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規劃與反思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51: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自我規劃與反思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我規劃與反思總結

篇(1)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語言學者霍雷克(Holec,1981)曾提出,外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兩個:一是幫助學生獲取語言和交際技能;二是幫助他們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即學會如何獨立學習。不難理解,“自主”理應作為大學教育的目標,因為,一方面這是發展學生學習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這個時代更需要產生新知識而不是重復舊知識的能力。因此,學校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為目標的任務更為緊迫。在我國,究竟應該怎樣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英語學習者,怎樣構建一個培養外語學習者反思力的學習方式模型,在教學實踐中怎樣去實施等問題理應引起教育者的關注。

一、反思性英語學習的模型

在反思性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首先確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選擇相應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在學習者有效的自我規劃和自我監控下對學習內容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運用學習策略,以獲取高效的學習效果和豐碩的學習結果。而后,學習者主動地對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是否完善。如若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未能達到自己的預設目標,學習者則會主動進行自我調節和補救,以期在適當的時候重新開始一輪新的更好的學習過程;如若這一過程和結果達到了學習者的預期目標,學習結果比較圓滿,學習者會就此進行自我建構:總結經驗,提煉方法,優化探索,深化拓展,積極地獲取自我發展的快樂體驗,為未來的高層次的學習提供堅實的理性支撐。

二、反思性英語學習的環節

由反思性英語學習的模型可知,反思性英語學習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這一過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如下四大步驟,八個具體環節。

步驟一:自我規劃、自我監控。

學習者審視自己的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即對英語學習進行自我規劃,并制定適合于自己學習方式的學習計劃。此后,學習者一旦發生學習行為,就意味著學習的真正開始。學習一旦開始,學習者就會對學習進行嚴格的調節和控制,并及時地對學習計劃進行反思,以產生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當然,反思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對學習計劃的反思是學生具有反思意識的表現,是學生進入反思行動的前提。誠然,計劃與真實的行動還有一定的差距,計劃是行動的航標,但沒有行動的計劃只是虛無的空話。計劃能否付諸行動,行動是否落實到位,這既需要切實合理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更需要強有力的監督機制,才能真正地落實計劃,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步驟二:自我省思、自我評價。

當學習者完成了相對完整的一段學習過程,收獲了一定的學習結果后,傳統上的學習過程到此就已經結束,但對于反思性英語學習而言,這才剛剛進入了第二個步驟。因為,學生應該關注的不僅僅在于學習結果,而更應注重學習的過程。首先,學習者要有問題意識,內心產生懷疑、困惑、焦慮等不適感受,并試圖改變這種狀況。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就會通過主動反思尋找原因;而后,學習者廣泛搜集并分析有關的經驗,特別是關于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為、信念、態度、情感等。通過自我分析,發現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及時記錄,以備改進;通過分析,認識了問題的成因之后,學習者為解決面臨的問題,積極尋求新思想和新策略,通過接收大量新的信息,不斷挖掘新信息的內涵和外延,產生更有效的認識和策略方法。此時,學習者尋找或探究活動是有方向、有針對性的,是聚焦式的自我定向,這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際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最后,學習者根據經驗或教訓的總結,開始著手制訂補救措施:通過多重途徑,收集與解決問題有關的資料,選擇能改善問題的有效的策略或學習習慣等,根據這些信息,重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補救措施。

步驟三:自我調節、自我補救。

學習者通過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如若對過程或結果感到還不夠完善,就要對不完善的地方或沒有達到的學習目標進行調整。根據通過反思得到的問題的成因資料、問題的分析資料以及提出的補救措施,對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行重新調整,并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以保證學習的順利進行。改進后的計劃再實施于下一輪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者通過實踐檢驗上一步驟中制定的補救措施,即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樣,不斷循環,直至達到目標,進入下一輪更高層次學習。

步驟四:自我建構、自我發展。

學習者通過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如若對學習過程和結果感到滿意,或者說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這也說明了他們的學習已經實現了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完成了新舊知識的整合和新的認知結構的建構。在建構的過程中,學習者體驗了學習過程和成功的喜悅,并成功地運用了學習方法和鍛煉了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時進行總結經驗,提煉方法,優化探索和深化拓展,構架起了新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和策略結構,促進了學生的多重智力的發展,最終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

以上的四大步驟、八個環節是共為一體的,在實際的反思性學習活動中,這些步驟和環節常常交錯在一起,很難分清彼此之間的明確界限。反思性英語學習活動中的反思行為可以發生在學習的任何時期,但效果不同。在學習前的反思主要是對過去相類似或有關聯的學習活動或經驗進行反思,其目的是為了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對將要進行的學習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計劃,給予更為理性的規劃和指導;在學習活動中的反思主要是為了監控并隨時調節學習活動,保證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學習后的反思主要是評判學習效果,對不理想的地方采取補救措施,同時通過總結來豐富自己的學習體會和經驗,為實現學習上的正遷移做好充分準備。反思性英語學習的循環流程如圖1示:

三、反思性英語學習的實施

在實際的反思性英語學習活動中,按照參與者的人數,可以將反思性英語學習方式分成三個層面進行操作:個人反思性學習、小組反思性學習和班級反思性學習。個人反思性學習,就是以學習者個人為主體和主導的反思性學習方式,學習者自己去運用反思性學習的模型和反思性學習的步驟自主地組織學習;小組反思性學習,就是學習者以小組的形式在反思性個人學習的基礎上,按照反思性學習的模型和步驟開展的以反思性合作探究和反思性合作學習為主的學習形式;而班級反思性學習,則是在反思性個人學習和反思性團隊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以集體性組織共同參與的反思性學習方式。這三種形式,是反思性英語學習的不同層面而已,其本質上沒有離開反思性學習,只是參加反思性學習的人數不同而已,特別是小組反思性學習和班級反思性學習也沒有絕對的人數界限,只是相對而言的。就英語學習來說,學習者不應該也不可能僅僅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因為在現實的交際中,學習者要完成成功的交際任務,不僅要掌握牢固的語言知識,還需要必要的話語能力和真實的交際策略。這就要求語言學習者進行真誠的合作,相互學習,組成學習小組或學習團隊在真實的(Authentic)語言學習任務中進行集體性的反思性學習。

三、結語

反思性英語學習方式是一種循環的、逐步上升的學習方式,每一相對周期之間具有內在的連貫性,并且是一種指向未來更高學習目標的動態的學習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反思滲透于學習的全過程。這與傳統的那種直線的、單向的、傳授式的學習方式是大不相同的。在反思性英語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持開放心態的個體學習者組合成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學習共同體,在反思型引領者的組織和調控之下,反思性英語學習方式的各個實施層面才能得以和諧有序地進行著。

參考文獻: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2000:18-34.

