入各種驗證信息,這導致了支付過程的繁雜和效率低下。本論文提出了一種優化的手機支付應用模式。如圖5所示。

此種模式是采用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是適合中國國情的。

對銀行而言,其機會與挑戰就在于將其現有的服務連接到移動裝置上去。銀行擁有以現金、信用卡及支票為基礎的支付系統,并在重要的相關服務中占據著壟斷性地位。而在中國移動運營商是不可能繞開銀行系統而自立門戶,主管用戶賬戶的鑒定、清算等敏感業務的。

目前在日韓用卡支付已成為主要的支付手段。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移動購物等日益成為流行的消費及購物方式,這導致了傳統的銀行業務不足以滿足消費者對消費自由度、便利以及節約時間的需求。國內的銀行應有危機意識,要重視消費者的需求。

篇(7)

[中圖分類號]F8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21-0121-03

1互聯網金融概念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與互聯網二者相結合的產物,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流轉和相關信息傳遞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不同于傳統金融的是:金融業務所采用的媒介不同,金融參與者通過互聯網進行直接接觸,使得金融業務的透明度更高,中間成本更低,方式上更為便捷。

2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自從互聯網技術誕生后,互聯網金融便存在著兩個路徑發展:一個是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化發展,即互聯網進軍金融,一個是金融企業的互聯網化發展,即銀行等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渠道實現現有業務。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新型業態下,金融機構通過深入的變革來為客戶提供適用于互聯網特征的金融服務,即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都和金融行業有關。但從當前形勢來看,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化發展明顯處于攻勢,互聯網企業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地蠶食著傳統銀行業務。阿里巴巴旗下一對叫作支付寶和余額寶的“兄弟”在2013年,攜著“大平臺”和“大數據”兩把尚方寶劍,氣宇軒昂地向傳統的銀行業進行沖擊。而銀行業的互聯網金融陣營稍顯被動,對于突如其來的互聯網企業競爭對手,疲于應付,傳統銀行的互聯網化則更多地止步于電子銀行,電子銀行對銀行來說僅僅是多了一種渠道。

21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

隨著互聯網交易平臺的迅速發展,作為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截至2014年,央行已為支付寶、銀聯電子支付、財付通、易寶支付等200多家企業頒發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出現,既解決買賣雙方相互不信任的尷尬問題,又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年至今,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總金額由2356億元飛速躍進到2012年的38萬億元,2013年上半年實現了214萬億元的總支付金額,預計全年將達到641萬億元,而2014年將達到10萬億元左右。

根據《2013―2018年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全景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613%的中國網民使用第三方支付完成在線支付,僅次于網上銀行直接支付;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僅次于網銀,成為網民第二大電子支付方式。

22移動支付業務保持高位增長

隨著移動技術的成熟發展,近年以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主的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蘋果、安卓系統等移動互聯網支付以雨后春筍般的速度急速發展,并初具規模。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主頁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數達187億戶,交易額達742億元,同比增長678%;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年度交易規模突破千億元,達15114億元,同比增長892%;2013年,移動支付業務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86%和31756%。

23網絡理財迅速發展

網絡理財指的是投資人(或家庭)通過互聯網獲知商家提供的理財產品信息,根據外界條件等的變化對其剩余資產的存在形態進行適時調整,以實現個人或家庭資產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在這個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金融信息爆炸的年代,網絡理財為投資人尤其是個人理財投資者提供極大便利性。

以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額寶”來說,它以“一元起售,草根理財”觀念深入人心,2013年年末的數據,“余額寶”在半個月內規模增長到接近650億元。公募行業的規模排序昨日生變,一年前規模排名行業46位的天弘基金,憑借規模超過2500億元的余額寶,一舉成為公募基金行業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公司。

