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課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53: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理科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理科課程論文

篇(1)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教師更多的課程自,這是對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挑戰。課程能力在物理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體現教師教學質量、滿足新課程改革需求、促進教師個性發展和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進行改進,本文就此進行探討。

一、課程能力的內涵

從詞義上理解,能力是指“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為基礎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適于多種活動要求,如各種認識和實踐活動;特殊能力適于某種專業活動要求。物理教師課程能力從根本上說,是教師個體在物理課程活動中逐漸形成、發展并體現出來的,直接影響物理課程活動及其成效的個性心理特征與生理特征的總和。

順利完成任何活動都需要構成能力的諸要素相互協調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結構,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個能力結構,這里嘗試將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結構細化為學科特質、能力類型、能力層次與時間維度。

1.學科特質

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多采用學科分類,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門學科課程。課程能力結構中的學科特質,是指因學科不同導致教師課程能力的差異性。一方面,物理學不僅以其概念、規律和事實的知識揭示了自然界基本運動形式的諸多真理,還以在建立這種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所凝結和升華提煉出的科學思想方法來推動科學的持續進步。與此同時,它的成就對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都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變革和發展,都是人類思想、觀念的變更和進步的偉大階梯。也就是說,物理科學本身就是科學知識、科學過程和科學文化的和諧統一。但是,物理學并不等于學校內的物理課程,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改造,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教育的規律,將物理科學的靈魂,即知識、過程和文化統一改造為一門物理課程,而并不是簡單地將科學過程、文化“異化”為另一種“知識”灌輸給學生。物理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具備與物理課程相適應的一些課程能力,以便教師將時代規劃的理想課程真正轉化為學生經驗到的課程。另一方面,時代的發展對中學物理教育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課程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內容標準、課程實施、評價方式等方面均體現了現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課程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的建立與發展,離不開實驗的支持與幫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學科的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具備出色的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實驗的能力。同時,課程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創造快樂氣氛,以學習方式的改變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合作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2.能力類型

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類型主要包括課程理解能力、決策能力、設計能力、轉換能力、實施能力、協作能力、評價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類型之間不是絕對分離、完全對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響的。只有各種能力類型都得到重視、培養和發展,物理教師課程能力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層次與時間維度

能力層次與時間維度有著一定的相關性。能力層次體現了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發展的階段性,時間維度標明了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發展的可持續性。目前,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倡導的一種理論,無論是生活實踐、科學技術抑或是學生培養均提倡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物理教師自身的成長、發展來看,教師的課程能力也體現出了動態的、可持續的發展階段和變化過程。在具體的物理課程實踐活動中,隨著教師任教時間的增長,物理知識占有量、教學經驗的積累,以及溝通、交流、協作等能力的增強,教師的課程能力也會逐級發展提高。我們將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劃分為適應、重塑和創生三個層次。

二、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現狀分析

1.教師對課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研究發現,一些教師不知道“課程能力”這個詞,多數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課程能力”,會用“教學能力”“教師素質”“素養”“綜合能力”等詞語替換“課程能力”。

2.教師對課程的開發能力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制定的課程培養目標是與時俱進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課程活動中,我們應力行之。然而,某些教師“不太清楚”課程理念,有的教師認為目前的教學活動“基本不能”實現《物理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標;多數教師認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將各種教育文件進行深加工以便應用于教學活動的能力比較差;雖然大部分教師認為有必要對教材進行適當改編,但卻有半數之多的教師認為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見教師課程開發能力之不足。

3.教師對課程的實施情況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課程的一個學科特色。新課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學探究的方式教學,強調對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科學探究、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師具有很強的監控、引導、動手實驗等課程實施能力。但一線教師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一些教師不能有效地開展STS教學和科學探究教學。

4.教師對課程的評價與反思能力

課程評價與反思是對課程實施的過程、質量和水平所作出的價值判斷,對課程實施和教學操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和監控作用。物理教師課程評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課程功能的轉向和落實。目前,多數教師認為有必要對所教課程進行評價、質疑、建議和修正,但還有部分教師不具備良好的課程評價與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現狀歸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師對課程能力認識的清晰程度、自身對提升課程能力的動機水平,以及物理教師的心智品質,都是影響教師課程能力的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教師的課程決策能力與選擇能力不足。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習慣于過去的教材和教學方式,把教科書看成最權威的東西,對教材內容的取舍感覺難度很大,多數教師都在盡心盡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教”。這需要教師對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這樣才能明確哪部分重要,哪部分次要。

2.考試制度

受“應試教育”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有許多是在“應試教育”的舊體制和傳統的師范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以中考、高考為指揮棒,已經習慣于講授式教學、搞題海戰術,物理教師幾乎變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識傳授型”教師。考試制度制約了新課程實施、教師課程能力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改革,亟待調整目前的考試、教師評價制度。

3.學校文化

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不僅緣自外力推動和自身反思,那種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圍所產生的隱性知識,更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近些年,教育理論界對“學校文化”的關注逐漸增多,包括校園文化和環境的營造及建設,教師之間良性的、團結合作的組織文化的構建,等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體性和主體性的發揮,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殊不知,學校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地,是教師提升個人能力的主要場所,由于文化對個人和社會影響的潛在性和重要性,營造一種團結合作的教師文化、寬松民主的學校文化,對教師課程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4.教育體制

教育管理部門往往只是把已定的教學材料提供給教師,沒有留給教師一定的空間去思考和討論,即使在形式上倡導發展教師課程能力,實際中也并沒有在政策和條件上引導教師發展課程能力。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教師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不受重視,教師的課程能力也就很難得到發展。同時,學校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評價制度與方法也存在問題,許多地方和學校往往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統考、課程進度的檢查和抽查等,完全控制了教師的課程研究與實施,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課程能力的唯一依據,教師成為課程的“附庸”,不利于教師形成和發展自身的課程能力。

5.社會氛圍

在傳統以升學為導向、以知識傳授為目標的教育模式下,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多數人注重的都是中考、高考的成績,以分數高低評價一個教師、一所學校。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影響下,一些教師更多的是考慮經濟效益和個人實惠,這種教育的經濟主義傾向扭曲了教育的本質與價值,教師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發展和提升自己的課程能力。

6.教師培訓

目前大部分教師對“教師課程能力”方面的培訓不滿意。可見,新課程雖然在如火如荼地實施,對骨干教師的培訓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實際上對教師進行的培訓收效卻不大,教師的培訓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四、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培養策略

1.轉變教師觀念一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思想基礎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只有教師轉變自己的觀念,對提高自己的課程能力有主觀上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2.提供政策支持——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制度保證

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及時出臺一些政策,如促進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的進一步改革;對教師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應加大推進力度;切實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全力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化,積極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從源頭上淡化擇校和競爭;加大薄弱學校改革力度,努力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等等。

3.改革教師教育體制——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關鍵環節

首先,調整師范生的課程結構和培養模式,對在校師范生進行教育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抓好他們在課程教學方面的能力培養,引領師范生參與課程和教學活動,鍛煉他們的課程和教學能力;其次,加大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力度,教育行政部門有組織地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開展方便有效的教師進修活動,及時更新在職教師的教育理論,提升他們的課程能力。:

4.構建良好校園文化——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重要環境

學校是教師生存發展的主要場所,在進行教師課程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學校管理者應沖破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為教師提供適宜的教學環境,讓教師在充滿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關懷中,心情舒暢地進行教學改革與研究,進行教學探索。創設出“對教師課程能力有較高需求”的良好學校文化氛圍,比任何教師教育培訓更能推進教師主動發展自身的課程能力。

5.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動力源泉

篇(2)

公共管理在我國是一門新興的本科專業。目前全國開設公共管理專業的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等方面做了較深入的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尤其是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

