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45: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貿易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逐漸接軌“,國際貿易慣例”一詞的使用頻率日漸增多。但是,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在國際貿易慣例的涵義、國際貿易慣例的法律屬性等問題上認識都較模糊,分歧頗大。由于國際貿易慣例對我國國際經濟法學科和現代化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對這一問題做了探討。
一、國際貿易慣例要義闡釋。
《辭海》“對外貿易”一詞是這樣定義的:“一國或一個地區與他國或另一地區之間的商品買賣活動,即國際間的商品交換。對外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亦稱進出口貿易”,而國際貿易則是“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1](P411)如果認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則這一定義并無不妥。但在國際貿易學界,占主流意見的觀點是,商品專指有形的物質產品,無形的產品即是服務。因此,國際貿易的對象不僅包括有形的物質產品,還包括無形的服務。長期以來,商品買賣一直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內容,而所謂國際貿易慣例大多指有關商品買賣或與商品買賣有關的各類服務的慣例,這也是本文的討論對象。具體而言,本文研究的是從買賣雙方貿易洽商到最終履約(或未能履約)整個過程的有關國際貿易慣例,由于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所謂服務貿易范疇,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國交換,并為賣方交付商品和買方支付貨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關服務也屬本文的研究范圍。慣例是一個經常使用卻又語義含糊的詞,也是一個在我國學術界備受爭議的用語(國外也有類似爭議)。學術界對慣例應用的普遍性和實踐性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慣例的本質問題方面,則歧見頗大。
(一)慣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學者認為,慣例需經過民間國際組織或貿易協會的編纂后才會有明確的內容,才能稱之為慣例。而大多數學者則認為,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固然是國際貿易慣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卻又為人所知并廣泛采用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也是國際貿易的慣例。[2](P13)筆者贊同后一種看法。從國際貿易慣例的發展歷史來看,國際貿易慣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貿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實際做法。由于這些公司具有廣泛影響力,以及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減少貿易障礙等方面的作用,這些做法逐漸成為某一行業或某一地區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對同一問題的處理手法或對同一術語的解釋不盡相同,這就難免造成地區間或行業間的貿易障礙。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組織擔當了統一解釋和編纂工作,這就形成了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國際商會編寫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發展過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廣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沒有載入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如紡織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開即不能退貨的慣例。
甚至還有一些做法曾經被寫入一些組織編寫的國際貿易慣例,后因歧見消失、做法統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慣例。比如,國際商會在1980年出版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關于CIF術語賣方責任的表述中認為,賣方應提交清潔提單,但承運人在提單上對貨物的內容、重量、尺碼、品質等無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該提單是不清潔提單。但在1990年實行的新的《國際貿易解釋通則》里則沒有這句話,這并不表明國際商會改變了看法,相反它正是顯示了貿易界及相關各界已認同了這一點,從而無需再用文字描述了。也就是說,這并沒有改變上述規定仍是國際貿易慣例的事實。[3](P527-528)(二)慣例的法律約束力。
慣例的法律約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當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沒有表示是否接受有關國際慣例的約束,慣例自動約束有關當事人,即慣例具有強制約束性。《法學辭典》持的是這一觀點。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國際貿易慣例的產生和發展不是國家意志的結果,因而國際貿易慣例不是法,不能對當事人進行約束。[4](P7-8)第三種觀點認為,慣例分兩類:一類是不需要當事人選擇都必須遵守的強制性規范,一類是經過當事人選擇才對其有約束力的任意性規范。[5](P27-28)其實,國際貿易慣例不是某國立法機關制定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國家間的國際公約,因而它不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慣例的廣泛適用性和長期實踐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國際貿易合約當事人對自身及他人遵守慣例的心理期望,慣例對當事人各方又有一定的約束力。
這種約束力一般是在當事人明示接受慣例的情況下產生的,國際商會出版的《國際貿易條件解釋通則》(1990)在導言部分表達了這一觀點《,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第1條也闡述了這個意思,有關國際貿易慣例的這一規定符合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但是在一項國際貿易的契約中,不可能窮盡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的規定,因此就產生了所謂的“默示”做法。《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9條第2款規定:“除非另有協議,雙方當事人應視為已默認地同意對他們的合同或合同的訂立適用當事人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慣例,而這種慣例在國際貿易上已為特定貿易所涉同類合同的當事人所廣泛知道并為他們經常遵守。”簽定該公約的國家同意,何為慣例由法庭來決定。該款規定反映了國際貿易慣例一定程度上具有強制約束性(自動生效)的一面,但是這也沒有改變慣例作為任意規范的特點,當事人可以通過明示的方法排除對某一慣例或某一慣例部分條款的適用。
以上分歧的主要表現是學者們對一些英文單詞的解釋不同,特別是對custom、usuage的理解差異。有人認為custom有約束力,應譯為慣例,而usuage則沒有約束力,應譯為習慣;也有人認為custom沒有約束力,應譯為習慣,usuage有約束力,應譯為慣例。還有人有其它的看法。其實,翻查一下國際商會的出版文件我們會發現,國際商會對慣例的用詞并不考究,在不同的文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詞,甚至在同一份文件中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用語。比如,在《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中使用的是custom和practice,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使用的是usuage,而在《托收統一規則》使用的則是rule一詞。可見,國際商會對慣例的用詞并不看重,他們重視的是某一術語或某一做法在商業實踐中的狀況,只要這種術語或這種做法廣為人知(widelyknown)和被業者經常遵守(regularlyobserved),它們即是慣例,而不管在國際商會或其它組織的出版物中用何詞來描述它們,或有沒有見諸文字。至于慣例對當事人有無約束力,則要看當事人在合同中的約定。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將國際貿易慣例定義為:在國際商品貿易和與國際商品貿易有關的服務實踐中形成的,某一地區或某一行業廣為人知并被經常遵守的任意規范。
二、國際貿易慣例的淵源。
如上所述,國際貿易慣例有成文和不成文之分,也就是說,國際貿易慣例有兩個淵源: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與不成文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指的是經過某一組織編撰和公示的規范化文件。編撰國際貿易慣例的主體可以是一些有影響的基于國家的國際組織,如國際商會;也可以是民間的國際組織,如波羅的海黑海航運公會;還可以是能對市場起到主導作用的商事組織,如通用汽車公司,它們的產出物因而也相應地表現為具有一定法規性質的文件。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一般依據過去已有而且現在仍然流行的商業做法而作出,其主要行為特征是必須有一個宣示的過程,因為比制訂規范文件更重要的,是它們必須廣為人知。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之所以成為國際貿易慣例的淵源之一,原因主要是多數國際貿易慣例從本質上講就是國際商業習慣做法的一個演進形式,而且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過程。過去活躍在跨國或者說超國家或地區利益之上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通過編撰和公示之后變成了國際貿易慣例。今天的習慣性的商業做法還在重復著這樣一個過程。如果我們不這樣理解慣例的淵源,那么我們很可能會步入認識的誤區,或者認為慣例僅表現為成文化的規范,或者認為只能從過去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中尋找慣例。這兩種僵化的認識不能反映現實,因而也不能指導發展中的國際貿易活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國之內或地方性的商業習慣做法也有可能演變成國際貿易慣例,這主要取決于該習慣是如何整合(incorperated)到國際貿易流程中去的。
例如,美國西海岸港口的碼頭工會為保護自身利益向集裝箱貨主收取近乎落地費性質的雜費,這種雜費被各國班輪公會列入班輪運價或班輪條款,因而這種做法就成了有關業者之間的國際貿易慣例。承認慣例的習慣做法淵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國際貿易慣例的性質,因為從國際貿易慣例中體現的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大都可以從習慣做法當中找到源頭。從商業道德的視角看,所有國際貿易慣例都來自于千百年來一直在支撐著川流不息的國際貿易活動的一套倫理體系,借助它可以形成關于對對方行為的預期;通過它的應用———即對己對人的約束,各方在此體系下的權利和義務得以區分、履行和保障。這套倫理體系的強化就形成了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而未成文的慣例則歸于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一類。
國際貿易慣例和國際商業習慣做法雖同為國際貿易慣例的淵源,以對現有的國際貿易慣例的貢獻而論,由習慣而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占有絕對的優勢;但后者在當今技術創新的條件下開始顯露出重要性。
三、國際貿易慣例與其它法律規范的區別。
(一)國際貿易慣例與國際貿易公約。
由兩國政府或多國政府簽定的有關國際貿易關系的規范稱為國際貿易公約。從公約法律約束力的角度,可以將國際貿易公約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強制約束力的公約;一類是任意性的公約。前者包括調整國家間經貿關系的一般性公約及約束某一具體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公約,如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協定、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制定的有關海上運輸合同的《漢堡規則》。強制性的公約要求締約方或接受公約的國家在本國的法律與公約沖突時,修改本國的法律,使之符合公約的規定;而且在處理國際貿易糾紛時以國際公約為準據法。既然強制性國際貿易公約的法律約束力大于國內法的效力,強制性國際貿易公約的效力當然優于沒有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國際貿易慣例。但是,國際貿易慣例與任意性的國際貿易公約的關系則不同。
