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0: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高語文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走進閱覽室,擴大閱讀容量
語文教材選入了不少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優秀篇章,但數量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們的閱讀需求。閱覽室書目繁多,環境優雅,恰恰可以彌補教材的這一局限。筆者向學校有關部門申請,允許筆者利用課堂時間帶領學生到閱覽室自讀,共享優質資源。學生們帶著任務,按照分組緊張有序地選擇、閱讀自己喜愛的讀物,為讀后的課堂交流和討論做充分的準備。學生們徜徉在書香四溢的環境中,自由閱讀自己喜愛的圖書和雜志,秩序井然。學生們感受著書香四溢的氛圍,這畫面洋溢一種“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蓬勃生機和朝氣。語文課堂向閱覽室的延伸,引導學生與好書交朋友,進而使學生愛讀書、樂讀書、讀好書,讓他們找到一個除了上網、逛街、談戀愛之外更好的去處,大學生活有了閱讀,平添了一抹書香,烙上了美好回憶。對于教學來說,閱讀從課外影響到課內,又從課內影響到課外生活,形成了良性循環,激發了學生們讀書、學習的熱情,熔鑄、塑造著他們的品格。
三、用優秀的影片影響人、塑造人
電影是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和喜愛。但是筆者通過觀察和調查了解到,學生選看的電影偏重于言情和武打,娛樂有余,消遣有加,深度不夠,造成學生視野和眼界相對比較狹窄。針對這種現象,筆者所在學校的語文教研室抓住這一教育契機,配合教材內容,精選了一些優秀影片刻錄成光盤,作為語文教學的延伸和拓展,選擇在自習課時間不定期地給學生播放。用這些優秀的作品影響人、塑造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欣賞水平。這類影片有《日出》《哈姆雷特》《紅樓夢》(節選)、《聊齋志異》(節選)、《城南舊事》。除此之外,筆者還給學生推薦介紹了其他影響比較大、反響非常好的作品,如《芙蓉鎮》《少林寺》《魂斷藍橋》《亂世佳人》《蒂凡尼的早餐》《海上鋼琴師》《放牛班的春天》等等。這些高質量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影響了學生的審美,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在教學中,影像的沖擊和教師口耳相傳的講授雙管齊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影響,使語文課不再是學生大學生涯中的一個過客,而是一個耐人尋味、歷久彌香的美好記憶,就像泰戈爾的一句詩“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中國的入世和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現代社會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職高專英語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的英語能力未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1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概況
1.1教材、教學方法及手段
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仍以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為主,大量的時間用以解釋單詞、短語,分析句子結構,翻譯長句、難句,只在處理課后練習中穿插提問,很少進行交際活動,而且教師的授課仍以母語為主。教學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手段,輔以錄音機;有部分課堂利用了多媒體教室和教學課件,但這部分英語課所占比例很小。
1.2教學評價與效果測試
幾乎所有的院校每學期期末都是依靠一次這種的書面考試對每個學生整個學期的英語學習做出分數評判。這種教學評價和測試方法有悖于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的認定,顯然對教學起著誤導作用。
1.3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
英語教學的實施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校期間共開設三學期的大學英語課,周學時均為4小節,沒有專業英語課;第二類是三學期的大學英語課,周學時均為4小節,另加一學期的專業英語課,周學時為2,3,4小節不等;第三類是部分對英語運用能力要求高的專業如國際商務、旅游管理等。
2高職高專英語教育改革的原因
2.1方向性不明確
長期以來,高等職業教育中的英語教學一直在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在辦本科的壓縮型教育,強調“厚基礎,寬口徑”,存在著培養目標定位過高、過寬的現象。
2.2時代的需要
我國的工業化進程需要大批優秀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英語作為高職高專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在構建高職高專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2.3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現狀
在目前的高職高專學校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相差較大。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認為學習英語枯燥無味,部分學生還存在著一種學了也沒用的錯誤想法,同時,不少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計劃中也將其教學時數一再壓縮,但內容上卻要求完整、連貫。這樣,除極少部分想要繼續深造的學生外,大都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
3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3.1建立從英語教學到英語教育的系統觀念英語教學雖然本體上是英語教師與學生合作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但這一過程并非在理想狀態下發生,而是受多層次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國家有關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相關政策影響下,并直接受高校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可以說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只有建立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系統的大觀念,并從系統論觀點充分發揮系統內各要素協調作用,才能實現系統最優化,取得最佳效果,真正做好英語教育工作,培養出實用型英語過硬的人才。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系統,其總目標是使學生英語能力最大化,而該系統的一級要素至少包括:學生學習態度、課內英語教學、課外語言實踐,而每一個一級要素又要由多個二級要素支持,二級要素又由更細分要素構成,這樣構成一個復雜的系統。學校領導、有關職能部處和英語系統一一認識,確立英語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的觀念,把英語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做,努力使系統內各要素協調作用,實現系統目標最大化。
