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0 14:45: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中美術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美術教學

篇(1)

G633.955

美術是人類文化發展最早的載體之一,人們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通過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高中美術教育是對高中學生進行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在美術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使學生通過對于美術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要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才能的發展。

一、 給學生一個自主的權利和空間

高中學生已經有很強的自主性,在個性上又有些叛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主觀的教給學生這個應該怎樣那個應該怎樣,這種標準答案式的教學法只能束縛學生個性的表現,形成"千人一畫",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教育家盧勤說過"是用'眼'畫畫,還是用'心'畫畫,這可能就是模仿與創造的不同點。""有創造性的孩子往往是用'心'畫畫,正是在'心畫'的過程中,培養了創造力。"所以要培養學生用"心"去畫而不是簡單、機械的模仿,藝術表現作為人的精神行為,無論通過什么方式,運用什么材質,都應該體現主體的精神追求,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在創作過程中主動尋求知識、應用知識,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想法。這種相對獨立的思維空間,會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信心,這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 給W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

美術課堂教學中表現的過程就是把通過“看”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歸納反饋,是在一定的意識支配下完成的,持續的針對性的訓練能改變人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進而影響人的日常行為,高中美術實踐模塊的教學應著眼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一是科學意識。藝術的表現需要感覺,同時藝術也需要嚴謹,尤其在西方傳統藝術中,造型和空間表現幾乎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的,對物象規律性的把握是進行表現的基礎,這需要一種嚴謹的科學的態度。即使是抒情達意的中國畫,從“搜盡奇峰打草稿”到“五日一石、十日一水”,也同樣需要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可染先生在談到自己的創作體會時曾深有感慨地說過:“潦草不可恕。” ;二是大局意識。藝術的美首先在于整體的美,整體是我們在對學生的造型訓練中說的最多的一個要求。所謂整體,就是畫面各種關系的協調。俗話經常說“大局為重”,引用到美術教學當中來也是有道理的。學生在最初的表現過程中,基本能力尚未確立起來,顧此失彼,沒有信心所以不敢下筆,下筆也不敢大刀闊斧地去表現,我們一開始是直接要求形象的準確還是先要學生的一種狀態體驗?如果我選擇,我就選擇后者。前者是一種通過時間的過程可以完成的,并且一定要經過一個時間的過程。后者是一種引領達到能力的方法,兩者之間是一個因果關系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先讓學生擁有“大局意識”,才能做到在表現時以“大局為重”,引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樣是這個道理。三是獨立意識。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表現自己眼睛發現的東西,表現自己的思維所理解的東西,發現不了精彩就表現不出精彩。教學中我們應注意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用自己的感受去進行表現;四是創造意識。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帶有思考性的觀察能讓人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感受,只有思維上的創新,才會有能力上的創造性。創造首先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的。

三、 科學展開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在美術課上,普遍的現象是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比較籠統,整齊劃一,往往用一個標準去評價學生,這就造成評價的不明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不能很好地獲得教師的對自己的反饋,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學習的錯誤等,學習上要么原地踏步,要么總是落后,突破不了,我認為,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明確,給出每個學生具體的評價內容,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看到錯誤,及時改正。所以,我們一定要強調個性化評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都體現了自己的思維,是獨特的,我們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發揮他們的創新學習能力。素質教育強調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學校、學生、家長都可以是評價的主體,這對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而且,由過去的教師評價學生,變為學生也可以評價教師,這就有利于教師發現學情,從學生那里了解自己的教學是否被學生接受,獲得反饋,進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學評價不能單純從作品的結果來考查學生,要注重學生過程性的學習評價,重在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積極性,認真程度。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對美術的愛好。比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我們總是在說有的學生的美術作品畫得一塌糊涂,而為什么同樣的學習,有的學生就畫得好呢?這要從根上找原因,看看學生是否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生態度端正了,學習就有動力,自然會花心思去學習,教學評價要具體到教學的點上,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內容來進行,有的放矢,這樣的評價才有意義。比如,設定一個教學目標,是一個可實現的而不是空洞的毫無意義的。對于教學內容來說,要明確要教給學生什么,需要學生掌握什么樣的美術技能,對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等等。對于常規的教學評價,應該包括學生的作業、學習成績建檔、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計劃等,教學評價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學生之間互相切磋,找到自己學習中缺乏的地方,互相彌補,共同提高和進步。這是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改正的過程,比教師的評價更有說服力。學生會看到自己的差距,存在的優點,正確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我們要從美術的特點入手,發揮其教育作用,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寬教學的視野,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藝術的熏陶,促進認知發展。

篇(2)

