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企業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0 14:45: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企業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村企業管理論文

篇(1)

 

當前,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電企業的經營難度不斷加大,利潤空間也愈來愈小,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迎接挑戰,求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確實需要深思熟慮。而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深深感悟到,抓住線損管理不放松,深挖內部潛力,向管理要效益,向線損要效益,這是供電企業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定位,這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線損是供電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線損管理是否到位,線損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個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但是,究竟怎樣才能管理好線損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借用現代的經營管理理念,提出線損管理的"九招法",以求同行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探討。

一、目標分解法

目標分解法是當前許多縣級供電企業在實施線損管理過程中,正在運用并且已被實踐證明了的一種極其有效的管理方法。其具體操作程序是企業在確定年度總的線損目標之后,再將總目標層層分解,具體落實到每個供電所和每條線路,供電所再將自己的子目標分解到每個配電臺區和職工,這樣便形成了個個肩上有擔子,人人頭上有指標的良好格局,從而激發每個供電所和每個企業員工都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工作。但在制定目標和分解目標時,企業的決策者要注意把握一個度,對指標的制定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既不能脫離現實憑空臆造,使目標可望而不可及,也不能無原則地降低目標而影響員工的進取精神。要在認真研究參考歷年數據的基礎上,對目標進行科學的測算,真正做到切實可行,才有可能實現企業和員工雙贏的目的。

二、考核獎懲法

考核獎懲法首先要制定嚴格科學的考核標準,要設立專項的線損獎勵基金,加大對線損的獎懲力度。縣局每月要對每條線路的線損情況進行計算考核,看各供電所的線損指標是否完成,然后依據考核標準,對完成線損指標或超額完成指標者給予獎勵,對未完成線損指標者給予經濟處罰。對供電所來講,也可以把線損考核延伸到每個農電工身上,看其所管轄的線路和臺區高低壓線損指標是否完成,并酌情進行獎罰。在考核過程中,作為企業的考核者要認真負責,公正無私,賞罰分明,決不能敷衍了事,含乎塞責,如果對考核不認真,也就失去了考核的意義。

對以權謀取個人私利,以及由于自身技術低下素質不高,在實際操作中造成計量事故,或為竊電者留下可乘之機,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者,要嚴格按照企業的規定進行責任追究雜志鋪論文開題報告范例。該處分的進行嚴肅處分,該免職的予以免職,該經濟賠償的進行經濟賠償,只有嚴格的考核獎懲,才能保證各項制度順利推行。

三、月度分析法

月度分析法就是縣局每月要定期召開一次線損分析會,對逐條線路的線損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及時掌握全局的線損情況。在召開線損分析會時,各供電所長事先要拿出自己所管轄線路的月度線損分析報告,在會上一一發言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讓大家品頭論足,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對于線損高的要認真查找原因,對癥下藥,提出下一步解決的辦法;對于線路運行良好,線損穩中有降的線路,要善于總結經驗加以推廣,以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之目的。分析會結束后,職能科室要寫出月度線損分析綜合報告進行存檔,在下一次線損分析會上進行對照檢查,看其措施是否落實,線損是否降了下來,是否收到了預期效果。

四、計量集權法

電力計量是線損管理的核心部位,計量表就好像在商品買賣交換過程中的秤,應該保證準確無誤。對于供電企業來講,如果計量表失去準確性,或者是竊電者蓄意在計量表上做手腳,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也就會導致線損的升高。所以,在計量上要采取統一集權的管理辦法。首先,要把好計量表的校驗關,計量表要由具有校驗資質的部門校驗,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從事電力計量表的校驗業務。其次,對每個配電臺區的計量箱鑰匙要由專人管理,管理者對企業要絕對的忠誠,不得有絲毫的貪心和私欲。農村低壓客戶也應如此,要由對工作高度負責的農村電工來統一管理鑰匙,任何私人不得干預。否則如果計量箱的鑰匙分散管理,一旦遇到個別私欲膨脹者,他們就可能乘隙而入,采取不正當手段來竊取電能,造成電量流失、線損升高。所以,對于計量管理要慎之又慎,必須采取集權管理方為上策。

五、經濟運行法

供電設備的經濟運行是降低線損的又一有效手段。經濟運行是指設備的最佳運行狀態,即在這種運行狀態下能夠產生最佳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說要設法盡可能地減少有功、無功損失。供電設備的經濟運行包括供電企業的這樣幾個主要環節。一是電力調度中心。調度要以調出效益、降低線損為基本原則,準確掌握負荷的變化情況,制定科學經濟的電力運行方案。同時在電力設備需要維護檢修時要統一合理安排,盡量避開用電高峰,盡量減少停電次數和停電時間,以此來減少損失、增加供電量。二是變電所的變電運行人員,要及時掌握變電設備和線路的負荷變化以及功率因數高低情況,合理投切電容器,盡量使設備處于經濟運行狀態。三是供電所的管理人員,要對每個配電臺區經常進行巡查,特別是對那些野外抗旱變壓器,一旦抗旱結束要立即停運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防止空載運行。四是要對那些"大馬拉小車"的變壓器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要因容量的不合理配置而加大電能的無效損耗。