3.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直接影響著現代英語教育的觀念和方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給現代英語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它的直觀、交互、虛擬等特點給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更寬闊的平臺,使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英語環境部分地成為現實。
3.3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國家教委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基本素質的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本著這一原則,英語作為高職高專教育的必修課,必須服從于專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并服務于畢業生。因此,要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3.4改革英語教學模式
英語是一門技能,必須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應轉變傳統難破、習慣難改的定型論觀念,樹立標新立異的創新觀念;把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課堂內外多采用啟發式,通過機械和模仿的語言技能訓練來啟發和引導學生;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進行新的教學實踐,重點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還可以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如游戲式、小組討論、報告會、演講、競賽、辯論以及角色扮演、模擬對話等等,把教與學弄得生動有趣,為學生提供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培養和提高應用語言的能力。
3.5推行興趣選課體制,橫向實現資源共享
以“大選修、小必修”的興趣選課制代替現有課程設置。根據英語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不同需求,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類選修課程,學生根據各自需求調配興趣選課,從而從根本上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教學內容由傳統的“語言單一體系”變為“語言、綜合文化知識雙體系”,更有“味道”、更富“營養”,也更易于“消化”。加強教學內容的功能性和實用性,力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零距離”,從而減少由于兩方面存在的差距造成的教育資源浪費。
總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應貫徹素質教育精神,緊扣培養目標,注重英語思想的熏陶和英語素養的提高,加強英語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領會英語教育的精髓,使英語成為他們得心應手的武器,隨時用于解決實際工作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與問題。
參考文獻
[1]黃克孝.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思考[J].職教論壇,2004.
提高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里所說的教學觀念的轉變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調整某些教學方式。而應該是從心理和態度上徹底的摒棄單一的講解理論知識的陳舊教學模式。從而能夠讓高職高專學校的學生們成為英語教學的中心環節,從而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習的積極性。英語教師在新的時期下應該積極的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方式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
(二)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實施英語口語的訓練
對于國內來說,缺少英語學習的環境,但這并不能說明在國內沒有英語學習的環境。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在英語的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融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去,讓學生不受拘束的進行英語語言的交際活動。如在課堂中間,實行情景訓練,讓學生針對不同國度的文化背景進行分析和描述,進而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再者在運用課堂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演講,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抽簽的方式輪流進行英語演講,演講的形式可以不拘形式,但是必須用全英文,這樣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進行英語學習的練習。
二、高職高專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提倡閱讀教學,為口語交際打下基礎
英語的課堂教學應該貫穿如下幾個方面,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形成一個“交際——互動”二合一的教學過程。教師在對新課文進行講授前,應該重視導入的作用,用學生感興趣是話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師生雙向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在課文結束時,教師還應該對課文進行總結,可以采取同學復述、表演和辯論的形式加強對知識進行總結。另外,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應該在教師提出的問題中進行閱讀,對文章的內容主題和意義進行分析,并且鼓勵學生對這些話語進行模仿表達。
二、語文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體系的實踐效果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所以針對高職院校而言,職業技能競賽在于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力。在競賽中將教與學結合,將學與練結合。以競賽推動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建設。
