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44: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育學原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教學管理組織建設的幾點思索
1、理念的傳導很重要
電大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擔當其理念的傳導者的重任。應加強對遠程教育的教師和學生進行開放教育理念、信息素養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即改變傳統的學校主導性,全面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支持服務系統觀念。在法國遠教中心(CNED)注冊的學習者稱為客戶(Client)。(中國遠程教育2003.7“電大教學改革十人談”)其中能夠看出以學生為中心,以最大限度滿足學習者的需求為原則。在當今學習化社會中,學習已經成為未來教育的存在形式,它對教育必然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因此在學校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務的前提下,還應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控能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協作互助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也是開放教育模式改革成敗的關鍵。
2、科學合理的輔導很關鍵
遠程教育的發展總是與現代技術發展和應用密切相關的。在現代遠程教育中,電腦是最基本的學習工具,在網上資料已經成為許多遠程學習者的主要學習材料的時代,要求教師把課
堂教學精心設計成為與學習認知心理活動的規律相適應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多種媒體進行課堂教學,讓輔導教師更好的發揮其主導作用,以營造遠程教育的教學氛圍。
3、專業責任教師職責很必要
由于地方電大專業教師比例不足,外聘教師比例過大。外聘兼職教師缺乏對電大教學模式的認識、教學媒體的了解和學生的基本素質的研究。并且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把原來的課程責任教師該為專業責任教師,原來的年級班主任該為專業班主任,對于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保障體系的建立
1、建立教學資源檔案
根據教學資源流程,實行過程監控,建立教學資源檔案,對每一環節的投入、進展情況等事項進行客觀詳細的記錄和第一手資料。
2.開展教學資源評估
主要考察教學中所做的工作和成效,從不同側面反映教學質量。根據教學資源的特點,可進行IP課件、網絡課件方式的評估和比較。
3、突出實踐關節管理
1.1工程教育體系不清,目標定位和發展戰略模糊
我國工程教育與發達國家比較,差距主要表現在教育觀念落后、目標含糊等方面。長期以來,高等工程教育一直委身于科學教育甚至被等同于科學教育,造成工程教育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導致教育培養體系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企業技術創新的脫節,增大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度[3]。
1.2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缺乏實踐訓練
傳統教育模式的一個弊端是輕視工程實踐訓練,部分學校實習基地萎縮,流于形式,學生走馬觀花式的生產實習較多,深入生產過程、動手參與較少,理論和實踐脫節,使學生難以領會和消化理論知識,只能紙上談兵,見到帶有工程性質的問題就心里發虛[4]。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疏于實踐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質量反映最多和最普遍的問題。此外多年的應試教育助長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學風與思維,壓抑了他們的自主性、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1.3工程教育課程體系比較落后
工程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一直受傳統專業的影響,與產業結構調整不符,專業教育知識面狹窄,內容陳舊,不能適應科技的迅速發展;普遍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負擔沉重,不利于培養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工程實踐、工程設計的訓練環節偏少、學時偏低。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學生工程能力的提升[5]。
1.4教師隊伍缺乏工程實踐鍛煉,影響工程教育質量
近年來很多學校教師隊伍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迅速上升。由于他們多數是剛剛走出校門的青年教師,缺乏系統的工程實踐鍛煉,因此,工程實踐能力不強。同時學校與教師個人重學歷、輕實踐,重專業、輕綜合,導致教師培養集中在學歷學位提升上,對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形成知識傳遞從書本到書本、工科學校不“工”的尷尬局面。
二、獨立學院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途徑
學生工程能力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和社會對畢業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針對獨立學院工程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需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2.1轉變教育理念,樹立現代工程教育觀
要樹立大工程觀意識,使工程訓練與現代工業生產水平相適應,強化設計、制造、運行、開發、管理以及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訓練,增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和協作意識。要注重以工程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工程教育,真正體現面向工程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將工程教育由培養工程科學家向培養工程師轉變;由專業對口教育向基本素質教育轉變;由注重知識傳授向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轉變;由注重科學系統性向注重工程綜合性轉變,從而為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新型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
2.2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工程意識
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的核心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要改革現有課程體系,使之盡早面向工程實際,強化工程實踐。工程能力培養要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學校應經常組織教師深入企業調研,跟蹤調查畢業生,了解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在調研的基礎上,按照行業職業資格標準,開展教學模式、課程設置體系、實習實訓的改革,使教學過程密切聯系生產實際。聘請研究設計院所、企業參與培養計劃的制訂,針對企業崗位實際需要,增設實踐類課程和實驗,讓學生動手拆裝設備,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工程實際。
