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4:56: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巡視工作意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建立街道巡防隊伍。街道建立10人以上的專職巡邏隊,做好轄區內公共場所、主要道路、重點要害部位、案件多發部位的巡邏防控工作。
(三)建立居巡邏隊伍。各居要建立治安巡邏隊,因居制宜,組織居民進行巡邏,每班不得少于4人,確保常年堅持巡邏。
(四)建立義務巡邏隊伍。要充分發揮“平安自愿者協會”的作用,組織部分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師、老工人成立“五老”義務巡邏隊,共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二、認真落實治安巡邏制度
(一)堅持干部帶班制度。各級巡邏隊伍在執行治安巡邏任務時,必須安排干部帶班。街道實行科級領導干部帶班巡邏制度,村居巡邏隊要有1名兩委班子成員帶班巡邏,及時妥善處置巡邏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
(二)堅持情況登記制度。建立治安巡邏登記本,巡邏人員將當班巡邏情況進行登記,特別對發現的異常情況和問題及處置情況詳細登記清楚。
(三)堅持情況報告制度。巡邏人員在執行巡邏任務過程中,當發現刑事犯罪、治安案件、突發事件及其它異常情況和問題時,要迅速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果斷處置,并立即向直接領導和上級報告,遇有重大問題要及時逐級上報。
(四)堅持督導檢查制度。市綜治委、市委政法委將組織人員不定期對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暗訪,并及時通報情況。街道帶班領導每天要檢查居人員到崗到位情況、巡邏器械配備情況、巡邏開展情況并做好巡邏記錄。派出所要堅持每天對居治安巡邏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五)堅持考核獎懲制度。把治安巡邏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在半年和年終考核時進行量化打分,作為評先樹優的重要條件。治安巡邏工作落實不好、被市綜治委通報一次的,罰款3000元;通報兩次的,給予“黃牌警告”,罰款5000元;通報三次的“一票否決”,居主要負責人向街道提交辭職報告。
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治安巡邏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必須加強領導,嚴密組織,堅持常年抓、抓常年,確保工作扎實開展,落實到位。
防汛工作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做好防汛工作,確保安全度汛,對于保證全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建設平安**、構筑和諧社會、推進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做好2006年我縣防汛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我縣防汛形勢的嚴峻性,徹底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
我縣地處全市防洪排澇的最下游,徒駭、馬頰兩大河貫穿全境,而與下游德州市四縣的邊界防洪排澇工程,多年來未進行統一治理,淤積嚴重且人為設障,每年汛期我縣受到上壓、下阻,嚴重影響我縣積水下泄。雖然近年來我縣各級在水利建設中搞了一些防汛工程,防汛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防大汛、排大澇、保安全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一是由于近幾年沒有發生過大的洪澇災害,造成相當數量的干部群眾防汛意識淡薄,水患意識較差,存在著嚴重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對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特別是部分基層領導干部缺少抗洪搶險的考驗,對防汛工作不熟悉、不重視。二是境內的徒駭河、馬頰河、官氏河、四新河、七里河等干流工程,多年來未進行過統一的治理,渠道淤積十分嚴重,堤防殘缺不全,建筑物老化失修,抗御洪水的能力嚴重下降,對我縣安全度汛構成非常大的威脅。三是近幾年由于受稅費改革和地方財力的影響,排澇工程的治理欠帳較多,普遍淤積嚴重,排澇不暢。特別是行政區劃變更后,原有的排澇流域發生變化,致使規劃缺少及時的調整完善,極易形成局部的澇災。四是由于農民的大局意識不強,隨意填溝造田、擴種地頭地邊、侵占公共排澇地域,田間排澇工程已所剩無幾,全縣地不通溝、溝不通河,農田排水無出路的問題十分突出。五是防汛資金投入的不足,物料儲備大多流于形式,有其名無其實,造成防汛搶險物料嚴重不足。據專家預測,我縣已開始進入一個豐水周期,特別是去年全縣的降雨量就大大超過常年,今年春季的氣候又比較異常,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很大,對此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群眾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我縣防汛嚴峻形勢,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強化措施,扎扎實實地做好防大汛、抗大澇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搞好防汛工程建設,清除阻水障礙
防汛工程建設是抵御洪澇災害的基礎,今年的防汛工作要繼續按照防御建國以來最大洪水的標準做準備,確保度汛安全,努力減輕災害損失,保證城鄉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縣級骨干排澇溝渠的清淤。
北官道溝和老唐公溝是擔負城區排澇的重要溝渠,目前,由于淤積,排澇標準嚴重下降,已影響城區積水和污水的順利下泄。為保證城區的排澇暢通,計劃于6月上旬,全縣統一對其進行清淤治理。
1、北官道溝清淤(城區結合部?唐公溝),工程長12公里,清淤土方20萬立米。
2、老唐公溝段清淤(城區結合部?韓尹公路北),工程長6公里,清淤土方16萬立米。
(二)縣鄉度汛工程的清障和修復。
經縣防汛抗旱辦公室組織的度汛工程普查,我縣排澇工程存在較多的阻水障礙、險工險口等度汛隱患。按照“誰受益、誰負擔、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和行政區的劃分,各鄉鎮、街道要按照縣防指下達的清障修復任務,保證在6月20日前完成治理任務,由黨委書記、鄉鎮長簽字后,并以書面形式報縣防指辦公室備案。同時,對轄區內的鄉(鎮)村排澇工程進行一次詳細的普查,將存在問題務必在大汛前解決。(2006年鄉鎮清障修復任務見責任書)
(三)突出田間排澇工程這個重點。
田間排澇工程是我縣防汛排澇的一個薄弱環節,也是造成局部農作物受災減產的重要原因。各鄉鎮、街道要以村組為單位,積極發動群眾,組織強有力的田間工程突擊隊,打通地頭溝、竹節溝、枕頭溝,重點解決地不通溝、溝不通河、一塊地一塊天、田間排水無出路的問題。
(四)搞好城市排水管道的治理維修和排水渠道的清淤治理。
根據《防洪法》城市防汛由建設主管部門負總責的規定,縣建設局在搞好城市防洪工程規劃和建設的同時,汛前抓緊完成城區排水管網的清淤,清除阻水障礙,對低洼積水的區域一定要搞好排水管網的普查,采取措施,保證排水暢通。要從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入手,進一步修訂完善城市防洪預案,確保城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行。
三、組織防汛隊伍,落實好防汛物料
根據防大汛、排大澇的要求,各鄉鎮、街道要按照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好防汛隊伍。沿徒駭河、馬頰河的固河、姜店、楊屯、清平、卅里鋪、梁村六鄉鎮,每鄉鎮組織防汛常備隊30人、搶險隊1500人、后備隊2000人,負責轄區內兩大河的抗洪搶險任務。支援陽谷黃河防汛搶險任務的琉寺、姜店、清平、趙寨子四鄉鎮,要以民兵為主體,每鄉鎮組織2000人的防汛預備隊。按照《防洪法》“行業管、管行業”的要求,縣直各部門和單位也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組織一定數量的搶險救災隊伍,做好本行業、本部門的防汛搶險工作。
各級防汛隊伍要明確專人負責,登記造冊,落實到人,必須做到思想、領導、組織、物料、技術五到位,并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責任,隨時準備參加執行抗洪搶險任務。
各級防指和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國家、集體、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和“備而不集、用后付款”的辦法,保質保量的做好防汛物料的儲備,常備物料要專人負責、定點儲存、定期檢查,嚴禁挪用。防汛號料要按部門、單位、村戶登記造冊,落實地點、數量、品種和運輸措施,保證備得足、運得出、用得上。
四、旱澇并防,防汛抗旱兩手抓