3互聯網金融下的電子銀行發展對策

互聯網金融正以迅猛的發展態勢影響銀行業的運營模式和發展戰略,2014年3月4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易綱兩位全國政協委員均一致表示鼓勵互聯網金融。他們深知以賺取存貸差利率作為贏利主渠道的時代即將過去。傳統銀行都在積極拓展各自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改進互聯網技術,搭建物理大平臺,以電子銀行為主陣地,推進金融電商化進程,開啟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銀行業來說是起到了“鲇魚效應”,為了搶回失去的陣地,建行也使出了“渾身解數”,建行在各大銀行系統中率先發力,籌建了名為“善融商務”的電子商務平臺,以專業化金融服務為依托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為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客戶提品信息、在線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等業務,劍指互聯網金融。

31重視用戶體驗,完善服務質量

對于傳統銀行來說,最大的挑戰,在于思維方式的改變。互聯網金融不可逆的形勢會帶來銀行內部技術、人才以及各種機制、政策的調整。對電子銀行這個團隊來說,是打造客戶體驗最有利的部門。因為電子銀行部門是最了解客戶的一個群體。自電子銀行成立運營以來,便直接服務于客戶。而不像傳統銀行,通過柜臺、大堂經理提供服務。如果在后臺流程體驗上設計不當,便會有服務人員協助跟進彌補。但是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在進行金融互聯網化服務時,幾乎沒有銀行人員協助,用戶體驗數據就可以完整體現,包括客戶的使用時間、功能喜好等,電子銀行掌握了用戶體驗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分析數據,進行適時調整,最大化地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只有重視客戶體驗,將其視為電子銀行發展的生命線,才能推動電子銀行的快速發展,促進金融互聯網化。

32“搭臺唱戲”,規模運營

互聯網所代表的先進生產力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是外在能力,如互聯網產品設計、IT平臺性能等;第二層是互聯網企業的客戶運營能力;第三層是開放、分享和創新精神。金融與互聯網的結合也需要同時體現在這三個層面。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一種“平臺戰略”。所謂平臺戰略,是指連接兩個(或更多)特定群體,為他們提供互動機制,滿足所有群體的需求,并巧妙地從中贏利的商業模式,平臺的三大關鍵點是規模、黏性和合作共贏,它體現了互聯網商業模式中最基本的“規模效應”特征。無論是國外的推特、Facebook還是國內的淘寶、微信、微博、開心網等,無一不是通過搭建平臺戰略來“唱戲”,集聚千萬乃至數億的用戶群,已達到規模運營的模式。

目前,對銀行而言,早已搭建網絡平臺并通過其完成金融業務,但是互聯網對它而言只是一種渠道。況且搭建互聯網金融物理平臺只是第一步,只有通過平臺運營吸引大量客戶進入平臺,才能真正發揮平臺的價值,如果沒有客戶規模的保障,銀行業的互聯網金融只能望洋興嘆。而吸引客戶進入平臺,通過平臺留住客戶,互聯網金融重在利用平臺吸引客戶、運營客戶,最后把有交易需求的客戶引導至銀行交易系統完成交易實現。總之,銀行要轉化視角,轉變觀念,換位思考,體現客戶的價值,把平臺規模做大,銀行就能獲得自己的價值。

33加速互聯網新技術與銀行新業務的融合發展

在《2013年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中指出,中國電子銀行業務連續四年呈增長趨勢。電子銀行的渠道日益增多,其復雜程度也逐漸提高。目前大量的金融業務都需要通過網上操作來完成,特別是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等業務,發展十分迅猛。但是金融領域的互聯網化,使不少配套措施無法及時跟進,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特別是在安全技術的應用上,缺乏必要的標準指導。銀行系統平臺的開發利用也缺乏必要且充足的時間進行測試,也會留下安全隱患。這就對銀行互聯網技術層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銀行網絡后臺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甚至極為重要的核心系統,一旦出問題,哪怕極小的故障,都會對銀行業務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于銀行系統的建設、維護,以及銀行業務連續性的保障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銀行要加強互聯網新技術的研究應用,尤其對大數據挖掘分析方面,銀行有獲取第一手客戶數據的便利性(銀行經營的是資金,但資金對應的是數據,銀行本質上經營的是數據)。另外在研究應用新技術的同時,加速新技術與銀行新業務的融合發展,為電子銀行發展卯足后勁的移動支付更要進行融合發展。當然,高素質的網絡金融人才是互聯網新技術與銀行新業務融合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需要銀行相關人員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操作技能。

