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0: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西方文學鑒賞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學理論課是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由于文學理論概念多、理論性強、發展變化大,具有抽象思辨性,許多學生對這門課程有畏難、冷淡情緒,甚至有些反感。在這些心態下,想學好文學理論課是很困難的。如何針對文學理論學科本身和師范生的特點,開展卓有成效的文學理論教學活動,是多年以來教師在教研活動中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加強對文學理論課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理論興趣
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不是培育作家的搖籃,也不是栽培編輯、記者的花圃,而是培養中學語文教師的基地。對于師范院校中文系的學生來說,學好文學理論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文學理論課程作為理論學科具有很強的工具性,為學生學好文學史、文學批評以及其他文學課程奠定了理論基礎,樹立了指導思想。另一方面,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的理論和方法直接來源于文學理論。
當前,中學語文教學的文本分析存在著一些問題,表現在:文本解讀的應試化,有些教師在分析文本時完全是按照高考題型來進行設計和講解的;文本有機整體的破碎化,文章是一個有機整體,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個層次都與整個文章有著內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些教師將文本肢解得零散破碎,使活生生的文章成為一具“僵尸”;文本分析的模式化,主要表現在文本解讀的主題思想、層次結構和寫作特點上。這些傾向實際上都是不了解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征和缺乏現代文學理論素養所導致的。
理論是人的靈魂,沒有理論的頭腦,就是沒有靈魂的頭腦。因此,師范生必須培養自己的理論興趣。只有具有了扎實的文學理論知識,才能明晰文學創作和文學鑒賞、文學評論的基本過程,掌握文本解讀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二、對教材作出適當調整,適應學生的接受水平
師范院校文學理論課大多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一學生對文學名著閱讀甚少。筆者對所在院校中文系進行的調查顯示,在語文教學大綱推薦給中學生閱讀的30種文學名著中,只有10%左右的學生讀過其中的大約10%。而上海譯文出版社針對大中學生閱讀名著進行的調查顯示,85%的大中學生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不讀名著,他們愛好甚至迷戀的是言情或武俠小說、時尚音樂、流行電視劇、好萊塢大片和網上聊天。也就是說,中文系學生在大一時對中外文學史非常陌生,對中外文學名著的閱讀非常少,藝術感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理論素養低。
目前,大多數師范院校采用的文學理論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學理論教程》。這套教材原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其編寫者主要是北京師范大學的著名文藝學教授,他們研究視角多樣、文學觀念開放、學術視野恢弘,使該教材獲得“高、大、全”的美譽。“高”主要指起點高,編寫者站在當代西方文藝學學術視野的高度,廣泛吸收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法國結構主義以及接受美學、敘述學的新知識,使教材內容新潮、學養深厚。“大”主要指體系巨大,這本書包括五編十六個章節,體系繁雜周密。“全”主要指理論全面,馬列文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兼容并包。應該說,編寫者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讓學生盡快掌握最新的文學理論知識,但是忽視了大一學生的知識背景,脫離了大一學生的審美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望而生畏,聽課也常常跟著感覺走。
針對教材與學生知識、經驗脫節的矛盾,處于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就要對教材“消腫”“減肥”,對教學內容調整和壓縮,以適應學生的接受水平。例如:教師可以不追求理論體系的完備,而是先講學生最熟悉的知識。教材的第四編文學作品包括了文學作品的基本體裁、文學典型、文學風格等。對這些內容,學生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審美經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第四編調整到課程的最前面,然后可以講授教材的第二編——文學活動,讓學生明白文學的性質和作用。事實證明,這樣安排教學內容效果非常好。因為按照教學的可接受性原則,教學的內容、分量、進度、方法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講授的知識應該是學生在經過一番努力后能夠掌握的,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想的目的,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
三、密切聯系中學語文教學實踐,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師范院校中文系的培養目標是中學語文教師,要求畢業生具有體會、領悟、分析、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具有廣闊的文化視野、高雅的藝術品位、敏感的語言直覺、自覺的文體意識、熟練的鑒賞方法等。因此,在文學理論課教學中,我們在教授文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特別加強了文學文本和文學鑒賞兩個章節的講授和練習。例如:我們在文學鑒賞課的教學中主要講授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學鑒賞的性質、過程、意義,主要解決文學鑒賞的審美態度和審美趣味問題;二是文學文本、文學語言的相關知識,主要解決文學鑒賞的知識積累問題;三是鑒賞的方式方法,如評點式鑒賞、語義學鑒賞、接受美學鑒賞、文化學鑒賞等,主要解決文學鑒賞的操作方法問題。
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聯系中學語文課本,選擇語文課本中的作品來闡釋、印證相關的理論。例如:當講述文本具有一種能夠召喚讀者進行閱讀的結構機制,存在著意義空白和不確定性時,我們就要求學生鑒賞語文課本中莫泊桑的小說《項鏈》。課文后面“思考與練習”的引導傾向和教學參考書的主題提示主要都在批判主人公馬蒂爾德的虛榮心,實際上這部小說的主題內涵是十分深廣的。當馬蒂爾德夫婦歸還了借錢買來的項鏈后,她那人性中堅強的一面開始顯露出來,“路瓦栽夫人懂得窮人的艱難生活了,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她就設法償還。她辭退了女仆,遷移了住所,租賃了一個小閣樓住下。她開始與生活抗爭,挺起頭來正視現實中的厄運”。通過這些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馬蒂爾德的性格還具有善的和美的一面,她熱愛生活,自尊、剛強、誠實、天真,能與厄運頑強抗爭,表現出了一個人的尊嚴和自強。同時,小說還給我們以人生的啟示,即生活中不要忽視某些偶然的因素或小事,它常常會扭轉和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和前程。通過這樣的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既理解了文學理論知識,學會了鑒賞方法,又熟悉了中學語文課文,為以后的語文閱讀教學打下了基礎。
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文學理論
大學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對師范院校的文學理論教師來說,如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各種感覺器官,讓學生去聽、去看、去講、去動,使學生能夠把枯燥抽象的理論與自身豐富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在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習文學理論才是關鍵所在。
目前的文學理論教學存在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單純講理論,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沒有學習興趣;二是側重文學現象的介紹,雖然形象生動,但沖淡了學科的理論性。我們認為,必須把這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在理論框架的規范下,以基本觀點為支撐,運用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質疑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及各種教學方法的配合,將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進而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例如:我們在講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時,首先播放電視劇中的片段,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學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就容易理解兩者在藝術表現手法、作者情感傾向、典型塑造上的不同。學生學得輕松,教學效果自然好。
1開設文學課的目的和教學中存在的文論缺失問題
英美文學課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專業知識課程。根據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大綱》明確指出了開設文學課的主體、目的和實現目標的途徑,即: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文論)達到“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而歷來英語專業開設的英美文學課要么是文學史課,要么是文學作品欣賞課,又或者是文學史與文學作品選讀結合在一起,無論是哪一類型的課都忽略了文論教學。這可從歷年來英語專業所采用的英美文學教材窺其一斑,如下表:
由上表可見,現有的文學教材普遍忽視文論的介紹。而英美文學課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授學生閱讀分析作品的方法,文論就是為讀者提供適當的切入點和批判作品價值的尺度。介紹一些文論,對于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其敏銳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很有幫助。
20世紀西方文論的發展為文學教學提供新的理念
20世紀文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極大地推動了文學自身的發展。20世紀西方文論在研究重點上發生了兩次轉移:“第一次是從研究作家轉移到研究文本,其標志是二三十年代俄國形式主義和英美新批評的崛起。第二次是從研究文本轉移到研究讀者和接受,標志是現象學、存在主義文論和結構主義文論的興起,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闡釋學,接受理論和讀者反應批評的崛起,把這次移逐步推向高峰。”文學研究以作者為中心過渡到以作品為中心,發展為以讀者為中心,突出強調讀者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以作者為中心的閱讀模式一直潛存于廣大教師的頭腦中,直到現在,英美文學教學仍然是圍繞著作者展開的。這無疑將作品置于次要地位,同時也是剝奪了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發揮其創造力的權利。而文論的運用為讀者理解文學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認知方式,讀者可以利用如讀者接受理論、女性主義等當代文論解讀作品。對文論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開拓我們的思維空間,使我們對文學的掌握和講授獲得更多的張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因此,教師通過借鑒不同的文論,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閱讀視角,培養新的思維。
3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文論引入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僅影響人對事物的認識,而且還能加深人們對事物的理解,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著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這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變遷,文化一直貫徹在其發展過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產生的文化元素也將截然不同,而且文化會在歷史的變遷中,不斷地累積,不斷地更新,最終會產生自身所獨有的文化現象與思維模式。一般情況,在形成思維模式后,通常個體事物會受到忽視,但是會讓特殊社會群體里的認知放大,情感的色彩會夾雜在這種態度里面,并且被固化,還不易被扭曲。有時候定式思維是不正確的,因為在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中,只用一種不變的思維是很難應付各種變化的。但需要清楚認識的是,有的時候定式思維又是正確的,雖然只能說是一種經驗總結,但是勝算的概率還是很大的。總之,思維模式影響文化,還影響人對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最后就會形成中西文化的差異。
一、“文化”與“跨文化”
對于“文化”這個概念,胡文仲先生認為“文化”中包括了“軟物品”與“實物”,“軟物品”是指思想、信條、智慧等事物,“實物”指器械、工具等,它們是人類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并且可以不斷傳承與更新。胡文仲先生認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學習中才能獲得的,而且行動受到“文化”的指導,“文化”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可以提供解決的方法。
文化因為擁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念而具有獨特性,不同的價值觀念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發展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進入中國,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傳播得更廣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國家、民族與文化間的社會交流也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多與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對他們社會文化的理解。但這并非易事,在面對陌生的文化、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時,在與他們的交流之中,難免會產生文化上的沖突,這就是“跨文化”語境。
二、跨文化語境中的外國文學翻譯
1.增加對文化差異的了解,讓文化優勢形成互補。在翻譯文學時,不能將文化背景獨立在語言之外,要加在文學翻譯里面,它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體會與理解文學。文化背景與文學翻譯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將語言表達思想與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發揮出來,才能提高欣賞跨文化翻譯文學的能力。眾所周知,無論哪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與發展歷程,加深對它們之間差異的了解能夠形成優勢互補,更加接近,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與滲透會在中西方文化不斷增強的交流之中不斷加強。
2.加強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文學是一種大眾化的綜合藝術,它包含了不同的藝術手段。文學不僅能夠抒發感情,還能夠傳播信息,讓讀者在閱讀作品中獲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國的外國文學翻譯工作相對薄弱,翻譯的作品質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夠重視翻譯工作,也缺乏專業的翻譯人才,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外國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時無法保證原汁原味,而本國作品在翻譯時也體現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與閱讀習慣。在翻譯文學作品時,還會涉及文學審美及審美情緒,但是在翻譯時又受到作者與翻譯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譯時準確地傳達作者的意思,對翻譯者的功力來說是一個考驗。所以,亟需加強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可以讓翻譯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審美觀念,增加兩者的了解與交流,以促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3.提高欣賞西方文學作品的能力。在欣賞西方的文學作品時,講解者具有關鍵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講解西方文學作品時,不要僅限于教授外國文學的語法及詞匯,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西方語言,加強在跨文化語境中交際的能力。即使不是學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養,改變自己的觀念,提高對外國文學作品鑒賞的能力。
三、跨文化語境中的外國文學分析
1.在跨文化語境中尋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國際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外國文學,而文學作品的翻譯為人們欣賞外國文學作品提供了條件。因此,翻譯外國文學的作品面臨著更高的挑戰。要分析外國文學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語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譯時,不只是簡單地將中文與外文之間進行互相翻譯,而且要將文學氣息帶入其中,可以說是用客觀審美的態度進行二次創作。
2.在跨文化語境中體現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擁有其自身的文化語言與思維方式,因此文學作品都帶有很強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賞外國文學作品時,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為不同的地區與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態度是不同的,如此我們就能從根源上對各種理解與見解進行剖析。從文學藝術角度來說,文學作品是一種生動的呈現,有的文學作品單從名稱就能體現其民族文化及背景,這是由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決定的。
