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49: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政治經濟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政治經濟學論文

篇(1)

二、兩種方法論對幾個關鍵性問題的解釋對比

(一)抽象

地理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關鍵步驟是抽象。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歷史唯物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抽象的方式有趨同之處。抽象和具體、單面與多面的統一等觀念深深植根于批判現實主義。例如,人類首先按性別劃分,然后按階級等等。同類型的層次化也存在于歷史唯物主義中,并且可能是其方法的最主要方面。例如,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不斷穿梭于歷史無關的和歷史主義之間、一般勞動過程和特定的資本主義勞動過程之間、階級社會和資本主義階級社會之間等等。然而,仔細考察,兩者的差異確實存在。抽象可分為兩種形式:第一類是經驗主義的抽象,這是批判現實主義的主要方式。第二類是實質的、本質的或系統的抽象,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方式。經驗主義的抽象是從具體或多面抽象為單面。它沿著較少的實在、更純粹的概念的方向遠離現實。當然,任何將世界劃分為對象的研究都需要概念,即使研究者沒有意識到,從具體到概念的抽象法,在批判現實主義看來就是形成無內容方式的一種抽象。AndrewSayer認為批判現實主義主要是對形式或形式上相似的關系的抽象,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理性的抽象。這要求在所研究事物之間的本質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抽象。不能以形式的相似性,如人們的貧困,來區分人,而要以其與他人的豐富的關系來區分,例如,作為國家、雇主或家庭的人。從某個角度來看,馬克思也運用了這種形式的抽象,例如,將中世紀以前的古代、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視為階級社會的具體形式。不過,此處馬克思只是部分分析。此后,他更深入地指出,一切社會形態由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方式所規定。這為理解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之間的區別,以及擴大再生產的特定歷史形式的積累過程指明了方向。馬克思訴諸經驗主義抽象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批判,即反對把資本主義簡約為歷史虛無或自然形態的做法。資本主義是一種社會形態,因此是歷史的創造,它所產生的核心矛盾——剝削行為,絕不能被解釋為世界的法則,或某種自然的、不可避免的過程。歷史唯物主義的主導抽象方式是歷史的、系統的或本質的,是通過實踐而進行的抽象。它與實踐的社會歷史的具體形式,與現實以及更具體的、多樣的、整體的歷史階段相符合。例如,對資本抽象后發現,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地理政治經濟學中“區位”這一概念非常重要,它離不開人類生活的具體社會形態。封建社會中自給自足的區位觀念,要早于資本主義初期商品貿易所依賴的區位概念。區位成為生產中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房地產對優越地段的追求,是在最近才產生的,也許不早于有多個區位可選擇的企業的出現。抽象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抽象層次。經驗主義抽象方式的結果是產生了不同的“水平”,它與越來越多的抽象概念的層次相符,趨向具體的層次與趨向其他方向的層次相對立。因此,可以通過整合較抽象的概念與其他概念再現具體:從頂端開始的一系列嵌套的先決條件。地理政治經濟學者的研究已經吸收了這種抽象層次的概念,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取決于抽象的層次以及在理論概念上與歷史特異性的相符程度,例如,福特主義和后福特主義呈現了資本主義社會更具體的形式。歷史唯物主義的抽象中固有的一種方式是注重概念的邏輯與歷史的一致性:本質的一個必要前提是本質。例如,國家不能獨立于使之成為國家的物質條件。生產關系在各個時期各不相同,具體的國家處在較低的抽象層次上,在闡明特定時期的國家形式時,要首先闡明生產關系的歷史。這意味著,國家從來都不僅是作為經驗主義抽象的國家,而是特定歷史的奴隸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或任何其他具體形式。再如,要研究資本,必須首先抽象出剩余價值,然后抽象剩余價值的不同表示形式及其在生產上能夠被占有的具體形式——租金,利息和企業利潤,而它們處在較低的抽象層次上。

(二)內部和外部關系

批判現實主義在抽象問題上的方法核心是一種內部和外部關系的概念。抽象的目的是要確定一種結構,在這些結構中,通過定義使對象成為由該結構所決定的運動模式的內部關系的產物。外部或偶然關系只影響運動模式的表述,而不影響模式本身。歷史唯物主義的內部關系是主體與其存在的客觀條件之間的關系:即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并被進一步看作財產關系。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形態中就被這樣理解。“勞動者把自己勞動的客觀條件看作自己的財產,這就是勞動同勞動的物質前提的天然統一。因此,勞動者不依賴勞動就擁有客觀的存在。個人把自己看作所有者,看作自己現實條件的主人”。并且“個人把勞動的客觀條件簡單地看作是自己的東西,看作是自己的主體得到自我實現的無機自然。……直接要以個人作為某一公社成員的自然形成的、或多或少歷史地發展了的和變化了的存在,要以他作為部落等等成員的自然形成的存在為媒介”。換句話說,這種財產關系,成為一些社會組織形式(例如家庭)擴大成為部落和公社的先決條件。個人只有作為這個共同體的成員才能擁有生產的物質條件。資本主義消除了這些關系,使個人自我生產和再生產的社會和物質的客觀條件表現為與其自身無關:不是作為他存在的前提,而是既定的、物化的、外在于人的、并作為必要的決定因素被占有,這就是外部關系。物質生產的客觀條件似乎獨立于任何主觀性,而主體顯得獨立于既存的任何客觀條件。生產手段、勞動對象和工具如今表現為資本的社會形式,作為與勞動者無關的事物,它們雇用了缺乏客觀性的勞動者(沒有與土地等相似的客觀存在的形式)。主體和客體在此被主體和客體的逆轉所分離。現在,以資本為形式的客體在實現自己的過程中雇用了主體。資本似乎成為主體而工人成為以抽象勞動力為形式的客體。如果現在以勞動對象和工具的形式出現的客觀條件外在于個人、物化于資本形式并因此缺乏前提,那么人們參與其中而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也是如此。例如,工資關系現在表現為馬克思所說的“外在必然性”: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是必然的,但從工資工作能否被找到來看是偶然的。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關系表現為自然的、繼承的、個人無論是作為部落成員或在奴性的關系中與生俱來的東西。在資本主義關系中,一方面,個人從被認為從自然和不可避免的關系中解放出來,并通過勞動力市場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另一方面,社會關系表現出物化的、個人必須適應的東西。因此,雖然個人可以選擇他的工資工作的方向,但不能拒絕這種選擇。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個人的客觀條件在當代社會表現為外在于主體的外部關系。如果與主體有關,則是自給自足的、沒有必要前提條件的,因此沒有歷史的或非地理政治經濟學的。無對象的主體和客體似乎獨立于任何主觀性:只以超出任何主觀控制的資本的邏輯而存在,因而產生了矛盾,例如,沒有買者的賣者和沒有賣者的買者、未投資的資本、無力支付的債務、沒有原材料的工廠等。簡言之,資本的限制必然產生,如果生產要繼續發展,就必須緩和這種限制。歷史唯物主義是典型的歷史主義主張:人及其存在的客觀條件之間的內部關系只有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才“表現為”那種沒有歷史前提的事物之間的外部關系。批判現實主義則是歷史無關的,具有自然主義(科學主義)的性質,它主張內部和外部可以直接應用而與主體和客體無關。

