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4:57: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安全意識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如何強化煤礦職工的安全意識
由于煤礦生產是在井下進行的,條件十分復雜、惡劣,因此隨時有可能發生一些無法預料到的安全隱患,所以必須要求在井下工作的職工要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以及較高的安全操作技能。為了能夠提高職工的素質,最重要的就是進行教育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職工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層次、分工種以及分級別的業務知識培訓。分層次所指的就是注意職工的文化程度和技術知識掌握的程度,將他們的程度分為三類:好、中、差,通過分類所講解的內容和方法也應各不相同,“好”的職工就要多講一些理論,而“差”的職工則要多說操作,還要結合實物來講解。對于分工種,就是要對各個工種的職工進行分別的、有專業特色的培訓,能夠做到只要經過培訓了就可以用得上。剩下的分級別指的就是要根據職工的技術水平來進行培訓,必須要有層次、有重點、有實效性。還有,煤炭企業需要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教育,從而營造出安全的氛圍。可以利用一些比較重大的活動日來廣泛地展開安全宣傳教育的活動,從而在所有職工中能夠形成一種大的安全觀,使得安全意識在每一個職工的思想中可以根深蒂固。另外,利用一些班前會和學習會這樣的會議來進行安全意識的宣傳,在會議上必須要向職工清楚地講解安全和生產、安全和效益、安全和發展、安全和家庭幸福之間的關系,必須要讓職工認識到違章是可恥的行為,只有安全才是光榮的,這樣做就能夠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以及安全責任心。企業還要運用一些歷年來發生的安全事故和身邊的事故來教育職工,多編制一些在安全事例方面的書籍發到職工們的手中,或是將真實的事故案例制作成漫畫貼在安全事故宣教室的槍上面,還可以通過各種學習的時間來對職工進行事故案例的教育,讓一些職工上臺講述安全故事并分析一些安全案例,對在自己身邊發生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從中可以吸取教訓,或是讓違章的職工親自來教育,讓聽眾能夠感同身受,加強警示的作用。
二、提高鐵路運輸安全的對策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型技術的有效應用對于提高鐵路運輸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除此之外,鐵路運輸方面工作人員還需要一直堅持一項工作,即保證鐵路運輸安全。安全工作是一項科學性、系統性、長期性、連續性、艱巨性的工作,這需要鐵路運輸企業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能夠在工作中時刻注意職工的安全及鐵路運輸的安全。所以說,強化鐵路運輸安全意識,并以此來選用適合的對策,改善和調整鐵路運輸,這對于提高鐵路運輸的安全性有很大幫助。
1.注重文化建設,提高安全意識
鐵路作為我國的經濟命脈,保障鐵路運輸安全、高效、穩定的運行尤為重要。為此,在鐵路運輸方面積極的、有效的落實安全文化建設有很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設的開展不僅能夠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還能夠促使鐵路運輸向科學化、和諧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通常在鐵路運輸管理的過程中講究“嚴”與“情”的有效結合。但在“嚴”與“情”的實際控制當中,往往容易出現一些偏差,比如人們認為“嚴”就是管人、罰人、使得人人自危;而“情”就是不講原則、相安無事即可。鐵路運輸方面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可以協調好“嚴”與“情”的關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誘導職工,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使職工在工作中時刻的保證自身和鐵路運輸的安全。所以說,在鐵路運輸方面注重文化建設,對于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有很大幫助,促使鐵路運輸更加安全。
2.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提高鐵路運行安全
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鐵路運輸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和進步,呈現出高速的、安全的運行狀態。由于鐵路運輸方面的科技發展,相應的我國對于鐵路運輸的要求更高、更嚴格。針對此種情況,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夠促使鐵路運輸水平提高。鐵路運輸方面新技術的應用主要是結合當前鐵路運輸的實際情況,在傳統模擬信號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合理的引入計算機技術,通過計算機來對鐵路信號進行分析,以此來判斷鐵路運輸效果,及時調整鐵路運輸中存在的不足,促使鐵路運輸更加安全、高效、穩定。在傳統模擬信號處理技術中引入計算機技術,使得鐵路信號系統智能化、科學化、高效化、數字化,這對于鐵路運輸的安全性有很大幫助。
3.注重新型操作平臺的構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國政府對鐵路運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標,鐵路運輸中所應用的傳統信號設備和模擬信號處理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鐵路運輸的需求,對此,應當利用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硬件、網絡技術等來構建新型操作平臺,以此來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鐵路運輸,提高鐵路運輸的安全性、穩定性。其實,新型操作平臺的構建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結合鐵路運輸的實際情況,對整個鐵路運輸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問題、信號系統運用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考慮,進而選擇適合的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硬件等,合理的開發一個新型操作平臺。但是,新型操作平臺可以集鐵路運輸信號、并信號進行處理,進而得到鐵路運輸實況信息,調整鐵路運輸的安全措施、處理鐵路運輸存在的問題等,提高鐵路運輸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臺的構建很困難,但也要不斷努力構建,為促進我國鐵路運輸更好的發展創造條件。
