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44: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教研工作經驗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英語教研組共有八名教師,其中有兩名代課教師,有二人為本科學歷, 四人為大專學歷。有六名教師跑兩處學校,本組成員的工作年限都已達七年以上,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然而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及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我們要適應時代需要,在教學中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工作中的困惑
英語教研工作中,我們也經常發現一些實際問題,不能妥善解決,有時甚至影響教學。例如:
1.英語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它不是語文數學這樣的工具學科。孩子們在進學校之前就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作基礎。學起來容易得多。對于每個孩子來說,英語都如同白紙一張,孩子們從發音到書寫,都要花費極大的努力才能有所收獲。如何省時高效進行英語教學,如何讓孩子們學有所得,是我們最大的困惑。
2.英語學科的知識性很強,耗時量比較大。收效又很慢,它有時與班主任的授課會發生搶授課時間和搶作業時間的矛盾,學科教學很難爭取到班主任教師的支持和理解。
3.英語學科的作業量和輔導量都很大,給英語教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業務負擔。
4.現在的小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在課堂上學來的知識很難在生活中得到鞏固,學生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才能對英語知識進行認知和運用。鍛煉空間小,機會少。
5.家長多數不懂英語,所以學生在家庭方面得不到相應的輔導和熏陶。
6.在學校中,領導會英語的也很少,所以,在本校很難得到經驗豐富的領導的引領和指導。英語教師的教學多數是靠自己摸索和在同學科教師中相互了解和幫助中才能得以鍛煉和提高。
所做工作
(1)加強學習:我們組的英語教師在開學初都能按照要求自學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英語課程標準,認真領會課改精神,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方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總結以往的教研經驗和規律,制定本學期的教研方案,為今后的教學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存在的不足:
1.組內英語教師信息技術的水平還有待于提高。
2.教師的教研意識還應加強,增強教研的有效性。
3.還要加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眼界有待放寬。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質。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也要加強輔導,并爭取開展一些有趣的英語活動,如英語單詞大比拼,書寫比賽等,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同時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我們的需要:
1.教師應不斷地學習:向書本學、向其它教師學,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完善自己,開拓進取,把不斷學習作為工作的第一需要,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把好學科教學的舵。同時也希望領導部門能對我們英語教師多進行專業輔導,以不斷提高教師崗位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2.緊抓學科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質量及時反饋學校教學活動成敗得失。我們要把學科質量擺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外,以后要加大對差生的輔導力度,使補差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差生多學一點,多掌握一點,縮小與其他學生的差距,提高整體水平。
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
1.努力學習英語課堂教學理論和英語知識,把握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英語教學任務和目標,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2.英語教研組,不僅要完成學期教研工作任務,還要注重研究實效,真正深入研討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水平。
本著提高語文教師專業素質的目的切實開展教研活動,增強教師課堂實踐操作能力,將教研活動當作科研工作來有效規劃,圍繞固定主體形成研究策略[1]。本文針對自身在教管中心工作經驗,對語文教研活動組織實施詳細做法進行總結,希望能夠促進語文學科更好的創新發展。
一、組織課賽及觀摩公開課活動
課賽活動是展現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平臺,也是教研活動的傳統組織形式。年輕教師參賽前,需要充分準備工作,包括:參賽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情境的引入、教學方法和理念的選擇、備課等等環節,進而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教學效果[2]。同時,也要大量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向老教師吸取經驗,指導不足,通過各方努力呈現一堂好的課賽。課賽的組織實施既能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又能激發教學熱情;觀摩課和公開課都是語文教研經常開展的傳統活動形式,通過精心的組織安排課程內容,讓教師見相互借鑒,學生攝取語文專業知識。參賽教師的選擇上,第一輪應該選擇學生喜歡的、有特色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主講,這樣能起到示范標榜作用。第二輪,安排有朝氣活力的青年教師。新老教師通過相互借鑒學習的方式,相互吸取優點,發現不足及時更正。
二、組織評課研討及說課研討
評課研討是教研活動的中心環節。小結或點評課堂教學內容,指出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也許是教師自己難以發現不足,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升。評課過程中一定要真實反饋,敢于提出問題找出缺點,共同進步取長補短,實現教師形成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的評課目的。說課是語文教在對教學流程和備課準備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學科研活動。說課的水平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標準。語文教師在說課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內容、方法及理念的引入,各環節流程的條理性設計。說課活動組織實施,促進語文教學行為的標準化和熟練性,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組織創建和開發教材內容
語文課本教材是向學生傳輸知識的載體,與其他學科教材的選擇有所不同,它在結構上更加側重自由靈活性選擇。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對課本教材的選擇可以大膽的進行創建重組及開發,刪除學生難懂的文章,添加具有正能量時代感的優秀文章作為教材內容,同時穿插考試知識點相關的教學內容。這樣組織創建及開發教材的形式,既能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4]。
四、組織學習教學新理念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完善,語文學科拓展需要追隨新的教學理念。根據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借鑒吸收其他學校的先進理念,提取改進創建適合學校全面發展的理念。避免按部就班的套用,不利于教學改革的有效進展。
五、組織命題評卷工作
命題試卷工作體現了教師對于語文學科重難點知識的把握,是教師語文教學能力的提現,一名教學能力強的教師,一定會較好的分配命題中知識點的分配。結合學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根據教學進度現狀,通過教研活動組織語文教師開展命題工作,從而驗收學生學習成果。
六、備課及編寫導學案教研活動
集體備課能夠促進教師備課的集體智慧,挖掘集體潛能,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一個教師備課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起相互探討,提出好的學科理念及優秀教學方法,每一堂語文課中,匯集教師集體的智慧力量,必將創建出最佳課堂效果;根據教學主管部門對于學科輔助資料的配備設定,如:三點一測,優化設計等資料。由多年教學經驗總結,這些資料書籍中的試題設定,有些不符合學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會產生失落心里,失去學習信心。因此,有效制定適宜的導學案十分關鍵。依據語文學科總體發展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接收能力,從最基礎的知識點入手,設定導學案聯系,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科學習的信心及興趣。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實現高效教學成果。
教研活動的有效實施,充分帶動語文教師教學積極性。教研活動以教師為主體,開展環環相扣的組織流程,引導新老教師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最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確保教研組織活動的完整性和正確目標方向,實現的教研活動開展的優良成果。
參考文獻:
[1]陳堅.教研活動的策劃、流程與評價[J].教學與管理,2012(31).