(一)課程總體設置繁雜,隨意性較大

由于大多數高校對公共管理專業辦學方向認識不清,導致課程模塊基本沿襲了傳統的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等公共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方案,且設置隨意、雜亂。主要表現為:1.課程門類雜。大多數高校的公共管理專業都開設了政治類、法律類、管理類等課程,涉及各個文科類和相關理科類的知識。2.各高校專業課程設置趨同現象較多。各高校專業課程體系中有不少課程相同,特別是體現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特色的課程,且相同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所占比重較大,課程相似度較高。3.專業(方向)選修課設置較為隨意,缺乏遞進式課程脈絡。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依托原有專業開設了公共事務管理、行政文秘、國際事務管理、社區管理等專業方向,但是專業(方向)選修課設置仍受制于原有學科的師資力量,僅選取了與方向名稱相同或相近的幾門課程,缺乏遞進式課程教學機制,難以體現公共管理專業的特色。

(二)專業主干課程設置不合理,優化不足

從各大院校的教學計劃可以看出,不少高校對公共管理專業主干課以經濟與管理學科為基礎逐漸取得認同[2],較普遍地設置了包括管理學原理、行政管理學、公共經濟學、公共財政學等管理學科和經濟學科的相關課程,但課程之間的整合以及課程實施還存在明顯不足。主要表現為:1.課程設置存在重復現象。很多高校既開設了行政管理學、公共行政學、公共經濟學,又開設與之相似的公共管理學、政府經濟學等課程,有重復開設之嫌,甚至不少課程的內容也存在較多的重復。如管理心理學與組織行為學、社區管理概論與城市社區建設與管理等。2.課程實施大綱偏重理論知識。無論是課程比例、實施次序,還是學時安排,都顯示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視實踐、實驗的現象。3.課程教材通用現象較為嚴重。高校專業教材的選用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因而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主干課程名稱盡管不同,但是教材版本卻相同,甚至存在課程名稱與教材名稱完全不一致的現象。

(三)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流于形式

公共管理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3]。然而目前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還是側重理論學習,教學方法基本上仍是以課堂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環節薄弱。主要表現為:1.實踐教學內容狹窄,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公共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仍然是以認識實習、社會調查、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環節為主,能滿足課程教學需要的實踐教學體系尚未形成。2.實踐教學環節之間不連貫,存在割裂現象。課內討論課(實驗課、案例課等)、課外活動、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各自為政,實踐教學內容、次序以及實施未進行有效整合。3.實踐教學缺乏明確的要求與評價。實習常常被執行為去企事業單位走走看看,學生甚至不知道應在實習單位完成什么工作,最后以蓋章應付實習,實踐教學環節基本上流于形式。

(四)課程設置忽視專業實踐技能培養

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是公共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公共管理專業課程除設置基本理論外,還必須將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作為重要內容。但目前由于對公共管理專業的實踐技能構成認識不一,定位模糊,各院校大多將公共管理專業實踐技能分為辦公自動化、統計分析、公文寫作等部分,并且在課程實際實施計劃中普遍都得到了重視,然而辦公自動化、統計分析、公文寫作等三大實踐技能也是其他人文社會專業所普遍要求的培養目標,諸如專業軟件操作、行政管理技能等公共管理專業的實踐技能卻未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得到充分體現,即使是以上所提到辦公自動化、統計分析、公文寫作等技能的培養在實際教學環節中也僅限于課堂教學講授與圖片演示。對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嚴重缺乏,導致公共管理人才的特色難以充分體現。

公共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思考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更是公共管理專業發展的內涵要求。合理設置公共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不同模塊課程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有利于實現公共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緊扣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形勢,科學優化公共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及時調整課程實施方案,對于推動公共管理專業發展,凸顯公共管理專業特色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以“雙能型”師資為突破點,合理設置公共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師資力量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課程體系設置的重要支撐條件。公共管理是一個綜合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合理的課程設置要以“雙能型”師資為突破點,以師資建設帶動專業課程設置。加強現有師資的培養力度,本著不一味追求大而全,力求實而厚的課程設置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師資打造專業基礎課程體系,彰顯各高校自身的傳統特色。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應緊緊圍繞“雙能型”師資開設一批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逐步規范自身特色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實施,努力營造各自的專業特色;鼓勵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公共管理人才以兼職等形式靈活參與課堂實踐教學、專題講座、技能指導等教學環節,精心建設既體現專業學科性質,又能滿足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課程體系。

(二)以專業—職業—技能為主線,優化公共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的實施方案

篇(3)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教師更多的課程自,這是對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挑戰。課程能力在物理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體現教師教學質量、滿足新課程改革需求、促進教師個性發展和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進行改進,本文就此進行探討。

一、課程能力的內涵

從詞義上理解,能力是指“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為基礎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適于多種活動要求,如各種認識和實踐活動;特殊能力適于某種專業活動要求。物理教師課程能力從根本上說,是教師個體在物理課程活動中逐漸形成、發展并體現出來的,直接影響物理課程活動及其成效的個性心理特征與生理特征的總和。

順利完成任何活動都需要構成能力的諸要素相互協調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結構,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個能力結構,這里嘗試將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結構細化為學科特質、能力類型、能力層次與時間維度。

1.學科特質

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多采用學科分類,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門學科課程。課程能力結構中的學科特質,是指因學科不同導致教師課程能力的差異性。一方面,物理學不僅以其概念、規律和事實的知識揭示了自然界基本運動形式的諸多真理,還以在建立這種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所凝結和升華提煉出的科學思想方法來推動科學的持續進步。與此同時,它的成就對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都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變革和發展,都是人類思想、觀念的變更和進步的偉大階梯。也就是說,物理科學本身就是科學知識、科學過程和科學文化的和諧統一。但是,物理學并不等于學校內的物理課程,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改造,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教育的規律,將物理科學的靈魂,即知識、過程和文化統一改造為一門物理課程,而并不是簡單地將科學過程、文化“異化”為另一種“知識”灌輸給學生。物理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具備與物理課程相適應的一些課程能力,以便教師將時代規劃的理想課程真正轉化為學生經驗到的課程。另一方面,時代的發展對中學物理教育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課程在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內容標準、課程實施、評價方式等方面均體現了現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課程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的建立與發展,離不開實驗的支持與幫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學科的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具備出色的演示實驗和指導學生實驗的能力。同時,課程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創造快樂氣氛,以學習方式的改變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合作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2.能力類型

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類型主要包括課程理解能力、決策能力、設計能力、轉換能力、實施能力、協作能力、評價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類型之間不是絕對分離、完全對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響的。只有各種能力類型都得到重視、培養和發展,物理教師課程能力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層次與時間維度

能力層次與時間維度有著一定的相關性。能力層次體現了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發展的階段性,時間維度標明了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發展的可持續性。目前,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倡導的一種理論,無論是生活實踐、科學技術抑或是學生培養均提倡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物理教師自身的成長、發展來看,教師的課程能力也體現出了動態的、可持續的發展階段和變化過程。在具體的物理課程實踐活動中,隨著教師任教時間的增長,物理知識占有量、教學經驗的積累,以及溝通、交流、協作等能力的增強,教師的課程能力也會逐級發展提高。我們將物理教師的課程能力劃分為適應、重塑和創生三個層次。

二、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現狀分析

1.教師對課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研究發現,一些教師不知道“課程能力”這個詞,多數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課程能力”,會用“教學能力”“教師素質”“素養”“綜合能力”等詞語替換“課程能力”。

2.教師對課程的開發能力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制定的課程培養目標是與時俱進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課程活動中,我們應力行之。然而,某些教師“不太清楚”課程理念,有的教師認為目前的教學活動“基本不能”實現《物理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標;多數教師認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將各種教育文件進行深加工以便應用于教學活動的能力比較差;雖然大部分教師認為有必要對教材進行適當改編,但卻有半數之多的教師認為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見教師課程開發能力之不足。

3.教師對課程的實施情況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是物理課程的一個學科特色。新課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學探究的方式教學,強調對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科學探究、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師具有很強的監控、引導、動手實驗等課程實施能力。但一線教師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一些教師不能有效地開展STS教學和科學探究教學。

