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1: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普通話考試說話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普通話水平測試作為國家實施的漢語語言能力測試的載體,合理而準確的考試內容設計、精確嚴密的量化計分是完全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何讓這種代表著普通話測試發展方向的測試方式能夠更好地生存、發展,得到更多的認可和參與度,這里就不得不提到測試的效度。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效度是指測試是否考了它所要考的,是測試最重要的屬性。也就是說測試的形式和內容要有代表性,要能夠準確、全面、充分地體現要測試所要達到的目的。本文以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第四項“命題說話”(以下簡稱“說話題”)為對象,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效度進行分析。
1 說話題的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普通話測試從表面看上去是否有效以及被人接受的程度,表面效度高的測試容易引起應試者的興趣,吸引他們參加測試。
“說話題”是普通話測試中唯一沒有文字依據的一項,目的是測查應試人在脫離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所能達到的規范程度。說話題的分值為40分,占普通話水平測試總分的40%,占重要地位,換句話說,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關鍵就看這一題。測試的表面效度較高。測試評分采用由測試中心將應試人說話題的考試電腦錄音通過打分平臺隨機發給2-3位測試員,這幾位測試員采用上網、背靠背打分的方式,在測試評分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取其平均分作為應試人最后的得分。一旦幾位測試員的評分差別較大,超出了允許值,則請另外幾位測試員再次打分,最大程度避免測試員主觀因素對評分的影響,保證了說話題最后得分的公平公正,同時也保證了測試的有效性。
2 說話題的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是指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夠準確、全面而充分的展示要測試的內容,從而達到測試目的。
首先,“說話題”的考核內容,《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規定了測試使用的30則話題,其中大部分為敘事類題目,應試人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內容,比如“我的朋友”、“童年記憶”、“我喜歡的節日”等喜聞樂見的話題,便于表達,應試人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的普通話水平。因此,“說話”是應試人的個性化行為,話題的范圍比較廣,表達方式也比較靈活,便于在口語測試中組織語言。
其次,讓我們來看看說話題的評分標準,本項是從語音標準程度(25分)、詞匯語法規范程度(10分)、自然流暢程度(5分)、缺時扣分等四個方面評分的。從所占分值可以看出,說話題的測試的重點仍然是語音的標準程度,占本題分值的62.5%,其次還要考查詞匯語法的規范使用,占25%,使用的是否自然流暢占12.5%,除此之外,還規定了測試規定3分鐘的說話時間,這就需要那些平時不注重使用應試人加強普通話的學習和訓練,并在實際生活中堅持使用,方能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取的好成績。因此,說話題的內容效度較好。
3 說話題的結構效度
結構效度是效度中最基礎、最重要的要素,有時甚至用來代替效度本身。是指普通話水平測試所測量的能力是否符合普通話、普通話學習和普通話行為理論中所設定的能力。普通話水平測試測查的是應試人對普通話語音語調掌握的規范程度和在工作生活中運用的熟練程度,說話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種脫離文字材料,通過思考,連續不斷說話3分鐘的方式已經非常接近人們在日常的語言交流的方式,能夠完成說話題,說明應試人對于普通話的運用已經比較自如了,能夠達到普通話水平測試所預設的能力。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說話題的這種自言自語的方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溝通、交流、互動,語言實際上變成了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重要的互動工具,交流思想的方式。所以命題說話雖然能夠考查一定的普通話的運用能力,但這種可以提前準備的、相對靜態的語言表達方式,已經很難能夠測查出考生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普通話的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因此,說話題的結構效度在當前的測試理論之下有一定的局限性。
4 效度和信度
在語言測試中,信度和效度在某種意義上是兩個相互排斥的屬性,人們一直面臨一個兩難的抉擇。好在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語言測試中效度的重要地位,在信度與效度難以兼顧的情況下,語言測試應當把效度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再盡可能地追求信度。從信度與效度的關系來看,語言測試如果一味地注重信度要求,效度必然會降低,甚至談不上效度,反之,如果把效度放在第一位,信度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但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彌補。
普通話水平測試從產生開始的人工測試,到現在計算機輔助測試的改變,實際上是首先提升信度,前三項的電腦評分從理論上雖然克服了一些主觀因素對測試成績的干擾,但我們不得不說,語言的微妙并不是死板的電腦就能夠區分出的,所以說,電腦對前三項語音的評分可以說其首先考慮的是測試的信度,效度其次。但隨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推廣和發展,在信度提升的同時,效度已經成為一個大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果在兩者之間必須做出一個選擇的話,我認為效度更為重要,為了提高效度而犧牲一定程度的信度是必要的,然而如果為提高信度而放棄效度,普通話水平測試就變成了某種工具,某種背離測試目的的測量工具。而第四項命題說話正是對普通話水平測試中效度的彌補,從我們前面對測試表面效度、結構效度、內容效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說話題的除了存在一定程度結構效度的缺陷之外,在我們當今的語言測試中,具有較高的測試效度。
5 反撥作用
反撥作用,指的是語言測試給教學帶來的影響。普通話水平測試一旦忽視了反撥效應,必然會使測試遠離教學的真正目標,注重反撥效應無疑會給普通話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命題說話”能夠最大程度反映應試人實際普通話運用能力的題型,并努力使之評分盡量客觀,使普通話水平測試,尤其是說話題的信度和效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對于推動普通話教學向培養學生實用語言能力的方向發展,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乃至職業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反撥作用。
6 結語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實施對普通話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但正如呂叔湘先生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自覺規范地使用普通話是有意識、長時間、不間斷地實踐的結果。指望通過一次測試就能夠很好地掌握普通話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測試,促使人們普通話使用更加規范,在此基礎上多想、多說、多練、多用,持之以恒,普通話必定會說得圓潤動聽。讓我們借用著名學者李筱菊說過的一句話來展望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美好愿景:一個語言測試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它能用多少數據去說明什么,而在于它能否給人們帶來好的快樂的結果,有助于使人變得更完美。
【參考文獻】
[1]白雅.論多項選擇題的測試效度[J].考試周刊,2011(22):13-14.
[2]何山燕.漢語水平考試(高等)口試模式效度問題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10(5):155-158.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面臨著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問題,而幼師資格證的取得,非常重要的一項考核就是,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必須達到二級乙等(80分)以上的水平。
普通話水平測試包括讀單音節字詞、讀多音節詞語、朗讀短文和命題說話四項內容,其中的第四項命題說話,是圍繞給出的話題單向說話3分鐘。主要考查應試人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時的語音、詞匯、語法的規范以及自然、流暢的程度。和朗讀相比,命題說話可以更有效地考查應試人在自然狀態下運用普通話語音、詞匯、語法的能力,最能全面體現應試人普通話的真實水平。
那么,我校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命題說話能力如何?是否需要提高?該如何切實有效地提高呢?