一、指導思想
在XX區"傳承教化之風,镕鑄品質教育"的工作理念引領下,規劃學校新一輪五年發展藍圖,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提升。在深入研究"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過程中,結合我校"第一次就把課上好"課堂教學的核心內涵,優化課堂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二、工作目標
1、深入開展"綠色指標""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等相關工作,解讀指標中的各項細則,對學業質量進行定期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尋找對策,總結經驗,完善學校的質量保障體系。
2、全面推進"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組織各年級組和教研組深入研讀課程標準,以一年級為重點,加強"零起點教學"和"等第制評價"的實踐研究,創造性地制定及落實"學習準備期"的各項方案,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向其他年級輻射,借助"吾能行"評價體系,構建完整的XX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
3、 進一步加強教學"五環節"的研究與實踐,豐富"品質教育"的教學內涵,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服務。
4、 開展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和教研組建設等活動,提高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校本,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重點工作
(一)落實課程計劃,提高課程執行力
1、嚴格執行上海市課程實施計劃,規范課程管理,確立全面的質量觀和課程統整觀,堅持依法執教。本學期教導處加強課堂巡視,對課程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
2、以"快樂活動日"為契機,加強學校課程建設和管理,注重資源的開發和整合,逐步完善課程評價體。本學期,用足用好《妙手偶得》系列校本教材,開展拓展型課程校本實施,上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選定恰當的內容進行教學。
3、繼續抓好一年級學習準備期。在總結前幾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創新開展一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尤其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讓新生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和跨越。
4、進一步落實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學科建設規劃,要求教師在學期初,結合教學大綱要求、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整體規劃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制定符合校情的學科教學計劃。
(二)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教學舉措
1、根據市教委提出的一年級"零起點"和"等第制"教學新規,以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制定各學科"學習準備期""一二年級等第制評價"等教育教學方案實施,嚴格落實并及時進行資料整理和經驗總結的工作。
2、各學科教研組深入研究"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通過區級、校級教研活動,細化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式的研究,制定相應的學習水平標準,探究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三)深入教學研討,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1、 圍繞教研組和個人小課題,準備一節教學實踐課,組內成員共同分析教材、參與備課,在教研組內進行公開教學展示。
2、 鼓勵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和年段特點,積極開展學科特色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展學生學習途徑。
3、各教研組在學期初申報特色活動,并公布課堂研討活動的相關信息,鼓勵全體教師參與本學科及跨學科的聽課評課活動。
(四)抓好教學常規,落實長效管理措施
1、根據各教研組備課要求,設計"XX小學備課本",教齡5年內教師按照要求進行手寫備課,5年以上教齡的教師使用電子備課。
2、本學期將繼續開展常態化"隨堂聽課"活動,以教學問題診斷和教學行為改進為目的,幫助教師提升教學專業能力。
3、深入開展科學命題的研究,以"啟發式、少而精"為原則選取、編制并完善我校的校本練習。本著作業"輕負擔,高效率"的原則,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班主任做好每天各學科之前的統籌平衡,任課教師努力提高作業反饋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4、加強教學常規質量監控措施,優化質量監控制度。完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的基本規范,努力實現"備課、上課、作業"的一致性。
5、 以我校申請的"托管項目"為契機,借助江寧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優化師徒結對效益,搭建各級各類培訓平臺,為教師的可持續化發展提供專業支持與保障。
6、修訂和完善教研組評價方案,通過基礎考評與特色考評相結合促進教研組建設,期末各教研組總結交流教研工作及特色。
(五)深化拓展型課程,豐富學生學習活動
1、進一步調整階梯式校本課程體系,完善學校整體課程規劃,豐富學生的課程體驗,為學生的智慧成長提供保障。
2、繼續對已成體系或已成熟的校本課程進行推廣,擴大對拓展型課程研究成果的輻射作用。
3、探索拓展型課程的評價手段、方式,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具體工作
(一)語文學科
1、 深入研究"基于課程標準的零起點教學與等第評價",根據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切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實踐研究點,立足課堂教學,關注學生主動學習,重點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累積經驗與做法,為今后的展示推廣活動奠定基礎。
2、 以"綠色指標"為抓手,深入分析語文學科學業質量和綠色指標各項數據,重視教學五環節,找準突破口,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研組研討活動定時定點,有主題有討論,以課題研究推動課堂教學。通過教研組研究課展示,開展案例教學研究,探討教育教學方法,多給教師創造看、想、說、練的機會,通過每位教師的"汲取"與"輸出",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4、各年級通過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開展形式多樣、活潑童趣的語文特色活動,從而豐富語文校本教研的內涵,挖掘出教師無限的潛能與智慧,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使學生享受到語文學習的無窮樂趣。
(二)數學學科
1、以大組學習的方式認真研讀"綠色指標"中數學學科的數據分析,改進常規教學。確立本學期的教學研討中心,各年級組開展相關科研工作,組織一次區級以上的教研活動展示。
2、在教研組研討的平臺中,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家校互動的有效性。
(三)英語學科
1、以"打造激情課堂"為研究主題,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和與之匹配的學生特色活動。五個年段分別開設常態下的單元多課時教學跟蹤研討活動,幫助教師樹立單元整體設計意識。
2、以五年級為研究重點,開展區級教學研討活動(第12周)。
3、選拔優秀青年教師參加研修課程,學習新理念,并帶回到教研組。
4、進一步推進"慧雅書童"項目。
(四)圖書館工作
1、安排好各年級學生借還書的時間,每班每周不少于1次借書時間。
2 每學期必須保證新書及時入室、上架,并及時新書信息。做好書刊的入庫、出借登記工作。
3、做好圖書總括帳、分類帳及注銷帳,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隨時做好破損書刊的修補工作。