旱澇并防是我們的基本經驗。各級要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防汛抗旱兩手抓。要密切注視氣象信息,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適時搞好河道、坑塘的調水、蓄水工作;高亢和地下水埋深較大的區域,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攔蓄和利用降雨徑流,補充地下水源,為防汛抗旱提供水安全保障。
五、明確職責,落實防汛責任制
防汛工作事關大局,各級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筑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防汛搶險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排大澇,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控,統籌兼顧,切實把防汛工作落到實處。
要認真貫徹落實《防洪法》、國家防總和省市防指的規定要求,全縣各級要精心準備,依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鄉鎮、街道辦的排水工程由縣防指負責指揮調度,鄉鎮、村的排水工程由鄉鎮政府、街道辦負責調度。
根據市教委統一部署,*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工作辦公室全面負責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校長和教師工作;設立“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校長和教師項目組”,設在“市培養工程辦公室”。
各區縣要確定相應職能部門,并結合實際制定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校長、教師辦法,負責日常培養管理事務。
二、培養目標
通過優青項目的實施,培養一批普教系統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建立教育高端人才培養梯隊,市與區縣聯動,為*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工程儲備后備人選。
三、選拔培養范圍和名額
*市普教系統“優青項目”選拔范圍為本市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學校管理工作,年齡在35歲以下的在職青年校長和教師。
首批*普教系統“優青項目”選拔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400名,其中校長105名,教師295名,推薦名額由市教委統一下達。
四、選拔條件
1.政治素質: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事業心強,有奉獻精神,學風端正,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專業基礎(教師):有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歷,專業理論基礎扎實,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
3.研究能力:具有發展潛能,在教育、教學中有創新性構想,在學科建設中能發揮一定作用。有一定的外語基礎。
4.管理水平(校長):有5年以上學校校級管理經歷,善于團結協作,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5.身心素質:身心健康,能從事正常教育教學或學校管理工作。
五、選拔程序
1.公開選拔:市教委人事處通過*教育網站公開選拔條件和名額。
2.個人申報:根據選拔條件與要求,個人可以向學校、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3.區縣推薦: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后備人選在區縣骨干校長和教師中產生,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專家進行評議,并嚴格按照規定條件提出優秀青年校長和教師后備人選名單。
區縣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經公示一周無異議后,被推薦人填寫《*市普教系統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推薦表》,由區縣審核后,報送市培養工程辦公室。
4.原則審定:市培養工程辦公室根據區縣推薦、專家評議意見對后備人選進行原則審定,以文件形式確定正式人選。
六、培養措施
1.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是“優青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各區縣要成立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培養辦公室,辦公室一般設在區縣教師進修院校,應制定“優青項目”工作方案,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事務。
2.市教委設立*市普教系統“優青項目”專項經費,給予每人1.5萬元資助,用于課題研究、基地培養、研究生學歷與碩士學位學習等,專款專用。區縣需按1:1的配套資金予以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可加大支持力度。培養期結束時,各區縣教育學院對每位候選人的經費資助項目作出總結報告,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并報市培養工程辦公室備案。
3.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培養期為兩年。在培養期內區縣要為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配備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可以在市名校長名師及其學員中產生),各有關部門應對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關心其思想、工作、進修及生活。培養方案報市“優青項目”組備案。
4.區縣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優青項目”校長、教師參加社會考察。
七、考核
1.對選拔培養的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指導教師與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擬定培養計劃,區縣每年要對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發展能力和工作實績等狀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市“優青項目”組備案。
2.市培養工程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實施“優青項目”的情況進行評估。
3.對在培養期間成績突出的優秀青年校長、教師后備人選,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優先推薦為*市普教系統第三期名校長名師培養后備人選。
4.在培養期內不稱職、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相應待遇。
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為動力,緊緊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以促進教育現代化為龍頭,以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為抓手,以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和教學能力為重點,加快建設一支適應教育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為全縣教育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基本工作任務
(一)名師名校長工程
1、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名”工程。做好優秀教師、優秀校長培訓工作。繼續舉辦優秀教師、優秀校長高級研修班。計劃20*年4月開班。優秀校長研修班約30人,初中語、數、外優秀教師班60人。以上兩個班的培訓內容為教育理論、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技術能力等內容。主要培養方式:實行研修導師制,組建專家指導團,為培養對象進行專門指導;送出去、請進來,組織專項理論學習,聽取國內高層教育專家舉辦的學術講座;開展網絡研修提高理論素養;組織培養對象去高校或教改前沿地區研修學習;組織培養對象到境外短期培訓,拓寬視野;進行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教育科研與教學實踐密切結合,以多種形式組織培養對象進行課堂教學實踐與教學成果的示范和展示活動,舉辦名師“網絡沙龍”、學術論壇,進行案例分析,組織名師講師團等。