(三)整體性和多樣性

歷史唯物主義從整體上來認識世界,整體的組成部分憑借其與整體的關系才成其為部分。整體性就是應對處于變動中的“離心力”關系的問題,即部分和整體之間的張力不斷重復出現。因此,通過一個整體的整合的力來緩解離心力,整體以其自身具體的形式而不是以其組成部分的形式而變化。批判現實主義對世界的看法是本質上的多元論,也可表示為分化的或多樣性的:由眾多關系的結構所組成,每種結構都反映組成它的要素之間獨特的因果特征,并且這些關系可能包括偶然關系。例如,將勞動分工視為具有因果聯系的獨立結構,并有別于資本分工。在歷史唯物主義中探討整體性有兩個限定性條件。第一點,這并不意味著對世界的決定論的理解。未來仍然是開放的也是無法預測的,不同的部分可以并能夠以相對獨立的方式發展,但僅是“相對地”。整體化的沖動,一致的必要性,或稱之為“社會秩序”,起源于生產,一切都開始并歸結于生產,并且生產始終是社會的生產。在資本中,產生的必要性表現為積累的必要性。整體性的不同部分都是生產的條件或關系。同時,整體性不是靜態的,而總是在整體化的過程中不斷變化。發展的自主性產生了矛盾,這些矛盾又可能產生新的機會。第二點,這是一個集合的整體,不僅是與生產有關的整體性,而且是關于生產參與者的具體活動的整體性。生產的參與者帶來了整體的連貫性并重塑整體性,同時整體性又重塑了參與者。例如,人們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時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一種歷史活動,即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這種生產方式不僅應當從它是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這方面來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表現他們生活的一定形式和一定的生活方式。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人們生產了自己的世界:不僅包括他們的生活資料和生產這些生活資料的手段,也包括他們的社會關系、文化、政治等等。將世界當作一個整體是把生產及其客觀條件、物質和社會、政治、話語權、空間等都看作是生產的瞬間,如同馬克思所指明的,并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的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些條件都被視為獨立的、物化的、有著自身的邏輯,以自己的方式發展。

(四)矛盾和變化

批判現實主義認可變化的世界。沒有變化,它的系統開放性的概念,它對人性的批判,都將變得毫無意義。然而,它無法解釋變化產生的原因。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矛盾產生變化,矛盾的概念在空間經濟研究中也很突出。歷史唯物主義中矛盾概念的核心是對立統一:生產性的個人,或社會意義上的、不能簡化掉社會關系的個體與生產條件的對立統一。生產條件可能促進、破壞或抑制生產活動,通過生產條件(制度,技術等)的變化來緩解矛盾,使生產進一步發展,但是,新的生產障礙會不斷產生。例如,社會勞動分工的發展、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國家形式的出現,都是以剩余產品的生產為前提并促進了剩余的擴張。但是,社會勞動分工的不同部分逐漸產生獨立的運動形式,可以抑制甚至破壞生產。資本主義中的直接生產者將貨幣工資作為其生產的必要條件,且是外在的條件,或“外部必然性”。這種外在性有一個歷史過程,即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形態中的“自然統一”,在那里勞動者將他的客觀條件看成屬于他的,作為他的“無機的身體”,這些關系的瓦解讓位于資本和勞動的對立統一:勞動力和生產手段被生產關系用貨幣財富聯結起來。勞動通過工資工作有效地實現了自身的再生產。然而,資本也自我驅動去再生產自身,隨后產生工資下行壓力以及機器對工人的替代,工人自我生產的能力被削弱。在歷史上,這是勞工運動的發展、抵抗工資削減和推動建立福利國家的原因,即矛盾的產生與緩解。與此同時,資本再生產的必要條件是勞動力。如果將勞動力逐出勞動過程,也就排除了能夠產生比成本更多的價值因而能夠產生資本家的利潤的生產條件之一。這反過來,迫使資本需要緩和由其優勢(包括其向任何空間的擴展)所造成的矛盾。“緩和”但不能克服,“不能因為資本把每一個這樣的界限都當作限制,因而在觀念上超越它,所以就得出結論說,資本已在實際上克服了它,并且,因為每一個這樣的限制都是同資本的使命相矛盾的,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是在矛盾中運動的,這些矛盾不斷地被克服,但又不斷地產生出來”。批判現實主義承認變化,但沒有矛盾的概念。它是在二元論下的對立統一,如個人與社會、文化和經濟、經濟和政治等,其目標是彌合它們的差異并探索、定義、闡述它們組成二元論的兩部分之間的互相依賴關系。用批判現實主義的術語來講,就是探討它們是如何內在聯系起來的:在脫離獨立的因果力量的條件下,它們如何能夠被歸入單一的結構。“文化與經濟的辯證法”的研究就是一例。然而,它缺乏對這種二元論的歷史、先決條件的考察。

(五)因果關系

歷史唯物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的因果關系概念非常相似。它們反對原子論式的因果概念,即原因定量地影響結果而不改變對象或結果的性質,都堅持因果關系的行為理論,即變化因人們的行為而發生。兩者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批判現實主義的因果關系中,根本的真實性和經驗世界被區分開來,它從關系結構及其運行的偶然環境中來闡明經驗現實。應該指出,這完全符合上述批判現實主義所闡釋的內部和外部關系之間的區別。歷史唯物主義也認為世界具有層次性,但不是經驗和實在之間的區別,而是形式和內容或馬克思多次描述的表象和實在、形式和本質、表象和本質以及表現形式和隱含聯系之間的區別。雖然表象和實在可能讓人聯想到批判現實主義的經驗和實在之間的區別,但是馬克思說的卻是完全不同。他的“表象”是指意識形態的形式,與批判現實主義的“經驗”的形式不同,是根植于占主導地位的、歷史的、社會的生產關系,它們是“實在”的形式,雖然有時是虛幻的形式。如果表象顛倒了我們生活的世界,這僅僅是因為起作用的社會關系本身已經顛倒。例如,工資形式掩蓋了勞動者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之間的矛盾。聯系到內部和外部關系,那么,外部關系是表象,是內部關系這個實在的歷史發展結果。這種表象被理解為生產的社會條件和所有生產關系的物化自然。事物有自己的歷史軌跡,因此,正如馬克思敏銳指出的,成為彼此矛盾的一部分,這種矛盾導致人們不斷重申生產的中心性,在資本主義的情況下,就是以積累為中心。表象還包括國家、家庭、空間、文化和勞動分工等,它們通過前面提到的批判現實主義的經驗主義的抽象得以再現。批判現實主義將低層次的抽象而產生的表象作為關系的構建物。批判現實主義對因果關系的解釋遵循如下思路:首先,揭示以社會關系的結構為形式的實在,這種實在需要特定的因果關系性質,并且是經驗世界的必要條件;然后指出它與偶然條件的結合是如何作為觀察事物的起點。例如,DoreenMassey對企業的新的勞動空間分工及其特定的地理表現之間關系的分析。換句話說,人們需要運用前面所述的經驗主義抽象方式,抽象出關系結構,以便從表象返回到實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解釋認為,確實可能從一些經驗的形式開始,如同在批判現實主義中一樣,例如對地域發展不平衡或城市形式變化的研究。但是,這必須被置于資本和它的生產關系的矛盾發展中來考慮。批判現實主義分析中被認為是偶然的條件現在表現為構成一個矛盾整體的條件,這個矛盾將要被調動起來、再利用和改造,以便消除積累過程中的障礙。看似偶然的條件得到改造和重新組合成新的關系,以便能夠使單個資本或資本整體來應付它們所面臨的挑戰。

篇(2)