4、圖書室將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讀書活動和各種征文比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104-01
說到目前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社會上各種議論很多。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個很大的話題,本文僅從一個教研組角度出發,談一談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 切實做好常規工作
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于老師們平時扎實的教學,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是教研組教學的基本要求。組里按照要求每月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檢查教案時,除了檢查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同時檢查與之相關的教學目標、教學后記、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作業布置、作業批改、成績記載等等。平時要求組內教師做到精心設計教案,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落實訂正。從每月的常規檢查來看,組內老師都能根據學期教學計劃編寫教案,認真備課,在鉆研課標和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撰寫教案。做到:內容科學、準確、全面,結構完整;形式規范、合理、清楚;詳略得當,切實可用。月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及時反饋了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問題,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方案進行教學。切實做好常規管理工作,是我教研組教學組風良好的必要條件。
2 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活動內容始終圍繞教育教學這一條主線,組里有一大批剛從高校走出來的新教師,在課改口號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們的業務能力急待提高。于是充分利用教研活動,討論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組內老師的業務能力和課改能力,同時努力創造一些機會、增進老師之間的交流、協作,密切聯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幫助,以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來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使每一個人倍感集體的溫暖和同事的友愛。教研活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統籌安排,每個教師以主體者、研究者的角色參與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一般采用專題研討活動,可以根據課改需要,為突破一些重難點的教學問題而設計的專題;也可以是針對某一時期老師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設計的專題進行研討。如安排《PLC及應用》精品課程建設專題、《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精品課程建設專題、“五課調研、兩課評比”活動專題、對外公開課專題、信息化大賽的教學設計專題、電類課程標準修訂專題、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題、如何提高課堂實效專題等等。教研活動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問題―互動交流―達成共識。教師通過成功經驗的開掘與分享,在互相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中發揮了群體效應,達到擴展視野、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注重學習教學新理念
教師空有滿腔教育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現在有一些教師的教育方法陳舊、簡單,即使有“苦干”的精神,但教育效果很差,究其原因,他們沒有注重學習教學新理念。
職校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較薄弱,思維比較惰性,用傳統教育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低,很多同學上課時無精打采,學習效果不理想。作為一名承擔著教書育人重任的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課程改革給教師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教師面臨著“本領危機”。不斷學習教學新理念,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改變以往的“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極大發揮職校生的潛力,爆發他們的能量,改變職教的不力局面。要想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學習就應該成為每個教師每天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教師會學習了,才能不斷適應新時期的學生特點,教育形勢,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當教師的綜合能力提高了,教學便會變得輕松而又有質量,教學也就成為了一種樂趣。
4 發揮骨干教師引領作用
我們這個教研組里有骨干教師4人,分別是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1人,無錫市教學新秀1人,惠山區教學能手1人,惠山區教學新秀1人,群英薈萃,他們是我們組內的業務骨干,因此,要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組內每學期均要安排骨干教師進行公開課示范并開設講座,通過學習、反思等環節開拓其他教師的思路,引發教師學習興趣,啟迪教師積極思考,讓教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利用科研課題來拉動教師學習,也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重要方式。在近兩年中,教研組內課題豐富,有徐益清老師主持了省級課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研究》、強高培老師主持了省級課題《電氣控制與PLC項目課程課例開發與實施研究》、蔡艷老師主持了校級課題《龍門加工中心橫梁預調平系統的研究》、肖滿云老師主持了校級課題《基于DSP的光伏陳列并網逆變器研究》、錢英老師主持了校級課題《全自動洗衣機模糊控制系統設計》,每個課題組內教師都大力參與,教師們通過選擇課題―立項―課題實施―課題總結,通過查找資料,學習理論,對自身的基本素質的提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們在開展課程研究的過程中及時記錄,不斷的反思自己的研究過程,不斷地改進課題研究的實踐,寫出經驗總結和反思,無疑會使承擔課題的教師素質有了空前的提高。科研能興校,科研也能興師,這條路是許多教師的成才之路,會使他們成為優秀教師,骨干教師。
5 時刻體現人文關懷
長期以來,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而忽視教師自身成長,特別是在強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今天,這種現象則更加明顯。
組里工作未滿5年的青年教師有8個,占47%,這些老師一般都還承擔著班主任,由于年輕,工作經驗少,我校又是封閉式管理,對學生的束縛比較多,職校生個性分明,管理難度較大,有的老師甚至出現了心理問題。單單提高教師的經濟地位、我認為遠遠不夠,他們還應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而這種人文關懷與提高他們的物質待遇相比,其重要性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需要走進他們的現實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主動和他們多交流,溝通思想,努力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和現實工作、生活中的問題。閑暇時多與組里教師在一起探討家庭、婚姻、子女、身體等生活問題,平時多傾聽教師的心聲和抱怨,對組里教師的情況有所了解。教師出現問題時要多勸慰,碰到挫折時要多鼓勵,對不同意見者進行換位思考。教研組里有任務時,作為組長的我身先士卒,不管是集中教學周教學,還是精品課程建設,還是公開課,時刻與老師們共甘苦、同奮斗,分配工作時刻注重公平,尊重教師個體發展的差異和獨特性價值。
