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1: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歷史學博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大多數學生對理論課認知錯誤,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為數不少的大學生認為現在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講求務實,而理論是務虛的,市場經濟需要的是專門人才,能掌握過硬技術就行了,理論枯燥死板,沒什么用處。廣播電視專業的學生更是認為,會拍會剪,懂技術就行了,不需要什么理論基礎。所以上課時很多學生都熱衷于扛著機器到處去搶新聞、去拍新聞。事實上,廣播電視專業及廣播電視新聞學是研究廣播、電視及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媒介新聞信息傳播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的新聞學應用專業,廣播電視專業的培養要求中就提到“學生主要學習基本原理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學、以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見廣播電視專業對學生的要求是理論與實踐并行,用廣電、新聞學的基本理論打基礎,樹立專業意識和素養,是掌握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否則就是“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大多數的學生都意識到了廣電實用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對理論卻不重視。上課不聽,認為理論毫無用處,與實踐無關,割斷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而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1.2學習的性質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學習是一種緊張調動身心的活動,在這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累、緊張及不適,這是學習的固有屬性,這就使得學生更傾向于休閑娛樂,而很少主動學習,而課堂學習又進一步加劇了一些被動性,使學生更難進入學習狀態。這時候,就應該發揮教師以及教學方式的優勢,但是,現今還有許多教師堅持傳統教學方法,比如上廣播電視新聞概論時,他們還是以書本和自己的教案為基礎,死扣書本、教案,案例枯燥老舊,形式沉悶,感染不了學生,在廣電這個與媒體有關的專業,很少或甚至不用新媒體呈現,有些教師最多只安排了ppt,這樣的教學方式打破不了學習的消極性質,無法令學生提起興趣,更別提提高課堂效果,這時候,就難免會有學生會開小差了。
1.3學生缺少課堂學習自,主體地位被忽視
許多課堂和教師都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被灌輸者,有些教師在上廣電新聞概論的時候,總是自己“獨霸”課堂,無論是理論還是案例,都使學生像是一個旁觀者和被迫接受者,這樣學生當然找不到在課堂上的存在感,從而對課堂失去興趣,消極對待。理論課與實踐課最大的區別在于,實踐中,學生可以自己動手,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質,能激發自己的興趣,而理論課則不然,全是概念和硬知識,使學生很難找到學習的,這時,教師如果不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效果將會越來越消沉,最后甚至發展到學生對老師產生看法的地步。
2影響廣電專業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因素
從上面存在的幾個問題,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若干影響廣電專業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點。
2.1廣電理論課本身的性質
上文也提到過理論課的特殊性。但廣電專業相對偏于實踐,所以很多學生的興奮點在于實踐,加之廣電理論課自身的相關知識都能在實踐中或多或少進行學習,這些因素使得廣電理論課更加形同“雞肋”。
2.2教師的自身因素及課堂影響力
這一因素是最重要的。常言道“沒有笨學生,只有笨老師”,老師對學習、尤其對課堂的影響至關重要。老師對課堂的態度,老師的性格及課堂策略都至關重要。廣電專業理論課作為人文社科類課程,要更加凸顯人情味,老師在強調新聞的人情味和社會責任時,如果能用自身獨特的方式和形式,就會極大提高課堂影響力,從而提升課堂效果。
2.3社會學環境的影響
當然,課堂效果出問題,不只是課業本身、老師甚至是學生的問題,更主要的是社會大環境的熏陶。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整體忽視理論,有些人只有在實踐中碰壁后,才意識到理論的重要性。當前社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人們越來越現實,越來越不注重學習理論,甚至輕視理論,這大大地影響了理論課堂的學習效果,因為,毒已入心。
3提高廣電專業理論課課堂學生積極性的方法
3.1利用多種手段構建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
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首先要在課堂教學方法上下功夫,避免傳統理論課教學的枯燥、沉悶,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的固定模式,創建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對于廣電專業來說,更需要利用多種手段,多種媒體形式,使課堂內容更豐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興趣?!案咝дn堂”這個詞,在中學階段就已經提出來,意在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在大學廣電專業理論課中,甚至是所有大學課業中,“高效課堂”也彌足重要,它能夠很好地調動各方面課堂資源,盡可能大地影響和調動學生積極性,感染學生,這在傳統課堂中是沒有的。學生在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上,能夠接觸到理論的另一面,同時教師利用自己的功力和人格魅力,使得理論煥發新生。構建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關鍵是利用多種手段,用多種手段來表現理論課的魅力,吸引學生,這不僅僅限于用個多媒體,用個ppt就行了,這只是表面的教學工作,最主要的是廣電專業老師,要會利用新聞、電影視頻,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如在上廣播電視新聞概論的時候,授課老師可以播放與內容相關的影片和音樂,當講到各種電視類型及發展史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CCTV、BBC等著名媒體所制作的相關紀錄片,在講到中國電視的發展史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在歷史上很重要的作品片段,在講廣電制作的理論課時,可以利用對比影片的方法來解釋畫幅、鏡頭等相關知識,講到電臺相關知識的時候也是一樣,可以用幾個典型的國內外電臺節目,如《美國之音》和《央廣之聲》來說明電臺節目相關的理論知識,在講到新聞理論及新聞關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名家講座和專題報道來提高學生注意力,可以利用主旋律音樂來烘托氣氛。教師在上課前和上課間隙,也可以播放一些時下流行的歌曲和娛樂視頻來調節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在上到一些與廣電歷史和時代性有關的理論課時,教師甚至可以找出自己以前收藏或保存的相關物品,比如磁帶、老式收音機等,展示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這段知識和歷史更感興趣。廣電專業理論課雖然是理論,但與實踐有極大關系,教師可利用相關案例,關注和表現時下熱點問題,并結合語言的組織,幽默感的把控,講課形式的設計,來使課堂更加豐富有趣,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而不厭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積極與學生互動,提高課堂的自主性
前文提到學生的自以及學生的課堂地位對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影響。每一個人都渴望被重視,都希望在一個特定的場合中體現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在有可能或應該產生存在感的時候,沒有被重視和發現,整個人就會陷入到一種消極、無生機的狀態中,從而對當時環境里的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地位,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關鍵就是積極與學生互動,我們在上廣播電視專業理論課的時候,要會就概念和案例跟學生交流互動,走下講臺,傾聽學生的話,傾聽學生對這個媒體和與這個媒體相關問題的看法,讓學生都重視課堂這一段時間所討論的問題知識,讓學生對這個知識發表見解。課堂討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它能讓自完全抓在學生的手里。通過知識和案例的小組討論,學生能融入課堂,找到存在感,激發學習的興趣。廣電教師還可以進行隨堂小訓練,提高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參與度。比如講到廣電編輯時,可以讓大家隨堂寫東西;講廣電的特點時,可以讓同學談談自己與廣電的小故事等?;雍驼n堂討論,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3.3引導學生對理論產生重視和理解
理論是枯燥的、無味的,但這只是它表面性質的表現之一,實際上,理論在人類發展史上起著重要作用。理論推動實踐,有多少大事都是在優秀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成功的,就以廣電專業理論來說,從事廣電事業,只懂技術,不懂得廣電的發展脈絡、基本原理、理論體系以及現狀,是很難在實踐中取得成就的,只懂技術不懂理論,在廣電體系里難以生存,因為廣電的基本工作,比如攝影、剪輯都有一套嚴密的理論嵌套。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清現實,注重理論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多看一些專業類書籍,同時引導他們關注時事,關注與廣電專業相關的現實事件,讓他們將事實與理論相結合,更好地理解理論,體會理論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讓他們理解理論,不討厭理論,從而提高他們在理論課堂上的積極性。
4總結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良好的課堂效果是教學成功的一半,課堂效果提升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在現代這個教育環境、社會環境復雜因素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更要注重調動廣電專業學生課堂積極性,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自己在課堂這個教學的主陣地上樂于、勇于打好屬于自己的硬仗。
作者:李杰鋒 單位: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進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理論課的教學思考[J].電影評介,2014(18).