1.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目前,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內容仍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的效果也只能等到學生工作后才得以檢驗。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體系的構建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改革起到了促進作用。”2011年黑龍江省教育廳舉辦了首屆高職高專院校師范類專業學生教學技能大賽,比賽內容有粉楷、鋼楷、簡筆畫、朗讀、說課等。賽后,某些院校的語文教育專業馬上根據比賽的內容修改了教學計劃。例如伊春職業學院,在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增添了“三筆字”課、“簡筆畫”課、“普通話訓練”課等等。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而實踐教學的效果通過學生的技能競賽也得到很好的檢驗。并且能過比賽,教師會發現學生在某些技能方面的弱點,可以更好地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方面的針對性。真正實現了以賽促教,以教促練、以練贏賽的良性循環,達到了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的雙豐收。學生要取得優異的競賽成績,一方面取決于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另一面也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學生職業競賽體系實施后,教師們也都在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例如伊春職業學院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師會定期到小學去聽課,與小學一線教師交流教學經驗與新的教學方法;對每年舉辦的伊春市小學教師基本功比賽進行觀摩,總結經驗與體會,豐富與拓展自我知識層面。在授課過程中,將所學所感滲透給學生。
高中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是社會不斷富強的承擔者。正處于高中學習階段的少年漸趨成熟,形成自己的認識體系與價值體系,好奇心盛,模仿能力強,追求個性,在追求新奇刺激的體驗時,易受不良思想影響陷入犯罪泥潭。據有關媒體的報道與權威部門的公告,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約占違法犯罪的16%,部分城市甚至高達20.4%。這一嚴峻的數據與現實給我們學校、家庭與社會敲響了警鐘,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緩,也是當前學校要切實開展的工作之一,更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了高中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即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必先育德,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我們可以語文課堂為陣地,滲透法制教育。但語文課不是司法課,把法制與語文學科相結合,把普法知識滲透到語文學科中,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1深究教材,定“法”切點
高中語文學科更多的是人文情感以及生命教育,幾乎沒有直接進行法制知識講述的,要在沒有法制知識的文章中進行法制教育,就要努力對教材進行再挖掘,找準法律知識的滲透點。蘇霍林斯基說過:“課堂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已得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處于一種思索活動。”我們要充分挖掘語文課中法制教育的契機和教育因素,把握課堂時機進行思索活動,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的熏陶,避免空洞的說教。如《氓》,女主人公慘遭男子拋棄,就可滲透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四十五條: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思索女主人公為何被夫家休棄的活動環節時,學生可以逐步認識到古代“三從四德”“七出”等對女子的束縛,加深學生對男女平等的法律知識的認識,讓女生樹立平等觀念,加強維權意識。
2豐富活動,“法”“文”相融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實踐活動是一切知識的載體。形式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是傳統課堂的補充。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創設濃厚的法制氛圍,可以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了解法制,達到“法”“文”相融的效果。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需要和政教部門的要求,經常開展各種各樣含普法知識的語文第二課堂活動,如開展“實現中國夢,法治伴我行”、“讀書使我如此美麗”、“樹立理想,告別賭博”等演講或征文或手抄報活動,甚至可以直接開設法與理的辯論賽。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強化語言邏輯思維,或明或暗地讓學生學到法治知識,在不一樣的語文第二課堂中滲入法制教育。這些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激活思想,開發智能,同時也會使他們對政府部門與消費者的責任與權力有更為形象而深刻的印象,法制意識自然能得到增強。
3巧用熱點,披“象”入法
在不斷的社會發展中,會產生新的知識。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抓住社會發展的源泉與時代脈搏,關注我們生活的當下,將社會與人生緊密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每個社會熱點,可能都存在法治的影子,成為普法的“象”。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關心民生問題,鼓勵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道德精神,讓課堂這一小天地,成為學生識法、懂法的沃土。萬物皆可著我情,萬“象”則可披入法。例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極盡語言之能事,把阿房宮寫得富麗堂皇,大廣聲色。學生在了解秦始皇因驕奢逸,不體恤民生最終招致“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慘烈后果后,就能悟出“驕奢敗國”給后人的警示,也是作者借古諷今,給當朝執政者敲響警鐘,以補察為政的得失。此時,便可引入近年來出現的貧困縣耗巨資建設豪華辦公樓現象,讓學生知道全國政協、監察部早已將“清理政府部門豪華樓堂館所”列為今年的一項重要任務,花巨資興建豪華辦公樓便是違法行為,依法嚴懲。