二、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內容
安全知識的講解是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安全教育所涉獵的領域大而廣,沒有專業的基礎知識和長期的工作積累,難以把相關知識組合成一門系統的課程。另一方面考慮到授課對象的學習能力,講解內容還要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們在課程中講授的安全知識包括通識類、危險化學品、基本實驗操作規范、消防知識等。通識類安全知識主要介紹實驗室日常使用的水、電、煤氣等的使用要求與注意事項,化學廢棄物的種類和相關的處理規定,以及養成良好實驗習慣的重要性。講課中會援引一些案例,如我校某實驗室冬季沒有關閉窗戶,致使暖氣水管被凍壞,一些較貴重的設備被供暖水浸泡,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某課題組人員在進行有機合成實驗時,未對冷凝水管加固處理,中午外出吃飯時未留人照看實驗室,從而導致水壓升高,水管連接處松動,冷凝水流入電氣設備中,造成較大損失;還有如果煤氣燈關閉不嚴,一旦發生煤氣泄漏,后果會更加嚴重。這些看似細小的問題,都會帶來很大的危險性,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必須引起注意。實驗操作規范是一門學問,不僅體現了實驗者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實驗室安全的重要保證。大學實驗室中使用的儀器和藥品較多,操作步驟也比較復雜,而實驗指導教師常常會忽略對基本實驗操作規范的要求。例如高中化學實驗中會強調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溫度計攪拌溶液,溫度計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溫度計使用完畢后應該立即放回溫度計套筒中;然而到了大學階段,有的學生使用溫度計時卻很不熟練,水銀溫度計經常會被打碎,實驗室的水槽底部因此經常有水銀沉積。再如在玻璃管加工實驗中,經常發生學生被割傷或燙傷的意外事故。這些事故歸根結底就是由于實驗人員操作不規范、儀器整理不及時導致的。介紹一些基礎化學實驗操作規范,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使用實驗儀器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方法,并將學到的相關安全防護知識應用于其他復雜儀器的使用之中。[6,7]危險化學品部分是我們講解的重點,這方面的知識很系統也容易理解。學生應該知曉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標志符號,并讀懂試劑瓶上的標簽來判斷試劑的性質,或者使用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查詢材料的危險性。高校中使用的化學藥品種類多、性質各異,部分試劑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等特點。隨著高校科研項目的增加,有些課題組購買大量的有機溶劑,并貯存在實驗室中,這就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8]危險化學品的購買、存放、使用都有專門的規定,師生都必須嚴格遵守。學生還應該知道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征,懂得安全事故的預防方法,并采取正確的防范措施。消防知識包括“四懂”和“四會”。“四懂”即懂得火災的危險性,懂得火災的預防措施,懂得火災的撲救方法,懂得火災的逃生方法;“四會”分別是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滅初級火,會逃生。這其中側重于滅火器的使用。火災是極端的危險情況。盡管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可一旦發生了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實驗室人員應當學習相應的防護知識,遇到火災時保持鎮定,根據火災的性質,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滅火。這樣不僅會減少火災發生時的財產損失,也會降低實驗室人員所受到的人身傷害。如實驗儀器局部著火,應該用濕布、滅火毯等材料將其蓋滅,如果直接使用干粉滅火器,雖然可以迅速滅火,但也有可能使得儀器報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當火勢較大無法自行撲救時,師生應當及時關閉電源,迅速離開并報警求助。
三、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開設化學實驗安全課程增強了本科生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以往本科生們進入科研實驗室前,所受到的安全教育僅僅是師兄師姐的口傳心授,沒有系統性和規范性。許多本科生來到實驗室的第一項工作常常是清理玻璃儀器,這樣就會接觸到一些有毒的化學試劑。以前,學生對這項工作的安全性普遍不太重視,而現在則會主動地采取防護措施,戴上橡膠手套再進行相應的操作。經過安全課程的學習,本科生對實驗室安全有了正確的認識,能自覺遵守實驗室的安全規范,并常常指出所在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提出改進方法,推動所在實驗室的安全化進程,從而也提升了學院整體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國實驗室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理論課的學習只是安全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并不能解決實驗室里所有的安全問題。實驗室的安全教育應該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需要學校全程化、全方位、多層次來進行,時時刻刻提醒學生注意人身安全。所以,我們還通過開設安全教育宣傳欄、建立安全教育網頁、聘請專家舉辦安全教育講座等形式,使學生不斷地學習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NIST于1998年4月出版發行了SP800-16標準,這是對SP500-172的取代和更新,奠定了針對美國政府工作人員保密教育培訓的總體框架和內容,提出了有效的框架并據此評估這一培訓體系。SP800-16中提出了IT安全連續學習統一模型。模型基于學習是一個連續統一體這一前提,主要體現了以下觀念。