在近幾年來,廣播電視大學開始實施了學分制、自主選課的形式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籍管理工作作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教學手段。
二、注重學籍管理的系統化
教務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都離不開學籍管理,和學校的各個部門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應該注重學籍管理的系統化,使學籍管理工作逐漸向著獨立性和開放性的方向發展。注重學籍管理的系統化,有助于增強學校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發揮其協調功能,有利于學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廣義上來看,學籍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將獨立性和開放性有效的結合到一起,也就是達成各個部門之間合作的默契。從狹義上來看,學籍管理系統工作是相對獨立的,通過進行細化,貫穿學籍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中,例如,利用計算機對象學生的學籍進行詳細記錄和管理。注重學籍管理的系統化,可以完善學校學籍管理系統,使各項信息更加詳細,同時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籍管理,有利于及時操作,并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
三、創設和諧的校園環境
創設和諧的校園環境是新時期的廣播電視大學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和諧的校園環境主要是以學生為主,在教學中公平對待學生、增強師生之間的交往、實現和平共處的目標。
和諧的校園環境尊重學生自身的權利,能夠表明學生的生活態度,給學生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主要讓學生對自己學籍的重要性有個深刻的認識,當學生在學校期間犯錯誤時,可以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學生的學籍和個人檔案沒有不良的記錄。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學籍管理制度
1.1學術博客的信息組織研究
目前,學者主要針對學術博客的信息組織模式、信息組織技術的應用等展開研究。郎潔華針對搜索引擎、學科信息門戶、數字圖書館信息組織模式進行對比分析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學術博客的信息組織現狀進行調研,發現學術博客信息組織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信息資源質量普遍不高、已有功能與服務存在操作不便等問題、功能與服務體系不夠豐富和完善等;胡娟等指出目前學術博客存在分類類目設置不全、標簽使用不規范、知識組織脫離語義環境等不足,將主題圖技術應用于學術博客知識組織模型的構建,為學術博客知識組織提供有力的支持;吳丹等剖析了學術博客標注的作用,以圖情領域為例,對中英文學術博客的社會標簽與主題詞表進行對比實驗,顯示社會標簽與受控主題詞的重合率不高,為實現學術博客標注的規范化需要編制規范詞匯列表、建立標簽推薦系統;湯亞芬等選擇圖情領域學術博客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圖情博客領域本體,實現了對博客資源的語義描述和系統檢索。學術博客是一種網絡學術資源,其信息組織所要實現的規范標簽、語義檢索等尚沒有實現,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1.2學術博客知識交流研究
在網絡環境下,知識交流是學術博客的首要目的,其具有相對開放性、“多對多”交互方式,這些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知識交流方式的缺陷,甚至和傳統知識交流方式相結合,共同為學術交流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在學術博客知識交流研究中,學者主要針對知識交流過程與動機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學術博客用戶間的交流是一種自發性的交流,是借助于網絡時代新生的信息傳遞技術與其他博主進行的信息互動。謝佳琳、覃鶴以學術博客知識交流作為研究對象,闡述了學術博客知識交流的整體過程及其主要步驟,包括知識轉移、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王學東等通過關系維和結構維兩個維度構建了學術博客知識交流網絡,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分析了學術博客的知識交流網絡,并且通過收集科學網24位博主委員會成員的相關數據對此進行了驗證。一直以來,用戶知識交流的動機是學者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甘春梅等以社會資本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和公共物品理論為理論基礎,探討了學術博客知識交流與共享行為的心理誘因;王偉軍等以科學網博客社區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私欲、人際信任等顯著影響用戶的知識共享,這里的知識共享行為包括撰寫、瀏覽、評論;而黃原原則主要分析了影響學者發文的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動力因素包括交流的需要、自我能力展現、個人知識管理和開放存取意識,阻力因素包括知識產權問題、科研考評因素和網絡不穩定。用戶參與學術博客主要是為了學術交流,除了和評論兩種交流途徑外,學術博客中的鏈接也不容忽視。鏈接類似于學術論文中的引文,Thelwall對此進行了類比,發現了4類鏈接動機:所有權、社會性、一般導航、無理由。學術博客促進了知識轉移的實現。Zhao分析了博客中的知識分享網絡和知識轉移,討論了學術博客中知識轉移的實現,發現知識在學術博客中轉移的可能性更大,學術博客的知識轉移也存在一定的障礙,內容不規范、語言障礙等;胡昌平等認為學術博客的博主與知識接收者應該在雙向溝通基礎上實現知識的傳遞過程,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學術博客內容的規范;張玥等則以圖書館學、情報學領域博客為例,通過核心-邊緣分析方法界定虛擬群落,描述群落結構,分析此群落中成員的彼此關系,認為基于話題的聯系在節點的聯系中是一種相對較弱的聯系。雖然學者們逐漸趨于利用博客進行專業方面信息的交流,但國內外學者之間很少通過博客進行交流,國內與國外交流網絡的密度也存在明顯的差距。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環節。劉楓探討了學術博客知識共享的模式,從網絡用戶行為的角度分析了網絡用戶對知識共享的影響,得出網絡用戶的知識共享障礙,為以后構建基于學術博客的知識共享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但還沒有對知識共享模式進行實證研究。從現有研究可以看出,學者對學術博客知識交流、知識轉移、知識共享關注較多,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目前還沒有針對學術博客知識創新的研究,這為未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2個人知識管理在學術博客中的體現
2.1科學網博客
科學網博客社區是實施實名制的虛擬社會網絡社區,博主身份主要是科研人員、高校教師、技術人員等高級知識分子,定期地在博客首頁推薦關注較多的話題,是典型的跨學科學術共同體。
2.2學術博客中的個人知識模塊
在學術博客中,用戶個人知識管理是對博客平臺的知識進行獲取、存儲、吸收、分享等處理過程,包括自身外化的知識和從博客平臺獲取的知識。在大眾創造內容并彼此交互的學術博客中,用戶處在一個多維的信息空間中,信息資源得到極大的豐富和補充,文字、圖片、鏈接等信息繁冗復雜,信息迷航很容易發生。在科學網博客中,網民在注冊為科學網用戶時,需填寫本人研究領域并進行實名制注冊,博客服務提供商根據用戶的學術名片對其進行聚類。