4.教師對課程的評價與反思能力

課程評價與反思是對課程實施的過程、質量和水平所作出的價值判斷,對課程實施和教學操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和監控作用。物理教師課程評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課程功能的轉向和落實。目前,多數教師認為有必要對所教課程進行評價、質疑、建議和修正,但還有部分教師不具備良好的課程評價與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現狀歸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師對課程能力認識的清晰程度、自身對提升課程能力的動機水平,以及物理教師的心智品質,都是影響教師課程能力的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教師的課程決策能力與選擇能力不足。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習慣于過去的教材和教學方式,把教科書看成最權威的東西,對教材內容的取舍感覺難度很大,多數教師都在盡心盡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教”。這需要教師對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這樣才能明確哪部分重要,哪部分次要。

2.考試制度

受“應試教育”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有許多是在“應試教育”的舊體制和傳統的師范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以中考、高考為指揮棒,已經習慣于講授式教學、搞題海戰術,物理教師幾乎變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識傳授型”教師。考試制度制約了新課程實施、教師課程能力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改革,亟待調整目前的考試、教師評價制度。

3.學校文化

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不僅緣自外力推動和自身反思,那種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圍所產生的隱性知識,更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近些年,教育理論界對“學校文化”的關注逐漸增多,包括校園文化和環境的營造及建設,教師之間良性的、團結合作的組織文化的構建,等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體性和主體性的發揮,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殊不知,學校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地,是教師提升個人能力的主要場所,由于文化對個人和社會影響的潛在性和重要性,營造一種團結合作的教師文化、寬松民主的學校文化,對教師課程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4.教育體制

教育管理部門往往只是把已定的教學材料提供給教師,沒有留給教師一定的空間去思考和討論,即使在形式上倡導發展教師課程能力,實際中也并沒有在政策和條件上引導教師發展課程能力。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教師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不受重視,教師的課程能力也就很難得到發展。同時,學校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評價制度與方法也存在問題,許多地方和學校往往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統考、課程進度的檢查和抽查等,完全控制了教師的課程研究與實施,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課程能力的唯一依據,教師成為課程的“附庸”,不利于教師形成和發展自身的課程能力。

5.社會氛圍

在傳統以升學為導向、以知識傳授為目標的教育模式下,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多數人注重的都是中考、高考的成績,以分數高低評價一個教師、一所學校。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影響下,一些教師更多的是考慮經濟效益和個人實惠,這種教育的經濟主義傾向扭曲了教育的本質與價值,教師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發展和提升自己的課程能力。:

6.教師培訓

目前大部分教師對“教師課程能力”方面的培訓不滿意。可見,新課程雖然在如火如荼地實施,對骨干教師的培訓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實際上對教師進行的培訓收效卻不大,教師的培訓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四、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培養策略

1.轉變教師觀念一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思想基礎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只有教師轉變自己的觀念,對提高自己的課程能力有主觀上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2.提供政策支持——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制度保證

物理教師課程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及時出臺一些政策,如促進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的進一步改革;對教師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應加大推進力度;切實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全力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化,積極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從源頭上淡化擇校和競爭;加大薄弱學校改革力度,努力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等等。

3.改革教師教育體制——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關鍵環節

首先,調整師范生的課程結構和培養模式,對在校師范生進行教育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抓好他們在課程教學方面的能力培養,引領師范生參與課程和教學活動,鍛煉他們的課程和教學能力;其次,加大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力度,教育行政部門有組織地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開展方便有效的教師進修活動,及時更新在職教師的教育理論,提升他們的課程能力。

4.構建良好校園文化——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重要環境

學校是教師生存發展的主要場所,在進行教師課程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學校管理者應沖破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為教師提供適宜的教學環境,讓教師在充滿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關懷中,心情舒暢地進行教學改革與研究,進行教學探索。創設出“對教師課程能力有較高需求”的良好學校文化氛圍,比任何教師教育培訓更能推進教師主動發展自身的課程能力。

5.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培養教師課程能力的動力源泉

篇(4)

1.上機課程的特點。上機課程相較傳統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學生面對的對象發生了改變。傳統教學的學生統一朝前,面對的是老師和黑板,這樣老師監控和管理學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而上機課程學生每人面對一臺電腦,所以學生更容易走神和開小差。其次,之所以安排在機房上課,是因為上機課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如果管理不善,就很容易造成大部分學生打醬油的情況。

2.課堂安排。為了避免剛剛所述上機課程容易存在走神和開小差的問題,上機課程的課堂安排變得尤為重要。根據經驗可以采取5:5的時間分配比率,也就是說,講授的時間和學生練習的時間對半開。當然,講授時不能噼里啪啦一下講完,學生練習時就不管不顧,練習和講授要交叉進行的。

3.練習要點。上機課程有這么多時間交給學生練習,那么練習的內容就變得尤為重要,可以說直接決定了課程效果。那么上機課程的課堂練習要注意哪幾點呢?第一,課堂練習一定要具體,比如說,老師說現在大家練習,可能一半以上的學生不知道要干什么,只能打醬油;而說現在大家練習畫一個圓,大部分學生就知道做什么了;而如果說請同學以坐標原點為中心,半徑為100畫一個圓,學生就更清楚如何操作,這樣這個知識點的練習也達到了預想的效果,當然,如果要是再加上個時限,學生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第二,練習一定要評講,最好在學生練習完之后就操作一遍,一則加深學生印象,二則可以糾正一些學生的錯誤操作。

二、考核方式

1.平時成績公開化。上機課程平時成績占總考核比重較大,大部分占了總成績的40%以上,所以,是否能夠讓學生信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本人管理時,課下學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平時成績,有疑問可以及時提出。另外,在最后一講課,會針對班上平時成績最高和最低的幾名學生進行點名報知分數,使得平時表現好的有沖刺高分的信心,對于平時表現不怎么好的學生也可以鞭策其好好復習,爭取在考試過程中取得較為滿意的成績。

2.考核方式多樣化。針對上機課程的期末考核,方法可以不局限于一種,可以根據課程的具體要求,采取多樣的考核方式。比如在我所教授的《人機界面應用技術》的課程當中,就在布置最后一次總結性大作業時告知學生,完成比較好的學生可以申請答辯,如果答辯就可以免考,答辯成績就作為其期末的考核成績,而其他的同學還是按要求參加考試。這樣多元的考核方式,不僅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也在答辯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而這種方式的結果也比較令人滿意,在這個課程當中,有三名學生申請了大作業答辯,并且能夠詳細地敘述完成的過程和自己所做程序的亮點,并且能夠較為準確地回答老師和學生的提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篇(5)

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從實踐的角度講,這種學習觀的變革意味著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并使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的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學習的心理機制是同化,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的內容是以問題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學習的心理機制是順應,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傳統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換句話說,要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從思想上更新觀念,對學習方式的變革有了充分的認識才會積極投入到教學改革之中。

二、創設互動的師生關系是基礎

創設互動的師生關系是轉變學習方式的基礎,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把教學本質定義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理解的豐富和發展。它在理論上超越了歷史上的“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現實中的“學生特殊客體論”和“主導主體論”。那么如何理解交往呢?