一、高中美術課教學現狀。

高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的內容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寫等多方面的美術繪畫教學。近幾年,高中美術繪畫成為普通高中藝術專業生的必修課,也是普通生的選修課。各種版本的高中美術繪畫教材品類繁多,它也是美術教育教學方面的一項重大變革,雖然與其他學科體系相比,還有許多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在新課程改革時期,國家頒布的《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程具有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教育意義,尤其是在培養學生審美理想和審美能力方面更是功不可沒,而正確的審美觀念的養成對于承擔較大學習壓力的高中學生來說,更是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審美觀念的培養一方面可以滲透到生活中細節,例如衣服的色彩搭配、食品的用色搭配、住房的室內裝潢、交通工具的款式選擇;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目標的制定和生存狀態的轉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既有助于讓學生提高生活品質,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自我發展空間。更有助于順利實現我們國家的美術教育計劃,為祖國的建設培養更多的人才。

二、高中美術教學的問題。

1.學生繪畫底子薄

我國的美術教育起步晚,課程的規劃和設置直到民國初期才開始正規化,學生的美術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展和實施,學生對美術知識知之甚少。在應試教育指揮棒的控制下,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師在實施美術課時經常因課堂紀律等外界干擾受阻。高中生對繪畫應試教育錯誤的認識不僅不利于學校美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更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美術氛圍形成條件不充分

在高考的影響下,學生除了學習以外,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很少。學校組織的班級文化評比、書畫展參加的除了興趣小組的個別學生,大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因此,對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創建形成障礙。

3.美術課時量分配不均,審美教育的條件也受到制約

普通高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時每周一節,由于繪畫基礎知識的缺失,在講授新課的同時需要補充大量的美術常識;而藝術生在高考的重壓下課時相對偏多,學生一方面對美術常識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應試思維習慣的負遷移,造成學生對于美術本體認識不足,導致投入大量時間而收獲很少,進步緩慢。

普通學生高中美術繪畫模塊課程的實施需要在固定的專用教室進行,教室以及專用器材的限制可能導致課程實施困難;而藝術生雖有固定的教室,但深受市場上品質優略差異極大的美術出版物影響,以前接觸高品質繪畫的機會少之又少,形成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學畫被泛濫市場的應試教輔牽著鼻子走的大環境。

三、如何解決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立足課堂實際,改善應試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審美素質的提高是美術教師的責任。美術繪畫模塊教學的實施依靠的是學生的積極參予的良好教學氛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活動為主,實現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即能夠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夠使解放教師的思想,將更多時間運用到教學研究活動和課題研究中去,從而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

2.依據學生實際,轉變學生應試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

現行的考試制度對于基礎教育底子薄的美術教育實施了高壓政策,對于急于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又長期停滯在幼兒水平的美術常識的學生來說,造成了恐慌。這種情況有悖于美術以培養學生的完整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審美觀教育宗旨。在學生整體的美術觀形成以先,必須首先轉變學生“一根筋”的應試思想,盡量擺脫應試觀念給學習繪畫造成的思想負擔。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運用美術實現娛樂身心,學習美術才有了最本質的基礎。否則,考生被眾多的老師、漫無邊際的知識、每月一次的考試等外界環境牽著鼻子走,失去本能的自主學習力,被動應試,其后果可想而知。

《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同時也要求:“懂得藝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地使用美術術語……”;所以在對具體繪畫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作品不同層次的信息進行解讀和歸納總結,對形式語言方面入手加以識別、概括、整合,從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作品內涵準確的表述出來。在對作品的鑒賞評價時,鼓勵、啟發、促使學生進行自由準確地交流和表達,并不斷引導促使學生使用美術術語,使其鑒賞、評述能力規范,水平日漸提高。

3.在高中繪畫模版課程中,培養學生心、手、眼并用,利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志趣的能力。

學生通過臨摹、寫生、默畫等課堂活動向大師學習,認識美術的本質,發掘培養心、手、眼并用,利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志趣的能力。促使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篇(3)

高中美術特色教學的目的是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在提高學生美術修養的基礎上,擴增一定量的專業技能課,通過嚴格教學、系統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深入的、扎實的掌握造型能力,為學生升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和從事一般美術工作打下必要的專業基礎。

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育目標,加強學生思想品質教育,注重心理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心理素質訓練的高中美術特色教學,是一種新的高中美術教學形式,是以其綜合性發揮效應的。報考美術專業院校,要求考生在文化課和專業課兩方面都具備較好的成績。選擇人才時,不能片面強調技能方面的素質,而忽視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許多美術生文化課素質差,行為散漫,是任課老師最感頭疼的事,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低下是導致文化課素質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美術特色教學中,首先要把好人才選擇關。

一、高中美術特色教學方式

高中美術教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高中美術特色教學作為一種新的高中美術教育形式,有更具體的操作方式:

1.明確教育目標。現代美術學科的目標不應只是狹義的學科知識和技能學習,而應與人的目標結合起來,在考慮學科與技能的同時,考慮它對學生人生目標的實現承擔的責任。高中美術作為基礎教育,應有其明確的教育目標:

(1)加深對美術的興趣,掌握基本美術知識和技法,在運用美術媒體的過程中體會表現的樂趣。

(2)培養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創造意識,發展個性,完善人格。

(3)了解人類美術遺產,擴大文化視野,培養美術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4)認識美術和生活的關系,提高生活質量。

2.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端正學習意識,明確學習目標,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3.在心理素質方面,側重從耐力、受挫能力、控制情緒能力三方面入手。

美術班學生的主要目標是進入高等藝術院校進行藝術深造,競爭的激烈可想而知。技能訓練固然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更是學生在考場上充分發揮水平的保障。怎樣才能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更有效地鍛煉呢?

