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4:57: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課程建設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人員推銷》是高職教育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之一,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高職培養的核心能力體現為學生就業崗位中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如果采用以往單一、理論化的教學手段,顯然已經不適應當前企業對營銷人員的能力需求,因此,如何根據企業崗位任務的要求,重構符合工作實際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是目前我們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課程改革的目標及定位
(一)課程的總體建設目標
把《人員推銷》建設成為在江蘇省內高職院校中一流,在工商管理類專業中有較大影響的課程。主講教師的隊伍結構更加科學合理,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教學內容安排科學,實踐教學、教材建設、網絡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更加科學合理。
(二)課程定位
“人員推銷”是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系統培養學生在推銷崗位所需具備的專業能力(設計并保持個人良好商務形象的能力;判斷顧客性格類型及掌握顧客購買心理變化的能力;為建立關系而進行商務溝通的能力;對產品、行業、政策和經濟分析和預測的能力;對市場、顧客及競爭者情況的調研分析能力;尋找潛在顧客能力;策劃銷售訪問能力;有效展示商品和服務的能力;發現并處理解決顧客購買異議的能力;達成交易并開辟關系的能力;維持顧客的后續服務能力;時間、轄區和自我管理能力;培訓、激勵、領導和考核銷售人員的能力;)、社會能力(愛崗敬業,熱愛銷售的心理能力;通過服務為他人謀幸福的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世能力;堅持到底、永不妥協的拼搏能力;關心、快樂和融洽的人際交往能力;耐性、親切和有道德的待人接物能力;誠信、公平和自制的職業開展能力;)和方法能力(保持工作精力旺盛的方法能力;積累產品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自學方法能力;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的方法能力;具有獨立進行系統分析、設計、實施、評價的能力),對本專業及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起重要的支持作用。筆者所在學院工商系2006年開設市場營銷專業以來,一直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專業建設導向,根據學院“依托鐵路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的辦學定位,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主動服務、靈活開放”的人才培養思路。
二、課程改革
(一)課程設計
通過九個教學項目訓練,使學生明確推銷工作所需要的職業道德,掌握推銷過程相關技能,最終培養學生善于準確發現顧客需求的職業敏感性、努力滿足顧客需求并建立良好關系的職業精神。
以崗位工作過程體系、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4∶3”(48課時在校內、36課時公司、商場實訓)的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學習情境,分項目任務邊講邊練,每個學習項目都依序進行咨詢、決策、計劃、執行、檢查和評估6個教學階段。強化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做到“教、學、做”一體化。(見表1)
(二)項目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程重點是:建立一套以不同行業產品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分段工作任務為教學情境、以核心職業能力為訓練項目的推銷技能單元訓練方案與綜合模擬方案。因此,教學團隊在向學生演示推銷工作過程核心技能的同時,要借助真實工作情境訓練學生各種技術,進而培養學生熟練的推銷能力。
本課程難點在于:對人員推銷技能進行演示訓練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顧客文化背景,尤其在開放經濟環境中跨國推銷,訓練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
解決辦法是:引進合作企業一線銷售人員的工作項目(產品)作為載體,通過案例分析進行推銷思維邏輯訓練;通過角色扮演訓練推銷技能和應變能力;通過企業實習感受現場氛圍;通過視頻錄像了解多元文化特色及在人員推銷中的應用。
(三)課程表現形式
“人員推銷”課程原有的教材富有市場營銷專業學科體系特色,對現代推銷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闡述較多,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形成完整的理論框架體系。但是,在高職高專項目課程教學模式下,以往的教材使用顯得頗有局限性。
目前本課程使用的教材為機械工業出版社崔平主編的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推銷學》一書,該書在編寫過程中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基于真實的推銷過程,以推銷介紹了推銷準備、尋找與識別顧客、約見和接近顧客、推銷洽談、處理顧客異議、成交與售后服務等推銷技術和技巧,既全面地涵蓋了推銷的基本理論,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推銷實務過程,理論聯系實際,使用效果良好。
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們現在基于推銷工作過程的項目引領型教學的需要,2009年5月,教學團隊著手建設《人員推銷實務》教材,擬于2009年8月形成校本教材,2011年正式出版。在此基礎上完善與教材配套的實訓項目指導書以及教師教學實施手冊。
(四)教學方法
1.項目教學法