34加強信息安全建設,防控風險

互聯網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我們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風險。在大數據時代,尤其是對于數據挖掘分析,以及在篩選數據信息的過程中,網絡黑客極有可能截取到詳細信息。在2014年“兩會”,央行高層表態支持互聯網金融,不會取締余額寶,但將加強監管。

電子銀行是基于互聯網而應用的,其具有開放性,同樣,一些重要的數據信息也有被竊取、利用、篡改的風險。移動支付近年來后勁十足,為電子銀行的發展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移動支付也是通過無線網絡來進行的,所以也面臨著信息安全風險。因此,加強信息安全的宣傳、引導,尤其是對客戶在電子銀行安全方面的引導顯得格外重要。另外,協助、配合相關監管部門,共同構筑一個電子銀行安全教育和有效懲治在線欺詐的信息安全防護網,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全保障服務,將風險降到最小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金融快速到來的時代,電子銀行要轉變觀念,以用戶需求和互聯網創新為突破口,創新電子銀行服務模式,快速提升電子銀行客戶體驗和渠道整合水平,通過滿足快速變化的金融消費需求和便捷安全的服務體驗需求來提升客戶滿意度,高度重視安全控制和風險管理,實現電子銀行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梅CFCA王梅解讀2013年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EB/OL][2013-12-12]wwwcebnetcomcn/ExPlan/special/2013dzyhnh/.

篇(8)

《報告》顯示,2014年移動金融勢頭發展迅猛,移動支付用戶比例成倍增長,尤其是在遠程支付方面,2013年的遠程支付的用戶比例為13.3%,2014年則達到了37.8%。

這也顯示出了手機銀行業務的巨大發展潛力。該報告預測,2015年個人手機銀行將出現爆發式增長,用戶比例將達24%,超過4成的用戶將通過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產品。

該報告還指出,中國電子銀行業務連續五年呈增長趨勢,2014年個人電子銀行用戶比例為43.1%,同比增長7.2個百分點。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總經理季小杰認為,2014年電子銀行領域最突出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網絡金融高歌猛進,直銷銀行陸續上線,銀行系P2P逐漸被大眾認可,微信銀行服務深入人心,創新型產品不斷涌現,移動金融快速發展,電子銀行業正在進入精細化客戶管理時代。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指出,一年多來,金融領域最引人矚目的話題是互聯網金融,其中包括互聯網支付、P2P網貸、股權眾籌等各種新業態,在業界討論得廣泛熱烈,實踐得紅紅火火。經過充分的討論和實踐,雖然有關各方分歧依然不少,但共識越來越多。其中主要的共識之一,就是無論在哪種業態下,都必須最大限度地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篇(9)

(一)移動金融服務優勢凸顯,移動支付業務保持快速增長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日益普及,4G網絡全面覆蓋,NFC通信技術逐步成熟,移動金融降低服務成本、隨時隨地提供便捷金融服務、不斷提高客戶黏性等優勢凸顯,觸角已延伸至社會生產的每一個角落。據央行的《2016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數據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323.22億筆,金額570.95萬億元。其中,移動支付業務61.37億筆,金額29.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46%和10.20%。移動支付占電子支付比例由2015年的13.15%提升至18.99%,繼續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二)移動智能終端用戶快速增長,移動金融服務需求巨大

移動智能終端,尤其是智能手機終端,作為移動金融服務的必要載體,它的普及率是促進移動金融服務發展的直接因素。據TalkingData《2015年移動互聯網數據報告》中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我國移動智能終端用戶規模達12.8億,較2014年增長20.75%。據CNNIC第三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占網民總數的92.4%,較2015年底提升2.3個百分點。網民手機上網使用率為92.5%,較2015年底提高2.4個百分點。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達1.73億人,占比24.5%。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除傳統游戲類、即時通信類應用外,用戶對醫療、教育、民生繳費、金融理財等新興領域的應用需求更為明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應用正在移動端迅速普及。

