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51: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教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教論文

篇(1)

1.基于“臨床教育學”的教師教育研究成果

我國以“臨床教育學”為命題要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以譯介性內容為主,較有影響的有兩篇:劉燕紅、周琴發表在《教育學術月刊》2011年第8期上的《美國臨床實踐型教師培養模式述評》,鐘啟泉發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上的《從巴赫金的語言哲學看“臨床教育學”———日本教育學者淺沼茂教授訪談》,前者概述美國2009年以來臨床教育學應用與發展,重點介紹“臨床實踐型教師”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研制思路、主要內容等,對我國深入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鐘先生的訪談文章涉及理論視野較深廣,其中介紹臨床教育學三基軸概念:“現場性、實踐性”,聚焦醫學中“實地”特征;“病理性、問題性”,聚焦醫學中針對“病人”個別性;“發現性、批判性”,基于“臨床”的引申義。此三基軸構成彼此獨立的三維空間,雖然邏輯關系不甚清晰,但基本揭示了近年來臨床教育學研究的基本范疇及特色,為研究者提供一個鳥瞰臨床教育學整體面貌的工具,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框架。基于臨床教育學的教師教育研究,國外體現為“在實踐中”“指向實踐”“為了實踐”的教育模式,以英、法、日、美等發達國家為代表。國內聚焦于教師實踐性知識及其獲得途徑的研究,鐘啟泉、陳向明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領性影響。我國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側重于“現場性、實踐性”問題的研究,而缺乏對“病理性、問題性”現象的關注;有些研究即使涉及學校存在的“教育的病理”或“病理的教育”領域,也多數是著眼于對教育教學中“已然”的“問題”“病理”進行歸類、總結,為之尋找“治療”手段,并形成帶有共性特征的診療方案。而臨床教育學則注重教育教學問題的個性化內涵研究:如果時間、地點和教師、學生以及其他諸多教育因素不同,則其“現場性、實踐性”內涵必然不同,可能出現的“問題”“病理”也將各有不同。教師要充分認識兒童成長環境的復雜性,對中小學生行為、心靈的“病理”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預測或發現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如“焦慮、困惑”等心理問題,“逃學、欺凌”等不當行為,以及校園“輕生案”“案”等,對此能夠適時尋求恰當的引導、教育等規避策略和方法。總之,師范教育不可能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的“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教師只有增強反思能力、發展教育智慧,才能妥善解決復雜教育教學情境中的“旁逸斜出”或“突發事件”。

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發展新趨勢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實踐指向研究,以裴娣娜、倪文錦、王榮生等學者及大批語文教改一線專家為代表,其研究成果產生了廣泛影響。《語文建設》2013年首期發表《聚龍宣言》,開啟了大規模的“真語文大討論”,全國語文人針對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少慢差費”“假大空雜”的積弊,進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構。2014年以來,《語文建設》又相繼推出系列討論專題,如“將國學融入中小學語文教育”“以語言文字運用為本”“文本解讀應以文本為本”“語文知識是語文學習之本”“繼承并弘揚古代優秀語文教育傳統”等,并且集中刊發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期成果,包括語文教育改革的總體構想(任翔)、語文教育語用觀的核心理念(曹明海)、語文教育改革的整體設計(李宇明等),還有語文教育評價(倪文錦)、語文教師教育(靳彤)、語文教材改革(顧之川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語文建設》2014年第6期、第7期、第8期)。這些都是語文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前沿成果,無疑應該成為語文教學論課程優化建構的重要元素。

3.“臨床教育學”視域下語文教學論課程優化研究的意義

臨床教育學強調實踐性、跨學科性,其隱喻意義在于:臨床醫生在決定治療病人時,一般運用藝術的、非形式的、質性的方略,是不能量化的。基于臨床教育學的理論視野,優化學科教學論課程,將使高效開展教師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在職研修工作擁有源頭活水。當前,業內人士已經關注“臨床性”,普遍重視教師實踐能力的打造,但往往強調了可操作性,卻淡化了學術性;流于急功近利的機械訓練、低效模仿,解決的都是“已然”“應然”問題;側重于打造知道“怎樣教”,卻淡化了要理解“為什么這樣教”,忽略了要反思“還可以怎樣教”。借鑒臨床教育學“三基軸”內涵特征,突出對“或然”“將然”問題的研究,體現了當今復雜的社會環境導致教育環境的復雜對教師的新要求。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特殊性質,在人終身發展中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以及學習內容和任務的高度綜合性、實踐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情境更為復雜,不確定因素更多;同時,母語教育對于“立人”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任重道遠的使命,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更高。因而,開展臨床教育學視域下的語文教學論課程的優化研究,更具特殊意義。2013年國家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提出了三個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同志最近指出:“廣大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4年9月9日)因此,進行語文教學論課程的優化研究,對于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培養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從而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具有實效性、時效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語文教學論課程優化建構的目標定位及主要內容

1.目標定位

借鑒臨床教育學“三基軸”內涵特征,貫徹《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三個基本理念;以“回到原點”為突破口,著力研究“學科”“知識與能力”“學習與發展”幾方面的原點問題,以語文學科為憑借和依托,以語文教學事實為基礎,以提升語文教師臨床實踐能力和教育智慧為旨歸。

