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1: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娛樂節目策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電話主持人服務準則:
1、主持節目時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和規范的服務用語。
2、樹立正確思想、端正工作態度,全心全意地為用戶服務。
3、堅持以正面言辭交流的原則,主持節目格調高雅健康,言簡意賅。
4、尊重用戶選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尊嚴,樹立信息臺的形象。
5、以優質、真情熱情的服務贏得用戶的信賴,嚴禁采用誘導欺騙的手段套取用戶信息費用。
6、不斷完善自身業務和政治素質,完善節目內容。
7、節目中不得傳播時事政治、宣傳、迷信或渲染暴力的信息,不準傳播誹謗、侮辱他人的信息。
8、不準涉及性生活、性知識、等方面內容。
9、不準與用戶談情說愛,或進行非法約會、見面等。
10、不準傳播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其它信息,嚴格遵守國家及主管部門的規定。
11、所有娛樂節目全程錄音,要有詳細的文案和簡單記錄。
12、聊天時間不準超過30分鐘;
二、人工娛樂節目號碼設置:
統一娛樂節目的號碼為:******開辦的娛樂節目有:
1、電話網吧
2、玫瑰視線
3、心理減壓
4、心情茶坊
5、謎幻天地
6、交友沙龍
7、網絡直通車
8、時尚節拍
9、魅力聲音
10雄熊時間
三、人工娛樂節目服務內容:
四、使用規范的服務用語:
我移動萬事通聲訊臺的服務宗旨是通過手機以快捷,便利,準確的方式,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大眾。因此要求電話節目主持人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規范服務用語,以便達到熱情、親切的高質量信息服務效果。
1、當聽到對方電話接通時報臺名:“您好!移動萬事通***號為您服務。”“您好!歡迎使用移動萬事通人工熱線。”(報臺名時聲音要甜美,一定要給用戶一種親切的感覺)
2、報完臺名后如對方未做出任何反應:“您的線路已經接通了,請您講話”。“這里是移動萬事通,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嗎”?(講話時速度要放慢,思路要清晰,要讓用戶感覺你非常有耐心)
3、當對方開口講話與你交流時:“先生/女士您好!請問您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咨詢?”“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好!我是某某,您是我們的新朋友還是老朋友呢?”“您是第一次參與我們的節目嗎?”“這位朋友,您好,您的電話已經接通,請您講話。”(對用戶提出的問題要細心解答,對自己不了解的問題不做盲目解答。)“您好,請您再重復一遍好嗎”“您好,請您不要使用免提功能,您的線路聲音太小。”
4、當用戶要了解節目時:“人工娛樂節目有:電話網吧、玫瑰視線、心理減壓、心情茶坊、謎天地、交友沙龍、網絡直通車、時尚節拍、魅力聲音、雄熊時間。您可以選擇參與。”“請您稍等,我為您查詢相關信息。”“對不起,讓您久等了,您需要的信息這次沒有查到,請您過幾天在打電話來,我通過其他途徑幫您查詢一下。”
5、多人在線節目:“這里是電話網吧,多人在線,請各位朋友使用文明語言。”“這里是電話網吧,多人在線,有新朋友加入嗎?如果有請您講話,好嗎?”“讓我們聽聽新朋友的聲音吧!”“您的心情不好嗎?為什么不講話呢?”
6、用戶提出過分的要求:“對不起,按照公司的規定我們不能有電話以外的聯系,我想您一定會理解的。”“您的情緒過于激動了,打斷您一下,有什么話您可以慢慢說,事情一定會合理解決的。”“我有一個特別可樂的笑話,講給你聽好嗎?”
7、當通話結束準備掛機時:“歡迎您再次撥打移動萬事通,再見”!“感謝您使用移動萬事通,再見”!“祝您每天都有一個好的心情,再見”!(要讓用戶感覺你服務周到,值得回味。)望各位電話節目主持人能在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文明、規范的服務用語,用親切、熱情的話語來感染、打動對方,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我臺的整體服務質量和公司的聲譽。
五、實用信息節目的內容:略
六、其它說明:
1、聊天節目號段為:********(全省范圍),聊天節目收費為:信息費每分鐘1元。
2、“聊天”節目內容有簡單文案和相關記錄,保存時間半年以上。通話全程錄音并保存一個月以上。
一.欄目基本情況
(一)市場、受眾分析
1.目前,我國各省市臺的大型娛樂節目形式繁多,形式單一,現在的主要形式分為兩類,一類為邀請明星大腕,參與活動并展示他們的才藝、推銷音樂唱片。一類為選秀,在超女帶領下,各地的平民選秀欄目如雨后春筍,但均無超越《超女》的能力,大都黯然失色乏善可陳,收視率較小提高,很難辦成名牌欄目。明星參與類節目在平民類節目的沖擊下,以不能唱主角,平民類展才藝節目日益繁榮(非常6+
1、星光大道等),因此,平民展才藝類節目成為當前辦娛樂節目的主要方向,但單一的才藝展示、選秀節目形式雷同,缺乏新意,降低了娛樂性質,從目前來看,大型娛樂節目的主要受眾仍是青少年(12-35歲),他們熱愛時尚、追逐流行、喜歡刺激,熱情執著,是娛樂節目的忠實支持者,也是參與者。《秀俠爭霸》(暫定名稱)正是根據當前形式,將平民參與、才藝展示、選秀、娛樂融為一體的大型娛樂節目,囊括了舞臺、外景、游戲、才藝、觀眾互動,使現場氣氛轟轟烈烈,參與選手又普普通通,節目與觀眾零門檻,使每一個青春時尚,熱愛刺激的青年人都可秀上一把,中老年觀眾亦可以樂以解悶。
二.欄目設計
(一)欄目名稱
1.暫定名稱:《秀俠爭霸》
(二)欄目定位
以平民參與展示主要娛樂內容的綜藝游戲節目,為錄播節目(時間為1小時)。
(三)欄目風格
緊張,熱烈,刺激,青春,時尚。
(四)板塊設計一、初出茅廬二、閉門修行三、橫空出世四、馳騁沙場五、俠骨柔情六、武林爭霸七、華山封禪
板塊說明:
第一板塊初出茅廬,可為選手簡介,才藝初步展示。
第二板塊可謂外景,選手經名師指點,苦練才藝。(如非常6+1培訓模式)中間穿插瑣事、笑料、心得等。
其他板塊均可設置整人游戲,如過泥坑,走獨木橋,過懸索,使選手跌入泥、水里,狼狽不堪。或搜尋東西,出現蛇、蜥蜴等刺激游戲,活躍節目氣氛,增強節目的可觀性。
每個環節均為選手打分,最后連同短信計算總分。
才藝比拼設評委、觀眾投票,實現互動。
參賽選手每期男女各五名,在最后環節男女各選出一名選手對決,現場拉拉隊吶喊助威。
(五)主持人
青春靚麗,活潑可愛,打扮時尚。
(六)熱點分析
1.《秀俠爭霸》節目內容新穎,結構具有獨特。開辟了新的電視娛樂節目領域,把最流行、最時尚引進電視娛樂節目,創造了全新的娛樂方式,對目前陳陳相因、了無新意的電視娛樂節目市場是一個有力的沖擊。
2.《秀俠爭霸》整合了多種多樣的娛樂節目元素。節目中既有游戲、綜藝類元素,又有競技、才藝元素,類型豐富,相互映襯,觀眾可以各取所需。
3.多數電視娛樂節目中,主要參與游戲者都是邀請的明星大腕,而《秀俠爭霸》的主要參與者卻是普通平民。并囊括了選秀、競技、娛樂形式。增強了收視率,節目會有不同的看點。
4.《秀俠爭霸》持續創新能力比較強。該欄目板塊內容可不斷創新,增加趣味性。使節目常辦常新,不斷發展。
三.創收構想
《秀俠爭霸》的目標受眾是時尚青年人群,他們年輕好奇,追求刺激娛樂,該欄目對他們將產生很大影響,極大的吸引他們的目光,提高收視率,欄目中可穿插介紹景點或游樂場所的軟廣告,提供商等都會對這個節目感興趣。節目里的廣告可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一)冠名。
(二)協辦。
(三)標版。
(四)獎品提供。
我國電視節目的同質化已經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只不過是近幾年來才愈演愈烈,并有進一步發展之勢。按照基本競爭的情況,我們可以大體上將電視節目同質化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單一模式同質化,即主要模仿央視的新聞聯播節目,出發點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
2.90年代以后多種節目類型的同質化,即大規模復制中央電視臺的各類新聞節目,尤其是對《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等節目與欄目的克隆與復制,這其中也滲透著各大電視臺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政治性已退居其次。
3.新世紀各種類型節目大規模的同質化,包括新聞類節目、娛樂類節目以及電視廣告的創意與編排等。
可見,如果不從根源上阻止電視臺模仿復制其他電視臺的操作,而且這種復制永遠有利可圖時,就無法杜絕電視節目同質化現象。
二、娛樂節目如何走出同質化競爭
(一)利用本土化娛樂元素加以改革。
當前,國內娛樂節目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創新,電視節目從內容到形式都無法吸引更多的眼球。筆者認為,利用中國本土化的娛樂元素將西方成功節目加以改革,從而使節目更符合本國觀眾的審美習慣,將是娛樂節目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隨著境外娛樂節目進入中國媒體市場,中國電視人必須敢于面對競爭,尋找、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資源,加入更多本土化的元素。
娛樂節目不能盲目地效仿,要融入適合本國或本地區的特色,不能僅局限在書籍上,還應適當地加入一些風土人情以普及知識。以服務類節目《交換空間》為例,站在為觀眾服務的立場上進行設計策劃,由參加裝修的兩家人為對方設計房間,每一期節目都為觀眾介紹一套有特色的小戶型家裝設計,這樣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增長了家庭裝修知識。國內的娛樂節目急需有效地進行本土化和分眾化,對節目形態和節目內容進行恰當的定位與選擇,避免節目同質化現象。
(二)理念創新是關鍵。
在批評的聲潮中,我們仍可以看到同質化現象也有有利之處。但電視娛樂節目同質化的嚴重危害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創新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三)好的模仿是成功的一半。