(三)移動金融規模不斷擴張,移動支付尤為顯著

移動金融憑借不受地域時空限制、兼容性好、操作便捷等突出優勢,多方位滿足了用戶需求。其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增長尤為顯著。2016年天貓“雙11”交易額1207億元,其中,移動支付交易額990億元,是2015年的1.6倍,占總交易額82%,比2015年提高約14個百分點。據艾瑞咨詢研究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11.87萬億元,同比增長46.91%;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9.31萬億元,同比增長55.43%。無論是從交易規模還是增長速度上,移動金融業務已呈現出高增長態勢,基于移動終端、以客戶為中心的移動金融將成為未來金融服務模式的新趨勢。

二、我國移動金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移動金融服務發展萃非烤,在為銀行機構提供新的業務增長點及滿足客戶便捷性需求的同時,也在監管制度、風險管控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移動金融相關監管制度有待完善

移動金融巨大的發展潛力使得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電信運營商等市場主體積極行動,利用自身運營優勢和技術優勢,加大創新力度,以搶占先機,但參差不齊的技術水平、信用體系等都給監管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12月正式《中國金融移動支付技術標準》,但至今尚未形成明確的監管框架和體系,易出現監管盲區;目前,我國出臺的適用于移動金融領域的監管制度主要有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10月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2010年6月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2013年7月的《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等,但上述規定對辦理移動金融業務的準入條件、業務標準等未作出具體規定,相關監管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用戶對于移動金融服務安全性接受度有待提高

移動金融繼承了互聯網“分享、開放、互動”的特點,同時,也相繼產生了新型的風險隱患。中國銀聯的《2015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調查報告》中指出,近90%的受訪者認為手機支付必須具備一定的支付驗證環節,表明安全性在絕大多數持卡人看來是手機支付的第一關注要素。而1/8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遭遇過網絡詐騙,比2014年上升6個百分點。其中,近50%的受訪者通過社交賬號被騙,其他詐騙手段還包括木馬病毒、釣魚網站、偽基站詐騙短信(仿冒10086等名義),風險形勢更加嚴峻。因此,用戶對移動金融服務安全性接受度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想要發展移動金融服務,就必須對從技術風險、軟硬件環境、發展策略等方面進行安全有效地管控。

(三)移動金融服務區域發展不均衡

農村地區居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移動金融意識淡薄,受傳統消費模式影響,對新興的移動金融服務認同和接受度有限,同時,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交通不便,金融機構網點較少,移動通信等配套設施不完善,居民對移動金融的了解也較少。據CNNIC第三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6.9%,規模為1.91億;城鎮網民占比73.1%,規模為5.19億。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保持穩定,截至2016年6月為31.7%。但是,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農村地區35.6個百分點,城鄉差距仍然較大,“不會上網”和“不愿上網”仍是農村人口上網的主要障礙。這就導致了移動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率低,推廣明顯不足。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立法監管,完善移動金融管理相關制度

首先,建議國家從移動金融整體產業鏈的角度,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各監管主體的監管職能,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細化準入標準、監管政策和業務規范,出臺行業相關配套政策及技術標準等,建立一整套完善、合理的監管體系;其次,商業銀行等參與主體應不斷完善移動金融業務流程,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加強安全防范體制建設,規避業務風險;再次,針對移動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要在技術選用、行業標準、開發流程、人員管控、驗收測試等方面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實現全方位業務監管和風險管控。

(二)依靠新型技術手段,提高移動金融服務安全可靠性

篇(10)

當然,在移動支付環節眾多的產業鏈中,各方都覬覦著這塊大蛋糕。比如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商、移動支付平臺、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商戶。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商,都有可能掌握主導市場的話語權。