“人員推銷”課程中運用的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項完整的推銷工作環節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從推銷工作實踐入手,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掌握完成推銷工作任務的步驟和技術。實施的主要步驟為:布置項目任務、講授相關知識、制定工作計劃、完成項目任務、進行評價反饋。布置項目任務主要是指教師對推銷工作任務及任務目標進行布置,使學生對所要完成的推銷工作任務有明確的認識;講授相關知識主要是指師生對完成推銷工作任務所需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由教師進行講授;制定工作計劃主要是指學生分組討論并制定完成推銷工作任務的工作計劃,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給予指導;完成項目任務是指學生按照制定的工作計劃有步驟的完成推銷工作任務;進行評價反饋是指在由學生和教師分別對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找出評價差異的原因,并將評價結果作為下個項目的工作依據。
2.案例研討法
在教學中,由教師提供真實的推銷工作案例,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學習形式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對案例中反映的推銷知識及技術問題,教師給予引導和啟發。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推銷知識技術的興趣,鼓勵學生創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聘請企業優秀營銷人員,作為客座教授,將企業鮮活的推銷案例引進課堂。
3.情景表演法
在實訓中,讓學生扮演商場售貨員、超市促銷員、廠方駐店協銷員、企業推銷員或銷售代表等不同崗位的人員進行模擬推銷訓練,從而使學生熟悉推銷員各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學會運用推銷技巧,創造職業氛圍,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4.現場教學法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現場的崗位教學,通過崗位能手現場示范,教師現場講解,學生現場演練,教師及企業兼職教師現場指導,來完成課堂教學環節中無法完成的教學內容,在真實的崗位環境中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的經費不足,在項目教學環節中所使用的商品簡單化、項目模擬環境較差。應加大實踐經費投入,建設仿真的推銷環境與真實的推銷產品。
(2)課程網站尚在建設。教學團隊將加快網絡課程建設速度,將豐富的教學資源上網,供學生方便自由選用。
(3)課程資源還將進一步積累。為了讓學生多渠道獲得信息,教學團隊將加強與本課程密切相關的報刊雜志資源的建設。
(4)課程組在實施人員推銷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試圖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分階段和層次開展校外實訓教學,對專任教師的工作要求高和工作任務量大,建議校區教務部能在政策上予以傾斜。
2.下一步建設改革的設想
(1)師資隊伍建設。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逐步形成一支雙師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科研及服務企業能力強的教師梯隊。
(2)教學內容建設。緊密結合企業需要,吸納課程前沿知識,融入相關職業標準,不斷優化和更新教學內容,進一步體現教學內容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3)教學資源建設。與企業合作完善主教材和實訓指導書,繼續整理完善教案,提升現有課件水平,繼續增加任務訓練內容,細化技能點訓練,完善任務考核項目,制訂任務考核標準,繼續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實現企業與學院共享。
三、課程小結
通過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創新,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在教學中強調職業倫理教育,在課程內容體系設計上,體現科學性、系統性和新穎性原則;在課程建設中,注重課程體系的系統性、規范化和應用性建設,堅持貫徹綜合素質教育思想,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大力倡導就業教育。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作為職業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職業校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一)[J].職業技術教育,2006,(1).
[3] 應恩德.人員推銷[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一、以就業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平臺,深化復合式“三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以就業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平臺,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著重培養學生作為“崗位人、職業人和創業人”的專業核心能力——英語交流能力、國際商務業務能力和商務服務與管理能力,使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吻合,實現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二)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推進課程建設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
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體系;以5門核心課程建設為重心,打造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3門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以“教、學、做”一體化為導向,推進《國際貿易實務》、《英語函電與單證》、《商務英語翻譯》等課程的“任務引領、項目驅動、情景模擬、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改革;建設商務英語專業資源庫;引入行業標準,改革考核模式。
(三)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構建“內外銜接、三級遞進”的實訓教學體系