2.3加強產學研合作,拓寬工程能力培養渠道
通過實踐教學工程化改革,讓學生盡早地、更多地接觸工程實際問題,以建立起牢固的工程概念或工程意識。
(1)以行業企業為依托,大力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以產學研結合為橋梁,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并建立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帶領學生到生產現場在企業技能專家指導下實習實訓,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生產班組,跟班實習。參照企業職工技術培訓資料,與企業人員共同確定實習實訓項目、內容和要求,編寫實訓教材。帶領學生到企業技術培訓機構,在企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習,使學生真切體會到生產、管理實際,得到技術、技能、管理、文化、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綜合實訓,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和科研轉化能力,解決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和場地、設備不足的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逐漸成為工程技術的創新主體,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理念、企業文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先進的工藝裝備和現代化加工工藝,是學生理想的工程實踐場所,這是校內實踐基地所無法替代的。
(2)建立穩定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
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榮獲各種技能大賽獎勵的技能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為專業教師和學生講授新技術、新裝備、新標準的應用,指導學生實訓。聘請企業兼職教師承擔實踐類課程、實驗、畢業設計的教學工作。
(3)多渠道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
為節約資金,可將企業閑置或報廢的典型設備搬遷至校內建設實訓基地。同時利用政府專項資金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包括軟硬仿真操作實訓、典型設備拆裝實訓等。針對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按照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設置和調整實踐教學內容;邀請企業參與設計和建設實訓基地,確保實踐仿真模擬的準確性、廣度、深度以及技術上的先進性;統籌校內實驗資源,加強不同學科之間實踐資源的共享,促進實踐教學水平共同提高。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既增強了教師的工程實踐鍛煉,也避免了學生在企業實習走馬觀花的現象,使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時間。
(4)通過項目開發與研究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踐項目,讓學生盡可能真正作為主體參與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得到訓練。通過參加教師或合作單位技術項目開發,讓學生進入真實的技術開發環境,培養與訓練學生技術開發能力。
2.4多渠道培養工程型教師
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教師是關鍵。由于多數青年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難以自覺、有效地引入工程思想、原理和方法體系,難以對學生進行嚴格、有效、切實可行的工程訓練,造成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達不到社會與企業對用人的要求。學校可出臺政策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做導師,并安排他們為企業兼職教師助課,從中學習先進技術、企業文化、最新標準和多年的技術工作體會;聘請企業兼職教師來校授課;對青年教師進行職業知識與技能培訓;改革薪酬計算辦法,吸引教師參與指導實踐教學,參與實訓基地建設;聘請知名高校實踐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教授定期為教師開設講座,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安排青年教師參加各級教師工程能力提升培訓班。
2.5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
要具備現代工程能力,就要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應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綜合學習,開展學術研討活動,通過基于項目的學習、模擬和案例研究等推動學生學習產品、生產流程和系統構建技能,學習與人交流合作技巧,在工程實踐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系統思考問題的方法。要增強課外實踐活動效能,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例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挑戰杯”、“電子設計大賽”、“機械設計大賽”等活動,開闊視野,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獨立院校是最近十幾年才出現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產物,各方面還處在發展與完善當中,大多數獨立院校領導對體育的認識存在偏差,在體育教學軟硬件配套建設中,投入不足,導致了大多數獨立院校的體育設施建設只能達到省教育廳的最低要求。在體育教師人才引進方面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對于體育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在很多時候不在考慮范圍之內。這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體育素質教育。
2在獨立院校體育教學內容上競技內容偏多,具有趣味性
和實用性的內容偏少由于體育教學所需的場地器材和設備的缺乏,大多數獨立院校在一年級開設三大球和田徑教學,使得教學內容枯燥無味,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效果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在二年級一般開設體育選項課,但因體育教師配備不足和場地缺乏的原因,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和目前比較流行的體育項目開展不起來。例如體育舞蹈、羽毛球等項目。
3在獨立院校體育教學中教學手段比較落后
造成獨立院校體育教學手段落后的原因有:第一,場地器材和設備的缺乏不利于教學手段的實施。第二,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基本上是周學時20節左右,繁重的教學任務,使得在教學手段上,越簡短越好,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最后,由于對體育存在偏見,體育教師很少有培訓和繼續深造的機會,使得教學手段落后,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學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改革建議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首先,提高各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充分發揮體育教育的功能。