任意性的國際貿易公約主要指有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幾個公約,即1964年的兩個海牙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及二者合并而成的《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這些公約遵循合同自愿的一般原則,允許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采用或排斥這些公約的規定,即可減損公約條款的效力。在同為任意性規范的層面上,國際貿易慣例與任意性的國際貿易公約十分類似,但是兩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高于后者。對此《,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均有明確的規定。《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雖未在這方面作具體規定,但它是由前兩個公約發展而來的,據此也可認為該公約持同樣的觀點。由此可見,在國際貿易慣例與上述3項公約的規定發生沖突時,應優先考慮采用慣例的規定。
(二)國際貿易慣例與國內法。
一般而言,國際貿易慣例是在與本國利益無沖突的領域發展起來的,其所規范的領域大多與本國法律的適用范圍沒有重疊。從這個角度上講,國際貿易慣例可以對國內法的不足起到補充的作用。但是,各國對國際貿易慣例拾遺補缺作用的態度是不同的。有些國家干脆把國際貿易慣例納入本國的法律體系,使之成為國內法的一部分,如伊拉克和西班牙就把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貿易解釋通則》引入國內法。采取這種作法的國家不多,多數國家一般按照直接適用或間接適用的途徑運用國際貿易慣例。直接適用指的是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示或默示接受國際慣例的約束,法院或仲裁庭依據當事人選擇的國際慣例進行裁決。法國、丹麥等國家采取這種方法。這些國家一般承認國際貿易慣例獨立于國內法律體系之外,國際貿易慣例可直接應用于國際經貿往來,無需國內法的指引。與采用直接適用的國家相比,采用間接適用的國家更多,我國也是采用間接適用的途徑。間接適用指的是國際貿易慣例不能脫離國內法而獨立運用,必須經過國內法的指引,而且國際貿易慣例的應用有賴于國內法對國際貿易慣例明示或默示的接受。明示接受指的是在國內法中明文規定,對特定的民事關系可采用國際貿易慣例處理。默示接受則是指在某國的國際貿易活動和法律實踐中普遍采用國際貿易慣例,從而可以推斷該國認可國際貿易慣例的。
我國采用的是明示的方法。《民法通則》、《涉外經濟合同法》、《海商法》等都明確指出,我國法律和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公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有人據此認為,我國法律的效力高于國際貿易慣例的效力。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國內法關于國際貿易的規定可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國際貿易慣例不可違反國內法的強制性規范,但可與任意性的規范不一致。因為國際貿易慣例廣為人知并被經常采用,只要當事人未明示拒絕慣例的適用性,國際貿易慣例就自動成為合同的一部分,盡管這部分并未以文字形式在合同中表示。然而,國內法中的任意性規范則沒有自動成為合同一部分的效能。由此可見,國際貿易慣例雖然是國內法的補充,但其效力仍優于國內法中的任意性規范。四、國際貿易慣例對合同當事人的約束力這里所講的合同,指書面達成的合同。對于口頭達成的國際貿易合同,我國不予承認。對此,我國在1986年核準《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時已表明了這一點。
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引用國際慣例的方法有3種:其一,引用國際商會、國際法協會或其它民間組織的條款或術語,如買賣雙方以CIF價成交。普遍認為,采用了某一成文慣例的條款或術語,對該條款或術語的解釋應以該慣例為準。多數情形下,對某一條款或術語的解釋只有一個國際貿易慣例,但也存在對某一條款或術語的解釋不只有一個國際貿易慣例的情況,并且各慣例的解釋不一致。如沒有對具體采用哪一慣例作出規定,這時候的解決方法一般是以與合同最有密切關系的國家所采用的國際慣例作為依據,而判斷這一點往往是不太容易的。比如,對貿易術語FOB的解釋就有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和美國進出口商會等機構制定的《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兩個慣例,這兩個慣例對賣方交貨地點等方面的解釋差異很大。為防止事后買賣雙方當事人就采用哪一慣例產生爭議,合同當事人最好在采用條款或術語的同時明確規定采用哪個國際慣例。其二,采用國際組織或行業協會制定的標準合同,如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制定的關于成套設備和機器的出口合同、倫敦谷物交易協會制定的關于谷物買賣的合同。標準合同對合同全部或大部分條款都作了規定,一般只留出當事人名稱、貨價等項目供當事人填寫,當事人可通過協商對印定的條款作出修改或補充。這類合同試圖囊括有關合同關系的全部權利與義務,包括從合同的簽定到合同的履行、解除和違反合同的救濟的整個過程。由于在大宗貨物的買賣中廣泛采用標準合同,標準合同事實上已成為當事人普遍遵守的權威文件,是國際貿易慣例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三,在合同中明確表示接受某一慣例的約束,這種情況包括以下幾種類別:(1)合同中采用了慣例規定的條款或術語,并且合同對這些條款或術語的解釋與慣例的規定相同,或合同直接引用慣例條款或術語并未另行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慣例與合同的規定并無二致。(2)合同中某些條款與慣例的規定不一樣,此時應按照當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則,以合同的規定為準。(3)合同中對某事項未作規定,但在合同的執行過程中,當事人會遇到這些問題。此時,當事人應按照慣例的規定履行合同或對合同救濟。
在上述情形以外,即當事人未在合同中明示遵守國際貿易慣例約束的情況下,則采用下列兩個標準:表示合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主觀標準;以國際慣例為標志的客觀標準。主觀標準似乎體現了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則,但如當事人未在合同中以文字表示他們的意愿,以后在當事人發生爭議時,其真實意思在很多情況下是難以舉證或判斷的。可以想見,在實踐中應用主觀標準進行操作的難度很大。因此,在大多數國家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往往采用所謂的客觀標準,客觀標準即是國際貿易慣例。采用國際貿易慣例這一客觀標準甚至也不以合同當事人知曉為條件。這就是說,即使合同當事人沒有表示接受慣例的約束,同時也未明示拒絕國際貿易慣例的適用,國際貿易慣例亦可自動地解釋和補充合同并對合同當事人構成約束。
參考文獻:
[1]辭海(經濟分冊)[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
[2]李雙元。國際經濟貿易法律與實務新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
為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進行整合與開發。課程整合指的是對課程設置、各課程教學的目標、教學設計、評價等諸要素做系統的考察與操作,即用整體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研究教學過程中各種教育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分化了的教學系統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組成有機聯系的整體。由于課程整合是一個“過程”,所以它的實踐形式就是一種教學模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依托和豐富的存在形式。
一、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與構建。
(一)“以崗為綱”,設置和構建專業課程。
“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新的職業觀。在常規教學中,大多以大綱規定的目標為尺度衡量教學效果的好與差,所以“以綱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著教育者的思維。“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的思想與其相反,它站在職業崗位的角度“以崗為綱”,通過對崗位的共性與個性的研究,制定出與崗位專業技能、專業理論、文化素質完全一致的教學綱目,這樣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才能深受一線崗位的歡迎。
1.在教學上對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對知識與素養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對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對職業能力的要求是熟練掌握。
2.正確處理基本素質、一般能力與職業能力三者的關系。從短期看,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主要來自職業技能。但從長期發展看,知識與素質教育是基礎,是基本功,基礎不牢,專業難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畢業生成長的關鍵能力。因此,必須長短兼顧,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
3.國貿專業主干課程體系設置應以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綜合職業能力是由基本素質能力、業務能力、協調能力、談判能力、交際能力、口才能力、應變能力及處理法律糾紛能力等合成。合成過程是通過每一門課程內容教學得以完成,但課程本身具有缺乏彈性的特征,即課程有自身的學科知識體系且存在時滯性,須將課程的“剛性”盡可能柔性化,增強課程的靈活性。課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據職業技能、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來確定。課程整合不是一個簡單拼湊過程,而是要從基礎和專業課程中尋求其內在結構、內容等方面的異同點,嚴格以職業能力或崗位能力為主線進行整合,遵循各課程間遞進式關系,循序漸進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專業技能課程體系。
(二)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設置的思路。
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應以國際貿易行業的崗位對人才的知識與素質,一般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要求來確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塊:即11國際商務英語,含商貿英語、商務英文函電、英語口語等;21國際市場營銷,含市場調研與預測、營銷策劃、推銷理論與技巧、商務談判、經營管理等;31電子商務,含計算機操作技能、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電子單證交換技能等;41國際貿易業務技能,含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報檢、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與保險、國際貿易單證實務等。這四大模塊中各有眾多的課程組合,而前面三個模塊的課程都是為后一個模塊打基礎或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業務素質服務的。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必須避免各模塊各門課程之間各自為政的現象,要保證國際貿易專業骨干課程的教學不受沖擊和擠占,這就必須對各模塊的課程進行整合,打破原學科的系統性,避免各課程內容的重復。可將相關聯的課程整合為一門課,例如,“推銷技巧”與“商務談判”就可整合為一門課,電子商務的幾門課可整合為一或兩門課。國際貿易專業課程中的“國際金融”課,可采取開講座的方式,只側重講解與外貿緊密相關的內容。“國際商法”課程要打破原學科體系的框框,專講其他專業課未涉及到的國際貿易法律知識,例如,WTO規則,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有關托收、信用證的國際慣例等,相關課程已涉及到了,沒有必要重復開設,可采取專題講座方式講授一些與國際貿易業務緊密相關的國際法律知識,這既節省大量課時,又達到擴展學生掌握國際貿易有關的法律知識的效果。又例如,“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同樣需要與“國際貿易實務”進行整合,刪除與“國際貿易實務”重復的內容,專講各種業務單證知識和單證制作的技能,把教學重點放到指導學生繕制業務單證的訓練,為學生畢業后直接上崗從事單證業務打下扎實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課程也都可考慮進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進行整合,是一項具體而系統的工作,需要分別做出詳盡的方案,這里不再贅述。
二、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的開發。