創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模仿也不是絕對的錯誤。在有限的時間、精力、資源下,好的模仿是成功的一半,值得提倡。在模仿前,應該對原節目有充分的了解,明確節目的內在要素和核心價值,以及彼此之間的關聯。要辨析哪些是可賣點,可以學習借鑒;哪些已過時,必須舍棄。
21世紀,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給電視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挑戰。電視作為最具廣告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的大眾傳播媒體之一,在向人們提供娛樂功能部分得到了強化;另一方面,我國的電視發展還有很大的待提升空間,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競爭環境都對電視媒體和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電視娛樂節目的內涵與特質
有關電視娛樂節目的定義,不同學者各持一說,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幾個角度:一是節目制作目的,如“狹義的電視娛樂節目是指有意識地為滿足觀眾娛樂需求去策劃和制作的電視節目。”二是節目內容特點,如“電視娛樂節目是指通過電視這一特定的傳播媒體傳播的,大眾廣泛參與的,以審美性、娛樂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為突出特點的電視節目。”三是節目類型樣態,如“除了新聞類節目和生活服務類節目之外的電視節目,包括現有的游戲娛樂節目、競猜節目、電視娛樂節目和‘真人秀’節目、娛樂資訊與娛樂談話節目、劇情節目、體育節目以及兒童節目”。四是節目制作手法、節目元素等綜合角度。
2.我國大陸電視娛樂節目的存在的問題
2.1復制泛濫 本土化缺乏新意
我國電視娛樂節目起步比較晚,研發力量也十分薄弱,相對于國外來講,我們的制作水平也相對較低,大多數真人秀節目都是由國外的節目改造而來,原創性的優秀節目十分稀少。所以必然產生國內電視娛樂節目同質化現象,也就是由比較先鋒的幾家電視臺模仿國外的娛樂節目或者將其適當的本土化結果,一旦節目受到歡迎,國內其他電視臺就開始競相克隆,就導致同一時期同一類節目的泛濫,對我國娛樂節目是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弊端:限制了中國娛樂節目的發展。缺少創新一直都是我國娛樂節目的弊病,這樣不用付出思考的娛樂節目滿目皆是,會使很多制作人創新的思維阻斷,甚至不愿意去絞盡腦汁進行創新。
2.2格調不高 受眾定位模糊
“思想淡出對話,內容淡出形式,感性驅逐理性,夸張取代真實,搞笑勝過幽默,表象打敗內涵,形而上的關懷讓位于形而下的自娛自樂”,娛樂傳播“繁華”的背后是思想和藝術的“貧乏”,娛樂節目的低俗品位將藝術淪為商品的附庸,文化的內涵也被稀釋消解。”
這段話很理性地說出了當代娛樂節目的問題,格調不高,品位低俗。其實這些年因為受到了港臺和國外娛樂節目的影響,國內的娛樂節目也開始忽略了我們一貫傳承的文化精神,出現了庸俗化現象甚至是低俗愚昧的娛樂節目,這類節目只是為了滿足一部分觀眾一時間的好奇心理,在節目中模仿戲謔、惡意詆毀,并追求短暫的片面的經濟利益和收視率。但是這樣的娛樂節目很快就會遭到觀眾的唾棄和蔑視。
3.我國大陸電視娛樂節目的生存和發展策略
3.1注重綠色娛樂傳播 本土化將更加大膽和獨特
在對我國娛樂節目發展現狀的探析中,發現熒屏上充斥著大量的克隆現象,一些格調不高的娛樂節目也混跡其中。現在的傳播人已經深刻認識到這種現狀對于我國娛樂節目市場所產生的嚴重影響,因此各省市電視臺都開始推崇特色本土化和原創節目,將綠色人文的理念納入到電視節目傳播的過程中,因此未來的景象將是綠色的熒屏,人文的傳播,娛樂節目的本土化也將更加大膽和獨特。可以說優秀的娛樂節目離不開綠色人文的傳播模式,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各媒體為了綠化我們娛樂節目的傳播環境,都積極地做著努力,各省臺都重視起綠色和人文的傳播概念。
3.2融入地方特色 抵制克隆
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競爭以及電視頻道專業化的發展,很多電視娛樂節目的策劃都開始注意張揚地域性和頻道特色,打造本土品牌和頻道品牌。所謂地域性就是指在策劃時將娛樂節目融入更多的地方特色,地域性的特點就是節目發生某個地區,就會將這個地區的文化和特色融入其中。各省市電視臺開始注重自我保護和自我宣傳,互相抵制克隆。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是經過簽約才進行的本土化改造,節目的克隆模仿已經走上了國際化的軌道,走入了合理的法律程序。只要這樣的規定陸續出臺,相信我們的克隆現象會逐步減輕,也會讓克隆的策劃人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創新出自己的娛樂節目。
3.3注重文化內涵 主持人作用將更加凸顯
對中國電視娛樂節目而言,文化內涵永遠是被放在第一位的,無文則行之不遠。然而有了較豐厚的文化內涵,還需要有與之匹配的表述樣式,這樣才能相得益彰,受到觀眾歡迎。在娛樂節目中,離觀眾最近的也是最先出現在觀眾眼前的就是娛樂節目的主持人,有時候節目的品質和內涵往往跟主持人的個人素質有著根本的聯系。因此在大家對于娛樂節目有著“低俗化”的不滿時,娛樂節目的制作人以及主持人就會更加注重節目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再加上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更能使節目的品質有所提升,主持人的作用就會更加的引人注意。
參考文獻:
[1] 楊狀振.中國電視節目低俗化現象成因的社會學再審視――由《聲屏世界》2008 年第 9 期所引發的思考[J].聲屏世界,2009(1)
[2] 王學彥.從電視節目低俗化現象看政府規制[J]. 電影評介,2010(1)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電視娛樂節目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從模仿到創新的演變過程。一方面,電視娛樂節目帶來了新的理念,豐富了節目形式,滿足了廣大觀眾的娛樂需求,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娛樂節目在2003年時出現低谷,2004年后其競爭力開始上升,總體上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國家對娛樂節目的管制也越來越嚴厲。另一方面,電視娛樂節目又因其面孔的雷同、創意的缺乏以及品位的低俗而日益遭人詬病。進入新世紀以來,電視娛樂節目已呈落潮之勢,這表現在娛樂節目的電視收視率開始下降、節目總量開始減少等。如今,電視的娛樂狂潮,由最初的狂熱躁動,回歸于平靜沉寂,客觀上則表現為各種以“快樂”、“幸運”、“歡樂”等為旗號的娛樂節目由開始的一擁而上變為全面退守,普遍面臨收視率下降、欄目壓縮轉型的困境。雖然老牌的以綜藝為代表的娛樂節目仍然在死撐,但是中國電視戰場的主角已經不是它們。在主觀上,表現為觀眾的反應由最初的大肆追捧、好評如潮,轉為褒貶不一、罵聲不斷。很多專家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娛樂節目后勁不足。大陸電視娛樂節目遠未達到頂峰狀態,但已呈現“未老先衰”的現象。
為什么以前無限風光的娛樂節目今天面臨如此尷尬的境地?事實上,當初制作的節目,在造型、游戲的設置、明星穿插、燈光等方面遠比現在的節目要粗糙,現在的電視娛樂節目制作人更是挖空心思,不計成本地投入資金和精力。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娛樂節目由盛到衰,留不住觀眾呢?針對目前娛樂節目的現狀,為了促進娛樂節目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本文試對娛樂節目發展過程中的矛盾進行解析。筆者認為娛樂節目在發展中存在以下矛盾:
從節目的內容形式上看,節目種類雖多樣,但形式缺乏創新,節目生命周期較短。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這是所有節目成功的通用法則。但創新能力與發展的潛力恰恰是娛樂節目所缺失的。因為娛樂節目原本是舶來品,皆由海外移植而來。如果追本溯源,許多娛樂節目往往可以找到這樣一個自上而下、由外而內的仿效臨摹過程:英國―美國―日本―香港或臺灣―內地。例如《玫瑰之約》克隆的是臺灣的《非常男女》。由于國情、文化、傳統、習俗以及收視習慣的差異,許多在海外很火的娛樂節目,移植到國內后,并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即便是大體接近,開端良好,但由于受眾的欣賞口味、需求與市場的競爭這兩個變量,它的命運也充滿了變數。
以業內一般的說法,娛樂節目一般“壽命”約為3至5年。紅極一時的速配類節目也早已銷聲匿跡,以《幸運52》、《開心辭典》為代表的益智類節目已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超級女聲》、《夢想中國》這一類真人秀節目在如火如荼之后,停播的停播,改版的改版。在大陸,電視娛樂節目的周期普遍都比較短,很難有一紅紅上十幾年的節目。
節目內容力求迎合受眾心理,但略顯低俗,品位不高。電視節目應以受眾為中心,而受眾由于工作以及閑暇時間增多等原因,越來越要求節目的娛樂化,本無可厚非。尤其是電視娛樂節目更應通過感官效果及感官刺激,來塑造強烈的視覺效果,從而滿足觀眾的視聽感觀享受。
但是娛樂節目為了迎合觀眾過度的娛樂化,過分追求“”,而忽視了“美感”,導致節目“人文內涵”缺乏,使電視的文化認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受到了抑制,強化和突出的是它的感官刺激功能和游戲功能。文化被“娛樂化”了,而“娛樂”又被“商業化”了,節目失去了厚重感。越來越多的電視觀眾對娛樂節目質量表示不滿。內容淺薄、格調低俗已成為人們對娛樂節目的一大垢病。
