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10:00: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信息檢索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計算機技術日益成熟,使得計算機在工業控制監測中的應用漸漸深入。但工業應用不同于其它方面,它要求有較強的實時性。現在有很多的DOS軟件在運行過程中通過掛接外部中斷方式實現DOS應用軟件與外設的實時通信,這種方法實現起來十分簡單。而在Windows中應用程序能否也能夠利用外部硬中斷實現外設與Windows應用程序的實時通信呢?答案是肯定的。這里的關鍵是要解決好中斷代碼與Windows應用程序相互之間交換信息的問題。
從外設發送異步的硬中斷,通過中斷處理程序傳遞一條信息給Windows應用程序。這時可以初始化相關端口,準備好數據,然后進行數據傳送,從而做到實時通信。
實現Windows應用程序響應外部中斷的方法有很多,如Microsoft公司自己開發的SDK、DDK軟件包,使用嵌入式匯編等等。本文將介紹一種在BC++3.1的基礎上利用Windows3.1擁有的一些功能實現Windows實時通信的實例。
二、中斷代碼的位置
在Windows中,幾乎所有的異步事件都是由中斷處理程序來管理的。中斷處理程序包含在設備驅動程序中,由Windows在環境初始化中安裝。例如,KEYBOARD.DRV、MOUSE.DRV和COMM.DRV均含有中斷處理程序,以處理相應的鍵盤、鼠標和串行口的異步中斷。可以仿照標準設備驅動程序,編寫中斷處理代碼,以響應外設的通信請求,從而完成一次實時通信。
中斷代碼既可以包含在應用程序的可執行代碼中,也可以包含在動態連接庫(DLL)中。包含在應用程序中的代碼只能在一個程序中使用,而在動態連接庫中的代碼則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所有的應用程序所共享。這樣不僅在整個Windows系統中只有一個中斷代碼的副本,提高了內存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由于同時存在多個中斷代碼的副本而發生沖突。本文將在DLL中編制中斷處理程序。
當動態連接庫被裝入時,要調用DLL庫的入口點LibMain(),利用這一點可以執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可以分配一些內存塊,可以初始化一些全局變量或者靜態變量,可以安裝中斷服務程序的代碼等等。例如:
voidinterrupt(oldIsr)(--CPPARGS)
/*舊的中斷服務程序地址*/
LibMain(HANDLEhInstance,WORDwDataSeg,WORDcbHeapSize,L
PSTR
lpszCmdLine)
{
…
oldIsr=getvect(IRQNum);
/*IRQNum指中斷號*/
setvect(IRQNum,newIsr);
/*newIsr指新中斷服務程序代碼*/
return(1);
}
函數setvect()既可在實模式下,也可在保護模式下設置中斷處理向量。
上述代碼也可以放在一個由用戶設置的引出(export)函數中,在應用程序中用戶可以調用此引出函數來安裝中斷服務程序代碼。
由于中斷可以在任何時刻發生,中斷代碼必須駐留在內存中,并且在應用程序運行的過程中一直處于某一固定內存中。這一點無論是在實模式還是在保護模式下都是一致的。
在DLL的模塊定義文件中應注意:
1.CODE語句為固定代碼段,即FIXED;
2.EXPORTS語句要引出被應用程序和其它DLL用作入口點的函數。
三、通信機制
編寫實時通信例程關鍵在于必須認識到,異步事件對應用程序的觸發是異步發生的,不在Windows的消息處理機制和多任務范圍內。為了使通信例程能夠正確地工作,通信例程必須通知Windows有異步事件發生,且不能打斷應用程序的任務管理或消息流。要作到這一點,通信例程必須通過調用PostMessage或PostAppMessage函數向應用程序的消息隊列中加入一條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DLL中調用PostMessage(HWNDhwnd,…)時,必須先確定hwnd的實際值,可以通過使用引出函數的辦法來實現,如下所示:
staticHWNDhWndApp;
voidFARPASCALSetIsrWin(HWNDhwnd)
{
hWndApp=hwnd;
}
然后在應用程序的窗口函數中,對WM-CREATE消息進行處理時調用此函數來初始化DLL中的靜態變量hWndApp:
CASEWM-CREATE:
…
SetIsrWin(hwnd);/*hwnd指應用程序窗口句柄*/
定義一個在應用程序中使用的消息:
#defineISRM-RUPTWM-USER+255最后在DLL中的中斷服務程序代碼中,調用PostMessage即可完成Windows應用程序和中斷服務程序代碼相互的信息交流:
voidinterruptnewIsr(--CPPARGS)
{
…
PostMessage(hWndApp,WM-RUPT,wParam,lParam);
…
}
2文獻檢索課對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作用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增強信息意識、提高檢索與利用信息技能的方法課。文獻檢索課的教學目應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增強學生的文獻信息意識;二是使學生具有檢索文獻的技能;三是使學生具有分析、加工、評述、利用文獻的能力;四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4]。我國的信息素養概念是從文獻檢索開始的,文獻檢索課是我國高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文獻檢索課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1通過問題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
目前情況下,文獻檢索課通常是以“問題”“事件”等作為課堂的切入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解決某個問題或了解某個事件的思路來學習如何分析自身的信息需求,如何對信息進行準確全面的搜集,如何對所獲得信息進行分析甄別。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只是站在講臺上傳授信息檢索技能,還在引導和協助學生對其所學專業以及其他課程的學習。
2.2培養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
文獻檢索課不僅僅是對檢索工具和數據庫的介紹和講解,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信息意識的培養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文獻檢索課的上機實習通常要求學生就某種選題進行信息的查找和搜尋。從分析選題的信息需求,到確定檢索策略,到資料的收集、閱讀、分析判斷,到最后完成一個選題報告,在整個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分析能力,綜合運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及自學能力。通過對文獻檢索課的學習,學生普遍反映自己在自學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學習不再只是抱著書本看,遇到問題也不再只會問百度了。通過文獻檢索課的學習,學生逐步掌握各種檢索工具、網絡搜索引擎、各種專業數據庫的使用方法,從而使他們的信息素養、學術水平能夠在短的時間內取得迅速的提升,這也是文獻檢索課的教學目的之一。
2.3培養大學生的信息道德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課程,在大學生信息道德教育中可以發揮其特殊的作用。在網絡信息資源獲取的講授中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信息,做到不輕信流言、不傳播謠言,做個有道德的信息民眾。在論文寫作的講解中重點講授在撰寫論文時,如果引用他人觀點等該如何添加注釋、如何標注參考文獻和參考資料,并向學生介紹如何界定引用和剽竊行為等。通過這些學術規范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并認識到學術道德的重要性。并且文獻檢索課還可以通過專利知識教學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通過具體案例強化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道德修養。
一、引言
從本世紀80年代起認知科學一直處于為世人矚目的學科前沿,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重視。認知科學進入語言學領域產生了認知語言學,而在認知語言學的研究中,語言功能的認知研究,特別是語言在交際中的認知研究是當前認知語言學的重要內容,于是也出現了認知語用學。其基本理論基礎便是Sperber 和Wilson 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提出的與交際、認知有關的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它是近年來給西方語用學界帶來較大影響的認知語用學理論。
同時關聯理論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可以對自然話語理解中的諸多語用現象進行解釋。從實用的角度看,關聯理論的思想也可以對許多實踐工作產生指導性的影響,如果應用得當,還能孕育出新型的應用理論和交際策略,其影響范圍涉及語言教學、語言測試、企業傳訊公關、廣告宣傳、論辯實踐策劃、實用說服性話語設計,如競選宣傳、商品促銷、買賣等方面。
用關聯理論去解釋我們每天的交際活動,如信息檢索,親自去了解和體會它的價值,這是我們每一個理論學習者和研究者應該做的事情。
二、關聯理論適用于文獻信息檢索相關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 從學科性質視角分析
從語言學的學科性質、對象以及任務等視角可以得出結論,語言學的理論可以適用于涉及到語言的地方。對于信息檢索而言,除了信息科學的相關技術之外,信息檢索語言是信息檢索的核心與基礎,因此普通的語言學理論應用于具有專用特征的信息檢索語言,理論上是可行的。同時關聯理論可用于解釋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現象。信息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種,信息檢索語言又源于自然語言,因此,檢索語言的設計也應遵循關聯原則。
(二)從交流形式視角分析