(1)將技能訓練和心理素質訓練結合起來。

(2)讀一些藝術大師的傳記,了解到每個人的藝術成長道路都是崎嶇坎坷的,從大師的成長過程中得到啟迪并吸取力量。

(3)橫向交流,開闊眼界,增強自信心。

二、高中美術特色教學的特殊性

1.最初的基礎教學要規范化。整個中學階段的美術教學都屬于基礎教學階段,這里說的“基礎教學”僅指美術教學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定義、法則、原理和技法等,堅持由易到難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訓練中列出每一段的重點和突出問題,精心設計每一個課題并對課題提出清晰而明確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清醒地認識這些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落實到點,逐項解決。

2.通過對美術史和美術基礎理論的學習提高藝術素質,加強學生對作品和技能學習的理解力,做到觀點清晰、目的明確。

一般來說,所有藝術都分為可教和不可教兩部分,可教部分即上面我們所說的一些基本知識、定義、法則、原理、技法等,對它們的掌握靠勤學與苦練、靠功力與時間。不可教是相對而言的,指真正自由身的“悟”迸發出的獨特發現和杰出創造,這一點人們往往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形容。但所謂的“悟性”不是憑空而來的,物質決定意識,只有靠不斷的知識積累和豐富的感性認識,才能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教師則應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思考與揣摩本質性的問題,拋掉那些使他頭腦負擔過重或容易偏離要點的一切因素,引導學生逐步進入藝術殿堂。

藝術似百花園,要使學生了解藝術作為一種富有創造性的勞動,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多樣表現形式,在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上絕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認識角度的不同和表現手法的差異。欣賞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仔細分析和比較不同時期各個藝術家不同的藝術風格,了解他們的藝術觀點,掌握藝術本質的規律性,就可以在藝術欣賞活動中做到觀點清晰、目的明確,以此確定日后在藝術道路上的發展目標,避免犯“盲人摸象”的錯誤。

3.尊重個性,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學生個體存在很大差異,水平不同、層次不同、悟性高低快慢不同,因此關注的范圍和深度各不相同,在教學內容上應給予一定的彈性,讓學生主動選擇。教師要及時發現每個學生的問題并提出下一個目標,不強求課堂作業表面上的一致,以解決好各階段實質性的問題為基點,真正使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基點、認識上有所收獲,能力卻有所提高。教師自己做到心中有數,表面處理則可靈活多樣。

4.指導性目標訓練和表現性目標訓練交替進行的教學手段。指導性目標由一系列指導性活動伴隨,旨在通過練習活動發展技能。表現性目標則鼓勵學生運用一定技能實現自己的想象和表現目標。兩者相輔相成,不能片面強調任何一方。單純強調指導性目標,會淪為缺乏感情,形成單調乏味的技術訓練狀態,這和美術學科的教育目標相悖;只重視表現性目標,缺乏必要的技術發展,會妨礙表現性目標的實現,導致挫折感。只有將兩者有節奏地交替組織起來,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使學生主體意識得到充分展現。

5.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針對考試訓練側重安排在高三年級進行,教學做到以下幾點:

(1)限時:美術院校的專業考試一般限制在三個小時左右。

(2)限量:突出重點,保證質量。

高中美術特色教學作為高中美術教育的一種新形式,還有許多具體操作方式,有待我們做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篇(4)

美術課是培養我們學生審美觀和道德情操的一門很好的自然學科,它的學習對于高中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我們不要求學生在美術方面有多么大的成就,但是最起碼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能力要掌握,這也是高中美術課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到我們的社會和學校,小到我們的老師、家長和學生把美術當成副課,而且從學生上學開始就有這種思想,認為美術課學不學無所謂,只要將數理化語外學好就行。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因為每一門自然科學課程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必須引起我們每一個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本人根據多年的美術實踐教學經驗反思如下,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首先要運用直觀體驗的教學方式進行美術教學。高中美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以欣賞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通過感知和體驗來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傳授,往往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這種教學方式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會阻礙學生興趣的培養。所以我們必須在美術教學中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比如在進行美術色彩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觀察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顏色,雖然學生對于各種顏色并不陌生,但是他們對于顏色之間的變化規律和調配方法并不清楚,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拿出顏料自由調配,讓他們自己來體會各種顏料之間的變化規律,也可以給出一種或幾種顏色讓學生用顏料調配出來,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于顏料的認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在此過程中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應地也得到了鍛煉。