交往是活動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所謂交往,就是共在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這是人存在于社會的基本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交往有師生間的交往和生生間的交往之分。

交往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往論承認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師生之間只有價值的平等,而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徑便是交往。離開了師生交往,教育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可以說,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本次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會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友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得到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

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和互惠性,交往論強調師生間、生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互相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溝通與合作,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課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將教學轉變成一種師生“溝通”、“合作”、“交往”的探究活動,實現教學相長。

三、嘗試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方式是關鍵

1利用化學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1)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教學中不只讓學生按教材中給定的方法“動手”驗證實驗,而應啟發“為什么這樣做?有無更好的做法?”可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如確定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產物。首先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分小組討論(預測方案的可實現性),然后實驗探究。實驗中逐步提出問題:實驗中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什么?該怎樣探究?實驗中的液體,主要是什么,又該怎樣探究?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又如在《電解原理》教學時,可利用探索性實驗方式進行,順序為感知實驗儀器—組裝儀器—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首先,教師出示實驗儀器,建議學生組裝鋅—銅、硫酸銅構成原電池。此后提問,此裝置能否產生電流?怎樣證實?還需補充什么儀器?從而喚起了學生的實驗意識,然后建議動手實驗進行探究,待發現有電流產生(電流計指針偏轉后),進一步提問,誰能從理論上解釋?從而又喚起了學生的思維意識,師生總結出原因:兩極得失電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電子流動形成回路,產生電流。接著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在導線中接入電源,將銅與電源正極相連,鋅與電源負極相連,會產生什么現象?建議學生實驗探究,并觀察鋅板上有紅色物質覆蓋的現象。學生此時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這樣呢?教師引導其從溶液中有哪些分子、離子,何種離子移向陽極,何種離子移向陰極,電子流向,兩極變化考慮,分析、推理得出電解原理。有的學生還可能質疑:如果鋅連電源正極,銅連電源負極,又如何呢?鼓勵學生再次進行實驗探究。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動手實驗,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了探究意識。

(2)將某些問題設計為探索性實驗

如用滴管將新制的飽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當滴到最后一滴紅色突然褪去,思考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學生可能提出兩種假設(原因可能是溶液堿性減弱或過量氯水中HClO將變紅的酚酞漂白),然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3)對常規裝置用途,進行實驗探究

化學實驗的教學,不只注重觀察現象,還應該注重觀察實驗裝置和操作過程(使用了哪些儀器,為什么采用這些儀器?各個儀器怎樣連接?為何采用這種組裝順序?整個實驗過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驟?每一個步驟有何作用?為何采用這種操作順序等)。如教師在講述洗氣瓶的用途時,可改為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探究其用途,得出結論(①用于排水集氣;②用于洗氣;③用于向上排空氣法集氣,④用于向下排空氣法集氣;⑤用于液體干燥劑干燥氣體;⑥用于測量難溶于水的氣體體積;⑦可作為NH3與HCl氣體進行反應的容器;⑧若廣囗瓶盛有某種氣體,可用于對所需氣體隨時取用,隨時關閉)。

利用探究性學習方式,突出了教師的誘導作用,體現了以知識為載體,創造了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知識過程的機會,它關注的是學生“會不會”及“能不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空間,是以激發興趣促進發展的教學方式。

2利用課外時間指導學生研究性活動

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指導學生搞好研究性學習活動。如關于“水”的課題的研究,可從以下方面考慮(水的用途、水的污染及防治、節約用水、水的硬度檢測、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等),這樣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下面是一個日本中學生自主制訂的研究性學習方案的案例。

1課題的名稱:關于食物垃圾的產生和作用的思考

2為完成課題采取怎樣的形式為好(調查、咨詢、實驗等活動)

(1)我們獲取食物的途徑。

a從環境角度:調查研究生產環境、農業、水產業、養殖業等

b從垃圾問題出發,調查流通領域:商品的規格化和垃圾,超級市場、24小時店中的垃圾量

(2)關于家庭中的食物垃圾(以自己家為對象)

a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食物材料中產生垃圾的比例大小

b分析購買的食物材料和它的可利用比例

c分析剩飯的量及比例

(3)調查飲食店和大飯店倒出的剩飯數量不斷增加的原因

(4)思考食物垃圾的利用方法

3保證課題研究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資料、時間、經費、人力、社會團體、實驗、范圍)

(1)資料:佐野縣《日本的垃圾》,文庫1997年

(2)調查、取材地:農家、養殖者、銷售市場(包括飯店)

(3)通過文獻明確訪談調查項目

(4)統計資料、問卷、錄音設備、照相機、地圖

4活動計劃略

在實際中可參照上例指導學生確定研究性方案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

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方向

1“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自主學習要求個體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

我國學者龐維國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他還將“自主學習”概括為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因此,自主學習是指教學條件下的學生高品質的學習。所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的教學,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并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體驗的教學,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那些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才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展。

2“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的內部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而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的目標。

篇(6)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3?0042?04

一、畢業論文與系統工程

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是鍛煉大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畢業論文的撰寫,使學生能夠以社會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來匯集知識以解決問題,把所學的理論和技能與社會實踐結合。畢業論文寫作是我國高校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對于社會應用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創新意識和技能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畢業論文也是對大學生所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其解決問題的水平直接反映著一所高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1]。教育部高度重視高校畢業論文寫作這一教學實踐環節,強調確保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性,在本科教學評估中,畢業論文寫作是集中反映高校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考評環節。從國外的情況看,國外大學生畢業論文成果常常是對一個學生全部大學生涯的一次終結性體現,對于學業成績的等級劃分、學位的授予,以至勞動就業市場上雇主的決定和研究生導師的選擇均是至關重要的顯性成果[2]。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整體下滑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探尋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革和完善現有畢業論文教學模式乃至學生培養模式,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成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當前急需研究和加以解決的課題。

在大學教學研究中,如何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和水平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從CNKI中國知網搜索“本科畢業論文”,2000年以來有700條文獻在討論和研究有關畢業論文的問題,并且呈現研究數量逐年增加、研究質量逐年提高的現象。對于目前大學教育作為一種“國民教育”,畢業論文是一種大學生從學生走向社會的學習階段檢驗,對于教學主導型大學來說尤為重要。

作為特定實踐范疇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綜合集成的實踐體系或行動體系。它運用系統科學的思想、方法與技術,將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工作,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即“系統”,進而針對系統的目標,高效地綜合集成各學科、各領域的成果及資源(如法律、制度、標準、人才、技術、設備、信息、文化、藝術、資金等等),認識目標系統的規律,并努力使特定的目標系統變得最好、最佳或最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國的神舟載人航天計劃等,都是具體的大規模系統工程。畢業論文是針對某一領域問題而探尋規律及解決辦法,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二、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1. 缺乏研究問題的辨識與界定能力

選題是確定實踐問題的內容選擇,是畢業論文寫作的第一步,也是寫作成敗的關鍵。如果不能夠確定一個研究的科學問題,那么后面環節的意義就無從談起。在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選題環節,目前通常由專業教師依據制定的培養目標,根據現實社會存在的客觀問題來擬訂,或者由大學生與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共同商定,很少有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由選擇題目的。學生不直接參與選題,不是自己去發現現實社會中的科學問題,導致大學生缺乏科學問題的辨識能力。表現在選題時常常是選擇的問題只看到表面現象而不明實質,找到一些偽問題來研究,根本談不上會有什么好的成果和創新觀點。如《某產業市場營銷戰略分析》,學生往往集中于市場競爭戰術的分析,對營銷手段、廣告方式等的分析耗費了大量篇幅,到了“戰略”研究,卻一筆帶過,忽略了企業市場競爭的市場細分、市場定位,以及產品創新等競爭戰略問題,從而缺乏對問題的辨識和研究范圍的界定。

目前,在我國中學和大學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理論學習,以學習的知識為中心去找問題,而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以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為中心,形成為解決問題的理論知識集合,這也是我們常討論的系統工程,是把社會系統由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的集合。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是我們高等教育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要求我們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我們大學生目前恰恰缺乏對實際問題的辨識和以問題為中心來形成理論和知識的集合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2. 缺乏論文的謀篇布局能力

論文結構和問題功能分析是解決實踐問題的重要研究手段,缺乏研究問題結構和功能的分析,不知道“為什么?”談到論文,很多學生對論文整體模糊不清。缺乏畢業論文問題的實際認識與分析能力。選題意義是什么?問題的結構是什么?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何定?對這些問題沒有“成竹在胸”,所以就不知解決問題從哪里開始。找不到專業知識和理論對問題的解釋,更難形成自己應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系統分析問題和科學表達問題能力下降,突出表現在論文謀篇布局上,不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清楚問題的邏輯結構,無能力進行問題的系統分析,寫出來的論文令人無法判斷其問題的系統結構,論點與論據偏離,歸納演繹等混亂,立論、本論和結論無法統一等。

3. 缺乏對所研究問題的系統思考

大學教育在理論學習階段忽視了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試教育造成大學生以考試為中心,以知識點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理論為主,不了解學生的知識需求,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定勢,使學生缺乏針對實際問題來綜合集成知識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不是以問題為中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發現問題,更不會以問題為中心來綜合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往往表現在雖然學生已經獲取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常常無法發現現實問題,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不能夠以問題為中心集成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課堂教學側重于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沒有主觀能動性。