以我的綿薄之力,給予教師一點人文關懷。人文關懷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達到“充分的存在”;能夠對生存環境和主體自身進行自覺的自我調節和控制。創造并維護一種良好的辦公室文化,教師整天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從而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021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x月XX日,我參加了XXX鎮新教師培訓。雖然上班已經一年,但我各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經過這次培訓,我收獲了很多。下面,我說一下這一次新教師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X校長對新教師提出了3點希望:理清思路,爭做優秀教師;扎實負責,爭做骨干教師,桃李滿園的幸福教師;奮勇爭先,爭做優秀教師。我在平時應該努力做到以上三點。向優秀教師看齊,積極學習向上的觀點,抵制不良言行,努力樹立良好的形象,借鑒經驗不斷提升自己。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上下足功夫,做到規范性并努力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日常中要認真學習、虛心學習。
X教研員向我們講解了如何去備好語文課和布置作業。通過學習,我對低年級識字、閱讀教學策略、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對各種作業也更加熟悉。
X教研員向我們介紹了英語教學策略及作業。夏教研員列舉了我們身邊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榜樣。我被這些榜樣深深觸動。我感覺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
X教研員向我們講解了常識的教學策略及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對常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X校長在百忙之中來到現場。X校長希望年輕教師盡快成長,盡快適應工作,盡快適應角色,多向優秀教師學習,多動腦筋,多學習。
通過培訓,我感覺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我應該在平時教學中更用心,不斷提升自己。向優秀教師看齊,爭做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
2021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x月XX日,我們來到了XX雙語學校,親臨XX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選的現場,聽取了來自于市直和各縣區8位教師的課。各位老師用各自不同的姿態詮釋了自己心目中的高效課堂,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課堂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課堂綻放出絢麗之花。教師深挖教材,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再次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生命的自主性在參與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讓每一個生命在體驗中不斷地拓展不斷升華。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三維目標有效達成。那里更多的是心靈和心靈間的對話,智慧和智慧的碰撞。
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基地。人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是作為完整的人格而成長的,單純地著眼于認知活動與智力發(20xx年“艾滋病防治教育”系列活動方案及文案)展,人格是不能獲得健全成長的。“教師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他的工作對象是完整的兒童(學生)。”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而且要學會做人,學會創造;教師在發展學生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一定發展,課堂成為師生共同表演的舞臺。教學既是知識、技能的教與學的過程,又是情感的體驗過程。教師以富有情感的方式教,學生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學,這樣的教學才是教師與學生真正需要的,這樣的教學更具有生命力。教學效果也不單純看升學率或就業率,更要關注學生職業生涯的前景,是否具備長足的創業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才能真正激發生命的熱情,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體會更多、感受更多、發展更多。
課堂成為張揚學生個性的舞臺。教師尊重生命的獨特性,“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的智力因素不僅僅只有一種,學生的個人情況也千差萬別,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風姿,各有各的精彩。教師要充分注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天賦、能力和興趣,為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體驗,讓上課讓學習成為令學生快樂和向往的事。例如有的學生性格活潑、口齒伶俐,就讓他們痛快地說盡情地講;有的學生性格沉穩,做事細致,可讓他們在動手操作方面大展身手;有的同學善于溝通,人際關系良好,讓他們在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中充分體驗快樂……這也正是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們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
2021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20XX年x月至學期期末,我在學校XX書院參加了青年教師的培訓。此次培訓是我校為了讓青年教師盡快適應學校教育教學環境,提高青年教師的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而實施的一項舉措!這次培訓中,在感受到龍泉書院風韻的同時,重溫了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在師德方面的規范,學習了我校一三五教學模式實施的環節,知曉了我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要求,研究了學生在青少年階段的心理行為問題,實踐了我校信息化管理及教學系統,聆聽了優秀班主任的工作經驗!也領略了授課名師的風范,個人受到了深深的啟發。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我從中得到了很多體會和啟發:
一、內容詳實,師德高尚,感染力深遠
此次培訓內容十分豐富,從多層次多角度安排,緊鑼密鼓,扎實有序,內容也較為全面:包括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政策法規、教研教學能力、班主任工作、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教育教學技能指導、教師禮儀與修養、新教師應注意的問題等諸多方面的系統性學習。而新教師培訓的所有老師都是教育教學水平一流的好老師。他們的培訓全面而細致,深刻而生動,不管哪一位教師主講,他們都是有備而來,準備的十分充分,沒有一絲一毫的敷衍:所有的講稿均制成PPt公開共享;有的研究高瞻遠矚,細致入微,切合實際,時時讓人眼前一亮;他們思想深邃高尚,語言精練清晰和緩,態度和藹可親沒有架子,這一切都彰顯出他們的人格,高尚的師德,崇高的職業精神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執著!他們提升了我們人生的大智慧!他們身上散發出的愛的力量,將助推我今后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他們是最美的老師!