六、消缺補漏法

供電企業不同于其它企業,其設備分散點多線長,一個縣級供電企業大都管轄著數以千計的變壓器和不同電壓等級的線路,這些設備大都分布在野外,跨越田野村莊高山叢林,管理起來十分不便。但是,如果因此我們忽視了管理檢查,有些線路和臺區設備就有可能因出現缺陷而造成電量損失。所以,作為供電企業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按照設備規程的要求,經常組織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配電臺區進行檢查,對線路進行巡視,尤其是要加強夜間巡視,一旦發現哪些地方出現漏電現象,就要及時對設備進行消缺處理,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線路線損的加大。

七、摸底排查法

摸底排查法是我們在降低線損過程中一種最直接、最簡單,也最易生效的辦法雜志鋪論文開題報告范例。作為基層供電所的管理者,必須對自己所管轄的臺區和客戶情況有一個最真實的了解掌握,對每個臺區每個客戶的用電負荷都要了如指掌、胸中有數。一旦線損升高,我們就可以通過每個客戶的月度電量的增減幅度,對問題的出現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判斷,從而進一步深入細致地對客戶進行摸底排查,通過摸底排查能夠有效地控制個別欺騙瞞報截留電量現象,同時也能查出許多隱蔽較深的問題。沁陽曾有一條10千伏線路線損一連幾個月居高不下,為了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專門組織人員對這條線路每個客戶的計量進行了細致排查,在排查中不放過任何一點可疑之處,最后經過檢查發現一個用電負荷比較大的客戶計量裝置的互感器實際倍數與銘牌不一致,在每月計算電量時少算二分之一的電量,問題找到以后,這條線路的線損很快降了下來。在我市還有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村莊前幾年低壓線損非常高,有時高達50%之多,前年新的所長上任以后,組織二十余名農電工對該村莊一家一戶進行突擊排查,結果全村有四分之一的客戶計量表未向供電所上報,而被該村的電工截留下來,問題澄清后,局里對這名電工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追補了電量,該村的低壓線損很快降到了合理程度。

八、常態監測法

降損節能是供電企業永恒的主題,必須建立一種常態監測機制。降低線損關鍵在于計量,計量管理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決不能一時緊一時松,在這一方面我們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一是堅持定期抄表與不定期抄表相結合企業管理論文企業管理論文,通過抄表來監測掌握計量表的運行情況,看客戶的用電量是否有不正常的起落,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對計量進行檢查。二是經常開展營業普查,對所轄區各配電臺區的計量每月要進行一次現場監測,看其計量設備運行是否正常。三是按照規程要求對計量表嚴格進行周期校驗,確保計量的準確性。

九、以人為本法

篇(2)

主要欄目

中國宏觀經濟論:主要刊登國家權威部門、著名學者所做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和宏觀管理熱點問題的實證性研究,具有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前瞻性的特點。

中國金融·財政研究:本著理論性和實證性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對中國金融、財政體制改革、金融機構經營管理、資本市場發展等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并及時探討現實中出現的難點問題。為國家職能部門的決策、金融機構的改革與發展和有關社會研究機構的理論與政策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信息。

中國對外經濟關系論壇:主要刊登圍繞中國對外貿易、FDI、對外經濟合作等方面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成果。

中國公共管理論壇:主要圍繞中國公共管理現實問題進行理論性研究,以及針對中國公共管理現實問題進行實證性的案例分析。推動公共管理的理論研究向規范性、實證性的方向拓展。

中國就業·分配論壇:主要刊登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所面臨的就業和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成果,以期在深入了解問題所在的基礎之上,尋求解決中國就業、收入分配問題的方案。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論壇:主要刊載中國區域發展、區域性經濟結構以及區域發展比較研究的學術論文。

中國農村經濟論壇:主要刊載有關中國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問題的理論探討、政策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成果,以期加快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并使其成為政府了解中國鄉鎮企業的紐帶和橋梁。

中國產業發展論壇:針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現實狀況,本欄目著重關注有關中國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產業發展的前景分析、國家產業管理體制改革和政策的調整等方面研究成果。

工商管理理論論壇:結合中國工商管理的實際狀況,以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為主,著重研究、探討切實符合中國工商企業管理實際的管理理論、管理理念與管理方法。

中國上市公司研究:以中國上市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中國上市公司的管理體制、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的關系等方面問題,以求全面、準確掌握中國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促進中國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續發展。

中國工商管理評論:以中國企業管理的案例分析形式,探索、總結、推廣符合中國企業管理實際的經營理論與經營戰略、組織結構與組織行為,以及管理方法等。

 

投稿須知

1、論點明確,文字精煉,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每篇論文(含圖、表)一般按各刊物要求不同而不同,但必須依次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文稿首頁請在地腳處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E-mail;資助基金項目(若有的話,并注明項目號)。

2、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正文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

3、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為宜。摘要分為三種: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報道-指示性摘要.報道性摘要側重寫本項研究的最具價值和創造性的結果和結論,指示性摘要主要寫研究的方法、手段及研究的方向、內容范圍,報道-指示性摘要則介于兩者之間.研究性論文應寫成報道性摘要或報道-指示性摘要,少數綜述性論文在不便于寫成報道性摘要時才考慮寫成報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