2.3學術博客用戶的個人知識管理過程
學術博客用戶的個人知識管理是指對自身所關注的知識在獲取、吸收等方面進行管理。信息源的選擇是個人知識管理的出發點,博客用戶通常根據個人的研究領域、興趣等進行信息源的選擇和過濾。博客服務商為用戶提供網站搜索,方便用戶根據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學習工作需求、興趣愛好等自主地選擇所需信息源。在科學網博客中,用戶采用實名認證的方式注冊,注冊時需要寫明自己的研究領域,形成自己的學術名片,博主之間可以相互建立好友關系,形成個人所選取的信息源。用戶通過學術博客獲取信息。博客屬于用戶交互式應用,學術博客是學術用戶借助于博客平臺生成的內容,網絡用戶可通過博文搜索、加為好友、學術名片等獲取自身所需信息。學科分類、群組等功能為學術博客用戶提供了更加廣泛的搜索與獲取信息的渠道。學術博客具有開放存取的特點,這恰好能滿足網絡用戶的需求,對促進學術交流、資源共享和科學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用戶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組織。信息組織是為了使隱性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隱性化而對知識客體進行收集、整理、分類、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組織化過程及其方法。在科學網博客中,有個人博客和機構博客兩種類型,主要的信息組織方式是分組,用戶通過對好友分組,使具有同一興趣的好友或某領域的學習共同體聚合在一起,以劃分信息動態。博主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相應的群組。博客好友之間的信息交流。博客是一種社交類平臺,交流互動是網絡用戶參與博客社區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博客社區賴于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在學術博客中,博主可用多種方式參與交流、分享知識,例如評論某條博文、發送消息給好友等,在交流溝通中強化與好友的聯系,保持知識的傳播效率。通過學術博客實現知識創新。網絡用戶個人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知識創新。知識創新可能來自于知識擁有者之間的交流互動、知識共享以及自身對所獲取知識的內化、外化的循環過程。博客社區的多重功能為知識的循環提供強大的支持,知識擁有者可通過發文、分享等自愿、無償貢獻自己的知識,比如用戶將所獲取的知識分享到QQ空間、微博、微信等其他社交平臺實現知識的再次分享,從而加快知識的流通;通過對同一博文展開評論而實現知識的交流互動,通過個人知識管理,基于自身的知識結構,對所獲取的知識進行內化、加工,進而轉化為個人所擁有的知識;最后,借助于博客平臺,用戶通過發文、討論等形式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外化為新的知識而被傳播、共享。在這個循環過程中,知識貫穿于個人知識管理的始終,用戶最終是為了實現知識的創新。在學術博客平臺中,用戶利用信息的過程正是個人知識管理的過程,包括信息源選擇、信息獲取、信息組織、信息交流、知識創新。反映了網絡用戶在科學網博客中的信息行為。
2.4學術博客用戶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社交關系分析
學術博客為博客用戶提供了全新的互動平臺,用戶間的知識共享是用戶在知識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的知識互動。邱均平采用了鏈接分析法和社會網絡分析法,通過博主-好友互鏈的二模網絡結構分析,發現基于好友鏈接的互動關系廣泛存在,通過共鏈分析,發現好友群體中最具影響力的博主。在學術博客中,因博客知識是以用戶為載體進行傳播的,故對社交群體的管理是對其個人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科學網博客中,用戶與信息是一個共同體,用戶間的互動是一種信息機制,借助于學術博客平臺得以有效運轉。在個人知識管理過程中,用戶要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管理,首先是對博客中的社交關系進行合理的管理??茖W網博客用戶知識互動主要通過加為好友、加入群組等功能來實現。加為好友是博客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的行為,需要得到對方的審核通過才能發送消息。群組將具有共同研究領域或共同興趣的博客用戶聚集起來。博客注冊用戶之間通過成為好友實時地獲取信息??茖W網博客中,網民要想成為博客用戶,需實名制注冊,每個用戶都擁有學術名片,一般來說,注冊用戶會根據其他用戶的學術名片選擇好友,比如情報學研究領域內的用戶更傾向于關注本學科研究領域內的用戶,即學術名片便于用戶定位個人所需信息。加為好友是科學網博客中最直接、最便捷的社交方式,也是知識獲取與傳遞最快速的手段,故有選擇性地加好友、加群組是在網絡社交過程中進行知識管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科學網博客平臺中,注冊用戶均可信息,內容更新速度迅速,信息繁榮復雜,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因此,博客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最值得學習、最需要了解、最值得借鑒的博客用戶加為好友,對博客信息進行有意識地篩選和過濾,節約獲取最有價值信息的成本。
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環境歷史與人類文明”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在天津舉行。該論壇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在南開大學研究生院指導、眾多兄弟院校大力支持下,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生態環境史研究中心組織舉辦。是為中國環境史學科領域首次全國博士生學術聚會。
本次論壇下設“環境問題的多學科關懷”“環境·空間·社會”“動植物資源與人類活動”“環境·水利·經濟”“外國環境史探研”“環境史理論方法與史料整理”等六個主要議題,共收到學術論文36篇,來自18個高校、科研單位包括歷史學、人類學、哲學、民族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的60余位博士生參加了交流和討論。論壇邀請美國著名環境史家唐納德·沃斯特、北京大學包茂紅、北京師范大學梅雪芹、中國人民大學夏明方和南開大學鞠美庭、王利華、陳志強、朱彥民、余新忠、付成雙等知名教授,及侯深、夏炎、曹志紅等新銳學者發表專題]講或現場評點。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高國榮研究員還對論壇評獎活動予以了特別協助。與會青年學者和專家、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針對中外環境史研究和當代環境問題分別發表了學術觀點。論壇安排密集、緊湊,氣氛熱烈,取得了豐富的學術成果?,F簡要綜述如下:
1.對當代環境問題的多學科思考
為推動環境史研究的跨學科交流,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尋找學術接口,論壇特別邀請了部分從事當代環境問題研究的青年學人參加。面對當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嚴峻現狀,來自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從專業角度為應對現實的生態環境危機給出了自己的專業見解和多角度的剖析。蘭州大學王蘭以青海省河南縣為例,提出建立新型的合作經濟組織——牧民專業合作社對于有效地對抗自然災害、更好地保護草場的意義。南開大學王瑜闡明了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關鍵是要建立起“政府為主、市場為輔、社會廣泛參與”的環境保護機制,進一步完善現代環境倫理觀。南開大學王舒鴻認為必須采用有效措施加大對中西部省區環境問題的政府規制,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中國環境效率整體提升。廈門大學周飛考察了新世紀以來以滇池為重點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過程。云南大學和六花通過對云南麗江、大理、楚雄三地傳統農耕方式和血吸蟲病流行關系的研究,來考察云南少數民族農耕文化中的環境疾病觀。