[2]Mantle-Bromley,C.Positive attitudes and realistic beliefs:links to proficiency[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78(3):372-386.

[3]Wenden,A.L.Learner Strategies and Learner Autonomy[M]. New York: Pentice Hall,1991:12-16.

篇(2)

二、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一)專業發展意識淡薄

課改多年來,我校大多數教師專業發展意識淡薄表現突出,一是缺乏自主發展的要求。許多教師習慣于帶著教參備課,依著習慣上課。看似匆匆忙忙,實則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單一的模式,對自己的發展沒有目標,沒有要求。二是不讀書,不學習。許多教師所擁有的書籍只是課本、教參、教輔,沒有讀書的意識和習慣,理論專著從不閱讀。三是問題意識淡薄,缺乏對教學的反思。如備課本上的教后反思一欄,往往是應付性的套話,缺乏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對教學突發事件和教學行為的反思,反思變成了一種形式。

這樣一來,教師發展的空間和思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個人教學缺少理論支撐,這與教師缺乏專業發展意識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專業發展缺乏引領

校長的角色應該是引領和支持,引領體現了管理者的服務功能,但目前,缺乏專業引領是阻礙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以我校為例,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既有接受了系統師范學習的教師,也有非師范專業畢業的教師,甚至還有學歷不達標的教師,這些教師工作勤奮,但教師個人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沒有有機結合,學校也沒有很好地調動教師的內驅力,使教師自覺地追求專業發展。這樣就造成了教師發展缺乏引領。

三、引導教師制定自我發展規劃

(一)理想信念引領,喚起教師發展

理想信念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支柱,而作為管理者要當好教師思想的引導者,使教師自覺地投身于教育事業中。因此,校長的管理辦學理念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理念,如果校長擁有先進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引領教師理念先行,從而喚起教師發展。因此,校長作為一校之長,更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校長必須自己先帶頭用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先行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另外,校長身體力行起表率作用也是理想信念引領的重要表現,如制定好自己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表,并付諸行動,如為了提高學歷,更新教育理念,參加教育碩士的學習;為了提高領導能力,參加校長跟崗學習,甚至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其中先進的理念,讓教師親眼看到了學校及校長個人的理想信念,這種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是任何說理都比不上的,是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的榜樣力量。這種理想信念的引領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教師發展。

(二)目標引領,激勵教師發展

1.引領新教師向優秀青年教師發展。新教師,是指工作不滿5年的教師,目標是讓他們盡快成為合格的教師然后向優秀年輕教師發展。因此,在教師制定發展規劃的時候,一是引導他們要注意提升自身教學素養;二是重點抓好他們的課堂常規教學,在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方面要求他們做好規劃,要求學期末交一份優秀教案、上一堂教學匯報課、寫一份教學體會、設計一份活動方案、組織一次公開班隊活動、寫一份全面的工作總結等;三是制定優秀教師標準,要求其對照標準,找出差距,提升自我。年輕教師有了具體的要求和目標,從而加速了其發展。

2.引領青年教師向骨干教師發展。骨干教師是師資隊伍中的精英分子,是學校的中流砥柱。對于這些教師,引導他們在規劃個人發展時,一是要以科研為先導,要求骨干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長確立子課題,學校在財政、人力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骨干教師通過參加科研活動,有利于他們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二是在教學評獎時突出風格。因為,骨干教師一定要在教學方面有自己的特長。因此進行教學技能比賽時,要突破常規,不按照條條框框來給教師評分,而是在課后讓教師自己思考,該給自己設立一個什么獎項。這種獎勵方式,很好地激勵了教師規劃個人發展走向,促進形成教師風格。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基礎上,要設計適合教師使用的個人發展規劃表,引導教師思考自己個人發展之路。

(三)行動引領,促進教師發展

1.健全機制。任何一個良好的構想,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機制來維護,都是難以堅持下去的。充分發揮管理機制的監管作用,才能促使發展規劃得到落實。因此,一定要確立學校的教師發展制度,確保專業發展規劃得到落實,如執行旨在鼓勵中青年教師成長的《崗位聘任制度》,制定《優秀教研組評比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為各類教師量身訂做了各類榮譽稱號,如“優秀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等,盡可能地使不同級別的教師都可以按照各自師德表現、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獲得相應的榮譽和待遇,真正吸引各層次的教師參加到專業發展道路上,從而激勵教師主動發展。

2.搭建平臺。教師的發展需要學校搭建平臺,幫助其發展。誠然,搭建平臺的方式是多種的,但提供平臺讓教師實現自我價值是最能激勵教師自我發展的方式。此外,還可加大教育科研的獎勵力度,成立教研小組,對教師參與校、市課題研究給予肯定和獎勵,同時給出相應的承擔的責任,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到校內小課題研究中,進而上升到市一級課題研究中。

3.改革評價。傳統的對教師發展的評價很難促進教師自我發展,基于此,改革評價顯得相當重要。改革首先從評價對象開始,如作為自我發展中的教師是改革的主要對象,如教師參與進來反思發展情況,可定期舉行教師發展規劃評價總結會,總結教師規劃執行的情況,表彰做得好的教師,傾聽教師心聲,引導他們再次調整個人發展規劃,為下階段工作奠定基礎,使規劃目標更有效達成。

作為校長,也要改革評價指導思想,如當教師按照個人發展規劃進行工作時,校長要對規劃的作用進行全面了解,了解教師是否按照規劃進行工作,是否能達到預定目標,達成目標是否理想以及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并引導教師針對問題和不足加以反思,設法改善補救,使教師更明確該如何規劃個人發展。

篇(3)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8-0098-01

調控是英語學習策略指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于一定理解感知基礎上的學生個體自我計劃、調整與評價的心理活動。越是多元化策略,越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教學實踐證明,運用調控策略指導,能在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更利于他們有計劃安排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計劃安排做起,注重過程調控與結果總結,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反思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

一、自我預設計劃,確定目標

引導學生自我設定學習計劃,讓他們在明確一定的學習目標、方向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生成點,能使得他們的預學形成科學體系。引導學生自我預設相應的學習機會,利于學生在主動生成目標的過程中產生學習原動力。學生自我預設計劃,對合理分層教學起到一定的引導促進作用。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1 School life的“Reading B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學中,結合“Reading A”中的思考題目,引導學生就語篇表達主旨、詞匯理解識記、語句表達等方面進行預想,幫助他們理清課文的整體感知體系。針對學生在“The different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China”“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中得到的閱讀感知,引導學生對閱讀理解過程進行適當的計劃安排,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感知目標和方法。圍繞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學習計劃,能使得學生在明確相應閱讀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自覺整理學習思維,幫助他們整體理解感知文本教材。注重任務引導、互動探究、總結反思等方面的預設引導,讓他們在主動規劃和積極搜集素材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樣板,幫助學生強化理解感知。