3.凸顯跨文化語境中中西方的傳統文化。《黃河絕戀》與《泰坦尼克號》分別屬于中國與外國同時期的電影,它們的題材都是以愛情為主,但是它們在文化受眾中有著完全不同的反響。《泰坦尼克號》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輝讓觀眾折服,但是在奧斯卡評審中,中國的《黃河絕戀》卻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傳統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泰坦尼克號》之所以能在奧斯卡角逐中獲得成功,是因為作品產生的背景是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利益驅使下,人與人之間諸多紛爭,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漠然與戒備的狀態,雙方之間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號》中的愛恰恰溫暖了人的內心,讓人們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與感人的愛情。這個主題契合了以財富為中心的西方中產階級的文化價值觀,但是中國的價值觀中心是自然山水,與西方的價值觀是背離的。
總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交流阻礙,最終會由于缺乏共鳴導致作品欣賞受到影響。所以,要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剖析,吸收對方的精華部分,促進文化的雙向交流。
影視文瑙冷是電影文學與電視文學的合稱,是新興的文學樣式。影視文學的歷史遠不及傳統的詩歌、兌肩女文漢戈劇,然而,憑借電影、電視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巨大影響,影視文學在一個世紀以來迅玉孟發月是,成為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以至于一上舍棄了影視文學,當代文學便顯得殘缺不全。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富有文化含量且影響人終身發展的影視文學批評教學卻是一個薄弱點。因此,加強影視文學作品的教學是時展的寰導璧薯,影視欣賞的開展將會為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撫岑一個新的生長點。
一、存在的問題
豐目又寸于傳統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而言,影視文學應該說是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人們對影視文學的認識非但不及傳統的文學樣式,甚至七匕刁互如又寸影視藝術的了解。我們已有數以百計的交日本文學史和對各類傳統文學體裁的研究專論,我們也刁盡乏影視藝術史、影飛見哩論甚至影視制作各個環布虧的專論,但說到影視文學作品教學的習究狀況,則不免相形見細。當今的影視文學還處在年輕階毛n,雖然影視文學批評的教學應該是高校中文系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任務,但就目前課堂教學現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鑒賞實踐訓練課上會發現:學生分不清戲劇藝術與劇本之間的差異、分不清景爹視藝術與影視文學之間的差異,且在對劇本與藻絲視文學進行鑒賞時不能結合戲劇與影視藝術的特點和要求;在鑒賞交流活動中,學生交流最多的是詩歌和刁、說作品肩交文次戈匕,只有個同學涉及居鑒賞,基本沒有涉及影視文學的鑒賞。即便涉及到影視文學,也只是停留在“看”的低層次學生通常會被作品情節的曲折、場面的火爆、人物命運的坎坷等吸引,為之動容和感慨,遠未達到對影視文學內涵和意蘊“鑒賞”和“批評”的高度。更為尹龍重的是,在對我校民族學生的調查中發現,他在7TH少觀看電視作品,電影則更少,這樣扎七鑒賞根本天訪戈起。
二、原因的分析
綜合分析上述大學生在影視文學鑒賞中存在的問題彥割京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影視文等特比評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影視文學批評既是一門藝術教育課,又是一門美育課。由于影視藝術的大眾化特點和影視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樂的特點,能夠通過對影視文學作品的分析和鑒賞,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影視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待點以及風格特征,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培養和增強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那么,這樣的一門課是應該受到重視的,可事實恰恰相反。就目前堂教學現狀來看,影視文學教學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高度,有時甚至處于可有可無的越圖比境地。在普通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專科階段沒有安排影視文學扎七評課程,本科階段這門課也只是屬于選修課。同時配備的教師也很少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素質,實際授課也很隨意。對于嚴重缺乏影視作品積累的民族學生沒能夠做適當的引導,而是直接進行王里論講授,這就如同從未看過《子夜》,去要空空地分析吳孫蒲這一人物形象一樣,絕對不會收到好的授效果。其次,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的內容簡單化。就筆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各校對于影主見文學批評教學內容的設計可謂五花/又門,或者手巴這門設訓一為影視基礎知果,或者將計‘為影視作品分析課,甚至索性把它設計為影視作品又見摩課。問其故,都說因為缺乏一部比較成熟的教材作為設計程內容的依據。誠然,不拘泥于教材本應是素質教育和創新型教學的-勇原貝,同樣一門課程也允許有與眾不同的材受形式,但是,凡事總得有個規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無定法也并非隨心所欲,不然,這些既缺乏目標規定性又缺乏講授系統性的故法就會給該門課程的教學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那么,聯系民族院校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在影視文學批評課的選材上可以突破教材指定的范例,進行影片分析時側重選擇一些有代表勝的反應民族生活的作品,這樣對課程內容的靈活置能夠以興趣帶動學習,然而實際教學中一直存在著教學內容簡單化的問題,真正聯系學生實際清況的教學探索很少。再次,影視文學教學的方式單調化。目前我們在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時,方式極類單攀調,基本忽視了影視文學獨有的特點,而簡單的將影視文學作品作為一般的文學作品來教授,導致影視文學作品獨有的感染力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不能真正打動學生,提升文學審美能力。另一極端做法就是大量運用現代化媒付次影示教學內容,用觀看影視作品代替文學作品的解讀,用新技術代替對語言的,用圖像和聲音代替對文字的體認,學生的興奮點往往只停留在視聽堯鄉覺上,只滿足于聲像畫面帶來的直覺衫習惑,感官的愉悅替代了}勝層面的思考追問,以膚淺的感性內容替代了深度的生活體驗,批變萬丈了看電影看電主見劇,成了一種休閑交是樂活動。綜上,影視文導特比評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教學內容簡單七、教學方式單調化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三、必要性的探究
1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是文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學教育除了加強傳統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居文學樣式的教學之外,還需要補充翻社洋血液。而影視文學的教學應該說是最有生命力的,它融合了文學、音樂親留舀、美術、雕刻等多種藝術形態特點尸手力口上電腦合成等科技手段,無侖是畫面的動感、質感還是音響效果,都是相當出色的。影視文學暑本本身來源于文學,和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文學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比如刁、說的敘事手法、結構樣式、表現技巧,詩歌的扦清,散文的意境,都為影視文學創作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營養。影視文學作品教學是實施語文綜合活動的最佳平臺。它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對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產生感清的共鳴;它可以讓學生發掘作品的豐富內蘊和深層意義,對作品有獨到的感受和創造性理解;它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誦、表演房論等方式來提高鑒賞水平。在影視文學作品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者階導以提高,審美能力不斷得到加強,藝術品位也隨之逐步提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個勝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應該把影視文學作品澳女學方文在文學教育的衛匡璧慈位置。
2.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是提高民族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