2.關于外國環境史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的世界史研究者在環境史理論、方法的引介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與此同時,有關世界環境史的實證研究也正呈現豐富之勢。北京師范大學施雱以二戰后美國畜牧養殖業濫用抗生素問題為中心,考察了其造成的嚴重公共衛生后果,并分析了問題的原因。北京師范大學王玉山認為殖民時期美國東北部移民的殺狼行為,不但滿足了其生存需求,也通過傳說承續了傳統,并制造了英雄殺戮惡棍的正義,使其精神需求得以滿足。廣西師范大學劉榕榕總結了公元6世紀爆發的“查士丁尼瘟疫”復發的特征及其影響,認為瘟疫的不斷復發令拜占庭帝國遭受了沉重打擊。北京大學喬瑜認為在殖民背景下,“干旱說”被作為關鍵詞寫入了澳大利亞的白板論,用以證實殖民地開拓的正當性。北京師范大學嚴玉芳以美國資深環境史學家卡洛琳·麥茜特為例,認為她的研究在宏觀上比較全面、清晰地展現了性別與環境關系]化的歷史脈絡。首都師范大學杜憲兵考察了19世紀的印度霍亂,并就其流行模式進行了分析。
3.關于歷史上的動植物資源與人類社會生活關系研究
作為生態環境重要組成部分的動植物資源,對于人類文明而言必不可缺,這方面的議題在本次會議上得到了重視。復旦大學黃權生考察了武陵民族地區森林變遷的歷史過程。北京大學李欣指出秦漢時期社會常規性取材活動可分為薪炭消耗和材木利用,兩漢社會頻繁的自然災害亦與此緊密相關。石家莊學院趙九洲考察了明代華北的燃料危機,并就其產生的原因、社會影響、社會應對進行了分析。復旦大學張蕾認為早期江南的野生水竹資源十分豐富,對宋元文人宅院產生了重要影響,曲水修竹成為經典的造園法式。北京大學羅瑋主要針對元明時代中央政府所頒布關于樹木保護各項法令政策進行梳理。復旦大學徐文彬考察了明清福建地區的虎患,并就其產生的原因和社會影響進行了分析。
4.關于水資源以及相關作物種植、水利設施、水利工程研究
清華大學王炳文對中古時期敦煌吐魯番水利研究學術史進行了整理。南開大學方萬鵬就水磨在中國起源的時間問題、唐代官方水碾硙政策的轉變以及五代、北宋時期水磨發展的新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杜新豪考察了明清畿輔種稻運動的生態背景,厘清了先前畿輔種稻史中的若干觀點。南開大學朱華就隋唐時期關中水資源狀況進行了研究。南開大學劉小朦梳理了金元以來張家口壩上地區的鹽湖周邊生態與人類活動的歷史變遷。廈門大學許博考察了清代“石羊河”名及其指向,認為其名的出現,與下游鎮番縣河源水權觀念的興起存在密切關聯。復旦大學穆俊研究了1930—1937年間綏遠省大黑河水利工程計劃。
5.關于居住空間和區域生態環境變遷研究
南開大學張野認為以貴族為主體的游閑者與以苑囿為中心的游閑空間之間形成了明顯的文化互動。陜西師范大學劉興成提出隋大興城官員貴族住宅空間分布呈現明顯的西密東疏特點,此格局與城市地形地貌有關,受風水觀念影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榮華剖析了“含沙射影”一詞從漢到唐詞義的變化,認為這種變化反映了漢唐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的變遷。陜西師范大學聶傳平考察了北宋政府在對西北吐蕃居地的開發與開拓過程中的人與自然互動。陜西師范大學劉超建以1757—1795年天山北路東段屯墾為例,探討了在國家政策下所進行的移民開墾—農耕技術選擇—生態環境變遷三者之間的相應機制。上海理工大學劉振華在生態史的視野下考察了近代南陽盆地社會生態衰敗的過程。西北師范大學雷興鶴認為清代幾百年間,甘肅隴東地區的經濟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6.環境史理論方法與史料整理
南開大學連雯從環境角度考察中西傳統人天觀之差異。南開大學潘明濤評介了加州學派、裴宜理和周錫瑞等人的研究中如何將生態環境因素納入歷史尺度的考量中。南開大學陳林博考察了威廉·克羅農對單向度“自然—文化”觀的批判。清華大學張景平介紹了清華大學歷史、水利兩系合作開展的“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獻搶救性整理計劃”相關情況。南開大學曹津永討論了環境史研究中的文化視角。
以上諸議題在會議探討中進一步得到深化,與會人員對于何謂環境史和如何進行環境史研究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作為新興學術領域的環境史,國內的研究一直受到歐美環境史研究的影響,繼續加大相關研究成果的譯介和對海外進行實證研究是當前研究必不可缺的一環。另一方面,如何汲取、融匯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資源,結合中國實情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環境史研究,亦是我們急需解決之事。
“談判”意為“多邊或多邊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或彼此間的爭端舉行會談,以求達成協議”圍繞爭端展開,突出沖突性。在勞動關系領域中預示了工人集體和用工單位之間是不友好的、是對抗的。其次追溯到集體談判概念產生的19世紀中葉的西方資本主義的現狀中可知,集體談判之所以產生,是工人在不斷地被壓榨和剝削的現實下,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選擇,“集體談判”實質為抗爭。因此,不論是從字義理解,還是結合實踐基礎,“集體談判”的指向非常的明顯,一方面指明了談判主體的間的關系是對抗的;另一方面指明主體間的談判行為是斗爭性的。>>>>>大數據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影響研究
據了解,鞠川陽子已聘請了律師,并向復旦大學和銷售論文的“中國知網”提出巨額賠償要求。復旦發言人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這是她的權利”,學校將積極應對。
■ 焦點
1 復旦是否向網站出售論文?
復旦大學承認,鞠川陽子的論文確實提供給了“中國知網”,但“完全出于學術公益服務的目的”。論文稿酬由作者直接向雜志社領取。
復旦在聲明中介紹說,2007年復旦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簽訂協議,加入《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建設。該電子雜志社由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成立、教育部主管。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由該社“中國知網”實施網絡出版。
鞠川陽子提供了一份交涉錄音,其中一男子說,“中國知網提供的費用,研究生院也是拿不到的,而是交給了學校,不再給到學生個人”。鞠川陽子據此認為,這在事實上構成了學校出售論文。
復旦發言人說,有關人員不了解實際情況。學校與中國知網只有一筆論文采集費,“除此之外沒有金錢往來”。這實際上就是中國知網給學校的成本補貼,每本論文10元錢”。
2 雙方是否簽訂“保密協議”?
鞠川陽子介紹說,她在2009年10月完成復旦碩士學位論文,并同復旦簽訂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協議。
她說,“現在復旦極力否認保密協定有效性,如果今天不承認,那就應該在入學時候就告訴我”。
但復旦發言人表示,如果學生要申請論文保密,必須是在論文開題時便同導師一起向學校提出。而鞠川陽子是在論文完成后向圖書館遞交論文時才提出申請?!皩τ谏嫦右C艿膬热荩怯袊栏褚幎ǖ?。從申請單上看,鞠川陽子只是簡單地填寫了保密緣由為‘公司機密’,并勾選了‘絕密十年’,圖書館在看到該申請后,沒有看到學校的涉密認證,認為不符合規范,便沒有批準她的‘保密’申請。”鞠川陽子實際上并沒有與復旦簽署過保密協議。
3 誰有資格認定論文“絕密”?