2.主要內容

(1)遵循“實踐取向”理念,突出“現場性、實踐性”特征,研究當代語文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內涵、特征及獲得途徑和策略,聚焦于“語文教師知識”,包括語文學科知識、語文課程知識、語文教學知識。語文學科知識。學科知識,是教學實踐的主要原料和依據;知識與能力,是教學實踐的兩個基本支點;語文教師知識首先應該指向“語文學科知識”。語文學科知識,即學校教育課程中的語文課程學科知識,由文字、語言、文學、文章等多門學科綜合改造、遴選、提取而來,這些知識力求精要、好懂、有用,以適應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需要,后來被概括為“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稱為語文基礎知識,與語文基本技能“聽說讀寫”并列,構成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雙基”。語文課程知識。隨著語文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從關注“教學層面”走向關注“課程層面”,已經成為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把握課程的整體性,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自覺。語文課程知識,即把語文學科知識轉化為語文課程內容的知識,其基礎內容仍然是語文學科知識,但又不是單純的語文學科知識的直接呈現,而是對它們進行加工、重整、變更,使其形成課程知識,即指向語文教學目標、在學校基礎教育階段需要學習,而且是可以教、可以學,值得教、值得學的語文知識。語文課程知識內容指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實現什么目標”,指向語文學科教學目標知識;二是“拿什么來實現此目標”,指向為了實現此教學目標,要運用哪些語文知識;三是“怎樣教才能更好地實現此目標”,指向將采取哪些方法、策略來呈現、傳遞這些語文知識,使其能夠轉化為語文能力,形成學生的語文素養;四是“何以知曉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指向如何通過檢測、評估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判斷教學目標實現的效度。語文教學知識。198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舒爾曼(L.S.Shulman)提出“教師知識”的概念及其理論框架,由七個組成部分構成:學科內容的知識、課程知識、學科教學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關于學習及其性質的知識、教育情境的知識、教育目標與價值的知識,其中“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簡稱PCK)最受重視,它是“學科的科學內容與教學論的合金”:教師將學科內容轉化和表征為有教學意義的形式、適合不同能力和背景學生的能力,是綜合了學科知識、教學和背景的知識而形成的知識,是教師專業知識的核心。由于學科教學知識(PCK)具有專業獨特性、個體發展性、多元整合性、實踐生成性等特征,因此,該部分的重點是語文教學知識(PCK)如何獲得,難點是語文教材內容教學化和語文教學設計個性化。理想的語文課程體系應該是:課程目標內容化(國家)———課程內容教材化(專門機構)———教材內容教學化(教材編者、教師)———教學設計個性化(教師)。我國2011年修訂版語文課程標準仍然屬于“能力型”標準,缺乏課程內容;而當前的教材基本屬于“文選型”教材,在“教材內容教學化”方面還有待提高,這必然增加語文教師“備課”的難度。據業內研究者粗略統計,70%的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是源于教師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問題大多處在弄不明白究竟要“教什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教材內容教學化”不到位有很大關系。“教什么”“學什么”比“怎樣教”“怎樣學”更重要,這是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教學的原理之一。

(2)堅持“育人為本”理念,注重“病理性、問題性”特征,改變一味重視“已然”“應然”問題的研究慣習,重視語文教育教學中“或然”“將然”問題的研究,旨在提高語文教師的實踐能力,促進其形成語文教育智慧。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表明,當代教師教育必須從“教書匠的訓練”走向“反思性實踐家的成長”,課程實施需要由“定型化教學”走向“情境化教學”,教學研究需要由“技術性實踐”走向“反思性實踐”,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由“教育理論實踐化”走向“教育實踐理論化”,語文教學論課程的優化必須在此前提下進行。要廣泛吸納“真語文”大討論的研究成果,探索怎樣建構有效、高效的語文課堂,注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和教育智慧的形成。特別要研究怎樣鍛造教師的“專業品性”,引導語文教師形塑自我角色,恪守專業倫理,習得專業知能,養成實踐智慧,促使其提高對學校教育教學中“或然”和“將然”的“問題”的洞察力和敏銳度,增強駕馭教育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能力。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必須進行自我角色的形塑,了解當今復雜的社會環境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善于通過母語文化的熏陶浸潤,促成兒童心智的良好發展。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品性,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學中產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理,甚至出現“惹不起,還躲不起嗎”的逃避行為;教師“不愿做”比“不會做”更褻瀆“傳道授業解惑”的為師之本,更有損于教書育人的大業。擁有優秀專業品性的教師,對教育教學中“或然”“將然”問題,不僅具有敏銳度,還具有責任感;他們對待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能夠使日常“保健”“預防”與“臨床治療”合理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適應當今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傳承母語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語文教師更加責無旁貸。

篇(2)

以形索義,是通過對漢字形體結構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的本義的訓詁方法。運用以形索義的方法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義,本義要與字形切合,即要能證明造這個字時,是根據這一意義來構形的。為達此目的,我們所依據的字形應是較古的文字。二是探求本義必須參證于文獻語言,即本義不僅要與字形結合,還必須是在文獻語言中有過用例。參證文獻語言來探求詞的本義,可以避免望形生訓。下面我們運用以形索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高中語文第二冊注:“軍,駐軍,動詞。”余行達主編《古代漢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斷句中,名詞如做謂語,活用成了動詞。如:‘沛公軍霸上’,‘軍’做謂語,意為駐軍。”

中學語文和余行達主編的《古代漢語》都把“軍”解釋為“駐軍”,但前者以為“駐軍”是“軍”的固定義項,而后者認為“駐軍”是“軍”的臨時意義,即名詞“軍”活用為動詞時所臨時具有的意義。孰是孰非?對此,我們可以通過“軍”字的形體結構分析來予以說明。

《說文》:“軍,圍也。四千人為軍。從車,從包省。車,兵車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字從車,從@①,會意。古者車戰,止則以車自圍。”由此可見,“軍”本為動詞,本義是“包圍”。將兵車圍成一圈時,當然是表示軍隊駐扎下來準備宿營,因此,“軍”引申有“駐扎;駐軍”義。是誰將兵車圍成一圈呢?當然是軍隊,因此:“軍”又引申有“軍隊”義。由此可見,軍的“駐軍”義和“軍隊”義都是由本義“包圍”引申出來的。既然“軍”本為動詞,那么“軍”表示“駐軍”義時當然就不是“名詞活用成動詞”了。由此可知,語文課本的注釋是正確的,而余行達主編的《古代漢語》的解釋是不準確的。

