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1: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環境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2企業政治工作在和諧企業構建中的優勢。一般來講,和諧企業的構建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項目,企業政治工作對于和諧企業的建設體現了巨大的推動力。所以在企業內部要凝聚企業所有員工的力量,并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途徑,而且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不斷奮斗得到好的結果。另外在和諧企業進行構建的過程中,不僅要有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還需要不斷實現培養優秀人才的戰略目的,通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來培養高素質人才。
1.3目前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以及發展機遇。在企業政治工作的同時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這些困難不僅是條件以及工作對象的變化,另外還有許多創新方面的壓力。現階段,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多假象,太空洞。假象主要體現在言行很難做到統一、內容不真實,員工大部分認為,都是在說大道理,沒有切身的關系到員工的利益。空洞主要是在形式上非常夸張熱鬧,但是很少有實質性的內容,可以說只是形式主義,而不能從實際上解決任何問題,這也是員工為什么不愿意參與政治工作中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就導致了工作的開展沒有動力也沒有效果。所以,如果不進行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政治工作就很難開展。因此,就必須在加強中改進、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同時還要做到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徹底摒棄群眾不能接受的活動內容、形式和機制,進而營造誠信務實的人際關系氛圍,有利于形成企業和諧、團結的局面。
2社會環境下加強企業政治工作的途徑
2.1貫徹落實企業政治工作的完善制度。首先,領導干部層要起到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抓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深入推進政治工作的多種制度。領導層要明確不同崗位的職責,進而制定工作推進的目標并進行嚴格的考核制度。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壯大的社會環境下,給各個企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在這樣社會環境下激烈的競爭氛圍中,企業的體制和機制以及企業的產品都在受到市場嚴格的檢驗。另外還有待崗、精簡工作人員或是下崗等改革政策的現象也在不斷的涌現,因此這就需要企業用政治工作者的身份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方法,盡可能的來疏導員工。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快速發展,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資源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思維的方式。網絡在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所以,網絡帶來的負面問題也在社會上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也需要企業用政治工作進行研究和相關調查,進而加強文明建設。
2.2加強領導層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建設。加強領導層工作人員政治建設可以說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進而能夠對于基層單位和部門具有示范和表率的作用。作為領導成員還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品質,需要牢固樹立進行終身學習的觀念。不僅需要學習本職工作范圍內需要的政治理論知識,還需要認真研讀作為一個好領導需要具備的藝術知識、市場經濟知識以及現代管理知識,還需要計算機知識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還要提高感召力以及親和力,還需要不斷的增強自己的政治觀念,尤其是社會環境下的大局意識,進而提升科學的思維水平,要全力以赴的抓好工作的落實工作。領導層工作人員還要積極的開展黨內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研討活動,進而有效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質內容,從而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念,引領社會的發揮方向,進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不斷加強領導層工作人員的作風建設。還要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進而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及正確的政績觀,從而克服脫離實際、空洞的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的形式等不良的風氣,進而努力的做到腳踏實地,大大的提高工作效能,推動工作的有效落實。
2、批判性的繼承外來文化。從整體上來說,外來文化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但同時也應提高未成年人對文化的鑒別力,使未成年人有正確的立場和觀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批判性繼承外來文化。外來文化中不適合我國國情和未成年人成長的糟粕要大膽的摒棄,對其積極部分要取其精華,加以吸收。
3、加強媒體的自律。社會公眾媒體應增強社會責任感,承擔起文化塑造未成年人人格的重任。要凈化社會環境,公眾媒體就應從源頭上杜絕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字、圖片和影像出現在公眾視野,以此保證社會文化傳播的健康性。公眾媒體要宣傳積極進步的思想,遏制頹廢消極的文化,充分發揮其導向育人功能,為未成年人提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文化產品,為未成年人提供綠色網絡文化。
二、深化學校的改革,提高德育教學質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校和教師應注重對未成年人的教育。1、轉變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學校應進一步加大教育體制改革力度,逐步擺脫以應試教育為價值取向的辦學方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基本的學科知識,同時還要進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學生的德育與智育平衡發展。同時,公私立學校應逐步樹立以德樹人、以德修身的辦學方針,以真正徹底地轉變落后的教育觀念。2、重視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培養出健康人格的學生,教師就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還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完善的人格。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智慧與文明的象征,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因此教師要重視自身樹立的榜樣和模范作用。同時,教師應積極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教育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關愛,多一份體貼。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因人而異的選擇教法,使每一位學生的人格都得到健康地發展。
三、改良家庭教育方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要樹立正確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加強與孩子的合作,共同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因此,父母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
1、創設溫馨安全的家庭氛圍。父母應建立良好的夫妻關系,若夫妻不和,在孩子面前,父母則應盡量保持和平的、良好的關系,培養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同時父母應提高自身的認識,不斷更新教育思想,擺正孩子的地位,給予孩子物質與精神雙重需求,為孩子創造溫暖、寬松、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
2、采用科學民主的教養方式。父母要重視自身的示范作用,為孩子做好榜樣,父母應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同時父母要用科學的方法教養子女,保持和諧民主的氛圍,重視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尊重和滿足孩子的親情需求。在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少一些責怪,多一些關心,少一些打罵,多一些安慰,使孩子生活在一個民主、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
四、注重良性同伴關系的引導
在未成年人與其同伴相處時,他們會相互學習、相互模仿、相互感染。父母和老師在平時生活中應及時予以關注,加強對其同伴關系的引導。
1、選擇合適群體環境。根據未成年人自身的性格特點,父母和老師積極創造適宜條件,引導未成年人形成正常的人際交往。如若孩子沒有主見,只會一味的服從,則應給其創造機會,讓他和一些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一起相處,以發展其堅持主見的能力;如若孩子孤僻,內向、害羞,則應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多結識朋友;如若孩子太自我,唯我獨尊,讓其和跨年齡的同伴交往,以此教會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寬容、謙讓等品質。孩子在和其同伴交往中,慢慢學會交往,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共享、寬容等良好的行為,以發展其良好的同伴關系,促進其良性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關鍵詞:社會環境;青少年;心理發展
一、我國當前的社會環境
我國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發展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我們的社會由單一、保守走向了多元、開放,這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政治方面,我國進入了一種從“總體性社會”向“多元社會”過渡的轉型期[1]。
在經濟方面,我國從供給型經濟轉向需求型經濟,從封閉和半封閉的經濟轉為開放型的經濟,從溫飽型經濟轉為小康型經濟[2]。
在文化方面,改革開放使我國的文化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迅速與國際接軌,文化的功能、形式、內涵、傳播等由單一走向了多元。
二、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人的一生都處于發展變化之中,但在青少年時期(處于11、12歲到17、18歲的個體)[4],這種發展變化是暴風驟雨式的,個體的生理特征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個體的第二性征在這一時期出現顯著的變化),由此伴隨著明顯的心理發展。
(一)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表現