復旦發言人表示,學校在鞠川陽子論文是否涉密的問題上有過調查結論,不能認為其論文涉密,校內也沒有發現涉密管理違規。如果說有問題,那是校內行政管理服務有不到位之處。
鞠川陽子對“只有學校才能認定保密”的做法提出質疑。她說,“我公司的商業機密為什么需要你認定,我自己為什么不能保護自己的商業機密?”而復旦發言人表示,復旦是根據國家的保密體系走的,這不是學校是否尊重其公司商業秘密的問題,“這涉及現有保密體系銜接的問題,不是復旦所能解決的?!?/p>
■ 連線北京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論文是否涉密由學校定”
昨晚,北大研究生院有關負責人在電話中向記者解釋說,北大也有保密論文,但是否屬保密論文須由學校來定而并不是由學生來定?!霸趯W生確定選題后,就會確定論文選題是否屬于保密論文”。
依照北大《涉密研究生學位論文和博士后出站報告及學位申請的保密管理規定》,研究生學位論文和博士后出站報告劃分為:絕密、機密、秘密、內部、公開,定密申請一般應在論文開題時提出,涉密論文答辯不公開舉行。
另外,在學位論文的保存和使用問題上,北大規定,在無密級的學位論文上,印刷本保存在圖書館學位論文閱覽室,不提供外借但提供室內閱覽服務;為存在館際合作關系的兄弟高校用戶提供文獻傳遞服務和交換服務,并保存交流檔案。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 高中歷史教師過于注重教材內容, 課堂教學就是要求學生記憶書本知識, 忽略了對學生的歷史信息獲取和分析解釋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 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提高對歷史材料的重視,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教學方式, 通過歷史材料的應用, 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今天文學碩士論文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
歷史解釋能力及史料教學分析
史料主要是指歷史材料, 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這兩種, 文字史料主要是指史書、筆記、典籍和碑文等文字材料, 非文字史料包括文物、古樂和建筑等材料。史料不僅是歷史教學的重點, 更是歷史學科研究的關鍵。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高中生需要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 具備獲取與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 而獲取歷史信息則需要應用到史料。由此可以看出, 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具體而言, 史料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可以看作是教材內容的補充和延伸, 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認識, 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主動進行史料的分析, 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觀念, 有助于學生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 從而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歷史素養, 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企業營銷計劃關鍵市場調研分析
歷史解釋最早出現于1942年, 學術界關于歷史解釋始終沒有統一的定義。筆者查閱大量相關文獻, 對歷史解釋進行了如下定義:歷史解釋是指在明確歷史史實和歷史史料的基礎上, 應用相應的理論及方法進行邏輯推理, 從而對歷史事物、現象和人物進行全面分析及客觀評價。歷史解釋能力則是應用理論和方法, 對歷史史實分析與評價的能力。對于高中生而言, 歷史解釋能力不僅包括學生對歷史事物的表述能力, 還包括對歷史史實深刻內涵的分析能力?!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2017版中這樣闡釋:“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 以歷史理解為基礎, 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判斷的態度、能力與方法。”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下, 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 高中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史料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文學碩士論文已經將傳統歷史教學分析完,希望在文學博士論文中,大家能有所更深入認識。
馮?諾依曼從小聰穎過人,興趣廣泛,6歲時,他就能心算做八位數乘除法,8歲時掌握微積分,12歲就讀懂領會了波萊爾的大作《函數論》要義。
馮?諾依曼的記憶力驚人,讀書過目不忘。他對讀過的書籍和論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將內容復述出來。
馮?諾依曼一生掌握了7種語言,最擅德語,他在用德語思考種種設想時,又能快速譯成英語。據說,6歲時他就能用古希臘語同父親閑談。
在計算機領域,他被譽為“計算機之父”。在經濟學領域,他被譽為“博弈論之父”。在物理領域,馮?諾依曼在20世紀30年代撰寫的《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對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化學方面他也有相當的造詣,曾獲蘇黎世高等技術學院化學系大學學位。 30歲時,馮?諾依曼已經是純粹數學學者中的巨人;45歲時,他被全球公認為20世紀最具世界性、最多才多藝、最才思敏捷的數學家。從遍歷定理的第一個有力證明到天氣控制方法,從原子彈的聚爆裝置到博弈論,從一種用于研究量子物理學的新代數學到帶有預先儲存程序的計算機的裝配,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設想。他在格論、連續幾何、理論物理、動力學、連續介質力學、氣象計算、原子能和經濟學等領域都做過重要的工作,被稱為上世紀“最偉大的全才之一”。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他創辦了俄國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由于他淵博的學識,他也被普希金贊譽為“俄羅斯的第一所大學”;他是“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俄國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和詩人。他在俄國的地位,有如伽利略在意大利、牛頓在英國、笛卡兒在法國、萊布尼茲在德國和富蘭克林在美國的地位。
為了躲避繼母的責罵、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機會,19歲的他帶著兩本啟蒙書――《斯拉夫語法》和《算術》,憑著借來的3個盧布,離開家鄉、踏上了漫長的求學之路。他冒充教會執事的兒子進入了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用1年時間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臘文,用5年時間修完了8年的課程,被選派到彼得堡國家科學院大學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國學習采礦和冶金。1736年秋,他進入馬爾堡大學學習物理學和化學,期間精通了德語、法語,后又到弗賴堡學習礦業和冶金學。在克?伏爾夫教授的手下,他學習了數學、哲學、物理學,又選學了化學、力學、礦山測量、水利工程學課程。
他在物理、化學、語言學、文學、哲學、歷史、天文、地質、礦物、航海等領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是一個出色的人文學者,在歷史學、語言學、哲學方面都有研究,被譽為“俄羅斯現代語言之父”,著有《修辭學》《俄語語法》和《論俄文宗教書籍的益處》等。
他在觀測金星凌日時第一個發現了金星上存在著大氣;他創立了熱動力學說,指出熱是物質本身內部的運動,從本質上解釋了熱的現象;他提出了氣體分子運動論,認為空氣微粒對容器器壁的撞擊是空氣產生壓力的結果;他對氣體壓強給以正確解釋,即是空氣質點對器壁撞擊的結果;1741年,他創立了物質結構的原子――分子學說,為俄國的物理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用實驗證明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等,這一發現比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早18年;他是最早應用天平來測量化學反應重量關系的化學家。
他是俄羅斯的“全能才子”,是俄國“文藝復興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萊布尼茨,德國自然科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他的研究成果遍及力學、邏輯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法學、哲學、歷史學、外交學等等,他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他還是最早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人,而他的職業,是一名律師。
