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發展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53: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道路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道路發展論文

篇(1)

1.城市交通規劃、建設和管理的觀念有待進一步更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的城市規劃主要是土地利用規劃,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相互結合、相互反饋做得不夠。交通研究的著眼點主要放在道路網絡上,對影響交通發展的政策因素考慮不足,造成在規劃實施中對于政策的變化無所適應,規劃缺乏應有的彈性和應變能力。

2.城市交通政策和法規制定相對滯后,缺乏預見性和超前性

由于在城市交通行業管理體制上的分割,使得交通政策和法規缺乏應有的協調,難以對交通發展中的問題作出快速反應,錯過了解決交通問題的大好時機。這種狀態還造成城市交通發展政策和法規往往從某一部門主管的渠道制定,對于關系到交通綜合發展的政策和法規無人系統地進行研究。

3.道路容量不足

雖然道路建設不斷增加,但交通擁擠沒有明顯緩解,道路容量仍然不足,主要原因是車輛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道路建設增長的速度,并且大多數新增道路均在市區邊緣和新區,市中心區的交通仍然處于緊張狀況。

4.交通方式結構不合理

我國城市的公交出行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而自行車等個體交通方式的出行比重較大。例如南京市公交出行比重1986年為19.2%、1997年降為8.2%,自行車出行比重1986年為44.1%、1997年升為57.9%,摩托車出行比重1986年為0.3%、1997年升為2.2%。根據1999年對武進市區居民通勤方式的抽樣調查,乘單位班車上下班的居民占17%,乘公交車的占13%,乘小汽車的占2%,騎摩托車的占21%,騎自行車的占36%,步行的占11%。步行和公交的比例太低,摩托車和自行車的比例太高,交通方式結構不太合理。

二、武進市城市道路交通問題和特征分析

武進市城市交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我國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相類似,由于武進市是新建城市,又緊鄰常州市區,因此,武進市道路交通還有如下特征:

(1)武進市區是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公建、居住、公用等設施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不少居民工作單位在武進市區,但居住地卻仍在常州市區,早晨從常州市區至武進市區上班,下午則從武進市區到常州市區居住,是典型的潮汐交通。

(2)武進市區公交才剛剛起步,與常州市區公交的銜接還很不完善,居民的公交出行比重低,目前主要依靠單位班車,運營成本較高。由于用地布局較分散,設施配套不全,致使步行出行不方便,居民的步行出行比重非常低。

(3)與常州市區交通的銜接還需進一步改進,武進市區對外交通大多要穿過常州市區,常州市區的對外交通也有一部分要經過武進市區,對常州市區、武進市區的干擾都較大,對外交通系統還不夠完善、便捷。

(4)主干路系統已基本形成,但與之配套的次干路、支路系統尚不完善,路網的比例結構不盡合理。停車場數量少、面積不足。

三、武進市城市道路交通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1.城市化的挑戰

“交通問題成為城市化發展的先決條件,交通對城市化的觀念變化起到了催化作用”。武進市所處的蘇錫常地區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且高度城市化地區之一,武進市域城市化水平近十年來以每年增加1.4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武進市區城市人口增長速度更為迅速,據預測,武進市區城市人口將由1998年的13萬人增至2020年的28萬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武進市區將面臨更為復雜的交通問題,迫切需要建立高效、新型的城市交通系統。

2.機動化的挑戰

1998年武進全市擁有各類機動車19.8萬輛,近十年來,機動車年平均增長速度約為18%。隨著《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的逐步實施,出行者將面臨一個不斷發展壯大的國內汽車市場;同時加入WTO后,又將面對世界上一個個成熟的現代跨國汽車產業集團。在武進市,汽車進入家庭的速度將加快,機動化水平將迅速發展,這將必然對城市交通產生深刻的影響。

3.市場化的挑戰

我國目前正處于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型期,這種轉變對城市交通供求關系、政府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思路和對策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市場經濟模式下,出行者對交通工具、線路的選擇除考慮時間性、舒適性、方便性和靈活性外,還會將交通運營的成本作為選擇的重要依據。政府部門必須利用市場經濟機制,通過價格杠桿對城市交通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四、武進市城市道路交通發展的指導思想

1.必須滿足實現城市現代化目標的要求

一個交通擁擠不堪、交通秩序混亂、交通事故不斷的城市顯然不是現代化城市,因此,道路交通是城市現代化的基礎,道路交通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城市現代化總目標來進行。

2.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發展建設必須以人為本,道路交通的發展建設也不能例外。在交通政策的制定、交通工具的選擇、交通線路的布設、交通設施的建設、交通管理的措施等方面都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3.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就是要求在推進交通系統建設與發展的同時,重視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在加強交通路網擴張的同時,注意對交通系統的監督;交通系統供給在滿足近期需求的同時,又能符合城市社會經濟生態復合系統長期持續發展的整體需要。

4.必須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的方針

為實現城市規劃目標,武進市必須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堅持將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同時必須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的方針,加強城市交通的系統化、科學化管理,提高交通系統運輸效率;加強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減少低效率、不合理的出行需求。

5.城市道路交通與城市用地布局應協調發展

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城市交通網絡如同她的骨骼和血脈,而城市用地則是她的肌肉和膚體。一個優秀的城市規劃必須充分體現城市交通與用地布局的整體協調發展,只有這樣,城市才能健康成長。

五、武進市城市道路交通發展的對策措施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機動化挑戰,解決武進市城市交通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滿足城市新世紀發展和居民高水平出行需求的需要,實現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武進市城市交通發展的相應對策措施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根本理念是:引導人們采取科學的交通行為,理智地使用(不濫用)道路交通設施的有限資源(把限制汽車增長及出行的措施看作“交通需求”的主要措施,是對“交通需求管理”基本概念的一種誤解)。

(1)道路網容量

在長期實踐中,無論從總體交通管理角度、城市交通規劃角度還是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的角度,人們越來越感到僅僅依靠傳統的交通工程所提供的道路路段、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實際需要。對路網容量可以從土地資源、時間資源的角度來考慮,如大家所知,車輛在行駛中要占有一定的道路凈空長度,在一次出行時間內以動態的方式只占有一次,每輛車出行使用的車道長度又可提供給其它車輛重復使用。因此,城市道路網的時空總資源可定義為Cv=L·T,式中L為城市道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有效總長度,T為城市車道有效營運時間。與此同時,車輛的時空資源消耗Ci=hi·ti,式中hi為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平均車頭間距,ti為車輛的實際行駛時間。

由此可定義路網容量為:

C=maxCv/Ci

據此,考慮高峰時間和全天的實際出車率,即可測算出規劃的道路網可容納的車輛數、路網的飽和度等,以此確定交通需求管理的目標和路網規劃的合理性。

根據計算,武進市城市總體規劃所確定的城市道路網,在交通服務水平為良好(路網飽和度為0.8)條件下,路網可容納的機動車數為15萬輛標準小汽車、非機動車數為20萬輛自行車,基本可適應武進市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路網規劃基本合理。15萬輛標準小汽車、20萬輛自行車可作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目標數。

(2)交通需求控制

我國城市機動化剛剛起步,建立一種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發展戰略,這對于城市今后的繁榮和發展,防止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選擇。

a.機動化速度應與道路交通設施增長速度基本同步。在加快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步伐的同時,采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措施,使機動化進程保持一個適當的速度,與道路交通設施的發展相協調。

b.利用現代科技進步來轉移交通需求。如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數據傳輸技術等,實現網上購物、網上辦公、彈性工作制、高速快捷的數據傳送等,即可降低和轉移交通需求。

c.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借助系統的信息和智能,司機對交通狀況了如指掌,管理人員對車輛的行駛情況也一清二楚,及時給出行者提供交通狀況信息和最佳出行方案,使出行者避免陷入阻塞行列,也因而避免交通的更嚴重阻塞,以達到科學交通行為的目的。

2.制定合理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

面對城市機動化進程和發展小汽車這一新問題,應有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要力求全面,防止片面。只講發展和只講限制,都是不全面的。要全面系統地研究,要與我國國情相結合,努力克服機動化和小汽車發展過程中將遇到的困難,使其得到應有的、合理的、健康的發展,使得機動化和小汽車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相協調一致。

在制定城市交通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應有:①發展的觀念。只有通過發展,逐步實現城市和國家的現代化,問題方能解決。機動化和小汽車要發展,城市也要發展,要通過城市的發展,適應城市機動化進程和小汽車的合理發展。對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和道路交通設施的建設資金給予必要的保證。②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近期的發展建設不要為遠期的發展制造障礙,不能只顧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為遠期的發展留有余地。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觀念。通過市場機制,調控汽車工業的發展,調控機動化進程和小汽車進入家庭的步伐,促進城市相關設施的配套建設;同時政府也應當實行必要的宏觀調控。

(1)客運交通

武進市城市客運交通的發展戰略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小汽車交通,合理引導自行車交通發展,控制發展摩托車交通,嚴格禁止燃油助力車,創造條件鼓勵步行。

a.公共交通

由于公共交通等集約化運輸對環境影響最小并能做到資源最佳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發展公共交通是我國城市交通的基本國策,應從政策、資金和技術措施等方面積極扶持公交的發展,大力提高公交的服務水平,做到高效、便捷、準點、舒適。城市規模越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則公交的比重越大。要做到公交的行政管理與運營分離,由多家獨立經營的國有或私有公司來承擔公交的運營服務,政府主要是制定政策和計劃,協調管理,根據其服務質量和客運量進行適當補貼。