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落實工學結合實訓環節,構建包括國際商務體驗、單課程實訓、校外內外短期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企業頂崗實習“內外銜接”的實訓教學體系,實現仿真模擬——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三級遞進”;建設融教學、實訓、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服務于一體的省級“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基地”,涵蓋國際貿易和商務管理兩大技能訓練,輻射商務英語專業群,服務企業和社會;積極拓展校外實習基地的數量和規模,保障學生的半年頂崗實習達到100%。依托現有校企合作企業,定期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與廣州本榮貿易有限公司、廣州米泰貿易有限公司簽訂校內生產性實訓協議,開展網絡平臺銷售實訓和生產性國際電子貿易實訓,以企業實體經營為運營模式,安排商務英語等專業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下實訓和頂崗實習;與國際貨代聯合會和廣州橋集拉德國際貨代有限公司開設定向培養的“橋集拉德班”;與企業共建外語培訓服務機構。
(四)拓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完善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在構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進行系統設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特色第二課堂活動、素質拓展活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赴美帶薪實習項目、就業指導等內容與形式,培養人格健全、愛崗敬業、職業道德與素質良好的人才;大力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專業技術技能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利用麥可思數據,逐步實現畢業生畢業后三年的跟蹤調查,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五)建設高水平、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的教育團隊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創新管理體系,落實“專任教師企業經歷實踐工程”;實行雙專業帶頭人制度,擬培養專業帶頭人1名,從企業行家聘用1名專業帶頭人;培養6-7名“雙師”素質骨干教師;聘請6名國際貿易和商務領域的行業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實現基礎性課程以具有專業背景的校內專任教師主講為主,實踐性課程主要由企業、行業技術技能骨干擔任的校外兼職教師講授為主,構建高水平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雙師”素質比例達90%以上的教育團隊。
(六)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加強團隊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利用專業師資,開放教學資源,加強服務團隊建設,在商務活動、資料翻譯、語言培訓、考證輔導、職業資格認證等方面積極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每年服務社會達500人次以上。
(七)以商務英語專業為重點,帶動其他語言類專業群建設
2、全年登記全省水利工程項目招標公告1623份,中標公示1669份。
3、完成203個標段(其中包含在2017年受理登記的24個標段)開、評標現場監督工作,同時草擬了《貴州省評標專家動態管理實施細則》。
4、2018年共審核226個項目的中標通知書,發放了中標通知書1332份。
5、2018年對全省共569家施工企業開展業績動態管理工作。共管理完工證明298份,人員變更兼崗證明83份,累計完成能力狀況的網絡動態更新1700余次,了《優化貴州省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工程業績填報的通知》。
6、2018年對11家施工企業撥付勞動保險費545.378789萬元;對9家施工企業調劑補助勞動保險費828.27萬元;對貴州中核水利水電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補助風險累積金15萬元。
城市規劃更趨合理。規劃是財富思想不斷凸顯。完成《*分區規劃》編制。完成商業街公園景觀、西江河東側沿河公共綠地、桔鄉大道延伸段等10個項目設計方案。調整江北片安置區規劃和商業街區C1、C5區塊用地性質及規劃方案。修編完成《*城南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區道路路網豎向規劃》、《高速公路以西次中心控規》、《永寧江兩岸柑橘帶保護規劃研究》、《*城市風貌及色彩研究》、《北洋前門山控制性詳細規劃》及《頭陀南岙嶺控制性詳細規劃》。扶貧工業功能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會審。完成甬臺溫鐵路臺州客站站前、站西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初步設計方案評審。完成二期經濟適用房申購資格預審和規劃方案調整。完成62個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村莊建設規劃編制。辦理個人建房選址意見書301戶,發放個人建房建設用地許可證266戶,辦理個人建房農轉用88件,辦理公建項目選址161項,定點85項,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8項。完成115項歷史遺留未供工業用地項目選址和規劃用地許可證辦理工作。
實踐期間,我被分到了城管科。在實踐工作期間,雖然工作量不大,但卻可以從城管科的師傅身上得到一些社會閱歷。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室里同事與同事,同事與上司的相處方式。對于我來說,在科室敲敲鍵盤,理理文件檔案,不算是什么收獲,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對師傅們處理上下級關系的方法和態度。對于沒這方面的閱歷的我來說,無疑是實踐的最大收獲體會之一。
當然,身處城管科,少不了出街巡邏。接下來將講講實踐時,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7月24號星期五,是我們自動化學院暑假黃花崗實踐隊實踐的第五天。這個實踐期,剛好遇上黃花崗創星級街道,故整個街道辦事處、各居委都忙碌起來。當天更是黃花街創衛的復檢時間。為給街道市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迎接復檢,黃花崗街道辦城管科出動大量人力物力,對水蔭路等街道進行沖洗、打掃。
下午,我院赴黃花崗實踐隊相應街道辦的行動,到水蔭路開展創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宣傳活動。下午3:30,我們穿戴好志愿者服務服裝,接過街道辦分發的文明知識宣傳手冊和宣傳單,就兩兩一組,迅速分散到水蔭路的各個路段。向路過市民派發文明知識宣傳資料。陽光雖然猛烈,但我們的實踐隊員們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耐心地向每一位過往市民分發資料。當市民對手冊上的知識有疑問時,總能聽見我們隊員耐心的講解。