2改革體育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
根據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多開展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和實用性的項目,例如瑜伽,形體課、健美操、散打、羽毛球、乒乓球和體育舞蹈等。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采用比賽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還可以采用游戲法,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3大力加強獨立院校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高素質學生的前提是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首先,獨立院校體育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精湛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強壯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其次,獨立院校體育教師要有進取精神,通過自學、培訓和繼續學習深造,完善知識結構;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改革教學內容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最后,各獨立院校應“以人為本”,減少體育教師工作量,加大培養體育教師力度,提高體育教師工資待遇,解決體育教師的后顧之憂,使得體育教師全身心投入體育教學,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極大方便了教師、學生的互相交流,擴展了教與學的時空,豐富了教與學的方式即時通訊技術的運用,教師與學生可通過音頻、視頻網絡與教師、同學,包括其它地區的同學即時交流思想、學習中的體會、學習困惑等。在這里教師仍然起著引導課堂的主導作用。教師可以關照所有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直接與學生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可通過視頻將一些帶有普通性的問題分享給所有的學員,供學生思考并討論。通過虛擬的視聽技術,師生更容易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與學生可能存在著巨大的空間距離,但這并不妨礙融洽課堂氣氛的形成,如利用得法反而更加容易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習者通過音頻、視頻技術可以與周圍的同學、遠在異鄉的同學等交流思想、互相認同、互相鼓勵等,也可能因為“距離產生美感”,與遠在他鄉的同學更容易深入的交流。距離的原因既是遠程教育課堂的缺點,在一定的意義也是優點。
(二)課堂教學仍舊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
遠程課堂教學雖沒有傳統面對面教學那樣直接、快捷,但隨著遠程教育網絡技術及各種新的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遠程課堂的即時性、直觀性與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非常相似。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93.6%的學生更愿意參加面授,而不是選用視聽教材學習。追究其原因,一是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認為傳統教學才是最好的教學方式;二是面對面教學信息傳遞的速度快、更加即時,除此之外,教師的豐富的肢體語言、眼神交流等是其它課堂教學所不可比擬的;三是經濟方面的影響。為了減少因學習而增加的開支,比如車旅費等,另外,相比較而言,面授課的費用會更高,學生選擇遠程課堂教學。四是學生思想交流以及尋求交往的需要。在遠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與老師、同學交流問題,互相提供聯系方式,增加了交流的機會與空間,這是現代學生所渴求的人際關系交往的需要。
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提出及其內涵
(一)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提出
尤•克•巴馬斯基(1927年-1987年)是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教學論專家,集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科學院副院長等身份于一身。在20世紀60年代,巴氏看到他生活的地區頓河———羅斯托夫地區的普通學校的學生大面積地存在留級現象,為了克服此種現象,在以此后的20多年里,他以該地區的普通學校為基地,潛心研究、活躍在教學第一線。巴氏以其深厚的理論作為研究的指導思想及方法論,吸收并借鑒現代系統論的思想,形成了具有豐富內涵,富有現實針對性的完整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在國際教育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①巴氏體會到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涉及到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手段的選取、教學條件、因材施教等多個方面。影響教學效果的方方面面都被研究,并將其在教學中的作用逐一分析,揭示在教學教程中作用與重要意義,最后,探明提出了一般教學過程最優化的規律。巴班斯基指出:“用辯證的系統觀點評價現有教學任務的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乃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方法論基礎。辯證的系統觀點能保證針對當時條件選出最佳方案。”②“教學過程中的人(教師和學生)、條件(教學物質條件、教學衛生條件、教學的道德心理條件),教學過程結構(包括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結果)以及教學實施的基本環節構成了教學系統。教學過程最優化思想就是把教學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研究,并且對構成該系統的有機聯系的各組成部分進行綜合考察。”③由此可見,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利用唯物辯證法的一般方法論,利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即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等,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各個部分,使每一個部分互相配合,達到最佳的狀態,選出最佳教學方案。
(二)教學過程“最優化”的限定
