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會計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0 14:45: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專會計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專會計教學論文

篇(1)

目前,我國大多數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是按照《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教材進行理論教學,同時安排部分實訓。這存在如下問題:

1、偏重于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很多學校“會計專業”開設了十幾門會計課程,理論課程完成了,實際操作課課時數很少。

2、忽視了教會學生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學校教學與社會上的崗位工作差別較大,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3、傳統的會計教育各科目之間各自為政,忽視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包括課程數量、授課內容等方面。

4、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依據。教師按部就班地講授課本知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課程結束時學生能夠形成對該門課的一個總體認識,但缺乏實踐經驗。當前,中職會計學生的就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隨著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逐年增多,中職會計人才的培養將面臨著失去市場的危險。同時,在知識經濟年代,學生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會計職業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所以,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會計專業的培養方法進行更新的研究創新。

(二)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探索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新途徑,創新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本課題擬對會計專業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探討,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會計教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教學與訓練方法,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質量。其次,探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新方法。會計是一門實用型很強的學科,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很好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本研究尋求新的實驗與實踐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再次,探索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貫徹終身教育思想,使學生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適應未來復雜多變的會計環境,并根據變化的環境發揮其自身的潛力。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對于教學效益的研究

當前,教學效益的研究在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領域激起的反響越來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學“新思維”、引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方向的作用。關于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面廣量大,從最初集中于理論層的探討,向教學實踐層面的具體策略或微觀策略的探討發散,在學校教學中產生了較為廣泛影響。但是目前研究內容的分布不很平衡,關于有效教學的理論基礎和主要影響因素、實施的具體方法和內在機制、評價的主要標準和有效方法等難度較大的問題,研究成果還較為貧乏。研究過程中的質疑、審視與反思不斷出現,其對調整研究方式、深化研究進程、消除研究“泡沫”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對于職業高中專業課的研究

中國職業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對中國期刊網的搜索結果顯示,關于職業高中教育的文章20多年來共有55104條,輸入“高職”關鍵詞,有相關文章及碩士博士論文198069條。可見研究非常火熱。這一時期還有不少關于高職的比較研究及中、高職銜接的研究。比較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海外經驗的介紹上,如中國臺灣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嚴雪怡,1994年),美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夏明,1994年)。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與高等職業教育(韓民,1995年)等。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國外高職教育的靜態剖析,其目的是希望從國外高職教育的發展中找到我們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主要關注點在高職的定位和與中職的銜接上,如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銜接及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研究等。當前的研究經驗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許多成果理論水準有待提升,尤其缺乏對理論系統建構的成果。對規律把握得也不夠。

(三)對于會計專業教學的研究

關于中職會計專業課教學的論文主要集中的教學實踐層面的研究者,關于高職會計專業的研究多余對中職的研究。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研究從主流來講不屬于會計專業知識的研究,而是屬于在當前中小學教學中盛行的教學法的研究。教師研究的內容與思路也是圍繞“學生主體、時間活動”等。從特色上講主要是與社會、市場、就業結合得多一點。專業性研究不強也不多。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篇(2)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中、初級實用型會計技術人才,是擺在我們會計教師面前的一個非常現實而迫切的問題。筆者認為改變會計教育觀念,加強和改進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是辦好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教育、實現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關鍵。

一、實踐性教學是實現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

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基本特征是以培養中等技術應用性專業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一定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等特點。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實踐性教學是職業會計教育的重要特征,離開了實踐性,什么技能、技巧、運用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就無從談起。作為職業教育的會計專業,面對經濟全球化、面對新的會計環境,必須高度重視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專業技能訓練,加大實踐性教學的比重,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職會計專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實踐性教學的好與壞,是影響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環節,是中職會計專業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二、目前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現狀