鑒賞影視文學作品質己指具備了一定的藝術修養,又寸影視藝術的美學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斤欠賞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積累與體驗,因而能夕讀彭視文學作品的各個層面進行更深人的讀解,并在址匕著鰲礎上通過欣賞,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王里仁得到愉悅。這就說明如果學生對影視作品沒有一滬定的感受和積累,則提高審美與鑒賞能力等目標京允無異于一紙空談。那么,如何提高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就成了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問題。原著刁屯和由此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進行比較鑒賞,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人點。學生下門對原著小說的理解和我們對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的講解可以互為參照,其間的異同可以幫助學生衫成對影視文學作品的初步感受與經驗素材積累,學生頭腦當中會對影視作品的獨特之處留下深刻印象,對人物形象的理助釋更加彩磷夕火,特別提歲寸影視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從而使其對影視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等民族師范院校中文專業通過影視文學扎七評教學來提高民族學生的文化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其原因是:現代的中小學生刃見看影視作品已成為他們繼學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受教途徑之一,而觀看影視作品對其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初步刃爹成影響重大,所以,他下門的鄧昨譽行為必須受到正確的引導。而類似于筆者所從教的學校培育的大學生將來恰好是民族地區中小學生們的教育者,即未來的中刁、學語文教師,其清感態度和價值勸職寸中小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異綺與難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提高民族師范院校中文專業大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是一項有益于后展的、意義深遠的事業。
四、影視文學批評能力培養途徑的探討
論文摘 要: 本文以接受美學、文學社會學,以及費斯克的大眾文化理論為對象,梳理讀者問題在當代西方文學理論中的產生和演變過程。本文認為,上述理論演變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工業的出現和成熟。啟蒙主義作為思想資源,對于文化工業的解釋力日漸式微。如果說啟蒙價值的核心在于“對完美的追尋”,那么如何在它與民主價值觀之間求得一種和諧的狀態,已經變成了當代文學理論的難題。
傳統的文學理論和文學研究,歷來偏愛作者與作品,僅僅把讀者當作消極被動的接收器。上世紀60年代,西方文學理論發生了一次巨大變革,幾批不同取向的學派或研究者,不約而同地關注起讀者在文學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作用。讀者作為藝術鑒賞者的主體,在文學生產整體系統中的地位得到了高度的強調。這種研究興趣的轉移,是文化工業在戰后西方世界的興起帶來的結果。文化工業特定的生產方式,造成了包括文學作品在內的各種文化制品的批量生產。在這一狀況下,研究者們突然意識到,必須構造出新的理論來解釋文本、生產者、讀者之間的關系,透視文學生產循環的整個過程。
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讀者身上的研究者是姚斯和伊塞爾等接受美學的創始人。相比于其他研究者,他們的興趣更多地集中在研究范式的更新。姚斯作為一名文學史教授,認為文學研究已經遭遇到了“方法論危機”: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理論和俄國形式主義為代表,前者偏重于文學的外部研究,后者過于注重文學的內部研究,兩者都“割裂了文學與歷史,美學方法和歷史方法之間的關聯”。①因此,姚斯受伽達默爾的啟發,試圖從讀者對文本的接受過程的角度,找到連接兩種方法的突破口。“只有當作品的延續不再從生產主體方面思考,而從消費主體方面思考時,即從作者和公眾相聯系的方面思考時,才能寫出一部文學和藝術的歷史”。②
姚斯認為,文本閱讀絕非單純地“復制”或鏡子似的“反映”。這是因為,任何讀者在欣賞文學作品以前,腦子里并非“白板”一塊,“而是在全方位的生活實踐中已經形成了某種綜合性的、包括鑒賞的實際需求與能力在內的審美境界,也就是對文本的前理解”。③姚斯將這種前理解稱為“期待視域”。他又提出,文學經常會打破讀者的“期待視域”,從而構成經驗的挑戰和審美的離間效果。本來熟悉的形象被顛覆、超越、改寫,諸如此類的創作手法,會造成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審美沖擊。譬如說,《覺醒》、《嘉莉妹妹》等作品對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美國悲劇》、《了不起的蓋茨比》等作品對“美國夢”的重新闡釋,都會挑戰讀者原有的生活經驗。對于姚斯而言,文學研究的任務就在于將“期待視域”客觀化,將閱讀過程中所經歷的挑戰式體驗描述出來。我們由此可以推論,文學研究的任務就在于分析不同時期的讀者接受同一文本的不同方式,或者同一時期不同階層的社會群體對待同樣文本接受方式的異同,這樣接受美學的闡釋方式就打通了歷史方法和美學方法。繼姚斯之后,伊塞爾進一步提出了“隱含讀者”的概念,認為每一個文本都具有潛在的意義結構,有結構性的空白需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來填補。因此,當讀者閱讀并根據自身經驗填補這些空白的時候,他就進入了作者預設的結構。這個過程被伊塞爾稱為作品的“召喚結構”。于是,讀者閱讀的過程,也就是被文本的“召喚結構”捕獲的過程。
雖說伊塞爾和姚斯同樣是接受美學的理論大家,但他們勾勒出的讀者形象卻大相徑庭。姚斯以“期待視域”描述出的讀者形象,雖然面臨著文本帶來的經驗挑戰,但他們仍被賦予一種啟蒙理性的色彩,仍然擁有經驗對抗和經驗更新的自主性。然而這種自主性在“召喚結構”的解釋里面,卻喪失殆盡了。這并不是說讀者變得不再重要,而是說,不斷受到文本召喚的讀者,因為參與了文本的消費而成為文本不斷再生產的動力。這條思路很明顯地帶上了結構主義的烙印。具體來說,作者在資本主義的文學市場中,是以讀者為衣食父母的,他們的寫作過程也不得不考慮如何設置召喚結構,以便吸引讀者。讀者對作者的這種影響,得到了法國學者羅貝爾·埃斯卡皮的高度關注。
埃斯卡皮是文學社會學的創始人。他提出這種新的研究方法,明顯地承接著伊塞爾的問題。埃斯卡皮說道:“所有作品,只要能使讀者消遣解悶,產生聯想,或者相反,能引起讀者的深思,能使讀者逐漸提高文化修養,都可以變成文學作品。”④這種文學觀很明顯地建立在作家和讀者的關系上,但他又敏銳地發現,讀者對作家創作的影響,對于文學而言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埃斯卡皮在此表現出一種頗為矛盾的復雜態度,一方面,他批評啟蒙以后的精英主義創作觀,認為作家被過分地塑造為一個圖騰般的神話,這不符合民主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他又批評當下的暢銷書作者與讀者的關系,越來越被商業化為時尚明星與追星族的關系。他發現,被讀者追捧和效仿的“光暈”,日益成為作家創作的主要動力。假如作家在這種影響下寫作,就陷入了一個“寄生性的怪圈”,即文學創作者以丟棄與讀者間的必要審美距離來附和讀者的鑒賞眼光,而審美距離恰恰是伊塞爾的核心概念。
埃斯卡皮進一步區分了兩種閱讀:一種是“文人渠道中的閱讀”,即以充實自己,提升自身文學、文化修養為動機的閱讀;另一種是“大眾渠道中的閱讀”,其中蘊藏著一種通過文學作品“療養”精神,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擺脫現狀的動機。更多的時候,大眾讀者往往將書籍視為私有物品,僅僅為了炫耀、收藏、投資而購買文學書籍。譬如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就描寫了這樣一個細節:蓋茨比的豪宅中有一間書房,書架上整齊地排列著各國名著,但書籍的包裝全部完好如初,可見這些書從未被主人閱讀過,這些精美的書籍,不過是主人為了標識品位的私有物品而已。此外,大眾讀者還會摻雜著一些實用性的閱讀動機,比如為了入睡、消遣、談資等生活需求而進行閱讀。總而言之,在這種閱讀方式中,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和知識性不得不退居第二位。針對這種情況,埃斯卡皮反過來倡導啟蒙主義的文藝精神,認為文學性的閱讀不該被視為一種功利性的手段,而應作為目的本身——閱讀作品是讀者試圖進入他人精神世界的最好方式,閱讀是一種同人類社會地位的荒謬抗衡的方式。所以,埃斯卡皮一方面批評啟蒙主義的精英意識,另一方面在面對大眾的文學消費時又不得不從啟蒙主義當中撈取資源。但這種撈取很明顯地屬于一種美好愿望,大眾讀者的閱讀方式當然不會因此而改變。埃斯卡皮的難題是否意味著啟蒙主義文藝理念遭遇危機了呢?
有意思的是,費斯克提供了一種和埃斯卡皮完全不同的眼光。費斯克是一位在文化工業中生活得更長久,也更游刃有余的文化理論家。他完全放棄了啟蒙主義的精英立場,文學的商品化和消費化已經不再讓他感到苦惱。換句話說,他不再熱切地推崇那種可以“引起讀者的深思”、“使讀者逐漸提高文化修養”的文學,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那些不得不接受消費化的文學的讀者,試圖論證這些讀者不會因為被這種文學包圍而落入“召喚結構”之中。從這個考慮出發,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說法:雖然大批文學作品是作為文化商品生產出來的,但是文化商品本身代表不了大眾文化,它們只不過是大眾文化的材料。真正的大眾文化,是大眾在在反抗性地接受文化商品的過程中衍生出來的意義。因此,大眾文化是一個矛盾體,其中既包含社會體制一體化的宰制性,又包括大眾的反抗性。
從這個角度出發,費斯克重新定義了讀者和文本之間的關系。他借用巴特對作者(可寫)式文本和讀者(可讀)式文本的區分,發明了“生產者式文本”的概念來描述大眾文化文本。所謂作者式文本要求讀者不斷去重新書寫文本,創造新的意義;讀者式文本則并沒有對讀者提供這種參與性的要求,它吸收的是一個消極被動接受意義的、被規訓了的讀者;生產者式的文本與這兩種文本都不同,它經常以雙關語的方式“誤用”語言。讀者從雙關語的運用中,產生了雙重:一方面玩弄了有“教養”的語言,即資產階級的“高雅”語言,另一方面生產了生產者式的閱讀,即具有革命主體的反抗式閱讀。正如巴赫金所說,大眾文本以低級的口語切斷了官方禮儀的言語,它雖充滿了冒犯、偏離了法則,在文本中充斥著的過剩的意義、淺白的言辭及陳詞濫調,在戲仿了官方意識形態的同時,嘲諷性地影射了意識形態規范的荒謬性。費斯克進一步談道:大眾文化是在大眾文本的初級文本,傳媒宣傳等的次級文本,以及大眾接受方式的三級文本中,互文地存在的。它不是一個文本,而是一組正在發生著的意義,是文化工業的生產和大眾讀者的參與互動的產物。⑤
費斯克式的文化理論的產生,與大眾文化的興起和高雅文化的邊緣化密切相關。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從接受美學理論家,到艾斯卡爾皮,再到費斯克,高雅文化被關注得越來越少了,理論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到大眾文本的接受狀況。所以說,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的演變軌跡實際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文學和審美大泛濫的時代,廣告、服裝、建筑等各種社會領域都充溢著文學性。它們可以帶給我們舒適的審美體驗,然而,那些承載著更加豐富的、深刻的人類經驗的文學作品,卻被文化市場排擠到社會的邊緣,甚至難以為繼。對此,我們究竟應當像接受美學的理論家一樣滿足于躲在學院內部玩弄學術范式的更新,還是應當像費斯克那樣樂觀地接受告別優秀的文化傳統這樣一個事實?說到底,我們究竟應當如何面對埃斯卡皮的那個難題?值得思考。
注 釋:
①劉象愚.外國文論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37頁.