2、打造骨干教師隊伍。舉辦小學語文、數學骨干教師及初中語、數、外骨干教師培訓班各一期,每期50人。
3、搞好校干培訓工作。強化校長培訓,做好新任校干的崗位培訓。舉辦校干提高培訓及高級研修班,選送一批青年骨干校長到蘇南學校掛職鍛煉。繼續選送優秀校長到國外培訓和學術交流。培養一批省市縣名校長。
20*年全縣校干培訓主要活動安排
序號
班別
開班時間
學習時間
1
中小學骨干校長培訓班
4月
3年
2
中小學校干任職資格培訓班
已開班
1年
3
幼兒園園長培訓班
9月
半年
4
學校管理專題講座
4月、11月
兩天
(二)專家引領
1、20*年5月,聘請海安縣教育局副局長柳夕浪作《課堂教學臨床指導》專題講座;聘請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李希貴作《校園文化建設》報告;聘請海門東洲中學校長張炳華作《名校創建》報告。
2、20*年10月,聘請《人民教育》編輯部管理室主任任小艾做《班主任管理藝術》講座;聘請南京市行知小學校長、江蘇省名校長楊瑞清作《賞識教育》講座。與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聯系,聘請國家或省級名教師開設專題講座或上示范課。
(三)骨干示范
1、發揮名特優教師的骨干示范與輻射作用。以《*縣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人才資源庫》為依托,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教師全員培訓中的示范與引領作用。凡列入人才資源庫的我縣市級以上(含市級)骨干教師每人須準備一個專題講座和二節示范課,縣級骨干教師每人須準備一個專題講座和一節示范課,在20*年4月15日前把準備的講座、示范課題目報培訓部備案,以備全縣各單位根據需要選聘。
2、借鑒省教育廳、省教師培訓中心送培到市(縣)的成功做法,創造條件,組織開展“送培到鎮”活動。(1)活動形式:主要有名師講座、成長故事和經驗分享、優質課觀摩、評課與分組對話、學術報告等。(2)活動安排:每次活動之前由培訓部和當地中心校聯系,共同確定開設講座與示范課的人員、內容、地點、使用班級、參加人員等具體事項,制定詳細的“送培到鎮”活動方案。具體日程安排如下(各鎮中學另行安排):
時間
單位
時間
單位
時間
單位
4月
張莊中心校
5月
城鎮中心校
10月
河口中心校
4月
龍固中心校
6月
張寨中心校
10月
安國中心校
4月
五段中心校
6月
楊屯中心校
11月
棲山中心校
5月
大屯中心校
9月
敬安中心校
11月
鹿樓中心校
5月
胡寨中心校
9月
魏廟中心校
12月
朱寨中心校
(四)讀書活動
在借鑒20*年讀書活動經驗的基礎上,20*年每位中小學教師和校干至少精讀兩本教育教學書籍,一本為必讀,一本為選讀。教師必讀書目為《課堂教學臨床指導》,要結合教學實踐寫出心得和教學反思,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將開展優秀論文評選,并選出較好的在《*縣教育》發表或推薦到省市以上刊物上發表。各鎮中心校、鎮中學、縣直學校可組織讀書報告會,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將在此基礎上組織讀書報告會,并進行評比、獎勵。8月份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統一命題,各鎮(中學)教師學習資源中心、縣直學校組織知識競賽;教師選讀書目:由教研室提供各學段、各學科教師讀書書目(見附表),教師結合本學科教學需要自己選擇。教師所選書目由各單位聯絡員匯總后報培訓部備案。校干必讀書目:《中國著名校長的管理奇跡》,8月份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組織校干集中統一電腦比賽。校干選讀書目:由校干本人結合自身成長和學校發展需求選讀,報培訓部備案。教師和校干讀書要有計劃,各單位對教師和校干讀書要多采取激勵措施,并及時進行階段性檢查,使讀書活動不再流于形式,使讀書成為教師的一種精神享受。
(五)班主任培訓
依托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絡聯盟、江蘇省教師教育網、徐州教育網等班主任培訓平臺,加大班主任培訓力度,主要在暑假期間開展在崗班主任全員培訓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專題培訓,使我縣中小學班主任做到全員培訓、持證上崗。
(六)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
全面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組織中小學教師參加縣教師進修學校正在進行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20*年力爭我縣中小學教師通過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考試認證(初級)的達60%以上,其中校干認證率要達100%,培訓部12月份對校干和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認證過關情況進行全員檢查。
(七)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要突出一個“實”字,真正做到研訓一體,把教師培訓與教學工作、教研工作結合起來,把教師培訓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1、信息技術培訓。對全縣男55歲、女50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使他們學會文字編輯處理,上網查找、下載教學資料,接收、發送電子郵件,制作課件等基本操作。5月底由各鎮(中學)教師學習資源中心組織考試,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進行巡視,并組織開展課件制作等競賽活動。
2、認真開展中小學教師觀課、議課、優質課評選活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在中心小學、初中開展集體備課、觀課、議課活動(磨課),高中開展“磨題”活動,磨課程序是:活動策劃分解落實任務第一次上課第一次磨課教者反思改進教學第二次上課(置換上課)第二次磨課教研組集體愉悅活動交流磨課心得活動總結、撰文投稿。活動流程及每學期活動次數可結合本單位實際靈活把握,做好活動資料的整理工作。
在磨課的基礎上,各鎮中心校(中學)在10月底前至少開展一次教師全員優質課評選活動,評出等第向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推薦;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將在11月份組織全縣優質課評比活動,并把獲獎優質課教案掛在*縣教師學習資源中心網站上,供全縣中小學教師學習。
3、深入廣泛開展教材教法全員、全面培訓。通過教材教法集中輔導、集體備課、看錄像、案例分析、循環說—觀—議課、教學經驗交流、網上學習等方式,力爭使每位教師掌握課標,吃透教材,靈活運用教法,提高教師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全面提高學科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4、網絡培訓。充分利用好“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http//)“江蘇教師教育網”(http//)“徐州教育服務平臺”()“*縣中小學教師學習資源中心網”()等中小學教師培訓專業網站的免費資源開展培訓。
加強我縣教育網絡建設,充分發揮我縣省、市、縣各級名優教師和各學段、學科中心備課組的示范引領作用,把他們整理出的專題講座、優秀教案掛在我縣的網站上,供我縣中小學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選用。
加強對網上培訓的管理,縣教師與學習資源中心電教部負責對網上培訓的設備、技術支持監督管理考核工作。
(八)加強檢查與指導,規范校本培訓活動
1、指導各單位扎實開展校本培訓活動。20*年各單位校本培訓要以“備好課、上好課、評好課、命好題、育好人”為總體目標,以提高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為重點,以提高培訓質量為主線,全員培訓,分層設計,按需施訓,貼近課改,貼近課堂,貼近教師,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1)培訓要增強針對性:根據教師專業成長的實際需要,圍繞著本單位教師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特別是薄弱學科、薄弱年級教師的現實需求,科學設置培訓目標和內容,精選及開發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培訓內容,增強針對性,提高培訓質量。(2)培訓要突出實踐性:圍繞教師課堂教學,通過專題學習、校本及網絡的交互活動、優質資源服務共享,并以專家或骨干教師引領、培訓者助學、同伴互助等手段解決教師的現實問題,把學、練、評、改、賽、考等形式有機結合,扎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3)培訓要體現創新性:根據單位現有條件,合理運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發揮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以前瞻性、實效性、發展性和降低培訓成本為目標,不斷創新培訓形式。(4)培訓要強化實效性:實行培訓計劃申報備案、培訓準入、評估考核制度,強化培訓過程的管理,根據本單位教師的學科、學段特點,分類分層,進行有效的培訓和指導。嚴格培訓考核,把“考”與“學”“練”“評”“改”“賽”等形式有機結合,“以賽督考”,“以考促訓”“以訓導練”“以練引學”。考核有計算機或書面考試技能測試、成果考評、成長記錄等多種形式。