根據武進市區緊鄰常州市區的特點,武進市區的公共交通除考慮自身的需求外,還應特別考慮與常州市區的銜接問題。常武地區由北部緊鄰長江的新港區至南部的武進市區約有26公里長,至規劃期末人口約160萬人,因此,遠期或遠景整個常武地區應考慮發展大運量快速軌道公共交通。

采取與城市公交入股、控股或委托經營等方式,逐步取消單位班車。

武進市區公共交通承擔的出行量所占比重,2010年達到20%以上,2020年為25~30%。公交線路網密度規劃期末應達到2.5Km/km2以上,萬人擁有公共汽車的數量,2010年達到9輛(標臺)左右、2020年達到12輛(標臺)左右。

b.摩托車和燃油助力車

摩托車載客能力小,安全性差,廢氣和噪音污染嚴重;不易管理,對城市交通干擾大,因此,在城市內應有計劃地控制其發展。對于燃油助力車,應嚴禁在市區內銷售和行駛。

在武進市區內,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將摩托車承擔的出行量比重,2010年控制在12%以內,2020年控制在6%以內。

c.自行車

自行車機動靈活,可直接到達目的地,無污染,最適合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自行車現在是而且將來也還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保持合適的自行車出行比重,既是現實需要又對城市整體發展有利。但是,自行車載客能力太小,與公交等交通方式相比,占用的道路面積太多,不能完全適應未來的交通要求,對于自行車交通應進行正確引導,采取政策措施將一部分自行車出行量合理轉移至公共交通,逐步降低自行車出行的比重。

在市區內,自行車承擔的出行量比重,2010年控制在35%以內,2020年控制在30%以內。

d.小汽車

小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已引起廣泛關注,其發展也是必然趨勢。當然我們講發展小汽車,并不是說我們馬上就能達到美國的水平,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小汽車,這里面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問題,也有城市的承受能力問題。因此,除繼續改善道路交通條件,調整城市布局結構外,對小汽車應采取適度發展的政策。

根據國務院《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預測,考慮到武進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道路的路網容量,在市區內,小汽車承擔的出行量比重,2010年為12%左右,2020年為18%左右。

e.步行

步行是最好的出行方式,不僅節省出行者的時間和費用,并可鍛煉身體,同時對城市交通的影響也最小。因此,應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使居民盡可能地就近生活、就近工作,完善步行設施和步行環境,逐步提高步行出行的比重。

在市區內,步行承擔的出行量比重,2010年達到20%以上,2020年應達到25%以上。

(2)貨運交通

規劃期內,城市貨運交通全部實現汽車化,嚴禁其它貨運工具在市區內銷售和行駛。貨運汽車應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以及集裝箱化方向發展,貨運交通應避開交通高峰時間,大力開展夜間運輸,避免貨運汽車白天經過市中心區和交通擁擠路段、夜間經過居住區。

3.城市規劃的對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市域城鎮體系

由于城市機動化和小汽車的發展,可以縮短城鎮之間的交通時間,有利于城鎮體系的發育完善,因此,應利用機動化和小汽車的發展,以“時間”換“空間”,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確、交通便捷、發育完善的武進市市域城鎮體系,以減輕中心城鎮的交通壓力。

(2)通過城市規劃來控制交通需求的總量

交通的需求產生于城市規劃的土地利用規劃,而城市的土地利用與開發又以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前提。機動化和小汽車的發展意昧著交通量的迅速上升,我們一方面要提供更完善的道路網絡和交通服務設施以適應這種變化,另一方面則應從根本上控制交通需求總量的增加。一個好的城市規劃,應該使其用地布局和整個交通系統規劃設計相結合,通過合理的布局,使得整個城市的交通需求總量最小,減少無效和不必要的交通需求。一些本來較長的機動車行程也許可以用短的步行行程來代替,可以使人們在交通上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錢就能解決問題。這應該說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最經濟的辦法,雖然一個好的城市規劃不能消除所有無效和不必要的交通需求,不可能將所有的活動都控制在步行距離之內,但是一個不好的城市規劃所帶來的交通問題將是嚴重的,甚至是無法解決的。

(3)建立快速便捷的城市道路網絡系統

城市應有迅速便捷、網絡性強的城市干路系統和支路系統,在重要的大城市還應有四通八達的快速干路系統。城市快速干路和主干路與對外交通系統應有便捷的聯系,組成完善的交通系統,使得進出城交通順暢,且不干擾城市內部交通,以保證城市的活力。快速干路與對外公路交叉、快速干路與快速干路交叉、快速干路與主干路交叉、重要的主干路與主干路交叉時應預留立交用地。支路系統主要通行自行車,自行車有優先權;在干路系統上,汽車應有優先權。汽車與自行車應盡可能地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分離。

武進市城市快速路間距可為4000~8000米、紅線寬40~60米,主干路間距800~1200米、紅線寬36~60米,次干路間距400~600米、紅線寬24~36米,支路間距200~300米、紅線寬15~20米。干路網密度應達到3.5~4.5Km/km2,城市道路網密度應達到6~8Km/km2。

(4)建議調整道路交通規劃的規劃指標

由于城市交通機動化和發展小汽車等因素,現行的有關道路交通規劃的規劃指標標準偏低,根據國外城市的經驗和國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定量評價分析的結果,建議武進市城市干路面積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為14%左右,人均干路面積為15m2左右。城市公共停車場(庫)的面積指標建議按人均1.0~2.0m2的標準規劃,根據總體規劃進行布置,同時公共建筑、住宅等必須按有關標準配設相應的停車場(庫)。

4.城市交通建設投資的對策措施

投資是交通發展的根本,城市交通要發展就需要投資,資金短缺是城市交通目前發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必須建立穩定的城市交通建設投資渠道,從政策上將城市交通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長期的、穩定的支持,才能保證城市交通的健康發展。

(1)建立城市交通建設投資基金

一是在車輛稅費改革中,將車輛的購置稅、燃油稅等拿出一定的比例作為城市交通建設基金;二是將城市建設維護稅費拿出一定的比例作為城市交通建設基金;三是將城市土地的出讓金、交通建設的附加稅費等拿出一定的比例作為城市交通建設基金。

(2)鼓勵城市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開辟多種渠道籌集交通建設資金

根據近年來在城市交通建設資金籌集中積累的經驗,盡快制定城市交通建設利用外資、發行債券、集資、BOT或利用其它方式籌集資金的管理條例。

(3)鼓勵銀行、私人財團和其它金融機構參與城市交通設施的投資

根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銀行、私人財團和其它金融機構投資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保護投資方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國家技術監督局、建設部,1995年。

2.趙波平、孔令斌:城市交通--中國面臨的挑戰,《城市規劃》,1999年第3期。

3.周溪召、李朝陽:大城市交通發展的研究,《規劃師》,1999年第1期第15卷。

4.“北京宣言:中國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城市規劃》,1996年第4期。

5.黃富民:小汽車的發展對道路交通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影響及對策措施,《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年。

篇(2)

1997年重慶直轄市設立以后,中央確定重慶作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位列城鄉統籌發展實驗區,超大型核心城市之一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在極大提升重慶的重要政治經濟地位,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重慶動漫產業的規模與速度、產值與效益也取得了長足進展,涌現了一批諸如重慶視美動畫,樂樂熊卡通產業,意動影像,享弘公司等本土著名動漫企業。2007年8月,重慶被國家廣電總局命名為“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相繼建成了視美(影視)動漫基地、天健動漫基地、茶園動漫基地、高新動漫基地等四大動漫基地。重慶市還陸續出臺了《重慶市鼓勵和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關于使用重慶市文化產業發展資金鼓勵和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鼓勵和扶持我市動漫產業的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就如和美、日等國際動漫強國相較而言,中國動漫產業只是剛剛起步,比之東部沿海等相對發達的地域,重慶動漫的發展滯后性又尤為突出些,由于起步晚、基礎薄弱,重慶動漫產業還存在總量偏小、核心競爭力不強、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度不高等問題。我們認為,在學習、借鑒動漫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成熟經驗的同時。重慶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自身特色定位,本土地域文化的指引和帶動,產業鏈的緊密打造和相應政策和資金支持是必需的,也是指引包括動漫在內的重慶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獨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動漫路徑