②姚斯.作為向文學理論挑戰的文學史[M].遼寧出版社,1987年,第339頁.
③朱立元.評論小輯(一)——關于接受美學的斷想,文藝鑒賞的主體性[J].上海文學,1986年05期.
④[法]羅貝爾·埃斯卡皮.文學社會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23頁.
⑤[美]約翰·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五章.
參考文獻
[1]劉象愚.外國文論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0.
[2]姚斯.接受美學和接受理論[M].遼寧出版社,1987.
一.本調查研究的意義
日本文學是高校日語專業本科高年級的主干課程。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對以日本文學作品選讀、日本文學史為主要課型的日本文學課教學目標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即“通過文學課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還要開拓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良好的素質和氣質。另外,還應使學生初步掌握文藝批評的方法,為將來從事日本文學研究、教學或撰寫文學方面的學術論文打下基礎。”[1]這充分說明了該課程在新世紀高素質日語人才培養計劃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文學課的教學既不能像精讀課、泛讀課那樣一味教授單詞、句子、語法,也不能僅僅讓學生了解一些日本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學常識,更主要的是通過文學教育來使學生了解日本文學史的發展歷程,掌握日本文學作品的解讀方法及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提高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非語言交際能力和文化修養。
目前,浙江省開設日語本科專業的高校有18所,日本文學課作為教學大綱規定的必修課,應該在這些高校以不同方式被講授。因此,選擇日語本科專業較多的浙江省進行日本文學課教學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因為這不僅能夠推動我省日本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對全國的日本文學教學和研究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日本文學史》和《日本文學作品選讀》課的調查結果
本次的調查對象是浙江省內開設日本文學相關課程的全部18所本科院校,其中既有重點大學,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筆者向各大學的日本文學課教師共發出問卷18份,收回有效答卷15份,回收率達到83%,因此可以說本次的調查結果真實、有效。
筆者在《日本文學史》的調查問卷中設計了12個問題,囿于篇幅,不能用圖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結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內容:1、15所大學中有4所沒有開設本課程,可見本課程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另外11所大學一般在三四年級安排一學期(有兩所大學安排兩學期),每周2課時。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崔香蘭的《新編日本文學史》(4校)、李先瑞的《日本文學簡史》(1校)、高文漢的《日本古典文學史》(1校)、自編教材(3校)、日本出版的教材(2校)。3、講授內容為從古至今(7校)、僅近現代(1校)、僅古代(3校);認為教材內容適中、能在規定時間內講完全部內容的大學僅有3所,可見本課程知識點多且復雜。4、11所大學中有8所大學的任課教師是中國人,他們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兩種語言來講解,另外3所大學的教師是用日語授課的日本人。5、11所大學的教師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學手段,但是8所大學的教師不讓學生分組討論和發言,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6、從學生們的反饋來看,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本課程難懂且不感興趣,但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應該學習本課程。7、關于《日本文學史》和《日本文學作品選讀》的開設順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文學史》先開(3校)、《作品選讀》先開(3校)、同時開設(3校)、只開設《文學史》(2校)。從以上結果來看,本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能夠講授整部文學史的教師人數不多,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筆者在《日本文學作品選讀》的調查問卷中也設計了12個問題,囿于篇幅,不能用圖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結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內容:1、15所大學中有3所沒有開設本課程,另外12所大學一般在三四年級安排一學期(有3所大學安排兩學期,還有1所大學在第7學期每周安排6課時),每周2課時。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王志松的《日本近現代文學選讀》(2校)、譚晶華的《日本文學作品選讀》(1校)、王吉祥的《日本文學作品選讀》(1校)、筆者編著的《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品鑒賞》(1校)、自編教材(7校)。3、講授內容為從古至今(1校)、僅近現代(10校)、僅古代(1校)。4、12所大學中有8所大學的任課教師是中國人,他們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兩種語言來講授,另外4所大學的教師是用日語授課的日本人。5、12所大學的教師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學手段,但是有5所大學的教師不讓學生分組討論和發言,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6、從學生們的反饋來看,很多學生認為本課程較難且不感興趣,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本課程感興趣。7、4所大學只選用小說這一種體裁,8所大學還涉及到小說以外的體裁。從以上結果來看,本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教學內容偏重于近現代的小說,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效果不好。
三.結果分析與存在的問題
從以上對兩門課的調查結果來看,日本文學課具有歷史跨度大、文化背景知識多、作家風格多樣等難點,再加上教師和學生的個人因素及教材、教法的影響,因此本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4個難以妥善解決的問題:
一是師資薄弱,能夠講授從古至今整部文學史和作品選讀的教師相當少,大多偏重于較容易講授的近現代部分。而本課程牽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識多,教師由于教學能力和課時所限,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大量地、生動地、多渠道、全面地向學生傳輸信息,只能簡略介紹一下作家、作品等的概況,致使學生往往感到文學課程空洞和難懂。
二是學生對本課程不感興趣,而且有錯誤認識。一些學生往往片面追求日語的聽說能力、交際能力和考級分數,對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分數和能力的本課程缺乏足夠的認識,而且由于入學前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文學欣賞能力。因此學生們在閱讀日本文學作品時,由于生詞量大、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難多,在閱讀過程中達不到深層理解,以至于學生們學完該課程后,除了能記住一些作家姓名和作品梗概外,對作品的整體印象仍然模糊,對作家和文學現象的理解還不夠深刻。由于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們課下自主學習動機不足,不事先進行有效的預習,僅依靠課堂上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因此難以養成和提高作品鑒賞的能力。
三是教材編選不當。近幾年這方面的教材出版數量較多,但由于教學理念和文學觀的不同,在教材的側重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文學史類教材大都側重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的介紹,對涉及到的社會、文化背景等則介紹較為簡略。作品選讀類教材的側重點更是千差萬別,有些教材主要側重了作品的選讀,而對作家流派、作品鑒賞等方面的介紹較少;有的教材側重對近現代作品的選用,而忽視對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的介紹等等。這也為教師的教學增添了困難,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是教法單一。無論是中方教師還是日方教師,無論是文學史還是作品選讀,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以一言堂式教學法還是占據主流。雖然大多數教師使用了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但是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而學生依然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學生對日本文學課程就會逐漸失去興趣。
四.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
以上的這4個問題不但出現在浙江省高校日語專業的日本文學教學中,而且在其他省份高校的日本文學課教學中也普遍存在。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也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必須從教師、學生、教材、教法角度入手,多管齊下,有的放矢地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和對策。
一是加強師資,提升教師的知識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日本文學課師資力量不足,而且教師知識儲備和授課能力有限,或只能講授古代部分,或只能講授近現代部分,或只能講授文學史的固定知識。為了改變這種師資薄弱的局面,必須做到課課互動、師師互動、校校互動,即不僅要注重日本文學課與《日本概況》、《日本文化》等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和互補性,還要和本校及外校的日本文學課教師多交流教學經驗,多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和教學研修班,以彌補自己的知識盲點和教學法上的不足之處。另外,《日本文學史》和《日本文學作品選讀》這兩門課程應該同時開設或者先開《日本文學史》,以便學生對日本文學有個整體了解,也便于教師統籌安排這兩門課之間的知識點銜接問題。
