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掛職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7 14:55: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副市長掛職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副市長掛職總結

篇(1)

7月22日,久負盛名的“宛城”――河南省南陽市旅游局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會議室內更是掌聲陣陣、笑語連連。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人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和真誠的心愿見證著北京、南陽兩地旅游對口協作簽約儀式緊張有序地進行。

為落實“京宛對口協作工作座談會”精神,推動京宛旅游企業深度合作,實現京宛旅游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根據《北京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工作實施方案》和《北京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規劃》要求,在南陽市舉辦了“京宛旅游對口協作結對子活動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由北京市旅游委員會和南陽市旅游局組織,南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曹鵬程主持,北京市旅游委委員鄒偉南、南陽市副市長和學民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北京市援合辦副主任梁義、河南省發改委副巡視員劉文生等領導出席活動,北京市部分A級景區、星級賓館、特色旅游鄉村等有關代表和南陽市相對應的有關代表共同參加。

儀式進行前,代表們就如何加強兩地旅游業發展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深入細致的研究探討。研討會上,南陽市旅游局長黨長雙闡述了以“協作結對”的方式加強兩地合作的“四個堅持”。即:堅持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重點,促進雙方合作交流;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充分發揮雙方的特點和優勢;堅持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積極探索,不斷完善。北京市旅游委副巡視員鄒偉南就“旅游結對子活動”提出了五項具體要求:一是互相宣傳對方優勢和資源;二是互相邀請對方前來考察、指導或掛職;三是互相選派骨干導游員、講解員到對方單位學習培訓;四是北京幫助邀請專家到南陽有針對性指導景區建設和管理;五是北京在“形象策劃、景區提升、宣傳推介、招商引資”等方面給予南陽智力支持。南陽市副市長和學民作了總結發言。

通過此次活動,京宛兩地結對子單位代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北京市旅游委和南陽市人民政府搭建的良好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聯系溝通,不斷豐富協作內容,發揮各自資源、市場、人才、產業優勢,加快推動京宛旅游對口協作深入開展。

篇(2)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其發達程度是衡量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標志。目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70%,服務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0%以上。

長期以來,中國實行的是更加重視工業產業發展的政策,2011年中國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為43.1%,對于轉型中的中國經濟而言,這種政策顯然不可持續。在經合組織(OECD)、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官員及多國貿易部長看來,與中國全球第二的經濟體量相比,中國的服務業占比及促進就業的比例都顯得過低,即使不與發達國家相比,與同類的發展中國家相比,也相差較遠,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5月28日,總理在第一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京交會”)上明確表示,要糾正“重工業、輕服務業”的發展思路,加快實施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逐步實行服務業用電、用水、用氣與工業同價。擴大服務業用地供給,工業企業退出的土地優先用于發展服務業。拓寬服務業企業融資渠道,支持有實力的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取消針對服務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對合理的收費要依法公示并接受社會監督。在稅收方面,上海市正在實行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中國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范圍,完善服務業稅收制度。

事實上,剛剛閉幕的首屆京交會就是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物貿易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打造的國際性平臺,也是我國服務貿易新戰略的一部分。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未來五年要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總量的比重要從43%提升至47%。近期公布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要達到6000億美元,年均增速超過11%。此外,商務部、中國進出口銀行3月26日還聯合發出關于“十二五”期間金融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意見,將加大對我國服務貿易的金融支持力度,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貿易重點企業和項目,帶動全國服務貿易健康快速發展。

■專家支招:把握三個重點鼓勵以實體經濟為導向的服務業優先發展

專家指出,201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質上是給出了未來服務產業的發展方向。重視實體經濟,必須要提高服務業占GDP比重。中國社會科學院夏杰長研究員認為,要從產業政策等方面,鼓勵以實體經濟為導向的服務業優先發展。在“穩增長、調結構”背景下,我國要通過發展服務業來引領實體經濟在升級中轉型,當前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三個方面:

一是金融服務業與實體經濟相伴成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都強調金融業要服務實體經濟。如何拓寬服務業的融資渠道以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當前應鼓勵多層次拓寬服務業融資渠道,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等方式進入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