就節目特性而言,娛樂節目首先應具有娛樂的性質,理應包含觀眾樂于接受的輕松與愉快,但娛樂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更不是趣味的低俗。娛樂節目蘊含著一定的價值導向和審美取向,蘊含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教育功能,即使是純粹的娛樂,也會觸及精神層面和價值取向,沒有精神支撐的娛樂,是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的。過度娛樂化造成電視媒體漠視人的尊嚴。尊重人及其尊嚴是身處社會的每個人必須具備的道德素養,也是包括電視在內的所有媒體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而在“娛樂一切,一切為了娛樂”的大旗之下,電視媒體往往為了追求形式上的娛樂效果,而忽略了應尊重人的道德義務。這樣,在電視節目中,對他人認真對待的嚴肅問題進行無厘頭式的調侃,對他人的某些生理缺陷進行嘲弄,就成為獲得娛樂效果和提高電視收視率的“必要之惡”。而在電視節目取得“效(笑)果”的不經意間,卻失去了電視傳播過程中應有的道德關懷。
從主持人的風格看,主持人的水平有所提高,但素質還不夠全面。隨著娛樂節目的發展,各電視臺出現了許多富有個性的、成功的娛樂節目主持人,比如平民化的畢福劍、時尚的李詠等。但是這些出色的主持人畢竟占的份額過少,大多數娛樂節目主持人素質還不夠全面。有些電視臺聘用主持人只注重年輕、漂亮、學歷,而對主持人本身所應具有的綜合素質卻忽略不計,一些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雖然外表青春靚麗,但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談吐交流時不時顯示出年少可愛狀,港臺味兒十足,使節目的整體風格呈現出幼稚化傾向。
從節目策劃的角度看,注重節目的選題,但略顯模式化。按道理來講,娛樂節目講求的是現場的靈活性和豐富性,這樣觀眾才可以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下獲得意外的驚喜。但很可惜,中國娛樂節目的人為設計因素太多,精心策劃的痕跡太重,節目的選題略顯模式化。雖然看時覺得有喜有驚,很有看點,但看過幾次之后,大致的內容已爛練于心了。而這與觀眾喜歡看原汁原味、不經雕琢本色性的東西相背離。
節目注重定位,但定位太過重復。現在電視娛樂節目非常多,正因為多,所以就一定要找準自己的目標觀眾和切入點,不然就很難有創新,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特點。雖然目前娛樂節目很注重自己的定位宣傳,但節目定位太過集中,大都定位于時尚、有活力的節目,觀眾大都定位于青少年,很難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從節目制作的角度看,意識先行,但實際制作粗糙,缺乏藝術品位。電視節目的制作,除了文本的策劃、流程的設計等前期的案頭工作外,舞美設計、燈光、服裝、道具、音響、化妝、攝影、錄制、剪輯、包裝等一系列工作也十分重要,電視娛樂節目也不例外。一個成功的電視娛樂節目,既要有完美的表現形態和獨具個性的藝術特質,還要有內涵豐富的主題內容,更要有相得益彰的制作細節。獨特的創意固然是主導電視娛樂節目命運的重要因素,但節目的品質往往取決于它的制作細節。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娛樂節目中看到:場景雷同,舞美設計缺乏個性,導致無“特定環境”,這對節目形態無疑是莫大的傷害;燈光設計平平,甚至連色調與節目相符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導播與攝像人員明顯缺少默契,拍攝不到位,切換不準確,難以充分發揮鏡頭語言的表現力。另外,主持人與嘉賓、演員等服裝色彩的搭配、道具制作、化妝造型的設計、后期剪輯的節奏的差錯,乃至字幕上的錯別字,都會帶來不少的遺憾。
參考文獻:
1.張仕勇:《電視娛樂節目如何克服“審美疲勞”――從后“超女”時代談起》,《山東視聽》,2006(2)。
2.劉廣、趙然:《重新審視揚長避短――關于電視娛樂節目的思考》,《當代電視》,2003(10)。
3.項仲平、朱曉軍:《中國電視的困境與突圍》,《現代傳播》,2006(3)。
中圖分類號:F7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0-0263-01
一、以“真人秀”節目為主的電視綜藝節目現狀
“所謂真人秀節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規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好的游戲規則展現完整的表演過程,展示自我個性,并被記錄、制作和播出的節目。”①1999年,荷蘭推出了《老大哥》節目,“真人秀”作為一種新型的節目形態出現并發展起來,隨后風行于歐美地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節目: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幸存者》,福克斯公司的《誘惑島》與《美國偶像》,法國的《閣樓故事》等。
雖然“真人秀”在中國發展只有十幾年的歷史,但事實上國內的“真人秀”實踐,已經走過了興起――繁榮――衰落――復興的發展過程。
我國的真人秀時代,應從2000年開播的《生存大挑戰》開始,作為一檔野外生存挑戰類節目,但由于文化上的不適應及節目經營方式的落后,顯得水土不服。2003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等節目的播出,使我國真人秀節目得到新突破,也將真人秀節目推向了一個。傳媒締造著“草根”一夜成名的神話,使其獲得極高的收視率。“真人秀”節目逐漸成為中國電視節目中最有市場號召力的一種節目類型。
2010年6月,廣電總局正式下發了《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及《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情感故事類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兩份正式文件,對已經引起極大社會公憤的“相親節目泛濫、造假、低俗”等傾向著手整飭,以及2011年又正式出臺了“限娛令”,這些政策都希望從宏觀上來改善這種娛樂節目泛濫的情況。在娛樂風潮得到一些調整后,各大衛視開始尋求新的節目形式,希望在衛視競爭中“獨具一格”,“出奇制勝”。
浙江衛視于2012年播出了《中國好聲音》,導師制的出現,選手競選的方式,以及節目中最具代表的“轉椅”,讓觀眾感受到選秀節目的煥然一新。此時,湖南衛視也開始推陳出新,摒棄之前“草根”選秀模式轉向打造專業歌手的競賽――《我是歌手》。第一季的《我是歌手》表現不俗,取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和評價價。隨后各大衛視也開啟了“明星競賽”的模式,如CCTV《夢想星搭檔》、江蘇衛視《全能星戰》、深圳衛視《中國音超》等。
為尋求新的節目方向,湖南衛視于2013年開始了另一種電視節目模式的探索,即親子互動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節目一經播出,即引發收視熱潮。同樣地,隨后有多檔類似的親子類節目橫空出世,如央視《寶寶來啦》、浙江衛視《人生第一次》、青海衛視《老爸老媽看我的》等。
上述現象表明,我國電視娛樂節目進入了一種類型電視節目盛行的怪圈。在競爭激烈的傳媒行業中,節目同質化,缺乏差異性,目標受眾相似,造成媒介資源的巨大浪費。
二、電視節目在策劃方面的缺失表現
1、電視節目策劃缺乏原創性成為“硬傷”
現在國內口碑較好的真人秀節目,幾乎全都引自國外。近期,受到觀眾熱捧的《爸爸去哪兒2》購買的是韓國《爸爸!我們去哪兒?》的版權。
2、過度“娛樂化”,“娛樂”成為“愚弄”
在各大選秀舞臺上出現了一些“個性”選手,如“快樂男生”師洋,他在比賽時擁有著“高人氣”,并不是因為他的唱功,而是他怪異的裝扮和夸張的表演,迎合了受眾的低級趣味。有些人以近乎瘋狂的心態追捧著這類選手。在本人看來,這種“愚人愚己”的心態正是過度“娛樂化”的產物。 。
4、各衛視之間惡性競爭,復制克隆現象泛濫
“‘克隆’成了娛樂節目的致命傷。近年來,我國電視節目的生產幾乎都遵循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律,那就是:歐美/日韓首創――(港/臺移植)――國內‘星火’――國內‘燎原’。”②觀眾對于各類“換湯不換藥”的節目產生了嚴重的“審美疲勞”和“反感情緒”。
三、關于我國電視節目策劃的對策思考
1、在學習國外優秀節目的策劃和編排思路的同時,應積極探索、策劃出優秀的原創電視節目
如何做到原創性和創新性?在消費了“草根”、“愛情”“親情”、“明星”之后,我們還能消費什么?筆者認為,策劃者應主動研究現有節目的“漏洞”并且依據受眾市場的反饋,增添多樣化、可視性強的內容。
2、在引進國外優秀節目時,需要根據國內受眾收視習慣進行“本土化”處理
《超級女聲》、《變形記》、《我是歌手》等節目的成功驗證了進行“本土化”處理的重要性。既借鑒了其原版節目經驗,又結合本土做了創新,使得這些節目得到了巨大的關注度,取得了成功。
3、加大鼓勵機制,提高節目制片人的地位
我國電視節目制片人的處境和影視編劇的處境很相似,都處于一種很尷尬的位置。就編劇而言,一部成功的影片,最后走紅的往往是導演和演員。節目制片人也一樣,一檔優秀電視節目,被人們所熟知的是節目和選手。而西方對制片人的態度則不同,它對制片人的重視,成就了西蒙?考威爾,反過來,西蒙在這樣的制片人制度下策劃出了更多優秀的電視節目,如《美國偶像》、《英國達人》、《X因素》等,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4、各大衛視之間需合理競爭,嘗試進行制播分離。
各大衛視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個性,做到得“人無我有”。加強與國傳媒公司之間的合作,例如星空傳媒、中視傳媒、鳳凰傳媒等。實行制播分離,可以節省節目成本,減少風險,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