二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日本文學課是日本文化與語言知識完美統一的綜合型課程,而且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對于零起點的日語專業學生來說,在短短的3-4年內能夠讀懂文學作品,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日本文學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所發揮的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擺脫依賴心理,同時還要在教學手段上有所創新,即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動漫和日劇素材、以及能夠課下師生互動的網絡教學平臺。例如,在學習芥川龍之介的相關內容時,通過讓學生欣賞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拍攝的電影《羅生門》(實際改編自芥川的小說《叢林中》)來探討小說和電影在故事情節處理上的異同。網絡教學平臺板塊多樣,一般有任務、通知、學習模塊、課堂討論、作業板塊等,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利用這一平臺。比如教師可以將課程相關的文字、聲視頻文件等上傳到相關板塊,學生課下做好預習、復習和補充知識的學習以及討論等,這樣既補充了因有限的課堂時間難以講解到的內容,又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是編選全面而合理的教材。目前國內的日本文學類教材除了側重點失衡外,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內容陳舊,語言僵化,資料不豐富,盲目照搬日本出版的教材,沒有完整的體系。為了解決以上弊端,我們在編著《日本文學史》教材時,應該多插入相關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并且使語言難度與學生的語言能力保持一致;在編著《日本文學作品選讀》教材時,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思想性與藝術性并重、純文學與通俗文學并重、鑒賞與研究并重、古代與近現代并重、知識性與趣味性并重、小說與其他題材并重。
四是完善教學法和掌握相關文學理論。可以將學生3-5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指定一個時期讓學生課下查閱資料,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制作成PPT文檔或讀書報告,并分別由小組成員在課堂上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講解;之后由其他學生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者自己的觀點;最后由教師對學生們討論的代表性問題加以歸納總結。這樣,授課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日本文學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使學生掌握文學史的研究方法和提高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另外,大綱也提到“要把日本文學置于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學的范圍內去講授……同時要理解各種文藝理論和研究方法。”[2]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掌握與本課程密切相關的比較文學理論、西方文藝理論,而“把西方文論引入日本文學選讀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從各個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交流對話,彼此充分聽取各自對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強對作品的探討,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驗理論思維的樂趣。”[3]
筆者通過對浙江省15所開設日語本科專業的大學的任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日本文學課教學中存在4個難以妥善解決的問題,這直接關系到本課程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提出了4個針對性的對策:加強師資,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編選全面而合理的教材,完善教學法和掌握相關文學理論。
注 釋
[1]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6.
[2]同上
一、英美文學的教育價值
英美文學是一面鏡子,它反映著英語民族的歷史與文化,英美文學也是一束光芒,照亮著人們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學課作為高校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其意義和作用在于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深化學生在基礎階段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增強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力和審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銳感受生活、認知生活的能力,進而從整體上促進其人文素質的提高。具體來說,開設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使學生掌握英語文學和文化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學是語言的精髓,文學欣賞會直接有助于英語水平的提高。在經過基礎的語言教學之后,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欣賞無疑是學習外語的一個系統有效途徑和必要階段。文學閱讀能使語言學習有質的飛躍。隨著時代的前進,現代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弘揚人的主體性成為時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學課憑借其得天獨厚的人文學科的優勢,應該成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良好平臺。
我國傳統的英美文學課教學的主要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教法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入、復雜的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考,而文學作品中蘊涵的智慧、感情、經驗、原創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審美意識,都在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學中漸漸喪失,學生的自主性受到壓抑和損害。另外,該課程由于歷史跨度大,文學流派多,作家的風格也紛繁多樣,再加上課時少,其結果可想而知。經過一兩年的學習,學生只能記住課堂上討論過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體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高校教學中這種“灌注式”的單一教學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英美文學課成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一門課,成為教師們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學的教學方法探討
(一)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研討式教學,促進學生主動思維為了改變以往教師“一言堂”的授課形式,我們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課堂專題討論,針對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勵學生在大量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開展調查研究,進行發散式的思維,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獨到的見解和進行相互之間的討論,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文學教學課堂中來。作為活動的文學涉及作家、作品、讀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個要素,它不僅僅是語言藝術的形式,從更深、更廣的意義上講,它是復雜的社會生活的濃縮。而文學作品則是作者對人生的體驗、感受和思考的記錄。作為讀者的學生只有把個人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與作者進行精神交流,才能達到對作品的真正理解,實現對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授課時采取啟發和引導的方式,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情感反應,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強調培養學生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進行理性的抽象與概括,搞統一理解模式和死記硬背。這樣,在使學生切身感受語言大師們的語言藝術、學習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學會從文學作品中認識社會、體驗人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在講授18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時,我們采取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發現的方法,分析積極浪漫主義與消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差異。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將自己在文學作品鑒賞過程中獲得的對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深化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鑒賞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二)有效滲透現代文學、哲學和心理學理論,提高學生多角度分析文學作品的水平學習英美文學,了解西方文化,實際上不僅僅要了解西方的文學藝術、禮儀習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靈史和思想史。