溝通從心開始,并不是每一個廣州市民都會理解我們宣傳文明知識的初衷,面對派傳單者,或許有的人會視而不見,有的人會搖手說不。但在我們隊員熱心的講解和由心的微笑下,過往市民好像都能感覺到我們的真誠,他們都接過宣傳手冊,邊走邊看。我們快樂,因為我們達到了宣傳的目的。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大眾所接受,這是對我們勞動的肯定,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無比的自豪。
大約四十分鐘后,各隊員又集中在一起,大家對各自完成的任務都很滿意。通過這次分工合作,更顯示了團結就是力量這一真理。深人基層,才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們以此為樂。
這次活動的結束,意味著我們的實踐已經過去了一半,接下來的五天里,我們繼續按部就班,努力地忙著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就這樣,實踐接近了尾聲。 〖1〗
十天過去了。實踐任務完成了。臨走時,與師傅惜別,也別有一番滋味。十天的時光說長不算長,但也不短。其中有一位師傅年紀與我的母親相仿,對我們特為友好,我永遠不會忘記她對我的教導和關心。
1.以校本課程開發促進學校特色發展,首先要求學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國內外任何一所特色學校,都有一種自己的理念支配辦學。學校自己的教育理念從哪里來?校長作為學校的核心和靈魂,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提出并闡釋學校的核心理念,從而形成學校共同體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學。
2.以校本課程開發促進學校特色發展,要明確特色和特長的關系。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個性,有個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長。特長是指特有的專長,主要指專有技術的特長,而特色是一個更為廣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價值的概念。
3.以校本課程開發促進學校特色發展,最終要呈現一種整體獨特的文化風格。特色的形成不是單一的過程,而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它要涉及學校方方面面的文化。學校文化既可以成為學校特色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培育學校特色的氛圍與環境。學校整體獨特的文化風格的形成,應該是學校特色發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課程《寫字》,它不是簡單的寫字方法和寫字技能的訓練,它更是一種“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體現;再比如校本課程《詩歌原創》,把最能煥發純潔童心與人性光輝的“詩歌”,引入課堂并形成課程,教師和學生全員參與,編詩報、成立詩社、組織賽詩會,讓學生讀詩、寫詩、研究詩,全校形成了一種如詩歌一樣美好的文化氛圍。這種真正貼近兒童心靈并為兒童終身成長奠基的課程,應該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機、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在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的實踐中,要強化幾點意識
1.強化“課程”意識,把校本課程開發引向深入。課程是學校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教育改革最后都要落實在課程上。什么是課程?廣義上說,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就為課程,通常來說,學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學習科目及其進程,總稱為課程。
這里說的“課程意識”有三方面意思:一是課程是連續的、按一定的計劃實施的、系統性的工程,它涉及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等方方面面,某一項課外活動、某一節課、某一次教育行為可能做得很有成效,但不能稱其為課程;二是在新課程理念下,“課程”不僅是個名詞,更要把它當成一個動詞看待,即任何課程開發方案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實施活動才能體現或實現,校本教材不等于校本課程,任何教材只有落實在課堂、落實在教學活動中,才有意義;三是課程是個連續的動態過程,具有生成性,要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
2.強化“校本”意識,把校本課程開發落到實處。“校本”是校本課程開發的根本,強調從學校實際出發,強調尊重學校差異、給學校一個自己發展的空間。如果校本課程開發離開了學校具體的教育情境,脫離本校實際閉門造車或東施效顰,只為了應付形式、做表面文章,只能是勞民傷財,沒有什么意義可言。只有立足校本,根據本校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開發出的校本課程,才能落到實處。
比如前幾年很多學校都進行《古詩詞誦讀》的開發,但因為不是每所學校都能真正從“校本”出發,所以有些學校只能中途擱淺。學校只有自己的實施理念,有校本化的延伸和拓展,校本課程才會有生命力,課程實施才會有明顯的成效。
3.強化“文化”意識,把校本課程開發和學校特色發展整合起來。文化與教育息息相關。拋開文化,無法理解教育;拋開教育,文化也無法存在與發展。學校的發展實質就是文化的進化現象。“一流學校靠文化,二流學校靠管理”,學校的發展和競爭力只有在形成獨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礎上才能有優勢。而校本課程作為學校最應該具有文化特色的因素,只有建設出其影響力來,才能使學校形成一種文化的力量,實現其發展目標。美國教育家伯爾凱指出:“一個辦得有特色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著稱,這個文化要有一個價值和規范的結構、過程和氣氛,將教師和學生納入導致成功的教育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意識是一種大的發展觀,我們必須把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放在促進學校文化形成與學校特色發展上。只有在追求特色課程的建設中,以特色課程促進特色學校的構建、促進特色文化的構建,才能不負我們肩負的文化傳承的使命。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三點建議
1.主題引領,實現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特色發展的整合。可根據區域及學校具體情況,確立“以校本課程開發促進學校特色發展”主題,使各校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學校的特色發展”這一指導思想,保證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科學、有序向前發展。