日本成功模式難以復制

去年,中國移動宣布放棄此前的2.4GHz移動支付標準,轉移至銀聯主導的13.56MHz。事實上,中移動對發力移動支付也做足了準備。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曾表示:采用SIM卡更換方式實現手機支付是對運營商成本最小的方案――這種方案好處是用戶不需更換手機,只需更換SIM卡即可完成支付,這極大降低了中移動推廣手機支付的阻力。

日韓由電信運營商主導的NFC近場支付,是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但韓國運營商早在2001年即開始嘗試、日本NTT DoCoMo也是2004年即開始發力,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巨頭依然慢了半拍。另一方面,對于在3G手機時代略顯劣勢的中移動而言,投身移動支付更是一石二鳥,在這電信行業盈利模式或將發生變化的拐點,中移動自然渴望更多的可能性。

移動支付標準的統一,未必意味著各方對峙的僵局會被打破,國內的電信運營商會有多大的話語權、中移動的新布局將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只有充分考慮整個宏觀環境,從上下游打量全產業鏈,并結合中移動自身基因,才能給出答案。

中國移動著重發力的NFC支付,在對全球有著重要示范意義、移動支付也最為活躍的美國市場,遲遲未打開局面,但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的成功卻為業界津津樂道。

NTT DoCoMo公司――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早在2003年就發力移動支付、2004年就與Sony共同推出的“i-mode Felica”移動錢包方案,開辟了日本移動支付的新時代。“i-mode Felica”方案主要應用于購物、交通支付、票務、公司卡、身份識別、在線金融等方面,合作伙伴包括連鎖便利店、全日空、東日本鐵路公司、航空公司、票務公司PIA等。

從電信行業內的競爭來看,NTT DoCoMo公司各方面的實力在日本三大移動運營商中遙遙領先,其用戶數比其他兩家運營商KDDI與Vodafone的用戶數總和還多,這保證了NTT DoCoMo在推廣NFC支付時能大面積快速上馬。

更大的強勢則表現在,對上下游全產業鏈的快速滲透。通過與索尼公司合作FeliCaIC芯片技術,上馬大量內置FeliCaIC芯片的定制手機,首先完成了對手機廠商的整合,再加上龐大的市場份額,DoCoMo輕而易舉就將帶有NFC支付功能、方便操作的手機推銷到用戶手中。另一方面,DoCoMo以日常生活小額支付為支付業務的切入點,以連鎖商業業態為渠道拓展為主要突破口,甚至幫商家免費配備讀卡器設備,而基于電信運營商龐大的用戶數,商家也樂于接受其支付方式。

POS機、NFC手機同時大面積普及,這還只是打開移動支付市場的第一步。DoCoMo更有其天時地利:地利,是金融環境的不同;天時,是彼時銀行或卡組織還并未滲入移動支付市場。

日本運營商本身可以申請金融牌照,不同于國內直到2011年才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整體金融環境有異。2005年4月,DoCoMo向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注資1000億日元,擁有了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34%的股份。2006年3月,DoCoMo出資10億日元,持有了瑞穗銀行的關聯企業UCCard18%的股權,瑞穗銀行成為DoCoMo通過注資方式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第二家銀行。在打通移動支付全產業鏈過程中,DoCoMo所面臨的行業壁壘比中移動要小得多。

由于進入市場早,電信運營商和金融機構博弈的局面,在日本幾乎沒有出現。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在手機信用卡領域,即便是日本最大的信用卡發行商,在全球僅次于Visa、萬事達和美國運通的第四大卡系統JCB,似乎也無意在日本本土移動支付市場挑戰DoCoMo的霸權,只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試驗其手機信用卡業務。