(一)產品市場1.供給假定本國是一小國開放經濟,本國有m+1個生產部門,生產m+1種可貿易產品,以第1種產品X0為計價單位,產品X0僅使用勞動要素以規模收益不變技術進行生產,投入產出系數是1。勞動供給足夠保證產品X0的供給,勞動力在本國可以自由流動但是不能跨國界流動。

(二)政治市場貿易政策的制定過程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給定其他利益集團的捐獻計劃和政策的預期決策規則,每個利益集團決定對每個投票人的捐資額度,以最大化集團成員的聯合福利;第二階段,根據利益集團的捐獻額,投票人按多數制進行投票以最大化捐獻額和社會福利的加權值。接下來,我們將通過逆向歸納法求解均衡貿易政策。

二、結論

篇(3)

要運用經濟生活中實際事例進《政治經濟學》中的基礎理論進行說明分析。比如在《政治經濟學》中講到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融貨幣量,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隨之上漲,這種現象就是通貨膨脹。所以,講到通貨膨脹時,可以以案例進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治療通貨膨脹,比如我國九十年代的通貨膨脹,我們國家是如何應對的。還有在面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們國家在2008年“四萬億”的刺激經濟政策,有無通貨膨脹的影響。再比如《政治經濟學》中講到貨幣的職能時的世界貨幣時,美元作為世界上大多數商品交易時結算貨幣,可以聯系到美元與歐元、日元以及人民幣之爭,可以聯系到如果觸及美國的美元利益時,美國有什么對策,這就是“貨幣戰爭”,可以舉例對“貨幣戰爭”時行分析說明美國是如何維護美元世界貨幣的利益的。這樣舉例對《政治經濟學》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

2)布置任務進行學習。

課堂的學習時間畢竟有限,學生很難在課堂45分鐘學習到更有用、更多的知識,所以,教師應該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習在課后進行學習。老師可以聯系基礎理論的講解,案例的運用,所涉及的書籍,推薦給學生在課后自行學習。比如可以推薦《貨幣戰爭》、《激蕩三十年》、《金融的邏輯》以及《時寒冰說,經濟在棋局,我們怎么辦》等書籍,要求學生讀一本書,然后上交讀后感,理論和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能力都大大提高。還有就是教師編制《政治經濟學》的章節練習冊,要求學生每學習完一章后,要做完一章的練習,并且要上交給教師進行批閱,這樣,學生學習的緊迫感就增加。

篇(4)

(2)滿足需要原則。在政治經濟學中,“需要”(need或want)和“需求”(demand)有重要區別。“需要”通常是指人的生存和發展對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客觀要求。馬克思在分析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構成時指出,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活資料的價值表示的,而勞動者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構成具有層次性,包括勞動者自己和家屬所需要的“生存資料”,如衣、食、住、行等,也包括教育、文化、健康保健等“發展資料”。因此,“需要”是以使用價值來衡量的。而“需求”概念則不同,它用以描述市場中的交換行為,只要有貨幣、有購買力,就形成“需求”,“需求”是從價值實現角度分析的。“需求”不一定是客觀“需要”,比如市場上有1萬套商品房,從客觀需要即使用價值角度來說,可以滿足1萬個家庭的需要,但也許由于房價過高,1000個家庭購買了這1萬套商品房,從市場的角度看,商品房的價值得到了實現,也就形成了市場“需求”,但顯然這些買房者不是為了“需要”,而是為了資本的價值增殖,其后果必然是房價虛高,一方面是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房,另一方面是不需要房子的人囤積大量房源。類似的問題還存在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其他公共產品中。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表明,我們的生產是以“滿足需要”為根本目的的。當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還要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借助價值規律來滿足需要,但這不妨礙“滿足需要”理應成為指導我們各項經濟工作的重大原則。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說,化解產能過剩,可以以“滿足需要”為原則制定相應政策,比如化解商品房過剩,可以采取政府購買、百姓廉租的形式;化解鋼鐵、水泥等過剩,可以考慮增加基礎設施尤其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結構升級,可以考慮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差異性問題;等等。

(3)共享發展原則。共享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理念之一。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表明共享發展已經屬于社會制度深層內容。共享是政治經濟學追求的理念,這一理念與以勞動者為本理念一脈相承。馬克思在科學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運動規律基礎上,指出了共享是未來社會的重要制度特征。我們黨從強調“共同富裕”到強調“共享發展”,在理念上是一個新發展。共同富裕的實現途徑強調先富帶動后富,這在一定歷史時期有其必然性,但今天,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新階段,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有了較好的經濟實力,強調“共享發展”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增強發展動力,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提到共享發展,人們往往想到勞動成果分配方面的問題。其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共享發展包含的內容很豐富,從微觀領域看,企業層面的共享既包括分配領域的共享,如提高工資,也包括生產領域的共享,如勞動條件、勞動資料、勞動保護、勞動管理等。在宏觀領域,不僅包括基礎設施、公共資源的共享,還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共享;在消費層次上,不僅包括生存資料的共享,還包括發展資料的共享等。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言,共享發展意味著在微觀企業領域,不能一味把降低工人工資作為提高企業效率的口實。影響企業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術高低、生產資料的性能好壞、企業管理的先進與否、工人積極性創造性的高低等。盡管政治經濟學認為新創造的價值是V+M,二者之間存在此消彼漲的關系,降低工資就可以提高利潤。這是一種靜態認識,馬克思這一公式揭示了勞資之間的對立關系。但利潤和工資之間的關系要復雜得多,因此不能用線性思維套用馬克思這一思想,認為降低工資就能提高利潤,即提高企業效益。

篇(5)

[1]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第十二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魯友章,李宗正.經濟學說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埃里克·羅爾.經濟思想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4]胡寄窗等.西方經濟學說史[M].上海: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1.

[5]張守一.對規范經濟學與實證經濟學的評論[J].經濟學動態,2009(9).

[6]張守一.經濟學拳擊:凱恩斯VS弗里德曼[J].當代財經,2009(6).

[7]劉彤.微觀經濟學理論對宏觀問題的解釋[J].經濟研究導刊,2013(35).

經濟學論文參考文獻:

[1]左金隆:諾斯制度變遷理論方法論探析[J].經濟經緯,2005年第6期

[2]龔唯平:新制度經濟學究竟“新”在哪里[J].學術研究,2003年第1期

[3]道格拉斯·C·諾斯:新制度經濟學及其發展[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年第5期

[4]陸家騮:經濟學與經濟學范式轉換[J].哲學研究,1999年第3期

[5]科斯:社會成本問題[A],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中譯本)[C].上海,三聯書店,1994

[6]周海歐.經濟增長、交易費用與制度變遷的一個形式化分析框架——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貢獻[J].當代財經,2013,15(05):5-14.

[7]蔣志勇.城市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演進與發展關系研究——基于新興古典經濟學分工和城市化理論的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5,12(01):1-3.

[8]李颋.基于新興古典經濟學的分工理論述評[J].蘭州學刊,2010,24(03):66-70.

經濟學論文參考文獻:

[1]李繼詳.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辨析[J].江漢論壇.2000,(05).

[2]余斌.“第二屆全國現代政治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創新研討會[J].研究.2009(08).

[3]程恩富.王朝科.用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引領應用經濟學創新[J].教學與研究,2010(02).