2.課題牽動,實現校本課程開發與校本科研的整合。校本課程開發作為課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在課程資源開發與課程實施過程中,必然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把問題轉化為課題進行研究,并通過課題研討會等形式,使校本課程開發和校本科研有機結合、使課程開發過程中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才能真正提高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使課程開發工作落到實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19-02
《教育部關于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指出: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是以職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臺,而其中實訓教學是教學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樓宇專業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基本內容
1.設置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目的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主要面向現代智能建筑、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必要的樓宇智能理論知識,會進行樓宇安防系統系統設計與維護,能完成消防系統、樓宇設備監控系統安裝調試和維護,會進行建筑電氣工程預決算和施工管理,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專業技能和一定創業能力,適應智能樓宇系統工程和系統管理維護要求的高素質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專業的核心主要在智能建筑的安防、消防和樓控三個方面,本專業的就業崗位主要是在智能樓宇管理師、智能樓宇物業管理師和建筑電氣工程造價員,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有智能樓宇管理師或物業管理師。
2.構建工學結合綜合課程模型
構建的課程模型如圖1所示,在專業群平臺課程結束后設置“基礎綜合課程”,作為專業群平臺綜合課程;在崗位群平臺課程結束后設置“技術綜合課程”,作為崗位群平臺綜合課程;在崗位工作方向模塊課程結束后設置“崗位能力綜合課程”,作為崗位方向模塊綜合課程;最后設置實施崗前綜合訓練,進行專業級的綜合。從而形成了從“專業群、崗位群平臺綜合課程”到“工作崗位方向綜合課程”最后到“崗前綜合實訓”的課程綜合,最終使學生能力由單一到綜合,逐級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我校樓宇專業開設的“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是屬于圖1中的第三級崗位能力綜合課程,因為作為崗位方向模塊課程多為以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的“工作課程”,所以“崗位能力綜合課程”目標在于將幾門崗位方向相關的課程,按照工作任務相關的原則,選擇企業較為工作任務代表性的崗位工作項目,對這幾門課進行技術、技能的整合與綜合,實現專業能力的第三次綜合提升。
二、樓宇專業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實施
工學結合綜合課程通過相關的“工作過程”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緊密結合,課程的內容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把主觀陳述性的理論知識與客觀過程性的知識理論相整合,體現學生這一核心主體,按照每位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分組。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工作經驗結合起來,不僅學習了工作知識,適應了工作環境,而且在工作過程中獲得了工作經驗,進而實現理論學習與工種職業的無縫銜接。下面以“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為例討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1.綜合課程實訓項目的設計思路
(1)實訓項目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任務引導教與學,實訓內容側重于安防、消防及樓宇設備的綜合性工作任務操作,目的就是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企業生產活動提供優質人才。
(2)實訓項目真正要做到理實結合,從職業崗位需求出發,采用企業真實的項目,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可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于社會。
(3)實訓項目設計具有針對性、擴展性和系統性,貼近職業崗位需求,以學院為依托,利用學院現有設備,學生可以循環使用,企業培訓人員也可使用。
(4)實訓項目重在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為就業服務。實訓過程構建仿真的職業實訓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接受訓練和熏陶。
2.綜合課程實訓項目的設置
項目一:安防系統工程構建。本項目以某學校、某寫字樓或某小區的安防系統為原型,通過防盜報警系統、門禁控制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和視頻監控4個系統的實際構建,掌握門禁可視系統、防盜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利用手冊查閱門禁系統電路各種技術參數并作出設備選擇;能根據現場進行安防系統設計;能根據安防系統設計進行繪制圖紙;能進行系統安裝、調試及聯動。
項目二:消防系統的構建,本項目以某學校、某寫字樓或某小區的消防系統為原型,通過火災報警探測器進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安裝、調試;消防聯動系統設計、安裝調試和自動滅火系統設計。掌握各種火災報警探測器的工作原理;能根據不同應用場合選擇探測器設備;能根據現場進行消防系統設計、繪制圖紙;進行系統安裝、調試及聯動。
項目三:樓宇智能化控制設備系統的構建,本項目以某寫字樓的監控系統為原型,通過了解傳感器、驅動器、執行器、直接數字控制器的操作使用、運行、測試,以及給排水監控系統和空調系統的構建,掌握智能建筑中各個子系統的監控要求及監控原理;能根據現場要求對傳感器、驅動器、執行器等現場設備進行連接及測試;能按照監控系統要求,準確閱讀DDC接線圖,進行硬件的安裝和連接及軟件的編程和調試;按照監控系統基本要求,能構建給排水、暖通空調等監控系統,并能對系統進行仿真調試。