按照唯物主義實踐的、發展的觀點,任何事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樣,教學過程也不能例外。那么,教學過程“最優化”也是相對意義上的最優化。教學過程最優化需要結合實際,在現有的條件下,提出某種評價標準,當然,該評價標準是一種相對最優的狀態,然后在此標準的引導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達到一種相對“最優化”的效果。巴氏指出:從所提出的準則的觀點出發,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教學原則、現代化教學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條件以及班級和個別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使教育過程最有效地(最優化地)發揮效能。④“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原則、現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該教學系統的特征以及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為了使過程從既定標準看來發揮最有效的(即最優的)作用而組織的控制。”⑤由此可以看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對教學評價標準、教學條件、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規律等影響教學效果的各種因素綜合考量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實施的一種綜合安排與控制。在這里,教師起著主導安排與控制的作用,教師須有意識地、科學的組織教學,選擇最適合學生、最適合教學條件的教學方案,并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
三、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對遠程教育課堂管理的啟示
(一)結合實際,研究學生
教學過程“最優化”是一個相對的指認,其前提就是對現實條件進行分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條件,制定合適的教學依據與評價依據。作為能動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中心地位,他們的實際情況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起點。巴班斯基也指出,教學須遵循“符合學生年齡可能性的準則”。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或者說不同素質的學生群體,其認知結構和水平,綜合素質存在差距,如果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進行教學,肯定不能有的放矢,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對于遠程教育的學生而言,更不比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授課,如果教師不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不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想心理設定教學目標并安排教學活動,這本身就不符合實事求是的唯物辯證法。目前,很多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研究,基于這樣一種考慮———反正不與學生見面,只要將課講好既完成了教學任務。是故,遠程教育更傾向于關注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方面,而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基礎知識等的研究較少,只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教條式的執行,其結果導致教學工作陷入盲目性或者事倍功半。
(二)遠程教育教學設計更需精心設計,提高單位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協作過程,需要各個要素的密切配合,且相得益彰,力爭充分發揮各個要素的作用,使每個要素互相促進,達到最優化的效果。遠程教育的中介環節更多,如果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整體狀況,就難以針對學生的情況設計好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包括教學任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等方面,為了以上各個方面的密切配合,需要將他們看成一個整體,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優的組合方式。遠程教育課堂教學,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以及信息傳遞的效率比不上傳統課堂教學,只有將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連續的、系統性的活動,設計出更適合遠程教育的教學方案,才能事倍功半。教師要正確看待教學過程的短期與長期的關系,只有解決好每一節課的教學,才能解決好整體的教學效果。將一個學年的整個教學內容分解落實到每一節課中,對整個教學內容與結構進行宏觀的理解,梳理出一條基本線索,結合每節課的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各個要素的作用,使其相互作用,在有效的時間內實現最優的教學效果。
(三)以最少的時間投入換取最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應有之意包含著以最少的時間投入換來最好的教學效果。沒有時間的限制,任何教學效率都不值得一提。沒有了時間的限制,就無從談起教學過程最優化,無法比較哪種教學孰優孰劣。遠程教育課堂管理更應該視時間為教學的生命,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應該考慮時間這一因素,系統考慮時間在課堂中的分配與占用,視時間為課堂教學的生命線。也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了教學目標,才能達到“合理的時間消費”。課堂的時間管理就是組織好課堂教學,按照預先的教學設計進行,不因其它不相關的事的影響。教師的時間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課堂內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以最佳的方式進行。學生的時間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課堂內接受到最多的教學內容,并理解消化,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視域中的遠程教育課堂教學管理
通過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我們了解到課堂教學是一個多重因素互相作用的過程,教學效果的優劣取決于多個方面的設計、控制與引導。考慮到遠程教育的課堂管理的特點,遠程教育更應該注重前期的對學生的研究、教學設計更加全面科學、教學手段豐富多樣、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等,換言之,前期的準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遠程教育更似“一次性”的不可逆的過程,可彌補的機會少。因此,教學過程的控制、教學設計等是遠程教育課堂重要的方面,這也是上文一直強調的部分。但是,我們不應該忽視教學活動在與教師對應的另一端———學生,不應該忽視教學活動中融洽的課堂氣氛,這是教學活動能否取得成功的“軟環境”,是教學活動的“保健因素”,這是也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特點關注的方面。
(一)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是遠程課堂教育成功的關鍵內因