依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和“以崗為綱”的教學要求,為適應市場對各種專業人才必須持證上崗的需要,國際貿易行業先后出臺了外銷員、報關員、報檢員、跟單員及單證員等資格證考試制度,憑有關機構認可發放的資格證書才能持證應聘上崗的普遍做法,應指導學生積極應試,并通過相關的資格證的考試,這是應用型高校應盡的職責。專業資格證通過率的高低,這是評價一個應用型專業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為此,針對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前普遍要求參加有關資格證的考試,學校應組織開發有關資格證考試的“報關員資格證應試輔導教材”、“報檢員資格證應試輔導教材”及“單證員資格證應試輔導教材”等的編寫和組織輔導工作,并使這些教材能有效發揮指導學生應試,大幅度提高考試的通過率。這是國貿專業教師的當務之急,是學院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市場培養大批的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實踐性教學比重,采用“四模塊”實踐教學模式。
加大實踐性教學比重是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整合的關鍵。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主要是通過課程體系實施來實現,課程體系由模塊構成。根據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筆者認為國際貿易專業應配置如下四個實踐性教學模塊:
1.課程認識實習模塊,鞏固基礎知識。
課程實習安排在各門專業課程內和學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專業課程內(也包括專業基礎課)的實踐環節,目的是使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鞏固所學過的知識,把理論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例如:當講述國際貿易政策,特別是進出口商品政策中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時,為了更好地把理論轉化為實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中國加入WTO前后的關稅變化,說明當前國際經濟中“關稅壁壘”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關稅壁壘,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收集有關中國企業“反傾銷”、“綠色壁壘”等情況的相關數據,分析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非關稅壁壘”的現狀,并嘗試提出一些對策。經過這樣的訓練,理論已經完全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教學,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學會如何用經濟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2.校內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模擬實習環境。
校內實習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學期,目的是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研究問題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可以分為:
(1)課程實訓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市場調研實訓、國際市場營銷實訓、國際貿易實務實訓、報關實務實訓、外貿單證實訓、電子商務實訓等。在《外貿單證實務》與《報關實務》課程中,會有很多進出口貿易的單據,教師在教學中盡量收集企業常用的單據類型提供給學生,使學生獲得逼真的實訓效果。同時,盡可能貼近業務和實際,收集實際的案例,這樣不僅使學生有親切感,而且非常實用,讓學生學得踏實。
(2)考證實訓項目。結合“雙證書”制,要求學生獲得與國際貿易專業相關的報關員、單證員、報檢員等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對國貿專業的學生進行為期2周的考證實訓,一方面利于提高學生的考證通過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專業綜合實訓。《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是集本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專業基本技能、職業素養于一體的綜合實訓課程。利用外貿綜合業務實訓計算機模擬軟件系統,對畢業班學生進行為期2周的綜合訓練,其中涵蓋了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報檢、報關實務、單證實務、托運與投保、國際貨款結算等多項專業技能。通過對整個業務流程的運作和全套單據的制作,讓學生掌握從分析市場環境開始,到完成市場開拓,同外商建立起業務關系的整個流程。具體以進出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以具體的進出口商品交易為背景,針對進出口貿易中業務函電的草擬、進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報價與還價、交易條件的磋商、進出口合同的訂立、出口貨物的托運訂艙、報驗通關、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單證的繕制、審單付匯,驗貨收貨等主要業務為序進行訓練。同時,在實訓中要求學生通過因特網去尋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戶,自己設計產品目錄、宣傳網頁和出口營銷方案。通過這樣集中的訓練,學生對三年的專業知識有了系統的認識,強化了前面學過的知識,又通過這種模擬訓練,培養了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的職業能力,使學生既具備上崗就可以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3.校外實習基地模塊,為學生提供全真的實踐。
實習基地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協議式的,主要是同外貿企業或工商企業訂立實習協議;另一種是非協議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職能部門,如海關、商檢局、商務局、港務局、國稅局等。一方面,建立幾個穩定的協議式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和外貿企業架起了一座共同發展的橋梁,既便于學生對即將從事的工作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貿企業從中發現和選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協議式的實習基地,如組織或鼓勵學生參觀港口、碼頭、倉庫、生產車間,讓學生看到真正的貨輪、火車車皮、大型拖車、集裝箱、堆場、貨物包裝方式、海關監管場地等實物。鼓勵學生直接找船運公司、保險公司、海關和檢驗檢疫局咨詢相關問題。
論文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方式不斷吸引世界各國的關注和期待,而其對世界經濟格局和貿易體制的影響也越來越深遠。本文從我國企業利用電子商務的現狀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人們在信息共享和交流方面極大地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通過電子信息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使交易涉及的各方當事人得以通過電子方式聯系,實現整個交易過程的電子化。它大大提高了外貿企業的貿易效率,減少了其人力、物力和時間消耗,提高了這些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這些變化和創新使國際貿易的監管變的更加公開和透明,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貿易的進程。
然而,從目前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情況來看,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明顯地走在前面。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只是在網上廣告、進行簡單的企業介紹、產品信息、電子查詢、互通商品信息,很少能有企業進行網上商務洽談、簽訂合同、交換文本及單證,而能完成網上購物、網上支付、開展網絡營銷的就更少了。
一、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仍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中的新型交易模式,在促進我國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的同時,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難題。
1、電子商務框架尚未建立。國際貿易操作是一個繁鎖而復雜的過程,交易過程涉及多個部門,運作過程伴隨大量的單證、票據與文件。為實現“單同一致、單單一致、單證一致、單貨一致”的目標,不僅需要實現單據和數據的垂直分流,還要滿足水平分流,需要所有涉及到的單位、部門實現標準化的數據接口。而在我國,相關部門的配合還未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體系,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
2、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網絡規模相對較小。網絡貿易要想實現從瀏覽、洽談、簽約、交貨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業務自動化處理,需要利用數字化技術將貿易相關部門有機連接起來,實現各部門電子數據交換。但由于經濟實力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后,絕大部分企業的電子化、信息化程度低,而網絡擁擠、運行速度慢、資費偏高等因素又進一步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鑒于中小企業的軟硬件環境限制,使得其在國際貿易中實施電子商務步履維艱。
3、企業在國際貿易中不能主動去應用電子商務發展。由于經濟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我國相當數量的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主動性不夠。多數外貿企業雖然己經上網,但還停留在信息查詢階段,建有和國際接軌的專業網絡平臺的甚少。同時,外貿企業競爭意識不夠,普遍缺乏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對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即將帶來的巨大沖擊,沒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
4、網絡安全問題亟待解決。電子商務在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在著安全隱患。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銀行、網上合同、電子簽名等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大量的交易信息會在網上傳遞,資金也會在網上劃撥流動,而網絡交易的雙方身處不同國家,只有網絡間的數據傳遞、交換和處理有很高的安全系數,才能有效地保障商業機密不被竊取,支付系統不被破壞,才能提高網上交易的權威性認證。然而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問題不容樂觀。
5、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在國際貿易網絡交易中,由于交易雙方分別處于不同的法律體系中,如何鑒別網絡電子商務單據資料的真偽,如何規范電子合同、電子商務認證、網上交易與支付、網上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管轄權等電子商務所涉及的種種法律問題,各國的規定仍然有所差異,國際上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對此進行規范。而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制度的制定滯后于信息工業的發展,相關的法律為從事電子商務的交易主體帶來了高度的風險,構成了阻礙電子商務應用的一道不容忽視的屏障。
二、加快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發展中的對策與建議
為了推動網絡貿易在我國的健康發展,我們應采取以下一些積極對策:
1、建立國際電子商務框架,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電子商務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是將高技術與現實中的商務活動結合的具體應用。這其中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功能,制定電子商務發展的宏觀戰略和規劃,把海關、商檢、銀行、保險、外匯管理、工商、稅務、銀行、法律等部門同廠商、企業、用戶、貨物運輸、信息產業等部門等單位按一定的規范與程序相互銜接,協同工作,增強政策廣泛性和透明度,實現政策的統一和組織的協調,避免政出多門,形成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利環境口