綜合課程將這三門課的核心知識、關鍵能力及素質進行有機整合并提升,通過短期的綜合訓練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其中關鍵技術的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獲取相應的工作經驗而且有利于學生順利通過智能樓宇管理師或物業管理師的職業資格考試,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3.組織與實施
(1)實訓環境與設備。整個實訓的實施基本在校內進行,充分利用學院現有設備,以學院樓宇專業幾個實驗室的設備為平臺,適當的時候用實訓平臺軟件來完成實訓任務。
(2)授課老師。由院內老師和企業老師共同擔任實訓指導老師,院內老師具有雙師資格的專業老師,院外實訓指導老師要求是工作在技術一線的技術人員(工程師),或者為從事技術管理的專家。
(3)學生的組織與要求。實訓教學強調工學結合,以“做、學”為中心,每項活動都需要學生自主地組織實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主要幫助、指導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因此要求學生課前明確任務,課中積極參與,相互討論,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同學間相互啟發和影響,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提高。
(4)建立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實訓平臺。 結合課程三方面的內容,并兼顧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嘗試運用專業的工控組態軟件開發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實訓平臺,如圖2所示。
實訓平臺上包括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職業資格考試培訓的理論內容和實操內容、試題庫、模擬試卷及訓練等項目,借助實訓平臺的訓練,幫助學生學習和動手操作,從而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
(5)實施綜合課程的效果。樓宇專業的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從2013年開始實施,在實施的班級中,由于實訓項目是從具體工作任務出發,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結合“樓宇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考證的需要,學生普遍反映較好,課程結束后基本都能通過考證,通過率在95%以上;另外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專業老師又承擔了行業企業的職工培訓,為企業職工開展“智能樓宇管理師”的培訓項目,先后參加培訓的有近千名職工,考證通過率在85%以上。
三、結束語
本文以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為例,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依據,在實訓環節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中結合工學結合的理念,積極探索利用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和實訓平臺開展基于企業崗位需要的實訓課程新思路。通過這種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交流協調能力等職業素質,使學生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進一步提升,為專業建設、學生培養及高職教育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社會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艷紅.高職教育中“工學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分析.課程教育研究(下),2015,3:116-118.
[2]張景耀,戚基艷.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途徑[J].高等教育,2013(12):28.
[3]曾金霞.工學結合視域下的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12,23(11):37-38+41.
坐在前往目的地的大巴上,我不時地往窗外了望,一路上的風景是如此地美妙,到處都是高山圍繞,九轉十八彎。朦朧的朝霧還沒有散去,讓沿途這些山清水秀的鄉鎮更是夾雜著一絲柔和與神秘。車子幾經輾轉,帶著我們嘹亮的歌聲停在了下鄉的第一站——偉人故里花明樓。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急促,一切都顯得那么的和諧。看著那漂浮的朵朵白云,聞著那清新的陣陣稻香,聽著那悅耳的聲聲鳥鳴,仿佛也在歡迎我們“送科技下鄉”隊伍的到來。
在眾多熱心村民的帶領下,我們高舉著迎風招揚的隊旗,走在田間的小路上,一股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涌上我們的心頭。每到一個農戶家里,他們都會拿出自家收藏的花生或是酸棗片給我們吃,他們的淳樸與熱情都深深的打動著整理我們。有個老爺爺看到汗流浹背的我們,更是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話語來鼓勵我們。而且從他口中我們聽出,他對我們當代大學生有著很大的信心與希望。
依山伴水的養殖環境
隨著我們拜訪的村子和養殖戶越來越多,漸漸的,我們對當地的養殖情況也越來越了解。他們養殖經驗大都很豐富,在養殖上也有一些土方法,對于防治一些基本的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這里依山伴水,養殖的自然環境很好。通常走訪一家養殖戶,別人給我們指路的時候都會說:要從這里左拐,那里右轉,還要過了哪個山溝等。而且,走完一家去另一家的時候,又要沿原路退回才能有去其他養殖場的路。雖然這樣交通并不便利,但確能夠有效的控制流行疾病的傳播。
在東湖塘鎮一養殖場,我們遠遠的就看見高聳的樟樹,綠綠蔥蔥;細小的小河,清澈見底。如果不是看到一排排整齊的豬舍,還真不會相信生活在這么優美的環境下生活的會是那些小白豬。有時候我也暗暗尋思,對于那種難于防治的傳染病,像前年的高熱病,用這種天然屏障來防止疾病的傳播也不失為一種良策。
中圖分類號:G632.3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街巷文化游”的設計
1.設計背景