“安全意識”顯然是所有員工所必須具備的,而“安全基礎和文化”是那些以任何方式參與到IT系統的員工(包括承包方員工)所必須具備的。“安全基礎和文化”是“意識培養”和“培訓”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它通過提供一套關鍵性安全術語和概念的通用基準,來為后續的培訓打下基礎。經過“安全基礎和文化”后,培訓的焦點集中于針對個人“相對于IT系統的角色和職責”來提供知識、技術和能力。在這一層,按照技術需求的不同,培訓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個層次。“教育和經驗”層著眼于開發能夠實現復雜的跨學科活動和所需技能的能力及預見力,以促進IT安全專業化的發展,并與安全威脅發展和技術發展保持同步。按照知識的層次來看,學習是一個連續統一體,但是傳授這些知識并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進行。如果資源有限,組織有責任評估它們的IT安全培訓需求范圍和培訓效果,使培訓資源分配能夠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與早期美國推行的基于工作職稱的教育培訓不同,SP800-16旨在提供基于個人工作職能和角色的培訓方案,將原本的“一職稱一方案”變成了“一角色一方案”。尤其對于一個人在組織中具有多個角色的情況,SP800-16針對每個員工個人培養方案的不同需求靈活變通,力求滿足每個角色的培訓需求,提供復合式、全面的培訓方案。此外,這種培訓方法還對不同組織間職稱標準劃分不同的情況進行了統一,提高了同種角色、不同組織、不同職稱間培訓方案制定的一致性;同時,提供了開發課程的工具和學習效果評估體系,盡可能準確地確定不同角色、不同職責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課程開發者提供全面、翔實的學習效果反饋,幫助保密培訓課程、資料的開發者進一步優化教學培訓過程。
1.2SP800-50
2003年10月NIST推出的SP800-50標準,它在SP800-16的基礎之上更加注重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機構資源的安全性,特別強調在IT安全意識培養和培訓項目的整個生存周期中的4個關鍵步驟:(1)安全意識培養和培訓項目的設計。做機構范圍內的需求評估,制定和核準培訓策略。為了支持機構已經設立的安全性培訓目標,這一策略性的計劃文檔還需確定所要實現的任務。(2)安全意識培養和培訓材料的開發。集中討論了可利用的培訓資源、范圍、內容以及培訓材料的開發。(3)項目實施。闡述安全意識培養和培訓項目的有效溝通和實施,提出傳送安全意識培養和培訓材料的可選方式(如基于Web、遠程教育、視頻、網站等)。(4)項目實現之后。就保持項目的通用性和監控其有效性的問題給予指導,描述有效的反饋方式。SP800-50標準討論了用于管理安全培訓項目中的集中式、部分分散式、完全分散式3種比較普遍的模型。(1)集中式。所用責任都集中于核心的權威人士(如IT安全項目經理)。(2)部分分散式。培訓方針和策略來自于核心的權威人士,但是實施的職責被分散。(3)完全分散式。只有方針的制訂屬于核心權威人士,而其他所有的任務均被委派給機構。模型的選用應基于項目的預算、資源分配、組織規模、任務的一致性以及整個組織的地理分布。
2NISTSP800-16的版本演變過程
1998年4月出版的SP800-16第一版首次提出IT安全連續學習統一模型,并設計基于角度和表現的培訓模型。該模型按政府工作人員的職能將受訓人員分為6種角色,即管理人員、采購人員、設計與開發人員、操作人員、檢查測評人員以及普通使用人員。模型針對這6種角色設計了3個基本的培訓領域(法律和法規、安全項目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安全),并為此設計了安全培訓課程框架,提出了培訓有效性的評估方案。2009年3月NIST了SP800-16的第一次修訂草案。一是明確信息安全培訓職責,即對涉及信息安全培訓的機構領導、首席信息技術執行官、高級機構信息安全官、管理人員、培訓設計專家、對信息安全負有重要責任的人員以及用戶等7類人員的職責劃分。二是在信息安全培訓課程的學習層次上強調知識水平的連貫性。三是對第一版的基于角色的培訓提出了一個教學設計模型,即針對政府人員的信息安全需求,依次進行需求分析、課程設計、課程開發、培訓實踐和教學評估等五大環節,這使得信息安全的培訓可以迭代改進。2013年10月NIST了對SP800-16的第二次修訂版本草案,這次修訂中首次提出了網絡空間安全培訓,因為美國2010年4月啟動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教育計劃》(NationalInitiativeofCyberSecurityEducation,NICE),該計劃旨在通過促進教育和培訓來改善人的網絡行為、技能和知識,從而增強美國整體的網絡空間安全。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已著手于將網絡空間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層面上來。2013年版的改動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調信息安全意識的培訓應當在網絡空間的背景下進行設計;二是在信息安全培訓的目標對象中加入了對重要信息技術和網絡空間安全負有責任的政府工作人員;三是對信息安全培訓的評估體系進行了細化,即明確提出了評估培訓的4個目的。不到半年時間,NIST再次了SP800-16的第三次修訂草案,這個版本改動較小,主要是在信息安全培訓的組織責任中加入了網絡空間培訓管理員/首席學習執行官。其職責包括:一是確保培訓教材針對具體人員進行設計;二是確保培訓教材對目標人員的有效性;三是為信息安全培訓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四是對信息安全培訓教材進行及時更新;五是重視培訓效果的跟蹤和匯報。
3NIST特別出版物版本演變帶來的啟示
縱覽美國歷時17年對信息技術安全培訓指南的修訂過程,其發展特點如下:首先,該指南進行了頂層設計,即提出IT安全連續學習統一模型,設計基于角度和表現的培訓模型,對需要接受信息安全培訓的目標對象進行角色劃分,按照角色需求從法律法規、安全項目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安全3個領域進行課程設計,初步提出了課程的評估框架。此后的3個版本都是在該體系結構下,從角色劃分、培訓領域和課程評估方法等3個方面進行充實、完善。其次,該指南具有可擴展性,即該指南的最初版本就設計了連續學習統一體,為培訓對象的知識結構發生變化后,如何滿足其信息安全的知識結構留下了足夠的學習空間。第三,該指南的實時更新性,即結合信息安全領域的新技術,對培訓目標對象和培訓課程進行實時更新。如在美國NICE計劃頒發之后,指南很快在培訓環節增加了對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的培訓內容。目前,我國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主要側重于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對涉及使用信息系統的廣大普通用戶的相關信息安全常識的教育重視不夠,更確切地說,對公眾的信息安全常識教育的計劃和實施體系尚未建立。我國有關部門應該參照NISTSP800-16和SP800-50出臺適合我國國情的有關信息安全常識和培訓綱要的規范指南,以便完善我國的信息安全教育的完整體系,推進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識和技能的工作,為構建我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人員安全素質方面的基礎保證。