因為遠程教育的特殊性,教師對學生的課堂管理手段欠缺,在此情況下,學生的自我管理就成了課堂管理的重中之重。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決定著教學效果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目前,遠程教育的教師,傾向于教學設計,對于學生的管理暫擱一邊。其實,教師不論如何研究學生,教學設計如何富有針對性與科學性,如果作為受體的學生不積極主動的接受,而是在課堂活動一邊聽課一邊玩游戲,其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提升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極其必要的。課程內容存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課堂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資源,比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興趣等。惟其如此,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進入學習情境,課程內容才能有效傳遞,才能在不同學生的知識背景的支撐下有效放大,產生內涵更豐富的理解。在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是課堂紀律的自我約束者,又是知識被重構、被重新理解的組建者。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元信息傳遞給學生,學生以其原有的知識、理解為背景,對新的知識加以甄選,然后重組進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督促者。因此,高職教師必須樹立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教學理念,不再搞灌輸式的教育。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首先教師向學生講清道理,引導學生樹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識。其次,教師逐漸改變教學方式,以開放的、平等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
(二)構建和諧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扎實教學,合理評價
將小組進行合理分組后,對學生進行授課。由于采用分組模式,可以很好地進行合作探究模式教學。在課堂的前十分鐘,教師將教授的內容給學生講述一遍,然后對組長進行考核,在組長通過考核以后,讓組長對組員進行考核。當然,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除了合作學習模式,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啟發式教學,設計情境進行教學活動。不論何種教學模式,由于采用的是分組教學方式和引進競爭機制的教學,在教學環節中,教師都應該將學生的合作意識滲透進來。
為了考查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整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必要對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學習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學習積極性。一般采用固定性評價和隨機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如對學生站隊的要求,要他們做到快靜齊。作為一種固定性的評價方式。而作為學習的內容,則在各個環節中,進行隨機測試,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三、創新設計,多元評價
教師要精心的組織和創設,來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要對傳統的觀念進行革新,對師生關系重新塑造,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和學生平等相待,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
一是要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理解,學生對教師足夠的尊重,這樣才可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足夠的積極和向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平等對待學生,在教學組織過程中,需要將民主方式應用過來,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特點,愉快的上課,傳授知識,滿足學生的各方面需求。在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有時甚至一個微笑,都可以促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減輕。在課堂中,教師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樹立良好的形象,以便達到言傳身教的目的。
二是對學習期望進行合理的構建:在教育心理學中,明確提出,如果教師有著較高的期望,那么學生就會積極向上;如果教師只有較低的期望,那么就會對學生的進步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對于學生學習的期望,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還需要注重形成和發展學生們的情感和態度。要想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教師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科學的方法,對學生有著合理的期望。因此,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充分激發出來,對于學生獲得的一些進步和成績,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贊揚,促使學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得到顯著提升。在課堂教學中,那些命令式或者灌輸式的語言是盡量避免采用的,如你聽我說,我告訴你等,要將那些商量式和鼓勵性的語言大量應用進來,如請聽聽我的想法、請你繼續講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將這些語言應用過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激發出來。[2]
二、對教材中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會產生大量的心理困擾,因此,我們就需要幫助他們解決。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的內容和素材都是適合心理輔導的,并且學習過程中,很多內容都可以營造心理教育的情境。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在實踐過程中,對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進行大力鉆研,對本學科的心理教育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教師可以對典型課文進行選擇,以便對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想象能力進行開發和訓練。通過感悟故事清潔,深入體會營造出來的教學情景,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和品格的探討和分析,來給學生們人文內涵的熏陶,對其良好的個性和人格進行培養。只要教師對這些資源進行大力的開發和利用,那么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研讀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就可以將語文教學中的內容給挖掘出來,對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行大力培養。