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心理發展主要表現為隨著生理特征的劇變,個體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情緒情感也發生著顯著的變化。這決定著個體的社會化發展。[4]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的生理發展為社會化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最大的特點是生理上蓬勃發展、急劇變化。這一時期,個體的身體外形更具有自己的性別特征了,個體的體魄更加強健;內臟的機能健全了,大腦的發展已基本成熟,心臟等器官的功能加強,個體的精力更加旺盛;性的發育成熟使青少年開始意識到自己已向成熟過度,同時給個體帶來對性的好奇心和新穎感。[4]
2.認知能力的發展與社會化的發展
青少年時期個體的腦機能發展迅速,趨于成熟,大腦皮質的溝回組織已經完善,神經元完善化和復雜化,傳遞信息的神經纖維髓鞘化已完成,保證信息傳遞暢通,不相互干擾。[4]個體在大腦和神經系統上的一系列變化大大促進了個體心理的發展特別是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個體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在青少年時期逐步發展起來,表現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在看待事物時漸漸地由表象深入到本質,開始喜歡探究事物的本質屬性,開展系統的理性活動,能變通思維方式,能用新異獨特的思維觀點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能夠比較自覺地對待自己的思維活動,能夠有意識地調節、支配、檢查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個體開始用全新的眼光審視自己,開始注重自己的社會形象,逐漸由自我為中心的個體轉變為社會化的個體,開始學習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步適應社會的要求。
3.情感發展與社會化的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情緒情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穩定性,易出現極端情緒。他們時而唯我獨尊,時而又沮喪萬分。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個體對這種不斷增加的需求時而感到滿足與認可,時而又否定,使得他們的情緒出現搖擺不定的狀態。
(二)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
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心理發展表現出以下的特征。
1.過渡性青少年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獨立性與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充滿矛盾的時期。2.動蕩性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思維比較敏捷,他們的情緒發展更為激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感染與影響,因此在行為、情緒上表現得很不穩定。3.閉鎖性青少年自我與社會的同一性仍處于發展之中,因此青少年只會向外界展示他認為的對他的社會化有利的內容,而將一些矛盾的、迷茫的心理困惑等他們認為對自己不利的心理特征隱藏起來,因此他們具有較多的心理問題,這會給他們帶來一些煩惱。4.社會性青少年的這些特征歸根到底是因為個體必須經歷由單個的人向社會的人的轉變過程,青少年發展中的危機能否得到有效的解決則是個體的自我成長與社會環境共同決定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心理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開放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
(一)開放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積極影響
1.經濟的蓬勃發展為青少年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國家大力發展經濟,讓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改善,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科技文化的發展,創造出大量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儀器,這為青少年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學習資源。
2.開放的社會環境能夠促進青少年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因素都被調動起來,多種思想都會在社會中交匯、碰撞;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讓青少年可以便捷地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豐富的信息,對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中的青少年十分有利,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加深他們思維的深度,拓展他們思維的廣度,讓他們在看待問題時不易盲從與偏激。
3.先進的社會文化能夠激發青少年求知欲望和發展意識
青少年時期個體的社會性需要得到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探求外在事物的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發展。開放的社會環境滿足了他們的這一需求。大眾傳媒能及時地將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傳播給青少年,向青少年展現多元的文化現狀,豐富的知識、精彩的技藝能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欲,讓他們獲得發展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社會文化的多元發展也為這種自主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4.多元的社會文化能夠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進程
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社會文化信息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地認識和了解社會,正確地評價社會,學習到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具備的社會文化規范;有助于激發個體的社會意識,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有助于個體正確的評價自我,幫助個體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不再盲目地樂觀或絕望。
開放、多元的社會能為個體提供更為優越的成長環境,能有效地促進個體的社會化發展,對個體一生的發展都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開放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不良影響
1.良莠不齊的社會信息與青少年過渡性的心理發展特點
物質生活的豐富使得青少年不再為衣食擔憂,奢華的物質生活對于青少年存在極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們迷戀物質生活,使他們缺乏進取心。有些格調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內容會讓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樂,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健康的人格。
2.多元的社會文化與青少年動蕩性的心理發展特點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心理發展呈現出動蕩性的特點,他們思維比較敏捷,對社會的看法容易極端與片面,容易受外部環境的感染與影響。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各種價值觀、思想觀念都會通過大眾傳媒來爭奪市場,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導,相互矛盾、沖突的社會思想觀念就會給青少年帶來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認識上的混亂,這些對處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時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響。
3.虛擬的社會文化與青少年閉鎖性的心理發展特點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不用面對壓力的文化空間。在這種相對安全的文化空間里,社會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現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這種表現手法容易吸引逐漸將內心世界關閉起來的青少年,而沉迷于虛擬文化中的青少年會看不到真實的社會,失去對現實社會的感受力,失去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化進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開放的社會環境中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措施
(一)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的認識
開放的社會環境對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環境下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是前人所不曾遇到的,舊有的一些經驗對青少年的成長不一定是有幫助的。青少年時期是個體一生發展中的一個轉折點,這一發展的過程擁有獨特的規律,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研究工作,能夠了解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還需要教育者和家長積極與青少年一起了解社會環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感受問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社會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構建起抵御社會文化中負面影響的“防火墻”。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地了解社會,對社會發展的本質規律,社會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認真地思考與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對青少年中可能出現的失范現象和經常出現的偏離行為進行預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綢繆;社會、學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學校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三)社會文化管理機構要加強對文化傳播的管理
加強文化傳播的管理,主要是實施文化管理的監督職能、引導職能、規范職能、懲戒職能。同時要加強對社會文化的生產消費、傳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強對社會文化傳播的倫理、道德的研究。對傳播文化中出現的偏離行為、一般性誤導行為進行合法跟蹤和監管,對違規行為進行公開的處理。推進法制化進程,就是要對信息的生產、交換、傳遞、消費進行單獨立法,即使初始階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漸走向成熟。歷史經驗值得借鑒,貽誤了青少年就貽誤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
參考文獻:
[1]沈立新,吳新葉.中國政治轉型的理論研究:綜述與評價[J].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4).
[2]李曙光.中國的經濟轉型:成乎?未成乎?[J].經濟戰略,2003(3).
[3]何少林.當代中國文化的轉型及發展趨勢[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4]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62~374.
