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4:57: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報告與請示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是時間性較強。請示的事項一般都是急需明確和解決的,否則會影響正常工作,因此時間性強。
二是要一事一請示。
三是通常主送一個機關,不多頭主送,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應當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在請示的同時又抄送下級機關。
四是應按隸屬關系逐級請示,一般情況不得越級請示,如確需越級請示,應同時抄報直接主管部門。
【請示報告格式】
一、標題:制發機關名稱+事由+請示。
二、正文:
一請示的原因:陳述情況,闡述理由,講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為此,請示如下”。
二請示的事項:寫明請示要求,如請求物資要寫明品名、規格、數量,請求資金要寫明金額。
三、結尾語:多用“上述意見,是否妥當,請指示”。“特此請示,請予批準”,“以上請求,請予審批”,“以上請示,請予批復”,“以上請示,如無不妥,請批轉各部門執行”等語。
【請示報告范文】
領導:
為深入交流學習電商先進地區發展經驗,進一步深化電商項目進度,強化人員素質。電商部準備組織公司趙總及兩位副總由電商部負責人陪同到海南考察學習,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次考察學習活動交流學習考察海南電商模式為指導,深入探討電商發展模式,通過開展考察和學習活動,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進一步提升本公司項目經理及工作骨干的業務能力,為促進公司電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參加對象
1、
三、具體時間
20xx年6月8日至6月11日。
四、考察地點
海南( 海口,三亞 ) 等。
五、組織領導
請示和報告是機關單位較常用的公文。請示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決斷、指示、批示或批準事項所使用的呈批性、呈請性和期復性公文;報告是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的公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請示“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報告“適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盡管這兩種公文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使用過程中,僅僅是標題就存在不少的問題。本文試圖以某一市屬中學修建籃球場向其上級機關某市教育局行文要資金及資金使用情況的內容為例,分析“請示”與“報告”的標題常見錯誤并給予改正。
錯誤1.關于請求修建籃球場所需經費的請示
錯誤2.關于申請修建籃球場所需經費的請示
錯誤3.關于修建籃球場所需經費的請示報告
錯誤4.關于修建籃球場的經費使用申請報告
錯誤5.關于修建籃球場所需經費的申請
錯誤6.籃球場修建經費申請書
錯誤7.請示
錯誤8.報告
分析與改正:
1.從《辦法》對“請示”的定義來看,“請示”本身就包含請求的意思,故此標題用語重復,應劃掉“請求”一詞。
2.錯誤及分析同1,“請示”本身就包含申請的意思。應劃掉“申請”。
3.一份公文不可能同時使用兩個文種,標題將請示和報告并用,混淆了兩個文種的區別,應去掉或“請示”或“報告”其中的一個。依據公文內容,學校向教育局要資金時用“請示”,原標題中就要去掉“報告”;學校向教育局匯報資金使用情況時用“報告”,原標題則要去掉“請示”。
4.違反公文的行文規則,《辦法》中規定:“報告”不得夾帶請示事項。應劃掉“申請”一詞。
5.“申請”不是公文文種。《辦法》中沒有“申請”這一文種,而根據公文標題的構成方式要求,公文的標題必須體現文種,故應把“申請”改為“請示”。