一、學生命題說話現狀及分析
1.普遍存在語音問題。
我校學生絕大部分是廣西粵方言區人,而粵方言區人所說的普通話中,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錯誤和缺陷。普遍存在的語音問題有:
(1)沒有翹舌音。廣西所有的方言和民族語言中都沒有翹舌音聲母,所以廣西人說普通話碰到平翹舌音時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翹舌音,把翹舌音一律說成了平舌音;還會出現的問題是平翹舌音相混,或是翹舌不到位等。
(2)j q x/z c s/zh ch sh三套聲母相混。受粵方言(白話)影響,常常將z\zh發成j、c\ch發成q、s\sh發成x等。
(3)前后鼻音不分。廣西部分粵方言(欽州話、北海話)中沒有后鼻韻尾韻母ang、uang、eng、ing,或者后鼻音發音不到位,所以普通話中包含這些韻母的字,很容易說成相對應的前鼻韻母an、uan、en和in,或者是分不清前、后鼻韻母而相混的。
(4)撮口呼和齊齒呼混淆。廣西部分白話(如欽州、合浦、北海、百色等地)大都無撮口呼韻母,因而說普通話時,有人會把撮口呼ü開頭的字說成i開頭的字。如“區qu說成qi”,“拒絕jujue說成jijie”,“月亮yueliang說成yeliang”,“圓圈說成yanqian”等等。
(5)丟失韻頭i。有些說粵方言的人說普通話帶ia、ie、iao、iou、iang、iong韻母的字時,常不帶韻頭,或說不好有韻頭的韻母,這很大程度是由于用粵方言的舌尖前或舌根音聲母代替普通話的舌面音聲母j、q、x而形成的語音錯誤。如“下xia說成近似sa”,“窮qiong說成近似cong”,“兄xiong說成近似song”,等等。
2.詞匯語法不規范。
廣西粵方言區人受語言習慣的影響,除跟外地人交流用普通話外,平常的交流基本都是用方言,所以在說普通話時常常會自然而然地把方言詞匯、語法帶到普通話中,比如“自行車”會說成“單車”,“胡蘿卜”會說成“紅蘿卜”,“我先走”說成“我走先”, “一所學校”說成“一間學校”,等等。
3.普通話表達不準確、不自然、不流暢。
由于學生一直生活在方言環境中,大部分時間都說方言,習慣于用方言思維,所以在說普通話時普遍存在一個從方言到普通話的翻譯過程,這對說話時各方面的準確、自然和流暢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常常會出現說起普通話來像背書或者朗誦的腔調,有時甚至說得磕磕巴巴、前言不搭后語的。
4.對說話存在恐懼心理。
由于普通話表達的不準確、不自然、不流暢,所以很多學生不敢在眾人面前開口說普通話,特別是在測普通話時,別說學生,就連老師都是最怕“命題說話”這一項的,擔心說不準、說得語無倫次、不流暢、沒話說等等。
針對學生在命題說話方面存在的現狀,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加強命題說話訓練,讓學生克服恐懼心理,提高命題說話能力,從容應對測試,以提高學生普通話測試水平。
二、提高學生命題說話能力的對策
(一)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
大部分學生剛入學時認為普通話能說就行,沒什么好學、好練的,只要學好琴法、唱歌、舞蹈就可以去做幼兒園教師。為了讓學生在思想上對學普通話引起重視,入學時要首先給他們進行普通話摸底考試,把摸底情況反饋給學生,讓他們明白自己普通話水平的現狀,以及與專業要求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從普通話摸底考試中認識到命題說話的重要性和難度,從而明白提高普通話水平的緊迫性。
(二)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時間。
對于大部分南方人來說,普通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說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臨時抱佛腳就能考出好成績的,特別是命題說話這一項,需要事先的充分準備和經常的練習。所以,命題說話的訓練宜早不宜遲。我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幼兒教師口語》課程時間是兩學年(四個學期),第一學年進行的就是普通話訓練及測試。筆者多年來的做法是,把命題說話的訓練放到第一學期的每一堂課中進行,每節課練習1-2個話題,同時再進行普通話語音、語流音變方面的訓練,這樣下來,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把命題說話的30個話題逐一進行了講說練習,讓學生對每一個話題該如何講說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到第二學期普通話測試前再系統地進行一次命題說話的鞏固強化訓練。經過這樣長期的系統的訓練,學生的命題說話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讓學生了解普通話測試中命題說話的要求。
讓學生對普通話測試中命題說話的要求和評分標準有個清楚的了解,他們才能按要求來構思自己講話的內容并盡可能按要求講述出來。
普通話測試中命題說話的要求主要有四個方面:
1.語音要標準。要求學生力求每個音節的聲母、韻母和聲調準確到位,變調符合規律,輕聲、兒化準確自然。
2.詞匯語法要規范。所說的話語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忌用方言詞匯語法,克服方言語氣,用詞要恰當,還要注意詞語的搭配得當,句子的相對完整等等。
3.說話要自然流暢。要按照日常口語的語音、語調來說話,不要帶有朗誦或背誦的腔調。說話時語速要適當,太快容易出錯,太慢容易導致預留凝滯、話語不連貫。還要做到說話時不要磕磕巴巴,不要過多重復同一詞語或同一句話,不要出現太多的口頭禪,不要長時間停頓等等。
4.內容要充分。命題說話項目要求應試者圍繞話題單向說話3分鐘,如果說話不足30秒該項則按0分計,如果缺時酌情扣分。
(四)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加強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1.讓學生明確每個話題可以說什么、怎么說是完成命題說話的關鍵。由于中職學生文化
基礎差,不愿意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所以他們面對話題時常常是不知說什么好,有些學生說了幾句就沒話可說了。所以,教師在布置每一個話題時,都要讓他們明確這個話題可以說什么、怎么說,讓學生理清說話的思路,構思說話的提綱和內容,然后教師再做標準的示范把話題講說一遍,讓學生有個樣子來效仿,從而讓學生明白每個話題該如何講說。
2. 要求學生確定話題的提綱,并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做好說話題的準備。由于學生說普通話的水平有限,無法在課堂上一拿到話題準備幾分鐘就能按要求來完成,所以每次命題說話作業可以提前一次課布置,在學生明確每個話題怎么說,并聽了老師的示范講說之后,要求學生課后把每個話題的提綱寫下來,沒有把握根據提綱就能完成說話的同學,最好把要說的話用平常說話的口語寫下來,以加深記憶。上課時,讓學生回憶所寫的提綱或內容用自然說話的語氣語調說出來。由于學生事先有了充分的準備,絕大部分都能順利地完成課堂說話任務。
3.從開始訓練時就要求學生努力養成用普通話思維的習慣。說話是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把思維的內部語言轉化為自然、準確、流暢的外部語言。由于學生一直生活在方言環境中,大部分時間都說方言,習慣于用方言思維,所以在說普通話時普遍存在一個從方言到普通話的翻譯過程,這就影響了說普通話時各方面的準確、自然和流暢。讓學生養成普通話思維的習慣,可以縮短甚至消除“翻譯”的過程,達到自然流暢地說話的程度。
4.排除學生恐懼心理,用加分的辦法激勵學生踴躍、勇敢上講臺說話。筆者抓住學生求上進、愛加分的心理,采用自己舉手主動上臺說話者多加分的辦法激勵學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上臺講話的積極性,很多學生都克服了恐懼心理,非常踴躍地上臺講說話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5.認真做記錄,并及時點評學生說話的優點,指出學生在語音、詞匯語法、自然流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讓學生知道改正的方向,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命題說話的能力。
6.做好測試前的培訓和準備工作,打消學生測試前的緊張恐懼心理。測試前,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做好考前培訓工作,讓學生明白普通話測試的完整的操作流程;二是教會學生如何備考,并且讓學生知道測試過程中每一項需要注意的問題。
總之,有了考前經常的訓練和充分的準備,學生才能克服緊張心理,從容應對測試,正常發揮,取得好的測試成績。
參考文獻:
[1]卞成林 《普通話培訓與測試》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9年10月版.