二是生產業提升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國務院副總理在首屆京交會上明確表示“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服務業領域”,并強調服務業大多是實體經濟,具有帶動就業、降低消耗和污染、促進創新等優勢,是一個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經濟學家認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戰略的深層意義在于推動內部經濟結構轉型。當前,要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通過生產業的大發展來壯大實體經濟實力,調整實體經濟結構,提升實體經濟發展質量。

三是農業服務業為實體經濟夯實基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農業產前、產后問題基本屬于服務業范疇。專家建議,要建立起強大、高效、高附加值的現代化農業,必須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系,通過發展包括農村金融、農業科技、涉農物流等為農服務產業,以現代服務業促進農業現代化。此外,應加大對現代工業服務業、現代農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投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實在在發展實體經濟。

■地方行動: “真金白銀+政策支持”力促服務業發展

繼4月5日組團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之后,本次京交會期間,河南再度北上。5月28日,河南省長郭庚茂出席省市長與跨國公司CEO高峰會并發表了題為《共享機遇 合作共贏》的主題演講,表示河南希望在建設全國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建設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開展合作等六大領域與各方特別是跨國公司攜手合作。當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主題推介會在京舉行。

同樣,山西省也把加快服務業發展作為“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要舉措。6月5日,山西省出臺9項措施支持服務業發展,包括資金、價格、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今后,山西還將從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拿出不低于30%的資金用于支持服務業發展。此前的5月28日,甘肅省出臺《關于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50條具體措施。《意見》提出,加快發展生產業,力爭生產業增加值年增長20%。盡快制訂出臺甘肅省促進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進一步發揮文化旅游在現代服務業中的龍頭作用,加快推進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5月9日,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服務業加強準入管理促進業態調整等工作。會議強調,要通過提高精細化管理和組織化程度,促進服務行業的品牌連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努力提升服務水平。

那些人

吳斌:最美司機

5月29日,杭州司機吳斌在高速路上遭鐵塊襲擊,肝臟破裂忍劇痛安全停車,24名乘客無一受傷,吳斌經搶救無效6月1日去世。5日,萬名杭州市民為他送行。中青報6日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社會道德的重建,并不是從“路人的道德”做起,而是堅守職業精神。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精神開始。

那些事

近日有報道稱,380余萬人口的安徽省蕪湖市竟配備了11名副市長,大大超出一般職數。此事引起網民熱議和質疑。6月7日,蕪湖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孔令才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報道中所稱的11名副市長中,有1位已辭去副市長職務,有5位是掛職,其中有2名掛職期滿已離開蕪湖。蕪湖市政府網站已更改了有關信息。

篇(3)

正因此,聽說中國有家專門從事產業新城開發建設的企業,不由吃了一驚,這是真的嗎?

確實是真的!這家企業,名叫華夏幸福基業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從成立之初,就以“產業新城的引領者”為己任,在公司內部形成了“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城市運營”三大業務體系,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共融,城鄉統籌”的開發區產業新城建設發展道路。

十多年來,華夏幸福基業已先后投資開發了固安工業園區(河北廊坊)、大廠潮白河工業園區(河北廊坊)、懷來京北生態新城(河北張家口)、昌黎工業園區(河北秦皇島)、灤平金山嶺園區(河北承德)、沈北蒲河智慧產業園區(遼寧沈陽)、于洪園區(遼寧沈陽)等10個開發區,一個個產業新城在環京城和環渤海崛起,受到當地政府一致好評。

有人不禁會問,產業新城嘛,大都由各地政府出面建設,華夏幸福基業作為一家企業,為什么也能在此一領域發揮作用,成功地建設起一批產業新城呢?在一次關于“華夏幸福基業現象”的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就此深入分析,大家認為,企業建設產業新城,可以發揮以下優勢。

一是專業優勢。

一家企業,如果多年來專門從事產業新城建設,那么,無論從企業的戰略定位、專業人才培養還是專業經驗積累,企業都會在逐步實踐、總結和提高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專業優勢。這與某一城市在建設產業新城中從無到有地去逐步摸索和積累經驗相比,顯然是無可替代的專業優勢。在十多年產業新城建設中,華夏幸福基業已經建立起一支500余人的產業新城建設和招商引資專業團隊,不但吸引了國內外一批園區建設專家加盟,而且整合了全國乃至全球的一批產業專家,可以針對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緊貼政策導向,制定精準的產業發展策略,并依托強大的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能力,推動產業新城各項規劃得以逐一落實。