二、因聲求義

因聲求義,是通過對漢字聲音線索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它主要是用來推求語源、解釋聯綿詞和解決文字上的通假問題。運用因聲求義的方法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以古音(即上古音)為依據,因為絕大多數的同源詞在上古時已經形成了,訓詁學里說某字與某字音同或音近,也是就上古音而言的;二是以文獻語言為依據,以避免濫用聲訓而流于主觀臆斷。下面我們運用因聲求義的訓詁方法來考證一條詞義。

歸有光《項脊軒志》:“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高中語文第五冊1984年版和1987年版皆未給其中的“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選本亦不注。似乎“借”就是現在的“借進”。其實不然。歸有光為什么要把借來的書入滿自己的書架呢?這合情理嗎?按,“借”上古屬鐸部精紐,“藉”上古屬鐸部從紐,因此“借”可以通“藉”,為疊韻通假。例如《詩·大雅·抑》:“借日未知。”《漢書·霍光傳》引《詩》作“藉”;《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盜糧借賊兵也。”《戰國策·秦策》:“此所謂藉賊兵而赍盜糧者也。”“藉”本義是古代祭祀朝聘時陳列禮品的墊物。《說文》:“藉,祭藉也。”既然是墊物,他物便可置之其上。如《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藉萋萋之纖草。”李善注:“以草薦地而坐曰藉。”由此可知,“借書滿架”就是“藉書滿架”,直譯就是“置放的書排滿了書架”。

三、尋規律以求詞義

尋規律以求詞義,是通過探尋古代漢語里詞的內部構造、詞的產生與發展和詞義演變等規律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通過探尋古漢語詞匯的內部構造規律,我們可以避免把古文中兩個單音詞誤認為是一個雙音詞的現象;通過探尋古今詞匯之間的發展變化規律,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古語詞的意義;通過探尋詞義演變的規律,我們可以了解某個詞在古代具有哪些意義,為什么會具有這些意義,可以了解同源詞的孳乳情況,可以了解古今詞義的差異情況。運用尋規律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以古訓為依據,這是因為作古訓的先代學者,尤其是“漢儒去古未遠,經生們所說的故訓往往是口口相傳的,可信的程度較高”(注: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0年版,343頁。);二是注意詞義的時代性,因為“古代漢語”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在古代漢語范圍內,各個時代的詞義是有差別的,不明乎此,則往往可能導致以后起之古義解釋更早之古義。下面我們運用尋規律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史記·屈原列傳》“不獲世之@②垢。”高中語文第六冊注:“不沾染塵世的污垢。”

按,這種解釋雖文意可通,然“獲”并無“沾染”義,此屬望文生義。《廣雅·釋詁三》:“獲,辱也。”王念孫《讀書雜志·史記第五》對這句話是這樣解釋的:“獲者,辱也。言不為滋垢所辱也。”課本亦采此說。

四、明語法以求詞義

明語法以求詞義,是通過語法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或句意的訓詁方法。楊樹達先生說:“治國學者必明訓詁,通文法。近則益覺此二事相須之重要焉。蓋明訓詁而不通文法,其訓詁之學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訓詁,則其文法之學亦必不至也。”(注:楊樹達《高等國文法·序例》,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運用明語法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和句意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注意古今漢語語法的區別,二是注意對古漢語語法進行斷代研究。下面我們運用明語法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初中語文第一冊注:“何有于我哉,哪一樣我能有呢?這是孔子自謙的話。”

按,這種解釋蓋本于朱熹《論語集注》。朱熹云:“‘何有于我哉’,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也。”然而這種解釋既不合古漢語語法,又有悖于史實。下面我們僅從語法方面來解釋。

“何有”即“有何”,其中的“何”是疑問代詞作前置賓語。“何有”在古代漢語里又是一種表示反問的習慣說法,其意思較靈活,可以根據上下文意而譯為“有什么困難”、“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關系”等。下面僅以“何有”作“有什么困難”講為例來加以說明。

《左傳·僖公九年》:“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杜預注:“能得民,不患無土”因此,“土于何有”就是“得到土地有什么困難呢”。

《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因此,“何有”就是“(治理國家)有什么困難呢”。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朱熹集注:“何有,言不難也。”因此,“于王何有”就是“對于稱王天下有什么困難呢”。

至于“何有于我哉”,《論語注疏》云:“此章仲尼言己不言而記識之,學古而心不厭,教誨于人不有倦息。他人無是行,于我,我獨有之。故曰‘何有于我哉?’”劉寶楠《論語正義》云:“與上篇‘為國乎何有’、‘于從政何有’、‘何有’,皆為不難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1978年版)對這句話注釋為:“在我這里有什么呢?這就是說,這三件事我都沒有。”而在《古代漢語》(修訂本)里則改注為:“對我來說有什么呀?也就是說,這三件事對我來說都不難。”由此可見,“何有于我哉”就是“(這)對我有什么困難呢”。

五、由修辭以求詞義

由修辭以求詞義,是通過修辭方式分析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或句意的訓詁方法。運用由修辭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或句意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注意區分修辭方式與一般表達方式,二是注意參證于史實。下面我們運用由修辭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司馬光《訓儉示康》:“人皆嗤吾固陋。”高中語文第二冊注:“嗤吾固陋,嗤笑我固執不大方。”