[4]劉漢林.從經濟學的分類看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之間的關系[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篇(6)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中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政府的行政審批制度仍然存在;而且,市場化改革之后的政府行政審批制度,與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審批制度保持了相當大的連續性。以新建企業為例,目前新建企業所需行政審批事項與程序,盡管比計劃經濟時期有所減少,但基本框架幾乎未發生變化(李郁芳,2001)。事實上,行政審批本身就是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條件之一。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政府主導的強制性制度變遷,政府在催生市場、掃除市場化改革障礙方面的作用無可替代。有學者認為,“特許式改革”是廣東市場化改革的特點。事實上,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指導思想下,“特許式改革”貫穿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各個方面。事情常常是這樣進行的:先由企業或改革項目的實施者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再由地方政府向上一級政府及中央有關部門申請,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層層審批、特許后方可實施某項改革。這種以行政手段強制性推動改革的方式,客觀上必然強化政府的審批制度,使大量本應由市場本身實現誘致性制度變遷的過程,如企業上市、市場準入等,需要通過層層的政府審查、批準程序方可實現。這樣,在經濟轉軌過程中,政府的行政審批制度在形式上發生了變化,由計劃經濟時期直接指揮微觀經濟活動,轉變為目前通過審批標準來控制微觀經濟運行中的融資、市場準入等關鍵性環節;然而,政府行政審批的實質仍與計劃經濟時期一樣,是政府企圖控制微觀經濟領域資源配置的工具。

我國脫胎于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審批制度,與西方國家的行政審批制度有本質區別。西方國家的行政審批制度,其目的是彌補市場失靈,保護市場機制;而我國的行政審批制度,其功能卻是保持政府在微觀經濟領域資源配置的權力。換句話說,我國政府行政審批制度的起源,應被理解為保持政府的微觀資源配置職能,不需要尋找“市場失靈”或“帕累托最優”方面的原因。二者在性質上的區別可以歸結為行政審批制度“為誰服務”的問題。西方國家的行政審批制度是政府為市場服務的工具;而我國的行政審批制度則是使市場機制服從政府意圖的工具。

可見,我國的政府行政審批制度還帶有計劃經濟的烙印。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與政府的公共選擇有關。具體說,目前在我國政府的公共選擇規則方面,有三個問題使當前的政府行政審批制度長期延續:

1.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的利益結構。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在行政領域或“政治市場”上,“個人是嚴格按經濟人的方式行動的……當人們改變角色(即從市場交易主體變為公共選擇主體——引者)時,并沒有變為圣人”。(注:布坎南.自由、市場與國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9,347。)也就是說,政府并不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而是獨立的利益主體。在我國的行政審批制度下,政府部門在履行管理職責時可以運用行政權力收取各種管理費用,并與本部門的收入和個人利益發生了聯系。這就在客觀上推動行政機關和公職人員謀求更多收費項目,獲取更多審批權力。正由于政府官員的利益結果與審批所帶來的收益有關,行政審批由政府的監督、管理職能演變為政府官員追求本部門利益以及個人獎金或福利的行為,形成政府本身不愿放棄行政審批的局面。如不久前廣州市清理出的1050項審批項目中,各部門自報要求保留的有949項,占90.4%,自報取消審批的只有10項,僅占0.95%(注:李郁芳.關于政府審批制度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4):197-208。)。

2.政府規模膨脹。公共選擇學派認為,由于政府官員的名譽、地位、權利、酬金經營與其所在的政府機構的規模大小成正比,因此政府官員必然千方百計地擴大政府機構,爭取更多的職能和預算。這就在兩方面要求行政審批的加強:第一,膨脹的政府規模需要更多的行政開支,在現有“吃飯財政”的狀況下,財政難以滿足政府機構膨脹的要求,導致相當多的地方政府因財政困難而發不出工資,迫使國家不得不默認行政機構審批收費。第二,擴大政府規模必然要求為新增加的公職人員提供工作機會,擴充政府行政審批項目是“因人設事”的簡便辦法。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規模持續膨脹,從1979年的505萬人增長至2001年的1104萬人,在國有單位職工總數中的比例由1979年的5.8%增至2001的14.0%(注:參見,中國統計年鑒(200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對政府的行政審批造成較大剛性壓力。

3.政府官員的“設租”和“尋租”。如果說審批收費還是政府官員以合法的理由獲取個人利益,那么“設租”就是以非法方式獲得個人利益了。尋租理論中的租金是指一種由政府官員帶來的非生產性收益,它的存在必然刺激人們“尋求租金”,就像利潤的存在刺激人們“尋求利潤”一樣。政府通過行政審批制度在許多領域制造了壟斷租金(即“設租”),而那些企圖進入這些產業獲取壟斷租金的人會通過游說、賄賂、雇傭官員的親屬等方式去討好、接近官員,以便通過行政審批獲取租金。在這里,行政審批變成了權錢交易的工具,而那些有行政審批權力的政府崗位則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肥缺和爭奪對象。這同樣使行政審批制度形成長期持續的剛性。

可見,我國的行政審批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政府官員出于個人利益而選擇的控制微觀經濟資源配置的工具。政府行政審批的這種性質,產生了與西方國家行政審批制不同的政策后果。如在產業準入問題上,我國的行政審批缺席為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進入某產業制造了障礙;而西方國家的行政審批制度卻是要取消或削弱進入障礙。當然,在西方管制理論中也有關于利用進入限制來防止新企業的“過度進入”而引起“過度競爭”的討論,但這種討論的目的同樣也是要弄清“過度進入”是否會偏離帕累托最優,與我國行政審批制度企圖控制市場機制的精神實質是不一致的。

二、政府行政審批制度的逆向選擇效應

我國的政府行政審批制,阻礙了企業的產業進入,這種阻礙是通過逆向選擇實現的。政府行政審批制的逆向選擇效應,與常規的逆向選擇有區別。常規的逆向選擇,主要特點是當事人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迫使信息劣勢方對信息優勢方采取一個武斷的評價標準,低于此標準即停止交易;這使得高于此標準的信息優勢方因不合算而退出交易,從而形成類似于“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選擇效應。而對于政府行政審批制,即使政府審批部門與申請進入市場的企業之間是信息對稱的,同樣會出現逆向選擇現象。產生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是,政府官員為尋求審批收費、租金等自身利益,無論政企之間是否存在信息不對稱,也必須為企業制定一個武斷的審批標準,以便從企業那里獲得符合自己要求的收益,這就將產生阻礙企業進入市場的逆向選擇效應。下面我們利用信息經濟學根據具體說明這一問題。

假定存在欲進入市場A的企業i,它預期進入市場后將獲得利潤R;但如果企業i選擇進入其他市場,可獲得平均利潤S,即企業i進入市場A的機會成本是S。假定S是一個常數且R>S,即企業i進入市場A后將獲得高于平均利潤的利潤率。這一假定意味著,由于政府通過行政審批對市場A的進入管制,使市場A出現了高于平均利潤的壟斷租金R—S,吸引新企業進入該市場。但企圖進入該市場的企業未必就能夠得到壟斷租金R—S,因為企業i在進入市場時必須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審批,這種行政審批將使企業i的成本增加W個單位,增加的成本包括三個方面:政府審批機構的收費;因行政審批而耗費的時間;尋租過程中的成本。由于這些成本純粹是在進入過程中遭遇行政審批而產生的,因此可視為進入成本。政府審批機構為了自身利益,將選擇一個符合自己收益的審批標準,這個標準將使企業i付出進入成本W。在這種情況下,企業i是否選擇進入市場A,將取決于R—S是否大于W,即進入市場后獲得的壟斷租金是否足以抵償進入成本而有余;如果R—S<W,則企業i選擇不進入;如果R—S>W,則企業i選擇進入。