4. 缺乏研究問題的建模能力

建模是指通過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簡化,確定變量和參數,建立起變量、參數之間確定的關系,求解該數學問題,解釋、驗證所得到的解,從而確定能否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多次循環、不斷深化的過程。建模是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結合點,是啟迪創新意識、鍛煉創新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以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成為大學生應用能力水平的重要體現,是理論課和實踐課之間的橋梁。目前,大學生對建模的興趣和熱情較高,但由于缺乏建模相關系統理論的指導,集成知識和理論的能力欠缺,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他們沒有能力構建所研究問題的模型[4]。

5. 缺乏搜集資料的方法與手段,不會搞調查研究

對于選題的資料收集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環節。由于大學生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僅僅是通過查閱期刊、借閱圖書或查詢網絡資源等手段獲得第二手資料,不注重實地調查,沒有第一手材料的支撐,無法形成對選題準確定位,導致論文不符合實際,也無法形成切實的論證,畢業論文既沒有理論意義也無實踐意義。直接觀察法是指對所發生的事或人的行為的直接觀察和記錄,是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前置步驟。例如,在進行商場調查時,調研人員并不訪問任何人,只是觀察現場的基本情況,然后記錄備案,一般調研的內容有某段時間的客流量、顧客在各柜臺的停留時間、各組的銷售狀況、顧客的基本特征、售貨員的服務態度等方面的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深入的調查研究是論文寫作的基石,對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占有和文獻資料收集是寫好畢業論文的重要一環[5]。

三、用系統工程理論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

1. 系統方法論是思考和研究問題的方法論基礎

系統論是研究現實系統或者可能系統的一般規律和性質的理論。系統概念已普遍運用于現代科學的各個領域中,不僅應用于技術方面,而且也被應用于研究社會系統上。系統論的整體性、系統與環境、結構與功能,以及系統分析、系統建模、系統決策等對于培養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突破思維瓶頸,提高科研素質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 系統工程概念與畢業論文選題的辨識能力

顧名思義,“系統工程”=“系統”+“工程”,就是科學地認識和運用特定事物或問題(即“原型系統”)的規律,使特定事物(即“原型系統”)達到滿意狀態或特定問題(即“原型系統”)得到滿意解決的工程實踐,當然也包括這個工程實踐全過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學生往往善于抓住問題的部分進行深入研究,把局部研究的結論等同于總體問題的結論。其實不然,因為局部因素的特征和規律無法替代和代表整體。

在質量管理中,常常用魚刺圖來分析解決問題,產品質量是由人、機器、材料、方法、環境、測量六大因素組成。當分析機器對產品質量所產生影響時,我們會把研究中心專注于機器去解決問題,而忽視了產品質量整體因素,機器與人、材料、方法、環境、測量都是相關聯的變量,它們的整體才是產品質量的整體。毋庸質疑,整體性的思考才是思考的科學方法,系統概念的整體性和系統工程概念的運用將是我們識別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和理論基礎。

3. 系統邏輯思維能力與畢業論文研究問題邏輯

邏輯關系是任何系統中的基本關系之一,邏輯結構也是任何系統中的基本結構之一。思維的邏輯性,是思維的品質之一,指的是善于在思考問題時遵循邏輯規律,如因果邏輯、并列邏輯、時間邏輯等。在人的各項素質中,邏輯思維素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系統工程的這一法則要求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要把握各要素間的邏輯關系以及邏輯結構。培養系統的邏輯構造能力或邏輯思維能力,可以使寫作論文時的思維更加縝密、更加流暢。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使表達者思維清晰,語言精練,結構緊湊,具有邏輯性。強化系統的邏輯構造能力或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畢業論文將是一個培養系統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

系統分析的目的,就是構建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模型。根據系統的關聯性,系統內部與外部間在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任何單個關聯要素的變化可能引起系統其他要素的變化,最終在整體上影響系統的特性與功能。發現關聯性,是透過現象抓本質的重要手段。數據挖掘、預測科學、系統動力學等方法與技術的關鍵,就是探尋系統內外各要素(包括數據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因此,對任何事物、問題或系統進行分析、研究時,必須顯化并理清其關聯性。

4. 系統結構與層次的分析和畢業論文研究問題結構與層次

馬克思提到:“系統的結構表示的各要素之間組成的形式。結構是系統的構成形式,是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方式,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結構。”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研究問題的對象系統,它有不同的結構,畢業論文問題界定的系統結構的變化直接影響著系統本質的變化,在研究中如果想要系統功能優化,必須注重系統的結構分析。

任何系統組成都有著自己的不同層次性。任何一個系統都可以成為包括該系統在內的更龐大系統的要素,同樣,作為系統的要素也具有內部結構,相對于下一層次它又是一個系統。企業的公司系統包含了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系統、生產系統等。人力資源系統包含了招聘系統、考核系統、培訓系統等。畢業論文的問題層次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善于劃分問題的層次,并能夠根據問題的層次性來構造和研究問題[6]。

5. 系統工程定量方法的應用

任何事物或任何系統,既具有質的規定性,也具有量的規定性。17世紀,數學研究出現了巨大的轉折——人類創造出了變量(變數)概念,得以研究事物變化中的量與量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和圖形間的相互變換,從而使數學成為描述運動規律和辯證規律的工具。數學理論和方法往往具有非常抽象的表現形式,但正是這種非常抽象的表現形式,極其深刻地反映了現實世界中的各種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因此可以廣泛應用于人類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和人類活動的所有其他領域,通過構造和運用各種數學模型,成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先進手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地把握事物或系統,自然比單純定量地把握系統,更進了一步。正如馬克思所言:“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定量化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引入數學方法后出現的新術語,是指將原先只用定性方式描述的問題,也用數學的定量方式來描述。定量化的成果使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問題的表述更加科學、更加完整,也是人類科學(尤其是仍以定性描述為主的自然科學學科和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常用的數量化方法有指數法、累積分數法、統計分析法、綜合判斷法等。定量化革命是在原先定性描述、定性研究基礎上質的飛躍。它能夠揭示事物發展程度,提煉一些普適性的規律。研究問題只進行定性分析不能準確描述一個系統,只有運用定量化分析方法后,人類對事物或系統的認識才能由模糊變得清晰,由抽象變得具體。

6. 霍爾三維模型與本科畢業論文寫作

霍爾的三維結構模式(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又稱硬系統方法論(Hard System Methodology,HSM),是美國系統工程專家霍爾(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論。它的出現,為解決大型復雜系統的規劃、組織、管理問題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應用。霍爾三維結構是將系統工程整個活動過程分為由時間維、邏輯維和知識維所組成的三維空間結構,這為我們系統思考畢業論文的寫作問題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在時間維度上,我們系統思考學科培養計劃和培養過程,分析存在的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問題。邏輯維是指時間維的每一個階段內所要進行的培養內容和應該遵循的思維程序,包括明確問題、確定目標、系統綜合、系統分析、優化、決策、實施7個邏輯步驟,也是我們論文研究選題的邏輯。知識維表明我們研究問題所需要的經濟、管理、商業、法律、社會科學、藝術、等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問題為對象,形成理論和知識的集合,來解決實際問題[7]。三維結構體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統工程研究的框架,對其中任一階段和每一個步驟,又可進一步展開,形成了分層次的樹狀體系,這給我們思考各層次的論文寫作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考范式。

四、結語

從以上分析可見,系統工程理論應該是畢業論文寫作的理論基礎。因此,大學本科課程學習階段應加強《系統工程》理論的學習和系統工程方法的訓練,這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問題為中心集成理論和知識的能力將是一個提升,能為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鄭新廳,付宗堂,周偉,等.本科畢業論文系統模式構建與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09(4):132-153.

[2] 張平,賈偉.建立畢業設計(論文)四階段三層次全程質量監控體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01):31-35.