[5]續冰.網絡對青少年人格發展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2005(4).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報告把以建設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為核心的生態文明作為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之一。
1“兩型社會”的內涵
兩型社會指的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
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強調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建立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關系,構建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可見,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既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核心內容,又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兩者在目標上是一致的。“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是建設“兩型社會”的兩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漢城市圈和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標志著建設“兩型社會”將正式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這也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將要為此探索一條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2發展兩型產業是構建兩型社會的關鍵
建設“兩型社會”就是要轉變現有的高消耗、低產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環的節約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最大程度地減輕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加速推進、消費迅速升級帶來的巨大環境壓力。
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的建設需要有強大的產業支撐,但是,從資源消耗、產業結構、產業質量以及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方面來看,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現狀不容樂觀。
從能源消耗的角度看,與國內先進城市、沿海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武漢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藝和技術上的企業研發能力還處于相對較低的層次。2005年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單位GDP能耗,武漢市列第14位,而第三產業比重列第6位。從犧牲環境的角度來看,現有經濟發展模式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對社會福利造成的損失,大大抵消了經濟發展的成就,據測算,兩者都要扣除大約10個百分點。這就使得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看,現有的經濟發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來國際市場能源、礦產、糧食等傳統工業原材料價格飛漲,使得大量依賴煤炭、石油、鐵礦石的重工業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傳統工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威脅。在現有產業結構下,依賴傳統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資源消耗行業不僅無法實現構建兩型社會的目標,短期內連過去的粗放增長模式也不可維持。
在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方面,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結果,武漢市城市圈土地集約利用呈現明顯空間差異性,大體表現為武漢一枝獨秀、東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態勢.同時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普遍反映出城市規模呈外延擴張,土地持續利用趨勢不明顯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礎設施水平與土地利用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土地集約水平的提高。
從產業結構來看,武漢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產業結構為11.76%、44.38%、43.84%。其中武漢市2006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廣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陽(50.5%)等城市。從產業的空間結構來看,武漢城市圈產業布局存在著明顯的“散”、“亂”狀況,表現出產業同構和趨同現象,圈內沒有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與互補關系。在產業的技術結構方面,武漢城市圈的產業關聯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產業鏈條。在產業的組織結構方面,武漢城市圈的產業在區域市場上的產業集中度還比較低,缺乏應有的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
從產業質量來看,武漢城市圈產業的經濟效益(如稅收)、社會效益(如就業量和就業結構)還比較低,特別是其資源與生態環境效益(資源消耗、環境損失)更低。在其產業結構中,資源消耗型產業和污染密集型產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如2006年武漢市制造業工業總產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業所占的比重為32.3%,高于哈爾濱(16.0%)、青島(18%)、沈陽(18.6%)、北京(23.7%)、杭州(26%)、上海(26.4%)、重慶(26.7%)、廣州(27.4%)等城市。在2007年的圈內5557.24億元GDP中,“黑色GDP”所占的比例比較高、而“綠色GDP”所占的比重很低。
武漢城市圈作為改革試驗區,就是要根據十七大報告精神,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成為以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為核心要素的改革試驗區,將武漢城市圈打造成“綠色、宜居、和諧,并充滿活力、快捷的生態型城市圈。而以資源節約型產業、環境友好型產業為特征的“兩型”產業最適合成為發展的重點,通過“兩型”產業的快速發展來促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應是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中產業發展的基本戰略選擇。
3發展“兩型”產業的思路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解決危機無法求助于產生這一危機的思維方式”。同樣地,作為傳統的以“高消耗”、“高排放”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必然后果,我們目前所面臨的資源枯竭和環境惡化等困擾人類生存、發展的危機是不可能憑借傳統的發展思維方式來尋求解決之道的。要走出不可持續的發展困境,就必須更新發展觀念,推動制度創新,從而在科學的發展觀念和制度規范引導之下改變社會行為方式,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講,我們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核心,率先在優化結構、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率先在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取得新進展,為構建促進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優化產業結構。產業集群發展是建設“兩型”產業的有效途徑和基本內容,而建設“兩型”產業的戰略目標也對產業集群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前置條件和貫穿始終的約束條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積極探索,從而實現區域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要加強產業集群縱向一體化發展,形成一條條相互關聯的產業鏈網絡,有利于形成從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產流程,能夠有效地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從湖北省的發展現狀來看,大部分產業集群都是大量生產同類產品的橫向一體化分工為主,不僅產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過度競爭。因此,建立以核心產業為中心,積極發展上下游相關企業,打造原材料、中間產品、制成品的一體化產業流程,通過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產成本,是湖北省產業集群發展的必然路徑。
鼓勵自主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當今時代,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遠遠超過資本和勞動力的作用,從根本上擺脫快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大量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就必須依賴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的運用。要把經濟增加值放在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創新、依靠知識轉化上來實現,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生態園區建設,加強科研院所與企業在產、學、研方面的成功對接,形成知識和科技產業鏈條。積極開發資源節約型新技術、新工藝,對重大關鍵技術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突破技術瓶頸,以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環保產業,實現節能減排。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局的支持,建設國家新能源和環保產業基地和技術研發基地;建立有效機制、加強國際合作,吸引國際國內大中型企業積極參與新能源和環保產業基地建設;加大對優勢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其迅速做大做強;大膽開展體制機制創新,為武漢城市圈新能源和環保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第四稿)》中提出建設10大產業鏈,分別是:汽車、電子信息、鋼鐵、有色冶金、石油化工、鹽化工、紡織服裝、造紙及包裝、建材及建筑業、農副產品加工。到2020年,武漢城市圈發展50個產業集群。現階段重點建設已形成了光電子通信、電子信息及家電、汽車整車制造、汽車零部件、鋼鐵及深加工、金屬制品、石油化工、鹽化工、醫藥工業、紡織、建材、服裝、造紙及包裝、食品、飲料等15個產業集群。
總之,我們要鼓勵自主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以節能減排為目標,通過打造“兩型”的產業鏈集群,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盡量減少資源消耗,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的武漢城市圈。
參考文獻
[1]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正確理解“兩型社會”建設的內涵[J].武漢學刊,2007,(6).
[3]李立輝.區域產業集群與工業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1環境會計理論基礎