1.2實驗過程中個人防護不到位學生到實驗室后,書包到處亂放,不穿工作服,甚至于吃東西、喝水。有一些學生不注意實驗動物操作技術,覺得實驗動物好玩,對實驗動物進行撫摸;或在實驗中抓持實驗動物方法不規范,出現被動物抓傷、咬傷的現象;對動物產生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尿液、糞便等,不能及時、規范處理,增加受感染的機會。
1.3化學試劑及其廢棄物管理不善在管理過程中對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存放和管理不當,容易引發事故。由于動物醫學實驗室化學品數量眾多、品種繁雜、性質各異,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潛在著極大危險性,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失火、爆炸、中毒、環境污染等事故,危及師生的生命及財產安全[7]。在試驗后化學試劑類廢棄物沒有分類儲存,存在隨意丟棄或倒入下水道或扔到垃圾箱的現象,可能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1.4實驗動物、組織以及受感染物品處理不規范動物醫學實驗室與其他普通實驗室很大的區別就是要經常、大量使用動物、動物尸體和組織,甚至于是含有病原菌的動物和組織,而這些動物尸體和組織可能使與它接觸的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針頭等物品受到污染。這些廢棄物處理不當,會給周圍環境以及師生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
2實驗室環境安全管理措施
2.1規范實驗室管理制度為了保證實驗室工作質量和環境安全,使實驗室管理管理有章可循,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實施過程必不可少的。我校教學實驗室環境管理體系于2006年11月30日取得了ISO14001環境質量體系認證證書,2012年12月我院教學實驗室現通過了國家級動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驗收。學院以ISO14001環境質量體系為標準,以國家級動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驗收為契機,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適合運行管理記錄和文件[9]。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實驗室各種記錄和日志制度;儀器方面包括核查登記表、儀器的維修、使用借還等記錄;試劑使用方面包括有毒有害化學品、易致毒化學品、麻醉品等的保管、領用記錄,廢棄物處理方面,包括危險化學廢棄物的回收處置記錄、動物尸體組織的儲存和處理記錄、一次性實驗用品的處置記錄等。并將一部分制度上墻或上臺明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加強日常管理。
2.2加強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講解、安全政策的宣傳、安全案例的警示、安全措施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從思想上予以重視,提高執行政策的自覺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動性,防患于未然的過程[10]。中心每年分別對全體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舉辦為期3d的安全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動物生物安全知識、實驗室化學品安全使用及防護、實驗室安全防火等內容。取得培訓合格證后,憑合格證進入實驗室。
2.3規范實驗室操作規范實驗室管理會大大提高實驗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實驗過程的可控性,保障實驗操作人員的健康安全,對培養學生嚴謹的科研精神、嫻熟的實驗操作和良好的實驗室安全意識非常必要,同時這也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保障[12-13]。第一次試驗時首先對學生進行課程規范操作和注意事項培訓,在實驗過程中將產生的化學廢棄物按要求分類倒入不同的廢液桶,杜絕順手倒進水池;對產生的感染性動物廢料分別放入不同的特制塑料袋,在塑料袋外面貼上標簽,標明組織名稱,實驗名稱等信息,由實驗室管理處回收處理。給每個學生配備口罩、一次性乳膠手套等防護用品。規范動物實驗操作技術,動物實驗操作時盡量做到動作輕柔,小心操作,避免因抓取不當被動物抓傷、咬傷、撓傷,掌握常用實驗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被實驗器械損傷等現象發生。
2.4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力度動物醫學實驗中心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強崗位責任制。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能、落實安全責任制。中心建立了院系一級的安全管理體制,行政副院長為第一責任人。中心主任、副主任、實驗技術人員逐級簽訂“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并結合ISO14001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責任到人,每個實驗員有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區,直接管理本區域的安全工作”使環境管理從部分參與逐步轉向全員參與。
2.5改善實驗室安全硬件設施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需要要掌握動物的內臟器官、肌肉、骨骼等解剖結構,會用福爾馬林處理動物標本,由于福爾馬林易揮發,常常使實驗場所充滿有毒和異味廢氣,根據需要已配備了大功率通風系統,并保證通風換氣設備的正常運轉。對大功率用電的設備配備專用電線,定期組織后勤部門對線路進行維護。將傳染病實驗室、感染實驗室以及解剖實驗室從教學實驗室分離出去,分別建立了單獨的解剖樓和感染樓。專門配備高壓滅菌柜對實驗用品及生物廢棄品進行消毒。以消除實驗室之間的交叉污染和污染傳播,杜絕生物安全問題的發生。