2、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電子商務在一國的應用與發展有賴于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基礎。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明顯投入不足、基礎薄弱。這就有可能使我們失去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發展帶來的機遇,在競爭中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只有建立起全國外貿專用信息網,進而有計劃、有組織地實現我國涉及外經貿及與其業務相關的部門和行業同聯合國貿易信息網及其他國際商務信息網絡的聯網,才能有效推進電子商務在我國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3、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對話,提高應用電子商務的積極性。電子商務打破了時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如關稅與稅收、統一商業代碼、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新問題,各國加強了對話與合作。我國外貿企業只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網絡貿易的開展不僅僅是一種貿易工具的簡單應用,更是企業內部經營觀念的徹底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創新,積極學習和吸收國外發展成熟的相關經驗,才能逐步發展壯大我國企業電子商務。
第二,交易對象高級化和利益分配兩極化。在科學技術知識對經濟發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國際貿易交易對象逐漸高級化:國際技術貿易在國際貿易的構成中發展十分迅速;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也日益高級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國都普遍重視科技的開發研究,實行科技發展戰略,把高科技產業作為制高點。(2)世界技術發明創造與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也是加快國際技術流動的重要原因之一。(3)與技術貿易有關的社會條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努力,為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法律環境。(4)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國的經濟合作與依賴進一步加深,國際技術交流更加頻繁。因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經濟的發展過程所處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國際貿易利益分配格局中,兩極化的趨勢將進一步明顯,即所謂“中心-化”趨勢。在國際貿易利益分配中,發達國家“中心化”和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劇。這是因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科學技術發明與創造中處于不對稱地位,發達國家基本壟斷了世界科技發明與創造;在國際貿易分工和產業升級換代中,發達國家也處于領先地位。
第三,發展動因知識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知識產業為主要標志的知識革命迅猛發展,我們正在邁向一個以智力資源和知識要素占有、分配、生產和消費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實力將代替資本成為競爭的根本要素,智力資源的豐缺盈余程度將成為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決定性因素,自然稟賦狀況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資源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逐漸被以知識和技術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所代替,科學技術知識將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的重要動因。社會發展的實踐經驗也證明了科學技術知識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對經濟的貢獻率不斷上升;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也主要是通過科學技術進步獲得的。
二、知識經濟時代我國的貿易對策
在邁向知識經濟時代的21世紀,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知識經濟的挑戰將不可避免,因此,應及時把握邁向知識經濟時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調整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采取符合我國國情的應對措施,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產業升級換代。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決定競爭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這也是我國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發展國際貿易的關鍵。促進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新機制,進一步解決我國科技與經濟發展相脫節的問題。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投入嚴重不足,這是我國面向知識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它阻礙了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增加對科技的投入。第三,要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單一,科技投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第四,要樹立技術創新意識,發掘、培養、保護高技術人才,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或轉為企業,培養產業技術的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的技術水平。知識經濟的關鍵是知識的商業運用,使之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是我國在知識經濟時代參與國際貿易的基礎。因此,面對知識經濟的發展,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科技的轉化,加大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便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的戰略取向。而且我國目前基本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可能性主要是因為科學技術知識具有共享性、可學性、易傳播性、變動性和經濟效應外溢性特征。現實性主要是指有兩大發展機遇可以充分利用,一是國內科研機構和國家科技投入體系正在面向市場經濟改革,科研機構與企業的聯合勢在必然,要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加快科技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步伐,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二是國外發達國家正在進行以知識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升級,即加大第三產業和以知識經濟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的比重,把一些傳統產業轉移到國外,繼續發揮其“剩余的價值”,這對我國企業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區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進,互為補充乃至階段性的交替發展,凸顯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及當代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本質性特征。
一方面,在貿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和經濟一體化不斷突破國家和地域限制,各國及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系日益增強的條件下,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作,協調和規范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秩序,推動經濟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由于多邊貿易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雙邊和區域層次上的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仍然十分活躍,由此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90年代末期以來,世界上再次興起區域貿易集團化的熱潮,自由貿易協定(FTA)及優惠貿易安排大量涌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約有240個區域貿易協定,135個自由貿易區,涉及世貿組織97%的成員,其中雙邊的FTA約占90%左右。FTA的蓬勃興起,表明通過區域經濟合作來推進一國或一地區的經濟貿易增長,已成為當今國際經貿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一趨勢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多邊貿易體系自烏拉圭回合結束以來無所作為,特別是WTO欲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受挫后,期待從多邊貿易自由化中進一步獲得經濟及貿易利益的理想變得渺茫,WTO成員便紛紛轉向雙邊或區域經濟合作。
其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近年來WTO成員急劇增加,受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不同利益要求的制約,多邊貿易體制在進一步推進多邊層次的合作上不斷遇到障礙。如協調及談判范圍已從過去的關稅措施、市場開放準入等,逐漸轉向各種非關稅措施如各種技術標準、環境要求等。由于多邊貿易體系不易協調,難以達成共識,因此WTO成員便希冀從區域或次區域的經濟合作中尋求獲益的機會。加之,區域內若干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聯系相對較為緊密,易于形成較為合理的協作體系,貿易自由化范圍相對較小并易于推進,遂使區域經濟合作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
再次,在現代科技發展推動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及利益的驅動,特別是受現有區域貿易集團內既得利益的局限性,一些集團開始進行新的調整,如吸收新成員,或與其他集團聯合成更大規模的貿易集團,或是集團內成員再與集團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新的組合,以拓展發展空間,獲取更大的利益。
隨著FTA的迅速發展,目前世界已出現三大區域性集團。歐盟逐漸從西歐六國擴大到目前的十五國,擬于2010年以前與北非及中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組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顯示了以美國為核心的美洲國家由北向南形成的經濟整合;亞洲地區一些國家及地區所組建的亞太經合組織,推進了發達成員及發展成員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目前10+1已達成協議,擬在10年內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3(東盟及中、日、韓)及中國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協商及談判的啟動,無不顯示亞洲地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潛力。
從實際情況來看,FTA的建立和發展的確對區域乃至全球的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1.FTA促進了區內經濟和貿易增長。
自由貿易區內部貿易壁壘的逐步消除,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也更趨合理,規模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據測算,歐盟在實現了商品、服務、資本和人才自由流動后,可從取消壁壘過程中獲益300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公共費用減少20%、工業成本下降7%、增加200-300萬個就業機會。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也使三國受益:墨西哥貿易出口最高年增長率達20%,加拿大為10%,美國是5%.