(2)公告說“三、自本公告之日起,停止批準有效成分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水劑登記。”
所以此公告的“核心內容”是禁用10%水劑,以及以后只準登記、生產和使用草甘膦含量等于或高于30%的水劑。(詳情請見附件1:1158號公告)
2.2009年2月25日的1158號公告是完全正確的、及時的
這是為了保護環境,為了保護咱們共同生活的家園,為了子孫后代。如果10%的草甘膦水劑繼續再用下去,土地板結了、鹽堿化了,子孫后代吃什么?(詳情請見附件2:控制污染物釋放,延緩土壤鹽堿化趨勢——我國取消10%草甘膦水劑登記的原因)
3.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組織技術人員對1158號公告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
接到幾家企業“”之前,我們已經開始調查、了解1158號公告的實施、落實情況。
1158號公告公布后,10%草甘膦水劑生產企業的反映和落實情況是不同的。
經過多方調查,我們已經知道,至今還有5個在登記有效期內的、草甘膦含量低于30%的水劑(混劑)。(詳情請見附件3:低于30%的草甘膦水劑――在有效登記期限之內的)
這些申請廠家是想“鉆空子”?公告中沒有提到“混劑”。可是,實質上根本的問題是這5個產品的兩個除草劑的總含量都達不到30%,更不用說達不到草甘膦含量高于30% 的要求了。所以,根本的問題是要看這些低于10%的草甘膦水劑是否符合環保方面的要求,如:10.85%的草甘膦水劑,首先兩個除草劑的含量分別是多少?(草甘膦為10%,2,4-滴酸為0.85%)。其中氯化鈉的含量是多少?有機磷雜質、其它無機雜質的含量是多少?廣西化工研究院應該提供制劑產品的全分析報告并證明他們的產品是對環境無污染的,不會導致土地板結和鹽堿化,從而不會使產量減少甚至減產。在尚未證明之前,相關政府部門就不應該允許登記、銷售和使用,而且,10.85%這個產品中草甘膦含量是10%,2,4-滴酸的含量是0.85%,10%的草甘膦就不符合公告要求,應該禁用,加上0.85% 的2,4-滴酸就合法了嗎?非也!有效成分總含量都小于30%,草甘膦更不可能達到30%了。用“混劑”的概念來鉆空子是行不通的。單劑也好,混劑也好,問題是草甘膦的含量是多少,10%的草甘膦加上0.85% 的2,4-滴酸的制劑是用什么配制成的?請專家們到現場考察、取樣化驗雜質后,再下結論,是否“合法”,如果是合法的,那么1158號公告就要修改或了。
廣西化工研究院稱,他們的10.85% 的草甘膦+2,4-滴酸的水劑2012年銷售額將超過億元,我們調查,今年11月廣西化工研究院已在湖南省收取該產品的預付款1000多萬元,在貴州收取預付款600多萬元。某經銷商說,兩湖(洞庭湖、鄱陽湖)地區已有60多萬畝水稻田的土表重金屬超標(當然不全是使用農藥所造成的,但肯定有使用農藥的因素)。
最令人驚訝的是,居然在1158號公告自2009年2月25日實施兩年零7個月之后,還有重慶樹榮化工有限公司的15% 二甲·草甘膦水劑(含2甲4氯2%和草甘膦13%的水劑)于2011年10月8日獲得登記,有效期至2012年10月8日。
另一方面,一些遵紀守法、大規模的草甘膦生產企業,為了貫徹實施1158號公告,已經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了草甘膦廢水的三廢回收、利用研究。這些投入巨資進行草甘膦廢水處理、變廢為寶、從而生產出符合1158號公告要求的30%草甘膦銨鹽水劑的企業,怎么能夠與無須進行深入、全面的三廢治理而配制生產10.85%草甘膦水劑的企業相競爭呢?所以這是不公平的競爭,也是壓制先進、壓制科技創新積極性的競爭。這些企業為了保護環境,辛辛苦苦做了研發,可是卻競爭不過“無須為此治理”而生產出10.85%等水劑的企業。這種登記是支持先進、保護環境,還是支持落后、繼續危害子孫后代呢?為此,協會在調查的基礎上于11月28日向農業部呈交了“關于全面禁止低含量草甘膦水劑 實現公平競爭環境的緊急報告”(詳情請見附件4)。一批農藥企業也向政府部門懇請進一步落實農業部第1158號公告。(詳情請見附件5:關于懇請進一步落實《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第1158號)》的請示)
某官員說,現在市場上沒有10% 的草甘膦水劑,如果有,希望經銷商們把關,那是非法的。
那么,10.85%或10.2%的草甘膦水劑就是合法的嗎?