要想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就需要大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各種機會進行把握,反復滲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大力培養。可以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手段給應用過來,將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應用過來,對教學結構合理設計,通常是激發、探索、總結和探索,鼓勵學生再創造。教師要增強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感受到進步和成功的歡喜,幫助學生對自我更好的認識,這樣方可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心理素質教育,互相滲透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基礎上,促使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
2提升教育心理學在教學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學本身就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斷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改進和提升。教育心理學既注重理論知識也注重實踐運用,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要無形地將教育心理學貫穿其中。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與教育心理學息息相關,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關重要。第一,要著眼于理論指導實踐,提升高職教學水平。教育心理學是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也是源于教學實踐的。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當今教育模式,不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最主要的是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而教育心理學正是一門實訓課,它更強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以理論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這樣才能培養更多品學兼優、專業性突出的學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職教學的水平。第二,將教育心理學融入到課堂中,提升教學質量。現在很多的院校都積極開展實踐課程,因為它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動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學在大家心理的認知程度。課堂仍舊是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好方式。當代教育心理學普遍認為,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與自我認知的積極性有關,因此,越積極自我認知的人,其專業水平就越高,而教師僅僅只是給予指導作用。將教育心理學融入到課堂中就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性。通過此種方式,能夠真正提高教學水平。第三,將教育心理學融入到教師隊伍建設中來。教師隊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水平。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在教學中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一舉一動都與教學有著很大的關系。教師是道德的楷模,是專業技能的傳授者。如何將教育心理學融入到教師隊伍中變得更加有意義,它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學隊伍水平。
(1)體育課程設置。通過調查發現,武漢地區獨立院校課程的設置一般一年級上普修課,二年級開設先修課或俱樂部,三四年級沒有體育課。一年級開設的普修課大多以競技運動為主,較為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體育課程教材的使用。從調查的結果來看,20%的獨立院校使用的是體育院校專業教材,使用社會上的教材占到70%,只有10%的獨立院校有自己教材。由于獨立院校中青年教師居多,在科研和編寫教材方面缺乏經驗,所使用的教材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安排教學,這樣不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3)教學手段。大部分獨立院校因領導對體育持有偏見,體育教師培訓和繼續深造的機會少,很難學到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條件的缺乏,也不利于教學手段的實施。因此,難以達到《綱要》中提出的課程目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4)體育教學考核與評價。體育教學考核評價工作是評定學生學習效果,檢查教學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為教學質量評估提供客觀依據,可以在教學中形成良好的監督機制,使教學雙邊達到良好雙贏效果。獨立院校體育課考核都是由技術考核和平時表現兩部分組成,最后通過總成績表現出來。從調查結果看,在體育課考核中,選擇技術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比較多,平時成績一般只注重學生的考勤,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進步幅度反映的比較少,不利于對學生的總體評價。
3.武漢地區獨立院校體育師資隊伍狀況分析。調查發現,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武漢地區獨立院校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已初步建成,主要以專職教師為主、外聘教師和兼職教師為輔構成。獨立院校中青年體育教師居多,工作熱情飽滿,但在科研和編寫教材方面存在不足。
4.體育場地器材和設備嚴重缺乏。由于獨立院校辦學時間短和資金方面的原因,使得體育場地不能很好滿足教學需求。由于場地的缺乏,使得一些目前比較流行的項目無法開展,例如羽毛球、形體課等。
二、獨立院校體育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特征
1.體現全體性特征。素質教育主張面對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的教育。獨立院校的體育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體育教學的目標、內109容和考核都必須考慮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2.體現全面性特征。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獨立院校體育教學中既要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又要促進心理素質、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素質和生活技能素質的全面提高。
3.體現學生主體性。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素質教育是一種弘揚學生主體性的教育。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區別對待,盡可能地調動大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大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素質教育視野下獨立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發展對策.