4訓練作文,與法共進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教師有意引入公德法制類的題目或材料作文,使學生在構思寫作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法律水平。寫作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是一種輸出形式。它既能體現出認識主體對生活現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個人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在作文教學與訓練中引入法制事件,能不斷誘發學生思考探究、分析比對、反思總結。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而且還可以規范學生的法制行為,這種與法共進的作文訓練,實質已經融入法律知識,且化法于無形,融愛于無痕。如,把“老人倒地扶不扶”的話題材料引入課堂,讓學生進行材料作文的審題訓練,也借機對學生進行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引導學生要在譴責肇事者和見死不救的行為的同時,還要深刻反思這一事件折射出的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學生經過作文寫作,增強法制觀念,同時也規范自己的法制行為。語文是感性的,法制是理性的。法制教育適時適當滲透在語文教學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樣做在完成語文教學目標的同時既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質,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又積極地宣傳了法律知識,達到了普法的目的。這種隱而不露的語文課堂,蘊含的是教師與學校最深沉的愛,它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依法行事、遵章守法的法律素養,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使其成為法制社會里德才兼備的未來之星。
作者:羅冬松 單位:新豐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陳光學《青少年犯罪的動機及對策》.中國法院網.2003-07-02
高職學校的學生身體素質由于之前學習的壓力,不喜歡活動等而導致偏向極弱的狀態,調查分析可得,在高等職業學校剛入校的學生就比上一屆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差很多,這些素質上的差異,原由很多,最大的可能性在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需要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現在的社會不僅僅是在就業上面,并且在生活水平以及素質等方面都具有來自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壓力,并且現在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是21世紀的新型人才,不僅對社會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還要有一定的才藝和技能,所以,將傳統的應試教育加以排除,家庭稍微富裕一點的學生家長將會尋找很多時間和培訓機構來增強學生的見識,體育不僅僅在學校的專業基礎知識上面受到相應的排斥,并且還讓學生不能夠從空余的休息時間里面抽出空暇的時間來關注體育這門學科,所以,“體育”這個名詞的含義對于高職學校的學生來講根本就沒有一定的印象,高職學生基本上都處于青春期,他們面對來自社會、學校以及余下的休息時間被安排的雙重壓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睡眠等各方面都達不到一定的數量,讓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素質開始慢慢的惡化,逐漸減弱,加之家長的一些素質和社會上的一些因素等各方面對學生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部分家長還未能擺脫古代的傳統思想,他們覺得無論怎樣也不能夠上高等學校,并且對高等職業學校存在著一定的偏見,他們會覺得孩子不上重點大學而去高等職業學校往往讓他們沒有面子,加之現在的高校實施的大量擴招。使得不少學生在高職的生活純屬虛度光陰,最后各方面的素質都慢慢的退化。
1.2學生自身的因素
一趟充滿活力的體育課就需要學生充當著主體作用,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對上體育課的思想就直接的會影響到體育課堂的成效,并且學生自身的體質和健康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現在學生大都家庭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條件比較優越,沒有一定的由于現在的學生很少干活,也很少有吃過苦的,所以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相對較弱,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如“跑步”可以來提高學生的毅力,進行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運動來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與面對困難時的毅力與能力,根據研究調查分析可以得出的是現在的學生的體質普遍比較差,調查分析可以得出的是現在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所占比例為30%,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所占比例為60%,持著無所謂態度的為10%,這些數據分析可知,現在很多學生在對體育課堂的意識上面就有一定的缺陷,但是現在健康越來越被大家關注,由此務必要提高高職學校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2、中職學校進行活力體育教學的作用
2.1增強來自各方面的素質
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質,這些對職業學校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除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具有一定的身體基礎和團隊意識,明白個人英雄主義永遠都不能取得成功。讓學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體中,才能創造出優異成績,將來打算從事網絡等行業的就可以在乒乓球,排球等各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多鍛煉從事這些運動項目,以鍛煉這些項目來增加自己頭腦的靈活度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思想道德素質方面,拉繩跑比賽中,為了能取得好的成績,體質好、能力強的同學必然要幫助體質差的同學,達到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
2.2體育教學應實施心理健康素質教育
高職學生普遍入學成績差,常被傳統的教學觀念視為高考的失敗者,受到社會、家庭、學校和就業的壓力,造成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嚴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試、害怕與人交往。而有關調查研究表明,體育運動是一種良好的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轉移思維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使人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是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的有效手段。再者,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在持續緊張的學習、工作壓力下,或是在情緒消極低沉的時候,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對消除疲勞,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大有益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而目前體育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還不盡如人意,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2.3增強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毅力與艱苦意識