[2]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編制 《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
商務印書館 2004年1月版.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一項標準參照性考試,主要考查應試人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標準、流暢、規范程度。隨著普通話測試的深入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重要性已經被人們廣泛認知。作為應試人,要想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測試前充分的準備和刻苦的訓練是基礎。在此基礎上,掌握一些應試技巧,也有助于減少失誤,發揮應有水平。筆者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試卷構成和每道題的測查目的,針對平時在普通話測試中常遇到的情況,總結一些應試技巧,以供參考。
一、測試前的常規準備
1.明確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基本內容和檢測的目的要求。所有的應試技巧都是針對檢測目的而來的,明確了這一點,訓練的目的才能明確。
2.根據自己的普通話水平,確定自己實現的目標,找出語音差距,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語音的改變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是不現實的。應試人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階段訓練目標,這樣才能增強信心,提高訓練效率。
3.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口語測試,應試人發音的質量好壞對成績影響重大。在測試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應試人明明是能發出某個字的讀音的,但由于平時訓練時對發音的質量不夠重視,出現聲母發音松弛、韻母動程不到位等情況,被判為缺陷,從而失分了。因此平時訓練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力求標準,也就是我們平時在體育比賽中常說到的“該拿的分一定要拿到”,否則考試時想馬上糾正這種的發音習慣是很難的。
二、備考的技巧
應試人進入考場到正式考試,一般會有10-15分鐘左右的備考時間。拿到試卷后,應試人如何合理安排備考時間至關重要。根據平時的經驗,備考的順序最好應按測試項目從后往前安排,即先準備說話題,再到朗讀、選擇判斷、多音節詞語、單音節詞語。
1.說話題的備考。說話題一般有兩道備選題,且說話題是測試試題中唯一沒有文字憑借的題,難度較大,建議先準備此題。首先選擇好說話題目,接著構思話題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因準備時間有限,此時不宜把說話題從頭到尾構思完整或回憶一遍。
2.朗讀題的備考。朗讀應是平時訓練的重點,確定好朗讀篇目后,重點是把文中的難字讀音和長句、關鍵句的停連及語調熟悉一下即可。
3.選擇判斷題的備考(有些省市不考此題)。選擇判斷題共有3個小題,備考時要特別注意第3小題,因為一些句子只是因語序不同導致不符合普通話語法規范。
4.多音節詞語的備考重點是找出難點詞、輕聲詞和兒化詞并練讀一遍;有三個及以上音節的詞語,要注意詞的輕重格式。如對輕聲詞不夠熟悉,不能很快就找出,建議不如放棄,把精力放在難點字、詞上。
5.單音節詞語的備考:快速瀏覽一遍,看有無不認識的字和把握不準的字。遇到把握不準的字時,可把單音節字組成雙音節詞,在詞中定音或通過形近字的辨析,找出細微差別,確定讀音。如“撥”和“拔”,“撥”比“拔”多一撇,就是因為多了這條“小棍兒”才能撥。
三、測試時的技巧
1.第一題讀單音節字詞,主要檢測應試人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讀音的準確程度和規范程度,要求應試人對每個字的聲母韻母都讀得準確到位,聲調要正確飽滿。應試人發音時不能像平時那樣松弛、模糊,聲母要有力度,韻母的動程要完整,以免出現大量的缺陷音。聲調上要力求調值準確,特別是陽平不宜拖長,以免中間出現拐彎;上聲要避免發成211或2143。其次要注意語速,語速過快容易導致韻母動程不完整,上聲容易發成半上;語速過慢或重復多,容易造成超時。遇到多音字時,可任讀其中一種讀音,建議選擇把握大的讀音,如“撒”可以發sā,不發sǎ。
2.第二題是讀多音節詞語。該考題除測查應試人聲、韻、調的發音規范程度外,同時測查應試人的上聲、“一”和“不”的變調、輕聲、兒化等語流音變的準確自然程度。應試人測試時,一方面要重視聲、韻、調的準確飽滿,另一方面要注意讀好音變,特別是輕聲和兒化,輕聲要突出短而輕,兒化詞語的“兒”要與它前面的音節融成一個音節。此外詞語的輕重格式也是本題測試的重點,不要把雙音節或多音節詞讀成一個個字的疊加,如“電話”應讀成中?重格式而不是重?重格式,“自治區”應為“中?輕?重”格式而不是三個音節都讀成重音。只有正確掌握了詞的音變和輕重格式,我們才能使自己的發音自然連貫,具有標準普通話的韻律。
3.第三題是選擇判斷題。這一題是從三個方面考查應試人掌握普通話詞匯、語法的規范程度,同時測查語音的標準程度。測試時首先要保證選擇正確,其次是讀準。
第1小題:詞語判斷。要求選擇并讀出普通話的詞語。此題選擇上一般不會出現較大錯誤,讀詞語時要注意輕聲詞、兒化詞的讀音。
第2小題:量詞、名詞搭配。此題的數量詞與名詞的數量是不等的,應試人測試時要按名詞的順序找到符合普通話表達習慣的數量詞,進行搭配,因此一個數量詞可能會多次使用。因受方言習慣的影響,一些應試人常會出現搭配錯誤,如“一所學校”搭配成“一間學校”等。另外還要注意“一”的變調和輕聲詞語的發音。
第3小題;語序或表達形式判斷。要求應試人選擇讀出每組里的普通話句子。此題選擇出現錯誤的不多,常見問題是很多應試人讀句子時忽略了語流音變,如輕聲、兒化、“啊”的音變等等,如“這朵花兒真香啊!”中的“花兒”應讀成huar,“啊”讀成“nga”。
4.第四題為朗讀題,主要是測查應試人在有文字的憑借下,語流當中體現的普通話標準程度。重點從有無音節錯漏、聲韻系統缺陷和語調偏誤,以及停連是否得當、流暢程度如何、語速是否適中等幾個方面考查。
與同樣是30分的說話題相比,朗讀題是有文字憑借的,考試時要力爭拿到高分,因此應試人在測前就應該充分熟悉朗讀篇目。廣西普通話培訓教材《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在每篇朗讀作品后都標注了拼音,應試人要利用好這個資源,加強對難字、多音字、輕聲詞和兒化詞的練習;對于一些長句或容易出現停連不當的詞語,要標注符號,加強練習。測試時注意語速不要過快,做到“快看,慢讀”,在讀準字音、確保不漏字添字的基礎上,要自然流暢,盡量不回讀、不磕巴。如果一句話中有一兩個音節讀錯,也不必緊張,將錯就錯,繼續讀下去,因為有時回讀扣的分比讀錯更多,且給測試員造成不流暢的印象。
朗讀尤其要注意克服語調偏誤的問題。語調偏誤主要指字調、句調帶有方言或其他語言的色彩,詞語的輕重格式、節奏與普通話語感有偏誤。如字調的升降幅度過小,調域狹窄;幾乎字字重讀,缺少輕音;句調缺乏變化;字音的長短、輕重變化不大,節奏感較差。因此如果應試人平時說話調值偏低的,考試時稍微抬高調值,讀準字調,并根據文章內容,把握好語句的高低、升降變化,注意語流音變和詞語的輕重格式,將文章讀得更加自然。
5.第五題是說話題。要求應試人選一個話題說3分鐘話,重點測查語音標準程度,詞匯、語法規范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目的是測查應試人在無文字材料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
這道題是很多應試人發怵的一道題。其實如果仔細分析30道說話題目,我們就會發現,這些題目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學習關系非常密切的,也是我們平時聊天常涉及到的話題。因此我們首先要克服畏難心理。測前可以把說話題進行分類,給每種類型的題目設計說話思路,如寫人的,可以說人物的年齡、外貌、性格特點、他與我之間發生的故事和對我的影響等等,再為每類題目準備一、兩個例子,這樣就可以減少說話題的數量,減輕備考時的難度。測試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事例,這有助于我們有話可說,說得精彩。(2)多舉例子,而且是并列性的例子,例如“我喜歡的節日”可以是多個,每個節日舉出一兩個有特點的活動或喜歡的理由,內容就更豐富了。如遇到議論性的話題,提出觀點后,也可用多個例子從正、反方面來說明觀點。(3)少用概括性的詞語、句子,多進行細節描寫。(4)詞匯、語法要符合普通話的規范。有些應試人學習普通話只注意語音的準確,這遠遠不夠,說話時還要克服方言詞匯和語法。如廣西人容易把“自行車”說成“單車”,容易把“一輛車”說成“一架車”,或者把“我先走”說成“我走先”等等。(4)盡量發準使用頻率高的詞,對自己把握不大的詞可以進行同義替換。如選擇“學習普通話的體會”這道題,講壯語的學生就要注意“普通話”這三個字的發音,因為整個說話過程中這個詞會多次出現,如發不準,就大大影響了語音的準確性。再如有些應試人發“an”韻母時會出現鼻化現象,那么就不要說“陽光燦爛”而改成說“陽光明媚”。(5)調整心態,保持語速適中。有的應試人選到自己熟悉的話題后,不禁喜出望外,說著說著就會加快語速,而忽略了語音的正確;有的碰上一些意外,如有些應試人把自己原先準備好的內容說完后,時間還未到3分鐘,不免緊張,一時不知再說什么才好。這時應及時調整心態,可以再舉例說明。(6)語調要自然流暢,不能像背書,盡量多使用口語詞,多用短句。
任何的應試技巧都是建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的,“臨時抱佛腳”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以上所述僅為一般常用的技巧或個人的一些經驗總結,每個應試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提高應試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131-02
普通話測試內容分為四項:單音節字詞(10分)、多音節字詞(20分)、朗讀短文(30分)、命題說話(40分)。從分值的分配可見,第四項“說話”分值最高。在以往的普通話教學中,教師們往往注重學生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發音標準練習,而對學生命題說話訓練不夠,導致一些學生在測試時第四項丟分較多,據統計被測學生中約有50%說話項失分在7~8分之間。在“說話”項測試中,學生暴露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各類問題,本文的主旨是總結歸納“說話”項測試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口語表達訓練方案,讓學生“能說”、“會說”,通過“說話”項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一、普通話測試中學生“說話”存在的問題