1.以“健康第一”為主導思想、以“以人為本”為體育理念是獨立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向深層次探索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
2.獨立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在教育對象上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性為主的觀念;在教育目標要以發展學生的體育素質為主,同時促進其他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觀念;優化課程設置、合理使用教材、豐富教學手段和優化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觀念。課程設置:盡量減少競技運動項目,增加目前比較流行和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項目,比如體育舞蹈、瑜伽、散打等。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安排體育選修課,如學旅游的學生,可以先修形體課鍛煉自己的氣質,適應社會需求;學護理專業的學生需要耐心,可以選修太極拳。俱樂部模式在武漢地區開展的不是很多,主要受到場地、師資等方面的制約,但這種模式是獨立院校體育課程今后發展的趨勢。教材使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院的特殊條件編排的教材更能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獨立院校體育教師應積極鉆研體育理論知識,加大教材的編寫力度。學院也應加大體育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其業務水平。教學手段:教學手段要豐富多樣,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比賽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通過游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知識的掌握;比賽教學,鍛煉學生的配合和抗壓能力,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還可以通過媒體教學,通過直觀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自學和欣賞能力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進步幅度,采用教師評、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獨立學院的學生和公辦高校的學生有一些不同之處,由于獨立學院的學生們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優越,而在學習成績上一般卻都不是太樂觀,也比較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由于這些特點,在獨立學院進行學生思想教育的時候就不能采用那些傳統的思想教育管理方式,因為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符合形勢和時代的發展需要。這時出現的問題就是,有些管理者們沒有充分意識到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重要性,問題具體表現在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能夠自我管理和進步、服務自己這個過程中出現指導的錯誤,也沒有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和管理當中去。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對學校的教育以及管理都是很冷漠的態度,嚴重的還會使學生產生和學校的對立情緒,這樣對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二)在建立管理制度時不靈活,沒有創新
獨立學院都是有母體高校的,獨立學院也都是依托母體的高校才得以成立,這樣也就導致了很多獨立學院在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時會照搬照抄母體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還是采用那些傳統的教育管理辦法,多是在對學生進行“管束”。這樣的管理辦法不能符合獨立學院的特殊情況,在管理過程中就會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阻礙,比如說管理的嚴格一些學生就會加以指責和抱怨,但是一旦放松了管理的力度,學生又會因為疏于管束而散漫放肆,總而言之就是沒有一套適合本學院的管理辦法。
(三)教育管理的相關制度還不完善
由于獨立學院是一種比較新興的教育模式,所以在獨立學院中的教育管理模式還不是十分完善和成熟,已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也是有很多的漏洞存在。還有就是獨立學院的一些機關的管理部門和輔導員以及班主任之間的職責分工不是很清晰,這樣就會導致在發生事情時相互推諉,管理人員缺乏責任心,所以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肯定是很難順利的進行的。很多學生中的干部也是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所在,欠缺工作的責任心,這樣會導致學生個人主義很強,學生干部的工作作風也會比較輕浮,在工作時不會進行創新。
(四)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
前文提到過,獨立學院的學生有著與公立高校不同的特性,比如自控的能力比較弱,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受學生本身特點因素的限制,如果制度方面再不是那么完善,這樣就一定會出現學生管理上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學生管理上十分松懈,在教學中會出現課堂紀律差、學生常常遲到以及早退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學生之間打架斗毆這樣的惡劣情況。所有這些對獨立學院在公立高校甚至是社會上的影響都是十分惡劣的。而在對以上問題的處理解決上,一旦輕重程度沒有把握好,學校方面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長都是難以交代的,這些都是獨立學院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教育管理制度分析
結合當前獨立學院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要使其教育管理制度能夠不斷進行完善,要做到如下方面:
(一)制定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
獨立學院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合本學院的實際特點,以及學生的情況,對學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制度的建立也一定要明確,使管理人員、輔導員以及班主任,直至學生干部都能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
(二)制定完善的規章及制度,由此來使學生行為得到規范