按,這里的“固”不宜取“固執”義,因為穿著樸素根本不存在是否“固執”的問題,只是可能讓人誤解為“吝嗇”。“陋”有“吝嗇”義,例如《呂氏春秋·節喪》:“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李白《趙公西侯新亭頌》:“儉則不陋,麗則不奢。”“固”有“陋”義,即“吝嗇”義。《廣雅·釋言下》:“固,陋也。”《論語·述而》:“奢則不遜,儉則固。”意思是,奢侈就顯得驕傲,節儉就顯得吝嗇。由此可見,“固陋”在這里是運用了同義連用的修辭方式,即“吝嗇”的意思,“嗤吾固陋”,就是嗤笑我吝嗇。

六、據史料以求詞義

據史料以求詞義,是依據與古代社會生活有關的史料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運用“據史料以求詞義”的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詞義應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內證”與“外證”相結合,兼及“旁證”。我們在探求和詮釋某個與古代社會生活有關的詞語的意義時,最好盡量從本文或本書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尋找史料來加以訓釋,這便是內證;同時還可以從同一時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寫的反映同一時代歷史的作品中去尋找史料來加以訓釋,這便是外證;也可以從較早或較晚的作品中去尋找史料來加以訓釋,這便是旁證。二是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史料。社會生活是發展變化的,前一時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后一時代可能發生一些變化,這種現象也必然反映到語言中來。因此,我們要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某些史料,以避免“以今證古”或“以古證今”的現象。下面我們運用據史料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注釋。

賈誼《論積貯疏》:“歲惡不入,請賣爵子。”高中語文第三冊(1984年版)注:“年成壞,不能納稅,(朝廷)賣爵位(來增加收入)、(百姓)賣子女(來度過日子)。不入,指百姓納不了稅,賣爵,漢朝有公家出賣爵位以收取錢財的制度。”郭錫良主編的《古代漢語》注:“請賣爵子:請求賣掉自己的爵級或兒子。秦漢時有賞賜爵級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較低的爵級。這種爵級可以轉賣。”

“賣爵”的主語是“朝廷”還是“百姓”?這里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孰是孰非?我們可以據史料來求詞義。首先,漢代百姓是可以得到爵的,其得爵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賜給。據《漢書·惠帝紀》載:“孝惠即位,賜民爵一級。”二是用錢買。《漢書·惠帝紀》:“民有罪得買爵三十級以免死罪。”三是“入粟受爵”。這是晁錯在《論貴粟疏》中提出的主張,“于是文帝從錯之言,令民入粟于邊,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萬二千石為大庶長,各以多少級數為差”(《漢書·食貨志上》)。其次,百姓得到爵級后,是可以轉賣的。《史記·文帝本紀》:“后元六年,大旱,蝗,發倉庾以振民,民得賣爵。”《索隱》引崔浩:“富人欲爵,貧人欲錢,故聽買賣也。”可見《古代漢語》的注釋是對的。后來1991年出版的高中語文第四冊改注為:“請賣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換錢(以度荒年)。漢朝,人民的爵位可以買(包括由政府手中買)賣。”這就注對了。

七、考異文以求詞義

考異文以求詞義,是通過比較、考究同一文獻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異,或原文與引文用字的差異,或同一材料在同時之書中用字的差異,來探求和詮釋詞義的訓詁方法。考異文以求詞義的方法主要用來解決四個問題:一是訂正誤字,二是辨識異體字,二是明了通假字,四是同源字的通用和同義詞的替換來詮釋詞義。運用這種訓詁方法應遵循正確分辨異文材料的原則,即要正確分辨異文材料的類別,不要把異體字、同源字、通假字、同義詞等當作誤字處理,也不要把通假字當作同義詞、同源字處理,等等。下面我們運用考異文以求詞義的訓詁方法來討論中學文言文中的一條詞義。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高中語文第一冊未給其中的“以”字作注,其他有關古文選本亦未作注,似乎它與介詞“以”相同而無需作注。其實,無論用介詞“以”的哪一種用法來解釋此處的“以”,都不妥當。按,“以”通“似”。從異文材料來看,《漢書·高帝紀上》:“鄉者夫人兒子皆以君。”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以或作似。”《史記·高祖本紀》作“皆似君”。從古代訓詁材料來看,《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從語音方面來看,“以”上古屬之部喻紐,“似”屬之部邪紐,因此“以”可通“似”,為疊韻通假。由此可見,“以秦王之威”,意思是“像秦王那樣的威風”。

八、用邏輯以求詞義

篇(3)

    語文教學論文是教學研究的成果體現,教學研究是語文教學論文的實踐基礎,不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不可能寫出像樣的語文教學論文來。教學有兩種:常規式的教學和試驗性、改革性的教學。只進行常規式的教學,它所提供的素材只能寫教學總結,即使勉強寫成教學論文,也往往是沒有創見的,低水平的。只有在教學中認真進行一些試驗和改革,才會給教學論文提供具有獨到之處的鮮活素材,才有可能寫成有創見、高水平的教學論文。如果平素在教學中缺乏獨到的思考、獨到的作法,寫出來的東西只能是老生常談,泛泛而論,無甚新意。

    教育者都有一個自身受教育的問題。古人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就要再學、再受教育。按照現代社會學、教育學的理論,一個人在社會立足應該終生受教育,讀到大學畢業、研究生、博士后畢業,也還要繼續受教育。繼續教育、終生教育是世界大趨勢,是時代的特點。但從中國國情來說,尤其從我們所處的落后地區的條件來說,國家和社會不可能為大家提供很多次再受教育的機會,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在職進修,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作為教師,時時處處注意把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不間斷地堅持教學改革和研究,是提高自己業務能力和教學藝術水平的最好途徑。