二、自由合作探知,深化體驗

讓學生成為調控的主角,引導他們在自由合作的過程中主動找出相應的方法,使得他們的理解感知更加豐富和深刻。在指導學生自由合作中,多關注學生的不同,剖析問題及對策,讓他們能夠根據方法指導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和對策。借助任務化合作探究活化教學過程,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探究和嘗試機會。例如,模塊六Unit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學引導中,圍繞學生對健康的不同理解,建議學生就“How did you do for your health”和“Do you think the 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us”等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讓他們能夠結合各自的問題進行互動討論,幫助他們深化感知。通過自由化合作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得學生在自我發現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體驗,為他們積累知識奠定基礎。自由合作探究,使得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讓他們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形成更為豐富的認知體驗。遵從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從任務指導、互動探究、交流得失等方面進行引導,更能使得學生獲得不一樣的感知。

三、自覺總結反思,提升語用

建立在自我總結反思基礎上的調控,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運用機會。引導學生自覺總結,讓他們在主動反思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思維方法,對指導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起到一定內化促進作用。引導學生主動總結,利于他們在自覺反思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切入點。例如,在模塊三的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就“Reading A”中的思考題目進行總結,引導他們就“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和“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進行總結,讓他們在主動反思的過程中主動查缺補漏,幫助他們修正完善閱讀理解中的疑難問題。通過自覺總結反思,使得學生有針對性地回顧學習過程與方法,讓他們在主動調整思維方法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感知體驗。指導總結反思時,應多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來主動調整策略,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裁量和主動修正的機會。關注學生的差異,讓他們就各自的問題和得失主動修正完善,讓他們能在自由化表達中不斷豐富認知思維。關注學生總結中的共性問題,幫助他們剖析原因,探析解決的方法與措施。

四、結束語

運用調控策略指導,讓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運用中獲得更多自我調整運用的機會,利于培養自主探究能力。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讓他們能夠適應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利于學生在主動調整自己學習思維過程中增強學習探究力,有更多的自我調適與運用機會。在調控指導中,突出學習認知預設引導、過程調整完善與總結反思,讓學生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優化學習策略方法,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篇(4)

二、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及培養現狀

作為青少年群體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較差,主要表現在:沒有自我規劃和目標;自控能力較差;缺乏自我反思意識;缺乏過硬心理素質。目前,關于增強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多是從學校、家庭等外環境來對青少年施加影響。運用SMART原則培養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是從青少年自身抓起,由內而外形成自控意識,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三、引用SMART原則

培養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第一,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教師通過主題班會,發動學生討論“讀大學究竟讀什么”,引導學生總結大學目標。第二,系統講授SMART原則,進一步完善目標,對實驗組學生運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進行系統培訓。原則一:S(Specific)——目標的明確性。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如“培養健康體格”是一種模糊的表達,不如改為每天跑步半小時。原則二:M(Measurable)——目標的衡量性。在設定目標時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比如“提高學習成績”,準確地說,可要求在某一學期各科成績都在85分以上,這樣目標就變得可以衡量了。原則三:A(Attainable)——目標的可實現性。設定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自身條件,比如要求一名學習中等的學生制定考第一名顯然短時間不可能實現,還會削弱積極性。制定跳起來“摘桃”的目標,不能制定跳起來“摘星星”的目標。原則四:R(Relevant)——目標的相關性。如果設定的目標與其他目標不相關或相關度很低,那此目標的意義不是很大。如一位學生定的目標是大學談場戀愛,但在大學,學習知識和技能是主要任務,談戀愛的目標偏離了主要“方向”。原則五:T(Time-bound)——目標的時限性第三,完成目標是有時間限制的。例如,每天早操6點30分集合完畢重新整理目標,監督實施。指導實驗組學生,按照SMART原則的要求重新設立學習、生活和工作目標,以“天”為單位進行記錄,然后形成天—周—月記錄表。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多與學生交流,監督實施。

四、SMART原則實施后的觀察結果

第一,目標設置更明確,動機強度適中。學會并堅持運用SMART原則進行自我管理的學生目標設置更明確,有的學生設定的目標是每學期成績在班級前五名,獲得獎學金,通過認真學習,最終以連續兩學期年級專業成績第一名超額實現目標。第二,時間分配合理,做事情更加專注。大學里,學業知識、工作鍛煉和享受生活統籌兼顧才是全面發展的學生。有的學生干部每周都設定固定的學習時間,經過努力,最后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第三,形成整體思維意識,主動制訂計劃。系統學習SMART原則后,有的學生針對工作做了五年規劃:前兩年學習和熟悉基本工作,第三年成為中層管理人員,第四年備考,第五年考取執業藥師證。實習半年后,已經由藥品發貨員被提拔成藥品復核員。第四,定期總結反思。目標的制定、實施后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總結反思。在記錄表中,日—周—月目標的執行情況一目了然,有利于總結經驗。有的學生每晚設15分鐘總結一天的收獲和不足。

五、原則實施過程出現的問題

學生原有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影響SMART原則的應用。學生原有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比如自控能力、意志力等會影響實踐行動。自我管理能力水平高的學生,在實施過程中持久堅持;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低的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松懈狀態,甚至有學生中途放棄。外在監督機制影響SMART原則的應用。因學生原有的自我管理能力基礎存在差異,外在的監督機制影響實施效果。在學校中,如果教師、同學及時督促,實施的效果就會好些。同樣,在工作中,如果單位實行打卡、考勤、總結等措施,實施效果也會更好。

六、SMART原則實施中的有益經驗

第一,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發展受自身因素的影響大于外界環境因素的刺激。SMART原則的實施中思想上的教育必不可少,青少年首先要接受并認可這項原則。在思想引導中,可適當結合一些工作事例,增強吸引力和認同感。第二,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適時監控,并及時進行偏差干預,有針對性地進行反饋,在推廣時還要循序漸進原則。第三,實施SMART原則重要的是形成一種思維習慣,當有意識的行為轉化成無意識的習慣時,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不再成為負擔。

參考文獻:

[1][美]彼得•德魯克,齊若蘭譯《管理的實踐》.ISBN9787111280743,2009(9)(1).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學習型教師為目標,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和創造力,著力提高專業引領能力和指導示范能力。本著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為指導,以教育法和教師法為依據,立足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以新課標為理論基礎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專業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樹立“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的理念,營造人人講學習,時時講學習,處處講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學習成為自覺行動和生活需要,轉變教研方式,創新工作載體,構建有效教研模式,增強教育教研的有效性,備好課上好課及時反思,提升個人的工作水平和執研能力,爭當研究型教師。