我們從維護企業利益和保護環境的目的出發,懇請各位評審委員認真審視1158號公告的意義及其實施、落實問題,以鼓勵農藥的科技創新,促進農藥工業的健康發展。做到既保護環境,又發展農藥工業,讓農業獲得豐收。不當之處,請批評。
此致
敬禮
第一,漁業水域迅速減少(俗稱“失水”),導致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漁民“失水”就如農民“失地”。“失水”直接導致漁民捕獲量下降、漁類低值化日益加劇。水域污染、生態破壞及過度捕撈致使漁業水域環境日益惡化,漁業資源不斷衰退,加上水上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以致漁民雖有水面但無法正常生產。
第二,漁民自身發展能力的局限性。就群體整體而言,受流動作業方式及傳統觀念因素的影響,漁民受教育的程度、適應社會的自身能力相對較弱。在漁村,世代以漁為生的漁民“靠水吃水”的傳統觀念較強,通過提高自身能力來適應社會發展變遷的意識較弱,絕大多數漁民除了捕魚以外無其它技能。
第三,社會管理邊緣化,使漁民幾乎成為被忽視的弱勢群體。漁民由于群體較少,受傳統體制影響,在社會管理上一直未能完全享有所在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其它居民群體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加之我國相應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其在社會管理方面被邊緣化,許多權益被侵占或享受不充分。
關注和扶助漁民弱勢群體,必須從產生漁民弱勢群體的本質性根源出發,針對不同的問題和目標,采取相應對策措施。建議如下:
年預算執行情況
年,是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災害,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全州各級財政部門沉著應對,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州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財政收支任務,為奪取抗震救災偉大勝利和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保障。
年,全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386萬元,為年初收入任務的198.2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收3160萬元,增長60.47%。其中,州本級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425萬元,增長393.89%;縣級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961萬元,增長25.89%。完成地方財政基金預算收入40萬元,比上年增加23萬元,增長135.3%。
全州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140889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98.9%,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支936220萬元,增長457.4%(其中:剔除重建資金和救災資金支出823160萬元后,財政支出達到31772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支113060萬元,增長55.24%),支出增幅、增量和進度均創歷年新高。其中,州本級完成一般預算支出81950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66%,增長1792.35%;縣級完成一般預算支出321388萬元,增長99.17%。完成地方財政基金預算支出1616萬元,為調整預算1616萬元的100%。
預算執行結果。全州總財力為1156849萬元,增長436.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386萬元,省補助收入1137191萬元(包括稅收返還1015萬元,體制補助收入6623萬元,專項補助980357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55966萬元,調整工資及其他補助9323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272萬元,全州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140889萬元,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15960萬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19942萬元,全州凈結余為赤字3982萬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實現了當年收支平衡。
州級總財力為836452萬元,占全州總財力的72.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425萬元,為預算的564%,比上年增收1934萬元;省級補助收入823987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0040萬元。州級一般預算支出完成81950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7%,比上年增支776195萬元,增長17.9%。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16951萬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19596萬元,州級決算累計赤字2645萬元。
縣級總財力為320397萬元,占全州總財力的27.7%。其中:縣級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961萬元,比上年增長25.9%。縣級一般預算支出321388萬元,比上年增長99.2%。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991萬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346萬元,縣級決算累計赤字1337萬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州委的工作部署和省財政廳的要求,切實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針對性和創新性,全力落實“促增長、調結構、保民生、推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進展。
一是在組織收入方面。我們通過認真測算分解國稅、地稅和財政部門收入任務,主動加強與各稅收征管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不斷完善征管手段,開展稅收秩序監督檢查,加大對重點稅種、重點行業的稅收征管力度,嚴格災后重建項目建安營業稅的征收管理,保證了財政各項收入均衡入庫。并緊抓國家支持藏區發展和災后重建等機遇,跟進工作匯報,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上級財政的各類補助同比大幅增長。
二是在保障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資金需求方面。面對強烈地震的特殊考驗,緊緊圍繞抗震救災、災后重建工作重心和服務大局開展工作,及時撥付抗震救災應急資金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資金,保障了搶險救災、群眾過渡安置、傷員救治、衛生防疫、基礎設施搶修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等方面資金急需,確保了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是在服務民生方面。我們牢固樹立“民生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把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完善政策機制,加大民生投入,落實民生政策,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年,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剔除重建資金和救災資金支出后)達到231311萬元,增長62.3%,占財政總支出的72.7%。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環境保護和住房保障等支出分別增長3.8%、27.1%、127.9%、814%和224.6%。
四是在財政改革方面。我們積極探索,深入推進財政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為深化部門預算編制改革,我們實行人員經費實名制管理,進一步細化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加大綜合預算編制力度。為深入推進“小金庫”治理,我們認真組織開展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小金庫”治理“回頭看”工作,扎實推進社會團體、中小企業“小金庫”專項治理活動,初步建立起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為加大依法采購工作,我們堅持“合理、合法、效益”的原則,不斷加強政府采購制度建設,規范政府采購操作程序。年,州本級共發生采購項目18筆,總金額523萬元。