Sperber和Wilson指出關聯理論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形式的交流問題,他們認為關聯理論僅適用于明示交流,而不是簡單的編碼交流。比如兩個電報公司雇員之間只需要保證電報內容的編碼解碼正確即可的交流形式,這種交流方式因無需更多地推理從而不屬于關聯理論的適用領域。Sperber和Wilson認為關聯理論適用于特定的信源與信宿(通信科技用語,指在通信中,從信源接收信息的部件。)之間的交流,比如兩個個體之間的交流,也適用于無明確信宿的情況,比如信息生產者與信息用戶之間以及廣播通信中的信宿等。信息檢索可以被抽象為信息生產者借助于信息檢索系統的中介與潛在信息用戶之間的交流活動,因此從Sperber和Wilson的觀點可以得出基本的結論:關聯理論適用于信息檢索,屬于無明確信宿的信息交流情形。
三、關聯理論在信息檢索相關性研究中應用
(一) 關聯理論在信息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信息檢索是明示—推理交際的一種具體形式。在信息檢索中,交際者就是信息生產者,信息生產者生產信息的過程就是明示的過程, 信息生產的成果——論文、著作以及報告等文檔就是信息生產者明示的形式。信息生產者明示的目的是向潛在信息用戶傳遞其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 在實現該交際意圖的過程中, 必然離不開潛移默化地遵從關聯理論的明示交際觀、認知原則、交際原則。
1、認知原則—提供足夠的相關性刺激
信息生產的過程是通過信息生產者編碼將信息輸入到論文、著作以及報告等文檔中的過程。為了使信息檢索獲得成功, 信息生產者往往使用各種明示手段, 力求向信息用戶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 以求得信息用戶對論著中的信息進行正確的推理。根據關聯理論的認知原則——人類的認知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相關性相吻合,據此,信息生產者在著述過程中依據對自己表達能力的認知, 以其認為最合適的方式表達出認為能夠與其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最大相關性的文檔。
2、交際原則—具備最佳的相關性刺激
根據關聯理論的交際原則——每一個話語(或推理交際的其他行為) 都應該設想為話語或行為本身具備最佳的相關性, 信息用戶將注意力和需要加工處理的信息都放在那些看上去有相關性的信息上面,信息用戶期待文檔/文檔替代物具備最佳的相關性。當文獻/替代物具備足夠的相關性而值得信息用戶進行加工處理,特別是當文獻/替代物具有最大相關性時, 該文檔/文檔替代物就是最佳相關性文檔。
下面借助于關聯理論的認知原則、交際原則分析以下兩個文檔替代物(來源于萬方學術期刊數據庫):
例1:于杰.關聯理論發展與不足的研究. 華章,2010, (18)
【關鍵詞】關聯理論;關聯理論的應用;關聯理論的不足;
【摘要】本文針對關聯理論的創立背景,前人研究及其應用領域進行了介紹性的研究綜述;集中討論了關聯理論的認知與交際、定義與測量;介紹了它在語言因素制約以及二語研究領域如翻譯,英語教學等的應用;進而反思指出關聯理論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性的改進方法.
一、基層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1、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對市場的調控決策,必須依賴對市場信息精確、規范地了解和掌握,才能科學地制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為政府主管市場的職能部門,責無旁貸地應承擔收集整理市場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這一神圣職責。基層工商所作為工商行政管理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市場監管執法第一線,是整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礎。從信息渠道的角度來看,也就是說處在源頭的位置。由此可見,基層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中,意義和作用十分重大。
2、科學的決策,則要從上到下的貫徹實施。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承擔著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主要任務,基層工商所此時則是總裝車間的角色,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只有通過這里才能得到體現。經濟學有一所謂的木桶理論,木桶盛水容量的多少并不取決構造木桶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恰恰相反。
二、基層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進程中的現狀
1、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基層工商所工作人員在知識更新,提高自身素質這一方面,還遠遠跟不上信息化時展要求。
2、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過程必將是管理模式改革的過程,既然是改革,將牽動利益格局的改變。傳統的監管模式、思維的歷史慣性以及利益關系的牽制,其反作用力仍十分巨大。
3、歷史原因和地理環境造成的經濟落后、偏遠地區,嚴重的缺乏人才、缺乏經費、缺乏優惠政策。
4、缺乏信息化建設的人文環境。信息化不是簡單地為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有人誤認為購買計算機、研制或推廣軟件和建數據庫是信息化的全部內容。確實,信息化離不開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但是這些僅僅是信息化基礎建設的一部分。更重要地是深刻理解信息化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國民經濟的發展的重大意義,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運用方法、長遠目標及規章制度。
三、基層工商所信息化建設與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模式的改革
監管模式的改革,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反過來說,計算機作為一種技術工具,必須得到合理的運用,才能發揮其強大的功能。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傳統的監管模式甚至不能適應這種技術要求。因此,基層工商所信息化建設進展如何,直接關系到監管模式改革的進程。在這里,我想通過一個具體案例,探討基層工商所信息化建設與監管模式改革的相互關系。這是一個城區工商所,今年一月使用計算機管理,(僅僅是一個單機版的收費監控軟件)結合監管模式的改革,收到了如下的效果: (注①)
1、適應了轉變監管模式、實行市場巡查制的要求,解決了輕管理、重收費的矛盾;老實講,收費問題一直是壓在我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心頭的大石頭,收費工作占據了工商行政管理監管工作的大量時間和工作人員的大量精力。使用監管應用軟件,結合實行監管模式的改革,就目前的運行狀況來看,可以說,成功地解決了這個矛盾。一是工商人員上門收費和經營戶上門交費有著本質的區別。經營戶到大廳交費,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法規政策所規定的交費義務,交費交的心服口服;二是力求做到定費的公平和準確,尤其著力于公平。民不患寡,患之不勻,避免定、收費的隨意性。采取外勤巡查核定,所長把關,集體決定,然后錄入計算機數據庫的制度,杜絕了收人情費,尤其是用收費權與經營戶做交易等腐敗現象的發生,堵塞人為造成規費流失的漏洞。公生明,廉生威,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群眾中的威望,樹立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良好形象;三是市場巡查制的有效實施,全面了解掌握所轄范圍的動態,及時合理制訂對策,下大力氣掃除死角。四是加強監管力度,打擊非法經營活動,保護合法經營活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引水養魚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則招來了更多的經營戶,增加了費源。如此下來,僅統計這個所在今年一至四月份的規費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收了二十萬元,增長了四十八個百分點尤其有意義的是,對外勤巡查人員不下任何收費任務指標,而是強調在監督、管理、服務上多下功夫,收到了重管理,管理上層次;輕收費,規費收入大幅增長的良好效果。
2、解決了內部分工不勻,所謂的工種好壞的問題。傳統的監管模式一般是根據六管一打的業務區分來安排設置人員分工,上級機關有多少科、股、室,工商所就設置對應的組、室和專管員,且不說因用工不合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問題,單就談完成上級下達的收費任務,工商所一般都要分解到各組,個別的甚至分解到個人所產生的弊端。如市管、個體有收費陣地的就可以輕松完成,為什么?有收費任務只要簡單地往經營戶頭上加上去就行,甚至還會滋生腐敗;而注冊登記、商標、廣告、合同有收費也是有硬性規定定死了的;而經濟檢查、消費者權益保護只出不進,只有打游擊還有些工種比較辛苦,有些比較輕松,大家誰都愿意分到好工種還有業務交叉部分,有利大家搶,無利互相推,由此引發的矛盾牽制了所長相當大的精力,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市場巡查監管模式實行區域巡查、路段管理,同人同崗同責,責、權、利高度透明,不給黑箱操作留有余地。每一個同志因為要接觸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項業務,需要互通信息,互相協作,密切配合,同時又深感功力不足,自覺地充電加油,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法律知識,對提高自身執法水平,提高自身素質有深切的緊迫感。
3、效率的提高增強了監管力度,加強對違法現象的查處(尤其對公用事業的部門壟斷、假冒偽劣,農藥、化肥、種子和環境保護等密切關系到群眾的日常生活與切身利益的違法現象的查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合法經營活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樣做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也得到占大多數合法經營戶的支持,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優良執法環境。尤其是在目前企業改制、下崗工人較多,國家需要安定團結的局面情況下,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來說,有著重要政治意義.