“說話”項的測試目的是考查學生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條件下,運用普通話口語所達到的標準程度。它不僅考查學生的語音面貌,還要考查學生運用普通話詞匯、語法的規范程度和表達過程的自然流暢的程度。它是學生思維能力、知識水平、心理素質、臨時組織語言應變技巧等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說話”最能體現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在近幾年的測試實踐,尤其是機輔測試中,我們發現“說話”實際與測試要求存在偏差,學生在“說話”項測試中存在一系列問題。
1.以“背稿”、“讀稿”代替“說話”。在測試實踐中,很多學生按照命題說話題目提前準備好稿子,測試前將稿子背熟,測試時以“背稿”代替“說話”。背稿能增加流暢度,還可以減少詞匯和語法的錯誤,掩飾了學生許多語音錯誤和詞匯、語法缺陷。
根據河北省普通話測試評分標準,“語言基本流暢、口語化較差、有背稿的表現”視情況酌情扣0.5或1分,而“詞匯、語法偶有不規范的情況”要扣1到2分。因此學生為了少扣分,測試中用背稿子增加流暢度,減少語音錯誤和詞匯、語法缺陷。
以前人工測試時,兩個測試員考一個學生,學生不能作弊只能將準備好的稿子背熟,而普通話水平測試采用機輔測試后,一些學生測前用手機上網,搜到成篇的“說話”內容,趁監考老師不注意掏出手機對著電腦將三分鐘“說話”變成朗讀。
2.測試中出現無效話語。無效話語指的是測試中考生所說話語和考試題目沒有任何關聯的一些內容,無效話語在機輔測試中容易出現,以往的人工測試,遇到學生說到與話題無關的內容時,測試員給以適當的提示,并對其予以引導。機輔測試是學生面對電腦的單向說話,被測學生自己可以看到電腦下面的時間條進度,可以估算出還差多少時間滿三分鐘,當其把準備好的內容說完后,剩余時間又不知該說些什么,就會出現說話與題目無關聯的內容,例如與測試無關的自言自語、重復讀準考證背面的考試注意事項、重復前面已經說過的內容、反復讀考試電腦頁面提示語、倒計時數秒等現象。這些現象在普通話測試中都稱為無效話語。無效話語經常出現在一些準備不充分的學生錄音中。
3.離題與雷同。河北省普通話測試說話題目共有40個,有些學生往往把內容相近的題目先歸類,如《我熟悉的地方》、《我向往的地方》、《我的家鄉》,然后用一個內容套在上述多個話題上,出現雷同或離題現象。學生開頭兩三句用所考題目相關的語言,隨后便把話鋒轉到事先準備的同一個內容上。有時幾個人抽到不同話題,說話內容卻是一樣,造成雷同。在測試實踐中,有些同學的“說話”雷同與離題同時存在。如《我的學習生活》、《我的興趣愛好》、《我的業余生活》,學生開篇說幾句,隨之便大段的背誦歌詞、古典詩詞或別人的文章,用這些內容來填充測試的三分鐘時間,以致于造成全篇離題和雷同。
以上三類問題在普通話測試“說話”項中經常出現,這些問題暴露了學生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的不足。也為我們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普通話教學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教學中教師除注重聲母、韻母、聲調的發音辨正外,更應該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二、加強“說話”項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說話”是學生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心理素質、臨時組織語言應變技巧等綜合能力的體現,其中,學生的知識儲備要充足,思維要敏捷,應變技巧要具備。要達到上述要求必須多措并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說話”的訓練內容要拓寬。如果我們的普通話教學僅僅圍繞測試規定的40個話題,即使學生“說話”很流利,口語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好,也只是表面現象,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要求教師拓寬“說話”的訓練內容,要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相結合。如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一段經典影視作品,看完后請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要求每人用三到五分鐘時間復述作品,談一談觀后感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理解,多角度的對作品進行評析、欣賞。這樣,學生不但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提高了綜合素質。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實質的提高后,應對測試的40個話題就不再是難事。
2.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要培養學生說普通話的意識,就要讓學生的口語表達在生活、學習中得到鍛煉。選取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即興演說,讓所有學生有“說”的機會。學生講自己感興趣且熟悉的話題,容易做到有話可說,言之有物,話題采取即興方式給學生新鮮活潑的感覺,學生樂于表達,不會產生厭倦情緒。
3.根據學生的不同方言區分組強化訓練。先把不同方言區的學生進行分組,根據每個方言區的用詞和語法特點,制定具體訓練方案。在朗讀中學生一般不會暴露方言、方音,但在測試“說話”項時由于沒有文字憑借,學生在口語表達中會下意識使用方言詞匯和語法。要通過口語表達訓練,糾正不同方言區的習慣用語。如河北、東北、河南等部分地區將普通話的“什么”說成“啥”;河北的部分縣市將“昨天”說成“夜個兒”、“早晨”說成“早清兒”、“下午”說成“后半晌兒”等。根據上述情況,在教學中將發音、說話有相同問題的學生分為一組,以便集中糾正偏差,有效地進行強化訓練。
總之,通過教學要讓學生領會“說話”的要求,首先語音要正確;其次內容具體、完整;最后說話內容要合乎邏輯、有條理。通過訓練,讓學生說起話來用詞恰當、語句連貫、不重復嗦、有條理。在訓練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思締,黃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應試技巧[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7,(8).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國家級口語考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九條: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準。我院是師范院校,學生是未來的人民教師,所以普通話水平應達到相應的標準:學前專業、高專英語、高專數學應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達到二級甲等,藏族學生達到三級甲等。
普通話水平測試試卷由四個部分構成。其中,第四部分“說話”對學生來說是最難的一項。“說話”測試最能全面體現應試人普通話的真實水平。
一、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說話”要求
1.話語自然
說話就是口語表達,口頭說的話應該是十分生動的,它和說話的環境、說話人的感情、說話的目的和動機都有很大的關系。要做到自然,就要按照日常口語的語音、語調來說話。
2.語速適當
正常語速大約220個音節/分鐘。如果根據內容、情景、語氣的要求,偶爾10來個音節稍快、稍慢也應視為正常。說滿3分鐘以600-670個音節為宜。
3.用詞得體
說話中的口語表達,必須克服方言的影響,摒棄方言詞匯,注意克服方言語調。如在說到自己家鄉的特產時,有的學生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有些山菜可以采摘了,有“貓爪子”“猴子腿”“牛毛廣”等,說這些詞匯時,考生很容易帶上方音語調。
4.用語流暢
在句子的組織上,應多用短句,少用修飾語和過多的長句,只要意思完整,可以有所省略,也可以適當使用像“啊”“呢”等必要的語氣詞。
二、“說話”能力的訓練
日常口語表達中,努力養成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思考和交流的習慣是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1.說話的內容要符合實際
(1)說話時,要選自己熟悉的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來說
熟悉和了解話題,根據話題準備充分而必要的材料是做到有話可說的第一步。我院是師范院校,學生將來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有的學生在表述《我喜愛的職業》這一話題時,是這樣說的:我從小就喜歡當老師,因為當老師很神圣,有很多小朋友都聽她的話,伴隨著這個夢想我漸漸長大了,現在學的是學前教育專業,我們開設的課程有舞蹈、鋼琴、簡筆畫等等,為將來當好幼兒老師做充分的準備……這樣學生就能做到有話可說了。
(2)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要選擇典型事例
例如,在選擇說話話題《難忘的旅行》時,有個考生說:提到難忘,就想到那次高考后的一次旅行。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向蓮花山進發,帶上野餐的必需品……這樣,考生就做到緊扣主題了。
(3)話題歸類
《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共有30個說話題目,可以給30個話題歸納分類,相關的話題可用同一內容來說,只是側重點不同,這樣會縮短準備時間,使學生減輕負擔。30個說話話題,可歸為幾個主題,如我的愿望(或理想)、我喜愛的職業、我的學習生活、我的成長之路、我所在的集體(學校、機關、公司等)可以寫一個主題。
2.如何自然流暢地說
(1)把抽象的題目具體化
抽象的議論是理論的東西,很難形成長篇大論,也很難使說話流暢;而具體的敘事則容易駕馭,表達也自如得多。所以說話內容要盡量朝具體的敘事,即“講故事”上靠攏。有個學生在表達“談談社會公德(或職業道德)”這一題目時是這樣說的:作為未來教師的我,我想談的是教師的誠信。事情發生在上學期的一次見習生活。我見習的班級是小學二年級,在一次課下游戲中兩個孩子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了,我當時說,如果你們倆都向對方道歉,明天老師給你們每人一塊棒棒糖,可是第二天,我卻把這件事給忘了……這樣的表述,就能使議論的話題有話可說,有內容可談,也就很容易說滿3分鐘。