二是資源優勢。

經過十多年的產業新城建設實踐,華夏幸福基業在與各種客戶打交道過程中,不但結交了一批各領域各行業的朋友,而且建立起了橫跨多個行業的企業客戶數據庫。其中既有產業新城前期建設所涉及的規劃、設計、交通、通訊、電力、建筑等部門的客戶,又有中后期建設中前來投資的能源、信息、化工、汽車、服務等各種產業的投資商和運營商。“建設一個產業新城,結交一批可靠朋友”,已經成為華夏幸福基業一種自覺行動,這也為企業積累了非常豐厚的人脈資源。

三是管理優勢。

篇(4)

一是爭取項目資金的思路逐步清晰。20*年,我們把向上爭取項目工作,單列出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認清了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就是抓財政收入,就是抓基礎設施建設。20*年的項目工作雖然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但起到了打基礎、改善環境的作用,我們也爭取到了少量工業技改項目。一年來的發展實踐證明,要發展必須抓項目,不抓項目就難以發展。我市去年對上貢獻2個億左右,我們爭取回來4個億左右,一正一反我們還可以多得2個多億。

二是爭取項目的主動性逐步提高。市直局委、鄉鎮和各位副市長在爭取項目方面非常主動,經常到鄭州、北京及其它大城市找門路、拉關系,而不是被動地守在家里,守在市里,這一點我非常滿意。秣陵鎮劉玉世書記能跑成省級制鞋工業園區,主要得益于他能夠積極主動,善于把握機遇。水務局、土地局、交通局、環保局等市直單位也都能主動出擊,積極與上級對口單位進行對接,項目爭取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是與上級項目主管者的關系越來越好。市直一些部門的領導充分利用各種關系,與上級部門領導進行接觸,在接觸中與他們產生了真摯的友情,由同志關系、上下級關系逐步成為朋友關系,甚至是兄弟關系,進而使他們能夠真正支持項城發展,愿意把項目放到項城。

四是爭取項目的辦法越來越多。有些局委在爭取項目的實踐中,借鑒創新了許多經驗,能夠爭取到項目的局長們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招、絕活、好辦法、好路子。

五是政策引導性越來越超前。市發改委、財政局、統計局等綜合性部門根據工作需要,通過領導講話、印發資料等方式,有意識地進行政策引導。各位副市長都對自己的所分管系統通過多鐘方式予以政策宣傳、引導。

六是爭取項目的效果越來越好。今年我市爭取上級項目資金4億多元,僅財政方面就爭取1.9億元,效果非常不錯,相當可觀。今天由于時間有限,沒有讓各位局長分別發言,將來你們可以相互學習、互相借鑒;今天這個會已經起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相互提高的效果。

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有些部門主動性不夠。有些單位領導不主動與上級部門進行對接,不主動與各級發改委進行聯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總覺得目標太遠,找不著爭跑項目的對接口,這樣是不行的。

二是有些部門存在畏難情緒。有些同志埋怨缺資金、缺這缺那,為什么其他部門能搞成,你們的畏難情緒那么大。爭取項目不可能一次性成功,要多次爭取,或許這次失敗了,但卻為下次打好了基礎。人熟了,關系好了,也就容易爭取項目了。項目爭取到的越大、越多,不僅對財政有貢獻、對社會有貢獻、對自己的部門有貢獻、對個人也有貢獻。

三是有些單位研究產業政策不夠。有些單位主要領導不善于學習與研究國家的有關產業政策,不研究政策怎能跑成項目?無的放矢、跑得效果也不好。

四是有些部門協調配合不夠。部門與項目主管單位之間協調不夠,部門與部門之間配合不夠,資源(人情、信息)互相封鎖,不能共享。

五是個別項目建設的質量,速度,資金的運作,招投標的方式等方面沒有完全符合要求。

六是工業方面的技改項目不多。我們爭取的項目基本上都是基礎設施項目,這是好事,可以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但工業方面的技改項目太少,發改委和工業局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年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工作打算:

一是規劃項目。要在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的基礎上規劃項目、設計項目、儲存項目,做到規劃一批、設計一批、儲存一批。市直部門和鄉鎮要結合實際建立好自己的項目庫。一旦有機會向上爭取項目,隨即有現成的東西,成熟的項目,避免措手不及。現在上面領導的水平越來越高,碩士、博士、博士后很多,你的項目報上去就知道真假。

二是爭取項目。爭取項目的核心是跑,關鍵是拉關系。爭取項目中要注意把握5個字:

熟。俗話說“熟能生巧”,我看“熟能生項目”。熟者優先,熟不拘禮。熟可分為先天的熟和后天的熟。先天的熟是指生來就熟,包括親戚、戰友、老鄉、同學等。如果是先天的熟,跑項目就好辦;如果不熟,你想見他也很難,即使見到也會給你打官腔。后天的熟,就是通過努力“混”熟,由不熟變熟,熟悉了,事也就好辦了。有人說,“人際關系是第一生產力”,是不是第一生產力我不知道,但是說“人際關系是生產力”,我看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現在實施“回歸工程”,就是充分利用關系熟的資源來為項城的經濟發展服務。項城籍的官員和能人,尤其是經濟部門的官員,我們要努力做他們的工作,請他們多回家看看,我們各職能部門也要對口向上拜訪他們,請他們多為家鄉做貢獻。最近政府辦公室正在運作在鄭州、北京召開項城籍的老鄉聯誼會,目的就是把關系拉的更近一步。

勤。就是勤勞、勤快。要腿勤、腦勤、嘴勤。我們爭取項目從項城跑鄭州、跑北京,有時候去很多次不一定見上人,不勤行嗎?一有信息,一有項目,我們要快過去,立刻去,爭分奪秒。勤也可以使人們的關系變熟,去的勤,去的多了,日久生情,關系自然就熟了。

情。包括感情、情誼、友情、情義、情份等。俗話說:“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人是感情動物,每個人都會有好惡,都有七情六欲,有人情則有關系,有關系則有網絡,人情的啟動在于講義氣,講付出。因此,我們要多學習研究掌握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努力提高情商,要懂得投其所好,要知道如何博得別人的好感,從而產生友誼、友情。我們要以情招商,以情跑項目。比如說在領導心情不好地時候你去跑項目,希望就小,說不定他還說你沒水平,沒眼色,甚至會對你產生反感,乃至無情地把你趕出去。所以在他心情低落的時候,我們去安慰他,為他著想,給他鼓勵,給他信心,博得他的好感,取得他的信任,從而為下一步爭取項目打好基礎。在他心情好的時候,我們要投其所好,乘勢而為,爭取對我們的支持,從而取得項目的成功。以后,凡是項城籍的官員,或是曾在項城工作的省、京干部,無論是退休的、二線的、在位的,無論是下派的、掛職的、外調的,都要以情感人,待之以情,動之以情;無論是春節、元旦或是開老鄉會、聯誼會,都要向他們問好,尊重他們,邀請他們,慰問他們,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家鄉人民的溫暖,家鄉人民的情誼,家鄉人民的厚愛。這樣他們就會被感動、動感情,在位的就會開綠燈,二線的、退休的會協調老部下、老上級來幫忙,為我們拉項目、安排項目。

誠。就是誠信、誠心、誠意。俗話說:“心誠則靈”、“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等等,說的就是誠信的重要性。我們中國人是一個崇尚講誠信、講義氣的民族,對古代英雄俠義之士的熱愛,近乎崇拜的地步。關羽重承諾、講義氣、夠朋友,死后被人們奉為“關爺”,建了許多“關帝廟”。梁山好漢殺人如麻,不講法制觀念,但是中國的老百姓仍然喜歡他們,仍然傳誦千年,津津樂道,就因為這些人物講義氣、講誠信。我們跑項目也應該講信用、講義氣。我們爭取到一個項目,就一定要做扎實、做好,為下次申請項目做好鋪墊,打好基礎,不能鼠目寸光,見利忘義,過河拆橋,項目到手了,就萬事大吉了,不負責任了,結果把項目弄砸了,失去了誠信,失去了信任,那等于自斷后路。

篇(5)