1.1綠色會計是在環境資源惡化和批判傳統會計的基礎上產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全世界范圍的科學技術革命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入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切促使西方國家把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長期處于被極度開采的狀態。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的劇增,需求的增加,更進一步加劇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從而使能源緊張,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這不僅動搖了有關國家發展經濟的自然物質基礎,制約了經濟發展,而且使人類與自然、生態與經濟出現了緊張局面,迫使人類反思:如此下去,人類將自食惡果,社會經濟將不能持續發展。人類開始改變過去單一追求經濟利益的方式轉變為追求三個目標的平衡發展,即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的平衡發展。于是,環境會計應運而生,從20世紀90年代起,在西方的會計理論界,有越來越多的會計專家把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結合起來研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環境會計理論。其核心是用會計來計量、反映和控制社會環境資源,目的在于改善整個社會的環境與資源問題。因此,從通過經濟控制達到參與環境控制的目的來考察,會計肩負著重要使命。世界銀行在1998~1999年度世界發展報告中,建議21世紀建立“信息框架”,實現環境指標控制的主要任務落在會計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環境管理“對策框架”的確定上,會計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對策與防治性對策的重要方面。
1.2環境會計定位
關于環境會計的定位,目前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環境會計是一門與現行財務會計并立的獨立學科;另一觀點則認為綠色會計是現行財務會計的一個分支學科;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現行財務會計與環境科學等交叉的一門邊緣學科。筆者認為,環境會計是“大會計學”向邊緣化方向發展的結果。“大會計學”之大,是表明會計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會計領域在擴大,會計深度在加強,會計學的內容和性質在發生變化。會計是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為經濟管理和決策服務的,其發展的歷史規律告訴我們,每當人類歷史發生一場社會政治經濟大革命的時候,必然引發會計領域的深刻變革。人類進入21世紀,這種變革更多體現在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發展,即會計學的邊緣化。
2環境會計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選擇
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保持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人類始終追求的目標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物質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社會經濟所依賴的資源基礎、生態環境已進入“向未來借債而生活”的時代。面對如此困境,我國政府已頒布各項保護自然,改善環境的法令法規。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扭轉生態惡化趨勢,必須走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改變過去傳統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采用“綠色GDP”指標,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以及環境成本的計量。為了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狀況進行反映,客觀上要求企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會計體系。
在這種廣泛而深刻的調整和轉變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自然應該首當其沖。因為,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是傳統發展模式的主要體現者和執行者。從一定程度上講,企業行為是“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直接原因。不難理解,就企業與環境的關系看,企業作為一個開放性的系統,不僅是一個產品產出系統,而且還是一個環境產出系統。也就是說,企業首先以一定的方式從其周圍的環境獲取某些資源,包括經濟資源(勞動力、資本、技術、信息等)、社會資源(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等)和自然資源,經過生產經營活動對投入的資源進行加工轉換后再輸出到周圍的環境中去。在投入方面,企業對自然資源的獲取規模和速率不應該超過環境的承受能力,即要低于資源再生的速度,否則,就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降低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輸出方面,它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有積極和消極兩種。積極的影響如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吸納勞動力就業等,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消極地影響如“三廢”的排放、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等,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資源的破壞、景觀的破壞、生態的破壞),影響人體健康以及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既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也是自然資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環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業的經營行為對環境質量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企業應該正視生態環境問題,實施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會計核算,不僅承擔促進經濟發展的責任,而且擔負起推動社會發展和環境發展的責任和義務。
3環境會計建立的措施及原則
3.1要充分認識建立我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
一是我國環境現狀提出的要求。科技的發展,人口的增加,社會需求膨脹,造成了自然資源被極度開采而日趨耗竭,環境污染日漸嚴重,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會計能夠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保護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二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是高投入低產出,必然造成過度開發消耗資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態環境補償能力嚴重滯后,這些都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從企業長遠利益看,只有增大環保投入,重視環境會計,才能始終保持競爭的優勢。三是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環境會計通過核算企業的社會資源成本,能較準確地反映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維護社會資源環境。四是企業責任向社會擴展的必然結果。經濟的發展,人們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業將過去單純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轉變為追求經濟、社會、自然環境協調發展,同時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有關的資源環境、廢棄物以及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等進行反映和控制,計算和記錄企業的環境成本和環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五是正確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準確地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全面考核經營管理者業績的需要。在損益表中計算經營成果時,只有將企業對環境影響的耗費作為收入的減項反映,才能正確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只有在負債總額中加上企業因對環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環保負債額,才能得出真實可靠的資產負債率,準確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綠色會計揭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可從社會的角度而不是僅僅從企業的角度來全面考核經營管理者的業績。
3.2創建環境會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政策性原則,即在進行環境會計核算時要體現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的要求。二是社會性原則,環境會計要揭示企業對資源環境的責任,必須要求企業站在社會的角度,考慮企業的業績。對企業的評價,應以能在企業內部使社會收益與社會費用相配比的社會利潤為標準。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要為企業內部服務,而且要有助于宏觀管理和調控。三是借鑒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即我國環境會計的構建不能全盤沿襲,應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和完善。四是強制與自愿相結合的原則,即政府會計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必須對企業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確的和強制性的規定。當然,如果企業主動地披露盡可能多的環境信息,政府及社會公眾應給予支持和鼓勵。
3.3我國政府應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是修改會計法,將環境會計核算和監督列入會計法,無疑以法律形式確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將它付諸實踐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二是完善會計準則,就是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防止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短期行為。三是建立會計制度,會計制度依據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有關環境原則進行設計,使環境會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會計人員掌握。四是給出明確的價格信號,從某種程度上說,政府對于資源的使用盡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費的措施。免費只適用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對有限的資源免費消費無疑將導致其耗盡和惡化,同時也不利于環境會計的計量。五是要有適應的會計理論導向,就是要求政府恰當地引導會計理論在環境會計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國的環境會計理論水平,促使環境會計理論早日與會計實務相結合,服務與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環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生活、作用于人類自身存在和發展過程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體系統。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特別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