4、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對應(即應為譯文),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摘要正文、關鍵詞。

篇(3)

社會學對社會轉型的界定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經濟體制的轉軌,即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二是社會結構的轉變,主要是指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的轉變等。本文中的社會轉型是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所引導出的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它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變,而且還促使我國倫理道德觀念進入了轉型發展時期。在傳統計劃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的運行是依靠權力來維系的,由國家通過指令與服從建立經濟秩序,統一對資源進行配置,以克服個體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交易混亂,誠信體現著對黨和國家政治上的忠誠和倫理道德方面的正統,并被強化。這時,不存在競爭,也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搞假冒偽劣、損人利已,破壞信用的空間很少,甚至沒有。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正處于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急劇轉型時期,社會政治經濟體制以及法律體制仍在改革和完善之中,與此同時,社會轉型所帶來的各種影響,沖擊和瓦解著人們原有的誠信道德觀念現代企業管理論文,而新的,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誠信道德觀念仍末建立,而恰恰是這種舊破新末立的特殊社會轉型時期,構成了中小企業誠信危機產生的契機。因而中小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使下,他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了制假售假嚴重、債務債權糾紛多、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等失信現象,這些行為嚴重地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需對其進行治理。

結合我國實際和中小企業的具體情況,一般認為,實現誠信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來進行約束的,即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所謂的法律制裁主要是通過國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規、制度來對人民的行為進行限制。所謂的道德制裁主要就是指通過社會的輿論和良心來對人們的行為進行限制。這兩者是通過相互作用來對誠信發揮作用的。

第一,加大教育和宣傳的力度,實施誠信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一,加強中小企業員工的誠信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企業要實現誠信經營,必須在企業內部實施誠信教育,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建立自律機制來保障中小企業誠信經營教育的效果。一是,要認真制定誠信經營準則,使中小企業員工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誠信經營準則有哪些內容,什么是屬于誠信經營行為,什么是不屬于誠信經營行為,從而使中小企業員工有章可循,能夠自覺地接受中小企業誠信經營準則。二是要建立誠信經營的獎懲機制。對遵守誠信經營準則的員工給予必要的獎勵,對于違反誠信經營準則的員工要給予必要的處罰,只有這樣,才能使越來越多的員工遵守誠信經營準則。正如一石說:“一個社會的道德完善與否,僅靠每個人的內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完善的制度。如果有一種機制,能從惡的人的信用記錄上留下污點,并讓他為這個污點付出沉重的代價,那么整個社會的信用就一定能走上正道論文格式范文。”[1]因此,中小企業員工必須在內部實施誠信經營教育,豐富他們的誠信經營知識,提高他們的誠信經營水平,使他們樹立起敬業愛崗、公平競爭、遵紀守法的良好道德風尚。

其二,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誠信價值觀教育

由于中小企業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但中小企業的誠信缺失已經嚴重制約其參與正常的生產經營和對國民經濟各方面作用的發揮,那么,中小企業誠信道德建設顯得更是令人矚目。所以,中小企業應作為誠信道德建設的重點,應首先進行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然后以點帶面,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的誠信建設,逐步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讓他們形成互動,從而促進中小企業誠信道德建設。

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誠信價值觀,需要良好的社會氛圍,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陣地、一切精神文化產品,都要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的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大力宣揚體現時代精神的道德行為和高尚品質,激勵人們積極向上,追求真善美;堅決批評各種不道德行為和錯誤觀念,幫助人們辨別是非,抵制假惡丑,為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文化氛圍”。為達到這種要求,首先,加大社會信用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識。“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治”。培養信用意識是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市場主體的自律和對信用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前,要廣泛深入地開展講誠信的宣傳活動,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的正確引導,向社會宣傳誠信是一切道德依賴的基礎,是市場經濟對中小企業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得尊,悖信遭恥”的輿論環境,從而以誠信道德規范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如太倉市在開展誠信建設過程中注重抓好示范點,以點帶面,帶動全社會的誠信建設。一是在城區商貿最集中的人民路開展創建“誠信經營規范服務示范街”活動,確立了10家誠信服務示范窗口及20家參創單位,通過這30家單位的引導,帶動全市商貿流通行業的誠信建設。二是在太倉民營經濟最壯大的璜涇鎮召開創建誠信企業動員會,選擇了四家影響較大的企業作為示范企業,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帶領全市民營企業深入開展誠信創建活動。三是在全市窗口服務單位,開展“誠信服務”示范窗口和示范崗的評選活動,引導更多崗位由“微笑服務”向“誠信服務”提升。四是抓好鄉鎮示范點,把璜涇鎮、新聯村作為全市農村創建的示范點。[2]其次,要努力為誠信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加強法制教育與宣傳,營造社會輿論環境,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使誠實守信成為每個中小企業立足于社會、立足于市場的根本,在全社會形成遵守契約、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目前,我國對違反道德特別是違反誠信道德規范的行為現代企業管理論文,一般只是立足于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不能給予應有的懲罰,這事實上就是縱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不講誠信行為,應當改變這種傳統的做法,用法律手段解決不講誠信行為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制止中小企業的不講誠信行為。