5、正確認識電視節目的娛樂性,注重其文化內涵。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指出:“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不管是什么內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視角,電視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們提供娛樂。”③美國傳播學者賴特更是明確指出,“娛樂功能是大眾媒介傳播功能總最為顯露的一種功能。”④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身上背負沉重的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于是電視節目就成了人們釋放壓力,舒緩情緒的一種工具或手段。但是“過度娛樂化”廣受各界詬病,只有向“輕娛樂化”轉變,增加節目的益智性,才能贏得更廣泛的受眾。例如,由湖南衛視打造的大型禮儀公德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用娛樂表演形式來傳播中國的禮儀文化。避免了空洞的說教,讓觀眾在寓教于樂中學習禮儀、接收熏陶。為娛樂節目提升文化內涵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譚天:《電視節目策劃實務》.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2] [美]尼爾?波茲曼著 《娛樂至死》[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電視娛樂節目將走向何方?》.傲視全球電視網.2004
[4] 李苓煽:《傳播學概論與實務》[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文莎(1993年-)女,漢族,四川廣元人,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院2011級本科生,研究方向:廣播電視
注
① 譚天:《電視節目策劃實務》.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P70.
作為大眾傳播最重要的媒介之一,電視從誕生之初就顯現出強大的娛樂功能。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不斷滲透至電視節目,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再思考。2008年湖南電視臺的《天天向上》欄目,就是以娛樂化節目形式傳達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典型。觀眾在看節目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產生濃厚的興趣。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娛樂節目中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
電視娛樂節目在我國流行較晚,可視為由電視文藝節目發展而來,但電視文藝節目情節相對死板,節目內容單一,缺乏與觀眾的互動;而電視娛樂節目突出娛樂功能,內容、形式都極其開放和自由,更注重與受眾的交流和互動,同時調節社會氣氛,緩解生活壓力,逐漸發展成為當前電視熒屏當中的主流內容之一。
一、電視娛樂節目的定義、分類及影響
電視娛樂節目由于種類繁多,因此做出準確定義很難。一般學者都認為電視娛樂節目就是指通過電視這一特定的傳播媒體傳播的,大眾廣泛參與的,以審美性、娛樂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為突出特點的電視節目。“電視娛樂節目是綜藝節目發展的新形式,較之傳統綜藝節目,它更具有純粹的娛樂性、游戲性、消遣性、商業性和大眾性。”[1]電視娛樂節目可以細分為以觀賞為主的晚會型節目;與觀眾互動中形成娛樂氛圍的益智型節目;以競賽項目為核心的游戲型節目;以紀實手段完成的真人秀型節目;以滿足觀眾的表演欲望并為其提供舞臺的表演秀型節目等多種節目樣式。電視娛樂節目對受眾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精神層面上對受眾的影響
現代生活使人們身心疲憊,娛樂節目中營造的輕松面孔,燦爛的笑容,青春的場景等,將觀眾從壓力重重的現實生活中暫時解放出來。統計發現,具有較高收視率的娛樂電視節目,多傾向于在簡單類型的節目中增加文化含量,使之在娛樂同時增加受眾對某種知識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受眾的視野。同時委婉表達出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與強調,通過電視節目“溫柔”的讓受眾吸收中國傳統文化。
2、交流溝通、緩解孤獨的作用
通過電視娛樂節目看到另外一些快樂的人們,受眾會有感同身受的愉悅感覺,這一愉悅是基于現代人的日益上升的孤獨感。特別是出生在80、90后的年輕一代,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更加依賴電視的陪伴。而電視節目使那份孤獨感得到了想象中的稀釋。它們可以讓受眾在壓力的社會感到平衡,把焦慮和孤獨的狀態降到最低,從而重新找到一種生活上的樂趣。
二、娛樂不“愚”樂,提升節目文化內涵
當前我國很多電視娛樂節目都是復制國外的節目模式。我們需要屬于自己的娛樂,這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文化修養,知識儲備,社會的影響都有很大的關系。擁有“娛樂口碑”的湖南電視臺的副臺長梁瑞平說道,照搬照抄的電視節目太多,成功的寥寥無幾。沒有自己的文化創造力,脫離本土百姓的情感,往往會導致節目走向另一個極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是及其重要和迫切的。通過鍥而不舍的努力,娛樂電視節目雖然是以娛樂方式播出,但是其內涵和主流的思想不會變化,從正面用娛樂的形式烘托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有可能在受眾中形成一種越來越強烈的尊重和保護民族文化的輿論氛圍。
應該注重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對接。就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而言,存在問題之一是廣大群眾對民族文化所知甚少。娛樂化的電視節目想要讓中國傳統文化滲入,就必須通過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觀眾更好的去接納它,中國傳統文化本質是靈魂性的東西,內核的東西,我們應該用一種鮮活的,有青春生命力的,甚至是有活力的節目形式,與受眾互動,達到心靈的某種共鳴,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展示出來。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電視娛樂節目的融合
文化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時刻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光輝與榮耀。中國傳統文化,毋庸置疑,就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中國的電視娛樂節目起步雖然相對較晚,但近些年迅速發展,呈現出一批優秀娛樂節目,比如《國學堂》《天天向上》等,節目節奏輕松活潑,人們在休閑娛樂甚至在游戲中就了解到文化知識,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受眾對娛樂節目的忠誠度,使他們在不經意間將對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與對節目收視習慣相結合,傳統文化在這種“娛樂”下成為了一種談資,而現實生活中人們也確實有對這種談資積聚和儲備的需求。[2]同時在觀看過程中獲取了平時不會刻意去學習的知識或者常識。電視媒體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是一種新的運作方式,它更新了以往人們心里對傳統文化的刻板成見,以娛樂的方式重新找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在這樣“浸入”式觀看的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融入傳統文化色彩。
以《天天向上》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電視娛樂節目弘揚傳統文化的制作定位。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欄目是由湖南衛視打造出的大型禮儀公德脫口秀節目,于2008年8月4日首播。該節目用多種形式來傳播中國千年禮儀之邦的禮儀文化。氛圍歡快輕松幽默,兼有“策”的神韻,更有發揚中華美德的社會責任感。該節目創意的出發點是:中華自古為禮儀大邦,然而當今社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逐漸消失,如何讓國民在輕松收看節目的同時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并借此發揚光大,是節目定位的深度體現,也是節目創建的背景。
《天天向上》雖然是以娛樂脫口秀為主導形態,但卻融合了其他眾多節目的表現元素,集多種特點于一身。節目的主題固定為禮儀公德知識,內容上有風格各樣的嘉賓秀融合脫口秀的形式開場,用欄目劇的形式來演釋和詮釋生活中常見的禮儀知識;再加上跨國界的嘉賓訪談互動環節。讓世人更加了解中華禮儀節目本身包含了公益性,教育性,知識性。
四、電視娛樂節目的品牌經營需要引入中國傳統文化以充實節目
在眾多電視娛樂節目中,能保持穩定收視群體的往往是品牌化鮮明的節目。當前十分激烈的電視收視份額競爭中,只有建立品牌節目,才能留住觀眾,站穩腳跟。中國傳統文化概念的引入,實質上是娛樂節目本身的一種節目形式的升級,即用文化的概念來吸引受眾的眼球,達到商業的價值,這也是媒體的經濟效應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巧妙結合。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人們常片面的認識為形式化的恪守成規;而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傳統文化蘊含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眾多,遍布百姓生活。媒體在電視節目策劃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使節目的形式更豐富,更具可看性,也在重新發掘受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以《天天向上》欄目為例,提倡禮儀文化為主旨的節目,在寓教于樂中讓受眾輕松認知到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之美,休閑娛樂中也增加了一些文化的內涵,達到了教育與娛樂的雙重效果。