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是逐步被認識的。環境問題也是逐步被認識、重視和解決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們開始辯論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進而轉向對于環境的關注。197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提出了“生態發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開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關系的討論會,指出這四者之間是緊密聯系、互相制和互相促進的,新的發展戰略就要處理好這四者之間的關系。1982年2月,《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明確提出了“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實現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1982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理事會特別會議提出了新“環境”概念。1992年6月《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發表。到目前環境問題仍然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關乎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幸福和未來。
1、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1.1.環境問題
人和自然環境是一個復雜的對立統一整體。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環境發展史。自然環境創造了人,人又改變自然環境。人以其社會活動影響和改造自然環境。人類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信息交換,以維持其生命過程。在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中,人類社會活動是一個引起生態系統變化強有力的因素。當人類的活動與外界環境相協調時,人類的活動就可以促進人類和環境的共同優化,反之,人類的活動與外界環境不能協調時,將導致外界環境的惡化,而環境的惡化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在近代大工業建立之前,環境對于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界無償提供的公共產品存在著,環境問題只是在大工業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后才為人們認識。
1.2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的普遍性
從大多數國家現代化過程或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環境問題。
19世紀80年代,美國第一次意識到自然界賦予的公共環境產品已相對稀缺。在城市中,飲用水也不能免費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業廢物的排放問題被提到了議會。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開始出現并引起人們的關注。
日本、韓國也有類似的經歷。在“開發的十年”的60年代,韓國的經濟出現了騰飛。被稱為“漢江奇跡”。但同時,以“漢江污染”為代表,韓國的環境、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日本于戰后50年代中期,經過經濟恢復之后,進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長9.8%。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業,這一時期的產業技術整體上具有“重、厚、長、大”和高資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規模經濟加上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公害大國。
戰后臺灣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忽視了環境保護,在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后,被稱為“富裕中的貧困地區”。
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近年經濟也有了較快的增長,但同樣出現了環境惡化等問題。
從這些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伴隨著經濟的增長都出現了環境問題。無論是美國這樣的先發展的國家,還是日本、韓國這樣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發展中也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不能不令我們警醒。
1.3出現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認識不足。
由于人類缺乏對環境、資源、經濟發展等之間的關系的正確把握,認為資源環境的無限供給性,所以往往單純從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安排活動,這樣不可避免會打破人與外界環境的均衡,導致環境問題。特別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當然后起的工業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環境問題。
1.3.2.從人類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們可以把一切可以給人們帶來效用的物品分為環境和非環境兩類。由于人類存在邊際效用遞減,所以當環境物品非常豐富時,人們對其的邊際效用接近于零,而對其它非環境物品的邊際效用很大,所以人們往往選擇犧牲環境來生產其它的物品,直到兩者相等。而在這種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犧牲環境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引起環境問題。這在所有的國家都得到了體現。
1.3.3發展過程中一些客觀限制
在發展初期,由于技術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會造成對環境資源的過度使用,造成環境問題,如印度等國家。
1.3.4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
一方面,由于國際分工問題,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只能利用環境資源的比較優勢,出口初級產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國外企業。以獲得發展。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可以將一些污染較重的工業企業搬到發展中國家,這會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造成破壞。
1.3.5制度失靈
包括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市場機制可以被理解為配置資源的制度。由于現實的市場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備等問題,市場不能有效的配置資源,導致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政府由于不恰當的行動或缺乏行動,也會導致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
2、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治理過程
2.1.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過程和治理過程
在當時的開發年代,包括發達國家都未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環境問題為世人所關心,主要在1972年如開聯合國環境大會之后。
美國1899~1948年期間,環境污染在美國尚未成為全局性問題,加上聯邦政府的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在這一時期的環境保護措施不力。管制職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側重于水資源的保護。從整體來說,各個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時期,1948年頒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聯邦政府開始真正介入環境保護。1970~1980年時期,環境保護政策開始取得成效。1972年頒布了凈水法。由于財政經費充足,加上美國各界對污染問題高度重視,環保手段大大強化,進一不提高了環保系統各層次措施的協調配套能力。但是,巨額環保開支成為美國財政赤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嚴厲的管制措施對整個經濟也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國朝野的極大關注。
韓國60年代開始“漢江奇跡”,那時,工廠的煙塵被稱為“繁榮的煙塵”。人們陶醉于經濟的發展之中。在經濟增長至上主義的時代,雖然也有一部分輿論強調環境意識的重要性,但占壓倒多數的立場反倒人為經濟增長才是維護環境的先決條件。只有經濟增長國家和個人才能富裕起來,只有富裕了,才能維護環境。進入70年代,由于經濟增長一邊倒政策所產生的社會問題日益暴露,國民也開始切實感受到,經濟增長和環境,大體上處于“相抵消”(trade-off)的關系,這時環境問題得到重視,政府和民間都開始行動起來,但力度還不是很大。環境保護的社會意識到了80年代末,才開始初見成果。到了90年代,環境意識在國民之中極大高漲起來。但韓國的環境保護,總的來說仍只停留在“改良主義”的水平上。
日本和臺灣也大致經歷了相似的過程。所以我們分析,這些國家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是一個“試驗和失誤”(trialanderror)。從環境無知的階段,到環境認識的模糊階段。然后是知到行的過渡階段。最后達到環境保護的官民共同行動階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國環境保護的具體政策措施是多層次的。就整體而言,其特點是以立法為基礎,以行政措施為主,輔之以一定的經濟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責任賠償制4、污染稅制5、津貼制等。
日本現在強調的是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首先在法律和有關政策、計劃中明確社會各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第二,把環境考慮納入政府的政策、計劃和重在公共項目。第三,把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的綜合決策。第四,日本民眾和NGO的參與及其綜合決策活動。
臺灣的對策有:1、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區,保護自然環境。2、對城市與重點經濟區、工業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3、推行“清潔生產”。主要措施:1、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正常機制。2、較大幅度地增加環保投入,積極治理污染,加快環境保護建設。3、加強以立法為中心的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完善法規,強化法治。4、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環保產業,促進污染處理。
從這些國家治理和管理環境的手段、方式來看,都強調了政府的干預。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且,各個國家由于國情的不同,在具體的行動中不盡相同,有各個國家的特色。
3、對中國現代化過程的參考意義
3.1.必須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如資源稟賦,人口眾多等問題。
從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國家,其資源稟賦不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環境問題也不盡相同。同樣,在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具體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選擇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采用適合我們國情的環境策略,處理好我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3.2.采取適合于我國國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大問題。我們應當結合國情和發展階段,將環境問題放在發展的進程中加以解決。綜合處理環境和發展的關系。