第二,加大信用立法力度,嚴格依法辦事

其一,完善信用制度的相關法律建設

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誠信的基礎和依據首先是法律,因而完善信用的法律體系,便是營造和保護講信用的社會環境的第一要務。信用缺失是一種違約行為,經濟學分析表明,經濟活動主體是否選擇違約,主要看違約成本的高低。當違約行為的預期效用超過的時間及另外的資源用于從事其他活動所帶來的效用時,便會選擇違約。所以治理中小企業誠信缺失問題,必須立法先行,盡快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體系。我國目前有關信用的法律法規涉及《擔保法》、《個人信用實名制》、《個人消費信貸實施細則》等。就體系而言很不完整,就立法層次而言,大多屬于部門制定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對中小企業的失信行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來處理,制裁的力度明顯不夠。如《合同法》中對違背“誠實信用”的原則沒有做出具體規定,只是籠統地指出“應承擔違法責任”因此,對現有法律法規不完善之處,要通過細化法律來進行調整,提出明確規定和要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過立法保護經濟主體的交易自由權和財產權,這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性制度。另外還要建立有關社會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其內容應涵蓋信用等級評定、資信評估、咨詢機構和公共信息、數據的取得與使用程序等。在立法上要充分體現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原則,強化違約責任追究,不僅對逃廢債務的單位要處罰,而且對惡意逃廢債務的企業管理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構成違法追究法律責任。

其二,嚴格依法辦事,加大執法力度

由于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階段,更需要嚴格的法律制度來保障。從司法和執法上落實法律責任,通過加強對失信經營者的打擊力度,強化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和執法部門的執法權,建立有效責任追究機制和市場退出機制,使法律制裁對實行中小企業信用行為發揮有效的作用,實現真正的法治,這也是保證中小企業信用建立的前提條件。如溫州的樂清縣柳市鎮中小企業的轉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十多年前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柳市黑潮”曾攪得全國不得安定,國務院曾史無前例地為了一個小鎮下發了國辦【1990】29號文件,開展了毀滅性打假行動。全鎮1267家低壓電器門市全部關閉,1544家庭生產戶全部歇業。十多年后的今天,柳市鎮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全國所選用的低壓電器,有50%來自這個濱海小鎮,僅財政收入一項,就由1990年的幾百萬元上升到2000年的3、45億元。同時,柳市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低壓電器出口基地,一年出口創匯3億美元,居全國之首。今天的柳市是真正名副其實的電器之都,同時也是打假打出的電器之都論文格式范文。[3]

第三,建立和完善符合國家規范的信用體系,以制度約束失信行為

其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的產權制度

目前,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所有權主體缺位,產權關系不明晰,沒有明確的最終責任主體。對國有中小企業經營者來說,國有中小企業經營者既缺乏產權所有者從外部進行有效約束,又缺乏一種基于自我財產利益的自我約束,在這種產權約束的條件下,國有中小企業經營者沒有必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這就淡化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責任意識,使中小企業經營者只追求權利而逃避責任,只求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最終導致其經營行為短期化,而不顧及誠信。私有中小企業不講誠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的產權缺乏有力的保護,最終導致私有中小企業經營者不可能像真正的所有者那樣能從長計議,從而使中小企業追求短期行為是必然的。一旦經營主體不注重對長期利益的關注,信用的基礎就會被摧毀,使中小企業追求短期行為是必然的,那么必須嚴加治理。為此,一方面,政府必須明晰中小企業產權,明確其責任,使中小企業經營者成為真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政府應制定長期和穩定的保護其發展的政策。使中小企業形成穩定的長遠經營預期,做到誠信經營。

其二,不斷加強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信用體系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廣義的信用體系包括信用記錄、信用征集、信用調查、信用評估、信用保證以及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在內的信用系統。狹義的信用體系指以獨立的中介機構為主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收集和分析個人和企業的信用資料,為客戶提供當事人信用狀況等證明資料的社會化的信用系統。中小企業的誠信建設離不開整個社會的支持現代企業管理論文,要使中小企業走上誠信發展之路,關鍵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信用體系,同明還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中小企業行為,做到讓守信者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失信者得到應有的懲罰。這就要求必須建立起一套符合國家規范的信用體系制度。當前,要重點建立企業與個人信用檔案、社會信息系統、社會保障體系、任用干部的道德機制等制度,以形成以市場規則為基礎,制度健全、手段完備、調控有力、管理有序的社會信用體系,為中小企業創造平等競爭條件,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事實上目前社會和政府也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如國家經貿委等十部門今年5月份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步驟地建立中小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建立信用風險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監督管理系統。”廣東提出建立的企業“黑名單”檔案制度,江西的“經濟戶口”管理制度,以及浙江的“企業信用查詢系統”都在為這一方面而努力,但相比社會信用制度建設而言,目前的立法工作還有待加快。雖然目前我國現行維護信用有關的法律條款在多種法律中涉用到,但內容都比較零散,至今沒有一部完整的規范的信用法律對企業失信行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來處理,制裁力度明顯不夠,使違法成本遠遠低于違法收益,使得中小企業的“守信”走向“失信 ”。銀行在合法債務工作時,往往陷入“贏了官司賠了錢”的狀況之中。“執法難”已經成為治理“失信”行為的頑癥,從而加劇信用危機的程度,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靠信用體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篇(4)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化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就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抓手,務必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繼續加大推進力度,力求收到實際效果。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劉易斯認為,在發展中國家存在著突出的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即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如果城鄉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并帶來諸多方面的矛盾和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城鄉差別突出。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不平衡規律的作用還可能更加凸現。逐步消除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對于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當前,全國上下正在積極進行體制機制的探索、創新,特別是我們重慶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應該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國統籌城鄉發展闖出一條新路子。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統籌城鄉發展,理論的創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分析研究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城鄉統籌才有可能按照正確的軌道前進,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在一些地方還存在著只注重分析研究城鄉二元結構的表象,操作上也習慣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工作措施和思路不得要領的現象,其結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重視解決三農問題,切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就需要加強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并切實運用理性思維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發展經濟學作為二戰后新興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經濟學科,具體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如何從不發達狀態演進到發達狀態。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實際上是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是工業化、城市化與三農的矛盾,是發展中的矛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正確認識和運用發展經濟學理論,對于結合國情、市情及縣情、鄉情,制定城鄉統籌發展的政策措施,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從發展經濟學來看,改變或者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兼顧,國際上主要有兩種理論可資借鑒和研究。