綜觀美日等動漫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除卻先進的技術制作手段和完善的產業模式外,美國文化價值觀念成熟的輸出策略。日本對自身地域文化的深刻體認及在此基礎上普世價值的構建顯然也居功至偉,并業已成為兩者動畫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因而,挖掘利用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已成為動漫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這不同的風俗習慣,又折射出不同地域人們的獨特人文品格。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這個道理。它是某一地域的原住民千百年來在風俗習慣、價值取向、文學藝術,等方面趨同的集中反映,都有自身區別于其它地域的獨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意蘊。地域文化是以“歷史地理學”為中心展開的文化探討,它至少有四個構成要件:地理環境,語言風俗,性格特征和文化心理。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距今2~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11世紀的商周時期,巴人在此建立了后為秦所滅的巴國。歷經了秦時的巴郡,南北朝時的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重慶地區地處長江上游的丘陵山地,歷史上遠離中央集權統治,加之交通不便,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后,形成了以山地農業為基礎的地域文化表現形態,是典型的“山高皇帝遠”的所謂蠻夷之地。但偏遠和蠻荒也鑄就了純凈’、率真和粗獷的文化質素。形成了原住民重農喜漁、尚武厚義、崇鬼好巫的民俗文化傳統。巴人血勇,巴蔓于割頭謝罪,南宋抗蒙,明末抗清,近代抗日等壯懷歷史都使這種不屈與堅韌彪炳于中華史冊。但尚武并非這塊土地文化內涵的全部。還有那蘊藏神韻的古老巴地。雄奇壯美而又不乏詭異蒼茫的三峽孕育了多少“巫山神女”般的動人傳說?峭壁突兀著的懸棺又隱含了幾多讓人意欲探究的神秘?還有鬼城豐都中各種鬼神故事的靈異……。不難想見,這些歷史典故和人文遺存經過仔細梳理和適當改造,都是拍攝制作動漫影視片,開發網絡游戲。主題游樂園區等動漫文化產品的絕好素材。并可為音像制品、玩具、圖形知識產權產品等衍生產品的研發生產提供良好的后續發展空間,從而形成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的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產品門類齊全、生命周期長和市場競爭力強的動漫文化產品體系。

二、地域動漫劇

宋末元初、明末清初、近代承建國后三線建設等歷史上這幾次大規模移民活動所帶來的對于重慶本土文化性格的沖擊與交融無疑是影響深遠的。不僅使巴蜀地區成為我國著名的移民大省,而且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使得重慶文化既承續巴蜀文化傳統又兼容多種地域特色,紅巖精神,三峽移民也彰顯了巴渝兒女勇于犧牲,甘于奉獻和吃苦耐勞、堅毅務實的品性,孕育形成為重慶獨特的文化品格。重慶人豪爽,地方觀念淡薄、不排外的優點突出,但狹隘,粗俗,魯莽的短處也客觀存在。而重慶方言正是這些地域文化和民眾性格的鮮明折射。

重慶人將本地方言稱作“言子兒”,在重慶的大街小巷,什么“雄起”,“寶器”,“洗白”,“下課”等方言隨處可聞,和”麻、辣、燙”的重慶火鍋一樣,個個鮮活生動,透著重慶人骨子里那種幽默率性。在巴蜀方言劇《傻兒師長》、《山城棒棒軍》和近年大火的<瘋狂的石頭>中,這些巴俗俚語可說引爆了無數笑點。尤其是<麻辣小冤家》,這部由重慶市國有文化資產經營管理責任有限公司,重慶文廣集團和四川美術學院強強聯手組建的重慶視美動畫傾力打造的開山之作,由熱播方言劇《麻辣冤家》改編而成,播出后同樣廣受好評。渝派方言動漫劇借鑒真人方言劇的成功模式,將視點聚集于都市巷陌的普羅百姓,通過詼諧幽默的對白,與百姓日常生活貼近的劇情,將街坊鄰人,小老板,棒棒軍等社會階層各式人等的瑣碎生活及喜怒哀愁一一呈現為管中窺豹的地域文化切片,而成為重慶市井生活中的生動縮影。動漫劇《熊家婆》則是根據廣泛流傳于西南地區的民間傳說改編,劇中有人們所熟知的熊家婆和麻老虎等角色,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本土動漫人在地域動漫劇路向上的探索與嘗試是僖得大力弘揚的,因為將創作與重慶本土民風民俗結合的理念是對差異性創意原則最好的踐行。可形成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特色獨具的動漫產品類型。但在這一路向上,也應注意剔除歷史形成韻碼頭文化等滋生的語言糟粕和地域民間傳說中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重慶動漫產業鏈的短板和優化路徑

重慶動漫的產業鏈的問題和國內其它地區大致相仿,主要體現在動漫產業鏈的以下問題:

1、教學,研究環節與產業析出下游的嚴重脫節。動漫教育師資力量應予以調整、優化。

動漫產業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巨大潛能預示著整個創意文化產業的光明前景。開設有動漫專業或院系的重慶高校及招生人數也在逐年遞增,需要指出的,這其中,也有個別出于迎合市場的需求和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院校。這些院校不顧自身辦學條件,盲目跟風,倉促上馬,拼湊師資;更有少數沒有從事過動畫制作及研究的人員儼然以動漫教學專家自居。院校中更為普遍的現狀是: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創意性無從體現,課程設置的專業針對性和實踐可操作性較弱,這也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市場和企業需求。這種種亂象的結果是使得本應發揮人才培養基礎性作用,位處動漫產業鏈關鍵上游的教學,研究環節與產業析出下游的嚴重脫節,我們認為,優化動漫教育師資力量對于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各高校自身應對教學師資進行優化整合,而教育主管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強化對于高校動漫專業辦學資質的評估監督機制,提高準入門檻,并建立相應的不達標高校動漫專業的退出評價體系。

2、本土動漫人才的培養模式粗放,應充分發揮各高校的學科互補優勢。

目前國內動漫創作人才的供給和需求處于嚴重失衡的狀態,而隨著我國動漫產業的快速發展,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對動漫專業人才的需求還將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而隨著國內動漫產業朝向自身文化特色與創新意識的發展態勢漸趨顯明,在諸如選題策劃、敘事謀篇、戰略管理等核心原創領域,營銷策劃、職能管理等中層技術支持性層面的人才需求占比會逐漸加大,單純操作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會相應減少,另一方面,對其原創能力必然會要求更高。基于此,在動漫人才培養路向上應充分發揮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在渝著名高校眾多,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利用各自特色的教育,學科資源和人才資源,發揮學科交叉的互補效應,如重慶郵電大學就可充分發揮其在3G等移動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著力在手機動漫,網游動漫等交互領域的人才培養上主導話語權,而四川美術學院具深厚底蘊的視覺藝術傳統和實力將可為創意先導的培養模式提供強大的支撐能力。院際間并可定期開展動漫教育交流,整合目前分散,各自為政的動漫教育現狀,以緩解當下動漫人才培養的原創性高中級人才奇缺的結構性失衡突出的問題。此外,動畫的文化產業屬性。在商業娛樂性之外,對價值觀念的傳播和地域民族文化的承載也是題中應有之意。而目前重慶乃至中國動漫業機械地效仿動漫產業發達國家生產創作的藝術風格、技術、商業操作,以及策劃管理系統。缺失自身中文化傳統、地域特色的現狀還未有大的改觀。針對此種現狀,對于自身民族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相關課程的引入與強化,并在課程實踐中有意識的加以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3、動漫企業整體實力不強,析出能力較弱。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待強化。

首先,重慶動漫公司雖近年來數量上有了較大發展,但大多是呈現小而散的狀態,成規模,(緊轉第183頁)(緊接第180頁)大而強的動漫公司較少,有產品析出能力的動漫企業就更是寥寥無幾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和教學等上游產業的鏈接能力。其次,動漫企業的在創意設計階段投入大,而在動漫衍生品的開發投入程度還遠遠不夠,即使有小比例的衍生品面世,也往往因為欠缺成熟的市場運作機制所導致的市場培育的不充分而反響平平;另外,衍生產品的制作開發或者因為相關動漫玩具公司的稀缺,或者由于動漫形象不具備衍生品開發的典型潛力而出現斷裂和缺失,從而導致動漫產業運營模式上的盈利環節大打折扣;最后,動漫企業運營模式中盈利環節不明顯,更極端的,只見投資不見回報的事例也時有發生,也讓投資者普遍感到投資風險過大,這又導致雄厚的資本力量的缺位,進一步加劇動漫企業的融資難度。顯然,這是一種無益于動漫產業良性發展的惡性循環。動漫各產業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度,這些本應協同發展的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位和短板,都會造成動漫產業的整體發展的不均衡而導致做大做強后繼乏力。如何構建一條適合動漫發展的產業鏈,不僅是重慶,也是中國動漫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超級秘書網

基于立足原創動畫、開發衍生產品、構建完整產業鏈條的出發點,我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我市動漫原創生產企業、動漫產業鏈上生產企業的做強做大。形成我市“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平臺、社會共參與”的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格局。

②完善出臺重慶市動漫產業發展規劃。從指導思想、發展目標、總體布局、實施方略、政策措施、配套服務、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統籌。實現重慶市動漫產業產業的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持久發展。

篇(3)

數字圖書館是利用信息技術對有高度價值的圖像、文本、語音、音響、影像、影視、軟件和數據庫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集、組織、規范性的加工和壓縮處理,使其轉化為數字信息,然后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高質量保存和管理,實施知識增值,并通過網絡通訊技術進行高效、地傳播、接收,使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從網上得到各種服務。同時,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還包括知識產權、存取權限、數據安全管理,加強機構、商業機構、政府和團體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等。可以說,圖書館數字化是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是一個無限的、開放的、有組織的信息資源庫大系統。