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我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爭取精益求精。另外,眾多培訓指導老師一再強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師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在這次培訓中,各位老師所講述的一些方法,實際上就為我們新老師起到了“導航”的作用,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所有新教師應該好好地吸收和采納。
二、教師的道德和責任,學生觀
教師在教育中表現出怎樣的道德修為,直接熏陶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正在成長著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教師的道德品質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也許我們太普通,一己之力也很微弱,但我們要努力去做充滿智慧的教育!想想初登講臺時熱情如火,充滿激情,轉眼人到中年,回首走過的路,不能倦怠!更不能在倦怠中消磨教育者的良心,而要把良心化作行動,融入平凡的工作中去!
一樣的課程不一樣的班級,當我為分數沾沾自喜的時候,是否注意到還有許多分數不高的孩子有多憂傷?那些拼命努力獲得高分的學生是否真正感到了學習的成功與幸福?在我的教習過程中,有多少人精神的成長被忽視?我要給予學生怎樣的精神關懷?羅素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那我評價的尺子有幾把?教育要關心每個人的幸福每個人的成長每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也許這些并不全是教師的問題,但道德和責任要牢記!這也是學校、社會、學生的期盼!
三、教師這一職業的思考和認識
第一,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第二,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
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
四、終身學習,提升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我們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當今高新技術發展飛速,面臨著時代的挑戰,我們如果用昨天學來的知識來教現代的學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而且我們的教育的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不可能有“最佳方案”,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的尋求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只有不斷拓展,我們的教育和教學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今后一定要加強各方面學習,讀書做事,促進自我專業發展,做幸福教師!
五、堅持教學反思,教中研,研中教
劉校長強調我們要堅持教學反思,才有可能從平凡走向卓越!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教育家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育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做報告的老師之所以能成為專家名師,也是因為他們是教學中的有心人,善于發現教學事件,并進行有效的反思研究,之后再進行教學實踐,再發現問題再反思再實踐,如此反復螺旋式上升。我今后要向這一方面進行努力!
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努力方向
通過這次培訓,我感到自己距離優秀教師還有很大差距,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之處:
(1)在教學方面:應該多與學生互動,注重教學設計,多實行啟發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多讓學生來發現和解決問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讓課堂內容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學生管理方面:對學生的情況不夠了解,雖然工作充滿熱情但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估計過高,今后還要多多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緊密的和班主任配合,努力爭取使所教使班級名列前茅。
七、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對于剛剛進入本校工作的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問題,而本次培訓中,學校領導和培訓老師的講話,充滿了對新教師的關愛。其一是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學校的環境等,其二是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其三是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自己的意志。”也許,對于我們新教師來說,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開端,而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雙語教學,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國際通行的一般意義的雙語教學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有計劃、有系統地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體,使學生在整體學識、兩種語言能力以及這兩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學習及成長上,均能達到順利而自然的發展。目前在國內高校倡導和實施的雙語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課堂上除漢語外,用英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針對除英語公共課之外的專業課進行教學。
工商管理專業作為我學院唯一的省級重點建設專業,一直以來承擔著針對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任務。培養面向國際市場、具有國際視野及扎實的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的應用型人才是我們進行教學改革與探索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日常教學中有選擇性的針對某些專業核心課程開展中英文雙語教學是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與競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我們認識到,探索建立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雙語教學模式是這項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保證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
一、精心挑選全英文教材
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的歷史已經超過一個多世紀。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工商管理在歐美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相當成熟的體系,其理論基礎跨越經濟學、管理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不同領域,研究對象涵蓋了社會經濟現象、企業經營運作中的方方面面,充分體現了市場經濟運行的特征和要求。可以說,來源于歐美的英文原版教材濃縮了時代工商管理理論和實踐經驗總結的精華。選用英文原版教材,無疑等同于可以與當代最先進、最具代表性的工商管理理論實踐進行最直接的對話和最前沿性的研究。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在最為流行的工商管理方面的教科書主要來源于美國,因此我們選擇的專業核心課程的英文原版教材都是世界著名的培生教育出版集團、美國麥格勞——希爾教育出版公司、湯姆森學習集團、約翰威立出版公司等權威機構暢銷全球的工商管理教材,被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著名大學商學院和管理學院所普遍選用,是國際工商管理界最具影響力的教科書。這些教材的作者皆為美國管理學界享有盛譽的著名教授,這些教材經過了美國和世界各地數千所大學和管理學院教學實踐的檢驗,被證明是論述精辟、視野開闊、資料豐富、通俗易懂,又具有生動性、啟發性和可操作性的經典之作。考慮到學生對原版教材的價格承受能力,我們主要使用了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機械工業出版社等國內商引進的原版教材影印版。雖然這些教材不是原汁原味的最新版本,但除了印刷效果略差以外基本保留了原版教材的內容和特點。如(美)斯蒂芬·P.羅賓斯(Stephen P. Robbins)所著的《管理學》(第8版)、 (美)弗雷德·R.戴維(Fred R.David)所著的《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第12版)、(美)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所著的《經濟學原理》(第4版)、(美)加里·德斯勒(Gary.Dessler)所著的《人力資源管理》(第10版)、(美)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著的《營銷管理》(第12版)等。這些英文原版教材的使用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授課教師的雙語教學水平,也為我們進一步推廣國際化教育奠定了基礎。