由于現在的學生很少干活,也很少有吃過苦的,所以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相對較弱,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如“跑步”可以來提高學生的毅力,進行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運動來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與面對困難時的毅力與能力,否則當他們有時遇到生病、與別人相處不融洽等就會覺得像是遇到很大的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平時缺乏鍛煉所致,所以進行體育鍛煉可以磨礪人的毅力與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堅持力。
3、對于提高高職學校體育素質,打造活力課堂的思考
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主要職責就是在教育的基礎上為社會提供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在這里所說的素質里面體育素質是充當重要任務的,務必要有規劃、有組織的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的體育素質等各方面都全面發展起來。體育素質的內容不是單一的而是包含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了身體、心理、體育文化以及另外一個就是終身體育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情況。主要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打造充滿活力的體育課堂。
3.1提升高等職業學校的體育素質教育
高等職業院校不僅是要注重體育課堂上的教學,還要加強教育學生的體育素質等重要性的認識和了解,在現在我國和歐美地區都有專家和學者就體育素質教育等各方面都講了一些至理名言。一個人從開始的失敗到最后的成功,倘若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怎么能夠做到服務社會,造福自己,不過現在要想改變自己的體育素質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從各方面加強體育素質的鍛煉,擁有了一定的體力之后,才能在其它課程上充分的發揮出學習的效果,學習的動力才能全面的被挖掘出來,從而來提升高職學生的體育素質。
3.2從基本方法著手
很多學校不注重基層教育,反而對高難度的運動項目鍛煉教育的比較勤,但是這種做法往往是錯誤的,體育鍛煉要從基層開始,田徑運動是集簡單基礎運動于一體的運動,田徑運動主要靠的就是毅力,這是田徑運動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只要田徑運動的毅力被鍛煉起來,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不會很大,只需要腿部的力度和起身時的彈跳速度,肢體的活動程度等方面開始著手培訓,倘若高等職業學校的體育老師能夠按照這些步驟開始教學,那么長時間內勢必會達到成效。
3.3體育教學應實施心理素質健康教育
高職學校的學生大都是在高考中成績不太理想的人群,他們的心理受到過打擊,所以帶有一些自卑因素,性格比較孤僻,但是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是人的性格,所以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有些學生因為先天的一些缺陷或者身體素質差而自卑,加之高等職業學院的學生都是在青春期,怕取笑、心理負擔重,就會導致心理素質差,不能完成課堂任務,老師們應該去激勵鼓舞他們進行體育鍛煉,消除他們的心里障礙,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及承受失敗的能力,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并且讓他們覺得在這里同學們都是一家人,不會有人嘲笑或者看不起他們,讓他們放下心理的包袱來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只有讓他們打開心結融入體育,才能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課堂才能有一定的生動性
3.4注重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高職高專的體育課堂需要傳授給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達到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水平,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逐漸提高和滿足,便十分關注和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近幾年來,人們逐漸重視工作之余的體育鍛煉,看重體育鍛煉為自己帶來的精神享受以及對身體的重要意義。這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會離不開體育知識和體育鍛煉了。在高職高專這個培育專業技能人才的學校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更加重要和關鍵,且學生在以后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學會放松自己也顯得更加迫切。為此,在體育課堂中,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基礎體育知識,訓練學生掌握各種技能之外,還要具有更高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在高職高專的體育課堂中,不僅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學習和運用體育知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來積極自主地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活動技能運用到自己的鍛煉活動之中,不僅能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帶給自己的益處,從而讓學生重視課余時間的鍛煉活動,形成終身鍛煉的思想意識。現在高職高專體育課堂的知識是社會體育的基礎,學生在這個階段學到和掌握的知識將會在以后的工作中、在社會體育鍛煉中得到展示。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毅力通過體育鍛煉獲取的健康體魄將會促使自己發揮最大的聰明才智來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為自己事業的成功和開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三、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影響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態度,決定學生對社會的看法和價值觀的形成。