各位代表,經過各級政府及財稅部門的艱辛努力和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全州財政收入持續增長,支出結構不斷優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為“十一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過去的五年,各級財政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公共財政的要求,著力推進科學發展,努力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壯大財政實力,切實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走出了一條“小財政,大民生”的路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做大財力總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保障和支撐。五年來,我們牢固樹立既要做大經濟蛋糕又要做大財政蛋糕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自力更生和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相結合的路子,不斷增強項目意識,努力把握不同階段國家和省上支持的政策方向和重點,深入研究和利用特殊性因素,主動組織協調,加強匯報溝通,取得了顯著成效。與“十五”期間相比,總財力增長了6.8倍,上級財政各類補助資金增長了7.3倍。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national english speaking competition has given contestants a chance to speak on a variety of topic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chinese students become more open-minded and receive various ideas and thinking over the decade. diversity becomes more obvious on campus, students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express and show themselves. it’s not an easy task for the contestants to win throug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wning to their passion, hard work and persistence, they finally succeeded in the contest.
liu xin, the first champion of the national contest, is now an anchorperson of cctv-9. recalling the passion of study on campus, she said: “when you want to express your idea by a foreign language without finding a right way, you’re really upset. then you have to encourage yourself, and after a long term of bitterness, suddenly you find you get the right way with joy.” with the champion title in 21st century cup, liu attended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speaking competition in london in may 1996 afterward and got the first prize historically.
the winner in XX surprised the audience, since she came from accounting major instead of english major. gu qiubei, then 22 years old, was a senior in shanghai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while being asked whether she had some good methods to learn english, she said: “learn english with passion and enthusiasm.” attracted by the greatness of english language, gu even changed her major from accounting to english in her postgraduate study.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english learning process she pointed out is personal interests. only people interested in english benefit a lot from the learning methods and those with passion will finally achieve their dreams.
when chief of global media giant viacom sumner redstone gave a speech in tsinghua university on his autobiography a passion to win, he was asked what made him to restart his career at the age of 60, the 81-year-old media tycoon said: “firstly, there’s a self-driving force in my deep heart, which keeps my passion to succeed and surpass others; secondly, i don’t think i’m too old to leave work, actually i love my work very much.”
some of the contestants have achieved their dreams as redstone; still others are on the way to their dream. with a passion to win, you will overcome obstacles and succeed at the end.
i’m studying in a city that’s famous for its walls. people who visit my city are amazed at the imposing sight of its walls, especially when silhouetted against the setting sun with gold, shining streaks. the old, cracked bricks are covered with lichens and the walls are weather-beaten guards standing still for centuries.
our ancestors liked to build walls. they built walls in beijing, xi’an, nanjing and many other cities, and they built the great wall, which snakes across half our country. they built walls to protect against enemies and evil spirits. this tradition has survived to this day: we still have many parks and schools walled off from the public.
for a long time, walls were one of the most natural things in the world to me.
my perceptions, however, changed after i made a hiking trip to the eastern suburbs of my city. my classmates and i were walking with some foreign students. as we walked out of the city, we found ourselves flanked by tall trees, which formed a wide canopy above our heads. suddenly one foreign student asked me, “where is the entrance to the eastern suburbs?”
“we’re already in the eastern suburbs,” i replied. he seemed taken aback, “i thought you chinese had walls for everything.” his remark set off a heated debate. at one point, he likened our walled cities to “jails”, while i insisted that the eastern suburbs were one of the many places in china that had no walls.
that debate had no winners, but i did learn a lot from this student. for instance, he told me that some major universities like oxford and cambridge were not surrounded by walls. i have to admit that we do have many walls in china, and as we develop our country, we must look carefully at them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re physical or intangible. we will keep some walls but tear down those that impede our development.
let me give another example.