4、監管模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了工商所前沿指揮所的作用。市場巡查能及時掌握市場動態,使指揮員(所長)能全面掌握和及時處理市場上發生的各種情況,動態的對市場進行監管。保證執法的連續性和規范性。尤其對處理緊急突發事件,貫徹落實上級重要指令有快速反應能力。對消除中梗阻,保證政令暢通有重大的意義。
5、以上各方面的變化,計算機起了什么作用呢?一是實現信息共享,工商所電子經濟戶口管理薄建立,使我們能快捷、方便、準確地分析、處理監管對象的信息, 使我們的監管和服務更加科學、合理、合法、規范,并消除了管理的交叉盲區二是應用軟件的運用,有效地遏制了辦證、收費的說情風,制止了辦人情照、收人情費的現象,加強了廉政建設。這里舉一個辦公電話費控制的例子加以說明,曾幾何時,為了控制辦公電話費過高的現象,把辦公電話拆下,鎖在抽屜里;也有用鐵匣子鎖起來,效果都不是很好,后來,用有微電腦程序的話機,每人發一電話卡,原有的問題迎刃而解;三是辦公效率的提高,例如欠費統計,由于手工操作費時費力,尤其是電腦非常輕松就能解決的分區、分段、分行業等排序功能,手工操作出來后,因變更或歇業等原因,已是時過境遷,造成規費流失。使用計算機監控后己基本解決;四是對提高人員素質有極大的促動作用,尤其對基層工商所所長會有更高的要求;五是上級領導可隨時調閱數據庫中的數據,便于對工商所工作的準確指導和及時糾偏。加強了對基層工商所的領導。
分析這個個案的目的在于想說明,基層工商所信息化建設對于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模式的改革事關重大!這個個案雖然只是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從一滴海水可以看到大海,可以想象,按照省局的規劃,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全面到位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情景!展望未來,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效能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辦事效率的提高。隨著市場經濟小政府、大市場趨勢的發展,我們在工作中將越來越多地面對人員精簡和任務加重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僅僅依靠熱情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從改進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技術含量入手;二是加強內部制度建設。計算機是不講人情世故的,它總是嚴格按照規定好的程序運行,這就給我們利用計算機程序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創造了條件;三是提高隊伍素質。計算機、網絡這些都是當今社會的科技精華所在,經常和這些先進的技術工具進行交流,學會利用它們更好地工作和學習,是提高我們干部知識水平、業務素質的捷徑。工作職能是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如果完成得好,甚至能夠超額完成,那么就會贏得政府和群眾的信任,就會把更多的任務交給我們,我們的職能和業務范圍就會增加。要想不斷地超額完成政府交托的任務,僅憑干勁、覺悟是不夠的,還要努力掌握新技術,用科學的方法武裝自己。有了現代化的辦公手段,一個人就可以干以往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的工作,而且還能干得更好,這樣我們才有精力去拓展職能。
特別要提到的是,計算機有這樣的特性,可以把現實生活中合理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寫進程序,固定成一種模板,(編制成應用軟件)極易推廣運用。推廣技術的同時也推廣了先進的管理經驗。
把滿足監管模式改革需求,功能強大的應用軟件及時推廣運用。換句話說,把監管模式改革的成功典型結合現代技術進行推廣運用,將對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四、基層工商所應用軟件的開發與運用
1、在工商行政管理應用軟件的開發和運用方面,我們認為,在設計編制軟件前,要充分考慮具體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說軟件要在規范和合理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地貼近現實,即為,軟件跟著現實走;軟件編制后,具體工作則要根據軟件來規范安排,則為,現實跟著軟件走。在具體運用方面,-、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制度(比如系統的維護、操作人員的培訓、管理權限的分配等);二、要有一套與軟件設計的管理流程相適應的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法;三、新的監管模式的實行,必將與舊有的管理模式及一部分人的慣性思維和觀念相沖突。所以,應用軟件投入運用本身就是一項改革,是一個以點帶面、逐步實現的過程。需要逐步轉變觀念。更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軟件的運用要比軟件的編制艱巨的多。好的應用軟件只有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得到合理的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其強大的作用。
2、基層工商所軟件開發人員,對工商所的工商行政管理日常業務自有切身體驗,這對開發應用軟件所必須做的前期工作(溝通客戶需求的環節)是很大的優勢。但是,也正因為身在基層,對上級關于開發應用軟件有關精神和具體規定不能及時了解與掌握,對軟件開發的終極目標不能很好地把握,難免是游擊隊的風格。軟件的開發只能是手工作坊式的制作。應開拓思路,如采取課題研究之類的多種方法,會有更好的效果。
3、優化軟件開發的外部環境,創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氛圍。要大力培養既懂計算機技術又懂工商行政管理業務方面的人才,還要有一套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4、網絡版的軟件和單機版的軟件的關系。毫無疑問,網絡化是趨勢,單機版是補充。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軟件的研制亦是如此。網絡化是目標和方向無需多說,只談單機版的問題,因為各地還有這樣那樣的個案需求以及基層工商所需求變動較大等因素,單機版軟件較容易提出好的解決方案。此外,還要考慮開發成本和運行成本。所以,要采取實事求是、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做好網絡系統開發的同時,做好單機版軟件的開發。
引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社會發生著重大變革。信息技術(IT)以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不可阻擋的魅力在各個領域迅速滲透和擴散,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局面已經形成。一個以知識經濟、創新經濟、數字經濟和網絡經濟為特點的新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近兩年來,“信息化”更是成為中國IT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已被列為我國重要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國家為制造業信息化下定決心:“十五”期間,要投入上百億元。建立203個信息化應用示范基地,以期將我國制造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由現在的l5年縮短為l0年。那么,什么是信息化?企業為什么要搞信息化?企業應該怎樣去實現信息化?