不過,除上述壟斷租金、機會成本和進入成本因素外,企業i是否進入市場A,還需要考慮企業進入市場后成功的概率。如果成功概率過低,則企業將無法獲得足夠的壟斷租金甚至虧損,它還是要選擇不進入。而成功的概率則與企業的預期收益R有關,因為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是,高收益的項目蘊含著高風險(即低成功概率)。假定企業i存在連續多個投資項目,每個投資項目有兩種可能的結果:成功或失敗;成功的項目產生收益

從(4)式可以看出,政府的行政審批標準越高,企業i的進入成本越高,則企業i所選擇的投資項目的平均成功概率越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隨著政府行政審批標準的提高,企業要進入市場將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審批收費和尋租成本,耗費更多的時間,這就要求企業在進入市場后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或壟斷租金來加以補償。也就是說,只有那些擁有高收益項目的企業才會進入市場。只有低收益項目的企業,隨著行政審批標準的提高,將因為不合算而逐漸被淘汰出局,放棄進入市場的嘗試。但在市場經濟中,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和較低的成功概率。行政審批標準的提高,實際效果將是越來越多的低風險企業選擇不進入市場,而越來越多的高風險企業選擇進入市場,從而企業投資項目的平均成功概率將因此而逐步下降。這就是的形成機制。可見,政府的行政審批標準在這里導致了“高風險的企業驅逐低風險的企業”,因此具有逆向選擇效應。在這種體制下,優質企業有可能因為進入成本過高而不愿再與審批部門糾纏,放棄進入市場的努力;而只有那些擁有高風險項目的劣質企業才舍得花功夫和成本繼續向行政審批部門“公關”。顯然,政府行政審批制的這種效應,在提高了企業進入市場的難度的同時,也使進入市場的企業的質量發生了下降。從長期來看,這是極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做法。

三、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要解決企業產業準入問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是必要的。市場經濟中的市場失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管制,即政府的行政審批制是不可缺少的。問題是我們目前的行政審批制不僅沒有彌補市場失靈,反而在制造市場失靈,亟需通過改革,使其由政府控制微觀經濟資源配置的工具轉為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工具。在這方面,西方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可以效仿的藍本。但是,在目前政府行政審批制長期持續的深層次原因尚未解決的情況下,直接照搬西方的經驗不現實。目前要改革行政審批制,實際上需要對政府本身進行改革。

1.重塑政府機構及官員的利益結構。據施蒂格勒對美國管制收費的研究,1969年美國的反托拉斯司、國家勞工關系委員會、關稅委員會等基本不收費,其他管制機構的收費也很低,僅占總開支的0.022%—0.229%不等。這些費用只能彌補一些變動成本和手續費,政府官員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財政撥款。這種利益結構足以保證官員不把審批收費作為“創收”的目的。因此,改革行政審批制實際上就是官員的利益結構的改革。政府官員的收入只能來源于財政撥款,不能與審批收費掛鉤。如果做到這一點,就可大大消除審批項目的沖動。這就要求通過財政撥款適當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收入水平。

2.縮減政府規模。如果政府規模持續膨脹,財政開支就難以滿足提高政府官員收入水平的需要,“因人設事”的現象也難以避免。如果僅僅取消審批事項,而機構和人員編制不作相應調整,行政審批制早晚會卷土重來。所以,縮減政府規模也是改革行政審批制的一個必要條件。目前我國的困難是事業單位規模、人員膨脹,占用的財政開支過多,使財政缺乏提高政府官員收入水平的能力。這就形成了一個鏈條:要改革行政審批制,需要縮減政府規模,而后者又要求縮減事業單位規模,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市場化改革。

3.建立制約政府行為的力量。改革政府行政審批制度,說到底是要約束政府行為。但由于政府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強制力和內在的擴張沖動,只靠政府自身改革難以奏效,前述廣州市的審批項目改革就是例證。所以,改革行政審批制還需要建立外部的制約機制,即建立超越于市場和政府之上的力量。這就是法治。只有把政府行政審批制納入法治的軌道,真正做到依法審批,才能從根本上控制和遏止行政審批項目的擴張。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實現政府行政審批的法制化,進而為實現法治社會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丹尼爾·史坦博.管制與市場[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李郁芳.關于政府審批制度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4):197—208。

[3]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BAUMOL,W.J.,ANDR.D.WILLIG.Fixedcosts.SunkCost,EntryBarriersand

篇(7)

目前,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經常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學生形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思維定式,很難主動學習,也不能拓寬知識面,更不能創造創新性學習。盡管多媒體教學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廣為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教學方式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在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從而忽略教材使用,造成一些課程內容不能深化教學。畢竟,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學工具,只是教學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教材。而且由于師生之間主要通過多媒體形式展開教學活動,使得師生之間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課件而不是教材,彼此間的交流和互動逐步減少。學生大多不認真讀教材,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往往止于表面,缺乏深入。此外,部分教師備課不充分,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授課形式單一,教師講課缺乏主動性、積極性,也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經過多年的學習,大學生群體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獨立的思考能力,他們渴望在更高層次水平上學習,而不是簡單地學習教材中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在教學中注重內容傳授的全面和準確,更要適度增加內容深度和廣度,特別是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對現實問題的分析能力。顯然,現有的教學模式還不能充分滿足,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二)學生學習熱情不高

由于在高中學習階段,大部分學生尤其是文科學生對于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已經有所了解,又因為在高中階段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是作為政治課的一部分內容來講授的,這使得學生們誤認為政治經濟學是一門政治課程,造成對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忽視甚至于輕視這門課程的學習。而目前,大學的本科教學無論是思想教育的公共課還是經濟類專業課中又再次講授政治經濟學理論,與高中相比,這種重復教學內容也會導致學生厭學,積極性不高。同時,政治經濟學本身理論性較強,一些理論觀點、基本概念和分析過程又比較抽象和晦澀難懂,從而也使得學生對這一理論不夠重視,認為其只是抽象的理論,和現實世界相距太遠,更缺乏實用性,對其就業沒有直接的幫助。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西方經濟學已經成為“顯學”,大量的西方經濟課程和教材引進到課堂教學,相關的課程被大量開設,課時量也相應增加,而政治經濟學教學課時卻不斷被擠壓,面臨日益減少的局面。由此可見,西方經濟學的大行其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沖擊政治經濟學教學,使得政治經濟學課程地位日益邊緣化和不被重視,這也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時間投入。以上的各種原因使得大學生消極對待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直接導致學生上課出勤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只是應付考試,教學效果差。

二、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路徑

基于上述政治經濟學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應當優化教材的知識結構,持續更新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理論成果引入日常教學中,除此之外,還需要轉變大學生對于政治經濟學課程的錯誤認識,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創造性思維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優化教材知識結構,更新教學內容

馬克思經濟學是科學的理論,它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其本質分析,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機制的深刻理解,都已為實踐所證實。當然,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馬克思經濟學也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也要與時俱進。其體系、內容和結構也要隨著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而調整和優化,在教學中應強調反映資本主義生產實質及其發展規律的重點內容,突出經濟學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講授;加強對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內容和運行機制講解,并將其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既要突出二者相同之處,也要強調二者的差異。既要分析市場經濟一般規律和特征,也要剖析市場經濟運行的特殊性,注重市場經濟一般性和特殊性關系。經濟學是不斷發展的科學體系,因此,必須吸收理論研究最新成果,在堅持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同時,通過不斷引入經濟理論研究的新觀點、新思想來豐富教學內容,特別要借鑒吸收西方當代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以加強其對現實問題的闡釋力。持續地更新教學內容,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能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政治經濟學的學習意義