若將中國移動比之DoCoMo,首先從運營商市場份額來看,雖然中移動仍占70%左右,但面對競爭對手分別從3G與固話兩方而來的壓力,已有超過10個省的中移動新增市場份額低于50%,失利的3G手機市場占有額不足1/3。不過,無論如何,中移動占據國內電信運營商鰲頭無疑。實際上,困境首先來自,運營商不具備移動支付迅速發展的引爆點,如果不能通過基礎設施、連鎖商業等小額支付首先打開局面,那么產品僅僅是產品,中移動在NFC支付上未必會有破冰的建樹。

從金融環境來看,中國移動在移動支付產業鏈源頭上首先失掉一城。“技術標準之爭”勝負已分之后,業內已經出現“銀行更加適合成為移動支付產業鏈條的核心”的言論,雖有些過于武斷,但也暴露了國內移動支付的整體業態。今年2月,中國移動與招商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均宣布將在近場支付領域展開戰略合作。但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銀行已經開展“手機銀行”和“手機錢包”業務,銀行跟電信運營商的業務競爭也是不可避免,DoCoMo發展早期的天時,運營商亦不具備。

今日的運營商,難以像DoCoMo一樣占盡天時地利迅速整合產業鏈,而且正面臨著來自產業鏈上下游的競爭。雖然移動支付尚處于布局階段,但各方跑馬圈地競爭卻日漸凸顯,目前來看,任何一方都無法獨霸話語權,但合縱連橫之間,優勝劣汰的角逐更加殘酷。

終端廠商角色逆轉

由于無法獲得運營商的支持,無法對手機終端進行有效控制,谷歌的Google Wallet解決方案最終瀕臨破產,這是業界共知的例子。

Google Wallet 的主要競爭對是 Isis。這是一家由多個運營商包括 AT&T、T-Mobile、Verizon 在內共同成立的移動支付公司,它的移動支付產品和 Google Wallet 功能類似。一個極端的例子是,雖然Verizon最終發售了谷歌的Nexus,但屏蔽了谷歌錢包(Wallet)功能。更嚴重的問題是,由于運營商的不支持,谷歌無法推出足夠帶有NFC功能的手機終端。但電信運營商對手機廠商的絕對話語權或將終結,因為,內置NFC芯片日漸成為手機、平板的標配。

2011 年生產的 Android 手機中,內置 NFC 芯片的機型還不多,比較流行的只有 Galaxy S II 。但現在,Google現在每周出貨100萬臺支持NFC的Android設備。自從諾基亞的高中低端手機都宣稱支持NFC技術之后,微軟的Windows Phone和Win 8平板也開始大規模普及NFC。在去年二月份的 MWC 2012 中,多家廠商展出的多部設備均帶有 NFC 芯片。

蘋果曾經是巨大的推動力。早在2005年的D3大會上,喬布斯就作出了這樣的呼吁:“現在,手機廠商應該從運營商手中奪回主動權,告訴他們這就是你們要的手機。”

但iPhone 5和iOS6出人意料并沒有支持NFC,這很可能是蘋果擔心自己原有的閉環產業鏈被新的支付方式打破。Google Wallet最終能否成功、蘋果的Passbook和iTunes會不會進一步擴張,這其中都會充滿變數,但問題的本質在于,當內置NFC芯片的手機逐漸普及,電信運營商在用戶數上的優勢必然會喪失。到了那時,不僅屏蔽移動支付APP的招數將失靈,誰將獲得金融機構的聯營、誰將得到下游合作商家的青睞,都將隨著用戶總量占有的改變而改變。

“在手機硬件普遍支持NFC時,銀行也不需要借力了。”某聯通支付公司人士坦言,“目前銀行和電信運營商合作,實屬抱團出海,培養市場。”

當然,蘋果還不知道靠不靠譜。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就是諾基亞、微軟、三星、Google 等已經開始發力。微軟在去年的NFC世界大會上詳細解說了WP8操作系統對NFC功能的支持,并強烈鼓勵所有的手機合作伙伴都為他們的Windows Phone 8手機添加NFC功能。微軟展示了Windows Phone 8移動電子錢包的工作原理,該功能被集成到一個“Hub”中,用戶可以將一些用于常規在線購物,且能進行NFC支付的信用卡添加到這個Hub中。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Hub獲得微軟Bing服務提供的特別優惠,而開發者則可以通過微軟的Wallet Agents向用戶發送最新優惠資訊。