2.6建立應急機制應急預案準備及演練。ISO14001體系要求對不同的災害和應急事件要有切實可行的預防方案,并保證方案的執行。實驗中心成立了事故應急小組,每個實驗室配備4~6個滅火器,對實驗人員和學生培訓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對緊急情況下的逃生路線進行了模擬演練,對災害發生時的應對常識、簡單救護知識進行普及性培訓,盡量減少災害、突發事件的發生,在發生突發事件中,能夠正確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012年第一季度,在峨口鐵礦安委會上啟動了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并且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設組織機構,明確各成員推進職責、推進計劃、時間節點及具體工作要求。
為了促進安全文化建設的扎實推進,讓全礦管理層及基層職工了解此項工作的意義,峨口鐵礦編制了安全文化宣講材料,從管理體系、安全文化目標理念、員工安全意識、行為控制等方面,通過干部大會、安全文化建設專題會、有線電視、櫥窗等多種渠道對職工進行宣傳。
根據各單位管理特點,采用作業區推薦、各部審核、礦安委會最終確定的方式選樹試點單位。2012年上半年,峨口鐵礦共選樹10個作業區、20個班組作為試點進行推進。下半年非試點作業區的10個單位和42個班組以“嚴格管理”為前提,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試點單位部門負責人監督檢查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計劃的實施情況;工會負責分批組織班組長完成“白國周班組安全管理方法”的學習、討論與培訓;安全綜合組負責檢查所屬試點作業區、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日常工作進展情況;推進辦安全管理科負責試點單位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整體策劃、指導、驗收、獎懲,組織試點單位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互動交流工作。
及時發現和表彰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工作方面的先進典型。2012年,對上半年進步較大的運輸作業區、檢修隊、破碎作業區、焙燒作業區4個單位進行了表彰獎勵。2013年對3個安全文化先進作業區、1個先進科室、1個先進單位、5個先進班組進行獎勵并頒發獎金27500元,2014年礦部設立安全生產專項獎30萬元,用于安全文化推進方面的表彰獎勵。
各層次具體推進重點
作業區以安全績效分配體系為支撐,從人的行為、物的狀態、現場環境、安全管理4個方面重點抓好、落實13項具體工作。從安全家訪、賢內助評比、黨團共建等方面,全面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工作。
班組以安全正激勵為主,全面引入“白國周班組管理法”,落實10項具體工作。班前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訓,班中危險源辨識、安全互保、崗位練兵等,班后知識競賽、溝通交流等。
組織人事科按照“三個轉化”的要求,在24個黨支部中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和“安全衛士”活動,并將其納入黨委每月的工作任務中,堅持日常檢查落實。2013年以來,為使峨口鐵礦整體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扎實開展了“各級管理者上講臺”活動,分階段組織礦部領導、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講課,內容涉及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管理、勞資人事等各個方面,營造了良好的培訓氛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工會將“白國周班組安全管理法”融入“星級班組競賽”標準評定。對情緒不穩定、違章行為多的職工,開展談心、家訪活動。安全管理科牽頭組織安全文化建設現場觀摩和交流,理思路、出方案、定措施,促進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整體推進。
為進一步增強全員安全意識,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宣傳文化科和安全管理科聯合舉辦“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主題巡回宣講活動,通過在各事業部、作業區和班組開展“一人平安,全家幸福”主題巡回宣講活動,收到了用事故案例的教訓警醒人、用親人書信真摯的感情打動人的較好效果,進一步增強了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突出表達了安全文化的感召魅力,營造了濃厚的全員安全文化氛圍。為吸取女工事故案例教訓,防范事故發生,定期組織女工開展事故案例討論活動。
安全文化創建中的亮點
通過正激勵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形成有效的安全績效分配體系,為安全文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其中作業區管理人員安全績效分配:管理人員的績效評價,取平均分數,低于平均分數者,當月安全績效獎不予兌現。高于平均分數所得的分數,乘以每個分值所賦的金額,作為個人安全績效獎最終金額。
班組職工安全績效分配:為鼓勵職工積極參與安全管理,主要以正激勵為主,只加分不扣分。運輸作業區牢固樹立“安全與車輛同行,安全與家庭同福”的安全文化理念,有效運用安全績效,提高全員主動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該區細化制訂安全績效分配辦法,確定了管理人員、大車司機23項關鍵加分項;2012年,運輸作業區發放的安全績效獎比礦部多發18165元。
二、針對安全問題建立相關的制度規章
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對維護校園安全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對安全的規范提出了規章的限制,使學校人員都能在規章制度的范圍內活動,避免因為違背規章而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的發生。比如,現在在很多學校中常見的現象就是校外人員隨意進出學校,這種情況無疑給學生的安全帶來了隱患,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持證明進出的措施,學生進出校門要持學生證,工作人員持工作證,不明人員進出要提前登記并通知相關負責人。
三、加強學生校內生活管理