一種是通過勞動力流動,以城市發展帶動鄉村發展。這種理論認為,起初,在鄉村傳統農業部門中存在大量過剩勞動力,其邊際生產力趨近于零。只要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的勞動收益存在差距,鄉村農業部門的過剩勞動力自然會流向城市工業部門,形成勞動力的無限供給。雇用鄉村農業部門過剩勞動力所形成的積累不斷轉為投資,生產日益擴大,從而吸引更多的農業過剩勞動力。隨著農業部門的生產率逐步提高,收入不斷增加,鄉村過剩勞動力的逐步減少乃至消失,城鄉二元結構才會轉為現代化的一元經濟結構。另一種是通過增加農業投入,確保城鄉平衡發展。這種理論認為,鄉村過剩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并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收入相等,二元結構也不會自然消失,相反,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失業日益嚴重,并出現眾多城市病。這種理論假設:城鄉之間勞動力的轉移是由城鄉之間預期收入的差異引起的,只要城市的就業機會和預期收入大于留在鄉村的預期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業,鄉村勞動力還是會源源不斷地向城市轉移。如果城市就業機會的增長速度趕不上鄉村勞動力的轉移速度,不僅使城市發展產生嚴重經濟社會問題,也會使農業生產萎縮,糧食等農產品供應缺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為此,這種理論提出,政府要縮小城鄉之間就業和收入差距,關鍵是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公共設施和醫療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就地就近解決農村過剩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等問題。以上兩種理論,在我們現實工作中都有所體現和反映,并經實踐放大,顯示出各有其利弊。前一種理論在部分黨政領導層面有較大市場,并付諸實踐的比較多,因為發展城市經濟見效快,在領導頻繁調整的情況下,容易在短期內出政績,其弊端在于不能從根本上建立解決三農問題、化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的長效機制。后一種理論在理論界和黨政領導的施政報告中有較多的體現,由于其投入大、工作周期長等現實問題,理論往往落后于實踐,說的多落實的少,有的甚至根本不重視研究三農問題,其投入也是毛多肉少。

對上述兩種理論,我們不能盲從,要結合我們的特殊國情、市情、區情、縣情,借鑒、吸取發展經濟學中的合理因素,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因為城市與農村有著天然的聯系,城市與農村相互促進,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從建立消除城鄉二元結構長效機制、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筆者傾向于用后一種理論指導統籌城鄉實踐,同時兼顧前一種理論,實現城鄉結合、城鄉互動,不斷增強農村發展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在目前的改革發展中,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這就是盲目發展大城市,企圖通過城市擴張和發展,吸引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定居,也就是通過所謂農民變市民的途徑,一勞永逸地解決三農問題。實際上,這是一種帶有理想色彩的思維方式,容易被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化。況且,城市的就業壓力本身就比較大,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將使就業問題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城市交通、醫療、教育等問題更加突出。同時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城市與農村、農業、農民職能的錯位,導致資源的浪費,大量的城市居民因農民工的涌入,就業更加艱難,而農村大量的土地撂荒或者不能精耕細作,農產品產量下降、質量下滑,市場物價也會因糧油、生豬、蔬菜等農產品供給不足而大幅上漲,城鄉的發展和人民生活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在適度發展城市的同時,更加關注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切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增強農業的造血功能。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規時,要胸懷大局,統籌考慮城鄉規劃,統籌推進城鄉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事業發展,使農民與城市居民享有同質的公共服務和同等的民主政治權利,不斷增強農村經濟發展能力,在發展中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有關發展經濟學論文范文二:創新發展經濟管理論文

一、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弱化。一些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對人力資源管理比較弱化。企業領導對于員工的管理主要依據個人經驗,有的領導對員工缺乏人性化關懷,這種隨意性的管理讓員工無所適從,不適應企業長期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要求,對員工缺乏崗位職業培訓。有的企業對員工沒有形成良好的激勵機制,對員工的獎勵還依靠領導對其評價,這樣就造成了員工與業績的偏離,員工薪酬與福利偏低,就不能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使得企業失去了經營活力。因此,企業經濟管理中對人力資源觀念滯后,缺乏合理開發人力資源,這樣在動態發展的市場環境中,人力資源管理就變得遲緩。