一、圖書館走產業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面對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進入知識經濟社會以來,圖書館的職能開始由被動的服務向主動的服務轉變,圖書館的職能向知識服務轉變。作為“生態圈”中的一員,圖書館的上游企業——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數據庫服務商、零售商、技術運作商、服務提供商等,都在以市場化的方式運作;與圖書館處于同一環節中的信息內容服務商、集成化信息提供商也在以市場化的服務與我們競爭。外部環境的壓力,迫使圖書館在與社會信息服務鏈和其它環節的交互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該采集更為貼近市場的經營和運作方式,來提高經營效率,實行教育產業化的進程,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來管理、服務、經營和運作圖書館教育產業化的實現。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服務以電子媒介為重點,以網絡為中心,以文獻傳遞、資源共享、知識服務為特點的新型信息服務轉化。信息用戶需要圖書館提供針對性的、具體問題的、專業化和個性化服務。提示我們應將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識服務上,能夠提供有效的知識應用、知識更新的服務,這是圖書館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長點。圖書館既要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又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去考慮能夠適應的經濟負擔,又要從知識市場的角度去了解知識消費及其附帶消費,提供相關資源的特色服務;通過產業化經營,建立投入與收益的產業化運作機制,增強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功能,增強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使圖書館教育產業化走進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二)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

1、用戶知識消費的需求。信息流速的加快、知識應用的直接生產化、持續學習與終身教育的必然性等各種社會因素,均直接沖擊著個人與團體的知識需求與知識消費。知識需求意識與知識消費行為形成了一個空前的知識市場,包括書刊閱讀、數據庫檢索、網站搜尋以及參考咨詢等。在這個新興的知識消費市場中,有傳統圖書館熟悉的一般性閱讀需求、資料查詢需求以及相關的知識信息需求,更有相當專門化、高價值和高成本的知識消費需求,這種需求為圖書館的開展教育產業化的運作項目提供了市場。

2、用戶知識信息個性化的需求。圖書館作為文獻情報服務機構,是人們有效獲取知識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由于經費的有限性、讀者知識需求的廣泛性和個性化,圖書館難以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傳統服務為讀者提供現有文獻資源的檢索借閱服務,無法按用戶的目的或目標組織的知識信息服務,要進行類似這種個性化的服務,需要圖書館投入較多的人力和資金,是圖書館面臨的新問題。針對個性化知識需求,開展產業化的經營管理知識服務,根據完成用戶的知識信息個性化需求所耗的人力成本、資源成本對個性化服務的合理收入,不僅可以緩解圖書館經費短缺的壓力,而且完全符合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二、圖書館的產業化道路途徑

實現數字圖書館產業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為了加速我國數字圖書館產業化發展的進程,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教育機構,都應該看到數字圖書館帶來的巨大商機和意義,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我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

(一)從改革管理起步

1、改革高校圖書館用人制度。高校圖書館的開發利用,需要一批信息意識強、專業性強、精通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人才;信息市場化也需要一批善于公關和懂得市場學的人才。如何改革過去的一套用人機制,培養適合21世紀發展的人才?首先要落實完善以館長為核心的領導體制,選拔德才兼備、擅長管理的從事圖書館工作的專家學者擔任圖書館的“掌門人”,引進一批信息人才,聘請學者、專家、教師、科研人員與現有工作人員相結合;廢除終身制,今后的圖書館員將逐步具有網絡管理、網絡導航、網絡信息資源采集與分析研究提煉此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讓每一位職工都有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實行競爭上崗、競聘職位,對各部門及個人制訂年終工作目標,實行部門主任負責制,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2、改進高校圖書館管理方式。對圖書館的效益評價,是圖書館管理方式的指揮棒。傳統圖書館評價主要是以館舍、設備、藏書量、閱覽室面積等為指標的,今后將逐步轉向以信息資源的數量與質量、服務的范圍、功能與效果為指標。因此,高校圖書館首先要一改傳統的內部機構按文獻加工流程設置的辦法,實行按服務功能設置,即在原有采編、典藏、流通等機構的基礎上,增設特色閱覽室、信息快訊部、技術公關部等。同時,隨著圖書館工作人員及讀者的心理的較大變化,傳統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也要相應作如下變革:圖書館的管理思想將從物本主義向人本主義演變,以人為中心,管理重心要從對館舍、設備、書刊的管理逐步轉向對讀者、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管理。

(二)走合理的產業化策略

1、建立市場運行機制。數字圖書館建設引入了商業化的運行機制,在進行公益的同時,正在積極尋求其中的利潤點。數字圖書館的核心就是知識和信息,而知識和信息既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內容,還可以是服務,它們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態出現。無論是面對用戶還是個人用戶,數字圖書館都能找到自己的產業價值和利潤來源,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產業實體。采用產業化運行機制的數字圖書館將極大地緩解傳統圖書館長期面臨的眾多壓力,如館藏不斷增長的壓力,館舍緊張與資金短缺的壓力,為到館讀者提供借閱服務的壓力等。這樣不但能充分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巨大浪費,真正實現“資源面前人人平等”,還將為圖書館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如會員費收入、廣告收入、網上出版物銷售收入等。

2、聯合攻克技術難關。數字圖書館既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識創新工程,其技術性、超前性很強。在圖書館數字化的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技術難題。如用戶界面是數字化圖書館與用戶溝通的橋梁,標準而友好的用戶界面將使用戶不需特殊訓練就能掌握各種信息源的檢索操作,便捷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但目前的界面狀況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又如數字化圖書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卻帶來了語言的障礙,這就需要開發能夠進行自動翻譯的系統。諸如此類的技術難題都需要組織力量進行攻關,并注意對可行的新技術及時推廣。

3、講究產品開發策略。數字圖書館作為一種網絡產品,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場化運作,如何營銷,需要講究一定的數字圖書館產品開發策略。只有適銷對路的數字化信息產品,才能吸引廣大的用戶,為市場提供能滿足人們需求的信息產品,并獲得利潤。產品開發不是單純地追求學術水平,開發的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權威,而在于市場擇優劣汰的機制。首先,數字圖書館開發要規模化。一方面,數字圖書館如果不達到一定規模,不可能吸引用戶;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實現規模化,就可產生規模效益。其次,數字圖書館開發要注意開發周期。信息本身具有時效性特點,過時的信息沒有價值。這就要求數字圖書館經營者必須對數字圖書館的內容做到及時更新,以滿足人們對不斷變化的信息的需求。第三,數字圖書館開發要注意創新。數字圖書館的各種技術需要不斷創新,才能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如查詢技術、身份認證技術等。第四,數字圖書館開發需要高投入。一方面,數字圖書館經營成本較高,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許多技術尚不成熟,新技術的開發需要高投入。同時,數字圖書館還不為人們所熟知,經營需要大量的宣傳費用。數字圖書館的高投入需要經營者廣開融資渠道,多方融資。參考文獻:

篇(4)

消費信貸又稱消費者貸款,是指商業銀行對消費者個人發放的用于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貸款。消費信貸純屬對消費的融資。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消費信貸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對于更好的引導消費,發展生產,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發揮重要作用,它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更關系到每一個老百姓的生活。近年來.我國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國內需求,而擴大國內需求的關鍵不外兩個:擴大消費和增加投資。消費信貸正是擴大消費需求的手段。有關專家曾分析,目前GDP每增加~個百分點.有60%是消費托動的,顯然發展消費信貸,提高信用消費的水平能夠有力促進內需增長.支持經濟的發展。

一、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重視發展消費信貸,而消費信貸快速發展從近兩年才開始.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個人消費信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消費信貸給整個經濟帶來的巨大經濟活力也在逐漸顯現。國家消費制度的改革為消費信貸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近年來.我國對住房、汽車等重要商品的消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推動了假日經濟的興起,促進了旅游消費需求的上升,這些都是消費信貸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1998年以后,為適應金融環境的變化,客觀上要運用消費信貸政策擴大消費需求。1998年至今,中央銀行已經相繼出臺了多項消費信貸政策。

在防范信貸風險的條件下,允許所有商業銀行開辦各類消費信貸業務,為消費信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消費信貸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不僅總量迅速上升,而且品種也日益增多。從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到助學貸款等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消費者,使百姓真正地從中受益。

二、我國個人消費信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消費信貸在我國的發展還有很多的不利因素,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一)個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由于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各商業銀行已發行的信用貸款由于頻頻發生信用危機,對銀行造成了負面影響,各家商業銀行已不愿再憑信用給普通市民放貸。據了解,和住房、汽車貸款消費不同,市民購買諸如電腦、家用電器這樣的耐用消費品,向銀行貸款時沒有抵押物,憑借的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用,事實表明結果不盡如人意。因此,丁行、巾行、農行、交行、建行等五家銀行都做出了暫停該項業務或縮小放貸范圍的決定,其主要原因都是因為目前公民的可信度不強。

(二)消費觀念守舊。傳統的消費觀念根深蒂固的存在.借錢消費,擔負債務使得老百姓心里不踏實,能夠接受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還只是少數人的行為.傳統的掙了l丁資積攢起來的理財方式是大多數老百姓采用的方法。