萊布尼茨在數學史和哲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數學上,他和牛頓先后獨立發明了微積分。有人認為,萊布尼茨最大的貢獻不是發明微積分,而是發明了微積分中使用的數學符號,他也因此被稱為“符號大師”。萊布尼茨還對二進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哲學上,萊布尼茨的樂觀主義最為著名,例如他認為“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他和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被認為是17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
萊布尼茨對物理學和技術的發展也做出了重大貢獻,并且提出了一些后來涉及廣泛(包括生物學、醫學、地質學、概率論、心理學、語言學和信息科學)的概念。萊布尼茨在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神學、哲學、歷史學、語言學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他的著書,約四成為拉丁文,約三成為法文,約一點五成為德文。
萊布尼茨的求學經歷也堪稱傳奇。
15歲,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 一進校便跟上了大學二年級標準的人文學科的課程。期間他還抓緊時間學習哲學和科學。
17歲,他以《論個體原則方面的形而上學爭論》一文獲學士學位。
18歲,萊布尼茨完成了論文《論法學之艱難》,獲哲學碩士學位。
19歲,萊布尼茨向萊比錫大學提交了博士論文《論身份》。次年,審查委員會以他太年輕為由而拒絕授予他法學博士學位。他對此很氣憤,于是毅然離開萊比錫,前往紐倫堡附近的阿爾特多夫大學并立即向學校提交了早已準備好的那篇博士論文。
21歲,阿爾特多夫大學授予萊布尼茨法學博士學位,還聘請他為法學教授。
據稱,經當代智商測試研究,萊布尼茲的智商高達205,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天才。
托馬斯?楊Thomas Young
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是個奇才,同學們都稱他為“奇人楊”。上帝在造人方面從來都不是公平的,托馬斯?楊就是個例子。表面上,他的身份是醫生、物理學家,但這僅僅只是他的社會角色而已。他涉獵的廣泛程度讓人瞠目,他的才華橫溢讓人吃驚。
他在光波學、聲波學、流體動力學、造船工程、潮汐理論、毛細作用、虹的理論、力學、數學、光學、聲學、語言學、動物學、埃及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他還對藝術頗有興趣,他熱愛美術、音樂,幾乎會演奏當時的所有樂器。他會制造天文器材,還研究了保險經濟問題。他擅長騎馬,并且會耍雜技走鋼絲。
小時候的托馬斯是個神童,2歲會閱讀,4歲能將英國詩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詩歌背得滾瓜爛熟;不到6歲已經把圣經從頭到尾看過兩遍,還學會用拉丁文造句;9歲掌握車工工藝,能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物理儀器;幾年后他學會微積分和制作顯微鏡與望遠鏡;14歲之前,他已經掌握10多門語言,包括希臘語、意大利語、法語等等,不僅能夠熟練閱讀,還能用這些語言做讀書筆記;之后,他又把學習領域擴大到了東方語言――希伯來語、波斯語、阿拉伯語;他閱讀了大量的古典書籍,在中學時期,就已經讀完了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拉瓦錫的《化學綱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學著作,才智超群。托馬斯26歲時,著名的羅塞塔石碑被發現。石碑上刻了三種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臘文。首先闡釋這些象形文字的人是法國人商博良,但托馬斯卻是把碑文的譯文發表成書的第一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1
信息化是當今時展的大趨勢,信息必將成為第一生產要素,也將構成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技術物質基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加速了社會對于信息的需求與擴展,同時對于信息時代下大學文化傳播也是新的挑戰和機遇。而大學文化傳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精神基礎,應該適時地利用高效的傳播操作模式開展大學文化的傳播。所以,探析信息時代構建大學文化傳播模式的理論支撐,能夠為大學文化的傳播提供豐富的實踐意義和指導理論。
1 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建設
信息時代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而教育作為人類社會一種特有的知識繼承傳播活動也在經歷技術變革的洗禮。信息技術在被時代灌注以新的活力同時,也促進了大學文化教育與傳播的革新,并逐步衍生出教育現實的各種新現象與新問題,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大學文化的建設是全方位的文化建設,是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離不開物質的投入,也離不開對大學文化的傳播,兩者相輔相成。而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是群體精神意識的傳遞,即大學文化的傳播。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需要繼承和借鑒中外經典文化傳播模式的理論,構建新模式來提升文化建設的傳播效果。
2 文化傳播的經典理論模式及借鑒
傳播模式是指研究傳播過程、性質和效果的公式???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經》一書中曾論述過在社會科學中模式的有構造和解釋兩大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傳播模式有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論”、馬萊茨克“大眾傳播場”理論、“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理論和“波紋中心”傳播模式理論。在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研究中,將其經典傳播理論應用其中,吸取精髓,創新探索,構建符合時代氣息文化傳播的理論和執行模式,凝聚成一種無形的合力與整體趨向,以培育高素質人才的建設,推動大學發展的不竭動力。
2.1 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論”及其借鑒
2.1.1 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歷史唯物主義的精神交往觀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動過程,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在人們滿足了物質層面上的需求后,便產生了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就是其一。
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不再是直接產生物質產品,而是通過大學文化的傳播者的精神意識影響接收者的精神思維,使接收者產生與傳播者相近的精神意識,大學文化傳播者的目的是促成大學文化接收者的精神生產。
2.1.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擴展“精神交往”視域下“課堂教學”的延伸。由于信息是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日益進步,對文化知識的獲取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教育的傳統方式應由必須實行由知識型課堂教育傳播到思想型課堂教育傳播的轉型,即實現由傳播知識的傳統理念到塑造人的價值取向的現念的轉向。因此,就學校課堂教育的傳播而言,課堂上所傳播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播者和受眾通過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即人類的精神交往關系。
實現“精神交往”視域下“QQ工具”的利用。大學師生間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和接收者的關系,還是彼此間精神交往的對象。利用QQ工具,教育者可以在課堂甚至通過網絡在學習生活、職業規劃和就業導向上給予學生加以指導,并能夠對學生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上的精神困擾和思想迷茫給予疏導和引路。
運用“精神交往”視域下“校園微博”的發展。當前,網絡傳播具有的巨大能量,正影響著文化導向。“微博”正是當前社會精神交往活動的一個重要表現,而學校選擇“微博”作為文化教育工具,恰恰迎合了當前國家建設發展和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的現狀。同時,“校園微博”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學校的這一選擇順應了時代和學生的普遍要求,有巨大的生命力和發展空間。