因此,我們在英美文學教學實踐中,通過具體文本分析,把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有機地滲透進去,讓學生更深入透徹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導他們自己加以運用。我們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學作品,就必須了解一些西方哲學理論和心理學觀點。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識分層,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薩特的存在主義等。傳統意義上的文學研究是社會歷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題分析,而興起于20世紀下半葉的文藝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推動了文學自身的發展,同時也為我們讀者理解文學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認知方式,讀者可以利用諸如結構主義、形式主義、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等當代文學批評方法解讀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體現了西方多元的思維方式和學術界的思辨傳統,盡管這些流派都有其無法克服的弱點,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極端,但是對它們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開拓我們的思維空間,使我們對文學的掌握和講授獲得更多的張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
毫無疑問,在英美文學中運用文論教學可以教會學生一種認知方式,一種文學的鑒賞方法。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通過借鑒不同的文藝批評理論,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對某個作家作品進行個案分析與研究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新的閱讀視角,培養一種新的思維模式,而這也正是文學教學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論為學生提供了從不同角度來賞析同一部作品,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文學的濃厚興趣,而且他們會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審美體驗中收獲快樂,獲得啟迪,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引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讀完整的作品。作品選讀雖說是精選經典作品的華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選片斷,破壞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難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只有認認真真讀過莎士比亞一個劇本,學生才能對莎士比亞的創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說“我讀過莎士比亞”,才能與人討論莎士比亞,也才能寫出有自己見解的評論文章。閱讀文學作品要從整體上去感受、體驗,學生才會有所震動,有所啟迪。
2·講欣賞作品的方法。在傳統的文學史課上,教師往往以“滿堂灌”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文學知識。其實,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網絡、百科全書光盤等途徑搜尋到這些知識。因此,英美文學課的重點應放在指導學生如何欣賞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說為例,在閱讀作品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分析主題表現、人物塑造、情節安排、敘述角度、象征細節、語言風格等。
3·寫讀書心得。讀書貴在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文學作品可以為寫作提供題材和內容,寫作則又深化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兩者互為補充。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許多名家均為語言大師。學生通過閱讀,受其熏陶。英美文學課程的考核不只是閉卷考試,還包含撰寫小論文。按照上述思路組織教學,英美文學課程既是英語語言文學課,也是一門素質培養課。學生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現、創造過程,逐步養成敏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的分析方法,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這種既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又有抽象的理性認識的教學過程,將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
意志,養成健康和諧的人格。
參考文獻:
[1]Brooker,PeterandWiddowson,Petered.[M]·APracti-calReaderin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U.s.: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1996·
[2]Fish,StanleyE.[M]·IsThereaTextinthisClass?TheAuthorityofInterpretive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0·
[3]Gadamer,Hans-George.[M]·ThruthandMethod.London:SheedandWard,1975·
[4]Harding,D.W.[M]//“PsychologicalPrecessintheReadingofFiction”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April1962)·
[5]Holub,RobertC.[M]·ReceptionTheory:ACriticalIntroduction.LondonandNewYork:Methuen,1984·
陳先生是著名的唐詩研究專家。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至今已出版六種唐詩系列專著,近九百萬字,包括關于目錄版本的《唐詩書錄》,三種互為補充的研究資料集《唐詩論評類編》《唐詩匯評》《歷代唐詩論評選》,二種理論研究著作《唐詩學引論》和《唐詩學史稿》、這些學術積淀使他對中國詩學的認識獨到而深刻。
《中國詩學之現代觀》主體部分有三:上編“情志篇:中國詩學的人學本原觀”,中篇“境象篇:中國詩學的審美體性觀”,下篇“言辭體式篇:中國詩學的文學形體觀”,涵蓋了古典詩歌構成的各個層面。與陳先生其他著述一樣,該書思慮綿密,環環相扣,體現出宏觀的理論視野和出色的邏輯思辨力。如對“情志”“境象”和“言辭體式”及其關系的論述,勾勒了詩歌生命活動的完整流程,揭示出其美學結構各層面的相互關聯,為我們鑒賞古典詩歌作品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具體門徑。
對于西方音樂文化的寫作,無論運用怎樣不同的角度和手法,都不可能避開對西方音樂史上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的重點介紹,因為西方音樂在這兩個時期已經高度發展與繁榮,不僅樂譜資料和樂器種類極為豐富,各種音樂形式亦發展到一個高峰,目前我們所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作品絕大多數來自于這兩個時期,因此,對于這些書籍關于這兩個時期的論述進行對比,也變得十分必要。
首先來看葉松榮的《論稿》,作者對于每一時期的音樂文化所啟用的標題都呈現出承上啟下的邏輯性。而章節下面的小標題體現了該書主觀性的特點,如描述古典主義時期的“莫扎特的美學思想與音樂創作”、“貝多芬音樂創作的獨特性及評價”,浪漫主義時期的“舒伯特音樂創作的獨創性”、“肖邦音樂創作中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等。在論述方法上,作者敘述的方式卻突破了傳統的史書,較為自由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且評述性很強。對于作曲家、流派的評價分析也十分注意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比如在談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情感內容獨特性時,作者將該曲與席勒的《歡樂頌》一詩各自產生的時代背景結合起來進行審視,使這一段的論述滲透著厚重的歷史感和深刻文化內涵。
一、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教育改革的發展,獨立學院作為一支新的教學力量站在我國高等教育的前沿。依靠母體高校的教學經驗和自身摸索,并考慮學生實際特點,獨立學院在英語專業教學上一直以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訓練為主,較少涉及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但全球化趨勢和新的教育形勢使跨文化交際倍受外語界的關注,甚至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跨文化交際能力,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在外語學習中十分重要,它不但能促進不同文化交際雙方的溝通,理解,容忍等,并能進一步推動外語教學的專業化和教育性。因此,筆者結合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和學習現狀,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際中障礙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對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改革有所幫助。
二、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特點與學習現狀