(三)金融服務水平存在著不足。基層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水平較差.使得來貸款的百姓要看臉色.加之工作效率低,借貸手續復雜繁瑣且時間較長。這讓很多想花明天的錢圓今天夢的人望而怯步。

(四)老百姓對未來的收入預期無法確定,使人們無信心借貸消費。我國近年來國有企業住房、醫療保險、養老等制度的改革現狀,與這些相配套的分配貨幣化即工資制度的改革卻不明朗,人們對未來增加收入尚存憂慮。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全國享受社會保障的人數約1.5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2%:從另一角度來看,在我國當前的社會水平下,近90%的人要對今后的病、老做更多的經濟準備,這種心態難以讓人有信心預支未來的收入。

(五)銀行風險控制的手段不夠完善。1.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報告不夠完善;2.每次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個人資信調查,一旦發生托欠再進行催討,人力成本太大.核算下來不劃算:3.有的貸款額很小,覺得應該沒有風險.而且沒有必要做個人信用的查詢;4.核查的個人信貸數據、信息陳舊,無法反映出貸款者的真實信用情況。

三、解決消費信貸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誠信體系”由政府、銀行認定的機構對能夠反映個人信譽度的個人信息進行搜集、整理、評估.評出個人信譽等級,并在個人進行信貸活動時提供給銀行.作為是否放貸的依據實際上,我國“個人誠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這一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社會和銀行界關心的焦點,尤其是在進一步拉動內需的大背景下.作為直接影響消費信貸進度的“個人誠信體系”的建立就更加牽動人心。

20010年7月上海市正式啟動了上海個人信用聯合誠信服務系統數據信用報告.查詢分系統,并出具了大陸第一份個人信用報告,到2001年底該系統已經采集了240多萬條的個人信用信息,此項采集幾乎覆蓋了上海市區有信用消費者人群的一半.并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300個查詢網點,累計接受查詢16萬余次。為保證個人信息來源穩定、準確和信息有效利用.上海市成立了由5家商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和上海資信公司等組成的中心理事會。目前一個有效的信用關系共享機制已經在上海市形成。

從2002年5月1日起,《深圳市個人信用誠信及實用評級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在滬深帶動下,全國銀行部門和地方也在此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工商銀行開辦了“申請資信證明服務”的業務.在工商銀行開戶的個人和企業可以向銀行申請此服務以證明自己在工商銀行的業務往來情況和資信狀況。其他單位或個人也可以向工商銀行申請此服務.調查自己的各合作伙伴與工商銀行合作情況。

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不是一個孤立的工程,它不僅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而且最重要的是把它納入到國家制度這一體系中來。

我國在個人信用建設還剛剛起步,沒有經驗可言。其實國外有很好的模式可借鑒,我們不妨兼收并蓄,建立自己的誠信體系模式。目前國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歐洲方式即由中央銀行和政府出面.深度介入資信評估機構是政府的附屬:另一種是美國方式,即完全交付市場公司去操作。總之,人們越來越呼喚個人信用在全國范圍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體制來解決困難。

(二)提高老百姓的工資收入,改善社會保障制度。隨著老百姓收入的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的進一步完善,雖然傳統的消費心理仍存在,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信貸消費。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消費信貸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打個簡單的比方,假如現在市場上有1萬多種商品.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進口商品還將大量進入我國市場,很可能市場上出現的是1.5萬甚至2萬多種商品,本來這一市場已經供過于求,在收入沒有更多增加的情況下人們怎樣才能把更多商品買回家呢?這就要依靠消費信貸.通過信用消費來滿足人們更多的需求。

隨著小額信貸逐步成為主流,消費信貸也從原來僅局限于企業級的各種大額信貸,過渡到個人的各種信貸。銀行相繼推出了消費品貸款、裝修貸款、助學貸款、旅游貸款、婚慶貸款等信貸種類,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國人的消費觀念。

種類繁多的各種信貸消費.“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理財觀點也漸為國人所接受。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對信貸消費的認知度和認可比例明顯上升。

(三)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素質,簡化信貸消費手續,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為消費者著想。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并不是不愿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57%以上的居民對個人消費貸款觀念上愿意接受但苦于貸款渠道不暢,手續繁瑣,并要做相應的抵押。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影響著人的消費。所以從消費者心理角度考慮,信貸消費手續的簡化應該是打破消費者心理障礙的“瓶頸”之一。

篇(5)

作者:張嚴 單位:北京衛生學校培訓中心

要求藥學繼續教育的內容要有多層次性、廣泛性,難易程度要有區別,便于不同層次的人學習,參加藥學繼續教育的人員一般都是在職的成年人員,意味著容易使學習與工作在時間上產生沖突,學習者居住地分布很廣,短時間內集中起來很難。同時考慮到參加繼續教育的人數很大,如果集中進行繼續教育的話,占用的教育資源會非常多,這樣就大大增加繼續教育的成本。有文獻報道指出傳統的課堂教學使得受教育者提出許多意見:比如時間沖突導致不能參加學習或者不能參加全部學習;授課內容與所從事的工作相差太遠,沒有興趣學習;課堂環境及授課條件太差,沒有辦法集中精力聽課等等[4]。就以上的問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接受教育者為什么會對繼續教育產生如此大的意見,追其原因是傳統的課堂授課方法已經不能適應藥學繼續教育的需要。因此隨著執業藥師制度的逐步完善,執業藥師的隊伍還會迅速增加,如果再沿用傳統的繼續教育方法,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矛盾會更加突出,繼續教育的效果會更差。那么為了解決這種矛盾,可以采用計算機遠程教育模式。

實現藥學遠程繼續教育也具有技術上的可行性,只要建立一個網站,搭建一個藥學繼續教育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進行一系列的課程培訓以及相應的課程考核。而目前藥學遠程繼續教育勢在必行。第一,遠程繼續教育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首先我們清楚繼續教育所面對的學生是社會所有成員,而藥學繼續教育同樣涵蓋了中專、大專、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的藥學人員。中等專業學歷或者相當于中專畢業的藥學人員已經滿足不了當前飛速發展的醫院藥學。這部分人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進行藥學繼續教育,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當前藥學的發展。另外在職稱上有藥師、主管藥師、副主任藥師、主任藥師等,知識水平也存在一定差異,也需要通過繼續教育來彌補差異共同提高。因此醫院藥學繼續教育是全員的教育和提高的問題,無論是高級,中級或初級藥學人員,都需要接受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繼續教育。而遠程教育可以整合各種層次優質的教育資源,以豐富的資源,個性化的學習材料設計和有效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利用不斷發展的信息和多媒體技術,打破時空的局限,使全球的學習資源共享,較好地適應了學習者個人隨處流動和到互聯網上學習的需求。第二,藥學遠程繼續教育可以有效保障教學質量。

教育活動特別是學歷教育活動是有標準的,達不到標準的教育活動就構不成學歷教育,質量無法保證。因此建議藥學遠程教育采用網上遠程教育與集中考試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最佳。網上遠程教育是指建立一個藥學繼續教育網上系統,學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根據自身教育背景、工作需求選擇相應的課程進行學習,同時可以通過在線自測系統檢測自己學習效果等等。努力將遠程藥學繼續教育建立成為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系統。同時完善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材料、考試、評分標準的教學管理,以及教學過程控制、學習支持服務、系統運作等一體化的運行機制,從而有效保證終身學習背景下人才培養的質量。第三,藥學遠程教育可以滿足學員隨時隨地學習。傳統的集中式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學員的學習活動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時間都是固定的,不管你喜歡與否,也不管你的接受程度如何,教學活動都必須進行。遠程繼續教育能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全體社會成員要學習,就不可能都到校園內來學習,必須把教學資源通過各種方式送到他們的身邊。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遠程繼續教育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傳播媒介,尤其是通過延伸到基層的辦學網絡把教育資源輸送到千家萬戶,這樣才能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使他們能時時可學、處處可學,學習更加方便、更加靈活。任何人只要有學習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學習資料。同時,遠程繼續教育通過反饋的信息,還能使學習者學會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不斷修訂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進度,幫助學習者培養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這不僅滿足了學習者學習個別化和個性化的愿望,也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真正得以確立,使學習過程達到整體的最優化。藥學工作者在經過遠程化的繼續教育后,其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是否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只有在實際的工作中才能考量和體現出來[5]。因此,對藥學工作者采用網上遠程教育后,最好再相應建立評價體系。最終使藥學繼續教育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篇(6)

由于混凝土本身不怕水,所以以前很多人認為道路橋梁等無需采用防水措施,因此在道路橋梁的設計過程中對于道路橋梁的結構都非常不重視。然而正是由于這些設計的缺陷帶來了很多的危害,大大縮短了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雖然現在在道路橋梁的防水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同時與西方發達國家也存在不小的差距。為了促進道路橋梁防水技術的發展,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開拓創新,不斷地對道路橋梁的結構進行優化、同時加大科研力度,從而研究出更好的防水材料。