學生在學校內的一切活動都應在學校的掌握中,在生活方面更是要格外關注。由于小學生天生好動,在課間或午間容易在走廊或樓梯上追逐打鬧,從而容易發生磕碰、摔傷等意外傷害事件。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學生平常的教育和管理,杜絕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比如在住宿這一方面,查勤人員一定要加強管理。隨時掌握學生的數量和動向,一旦發現有學生未歸要及時反映。避免因為查勤人員的忽視而使學生的安全受到威脅。
農民的“收入安全”與“糧食安全”互相制約,沒有農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達到“糧食安全”。現在很多農民種糧沒有什么積極性,關鍵在種糧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達到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的基礎上,再增加農業投入252.5億元,直接補貼給農民,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家三次提高農資綜合直補標準,兩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戶農民甚至連自己的補貼是怎樣算出來的都不知道,很多農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糧農種糧積極性下降,導致技術推廣不暢,種糧效益難以提高,所以有關部門還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礎上,扎實研究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如何落實國家惠農政策,保證糧食補貼落實到每個農民手中。
有的人認為:按農民向國家交售糧食的數量對農民進行補貼,更有利于調動那些真正種植糧食的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讓國家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也有人認為:改成了按交糧量來發放補貼,腐敗的空間會猛增,有糧的農民可能一斤糧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關系的糧販子與有關部門官員,勾結起來狼狽為奸大食其利。農民可能連現在僅有的一點糧食補貼都拿不到,種糧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還是得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與農民簽訂能體現保護農民利益的收購訂單。只有這樣才能免除糧農的后顧之憂,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這是搞好糧食收購的前提。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農政策的宣傳、貫徹實施及監督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絕坑害農民利益的腐敗現象的發生,確保農民多種糧多收入,從而真正得到政策補貼的實惠。
二是如何穩定農資價格,使大多數農民得益。
穩定農資價格,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種子、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調控機制。
第二方面:強化農資成本監審工作,控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
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實農業生產用電、用油的優惠政策,降低農民種糧成本。
第四方面: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農資經營中的牟取暴利及價格欺詐行為,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二、完善糧食儲備體系,增強宏觀調控能力
儲備糧是政策性的計劃管理物資,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安全的重要物質保證。儲備糧在國家需要時,必須要從數量和質量等方面確保儲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不發生任何問題。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國家擁有充足儲備量
丁聲俊說:按照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我國糧食儲備數量應該在8500萬噸~9000萬噸之間,而我國糧食儲備數量的安全警戒線應高于國際糧農組織確定的17%~18%的標準線,以相當于全年糧食總消費量的25%~30%為宜。我國糧食年總消費量大體為5億噸,按此標準計算,國家糧食儲備量應保持在1.25億噸~1.5億噸。國務院總理在今年兩會時指出,我國目前的糧食儲備在1.5億~2億噸之間。我國經受住了今年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災等多次特大自然災害的考驗,就是充足的糧食儲備在糧食流通和宏觀調控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2.進一步加大綠色儲糧力度,最大程度地減少儲糧損耗和污染,延緩糧食的陳化速度,保證儲備糧的品質。
進一步加大綠色儲糧力度,不僅可以使國家儲備糧在儲藏過程中的數量損失和質量安全風險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能在國內外糧食市場較為順利地實現輪換更新和保值增值。
加大綠色儲糧力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建立真正的無公害糧食生產基地,實施糧食標準化生產,切實從源頭上確保國家儲備糧收購的原糧質量安全。
第二方面:進一步研究開發和推廣綠色儲糧技術,限制使用各種殺蟲劑。
第三方面:確保糧倉及配套機械設備和材料不污染糧食
第四方面:重視研究有毒有害物質和有毒有害生物的檢測技術,特別是快速檢測技術。
三、減少農戶儲糧損失,開發無形糧田
據統計:全國60%的糧食儲存在農戶。但是,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忽視了農戶糧食儲藏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相對于糧食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農村糧食的儲藏技術落后,農戶儲糧狀況令人堪憂。據調查,每年僅農戶儲糧損失達1500萬噸至萬噸,造成經濟損失180億至240億元。因此,做好農戶儲糧工作,減少糧食產后損失,相當于開發了無形糧田,增加了糧食產量,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大事。
四、加強市場宏觀調控,確保糧食流通的良性循環