2.影響世界商品、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流向。
在以發達國家為主建立的FTA中,由于科學技術的發明國及主要使用者都集中在發達國家,其對科學技術的吸納能力也是巨大的,這樣就勢必造成了資金和技術首先流向發達國家,之后才是區內的發展中國家,真正流向區外發展中國家的就更少了。近年來,為了分享FTA的利益,FTA以外的國家都在積極尋求與其開展合作,這樣就出現了FTA之間相互投資,特別是為了繞過FTA的貿易壁壘,區外國家的直接投資便成為最普遍的進入方式。
3.FTA所固有的排他性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
由于FTA是內部開放市場,相互提供優惠,而區外的國家及地區享受不到此種優惠,從而導致外來產品競爭力下降,形成“貿易轉移效應”。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使墨西哥產品對美國輸出大幅增加,亞洲地區的電子產品和紡織品對美國出口遭受巨大沖擊。現墨西哥已取代中國成為紡織品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大國。
二、FDl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加速器
近年來,跨國公司的投資活動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國政府競相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大幅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使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擴張經營獲得了有利的環境空間。
據《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5萬多家跨國公司,其海外分支機構達30余萬家,累計跨國直接投資總計約4萬億美元,其中30%是由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控制,由這些投資所創造的商品銷售額,比世界出口總額還要多。2000年跨國公司海內外分支機構的銷售額達6.5萬億美元(其中30%是公司內部交易),數字表明跨國公司投資帶動了國際經濟貿易的快速增長。跨國公司大規模向各地區滲透,進行跨國生產、經營和銷售,不僅增加了東道國的對外貿易量,而且其開創的以公司內部分工為特征的國際生產一體化體系,使母公司分支機構間的內部貿易量急劇增長,成為當今國際貿易增長中的重要構成。由于公司內部貿易可以大大減少“交易成本”,所以,跨國公司生產、銷售越來越多地在內部進行。據統計,20世紀70年代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占世界貿易的20%,80-90年代這一比重上升至40%,目前世界貿易總量中有70-80%與跨國公司有關。需要指出的是,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要求各成員通報其與此相關的法規中存在的限制情況,并要求各成員根據確定的時間表在最長7年時間內取消這些規定。可見,國際貿易發展使跨國公司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不斷加強,同時也為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制度保證。
三、電子商務引發了交易手段的革命
隨著國際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適應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九十年代后半期產生的電子商務一經問世,就以不可逆轉的勢頭為世界貿易搭建起了快速運行的平臺。特別是在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的大力推動下,電子商務已成為本世紀最具發展前途的領域之一。
眾所周知,90年代以前的全球電子市場交易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到1997年就迅速達到約300億美元,2000年增至2500億美元。專家估計,在二十一世紀的前10年里電子商務市場完成的交易額將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發展。到2010年,交易規模約在10萬億美元左右,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將占1/3的比重。屆時,歐盟的網上出易將可能達到4萬億美元,美國可能在2萬億,日本在1萬億,亞太地區約1.5萬億美元。
在進行電子交易的同時,各國或地區已將傳統國際貿易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全球制度化建設實踐,同步應用到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上。當然,由于電子商務平臺自身運行的高技術特點,其規則的制定并非一瞰而就,但人們努力的成效還是比較明顯的。如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通過《電子商務示范法以WTO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的《關于全球電子商務宣言以OECD召開的電子商務部長級會議以及電子商務全球對話形成的《巴黎倡議》,都是國際范圍內進行電子商務規則建設的可喜成果。
另外,美國的《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歐盟的《歐洲電子商務倡議書以英國的《電子商務——英國稅收政策指南》、亞洲國家新加坡的《電子商務比較框架》等,都是從本國能力和利益出發完成的單項立法,雖然還不系統,但對解決目前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突出障礙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上述兩個方面的概述雖然還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全貌,但是已清楚地說明,電子商務提供的交易平臺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首先,電子商務以其快捷的運行和履約方式沖擊現有的交易方式,使交易商可以在傳統的談判室與因特網之間做出選擇。
其次,相當數量和比例的新生業務從初始到終結均在網絡中運行,基本與傳統的市場沒有關系。
(二)質量需求盡管社會對外貿人才仍有很大需求,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卻不樂觀,可見學校培養出的畢業生不適應市場的需要。安徽高職院校在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時就要結合市場,考慮外貿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1.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在工作態度上,企業員工應做到能吃苦、負責任;在職業道德修養上,企業員工應做到愛崗、敬業、忠誠。外貿企業尤其看重員工的這些素質,因為業務員直接接觸外商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后,客戶往往是認人而不是認企業,因此,業務員的離職會帶走客戶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報酬、工作環境等因素使得現在的高校畢業生頻繁跳槽。安徽省外貿發展基礎較弱且薪資相對外貿大省較低,對外省人才缺少吸引力,外貿人才主要來自本地,而本地高校培養出的國際貿易人才也偏好往機會更多的東部沿海城市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專業知識的同時,要強化學生建設家鄉、忠誠、踏實的人文素養。2.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國際貿易專業理論與實踐并重,但高職院校在該專業人才的培養中更側重于實踐操作技能。安徽外貿方式以一般貿易為主,相對于加工貿易,一般貿易更為復雜、內部分工更細,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對人才的專業要求更高。外貿業務員開拓國際市場,需要了解相應國家的政策、法律,具有營銷產品的能力、與外商客戶談判的能力,最后還要訂立合同及履行合同,必要時要應用國際條約、WTO規則來捍衛自身的權益。這些都依賴于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中,同時掌握多項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已日漸成為趨勢。3.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從事外貿工作,面向的是外國客戶,對人才的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要求較高。安徽省已和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英語是國際貿易活動的主要工作語言,也是外貿人才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我省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并不十分強調英語學習,很多畢業生也對自己的英語沒有太多信心。其實在實際業務中通過與外商溝通交流、活學活用,語言能力可快速提高。除了對外交流,外貿從業者還需要和國內的政府部門、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生產工廠等多方打交道,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可以使信息傳達及時、準確,提高做事效率。4.擁有較強的后續發展能力圖1:國際貿易專業對應崗位分析圖如圖1所示,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未來的最基礎崗位對應的是外銷員、單證員、跟單員、貨代員、報關員等。這些從事外貿單據的制作、報關、貨物運輸和保險等業務的應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職高專院校來培養。隨著從業人員自身的努力和后續發展能力的強弱,有些人員會脫穎而出走向更高層次的外貿業務員、高級商務師,再發展下去可以成為外貿職業經理人、外貿部門經理。安徽外貿市場規模不大,對基層崗位人才的需求增長有限,但缺乏高技能、高素質、高層次的外貿人才,然而這種人才是全國范圍內都缺乏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中,負責企業重大戰略投資決策的人才缺口達2/3以上,專業管理人員欠缺一半以上。以安徽外貿行業的薪資和發展機會對已成型的高層次人才吸引力不大,那就需要本地培養的畢業生除了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有職業發展上的可塑性和后續發展能力,能更好的為本地經濟服務。
二、當前安徽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適應區域經濟對人才的需求目前外貿人才市場的供需狀況是,外貿企業需要人才,學校也培養了人才,可是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畢業生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學校培養出的只是外貿專業的畢業生,而不是市場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應更加符合本地市場的實際情況。當前安徽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基本都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強的一線應用型外貿人才,這樣的人才定位更適合東部沿海地區,因為這些地區的加工貿易發達,經濟外向程度高,外貿業務量大,需要很多完成單據制作和外貿流程的基礎崗位人才。安徽發展外貿需要開拓新的海外市場,不斷增加業務機會,加大力度營銷本地產品,需要后續發展能力較強的外貿人才。
(二)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外貿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目前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往往不是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來調整,而是為了不斷強調實踐課程,甚至為了技能大賽來調整。一味的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表面上確實做到了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學生“輕理論、重實踐”的目標,但某些必要理論知識的減少不利于學生在職業上的后續發展,而增加的實踐課程往往也是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缺乏真正外貿業務中的實踐知識。除了專業知識,對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計算機辦公能力的課程設置也不足,很多畢業生的英語水平仍停留在閱讀階段,聽、說、寫的能力普遍較弱,還有企業提出,希望增加讓學生練習打字和使用辦公軟件的課程。
(三)師資力量不足從安徽高職院校的實際來看,很多年輕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任教,缺少企業實踐工作經歷。這樣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教師本身并不熟悉實際業務操作,只能采取以灌輸書面知識為主的教育方式,很難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滿足市場和企業的需求。而聘請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到校講課的教學形式并未真正實施起來。