1企業信息化及其總體目標
1.1企業信恩化
企業信息化是指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從經營決策、產品開發、生產組織、市場營銷,到原材料供應、財務管理、人才管理和技術創新等,全面運用信息技術,裝備信息設備,建立有機聯系的、快速反應的、科學的信息系統并保證其高效運行的過程。
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深入開發和充分運用信息資源,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研發生產及管理等各項活動的水平和效率,科學、高效地組織企業人力、物力、資金等資源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信息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部分。
(1)信息技術與企業的技術和生產體系的結合。目的是輔助生產過程,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體現為先進的研發、生產設備的采用,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藝計劃(CAPP),以及在設備、生產線方面大量采用單片機、微機進行控制以實現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等。其目標與結果體現為硬性的生產力的直接提高。
(2)信息技術與企業的管理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的結合。體現為采用先進的企業管理體系,例如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客戶資源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系統(SCM)、電子商務等。其目標與結果體現為軟性的思想提升與管理自動化。
綜觀我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情況,通常在第一個方面做得較好,而在第二個方面往往做的比較欠缺。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更多地考慮如何把信息化與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結合起來。
1.2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制定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基石。在當前條件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通常是:通過信息資源的開發和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的有效利用,以企業資源計劃(ERP)為基礎,以電子商務為拓展,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以實現通過信息流來控制和優化利用物料流、資金流和知識流,提高企業的產品開發、經營管理、生產制造、質量保證、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綜合能力,緊緊圍繞市場和客戶,不斷優化企業、產品、服務、成本、環境影響和知識創新等目標體系,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經濟目標的快速實現。
2企業信息化是現代企業必然的選擇
人類社會進入大規模工業化時代以來,制造類企業經營戰略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2O世紀30--70年代,企業通常以價格作為競爭的主要手段,主要采用成本領先戰略,通過追求產品規模效益來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以基礎制造結構控制為核心的傳統制造戰略是當時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產能計劃與設施規劃、作業計劃與庫存控制、生產活動(動作規范、工藝、零部件)的簡化和標準化、分銷體系的形成等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和MRF(物料需求計劃)等企業信息化單元技術開始在企業得到應用。
70-80年代,傳統制造戰略已難于更有效的提高制造企業競爭的績效,全面質量管理(TQM)、最優化生產技術(OPT)、準時制生產(JIT)等以生產過程和生產組織單元為對象,對企業生產流程和生產組織進行持續、漸進改善的制造思想和管理方法相繼在企業得到廣泛應用。在此期間,CADI,CAM得到了廣泛應用,MRF發展到MRFII(制造資源計劃)并與JIT集成,形成MRPII和JIT混合運行模式,部分信息化單元技術日趨成熟,并成為以生產流程控制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戰略的主要技術平臺之一。
8O年代中期以來,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競爭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產品開發過程和組織績效的改善、生產與開發流程的集成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產品研發與制造的集成、產品研發與市場的集成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計算機集成制造(CIM)、逆向工程(RE)、快速制造等現代產品開發與集成哲理和技術手段開始在企業實施應用,極大地加快了產品開發速度:市場活動、開發活動和生產活動的集成,顯著地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經營戰略實施重點逐漸由生產制造轉向產品創新,基于信息集成和過程集成的產品創新戰略逐漸形成并成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心。
90年代中期以來,伴隨著世界范圍內風起云涌的企業合作、并購行為,全球制造資源正處在廣泛的整合和優化過程中,基于Intemet/lntranet(因特網,內部網)構架的企業動態聯盟和虛擬企業組織正在改變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和組織結構,企業戰略管理關注的焦點逐漸從內部價值鏈轉向外部價值鏈,企業資源計劃(ERP)、協同產品商務(CPC)、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技術已成為21世紀企業生存和獲取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重要的發展戰略和必然的發展趨勢。
從以上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信息化與工業化一樣,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2l世紀初期,我國妻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就必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也必須通過信息化建設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自己的經濟目標。對于承擔著國防事業建設重任的軍工電子企業而言,面對國防的迫切需求和多品種、短周期、小批量的需求特點,改變傳統管理方法,采用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現代化管理手段,更是當務之急。
3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3.1有效提高企業的決策水平
信息技術實現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換。尤其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決策工具如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電子會議系統等的應用,使企業在獲取、傳遞、利用信息資源方面更加靈活、快捷、廣域和開放,人的行為與經營流程組成了一個整體的人機系統,形成信息決策行為三者高度集成化,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決策者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方案評價選擇能力,拓展了決策者的思維空間,延伸了決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隨意性和主觀性,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及時效性,提高了決策的效益和效率。
3.2促進企業業務流程重組和組織結構優化
傳統的組織結構存在多層次、橫向溝通困難、信息傳遞失真、對外界變化反應遲緩等弊端。信息技術的擴散與滲透,從根本上改變了組織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方式,推動了業務流程再造及組織結構創新。加強了決策層與執行層的直接溝通,促進了組織成員相互間知識和經驗的交流。
3.3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企業信息化可以直接影響企業價值鏈任何一環的成本,改變和改善成本結構。通過企業資源全面規劃和優化控制、信息及時傳遞及商務智能,在信息化平臺上,企業的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生產經營活動聯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提高了生產計劃的可行性、生產能力的均衡性、生產控制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企業成本。
3.4電子商務的基礎
電子商務是指實現整個貿易過程中各階段的貿易活動的電子化。即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所涵蓋的業務包括:信息交換,售前售后服務,銷售,電子支付,產品發送、運輸,建立企業動態聯盟、組建虛擬企業等。企業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基礎。
4.企業信息化建設應當怎樣做
4.1企業信患化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1)企業領導高度重視
(2)從企業實際出發,不盲從,也不保守
(3)信息化戰略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
(4)總體規劃與分期實施做到“顧前瞻后
(5)選用合適的軟件:學習先進的管理思想
(6)組織結構重組
(7)業務流程創新
(8)注意lT人才培養
(9)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培訓
在進行管理體系信息化建設時,要特別注意從思想觀念上轉化提升員工的管理思想,加大培訓力度,促進思維方式的轉變。只有這樣,信息技術才能真正和管理體系融合,實現企業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體系的變革。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由信息技術、業務、管理人才組成的項目隊伍,參與項目的建設,在建設過程中,以我為主,在不斷的思想沖突和交鋒中,不斷地吸收先進的理念,結合企業的實際,最終才能真正成功地建立企業自己的信息化系統。
在上述應對策略中,企業組織結構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企業應當以作業流程為中心、打破多等級組織結構,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高效率和快節奏的特點、適合企業員工參與管理、實現企業內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溝通、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較大的靈活性的要求。企業應當依據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管理集中化、組織單元間的協調市場化的原則變革企業組織結構,‘并按照價值流重新構建企業業務流程。下面談一談這兩個重要環節的實施。