盡管中職會計專業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中初級應用型會計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但從目前的教學效果看,培養出的人才,在實踐技能方面與社會需求相差甚遠,甚至引起用人單位強烈不滿。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教育觀念、教育思想尚未轉變。在會計教育觀念、教育思想上,沒有完全脫離應試教育模式,過度的重視會計知識的灌輸,強調會計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完整性。面對接受直接會計經驗為目的.強調按照職業活動體系來組織會計教學強調會計知識的實踐性、需求性和應用性,重視培養學生的會計操作能力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

(二)課程設置沒有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實踐性課時偏少受過去計劃經濟和教育管理體制的影響,在會計課程的教學計劃上仍偏重理論性教學,實踐性教學課時數偏低。職業教育強調的是‘‘用什么學什么”。理論教學的任務是傳授從事相應職業所需要的最實際、最基本的知識.能為技能教學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以夠用為度。然而傳統的會計專業在教學計劃上仍重視理論性教學,輕視實踐性教學,不能滿足專業應用技能的培養要求。

(三)在會計實踐技能的訓練方式上,采用封閉式訓練很多學校都配有專業的會計模擬實驗室.采用封潞式的訓練形式。即按著教學進度計劃,首先進行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然后期中、期末或基礎理論全部學習完畢后,利用一段時間在教室或模擬實驗室完成所謂的實踐技能訓練,造成會計專業理論與會計實際嚴重脫節,結果是既滿足不了社會需求,又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光。

(四)教師的實踐經驗缺乏。教師隊伍的現狀使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開發勞動力資源、直接向社會輸送實用性人才的重任,這就決定了它對教師隊伍的建設,特別是對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有著特殊的要求。而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大部分是普通高校畢業學生.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實際工作經歷,自身動手能力不強,熟練的操作技能也就談不上,對學生只有“紙上談兵”傳授一些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中職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則也就難以有效的落實。

三、改進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會計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要獲得良好的會計實踐教學效果.必須首先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而當前的情況是,大多數中職會計專業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任教的,實踐能力較為薄弱,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綜合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是提高會計教學水平的關鍵。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鼓勵教師到企業去實習.建立教師實踐基地。

(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思考,運用已學知識等能力。比如,可以由教師限定閱讀內容提出問題,或者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或者閱讀后讓學生相互討論教師加以總結引導等方式,達到讓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目的。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經濟業務,如企業債券,可先讓同學們討論、分析、比較,最后教師參與,從而讓學生分清區別和聯系,正確處理經濟業務。對學生記憶方法的指導,一是將教材中抽象說法具體形象化;二是將難記的概念進行分解,在理解基礎上記憶。

篇(3)

財會專業自身已經擁有悠久的歷史,財會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企業單位都離不開會計崗位,會計崗位在企業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國很多高等職業院校中普遍設立了財會專業,而且學習財會的學生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會計專業的重要性。高等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的發展情況,不僅影響財會專業的教學質量,而且還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據調查顯示,我國高等院校的財會專業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高職財會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

一、我國高等職業院校中財會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財會教師師資嚴重不足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個高等職業院校在不斷地擴大辦學規模,尤其針對財會相關專業。目前我國財會專業擁有著充足的生源,而其財會專業的辦學成本相對較低,這樣使得學生數量在逐年的增加。因此,師資力量方面表現的越來越薄弱。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數量差距逐漸拉大,財會專業的教師供不應求,師資引進刻不容緩。

對于高等院校的財會專業而言,其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顯然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強的教師。我國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以此鼓勵校企加強合作。但對于企業而言,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不愿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問題主要包括:人員編制問題、涉及商業秘密、雙方經濟利益等等,其不愿意為教師提供定崗實踐的機會。

(二)財會專業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針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財會專業的實際教學活動進行考察,發現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的財會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很多財會教學還停留在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基礎上。傳統守舊的財會教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的教學模式。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學采用“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呆板的教學模式。

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中,具有較少的課堂輸出信息量,只注重理論的教學,往往忽視實踐,其將不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分析判斷能力,不僅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其還埋沒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種“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

(三)財會教學的實踐機會少

針對財會的專業資料本身而言,其具有較強的保密性,這說明財會專業的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性。針對每一批應屆畢業生來說,會計崗位本身能容納的人數是有限的,大部分企業并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這就導致財會教學的實踐機會較少。