(2)說真話實話,說心里話
如在說《我所在的集體》時,有個學生是這樣說的“當高考成績下來時,我成績不理想,就報考了通化師范學院分院。當我來到學校報到時,映入眼簾的是學校的大門,好小好小,都沒有我們初中的大。但我已沒了選擇,所以我選擇了服從。我們班是一個36人的大集體,一個男生都沒有,好像是一個女子學校,在這個集體中……
“說話”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慢長的訓練過程,作為指導者,只要我們努力探索教學方法,刻苦鉆研,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學生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B-0039-02
隨著普通話水平測試對現代化技術需求的不斷增加,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以下稱為機測)系統應運而生,目前已有多個省(市、區)運用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所謂機測,是指應試人采用上機模式進行測試,第一題“讀單音節字詞”、第二題“讀多音節詞語”和第三題“朗讀短文”由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系統自動評分,第四題“命題說話”由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或測試站調配測試員通過網絡在線評分。
筆者參加過多場現場測試(以下稱為人測),在欽州學院成為欽州市機測試點后,也接受了多次第四題“命題說話”的測試任務。在工作實踐中筆者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無論是機測或人測,非語言因素對考生和測試效果的影響都是存在的。筆者擬以“命題說話”題為例,對非語言因素在機測和人測中產生的影響進行對比分析。
一、非語言因素對考生及測試效果的影響
非語言因素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解釋。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非語言因素主要是指除考生的語音面貌之外,對考生測試成績產生直接影響的其他因素,如考試環境、考生心理素質、試題難易程度等。
普通話水平測試著重考查考生應用普通話的能力,考生的語音面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但在實際測試中,非語言因素對測試的影響非常大,有的時候甚至比語音面貌更能直接影響測試效果。在機測與人測中,測試公信力、測試環境、測試員、測試操作環節、考生狀態發揮和互動性等諸多非語言因素對考生和測試效果的影響都是存在的,但表現及影響力度不盡相同。
1?郾測試公信力對機測與人測的影響
絕大多數考生認為,機測由電腦進行評分,比人測要公平、公正得多。事實上,機測的確能夠避免或減少人為因素對考試成績的影響。在測評準確度方面,機測由兩名測試員(由測試中心指定,并且不公布搭檔名單)通過電腦打分,缺少了人測時的溝通和參照條件,全憑測試員本人的聽力和對普通話水平測試評分細則的把握進行客觀評分,如果出現評分跨檔,則由監測員進行復聽。在考試公平度方面,人測采用的是面對面考試,考生的姓名、單位等信息一覽無遺,而考生也能直接接觸測試員,容易出現說情現象,而在進行機測時,考生的信息一概不得透露,只以編號的形式在電腦上出現,有效避免了人情關系的問題。因此,通過機測得出的考試成績,考生通常比較容易信服,而對人測得出的分數,考生往往存有質疑。
2?郾測試環境對機測與人測的影響
在人測中,測試環境對考生情緒的影響是很大的。考生通常需要在考場外等待考試,這會對正在考試的考生產生干擾。比如,場外考生的議論會產生噪音,影響應試人的思考和考試的錄音效果;待考考生的圍觀會讓應試人產生害羞、緊張或焦躁的情緒,影響其考試水平的發揮等。在機測中,考生是在一個密封的、單獨的、安靜的環境中進行考試的,這對緩解考生的緊張情緒很有好處。
3.測試員對機測與人測的影響
在人測中,考生要獨自一人面對兩名測試員,這對考生形成一種壓力,如果碰到個別表情頗為嚴肅的測試員,考生的緊張情緒將會加劇,這種情況對考生正常發揮水平是不利的。而在機測中,應試人面對電腦進行測試,相對于面對測試員,緊張情緒要小一些,在測試時的自由度也大一些,有利于考生水平的正常發揮。
4?郾測試操作環節對機測與人測的影響
在人測中,錄音等環節全程由測試員進行操作和掌控,考生只需在測試員的引導下,直接進行測試即可。而在機測中,考生的測試是在電腦上獨立完成的。這樣的測試形式除考查應試人的普通話水平以外,對應試人的計算機水平以及應試人對機測程序的熟悉程度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以下列舉的是機測中影響測試的最為常見的一些問題:(1)考生的計算機基礎較差,進入測試室后,獨立面對電腦感到無所適從,影響考試的順利進行。(2)考生不熟悉考試程序,不能熟練地按要求進行操作,或者讀題后不知道直接點擊相關按鈕進入下一題測試,耽誤考試時間。(3)試音環節出錯較多,主要表現為:考生的音量太大或太小,在試音過程中撥弄耳麥發出噪音,不知道點擊“確定”按鈕,因而造成試音不成功。(4)試音音量與正式測試時的音量不一致而導致評分不成功。除以上所列影響測試進程的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因素也會對測試進程有影響:(1)考試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造成考試不能繼續。(2)考生在測試室內做與測試無關的事情或在考試過程中無故退出,影響測試的正常進行。
5?郾考生狀態發揮對機測與人測的影響
考生狀態的發揮在人測和機測中的表現和影響是差不多的,例如對一些生僻字的把握等。在此不展開論述。
6?郾互動對機測與人測的影響
測試員與考生之間的互動是對考試成績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尤其在“命題說話”題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在人測中,由于考生與測試員面對面進行測試,相互間的互動還是比較多的。測試員對考生出現的一些失誤能夠及時進行糾正和提醒,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考生幫助。例如,考生出現某一題的考試速度過快或過慢、整行漏讀字詞或句子等情況時,測試員可以及時進行提醒。尤其是“命題說話”題,考生如果無法自行完成說話,測試員還可以圍繞所選話題與考生對話,對其進行恰當引導,避免出現考生因缺時太多而影響考試成績的情況。
而在機測過程中,由于考生單獨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進行考試,如果出現上述失誤,測試員無法及時發現和糾正。尤其第四題“命題說話”是在沒有文字材料作為依據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應試人提出的要求較高。在眾多丟分原因中,“離題”是最常見的、也是導致丟分最多的一個原因。考生通常是因看錯題目造成離題,筆者就碰到過這樣一位考生,她把“我最喜愛的節日”錯看成“我最喜愛的節目”,全程圍繞“節目”進行說話,盡管語音面貌很好,但依據普通話測試評分細則,最終要在說話題得分中再另外扣除6分,她的測試成績因此受到影響,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有互動環節,測試員可以及時提醒考生,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避免。
二、重視非語言因素,提高“說話”質量
通過上述比較不難看出,非語言因素在機測中的影響力被放大了,其對考生普通話測試效果的影響變得更加明顯。因此,在機測過程中,我們要重視非語言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幫助考生提高“說話”質量。
一、加強規范語言觀念
打造多方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學校開設新聞傳媒專業的根本目標,大眾傳媒公司都要求從業人員有采集、編輯、主持三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普通傳媒工作者和主持人的區分開始變得不那么明顯。學習新聞傳媒專業的學生、高要求的播音主持、廣播電視新聞學,或者是以幕后工作為主的廣播電視編導,都必須要求有標準流暢的普通話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貫徹正確的理念,加強學生對于規范語言觀念的認識,對于新聞傳媒專業學生來說,普通話既是基礎也是發展鋪墊,以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李詠為例,他們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和本身所學的新聞傳媒專業有著重要的聯系,學習普通話要主動,以極強的準則要求自己。
二、凸顯傳媒專業特色
思維敏捷、活躍是新聞傳媒專業學生不同于其他專業學生的一個特點,然而普通話作為實踐比例較大的課程并不利于新聞傳媒專業學生去發散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掘出符合該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幫助他們提高普通話水平。
1、增加課前說新聞實踐環節
開展課前說新聞的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普通話表達能力的重要一步,每堂課開始之前請五六個學生上講臺上播報一條新聞,教師針對學生的語音、語氣、語法進行評價和打分,這可以作為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普通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個過程中會不斷加深學生的新聞敏感度,在教師的點評下明白自身普通話的不足之處,極大的提升了口語表達水平。
2、充分利用廣播、影視資料的相關素材
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有聲有色的學習資料,幫助學生學習普通話各方面的規范,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代表作《普通話與方言》就是很好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普通話和方言之間的區別;《新聞聯播》作為我國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其對普通話的要求是極高的,給學生分析主持人的語氣和語態,為其提供極佳的例證。CCTV每年的新年新詩會也可以作為教學素材播放給學生,為學生講解朗讀的技巧。