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審美觀點和審美態度的形成過程。由于體育具有運動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運動形式來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我們正是從體育教學的這一點考慮,把審美教育列入了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中。不僅僅是中國這樣,在其他的國家也是如此。例如,在英國,對于體育教學目標列有審美的理解和教育內容;在芬蘭,有著體育可以為審美教育提供可能的認識和態度;在新西蘭,要求體育教學要幫助學生愉快地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等。審美教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能力。審美能力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個性地發展自己,能夠幫助學校教育塑造高素質的人才。為此,我們必須重視美育的重要性,在高職高專的體育課堂中,將體育知識和審美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滲透給學生大量的審美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當然,每一個的審美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師要體育課堂中要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在體育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提高自己對美的判斷、感受和評價,能夠從更加科學的意義上去理解和掌握審美的知識。這樣才能夠將高尚的審美觀念始終貫穿于體育教育課堂之中,讓我們未來的人才更加具有美的情感,對社會和世界的認識更加美好和科學。
2改革思路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強調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理應摒棄傳統教學觀念,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養與職業能力,建設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為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質量,彰顯高職高專院校特色,培養英語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石。高等專科院校若希望在有效的教學課時內,培養學生英語語言掌握與應用能力,不僅要對課程設置與教材進行改革,還要在教學方法上下番功夫。當前,我國外語教學模式依舊沿襲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強調詞語和句法的教學,對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并未予以過多關注[4]。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用母語進行授課,所以學生最終只了解一些基本語法與單詞量,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十分薄弱。教學方法的落后,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所以,在筆者看來,結合自身特點,借助先進的教學理論與方法,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元化,才能促進英語教學成果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2.1改進教學方法
2.1.1加強聽、說、寫的訓練
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必不可少。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語言的學習就是為了方便口頭與書面的交流,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更是如此。朱治中先生曾經說過,語言輸入能夠有效增強語言能力,對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有著積極影響[5]。不得不說,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側重于培養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這一交際工具的能力。那么,督促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自然不可或缺。當聽力技能有所提升,其他技能同樣會獲得一定進步,因為聽是集詞匯、語法、社會背景知識與經驗為一體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說,聽力課的初衷并非只是希望學生可以明白英語對話的意思,而是在為接下來英語知識的學習、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夯實基礎。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口語表達能力,可利用提問,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與中心思想,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中完成對英語這一門語言的學習。擯棄傳統教學模式,扭轉思想觀念,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里,教師通常會對課文中的每一個詞句進行語法分析。而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變得十分被動,只是一味地記錄、儲存老師所講解的各類詞條信息,個人參與感非常少[6]。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這種乏味枯燥的教學氛圍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在美國心理寓言學家弗蘭克•史密斯看來,只有學生主動對閱讀進行學習,對文本內容進行了解,推敲出生詞的意義,總結出語法的規律,才能有效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必死記硬背,在日后使用時也會更加靈活。英語的學習并非只是被動接受語言的心理過程。閱讀這一過程,是讀者與作者的交流過程,因此要求學生首先能夠對文本大意內容有個初步的理解,然后經推敲了解到作者通過該文章所傳達出的信息[7]。所以說,閱讀教學需有效結合語法教學與課文教學,擯棄傳統的詞匯堆砌與語法知識羅列的方法,使學生從語篇入手,對篇章段落的大致內容有一定了解,然后重點攻克主題句,最終經歸納與總結完成對課文的學習。使用這一教學方式,能有效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寫作、語法、詞匯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