4.2企業組織結構創新
(1)組織結構扁平化。由于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應用,企業內外的信息傳遞更為方便、直接,使很多中間管理層次失去存在必要;同時,在信息時代,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其所有的部門及人員應充分、及時了解和掌握各類相關信息,更直接地面對市場,這也要求企業盡量減少中間結構。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突出特點是減少了決策與行動之間的延遲,加快對市場和競爭動態變化的反應,從而使組織反應更加靈敏。
(2)組織管理集中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無論企業規模多大,由于信息交流的暢通,都可對其實施有效的管理控制。因此解決了分權式管理所造成的事業部之間職能重復、資源浪費、規模效益降低、無法面向顧客實施統一服務等弊端。組織管理集中化的好處是組織同時具有分權組織的靈活性及相應能力和集權組織的基層控制能力。
(3)組織單元問的協調市場化。網絡技術的運用使企業能將那些為滿足顧客(內部的或外部的)需要而進行的彼此銜接的活動聯接成為一個整體,使其運作更直接、更快;同時,為保證各環節的活動在組織單元中順暢流動,通常運用內部價格、市場及類似市場的機制來協調組織單元問的活動。
(4)職能部門任職方式的改變。信息化使得溝通模式發生了改變,雖然管理的基本職能、任務與責任并沒有改變,但是網絡化組織中的職能部門的工作重點將發生改變。職能部門作為企業銷售、生產、財務、人事等職能中心,要根據企業目標,組織跨職能的任務團隊,并參與到團隊工作中去,使任務隊透明度增加并為各任務團隊提供支持與協調。
4.3企業業務流程再造
(1)明確流程再造的目標
業務流程再造就是以追求顧客最大滿足度為目標,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訂單為憑據,最終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流合一。
(2)按價值流構建企業業務流程
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應按價值流重新安排企業業務流程,實現生產經營過程的重建。
“價值流是指企業內相互銜接的、一組能為顧客或最終使用者(內部的或外部的)提供結果的一系列活動。每一個企業中都有一連串工作活動將特定結果送給特定類型的顧客或最終使用者(內部的或外部的),為此創造一定價值。這一連串活動經常分散在企業的眾多部門和職能領域,在傳統模式下,環節多、速度慢、效率低;在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幫助下,經過合理設計,這種局面得以徹底改變。因此,尋找或重新設計企業的所有“價值流的目的是為了使企業的所有活動對顧客(內部的或外部的)的要求做出最迅速的反應。
企業依據“價值流重新設計生產經營過程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了解企業所有價值流,明確每一價值流的顧客,分清每一價值流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每一個價值流都有自己的目標,且應該以顧客為核心,以滿足顧客(內部的或外部的)為直接目的。
第二步,每一個價值流活動由一個授權小組承擔。由于小組的工作重點完全集中在價值流顧客的需要上,因此可以盡可能簡單、直接地完成工作。每一個價值流都有一個“所有者和一個“支持者。“所有者的工作重點是價值流的日常運行;“支持者則保證價值流與企業整體戰略及目標相互聯系、協調。“支持者往往由職能部門的最高管理者擔當。
關健詞:自律監管證券監管證券交易所
我國證券市場起步較晚,發展10多年來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國現行證券監管模式是以政府監管為主導,市場自律監管為補充的監管制度。但由于現在政府監管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致使出現政府監管失靈的現象,同時自律監管的作用發揮很小,所以大力加強自律監管在我國證券市場監管中的作用。我國自律監管體系主要有三方面組成,即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會以及其他相關的行業協會和各種證券市場參與機構。筆者認為我國的自律監管應以證券交易所的自律監管為主要力量,本文將主要對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的必要性和優勢
首先,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的具有更高的監管效率。證券交易所直接貼近市場,熟知市場變化,能夠及時的了解證券市場中的股票的交易信息、股價的波動,發現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可以強制上市公司進行持續信息披露,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性,同時可以根據市場反饋的信息,結合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對自律監管及時作出調整、改變規則和措施。
其次,自律監管在作用空間上更為寬泛。法律具有剛性,政府監管必須依賴法律規范對市場進行管理,而法律不能完全調整到市場中的全部間題,由于這種性質就決定了政府監管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到市場中的每個角落,肯定會存在政府監管的灰色區域。所以在這些政府監管與法律規范無法調整的領域內,政府監管的效果不言而喻。而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的優點之一就在于它可以在政府的剛性管理之外,施加道德、行業和倫理標準的約束。
再次,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的專業性。證券市場具有高風險性和不穩定性,證券交易所處于市場的前線,要有效迅速的處理市場的各種情況,就決定了自律組織必須儲備著大量的專業人才,這些專業人才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際的證券市場操作經驗,同時要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對市場中瞬息萬變的具體情況,能夠熟練的運用證券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有效的規避市場風險,達到利益的最大化。這些都決定了自律組織相對于政府監管更具有專業性。
最后,自律監管還更符合成本一收益原則。證券交易所處于市場的第一線,可以迅速及時地隨市場作出反應,采取行動,從而降低監管的成本,提高社會公共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證券交易所的自律監管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在現階段應具體根據我國實際國情,充分發揮證券交易所的獨有的自律監管,把證券交易所作為我國證券自律監管的主導力量。然而現實中的證交所的自律監管職能非但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而且存在很多阻礙其有效發揮的障礙:
(l)由十證監會與證交所之間的職責劃分不明確,而法律對證交所的性質、地位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證交所很多職能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證監會的授權,證監會也代替證交所行使了一部分自律監管職權,致使證交所看起來像一個證監會的“派出機構”。
(2)由于股市的發展能給當地政府帶來巨額的稅收,可以大力推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加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滬深兩地交易所之間競爭激烈,相互搶奪上市公司的現象相當嚴重。
(3)證交所本身在組織形式即會員制上存在很大缺陷,實行會員制不利于證券交易的公正性、投資者的投資風險隨之加大,容易形成市場壟斷,這些都導致證交所的很多自律監管職能到不到有效的發揮。
(4)上市協議不是由證交所和上市公司商議決定,而是政府部門硬性規定的產物,不能體現為市場參與主體相互競爭和相互妥協的產物,而是游離于利益關系之外的產物,也就不能發揮市場高效配置資源的職能。
三、關于加強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作用的思考
正如由上所闡明,加強證券交易所的自律監管職能,使之成其為我國證券市場自律監管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將有助于我國證券市場監管體系的和諧構建。具體來說可以作以下方面的嘗試:
(1)要強化證券交易所的自律監管地位,必須從監管理念上人手,從根本上消除證監會把證交所作為自己的“派出機構”的監管理念,樹立證交所是我國自律監管體系中的主要力量。
(2)完善證券方面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明確規定證券交易所自律機構的性質、法律地位、組織形式,對證交所的權利實行法定授權,進一步明確證監會與證券交易所之間的職能分工,明確證交所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真正將證交所作為一層獨立的監管主體。
(3)賦予證券交易所更多的權力。證券交易所自主決定其人事安排,比如證券交易所的總經理,由其理事會選擇后再報證監會批準;給與證交所更多收益方面的自。
(4)從我國具體實際出發,充分借鑒境外的先進經驗,改革我國證券交易所現行的組織形式,由會員制改為公司制。
硬件建設直接關系到安全保衛工作信息化的效率,可以說要想提高安全保衛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就必須加強硬件建設與管理。這里說的硬件建設主要包括監控設施、消防設施。對于監控設施和消防設施的安裝可以請行家進行論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關鍵場所配足監控設施(比如學生宿舍區、活動密集區、交通要道、教室、取款機等地方)。學校還應設專門的監控室,以方便隨時查看各個監控點的情況。
安全教育可以說是有效提高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途徑,保衛部門可以利用板報、展板、校園網絡等途徑來加強安全教育的成效。當然,還可以跟移動或者聯通公司合作,根據寒暑假、關鍵節假日等一些特點給學生發一些安全方面的短信來提高安全保衛宣傳的效果。
對于在安全保衛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組織和個人要及時給予精神及經濟獎勵并予以表彰,對表彰結果要記錄在案備查。對考核不合格的部門給予一定的懲罰,對于人為原因造成的重大問題要予以追究,在職稱評比中作為重要的參考意見。違反法律的要上報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
這里講的資料管理包括安全保衛制度的建立和相關臺賬的建設以及各部門的職責。由于資料較多,所以安全保衛工作的臺賬建設應該提高信息化水平,要使資料管理形成一種體系,按照類別整理好,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當然,還應該建立相關的電子檔案存起來。
每學期可以開展安全方面的講座,每年開展安全宣傳月并進行安全知識競賽,義務消防隊定期進行消防演習。在宿舍等醒目位置張貼安全方面的海報,學生宿舍張貼防火防盜和防騙宣傳單,宣傳單上寫上學校保衛部門的電話等等。通過這些載體一來很好地起到了宣傳教育的目的,二來也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實。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00-02