健全糧食市場體系,加強糧食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合理調整儲備糧品種結構,拓寬輪換糧源市場,增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手段,提高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發揮儲備體系宏觀調控載體作用,保證市場供給,確保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抑制通貨膨脹,確保糧食流通的良性循環。
五、阻斷糧食能源化道路,保證糧食供求平衡
以玉米為例:最近幾年,為了提升其附加值,各地政府紛紛出臺優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時間號稱東北萬噸級乙醇生產企業達百家之多。這加速了玉米等糧食的工業性消耗,刺激了玉米價格的飆升,不僅如此,現在的玉米加工產品已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向發酵、精細化工產品過渡,目前由玉米生產的產品已有200多種,這些產品被廣泛用于食品、紡織、汽車、電子、醫療等領域。因此,可以說玉米價格的微小變化就可能在商品市場上造成“蝴蝶效應”。由于能源緊缺,中國必須大力發展生物能源,但應把重點放在發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術,以及以小桐子、黃連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并積極發展以纖維素等物質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而盡快阻斷糧食能源化之路。可以說這是保證糧食供求平衡,保障糧食安全的一個有效對策手段。
六、保證原糧及糧油食品衛生安全
近年來,我國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重視,頒布了“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和“三綠工程”、“放心糧油工程”以及“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等保障糧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施,逐步構建了“從土地到餐桌”的技術、質量、認證全過程質量監督標準體系,使得糧油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國際聲譽不斷提高。但是隨著新技術和化學品的廣泛使用,糧油食品在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糧油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為了保證原糧及糧油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建康,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糧油食品市場管理和監督體系,不僅要在糧油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全面、嚴格、高質量地實施haccp質量管理體系,而且在儲藏、運輸及經營過程也要注意存在的或潛在的危害因素。
2.堅決打擊不法生產和銷售食品的黑窩點和商販,進一步開展“放心糧油工程”。
3.加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大力培養食品安全領域專門人才以適應科技的進步和檢驗技術的發展。
4.提高糧油食品安全科技水平,優先研究可靠、快速、精確的糧油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并積極推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技術。
5.大力加強糧油食品生產企業iso9001、iso9002、is014000、haccp體系和gmp、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
2我國農產品貿易政策在保證糧食安全方面應做的幾點改進
2.1更多的使用“綠箱”政策而并非關稅等傳統方式來應對糧食安全問題目前,世貿組織的許多成員都不斷加大“綠箱”政策的推行力度,特別是發達國家,“綠箱”政策近些年來仍有大幅的增加。發展中國家對農業的“綠箱”支持也在加大,相比之下,我國政府對于農業“綠箱”的投入相對較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①增加可以提高糧農收入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科研教育、技術推廣、病蟲害防治的建設投資和專項資金。例如建立政府向農民提供結構調整、保護生態環境的投資補貼,以及糧農轉產轉業專項投資補貼。②增加對糧農收入直接補貼,在免去農業稅后,我國也對糧農收入給予了一定的補貼,但是這種補貼還是不足以提高糧農的生產積極性,所以國家還應該加大對糧農民的補貼,這樣才可以更大限度地鼓勵他們進行糧食生產,推動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
2.2調整“黃箱”政策除了給予糧農補貼等“綠箱”外,我國政府應該適當給予糧農其他方面的優惠,比如說在農業器材如機械、肥料、農藥等方面的價格優惠,使得他們可以擴大生產來提高我國的糧食儲備。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實現企業宗旨、履行企業使命而進行的長期管理活動和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全員性的安全價值觀或安全理念、員工職業行為中所體現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構成和影響社會、自然、企業環境、生產秩序、安全氛圍的總和。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安全文化理念,企業安全文化理念是人們關于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思想、認識、觀念、意識,它將時時處處指導和影響員工的行動方向和行動效果;它是激發員工參與、配合企業安全管理的動力。本文著重從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探討創建企業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徑。