公路防汛減災工作實施意見1
8月18日下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學雷參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就四川交通防汛情況與網友進行交流。他介紹,早在3月初,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就對全省普通公路防汛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較5月1日正式入汛提早了2個月。同時,交通部門采取6大措施開展防汛減災工作,目前沒有出現因汛情、雨情造成的人員傷亡。
朱學雷介紹,早在3月初,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就對全省普通公路防汛工作做出總體部署;入汛以來,又根據全省汛情發展和防汛工作需要,加強全面部署。同時,相關部門認真梳理往年公路災毀情況,全面分析總結全省公路災情誘因,在汛前開展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臨河臨水路段河道風險排查,推動建立交通運輸與水利部門齊抓共管的公路沿線河道疏浚聯動工作機制,有效降低了臨河公路的災害程度。
“為高效應對今年可能發生的災毀、水毀事件,交通運輸廳成立普通公路汛期應急工作專班,建立完善汛期應急響應機制,細化抗震救災作業手冊。”他說,全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交通應急救援組織指揮體系,一旦發生地震、水毀等重大災害事件,將根據應急響應等級,迅速開展搶通保通工作。
此外,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將普通公路安全隱患排查貫穿于整個汛期全時段,隱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全角度。入汛以來,累計派出工作組26個60余人次。
在安全管控方面,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對于凡存在安全隱患的橋梁和公路,均按相關規定實施限載限速,對于不能確保車輛安全通行的該停就停、該封就封;對于公路沿線已有成災跡象的安全隱患,切實做到“提前避讓、預防避讓、主動避讓”;對于短期不能處治的公路災害點,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均落實應急處置措施,完善現場安全警示標志標牌,必要時,安排專人現場駐點值守。
同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根據汛期公路應急搶險實際,超備多備防汛物資、機具和人員。一些市(州)探索“行業化+專業化”模式,引進專業化社會力量參與普通公路搶險救災,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機制,強化對企業主體工作監督考核,用好“市場化”手段,加強搶險救災力量儲備,提高應急搶險快速響應能力和專業搶險救災水平。
在搶通保通方面,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加強對受災地區及時開展搶通保通技術指導、搶險搶通物資協調及調運等服務工作,共同推動受災地區快速搶通斷道公路。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以科學發展觀和循環經濟理論為指導,以建設鋼鐵強市為目標,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和增長方式轉變,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推行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促進鋼鐵生產所需各類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不斷提高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構建結構合理、資源節約、生產高效、環境清潔的鋼鐵生產體系,實現全市鋼鐵工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原則: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相結合,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堅持重點示范與普遍推進相結合。
(三)發展目標:在全市鋼鐵行業初步建立起物質循環、能源循環及廢棄物再資源化的生產體系,全面推進節能、節水、降耗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術進步,在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及污染物排放指標等方面,生產規模1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達到國內同類企業先進水平。具體目標是:
1、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到2007年和2010年,高爐入爐礦綜合品位分別達到58%和60%,煉鋼鋼鐵料消耗低于1085公斤/噸鋼和1075公斤/噸鋼,軋鋼綜合成材率分別達到97.5%以上和98.5%以上。
2、能源消耗顯著降低。到2007年和2010年,噸鋼綜合能耗分別降到680公斤標準煤以下和660公斤標準煤以下,高爐入爐焦比分別降到400公斤/噸鐵以下和380公斤/噸鐵以下,高爐噴煤比分別達到120公斤/噸鐵以上和145公斤/噸鐵以上(其中2000立方米以上高爐達到180公斤以上)。
3、水資源利用取得突破。鋼鐵企業全部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到2007年和2010年,水循環利用率分別達到95%和98%,噸鋼耗新水分別降到8立方米以下和6立方米以下。
4、生產環境大幅度改善。到2010年,全市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排塵工序,全部配建除塵設施;高爐全部配建煤氣回收設施;450立方米以上高爐全部安裝壓差發電設施;30噸以上轉爐全部配建回收裝置;鋼鐵冶煉渣綜合利用率達到9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達到100%。
二、重點內容和技術措施
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是,抓好鋼鐵生產中各類資源的小、中、大循環。“小循環”是在企業內部廣泛應用節能、節水、節材工藝技術,優化工藝配置,建立緊湊、連續、循環、高效的鋼鐵生產流程,通過技術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藝,形成節約型鋼鐵生產模式。“中循環”是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為核心,聚集相關配套產業,形成閉合型產業鏈條,使上游產業的廢料、余能成為下游產業的原料和動力,實現各種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循環”是對社會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舊物資進行回收和再利用,使鋼鐵廠成為社會大宗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中心。按照上述三個層次,全市鋼鐵工業主要從提高鐵素資源利用效率、能源循環利用率、水循環利用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和環境保護等五個方面發展循環經濟。
(一)鐵素資源循環。減少進入生產過程中的物質流量和廢棄物的產生與排放,采取多用廢鋼和提高各生產環節金屬收得率的措施,用較少的資源投入,生產出更多市場需要的高性能、高附加值鋼鐵產品。
開展礦區深部和近找礦,做好低品位礦、難選礦和共伴生礦的開發利用;推廣高效采礦、高效選礦及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提高金屬收得率和精礦品位;搞好大型礦產資源保護性開采和綜合利用。
把燒結工序作為有效處理含鐵廢物的重要環節,將鋼鐵生產中產生的返礦、瓦斯灰、轉爐塵泥、氧化鐵皮等含氧廢棄物,返回燒結工序循環利用;重點推廣小球燒結、厚料層燒結和高堿度燒結礦技術,改善燒結礦質量,提高成品率。
優化高爐爐料結構,提高入爐礦品位,減少渣量和金屬損耗;推廣采用鐵水預處理、活性石灰煉鋼、頂底復合吹煉、煉鋼計算機控制、鋼水爐外精煉等技術,降低煉鋼鋼鐵料消耗;增加廢鋼使用量,使煉鋼工序成為廢舊鋼鐵處理的中心環節。
發展高效加熱技術,降低鋼坯氧化燒損;采用連鑄連軋、鋼坯焊接軋制,控軋控冷等先進技術,減少廢品損失,提高軋鋼成材率。