內江市市委政府:
國家發展,教育先行。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內江六中,作為內江最具影響力學校、省內優質中學代表,為國家之偉大復興而培育創新人才、棟梁人才,乃責之所在,雖艱必行!
一、發展地方優質教育的緊迫性
當前,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往往影響著該地區的城市發展和人民幸福指數。
近年來,大量優質生源涌向省會城市、超級中學,成了各地市州的教育發展之痛。教育發展滯后的地區不僅出現了大量優質生源遠走他鄉的現象(生源流失),甚而至于出現了成功人士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搬離原來的城市的現象。如果不積極設法應對,這種現象將愈演愈烈。
二、提速地方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4月8日,四川省教育廳了139號文件,明確規定“所有公辦、民辦學校……,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對地方教育而言,這簡直是一場甘霖雨露,有了這項政策,優質生源流失之痛得到了緩解;但是,地方教育發展的挑戰依然巨大,只有用好黨和國家的政策,不惜一切力量辦出有絕對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品牌,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的熱切期望,才會從根本上化解優質生源(家庭)從本地域流失的風險。
三、做強內江六中品牌的必然性
內江六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創造過很多代表領域發展最高水準的成績,培養了四名省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和上百名清華、北大學子,一直都是內江學子最大的求學夢想。
目前,學校有著省內最優越的辦學條件和最優秀的師資團隊。在“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最具影響力校長”唐昭強校長的勵精圖治下,學校堅持“依法治校、厚德載校、管理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治校方略,堅持“用政策選好人、用思想凝聚人、用制度規范人、用機制激勵人、用情感溫暖人”的用人戰略,大力弘揚“行成于思,行勝于言”的工作精神,呈現出昂揚勃發的發展活力。
在2020年的高考工作中,內江六中有2名學子進入全省前80;有3名學子有望被清華、北大錄取;特優生占全市百分之六十以上比例,重本、本科升學率再創新高(重本升學率73%,一本升學率96%),各項辦學指標在省內同級學校中名列前茅。
內江六中,有著發展為“全國一流中學”的堅實根基和厚重底蘊,將在地方教育事業中更加充分地發揮輻射者和引領者的作用。
四、深化內江六中發展的突破點
(一)政策支持層面
1. 請求擴大高中招生范圍
目前,六中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于內江市主城區。雖然學校每年通過自主招生在三縣招到100名左右學生,但基本靠學校派出教學干部及大量名優教師深入三縣做宣傳工作,像搞“游擊戰”“運動戰”一樣,十分不受縣區學校待見。個別縣區不樂意六中發展,寧可把優質生源輸送到其他地市州,也不愿意把優質生源推薦給內江六中,給整個內江市的教育發展都帶來了阻力。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招生政策時,允許省一級示范校面向全市招生(可限定招生班額不超過4個),并對將生源輸送到其他地市州的教育單位進行監督和干預。
2.請求支持六中初中招生辦學政策
(1)請求恢復小學特長生招生政策
初中招生,除劃片招生外,就是通過搖號隨機派位,孩子缺少選擇的主動權,很多聰明的小孩指望著六中這處學習的圣殿,卻可能最終被搖到了辦學能力十分有限的學校。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政策范圍允許內,靈活開展小學生發展質量監測,保留小學特長生招生政策,讓學習能力優、有發展特長的學生擁有選擇學校的自主權,也讓學校能夠根據自己的培養特色而進行有針對性地招生。
(2)請求支持六中創辦“高校專項計劃”宏志班
高校專項計劃是針對革命老區、連片貧困地區的一項特殊招生政策,內江只有東興區才能享受這項國家政策。
享受招生政策的學生(優生),有可能在高考中享受到30—50分左右的政策性加分,能夠大大提升享受政策學生升入名校的能力。比如2020年六中學生賀忠輝,高考裸分674分,得到政策性加分30分,總分704分,將被清華大學錄取。
【學校的訴求】
請求在初二結束階段,組建1個“高校專項計劃”宏志班(55人),學員從整個東興區農村戶口學生中推薦選拔,采用“2+4”高初中一貫式培養模式。屆時,內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將會是一片嶄新的天地。
3. 請求支持六中創新辦學機制
(1)支持六中發展教育聯盟
當下,生源的搶奪戰愈演愈烈。六中要辦成有絕對影響力的學校,需要充分的優質生源基數。部分學校為了自身的發展利益,不論自身資質實力如何,強留優質生源,最終造成學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制定地方教育政策時,支持六中發展教育聯盟,允許六中把聯盟學校發展為生源基地校。