    研究性文章不同于文學創作,不可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因此在平素的教學中就要做研究、寫文章的有心人。平時教有所得,要勤動筆記錄在案。日積月累,自然會形成某個觀點,體悟到某個規律,形成某個經驗,慢慢就會自然地找到寫文章的題目。確定了研究的題目之后,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是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明確自己研究的這個問題別人研究過沒有,結論是什么,要盡量多找有關的文章、著作來看看,對自己會有所啟發。凡是參考過的文獻,應在自己文章后面列出書名和篇名。這是一種認真負責的治學態度。在文章的寫法上,同樣也要體現這種態度,力求做到樸實平易。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寫學術論文要平易、平易,第三個還是平易……”

    語文教學論文題目的確定,與平素研究的課題自然是相關的,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平時的研究課題代表的是研究方向,不妨大一些;而寫語文論文時的題目最好不要過大,它是把自己平時研究范圍之內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看法的那一個問題寫出來。比如教語問題,如果把它作為平時研究的題目,那么不管是教語方面的活材料(口頭實踐材料)、死材料(著作、文章中已經刊登的有關論述)都可以注意搜集.但寫文章時,可以只從里邊選擇一個點來做文章.這就是說,研究題目無妨大一些,便于擴大視野;論文題目則最好小一些,便于論述深入。小題目如果寫得深入、寫得充實,也可以成為大文章;反之大題目如果沒有東西裝,也會寫成小文章,甚至不成文章。

篇(4)

這幾句話中的“日益美滿”、“年高體弱”、“從事田間勞動”、“雖……然而”、“精神抖擻”等詞語,用得不妥,不合乎老阿婆的身份口吻,這里將談話的口語體,誤用正規的書面語體。

再看學生以《道路》為題寫的議論文其中一段: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我國幾十年來的革命和建設得出的真理。現在,我國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無限生機。

從文體看,我們沒有理由說它不是議論文,但從語言材料看,滿篇政治術語,像報刊上的大社論,不合作文語體。

從以上兩個例子看,證明我們在進行作文教學中,對“合體”的理解還存在問題。為克服這一弊端,我們必須重視作文的語體教學。

“語體”,簡言之,就是語言運用的風格。作文語體是文章中體現出來的話語風格,它的形式取決于語境。平時我們在工作、學生、生活中用筆“說話”時,總會考慮對象是誰,目的是什么,從而選用與之相適應的詞語、句式、語氣,修辭手法等等。而不會不管什么情境,都用一個腔調說話,這種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由于場合、條件、交際對象、目的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語言材料,采取不同的語言組織方式,就形成了不同的作文語體。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則出發,我們把社會上常用的書面表述語言,根據自身特色,暫且將它劃分為三種作文語體,口語體,正語體和雅語休。

這三種語體的特點是:口語體多用日常語言(包括方言,俗語、工語),句子可能不合語法規范,但靈活自由,親切易懂,正語體使用普通話規范語言,還有專門用語、術語,表達規范,嚴謹,給人以嚴肅感。雅語體多用古今中外形象性。情感性詞語、富于文采和感染力,遣詞造句常常突破語言規范。

下面舉例說明:如果我們以《路在腳下》為題,表達對挫折的看法:口語體:地上的路多著呢,哪一條不是坑坑洼洼的?人一輩子也難老是順當啊,摔倒了爬起來就是了。

正語體:社會生活充滿了矛盾,因而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也是必然的。只有堅定信心,克服困難,才能有所進步。

雅語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盡管人生道路上布滿荊棘,我們也要披荊嶄棘追求真理。

表達同一個意思,但各具不同的語體特點,這些語體又適合于不同的文體,中學階段主要訓練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四種實用文體和散文這種審美文體,在進行作文語體教學中,必須搞清文體與語體的關系。一般來說,文體如語體并不完全是一一對應關系,但以一種語體為主。

如:記敘文--口語體為主,略帶雅語體。

說明文--正語體。

議論文--正語體為主,略帶雅語體。

應用文--正語體。

篇(5)

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在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的教學中,要突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注重學生參與意識、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培養,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提供條件、創設氛圍。對于這一點,筆者認為,語文教師首先要把自己視作課堂上的“導演”,由原先的演繹知識的“演員”轉變為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導演”,要對知識的重、難點和來龍去脈吃深吃透,并要摸清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其思想的差異性,恰到好處地兼顧好、中、差各類學生的接受能力,讓課堂的每個“演員”開動腦筋,主動表演。并且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去感悟,去思考,去鉆研,去實踐,探索知識的奧秘。對于學生的見解和看法,不要馬上給予肯定或否定,以免挫傷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影響學生踴躍回答問題的情緒,也不要在學生答案不著邊際時出面,而要適當地鼓勵、啟發、引導,讓學生品嘗找出正確答案的愉悅,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突破課堂教學空間,創設語文實踐天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語文創新教育的培養貫穿于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中,語文教學應變傳統的概念化教學(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為實踐性教學。如教學《范進中舉》一文時,我就讓學生自己將其改編,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個個都積極地研究教材、把握劇本,都真正成了劇中人,想過把“演員”癮,這樣也就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突破了課堂教學空間,為學生開創了語文實踐天地。同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采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無縫式”[3]互動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學及教育機構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以提高教學質量,完善課堂授課效率,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術、新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無縫式”互動,則一方面解決了互動與教學進度的平衡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不完全”互動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現階段的互動式教學工具主要有“電子白板”和“搶答系統”兩類產品。“電子白板”全名為“多功能交互電子白板”,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把許多宏觀、微觀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帶給他們非常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得學生的體驗更直接,感受真實,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傳統授課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另外,搶答系統是基于無線通訊技術的互動教學產品,通過現有的多媒體教室進行互動問答,隨堂測驗等活動,能夠將課堂上每個成員的情況及時反映到這個系統中來,學生可以通過自已手中的遙控器來查看自已的答題情況等。互動教學系統的廣泛應用,將解決課堂教學的一系列難題,將為教學提升授課實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積極的作用。