(四)實踐教學條件不足目前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普遍不足。從校內實訓室建設來說,由于資金和場地的限制,往往只能提供電腦機房滿足使用外貿業務操作軟件的需要,建設模擬外貿業務流程的實訓室較為困難。從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來說,真正的校企合作還難以實現。從校方來看,安徽上規模的外貿企業不多,難以找到合作企業,且組織學生外出實習責任大、經費高;從企業方面來看,他們接收學生實習并沒有多少收益,還要擔心學生的實習對企業正常運作和商業機密保護工作的影響,校企合作的熱情不高。
三、改革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
(一)明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是高等院校的主體功能,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是高等院校要面對和思考的基本命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應以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指導思想,考慮地方經濟對人才的需要。安徽中小民營企業數量眾多,高職院校應從實際出發,面向中小企業,培養專業上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操作能力,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掌握一定語言能力、溝通技巧和產品營銷知識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同時不能忽視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除了教授專業知識,還要引導學生的思想,使其具備責任意識、法律意識,擁有良好的處事心態,德、智、體全面發展。
(二)基于外貿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建設課程體系學校可以通過與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進行合作、研討,充分考慮外貿崗位對職業能力的要求,對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重組。根據外貿崗位群的特點,開設相對應的外貿實務課程,培養學生操作業務流程的能力,適應跟單員、單證員等基層崗位的工作要求;開設適當的外貿相關理論課程,開拓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在職業上的后續發展能力,適應外貿業務員、部門負責人等更高層次工作崗的工作要求;開設計算機、英語、思想品德等基礎課程,提升學生的基本素養,更好的適應工作。在課程改革中,學校和外貿企業可以深入合作,共同進行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材建設等工作,將大大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國際貿易慣例要義闡釋。
《辭海》對外貿易一詞是這樣定義的:一國或一個地區與他國或另一地區之間的商品買賣活動,即國際間的商品交換。對外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亦稱進出口貿易,而國際貿易則是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 如果認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則這一定義并無不妥。但在國際貿易學界,占主流意見的觀點是,商品專指有形的物質產品,無形的產品即是服務。因此,國際貿易的對象不僅包括有形的物質產品,還包括無形的服務。長期以來,商品買賣一直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內容,而所謂國際貿易慣例大多指有關商品買賣或與商品買賣有關的各類服務的慣例,這也是本文的討論對象。具體而言,本文研究的是從買賣雙方貿易洽商到最終履約(或未能履約) 整個過程的有關國際貿易慣例,由于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所謂服務貿易范疇,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國交換,并為賣方交付商品和買方支付貨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關服務也屬本文的研究范圍。慣例是一個經常使用卻又語義含糊的詞,也是一個在我國學術界備受爭議的用語(國外也有類似爭議) 。學術界對慣例應用的普遍性和實踐性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慣例的本質問題方面,則歧見頗大。
(一) 慣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學者認為,慣例需經過民間國際組織或貿易協會的編纂后才會有明確的內容,才能稱之為慣例。而大多數學者則認為,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固然是國際貿易慣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卻又為人所知并廣泛采用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也是國際貿易的慣例。筆者贊同后一種看法。從國際貿易慣例的發展歷史來看,國際貿易慣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貿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實際做法。由于這些公司具有廣泛影響力,以及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減少貿易障礙等方面的作用,這些做法逐漸成為某一行業或某一地區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對同一問題的處理手法或對同一術語的解釋不盡相同,這就難免造成地區間或行業間的貿易障礙。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組織擔當了統一解釋和編纂工作,這就形成了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國際商會編寫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發展過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廣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沒有載入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如紡織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開即不能退貨的慣例。
甚至還有一些做法曾經被寫入一些組織編寫的國際貿易慣例,后因歧見消失、做法統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慣例。比如,國際商會在1980 年出版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關于CIF 術語賣方責任的表述中認為,賣方應提交清潔提單,但承運人在提單上對貨物的內容、重量、尺碼、品質等無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該提單是不清潔提單。但在1990 年實行的新的《國際貿易解釋通則》里則沒有這句話,這并不表明國際商會改變了看法,相反它正是顯示了貿易界及相關各界已認同了這一點,從而無需再用文字描述了。
80年代以來,以澳大利亞華人經濟學家楊小凱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用非線性規劃(即所謂的超邊際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數學規劃方法將被新古典經濟學遺棄的古典經濟學中關于分工和專業化的高深經濟思想形式化,發展出新興古典經濟學,使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轉向技術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關系及其演進過程的研究。新興古典經濟學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經濟學更新,而在思想淵源上則比新古典經濟學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來解釋國際貿易的論述被楊小凱等人以個人專業化水平的決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進為基礎發展成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又稱內生貿易理論。本文旨在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進行比較,并作出一些簡單的評價。
二、與傳統貿易理論的比較及其發展
可以說,楊小凱是第一個脫離新古典經濟學框架,用分工和專業化來解釋貿易現象及其本質的經濟學家。他的理論能夠解釋一些傳統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同時澄清了傳統貿易理論帶給我們的一些錯誤觀念。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的不同點就在于其所依托的經濟學框架存在很大的不同,具體來說體現在如下幾點:
1.理論的思想淵源不同
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1)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能使社會福利最大化;(2)勞動分工能使生產率提高并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
應該說,新古典經濟學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經濟學的第一個思想,卻與第二個思想相沖突。新古典經濟學在將市場競爭的作用形式化時,最初采用了無規模報酬的生產函數這種最簡單的數學工具,它使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變成了與市場競爭不相容的東西。因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論,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基于專業化能夠提高生產率的原理,而這一原理與遞增規模報酬有關。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采用無規模報酬的假設,從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業的組織結構、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地位及其相應的市場結構都對貿易的模式、成因、結構、得益等沒有影響。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只表明一種投入產出的純技術關系,不允許遞增報酬的存在,并且忽視了社會經濟組織的演進與生產率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是專業化、勞動分工和交換的關系。在斯密和馬克思看來,勞動分工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馬克思更將其歸結為生產關系的研究。楊格(AllynYoung,1928)的經典論文指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富有啟發、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則就是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注:YoungA.(1928),IncreasingReturna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來德布魯把新古典經濟學變成公理化體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理論逐漸地為人們所拋棄。70年代以來,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貿易理論逐步產生和發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但始終難逃“舊瓶裝新酒”之嫌。楊小凱用現代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并加以形式化,創立了以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為基礎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堪稱是貿易理論領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設、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來看,新古典經濟學存在三個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費者——生產者的兩分法。消費者不生產,必須從廠商處購買所有消費品,因此國內貿易必然存在,消費者不能選擇自給自足,也不能選擇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廠商的存在是給定的,所以導致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這種兩分法使得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經濟組織如何從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無法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等現象。第二,新古典經濟學用規模經濟概念替代專業化經濟概念,而規模經濟概念只能表明投入產出間的純技術關系,卻不能反映專業化水平、經濟組織結構的演進對生產率的影響。第三,新古典經濟學采用馬歇爾開創的邊際分析方法。邊際分析主要用于處理內點解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決策往往是角點解問題。(注:角點解意味著某些決策變量的最優值是零。一般講,買汽車的人不會自己生產汽車,即其購買量為正數,而其生產量為零;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產品的生產量為正數,而其購買量則為零。相反,內點解則意味著決策變量的最優值不是零。)