篇(5)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3

素描其實完全可以自成一體,不需要依附任何學科,它是所有藝術造型的重要基礎,是繪圖、土建、雕琢藝術不可或缺的輔助表現方式,是一切圖畫作品的雛形與藍圖。素描不僅可以培養畫圖者的專業觀察手段與藝術思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藝術聯想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素描教學絕對是美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針對素描教學的研究與討論一直以來都在進行,但是卻未能形成一套成形的理論體系。近年來,隨著各美術類大專院校的不斷擴招,素描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高考內容。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升高中美術素描教學的效率。

一、激發學生學習素描的熱情

很長時間以來出于應試的需要,素描教學都采用的是經典調子的素描方式,重點關注體現素描對象的外形、架構、光線、觀感、層次等方面。這樣的方式雖然非常高端,但是太過專業,無法與高中生的素描基本功實現良好銜接,造成學生未能在短時間里接受教學的內容。因此,高中美術教師需要盡可能激發學生對素描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歡素描,將自己的感情投入繪圖之中,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

(一)安排美術作品鑒賞課

教師尤其應該多安排一些世界級畫家的代表作,并教會學生應該怎樣去鑒賞這些傳世的經典之作,例如:達芬奇的精確嚴密,魯本斯的真性情,拉菲爾的高貴典雅,梵高的糾結掙扎,畢加索的無限抽象等。借助鑒賞以及講解這些名作,可以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讓他們覺得素描并不是單調枯燥的紙筆合作,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無比強烈感情的藝術表現,進而讓他們對素描產生學習的熱情。

(二)重視畫展的影響力

看畫展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還可以借助畫作營造的藝術氛圍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作者有機會帶領學生看了一次本市舉辦的素描展,欣賞到了很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原圖,學生被這些作品深深打動了,回到學校紛紛表示出對畫家精湛畫藝的折服與崇敬,在以后的素描學習中他們明顯變得主動和積極很多。

(三)增加臨摹名家作品的機會

所有美術相關專業的人士都清楚,臨摹名家的作品能夠讓自己的繪畫能力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臨摹以及鑒賞名家作品對促進學生的聯想以及創造能力非常重要,在進行素描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名家作品的分析與討論,這樣不但能夠啟發他們的聯想能力,還能夠提升他們學習素描的興趣。

二、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

多年從事高中美術的教學,作者深刻體會到在進行基礎教學的過程中,高中學生最需要學會的基本功就是靜物素描,因為靜物素描不但是所有藝術造型的最初雛形,還可以訓練學生建立正確的素描對象觀察方法,也是高中美術素描學習中的重點。可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只關注素描的基本要求以及要素,而不重視對于素描對象的觀察方法,導致在后續的素描學習里發生不少錯誤的情況。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將素描對象立體、仿真的展現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畫出好作品,進而提升素描教學的實效。

(一)注重整體觀察

整體觀察原則上分為兩部分:過程以及結果,其中過程作為基本的立足點,應該將眼光聚焦在素描對象的整體上,這樣才可以建立起對素描對象的清晰認知以及分析,在腦海中初步勾勒出基礎的畫面,才可以開始進行有清晰思路的繪畫。一定不可以讓學生看一部分畫一部分,因為這樣就只是簡單的將素描對象搬到畫紙上,完全沒有整體性,就像在沒有機器圖紙的指引下將許多零件胡亂堆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機器一樣。

(二)注重外形結構觀察

在進行素描學習的開始時期,不少學生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調子方面,即光線變化、虛實轉換,而忽視了對素描對象外形以及結構的觀察與分析。光線的變化其實取決于外形以及結構的設計,虛實轉換則最能體現出結構的特征。如果離開了結構,形象就無從談起;如果離開了虛實轉換,立體感以及空間感就無從談起。光線變化、虛實轉換雖然作為觀察的重要內容,但是基本的立足點必須是外形結構,因為這樣才可以全面了解光線的變化過程,進而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篇(6)

新課標要求高中美術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重視對世界藝術多元化發展的了解;注重學生學習的方法和過程,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強調創新精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質性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目前,在校大多數高中美術教師在大學學的多是繪畫專業,傳統應試教學模式在老師們心中打下的烙印恐怕是很難一時抹去的,針對高中課堂模塊教學,我們可以借鑒傳統專業教學的一些方法,但不能按專業教學的思路去進行照搬,因為我們面對的學生群體不一樣,通過教學所達到的目的歸宿也不一樣;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我們應立足于學生的技法操作能力還是面向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應帶給學生一些什么?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現就以下幾個方面說說我的看法。