一、道路橋梁防水技術的現狀

1、所使用的防水材料落后目前在道路橋梁的防水過程中使用的主要防水材料仍然是瀝青混凝土,雖然瀝青混凝土在道路橋梁的防水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很難達到日益提高的交通量對路面的要求。由于瀝青混凝土的半剛基層抗低溫能力很差,而且在溫度降低時發生低溫收縮裂縫的現象十分普遍,因而瀝青混凝土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往往都比較短,相比之下造價十分昂貴。在水分滲透到路面以下后,在水分的散失過程中瀝青混凝土道路橋梁很容易發生干縮裂縫,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會在形成反射裂縫。此外道路橋梁的瀝青面層與半剛性基層的連接也比較困難,在結合面上的不連續應力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也會對其使用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由于水分散失比較困難,從而使得水分大量滯留在半剛性層而形成泥漿,使整個路面的承載能力下降,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界面形成滑動,從而使整個路段嚴重損壞。

2、道路橋梁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在道路橋梁的防水過程中,使用好的防水材料固然重要,然而道路橋梁的結構對于其防水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在我國的道路橋梁的設計過程對于道路橋梁的結構顯得重視程度不夠,很多道路橋梁的結構都很不合理。很多道路橋梁都沒有完善的排水系統和滲入水排出系統,這些在結構設計方面的缺陷嚴重的影響了道路橋梁的排水能力,降低了其使用的壽命。經研究表明若干細微構造設計的不合格而形成的道路橋梁的薄弱環節是道路橋梁滲漏的主要原因。例如在橋梁建筑時,如果橋頭的搭板、橋墩甚至是欄桿底座等設計不合理都會對整個的橋梁產生極大的影響。

3、相關法規不完善目前我國在關于道路橋梁防水方面的法律法規還顯得很不完善。由于對于道路橋梁的排水系統的建造會增加成本,加上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因此很多的不法承包商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偷工減料,不注重對道路橋梁排水系統的建設,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使得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在道路橋梁的設計過程中,很多設計圖紙都沒有非常細化的防水設計,更沒有詳細的防水材料的選擇方案,有時候是由于設計人員的工作態度所致,然而更多的是因為沒有相關的行業標準和規定,在設計的過程中無章可循。沒有一個完善的行業標準不僅會使得當前的道路橋梁建設出現很多的問題,而且出于長遠的考慮其也不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二、促進道路橋梁技術發展的措施

1、加大投入研究新型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作為提高道路橋梁防水技術主要因素,其在道路橋梁防水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現階段我國使用的主流的防水材料與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顯得非常落后。使用好的防水材料不僅可以使得防水層的厚度大大降低,而且其抗拉強度、耐熱性、低溫柔度抗裂、不透水性等性能都會得到極大的提高。例如自粘YN――橋面防水卷材,其需要的厚度僅為1.6~2mm,但其高溫抗剪強度卻大于0.5MPa、其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在130~180度的范圍內,而且其經高溫碾壓后完全不滲水,擁有如此優越的使用性能,你可能會認為他的造價會非常高,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工程造價僅為30元/m2,這比幾乎所有的防水材料的造價都低。

2、采用合理的道路橋梁結構道路橋梁防水的最好結果就是可以完全防止水滲透到路面下,當然這就對于道路橋梁的排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橋梁的排水性能主要是通過完善道路橋梁的結構來保證的,例如道路橋梁在設計時必須使其有一定的坡度,這樣才能保證外來的水能夠及時的排出,此外所有的道路橋梁在設計時都必須要有排水通道,而且在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和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中間必須要加設土工布防水層,從而使深入到基層的水能夠及時的排出去。如果土基的排水性不好或者是不允許水滲入,則在到了橋梁的內部還要設計相應的排水通道,此外對于道路和橋梁旁邊的檔土墻也要設計相應的排水系統。

3、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任何事情的發展如果沒有相應的完善的約束,那么其發展的速度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在道路橋梁防水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很不完善,在很多時候都會出現無章可循的現象。對此政府部門應該加速完善《城市道路橋梁防水系統的設計、施工、檢測技術規定》等相關的法律法規。

篇(7)

中圖分類號: TU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隨著人口增長,交通需求不斷增加,同時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車輛保有量出行量增速加快,道路擁堵成為城市的硬傷。擁堵給城市道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壓力,對城市交通規劃管理提出新的問題。上述問題在我國許多大城市已經屢見不鮮,逐步擴散到中小城市,由于其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比較薄弱,交通的供需矛盾變得日益突出。

二.存在的問題

最近幾年來,縱多大城市都加大了對城市道路建設的投入,但是機動車數量的增加速度遠遠高于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增加速度。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的供應無法滿通的需求,導致供求關系失衡產生交通擁擠。城市道路交通系統除了要滿足眼前的交通需求,還應該適應遠期以及近期城市道路交通發展需要。當前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存在著許多問題:

1. 重視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空間功能的規劃,輕視城市道路環境功能的規劃

現代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包括3個方面:交通功能、空間功能以及環境功能。在以往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中,通常只重視道路的線型設計、路網布置、路面結構形式、車道數等交通功能與空間功能,而忽視了環境功能。在現代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中,要把城市道路交通的環境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城市道路交通的設計、規劃、管理、建設都應該從城市環境的整體出發,依據不同地域要求,就景觀風貌、空間組合、道路橫斷面、特色建筑等實施綜合性的規劃設計,使各構筑物組成的尺寸比例、空間輪廓、色彩線條等和諧美觀、相互協調。從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城市道路環境的整體水平,給人以安逸、舒適和美的享受,也能夠充分發揮城市道路交通的景觀風貌功能,從而滿足人們對環境和交通的要求。

2. 重視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輕視城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

城市交通規劃不僅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綜合網絡規劃,還應有城市道路交通發展戰略規劃。目前,很多城市都正在致力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開發建設及規劃,提出建立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系統,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網絡,但是卻較少重視規劃城市道路交通發展戰略。

城市道路交通發展戰略研究的意義和目標在于全面系統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的發展模式,確立城市道路交通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方向。缺乏明確的城市道路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是導致我國城市道路功能十分混雜的重要原因。通過分析研究城市特色乃至當前及今后城市道路交通的發展方向,明確城市道路交通發展的條件、背景以及制約因素,制定出城市道路交通發展的戰略目標、指導思想以及政策措施。

3.重視拓寬城市道路和規劃新路建設,輕視對有人文特色、歷史價值老城區的保護規劃

為了充分發揮城市道路交通的支撐作用,我國許多城市都將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作為改善城市投資環境以及改變城市面貌的突破口。這一過程中,拆遷老舊道路房屋拓寬新建道路成為一種趨勢。拆遷使城市特色和人文資源喪失。而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不能簡單歸因于城市道路建設速度落后于機動車增長速度、城市道路面積率低等。近年來我國城市道路網絡總體建設水平取得良好發展,但也帶來了城市特色和人文資源的喪失。盡管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是好事,但有些道路交通建設工程卻違背了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導致子孫后代不能享用歷史留存下來的人文資源,只有借助于文獻資料才可以了解到城市歷史文化歷程。

4.重視城市道路交通近期規劃建設,輕視遠景道路規劃

當前,我們以分析預測為依據來制定城市道路網絡規劃方案,由于對未來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估計不足,更重要的是沒有高度重視路網規劃中對系統的應變能力,這種缺乏彈性的路網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更加難以應付各種可能的突發。尤其一些中等城市,由于用地擴展非常快,系統的穩定性也就相對較差,城市發展方向受到區域基礎設施以及區域環境影響十分明顯,有些之前處在城市邊緣的地區,因為上述牽動因素帶來的作用會逐步發展而成為銜接老城區核心的重要地區。對這些區域城市產業結構變化、發展環境因素以及人口發展的論證不足,通常會導致城市設計標準不當、用地布局不當、路網規劃彈性不足,產生新的交通集束。所以,在城市布局方面應盡量避免區域間交通生成的不平衡,防止局部區域產生過多的交通量。在進行規劃時應該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之上為城市道路網系統的未來發展留有余地。

5.重視規劃城市道路沿線土地利用,輕視分析土地開發對城市道路交通的影響

分析城市既有道路交通帶來的影響,研究規劃預測交通量對適度、合理、可持續土地開發利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要盡量均衡區域內道路交通量的分布,有效控制城市道路的交通分配。土地利用的開發強度和性質改變了整個城市的道路交通量分布, 任何一個開發項目都可能帶來新的交通問題,特別是在土地利用十分密集的地區,一定要進行系統的交通評估,將所帶來的影響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當前有些地方政府急于擴大城市框架,熱心于修建城市大馬路,以期待可以將大馬路沿線兩側的土地去進行拍賣。在土地拍賣完后由于開發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窮盡城市道路沿線單體建筑容量,沒有考慮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載能力而進行超負荷的土地開發,而沒有分析土地開發對道路交通帶來的影響。

6.重視城市道路車行道規劃,輕視城市道路交叉口節點的渠化規劃

我國的城市交叉口大部分都是平面交叉口。就平面交叉口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確保路段通過能力與交叉口的通過能力相匹配,為此還應該做好路口的設計渠化以及交叉口的交通組織管理。在城里由于受到人文、自然、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制約,進行城市道路大幅度的加密以及拓寬道路全線顯得不大現實,只有通過增大利用交叉口的空間資源才可以彌補時間資源帶來的損失。所以為了確保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的高效運轉,為了合理利用城市道路的時空資源,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城市道路設施,應該加強交叉口渠化建設和交通組織管理規劃。