針對前文提到的學生出現的一些不端行為,要加大在課堂中的管理力度,無論是輔導員還是班主任,都要重視學生的行為規范問題,因為有序的課堂和生活秩序不但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保障,對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養成也是意義重大。
(三)設定考核制度,最好的落實問題
考核的對象包括班級、班主任、學生干部。對班級進行考核主要是要考核班級中的學生思想教育的情況、在學習時的狀態、科學技術方面的活動情況以及學生違紀方面的情況。每個月公布一次考核的評比情況,并就考核的結果進行分析,討論改革的措施,使學生增強機體榮譽感。對班主任的考核主要是班級在考試時的風氣以及對紀律的遵守情況,還有就是班級的建設情況,在班級中聽課的情況和學生之間溝通交流情況等等。使班主任在為考核而進行的努力中增加事業心以及責任心。對學生干部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各個班干部工作情況,考核的負責人是班主任,根據考核結果要表彰優秀的學生干部。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幫助班主任做好班級中的工作。
1983年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有八種,即:語言智能、邏輯智能、視空間智能、運動智能、節奏智能、交往智能、內省能力和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是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的,只是它們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由于這八種智能在每個個體身上的組合不同,因此每個個體之間具有一定的智能差異。人類的各項智能是平等的且相互影響的,并受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該理論對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對語文教學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轉變落后的教育觀
以傳統智力觀為基礎的傳統教育存在著極大地缺陷,因為他只注重了人的某一部分智力的發展,而忽視了例如口頭語言表達、實際動手操作、音樂鑒賞與欣賞、人際溝通與交往等方面智力的發展。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與我國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相違背。多元智能理論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擁有多項智能,每一種智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思維模式,人們解決問題時都需要運用多種智能,因此每一種智能對人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啟示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確立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力發展空間的思想,不能只注重學生語言和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而要要重視學生每一種智能的發展,以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為目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項智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程度和發展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人的智能只有強弱不同,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能評價哪些人更聰明,只能說他們各自在哪些方面更突出、更優秀,個體間智力的差異在于智力的不同組合。這啟示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智力特點,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學生的特長,針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智力特點,采取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通過給學生適當的鼓勵和教育,可以更好的促使學生潛在智能的發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三、樹立多樣化地教學觀,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人的八種智能不是均衡發展的,有的人八種智能或多數智能發展得早些,具有較高水平,而有些人八種智能或多數智能發展的較晚,都是初步發展。而且由于每個人的智能結構也各異,導致了學生之間學習興趣的差異以及學習風格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多樣化,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智力發展的。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是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語文教師應樹立多樣化地教學觀,在教學中應該針對學生不同的智能強項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使同一內容的知識用不同的方法教給學生,以適應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培養和發展學生優勢智能的同時帶動其弱勢智能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樹立多元多維的評價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策略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可以對老師教學進行及時的反饋。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評價仍采用卷面考試的方式來評價學生,這種評價過于片面,只注重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完全忽視了對學生其他智能的考核。這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也影響到了語文教師的教學。因此多元智能理論啟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就不能只從單一方面考慮,應該樹立多元多維的評價觀,積極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策略,通過多種途徑,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全面的評價學生。比如在評價內容方面,可以根據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在評價主體方面,可以由老師、學生本人、其他同學和家長來評價;在評價方式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