1、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努力創建和諧、愉悅的美術課堂,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美術潛能,達到師生合作、交流、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2、具有扎實的美術專業知識,美術知識豐富,能為提供多彩的課堂教學服務。

3、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嚴謹,能夠對突發事件進行有效調控使課堂活躍有序,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4、具有良好的教學反思能力,在教育教學中,能及時發現問題、關注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進行再實踐再總結。多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來取長補短提高自己,學會借力教學來提高課堂實效,做一名風格獨特的教師。能正確評估自己的專業發展狀況,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能與他人進行合作,發展實踐性知識。

5、提高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一切從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出發,積極在實踐中探索有效的美術教育教學方法和途徑。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效果逐步提高,并逐步形成系統化的符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

6、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不斷學習提升師德修養,形成扎實的專業知識,拓展豐富其他相關知識,不斷完善自我。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一種習慣,成為自己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一名勤學善思型的教師。

(二)具體目標(及其實施步驟與內容、途徑與方法)

第一階段:20XX-20XX年

學習文件,制定規劃,實施具體目標

目標1:結合自身情況及學校的發展愿景,制定切實可行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在教學中教學行為目的明確;關注教學過程,能夠及時對教學進行調控。

目標2:發揮一名教師的輻射作用,講究教學質量,教學實效性。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改進,做好課前準備課后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取長補短。增加個人積累、教學研究、課堂風采、現場發言、名師追蹤、等多個欄目到自己的博客中,使教學能力和效果有明顯的提高。另外,爭取輔導特長生取得優異成績。

目標3:通過上網、查閱文獻資料、圖片、行動研究等方式,將自己學習情況及積累的經驗進行歸納整理。

目標4:及時上交各種材料,向優秀教師看齊。

第二階段:20XX-20XX年

積極努力,踐行規劃,實施具體目標

目標1:抓住教師節表彰大會這一有效的學習契機,向身邊的師德典型、優秀教師學習,并通過參加各種師德征文、師德演講等活動,提高自己的覺悟,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目標2:加強養成習慣的教育,初步形成有凝聚力、學習風氣濃厚的班集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對美術產生興趣,由好奇到喜愛轉為愛好。多收集一些學生的優秀作品,將學校美術課外活動辦的有聲有色,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標3: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美術資料,跟蹤《黑龍江教育》等教育教學期刊,每月做出讀書筆記,不斷從理論層面豐富自己,使自己的專業理論素養得以進一步提升。加強相關學科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目標4:積極參加一些書畫競賽,認真進行賽前準備,爭取取得優異成績。從專業技能上提升自己。

目標5:撰寫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爭取刊物、交流會上發表。

第三階段:20XX-20xx年

對比自查,修訂規劃,實施具體目標

目標1:對照規劃,對上一年度工作進行階段總結,及時發現不足,調整、補充、修改規劃內容,使本規劃能夠在以后階段更具實效性。

目標2:學習《教育心理學》,結合上學期的實踐經驗,更進一步地了解、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將實踐經驗與書本知識逐漸整合,形成系統化的教學經驗。

目標3:主動深入名師課堂,虛心求教,取得真經,并在教育教學專家和名優教師指導下,上一節令自己滿意的展示課。

目標4:使自己能夠更加輕松自如的駕馭課堂教學,初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第四階段:20xx-20xx

充實檔案,完成規劃,進行全面總結

目標1:對照規劃進行階段總結,繼續修定規劃內容,堅定自己繼續認真執行規劃的信心。

目標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走進名師課堂,品讀名師教學風采、感悟名師成長歷程,并針對優秀課例寫出自己的感悟,在走進名師的過程中努力實現自己成長為名師的目標。

目標3:作為學校中青年教師中的一員,要敢于并善于創新,年末在學校教師論壇會上交流學術論文,匯報自己的特色工作。

目標4:完成教師專業化發展全景,整理充實專業發展檔案,對照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進行自查。

三、具體措施

1。保證平均每天至少利用兩個小時,閱讀書籍或在網上瀏覽學習。

2。在工作及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充分激發自身的熱情,保持良好的心態,變壓力為動力,增強完成各項任務的主觀能動性。

3。自我評價、自我監控:每順利完成一項任務都及時進行自我肯定,增強自信心;當完成規劃過程中出現問題時,認真反思,剖析原因,解除困惑;出現倦怠情緒時,及時調整心態,以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

4。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與完善規劃。教師專業化是一種理想目標和動態過程,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每月定期進行修正和完善,使規劃貼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在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使自己真正實現專業化。

5。每天至少有兩小時練習基本功使之更扎實。

篇(6)

孔子提出做人要“吾日三省吾身”,做學問要“學而不思則罔”,筆者認為做人師的更離不開思。思即反思。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不是簡單的教學經驗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因此,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就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教師的成長模式。可見,反思對教師而言何其重要?!皫熣?,傳道授業解惑也”每一堂課如果為人師者都能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可見對學生而言何其重要。

一、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生涯規劃意識觀念淡薄

中職學生剛剛走出初中校門,對社會認知度極低,加之年齡小,大多依賴性強,性格上缺乏獨立性,思想上缺乏對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職業的生涯規劃意識,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及未來發展方向處于茫然無知的混沌狀態。

正因如此,筆者學校按照國家教改的要求,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學期就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入學就確立生涯發展目標,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讓學生了解自己及所學專業,了解專業對應的職業群,從而進一步了解即將從事的職業。可以說這是中職學校德育課程的一個大膽嘗試。

2.教材枯燥,很難把握學生的興趣點

學生普遍反映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抽象、枯燥,沒有語文等基礎學科的熟悉感,更沒有專業課的新奇感,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厭學情緒高。為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教師通常對授課內容進行拓展,增加一些實際案例,力圖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但是這種做法有時很容易“誤入歧途”,過多的案例喧賓奪主,講課變成了講故事。所以,如何讓課堂活起來,怎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3.“教”“學”與“用”脫節,無法彰顯職業教育的特點

就業市場需要的是能干活、會干活、干好活的人。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就是我們的產品,產品要想進入市場,就要符合市場準入的各項指標,可目前學生各項指標均不達標。例如學生普遍行為習慣差,知識面窄,動手能力弱等。

為了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培養各種社會能力及養成習慣等方面既符合市場要求,又有利于學生自我成長,開展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二、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反思

1.在學生能力培養上注重實踐性

要想使學生順利進入社會,就必須具有社會適應能力,它包括學習能力、自我表現能力、語言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芍新殞W生普遍社會適應能力不強。