2.企業的網絡技術應用水平還比較低。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必須跟上時展的變化。然而,有的企業在經濟管理模式上還是生產工藝或服務上,都沒有結合互聯網的特征進行改善。這樣對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低,就脫離了社會發展的方向。互聯網能夠加快信息傳遞速度,也能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企業忽視了對信息技術的提升,就難以實現信息化的辦公。還有的企業不能很好地利用網絡進行宣傳與公關,這樣就失去了低投入和高產出的效果。還有的企業沒有重視網絡計算機人才的培養與招聘,就難以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的網絡技術應用水平,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還比較低,這樣就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3.企業還沒構建知識經濟的經濟管理模式。在知識經濟的環境下,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要進行調整,構建健全的知識特征的管理體系,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但是,一些企業沒有認識到社會這樣的變化趨勢,仍然堅持原有的管理模式,這樣就不行滿足復雜經濟環境的管理新要求。對于缺乏知識特征的企業組織來說,就不能進行動態與開放式的經濟活動,缺乏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發展方向不能依據規模效益來獲得競爭優勢,而是要考慮到消費需求的變化,要以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這樣就要使企業重視生產工藝流程,精準把握終端市場的消費者的消費動向。但是,缺乏對知識經濟環境的分析的企業,其生產決策與終端市場的消費者消費訴求相分離的格局。此外,知識經濟也要求企業員工具有較強的創新力,要求企業技術與員工知識不斷更新,但是,一些企業做不到這樣的主動變革,就被市場所淘汰。

二、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企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作為支撐,因此,企業就必須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采取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構建良好的勞資關系。企業要為員工進行職業規劃和職業培訓,構建學習型的組織,企業要保障員工的各項福利和權益。企業要發揮激勵機制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企業還應建立獎懲制度,這樣才能在企業內部創造公平公正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更好地發揮員工的潛在能力,也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企業應該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通過這樣無形的文化來規范員工的行為,實現以人為本和柔性管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2.增強網絡環境下的企業經濟管理能力。在信息時代,企業應加強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強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與管理能力,為企業的發展中創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部門的網絡信息管理。企業應培養和引進具有較強信息技術的人才,提升企業的網絡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企業管理組織執行力,優化企業的組織管理結構。網絡信息化還能為企業開拓新的市場業務,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篇(5)

對于產品,人們己知之較多;對于品牌,可能就一知半解;而對于名牌,人們己漸熟悉但卻知之甚少。

斯蒂芬o金說:"產品是工廠所生產的東西,品牌是消費者所購買的東西。"蘭德公司的創始人華特o蘭德先生說:"工廠制造產品,心靈創造品牌。"產品更多是物理性的,而品牌則更多是心理性的。

一、企業品牌與品牌戰略

1、品牌的含義及作用

品牌是生產者,經營者為了標識其產品,以區別于競爭對手,辨認消費者認識而采用的顯著的標記。品牌可以是一個名稱,一個術語,一種記號,一種象征或設計,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組合。換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別不同企業,不同產品的文字,圖形或文字,圖形的有機組合等。

現在,品牌已不再僅僅是一個標記了。按照營銷學權威P·道爾的說法,品牌是"一個名稱、標志、圖形或它們的組合,用以區分不同企業的產品。"P·費爾德維克關于品牌的解釋是:"品牌是由一種保證性徽章創造的無形資產。"費爾德維克是著名的廣告商BMP公司的執行董事。在過去的大約20年里,該公司開創性地使用較完善的研究技術來了解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關系。

應注意的是,費爾德維克所說的"品牌"已不再等同于"標記",而是成為一個含義更廣、更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quot;徽章"或標記創造的"無形資產"

換句話說,商標不是品牌的全部,而僅僅是品牌的一種標志或記號。

這一區分很重要,把品牌不再作為一個名稱、標識或圖形來考慮,而是作為一組"無形資產"來考慮,是一種更完善更有力度的思維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品牌,是20世紀90年代營銷發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進步之一。它是用來解釋成功品牌與不成功品牌之間區別的一把鑰匙。

企業品牌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有利于產品參與市場競爭

首先是品牌具有識別商品的功能,為廣告宣傳等促銷活動提供了基礎,對消費者購買商品起著導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護的商標專用權,將有力遏制不法競爭者對本企業產品市場的侵蝕。第三,商譽好的商標,有利于新產品進入市場。第四,名牌商品對顧客具有更強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場占有率。

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形象

品牌是商品質量內涵和市場價值的評估系數和識別徽記,是企業參與競爭的無形資本。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必然要精心維護品牌的商譽。對產品質量不敢掉以輕心,害怕砸自己的牌子。創名牌的過程必然是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和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的過程。

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利益

品牌是銷售過程中,產品品質和來源的保證,有助于消費者購買自己偏好的品牌,以得到最大的滿足。當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時,有助于消費者的損失得到補償。