毫無疑問,電視是一種文化的媒介,作為文化產品的電視節目,必然負載著復雜的文化意義,電視媒介有責任為大眾構建一個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圍。融合中國傳統文化類的娛樂節目創造了受眾對中國傳統文化重新認識的平臺。隨著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欄目的熱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風開始在電視娛樂節目中嶄露頭角。中國傳統文化的注入和融合,使單純娛樂性質的電視節目增加了高尚審美和深厚文化底蘊,從深層意義上講,也提高了節目自身的生命力。
中國電視傳媒業的發展,用中國傳統文化來塑造中國娛樂電視節目,無疑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延伸,以娛樂化的節目形式來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起到了雙贏的效果。電視對傳統文化的責任,與其自身利益并非截然對立,而是可以在協調與平衡中完美結合相得益彰的。因此從電視娛樂節目的視角探討現代電視傳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有意義。[3]它對于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價值取向與欄目策劃具有積極而向上的影響。
【注 釋】
[1] 石長順.電視欄目解析[J].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2] 吳信訓.文化傳播新論:以歷史與現實為鏡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電視娛樂節目進入了發展期,占據了電視節目的半壁江山,吸引了大量觀眾。其中,湖南衛視在1997年播出的《快樂大本營》作為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代表,在播出三四期后,即引起較大的反響,迅速占據全國電視市場的周末黃金時段。《快樂大本營》引發了全國電視界的一場“綜藝變革”,不久全國各地電視臺出現了近百檔類似欄目。本文以《快樂大本營》為例,分析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和困擾,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電視娛樂節目的定義及類型
關于電視娛樂節目,學界還未出現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電視娛樂節目是指通過電視媒體傳播的,大眾廣泛參與的,以審美性、娛樂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為突出特點的電視節目。①電視娛樂節目分為以觀眾觀賞為主的綜藝晚會型節目,如各省、市臺播出的跨年晚會,春節聯歡晚會等;以平民圓夢為主的選秀型娛樂節目,如《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等;以嘉賓互動為主的游戲類娛樂節目,如《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還有以知識問答為主的益智型娛樂節目等多種節目類型。
二、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特點
1、當家主持為節目增色
我國的電視娛樂節目中,有越來越多的當家主持,將自己的風格與節目相融合。主持人的風格定位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節目的整體效果:新聞類節目的主持人需要嚴肅、不出跳,這樣才能讓觀眾最大程度地關注到新聞事實本身。而電視娛樂類主持人則需要有較高的知名度,有良好的調節氣氛和臨場發揮能力以及活潑的主持風格,這樣才能為觀眾所喜愛,讓節目的娛樂性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例如,一提到《快樂大本營》,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快樂家族”——何炅的機智,謝娜的搞笑,李維嘉的幽默,吳昕和杜海濤的可愛,這些特點既滿足了不同特質和年齡段受眾的需求,又很好地與節目風格相融合。
2、選題和節目內容多樣,緊跟潮流
娛樂節目要抓住觀眾的眼球,必須留意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以及觀眾感興趣的話題。選題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娛樂節目嘉賓和每期話題的選擇上。在節目形式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做到節目內容和選題的及時更新,很容易被淹沒在眾多的娛樂節目中。《快樂大本營》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2012年上半年,《甄嬛傳》大紅,《快樂大本營》抓住時機,請來了該劇眾多演員,講述臺前幕后的趣事。在暑期檔,“甄嬛風”又一次席卷,于是在8月25日一期中,節目組又請來了《甄嬛傳》的三大主演,賺足了噱頭。除了對當紅電視劇劇組的邀請,《快樂大本營》也把握了當紅娛樂明星的動態。例如在去年11月份,亞洲當紅樂團五月天的“諾亞方舟”世界巡回演唱會起航,該節目兩次請來了五月天,一方面,利用五月天的高人氣獲得極高的收視率,另一方面,也為他們的演唱會造勢。這些都體現該節目在選題和形式上的創新,準確把握流行脈絡,以嘉賓、電視劇的人氣帶動其收視率,而其高收視率又為嘉賓起到了宣傳作用,實現了雙贏。
3、市場定位準確,為目標受眾量身打造
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具有一般“受眾”的意義,但它又是特定的,是指傳播活動定媒介渠道或媒介內容的訴求對象。目標受眾決定著傳播渠道和傳播形式及營銷策略,同時又為傳播內容提供方向和依據。②娛樂節目以娛樂性、趣味性為主,即便如此,每檔不同的娛樂節目都有其目標受眾,而正是目標受眾的訴求“鞭策”著娛樂節目不斷推陳出新。好的娛樂節目總是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關注目標受眾的需求,為目標受眾量身打造,又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延伸,以期吸引一些潛在受眾,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快樂大本營》宣揚“張揚快樂,張揚個性,張揚青春”的理念,其形式、內容、邀請的嘉賓等都以年輕受眾的傾向為主,牢牢地抓住了年輕受眾群體的心,使得《快樂大本營》成為年輕人每周的必備話題。我國很多娛樂節目也正在或已經朝這個方向發展。
4、風格輕松幽默,為觀眾帶來歡樂
我國娛樂節目大多輕松幽默,不需要觀眾太多的思考,在不經意間就能讓人捧腹大笑,這種“猝不及防”的幽默往往是觀眾所期待和喜愛的。《快樂大本營》五人主持團隊中何炅是方向性的引領,他向嘉賓發問,在嘉賓的回答過程中抓住一些笑點,然后由其他四位主持人進行夸張的模仿或者調侃。正是節目中所體現出來的幽默搞笑的感覺,在節目和觀眾之間構建了一個橋梁,使得觀眾有了歡樂的體驗。
除了這些共性的特點,我國娛樂電視節目還各有其特性。比如風靡一夏的《中國好聲音》,采用導師盲聽的方式遴選好聲音,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熱度持久的《非誠勿擾》,在“愛之初體驗”、“愛之再判斷”等環節中用情感故事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覺。《快樂大本營》充分利用主持群體的特殊性,在服裝上下功夫。同一系列的衣服,通過不同的裁剪、搭配,凸顯出每位主持人的不同風格。這些個性與共性互為補充,構成了不同形式、風格定位的娛樂節目。
三、我國電視娛樂節目存在的問題
1、內涵有待提升
我國很多電視娛樂節目都只是推崇簡單的娛樂,打開電視機,幾乎隨時可以看到綜藝節目在向你兜售歡笑,制造茶余飯后的熱辣話題。許多娛樂節目忽視內容,突出各種搞笑的形式和過分夸張的肢體語言。這樣的節目缺乏思想性,只在乎淺層次的感官刺激和享樂。《快樂大本營》也難免落入這個俗套。新生代主持人杜海濤,在很多時候只是應制造笑點之需,被善意地“諷刺”或“挖苦”。如果僅僅將主持人以及娛樂節目的風格定位停留在“快餐娛樂”上,也許眼下的高收視率只會曇花一現。
2、同質化現象嚴重
盡管目前國內很多娛樂節目力求新穎,注重創新,但是必須看到,無論是綜藝娛樂還是策劃包裝,大多是“拿來主義”,屬于自己獨創的東西不多。這種拿來主義的東西別人一樣可以“拿去”。③縱觀2000年以來我國的電視娛樂節目,有些節目只是名稱不同,其內容、形式并沒有創新。尤為典型的就是相親類節目。自從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節目火了之后,全國各種相親節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東方衛視的《百里挑一》等等。同質化現象,讓節目的出彩難上加難。
四、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出路
2012年,國家廣電總局的“限娛令”(《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讓內地綜藝娛樂節目陣腳大亂。“限娛令”之前的綜藝娛樂節目以“娛樂”為主,夾雜不少“重口味”。 “限娛令”之后,從央視到各省市電視臺積極調整節目編排,娛樂節目適當收緊,人文關懷類節目層出,猛刮“小清新”之風。那么,在諸多競爭和諸多壓力下,怎么才能出彩呢?