[3] 高艷陽,郭艷麗.強化質量監控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6(02):88-90.

[4] 曹成茂,李玉潔.畢業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6(05):113-118.

篇(7)

二、教學方法改進

1.啟發式教學學生學習力學課程目的之一就是為將來從事各種有關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力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都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而又為實踐所用,因此,教師在授課時盡量把抽象的概念、理論與工程實際聯系起來,擴大教學信息量及知識面,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留一定的余地讓學生思考、反饋或提煉出若干問題,最大程度的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教學內容的調整,系統的力學知識體系又為學生后續的學習留下期待和想象的空間,將教學的重點從知識的傳授轉移到能力的培養上。

2.多媒體教學力學課程的公式推導較多,并且有大量的圖形,利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可以將復雜的力學問題分析的很透徹,并且有利于教與學的互動,缺點是推導過程和繪圖占用了大量時間。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傳統教學中抽象枯燥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課堂教學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需要與傳統教學的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課程實驗教學或演示教學、認識實習等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實踐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

三、考核方式

1.統一學生作業在對學生實施練習的過程中,不同的任課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在難度和知識點覆蓋面上有一定的差異。隨著力學各課程習題冊的出版,節省了老師和學生的大量寶貴時間,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理解教材中的內容。但是由于習題冊與教材上的內容和教師講授的內容可能不符,甚至存在沖突。所以基于教學所選擇的教材和力學課程調整后的內容,各力學課程的教師應該加強交流和溝通,共同編制各力學課程的習題冊。一方面對要求學生掌握課程知識點和覆蓋面有個統一的標準,為實行規范的教學質量體系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又為力學課程的最終考核增加新的參考。如在新章節內容開始時,布置一些思考練習題,該章節結束后,通過課上提問、課外作業等形式進行檢查。

2.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具有雙重性的特點:考核既是為了檢驗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教師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時也是為了對學生就該課程的學習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引導其學習方向,逐步適應學科課程的特點,最終起到夯實基礎、強化能力的作用。但是單一的試卷考試,很難全部反映力學課程的所有知識,而且錯綜復雜的工程實際問題也不是簡單的力學理論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對于力學課程的考核,選擇過程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方式。教學活動既有完整的過程性,又有鮮明的階段性。重視過程性考核和階段性考核,對檢驗教學質量和促進、引導學生學習都非常必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適當安排一些形式多樣的考核,如課堂討論、力學創新、應用力學理論分析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問題等。

篇(8)

一、“課件”向“積件”思路發展,探討物理學科整合新方法

在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這個領域里面,市場上已有相當數量的物理教學軟件可供購買,但能夠真正適用于教學的軟件卻不多,教師自制課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復”的現象。在此階段上,尋求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開發和應用的新路子──積件思路應運而生。其指導思想是:“課件”向“積件”發展,工具型、資料型、開放型的教學平臺已成為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發展方向,它包括帶有學科特色的平臺和多媒體資料庫。教師稍加培訓就能夠自如的運用它們來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課件,緊密配合自己的教學過程、為課堂教學所用,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計算機輔助教學。。

例如在物理學科平臺方面:《CSC電子備課系統》初中物理版、天翼全景多媒體教學軟件高中物理版都是面向教師設計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集眾多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的科研成果及教學經驗于一體,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必要的教學手段;又如《青鳥師友多媒體課件開發平臺》,是一個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集聲音、圖形、圖像、文字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開發工具;再如幾何教學平臺的“幾何畫板”不僅適用于幾何教學,而且也適用于物理教學中的力學課程,它界面簡單、容易學習、直觀好用,因此這樣的軟件很受老師的歡迎。以上四個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開發平臺,就很好的體現了“積件”思想。

在多媒體資源處理方面,物理作為一門信息技術鄰近學科,物理教師應該成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先行者。如今許多物理教師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專門的網站,并把以網頁瀏覽的形式制作的CAI課件、教案、論文等放在該網站中,同時還可以把其它網站已有的課件通過Internet的超級鏈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課件里,以“搭積木”的形式,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制作的每一個課件鏈接起來,通過長時間教學的積累,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課件體系。反之,其它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共享自己的CAI課件,克服了傳統的“軟件包”形式的課件不能共享的缺點,提高了課件資源的利用率,充實了網上物理學科資料庫,形成網上物理學科聯盟,實行資源共享。此外,教師和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有網絡終端的地點,通過Internet網絡來訪問這些網站,進行物理教學的探討和鞏固性學習。

因此,運用“積件”思想,走素材資源庫和制作平臺相結合的新思路,是軟件開發和應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徑。學科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運用“積件”思想,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下的網絡信息資源素材庫和教學軟件,以及相關的CD、VCD資源,從中選取適合教學需要的內容來制作自己的課件,從而適應不同教學情境的需要,徹底改變教學軟件在設計、開發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課堂上的運用走出低谷,朝著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整合這一更為廣闊的方向發展。

二、電腦模擬,發揮物理演示實驗、虛擬實驗室的功能

1、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整合,發揮演示實驗作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并且完全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在普通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先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于常規實驗儀器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并產生迷惑。此時我改為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由此可知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整合,可以突破常規實驗儀器的局限性,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長,對那些難以觀察到的、復雜、困難的實驗進行模擬和提供幫助,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并把兩者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從而有助于學生發現規律、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實驗技能水平。

2、在網絡技術環境支持下,發揮學生自主探討性實驗作用

在傳統物理實驗室,一方面由于怕發生意外和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失,有許多實驗室規章制度,對學生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實驗環境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結果往往和物理理論不一致,甚至出現相反的數據,這一切無不暴露出了傳統實驗室的弊端。

讓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虛擬實驗室操作,以自主模擬實驗為基礎進行多媒體教學,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如筆者在上傳統電學實驗課時,通常會告訴學生,電流表的接線柱不能接錯、電壓表不能超過量程,電池組不能短路。很多實驗不允許學生自己操作,這些規定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有些學生自主意識很強,常常會進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終損壞了儀器。然而,須知這些“破壞性”強的學生實際上也是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強的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倡導學生自主探討性實驗,既可保護儀器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能把很多傳統實驗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現。如本人曾在網絡環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實驗室”虛擬電學實驗室軟件(在線版網絡軟件),實現網絡與物理學科教學的整合。學生在網絡技術環境進行多媒體實驗操作,通過網上人機對話,學生可以一邊操作一邊在網上暢游,獲取新知識,或與其他同學交流。如果學生在網絡虛擬實驗室遇到問題,就可以通過網絡從其他同學那里獲取相關信息,進行討論,讓學生自主學習,并自主觀察模擬實驗,從而掌握學習成果和學習方法。

這種虛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開放性的操作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在虛擬世界的真實體驗。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整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模擬實驗、觀察實驗,并歸納、總結,抽象成所需知識的能力,從而學會學習,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物理知識,發展能力,并促使他們建立科學的世界觀。

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增進教學效果

進入網絡時代后,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庫、資源庫,網上的資源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信息素質。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點,例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教育資源庫物理學科、廣東教育資源網()資源中心物理學科、中國物理教育網()等可謂是一間完整的中小學數字資源庫,它為我們提供了同步教學、優秀課件等多種資源,且處于動態的更新之中。通過下載這些優秀課件、優秀習題再作進一步的組織、加工就能設計出適合自己風格的課件來。

本人在進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節浮力教學時,須向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我先設想一個立方體浸沒在水中,它的6個表面都受到水的壓力,它的左右兩側面、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兩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壓強大小不同,壓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產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壓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壓力差,但如果使用語言和文字向學生講授向上和向下壓力差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難懂,對整個過程反映比較茫然。所以我通過在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物理學科課件庫網站下載相關課件解決這一難題。該課件以動畫的形式慢鏡頭表示前、后、左、右的壓強、壓力相等,小木塊保持不動,但加載上、下表面壓強、壓力時,小木塊慢慢向上移動,同時超級鏈接浮力大小的推導公式錄相。活潑的動畫效果、直觀的圖形,快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很輕易就攻破這一難點,同時為講授下一節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論基礎,而這一切都是傳統教學很難做得到的。總之,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由此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與物理學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學科教學、加大了學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效率。