大力發展潔凈鋼、細晶粒鋼生產,開發生產Ⅲ級以上高等級鋼筋、耐腐蝕鋼材、經濟斷面型鋼、冷加工鋼材、復合鋼材、涂鍍層鋼材,提高鋼材使用性能,延長產品壽命周期。
(二)能源循環利用。充分回收利用各生產工序產生的余熱、余能,優化鋼鐵生產用能結構,減少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量。
開發應用大破碎比礦石破碎設備,推廣高效節能型磨礦、分級新技術,降低礦石選別能耗。
推廣干熄焦(CDQ)技術,充分回收紅熱焦炭顯熱;搞好焦爐煤氣回收利用,將其用于工業爐窯、化肥生產、基礎化工原料制造和城市生活等領域;做好煤焦油回收與深加工,發展焦化副產品。
發展高風溫冶煉和富氧噴煤技術,降低入爐焦比;推廣高爐壓差發電(TRT)、燃氣-蒸氣聯合循環發電(CCPP)和高爐煤氣發電技術,充分回收高爐余壓、余能;引進開發直接還原、熔融還原煉鐵技術,縮短煉鐵工藝流程,降低能源消耗。
發展轉爐高供氧強度冶煉,建設轉爐煤氣回收及余熱鍋爐設施,推廣轉爐煤氣在混鐵爐保溫、鋼包燒烤及軋鋼加熱爐上的應用,實現負能煉鋼;發展氧-電復合電爐強化冶煉,推廣電爐節電技術;開發高效連鑄和近終型連鑄技術,提高無缺陷連鑄坯熱裝熱送率。
淘汰二火成材工藝,降低軋鋼能耗;推廣多段蓄熱式加熱爐技術,擴大低熱值能源在軋鋼加熱爐上的應用;發展與近終型連鑄相匹配的鋼材高效軋制技術,降低軋制過程能源消耗。
合理調整各工序用能結構,以二次能源代替一次能源,以低質能源代替優質能源,降低鋼鐵生產綜合能耗和用能費用。
(三)水循環利用。采用低消耗、低污染和高循環、高利用率的用水模式,減少外排廢水,降低新水消耗。
應用鐵精粉、尾礦脫水過濾新工藝,發展高濃度、長距離管道輸送技術,充分利用選礦廠二次水資源。
推廣干法熄焦、高爐軟水密閉循環冷卻和高效空氣冷卻、干式除塵、高爐渣干法粒化、滾筒法液態鋼渣處理和轉爐、電爐、軋鋼加熱爐汽化冷卻及連鑄二次水霧冷卻等高效用水、節水技術,從源頭降低各工序用水量。
建立高效的鋼鐵企業污水集中處理和循環回用系統,推廣串級供水和一水多用等重復用水技術,實行濁清分流、循環利用,避免直供直排,減少新水消耗量和外排污水量。
研究采用礦井輸干水、城市中水等在鋼鐵生產中的應用技術,鼓勵沿海鋼鐵企業開發海水冷卻和海水淡化技術,開辟鋼鐵工業新水源。
(四)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開發推廣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和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固體廢棄物再資源化。
加強礦山排巖場、尾礦庫綜合治理,做好礦山采空區回填及生態恢復和土地復墾,開辟尾礦制作建筑材料、農用磁化肥料等資源利用新途徑。
推廣高爐渣超細粉和燒結工序鋼渣回用技術,鼓勵利用鋼渣生產建筑砌塊、便道磚或作為筑路材料、回填材料。
開發高爐和焦爐噴吹、添加廢舊塑料和輪胎顆粒技術,使鋼鐵生產成為全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一環。
(五)環境保護。按照國家有關總量控制、清潔生產和環保達標排放的要求,有效控制鋼鐵生產中的各種污染源,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產生與排放,實現鋼鐵生產與周邊環境兼容。
采用電除塵、布袋除塵等高效環保除塵設施,加強出焦、出鐵、出鋼過程中無組織煙塵排放的綜合治理。
開發應用焦爐煤氣和燒結、燃煤鍋爐煙氣脫硫技術,減少SO2排放量;開發冶金廢氣中CO2回收利用技術,減少溫室效應。
做好焦化廢水、軋鋼含油廢水等難處理廢水的綜合冶理,開發冷軋酸洗過程廢酸液再生處理技術,推廣采用高效環保的水穩定和水處理藥劑,不斷提高水處理系統自動化水平。
三、工作保障機制
(一)轉變鋼鐵工業發展理念。摒棄傳統鋼鐵工業消耗高、浪費大、污染重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建立新一代鋼鐵生產流程,進一步擴展鋼鐵企業的社會功能,使其成為社會需要的各類鋼鐵材料生產中心、高效的能源和資源轉化中心及社會大宗廢棄物消納處理中心。
(二)加快建立地方性法規、規章。進一步完善發展循環經濟的標準規范及相關制度,明確全市鋼鐵行業用能、取水定額標準,在資源開采與消耗、再生資源產生與利用、廢棄物形成與處置、廢舊產品回收與利用和社會消費行為等環節采取約束性措施,規范企業和社會公眾行為。同時,抓好資源節約和環境治理專項檢查,促進鋼鐵工業循環經濟工作深入開展。
(三)發揮規劃的指導、引導作用。鋼鐵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十一五”時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市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深入開展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題研究,重點圍繞節能、節水、降耗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潔生產、加強污染治理等方面,謀劃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和重點。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發揮政府投資對金融貸款和社會投資的引導作用,對循環經濟重大示范項目,通過市級技改貼息、資源節約、科技三項經費等財政專項資金,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價格和收費政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執行用水、用電差別對待政策和依法征收超標排放企業排污費,調節落后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促其盡快改造升級或退出市場。對鋼鐵企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在稅收減免上給予支持;對企業利用余壓和煤氣發電,在機組并網上給予支持。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2-0148-03
理工科背景下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特別注重課程實驗教學和生產性的實習鍛煉,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學手段。因而建立課程實驗室和生產實習基地,是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就業創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可靠保證。學科專業實訓室是培養符合現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設計人才的重要途徑。
1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室建設的必要性
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室建設是職業、技能教育的需要 理工科高校專業教育認為課程理論學習與課程實驗是本科生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有效教學手段,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本科生四年的學習時間,其實是一個職業教育與技能教育的過程。既然是職業教育,需要專業素養、個人謀略、社會責任等知識儲備和個人道德修行。同時是技能教育,需要與社會用人單位接軌,具備職業技能熟練操作的專業技術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支撐。根據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分析本專業崗位對人才知識結構、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建立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進而制定適合現代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教學體系,是大學本科生的職業技術教育需要。
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室建設是設計學科發展的需要 以設計工程項目應用為主導,建立應用技術為支撐的學科發展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方面,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核心,實現課程體系對專業知識和實訓能力的支撐。在這一思想的主導下,針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方向所涉及實際設計工程項目內容,精準定位是室內、室外景觀設計范疇,圍繞以建筑空間規劃為母體的系統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崗位群為重點,以培養既掌握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又懂管理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精準定位人才培養規格和職業技能崗位培養,探討學科知識架構、技能寬泛,保持專業知識寬度、深度,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明確課程間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及內在聯系,構建比較合理的課程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科教育的教學質量。