3.3.注意制度設計
制度設計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場機制又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場機制方面可以參考新制度學派的產權管理方式。在目前應注意發揮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強立法和執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過國家權力強制執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經濟主體的特定行為。如最低技術標準、排污限額或指標。另一方面,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手段,主要通過創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將資源環境的成本納入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從而間接地改變經濟主體的行為。如排污收費、污染稅、生態環境補償稅、財政補貼、排污權交易等等。
3.4.建立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
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也即在決策過程中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行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科學決策。從決策開始就要在環境、經濟、社會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這樣才能使三者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改善。
3.5.政府和民眾一起行動。根本在于人們的效用偏好,人們真正認識和感受到環境對自己的效用的影響。
3.6.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大系統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這些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環境問題中,我們應該吸取經驗教訓。那就是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大系統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發展目標上,追求單一的經濟近期高速增長逐漸轉換成追求近期與長遠相統一、經濟與資源、環境、人口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路徑上,主要依靠拼資源、上規模擴大生產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換成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在發展內容上,應該注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
參考文獻:
Pearce,D.W.andWarford,J.J.,Worldwithout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JapanEnvironmentAgency.NationalActionPlanForAgenda21.
OECDPlann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ryExperience.Paris,1995
UNCED.TheGlobalPartnership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GuidetoAgenda21.Geneva,1992
Bartelmus,PeterEnvironme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ConceptandStrategiesofSustainabil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4
Carew-Reid,Jeremy(etal).StrategiesforNat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Handbookfortheir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1994
王金南,《環境經濟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夏光等,《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劉思華,《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國,《經濟發展過程和環境問題:現代韓國的經驗》,《當代韓國》第4期,1994,
張俐萍,《美國的環境保護政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外國經濟與管理》第10期,1994,
張茂法,《論臺灣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
陳萍,《臺灣經濟成長背后的環境代價臺灣經濟》,《海峽科技與產業》第4期,2000
胡國杰等,《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經濟師》第10期,2002
楊慶發,《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世界經濟》,第9期,1994
馮薇,《環境問題的經濟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第1期,2002
許云霄等,《經濟增長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關系及政策建議》,《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02
何全先,《論環境問題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商業研究》,第6期,2002
魏一鳴等,《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多目標集成模型》,《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第8期,2002
(一)精神病患者自身的障礙由于精神疾病的困擾
精神病患者往往都會出現無法自我控制的異常行為,如幻聽、幻覺、妄想等,從而誘發失控行為。這些失控行為輕者有損社會風尚或擾亂正常的家庭生活秩序、鄰里關系,重者殺害他人。這些行為往往給精神病患者家庭帶來極大的困擾,迫使家人不得已將其送往精神病醫院醫治。因此,精神病患自身潛在的社會危害性、人身危險性無法消除,成為阻礙其回家的第一道障礙。
(二)家庭障礙精神病患者家屬不僅要對內照顧精神病患者的起居、飲食和服藥
還要及時承擔精神病患者失控行為所造成的責任,包括對他人財物造成損壞的賠償、精神損害的賠禮道歉等。送醫的過程中,患者不肯配合就醫,也會經常出現親人之間互相排斥的情形。《新聞調查》中李某曾將其患有精神病的兒子9次接回家中,而不得已又一次次地送回醫院;其中,有一次李某的兒子因母親要將自己再次送往精神病院,用打火機點燃了自家的老屋。當精神病患者離開醫院回到家庭小區時,大部分照顧精神疾病患者的負擔仍落在家屬的身上,大部分家屬并沒有受到過足夠的照顧訓練,又必須讓自己同時扮演業余的醫師、護士、看管者等多重角色,不論其照顧家屬的知識水平及能力有多高,實在很難兼顧各領域的工作。再者,主要照顧家屬大多老齡化、健康狀況偏差,照顧能力下降,尤其是當精神病患者出現不穩定狀況或舊病復發時,其家屬往往束手無策。對于家屬來說,對醫療結果的期待也是對于患者未來生活的期待,家屬與患者間有著相當多的情感因素,這也是家屬對于患者愛憎交織的原因,如此關系深深影響到家屬對于患者的醫療期待,沖突與矛盾也處處可見。家人的不接受和精神病患者強烈渴望回家之間的矛盾,表面上是家人的冷酷無情,而背后卻是家人基于對無法預期的精神疾病癥狀發作的恐懼不得已而為之,這就更使得精神病患者回歸家庭與社會的問題陷入了一種倫理困境。
(三)醫療機構障礙
馬克思•韋伯認為:“社會的發展會有一個趨勢:就是以理性為基礎的科層組織,漸漸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組織方式。”伴隨精神病患者的日益增多,精神病醫院如果不擴大規模,就得通過加強管理來提高效率,這就使得科層化體制的特征更加突出。但是,科層化體制重視的是組織上的“非人性”,當精神病醫院重視效率而追求科層化體制的發展時,非人性化的色彩就會越來越濃厚,從而使得精神病醫院變成了一臺缺少人性關懷的大型看病“機器”,精神病患者也不過是一個“器官的組合體”。以廣西藤縣某醫院為例,該院雖然是全縣唯一收治精神病人的醫院,精神科病區內約有300名精神病人,但精神科只有醫生10人、護士15人、護工13人,醫患比例達到1∶30,而醫生除了要照看病房病人外,還需在門診接診。在精神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在逐漸程序化、規范化的體制下,精神病患者的自由空間不斷被壓縮,而醫師也會缺乏主動與病人溝第6期汪冬泉:生命倫理視角下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研究•13•通的積極性,精神病患者真正的需求和心聲也往往得不到醫護人員的重視。
(四)社區障礙周圍民眾的不認同與精神病患者迫切要求
自由之間的沖突,導致公共安全與精神病患者基本人權保障之間的平衡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對于精神疾病的醫療社會教育仍沒有得到普及,周圍民眾對精神病患者的印象多集中在精神病患者的異常行為上,對精神病患者也多存在或多或少的排斥。在《新聞調查》中,周圍的鄰居集體反對李某兒子回到村里,“如果沒錢可以一起湊錢給他治療”,但是不能讓其回家。
二、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的倫理辯護
基本上,長期收容或禁閉精神疾病患者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保護患者本人不至于傷害自己,保障一般社會大眾免于受到失去控制行為能力之精神疾病患者的傷害。但是,精神病患者與正常人一樣,應享有基本的醫療人權和生命關愛,如果長期將精神病患者收容在精神病院,而未予積極的治療,任其生活功能退化,顯然是有違醫療人權和醫學倫理的,也是對患者缺乏生命關愛的表現。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精神病患者最理想之治療場所是“患者最熟悉而最少束縛”的環境,這種治療環境自然是患者慣住的小區。1991年12月,聯合國大會基于《世界人權宣言》,強調著重關懷弱勢族群尤其是對精神病人的保護及照顧,并通過《保護病人權益及促進精神健康照護原則》,希望不分地域、年齡、種族、宗教、政治背景、社經文化、貧富差距等情況,一視同仁地對其進行保護和照顧。其中原則三“小區生活”規定:“精神疾病患者盡可能使其有權于小區中居住、生活、工作”;原則七“小區及文化角色”規定:“任何患者皆有權于其居住之小區里盡可能地接受治療與照護。于精神科醫院或精神療養院接受治療之患者,應有機會在自己或親友的住家附近接受治療與照護,并盡快回歸其生活的小區”。這些規定不僅在規范性文件方面對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給予了肯定,而且更加凸顯了人性化原則,強調了對人的生命本身的關愛、對個人生命權的充分尊重和社會(社區)對精神病患者的倫理責任。20世紀50年代,美國療養院中的患者數量達到飽和狀態。1960年,美國開始掀起“去機構化運動”,其目的在于避免精神病患者“沒有必要的住院”,著力改善重癥精神病患者的治療環境,促使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從醫院照管轉向由家庭或小區照顧,進而回歸社會。這一運動使得精神病患者能夠從與世隔絕的醫療機構中解放出來,回歸自己熟悉的小區生活,重新建立人際關系,注重其與家庭及周圍民眾的溝通和聯系。這一運動也幫助精神病患者積極地逐漸融入社會,培養其獨立能力,避免其社交能力的退化,其人格尊嚴、生命尊嚴也得到尊重,同時還有利于減少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依當時社會背景,“去機構化”得以付諸實踐的原因在于:
(1)決策者認為在小區中照顧患者比在醫院照顧更符合經濟效益原則;
(2)精神醫學界相信小區醫療照顧更有益于精神病患者;