新興古典經濟學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該體系中每個決策者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這意味著每個決策者可以選擇專業化方向和水平。廠商的出現也不是外生給定的,而是從模型中內生而來。其次,用專業化經濟來替代規模經濟那種純技術概念,并且引入交易費用的概念,從而產生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即專業化一方面提高生產率,使決策者擁有更高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多樣化消費的偏好,專業化必然意味著要從其他專業的決策者手中購買更多的商品,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費用。最后,新興古典經濟學采用超邊際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analysis),即對每一角點進行邊際分析,然后在角點之間用總效益費用分析,這是處理最優決策的角點解所必須的。
3.對貿易基礎的認識不同
當代貿易理論公認的一個事實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對斯密的絕對優勢的一個發展。當然,如果靜態地看,情況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允許比較優勢在模型中內生,并且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絕對優勢概念比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更為寬泛和重要。許多經濟學家曾指出,個人之間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率的先天性差異遠不如個人之間由于分工和專業化而產生的生產率差異來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說:“人們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并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么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注: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上卷,第15頁。)。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那么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并且楊格定理告訴我們,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機制,因此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而外生比較優勢不能內生地演進,對于分工、生產率進步和加速知識積累沒有什么影響,因而一國的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就只能歸功于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外生技術進步。這是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的根本原因。
根據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如果事前相同的個人選擇不同的專業化水平生產不同的產品,只要專業化報酬遞增,就可能存在比較優勢。這就是說,按照斯密的定義,比較優勢可能存在于所有個人事前相同的場合。而根據李嘉圖的定義,在這種場合比較利益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這種比較優勢的存在與否,取決于人們對于專業化程度的決策。我們將這種由于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后生產率差別稱做內生比較優勢,而將以外生給定的個人之間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外生比較優勢。
新貿易理論也對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1989)把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比較優勢稱為后天獲得的比較優勢,而把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先天自然的比較優勢。
4.對貿易利益的主張不同
按照新古典貿易理論,如果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則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必定會產生,而且實行自由貿易能夠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的貿易模型預言,國際貿易總是優于自給自足,因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經濟聯合體的規模總比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要大得多。因此,沒有政府干預時不可能出現自給自足。那么,國際貿易的存在一定會帶來貿易利益嗎?它一定優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狀態下的福利水平嗎?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通過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夠解釋國際貿易之所以從國內貿易中產生是因為一國的交易效率的改進。交易效率與交易費用負相關,各種交易費用(內生或外生)越高則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極低,則自給自足是均衡,因而無需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進,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改進,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其相適應,此時局限于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總之,國際貿易給一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先決條件是該國的交易效率應當足夠高,以便適應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規模的市場與之相適應,由此國際貿易才成為必要。
三、評價與借鑒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對貿易理論的研究作了突出的貢獻,其影響是巨大的。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貿易理論中一些已有定論的命題,同時也提供給我們許多新的視角和觀點。我們認為,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可能正代表未來貿易理論發展的主流方向。以下簡要地對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作幾點評價。
1.重新闡釋了絕對優勢、比較優勢等貿易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將貿易理論整合到統一框架下。
如果以事前和事后的生產率差別來區分不同的比較優勢,那么不同貿易模型中的比較優勢就可以劃分為內生比較優勢和外生比較優勢。其中,李嘉圖模型的比較優勢稱為外生的技術比較優勢,H—O模型的比較優勢稱為外生的資源比較優勢,新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稱為內生的規模經濟比較優勢,而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稱為內生的專業化經濟比較優勢。
從勞動分工的角度來看,國際貿易賴以產生的分工基礎有兩種:一種是基于技術和資源不同的外生比較利益的勞動分工,一種是基于規模經濟和專業化經濟的內生比較利益的勞動分工。也就是說,從貿易產生的原因看,傳統貿易理論的核心是比較利益,而新貿易理論和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核心則是遞增規模報酬。當然,實際經濟是兩者的混合體,既有比較利益,又有遞增規模報酬。如果能夠將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進行有機的整合,則存在著將現有貿易理論納入到統一框架之下的可能性。很顯然,傳統貿易理論不可能包含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因為按照新古典理論,普遍的遞增規模報酬會使一般均衡不存在或不是帕累托最優。相反,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卻能夠包含傳統貿易理論。楊小凱(1997)將外生比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遞增規模報酬的新興古典貿易模型,從而將傳統貿易理論的基本思想納入到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現有的貿易理論整合到統一框架下。
2.糾正了新貿易理論的錯誤結論,為其完善和發展指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新貿易理論假定存在規模經濟與多樣化消費的兩難沖突,也就是說,規模經濟的充分利用要求與更大規模的市場相適應。如果一國的人口或經濟規模很大,則能夠更充分地利用規模經濟的好處,因此人口的增加會帶來生產率的上升。這與日本、香港的經驗是一致的,但是卻與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國的經驗相悖,因為對于后者而言,人口增長率高對經濟增長并無積極作用。按照新興古典貿易理論,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是交易效率,人口增長率對于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中性的。在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國,由于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各種紛繁復雜的行業進入壁壘、國內市場諸侯割據、法律法規不健全等等因素,導致交易效率低下,均衡的分工水平很低,因此出現高人口增長率與低生產率并存的現象。而在香港等地,由于高效率的政府、健全的法制等因素保證了高交易效率,所以高人口增長率與高經濟增長率并存。
其次,新貿易理論的最大弱點在于根本不存在一個為經濟學界廣泛認可的不完全競爭模型,所以必須按照不同的市場結構、不同的產品差異性來構造相應的貿易模型,導致新貿易理論的各種模型紛繁復雜,難于統一,無法形成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替代。
然而,正如我們下面將要指出的,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以專業化為基礎的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性市場是相容的。因此,如果新貿易理論能夠正確地解釋其遞增規模報酬的微觀基礎,不再基于規模經濟而是基于分工和專業化來建立相應的新貿易理論模型,那么就完全可以避開對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處理問題,從而為其蓬勃發展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思路。
3.采用每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的框架,能夠說明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從而將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原理統一起來。
按照現有的貿易理論,如果沒有政府干預,則當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或內生的規模經濟比較優勢時,國際貿易一定會產生。但是,它卻無法解釋同樣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為什么古時候只有國內貿易就足夠了,而現在卻需要國際貿易,而且國際貿易量越來越大。這是由于現有的貿易理論假定純消費者——純生產者的絕對分離,所以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原理不同。國內貿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消費者不貿易便不能生存,所以即使沒有比較利益和規模經濟,國內貿易也會存在;而沒有這兩個條件,國際貿易便不會產生。