2.1.2由“講授中心”向“學習中心”轉化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十分不明朗。作為教學中的主體,學生是決定教學成果的好壞的關鍵所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使英語教學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知識課,而是語言實踐課。當前,我國外語教學模式依舊沿襲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強調詞語和句法的教學,對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并未予以過多關注[8]。教學理念的轉變,也使“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被擯棄。教師應深刻的認識到,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任何教學活動應該根據學生特點,圍繞學生這一主題進行安排。假如英語語言教學機構所開展的語言交際指導隨意性強,并未對學生特點、教學模式、學校條件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那么英語教學最終獲得的效果自然會不如預期那般理想。
2.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2.2.1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當代英語教學需要在多種媒體與渠道資源的輔助下,綜合全面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如此看來,高職院校增強學校硬件設施的建設,大力開發必要的設備資源,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等視聽說教學,發揮電子信息技術的實用價值。在這些豐富多元化設備的輔助下,英語教學將開展得更加順利,學生在優越的語言環境中,會更專注于英語的學習。所以,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對提升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2.2.2優化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語言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良好的語言環境十分有利于語言的學習,因此,外語教學應充分利用這一點,盡量延伸課堂教學的內容,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與實踐機會,校方可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如此一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英語實踐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與英語相關的事物,觀看英語電視節目,了解西方英語國家文化背景,以增強學生英語知識的實用性。
2積極開拓英語第二課堂,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由于英語學習是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習,僅靠課堂的有限時間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遠遠達不到實際要求。高職高專為了彌補課堂語言交際實踐的不足,需要為學生積極開創英語第二課堂,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如:創辦班級英語角,定期向學生免費播放英文原版電影等。這些活動可以增加學生課外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某些實訓環節和學生第二課堂與創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英語第二課堂中獲得實踐學分,這樣一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需要一支理論基礎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首先必須宏觀地對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進行規劃,安排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定期進修,全面提高學歷層次。其次,加大財力物力投入,鼓勵教師繼續學歷教育,并對這些教師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提高教師積極性。最后,實行以老帶新的政策。使青年教師盡快從學生角色過渡到教師角色,更好地開展教學。
二、解決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觀念,重視在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2]。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要積極探索新的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組去研究自己喜愛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后在課堂可以通過話劇表演,多媒體課件演示,以及小論文等方式,展示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做出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知識內容。
2.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樹立科學的課程結構觀念,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從大的角度思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積極優化課程的教學設計,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的整體效應。在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課程結構體系的重心,通過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實踐探究,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能夠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3.深入領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中,高職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教學要充分培養學生文學素養,通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創建活躍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注重對漢語言文學課程專業技能知識教學,這和漢語言文學重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很大的沖突。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出現錯誤,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師要深入去領會漢語言文學在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把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本質,認識到漢語言文學是由語言、文學等元素組成的一門課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工具的應用,更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運用漢語言文學的知識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