3、邀請傳媒從業人員為學生進行普通話實踐教學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請有實踐經驗的主持人、播音員等傳媒從業人員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普通話的重要性和實踐功能,同時看到傳媒從業人員極高的普通話表達水平,在這個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明白自身的不足,增加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這是針對新聞傳媒專業學生的有效舉措之一。
三、理論教學緊貼普通話測試,強化說話訓練
自1994年國家《關于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通知》以來,普通話測試工作至今已經走向了成熟,在全國,尤其是在高校影響深遠。邊疆高校的學生普通話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實行普通話水平測試,既是國家推普工作的要求,也是學生提高自身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自國家實行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簡稱“機測”)后,測試人數急劇增加,面對這樣的變化,急需重新建構一個有效的考前培訓模式,從而幫助考生得以接受快速、有效的考前培訓,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邊疆高校普通話考前培訓的重要性
邊疆高校的生源多來自邊疆地區,很多學生從小沒有說普通話的語境,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普遍不高。自實行機測以來,同學們的測試機會增多了,以筆者所在的云南文山學院為例,人工測試時學生每學年只可報名一次,而實行機測后,學生每個學期都可以報名一次。測試機會增加了,但考試成績并未隨之進步,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學生并未在考前認真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也沒有上過普通話課。所以,考前培訓就成了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并提高普通話水平的一個重要的途徑。一般高校的普通話培訓都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期的32學時左右的培訓,另一種是短期的4個學時的培訓,此處所說的考前培訓是指后者。
1.考前培訓可以使學生了解考試流程
機測是一套全新的考試模式,包括候考、備考、測試幾個流程。點到名進入候考室,學生拿到試題,有大約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進入考試室,對號入座后,就是一系列的考試流程。如果學生不熟悉考試流程,肯定會影響考試成績。所以,考前培訓就是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考試流程,從而在考試的時候可以從容不迫地參加考試。
2.考前培訓可以使學生明確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和要求
對于沒有上過普通話課的同學來說,自己準備普通話水平測試有一定的困難,雖然能看到模擬題,但因為考試形式是口試,所以,學生自己并不知道考試的要求和成績。雖然現在可以在網絡上測試和學習,學生可以知道一些自己的問題,但學生只知道自己這個音發錯了,卻不知道要怎樣才能發對,而且網上測試只有前三題,沒有第四題的測試結果,和正式考試的結果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而有些考生也沒有到網上進行學習。所以考試時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有些考生讀得極快,第一題甚至會豎著讀,上聲也不到位,更不用說字正腔圓這樣的要求了。第四題對于考生來說是最頭疼的,很多考生都不知道第四題要怎樣準備,有些考生覺得無話可說,有些考生以為是要像寫作文一樣寫下來說,所以導致很多考生去網上下載,夾帶紙條進考場,有的甚至拿著手機念,這樣不但得不到高分,反而因此而扣分,嚴重影響了考試的分數,甚至被判為作弊。
考前培訓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測試的內容、要求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等等。只有了解了測試本身,才能在測試方面取得好成績。
3.考前培訓可幫助同學們提高普通話水平
雖然培訓時間短,但在培訓的時候加以訓練,對于同學們的普通話還是很有幫助的,比如平翹舌音、齊撮音的問題,只要在培訓時老師提醒,學生學會之后在培訓后加上鞏固,進步就會很大。第四題的培訓也很顯著,在學習了考試的要求和技巧后,教師對第四題進行適當的舉例,多數學生都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當然,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要做到顯著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顯然是不現實的,教師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考試的重難點方面下功夫,比如難點音,上聲到位,輕聲兒化音,以及朗讀時候注意字正腔圓、語速停頓等,說話題的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以及就是第四題怎樣組織話題,在說話的時候注意語音標準、語法正確等。
4.考前培訓可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及考試的積極性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都必須達到相應的等級,而如果要考教師資格證,一般的專業必須達到二級乙等水平,而語文教師必須達到二級甲等水平。這意味著每一位同學都必須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并達到相應的等級。
普通話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很有重要意義的。在當今社會,如果普通話水平不高,影響了表達能力,對于以后求職甚至找工作都是很有影響的,現在口語表達能力正為大家所重視,而普通話水平測試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方式。
對于普通話,學生們存在著輕敵和不自信兩種態度。一些學生覺得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話差別很小,對于普通話的學習存在輕視情況。而一些普通話基礎差的同學又覺得普通話太難了,存在畏難情緒。對于輕敵的同學,教師應使其認識到普通話與其方言的差別,從而認真學習;而對于畏難的同學,則應該使其樹立信心,堅持不懈,最終取得好成績。
培訓中,學習方法的介紹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些同學不知道怎樣學習普通話,想要認真學習又不得法。所以,在培訓的過程中,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介紹是很重要的。
二.目前普通話機測考前培訓存在的問題
而從現在考前培訓的情況看,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有些方面并不是很理想。問題如下:
1.培訓時間短,學習內容有限
普通話課一般要上一個學期,包括正音、朗讀訓練、說話訓練等等。而有些學生由于普通話基礎不太好,一些難的音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學會。而第四題說話,對于很多不善于組織語言的同學來說要取得進步也不容易。而培訓時間只有短短的4個學時,所以很多方面都不可能顧及,或是只能點到為止。而如果增加學時,則在師資、學生的時間等方面又很難操作。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培訓內容是很有限的。
2.很難做到因材施教
培訓由于師資等問題,都是以講座的形式開展,每班人數都較多,而且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問題也各不相同,但是由于條件受限,教師經常面臨“眾口難調”的問題,但又不可能兼顧每一個學生。參訓之后,學生們覺得也學到了東西,但是,好像對于自己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切實的解決。
3.培訓形式和方法單一。普通話作為語言課要求精講多練,但是在這樣的培訓形式下,只能精講,很難多練,最多來個大合唱。而聽錄音、課堂討論等其他形式當然也就很難實行了。顯然,這樣的培訓形式和方法并不能滿足需要。
三.普通話培訓對策探討
1.分班的再思考
現在每個培訓班學生人數眾多,且基礎不同,這樣培訓起來很難做到對癥下藥。所以,培訓班要怎么來分班,多少人分成一個班,是培訓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妨讓參訓學生先在暢言網上進行測試和學習,學生知道自己大概的等級以及自己的問題所在,再據此報相應的班級,在教師上課的過程中考生就能更關注自己的問題所在,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等級及問題進行培訓,相信培訓效果也就會更加明顯了。
2.培訓方式靈活化及培訓的延續性
學生接連上4個課時,本來就容易疲勞,而培訓內容繁多,如果按部就班地講,學生難免會覺得昏昏欲睡,有時不小心一分神、一個內容已經講過去了。所以,培訓方式應該靈活化,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聽,也不能只是幾個幻燈片就講完一個講座。教師只有運用靈活的培訓方式,才能讓學生易學易記,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網上學習成了普通話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學生可以根據網上學習平臺,比如暢言網上學習,發現自己學習的問題及難點,培訓之后,如有教師用方便的形式,比如網上,為同學們答疑解難,那么培訓將得到極大的延伸,培訓的作用也將會大大提高。
3.對普通話學習方法的介紹
普通話的學習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培訓過程中有效的學習方法的介紹也尤為重要。如怎樣提高同學們的朗讀水平以及說話水平,教師不能在4個學時里一一窮盡,那么就可以教會同學們學習的方法。第三題朗讀,教會學生多聽范讀錄音并模仿,并用自己的錄音和范讀音比較等有效的方法讓學生覺得有進步。有效的學習方法是提高普通話水平并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保證。