一、給學生一個看世界的方法

“看”也是一種能力,如何引領學生去“看”應該是我們在教學中首先面對的一個問題,不同學科的學習往往形成的學生的觀察和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先生曾這樣論述到:美育是教育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在各種教育中起到協調統一的作用。作為美術學科應該發揮學科本身的教育優勢,著眼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學生的觀察能力一部分是由自身審美素質自發的,但大部分則需要教師優化教學形式誘導引發的。在高中課堂教學中,面對我們要施教的對象,我們應引源而不是截流,不要用程式化的要求去引領學生的觀察,要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觀察方式。

1.換個角度看。1909年,康定斯基在自己家中發現了一幅難以描述的美麗圖畫,一幅充滿一種內在光芒的圖畫,它除了形式和色彩之外什么也沒有。一次不同以往的觀察,康定斯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抽象美的存在,并從此走上了抽象主義繪畫的表現。由經驗式的觀察走向發現式的觀察,能使學生在觀察時積極地進行分析和思考,并通過事物的表象,從多角度的綜合比較中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象,改變觀察模式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以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提高。

2.看不一定只用眼睛。用心感受、用思維去聯想,讓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美術是最富情感的藝術,只有用心感悟、用心去觸摸藝術作品中那點化融心靈的敏感與悸動,才能讓心靈穿越作品與大師的靈魂碰撞并相融契合,讓心靈化作一股清泉自然流淌。這種體驗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禮,洗去心靈上由于種種原因而產生的灰燼,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靈的一片凈土。

3.學會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在觀察學習中要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引導一種文化的聯想。山川河岳、風花草木曾被歷代多少文人吟詠過、歌頌過,文化的聯想會豐富看的內涵,并且最終會豐富學生作品表現的內涵。

4.學會用審美的眼觀去看。有過這么一句話,說一塊礦石在商人的眼里始終是商品,在藝術家的眼里卻能發現美的存在,這是一個需要引導和學習的過程,也是美術教學本身與生俱來的一種使命。美的體驗需要一種情感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用充滿情感的、美的意念去觀察和感受。所謂“魂在藝存,魂喪藝亡”,作為欣賞者,沒有情感的投入,就領略不到作品的內涵,更體會不到畫家創作時的心境,這等同于藝術的喪魂失魄。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利用情感的融入,有利于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5.讓看變成一種習慣。平時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在課堂上我們讓學生畫一件作品,即使你提供了素材,學生還會老是問你:“畫什么。”養成觀察的習慣,不僅僅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并且會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使學生終生受益。

二、給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

美術課堂教學中表現的過程就是把通過“看”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歸納反饋,是在一定的意識支配下完成的。持續的針對性的訓練能改變人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進而影響人的日常行為,高中美術實踐模塊的教學應著眼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1.科學意識。藝術的表現需要感覺,同時藝術也需要嚴謹,尤其在西方傳統藝術中,造型和空間表現幾乎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的,對物象規律性的把握是進行表現的基礎,這需要一種嚴謹的科學的態度。即使是抒情達意的中國畫,從“搜盡奇峰打草稿”到“五日一石、十日一水”,也同樣需要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可染先生在談到自己的創作體會時曾深有感慨地說過:“潦草不可恕。”

2.大局意識。藝術的美首先在于整體的美,整體是我們在對學生的造型訓練中說的最多的一個要求。所謂整體,就是畫面各種關系的協調。俗話經常說“大局為重”,引用到美術教學當中來也是有道理的。學生在最初的表現過程中,基本能力尚未確立起來,顧此失彼,沒有信心所以不敢下筆,下筆也不敢大刀闊斧地去表現,我們一開始是直接要求形象的準確還是先要學生的一種狀態體驗?如果我選擇,我就選擇后者。前者是一種通過時間的過程可以完成的,并且一定要經過一個時間的過程,后者是一種引領達到能力的方法,兩者之間是一個因果關系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先讓學生擁有“大局意識”,才能做到在表現時以“大局為重”,引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樣是這個道理。

3.獨立意識。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表現自己眼睛發現的東西,表現自己的思維所理解的東西,發現不了精彩就表現不出精彩。教學中我們應注意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用自己的感受去進行表現。

4.創造意識。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帶有思考性的觀察能讓人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感受,只有思維上的創新,才會有能力上的創造性。創造首先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的。

三、高中美術教學,我們應該帶給學生什么

有益的學習應該使學生終生受益,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的任務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藝術家,我們在傳授方法的同時,應注重于傳授知識、傳授文化、傳授一種意識和思想,進而啟發學生的一種創造意識,要讓學生能夠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要讓學生能夠擁有藝術家的情懷去擁抱生活。

美術課堂教學首先應立足于對“人”的教育,使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獲取人文知識,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發展。東方藝術注重人格的修養,西方藝術注重人性的張揚。其實,人格也好,人性也罷,美術教學最終面對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素養的一種豐富和提高。