(2)支持六中擇址辦一所集團實驗學校
十余年前的綿陽中學,聲名不顯;今天的綿中,靠大力招收省內高分補習生而至聲名鵲起。目前,川南四個市州還沒有這樣一所專門招收補習生的實驗學校。這是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
【學校的訴求】
請求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在條件成熟時,擇址創辦內江六中實驗學校,采用民辦公助的方式,招收培養補習生。既可吸引省內(尤其是川南)學子來歸,也可促進教育經濟的發展。
4. 請求支持六中師資隊伍建設
“名師造就名生,名生成就名校”。
【學校的訴求】
(1)繼續實施甜城英才計劃,確保六中繼續引進高水準教育人才。
(2)適度支持學校從市內外(尤其三縣)遴選招聘名優教師,對部分教育單位阻止人才流通的封閉做法進行監督引導,暢通六中的人才引進渠道。
(3)對學校的教師管理適度賦權,保障學校既能招聘到優秀教師,也能解聘業績不良的教師,以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發展生態。
(二)條件保障層面
1. 硬件設施保障方面
(1)請求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支持上南、興隆校區實施改造升級
上南、興隆校區,屬于有一定歷史的老校區,建筑老舊需要整修,現代化教學設備配備不足,功能室器材朽壞,辦公條件和住校生食宿條件較為落后。
(2)請求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支持高新校區盡快完善設施設備采購
高新校區于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按照逐年完善的步驟進行設施采購。目前3年期將盡,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功能室器材、辦公設施等還存在一定缺口。
(3)請求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支持興隆校區立項建設初中教學樓
興隆校區,主要設置初中年級和高中三年級,高中三年級因教學需要實行雙教室結構。因為教室緊缺,不得不占用了所有的功能用房,建設一棟初中教學樓,能有效解決教室緊缺現狀。
2. 教師待遇保障方面
(1)請求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支持高中收取延時服務費用
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目前全國范圍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已經落實該項政策。高中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經費無法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樣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辦學經費長期吃緊,加上教學時間更長(早晚自習,周末補課),教師的辛勞付出與微薄收入不成比例。
支持高中收取延時服務費用,是對《勞動法》的深刻解讀,有利于保障教職工的利益,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能把更多優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領域。
(2)請求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加大獎勵力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加大對考取名校學子(尤其是清華、北大)的教師的獎勵,有利于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起更加濃厚的“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的氛圍。
3. 師培師訓經費保障層面
(1)請求加大經費投入,切實落實“請進來,走出去”戰略。
沒有著眼世界天下的眼光,就沒有培育天下英才的格局。平時可以把教育教學專家請進來,或者在寒暑假把一批批優秀教師送往全國最前沿的培訓基地學習,既可以讓老師開眼界,長見識,更能讓他們接觸新的教育理念,觸發新的教育思考,最終給地方教育帶來生氣和活力。
4. 請求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經費保障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成敗,直接顯示出一個地區的教育實力峰值,關系到能否留住最優質學生的問題。
目前,學校創立了內江市唯一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基地,主要采取“內外結合”的培養模式。內部培訓,指在校內進行高考內容和競賽補充內容的基礎性教學;外部培訓,指由第三方機構提供的直播課程“線上學習”和在寒暑假期間由全國知名專家到集訓點開展的集中培訓。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面臨以下困難:一是培訓教師團隊的經費;二是“內部培訓”的教師團隊課時費;三是“外部培訓”的經費,學校只對學生象征性地收取了一點費用,其余費用均須學校承擔。