針對這種情況,開學第一課筆者就安排了社會適應能力的內涵作為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背會內涵,并逐一對照查找自己具備的和不具備的社會適應能力,并制訂計劃。哪些需要亟待提高,哪些需要重點培養;需要多長時間起效,多長時間完成任務;每名學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比如,絕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亟待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此,在筆者的課堂上要求學生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做好預習準備工作,每晚入睡前將第二天所學課程看一遍,不會的字查字典,掃除課文閱讀中的障礙。

二是課堂上多表現,多發言。主動回答問題者,發言答案錯誤,酌情加分鼓勵。被動發言者,答案錯誤扣分,站起來一言不發者,三次以上扣10分。本學期一次都沒有主動發言的考核成績取消優秀資格。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力,又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是作業更多地采取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閱讀案例寫體會和感想。通過批改糾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2.在授課形式上有所創新,創建高效活潑的課堂

讓課堂活起來,就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即眼動、手動、腦動、口動、心動。課前筆者將本節課所授知識點,包括教材上的客觀題和根據教材生發的主觀題,按難易程度歸類分別設計出兩組競賽題。

筆者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挑戰”一組“應戰”。每個小組根據手中的知識點羅列出5~7道題目,小組內首先進行討論,形成一致的答案。當意見出現分歧時,則鼓勵他們辯論,然后老師稍加點撥。十分鐘后向對方發起挑戰,應戰方若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則向挑戰方認輸,并接受小小的懲罰。期中、期末統計各組獲勝次數,最終勝利一組獲得加分權。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3.在授課內容上進行思維拓展,讓學生“學思結合”

設計的所有問題都要與授課內容相關,而不是游離于教材之外。例如在職業生涯與人生課程教學設計上,筆者要求學生清晰地回答出“我現在在哪里?我現在在成長階梯的哪一級?我的成長歷程已經經過了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各自解決了什么問題?有哪些成長的經驗?還有哪些成長的問題和障礙?有哪些關鍵性因素影響了自己的成長?自己未來成長的可能性有哪幾種?各自的可能性有多大?我的終極的愿望和需要是什么?什么道路最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樹立生涯意識、成長意識。

因此,雖然在課中筆者只扮演了一個聽者的角色,甚至學生的有些觀點與預先設定的教學設計有所偏離。但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激情,卻使教學實踐活動的效果大大地超過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認清自己

在講到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職業價值職向時,筆者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引進職業測試軟件。通過多媒體方式,對每一名學生逐項進行分析,幫助他們查找自身存在的優缺點,并制訂整改方案,設定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構建自身發展階梯。讓每一名學生都了解自己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提升優點,彌補缺點。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既完成了教材內容又讓學生感到貼近實際,實用價值大,能充分地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同時,學生自主發言時,教師的追問也不容忽視,學生回答問題時往往停留在問題的表面,難以深入。通過教師的連續追問,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引導到問題的內核與實質,讓學生始終處于思考狀態,充分發揚做學問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小結

篇(7)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256-01

某種意義上來講,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比成績更能反映學生發展前景的因素。傳遞知識、提升學生成績固然是初中物理教師最基本的教學目標,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則是該目標的延伸和升華。能力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與學生學習有關的能力有很多。教師先要明確重點促進學生發展的能力是什么,進而探析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策略。

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新課改強調,學習是學生實現主體地位、發展自主能力的過程。作為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做好引導者、促進者,盡全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很多不同的內涵,其中以下三點是教師最應該重視的。

1、計劃學習的能力。一個學生是否懂得計劃學習,對其學習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有的學生本身的學習潛力很大,就是因為不懂得計劃學習,浪費了很多寶貴的學習時間。學生缺乏計劃學習的原因,一是過分依賴教師的后遺癥,二是學生本身合理利用時間的概念不強。針對這兩種情況,教師要分別采取策略。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們更多計劃學習的啟發,啟發學生們去科學規劃自身的學習,對時間資源等有合理的利用。比如說,在學期之初,我們就要第一時間啟發每一個學生對該學期的學習做一個整體的規劃。學生的規劃既要牽涉到每個月的學習目標,也要包括學生每一天的基本安排。其次,針對學生時間觀念薄弱的問題,教師要多給學生樹立一些合理利用時間的榜樣,多引入一些時間方面的名言諺語。學生的時間觀念強了,他們自己就會逐步重視計劃學習的問題,更加用心地制定學習計劃。

2、調整心態的能力。學生能否學好物理知識,與學生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如果一開始就總是懷疑自己,覺得物理知識超出了自己的學習能力的話,學生就肯定學不好這門課程。相反,學生如果始終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坦然面對、樂觀應對的話,學生就一定可以一點點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學生的心態不好,盡管教師可以從旁開導,但關鍵還在于學生自己。一句話,促進學生調整心態的能力的發展也是很必要的。

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

1、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物理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科學。探究科學的過程中,最要緊的就是合作的精神。學生在短時期內不具備合作的意識非常正常,關鍵是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說,我們今天講到了熔化和凝固的曲線圖,完全看懂這個圖表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學生在看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問題,當學生向我們問問題的時候,我們先不給學生作答,而是啟發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合作解決了疑惑,他們就會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可見,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并不難,關鍵是教師要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意義。

2、推進學生的合作深度。合作能力的發展與學生合作深度的逐步推進是密不可分的。怎樣推進學生的合作深度呢,筆者認為,把握兩點技巧很重要。首先,我們要堅持循序漸進,不能一開始就直接加大學生合作的深度,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深度過大反而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其次,合作深度的推進應該與課程要求緊密聯系。比如說,課本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力的有關知識。那么,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在力的學習上,加強合作的深度與廣度,爭取在概念、原理、學習方法等許多方面有更加深度的交流與合作。

3、完善學生的合作技巧。合作能力的發展與合作技巧的完善是息息相關的。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會逐步掌握合作的技巧,比如說的技巧、加強分工合作的技巧等等。但是,學生的技巧是相對分散的,教師的任務就是將更多的技巧教給學生們。學生掌握的技巧越是完善,學生之后的合作學習效率就越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三、促進學生總結反思能力的發展

欠缺總結與反思的好習慣,是很多學生都存在的一個共性的問題??偨Y能力的進步對學生提升復習效率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反思習慣的建立則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薄弱環節,對學生實現物理學習的進步與跨越影響深遠。

1、促成學生總結習慣的建立。每節課,我們在完成新授的環節之后,都會有一個總結概括的環節。在進行這個環節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被這個環節感染到,讓學生對總結環節印象深刻,進而激發學生的總結意識,并最終養成總結的好習慣。此外,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總結類的作業。比如說,要求學生總結機械能和內能知識、啟發學生歸納電功和電熱知識等等。這樣的作業,本身就在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的物理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對于學生總結習慣建立的積極作用是很明顯的。