二、加強“復合型”師資隊伍建設
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意識到,教師作為雙語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師資隊伍水平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的質量。從目前我們學院的師資隊伍來看,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不足:很多英語水平較高的教師不具備系統的管理專業知識,而具備系統的管理專業知識的教師中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水平不佳的較多。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的教師中又有一些毫無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經驗。所以我們一方面嚴格遴選授課教師,另一方面切實加強現有師資隊伍的建設。
1.在現有的師資隊伍中,我們一般會挑選既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有較高的英語技能水平尤其是英語聽說能力,又具備國際化視野和精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的專職授課教師。從授課效果來看,大部分從海外留學歸來的教師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了純熟的英語口語和國際領先的教學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還從校外聘請了一批富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兼職教師,這些兼職教師絕大部分有過海外留學背景并且有在外企工作的經驗。此外我們還聘請了一批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工商管理專業外籍教師來校不定期進行交流和講學。
2.對于愿意從事雙語教學,但目前還不具備相應教學水平的教師我們也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培訓的方式。例如每年我們會有計劃的選派專業教師到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進修學習。參加由國內知名高校舉辦的由外籍工商管理專業的英文教師或高水平的國內工商管理專業雙語教師授課的培訓班。參加各高校不定期開展的工商管理專業的雙語教學研討會。此外,對于缺乏企業工作經驗的某些教師我們也會選派他們去外企進行掛職鍛煉。在加強現有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教師雙語教學水平的眾多措施中,定期組織教師觀摩由耶魯、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國知名高校為代表的國外名校網絡公開課,已成為我們組織教研活動的必修課。這些國外名校的網絡公開課正在對我國大學的教學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網絡公開課展示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思維方式和質疑精神,為我們推廣雙語教學提供了可資對比、借鑒的生動案例。
三、實行分班教學,提高雙語教學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積極主動性的發揮是學好任何課程的前提。由于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甚至有部分學生對英語有畏難情緒和排斥心理。所以我們剛開始在推行雙語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礙。工商管理專業中對雙語教學抵觸比較大的同學認為學校開設的英語公共基礎課程已經夠多了,繼續開設專業核心雙語教學課程無疑會加大同學們的學習負擔。上雙語課程,由于外語的原因變得艱深晦澀,同學們往往會將課本當成外文閱讀材料,學習的重心不知不覺偏向了外語而不是專業知識本身,這樣就造成了本末倒置。此外,有些基礎比較差的同學連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都難以通過,讓他們也來上雙語教學的課程的確有些勉為其難。一般說來,教師和學生的英語均達到較高水平時,雙語教學的效果才會很明顯。
通過借鑒國內同行進行中英文雙語教學的經驗,我們發現目前雙語教學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純英語教學。這種雙語教學模式直接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授課教師直接用純英語進行授課。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于英語基礎非常好的學生。第二種方式是中英混合式教學模式。這種雙語教學模式雖然直接采用的也是英文原版教材,教師在授課時主要還是用英語進行授課,但當學生無法理解某些內容或者教師覺得有必要的時候穿插漢語來幫助學生理解。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第三種方式是直接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但授課教師主要用漢語進行教學。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于英語基礎一般或比較差的學生。根據目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現狀,我們認為推行雙語教學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不能一蹴而就。我們的做法是將專業核心雙語課程暫時設置為選修課,對于選修了本課程的同學在開課之前進行英語測試,然后按照英語基礎的不同根據測試的成績實行分班教學。
四、重視案例教學,充分挖掘本土化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教學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國哈佛商學院,其本質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的方法已歷經百年,不僅遍及美國,也被美國以外的許多國家所接受。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了“主動”思考和探索未知,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鍛煉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雙語教學絕不僅僅是指用英語上課,也不僅僅是指老師講英語,學生聽英語,更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用英語進行課堂學習的交流和互動。雙語教學中的案例教學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意義,同時也創造了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語言環境。此外,同學們為了更好的參與案例分析,必須在課下提前閱讀大量相關的英文資料,課下準備更拓寬了學生英語閱讀的范圍,變課堂教學的被動讀為主動讀,也創造了課外英語使用環境。
在進行雙語課案例教學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完全選用英文原版教材中的案例用于案例教學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學生由于自身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的原因往往覺得這些國外的案例離自己很“遙遠”,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往往給學生讀懂這些國外的案例造成極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在進行雙語案例教學的時候有30%選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中的國外案例,70%是經過授課教師自編的“本土化”案例的英文版。所謂“本土化”案例是指在學生生活與學習所在地的那部分企業案例。由于便利的地緣和人緣關系,學生、教師均比較熟悉本地企業,也容易獲得本地企業最新和最具體的案例資料,甚至能夠得到本地企業的支持(包括參觀、實習和派相關人員到課堂講解)。這就極大地增強了案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激發了學生對案例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參與程度,從而提高了案例教學的效果。根據我們的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我們主要為適應湖北中部崛起戰略和武漢“1+8”城市圈的發展需要,按“理論知識扎實,基本技能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國際視野,社會適應能力強”的人才培養要求,打造適應地域經濟發展的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學中使用的案例充分體現了“本土化”特色。
五、結論
我院經濟與管理學部針對工商管理專業推行中英文雙語教學不僅因為英語是當今世界交往中的重要語言工具,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更是新型應用型管理人才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幫助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堅實基礎。推動實行雙語教學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培養我們的學生——未來的企業家能夠具備同國際競爭對手、合作伙伴的交流溝通和對抗能力。基于這一指導思想,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推動雙語教學的步伐,不斷探索和完善科學的雙語教學模式,使得英語不僅是一門需要學習的核心課程,更應該滲透到各門專業課程的學習當中。
參考文獻:
[1]劉林.工商管理類專業雙語教學探討[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10).