2.2 馬萊茨克“大眾傳播場”理論及其借鑒
2.2.1 馬萊茨克“大眾傳播場”理論
1963年,德國學者馬萊茨克在其《大眾傳播心理學》一書中,根據場論思想提出了一個大眾傳播場模式,運用系統的方法分析了影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諸多因素。這一模式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切入,將社會系統與傳播系統中各因素及其間的關系進一步細化,對那些可能對傳播各環節構成影響的因素進行了考察。
2.2.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把大學教育過程看作是一個由教育者向大學生傳達相關道德信息的傳播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手段,將教育內容蘊含于各種信息之中,使道德教育從平面化向立體化、現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邁進,并逐步構建網絡道德教育傳播模式,以促進大學文化教育在網絡領域中的有效開展,探索解決大學生教育體系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在借助網絡媒介開展教育時,首先應與學生在網上進行互動交流。通過校內人人、社區、論壇、Email和MSN、QQ等多種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并針對某一現實或熱點問題進行網絡探討。同時,可以通過網絡模式的交流溝通方式,使教育者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圍中,真實地掌握了解學生綜合狀況,開展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的文化知識和道德素質向著主流方向發展;其次可以開展網上討論和虛擬課堂等形式,利用大學生教育網站,或者利用電視教育專題片、經典視頻教育課來開展網絡“虛擬課堂”,進一步增強網絡教育傳播模式的實效性。
2.3 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理論及其借鑒
2.3.1 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理論
1948年,傳播學先驅哈羅德?拉斯韋爾對社會傳播的過程、結構及其功能,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論述,明確提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誰(Who) 、說了什么(Says What) 、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對誰(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模式簡明而清晰,成為早期傳播學研究的經典成果之一。
2.3.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以5W模式分析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效果因素,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媒介、受眾和效果等五個層面找出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效果路徑。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應以網絡傳播方式為主,其組成要素為:傳播者―教育工作者、信息(傳播內容)―以聲音、文字或圖像為形式的網絡形式(QQ、博文、微博等);媒介―教育者的網絡媒介(微博、博客、QQ空間);受眾―在校大學生;效果―大學生文化教育的實效性。它的傳播模式就是教育工作者創作撰寫的日志、博文、心得和轉載優秀經典網貼,之后通過網絡傳播這個媒介傳播給學生并取得教育效果的過程。
作為大學生文化教育領域中的信息能否被學生接受并喜歡,能否可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否指導和引領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就業,能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直接決定了信息時代大學生文化傳播的實現,這也是對教育工作者文字和思維能力提升的考驗。
2.4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理論及其借鑒
2.4.1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理論
1957年,美國傳播學者韋斯特利和麥克萊恩整理當時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個適合于大眾傳播研究的有系統的模式。模式中提出了A、B、C的概念,并分析了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指出了傳播過程的交互性,注重了反饋的重要性。
2.4.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用這一模式解釋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的傳播過程時,可視為:A為網絡文化的知識載體,B為大學生,C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圖1。
圖1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大學文化傳播模式
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的傳播是對傳統校園文化的創新,更是對傳統課堂教育的超越與延伸。在大學文化傳播設計中引入模式來指導大學文化的傳播既理清了教育層次的思路又確保了校園文化的時代創新的實用性。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傳播模式的設計不斷完善與技術的日趨成熟,其功能日益豐富、邏輯日益復雜,這樣運用現代傳播學的視角來傳播大學生文化必將成為一條化繁為簡的捷徑。
2.5 “波紋中心”傳播模式理論及其借鑒
2.5.1 “波紋中心”傳播模式理論
由美國傳播學者R.E.希伯特等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大眾傳播過程猶如投石于水池中產生的現象――石子擊起波紋,波紋向外擴展到池邊時又朝中心反向波動;在擴展和回彈的過程中,波紋(即信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此模式強調大眾傳播同社會、文化等的關系,顯示了傳播過程的復雜性和動態性。
2.5.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在信息時代環境下,可以提出一個新的文化傳播理念――波紋教育,它的核心是波紋的傳播模式所帶來的強大聚眾效應和受眾主動參與學習的多極傳播行為。波紋式傳播能有助于實現傳統教育、網絡教育、虛擬課堂三大平臺的價值遞增。
從圖2來看,傳播的中心是文化,傳播的第一層是將一個明晰的文化知識傳遞到三大平臺上。在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利用資源,發揮三大平合開展教育的優勢,在一個融會中外精髓文化的基礎上,突顯三個平臺的模式傳播文化的優勢,配合校園各類教育活動的開展,達到同時抓取三大平臺所覆蓋的有效目標受眾的目的。
圖2 “波紋教育”圖
第二、第三層可理解為,文化知識經過三大平臺的傳播給各自所覆蓋的受眾后,吸引和深入影響了接受過文化教育的受眾群體,由此在每一個平臺下面,都培養出一批對各類文化教育產生濃厚興趣的“受眾學生圈”。“波紋教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通過教育傳播定向及其他技術模式,以每個“受眾學生群體”為原點,通過其個人現實行為或虛擬的網絡活動模式,可進一步將文化知識擴散出去,實現多個原點的多極化傳播的后續行為,形成多個高效覆蓋的圈子文化,即形成波紋教育傳播過程中的最后一站――“受眾學生圈”的概念。
3 結束語
伴隨著快速發展的信息化進程,教育信息的傳播途徑與作用機制發生重大變化,也使文化傳播研究的各方面呈現出新的范式,將不斷為大學文化傳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契機。在這種環境下,若要發揚和傳播大學文化,必須著眼于其載體,結合中外經典傳播理論,構建大學文化傳播的理論支撐模式,為新時期大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大舉.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2,(6).
[2]羅文涵.信息時代背景下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探析[J].時代教育,2013,(1).
[3]胡欽太.論信息時代的教育傳播研究范式[J].理論探討,2010,(12).
[4]蘇婧.解讀“精神交往”視域下政務微博發展[J].科技傳播,2012,(9).
[5]吳果中.從“知識”到“生命”――課堂教學的精神交往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3).
[6]劉春花.QQ訪問:師生閑話中的精神交往[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7]徐婷婷.和諧社會背景下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
[8]史迎霞.基于5W傳播理論的思政博客教育功能的實現[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6).
[9]徐鵬.大視頻整合傳播的波紋營銷模型[J].市場觀察,2010,(11).