創新教育已成為了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課堂教學應是實施素質創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初中語文教學要立足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想方設法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利用多種手段,多種技巧,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訓練,激發出學生智慧的火花,進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論文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論文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將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廣大教師要適應時展的要求,在教學實踐改革中適時正確引導,不斷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探討,首先從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再到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然后要突破課堂教學空間,創設語文實踐天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無縫式”互動教學,從而實現對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篇(6)

21世紀的今天,我國正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急劇轉型,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醫學生正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目前醫學教育重專業輕人文的現狀,加上新聞媒體不斷曝光的醫療糾紛,醫療行業的服務態度問題,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這些信息正在向我們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醫學教育中進行人文教育就變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醫學院校主要以培養醫務工作者為己任,是培養與人的生命打交道的人才事業。從本質上來講,醫生是通過與人交往而挽救人的生命的職業,這就要求“救死扶傷,體現人道主義”等基本的職業理念必須體現于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內在素養之中。怎樣才能培養出不僅有較高的醫技,而且有博大的人文情懷、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醫學人才呢?必須要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將醫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機的融合”,然而在融合的過程當中我們更應該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呢?在這些方面我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重視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人文素質

想要在醫學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教師的自身素質便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必須要精通本專業,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進行扎實的學術研究,力圖接近本學科的最高峰、最前沿,以一流的學術水平進行教學,這是基礎和前提。其次教育是一個過程,而人文素質教育則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的角色和地位決定了他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也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言行,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微笑,一個驚訝,都會影響學生,都在隨時隨處地對學生發揮著示范作用。同樣教師本身的人文修養也會自然而然的反映在他的言談舉止之中,甚至衣著都會有人文素質的映照。所謂“為人師表”的意義也就在于此。然而在日常教育中,言傳較易,身教甚難,因為身教需要教師本人與所教之物的和二為一,需要教師不僅能“知道”,而且能“體道”。故教師要言于律己,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須做到;如果要學生學會‘關心’,自己首先必須善于‘關心’,關心學生,關心同事,以心換心;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自己首先要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治學嚴謹;要教育學生學會創新,自己就必須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拼搏,善于創新。

二、抓住核心部分,關注人本身

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教育是對人本身的認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道德感、責任感、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科學教育關注的是人之外的事情,它不能解決人自身的問題,只有把兩者真正的結合起來,人才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社會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醫學教育更是如此。比如說醫療器械與人的關系,為什么在醫療器械已經能代替人做許多事情的今天,還要繼續強調醫生的道德感和責任感?醫生不是機器,醫生做的也不僅僅是單純的手藝活。他們要面對的是人和社會的關系,這都不是“技術”和機器本身能解決的。近年來,不斷出現的醫療糾紛事件,有許多是由于醫生的素質較低引起的糾紛,其中有些是與醫生的技術素質有關,但也有不少是由于醫生對人的生命的漠視和利益取向所致。所以在醫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人文教育更應該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體現出對生命的關愛。讓他們懂得醫療工作是關乎人的生命的職業。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病人的就診就是把自己對生命的希望寄托于醫生,庸醫害人,會貽誤生命,而對人的生命的漠視更是對人的生命的戕害。

三、注重價值導向,樹立理想的道德品質

科學技術本身是價值中立的,但科學技術用于實際,既可能為人類造福,也可能為人類帶來災難,這其中就有鮮明的價值取向。學習和研究醫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增進人類身體健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要本著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學好醫學,以造福人類,同時也要防止由于知識的不正當運用和誤用給人們帶來不幸。醫科學生作為人的存在,不能淪落為“靈魂的空場”,否則必然會在這種精神的黑暗中迷失自己前進的方向。作為醫學教師,應時刻把傳授學生善與惡的概念、培養學生救死扶傷的思想境界和爭做白衣天使的崇高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醫學一旦喪失人性是非常可怕的。20世紀最駭人聽聞的兩大案例,也是當代醫學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就是日軍731部隊在中國東北與德國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慘無人道的人體“科學”實驗。盡管歷史已離我們遠去,但人民不應停止反省。

四、嚴格規范,杜絕虛假行為

醫學所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命,正因為如此,它的規范性和嚴肅性是任何一個學科所不可比擬的。就拿臨床診斷和治療來說,對一個病癥必須用理論知識考慮全面,如果由于知識片面或者僅憑想當然以及不嚴格遵循治療原則而進行診療,都可能對病人帶來無法挽回的生命損失。然而現階段部分醫科學生卻存在著缺乏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情況,表現在學習過程中實驗馬馬虎虎,實驗結果弄虛作假,表現在實習階段臨床觀察敷衍了事,病歷書寫主觀臆造,臨床操作圖方便快捷。這些問題應該讓我們引起高度的重視。有這樣一句話:‘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會學壞。’對于醫學教育我們更應該以嚴字當頭,努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讓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相信這對學生今后一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會起到關鍵的作用。

教書與育人是一個統一的過程,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解決:“是什么?為什么?”的同時我們也要解決:“應該是什么?應該如何做?”的問題,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培養出我國衛生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也對不斷深化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進步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7)

求學網小編為你提供論文范文:“語文教育專科畢業論文范文”,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論文。

語文教育專科畢業論文范文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語文教育專科畢業論文范文”,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篇(8)

第一部分,對近年來美國的各種作文教學研究結論進行概述,圍繞“閱讀能否幫助發展作文能力”、“作文訓練能否幫助發展作文能力”、“作文能力能否進行專門訓練”、“學生中的優秀寫作者與低能寫作者之間的作文行為有何不同”和“學生中的優秀寫作者與其作文本身有何特別不同的關系”等問題,采用“對比班”與“實驗班”相比較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如下觀點:

1.增加作文訓練的次數只對初中一、二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發展有益,但對發展高年級學生的作文熟練程度幫助不大;

2.學生自發的課外興趣閱讀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發展,增加課外閱讀比增加經常性寫作訓練對幫助發展學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階段,讓學生多作一些說理性的、評價性的、鑒賞性的寫作訓練,有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與發展;

4.學生作文技能中的表達方式和結構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夠教會的,但其他因素教不會;

5.作文教師評改學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學生作文的過程中給予及時反饋,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確有效果,但教師在家里或辦公室批改作文后再發給學生,則對發展學生的作文能力沒有什么作用;

6.語法教學指導對于發展學生的作文能力毫無幫助;

7.學生中優秀寫作者作文時大多花較多時間構思、復讀和修改;

8.學生作文總是“受題目的束縛”,很少花時間考慮自己文章的讀者,應像專業作家一樣,花較多時間考慮所寫東西對讀者的影響,即怎樣把自己觀點傳送給讀者、讀者需要怎樣的背景知識才能讀懂、什么東西能引起讀者興趣等問題。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研究結論基礎上,提出了一種與之相應的、能夠提供給作文教學并能幫助學生獲得作文能力的理論——清楚表達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之所以自發興趣閱讀能幫助發展寫作能力,是因為學生在閱讀時獲得了一種“為讀者而寫作”的感覺。這種感受“是受潛意識支配而獲得的,讀者閱讀的時候沒有意識到他正在獲得寫作能力,也沒有意識到獲得寫作能力后的結果”。因此,本書提出:“學習怎樣為報紙撰稿,你必須讀報,僅僅只閱讀課本是不夠的;為雜志撰稿,則寧愿瀏覽雜志,而不應學習相應的寫作教程;要寫詩,就讀詩;要寫富有創見的讀書報告,最好查閱讀書筆記。”同時,這種理論認為,作文時,最關鍵的是明確寫什么,表達什么思想感情;當目標明確后,再明確讀者對象,即文章是寫給什么人看的。這樣,寫作者只需面對理想中的讀者把想說的意思說清楚就夠了,文章自然能寫好。正因為這樣,這種理論還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好是讓學生讀一些說理性的、評價性的、鑒賞性的文章,因為這樣的文章目標最明確,讀者對象也容易確定。

第三部分,在前兩部分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寫作教學的建議。這些建議,也可以說是寫作教學的一些途徑。具體內容為:

1.高水平的寫作能力不能在短時期內形成;

2.發展寫作能力的中心任務是使學生對讀書達到入迷的程度,從而自發地去讀大量課外讀物;

3.寫作教學要讓學生由為自己而寫作逐漸轉化為讀者而寫作;

4.教師不應讓學生迷信作文技巧之類的教條;

5.教師在作文課上布置作文并要求學生當堂完成,是錯誤的;

6.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排斥一定數量的純粹寫作練習;

7.應讓學生在作文前至少有一個粗略的文章線索或者計劃,并作好隨著寫作和思想的發展改變線索的準備;

8.學生作文時,不要讓他過早地整理草稿,應把運用技巧、措辭和標點的推敲推遲到對自己的文章內容滿意的時候去做;

9.要讓學生寫作時在頭腦中有文章的整體輪廓;

10.教師的寫作指導不應該專注于直接的形式教學,而應該代之以鼓勵學生通過閱讀獲得形式的經驗知識,給學生提供能夠促進思想的清楚表達程序。

從以上述說可看出,這本作文教學論著盡管篇幅不大,但其含量頗大,幾乎涉及了作文教學的各種問題,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鮮觀點與訓練途徑(當然有些觀點筆者不盡同意),與我國同類論著比較起來,它也表現出了顯著的特點:

篇(9)

內容摘要:初中作文教學中,必須培養、保護學生的寫作熱情,重視課堂教學技巧和創新,培養學生發現生活、洞悉生活的能力,改變以教師好作文標準評價學生作文的做法,轉變評價觀念,肯定學生每一次每一滴進步,讓他們愛動手作文,樂于用文字敘述生活。

關鍵詞:興趣 創意 觀察能力 評價

當前很多學生談作色變,視作文為煩事、苦事。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現狀呢?

一、培養保護好學生的寫作熱情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學生沒有寫作興趣,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作文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

教師可以采用下列做法:

1.開展豐富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

對于學生的優秀習作,或者教師熱情飽滿地誦讀,或者學生個人談論素材構思,或者按組圍成圈兒,讓每個人選讀自己覺得寫的好寫的妙的得意之處,鼓勵其長處優點,發現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

2.鼓勵學生向校報校刊投稿。

不以文字起點高低論英雄,鼓勵偶爾的一鳴驚人,保護好學生發現美、改善美的積極性,也就調動了身邊其他同學的寫作熱情。

3.對好的習作裝訂成冊(書)。

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文字,美麗的、富有聯想的插圖,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二、獨具匠心精巧設計

作文課堂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在老師精心簡短的講解之后,立即讓學生動筆,這時學生即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內容準備,大部分學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義的內容拋在一邊,去根據老師的引導和要求湊合成文。這是作文教學費時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在明確習作內容及訓練要求的前提下,找出本次習作有創意、有創新的部分,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并詳細地設計好每一步教學步驟。

以《同學之間》這一習作為例,要使學生寫出好作文,教師備課中應充分圍繞選材立意和材料組織著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解決四個問題:1.同學你是怎樣理解的?2.同學之間發生過很多事情,你印象最深刻的都有哪一些?3.這些事為什么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對同學之間的情誼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這里第一個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