在新的生活環境下,每個人都需要從各種各樣的信息源中收集、提煉有用信息,為正確決策提供參考。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方便、自由、快捷的、查詢信息;但另一個方面,由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使得信息資源出現分散、異構、無序的特性,極不利于人們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面對信息急劇增長、技術不斷更新的新局面,需要我們對信息檢索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必須增強獲取、選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信息檢索概述
信息檢索是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并根據信息用戶提交的查詢條件檢索出相關文檔的過程和技術。信息檢索涉及數據庫技術、圖書和情罌蒲А⑷斯ぶ悄堋⒆勻揮镅源理、機器學習等眾多知識和學科領域[1]。信息檢索作為一門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表示、存儲、組織和訪問。
1.1 信息檢索的意義
信息檢索是對信息進行集中表示、存儲、組織加工、統一管理,使用戶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進而對信息進行加工,根據分析得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實現信息激活和增值。有效的信息檢索可以節省科技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幫助人們進行知識更新;繼承和借鑒前人勞動成果,促進科技的快速發展;協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1.2 信息檢索的四要素
信息檢索包含四個要素:信息意識、信息源、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利用[2]。信息意識是信息檢索的前提,指人們借助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所做出的能動反映,使人們對信息的敏感程度、選擇和運用信息能力;信息源是信息檢索的基礎,如專著、期刊、報告、學位論文、會議記錄、專利、標準、統計數據、政府出版物、檔案文獻信息等;信息獲取能力是信息檢索的核心,是指人們對信息的了解、查找、整理加工;信息利用是信息檢索的關鍵,即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1.3 檢索語言及方法
檢索語言是為溝通文獻標引與文獻檢索而編制的人工語言,是連接信息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中標引人員與檢索人員雙方思路的渠道。檢索語言主要包含分類、主題、代碼和自然四類語言[3]。分類語言是指用各種分類號來進行檢索的標識,按學科性質進行系統排列,包括主題、科學、圖書和專利分類語言;主題語言是直接以表達文獻主題的詞語作為檢索標識,包括關鍵詞、標題詞、單元次和敘詞語言等;代碼語言是指將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代碼系統來標引和排列的檢索語言,例如,分子式索引系統;自然語言是指未經規范化處理的檢索語言。
信息檢索包括手工和計算機檢索,常用的檢索方法有拉網法、引文法、順查、逆差和抽查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檢索途徑歸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責任者、題名、某種序號、機構名等作為檢索標識;另一類是用描述信息內容的分類號、關鍵詞、主題詞等作為檢索標識。通常直接輸入檢索字段直接點擊搜索,但需要精確查找目標文獻時,要利用高級檢索方式設置一些查詢條件,如查詢范圍、時間、方式(模糊和精確)、字段邏輯關系的編輯等。
2 信息檢索流程
信息檢索過程可分為以下步驟:課題的確定――選擇合適的數據庫――初步擬定檢索式檢索――調整檢索策略(考慮準確性)――命中結果分析――批量下載――信息分析。下面以立體印刷技術的相關資料的搜集為例介紹信息檢索過程。
2.1 檢索工具選擇
對于日常信息的搜索,通常采用百度、谷歌等網站,但對于專業文獻的檢索則需要專門的數據庫,每個數據庫都有自己的特點。
(1)館藏書目查詢:書目是將圖書、期刊按一定規則收錄,并有序編排的檢索工具。通常包含題名、責任者、主題詞、分類號、索取號、ISBN/ISSN號、出版社等字段,輸入檢索詞即可檢索,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檢索、下載。
(2)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目前世界上最大且連續動態更新的數據庫,內容覆蓋工程技術、自然科學、農業、哲在新的生活環境下,每個人都需要從各種各樣的信息源中收集、提煉有用信息,為正確決策提供參考。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方便、自由、快捷的、查詢信息;但另一個方面,由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使得信息資源出現分散、異構、無序的特性,極不利于人們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面對信息急劇增長、技術不斷更新的新局面,需要我們對信息檢索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必須增強獲取、選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信息檢索概述
信息檢索是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并根據信息用戶提交的查詢條件檢索出相關文檔的過程和技術。信息檢索涉及數據庫技術、圖書和情報科學、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眾多知識和學科領域[1]。信息檢索作為一門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表示、存儲、組織和訪問。
1.1 信息檢索的意義
信息檢索是對信息進行集中表示、存儲、組織加工、統一管理,使用戶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進而對信息進行加工,根據分析得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實現信息激活和增值。有效的信息檢索可以節省科技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幫助人們進行知識更新;繼承和借鑒前人勞動成果,促進科技的快速發展;協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1.2 信息檢索的四要素
信息檢索包含四個要素:信息意識、信息源、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利用[2]。信息意識是信息檢索的前提,指人們借助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所做出的能動反映,使人們對信息的敏感程度、選擇和運用信息能力;信息源是信息檢索的基礎,如專著、期刊、報告、學位論文、會議記錄、專利、標準、統計數據、政府出版物、檔案文獻信息等;信息獲取能力是信息檢索的核心,是指人們對信息的了解、查找、整理加工;信息利用是信息檢索的關鍵,即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1.3 檢索語言及方法
檢索語言是為溝通文獻標引與文獻檢索而編制的人工語言,是連接信息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中標引人員與檢索人員雙方思路的渠道。檢索語言主要包含分類、主題、代碼和自然四類語言[3]。分類語言是指用各種分類號來進行檢索的標識,按學科性質進行系統排列,包括主題、科學、圖書和專利分類語言;主題語言是直接以表達文獻主題的詞語作為檢索標識,包括關鍵詞、標題詞、單元次和敘詞語言等;代碼語言是指將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代碼系統來標引和排列的檢索語言,例如,分子式索引系統;自然語言是指未經規范化處理的檢索語言。
信息檢索包括手工和計算機檢索,常用的檢索方法有拉網法、引文法、順查、逆差和抽查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檢索途徑歸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責任者、題名、某種序號、機構名等作為檢索標識;另一類是用描述信息內容的分類號、關鍵詞、主題詞等作為檢索標識。通常直接輸入檢索字段直接點擊搜索,但需要精確查找目標文獻時,要利用高級檢索方式設置一些查詢條件,如查詢范圍、時間、方式(模糊和精確)、字段邏輯關系的編輯等。
2 信息檢索流程
信息檢索過程可分為以下步驟:課題的確定――選擇合適的數據庫――初步擬定檢索式檢索――調整檢索策略(考慮準確性)――命中結果分析――批量下載――信息分析。下面以立體印刷技術的相關資料的搜集為例介紹信息檢索過程。
2.1 檢索工具選擇
對于日常信息的搜索,通常采用百度、谷歌等網站,但對于專業文獻的檢索則需要專門的數據庫,每個數據庫都有自己的特點。
(1)館藏書目查詢:書目是將圖書、期刊按一定規則收錄,并有序編排的檢索工具。通常包含題名、責任者、主題詞、分類號、索取號、ISBN/ISSN號、出版社等字段,輸入檢索詞即可檢索,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檢索、下載。
(2)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目前世界上最大且連續動態更新的數據庫,內容覆蓋工程技術、自然科學、農業、哲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可進行高級、專業、跨庫檢索以及期刊Ш健
(3)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數據庫:目前國內相關資源最完備、連續動態更新的高質量學位論文數據庫,包含理工、農業、醫藥、文史哲、法律、教育與社會科學、電子與信息科學、經濟以及專題文獻等。
(4)外文文摘數據庫:既包含單學科數據庫,如CA(化學)、PA(石油)、Georef、Medline等,又包含多學科綜合數據庫,如Dialog、EI、CSA、SCI、IEEE/IET、Spinger等。對于國際化的今天,外文檢索已成為每個考研人員必備的技能。
(5)其他數據庫:Google學術中文和外文搜索、萬方、維普、知網、專利檢索系統以及標準文獻檢索數據庫等。數據庫文件普遍采用CAJ和PDF格式,須下載專門的瀏覽器來閱讀。
2.2 檢索詞確定
確定中文檢索詞:設置與論文名字相關的檢索詞進行檢索,如,立體印刷、3D印刷、立體圖像、立體印刷品;確定英文檢索詞:stereoscopic printing、3D printing、stereoscopic image printing、auto-stereoscopic image
2.3 檢索過程及結果分析
利用以上介紹的檢索方式以及各個數據庫的特點,選用中國知網、Google學術、碩博士論文數據庫、EI和專利網,結合設定的檢索詞進行文獻檢索,該文例子主要圍繞圖書、期刊、碩博士論文和專利來搜索。為了便于對文獻的管理、引文編排,論文寫作采用EndNote插件建立分類文獻庫。在搜索文獻時注意盡可能將時間設定在近5年內,學位論文搜索優先,這樣對研究對象的背景、現狀首先有大概的了解;其次進行大量其它文獻的檢索,可以參考論文后的參考文獻、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數據庫連接到的相似文獻等來擴展檢索。無論對于中文還是外文的搜索,不能盲目下載,必須注意文章摘要與目標對象是否有關,否則會加大有用文章篩選的工作量。
檢索到的文章由于存在相似性,一定要做好分類,方便快速查找。總的來看立體印刷技術相關文獻主要涉及人眼視覺理論、光柵成像、立體圖像制作、光柵材料及使用、立體印刷產品質量評價和市場分析、立體印刷工藝研究以及相關設備制造等。通過以上文章的搜索我們可以對立體印刷有大致的了解,對于寫綜述性的論文可以按照以上點來設置章節標題,如果要進行某一點的深入研究,需要認真研讀,將文章的各個點吃透,或進一步查閱相關資料。總之,文獻檢索不能盲目,初步檢索分析后,再次具有針對性性的進行檢索。