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中,存在著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兩難沖突。由于這個沖突,當交易效率低下時,分工的好處被交易費用造成的福利損失所抵消,人們選擇低分工水平即自給自足,不需要國內和國際貿易。當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處大于交易費用所造成的福利損失時,貿易開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場中出現,但國內統一市場是不需要的。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國內統一市場出現。如果交易效率再進一步提高,則國內市場規模限制了分工的發展,所以國際貿易成為必要。可見,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是第一個能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發展而來,并將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的原理統一起來的理論。
4.解決了遞增規模報酬與競爭市場的相容性問題,存在競爭均衡和帕累托最優的一致性。
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多樣化消費偏好意味著,一種產品的消費者數目必定很大;規模報酬遞增則使得在均衡狀態時,該種產品的生產者數目必定很小。一種產品的消費者從而生產者寡,即消費者與生產者地位上的不對稱,使得廠商有能力根據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操縱價格,而消費者卻無法影響價格。當規模經濟普遍存在時,由此所產生的遞增規模報酬與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即競爭性市場)難以相容。
1.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StrategicTradePolicy)產生于2O世紀7O年代以來“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之下,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等人于2O世紀8O年代中期提出,主要內容包括兩方面:(1)以內部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利潤轉移理論;(2)以外部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外部經濟理論。
2.產業內貿易理論
20世紀70年代格魯貝爾和勞埃德等人開創了產業內貿易理論研究,到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進一步推動了這一理論的發展。該理論不同于側重論述產業間貿易的傳
統貿易理論,它側重研究貿易雙方在同一產業中既出口又進口同類異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在不完全競爭產業中,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是產業內貿易形成的決定因素。
3.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由美國銷售學家弗農于1966年首先提出,經威爾斯、赫希哲等人不斷完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認為,由于技術創新和擴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樣具有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包括五個階段:(1)新生期;(2)成長期;(3)成熟期;(4)銷售下降期;(5)讓與期。
4.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哈佛大學的邁克爾·波特提出并完善了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不同之處在于,該理論認為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興旺發達,其根本原因在于該國的國際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源于一個相互增強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有四個關鍵因素影響一國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這四個因素是:(1)生產要素;(2)國內需求;(3)相關產業;(4)企業戰略、組織和競爭度。
二、當代國際貿易新理論對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啟示
1.積極轉化國家的競爭優勢。比較優勢是由一國資源稟賦和交易條件所決定的靜態優勢,是獲取競爭優勢的條件。競爭優勢則是一種將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的綜合能力的作用結果。比較優勢作為一種潛在優勢,只有最終轉化為競爭優勢,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競爭力。根據生產要素稟賦,我國一直以來具有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但是,在當今國際市場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并不一定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要確立把比較優勢轉換為競爭優勢的外貿戰略。
2.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由國際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可以推知:創新國是國際貿易利益的最大獲益者。這是因為:在產品的新生期和成長期,創新國以其技術優勢壟斷了國內和國際市場,因而可以獲得大量超額壟斷利潤;在產品的成熟期進入所謂的“大規模生產”階段,創新國可以獲得巨額規模經濟效益;在產品的銷售下降期和讓與期,創新國在國外投資建廠,輸出其知識產權和品牌,延長其產品的生命周期,在國際市場上繼續賺取利潤。
3.發展高層次產業內貿易是提高對外貿易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產業內貿易在給各貿易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同時,還加快了科學技術管理經驗、企業家精神在不同國家同一行業內的傳播和擴散,給同類產品生產上檔次提供信息,并通過規模經濟,實現不同國家在產品層次上的分工,實現產品生產的國際化。
4.發揮政府作用,重視市場保護。(1)更加重視國內市場。巨大的國內市場即使在出口不利的情況下也可以緩沖風險,避免國內產業受到沖擊。(2)重視發揮政府的作用。根據戰略性貿易理論,對于高科技產業在關稅和其他方面政府給予適度保護,將有利于頂住外國進口產品的強大沖擊,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提高,有利于培育產業競爭優勢和國家競爭優勢。
三、面對當代國際貿易新理論,我國外貿對策研究
1.改變“加工制造”的單一功能,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綜合運用政策手段,完善管理,改進服務,吸引跨國公司把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業和研發機構轉移到出口加工區,實現出口加工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2.擴大內需,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有利于緩解出口壓力。堅持內需為主是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在外需不太明確的情況下,宏觀調控的著眼點應更多地放在擴大內需上,通過擴大個人消費,民間住宅投資,加大農村市場的開發,激活國內市場。
3.加強自主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大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產業升級的實質就是技術進步,提高效率。目前我國要積極引進國外的高新技術,大力推動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在較高層次上與發達國家合作,提高我國國際分工的地位,加快工業化進程。
4.開發多元化國際市場。我國應該開發多元化國際市場,即要立足于周邊國家市場,并大力向其腹地推進;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北美、日本和歐盟等發達經貿體的貿易關系;尤其要以建立中國——東盟貿易區為契機,努力強化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往來,加強、一國四方(祖國大陸、港、澳、臺)的貿易合作。
5.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化。我們應該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確立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重視產品開發戰略,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發揮政府在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作用;推行科教興國戰略,著力于開發人力資本,促進競爭力持續發展;重視科研研究和開發,為保持產業持續的競爭力奠定物質技術基礎;發揮大國規模優勢,堅持擴大內需,激活國內市場。只有這些方面做好了,國家的競爭力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2002.
[2]Lee.McnightandJosephP.Bailey.IntemetEconomics[M].London:TheMTIPress,1997.
[3]陳傳興.新貿易保護主義產生原因及對象[J].國際貿易,2006,(4):45.
一、我國貿易融資現狀
國際貿易融資是外匯銀行圍繞著國際結算的各個環節為進出口商提供的資金便利的總和。與其它業務不同的是,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集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于一身,無論對銀行還是對進出口企業均有著積極的影響,已成為許多國際性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有的銀行設在國外的分支機構,主要的業務就是開展國際貿易結算與融資,其業務收入可占到銀行總收入的八成。此項業務的發達程度與否,已被視為銀行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我國,90%以上的企業是中小企業。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前景,銀行對風險的控制能力較弱,資金扶持和貸款投向普遍向大企業傾斜,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擔保難的發展困境。由于受到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制約,中小企業希望銀行能夠提供一條龍式專業化貿易結算和融資服務。華夏銀行就推出了這樣的一系列創新產品。比如針對臺資企業推出的兩岸匯劃直通車、美元匯款全額到帳和去年推出的出口票證通等等。其中,出口票證通是以出口收匯權為擔保,為客戶提供銀行承兌匯票和進日開證服務,組成??以應收帳款權益為保證手段、還款來源的業務,也就是說基于應收帳款基礎上的貿易金融服務,這是在物權法基礎上的一個業務創新,也體現了進出口貿易的自償性特點。還有近幾年推出的華夏貿易寶是為解決中小企業出口結算環節融資難,擔保難等問題而推出的出口押匯、出口貼現、福費廷和信保融資四種出口貿易融資產品的組合套餐,這是第一期,第二期還要推出進口產品的服務組合就是在進口環節對進口商進行金融產品組合,進口商可以從產品組合的籃子里選擇能夠適合他們需要的服務以及產品組合和打包。
眾所周知,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一起被稱為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的三大支柱,中間業務的發展是商業銀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內各商業銀行都把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列入重要發展內容。據統計,股份制商業銀行近50%的中間收入是國際業務帶來的。而貿易融資業務能促進國際貿易結算業務的開展,進而拉動中間業務的快速增長。貿易融資以其在風險資本占用和交叉銷售等方薅的優勢,正日漸成為各家銀行競相發展的業務重點之一,已成為各銀行競爭的重要領域。外資銀行首先是在中國開展跨國公司的國際結算,然后是做所有外幣的貿易結算,接著是傲中國公司的本外幣貿易結算,現在才開始人民幣零售業務。外資銀行在國際業務方面有相當的市場實力和產品優勢,比如在上海地區,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國際業務是被外資銀行瓜分的。
中資銀行在國際業務方面很早就和外資銀行直接競爭,在競爭過程中,中資銀行逐漸提高了能力,外資銀行也了解了中國。不過由于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整個盤子也越做越大,所以中外資銀行更多的是處于發展狀態。并沒有太多的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