參考文獻:

篇(7)

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規律,總結一些方法和思路,并能夠解決一些問題。因此,創設一個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很重要的。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去轉變學生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教授《中國民間美術》的時候,可以先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然后通過和學生討論,共同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可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合,然后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會對中國民間美術所涉及到的知識印象更為深刻。并且老師通過把自己的提問權下放,打消了學生對于老師的一種依賴的心理,讓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得到轉變,這樣會使得教學效率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通過這種角色的轉變,讓老師對于課堂的把握能力得到增強,也讓學生自我探究學習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從而為以后在美術欣賞方面的提高以及突破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從中品味藝術魅力

優秀的藝術作品,一般都有著很深厚的內涵,這種內涵包括作品本身所能體現出來的情感,或是所表達出的一種思想、意念。這些都需要欣賞者通過一些審美經驗,還有一些對于藝術的想象和思維的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的時候,創設初一定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完成一些想象和思考。例如在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幅畫時,老師先對這幅畫的背景以及所描繪的內容進行介紹,并讓學生仔細的去觀察這些纖夫的不同的姿態,與此同時,再把《黃河號子》作為背景音樂進行播放。學生們可以通過這種營造出來的氣氛,勾勒出一幅有畫面感的情景,這樣他們就自覺的體會畫中纖夫們的艱辛,從而產生一種主觀上的同情。如果此時教師再加以富有感情的解讀,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從而讓學生獲得藝術作品內部更深層的一些內涵,讓學生能夠產生審美愉悅,審美想象,從而能夠品味到作品本身的藝術魅力。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可以自然而然的就能品味到作品中所凸顯的內涵,對于藝術的魅力也在其中得以彰顯。

三、豐富形式,教學手段多樣化

在美術課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直觀教學,我們現如今的多媒體技術來擴充美術教學的表現形式,把講授、欣賞融為一體,聲音和畫面同步,并且克服了僅由書本教學的局限性,使得圖文并茂,能夠為學生開辟出一個新的欣賞天地。例如在教授《古建筑的保護》的時候,以圓明園為例,先讓學生欣賞學習一下圓明園的全景以及一些局部的畫面。然后可以讓學生觀看電影《》,這樣學生的一些對于藝術的欣賞就會提高到情感這個層次上來。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將圓明園的美與藝術感觸都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樣既讓學生在潛意識里對于古建筑的保護有了很深的認識,也能夠讓學生的對于美術的欣賞能力得到增強。

四、注重實踐,讓學生動起來

篇(8)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47-01

興趣和愛好是學生前進的領導者。在對于美術的授課中,應該首先造就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興趣和愛好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能夠在學習中自然的流露對學習的渴望和對美的追求及探討,進而使學生的自身素質和審美價值觀得以提升。在普通的鄉村教學中,美術是一門不被重視的課程,因為它既不是主科也得不到孩子們對它的喜好。作為一名美術老師,首先要做到自身對美術的重視,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美術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價值觀和道德情操。

一、在學習中尋找樂趣,提升學習興趣

在高中階段對美術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也可以讓學生掌握和了解美術的基本內涵,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接受并學習美術。對美術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全面發展,為自己以后的美術事業或者別的一些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擁有更廣闊的奮斗空間。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應該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們對此感到新奇,樂于接受,但是,對于教學方式也應嚴肅對待,選擇一些良好的內容作為教學,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課外的,總而言之就是適合學生的最好。當然,老師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也就要求老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更多的為學生講解知識,使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就要先對這門課、這個老師以及教學方法感興趣,老師上課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活學活用,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從而產生興趣。但是,我們也應該注重學生自身對知識的認知能力,找一些學生平常接觸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易理解。比如在講解美術鑒賞“中國古代青銅”和“曾侯尊盤”課程的時候,老師應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討論和交流來得到最終的答案,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審美素養。

二、情景交融,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

新課改后對美術課程的教學更注重于“創造情境,融入其中”。在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同時,也應該讓學生主動融情于景,在美術作品、手法等教學時,老師應通過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講故事等方法,將學生帶入到教學的情境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對美術的理解。在美術創作教學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也應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積極創作出美好的畫作。在美術教學中直觀授課方法經常用到,就是老師通過一些對作品的諒解或者播放幻燈片等方法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比如在教繪畫時,通過一些立體的物體(鮮美的雪梨,美麗的鮮花等),通過學生對其的觀察,讓學生把它畫好。當然也可以找些具體的物體,比如《清明上河圖》的印刷品,花瓶仿制品等,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能力,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學生語言能力上的引導

在美術教學中,老師要表揚鼓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要最大限度地激勵和鼓舞學生,讓學生享受成功喜悅,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用委婉的語言關心和引導學生,師生配合才能更好的授課和學習。方法主要是:鼓勵和提問,具體方法如下:

1、運用鼓勵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好學生更加大膽自信的提問和學習,還可以激勵學習落后的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渴求。當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的問題時,對表現好的同學要給予肯定,并表揚;對表現緊張的同學應予以柔和的語氣加以鼓勵“大膽的表達,錯了沒有關系”;對于問題沒有回答全面的,應及時在找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并給予前部分學生認可;而對于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老師應溫柔對待,加以鼓勵并引導其思考,讓他通過自己的想法來表達,哪怕說的不對,也要給予表揚并耐心糾正。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全方面的開拓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整體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2、提問方式。課堂提問是老師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問,可以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度的掌握知識,使知識更牢固。但是,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應該具有價值性和探索意義,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1)提出的問題不能夠太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要有典范,能夠讓學生易于思考并活學活用;(2)提出的問題要緊扣主題,既不能太依賴課本也不能完全脫離,要讓學生認識到重點所在;(3)提問要有全面性,不能總是反復提問一個或幾個學生,要全員參與,人人有份。提問時應隨機抽選,讓每個學生都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思考。

篇(9)

目前我們高中美術班素描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進入高等藝術院校進行深造的學生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也是當今高考美術專業中最根本的科目。其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是將所見到的客觀物象在符合造型規律的前提下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

素描造型藝術是創造不同類型的形體藝術,是研究主觀世界一切物象造型規律的學科,在美術常規教學實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繪畫的基礎,同時它也被看作一門獨立的藝術,因為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優秀的藝術品。它要求學生對客觀事物進行藝術的再創造,而這種“再創造”就是藝術。藝考生培訓擔負著為高等藝術院校培養學員的任務,學生的專業輔導課就是我們的陣地。在三年的學習中,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安排和實施,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學習繪畫,提高學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憑空創造,而是要學生能將自然形體轉變為藝術形體,這種本質和美感的表現就是素描造型藝術的主要特征─—形體的特征。而要表現這一特征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表現、整理與概括的能力。

對學生的訓練應有層次、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可操之過急,只有打好藝術造型的基礎,才能實現培養學生較好的觀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審美能力與創新意識的育人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方法

整體的觀察事物,初學者最易犯的毛病是從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結構、明暗、空間、透視等方面的錯誤。所以教師要及時引導他們學習方法,善于總結經驗避免學生少走彎路。系統、科學的培養學生的素描認知力、觀察方法,明確素描表現的具體法度。正確的觀察方法,體現了一個畫者的藝術修養,也是畫好一張素描的首要前提,它甚至決定了一個從事造型藝術家的未來。正確的觀察方法,首先要解決透視問題,用透視的眼光觀察物體,掌握透視的變化規律,以及物體固有聯結─—結構問題。在教學中更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可擺較簡潔、對象較少的靜物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認知力,讓學生在單純中發現豐富的內在變化:如何構圖,處理畫面上的空間關系,把握畫面的細節特征等;而后逐漸過渡到復雜的組合體、多角度地訓練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加強畫面的組織能力,對畫面中體現美感的東西進行重點描繪,集中感受對象鮮明的特征,對無關緊要的細節加以舍棄,避免學生見啥畫啥,重點不突出的弊病,讓學生較順利地走入美術的殿堂。

2.深入研究結構素描與明暗素描的造型規律,培養學習興趣

結構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現形體的結構為宗旨,主要以線的形式來表現形體的穿插及構成關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間透視原理(近實遠虛、近大遠小)來表現形體在空間中的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調子來控制形體的結構關系、透視關系和空間關系,這兩種素描沒有本質的區別。素描規則告訴我們,沒有不講結構的造型藝術,也沒有不注重結構的素描,結構是各種體系素描的命脈,點、線、面、質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們從事的高中美術教育針對的是高等藝術教育的目標,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從內容上分有:靜物幾何形體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練習;從教學手段上分有寫生、臨摹和默寫等方法上的訓練,來鍛煉學生手、眼、腦的協調性,從而形成一個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達到基本繪畫技法與美學觀念的統一。

3.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創新意識

個性是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對藝術的領悟,是獨特地運用美學法則的表現,但個性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獨創性的作品,對干初學者在學習素描時,臨摹某某的作品,甚至像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摹寫,可以說這是正常現象。但在其今后的學習發展過程中,不可一味地摹仿,要勇于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古人所說的“似我者死”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繪畫作品中“不可無我”即是在作畫時不可無情。

高中美術生的教學是走“寫實”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師平常的示范教學中,學生或多或少地學習了教師的作畫風格,這易造成全班學生的畫一個樣,這也許間接地扼殺了許多學生的藝術靈氣。齊白石老人不是曾告誡自己的弟子:“學畫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個中意味不言而喻。教師應更多的重視學生自我價值的表現,注意培養學生個性化的表達思維方式,因材施教,在掌握基本的造型規律后,根據學生的喜好引導其自由發展,力爭在班上形成百花齊放的藝術氛圍。這樣才能對學生在高中階段乃至未來的發展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要注意的是學生的作畫個性是不能強制產生的,是其內在成長起來的,是其自我的必然反映,我們在教學中應融會貫通,靈活教學,因材施放,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塊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出不同的花木來,使藝術界更加絢麗多彩。