據調查顯示,我國多數高職院校還沒有建立完整的形成科技開發、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的辦學體系,根本無法做到校企合作。另外,由于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經費在校企合作的資金投入方面嚴重不足,再加上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最終使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只能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四)學生素質普遍較低

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生源較為復雜,層次不齊,我國多數人對高職教育的認識比較偏激,這就影響了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的學習態度,越來越多的同學對自己低要求。將其與本科院校學生進行比較,顯然高職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很多同學“以我為中心”,對財會專業的學習缺乏主動性。

二、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對策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師資引進。在高等職業院校中,要不斷的加強師資力量,教師要具備高學歷和高職稱,可以聘用財會專業的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兼職教師的比例。在進行師資引進的過程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避免“一刀切”,有機結合教師的學歷、職稱、專業、年齡等條件。堅持財會專業能夠持續長遠發展的準則,同時注重學校內部人才的發現與培養。

2.人才的選拔。在高等職業院校中,適當的選拔學科骨干,這項策略是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充分發揮學科骨干在財會專業教學方面的作用,帶動學生積極學習專業知識的氛圍。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其在財會專業方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改革財會的教學模式

實施多媒體網絡化實踐教學模式,財會專業教師可以把所有的企業財會實務操作的過程全部錄制下來,并將其制作成幻燈片,將其作為共享的教學資源。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夠將枯燥無味的財會理論(會計報表、會計要素等)表現得生動有趣,可以采用動畫、音樂、等手段,能夠很好的活躍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氛圍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合理的互動,能夠調動學生對財會知識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財會專業的教學質量。

(三)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

加強校內財會專業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建立完善的校內財會專業生產型時間基地,使校外財會實訓基地處于長期穩定的狀態。通常校外會計實訓基地主要可以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在財會專業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具有實踐經驗的指導教師,顯然實踐基地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對財會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加強學生職業理想的培養

加強學生職業教育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這項工作要從學生剛剛入學時就開始著手,改變其入學時的消極態度,并向介紹財會專業,從開始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高職教育理論和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學習,使學生對職業教育有全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職業教育的理念,并逐漸的形成職業理想。

三、結語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除了一些名流院校以外,剩下的各高校仍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幾年前,財會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非常好,導致我國很多高校紛紛開設財會專業,包括很多職業高中、中專、高專等不同的學校都有開設會計專業,不僅文科類院校、綜合類院校開設財會專業,而且師范類也開設會計專業。并在此基礎上盲目的擴招,從而增加了應屆大學財會專業畢業生的數量。由于盲目開設財會專業,其在專業教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且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必要的對策。

參考文獻

篇(4)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C-0128-03

一、民族地區基層電大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

電大是廣播電視大學的簡稱,它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的傳播手段,應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由最初采用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形式開展教學工作,轉變成為依托網絡平臺來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綜合性開放大學。民族地區百色市基層電大自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來,已經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適用性人才,為百色民族地區民眾的繼續教育提供教育支持。

基層電大成立伊始,就本著整合社會優質的教育資源來辦學的教育目的,以社會需求辦教育,因而政府給予基層電大的教師編制有限,長期以來,基層電大教師隊伍基本由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外聘教師、行業專家等組成。隨著開放教育的深入發展,憑著為當地社會培養適應性人才的理念,基層電大承辦的學歷增長率層次也從中專、大專上升到了本科學歷教育,專業層次豐富,專業種類繁多,并且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出現,基層電大開放教育的服務領域得到進一步拓展,社區教育的承辦也已初具規模。此種形勢下,一方面是教學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是教師隊伍力量稍顯薄弱,教師專業發展遭遇寒流,值得關注。基層電大教師隊伍力量薄弱主要表現為:一是專職教師數量少,即有教師系列職稱的人數少。二是教師結構不合理,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層次較低,專業知識結構不完善,專業能力偏低。三是缺乏專家引領,一直以來,受地域經濟發展等各方面的影響,很多民族地區基層電大幾乎沒有請過專家來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教師走出去學習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教師隊伍的發展嚴重缺少支持力量。四是教師合作性能差,大部分教師在工作中和其他人的合作時間是較少的,且身兼數職,教學任務重,還兼任其他的工作,比如,兼任會計,學籍管理員等,兼職工作內容煩瑣,占據大量的工作時間,時間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合作的積極性。另外,教師之間“合而不作”“只合不作”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合作流于表面。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構成要素及其內在關系