作者簡介:吳建利(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遼寧大學學生工作處,遼寧沈陽 110136
博士學位論文是大學或其他學位授予機構要求為取得博士學位者必須提供的研究成果,經學位審查合格,具有較高的質量。博士學位論文代表著某一時期、某一領域的前沿研究水平,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許多國家的綜合性國家圖書館對學位論文進行了收藏。本文將介紹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對博士學位論文的收藏及利用情況。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下簡稱“國會館”)的博士論文收藏范圍包括日本國內和國外兩種。
1 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日本的繳納制度為學位論文的收藏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1948年,日本頒布的《國立國會圖書館法》(昭和23年法律第5號)第十章規定了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和獨立行政法人等有義務將圖書、地圖、小冊子、期刊、樂譜、電影文件、以印刷或其他方式復制的文件及圖像、留聲機用的唱片、以電、磁等介質記錄的人的知覺所不能感知的文字、圖片、聲音以及程序等繳送國會館。該制度一方面保證了國會館能夠更直接地對繳送進行管理,另一方面為繳送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礎,也成為繳送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日本的《學位規則》(昭和28年(即1954年)4月1日文部省第9號)第九條中規定:獲得博士學位人員必須在獲得學位授予一年之內,將論文印刷發表。大部分博士學位授予人都選擇了將自己論文由學校統一送到日本國會館的方式來發表。
以上的兩種制度規定為國會館能夠較好地開展博士論文收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國內博士學位論文收藏情況
國內學位論文的收藏工作始于1923年(大正12年)9月,至今已有88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日本國內大學每年送至國會館的論文大約有18 000種。截止2011年11月,收藏數量達到542 532種,主要存放于關西館。
研究人員在獲得博士學位后,他們的學位論文未必能及時送至國會館并提供閱覽。短的話需要半年,長的則多達3年。逐年收集率的比例變化如下:
當年收集的論文占學位授予的59%,第2年約83%,第3年約90%,第4年約93%,第5年約94%,第6年約95%,第7年約96%(調查對象年限為1995-2002年間)。
據國會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海外留學生在獲得學位后,由于個人原因返回原國,未能將論文上繳學校,這是造成論文無法百分百收全的主要原因。大學在每年送交論文時會同時送交學位授予人名單,采訪人員通過核查名單,及時與學校聯系,對遺漏論文進行催繳。
目前,國會館對日本國內博士論文的收藏,主要是紙質收藏,電子論文的收藏工作尚未開展。在保存方面,國會館計劃在2010年對1991-2001年間的大約為140 000種博士論文進行影像保存處理。在此之前尚未從事過影像化或數字化的保存處理。
3 國外論文的收藏情況
在對國外論文的收藏上,自然科學類和人文社科類博士論文的收藏有所不同。論文也收藏于關西館。
3.1 自然科學類論文
1950年,國會館開始收集西方歐美國家科研方面的博士論文。論文形態包括紙質、縮微膠卷及縮微膠片等。
3.1.1 北美地區(美國為主,也包括加拿大)
ProQuest幾乎收集了北美所有高校的博士論文。除了麻省理工學院(MIT)1959-2007年間的博士論文,以及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1958-1962年間的博士論文是通過其他途徑購買獲得以外,1958年以來,國會館對北美地區的論文收藏,主要從通過ProQuest購買獲得的。到2008年10為止,數量約為385 000種。
通過ProQuest獲得的博士論文,在不同時期,國會館選擇收藏的研究領域也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此外,論文形態也有變化,在1976年以前多為縮微膠卷,在1977年以后多為縮微膠片。
MIT的論文收藏數量約為17 900種,論文研究領域的收藏情況如表2:
1963年以后,在收藏領域方面,Caltech與北美其他大學的情況大致相同。
3.1.2 歐洲地區
國會館對歐洲地區的科技類博士論文的收集,主要是通過國立圖書館以及大學圖書館的國際交換獲取。
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士以及瑞典等國家的博士論文主要是通過購買、捐贈和國際交換的方式獲得。但不同的國家和學院,在不同時期內,所藏論文的研究領域和數量也有所不同。所藏情況如表3所示:
3.2 人文社科類論文
人文社科類論文主要是通過ProQues獲得,研究主題都與日本相關,收藏于東京本館。
日本被占領時期的博士論文(學位授予年代:1950-1970年間)。該部分論文主要是美國在占領日本時期對日本的研究,共有77種,存放于東京本館的資料室,公開提供閱覽。
此外,1983年后,國會館還從ProQuest選擇了部分研究主題與日本相關的論文進行收藏。每年的收藏量約為200種。收藏形式有紙質和膠片(主要集中在1995-1998年間)兩種。
4 學位論文的目錄組織
國會館采用JPAN/MARK對學位論文進行編目,編目著錄共有24項,包括索書號、論文題目、論文題目片假名標注、著者、出版者、出版年、狀態(冊數)、學位授予院校名稱,學位授予院校名稱的片假名標注、學位授予院校代碼、學位論文編號、學位授予具體日期(日本紀年方式)、學位授予年代(西歷紀年方式)、授予學位類別、作者條目(可通過作者名稱進行鏈接式檢索,并在作者名后注有作者片假名讀音)、NDLC(national diet library catalog的縮寫,即國立國會圖書館的分類表,其后內容表示該論文的分類號)、語言種類代碼、物理屬性代碼、出版國別、西歷紀年、最終校對日期、最終更新日期、文獻ID等等。和普通圖書相比,學位論文的編目格式較為簡單,不包括分類和主題詞編目。
5 學位論文的檢索與復制
5.1 論文檢索
首先來看國內論文的檢索和館藏位置。國內論文和科技類海外論文主要存放于關西館,人文社科類海外論文主要存放于東京本館。1923-1964年間的國內論文需要通過關西館的綜合閱覽室的檢索目錄檢索,1965年以后的則可通過NDL-OPAC進行檢索。
歐美論文在檢索時,不能直接利用NDL-OPAC進行檢索,要先通過Dissertation Express查找Order No.??衫妙}名、作者名等信息進行檢索,檢索到目標論文后,記錄下Order No.,然后再利用Order No.在NDL-OPAC進行檢索,從而確定論文所在位置。
人文社科類博士論文中,日本被占領時期的論文也不能通過NDL-OPAC查找,需要在東京本館的資料閱覽室直接閱覽。1983-1995年間以及1998年以后的論文都可以通過NDL-OPAC查找。而1995-1998年間的論文則需要先查詢Order No.,然后交由相關閱覽室負責查找。
由于博士論文不提供外借服務,所以讀者只可以在關西館和東京本館內閱覽。
5.2 學位論文的復制服務
關于館藏文獻的復制,依據《著作權法》、《國立國會圖書館資料利用規則》以及《東京本館、關西館以及國際兒童圖書館復制服務制度》,在不損害著作權利益的前提下,國會館做了以下規定:
(1)對館藏資料的復制,僅限于以調查研究為目的;
(2)只能復制資料的一部分(按規定復制內容不得超過每種文獻的一半),每人限復制一種文獻。讀者可以復印半冊論文(例如一種論文包括主論文?副論文?參考文獻等多個組成部分的話,可以分別復制各部分內容的一半)。如果想要全文復雜的話,則需要得到論文作者或版權所有者的許可。
復制形式有許多種,包括電子復制、縮微影像電子化、縮微膠片電子化以及電子信息打印復制等等。
6 總 結
國會館作為日本統一負責收藏博士論文的機構,自1923年起至今堅持了88年,收藏范圍不僅包括日本國內的博士論文,還包括大量歐美科技類論文和研究日本學的人文社科類論文,從量和范圍來看,可以說非常豐富,這不僅具有寶貴的收藏意義,也為讀者及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了寶貴的資源。特別是關于研究日本學論文的特殊選藏,這是尤其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之處。關注國外博士論文對本國文化方面的研究,是我們了解國外如何看待本國的一面窗戶,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此外國會館也是日本惟一一家統一收藏論文的機構,從國家層面的統一規劃,不存在多個機構重復建設,節省了資源。此外,無限制的閱讀瀏覽服務與有限制的復制服務,一方面為知識的交流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一方面保護了作者本身的著作權。希望國會館在學位論文的收藏與利用上能夠更大發展,為知識的傳承與發展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瑜,冷熠,羅棟.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的繳送管理研究及啟示[J].圖書館雜志,2011,(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