3 結語
該文圍繞信息檢索技術展開討論,首先,簡單的介紹了信息檢索的含義、目的、意義、檢索要素和方法等,讓大家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其次,結合立體印刷技術綜述報告的例子,詳細的闡述了文獻的查找渠道、提煉、分析和總結過程,對以后工作和學習中有效的進行信息檢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張靜平(1974-),女,安徽肥東人,軍械工程學院圖書館信息技術部主任,館員;胡暉(1971-),女,上海人,軍械工程學院圖書館,館員。(河北石家莊05000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4-0093-02
隨著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各院校對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及質量均做出不同規定,對學位論文的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些規定的推出,使研究生對查閱文獻、獲取文獻原文、利用文獻的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研究生的選修課,“信息檢索”課越來越受到廣大研究生的青睞。如何合理安排“信息檢索”課的授課內容,滿足研究生不斷增加的信息需求,已成為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研究生信息需求的新變化成為“信息檢索”課程內容改革的推動力
1.信息需求體現時效性
一般來說,研究生在校期間會參與一些科研活動。作為年輕的科研群體,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處于起步和加強階段。為了能夠獨立完成科研任務,研究生需要最直接、最實用的科研方法和理論,而這些知識往往來自和他們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獻信息和科研人員普遍關心的最新科研成果。為保證所研究課題的先進性、創新性,能及時跟蹤學科的前沿動態、進展,研究生們還需要及時獲取學科前沿、尖端、最新的專業信息,而這些信息大多來自最新國內外專業資料文獻。因此,研究生在信息需求上往往很注重信息的時效性。
2.信息需求凸顯專業性
一般說來,研究生在校的第一學年主要學習基礎課程,需要閱讀本專業大量的學術專著,對基礎性較強的文獻資源需求量很大。當研究生明確研究方向后,其文獻需求開始重點集中在與其研究方向有關的資料上。總體看來,研究生更關注的是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技術類、方法類和統計分析類文獻。他們對這一階段的專業文獻信息需求迫切,需求量也大。
3.信息需求呈現精品化
隨著網絡的普及與發展,人們不再為找不到信息而苦惱,而是出現了面對海量信息而“信息缺乏”的新問題。眾多信息令人們變得無所適從,不得不占用大量時間在信息的海洋中苦苦尋找。研究生也同樣面臨著這一問題。無論是自己檢索,還是借助專業檢索人員的幫助,他們都希望在有限時間內檢索到權威性的、深層次的精品信息,希望能夠高效、快捷地獲取文獻原文,甚至希望能獲得這些信息的文獻綜述,其信息需求呈現“專深性”的特點。
4.信息需求涉及全方位
作為科研人員,他們往往都希望最大程度地占有信息,全面掌握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也是如此。研究生在讀期間必須完成某一學科方向或課題的研究,這就需要其系統掌握本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需要從原始文獻、基礎理論入手,逐漸向學科的橫向拓展,全面了解、掌握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狀況,為以后的論文開題和研究打下基礎。所以,在獲取信息資料時,研究生都希望盡可能全面地得到與自己需求相關的本學校、其他相關文獻收藏單位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相關電子信息資源。因此,研究生的信息需求具有全方位特點。
二、對當前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的分析
1.研究生的信息檢索基礎參差不齊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生源比較復雜。研究生的本科畢業學校各自不同、讀研前的學習工作經歷存在差異、各類院校本科生的“信息檢索”課開設情況、資源建設規模也不盡相同。因此,研究生入學時的信息素質水平也不盡相同。從目前情況看,約有10%左右的研究生缺乏信息檢索的基本技能培訓,50%~60%的研究生具備信息檢索的基本技能,但還不能熟練掌握信息檢索技術,30%~40%能夠熟練掌握現代化信息檢索技術,具有較高的信息檢索水平。由此可見,在研究生中能夠較好地掌握現代信息檢索技術,具有較強信息素質的學生還不到50%。對于“信息檢索”課時數較少的普通院校來說,開展研究生文獻檢索課教學必須首先面對這一問題。
2.課程實習的可用資源凸顯不足
當前,在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的內容安排中,計算機信息檢索和網絡數據庫使用常常作為一般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實習重點,但是,由于經費緊張,很多圖書館訂購的國內外大型數據庫有限,研究生實習因此出現了資源不足問題。這是當前研究生信息檢索課面臨的又一困難。
3.課程的內容設計與實際信息需求存在差距
在研究生階段,除基礎課學習外,完成畢業學位論文是研究生未來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基礎保證。筆者在研究生檢索課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研究生在課題確定后不知從何下手來查找文獻。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有哪些相關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又缺乏開展課題分析研究的經驗,提煉不出準確的檢索詞,確定不了合適的檢索式。當前,研究生檢索課教學,更多地關注了檢索技術、重點數據庫的介紹與使用,實習更多是通過學生自己對檢索基礎知識的領悟,課程內容安排上缺乏大量課題實例講解與練習,特別是與各專業密切相關的實例講解內容比例尤其偏小。另外,在信息檢索時學生利用二次文獻查到了文獻線索但不知文獻原文怎樣獲取,缺乏獲取原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而這也正是部分研究生所欠缺的。
三、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程內容設計
針對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研究生的實際信息需求,軍械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對該課程內容做了一系列調整。
1.為學生查漏補缺檢索基礎知識
在研究生中,他們各自的學習經歷不盡相同,掌握的檢索知識也參差不齊。即使一些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過檢索課,也因時間久遠,將一些常用檢索基礎知識淡忘。針對這一情況,我校在研究生檢索課內容安排上,拿出2~4學時串講本科信息檢索課中關于信息檢索的基礎知識。如:文獻的分類、檢索工具和檢索語言、檢索技術等內容。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文獻檢索課的學習狀態。
2.系統講解信息源及文獻獲取途徑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相對集中,主要涉及那些與各自學校學科專業特色聯系緊密的信息源。因此,結合學科專業特色,我校研究生檢索課專門增加了介紹國內外主要文獻信息機構特色館藏的內容。同時,針對一些研究生面對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常常不知所措的現象,重點按類別介紹了因特網上的主要信息源。
為幫助研究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科研任務和論文,及時獲得他們需要的一次文獻,授課內容別增加了原文獲取途徑的介紹。這些途徑主要包括:校圖書館定購的印刷型、電子型全文文獻,因特網上相關免費全文資源,地區、全國性的聯合目錄,他館館藏目錄,根據二次文獻提供的線索到收藏單位索取復印件,以及利用作者的單位地址直接索取原文等。這些內容的調整,提高了研究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信息的效率,普遍受到廣大研究生的歡迎。
3.按實際需求增加講解課題實例的比例
“信息檢索”是一門方法技能課,重在學生掌握信息檢索技巧。通過調研發現,部分研究生雖然通過本科檢索課的學習掌握了基本檢索技術,了解了一些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但拿到課題時還會無從下手。結合本科生檢索課所奠定的基礎,在研究生檢索課教學中壓縮或者取消那些理論性過強的授課內容,同時增加課題實例講解的數量。課題實例主要選取那些內容與研究生所學專業相近的科研課題,按照步驟帶領學生從主題分析、關鍵詞提煉、檢索式制定等環節分別進行練習。通過多次反復練習,學生的課題分析能力和信息檢索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4.結合學生信息需求開設多專題講解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以實用為特點,我校的研究生檢索課在內容設置上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設置了多個專題的授課內容。根據研究生撰寫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的需求,安排了“論文撰寫及投稿”的專題內容,圍繞三大檢索、國內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的遴選體系、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稿件投向等相關問題進行講解;根據研究生階段使用特種文獻較多的特點,安排了“特種文獻的檢索與利用”的專題內容,選擇專利文獻、標準文獻、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等使用較多的文獻類型,有重點地介紹相關因特網權威網站及特色數據庫;根據研究生檢索學術資源較多的特點,在“網絡信息資源檢索”的專題重點向學生介紹常用搜索引擎的學術資源搜索(Google的學術搜索、特殊搜索,百度的文件搜索等)和有特色的學術性搜索引擎等。
5.有針對性調整機檢實習內容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綜合寫作和科研創新能力,大多數研究生檢索課要求學生最終完成一份檢索報告,平時實習多以聯系具體數據庫的使用為主。如此實習,學生常常感覺最終提交檢索報告的任務完成起來難度較大。因此,我校檢索課改變思路,將平時的實習與課終作業結合起來。根據每次的授課內容,結合檢索報告完成過程所涉及的重點環節,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安排每一次的實習題目,進行目標性訓練;課終要求學生圍繞導師確定或自擬檢索課題,體驗文獻檢索的全過程和文獻綜述撰寫的全過程,提交一份完整的檢索報告和課題綜述。有了前期多次的目標訓練實習,學生完成課中作業就順暢了許多。實踐證明,目標性實習內容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學生完成檢索課題的信息綜合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寫作。
參考文獻:
[1]趙乃.加強研究生信息利用能力教育――面向研究生的計算機信息檢索教學設計[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99-100,104.