侯軍岐已為這本即將出版的調查報告起了一個名字:《博士十策》。“我們的博士通過與農民和基層官員面對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希望能為黨和政府的決策建言獻策,為實現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在此之前,有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技術經濟與項目管理、園藝等專業學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派往陜西的農村。這個被校方稱為“百名博士訪三農”的活動,被博士們形象地稱為“上山下鄉”。

農民不是不愿意講真話

談到這次“博士訪三農”活動的起因時,侯軍岐說,“目前解決‘三農問題’,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層情況。解決‘三農問題’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準,再好的‘藥方子’也沒用。”

2月21日,籌備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訪三農”活動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啟動,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陜西的寶雞、漢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關于三農問題只是一個觀念,只是一個概念,這次下去之后,感覺到了責任。”在讀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觸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雖然去之前早有心理準備,但下去之后發現,一些農村的貧困現狀還是讓人觸目驚心。”

2月23日是農歷的元宵節,王秀娟把帶去的元宵和走訪的村民一起煮著吃,“有一個男村民,吃著吃著眼淚就掉在碗里了,說他一輩子還沒吃過這么好的東西,聽得我們心里特別沉重,也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博士們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長家,村長家的條件還是比較好的,但沒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長媳婦蓋一床被子。”王秀娟說。

陜西省柞水縣瓦房口鄉黨委書記萬維勤對這次“博士訪三農”活動“感到非常驚喜”,“現在一些上級領導來農村視察情況,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農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達的,但有幾個領導能深入到這些地方去呢?頂多是車能開到哪兒就調研到哪里,會導致調研不夠真實和全面。”

一個讓萬維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現在好多希望小學的選址都是在車能開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貧困最需要幫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學卻沒有幾個。”

“好多人有顧慮,擔心我們的調查不會得到農民的配合。這是毫無道理的,農民是不敢向他的縣官、鄉官講真話,而不是不愿意講真話。”侯軍岐說。

“這次活動對幫助政府解決‘三農問題’是一個有益的補充。”陜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視員夢熊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評價說。據了解,陜西省省長陳德銘對此次活動曾作出批示:這應該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調研活動,既可使政府從一個側面了解行政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們在實踐中受到一次國情教育。

“這是一場求解‘三農’問題的民間實驗。”華商報社執行總編輯孫曉冰認為。此次“百名博士訪三農”活動由華商報社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策劃,《華商報》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

后稅費時代的農村需求

“我們在調研途中,經常會被農民攔住,咨詢一些問題,有好多農民還找到我們的住處問我們,問的有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種植前景等,農民對科技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劉天軍說。

讓劉天軍感到疑惑的是,每個縣鄉都設有農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農民發了1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8份,73份顯示農戶很需要科技人員,但沒有科技人員下去為他們服務。”

商洛市新田地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經理李元在聽說“百名博士訪三農”的活動后,專門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邀請博士生到他的企業去看一看:“我們的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總感覺力不從心,想請博士從更高更深層次指導。”

李元毫不隱諱地說,當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鄉的活動,“但大多是刷刷標語,或者在大街上擺個桌子宣傳一下,流于形式。”

對此,柞水縣瓦房口鄉黨委書記萬維勤解釋說:“鄉鎮干部的素質比較差,知識層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員缺少,這些差異直接限制了經濟發展。”

李元向《瞭望東方周刊》講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縣農業局的一位領導對農業一竅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這位領導十萬火急地給各鄉鎮領導打電話質問,‘下這么大的雪,把麥苗凍死怎么辦?你們采取了哪些防護措施?’”

“農村現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農業稅減免之后,農村的發展有了更大的利潤空間。但現在好多農民紛紛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棄了,舍本求末,因為從土地上他們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這是目前解決農民收入的一個瓶頸。”

《瞭望東方周刊》在9月采訪寧夏回族自治區撤銷陶樂縣建制一事時發現,這個總人口僅3.2萬人的小縣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財政飯的,而在政府各部門嚴重超編的同時,卻是各鄉鎮農業科技人員的嚴重缺編。

“綜觀中國農村歷次變革,政策從基層來,從實踐中來。”“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稱,“所以后稅費時代的中國農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識分子深入農村,與農民相結合,學習農民的創造力,發現農村的潛力,與農民協作,總結經驗教訓,尋找農業問題的綜合解決之道。”