構建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構建與課程體系相對應的“全過程”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實踐中,以設計工作室制式為牽引,建立環境藝術設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訓工作室,即室內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建筑空間為核心的三個實驗工作室,建立基礎實驗中心、專業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材料與施工實訓中心、畢業設計及科技創新活動等平臺,分別對應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實驗技能、工程意識、實踐技能、工程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逐步形成完整系統的無縫隙實踐教學體系。
環境藝術實訓室建設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焦點仍放在課程理論創新研究,如何與市場需求聯系。聆聽市場客戶需求進行學科課程建設和課程理論教學創新,找到自身辦學特色和創新教育理念,正是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教學改革第一要務。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改革由原來的單一“專業教育”轉向多元化“素質教育”。而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使得設計教育教學注重創新觀念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室建設是對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必將達到預期改革目標:
1)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與社會實踐的業務能力,推動教師自身教學理念創新、知識結構更新、實踐技能熟練,確保課程教學、學科建設與社會實踐同步或超前;
2)有利于實現課程教學、課程授課前后銜接,同時有利于課程內容與實驗室實踐環節銜接,提高實驗室使用率,促進學生設計創意成果轉化,優化教學資源;
3)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動腦、動手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 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室運轉架構
實驗設置與實驗需要及現狀
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性質。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涉及設計工程項目,被公認為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既需要扎實掌握學科理論知識,也要求有很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很多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都需要大量的實驗設備和實驗空間。設計工程項目總是在已知的一系列限定條件下加以驗證構想(設計)和實施(建造)的。具體說來就是將設計構想轉化為生產實物的過程。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室實驗教學中,就是幫助學生將設計構想、設計創意一步一步演變為直觀的“實物”過程,解決設計過程中各種出現的問題。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工作室有助于學生去認識材料與空間造型設計、建筑與環境構成空間藝術、燈光與照明、節能與環保等之間的關系,通過空間建造實驗,并且需要去按1:1的實物建實驗室,或按1:10的比例制作相應的建筑與環境模型。通過相應的實驗來理解空間設計中涉及的概念性設計,受到材料、結構、技術等條件限定,以實施空間設計過程去體驗人在空間中的活動規律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對工具的使用及對材料認識、運用及加工等各方面的能力。實驗項目覆蓋現有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達80%,使用人數分布本科教學三個年級六個學期。完成相應的實驗教學內容則需要激光雕刻機、平面雕刻機、建材施工工具等大型設備及相應的手工制作工具。
2)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工作室設置、教學需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重點建設四個研究方向實訓工作室:景觀設計工作室、建筑與環境工作室、室內設計工作室、展示空間工作室。各個實訓工作室教學目標取向如下。
①景觀設計工作室:園林景觀工程設計方向,如小尺度的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綠地規劃設計、廣場設計、步行街區設計等,大尺度的旅游景區規劃設計、城市城鎮規劃設計等。
②建筑與環境設計工作室:中小型單體公共建筑設計、建筑形象造型設計、居住建筑設計(戶型設計)、構筑物設計、園林建筑設計等。
③室內設計工作室:室內裝飾裝修設計、軟裝飾設計,分家裝與工裝等。
④展示空間設計工作室:各類展覽展示空間環境設計與安裝等,與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動畫設計專業工作室聯合建設。
筆者所在藝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與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工業設計三個專業方向四個年級在校人數1000余人,每年畢業生約250人(其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160人),四個專業方向都有大量相應的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需求。但目前四個專業實訓工作室中現有的實驗設備有限,簡單落后,不夠完善,并且教學場地缺乏,能與本校其他專業共用共享的實驗設備很少,嚴重制約實訓工作室正常教學活動。隨著筆者所在藝術學院各專業的發展壯大,人才培養規格提高,對大量補充實驗設備、擴大教學空間場地的需求日益迫切,以滿足學生實驗和教學需要。
實驗室建設規劃與大實驗平臺建設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工作室建設能滿足日常的專業課程教學,并能夠滿足不斷增加的專業學生對實驗室及設備的需求,在實驗場地與實驗設備的購置上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根據目前的條件,首先需要購置能滿足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及工業設計專業250人左右的純手工與手工及機械輔助模型制作設備的需求;其次,滿足目前每年畢業生畢業設計模型制作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購置計算機輔助自動化綜合制作設備,較好地解決學生的畢業設計模型制作問題;最后,根據學生人數的增加和專業的發展,擴容與更新相應的實驗設備及產地,最終使實驗設備和場地能滿足辦好、辦強幾個專業,同時也能夠滿足其他學院,如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旅游學院、機械與控制工程學院等相關專業的課程教學與實驗需求,形成一個既能重點服務幾個專業,又能較好服務整個學校的實驗平臺。
合理配置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工作室教學團隊 每一個實訓工作室有一名學科帶頭人領銜負責,配置相應實訓室專職技術人員,建立一支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學團隊,分別負責該工作室的課程教學、課程實驗以及社會實踐項目設計科研。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內容、課程實驗由該團隊協商制訂,課程授課時數、課程教學計劃與進度按學期周數確定。各實訓工作室教學團隊由一個主管領導統籌兼顧,監督、檢查、協調。通過校企合作,學科骨干教師、實訓室專職技術人員定期到企業、設計公司進行相關專業的師資培訓鍛煉,掌握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新材料施工技術等,形成穩定的師資培訓機制。構建優秀的教學團隊,形成良好的教學科研與實踐活動機制,以增強教學手段,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新設計技術領域教學和師資水平。