首先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理解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內容、研究重點、理論意義以及對經濟建設實踐的指導作用。要讓學生認識到,盡管社會時代在變遷,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點、本質沒有改變,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基本規律沒有改變,反映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條件和內在要求沒有改變,因此,經濟學的理論內容分析并沒有過時,相反,這一理論卻有強大的生命力。要通過大量事例實例來論證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力和解釋力,以消除大學生對政治經濟學的錯誤認識和偏見,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必須強調,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分析是科學的,也是經得起推敲的。同樣,這些基本理論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也具有指導意義。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具有同等學術地位和價值,也能指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市場化改革。

(三)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加強創新思維訓練

要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造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主動深入思考,將所學理論用以分析和解釋現實問題,就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1.大量運用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的優點在于將理論聯系實際,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要多舉現實生活的實例來說明和闡述馬克思經濟學中的抽象概念和抽象理論。通過案例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思辨能力,提高實際問題分析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在案例教學中要更多地激發學生的思考主動性,教師不能僅僅利用理論解釋所列舉的案例,而是要引導啟發學生發散思考、深入思考。

2.善于啟發教學。

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而學生是主體,因此,要充分引導和發揮學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所學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需要靈活設置多種問題或疑問,以吸引學生思考和回答。

3.討論式教學。

這一教學方法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要提倡學生多多思考和多多發問,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甚至否定經濟學中的部分觀點和思想,發表和闡述自己的不同見解,以發散思維、創新思維來思考現有理論的優點與不足。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寬容的態度,要努力保護和鼓勵發表不同意見的學生積極性,借此來啟發和調動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積極思考和善于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們的主動思考習慣就會養成。

4.社會實踐教學。

經濟學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將課堂所學理論用以指導社會實踐活動,以豐富課堂教學效果,增加課程吸引力。如通過到企業學習參觀、利用假期參加社會生產實踐等形式來體驗經濟學理論的現實解釋力。

篇(8)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經濟理論的教學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學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場經濟的西方經濟學成為高校學生學習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學在內容和形式上創新不足,這需要我們理論工作者長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時,我們也應糾正對西方經濟學“一邊倒”,排斥經濟學的錯誤傾向。

為了在經濟理論教學中堅持,我于2007年編寫了一本頗具特色的高職高專教材《經濟學原理》(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試圖在宣傳經濟學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嘗試向各位同行匯報經濟學論文,以求得到指點。

一、增加了以《資本論》原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學內容

當前我國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經濟學理論教學,只開設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基礎課程,不開設政治經濟學課程,而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基礎)課程使用的絕大多數教材,其內容全是西方經濟學。這樣,高職高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只學習西方經濟學,學不到經濟學。我認為這是不妥當的。把西方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基礎》)教材的全部內容,會使教材內容與課程名稱不相符。經濟學不等于西方經濟學。在經濟類的課程中,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基礎)和西方經濟學是兩種不同的課程,其內容不應該相同。經濟學原理應該包括比西方經濟學更多的內容。尤其是在我國,經濟學應是經濟類大學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在不開設政治經濟學課程的院校,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基礎)課程不應缺少經濟學的內容。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基礎)課程包括經濟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編寫的《經濟學原理》有意在改變這種不正常狀況方面作些嘗試。本教材既以西方經濟學的資源配置理論為主要內容,又包括了以《資本論》原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學有關理論(特別是經濟制度理論和價值理論)。在本教材中,經濟學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節(經濟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價值);其他章節也有經濟學的內容。

本教材不是把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作簡單的拼湊,而是盡量進行有機的結合經濟學論文,避免出現理論上的矛盾,堅持經濟理論的科學性。例如:用價值規律來解釋均衡價格;歸納了“資本”的五種含義;以《資本論》中的利息理論為基礎來解釋利息的產生;用貨幣流通規律來解釋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用生產力發展來解釋政府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體內容上的改進

把以《資本論》原理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學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體內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會人”范疇(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資源配置(第一節)和經濟制度(第二節)兩部分。在經濟制度部分提出了與資源配置部分的“經濟人”相對應的“社會人”范疇。本教材講的“社會人”,不是美國行為科學家梅奧提出的管理學的“社會人”范疇,而是研究制度的“社會人”范疇。本教材按照的觀點,給“社會人”下了定義:“所謂社會人,就是與社會相聯系,受社會影響和制約的經濟主體。”同時指出:“研究經濟問題,特別是研究經濟制度,必須以社會人為前提。不研究經濟主體的社會關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經濟現象的本質。”

2.狹義的生產關系和廣義的生產關系(第一章)。本教材從狹義和廣義來介紹生產關系范疇,提出:“講生產關系,一般是指生產資料所有制,可以說,這是狹義的生產關系。從廣義來說,除了生產資料所有制這個最重要的內容,生產關系還有其他方面的內容,如市場交換關系、企業治理關系等。”同時還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與市場交換關系、企業治理關系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作了說明。

3.制度變遷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僅講了制度變遷的直接原因經濟學論文,還講了制度變遷的根本原因,而且運用觀點來解釋,指出:“制度變遷的根本原因、根本動力,就是生產力的發展。”

4.供求決定價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教導學生這樣的觀點:供求只是影響價格,不能決定價格。其實,這種觀點既與現實不符,又與經典作家的觀點不符。本教材引用馬克思的原話,對供求決定價格的觀點作了明確的表述:“商品的價格是由什么決定的?它是由買者和賣者之間的競爭即需求和供給的關系決定的。”①

5.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時作了這樣的表述和說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場條件下,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生產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會生產某種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的平均數。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既包括勞動者在生產中平均耗費的勞動時間,又包括正常使用生產資料所平均耗費的生產資料中已凝結的勞動時間,這兩種不同的平均勞動時間分別決定了商品的新價值和舊價值。”與流行的說法相比較,本教材增加了兩個新摘要勞動時間的一個構成部分,它決定商品的舊價值,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頁中提到過的。

6.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含義(第三章)。本教材用勞動的智力成分來解釋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教材中指出:真正決定人類勞動本質的東西是智力勞動②;智力勞動的含量決定了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區別,決定了各種復雜勞動的復雜程度的不同。

7.用價值規律解釋均衡價格(第三章)。在我國流行的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價值規律和均衡價格是脫節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不講均衡價格經濟學論文,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不講價值規律。本教材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用價值規律解釋均衡價格。教材寫道:“價格趨向均衡價格變動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只有按照代表價值量的均衡價格進行商品交換,才能實現買賣雙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說,價值體現了利益的平衡。而在價格偏離均衡價格的時候,買賣雙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這時,為了經濟利益而開展的競爭就會引起供求變化,從而導致價格回到代表價值量并體現利益平衡的均衡價格上來。……價值有一種力量,把價格拉向代表價值的均衡價格,這就是價格變動的必然趨勢。”

8.收入的來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堅持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專講收入分配的第七章開始時就指出:“各種形式的收入都是勞動創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決于生產條件,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現實社會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數同類教材都沒寫“各種形式的收入都是勞動創造的”這個的結論。