四、擴大信息來源,提高教學水平

1、了解物理學科發展時事形勢、把握教學動態:

我們通過Internet在官方權威網站上查看有關物理發展動態,可以做到在時事政策上緊跟形勢,在物理學科教學時作出及時調整。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大量的習題是必要的,但訂購的習題集往往又存在著題型偏舊、信息過時的缺點,這對于學生習題更新、掌握中考的習題形勢是不利的。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這一信息資源,從網絡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上的物理試題中心、中國園丁網()試題集錦欄目和其他一些重點中學網站試題庫上下載最新的試卷、搜集物理相關試題,用來給學生作為測試題和平時練習。實際情況證明:這些題目題型新穎、信息準確,對于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很大的幫助。

2、增進學習交流、提高教學水平

網絡的交互性給物理教師互相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教師可以一方面利用電子郵件與有關專家進行交流,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獲取名教師的經典教案;另一方面還可以參與網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和參與一系列教育門戶網站的教育論壇,如在中國名師教育網()我們可以與重點學校的名師專家探討物理教育應培養怎樣的人才,在中國園丁網()、中國物理教育網()的教育論壇我們可以與各地的同行探討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物理教學改革的看法,通過網上學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我們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很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能鞭策我們教師去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的發展,將信息技術引進教育領域將給學生、教師、學校帶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契機,但同時也應看到,信息技術和物理教學整合是一個新興事物,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探索。但我們確信信息技術在和學科教學中整合中將大有作為。

篇(9)

教學資源需要教師不斷創造性開發和整合。要精心制作、整合一個好課件,從構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在一線工作的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時間有限;同一課題多人趕制、質量不高,沒有統一部署,教師的保貴時間和精力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為了合理使用寶貴的人力資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物理教研組應該把教師組織起來,進行課程資源的整合,進一步把這些小規模、零散的寶貴教學資源保留、優化并加以利用,共同享用這些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物理資源的開發、整合過程中,除了需要發揮專家、學校和教師的主體作用外,還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及學生家長在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作用。學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要學會自覺、自發地利用可用資源,為自身學習、實踐、探索性活動服務;家長由于與社會接觸面廣,有其自身優勢,他們可以帶領孩子進行課程資源開發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和學生家長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課程資源開發實踐。

如:讓學生分組收集生活中的聲現象、聲音的利用、噪聲的危害;讓學生調查、分析馬路燈為什么用紅、綠、黃三種顏色;讓學生自制照相機等。為配合浮力、彈簧測力計、杠桿原理、電磁等教學,可以讓學生制作土密度計、橡皮筋測力計、桿秤、指南針電鈴等。教師也可以結合物理課的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調查、探究活動。如學習《功能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后,可開展農村環境污染的調查活動,學習《生活用電》后,可開展農村照明問題的調查活動;學習《壓力和壓強》后,可開展農村公路損壞原因的調查活動。學生在資料的收集、歸類、重組、優化的過程中得到提高,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現有資源,還給學生創造了一個主動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從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時展的需要,從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需要,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全面發展的需要來說,都迫切要求強化教師的課程資源整合意識,提高教師的課程資源整合、利用的能力。

怎樣進行校園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呢?首先學校要創設有利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資源整合的導向制度。建立促進這項教研活動開展的激勵措施,形成對話機制,為教師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和專題討論提供平臺。其次,教師要注意各項資源的整合和利用,積極地進行教科書內課程資源的整合。教材中有“探究實驗”、“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想想做做”、“動手動腦學物理”、“科學世界”等內容,穿插相關的圖片、表格、資料來呈現教學內容。

篇(10)

當前時代不是“詩”的時代,純文學作品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文學閱讀,相比于30年前少了很多。這一方面與“影像時代”、“網絡時代”所提供的電視、電影、網絡、移動通訊等媒體的多樣選擇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上述媒體的圖像、聲音等視聽轟炸有關。即便在文學閱讀領域,傳統的純文學,即所謂的精英文學、高雅文學,也面臨著網絡文學、手機文學等快餐消費文學產品的沖擊。[1]其結果是,對穿越、重生、校園愛情文學了如指掌的年青人卻不知道方方、劉震云是誰。所以,在學生多對純文學提不起精神的背景下,如何將文學基礎理論教學進行下去,并且要產生較好的效果,則成為一個難題。這是文藝理論教學遭遇的尷尬境遇之一。

尷尬境遇之二是理工背景的高校沒有像南京大學那樣的人文氛圍。表現為幾個方面:首先,生源來歷復雜,有些學生甚至是從理科調劑過來的,他在高中本來就偏重于理科,只是高考成績不是很理想,所以被調劑過來。②有些是被家長“要挾”來的。其次,學生一方面受到社會功利傾向和狹隘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對漢語言文學認識不清晰,從而導致他們一開始就對“漢語言文學”有抵觸情緒。尤其是到了文藝理論這一較為抽象的專業基礎課程時,更是不斷地在逼問:“為什么要開這個課?”“上這個課有什么用?”“這個課程對我找工作有用嗎?”這種逼問,實際上正是社會功利主義對于現代大學精神內涵的沖擊。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大學基本模式都與這種功利主義有所妥協。再次,學生的閱讀量相對較少,他們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理工科方式來學文藝理論,即希望文藝理論的概念和原理能夠像數學公式一樣純粹。

尷尬境遇之三是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還不足。毋庸置疑,中國大學生面臨考試、社交、經濟、情感、就業等方面的壓力,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焦慮,尤其是對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學生來說,經濟、就業上的現實壓力確實是時時壓在心頭的鉛石。長期以往,學生會形成一些消極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認識模式,主要表現為頹廢型和發難型兩類。前者表現為學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想觀念的感染,對于大學和專業提不起精神、失去信心,從而在學習上是消極怠工、無所作為;后者則表現為學生經常怨這、怨那,總認為一切不如意是別人造成的。所以,在特別焦慮的時候,她們很可能就會“發飆”。③他們“發難”不是對文藝理論問題的質疑,而是一種焦慮情緒的發泄。

所有這些問題都在到課率、聽課率、作業率、反饋率、優秀率等方面得到反映。有一部分學生是應付的,還有一些是有心而無力的。在這種情勢下,老師更像是救火隊員,只管撲“明火”,卻無暇、無力去深究其中起火的根源。

二.境遇的形成

理工類高校形成的文藝理論教學境遇有著多種原因。

第一,歷史造成的。大部分理工類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是2000年左右高校改革風潮的產物,即改變了過去的專業性、行業性方向(比如師范性的、氣象行業性的、郵電行業性的等),而走綜合性道路。④漢語言文學等文科性質的學科專業都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這些專業作為后來者,其角色或多或少地都是一種點綴,一般都處于邊緣地位,所以,社會沒有給予形成良好人文氛圍的歷史條件。這樣的狀況學生那里,就表現為人文基礎不足,也不經常閱讀相關人文歷史文獻,功利性教學觀念更強。

第二,社會的原因。隨著大學生由90年代以前的“天之驕子”稱號淪為“弱勢群體”的時候,普通學校乃至名校大學生一度是迷惘的。社會日益濃郁的功利性,以及大學畢業日益增大的就業壓力,也使得學生被“功利化”了。上課不再是說學更多更新的東西,而是更多地為“混”學分而來。有些學生會將社會的壓力轉移到理論課程的學習上,認為它們沒有任何“實用”價值。這種觀念一度盛行,典型的就反映在本校2005-2008年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上,文藝理論、美學、文藝批評寫作等基礎課程只是作為選修課,其他課程如古代文論、西方文論、馬列文論都被去掉了,增加了秘書實務、社會管理等貌似技術實踐性的課程。結果,這些技術性的課程學習不僅沒有給直接就業帶來多大優勢,而且使得專業特性變得模糊,其顯著結果就是在研究生專業考試當中屢屢吃虧,原因就在于文藝理論方面的素養太欠缺了。