(1)廈門地方資源豐富。廈門自然景觀資源以海、島、山為特色;人文景觀資源有萬國建筑博物館、“海上花園”之稱的鼓浪嶼,通向大海的商業街――中山路、閩南古剎南普陀寺、“中華第一圣堂”新街禮拜堂等;地方語言資源有閩南語;民俗文化資源有中秋博餅民俗、畬族送王船民俗等;飲食文化資源以閩菜菜系為主,閩南小吃也負盛名;文化遺產資源有歌仔戲、南音、高甲戲、漆線雕等。
(2)學校所處社區資源豐富。福建省廈門市群惠小學處于廈門市中山路周邊,所在的社區中華街道就存在大量的人文遺跡,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廈門古城墻、新街禮拜堂、江夏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阮F錫夕陽寮隱居處遺址、重建興泉永道署碑記、陳化成故居陳化成祠、廈門各界抗敵后援會會址;市級涉臺文物古跡:臺灣公會舊址;已經申報尚未批準的省級文物單位:清代福建水師提督署遺址;此外,還有歷史z址、古跡:始建于明代的萬壽宮、玉屏書院舊址、小走馬路的“古鳳凰山”“榕林別墅記” 題刻、買辦清末邱延樞公館、詩人郁達夫和文史學者聞一多居住過的天仙旅社、廈門最早的電影院之一――中華電影院、廈門解放第一天就成為《廈門日報》社的胡文虎永安堂,以及大量的名人故居:陳化成、阮F錫、呂世宜……不勝枚舉。
面對這么豐富的地方資源,我們設計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街巷文化游”系列活動,讓學生在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中,一起探尋廈門中山路街巷前世今生等,一起來品味廈門中山路街巷的風情,閱讀這些街巷無限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感受家鄉的魅力,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2.活動目標設計
(1)主題目標。①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實踐活動,養成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②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訪談、調查、設計制作、宣傳報道等綜合能力;在整個活動中讓學生養成與人交流及團隊合作的能力。③知識目標:了解廈門中山路街巷的歷史、建筑、沿途小吃、人文遺跡、街巷趣名等文化知識。
(2)任務設計參考。①聆聽有關專家的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講座。②觀看介紹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的影片。③跟隨文史專家實地走訪廈門中山路街巷。④品嘗廈門中山路上的美食。⑤聽一聽政府對廈門中山路街巷未來的規劃。⑥自制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游地圖。⑦設計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游宣傳標語。⑧策劃并籌備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游推介活動:小組合作設計廣告標語、制作推介海報、編寫并排演街頭行動劇等。⑨擔任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游義工小導游,向游客介紹廈門中山路街巷文化。
3.課程內容設計(見表1)
4.綜合實踐活動歸屬領域(見表2)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街巷文化游”的實施
1.適合學生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
2.實施建議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校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和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認真做好特色專業工作的基礎上,以學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程為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兼顧學科與專業分布和發展需要,堅持重在建設的原則,構建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吸引一大批一流的教師授課,探索出創一流教學水平和培養高水平教師的新途徑、新機制,把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幾個方面的改革整合為一體,推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術的改進,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明確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的目標,切實制定好相關制度
1.方案明確,制度規范。按照學校教學基礎建設工程要求,認真制訂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目標、工作思路和保證措施。參照教育部、省教育廳精品課程評選辦法及標準,制定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精品課程評選辦法、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等相關文件,為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奠定基礎。
2.逐課推進,整合建設。學校下達工程實施方案及相關文件,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學單位根據任務要求,在仔細分析本單位課程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精品課程建設計劃。學校統籌審定各教學單位建設計劃后,與各教學單位簽訂精品課程建設協議,明確目標任務和進度要求,各教學單位根據要求組織實施。各教學單位要從學校發展的高度,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整合優化專業課程資源。認真研究自身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建設整體規劃,把精品課程建設納入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抓課程建設,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提前遴選出準備重點建設一批課程,做好近期和長期精品課程建設規劃。有計劃、有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地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從課程建設規劃和目標來說,就是分步驟實施精品課程建設,成熟一個確定一個。從課程建設的層次來說,就是逐步從單門課程建設發展擴大到系列課程,以至于更高層面的整合性、綜合性課程建設。