[2]董亞杰.論研究生文獻檢索課現狀與教學改革[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2):51-53.
[3]黃晴珊,周純.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研究生醫學文獻檢索課教學內容的拓展[J].西北醫學教育,2003,(2):120-121.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概念
最早是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車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養定義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1992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將信息素養定義為“人能夠判斷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能夠對信息進行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6年,美國學院和學校協會南部學院委員會下的定義是“具有確定、評價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為獨立的終身學習者”。被人引用最多、最經典的信息素養定義,是由RobertBurnhein在《信息素養———一種核心能力》一文中的概括:要成為一個有信息素養的人,他必須能夠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檢索、評價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從以上定義不難看出,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為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個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處理創新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身處網絡時代的當代大學生,他們的信息素養不僅應包括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識別信息、加工處理信息、傳遞創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術所創造的新環境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由此可見,信息素養的內涵基本覆蓋了以下幾個方面:對信息進行有效檢索;能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能批判性地評價、鑒別信息及其來源;將所獲得信息和自己從事的專業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成為終身學習者。
二、英語專業學生論文寫作中信息素養的缺失
21世紀高等教育邁向大眾化進程,我國高校英語專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根據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2006大學評價報告》,超過80%的高校開辦了英語專業。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語專業的發展定位模式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削弱英語專業學生的研究能力,即獲取專業知識的能力、邏輯論證能力、科學研究方法等綜合能力。總體看來,英語專業學生論文寫作水平、學術與研究能力不容樂觀,其原因,信息素養的缺乏是重要因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道德的缺失論文寫作過程中的信息道德,主要包括信息使用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學術道德與規范和學術研究活動相伴而生,只要有學術創作,就必須遵循相應的學術行為準則和規范。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屬于學術論文范疇,自然應該遵守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但筆者在畢業論文的批改、評閱和分析中發現,不少學生錯誤引用或隨意改變引文內容,文獻引用格式很不規范。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信息素養意識和信息素養能力欠缺,雖然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信息類課程,但是對于信息素養教育還局限在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文獻檢索課和怎樣利用圖書館等的專題講座這樣狹窄的純技術性范疇內。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他們很可能會把這種作風帶入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和工作作風,后果不堪設想。
(二)信息獲取能力的缺失根據抽樣調查,目前大多高校開設了文獻檢索課程或者舉辦了文獻檢索講座,但很少與英語學科相聯系,缺乏現場操練,學生感覺抽象或缺乏興趣,結果仍對信息檢索一知半解。此外,不少學生仍習慣于利用傳統紙質文獻,對電子文獻的利用知之不多。部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較低,不了解圖書館館藏結構和檢索方法,不能正確地運用圖書館為其提供的檢索工具獲取信息,尤其是網絡電子信息,不能“廣、準、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信息檢索手段單一,論證資料匱乏,論證過程中缺乏有說服力的文獻材料。根據路文軍對五所高校468名英語專業畢業生所作的實證研究: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來源于圖書館的占78%,主要利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的只有10%(44人),參閱相關論文的只有10%(46人)。研究還表明:2/3以上學生的參考文獻的主要來源仍然是圖書館紙質資料,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使用率還很低。而對另一常用的查閱參考文獻的方法———滾雪球(snowballing),也只有10%的學生使用,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同學還沒有掌握這一查閱參考文獻的方法。這樣,英語專業學生缺乏參考文獻來源并結合自己的畢業論文進行深入思考,更談不上思維火花的迸發了。
(三)信息處理的創新能力缺失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和論證過程中,缺乏發散思維,很少能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證,寫作思路狹窄。在寫作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僅限于對現有知識的梳理與重組,對語言現象或教學過程的描述上,內容缺乏深度和新意。他們思維方式單一,缺乏創新思維,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和檢索各種信息進行廣泛閱讀和批判性思考。此外,他們不能準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得體地論證自己的觀點。究其原因,與他們合理利用、檢索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不無關系,即信息素養匱乏是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
三、培養英語專業學生信息素養,提高畢業論文水平
(一)將知識與能力培養滲透到學科論文寫作教學中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適應“基于資源的學習(resource-basedlearning)”,即以信息社會存在的各種現實的信息資源作為學習工具,并利用這些工具進行信息的存取訪問、組織和評價等,從而實現學習的目標。英語專業學生處于國際化前沿的學習環境中,面臨著更豐富的多元化信息選擇。但他們在信息檢索和信息選擇中,往往不加分析和篩選,或者不能充分認識和利用這些信息資源。因此,應將信息素養教育和具體學科論文寫作結合,現場操作,為他們創造信息實踐的機會,指導他們開展信息實踐活動,使他們成為信息活動的主體,培養他們自己動手的能力,從而對他們進行有的放矢的信息素養培養。根據問卷調查,學生對學校統一開設的文獻檢索課不太滿意,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能結合具體學科,缺乏自己動手操作的實踐環節。把信息素養的培養滲透到學科論文寫作教學之中并進行操作實踐,能讓他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正確、合理利用信息資源特別是電子數據庫資源,最終達到提高信息素養的目的。超級秘書網
(二)培養學生文獻信息檢索能力除論文寫作教學課外,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還可以結合自己指導方向的實際情況,給所指導的學生“開小灶”。指導教師把信息檢索與獲取、信息評價和鑒別的方法滲透到論文指導的各個環節如開題報告、文獻查閱、文獻引用、論文結構、論證方法、論文格式的要求等。與此同時,指導教師自己也應在教學之余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不斷優化教學,探索出適合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自身也要加強信息素養的修養,把自己的信息檢索方法與所指導的學生共享。其次,定期召集所指導的學生進行討論,把論文寫作過程中所利用的信息檢索工具、方法和思路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共同進步。
(三)借助圖書館培養學生自主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搖籃,是提供文獻資源檢索、文獻信息服務、信息素質教育等全方位的信息中心。因此,圖書館是培養信息素養意識和能力的重要基地。圖書館在信息檢索課程中應該增加計算機檢索內容,將電子資源檢索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點,培養大學生應用計算機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與此同時,圖書館應加強與本校院系之間的合作,要有專業教師的參與和介入。圖書館界的信息素養教育應該借鑒其他學科理論與實踐的成果,讓信息素養融入整個教育體系之中,而其他學科也要理解“信息素養”的內涵,認識到唯技術論、唯計算機論等觀點的片面性,把信息素養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中去,共同勾畫出信息素養教育的新體系。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和英語學科論文教學教師的合作與聯系,定期舉辦相關的現場指導和培訓,充分利用其文獻信息資源優勢、信息環境優勢以及信息技術優勢,對培養學生自主、合法、規范地使用豐富的信息資源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在此基礎上,學生再根據已有知識和所獲得的經驗,構建個人理解,也即是將認識與本體結合,最終實現創新與突破,這也符合建構主義的學習理念。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應滲透到英語學科教學之中,也即是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論文評閱及分析中找到學生缺乏的信息素養因素,然后在論文指導和寫作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培養并提高英語專業學生信息素養,必然會提高他們的寫作與研究能力,從而提高其論文寫作質量。對英語專業論文寫作中信息素養培養的研究,對其他語種和其他專業學生論文的改進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張厚生,袁曦臨.信息素養[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3]路文軍.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調查與建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1).
[4]卜友紅.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9,(1).
[5]張進良,張克敏,何高大.從美國的信息素養教育談我國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電化教育研究,2003,(8).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6]馬桂花.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體系構建[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8,(3).
[7]符紹宏,夏方,李寧.國外信息素質教育研究動向[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3).
[8]劉春靜.淺談高校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8,(4).
[9]王守仁.加強英語專業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