1、寓教于樂,提升節目層次
不管哪一種類型的電視娛樂節目,不僅要給予觀眾娛樂的感覺,而且也要傳授觀眾以知識,使節目娛樂性和教育性兼得,寓教于樂。只有這樣,電視娛樂節目才會更有吸引力。這里,不得不提到湖南衛視的另一檔節目——《天天向上》。該節目每期都會插入公德禮儀知識,運用娛樂方式,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之美。雖然娛樂節目不要求其具備太強的教化功能,但并不等于思想性的缺失,在觀看娛樂節目的過程中,讓人快樂的同時又有所受益,雅俗共賞才是最佳境界。
2、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盡管一個節目的創新,會面臨著其他相同類型節目的克隆和模仿,但電視娛樂節目還是要堅持創新理念,不斷尋找自己能夠出彩的地方。娛樂節目策劃人魏永剛認為:“如今國內綜藝節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臨著盜版的問題,一個綜藝節目的優秀創意一產生,很多人就會不加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學習、創新。但其實只有動腦筋的綜藝節目才能生存,簡單模仿,觀眾并不買賬。”只有在競爭中不斷創新,才有生存的可能。
3、健全電視節目管理制度
面對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存在的種種問題,廣電總局頒發了“限娛令”予以限制。但限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正如大禹治水那樣,圍堵截流只是暫時之計,適當疏導才是長遠之策。這就要求廣電部門及時制定出一系列詳盡具體,可操作性強的監管條例,確保監督與管理工作的有序。根據電視娛樂節目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建立和健全相應的電視娛樂節目管理制度,依法整頓不符合規定的內容,有利于電視業的自律,避免其越過道德底線,甚至爛俗化。
綜上所述,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主要功能還是消遣娛樂,在我國當下的社會環境下,限制和禁止或許可以對電視娛樂節目起到糾正、整改的作用,但應該將問題具體化、量化,決策者應該充分從傳受雙方的角度考慮,建立完整的監督機制,相信中國的電視娛樂業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①王彩平,《央視娛樂節目靠什么確保收視高地》[J].《傳媒》,2005(8)
②李南,《“目標受眾”與〈貴州人口〉的宣傳服務意識》[J].《新聞窗》,2012(3)
電視娛樂節目是很多年輕觀眾經常關注的節目,是人們工作學習后消遣的方式之一。臺灣電視娛樂節目比較無厘頭、搞笑、內容勁爆,而這些在大陸的電視娛樂節目中,尺度是大大減小的,沒有臺灣電視娛樂節目那么惡搞。而現在,人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意觀看不同的電視節目,很多大陸電視觀眾比較喜歡收看臺灣的電視娛樂節目。大陸和臺灣的電視娛樂節目之間存在著很多差異性。到底是什么主要因素讓大陸觀眾如此熱衷于臺灣的電視娛樂節目呢?
將大陸與臺灣電視娛樂節目的對比一下,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主持人的風格不同。大陸的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相對于臺灣的主持人顯得略微保守,如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通過傳統文化、行業等主題將一些傳統文化的背景知識呈現在觀眾面前, 讓觀眾們在享受娛樂的同時,也能領悟人生哲理和生活百態。而臺灣的主持人比較敢于打破常規,聊天尺度較大,主持風格比較隨意大膽,如《康熙來了》中蔡康永與徐熙娣常常就語出驚人。
第二,政治環境的影響。大陸的電視娛樂節目一般很少涉及政治話題,更不會出現對政治人物的調侃。而由于政治環境的不同,臺灣的許多娛樂節目常常會以政治為題,公然調侃政治人物,如臺灣的一檔節目《全民最大黨》以其詼諧幽默的方式,經常模仿一些臺灣的政黨人物,以及聯系時事政治,“捏造”并上演政黨人物間的趣事;還有《康熙來了》,還能夠請來連戰一家和,這在大陸根本是不敢想的問題,面對的前后兩任主席,蔡康永和小S大肆盤問連、馬兩人的擇偶條件等八卦問題。
除了以上兩個主要區別,大陸電視娛樂節目還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導致了很多觀眾更傾向于臺灣電視娛樂節目。
首先,大陸的電視娛樂節目類型比較單一,存在著跟風現象。比如早期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曾經轟動一時,然后其他電視臺爭相模仿,出現了類似的《中國好男兒》、《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再比如近年來的婚戀相親類約會節目,以《非誠勿擾》為代表,逐漸成為了我國娛樂節目的主流,并且在同一時期內也出現了如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等節目。
其次,娛樂節目內容粗俗,缺乏文化氣息。很多電視娛樂節目,一是內容缺乏深度內涵。不論是主持人主持風格還是游戲環節的設置,甚至舞臺的布局,創新之處很少。相比較而言,江蘇衛視的《一戰到底》就很成功。《一戰到底》是以答題為主要內容的娛樂節目,通過各種問題的問答,一對一的PK,以及獎品的設置,從而調動起場內外觀眾的競爭性心理,既包含了娛樂性,又使得觀眾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二是濫用明星,嘩眾取寵。有些節目會請一些類似于鳳姐、干露露之類的“明星”作為噱頭來吸引觀眾的眼球,播出后反而因內容低俗而適得其反。
那么,由于臺灣電視娛樂節目一直很具有創新精神,不像大陸的電視娛樂節目這樣有嚴重的跟風現象,所以從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有以下幾點。
一、探索全新的節目形態,善于吐故納新
可以說電視娛樂節目的致命傷,就是缺乏創造力。如果一個節目毫無創新,一成不變,那肯定會流失很多觀眾。而國內娛樂節目模仿國外已到了照搬照抄的程度。所以,在引入國外娛樂節目形態的時候,需要根據我國國情加入一些本土化因素,這樣結合才能符合我國觀眾的“口味”。
比如大陸早期成功的“超級女聲”形式源于美國的《美國偶像》,但是它的模仿沒有一味地照搬,而是經過中國的本土化過渡,加入一些我國民眾喜愛的、能接受的本土化元素。《超級女聲》中洋相百出的海選就成為了大家茶余飯后最好的調味品。再比如《非誠勿擾》是模仿英國的《Take Me Out》,也得到了成功的轉換,當觀眾看慣了包裝精致的娛樂節目之后,會出現審美疲勞,于是就更希望看到加入了本土化元素的形似真實生活的“真實電視”,所以才獲得了如此高的收視率,一個獲得成功的電視娛樂節目要能夠在既定風格不變的情況下,來根據觀眾的要求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改革和吐故納新,靠“愚樂”來生存。比如《快樂大本營》就新增了一個板塊叫“啊啊啊啊”,結合各種化學原理給大家講解各種生活小常識,以及“天才笨笨碰”也是考驗大家的反應能力。