篇(8)

、調整 自身心態 ,體昧職業幸福感,保證專業發展1. 堅 定 職 業 認 同幼兒教育職業有其獨特價值 ,因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幼兒 ,幼兒的身心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 ,這一 階段幼兒所受 的教育對其 以后 的人生具有深遠的影響。然 而 ,很多幼兒教師往往缺乏這種意識,要么就認為自己的職業平淡無奇 ,并對這種職業產生輕視心理 ;要么就覺得他人的職業好,羨慕不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認識到幼兒教育價值 的獨特之處 ,并 以欣賞的態度和感恩之心對待 自己的職業 ,才能產生職業認 同感 ,在從事職業時才能感受到愉悅和幸福 ,從而產生職業 自豪感和光榮感 。樹 立正確 的專業 態度必然要求 樹立正確 的職業觀 ,這是專業發展的基礎。

2.適應幼兒教育職業

無論從事任何職業,只有適應后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和舒適 ,否則只會造成煩惱和痛苦。作為幼教工作者 ,應該認識到幼教職業是崇高而偉大的,并將這種認識與教師良好的職業適應結合起來 ,才能由衷地感到幸福和神圣。

因此,幼兒教師要提升職業幸福感,首先是自己要適應所從事的職業,要有正確的職業認知 ,擁有 比較完善的職業素質 ,能勝任所從事的職業 ,并且要有豐富的職業實踐 ,積累大量的實踐智慧和經驗。幼兒教師只有適應了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才能感受到職業帶給她的快樂,其專業發展才 頃利進行。

二、學會開展研究,獲得職業幸福感 。提升專業發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 ,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 ,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道路上來 ?!苯處煵粌H是把 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兒童,而且也是兒童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許多幼兒教師覺得教育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不知道如何開展研究。其實,教育科研不是讓教師脫離實踐專門搞研究,而是根植于教育過程之中,研究的過程也就是教育教學的過程。幼兒教師平時應注意學習先進的幼教理論,掌握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習基本的科研知識 ,掌握各種科研方法的特點;還應根據個人實際能力選定科研方向,從實際人手 ,從小問題 ^手 ,選擇恰當的科研方法開展研究。

幼兒教師的研究能力 ,首先是對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常常對教育現象進行思考和探索,善于從中發現問題 ,對 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判斷和反省,不斷改進 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認識。其次是對新 的教育問題、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和創造能力。開展教育科研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新 的要求 ,要求教師能在 日常工作 中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對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診斷 ,并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成為研究者 。而幼 兒教師 的教育科研是 將 “所倡導 的理論 ”向“所采用的理論”轉化的過程 ,研究的 目的是改進教學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促進幼兒的發展 。隨著 問題研究 的深入開展 ,教師的知識不斷拓展 ,內在生命價值得以體現 ,經驗得 以豐富,教育 的觀念得 以轉變 ,教育的智慧得以開啟 ,職業幸福感油然而生 ,專業發展水平隨之得到提高。

轉貼于

三、自我反思與改進,提升職業幸福感,完善專業發展自我反思是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 ,借助于行動研究 ,不斷對 自己的教育實踐 進行反思 ,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努力提升教育實踐 的科學性、合理性 。反思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促進課堂的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教師的反思包含對教學活動整個過程的反思 、在教學活動 中的反思 以及為教學活 動的反思 。教 師的反思一般要 經過具體經 驗階段 、觀察分析階段、重新概括 階段和積極檢驗階段幾個環節。許多幼兒教師盡管明白反思的重要性 、反思 的重要性環節和方式,但具體到一個教學活動時卻不知道如何進行 。筆者認為 ,反思教育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對 自身教育行為及其效果的分析與思考過程。

幼兒教師在反思過程中應注意保持適宜的反思性心理狀態 ,保持對經驗關注的敏感性 ,并有意識地掌握思維加工技巧 ,在反思 中吸取經驗與教訓 ,體味成功與失敗 。而對教育教學過程中成功之處的總結與反思 ,能讓幼兒教 師感受到成功帶給她們 的快樂與滿足 ,激發幸福感的產生 ,從而實現在幸福 中長久的專業成長 。

四、制訂專業發展規劃。延續職業幸福感 ,把握專業發展當前的幼兒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具備 自主發展 的意識 ,從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發現 自身的不足與需求 ,成為一個 自主的專業發展者 。為此 ,幼兒教師應學會制訂自身的專業發展規劃。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擁有專業發展 的 自主權 ,能夠對專業 發展進行 自我管理和 自覺學習,這不僅是教師追求 自主發展的重要環節 ,是新課程的需要 ,也是 自我實現職業生命價值 的需要 。教師 的專業發展規劃 ,是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進行的設想和規劃。具體包括教師對職業 目標與預期成就的設想 ,對工作單位和崗位的選擇 ,對各專業素養 的具體 目標 的設計 ,對成長 階段的設計 ,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

篇(9)

1.傳統的結果性評價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校原來實施的教師評價制度,是以終結性、行政性和獎懲性為特征的結果性評價制度。這種評價方式具有評價采樣滯后,評價帶有指令性和強制接受性,評價標準帶有單一性與執行的不可變通性,評價與職稱、待遇硬掛鉤等不足,在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 發展性評價仍需進行必要的本土化改造

20 世紀80 年代末以來,以英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開始摒棄獎懲性教師評價,推行發展性教師評價,試圖通過評價讓教師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幫助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個人發展規劃,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但這種評價方式存在下列幾方面的問題:⑴過于注重評價過程,輕視評價結果,使得教師失去了同行橫向比較所能獲得的信息。⑵過于強調質性評價,標準化程度低,在操作上難以把握,隨意性比較大。⑶評價過程中涉及的材料過多,整理分析工作量大,最終流于形式。

從目前的教師管理實踐來看,單純地按發展性評價模式實施評價,完全讓教師通過自我縱向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建立自我奮斗目標,產生行動動力,似乎過于理想化。實踐告訴我們,發展性評價尚需進行必要的本地化改造。

3.“促進性評價”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果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都有其存在意義,我校經過幾年的實踐,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點的“以評價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的評價模式,即“促進性評價”。這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指向、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并重的一種教師評價模式。它具有以下特點:

(1)將評價作為一種診斷手段

將多元化評價滲透于教師的各種活動與培訓之中,指導教師發現問題、認識自我、自覺反思、不斷改善教育教學行為。

(2)將評價作為一種評定手段

對教師進行成就評定,幫助教師進行自我定位,幫助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制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按龠M性評價”也以橫向比較為手段,對教師進行階段性業績評定,幫助教師樹立階段性奮斗目標,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注入外在動力。