9.資本的含義(第七章)。學生們會接觸到不少“資本”概念,如“資本家”、“資本主義”“國有資本”、“資本金”、“資本與負債”、“資本品”、“資本市場”等,可能會對“資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應如何解釋資本的含義?本教材的解釋是:在經濟學中,“資本”是個多義詞。它在不同的場合使用時,表示的含義是不相同的。資本的含義主要有以下幾種:①資本是靠剝削雇傭勞動而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體現著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的生產關系。②資本是能夠帶來價值增殖額的價值。③資本是企業中屬于所有者的價值。④資本是被生產出來又作為生產要素投入生產的物品。⑤資本是長期資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講述利息存在原因時,分別對資本主義利息和社會主義利息進行分析經濟學論文,沒有從一般意義上來分析撇開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經濟學解釋利息存在的原因所運用的是“時差利息論”和“迂回生產論”,沒有講到本質上。本教材對利息存在原因的說明,以《資本論》中的利息理論為基礎,同時抽掉其中有關資本主義性質的內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資本具有價值增殖的本質屬性。”對此,從資本供給者和資本需求者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11.利潤產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沒有采用“利潤的來源”的提法,因為這提法容易造成誤解。在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一般講利潤有三個來源:創新、承擔風險和壟斷;而根據觀點,各種形式的收入都是勞動創造的,利潤也不例外。關于利潤產生的原因,我認為,承擔風險只是與創新活動相伴的一種行為,它本身不會產生出利潤。因此,本教材只講創新和壟斷這兩個原因,重點講述創新,分別敘述了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活動是如何產生出利潤的,由此得出結論:“創新利潤是由于創新活動使產品價格高于成本而產生的。”本教材重視企業家在創新中的作用經濟學論文,指出:“創新的關鍵人物是企業家。……企業家的創新勞動是高級的復雜勞動,在同樣時間內比普通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

12.用貨幣流通規律解釋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第十章)。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講貨幣流通規律一般是在關于貨幣職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貨膨脹理論部分。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的通貨膨脹理論一般不講貨幣流通規律。本教材把二者結合起來,用貨幣流通規律解釋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并用一個與貨幣流通規律有聯系的、表示貨幣供給量對通貨膨脹作用的總供求平衡公式來說明。這公式是:價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

13.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對宏觀調控的必要性作了較多的論述。教材中首先說明:“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各市場經濟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是因為市場經濟自身的缺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加劇。”通過分析這些矛盾,從四個方面說明宏觀調控的必要性:①生產社會化發展要求宏觀調控;②經濟穩定要求宏觀調控;③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宏觀調控;④社會穩定要求宏觀調控。在論述第一個必要性時指出:“生產社會化的發展與市場對宏觀經濟調節失效的矛盾,是現代市場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根本原因。”

14.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書在講述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時,只講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物質資本、科學技術四個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個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從根本上說,制度是通過影響人的經濟利益從而影響人的經濟行為來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發生作用的。”

注釋:

①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38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篇(9)

選擇能啟發學生思維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我們的大學教學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復習舊課,列出1、2、3幾個概念或問題,然后是導入新課,板書要講的章、節等內容,并在相當程度上很注意“板書”這一教學環節。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感到板書固然很重要,但也時常覺得普遍為大家所接受的條理清晰、重點難點突出的板書對大學生的思維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啟發思考作用的同時,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別是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中,許多概念、原理還沒等教師在黑板上寫完,學生馬上就會產生這樣的意識:高中時學過了,誰不知道。其后的教學活動我們可以想象會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從現實經濟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介紹、分析、講解,啟發、調動、吸引學生思考,并在學生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把他們原來有所接觸但實際并未掌握好的經典概念予以生動的解釋。在這個前提下再板書必要的綱目,我覺得比為板書而板書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篇(10)

一、關于使用價值統一度量可能性的爭論

長期以來,人們被使用價值復雜的表現形式所迷惑,看不到它們在深層次上的統一特性或通約性。許多人認為不同形式的使用價值之間沒有任何共同的東西,因而根本不可能進行統一度量。有人甚至聲稱自己用“邏輯論證的方法”在理論上完全否定了統一度量的可能性。

人們之所以會否定使用價值統一度量的可能性,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使用價值主體特性的不確定性。它是指事物對于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素質的使用主體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事物對于同一使用主體的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變化狀態也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的主體特性決定了任何事物的使用價值會隨著使用者素質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較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

2.使用價值客體特性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它是指不同品質特性的事物對于使用者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事物的品質特性是復雜多樣的,可以分別用物理的、化學的或數學的方法來描述和度量,如物體的幾何尺寸可用“米”來度量,質量可用“千克”來度量,化學能量可用“焦耳”來度量。

3.使用價值介體特性的可變換性。它是指事物對于不同的環境條件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對于同一環境條件下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區域內也將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的介體特性的可變換性,使事物的使用價值表現出較大的不確定性。

4.主觀使用價值與客觀使用價值的不同步性。它是指主觀使用價值總是或多或少地偏離客觀使用價值。主觀使用價值是客觀使用價值的主觀反映反映,其大小受個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響,必然會隨著人的欲望、感情和情緒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具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

事實上,使用價值的以上四種特性只能說明使用價值的復雜性,而不能說明使用價值不能進行統一度量。

二、使用價值判斷的客觀標準

評估事物價值的標準稱之為價值判斷標準。如果以主體的意識、欲望、感情和情緒等因素作為評估事物價值的標準,稱之為主觀價值判斷標準,它是客觀價值標準的主觀反映。然而,主觀價值判斷標準是否受一定客觀前提和基礎的制約?在主觀價值標準后面是否還存在一個決定它們的統一的、科學的、客觀的標準系統,即“標準的標準”?這個問題不僅是價值理論也是整個哲學中最困惑的問題之一。目前的價值理論存在三種主要錯誤傾向:①完全否定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②只承認主觀價值判斷標準,完全否認客觀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③雖然承認客觀價值判斷標準,但無法找出這個隱秘在深層的“標準的標準”,或不能完整地、準確地認識和掌握它。完全否定價值判斷標準的思想是一種價值虛無主義,它把價值現象看作是一種虛擬的東西,沒有實實在在的意義,它更看不到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數西方哲學家認為,人們的評價和價值判斷標準都超不出主體的意愿和觀念,此外并無客觀基礎。他們甚至通過“邏輯的論證”指出,一切評價標準的前提都是一個“應該怎樣”的主觀假定,它的終極前提也只能是這樣的假定,要想通過指出其客觀基礎來解決問題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羅素語),從而從根本上否認客觀價值判斷標準的存在。些學者認為,主觀價值判斷標準與客觀價值判斷標準是可以而且應該加以區分的。主觀價值判斷標準實際上只是主體頭腦和意識中的“應該”和“想要”;而客觀價值判斷標準則是主體的現實存在、結構及其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和能力,即主體真實的“需要“和“應該”,這個客觀的價值判斷標準以存在決定意識和實踐檢驗思想的方式,決定和制約著主觀價值判斷標準。然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客觀價值判斷標準,目前的理論界爭論甚多:有人認為“主體需要和外部現實是價值判斷標準的客觀基礎”,有人認為“主體的利益是價值判斷標準的客觀基礎”等等。事實證明,上述的“客觀標準”并不是最基礎的,那么,這個最基礎的客觀標準,即“標準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根據拙著《統一價值論》的“最大本質力法則”可知:人類主體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本質力,衡量任何事物對于人類主體的價值大小關鍵要看這一事物對于維持和發展人類主體的本質力所產生的影響程度。由此得出:

價值判斷的客觀標準:判斷任何事物對于主體價值的客觀標準是主體的本質力,對于個人來說就是個人勞動能力(即判斷事物對于個人的使用價值大小,要看該事物是否有利于維持和發展個人的勞動能力),對于集體來說就是集體生產力,對于社會來說就是社會生產力。

三、使用價值的統一度量

使用價值可分為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與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兩大類,每一類分別針對著不同的人類主體,服務于不同的客觀目的,因而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其中,生活資料是服務于個人消費過程的,其使用價值是以個人勞動能力為評價標準;生產資料是服務于集體的生產過程,其使用價值是以集體生產力為客觀評價標準。

1、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統一度量。由于擁有生產資料的個人稱為“單人集體”,而把它歸為集體的范疇,因此“純粹的個人”只與生活資料相結合,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只針對個人而言,只服務于個人的消費過程,以維持和發展個人的勞動能力。根據《統一價值論》,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首先通過消費過程轉化為人的勞動潛能,再在勞動過程轉化為勞動價值,構成個人的勞動能力,它對個人勞動能力的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勞動潛能的產生數量,即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取決于它在人的消費過程中所轉化的勞動潛能。人的勞動潛能可分為四個基本層次或基本類型: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自尊與人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其中,溫飽類勞動潛能可用標準食物所含的生物化學能來表現,后一類勞動潛能都可折算成一定數量的前一類勞動潛能,因此所有類型的勞動潛能均可折算成一定數量的溫飽類勞動潛能,因此所有類型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均可折算成一定數量的標準食物能量。由此得出:

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的度量法則: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取決于它的消費對于個人勞動能力的影響程度所等效的標準食物能量。

2、生產資料使用價值的統一度量。所有形式的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在生產過程中,它本身不會產生增值,在正常情況下,只能以折舊的形式逐漸地、分批地將其使用價值等量轉移到生產系統的產品之中。生產系統的產品可能是生產資料,也可能是生活資料,由于任何生產系統的最終目的在于直接或間接地生產更多更好的生活資料,因此任何生產資料使用價值最終都會轉移到生活資料使用價值之中,從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由此得出:

生產資料使用價值的度量法則: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取決于它在生產過程中以折舊的方式最終所轉移的生活資料的使用價值量。

四、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由于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可以折算成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而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又可以折算成一定數量的食物能量,因此食物能量可以成為使用價值的統一尺度。為了提高使用價值度量的精確性和客觀性,就必須增強這個統一尺度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確定性,就必須對它進行一系列的嚴格規定,以確定一個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在“負熵與價值”一節中提出了“標準有序化能量”的概念,主張采用一種標準化的食物作為有序化能量的基準尺度。由于廣義有序化能量(即價值)是以有序化能量為基礎的,而使用價值又是價值的基本形態,因此可以采用標準化的食物作為價值或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1、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食物能量):將特定的產地、品種、耕作方法、貯運方法、等條件規定的大米(或面粉),定義為使用價值度量的基準尺度。

為了提高使用價值度量的方便性、靈活性和適用性,還需對這一基準尺度進行必要的補充。

2、使用價值度量的第二基準尺度(貴金屬):由于某些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銀等)具有較穩定的物理與化學特性、較好的可分割性和易貯運性、較高的使用價值密度等優點,因此可作為使用價值的基準尺度的替代物,即“第二基準尺度”,來彌補基準尺度的不足。

3、使用價值度量的第三基準尺度(貨幣):符號的流通與運算要比實物的流通與運算方便得多,靈活得多,因此可以選取一個使用價值基準尺度的法定貨幣符號作為第三基準尺度,來代表使用價值的基準尺度或第二基準尺度,如人民幣元、日元、美元等。

4、絕對價值尺度:目前的經濟學理論存在一個重大的缺陷,除了普遍采用法定貨幣(如人民幣元、美元、日元等)和黃金等相對價值尺度以外,還沒有確立一個真正的“絕對價值尺度”,這個“絕對價值尺度”必須具有高度的客觀性、確定性、穩定性和精確性,既不會隨著社會歷史時期的變遷而改變,也不會隨著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環境的波動而轉移,更不會隨著各種經濟事物的興衰而動蕩。而解決這個問題,是經濟學的發展最終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不僅是經濟學也是所有社會科學走向自然科學化(即客觀化、嚴謹化和精確化)的必由之路。食物能量、貴金屬和貨幣都不是絕對價值尺度,電能由于具有應用廣泛性、生產規模性、高流通性、可轉化性、易分配性、可貯存性、價值穩定性等特點,最有希望發展成為絕對價值尺度,經濟學界最有希望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世界貨幣體系——世界元。

五、使用價值的分量

采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矛盾分析法來探索事物的使用價值,可以更深刻地發現其內部聯系。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一事物對于另一事物的影響同時存在兩個相互矛盾的內部因素,即一些內部因素起促進作用;另一些內部因素又起阻礙作用。根據這一觀點,事物在向主體的本質力提供動力的同時,又對主體的本質力產生一定的阻力,或者說主體在接受某些功能服務的同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或者需要耗散一定的功能特性。例如,生物為了從食物中獲取生物化學能,就必須花費一定的食物能量來維持運動系統、消化系統等組織與器官的工作。為此,可以把使用價值分解為兩個分量:功能價值與耗散價值,它們分別用于描述事物內部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對于使用價值的影響程度。

功能價值:事物內部所有積極因素對于主體本質力的影響程度稱為功能價值,用Qf來表示。

耗散價值:事物內部所有消極因素對于主體本質力的影響程度稱為耗散價值,用Qh來表示。

使用價值:事物的功能價值與耗散價值之差稱為該事物的使用價值,用Qu來表示,即

Qu=Qf-Qh(2-25)

使用價值反映了事物對主體本質力的絕對影響量,它已經扣除了本身的負面效應。由于耗散價值可以看作是負值的功能價值,因此使用價值可以看作是所有正負功能價值的代數和。

對使用價值進行分解后,人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有些事物對人的生存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價值為零。例如,水分、空氣、陽光等自然界的事物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但人類在吸收和利用它的過程中需要耗散另一部分功能價值,當事物的耗散價值等于功能價值時,其使用價值就變為零。根據“使用價值的邊際效用規律”,事物的功能價值隨著主體對它的消費速度的增長而下降,當消費速度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其功能價值趨近于耗散價值,該事物的使用價值就趨于零。由此得出“使用價值零值定理”。

使用價值零值定理:當事物的供給速度或消費速度足夠大(即不稀缺)時,該事物的使用價值趨于零。

根據該定理,一些不稀缺的自然資源由于其供給速度和消費速度很大,其使用價值必然為零。另一些稀缺的自然物之所以具有使用價值,是由于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斷挖掘出它的功能價值。例如,人如果沒有學會對火的利用,煤炭就不具有功能價值;人如果沒有學會對金屬的冶煉,鐵礦永遠也不會具有功能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自然物提高了功能價值,并使其使用價值突破零的界限,從而誘導人類不斷增加開發速度、生產速度和消費速度。但是,隨著人類對這些自然物的生產規模和消費速度的不斷增長,其邊際功能價值又重新回落,并趨近于其耗散價值,從而使其使用價值重新回到零狀態。當然,也有一些自然物的使用價值在回到零狀態之前就已經消耗怠盡。

上一篇: 計劃生育個人工作計劃 下一篇: 參加講師培訓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久久精品色婷婷国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