二、調動各項因素,強化節目的風格
臺灣的很多電視娛樂節目的風格比較強烈,比如《康熙來了》,給所有觀眾、嘉賓的印象就是兩位主持人的犀利,感覺只要是上了節目的明星們都逃不過蔡康永和小S的一頓調侃,大家都抱著這種看明星們如何出丑、如何招架不住的尷尬場面的心態來期待每期的節目。
所以根據臺灣電視娛樂節目的成功經驗,大陸電視娛樂節目要想樹立起自己的風格,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強化節目主持人的風格
很多主持人雖然能勝任播報式的新聞節目,但卻不是每個主持都能夠依靠個人臨場機智的反應來主持娛樂節目的,一旦脫了稿,就不會說話了。而在臺灣,則實現制播分離,娛樂節目幾乎都是各個制作公司制作的,制作人為了保持收視率不可能用不稱職的主持人。另外,在臺灣,做主持人是沒有門檻的,不像內地需要普通話測試證書、學歷等一系列要求。正是因為這樣,臺灣的主持界才競爭激烈,因為誰都可以去主持,但是,如果幾期節目下來收視率不好,那就沒有節目再會用你,所以,只有全方位的、贏得觀眾認可的主持人才能夠勝任一檔節目。
(二)節目整體形式包裝的重要性
電視娛樂節目整體形式的包裝包括主持人的服裝造型、節目現場的場景、舞臺燈光、道具設計等,以及后期的剪接制作、特技運用、畫面組合切換等,需要營造出一種炫人視聽的情境。再用《康熙來了》做例子,它的整體包裝就很成功。比如在主持人的裝扮上,小S時尚靚麗、蔡康永經常搞“怪”,有時戴牛仔帽,有時在肩上放一只鳥,有時穿裙子,這種“故意為之”的反差很具有趣味性。還有節目現場的場景和道具設計等方面,我們也不難看出臺灣的節目策劃者們顯然是煞費了一番苦心。
(三)找準節目定位,優質選題
拿今年最火的一檔娛樂節目舉例,《中國好聲音》突破了以往選秀節目的固定模式,無論是在選擇選手還是導師上,都通過了一系列的選拔和深思熟慮。再比如《魯豫有約》這個訪談類節目,每期的選題都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樣才能把一檔節目做得既好看又有深度。
三、減少節目商業性,豐富節目的內涵
大陸娛樂節目的商業性較強,節目的開始,主持人都會不厭其煩地向觀眾介紹贊助的廣告商,演播室內也都會把廣告牌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并且在節目中間頻繁插播廣告等。而在臺灣的綜藝節目中,由于嚴格的電視廣告管理,則不會這樣,所以才可以讓觀眾全身心地投入到節目中去。就拿《快樂大本營》和《康熙來了》做比較,會發現,如果請同一個劇組分別上這兩個娛樂節目,前者一定傾向于電影的介紹,顯得比較刻意;而后者往往是在過程中草草帶過,然后在結尾總結一下,其他的時候都是純粹地滿足大家的娛樂需求。
四、探索多種盈利模式
臺灣娛樂節目除了會依靠收視之外,還會有節目的第二、三次銷售,比如著名的一檔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就賣給了大陸很多電臺,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供大陸的受眾觀看。在網絡上,臺灣娛樂節目的點擊下載率節節攀升,很多網站都提供觀看,甚至有不少網站還提供實時、在線收看。而且有的地方電視臺也開始播出臺灣的電視節目,觀眾在電視上也可以看到。這些渠道都為臺灣娛樂節目吸引了眾多觀眾,開拓了受眾市場。而大陸的電視娛樂節目的盈利模式就比較單一,大多數都只靠廣告經營。只有選秀節目可以靠贊助商、觀眾短信投票等方式從中獲利,因此,如何實現節目的利益最大化,減少節目資源的浪費,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五、結語
所以,最后總結一下,對于大陸電視娛樂的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是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娛樂傳播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電視娛樂節目都在同一個層面上,但是節目的文化內涵的基本要求則應該是共性中流露出個性。而且要設計的節目環節要寓教于樂,這樣才能使得一個娛樂電視節目朝著健康發展的方向走。
(2)注重自主創新。為了避免照搬照抄,避免觀眾出現審美疲勞,為了使得一檔節目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可以吸引人們眼球的東西必然是要與別人不一樣。《歡樂總動員》的策劃魏永剛曾經說過:“只有動腦筋的娛樂節目才能生存,簡單模仿,觀眾并不買賬。”
(3)注重后期的制作以帶來視覺的沖擊。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社會,后期制作、特效等技術也越來越高端,為了迎合這樣的社會,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的后期制作能力,從而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4)打造全能的藝人和主持人。這樣既能更好地節約人力資源,又可以更加周全地做好一檔節目。
(5)走平民化路線。電視娛樂節目要注重和觀眾的互動,走近大家的生活,更加能夠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比如外拍的時候隨機抽取路上的行人回答問題,既拉近了觀眾和電視的距離,也得到了很好的互動。
(6)注重觀眾的收視心理和行為研究。只有了解到觀眾需要什么、想看什么,才能對癥下藥,做出觀眾愛看的電視娛樂節目,順應民意做出來的節目才是老百姓愿意看的節目。
參考文獻
[1] 彭赟珊.在狂歡中感受顛覆的———臺灣電視娛樂節目淺析[J].安徽文學,2006(8).
[2] 肖雪鋒.臺灣電視娛樂節目對大陸的啟示[J].新聞知識,2007(12).
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平民選秀”節目――《超級女聲》的成功,無疑掀起了一場選秀運動。今年4月,央視的《夢想中國》、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上海衛視的《萊卡我型我Show》等大眾娛樂節目相繼啟動,一夜之間,電視選秀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而生,競相搶奪收視率。尤其是《超級女聲》,成為觀眾和電視同行們共同關注和談論的話題。對于這一音樂選秀的新節目類型,人們褒貶不一,有人批評它將電視引向庸俗化,有人贊揚它創造了嶄新的娛樂節目視角。雖然電視界很多同行認為《超級女聲》只是一檔制作粗糙的娛樂節目,但從其引起觀眾和業界的巨大反響的效果,就不難看出,它在制作思路、組織方式、營銷模式上不同于當前盛行的其他娛樂節目,對國內娛樂節目進行了富有社會性的創造性發展,充分體現出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市場化發展方向。
一、幾個主要概念的界定
電視選秀節目――多指“由普通的人(非扮演者),在規定的情景中按照制作的游戲規則,在游戲規則的制約下,為了一個明確的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動,同時被記錄下來而做成一集節目”?