[2]任榮.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探析[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3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0—0024—03
伴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就業為導向,以就業帶招生”逐漸成為各高職教育生存發展的突破口。為了進一步了解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掌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對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有針對性地推進和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為實現學院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筆者參考了全國范圍內多家高職院校的調查問卷,并結合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2011屆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問卷》,通過電話采訪、網絡溝通、回訪座談等方式,對2011屆部分畢業生進行了跟蹤調查,本文就這次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統計結果、結論與對策進行總結分析,以期通過個案對整個高職院校的發展起到啟發和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立足廣州開發區的實際需要,于2004年開辦普高教育,目前已培養五屆8000名畢業生。近幾年,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其2009—2011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達到95.02%、98.14%和99.53%。就業率的屢創新高也從側面反映出學院辦學的質量和就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調查形式及結果
本次調查為抽樣調查,主要采用電話采訪、網絡聯系和回訪座談相結合的形式,共向2011屆畢業生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回收問卷188份,回收率達94%,調查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和統計意義。在對畢業生問卷調查的同時,我們還隨機抽取12家用人單位,通過電話聯絡及實地探訪,聽取他們對我院畢業生的評價。問卷回收后,我們專門組織學生干部分組進行統計,最后由老師復核,經過專業的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對象及目的
從被調查的畢業生情況來看,涉及范圍較廣,共8個系,14個專業,各系的調查人數約占總人數的15%。通過開展追蹤調查,為進一步探索就業工作和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更準實可靠的決策依據,也為改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和行政管理,以及今后招生計劃的制訂、專業的調整及優化等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1]。
(三)調查的內容設計
本次對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主要想從六個方面了解畢業生的情況,一是畢業生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所學專業、聯系方式等;二是畢業生所在單位的情況,包括單位所在地、單位性質、所處工作崗位及工資待遇;三是對自己的評價,包括對工作的滿意度、對工作的勝任度、崗位對口情況、更換工作情況等;四是對母校教育教學及就業指導的評價,共7項內容,主要是畢業生對學院課程設置、所學技能、培養方向等方面的看法;五是對學弟學妹的建議,共4項內容,通過自身經驗總結為學弟學妹們在校的生活及學習提供有益指導;六是要求畢業生以書面語言形式,對母校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
二、畢業生就業調查狀況分析
(一)畢業生工作的基本狀況
1、在就業地點的選擇上,我院畢業生主要面向廣東省各企事業單位,188份有效問卷中只有一位同學在外省就業(與廣東較鄰近的省份——湖南),其中省內就業的又主要集中在廣州市及周邊的珠三角地區,這一方面與我院學生生源有著密切的聯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畢業生大多希望在城市化度較高的地區發展。
2、從畢業生目前的工作單位性質、工作崗位和薪資水平等方面,筆者發現有64.4%的畢業生在私營企業工作,而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國家機關分別只占了12.8%、2.7%、2.1%,由此可見,私營企業作為靈活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仍是吸吶勞動力就業的主力軍。調查中有30.9%的畢業生主要從事一般行政人員或是文員的工作,24.5%的畢業生從事的是營銷業務類工作,而從事技術方面工作的畢業生只占19.1%,這與高職類院校主要培養技術型人才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薪資待遇方面,絕大多數畢業生的工資水平都超過了廣州市最低工資要求標準,每月工資在1500元以上的畢業生占54.2%,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18.6%,但仍有12.2%的學生每月工資低于1000元以下,這一方面因調查問卷發放時間距離學生畢業較短,另一方面與部分畢業生選擇的就業地區及所學專業的特殊性有一定的聯系。
(二)畢業生對工作的評價
1、從職業的認同感及專業對口情況上來看,86.2%的畢業生表示對目前的工作滿意;有96.3%的畢業生認為從知識和能力的角度上可以勝任目前的工作,且95.8%的畢業生都得到了工作單位的重用,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院畢業生在社會工作中有較強的適應力和競爭力,在校所學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大多數都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從所學專業的對口情況上來看,有17%的學生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完全一致,48.9%的學生表示目前工作崗位與專業基本一致,可見,我院畢業生在求職中對工作崗位的對口度要求較高。
2、從擇業時考慮的因素及更換工作的頻率上來看,有46.7%的學生在擇業時優先考慮單位的發展前景及個人發展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畢業生在擇業時較慎重,與去年的畢業生更注重薪酬待遇相比,學生對工作的定位及要求有明顯的變化。調查中,有65.4%的畢業生沒有更換過工作,34.6%的畢業生更換過一次以上工作,更換工作的頻率與上年相比有明顯下降,其畢業生的工作穩定性及首次擇業的成熟度比較高。從更換工作的原因來分析,大多數同學看中的是能為自己爭取更多晉升機會的工作崗位,同時也為了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增加工作經驗。這說明畢業生在二次擇業時保持著較強的理性思維,希望在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三)畢業生對學院教育教學的評價
1、從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的知識能力培養、課程設置、社會實踐方面來看,有29.6%的同學認為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技能的培養對他們工作最有幫助,同時,處理人際關際的能力及學生干部的實踐經歷,對他們開展工作也益處良多。此外,畢業生們認為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38.8%的學生認為如果再給他們一次上大學的機會,他們會著重增強自己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這與高職類院校培養實踐性人才的教學理念是相符的。在課程的設計方面,有45.7%的同學認為我院的課程設計基本合理,8.1%的畢業生認為一些該開的課程沒有開,20.5%的學生認為理論課多而實訓課少,他們認為專業技能課和公共課(包括外語和計算機課)是最能幫助其就業的,可見,外語和計算機已普遍應用于各行各業,擁有專項技能對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性。
2、從畢業生對我院就業工作評價中可以看出,有76.1%的學生對我院就業工作持肯定的態度,但有部分同學認為,學院仍需進一步拓寬服務的范圍。在回顧大學生活時,畢業生們普遍認為寬松的人文學習環境和優良的校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40.4%的同學通過瀏覽學校的網頁來關注母校的現狀,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這正是當前信息化時代的一個重要表現,做好網絡平臺的建設、及時更新網絡信息對就業工作的開展乃至于學院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思考與對策
通過對本次調查問卷的分析、總結,筆者發現,社會和畢業生自身的反饋總體上是好的,畢業生的專業崗位對口率較高,在工作中廣受用人單位的重視和歡迎,具有一定的競爭力,通過二次擇業,心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更加注重晉升的空間及提升自己的平臺。