不過,侯軍岐認為:“大學要成為農業科技推廣的主體,我感覺難為了大學,大學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師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會責任感要和利益對接起來。”據介紹,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學生只有不到30%到了農業崗位上,而真正專業對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嘗試

在讀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課程為《農產品貿易》,“以前講到農村時只是泛泛來說,現在就有具體的事例了。”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百名博士訪三農”活動開展的同時,中國農業大學也開展了“紅色1+1”科技行動,學校12個博士研究生黨支部與北京市密云縣12個村黨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進村,1個黨支部帶動一個村莊,一名博士生幫扶1個農戶。

“學校還從這些黨員博士生中選聘6人到密云縣掛職,分別任農委、科委等部門副處級干部。”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的秘書王海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王目前掛職密云縣任縣長助理。

篇(6)

全年食品安全總體態勢平穩,未發生等級以上責任事故。

深化監管體系。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年初及時召開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市長與各鎮(街道)、食品安全職能部門簽訂年度工作責任狀,并為市食藥安辦增加1個人員編制;市人大將食品安全列入人代會專題審議、市政府將“六千五百放心工程”列入十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市目標辦增加目標責任制考核食品安全內容比重。按照“每月一檢查一落實,每季一總結一部署”要求,著力健全食品安全監察督查制度,市領導先后15次組織食品安全工作情況督察,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推進、有序運作、有效監管。

強化基礎工程。及時調整并充實鎮、村兩級食品安全監管隊伍,進一步完善市鎮村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絡。繼續推進初級農水產品市場準入、食品小企業生產加工整規、生豬集中屠宰整治、農村與學校食品配送、餐飲衛生與廢棄食用油脂回收處置、食品檢測資源綜合利用、問題食品應急體系建設,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常態化管理,11個鎮、街道創建*市食品安全示范鄉鎮,示范創建覆蓋面達68.8%。深入開展餐飲監管情況調研,積極應對職能調整。

整合檢測資源。市政府專題研究并明確了建立市食品安全檢測中心的工作目標,丁琦婭副市長多次深入有關部門調研,并專門帶隊赴三門等地考察檢測中心建設工作,初步確定了分類整合措施方案,即保持定性快速檢測體系不變,為各部門現場監管執法提供技術支撐;整合定量檢測資源,強化法定權威檢測能力,建立*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全市全年定性定量檢測食品13萬余批次,總體合格率98.75%以上;*市重點食品抽檢合格率繼續保持第一。

——機關建設情況

積極以文化建設為載體,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著力提升隊伍戰斗力和凝聚力,努力建設“作風過硬、業務精通、行動迅速、監管有力”隊伍,確保“兩個安全”目標。

建設專業隊伍。完成學歷繼續教育8人次,40周歲以下人員全部達到或在修大學學歷;新增GSP認證員7人,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達到6人;派員掛職鍛煉7人次、駐廠鍛煉3人次、下村鍛煉1人次。建立領導干部督題、中層干部領題、深入實際破題的調研機制,完成11項調研課題,8篇調研性文章在國家級雜志發表、3篇被*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簡報印發、2篇被《*法制》錄用,監管隊伍綜合能力和執法水平得到充分鍛煉。

樹立勤廉作風。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效能建設責任承諾書,積極創建*市廉政文化示范機關。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注重學行合一、邊查邊改,狠抓整改落實工作,著力破解豆制品質量整治等一批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學習實踐活動因舉措扎實、成效顯著、特色明顯受到市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和“評議團”的高度肯定。深入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專項整頓活動,積極落實“一線工作法”,舉辦民情懇談敞門納諫。一年來組織藥監論壇活動13期(總計52期),浙江日報以半個版面、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以3個頁碼報道稱:*“藥監論壇”歷時6周年,成為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實踐科學監管理念的“先行區、實驗區、示范區”,成為全國食藥監工作的創新。認真落實機關中層干部承諾考評機制,將承諾范圍擴大到全體10名中層干部;全面實施機關作風紀律監督機制,積極倡導“許可提速、便民利企、關愛貼心、廉潔陽光”服務,受到市委作風建設督查組的高度肯定。