7.重視城市道路景觀或綠化規劃,輕視城市道路配套設及施靜態交通設施規劃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核心是綠化設計。良好的綠化構成大方、簡潔、自然、鮮明、開放的景觀。城市道路交通規劃中重視景觀規劃及道路綠化是很必要的,但是不能忽略城市道路配套設施、靜態交通設施以及規劃公共場所。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很少考慮到為市民提供自由活動的場所。缺少人行空間,把街頭廣場變成了停車場等,人們在城市道路上基本找不到能夠安全停留的空間,更不用說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了。隨著城市機動化的高速發展,城市道路配套設施、靜態交通設施相對滯后。由于缺乏公交保養場、公共停車場,導致大量的車輛占道停車。此外,由于占道經營而導致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加上長期以來規劃中并沒有考慮到路邊停車,容易造成車輛的隨意停放,進而影響到行人、車輛的通行,降低城市道路系統的效率,嚴重影響城市道路交通環境,造成城區范圍內停車難、行車難、養車難等一系列問題,給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以及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三.結束語

人們對于城市道路的感知除了涉及路面本身外,還包括有城市道路兩側的建筑物,廣場景色、行道樹、立交橋、廣告牌等等。在這一系列事物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了城市道路的整體形象,其中任何一項內容規劃質量的不足,都會影響到整個城市道路的形象,進而影響到整個城市的形象。總而言之,規劃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作為政府及城市的職能部門應該做好規劃任務,有效解決城市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孟召宜.渠愛雪.沈山.試論地方小交通及其構建問題[期刊論文]-徐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6)

2.高紅建.李韓娟.道路規劃與房地產開發一體化模式探討[期刊論文]-江蘇交通 2003(06)

3.東南大學.交通學院課題組揚州市城市客運交通規劃 2003

4.王煒.過秀成.交通工程學 2000

5.陸錫明.王祥.朱洪.綜合交通規劃 2003

6.王煒.徐吉謙.楊濤.城市交通規劃理論及其應用 1998

7. 蒙志軍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研究[期刊論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0)

篇(8)

 

1. 引言

公路運輸服務體系評價是否合理關鍵在于準確的認識問題,正確的研究思路,合理的選擇標準以及相應的方法。但無論對于哪一種評價來說,根據目標要求建立的指標體系,既應是評價的尺度亦是準則。由于評價對象的復雜性,導致評價指標的多樣性,同時各指標之間還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評價指標的選取是評價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對系統進行評價的必要前提,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可能會導致不同的評價結果。論文大全。因此,建立一套層次清晰、關系合理的指標體系,是保證評價成功的前提。

2. 公路運輸服務系統評價指標體系選取原則

評價指標選擇合理與否,不僅會影響評價的可操作性,而且還會對評價結論的適用性產生影響,參考現有的評價理論與方法中指標體系的要求與原則,確定構造公路運輸服務系統評價指標應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與全面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無論是元素還是指標結構,從指標篩選到計算方法都必須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對評價起到指導作用。論文參考。同時,評價指標體系應力求從不同方面全面客觀的反映評價對象。論文大全。

2.系統性原則

將公路運輸系統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置身于社會經濟大系統之中,并從這個大系統中研究公路運輸服務體系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問題。論文參考。不可孤立的研究公路運輸服務系統的指標,而應通過所設計的指標體系,系統的反映現象中的內在本質。

3.可操作性原則

指標體系的作用只有在進行有效評價的過程中才能夠體現出來,這就要求指標體系中的每一個指標都必須是可操作的,必須能夠搜集到準確的數據。對于指標數據搜集困難的指標,應該設法尋找統計估算的方法或者替代指標。

4.可比性原則

對評價對象而言,評價指標體系必須是公平的、可比的。論文參考。評價時,應分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公路運輸結構的共性與個性,盡量選取使用較多又能體現共性的指標,同時以定量分析為基礎并結合必要的定性描述,以提高指標的可比性和可測性,盡量避免選擇有明顯傾向性的、不可測的指標。

5.動態性原則

公路運輸服務的發展,及其與社會經濟的協調、適應在一定時期是保持相對穩定的,但這既是一個目標,又是一個過程,,這就需要在構造指標體系時應充分考慮各項指標的動態性。動態指標能夠綜合反映公路運輸服務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的趨勢和特點。

3.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評價指標的選取是對公路運輸服務系統進行評價的基礎。公路運輸服務體系的優劣最終表現為公路網、車輛和站場與經濟發展適應性的問題。論文大全。基于這一前提,指標體系的建立應在對基礎設施、運輸設備、組織管理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等特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按照上文給出的原則,初步建立公路運輸服務系統評價的若干個評價指標,指標體系如圖所示。

公路運輸服務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4.小結

合理的指標體系建立對于公路運輸服務系統的設計、建設、運行以及管理都具有重要意義,對公路運輸的發展及其與社會經濟的協調適應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公路運輸服務系統的特點,探討了在目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要求下,公路運輸服務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原則與具體指標,為公路運輸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祁衛東,姜紅宇. 公路運輸基礎設施外部性經濟現象分析[J]. 交通科技與經濟,2010-2.

[2] 王志強. 高速公路運輸服務體系配置研究[D]. 長安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3] 王利芳. 道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適應性評價方法與模型研究[D]. 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12.

[4] 任樂. 道路運輸服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9.

篇(9)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和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交通對城市生活質量和環境的影響已日益凸現。解決好城市交通對環境的副作用,對于改善城市環境,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協調城市的良性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按照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需要將環境保護引入城市交通規劃過程,改變傳統的以滿通需求、解決交通問題為唯一規劃目標的規劃方法[1]。

1.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現狀

城市道路交通的狀態直接影響到環境問題,與機動車行駛的噪聲、路面狀態、道路交通擁擠程度,道路兩側環境等關系很大,機動車尾氣排放與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紊亂,交通擁擠關系更是密切。

1.1現狀特點

我國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現狀,歸納起來是車多路少,道路容量不足,交通堵塞趨勢惡化,交通環境污染加劇,公共交通有所發展,機動車增長迅速,私人小汽車迅猛發展,摩托車逐漸受到限制,自行車出行比例有所下降,軌道交通將承擔重要角色[2]。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區交通問題加劇,更有惡性循環的趨勢。

1.2交通不暢的原因

交通不暢的原因歸納起來是,城市道路系統不能適應機動車迅速增長的需要,城市道路設施建設不能與城市發展同步,同時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區域交通與區內交通協調不力,城市規劃和交通規劃缺乏大地區范圍的思考,交通管理落后,政策與體制尚不不健全,相關的科學技術研究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軟件建設落后。種種原因導致了現在我國城市道路交通擁擠不堪,環境惡化等問題。

2.城市道路交通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

城市道路交通對環境的主要影響有空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土壤和地面的污染以及道路對周圍景觀的影響[3];除此之外還必須考慮道路交通對動植物、人文環境以及社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其中,機動車尾氣造成的空氣污染對城市生態環境危害最大。尾氣污染具有滯留性,短期不易消除,同時其對人體的危害又具有長期性,容易導致癌變。

尾氣污染就現狀來看已經非常嚴重,引發尾氣污染加劇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與車輛本身的技術有關,二是與車輛運行狀態有關。其中,城市交通的影響因素非常大,交通管理,交通控制,道路系統等等均與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關系密切。交通量的迅猛增長,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失調,對小汽車的使用管理政策模糊,皆會導致機動車尾氣排放量的加大。因城市規劃、城市布局不合理、道路系統紊亂,引發城市交通聚集,導致交通擁擠,使車輛經常處于非正常行駛狀態,經常處于啟動、制動和怠速狀態,增大了排污量。

3.城市交通環境問題的對策

從治理交通污染的角度,應當采取綜合治理的措施,多點開花,互相協調,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控制交通污染的整治體系,將有利于城市環境的改善。

3.1城市道路系統優化

我國城市道路網格局多已形成,調整難度非常之大,應建立完善的軌道交通網,以彌補道路網的不足。碩士論文,交通環境。。同時應打通道路網結構中的不良節點,優化結構,消除蜂腰、瓶頸地帶,改善布局,合理建設與調整停車場的位置,實現動靜交通協調發展。道路系統的建設與優化會刺激交通量的增長,為了城市的生活環境,應當在城市道路建設達到一定容量之后,停止新道路設施的建設,改而采用其他手段改善城市交通。碩士論文,交通環境。。同時,道路的改造和修建,其功能設計應充分考慮到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而不是以小汽車的需要為主。道路的修建是有限度的,達到一定的限度之后,就應當通過控制交通總量,加強交通管理限制小汽車的使用,降低小汽車的方便性,阻止交通量的繼續增加。以解決城市交通擁擠、環境惡化等問題。

3.2交通總量控制

道路的修建會刺激交通的生成,因此靠修建新的道路來解決交通問題,是沒有出路的,必須進行交通總量控制。碩士論文,交通環境。。

① 機動車擁有量控制。可以主要從車輛擁有稅、車輛定額配給、停車庫配建指標、車輛的標準和等級等多個方面考慮,從而減緩車輛的增長,為基礎設施的改善贏得一定的時間。

② 機動車使用控制。主要可以采用非經濟手段、基本價格手段、地區價格手段和利用停車以靜制動加以控制。對于交通總量來說,機動車使用的控制要比機動車擁有量的控制更為有效,使用的不便會消減小汽車的潛在購買欲,同時減少了出行。