此前,諾基亞就曾宣布搭載WP8系統的Lumia920將支持NFC電子錢包。現在,一個新手機或平板的,NFC幾乎已經成了標配。

智能手機對NFC技術的支持,使得服務供應商完全可以擺脫運營商,直接向客戶提供各種基于無線近距離通信的服務,也使得整個近場支付市場的競爭愈發前景不明。

支付是壟斷行業 ?

第三方支付商,由于其創新性、便捷性始終是電子支付領域的熱門。從國外的PayPal、square,到國內的支付寶、拉卡拉,隨著線上支付和線下支付、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的不斷跨界,與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NFC支付的正面競爭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當前移動支付盈利模式依舊不清晰,第三方支付商的飛速發展、巨大的市場占有額不容小覷。電信運營商的日本式成功、第三方支付商的美國式試煉,在移動支付這個標準尚未確定的大蛋糕面前,正互相博弈的任何一方成為主導都是有可能的。

就當前的國內市場來看,支付寶作為獨立第三方支付商無疑已形成壟斷性優勢。數據顯示, 2011年年底支付寶便已經擁有超過6.5億的注冊賬戶。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的既得優勢也相當明顯:在移動電商行業,支付寶支撐了超過8成以上的交易規模,有多數移動電商更是只支持支付寶付款。

雖然一度盛傳馬云說過,“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會在1秒鐘內將支付寶送給國家”,但這種順目的姿態或許只是對無法繞過的金融機構而言,一年前的轉移支付寶股權事件,再一次凸顯出阿里系對于支付的重視。去年以來,支付寶的動作不斷,其中心就是將支付寶在PC支付上的優勢螞蟻搬家一般地移至移動支付。

支付寶曾對外透露,自推出手機端條碼支付以來,有超過1500萬臺手機使用過支付寶進行手機付款,且以每天新增9萬臺的速度擴張,能支持90%以上手機電商軟件。目前,支付寶除了可以在蘋果、安卓、塞班和部分非智能手機上使用安全支付之外,自帶手機瀏覽器的用戶也能通過WAP方式支付。

但支付寶更大的布局也漸漸顯現:一是擴張線下支付,一是升級移動快捷支付。

去年3月,支付寶投建線下支付系統、開啟物流POS戰略,宣布投入5億元推動中國電商貨到付款體系的發展,計劃未來三年向市場投入6萬臺支付寶POS機,這是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線下支付最大的一次擴張;7月,支付寶宣布將PC快捷支付與移動端打通,由于支付界面無需跳轉,增強了支付的快捷安全,而且銀行的手續費也由支付寶來承擔,在快捷支付的交流會上,支付寶方面對新戰略躊躇滿志。手機淘寶、美團、拉手、聯通、大眾點評、國航、UC、Opera、南航、當當等均已接入移動快捷支付,而SAMSUNG、NOKIA、SONY、LG等手機廠商亦出廠預置該服務。據支付寶稱,在國內,每10個使用過支付類手機應用的用戶中有8人只用手機支付寶客戶端。

“就我自己的個人經驗,支付是壟斷行業,移動支付也是這樣。”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曾向本刊記者表示,“就利益分成而言,任何移動支付方的收益在銀行面前都微不足道。支付是微利行業,但同時也是壟斷行業。”樊治銘副總裁關于“壟斷”的言論其實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作為微利行業,只有強勢占有市場才有可能真正盈利;更重要的是,一旦支付市場由一方強勢占據、用戶習慣業已形成、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趨于一體,其他的支付方案將很難入侵,日本運營商DoCoMo的成功即是先見。

上一篇: 政治論文政治 下一篇: 航空安全員培訓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人成综合小说社区在线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动态图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婷婷色中文字幕 | 专干国产老熟女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