(3)人權倡導者希望精神病患者獲得應有的權利及自由。此外,我國臺灣地區《精神衛生法》第6條規定:小區復建,系指為協助病人逐步適應社會生活,于小區中提供病人有關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等之復健治療。從這一定義中可以看出,小區復建與前述美國興起的“去機構化運動”都是將精神病患者適應社會生活作為目標,其治療的核心是精神病患者,而不是精神疾病本身。這背后所蘊含著“相信大多數嚴重精神病患者都具有成長與改變的潛力”這一信念,也蘊含著尊重人格與生命尊嚴、強調社會倫理責任與社會關系重建等價值訴求,從而賦予精神病患者以再燃“生命之火”的“希望”。“希望”是精神病患者能夠回歸社會的最基本要素。而且,在小區治療的過程中,精神病患者的角色不再是“病人”而是“常人”,社會(社區)應盡可能地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在小區建立起正常的角色意識及人際關系和倫理關系,從而彌補由于精神疾病所導致的相關功能的缺陷,獲得來自其本身和社會的自我認同與生命尊重,在提高生活質量與生命質量的同時,盡快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中去。針對“真的有精神病嗎”這一問題,當代精神醫學的知識發展與強烈建構論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二者對是否真的有精神病、什么是精神病,彼此本體論與認識論的角度大相徑庭”。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的問題涵蓋了醫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多個領域。雖然精神疾病尚無法得到完全治愈,但是精神病人也應該得到作為一個“人”所應得到的基本的人權保障,包括人格尊重、生命尊嚴及正常的社會幫助與倫理關懷。正如康德所說:“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被任何人利用作為工具,而是被作為目的對待,這即是其尊嚴之所在,因此人置其自身于世上所有其他非人類之生物上,并超越所有之物。”今天,人們不能單純以維護社會穩定為由來阻礙精神病患者權利的實現,必須對有無自傷和暴力傾向的病人區別對待,這既是對人格尊嚴和生命關愛的強力凸顯,也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結果。
三、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對策分析
在機構化體制下,精神病患者被迫在精神病院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從而導致其社會功能下降、工作能力降低、人際關系變差、體力減退等,在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程度限制的同時,也往往造成其動作緩慢、自我封閉、對生活失去希望等不良后果,即便他們能夠再次“回歸”社會,也往往難以適應社會,逐漸變成“邊緣人”。讓精神病患者真正踏上“回家”的道路,使“回家”的路程不再漫長,需要患者自身、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努力與配合。
(一)患者的自我覺醒
盡管在醫院和家庭等方面還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這些外部原因相較于患者本身而言并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精神病患者自身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精神病患者如要重新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擺脫以前機構化的影響,首先就需要借助藥物控制的作用將病情加以穩定。之后,要抓住機會,主動適應生活環境,對于解決問題要有積極性,同時在心理方面也要重新加以自我肯定,這樣才有可能真正“適應環境”。
(二)家屬的支持“回家”
對許多長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而言,雖然有時可望而不可及,但這可能是支撐其堅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原生家庭的功能,除了它能滿足患者的經濟支持外,那種延續過往親情的經驗在這些患者心中更是難以割舍的情感,尤其是當患者的病情逐漸趨于穩定,其回家的愿望也就更加強烈。在前文提到的42名精神病患者集體出逃的事件發生后,許多家屬都表示要將其再次送回醫院。可見,精神病患者要真正擺脫醫療機構的束縛,真正踏上“回家”的道路,回歸社會,得到家庭的支持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并且這一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鄰里的包容許多小區民眾對待精神病患者態度冷漠
主要是擔心精神病患者可能會妨礙其生活的安寧或危及其生命安全,他們心中對待患者的那把尺子,往往比家屬更為嚴苛。因此,精神病患者得到家人的接受后,并不意味著能夠在自己生活的周邊環境中自由活動。鄰居對精神病患者的容忍往往并沒有明確的界限,除非損及其利益,對其造成人身、財產方面的損害或威脅時,才會對精神病患者家屬施壓,導致精神病患者不得不再次被送回醫院。《新聞調查》中李某的兒子屢次從醫院接回又屢次被送回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四)醫護方面的投入一方面
應當重視對精神病患者治療的財政投入。相關主管單位應當為精神病患者的就醫提供一個有利于恢復的環境,在醫療設施、醫護人員的配備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精神病醫院自身也要加強精神病醫學倫理教育,加大對精神病患者的人文關懷,讓醫護人員意識到對待精神病患者時,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人”。在管理方面也要進一步人性化,盡量將醫院科層化管理體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五)社區治療的“去機構化”
就目前我國的基層精神病醫院的醫療環境來看,已經超負荷運作,迫切需要從家庭和醫院之間再找出一個適當的場所來接受精神病患者。并且,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配合,精神病人居家治療也很難有理想的效果,僅僅依靠家屬的力量顯然不能滿足照顧精神病患者的需要。治療小區化是精神病治療方式的發展趨勢,但在實踐上需要相關單位的大力援助、社會公眾的接納以及充足的經費,由家庭、醫院、小區中的任何一個系統轉換到另一個系統,都要做到彼此間的互通,及時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動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去機構化運動”之后暴露出以下問題:病人回家后,導致家屬的壓力增加并缺少適當且足夠的小區服務;再住院率逐漸上升;缺乏資源管理系統轉介病人到合適住所,且數量不足;缺乏小區照護。對多數慢性精神病患者而言,“去機構化運動”代表了他們被轉介到小區里生活,住在單人房的旅館、供膳的宿舍或公寓,通常在沒有足夠的生活必需品及必要的日常生活支持及服務的狀況下生活,亦有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等問題,還有層出不窮的精神病患社會事件。這些都暴露了精神病患者在小區生活適應上的困難與障礙。為了開展“去機構化運動”,切實構建社區治療,就必須使精神病患者能夠在康復后有益于社會。在這個方面,可參考我國臺灣地區廣泛設置工廠、農場等不同類型的庇護性工作場所的做法,對精神病患者予以職業能力訓練,使其能掌握一項技能并有益于社會。同時,為了使精神病患者康復后能夠順利回歸社會并被周圍民眾所接受,還必須設置社交技巧訓練中心,使其重新學習回歸社會所需要的社交禮儀、社交技巧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另外,在精神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到由于生活的壓力及公眾的排斥而導致其心理上難以調適時,需通過心理輔導來增強其抗壓能力。對于因家庭或鄰居的排斥而無家可歸的精神病患者也應在小區內增設“康復之家”,使其有安心的歸宿,而不至于流落街頭。此外,還需要建立起醫院與小區之間的聯系,使精神病患者了解當地醫療資源的相關信息,為其從醫療機構出來后回歸小區做充分的準備。在精神病患者離開醫院后,醫院也需要監控其一段時間,以確保其真正具備適應小區生活的能力。
2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些社會化環境檢測機構以不同方式進入環境監測市場,由于缺乏監管,監測質量參差不齊,給環境管理帶來一定影響。目前國家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對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的管理制度還存在空白,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2.1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管理缺乏制度設計環境監測技術涉及環境要素多,覆蓋學科門類廣,監測項目多,質量保證要求嚴格、故對執業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所以,長期以來,環保系統所屬環境監測機構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嚴密的持證上崗考核制度,對崗位培訓和自認定考核、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定期換證等環節均有嚴格的制度。社會環境檢測機構正處于培育階段,技術隊伍剛開始組建,人員技術能力相對薄弱,持證上崗工作更是無據可依,缺乏一套適應社會檢測機構運作模式的持證上崗管理制度。
2.2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管難度大長期以來,數據質量視為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數據質量不過關,不僅將直接動搖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服務的基礎,而且影響環境執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政府環境決策的科學性。環境監測工作存在技術要求高、精細程度高、工作環境惡劣復雜以及行政干預等因素,所以質量管理一直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點,更是難點。而社會檢測機構除了以上因素外,以追逐經濟利潤為主要目標,兼之國內市場誠信體系尚不完備。所以對社會檢測機構的監管難度更大,關系到環境監測市場化的進程和成效,亟需探索建立一套適合社會檢測機構運作模式的有效監管機制。
2.3質量監管力量不足,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對環境監測質量監管的手段大都是側重技術層面,如檢查報告記錄臺帳、儀器設備、人員持證上崗、操作規范性、標樣考核、能力驗證等等,這些監督活動主要核查的監測機構是否具備相應的監測能力。而對于經濟利益驅動、行政干預等深層次因素導致的質量問題往往缺乏有效手段。近年來,對數據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監測業務的不斷擴展,現有環境監測管理部門受人員、經費的限制,對于原有監測工作的質量管理已疲于應付,不勝負荷,已無足夠精力對大量涌入的社會檢測機構進行拉網式、全過程的質量監督。
3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管對策建議
3.1制訂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管理辦法應當通過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的人員、儀器設備、實驗室規模、監測能力、管理體系等基本要素的研究,以嚴格技術門檻,優化評審管理程序效能為目標,制訂適合實際情況的、切實可行的社會檢測機構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持證上崗考核應包括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操作考核內容包括:布點、采樣、試劑配制、常用分析儀器的規范化操作、儀器校準、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數據記錄和處理、校準曲線制作、實際樣品測試以及盲樣考核等。
3.2建立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管模式和信任評估體系通過對社會環境檢測機構試點工作中業務類型、工作流程、質量問題研究,識別出質量監管的關鍵環節,總結有效的監管模式,放大質量監管效應。通過環境檢測機構信任評估體系研究,制訂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管模式和信任評估辦法。建立起有效的、適合我省社會檢測機構運作模式的監管制度,并建立信用監控體系,為監測行為符合質量管理要求提供制度保障,從自律和監管兩個層面引導環境監測市場健康發展。
3.3開發社會化檢測機構管理系統和業務申報登記系統依托信息技術,通過監測業務規定申報,收集社會檢測機構業務行為信用信息,建立基礎信息庫,對監測任務管理實現提前預知,隨機抽查,項目及時跟蹤,規避了事后記錄跟蹤的局限性。實現社會化檢測機構管理信息化、網絡化。系統以環保主管部門網站作為門戶入口,主要包括三個功能模塊。(1)檢測人員管理:建立人員基本信息錄入、持證上崗考核情況、審核、查詢與注銷功能;人員的獎罰等公告的生成、功能;上崗證書自動生成等功能。(2)檢測機構管理:建立機構資質技術評審情況錄入,公司基本信息,換證信息,檢測能力信息,信用信息,客戶評價信息的錄入和查詢功能。(3)業務申報和監管信息管理:實現兩大功能,一是實現各檢測公司在開展各次檢測活動前網上行程報備;二是各地監測站在執行現場或實驗室檢查后進行結果信息和證據的登記。
1.1對社會職能的認知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存儲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字圖書館作為一種新的信息組織、服務方式的興起,不但豐富了現代圖書館的內容,還極大地促進了現代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的社會職能與服務范圍也因此而得以擴大。進入新世紀,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環境下,作為“知識寶庫”和國家創新體系與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圖書館的社會職能正朝著信息導航咨詢中心的方向發展,并將成為社會信息存儲中心、規范中心、知識中心、深化社會教育與閱讀娛樂的文化中心。而在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智慧圖書館的問世,其社會職能的變革將是前所未有的,圖書館員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因為這是社會發展和圖書館變革的需要。