總之,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推行,是國家推普工作進一步開展的有力保證。而開展考前培訓,是考生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取得更好成績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邊疆高校來說,應該盡可能克服在考前培訓中面臨的問題,找到更有效的培訓方法,從而讓學生在培訓中得到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嚴希洪.普通話水平測試實用讀本[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
[2]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計算機輔助測試系統的研制和使用,順應了形勢的發展,符合大范圍、大容量測試的需求。與傳統的人工測試(簡稱“人測”)相比,2007年以來各地開展的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簡稱“機測”)在測試環境、測試設備、測試程序、測試人員與測試管理等方面發生了許多改變。
一、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結果情況分析
就應試人普通話等級要求而言,與以前分散的、大規模人工評測相比,各等級一次性達標率普遍下降,且隨等級上升而漸成下降曲線。據筆者對本校普通話培訓測試點近一年1400多位應試者不完全數據統計分析,全校一次性合格率平均約為71%(二級乙等為合格),與前期人工測試的一次性合格率平均為95%相比,下降了24個百分點。據分析,造成合格率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計算機輔助評測的語音標準在各等級的語音采樣因素;二是第四項說話“人測”新的評分標準的因素;三是應試者自身水平、態度因素;四是普通話教學與培訓情況因素。
筆者認為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是人工測試向計算機輔助評測過渡階段出現的現象,是可以通過加強普通話的培訓和教學得以改善的。
二、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前的普通話培訓情況分析
(一)教學培訓偏重理論,輕實踐,方法單一。
在測試中我們發現,許多應試人在第一、二題的字詞測試中都能做到發音準確、字正腔圓,但到朗讀尤其說話時,吐字說話就顯得生硬不自然,方音時有流露。這說明學生沒有將課堂的正音練習融入具體的口語表達之中,缺乏對普通話綜合語感的把握。這與教師在普通話培訓中偏重理論教授,缺少實踐,只重視語音訓練,忽視普通話的表達訓練有關。培訓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側重點不同。有的重理論,輕實踐;有的只練習,不介紹理論,應試人缺乏系統的普通話知識,達不到推普的目的。受各種條件的制約,有的教師壓縮培訓時間。有的應試者只是在臨測前接受教師的臨時輔導,內容多是機測的注意事項,幾乎沒有也不可能涉及普通話語音的系統培訓。這種短平快的培訓測試模式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它沒有留給應試人應有的消化培訓內容和自我練習、鞏固及準備的時間。學生自我練習的時間太少,其結果便可想而知。
(二)應試人測前心理表現各異。
我們在培訓中發現,有些應試人語音面貌較差,短時間難以達標,自卑心理使他們在訓練時羞于開口,不愿練習,患得患失,達不到訓練的目的,自然測試難以合格;有些應試人自認語音面貌較好,不重視培訓甚至不參加測前培訓就直接上機考試,臨場發揮不好,導致未達標;有些人功利心強,只為拿證書,不接受理論培訓,缺乏系統的普通話知識,達不到推普的真正目的。
以上存在的問題是要認真研究的,只有加強培訓教改,才能解決測試的效度。
三、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下的普通話培訓教學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改進。
1.介紹機測模式,增加上機練習時間。
十多年的人工評分的模式深入人心,并為廣大考生所普遍接受。而機測是一種全新的測試模式,應試人從心理上、操作上都會產生一定的障礙和不適應性,因此,測試組織部門應就機測的模式和要領對應試人員做好充分的測前培訓工作。比如測試時應該采用中等音量(即兩、三個人之間正常交談的音量);考試時應保持適當的語速,一個字一個字念清楚。常見的問題是讀得太快,字與字都粘在一起,每一個字都不清晰,都有缺陷。按評分規則,缺陷都得扣分,結果,得分自然不會高;測試時,前三項如果有“漏讀”現象是要按字扣分的,所以要注意避免漏讀,即使有不認識的字,也應揣摩著讀一下。要注意的是,看著電腦屏幕考試同看著書面材料考試的感覺會有些差異,換行時有可能發生漏行的現象。建議讀字、詞兩項時換行可稍放慢速度,看清后再讀,不要漏行(最容易漏行的讀單字項,行與行單字的顏色已設置成藍黑相間,以便把握);朗讀時要注意語義連貫,也不要漏行。
2.重視機測前的心理輔導,消除緊張心理。
在測試工作中我們發現,由于普通話水平測試形式的特殊性和機測技術的改進,加上許多應試人都是第一次參加測試,缺乏對測試的了解和準備,以致在測試中表現出焦慮緊張的心理。大部分應試人在培訓和測試時焦慮程度過高。心理學研究指出,適中的焦慮水平能促進社會技能的獲得,而焦慮水平過高則會引起對學習的抑制。不良的培訓測試心態不僅直接關系到應試人普通話水平等級的高低,而且關系到普通話在全社會的真正普及和提高。為此,在培訓過程中,可依據實際情況,適量加入應試心理教育的內容,采取各種途徑激發應試人的學習動機。這樣不僅能客觀上提高應試人的通過率,而且是圓滿實現測試目的的有效保證。
教師要根據測試的性質、測試大綱的要求,闡明計算機輔助評測技術對第一項“讀100個單音節字詞”、第二項“讀50個多音節詞語”、第三項“短文朗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測試對于前三個項目來說都是讀音非常標準、語流語感十分規范的客觀性測試。保證給每位應試人預留必要的自我練習和準備時間,它有助于消除應試人不必要的緊張心態,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練習詞語,反復朗讀作品,準備說話題目,提高通過率。
3.培養普通話思維習慣,重視語感實踐。
學好普通話的目的應該是提高普通話的運用能力。正如前文提到的許多,應試人在第一、二題的字詞測試中都能得到較高分數,但在“說話”這一道題中,卻表現得結結巴巴、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嚴重脫節。有的人將網上的范文下載后直接背誦,缺乏口語化,語流不自然。這說明他們沒有將課堂的正音練習融入具體的口語表達之中,缺乏對普通話綜合語感的把握。
平時學習普通話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學會用普通話的習慣去思考。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會在頭腦中形成語匯,在方言地區長大的因為從小接受的是方言,所以頭腦中思考問題時用的都是方言,在他們想說普通話的時候就需要多一個“翻譯”的工序,反應自然就會慢一些,在考試時說話的環節就容易出現脫節,一旦著急緊張還容易卡殼。所以學生在平時要注意培養普通話思維習慣,強化口語訓練,重視語感實踐。
普通話教學以知識傳授為切入點,以普通話語言能力的培養為最終目標,包括理論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兩個方面。理論知識傳授的目的是語言能力的培養,應結合語言實際,做到“簡明、形象、實用”,深入淺出。只有做到在不同的場合方言思維與普通話思維的自由轉換,即在公眾場合能完全用普通話進行思維、表達,才可以說掌握了普通話的內在核心因素。
(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
1.改進正音方法,攻克方音難點。
培養良好的讀音習慣,增強規范讀音意識。改進正音方法,攻克方音難點。聲韻調的訓練是為朗讀、說話的表達打基礎的,可以結合朗讀作品來練習。比如:在講平翹舌音的時候,可結合作品5號,讓學生找出400個音節中翹舌音和平舌音,并統計個數,了解平翹舌音在口語中的出現頻率,將其放在語境中學習,從而加強認識,認真糾錯,加深印象。二乙段的學生聲調上的錯誤很少,主要是缺陷,尤以陽平、上聲明顯,陰平、去聲次之。普通話聲調調值的特征是高揚成分多。教學中要注意把重點放在聲調的調型上,特別是上揚的調型,要求多練習。變調中的兒化部分,學生存在錯誤比較明顯的是ou、u的兒化,如老頭兒、眼珠兒。缺陷明顯的是ao、a、o、e、iao、uo的兒化,如刀把兒、干活兒、小鳥兒、草稿兒,要重點培訓。
2.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采用錄像攝影設備、電化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手段,如發音部位圖的展示、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微格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使普通話教學更生動、形象、直觀,更能讓學生對自身的普通話水平有一個清晰認識,在此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訓練,效果不言而喻。
利用網絡多媒體進行普通話訓練,擴大了學習語言的空間。現在許多省語委辦的語言文字網和高校校園網中都設立了“普通話教學”一欄,根據普通話教學與測試內容進行板塊分設:普通話發音技巧與語感訓練、經典作品吟誦欣賞、朗讀語感訓練、優秀話題說話作品賞析等。如普通話發音技巧與語感訓練是為系統學習語音知識、發音技巧和語感訓練的學生設計的,主要輔導方式可從以下方面進行:語音講解,講授語音的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并對發音規則、方法、技巧作詳細解說,插入相應的動漫口型圖,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展示;示范朗讀,針對難點語音、語流作示范朗讀,讓學習者觀看示教口型,掌握發音技巧;作品領讀,并在領讀時對篇章情感、停連、邏輯重音、輕聲、兒化、多音字詞、語流中的音變等重點問題加以提示。另外,在普通話教學網絡中可設立易讀錯字詞庫,糾正錯誤讀音;還可設置復讀軟件,在反復跟讀中糾正發音,建立普通話語感。網絡多媒體教學能體現個性化教學優勢,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安排進度,隨意重復未掌握的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進行普通話口語表達訓練,達到別的教學形式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世榮.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研究,1980,(1):17.