一、創建企業安全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社會生產實踐的主體是人,安全生產本身是對人的生命權益的維護。工業事故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事故的原因并非物質的原因。90%的事故是責任事故,都與人的因素相關。更確切地說是人的不安全行為,追根溯源還是人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文化不高所至。在安全管理系統人、機、環境諸要素中,人是安全的主體,人是決定因素,而安全文化的主體也是人,最終的結果是人的安全、與人的健康和諧的生存和生活。人的安全意識強弱、安全文化素質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生產的具體過程和結果。同時,在創造文化的三要素(時間、空間、人)中,人是最重要的。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價值實現五個層次上的需求,形成了安全價值體系的需求和觀念。可以說“以人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人的人本觀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準則。從安全生產管理角度來講,企業安全文化創建工作,是提高管理干部和員工的安全素質、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基礎工程,也是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就我所在的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運輸部來說:主要職能是負責全公司所有機動車輛的行業管理。不僅涉及企業內安全生產管理,同時也涉及外部交通運輸安全管理。交通運輸安全管理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還有不同的特點:它強調的是人、車、路三要素的統一協調。交通運輸本身又是高風險行業,交通事故發生機率遠遠高于企業生產事故發生機率。因此我們在交通運輸安全管理中,針對企業交通運輸的特點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直至目前使用的(2011)東電聯字13號《東電機動車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形成了以安技部為管理主體,運輸部為行業管理的執行部門,對企業內各單位、子公司所擁有的機動車輛采取了“分散經營、集中管理”的管理體系,對大東電行管車輛駕駛員實行集中安全教育培訓。其主要目的是要保障我們駕駛員按國家行管規定出車上路,并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完成企業運輸任務。通過加大行業管理力度,從而有效地控制了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使一般交通事故也在逐年下降,充分體現了東電“以人為本”是安全管理理念。
二、創建企業安全文化的基本途徑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
安全文化創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包括安全宣傳、教育、管理、法制、經濟等方面的建設和組織措施,涉及企業黨政工團各個部門和單位,涉及千家萬戶和全體員工,必須加強溝通和聯系,努力構建安全文化網絡體系,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發揮整體效應,促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以人為本,提高素質,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是員工,員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識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因此,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作為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著眼點和落腳點; 一是要加強員工的安全理念的灌輸,把各種安全理念、警句匯編成冊,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并定期開展安全理念專題研討、講座、交流活動,提高員工對各種安全理念的認識程度,從根本上強化安全認識,提高安全覺悟,牢固樹立“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觀念。例如:我們每月一次全公司駕駛員安全教育例會;每周一,是各單位雷打不動的安全學習日;對于運輸部汽車工段各班駕駛員,還執行企業班前會制度進行安全教育,還有各工段、班組的班前會,每周一次安全專題學習會等等,對職工進行安全文化、安全理念的教育。二是要加強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規范員工的安全行為。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安全觀念,掌握了一些安全知識,不等于就具有實際操作技能,只能是“應知”。要做到“應會”,還必須進行反復的技能訓練。對此,要狠抓員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強化性訓練,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系統安全技能培訓,定期舉辦各工種、崗位的安全知識考試,提高和鞏固培訓效果。同時,積極開展各崗位安全操作技術練兵、防火、防汛事故演習和突發事故處置應急演練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技能訓練活動,切實提高員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優化環境,開展活動,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良好的安全環境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設,是安全文化建設成果的具體表現。因此,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板報、宣傳欄等宣傳輿論工具,積極建設安全文化園地、安全文化長廊,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技術比武、勞動競賽、安全座談以及征集安全漫畫、安全警句格言、舉辦安全簽名等活動,在企業內部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要積極開辟安全學習園地,懸掛安全標語口號,設置安全櫥窗,為員工提高良好的安全學習環境;要積極改善安全文化環境,安全文化環境建設向客戶延伸、向關鍵崗位延伸,對重點部位進行美化、亮化、規范化、模板化、標準化,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作業環境。例如:機車工段將從日常工作中總結提煉出的:“強調在班前、操作要規范、監控在過程、總結要及時”安全工作四部曲標注在《安全學習園地》。要通過安全文化的物態化,依靠環境引導人,使廣大員工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從而有效提升企業整體安全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