節目的市場化――就是在制播分離的前提下,節目的制作和經營被納入整個節目市場體系,從市場調查、策劃、制作到銷售,都受市場機制的調節節目生產銷售方和購買方是市場活動的主體和自負盈虧的實體,在實現節目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節目的社會效益。
媒介的經濟行為是指媒介憑借自身的屬性進行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信息經營行為和非信息經營行為的總和、因此,筆者認為,以市場為導向,以盈利為目的就可以算做是一種市場化傾向。電視娛樂節目市場化程度高低取決于經濟構成中來自于廣告、發行收入(不包括公費訂閱)和其他市場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在總收入中占多大的比例,這兩方面的收入在其中所占比例越大則表明其市場化程度越高。
二、多樣的市場化手段
以盈利和收視率為最終目的的市場化傾向,帶來的是電視節目對擴大市場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尤其是大眾娛樂節目,讓人看而且要讓更多的人看是娛樂節目生存發展的命脈。為此,電視媒介在策劃、制作、銷售娛樂節目時,采取了豐富多彩的市場化手段。
(一)攜手業外資本,整合品牌資源
通過真人秀節目,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業外資本進入傳媒娛樂產業,企業與電視臺之間聯動造勢,互相為對方的產品建構品牌,已成為一種趨勢。企業與電視臺的關系,已絕非做廣告、贊助冠名那么簡單、整合傳播營銷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各類傳媒在與業外資本結合的過程中,打制了資源綜合配置的產業鏈條,使大把的金錢流水般花掉,再如潮水般涌回,如此周轉。
為此,電視臺一方面與大企業強強聯合,如去年蒙牛乳業集團向市場投放了20億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的產品,印刷了1億張海報在各個賽區散發,還在全國做了300場《超級女聲》迷你歌會,還設立了《超級女聲》夏令營進行促銷。對傳統媒體的投入金額高達8000萬元一方面組織娛樂公司開發節目品牌,打造產業鏈條,如正在籌劃舉辦《彩鈴唱作先鋒大賽》的浙江衛視正“籌備開辦娛樂公司來專門運作整合營銷傳播,”湖南衛視成立天娛傳媒打造《超級女聲》的品牌。這些娛樂公司的著眼點并不是電視產生的收益,其重點操作的領域在于品牌延伸的產業鏈,如相關品牌產品的開發等。
電視媒體的節目制作與銷售,業外資本的投入與宣傳,娛樂公司的整合與建構,打造了具有品牌效應的娛樂節目,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湖南衛視以巨額費用為后盾,制作了精良的超女娛樂節目,進一步擴大了在我國電視界的影響。今年1到6月,蒙牛集團的酸酸乳在全國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倍,并且已經連續26個月占據全國液態奶市場冠軍位置、2005年的《超級女聲》,是一個典型的聯合促銷獲得成功例子,是企業宣傳和媒體運作結合得最好的實例之一!
(二)全民參與,互動娛樂
廣泛發動群眾無疑是取得經濟效益、擴大市場的重要一環,為此,娛樂節目開始想方設法吸引大眾的參與,老少通吃。
1.全民選秀
時代在造就人格,成長在積蓄力量,激情要找到出口。以《超級女聲》為代表的選秀娛樂節目,正在前所未有的調動普通大眾參與選秀的熱情,迎合普通人希望一夜成名躋身偶像歌手的夢想,從而使草根平民一夜之間變成萬眾矚目的明星、尤其對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們來說,“當明星”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選秀給了他們一個表現自己、實現明星夢想的舞臺。
電視娛樂節目由最初的明星+游戲的“快樂模式”,到明星+真情的“真情模式”,再到后來的觀眾、智力游戲或觀眾+冒險游戲的“游戲模式”,其趨勢就是使娛樂的主角讓位于普通人,加重節目的大眾化色彩,娛樂的層次由淺薄的感官刺激逐步過渡到個人內心情感的體驗交流,后提升至智力與生存耐力的較量比拼,娛樂的互動性在加強,娛樂的深度在逐漸增加,娛樂的廣度也在擴展。
將娛樂平民化發展到了登峰造極地步的最典型例子就是《超級女聲》。它倡導“平民文化”,用海選沒標準來落實此策略,用“想唱就唱”來作為大賽的推廣口號,成為了一場“沒有門檻,沒有距離的音樂選秀活動和大眾歌會”.那些喜愛唱歌并年滿16周歲的女性均可報名參加,通過層層淘汰篩選,征選出真正具備培養前途的歌手,唱的是否“嘰嘰喳喳”不要緊,重在參與,這就足夠了,不需要專業人士的推薦、不需要顯赫的成績,湖南衛視將參賽的門檻降到了最低。在“人人都有機會當明星”的可能性的誘惑下,無數中國人開始以報名或收看的方式加入到這場“集體追夢”中來。因此,同去年的首屆“超級女聲”相比,今年的報名人數暴漲了107人,達到了15萬人。電視媒體與百姓收視粘合起來,滿足與刺激著女孩子們自我感覺的表演秀欲與蠢蠢欲動的心理秀欲,為普通人提供了展現自我和成名的機會。
當然,《超級女聲滁了堅持零門檻的平民路線外,誘人的大獎也極大地刺激了觀眾參與進來的欲望、最終冠軍將獲得一輛車、一份藝員合約以及湖南娛樂頻道為其量身打造的個人大碟:這說明娛樂的實現手段與激勵機制也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精神刺激變為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激勵,娛樂節目的市 場化運作程度在逐步提高,商業色彩逐步加深。
2.觀眾互動
為了給大眾一個娛樂的機會,各種選秀節目增強了其互動性:這個“互動”,不僅表現在觀眾的直接參與,觀眾的信息反饋也是一種間接參與。隨著社會的進步,言淪的自由,中國長期受“強制文化”影響的人們在思想上有了明顯的變化,人們更呼喚自己的參與性與主動性。而不再希望像報紙等媒介一樣,只是“自上而下”的單向接受。此前,因電視傳播的單向性,傳統的電視節目都是電視臺主導式的單向輸出,而缺乏觀眾的互動性;而通過選秀節目,我國電視受眾不僅從家中的沙發走上了熒屏中的舞臺,而且從以往的作壁上觀實現了現而今的主動參與。
如《超級女聲》規定,當進入選手由20名淘汰至10名這一環節時,大賽將設立大眾評委,以觀眾“票決”的方式來評定比賽結果,而非評委決定、在短信普及的條件下,《超級女聲》始創性地通過觀眾的短信投票來參與決定選手的去留。每當觀眾進行手機短信投票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主角,像比賽現場的一個評委,有著發言的權利、這種“互動”的方式改變了傳統電視節目的單向性,讓人有更大的參與感。而節目對于觀眾意見的充分尊重,又再次激發了觀眾參與投票的熱情。
觀眾熱烈的短信投票帶來的是巨大的經濟效益:“超女”迷要給支持的選手投票,首先要花1元錢定制短信(聯通和小靈通用戶為0.5元),收到回復后才能投票,每投一票需要011元。短信利潤的真正大頭,是之后向觀眾發送有粼超級女聲汲衛視節目信息。一旦用戶發送投票短信,就被運營商默認參與接收關于“超女”各類資訊與花絮的增值服務,基本服務費為6元,定制之后會在一個月內發送15條“超女”花絮,一條1元。湖南衛視大約能從每場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萬元左右,照此推算,2005年決賽期間的每場比賽短信收入至少在2007元以上,7場比賽能獲得14007萬以上。如果加上預賽期間的短信收入,湖南衛視去年應該能獲得約30007元左右的短信收入。2006年的《超級女聲胚增添了新的互動手段,除了電話、短信,湖南衛視還搭建了自己的寬頻電視,將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一個更大的互動平臺-短信決勝負等互動手段,吸引了巨大的電視消費者群體參與到產品制作過程中、互動營銷的特點,有力地煽動了電視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三)宣傳炒作,一個不少
進入信息爆炸的新世紀后,媒體宣傳炒作的能力和影響都在日益擴大-開拓市場、謀求經濟利益的目的驅使著各種媒體不惜成本的通過文字圖像等手段大肆進行炒作,將其宣傳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1.媒體聯合
宣傳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電視、報紙、廣播等傳媒的相互配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相互補充。新舊媒體間有優勢,也有劣勢:網絡等新媒體更快捷、互動,而電視等傳統媒體則影響力更大,因此它們可以取長補短,實現資源的相互利用和供給:電視將逐漸與新媒體一起,打造傳媒產業鏈,以便占有獨家資源。
CCTV的《夢想中國》七大賽區有影響的報紙媒體都有合作,除了CCTV本身的官方網站,新浪網也在直播《夢想中國》的海選情況。而且,他們還把海選的剪輯放在新性頻道上,在新浪開通李詠的博客。一些網絡社區也通過新浪等大的門戶網站找上門來,商談報道、宣傳事宜。正如制片人哈文所說:“對于任何一個宣傳渠道,我們都樂意合作、我們并未向其他傳媒索取視頻節目費或者向其支付費用,這是一個共贏的事情。”而湖南衛視與一些全國性平面媒體,以及五大賽區的平面媒體都有相關的合作計劃,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等是湖南臺已有的資源網絡合作伙伴。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也聯合新媒體,多方位鍛造參與選秀的選手的受眾關注度,形成娛樂節目的熱度。
2.極致炒作
曾在中國營銷傳播界引起關注的由里斯父女所著的《公關第一,廣告第二卜書認為:當代社會傳播環境擁擠、信息爆炸;受眾心智空間有限、厭煩復雜偏愛簡單;消費者認知無法改變……因此,在廣告逐漸失效的今天,真正啟動品牌傳播的應該是公關。在注重傳播的有效性和創新性的基礎上,媒體逐漸利用其信息優勢,大肆炒作,以節省傳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