5. 請求為學生興趣特長培養提供經費保障
一所名校,絕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興趣特長,培養他們熱愛生活,享受成長的態度。
中學生精力旺盛,才情橫溢,學校需要開設豐富多彩的拓展課程、興趣特長班,來釋放學生的活力。如創客中心、交響樂團、中國畫、國學、主持、書法、文學創作、人工智能、大數據、3D打印、數字模擬駕駛(航空、航海、車輛)、古風、茶藝、插花、足球班、羽毛球社等等。
集團公司乘著改革的東風,奮力拼搏,穩健發展,至目前已經成為我縣縣域經濟的強勢企業。為落實靳總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打造“百年金甲”更好地做出貢獻。針對現行員工工資偏低,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特請求對我公司員工現行工資標準進行調整。
[-hxlw8.com]一、調整的原因
1、藥業公司近五年來工資標準一直未動,五年前的工資標準遠遠低于目前的工資水平,已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2、現行公司標準和集團內部各子公司之間不平衡,差距過大。
3、過低的工資標準,嚴重地影響到員工隊伍的穩定。
二、調整的原則
1、兼顧企業、員工二者利益的原則;
2、與集團內部各子公司基本平衡的原則;
3、充分體現人盡其才、按勞取酬的原則;
4、優化設崗、以能定崗、以崗定責、以崗定薪的原則;
5、便于操作和執行的原則。
三、調整的方法和標準
1、經營管理人員以責任和職位定為四級
一級:經理;
副經理;
二級:科長;
副科長(車間主任);
三級:工段長;
四級:帶班長。
2、一線員工根據技能高低和思想表現定為三個崗檔:
A、核心崗檔,(占總人數的15%左右);
這部分員工為公司的核心技術骨干,能全面掌握生產技術,工作認真負責,在員工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B、骨干崗檔,(占總人數的30%左右);
這部分員工為主要技術骨干,能熟練掌握崗位技能,能妥善地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工作踏實認真,能帶領一班人共同工作,完成工作任務。
C、一般崗檔,(占總人數的55%左右);
這部分員工,能夠勝任本職工作,服從領導,能夠完成本職工作任務。
3、以上各級別、崗檔,據我們調查,我公司現執行的標準比集團公司各子公司相應標準普遍低30-50%左右。請集團公司予以平衡。
四、附則
1、工齡工資
仍執行集團公司原工齡工資標準,記入本人月工資額。
2、職稱工資
通過自學等方法,取得國家承認專業技術職稱的,按中級職稱每人每月增資10元,高級職稱每人每月增資20元計發工資。
3、崗位變動
①行政人員的提升和降職;②崗位業績考評后升崗和降崗;③新進員工的轉正定級,都應按其實際崗位的變更,對其工資標準進行相應的變更。
4、新員工上崗,試用期為3個月,試用期月工資標準300元,試用期滿,按其進入實際崗位的相應工資標準執行。
5、對員工的崗位檔次,每年進行一次集體評議,優勝劣汰,能上能下,充分激勵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為了謀求學校向更高層次發展,我校于20xx提出創建市級重點高中的目標,并得到了xx縣委、政府及市、縣教育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學校成立了創建市級重點高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出臺了《xx二中創建市級重點高中工作實施方案》,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市、縣教育督導室領導及專家多次對我校創建工作進行視導,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們按照市級重點高中的標準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學校累計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三次擴建校園,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和美化綠化,已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教育教學設施和環境。
二是強化管理,努力提高辦學水平。近年來,學校管理力求科學,力求精細,力求規范,力求特色,辦學質量不斷提高,特色教育成績突出,學校聲譽不斷提高。
一、抗洪救災和災后復產工作情況
(一)反應迅速,緊急部署,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暴雨預警信號生效后,我局高度重視,反應迅速,及時召集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應急處置工作。一是立即通知良口鎮、溫泉鎮的中小學、幼兒園即時停課,啟動應急預案,要求迅速有序把學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二是要求全市各學校對學生回校情況進行統計,對未回校學生要及時通過電話同家長取得聯系,做好登記工作。三是要求各學校、密切關注天氣信息的變化,啟動相應的應對措施。四是要求各學校對校園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特別是圍墻、擋土墻、校舍,做好統計,及時向我局匯報。五是立刻由局領導帶隊,組織6個搶險組奔赴各鎮街學校了解災情,指導學校開展搶險應急處置工作。