教師專業發展的構成要素主要可以分為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四個要素,涵蓋了教師的專業知識基礎與職業技能等這些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的必要因子。

(一)知識結構

基層電大的教師面對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學習層次不同,學習需求不同,因此,所需的知R要非常豐富,隨著知識全球化的到來,網絡對知識的普及更為便捷與寬泛,學生從中獲得的知識更為豐富,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才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而且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影響到民族基層電大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自身擁有扎實的知識結構才能夠把自身的知識進行傳業授道,所以民族地區基層電大教師專業發展應該首先要抓住這一個要素對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儲備進行更新換代,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量,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也要對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更新,這樣才能重復發揮出自己的教學經驗的優勢。

(二)教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高低也直接影響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學個性的形成是教師教學能力強的結果。民族地區基層電大教師以網上授課為主,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表現在網絡教學的設計、網絡教學交流的引導,以及網絡教學評價的把握,此外,面對成人學生,電大教師還應該具有對課程知識的概括能力與整合知識的能力。

開放教育課程在線學習已逐步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與面授,電大教師還應該具備課程網絡建設的能力,網絡各種教學工具的使用能力,能在網絡上與學生探討功課、回復學生的疑難問題,及時利用多媒體的平臺幫助學生學習。電大教師對于多媒體平臺的利用水平和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其教學水平。

(三)自學能力

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學海無涯,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是教師職業之所需,教師要保證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與時俱進,強大的自學能力是教師知識進步的保障。可見,自學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手段,是教師保持學習興趣的基礎,自學能力高,就會使教師對于自己在研習教材、教案過程中遇到知識盲點時產生應激反應,自動開展自主學習去破解難題,還會讓教師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產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電大開放教育學習對象的廣泛性,學習內容的專業性,學習方式的靈活性都對電大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要勝任電大教師,勢必要求電大教師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學會自動、自覺地學習,隨時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

(四)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師應有的職業能力之一。教師想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格,擔當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就要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探究,能夠就專業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取得一定的科研經驗。這無形中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基層電大教師隊伍薄弱,在科研工作上缺乏必需的團隊合作,這就意味著光靠學校和團隊助力來開展科研是不現實的,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科研意識,能就自身的專業發展需要,在教學工作和教育活動中尋找科研課題,選擇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圍,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撰寫科研論文,在專業領域里推陳出新,逐步培養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斷創新,實現專業成長。

知識結構、教學能力、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這四個要素構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這四個要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師的知識結構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自學能力,教師的自學能力可以促進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拓寬教師的知識儲備量,有助于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科研能力需要教師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而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同樣可以幫助教師豐富知識儲備和提高教學水平以及自學能力。所以這四個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均會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

尤其是民族地區基層電大教師更應在專業發展過程中注重知識結構、教學能力、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這四個要素的協調發展,使自身的專業成長實現質的飛躍。教師要改變等、靠、要思想,樹立專業發展主體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專業發展的主人,從而煥發出巨大的專業熱情和發展動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三、民族地區基層電大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