要始終強調獨立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不可被動地刻畫對象,人云亦云,同時在素描訓練中尋求簡練合情合理地表現見到的物體或人物,以達到形神兼備,豐富而又洗煉,嚴謹而又生動。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應采取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齊頭并進、各光源前提下作業相互結合;并且要在其間安排構圖作業,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懂得畫面的構成,培養其表現整個畫面形的能力。

我們高中素描基礎教學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既要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也要提高其扎實的造型能力和對現實的表現力,同時還要提高教師自身更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來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篇(10)

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國建設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美術學科是我國基礎教學中重要一環,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筆者現將自己的美術教學工作做以下分析,和大家共同探討和提高。

一、美術教學的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準則,是經過教學實踐檢驗的,適用于指導中學美術教學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具體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依據。在教學中認真地、深入地貫徹教學原則,能夠幫助教師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1、實事求是原則。課堂教學模式是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而建立的,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知識類型、教學對象實施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符合實事求是原則的。就某一特定課堂教學模式而言,教學的結構進程雖然是固定的,但是教學方法卻是靈活的,因此,同一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

2、知識與能力并重原則。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密切,知識是能力發展的基礎,能力是學習知識的條件。隨著知識增長速度的加快,終身教育的普及和社會競爭化程度的提高,發展學生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學生的一般能力、創造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必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能力,尤其是自學能力。

3、課內與課外互補原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美術課堂理應向社會延伸,由封閉向開放轉變。教學必須堅持生活化、社會化、信息化,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要重視開辟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教學渠道,形成立體式、網絡化的教育環境。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我們在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成功與否時,只要從側面看看他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就行了。因為在師生關系良好的情況下,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習效果好,教師的教學業績也高。反之,那些與學生關系有隔閡,對問題處理不好的教師,學生會因為對教師有隔膜,而對此學科的學習不感興趣,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就不好了。

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了輕松、活潑的教學氣氛,學生面對教師沒有壓力感,情緒愉快,身心健康發展,給學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這是一種無形的磁場,吸引著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師生之間和諧相處,互相配合,讓教學順利展開,達到教學相長的理想教學境界。

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源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它不同于文化的有形傳授,是一種無形的精神意識,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中體現出來。教師給學生什么樣的情感,學生會反作用于教師同樣的情感。因此,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從自我做起。在平時的教育中,要放下教育家的架勢,用平和的心態和學生交往,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尤其是高中生,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思想活躍,多和他們聊天,找到可交流的話題,漸漸的,學生會把教師當成朋友,課上、課下都愿意和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無話不談,沒有年齡的距離感,學生會因為對教師有好感而在學習上格外用心。此外,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用嚴厲的呵斥、無休止的說教對待學生,板起一副憤怒的面孔,這樣,由于中學生逆反心理強,肯定是接受不了的。教師應和顏悅色地告訴學生哪里出了錯誤,應該怎么改正,批評要委婉,要照顧學生的自尊心,還要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有自信心,這樣學生才能心服口服,接受教師的批評教育,不會影響師生關系。

三、科學展開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在美術課上,普遍的現象是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比較籠統,整齊劃一,往往用一個標準去評價學生,這就造成評價的不明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不能很好地獲得教師的對自己的反饋,沒有方向感,不知到學習的錯誤等,學習上要么原地踏步,要么總是落后,突破不了。我認為,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明確,給出每個學生具體的評價內容,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看到錯誤,及時改正。所以,我們一定要強調個性化評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都體現了自己的思維,是獨特的,我們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發揮他們的創新學習能力。

傳統教學中,教學評價的主體比較單一,往往是教師說了算,教師是權威,學生只有被評價,自己對作品的看法、見解被教師否定,認為是無稽之談,打消了學生的思維火花。素質教育強調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學校、學生、家長都可以是評價的主體,這對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而且,由過去的教師評價學生,變為學生也可以評價教師,這就有利于教師發現學情,從學生那里了解自己的教學是否被學生接受,獲得反饋,進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教學評價不能單純從作品的結果來考查學生,要注重學生過程性的學習評價,重在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積極性,認真程度。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對美術的愛好。比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我們總是在說有的學生的美術作品畫得一塌糊涂,而為什么同樣的學習,有的學生就畫得好呢?這要從根上找原因,看看學生是否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生態度端正了,學習就有動力,自然會花心思去學習。

上一篇: 我的中國夢演講稿 下一篇: 掛職干部季度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在线播放国产在线一区 | 亚洲在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