1.2對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認知
隨著我國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不斷增強,圖書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服務觀念與行為上,由原來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由封閉型服務向開放型服務轉變:圖書流通站、汽車圖書館、24h自助圖書館、講座展覽……以多種形式組織各種主題的活動以期滿足現代讀者各種各樣的需求。毫無疑問,圖書館服務能力、服務方式的提升以及數字化、網絡化等現代技術在圖書館的使用,在為讀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方便的同時,還改變著讀者尋求和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方式。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就知識和信息的普及與社會性傳播而言,現代技術帶來了“富有者”,也制造出了新的“貧困者”,因為技術鴻溝導致了數字鴻溝,最終導致的是知識鴻溝。現實中,現代技術導致數字鴻溝等問題的出現在所難免,作為公共圖書館對此應該有所擔當,一方面要為廣大讀者提供快速、便捷、可選擇、無障礙等知識與信息服務,另一方面還須通過培訓、溝通和互動交流等形式,為那些新的“貧困者”實現知識與信息公平獲取、公平享有創造一個平臺,在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上應有所改變和創新。
1.3對社會角色的認知
圖書館員的社會角色與其所處時代及所承擔的社會職責是分不開的。歷史上,圖書館員曾扮演過多重社會角色:從書庫管理員到圖書館看護人,再到文化傳播者等。隨著現代圖書館事業蓬勃發展的態勢和社會對圖書館需求的增加,尤其是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圖書館員所承擔的社會職責無疑顯得越來越重要,對其專業知識與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故而其社會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國際圖聯關于圖書館與發展的宣言》中指出,2015年后圖書館員要成為社會發展人。面對現代圖書館發展的新環境,圖書館員要提高對社會角色的認知,不但要承擔起圖書館服務和傳播先進文化的重任,還要擔負起“把數據轉化為信息,把信息轉化為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智慧”的“掌門人”,成為新環境下用戶問題的解決專家。
2新環境下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
何謂職業素養?張壽三先生在其著作《職業素養》中說:“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職業素養具體量化表現為職商),體現一個社會人在職場中成功的素養及智慧”。據此而論,在新環境下,筆者認為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應該是圖書館員在從事圖書館職業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它既是職業素養在圖書館從業者身上的個性化體現,也有著職業素養本身共性化的內容和特點,是職業精神與專業能力的結合。具體來講,它包括知識素養、信息素養、社交素養、管理素養等。
2.1知識素養
從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趨勢來看,能夠勝任圖書館工作的圖書館員應當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而智慧圖書館的問世,其所具有的既重視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又重視用戶的知識服務和公共文化的社會與環境擔當;既重視文獻資源的智能管理,又將讀者參與式的互動管理與服務等融入其中,并將以上要素作為共同推動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并追求更高品質的特征,這就要求現代圖書館員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較高的素質,包括學習過并已掌握的圖書館學、情報學、信息學、統計學、經營管理學等學科知識;具有計算機網絡、通訊、外語、數學、理工、中文、歷史等專業知識的理論和實踐;具備圖書情報與信息的分類、研究、綜合分析、辨偽、檢索、傳遞等一系列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當是某類或幾類學科的專家、信息把關人、信息向導技術專家、社會活動家、數據處理者、信息經紀人、網絡導航員、知識導航員、信息館員等。總之,新環境下的現代圖書館員將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2.2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讓我們步入了社會信息化、信息社會化的環境時代,而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的相繼出現及智慧圖書館的問世,使圖書館的形態呈現出多樣性的變化,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轉變,網絡化信息服務、館外主動服務、預期式信息服務、網絡環境下的館際互借服務、互動式多媒體用戶教育以及個性化定制服務等創新服務已經成為讀者服務的主題,信息素養事實上已經成為圖書館員綜合實力的考量,所以,新環境下提高圖書館員信息素養已不可或缺。信息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涉及到人文、技術、經濟、法律等諸多因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其重點是內容、傳播、分析、檢索及評價等方面。它是一種了解、搜集、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識結構,需要通過熟練的信息技術、完善的調查方法以及鑒別和推理來完成。信息素養是一種信息能力,圖書館員要樹立信息意識,具備信息知識與良好的信息道德,通過不斷地提高自身信息素養,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2.3社交素養
2.3.1社交公關意識
社交公關是指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雙向傳播與溝通。在新環境下,現代圖書館員應當增強這方面的意識,提高社交公關能力,擔當起社交公關的責任。圖書館員的社交公關有多種形式,如開展自我宣傳、自我推銷,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開展各種聯誼活動等。服務是屬于一種最好的社交公關行為,優良的服務、創造性的服務除了能夠樹立圖書館的良好形象外,還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與圖書館“結緣”,更有效地引起公眾的注意力,讓公眾把寶貴的“眼球”奉獻給圖書館,使圖書館達到“注意力經濟”的目的。
2.3.2團隊協作意識
現代圖書館具有的信息存儲數字化,信息檢索智能化、全文本信息傳遞網絡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化的基本特征,需要圖書館體系建立起一種與之相適應的行業協同、地區協同、國家協同、全球協同等各種形態以及館際之間、部門之間、崗位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的新型團隊結構,而這種結構與體系將為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國內外圖書館界已成為一種共識,并正在成為日益明顯的發展趨勢。在這種團隊結構與協作體系的工作環境下,現代圖書館員無論是從事科技攻關、信息服務,還是對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開展館際合作等,都將體現出一種整體依存、團結協作、目標共同、親密融洽的團隊精神與協作精神,而這種團隊協作精神將會把人們從狹隘自私的各種矛盾中升華出來,使這種時代所需要的協作精神和協作能力成為新環境下現代圖書館員的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成為一種新的職業理念。
2.4管理素養
2.4.1人才意識
圖書館人才是圖書館工作的內核,圖書館的工作需要有一批具有開拓創新精神、扎實肯干的圖書館專業人才。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存儲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在圖書館應用之后,將對圖書館員的專業知識與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館應當通過各種途徑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重視發揮人才作用已成為圖書館的共識。人才管理作為圖書館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圖書館的管理者應當有強烈的人才意識,重視圖書館招賢納士,舉薦、使用、褒獎人才,為圖書館人才成長創造條件。
2.4.2科學管理
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人才應當是圖書館的專門人才。在新環境下,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所以,作為圖書館管理者,應當是既精通業務又懂得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需要指出的是,從館長到館員,盡管崗位工作不同,所承擔的職責不一樣,但所擔負著圖書館日常管理的大小事務其性質是相同的,管理需要全館上下共同努力。須知,科學管理能促進圖書館的工作,而管理型人才將是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為現代圖書館員必須有這方面的意識。
嬌生慣養型:目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戶,父母及雙方老人對孩子嬌生慣養的比較多,這使孩子很容易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唯我獨尊的心理和任性怎么的性格。當這樣的孩子走向社會受到挫折、或者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會搶劫自控而走邪路。如16歲的獨生子女盧某和王某,其父母從不對其嬌生慣養,兩人均養成了好逸惡勞的壞毛病,因好輟學后,兩人很快在社會上學會了抽煙、喝酒、跳舞、玩游戲等。因父母給的零花錢有限,兩人競結伙攔路搶劫某校學生錢財兩回事次。
暴力管教型:有睦父母專橫霸道,只關心學習成績的好壞,經采取打罵體罰等方式管教孩子,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和尊嚴,把父母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走上邪路。
放任不管型:有些父母因忙于事業或忙于做生意,而忽視了對孩子的管理教育,任其自由成長。由于這些孩子從小缺乏教育,辨別是非能力差,在社會不良影響走上了邪路。
不良嗜好型:有些父母自身素質較低,思想道德品質差,好逸惡勞、追求享受、喜好黃、賭、毒等。孩子受大人不健康言行、舉止的影響下走上了邪路。
單親家庭型:父母離異或父母一方死亡或被判刑,孩子從小心靈受到時創傷,在家缺乏父愛或母愛,在社會上遭到冷落、歧視、加之單親家庭管教不力走上了邪路。16歲的劉某父母離異,母親病重在床,喪失了對他的教育撫養能力,劉父親以孩子判給女方為由對劉某不聞不問,使劉某產生了逆反心理,走向了犯罪道路。
二、學校環境
假如家庭是未成年成長的搖籃,那么學校就是未成年學習的搖籃。未成年人在這個年齡段應該在學校接受道德、科學、藝術、體育等教育。學校環境在未成年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極為重要的學習環境,所以學校的學習氛圍,老師和同學們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每一個學生。有些學校為了名次和成績,不管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點,不斷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以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學生的校準衡量學生,導致有些學生產生不平衡心理,走向犯罪道路。有的學校風氣不良,老師收受學生的錢物,同學之間流行送禮物、搞聚會、穿名牌、用名牌,導致學生產生攀比心理,有些學生為了在同學面前擺闊或為了名牌服裝或名牌鞋面走向犯罪道路。有的學校教育體制仍然把應試放在月導地位,忽視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使許多未成年人對些必備的法律學識知之甚少,甚至法盲。
三、文化環境
據統計表明,未成年受來自文化環境的“黃色”“黑色”的污染而走向犯罪的比例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