3.制定精品課程建設立項、管理、驗收辦法。對于精品課程的遴選,采用課程建設項目申報立項制度,以項目的形式,課程申報自評,教學單位初評推薦,在通過學校組織的公開答辯和專家論證后才能確立為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在建設期內,學校將根據建設任務和要求,實施動態監控,保證精品課程建設質量。根據課程建設驗收標準,要求每門課程將精品課程立項時的情況與精品課程建設驗收時的情況進行對照,并按照《精品課程驗收辦法》申請驗收。立項的精品課程經過一階段建設后,不一定成為精品課程,只有驗收達到精品課程建設的標準的課程,才能正式命名為校級精品課程,擇優推薦參加次年度的省級精品課程評選。對于未能按期或按質完成課程建設任務的,學校將視情節對課程負責人作出相應處理。如果出現建設遲緩、出現重大教學事故、建設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將根據情況中止建設項目,停止建設經費資助,另行滾動填補其他課程。
4.適時總結,推進提高。精品課程建設每個周期結束后,學校主管部門都要認真總結前一階段工作得失,針對存在的不足,制訂整改措施,改進下一階段工作,提高精品課程建設水平。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全部結束后,學校將全面總結工程實施所取得的成果,表彰成績突出的教學單位和個人。
處理好精品課程與其他基礎建設工程的關系
1.以品牌特色專業建設工程為基礎,抓好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圍繞品牌特色專業來進行精品課程建設,加強精品課程建設與品牌特色專業建設結合力度,有利于高校建設各自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是品牌特色專業建設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也是建設品牌特色專業的具體解決途徑。無論什么專業,也不管采用什么樣的培養方案,最終都要體現在具體的教學計劃上,而教學計劃的核心內容就是課程體系,即專業的培養方案都要通過具體的課程教學來實現。有了完善的課程體系,才能有完備的專業培養方案。因此品牌特色專業需要有精品課程來支撐,品牌特色專業最終要落實到精品課程建設上來。各高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專業就必須在精品課程的建設上有長遠的規劃,以突出主干專業為基本原則,使之不要過于分散,以便著力建設具有品牌特色專業。精品課程的含義不僅是要上好這一門課,而且是一項包含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教材和實踐教學設備與實訓基地在內的系統工程,如果一個專業的核心課程都是精品,將這些精品課程有機結合起來,這個專業理所當然地就是一個品牌特色專業。
2.要做好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必須推進現代教育技術提升工程。整合各教學資源管理平臺,構建教育資源網絡,加強彼此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確保精品課程建設與素材資源建設協調一致,提升精品課程的整體水平。每門精品課程的開發都離不開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撐,事實上精品課程開發大量的工作是素材資源的收集和制作,而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資源又難以收集和共享。如果我們能將分散、無序的資源整合起來,使教師能方便、高效地將其利用于精品課程建設之中,將極大地縮短精品課程的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因而,學校在鼓勵教育資源建設的同時,應該著手解決好資源的管理和共享問題,切實推進現代教育技術提升工程。
3.要做好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必須做好教學名師培養工程。實行精品課程建設崗位負責人遴選制度。要求精品課程建設崗位負責人是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學名師,應具備教授職稱,并擔任課程主講,由其負責精品課程的教學組織、改革與建設,履行相應的基本職責。同時,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和精品課程科研工作,豐富精品課程的內涵,保證精品課程能夠持續發展。精品課程建設需要后繼有人,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它直接關系到精品課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結合精品課程建設的需要,落實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使青年教師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養計劃時,要針對每個青年教師的實際,充分發揮其業務專長,使各種類型的優秀人才盡快脫穎而出。其次,通過組織青年教師觀摩、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研究實踐甚至出國留學,以拓展學術視野。在這個過程中,課程負責人要帶領他們參加相關的教改項目和教學研究課題,引導他們撰寫教學研究論文和參加教材建設,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
提供保障措施,切實做好精品課程建設工作
在組織管理上,學校實行宏觀管理,教學單位監督指導,課程建設崗位負責人具體組織實施的體制。學校工作的重點是經費支持、政策保證和組織驗收,課程建設的過程和重點在教學單位。
1. 認真建設精品課程,加強管理和指導。實行評估――建設――再評估――完善的全過程,將立項評估、中期評估、驗收評估、驗收后跟蹤銜接起來。在評估中,精品課程建設崗位負責人對精品課程建設全面負責。對立項的精品課程,學校實行跟蹤評估,采取滾動競爭的方法,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確立后,每門課程每年必須向學校提交精品課程建設成果年度報告,接受學校組織的精品課程建設中期評估。在評估中實行同行專家評估與學生評估相結合。對不按學校要求進行精品課程建設的課程取消立項,對不符合精品課程條件的課程不予以認定。
2.積極建立精品課程支持、激勵機制。經二級學院推薦確定的符合專業建設需要的重點課程,經學校評審符合立項條件,予以立項,對每門立項的課程,學校提供一定的課程建設經費,分年度視課程建設情況下撥;經評審鑒定優秀者給予經費資助的同時,確立為校級精品課程的評選的重點對象,并以扶植培育為省級精品課程。對課程負責人,由學校頒發聘書,按年度頒發崗位津貼;對主講教師,在教學工作量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通過激勵機制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名教授參與本科教學和精品課程建設,給本科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經過幾年的精品課程建設,我校摸索出一套精品課程建設的初步經驗,在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
[2] 余勝泉,朱凌云,曹曉明.教育資源管理的新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