3 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工作室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增加經費投入 目前筆者所在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實驗室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劃撥的教育經費、學校辦學投入實驗室的建設經費、學院自籌經費、部分實驗工作室創收經費等,但始終是杯水車薪,仍然存在經費不足的現象。設計專業領域廣,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更新周期快,購置實驗要求的設備、儀器、材料技術參差不齊,增加實驗室建設周期的難度。因此,應統籌兼顧,合理分配,安排必要的實驗經費投入。實驗教學過程中發生教學耗材,教學資料采集,作品展演,教師短期培訓或外出參觀考察,聘請專家、設計從業人員開展學術講座或專業,設備維護、修補等,需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經費投入,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實訓工作室教學管理 學科帶頭人與實訓工作室專職人員應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對實訓室規范化管理,制定規章制度,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安全有效,減少資源浪費。
優化實驗教學內容,增加實驗時間。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中,增加實驗課程內容,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全面而系統地修訂實驗實訓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實驗內容、實驗指導書和實驗技能評價體系,盡可能增加設計創意性的實驗內容,開設綜合性跨學科課程實驗,增設設計創意到施工技術實驗,延長實驗教學時間。這樣一來,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探索精神。
總的來講,在實踐環節教學中,突出一個“做”字,讓學生在實訓中去體會、去深化感性認識,在“做”中得到提高。在教學實踐中,基礎實驗室讓學生在工程制圖中手繪、計算機3D、CAD、PS、建筑動畫課程學習中緊貼建筑工程項目設計,到專業實驗室驗證設計的材料技術施工、工程管理等。學生從設計實際出發,體驗設計構想到實施建造全過程,從中體驗設計綜合能力,享受設計帶來的快樂。學生結合專業知識進行綜合設計和設計創意,得到社會認可,更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質量評估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工作室建設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應用型設計人才。實訓工作室教學產、學、研等效益需要量化,確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實驗室教學團隊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成果展示、學生就業創業率、學術委員會評價與用人單位評價等多方考評,考核評價以年度或應屆畢業生畢業為基準,客觀、科學地考評各個實訓工作室的業績及教學質量,使實訓工作室建設達到預期成果:
1)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優化;
2)建立一支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學團隊;
3)力爭在近三年內將本專業建設成為自治區級特色專業;
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
5)鞏固或增加校外實習基地,不斷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6)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4 結語
當今社會是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的社會,要求高校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設計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又是熱門的專業,建設和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實驗室,合理配置實驗設備,科學高效管理,有助于提高課程教學與實驗教學質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要加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工作室平臺建設,促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轉變,為教師與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與學平臺環境,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優化教學資源,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形成學科發展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杰.實驗教學與藝術教育:四川美術學院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1-4.
[2]陳燕,江彪.論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和教學在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中的現狀及對策[J].實驗與探索,2011(8):
266.
[3]黃華明,吳傲冰,王萍.當前藝術設計專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難點和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5):
12-15.
[4]陳衛汝.設計性實驗教學模式與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室科學,2006(6):35-37.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按《防汛法》要求,園區專門成立了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防洪搶險應急預備隊,領導和機關干部包村、包重點庫塘并與各村簽訂防汛責任狀,層層卡實責任,及早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要求所有人員恪盡職守,上崗到位,及時上報雨情、水情,履行好防汛責任。高新區防汛辦公室設在區工管辦,每天值班人員要靠崗到位,及時掌握汛情,隨時準備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抽查,全體機關干部在汛期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根據雨情及時到崗,各村、各單位及相關責任人也要保障24小時通訊暢通,汛期內不能擅離職守,誰耽誤事就追究誰的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
三、搞好汛前檢查,確保工程安全
包村領導及包村干部在汛期到來之前,要聯系各村組織力量,對水庫、塘壩、河道工程設施及村內危房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發現隱患迅速解決。要落實好人防措施,特別要加大庫塘防守力度,大汛時要按排專人晝夜看守,發生險情立即上報并想辦法排除,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四、備足防汛物料,落實搶險隊伍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北京區(縣)志愿者奧運培訓工作的意見》(奧志愿發[20__]4號)文件精神,按照北京奧運培訓工作協調小組和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工作協調小組的統籌安排,建立健全__區志愿者奧運培訓工作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切實抓好志愿者奧運培訓工作,使志愿者在培訓和實踐鍛煉中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全區居民文明素質。
二、工作目標