其實,同學的范圍是很廣的:既指現在的同學也可指過去的同學;還可以包括校內同學和校外的同學,如在少年宮興趣小組一起學習的同學等等。

這樣,學生的選材范圍就擴大了,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定勢思維。

第二個教學設計的目的也在于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說得越多,越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使作文有內容可寫;第三個教學設計是在第二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集中思維,目的是讓學生從眾多的事件中選擇真實的,而且又比較新穎的材料,同時又在前兩個設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所選材料對文章中心進行確定和挖掘。

為了達到組織好材料的目標,在教學中不妨設計三個問題,即:你打算怎樣安排選定的作文材料?除了這種寫作方式外,還可以怎樣安排你的材料?你覺得采用哪種方式更有利于突出你所表達的中心?前兩個問題,可以較好地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發展,第三個問題則是在學生集中思維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中選優。

可以說這種備課始終圍繞著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等思維規律,這樣的作文教學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因此,這種備課充分表現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創意和獨具匠心。

三、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

由于初中學生受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觀察不細致,認識不深刻,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干澀缺乏靈氣。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注意教給學生仔細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在觀察事物時,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在觀察人物時,既要注意人物外貌、神情、動作,更要重視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在景物描寫上,既關注靜態描寫,又注重動態刻畫。

在細致觀察中,要求學生善于思考,勤于積累,平時收聽廣播、電視節目,瀏覽網頁最新動態,或者及時記錄生活中見到的特殊情景,在每天的晨會和課前時間,讓學生講述精彩的所見所聞.學生做了生活的有心人,就積累了寫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

篇(10)

1、尊重多樣文化,回歸學生生活大眾文化以報刊、電影、電視、網絡等作為媒介,以不可阻擋之勢全面滲透校園,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看好萊塢大片、聽流行歌曲、追星、玩網游、哈韓哈日,學生和大眾文化一起成長,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眾文化的影響。然而,語文課程對大眾文化采取的卻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忽視甚至排斥的態度,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生活世界和語文教學的疏離。“目前的語文課程主要基于社會的要求,較少考慮青少年亞文化的心理需要。”(劉淼《當代語文教育學》)在學生看來,語文課本中的選文要么是年代久遠的“經典篇目”,要么是與當代生活脫節的“重點篇目”。語文課本只和考試升學有關,對學生失去了吸引力。語文源于生活,關注學生生活、回歸學生生活世界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語文課程面臨的迫切任務。新課標規定:“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多樣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各種標牌廣告等等。”新課標中所說的當代文化、多樣文化、優秀文化,既包括主流精英文化,也包括大眾文化。要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必須大膽引進大眾文化,吸收優秀大眾文化的有益營養,使大眾文化不僅成為語文課程的文化背景,更成為語文課程不竭的文化資源。

2、拓展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學生想象力、創造力語文教材容量有限,大眾文化能極大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使主流精英文化與現實生活世界實現對接,開拓學生的視野。如前些年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播出劉心武的《揭秘紅樓夢》專題講座后,社會上掀起新一波“紅學熱”,以此為契機,語文教師可以開展系列讀書評書活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熱情,引導學生走進經典,體味名著的永恒魅力。大眾文化能極大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愛倫•坡、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人的偵探小說,金庸、古龍等人的武俠小說,情節的發展扣人心弦,充滿了異想天開的想象,雖然主人公都是虛構的,但栩栩如生。動畫片,無論是《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還是《寶蓮燈》《大鬧天宮》,都以奇幻的想象吸引學生。近年來流行的盜墓小說、穿越小說,雖格調不高,但均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大眾文化訴諸視聽,聲像同步、圖文并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大眾文化新穎的內容和活潑的形式,通過學生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活動的參與度,真正做到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如大部分同學對“四大名著”的了解是通過觀看電視劇,而不是閱讀原著。教師可合理開發利用網絡論壇、博客等平臺,提供學生討論、探究的機會,激發學生表達情感、思想,這樣能更有效地倒逼他們去閱讀原著。網絡化背景下,社會交往開放化、審美趣味多元化、成長道路個性化。大眾文化作為流行現象,以某種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滲透于社會,具有消解神圣、解放思想、提倡個性的作用,為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世界開拓了思路,有利于學生個性的解放。現在的學生個性意識強,敢說敢做,有懷疑批判精神、充滿自信。他們接受信息的渠道廣泛,國內外新近發生的大事、科技財經新聞、娛樂動態等,常先于老師知道、先于老師思考,對社會,他們不乏一定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見。

二、語文教育與大眾文化對接

大眾文化,既不能視之為洪水猛獸,望而卻步,也不能不加選擇欣欣然全盤接受。語文教師應認真篩選、過濾,選擇優秀的大眾文化、正確引導學生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語文教育與大眾文化的對接。

1、教師與大眾文化對接調查顯示,在高中以上學生中手機漸趨普及,電腦也越來越多,學生可以隨時上網獲得越來越多的資訊。他們喜歡時尚明星,脫口而出的是網絡新詞,看的是網絡小說;他們好奇心強,接受能力強,對新事物極其敏感。然而,由于語文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沒時間學習充電,常常想和學生交流卻跟不上節拍,師生間心理距離無形中被拉大。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必須轉變觀念,主動接觸大眾文化,拓寬自身文化知識面。教師應反過來向學生學習,課余能和學生一起聊聊流行音樂、談談網絡文化,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教師接地氣,在學生面前展現博識的一面,有利于語文教學的開展。語文教師要具有大眾文化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大眾文化中,有許多雅俗共賞、內涵深刻的優秀文本值得開發。開發大眾文化時,要注意與主流精英文化相結合,應及時引進大眾文化的新鮮血液與語文教育融合。當然,大眾文化中有精品,也有糟粕,語文課程引入大眾文化,教師一定要認真篩選、正確引導,否則,只會給語文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上一篇: 地址申請書 下一篇: 導游考察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