(二)全面停課,加強指導,注重應對重點區域。
23日上午10時后,全市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相繼生效,我局通過電話、信息和官方微博等及時停課通知,督促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一是要求學校要將學生、幼兒留在校內并做好安全轉移和安置工作;二是要求通過校訊通等形式通知家長將有條件離開的學生安全接送回家并做好監護工作;三是對于因家里或回家道路水浸沒有條件離開的或學生需要留校的,學校要妥善安排好學生,并解決學生的食宿問題;四是對學校進行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做好應急預防措施,確保師生及學校財物安全;五是考慮到溫泉、良口、城郊等鎮街的雨勢繼續加大,我局重點加強了對這三個鎮街學校、幼兒園受暴雨影響情況的應對,主動出擊了解學校、幼兒園受影響情況,指導學校、幼兒園加雨防御和搶險工作。
(三)深入一線,眾志成城,全力開展搶險救災。
23日上午,由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組織由相關科室人員組成的6個搶險組深入到各鎮街學校,了解受暴雨影響情況,指導學校開展搶險救災工作:一是由局領導率領的搶險組迅速奔赴災情嚴重的每一間學校指揮救援工作,并和學校一起并肩作戰;二是各學校領導和教師團結協作,眾志成城,有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三是受災嚴重的學校更是“急學生所急,急學校財物所急”,動員全體教師團結一致,分工協作,一方面有序將學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并進行監護,另一方面將學校貴重物品和生活必須品迅速搬離,確保人員安全和盡量減輕財產損失;四是各學校嚴格落實24小時值守制度,對學校校舍、圍墻、附近山體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出現險情及時采取避險措施;五是各學校領導及值班人員確保通訊聯絡暢通,及時將受災情況及險情,迅速報告當地鎮街和市教育局,讓救援工作能更及時更有效進行。
(四)團結協作,加強處置,全力服務救災復學。
24日上午,我局又召開了暴雨后學校災后應對工作會議,對學校災后工作進行部署,并安排6個檢查組在24日和25日兩天,繼續深入到各鎮街學校檢查學校受災情況,指導災后處理工作,及時組織人員協助受災學校做好復課的籌備工作:一是抓緊恢復校園環境。組織人員及時做好校舍的安全檢查和鑒定工作,盡最大努力維修并加固校舍、圍墻,維修和添置課桌、圖書及基本教學設備設施,清理淤泥雜物。二是搞好校園衛生。積極協助防疫部門重點做好水源、飲用水的衛生監測和傳染病疫情的防控以及蚊蠅孳生地的消殺工作,確保食品衛生清潔,防止食物中毒及其他疫病發生。三是強化安全工作。及時封閉學校危房,設置安全警戒線,消除安全隱患,并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強化管理,確保師生安全。四是加強災區學生的心理輔導。密切關注災區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適時做好心理輔導,落實扶助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確保校園和諧穩定。截至5月28日,全市受災的40多所學校全部正常復課。
二、主要受災情況
5•23特大暴雨造成我市共47所學校(含市教育局機關)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037.2萬元,具體情況如下:1、倒塌校舍2間、建筑面積72平方米;2、形成危房20間、建筑面積3696平方米;3、毀壞圍墻2085米;4、毀壞教學儀器設備544套;5、毀壞課桌凳185套;6、毀壞圖書6915冊。目前未收到師生死亡、失蹤和受傷的報告。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由于本次洪災受災學校數量較多且災情嚴重,災后重建所需資金量較大、時間較長,我局將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有序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確保受災學校學校人員和財產的安全。一是迅速消除學校的安全隱患。主要是清理淤泥,重建倒塌或傾斜的圍墻和擋土墻,修復損壞的學校供水系統、供電系統、排水系統、校門閘門等,對經水浸后有安全隱患的校內房屋進行安全鑒定并制定維修建設方案盡快實施。二是確保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盡快修復損壞的課室,更換損壞的課桌椅、電教設施設備、信息化設施設備、圖書,更換飯堂損壞的烘爐、冰箱、桌椅等設施設備等,保障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三是逐步完成其它方面的重建工作。
四、存在的困難和建議
由于全市學校受災嚴重,災后重建所需資金量較大(約2037萬元),學校無力承擔相關的重建費用,建議市財政撥出災后重建專項經費,確保重建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