(3)將評價作為一個系統工程

我們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教師發展規劃時,就充分考慮了教師評價的積極意義和各環節的評價策略。將教師評價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并將教師參與各種培訓活動的表現納入教師整體評價體系。

二、“促進性評價”的操作框架與實施原則

1. 實施“促進性評價”的基本操作框架

“促進性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促進性評價”是在學校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性的教師活動與培訓的前提下,將評價的觸角深入到各種活動之中,對教師適時地進行評價性引導。其基本操作框架如圖1所示。

從操作的基本框架我們可以看出,“促進性評價”模式將評價分成兩類,一類是以“診斷”為輸出結果的過程性評價,一類是以“評定”為輸出結果的總結性評價。兩類評價相互連通,且都是在學校的整體規劃和教師的個人發展計劃之下有序展開的。

2.“促進性評價”的實施原則

⑴發展目標的協約化和梯級化

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師的主動發展。因此,每一位教師都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照學校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根據學校的整體安排,制定個人專業發展目標、個人專業發展年度計劃、參加培訓活動的計劃。學校將教師個人年度發展目標的達成情況,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依據,納入教師年度評價之中。

為配合教師制定專業發展目標,學校根據教師的教齡和工作情況,將教師的專業發展劃分成“新手階段”、“優秀新手階段”、“勝任階段”、“熟練階段”、“專家階段”等,并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設置不同的培訓項目,設立不同的評價標準。

根據教師職稱年限跨度較大、高級職稱過早封頂的現狀,我們在教師原有職稱的基礎上,建立了“星級教師”制,構建以校為本、分層評價、梯次提高的教師評價體系,為教師設立更多級次的外在目標,創設更多級次的評價機會。

⑵ 評價介入培訓活動

一是對教師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及時的技術評價,以達到進行過程性微觀引導的目的;二是對教師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進行實時記載,為總結性評價收集材料。

⑶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和評價目標的一致性

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表現在許多方面,比如:對教師教學的引導性評價,可采用課堂調研評價法、微格教學評價法、活動介入評價法等。對教師的總結性評價,可采用質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材料查閱與向評估委員答辯相結合的方法,也可采用目標合同評價法、典型案例評價法、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成長袋評價法等。

無論采用何種評價形式,都應緊緊圍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一核心。在具體操作中,盡量采用互動方式進行;在進行總結性評價時,建立評價對象申訴制,強調被評價者對評價結果的認同。

三、“促進性評價”的具體實施

1. 在教師活動中實施“促進性評價”

“促進性評價”模式,將評價滲透到教師的各種活動之中,使這些活動真正成為了促進教師反思、引導教師進步的平臺。下面列舉的是幾種常用的活動模式。

⑴以自我評價為主的促進反思型模式

該模式注意到教師反思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獨特意義,無論是在總結性評價還是過程性評價中,都突出了自我評價與反思的地位。其中,“教師個體微格教學活動”和“教師教學展示活動”就是以自我評價與反思為中心環節來設計的。這兩項活動的基本流程如圖2、圖3 所示。

“教師個體微格教學活動”是一種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活動模式。在活動過程中,“自我評價-反思-提高”的循環過程,給教師創設了一個比較寬松的活動平臺,讓教師在這個平臺上能夠以追求卓越的眼光,來解剖自己的課例。決定該活動方案有效性的最關鍵因素,是教師個體是否具有追求卓越的意識和動力。因此,一般在活動后期,我們都設立一個課例評比活動或案例反思材料評比活動,以設立階段性目標的方式,為教師的自我反思活動注入外部動力。“教師教學展示活動”是一種以自我反思為主,但在活動過程中引入他評競爭機制的活動模式。

以上兩種活動形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評價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都起到了轉承上下的核心作用。在一定意義上,評價的成功與否將成為活動成敗的非常關鍵的因素。

⑵以他評為主的引導型培訓活動模式

“學科專題研究”是一種以他評為主要形式的引導型活動,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師培訓活動(見圖4)。

設計這一活動的目的是以一種較寬松的方式促進教師思考,并以評議、點評的方式對教師進行方向性引導。在活動中得出的結論,對全校今后的教學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2. 年終總結性評價的實施

在傳統的評價模式下,年終評價是以比較、定位為主要目的的終結性評價。但“促進性評價”模式注意充分挖掘年終評價的促進意義。除“定位”自然產生的比較效應之外,在評價的過程設計方面,充分發揮自評、交流、材料介紹等方式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并將定量評價和材料的定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定量評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見圖5)。

教師參與各種活動與培訓的情況,學校在年終評價時,會以定性材料的方式提供給教研組和年級組,作為教研組和年級組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這對教師參與學?;顒优c培訓起到了終端督促的作用,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篇(10)

基礎教育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才培養的生命線,而這根生命線的給養質量與生命力又取決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學名師(以下簡稱“名師”)。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現代化的新時期,社會呼喚教育,教育呼喚名師,學生渴望名師。

一、新時期名師的主要內涵

“名師”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概念,其含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深化。傳統意義上認為,名師是指在教育界影響廣泛并擁有知名度和追隨者的杰出教師。通俗地說就是學生最喜愛、家長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會最敬重的教師。他們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學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在教育走向現代化的新時期,社會希望名師具有與時俱進的素養,諸如成為教育理論的建設者、教育事業的探索者、教育實踐的改革者和教師發展的引領者等。本文認為新時期名師有五種共性特質、五種個性特質及四個成長特點。

五種共性特質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經濟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質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為基本內涵的豐富知識;三是對教育原理進行實踐解讀與應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斷力與信息整合力相結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種個性特質主要包括:一是區域風貌(經濟、文化、自然風景)與教育教學的結合能力;二是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個性化認知與親和能力;三是對教材等教學資源的個性化解讀與應用能力;四是掌控課堂教學的個性化組織與交流能力;五是用獨特的人格氣質感染并影響學生的能力。

四個成長特點主要有:一是時空性,即名師個體素養的成長具有時間的延續性,既是“現在時”,也是“過去時”,還是“將來時”,其影響范圍具有空間的擴張性;二是競爭性,即在一定的時空領域,同一個層次和不同層次的名師是以一種競爭的狀態存在的,這種競爭性,既是名師成長與發展的常態,也是名師成長與發展的動因;三是遞進性,即不論是不同層級的名師,還是名師的精神力量、專業素養和教育藝術,在其成長與發展的歷程中,都是以遞進的方式生長的;四是差異性,即在名師的精神力量、專業素養和教育藝術方面,不僅同一層次的名師群體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而且同學科、同層次名師之間的個性風格也有明顯差異,并使名師的成長與發展具有不斷完善的空間。