3.3交通結構優化

交通方式結構優化的目的是引導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轉化,向污染更小的交通工具轉化。

3.3.1發展公共交通與公交優先

在完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當公共交通的舒適性、可達性、價格等與小汽車相比,有相當競爭力的基礎上,才能奏效。現階段,人們之所以不愿意乘坐公交的原因,主要在于:換乘麻煩、車輛擁擠、環境差、車速慢、效率低等。因此發展公共交通的重點在于解決可達行、效率、舒適性、方便的問題,同時,有意識地擴大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出行的時間差、價格差和服務水平的差距,鼓勵車輛共乘,限制小汽車的使用,從而提高公交的競爭力。此外,仍需加快公共交通基礎建設的步伐,為公交優先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給予公共交通充分的優先權,加大城市規劃中公共交通規劃的力度,優先考慮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擁有方便、快捷有相當競爭力的常規公交網。碩士論文,交通環境。。

3.3.2保護自行車與行人交通

從確保人身安全的角度來講,行人、自行車是需要特別保護的弱勢群體。自行車和步行是一種環保的交通方式,盡量減少私人汽車的使用,提倡鼓勵步行、自行車交通的發展,對于解決交通環境問題,有相當的作用。一般而言,自行車適合出行距離在0.5~3公里之內的短途交通,大于5公里以后則應讓位于公共交通。因此應加強自行車在短途運輸中的作用,為其提供良好的出行條件。在自行車出行量較大的地域范圍內建立自行車為主的道路網絡,自行車專用道等。

3.3.3 發展電氣化交通

電氣交通以電為動力,屬于零排放。碩士論文,交通環境。。產生電力的能源可以有多種來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有較大的選擇余地。電氣化交通電力驅動,無污染,噪音小,是解決交通污染的高效交通方式。碩士論文,交通環境。。軌道交通成為公共交通的骨架[4],可以大大緩解城市交通的污染加劇、交通擁擠等問題。

3.4交通系統管理與交通控制

充分應用新的智能技術,實現交通管理與控制的現代化,積極引進智能交通技術。實現城市交通流的良好運轉,盡量實行交通流的無阻礙流通[5]。然而,在交通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一個運轉良好、高效、通暢的城市交通系統,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交通的順暢會吸引小汽車交通的增長,最終必然導致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交通管理上的各種手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交通,但對于最終的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來說,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因此,對交通流的控制必須同其他的綜合措施相結合,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3.5宏觀政策建議

城市交通中的環境問題,在我國現行體制下,只有上層建筑有了突破之后,具體措施才可能得到有效實施。為此必須對行政管理體制、小汽車的發展政策、立法執法、宣傳教育、科學技術、交通相關政策、市場手段等宏觀領域進行充分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對策。

4.結束語

交通環境問題的解決往往和交通擁擠、交通事故等交通公害問題有著一致性,而且其對于整體的城市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任何單方面的對策都很難起到相當的作用,只有相互協調起來,才能有大的效果。總而言之,只有整體的綜合治理對策才能更為有效的解決城市交通引發的環境問題,實現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羅阿玲.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可持續交通規劃[J],資源與人居環境,2006(04S):21-22.向凱,

[2]李國芬,葛文璇,楊濤.淺析城市道路的使用對城市環境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7,33(17):343-344.

[3]龐威,劉慶武.交通公害與環境保護[J],中國科技信息,2005(5):103.

[4]顧群,顧尚華.大城市發展快速軌道交通的深遠意義[J],城市公共交通,2004(4):22-23.

篇(10)

中圖分類號: U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道路的暢通是城市正常運行的前提和保障,對于一個城市而言道路至關重要,在城市建設中市政道路施工質量也越來越被受到重視,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城市道路的暢通。正是因為如此,市政道路建設工程才顯得如此的重要。一般來說市政道路的施工程序并是相對固定的,但是每個城市的規劃都不同,但是我們必須考慮的是每座城市的具體情況。我們在施工的時候不僅僅要保證施工的安全進行,還要保證城市道路的暢通,這是十分困難的工作,有時候正是為了這些因素而導致無法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即使如此,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也存在著一些較為常見的通病,這些通病嚴重的影響了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如何來確保市政道路的工程質量已成為當前市政施界普遍探討的課題之一。我需要做的是對工程進行分析,結合實際設計出來最有的方案,根據所設計的方案,合理的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對質量進行全面的控制,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道路施工的質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

市政道路建設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其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從整體的觀念出發,協調各種影響的因素,使其整體環境最有利于我們施工。在此我們主要介紹以下幾點主要的影響因素:

1.工程設計是工程的藍圖,是工程科學合理的前提,所以工程設計對工程的質量有著十分大的制約作用。工程設計是工程開始的第一步,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高質量圖紙設計那么就不可能會建造出來高質量的工程。在設計的時候設計師必須因地制宜,選擇合適具體環境的設計理念,并作出優質的設計方案。在這個方案中各種數據必須準確無誤,結構必須科學合理。如果設計方案中存在明顯的缺陷,那么必然會以后留下無法彌補的質量隱患。

2.施工的組織設計和具體的施工工藝是施工靈魂,它們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施工單位應該根據設計圖作出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組織設計必須交給監理單位審核,審核通過才可以使用。在構思組織設計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他的一些影響因素,比如市政道路可能受到征地以及拆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施工單位還要以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地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3.施工人員是工程實施的執行者,理所當然工程施工人員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必然的。于此同時監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和要求也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合格的施工技術人員不僅僅要能十分熟悉工程的具體情況,包括設計意圖和一些施工的要求,還要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施工。同時,施工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還要注意觀察,認真的思考。及時的發現施工過程中出場的問題,并且及時的向監理單位或者設計單位反映具體情況,為保證整個施工的順暢進行作出自己的貢獻。

4.工程造價對工程質量具有很大的制約因素。目前,工程招投標的方式已經在建筑行業得到推廣,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選擇施工企業,但是由于評標方法和建設單位對低報價的熱衷,造成中標價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價。施工企業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能夠盈利,往往會降低質量標準、偷工減料。所以建設單位應該制定合理的工程限價,選用合理的評標辦法,有效提高工程質量。

5.工程材料的質量對工程質量至關重要,工程材料可以說是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所以對工程材料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們辨別材料是否合格主要是檢查材料的檢驗合格,與此同時還要留意材料的運輸、保管是否恰當等,因為這些都可以直接影響到工程材料的質量。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1.制定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合理的道路設計方案是工程高質量開始的保證,市政道路的圖紙設計要求是相對較高的,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從實際出發,具體的考慮施工區域的施工條件,尤其是地理條件。設計是必須結合城市的其他設施,比如城市的排水系統,電力設施或者是燃氣、通訊線路。因此,建設單位在作整體設計時要與其他單位保持良好溝通和聯系,協調好各個單位間的關系和利益。與此同時結合本城市的近期規劃和長遠期規劃,盡可能讓設計單位交出高水平的設計方案。

2.提高施工參與者的質量意識,道路施工的參與者是多方參與的,提高參與者的質量意識,要從管理者著手,逐級強調核實。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樹立質量第一的的工作觀念,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做到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另外,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責任到人的管理辦法。同時強化監理單位的質量審核要求,以高水平質量要求所有員工,工程的各方參與者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必然會帶動道路質量的上升。

3.道路施工材料質量及性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和壽命,所以我們在選擇材料時要嚴格的遵循相關的審批程序。對工程材料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必須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質量檢測體系,遇到有質量問題的材料堅決不能使用,而且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還要定時的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測,以保證用于施工材料的質量能符合工程要求。

4. 充分發揮工程監理作用在市政建設項目中實行工程監理制度對規范施工行為及保證工程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建設單位應在合同中明確監理工程師的職權和責任,使監理工程師能科學、公正、獨立的開展工作,按圖監理。除此以外,現場監理工程師要做好質量監控,準確確定質量控制點,保證工程的總體質量,做好施工過程的旁站監理,若發現施工單位有不規范施工行為時,必須及時制止并發出整改通知書。

四,結束語

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出現問題這是比較常見的,我們首先要正確的對待這一問題,相關部門要在思想給予高度的重視,及時的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原因,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措施來解決。措施必須符合實際情況,應該從設計及施工等各個方面全面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成市政道路工程高質量。同時,要進一步的明確質量責任,不斷的規范作業流程,具有精益求精的施工精神,這樣方能有效的確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余波 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探討 [期刊論文] 《江西建材》 -2011年3期

[2]曾水明 論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博覽》 -2010年30期

[3]王偉權 混凝土在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的分析 [期刊論文] 《民營科技》 -2011年12期

[4]張美領 綜述道路施工過程中的粉噴樁質量控制要點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博覽》 -2010年9期

[5]鞠寧松 龔坤 如何加強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8期

上一篇: 網格員消防安全 下一篇: 派出所三等功事跡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