一、前言
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共同的語言會讓人們互相間親切度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加、國家基石更為穩固。而普通話作為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1992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由“大力提倡,重點推行,逐步普及”調整為“大力推廣,積極普及,逐步提高”,讓普通話這一漢民族共同語得到更大范圍的普及和推廣。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也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在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根據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一項測試。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一種口語測試,全部測試內容均以口頭方式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口才的評定,而是對應試人掌握和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規范程度的測查和評定。
二、測試對象
1.各級各類學校教師;
2.師范院校畢業生;
3.廣播電視電影戲劇以及外語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
4.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
5.從事電影電視劇話劇表演和影視表演和影視配音的專業人員;
6.公務員;
7.其他應當接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員和自愿接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員。(來源:《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
三、考試程序
經報名核準后,應試者應在規定的日期,憑本人的準考證和身份證,進入指定的考場,并按指定試卷上的內容進行測試。每個試場有2-3位測試員負責對應試者的普通話水平進行判定。測試總時間在15分鐘左右。
首先抽簽朗讀作品和說話題目,準備約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進入考場后首先報自己的單位、姓名,然后按照四項內容先后進行測試:100個單音節字詞、50個雙音節詞語、作品朗讀、說話。測試全程錄音,測試完成后方可離開測試現場,一周左右可進行成績查詢,并得到相應的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
四、評分標準及注意事項
注1:語音標準,無系統性的語音錯誤和語音缺陷,語音錯誤在3次以下,限于異讀詞和多音字的錯誤,不能有方音性質的錯誤。
注2:語音錯誤在10次以下,偶有方言顯露。存在非系統性的個別的方言性質的語音錯誤,或一至兩類系統性的語音缺陷。
注3:語音錯誤在11―15之間,略有方言。存在一類或兩類系統性的語音錯誤,或存在三類系統性的語音缺陷。
注4:語音錯誤在16―25之間,方言明顯。存在一類或兩類以上系統性的語音錯誤,可評該檔上段,存在三類語音錯誤,且次數在25次左右,則評該檔下段。
注5:語音錯誤超過26次,方言較重,存在三類以上系統性語音錯誤,或明顯缺少一類以上普通話特有而方言里沒有的音,聲韻調發音有較重的方言色彩。
注6:語音錯誤在30次以上,方言濃重,聲韻調發音方言成分較多,但基本是普通話。
五、應試技巧
(一)提前準備、巧用規則
造成大多數應試人心情緊張的根本原因,基本都是因為考前準備不充分,心理沒底兒。克服這種心理狀態的唯一辦法就是平時多加練習,找出自己的普通話存在的缺陷,找準方法,努力練習。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利用一切機會學習普通話。一旦具備了充足的實力,自信就有了,緊張心理就自然消除了。
另外,應該了解一下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全過程,做好相應準備;不要因為某個環節出現了和預想的情況不一致時使自己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根據評分標準,我們將每個小題細分出來,找出應試時的策略:
1. 朗讀單音節字
①聲韻調要標準。
A、聲母要發準。是指發音要找準部位,方法正確。
B、韻母要到位。單韻母要單純,發出來的音要吐字如珠,一個就是一個,不拖泥帶水。復韻母和鼻韻母都要有動程,要有變化;變化要自然、和諧,歸音要到位,發出來的音要圓潤。
C、聲調要發全。聲調方面,調型、調勢基本正確,但調值明顯偏低或偏高,特別是四聲的相對高點或低點明顯不一致的,判為聲調讀音缺陷。
②不要將形近字誤讀。
③多音字可選讀一音:單音節字詞中有不少多音字,朗讀時念任何一個音都是對的。
④速度要快慢適中。
⑤要從左至右橫讀。
⑥讀錯了及時糾正:一個字允許讀兩遍,即應試人發覺第一次讀音有口誤時可以改讀,按第二次讀音評判。
2. 朗讀雙音節及多音節詞
①要注意“上聲”和“一、不”的變調。
②輕聲詞要準確判斷:50個雙音節詞語中有不少于3個的輕聲詞,這些輕聲詞分散排列在中間,因此要準確判斷哪些詞是輕聲詞,并正確朗讀。
③50個雙音節詞語中一般有4個兒化詞,兒化詞有明顯的標志,在第二個音節的末尾寫有“兒”,不要把“兒”當作第三個音節讀完整,要把“兒”音化在第二個音節的韻母之中。
④讀準雙音節詞語中的多音字。
⑤雙音節詞語除輕聲詞之外,一般都是“中重”格式,即第二個音節讀得重一些。
3. 作品朗讀
此題要注意準確熟練。因為按規定,停頓、斷句、語速不當均被扣分,而不熟練造成的漏字、添字、回讀同樣被扣分,每漏一字或添一字或回讀一字都相當于讀錯一個字。況且它畢竟是有文字憑借的作品,應作重點練習。
4. 說話
①避免方音,力求規范。要在平時多下功夫、不斷實踐。
②統觀話題,把握類型。在練習中將話題分為幾大類,內容相當的可以互相通用,這樣有目的地準備十多篇話稿,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精選題材,善用短句。選材時,應選取自己非常熟悉且不會引起情感起伏太大的題材。另外,說話時要盡量避免使用長句。
④注意篇幅,算準時間。話稿為五六百字比較合適。
(二)調整心態、從容面對
1.以平靜的心態對待說話題目的抽簽,不要抱僥幸心理,認為抽到自己想要的簽就會超常發揮。其實,每個簽的題目難度差別并不大,關鍵還是要準備全面,胸有成竹。
2.進入測試室后找個機會和測試員說幾句話,有理有節地“套近乎”。既放松了自己,又調節了氣氛。
3.測試中專心致志,不要老盯著測試員的筆頭――測試員筆動一下,你就緊張一下。這樣既會加重自己的緊張情緒,又給測試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