“名師”的素養是多元動態的,以上十種特質特別是個性特質不一定都具備,其發展狀態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種特質不是孤立割裂的,其發展層級處于動態變化之中。

二、新時期名師的重要品質

名師的品質眾說紛紜,涵蓋甚廣。本文經過研究與實踐認為,名師的主要品質有以下六種。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對教育事業的社會歷史價值的深刻體會與認同,基于對教育事業的鐘情摯愛,基于在教育事業中個人成長及價值創造的幸福追求,并從這些方面生成、建構的一種生存情懷與靈魂振奮。名師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是名師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師職業道德更深地滲透、融通于教師的所有職業生活乃至生命歷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專業知識,包括廣博深厚的文化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知識、系統精深的專業知識。新時期名師尤其要具有組織化、系統化的專業知識體系,對專業知識的學科架構、來龍去脈、前因后果、發展趨勢,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廣博而精深的知識體系是名師的堅強支撐。

三是扎實的教學功底,包括教師必備的技能性因素(可稱“硬功”,比如教學語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學因素(可稱“軟功”,比如教育機智、課堂的調控能力等)?!败洝薄坝病敝κ敲麕煶砷L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時期名師的閃光點尤其表現于“軟功”,它是展現名師超群的教學藝術、創造性的教學能力、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的匯聚點。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學與研究是成就名師的“雙翼”?!敖獭倍弧把小眲t淺,“研”而不“教”則浮。教學是研究不竭的源頭活水,研究是教學富有生命與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時期名師要具有較高的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科學地轉換為科研任務,通過教育科學研究,實現對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開拓性認識和探索,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是較強的引領能力。新時期名師要善于挖掘潛力、磨礪自身,通過帶教、帶學、帶研等方式來傳播先進的教學理念,傳授精良的教學經驗,指導其他教師不斷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師群體發展的“輻射源”和引領者。

六是強烈的合作意識。名師在博采眾長之中成長,應該不斷地汲取同行、專家的教育教學智慧,是為“合”。同時,名師所關注的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本學科的教育功能,還要重視多學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與其他學科同行協作,共同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全面發展。

三、新時期名師的成長途徑

教師的成長途徑是指以教師個人為能動主體,以不斷強化主觀進取心為目的,有意識設計的、促進自身素養和能力不斷提升的學習與實踐的路徑、方向。筆者經過三年的探索實踐,初步總結出新時期名師成長的六條途徑。:

(一)專業規劃——設計自我發展道路

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劃,是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各方面、各階段及其步驟的設想與規劃,是教師對自己專業成長進行研究、定位和推進的過程,是一種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許。例如,重慶市巴蜀幼兒園以“制定適宜的專業成長計劃”為突破口,幫助名師培養對象分析自己的專業優勢和不足,找準專業成長的定位,并用《名師成長手冊》具體呈現專業成長計劃,以“發展愿景與規劃”“專業學習與發展”“教育設計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總結”“自我總結與反思”等具體項目,規范教師的行動步驟,記錄教師的成長足跡,調控名師培養對象的發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師成長的專業規劃往往凸顯于一道道“關隘”的攻堅,特別是在創新學習、主題歸納、思想提煉、風格塑造等方面,因此還需要擬定并執行更為詳盡的計劃。

(二)專業學習——修煉深厚教育功底

新時期名師的專業學習主要包括“練功”、讀書和“閱人”三種方式。

其一是“練功”,包括“四練”,即練心、練腦、練口、練筆?!熬毿摹?,就是不斷錘煉對教育教學的情感體驗,保持責任心與幸福感,克服隨時會產生的倦怠之心;“練腦”,就是錘煉教育教學的創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學機智,使課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針對性;“練口”,就是錘煉自己的教育教學語言,使語言風格多樣化、蘊含豐富化;“練筆”,就是錘煉自己教育教學策劃設計、反思總結、提煉歸納的動筆能力,讓“動口”水平與“動筆”水平和諧發展。

其二是讀書。閱讀經典,與教育大家對話,是名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基礎。例如,重慶市沙坪壩區育英小學為了提高教師研讀名著的實踐效益,提出并踐行了“對話名師讀出思想點、讀懂文本找出設計點、量身訂做找準參與點、課后比較引出反思點、厚積薄發提煉創新點,從而再造‘我的課堂”’的研讀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師培養對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其三是“閱人”,包括學習同行經驗和學習專家思維。學習同行經驗,指通過拜師、聽課、研討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與碰撞中學習他人的經驗,汲取他人的教訓,做到博采眾長,揚長避短。學習專家思維,指學習和領悟專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學態度等。例如,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充分利用西南大學專家導師團隊的力量,通過“聆聽專家講座,領悟專家思想;參與專家課題,學會反思研究;實踐專家思維,現場診斷課堂”等措施,引領名師培養對象的教育思想向縱深發展。該校的名師培養對象陳維禮、張曉等就是在這樣的“閱人”過程中,分別成長為重慶名師、特級教師的。古人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閱人”則更進一步: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三)教育實踐——磨礪教育實踐智慧

教育實踐是名師生存與發展的沃土。名師教育觀念的樹立、教育精神的養成、教學方法的創立、教學風格的形成、教學個性的張揚、教學業績的彰顯等,都是在教育實踐中,尤其是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在與教師團隊的協作中完成的。例如,重慶市巴川中學構建了“三人六步”磨課法,即由同學科的三位名師培養對象擔任主角,通過六個步驟:一研——深入鉆研課標教材,設計教案;二議——分學科組集體評議教案的科學性、實效性;三試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講教師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上課;四評——學科組評先行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五比——由另兩名教師分別再上課,在比較中進步;六獻——在反復修改、完善的基礎上,主講教師給全?;蛉M成員獻匯報課。“三人六步”磨課法師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訓,秉承“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智慧,立足課堂教學這一教育實踐的主陣地,體現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協作共贏”的團隊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騰飛的翅膀

開展教育研究是名師強勁的“腿腳”。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教師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邏輯、哲學基礎和創造性質來說,本來就不可能不帶有研究因素。小學名師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課題或問題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敘事研究。例如,重慶市巴川中學立足課堂教學,以學期為研究周期,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并通過優秀課題的評選、交流、推廣,凝練名師培養對象的經驗,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長。近兩年來該校名師培養對象在公開刊物上19篇,論文獲國家級獎項38人次,碩果累累。該校的郭洪老師正是在這樣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長為重慶市特級教師的。實踐表明,沒有教育研究,名師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曇花一現。

(五)總結反思——提高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度

上一篇: 聽力實訓總結 下一篇: 小學英語教學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男女在线视频流水 |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 亚洲成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