第三,課程本身的原因。任何一個學科都有一個專業基礎理論的課程體系,這種課程通常都很抽象。這是由其使命和課程性質決定的。學生不喜歡抽象的東西,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當代社會功利觀念和中國傳統文化功利性方面影響的結果。

第四,教學設計上的原因。課程的抽象對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法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依照自己的狀態來安排內容和設計教學,對學生的困惑和狀態了解較少。用教育學術語來說,就是“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學生看什么書?看什么樣的文學作品?對什么樣的文藝作品和現象感興趣?很多教師并不清楚。在缺乏必要的調查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組織基本上離不開他上大學的背景。這是一種時代和語境造成的隔離。2013年8月在長沙召開的“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第十屆年會暨‘文藝理論研究與中國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上,許多學者就深感到自己與青年學生在文學關注點上的區隔,認為很需要接觸網絡文學等新興文學現象和作品,否則,在理論教學上教師就存在隔靴搔癢的尷尬。

三.解決路徑

要解決文藝理論課程的教學困境,尋求其解決方式,一方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主體性,另一方面必須要在院校二級管理體制上尋求長期的動力保障,這就或多或少地會涉及到對大學教育體制的反思。

首先,解放教師,激發學生的認同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但這兩個主體的性質與功能是不一樣的。學生作為主體,是指教學中學生必須主動投入精力和興趣,希望在這門功課上得到優秀的成績,而不是及格。而教師的主動性,就要在學生主體的原則下,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和師道良心,投入相當的精力和創造力去設計教學方法和內容。在現有的體制下,相對而言,教師的主體性和主導性作用更大。他既可以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學生主體的反饋與交流,也可以在知識和信息面上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可以在語言等方面更生動幽默些,將課堂過程呈現得更加輕松。所以,解決的方式應當重點放在教師身上。筆者將之歸納為“管、親、貼”三原則。

所謂“管”,就是指教師對與課程學習有關的情緒、精神狀態的調度和管理。比如課堂上,遲到、早退、玩手機、睡覺、應付作業等不良習慣要采取措施。這是上好一個課程的硬件氛圍建設。

“親”,則是拉近與學生的情感關系。教師應該主動找同學交流,發現其優缺點,以誠懇的態度進行溝通。在作業批改、課間交流、課堂互動討論、下課交談、課外活動互動等過程中,教師都可以有意與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這種關系在中小學有較好的傳統)。這種“親”還可以與“管”結合起來。比如將點名與“親”結合起來,要求個別無故不到課的同學來找教師談話。教師談話一般是先問其不到課的原因,目的是想了解其在想什么,干了什么,并不是要給予什么處罰(當然,起初學生基本上都認為是來“挨訓”的)。結果教師會發現很多有益的信息,比如有學生說他身體不舒服,發燒幾天,焦慮,幾天都睡不著覺,去醫院,也查不出什么;有學生說出自己與其他室友的矛盾關系;有學生想考新聞、影視等專業的研究生;有學生喜歡文學寫作。教師應該都一一給予一些回應和誠懇的意見:能提供幫助的,就提供幫助;不能提供幫助的,也在情感上給予關心,給出適當的建議。這樣下來,老師雖然辛苦,但是他掌握了一些甚至連班主任、輔導員都不知道的信息,在感情上與學生拉近了。而且教師的傾聽、解惑和力所能及地解決難題,都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了基礎。這個情感關系是課程教學的有力保障。

“貼”是指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興趣點相貼近。要做到這一點,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有自己的“教材”。市面上的文藝理論教材多有傳統性、深度性,編者也多為綜合性大學的教師,這些都與理工類院校文藝理論教學實際有較大差距。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博覽眾長,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或講稿。其著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將概念、原理、基本問題條縷清楚,講述時,要注意結論與論證材料的緊密結合;二是材料和作品要“新”,應該從當前影視劇本、網絡文學、暢銷書、文化現象等汲取資源。這需要教師的積累和不斷刷新信息。如果有條件,教師盡量能與文學界有較好的聯系。筆者深感與作家的這種聯系對于大學文藝理論教學的好處和便利。第二,課堂上,教師力爭運用幽默、甚至是脫口秀的一些技法,會達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掌握詳略、處置重難點、把握張弛、師生互動的尺度。這對于更抽象些的文藝理論課程是很有針對性。第三,從教育學和心理學上說,教師盡力精心打造第一堂生動幽默的課,它能為后續課程教學發揮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革新學校的管理體制。學校的指導思想和管理體制很重要。對于理工類學校而言,尤其是一本類的理工高校,一般都有一兩個王牌學科,其他都是烘托的“綠葉”,作為人文學科的文學更是“嫩葉”。這些都對學校的管理體制設計提出了高要求。我們都知道,管理體制對于文藝理論課程教學沒有直接影響,但是管理體制會通過教師影響到包括文藝理論在內的課程教學效果。所以,學校的管理制度設計應體現“教學主導”、“以人為本”和“從實際出發”的宗旨。這其實是要求理工類高校須精心打造自己的人文氛圍。

第一,學校管理制度的設計要體現教學主導原則。毋庸諱言,當前整個高校體制都是重科研輕教學,教師基本是被“科研主義”體制綁架的。即便是說重視教學,也只是在教研項目、教研論文、指導學生科技創新、指導學生競賽獲獎等量化考核上。其實質仍是一種科研規制,與課程教學成效仍有較大差異。所以,學校應該給予教師更多地從事教學的寬松環境。

第二,制度設計要有針對文學等人文學科的靈活性,不搞一刀切。學校對于一些王牌和中堅專業,適當突出科研在教師評價體系中的份量是可行的,但不宜將之普適化。對于文學等人文科學,學校應當有特殊針對性的政策,即給予學院和教師注重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時間和基礎。

第三,學校要在制度設計上體現“教師主體”原則,淡化或去“行政化”。相對而言,理工類高校、有行業背景的高校,因為歷史沿襲等原因,其衙門氣息更強烈些。一些職能部門多把學院和教師當作“基層”和“工人”來看待,專業科研、教學科研、學生工作、升職人事、國際合作與交流等要求最后都歸集到學院一線教師身上,使得教師背負著太多的包袱。

第四,在教學管理和制度設計上,學校對學生不應當采取犬儒主義的政策。以學生為主體是正確的,但不等于把學生看成是市場消費和民主政治場中的主體,而應當將學生看作為教育主體一方來看待。如果按照前者來設計制度,就會導致縱容學生、寵哄學生的現象。[2]比如學評教是必要的,但過分看重學評教的效力,將它與教師的獎金、職稱評定直接掛鉤,就會限制教師的“管”,從而影響教師的創造性和熱情,也降低教學上的投入。因為,當教師對學生有很多顧忌的時候,就不大敢管學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被寵養著過來的,如果教師對學生嚴格些,部分學生很可能會在評教的打分上給教師“好看”;甚至會因為某項紀律問題處理或是某句批評的話“得罪”了學生,教師會面臨生命安全的危險。[3]所以,綜合看來,學評教應當是一個參考因素,而不能讓它成為某些職能部門一勞永逸的管理利劍。

最后對人文學院在保障文藝理論等基礎課程教學上的做法作一個補充說明。首先,在一個行政化色彩濃郁和科研主義盛行的背景下,學院實際上是一個矛盾和能量的聚集點,好的學院是盡力為教師爭取一個緩沖空間。所以,學院管理體制的建設應當以教師和學生為本。即學院如果真正以學生培養質量為核心,關注教師的負擔問題,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狀態,則會為教師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活動撐起一個較為寬松的內部環境。長期堅持,會有所成效的。

綜合起來說,建立起院校領導、教師、學生在學風、教風建設上的良性合作關系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軟件條件。在現行評價機制下,這些不僅需要部門、學院、領導、老師的共識與努力,而且還需要付出一些利益代價。因此,總體上不容易施行。

注 釋

①文藝理論類課程包括文藝理論、美學、文藝批評寫作、古代文論、西方文論、馬列文論等。以下均以“文藝理論課程”代之。

上一篇: 七年級安全工作計劃 下一篇: 歌頌祖國演講稿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