對畢業生追蹤調查的目的不僅是了解畢業生的狀況,還要了解畢業生對學校在學生培養及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意見和要求,為教育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實證依據。由于意見、建議的復雜性和多元性,因此對該問題的調查主要以開放式問題的形式存在于畢業生調查問卷中,其中也有個別問題以封閉式問題的形式出現。下面將對問題的概括如下:
(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
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成才的重要一環,直接關系到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在問卷中,有二個專門針對該問題的調查,分別是第12個問題“在校期間所學知識或能力對您實際工作最有幫助的是?”經統計,在全部被訪對象中,有110個學生都選擇了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第15個問題“您認為學校應加強培養學生哪些素質與能力?”有102人認為學校應重點加強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在開放式問題的相關建議中,也有相當比例的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都涉及到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內容。畢業生反映:學校的人才培養要具有市場意識,要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可見,當前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重點體現在其內涵建設上,良好的專業知識與精湛的技術能力,越來越成為用人單位人才選聘的主要看點之一。
在加強畢業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的同時,學院課程的設置也應緊跟時代的步伐,教育教學上要更新觀念,改進方法和手段,豐富內容,注重實際動手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堅持“寬口徑、厚基礎、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培養標準,學科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調整要圍繞學生未來的就業進行,培養模式要盡量滿足學生實際需要[2]。
(二)打造師生互動模式,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不論是用人單位還是畢業生都充分肯定實踐操作能力的作用,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有賴于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人才培養的兩個重要環節,但實踐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它是動手與動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老師指導為輔、學生動手為主的現場實驗課。
實踐教學對于檢驗學生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實踐教學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職業及行業的了解,發掘自己喜歡或擅長的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自身的學習以增強就業競爭力。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與畢業生的交談,筆者發現大多數畢業生都希望在校學習期間加強對實踐環節的安排和指導,特別是增加到企業進行實驗和實習的機會。
老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學生水平高低的直接影響因素之一,學生不能“死”讀書,老師也不能“死”教書。老師除了鉆研教材、搞好科研、提高學術造詣以外,也應該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使理論與實踐首先在老師身上實現真正有效的結合。學校應采取適當的措施鼓勵老師增強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可允許的范圍內從事第二職業或到社會上兼職,以便充實教學內容,更好地教導學生[3]。
(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向大眾化教育過渡,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結果之一,就是畢業生劇增,就業分配愈來愈難,學生除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及能力外,綜合素質的提高逐漸成為社會競爭的有利法寶。調查中發現,畢業生反映在工作中感到如何處理好與上司、與同事間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在校期間除了進行顯性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隱性學習,多學習做人做事、人際關系、為人處世的技能技巧[4]。
高職院校可通過加強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間的整合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加強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建設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則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要突出學生的合作意識、誠信意識、法律意識的教育,讓學生成為既精于操作,又善于合作,依靠誠信創業并依法治業的建設人才[5]。
此外,英語、計算機作為應用工具也廣受重視,學校應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課及人文素質方面的教學,也應在提高通過率的前提下,培養學生會說、會聽、懂操作的實用性技能。
(四)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合理引導畢業生寬口徑就業
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工作,關鍵要從三個方面來加強工作:
1、就業指導課程,就業指導課程應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從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到創業教育再到求職技巧教育。就業指導課作為就業指導工作的切入點,應從源頭抓起,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課教研室,與各班輔導員、班主任建立長效聯系機制,深入基層,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不斷規范其教學形式及內容,使就業指導課更加科學、規范、實效。
2、就業教育活動,與就業指導課相結合,建立長效的聯系機制,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就業指導深入人心,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有針對性的為學生開展各方面的就業知識講座,通過“企業精英進校園”的方式,邀請企業高管開設講座,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職業、了解職場,通過成功人士的經驗分享為學生做好榜樣。
3、加強就業政策方面的宣傳,注重引導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使畢業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國家及各省、市地區的相關就業政策,鼓勵畢業生積極踴躍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鼓勵他們到基層就業,回家鄉就業,往中小城市就業,加大“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應征入伍”等畢業生基層就業項目的宣傳和普及教育。對一些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合理引導他們以創業帶就業。對就業困難的學生,實行一對一的幫扶指導。
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每年都要積極開展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通過調查既表明了學校對學生、對社會認真負責的鮮明態度;又是學校掌握培養人才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根據其所反饋的信息,進行深刻反思,認真分析總結,積極進行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肖偉.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2010年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0).
[2]汪敏,葛浩,曹玉.高校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及對策分析——以安徽教育學院為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