事實證明,一個享有盛譽的品牌,將是企業一筆巨大的財富。在世界上,品牌價值雄踞榜首的Marllboro,其市場價值高達210億美元,第二位的CocaCola為240億美元。我國著名品牌"紅塔山"以100億元人民幣奪冠。這固然是企業長期經營的成果,更是由于產品質地優異和市場營銷組合的得當。經驗表明,品牌決策的正確、品牌設計的科學、品牌保護的得力對企業經營成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2、企業品牌戰略及意義

品牌戰略,顧名思義,是企業以品牌的營造、使用和維護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所制定的企業總體行動計劃。品牌作為一種經濟形態要受制于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因此,品牌戰略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的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會和經營背景,品牌戰略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市場經濟的演變歷程。商品經濟初期,生產力水平較低,賣方市場特征突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簡單,沒有必要強調產品與服務的外在特征,因而,生產經營主導著企業管理,產品的品牌化程度較低。買方市場的發展引發了消費革命,企業和產品的趨同要求開發產品功能之外的能使消費者動心的異質特色,品牌的文化標識功能得以彰顯,品牌戰略初露崢嶸。由于市場發展的反復和不平衡性,早期的品牌僅僅是市場營銷的基本工具,甚至僅僅處于營銷策略層次。即使企業進入戰略經營后,企業管理仍緊緊圍繞營銷的四大要素--產品、價格、地點、促銷,品牌戰略與企業組織戰略、人才戰略、投資戰略、產品戰略、技術戰略、跨國經營戰略等并列齊觀,成為企業諸多戰略選擇的一種。現代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市場的信息化進程,市場的主動權從企業進一步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企業淪為市場第二主體,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逾加依賴和取決于自身信息化程度高低,企業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面臨嚴峻挑戰。

品牌絕不是一個單獨存在于市場之中的東西,它是在許多市場之外的東西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信念,這種信念一旦形成,最終會在潛在消費群體中產生類似迷信的概念。

品牌──我們所指的品牌是真正的品牌,哪些所謂的"不好的品牌"其實不能稱之為品牌──的內涵體現在兩個最主要的方面的結合:

知名度+美譽度

任何產品或服務,如果只有知名度而缺乏美譽度的話,注定要在短時間后喪失生存的能力。遺憾的是,我們的企業為了短期發展的利益,追求迅速膨脹的效果,往往專注于用巨額廣告打知名度,而不愿花費金錢與精力培養美譽度。這樣做的后果是很危險的,一旦有成熟的企業及品牌加入到市場中來,僅有知名度的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是不堪一擊的。

3、企業品牌戰略與企業運作

我國大城市消費者已有很強的品牌消費意識,中小城市及農村市場品牌意識也漸漸增強。年輕人以追求知名品牌的消費來實現自我價值,已成為一種時尚,但他們從小在消費外國品牌如雀巢、麥當勞中長大以至于發展成以追求外國品牌為時髦,這不能不讓有識之士為國內民族品牌擔憂。

在中國市場,外資品牌通過合資、獨資或兼并收購等多種方式,創造了一個個成功的本土化品牌。相比之下,我國除了開放較早、競爭比較完全的行業如家電、化妝品、食品飲料等行業品牌發展較好以外,受國家政策保護及限制的行業,品牌營銷仍是一片空白,真正的強勢品牌幾乎沒有。曾經牛氣沖天的秦池、愛多、巨人等國內民族品牌,也都是曇花一現。

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發展,細分化市場形成,針對不同消費顧客群,進行目標市場營銷,以及品牌營銷是企業營銷的必然選擇。企業能否開展好品牌營銷,建立自己的強勢品牌,與企業的業務長期戰略密切相關,因為,品牌戰略取決于業務戰略。國內品牌大多不長久,與國內企業缺乏長期業務戰略有密切關系。

二、企業品牌戰略在我國企業運作中的現狀目前,商業企業在實施品牌戰略上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從總體來說,對實施品牌戰略、發展自己的品牌商品還是剛剛意識到。這種意識一是來源于政府的引導,二是來源于市場競爭的實踐。特別是市場的實踐,使許多商業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盡各種競爭招數左沖右突而難以奏效,而看到一些同行另辟蹊徑,發展自己的品牌商品卻連連獲勝。在上海,就有三槍牌內衣,開開牌服飾,古今牌胸罩,真絲大王,愛建衣料,等等,這些商業同行,由于發展了自己的品牌商品,而使企業在同樣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轉眼之間,發展成為令人驚羨的大企業。更有鄰近的春蘭牌空調,已經踏上了世界的征程(春蘭品牌雖是生產商發展的,但令商業觸類旁通)。于是許多商業企業覺悟到,商業發展到今天,再走傳統的道路不行了,應走現代經營之路,去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發展自己的品牌商品

但是,許多商業企業意識到品牌戰略是一回事,在付諸實踐時又是一回事。當前,商業企業在實踐品牌戰略上存在著不容忽視的一些問題。主要是:

其一,對實施品牌戰略有模糊概念。不少商業企業一聽說應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立即把目光投向生產商發展的名牌商品。以為只要與這些生產商多取得聯系,多經營名牌商品,搞一些專賣、特約經銷之類,就是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我們不排除通過工商聯手來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但商業實施品牌戰略的直接含義是商業自己發展品牌商品,是利用商業自身貼近市場、主導市場的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品牌商品。這是一個龐大而繁重的系統工程,是要狠下功夫的,不是簡單的搞拿來主義就能成功的。其二,缺乏實施品牌戰略的緊迫感。認為商業實施品牌戰略是重要的,但現在企業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再說,實施品牌戰略既然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件事要慢慢來。當前最要緊的是把銷售抓上去,其它的事都要放一放。其實,把銷售抓上去誠然重要,但怎樣抓上去呢牽不是已采取了各種擴銷、促銷措施都收效不大嗎。與其屢戰屢敗,倒不如狠下心來研究品牌戰略,從這里找尋突破口,從而找準方向。商業企業應有實施品牌戰略的緊迫感。其三,不知從何著手。或囿于實施品牌戰略的理論缺乏,或囿于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發展自己的品牌商品的物質條件不充裕,一些商業企業在當前實施品牌戰略時茫然無措。其中一個迷茫的舉動是想看別人怎么做,特別是自己的同行搞什么品牌,然后去跟著學樣。其實,這是最要不得的。因為實施品牌戰略,是一個嶄新的知識,所謂是知識經濟,并沒有太多現成的東西可以照搬。再說,創新本身就是追求一個新字,要各顯神通才是,怎好跟在別人后面學樣。萬事要抱定的一個宗旨,倒是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唯有從實際出發,才能開發出自己的具有個性的品牌商品來,那才是有生命力的。其四,缺乏相應的機制。目前,許多商業企業正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實行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唯有實行了這種分離,企業的經營者才有獨立的人格。這對實施品牌戰略是必須的。但現在不少商業企業還沒有實行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或雖實行了分離,但界定不嚴格,不清晰,仍然使經營者缺乏完整的獨立人格。這在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時,難免產生短期行為。而品牌戰略是很忌諱短期行為的。因為品牌戰略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有連續性,短期行為,是搞不好品牌戰略的。所以,商業企業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一定要解決好企業的經營機制問題。三、企業運作中品牌戰略對策的靈活運用

那么,當前商業企業應該怎樣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呢牽我以為,最主要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樹立強烈的品牌戰略意識

商業企業的經營者,首先是大型商業企業(集團)的經營者,要通過學習現代商業知識,和了解國內與國際商業發展的形勢,審時度勢,及時抓住機遇,實施和推進本企業的品牌戰略。深刻認識,實施品牌戰略,是現階段,爭奪市場份額,求得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手段之一。更是商業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應有貢獻的一個大途徑。有志于商業的經營者、企業家,應從這樣的高度和理念,樹立起強烈的品牌開發戰略意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緊迫感實施和推進本企業的品牌戰略。2、選準市場定位,確定戰略品牌

商業企業通常經營的商品種類,少則成百上千,多則成千上萬。實施品牌戰略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發展這么多的品牌商品。而是經過市場調查,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開發一、二個品牌(通常一個品牌也就足了)。目前,全世界的大品牌也不過五百強,大企業集團也不過五百強。關鍵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化大生產,使消費品越來越趨于同質化的情況下,開發的同質化商品,要體現出異質性。唯其這異質性才是品牌開發的成功之處,關鍵所在。這一異質性是要根據市場的消費需求來開發的。所有著名品牌正是開發到了這一在同類別產品中的異質性才獲得成功的。這一異質性就是跟著市場走。

3、運用資本經營,加快開發速度

開發資金不足,可能是當前商業企業在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中普遍遇到的問題。但不能以此為理由等待,更不能因此而放棄開發。一個發展現代商業國際通行的做法是運作資本經營,以加快品牌開發的步伐。資本運作的形式是通過兼并、收購、轉讓、特許經營、有償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進國際國內現成的品牌。創立品牌是品牌發展的初級階段,經營品牌則是品牌發展的高級階段。從美國商品品牌的發展過程來看,已經歷經了創立品牌---經營品牌---買賣品牌的三步曲。我們不妨借鑒這個經驗,實行品牌的資本經營。到底是運用資本經營去收購、兼并別人的品牌,還是將自己的品牌運用資本經營轉讓、有償使用、特許經營出去,這要從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這里要強調的是,要有資本經營的理念,懂得買一個好的有市場的商品品牌,就等于買到了一個好的市場。時下,這種品牌資本運作經營,在國際上已司空見慣,在國內也已屢見不鮮。4、利用信息網,實施組合經營

品牌一經開發,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網。因為現在是信息時代,通過高速信息公路,可以實現最快的組合經營。其一,新開發的品牌迅速上網,不僅可以迅速進入新品推進的導入期,推廣營銷、拓展市場,還可大量節約必要的廣告宣傳投入,這種投入是開發任何一個新品所必需的,而且是巨大的。因為上了網,這一投入節約了,而市場卻開發出來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開發的。其二,新品信息上網,能以最廣闊的視野尋求到貿易伙伴。如果上了全球信息網絡,那這個視野就是全球性的。尋求到的貿易伙伴越多,那么,組合營銷的程度就越深,收效當然也就越大。其三,隨著信息網的普及,網上購物將成為銷售的最佳渠道,而這又成為組合營銷最直接的組成部分。所以,實施品牌戰略,不可不運用信息網。

5、實施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上一篇: 經濟學原理論文 下一篇: 倉庫后勤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