(一)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1.開展自主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開啟自主學習模式,在工作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拓寬自己的知識寬度和廣度,成為泛在學習環境中合格的知識傳播者和學習引導者。在傳授專業知識時能夠旁征博引,在解釋知識難點時能夠深入細致,并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不是人云變云,并以科學的方法導引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用自己廣博的學識來帶領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用正確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因此,教師一方面要通過自主學習與研究,對學科的基礎知識要有廣泛而準確的理解,并熟練掌握學科相關的技能技巧。教師還要對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與邏輯關系有基本了解。另一方面要抓住機會參加專業知識的培訓,基層電大教師得到選派進修和培訓的機會不多,但網絡專業學習和培訓的相關網頁不少,例如慕課網、在線課程設計網、網易課程學習網等等,選擇專業新知識新論點來學習,學會做學習筆記,總結學習收獲,尋找學習盲點,并開展下一階段的學習,不斷深入專業知識領域,收獲知識。

2.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基擁绱蠼淌τ摒除兼職工作的影響,專心投入教學工作中,以課程教學為核心,以在線教學輔導為輔助,在教學實踐中夯實知識,提升教學能力。積極研究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利用網絡平臺,多點擊同行專家的教學課件,了解專業教學的新動向,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新技能,積極制作教學課件,掌握網絡平臺在線教學的方式方法;主動在課程論壇為學生進行課程答疑解惑,做好在線課程的輔導工作。

3.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基層電大教師要自覺學習,學會在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在學習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形成教學研究的習慣,撰寫教學論文。另一方面,基層電大教師面臨著科研活動不多,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少的困境,因此,教師要積極與上一級電大的科研專家、教師進行科研合作,加入科研團隊,主動參加電大系統的科研活動,在活動中向同行專家學習,開展科研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中總結科研經驗,形成科研論文。此外,教師要關注本專業領域的科研活動,例如積極參加學科論文比賽,通過參與科研比賽,給予自己科研新機會,激發科研信心。學會研究,學會思考,逐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為能夠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基層電大教師。

(二)優化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方案,鼓勵教師專業化成長

1.引進專家講座,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大力開展教師專業幫扶活動。學校根據本校教師專業發展現狀,邀請名校名師和專家來給教師進行指導、幫扶,使教師明確發展方向,正確引導教師開展專業發展規劃。結合電大系統的教師培訓活動,大力支持教師參加系統培訓、專業培訓,并且給教師“走出去”的機會,即組織教師到其他基層電大或其他高校去參加、學習和訪問,多方面開展教師多學習交流,在教學、科研和教育實踐等方面積累更多的經驗。此外,加大學校常規教學交流活動力度,以多種形式激發教師積極參加教學交流,更加了解不同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規劃和教學方法,實現教學互動和合作。

2.激勵教師自主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歸根結底還是教師個體的自我需求的結果,通過出臺教師專業發展培養計劃,開展專業發展培訓工作,使教師充分地意識到專業發展的重要性,萌發專業發展的強烈意愿,消除滿足于現狀的職業倦怠感,樹立專業發展的信心,重新建構職業理想,認真規劃自主發展的進程與步驟,計劃驅動下,行動目標準確,條理清晰。

(三)大力提倡教師合作教學文化,以合作促發展

1.增強教師的合作意識。學校要努力構建合作教學文化,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和教學等方面的專題學習與交流,向教師傳遞教育發展的動態,讓教師從中感受到教育競爭的態勢,產生憂患感,從而轉變教師獨來獨往的個人教學行為,克服自我封閉的教學意識,樹立合作共事、雙贏或多贏的思維。

2.克服基層電大一味依賴上一級電大教學資源的局限,重視本校課程教學建設,積極開展課程網絡教學的合作建設,課程網絡教學工作量大,需要專業教師、班級管理員、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等教師的通力合作方能實施,網絡課程的開發把各方面的教師聚合在一起,為共同的工作任務去分工配合,打破教師獨行空間,在合作中加強教師的合作意識。

3.重視科研項目的開發與合作,學校要正視當前學校科研活動不活躍的現狀,組織教師進行科研的立項與申報,使教師團結起來,在共同的科研工作中積極合作、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覃鳳梅.專業化: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高教論壇,2015(6)

[2]覃鳳梅.教師自主發展的訴求與策略[J].高教論壇,2015(5)

上一篇: 抹灰實訓總結 下一篇: 我的中國夢演講稿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字字幕犯侵 | 在线观看1024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