通過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培訓活動,大力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弘揚綠色奧運和人文奧運理念,進一步提升我區志愿者綜合素質,使志愿者不僅具備進行奧運會、殘奧會賽會服務和參加社會服務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服務精神、服務能力和較高的綜合人文素養,從而建立一支熱情微笑、訓練有素的志愿者隊伍。
三、工作任務
(一)培訓對象
1.以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愿者申請人為重點,同時在團員青年、轄區居民中廣泛開展奧林匹克精神的宣傳教育。
2.按照舉辦“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要求,對志愿者工作的管理人員、骨干志愿者進行培訓。
3.在賽會志愿者錄用和城市志愿者招募之后,要重點開展對賽會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的系統培訓,同時做好社會志愿者的培訓工作。
(二)培訓內容
1.通用培訓。以《北京奧運會志愿者讀本》、《北京殘奧會知識讀本》、《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愿者培訓精品課程》等為基本教材,組織志愿者申請人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知識,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目標理念、籌辦方針,北京人文地理知識及外語、急救、交通、安全等相關知識。結合區域特點,將__區情、永定河文化等知識納入通用培訓課程。
2.崗位培訓。針對服務崗位的專業要求和工作實際,進行崗位職責、工作任務、業務流程、服務規范等內容的培訓。
(三)培訓形式
1.面授培訓。采取集中面授講解的方式,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向志愿者申請人講授奧運相關知識,因地制宜開展知識競賽、形象展示、學習論壇等活動。
2.實踐培訓。以“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為載體,將培訓工作與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建設相結合,組織志愿者參加“微笑北京”、“好運北京”、“周末環境美化行動”、“奧運知識大講堂”等社會公益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
3.遠程培訓。借助__共青團網站()等網絡、廣播、電視、報刊媒體,通過錄像觀摩、遠程教學等形式廣泛開展志愿者培訓。
(四)培訓管理
建立志愿者申請人電子檔案,統一發放“志愿者服務卡”,對志愿者申請人參加培訓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客觀的評估,作為選拔志愿者以及志愿者表彰工作的重要依據。
四、工作保障
(一)健全組織領導
成立__區奧運培訓工作和奧運志愿者工作協調小組,把志愿者培訓工作列入協調小組的重要職責并認真組織實施。志愿者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團區委,負責志愿者奧運培訓日常工作,落實志愿者培訓工作的各項任務。各相關單位要積極配合,將志愿者培訓工作切實融入志愿者招募、宣傳、實踐、選拔、管理、激勵保留等工作的全過程,并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志愿者培訓工作的相關政策、工作計劃和活動方案,把握志愿者培訓對象的特點和需求,不斷提高志愿者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組建師資隊伍
根據北京奧運培訓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團市委確立的原則和標準,面向全社會公開招募、培訓一批高水平的培訓師,選聘從事或曾從事過體育運動、殘疾人體育運動的兼職教師,組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加強對培訓師的考核評估,根據考評結果,對志愿者培訓師進行評比表彰。
(三)加強基地建設
1.在區委黨校、區圖書館、殘疾人活動中心等單位建立區級培訓基地,組織大規模的志愿者培訓活動。
2.各級團組織以青年中心、社區教室、黨員活動室、閱覽室等場地為依托,建立培訓基地,開展培訓宣講工作。
3.通過結對共建的形式,在街道、社區及其他公共活動場所建立公益實踐培訓基地,組織志愿者到社區、村鎮、敬老院
、福利院、體育場館等場所開展公益實踐活動。
(四)培訓經費保障
1.由區奧運培訓工作和奧運志愿者工作協調小組爭取專項資金用于志愿者奧運培訓工作的師資隊伍建設、培訓基地建設、培訓教材的配備及組織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等相關費用支出。
2.各級團組織努力爭取黨政領導支持,為培訓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3.整合資源,調動社會各界的支持,籌措培訓資金。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
各級團組織要高度重視志愿者奧運培訓工作,在團干部專人負責的基礎上,積極爭取黨政領導在人員配置、培訓場地等方面的支持,確保各項志愿者培訓任務的完成。
(二)各負其責
一、明確發展思路。
限制精膏外銷,1產業發展思路:嚴格控制開采。鼓勵精深加工,確保安全生產。
年,2產業發展目標:以石膏深加工及相關產品開發應用為重點。石膏原礦開采量達到200萬噸,石膏加工總量達到50萬噸,工業產值達到3億元,實現稅收3000萬元。
二、科學合理規劃。
實行計劃開采,1嚴格規劃管理。石膏礦資源開發和利用要嚴格執行《縣石膏礦資源開發和利用規劃》嚴控新設采礦權。逐步實現資源合理開發、科學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原則上合口()礦區不再新設采礦權;歇架(杉板)礦區實行控制開采;縣內其它區域一般不新開礦區。確需新設采礦權的由縣國土資源部門按石膏產業發展規劃統籌安排,經縣石膏產業領導小組審核,報縣人民政府審批。
分年度擬定各石膏礦開采計劃,2嚴控開采總量。縣石膏產業辦根據全縣及各礦區(礦山)石膏可開采量。報縣石膏產業領導小組審定后施行。公安、稅務部門根據年度開采計劃限額供應火工產品、提供稅務票據。
相關部門和鄉鎮要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對不按開采設計、開發利用方案和開采計劃開采,3嚴格規范開采行為。石膏開采企業要按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組織開采。非法轉讓(含租賃、承包、轉包等形式)采礦權,擅自改變開采方式和采礦方法,超深越界開采石膏礦資源的要嚴厲打擊和依法查處。
三、規范原礦銷售。
統一調配,石膏原礦銷售必須分等定級。優先滿足縣內石膏加工企業。
運輸過程中堅持票、貨同行。1原礦銷售必須按品位等級開具稅務發票。
嚴控12級精膏外銷。2嚴禁石膏原礦混合銷售、降級銷售。
縣石膏產業辦根據年度開采計劃和申報需求量編制年度優質石膏原礦供需調配方案,3縣內石膏加工企業所需石膏原礦按年度申報。縣內統籌調節供應。
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獎勵。4縣政府設立優質石膏原礦資源調配專項獎。
四、鼓勵精深加工。
積極鼓勵和引導石膏產品精深加工,堅持“優先調配資源、重點扶持引導、科學規劃布局”原則。加速產業聚集,促進產業提升。
年納稅100萬元以上的深加工項目,1固定資產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投產后原已配置的石膏礦資源滿足不了加工需要的由企業提出申請,經縣石膏產業領導小組審核后,優先調配石膏資源。新上固定資產投資過億元的石膏深加工項目,其資源配置由縣人民政府“一事一議”優先配套石膏資源,依法取得采礦權。
重點考慮規模深加工企業的需求計劃,2縣石膏產業辦在編制年度石膏原礦調配方案時。實施調配時優先滿足其原礦需求。
資金、資源、技術、市場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扶持,3全縣重點扶植35家基礎較好的深加工企業。幫助企業發展壯大成為產業化龍頭企業。
形成產業集群。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優勢互補、資源整合的路子,4引導一般深加工項目向合口石膏工業小區和佘市石膏工業走廊聚集;投資規模大、產品檔次高、環保技術先進的項目向工業園區聚集。組建具備國際、國內競爭實力的石膏產業集團。
五、完善保障措施。
有關鄉鎮、縣直有關單位要密切配合,縣石膏產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加強宏觀指導、組織調度、工作協調。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促進我縣石膏產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搞好動態巡查,1縣工業、國土資源、安監、公安、環保、林業、水利等部門要依法加強日常管理。對石膏開采加工、綜合利用、安全管理、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植被恢復等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定期開展集中清理整頓,重點整治無證開采、超深越界開采等行為,維護石膏開采和加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