眾所周知,獨立學院以三本院線錄取招生,生源質量和社會認知度均處弱勢地位,其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態度上也有諸多差異和復雜性。就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學生大多英語基礎知識底子薄,聽說訓練少,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認真,無系統的學習方法,語言使用隨意散漫,缺少規范性。對待專業學習功利心強,渴望走捷徑。就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多數學生對所報專業認知度差,基礎知識薄弱,聽說訓練少,卻好高騖遠,學習功利心強,渴望走捷徑;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認真,無系統的學習方法,從而表現出對專業學習缺少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差。到大學高年級階段,英語專業學生在專四、專八考試和考研就業的壓力下方才感到自身基礎詞匯積累和閱讀量都太少,而文學鑒賞、文化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意識等人文素養又太過欠缺,導致在口語或書面語中表達力差,缺乏思想的深度。這些跨文化交際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反映出英語專業學生不但缺乏日常交際會話的基礎訓練,甚至在母語文化和國際時事等基本常識上信息嚴重匱乏。在教學互動和跨文化交際時,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僅限中學水平,常受母語思維和中國式英語的影響,無法完整和清晰的表達自己,導致詞不達意或理屈詞窮。
三、跨文化交際案例中的交際障礙
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學生在一定文化價值觀支配下與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人員交往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在基礎文化常識和文學修養上底子薄,聽說能力差,極度缺乏自信,不敢或很少進行英語交際。他們迫切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所以渴望在日常交際口語中有所突破。在跨文化交際的真實情景中,筆者從和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交流中發現許多值得反思的案例,暴露出中英文化和思維方式差異導致的交際障礙,影響了交際的成功。
(一)稱謂和委婉語導致的交際障礙
一位英語專業大一新生在問答互動時提到尊敬的女老師“Teacher Wu”,當被糾正為“Miss Wu” 時,才憶起中學就學過的稱謂習俗:在美國文化中,對老師的尊稱一般為“Mr.Smith”、“Miss Green”、或“Dr.Brown”、“Prof.White”(如果獲博士或教授頭銜),而 “Teacher ”只限于幼兒園孩子對其教師的稱呼。而學生用“Sir”、“Madam”等詞匯來稱呼外教以為更尊重時,外教卻更傾向于讓學生直接稱呼他的First Name以示交流關系的親密。這種稱謂的差異恰恰顯示出東西文化的不同。
在中國文化中,稱上課的人為“老師”,以示禮貌、尊重;“老”在中國被視為資歷和權威的象征。而美國文化中,“老”是忌諱的,所以“老年人”很少表達為“old people”,而改為委婉語“senior citizen”(高級公民)。不同英語文本中委婉語的使用也常讓英語專業學生產生誤解。一次翻譯互動中,對課文中短語說某人在 “do his business”,很多學生直譯為“做生意”,而結合其文章該短語是委婉地表達“上廁所,解手”的含義。這表明獨立學院學生缺少語境的靈活理解和文化上的通識。漢語對于上廁所也有許多委婉幽默的表達,有人用 “上一號”來表達上廁所,或“小號”表示“小便”,“大號”表示“大便”;有趣的是,在美國也有用“Number one”(一號)來表示“小便”,“Number two”(二號)則是“大便”;類似的委婉語在美劇及諸多媒體中經常使用,造成詼諧幽默的效果,使學生捧腹,激發了對英語社交用詞的興趣和求知欲,從而進一步掃除交際誤區。
(二)文化內涵和詞匯空缺導致的交際障礙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感到對跨文化交際力不從心的最典型問題就是交際中需要的口譯。“口譯是一種語言化的跨文化交際,譯者的任務就是要盡量消除兩種文字間的文化交際障礙,包括彌補或銜接雙語在翻譯中出現的文化差異,實現雙語文化內涵的對接。而在文化差異中,語言文化的不同導致的詞匯空缺現象是英漢語互譯中比較普遍的問題。”[1]獨立學院學生由于知識面較窄,對母語文化和時事背景常識了解都很粗淺,導致在中英文化交際的口譯中錯誤百出。一次與外教交流時某學生介紹喜歡的手機品牌,急中生智把“三星”、“蘋果”手機居然譯為“Three Stars","Apple",令人啼笑皆非,顯然這是中國式英語思維的后果;另一次口譯訓練,學生將漢語中熟人見面的打招呼“吃了嗎?上哪兒去啊”,直譯為“Have you eaten your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這樣的表達讓外教聽起來“awkward”(別扭)。因為中國文化中這充滿人情味兒的問候語,在西方文化如此表達卻屬于侵犯個人隱私。英語文化中習慣問候語一般應為“Hello”、“Good morning”或“Lovely Day,isn’t it?”,而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飲食文化決定了交際問候的習慣。但崇尚獨立和自由的西方人卻不習慣“出門呀?”“在干嘛呢?”這一類涉及隱私的問候。
英語中許多與宗教、神話、政治相關的詞匯,若不了解其文化內涵是無法口譯的,而漢語中的許多文化概念,如成語諺語等,在英語中也無對應詞。如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激勵人們堅持鍛煉身體,一些英語專業學生參考漢語“jiaozi"(餃子)和“tofu”(豆腐)的直接譯法,將“三伏”和“三九”譯為“threefu”和“threenine”,讓聽者莫名其妙,其實該諺語只需譯為“In summer we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很好地表達了原句的含義。可見詞匯的空缺和對母語文化內涵詮釋不當造成了學生交際的誤區。
(三)思維模式和心理特征導致的交際障礙
在跨文化交際的案例中,不同文化下思維模式造成的交際障礙最為普遍。某英語專業學生遇到這樣的案例:在朋友旅行歸來后,漢語往往說“你一路上辛苦了”飽含關切,但若對外國友人這樣表達“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會讓他們聽起來很不自然,因為這種場合下英語表達應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相對抽象的句子。另一次,為表達對外國友人的關心,天冷時見他穿的有點薄,學生說“It’s rather cold.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天很冷,你最好多穿點衣服)這種以對方處境為出發點,考慮對方感受的思維模式,正是典型的中國式思維,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重視禮儀和為他人幸福感著想的交際理念;而西方強調個性獨立和自由,認為動向、穿著等屬個人隱私,不愿受別人詢問或干涉,因此對上述交際中的中國式關心感覺不快,引發交際誤解。
還有一個中外師生互動的有趣案例。某學生向一名外籍英語教師請示要求延遲論文的交稿時間。學生詳細解釋了原因,由于近日父母前來大學所在城市看望生病的朋友需要自己陪同,交通住宿種種不便,造成無法按時完成論文的苦衷。學生本期待外教給予同情和理解,而外教聽完后,卻和學生談起自己近期點滴生活和工作情況,以及家庭中種種瑣事。當學生困惑于外教何故向他說這些卻不談論文時,外教故作驚訝說“I’m sorry,but I thought we were talking about our problems...No extension.”(抱歉啊,我以為我們在對彼此訴苦呢。論文不能延期。)在這個案例中,學生以典型的中國式思維模式和心理特征來期許美國教師給予寬容回應,或表現遲疑婉拒;而真實情境的交際英語則很直接,這位外籍教師掌握了該學生的心理特征,巧用中國式的語言方式,即“background- hint- confirmation”(背景-暗示-確認),卻以西方人的理性和邏輯,回擊了該學生拐彎抹角的心理暗示,堅守了教師的嚴格職業原則。
四、克服障礙的對策與思考
通過以上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實例的分析,筆者認識到要改善學生跨文化意識和培養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不是僅靠課堂教學就可以實現的。“外語教學不是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唯一途徑,歷史、地理、文學等科目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介紹文化知識。實際上,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僅靠外語教學遠遠不夠,它不僅需要社會和學校大環境的支持,而且也有待其他學科的密切配合。”[2]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普遍閱讀量小,在母語文化上都淺嘗輒止,學習方法死板老套,遇到跨文化交際障礙時,多數被動消極,無所適從。針對這些特點,筆者提出一些教學的思考和對策。
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以興趣和好奇心為導向,在閱讀和學習英語中接觸各種詞匯、句式、語法、修辭等語言知識時,對其加以社會文化詮釋,讓學生感受這類語言現象中的背景詞、文化感彩詞、禁忌委婉語、諺語習語等豐富的文化內涵,幽默、反諷等巧妙的表達方式,從而挖掘語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交際中著重介紹與社交準則相關的文化項目,如禮貌用語、習慣稱謂、寒暄方式、社交禮儀,及西方人常用的肢體和手勢語;或通過媒體視頻來直觀了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模式、語言和非語言行為。
保持初學者的心態。喬布斯說過擁有“a beginner’s mind”對任何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求賢若愚)。放下大腦中已知的慣性思維和偏見,以一種初學者的求知欲和謙遜的心態去看待一種新文化。帶領學生鑒賞不同文化的經典作家作品,讓學生用心領略不同文化下的思想精髓,通過閱讀經典文學和相應的影視賞析,提升母語和英語文化的常識和人文素養。妥善利用西方影視作品直觀導入跨文化交際案例,用以借鑒與分析,評論其文化魅力,以初學者的心態進行跨文化交流。
加強跨文化意識和思辨能力。“樹立跨文化教學觀念,必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寬容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能力。”[3]讓學生關注比較東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批判性思考。在傳授英語國家背景文化知識時,多比較母語文化和英語文化在思維方式、時空觀、價值觀、審美觀、社會規范、交際原則、語義系統、話語結構等方面的差異。透過西方思維視角,鑒賞剖析英語文章,鼓勵學生展開思辨(critical thinking),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的差異性,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標準去要求或解釋別人的行為。“了解交際雙方文化要素中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是跨文化交際成功的重要一步。”[4]通過批判、借鑒和創新,使學生超越文化隔界,以開明的態度從不同視角來看待母語文化和異族文化,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自我文化中心論,真正領悟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相對論,深刻體會“”的理念,才能更好的實現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朱慧.商務活動中英文口譯的跨文化交際障礙及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6):166-1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定位[J].外語界,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