加強法制建設。建立法制科,配備專職人員,強化法制工作。出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第二個五年規劃(2009-2013)》,實施行政處罰案件主辦人制度。積極組織“最佳案卷”評比和一年二次的案卷評查,邀請法制專家開展案卷點評,切實提升案卷質量。規范檢查、處罰、收費行政行為和行政自由裁量權行為,主動強化執法監督。深化政務公開,并擴大到黨務工作全面公開。認真做好擴權強縣工作,建立行政審批科,規范行政許可運轉程序,初步形成“一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的行政許可運行機制,共受理GSP認證77家、變更128家次;醫療器械經營8家次、變更7家次,執業藥師注冊28人次,無一爭議和投訴事件發生。

——藥品安全情況

藥品監管突出全程監管、秩序規范,重點落實創新信息監控、強化稽查手段、推進專項整治、完善風險預警等措施,從而確保了群眾用藥安全有效。

完善綜合監管機制。繼續完善“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分片綜合監管運行機制,將全市分為二個監管責任區域,將藥械監管科、藥械稽查科人員混編為二個監管責任組,確定每個鎮(街道)監管責任人員開展綜合執法。全年完成涉藥單位日常監管1273家次,監管覆蓋面100%;完成換發證170家、GSP復認證90家。強勢開展藥械市場打假治劣工作,結合飛行檢查、靶向抽驗、網上核對、廠家核實、同行交流、蹲點審計等方式,收集打假信息,協查嫌疑現象,加強廣告監測。全年查處違法違規案件62起,罰沒款50.36萬元,其中查處某醫院非法渠道購進藥品案件涉案金額近30萬元,有效凈化了藥械市場秩序。

提升規范管理水平。完善藥械配送工作方案,確定9家企業為年度農村藥械配送企業,將全市藥品零售企業和基層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配送范圍,鞏固了農村藥品“兩網一規范”建設。出臺加強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藥品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意見,狠抓非藥品冒充藥品、計劃生育藥械市場、非法渠道購進、民營醫院藥械質量等專項整治;與工商、主流媒體等建立凈化廣告環境協作機制,共監測媒體廣告1980次、檢查店堂廣告450家次,監督抽驗違法虛假廣告產品5批次,移送工商部門查處違法廣告29件。率先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器械規范化建設,并通過成立經營企業片組、建立購銷憑證管理制度等切實加強角膜接觸鏡市場監管。

強化風險監管措施。第一時間啟動甲型H1N1流感防控24小時值班制度,開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藥械專項監管,檢查涉藥單位623家次,督促藥品批發企業每周一報防控藥械庫存情況,確保防控藥械規范生產、有序供應、安全使用。著重做好萬邦藥業大輸液項目重點駐廠監督工作,開展藥品生產質量安全風險分析。對特殊藥品和含特殊藥品的復方制劑監管保持高度警覺性與敏感性,約談督促藥品批發配送企業加強含可待因復方制劑的購銷管理,與相關責任人員簽訂責任狀,確保藥品市場流通秩序穩定有序。全年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報告892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39例。

——工作亮點情況

幫扶醫藥經濟健康發展。對藥品生產企業派駐一組3名監督員;對重點藥品批發、零售連鎖企業派駐聯系員;分鎮(街道)派駐農村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指導員,組織“三員”開展以“送溫暖、送信心、送服務,助克難、助轉型、助發展”為內容的“三送三助”幫扶活動。幫扶萬邦藥業實施技術改造,使之成功兼并河北唐山渤海藥業有限公司,獲取新的藥品批準文號116個,并有序通過大輸液車間、頭孢車間顆粒劑生產線GMP認證與片丸劑和膠囊劑車間GMP復認證;萬邦藥業生產的43個品種、64個批準文號的藥品入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指導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藥品儲備制度,儲備規模達500萬元,財政年貼息30萬元;*醫藥藥材有限公司繼續蟬聯全國醫藥商業100強企業,顯現幫扶成效。

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著力將食品藥品“六千五百放心工程”納入市政府十件為民辦實事項目,配套出臺《*市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每年落實8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蔬菜基地建設,建立蔬菜基地6100畝,并建成蔬菜批發市場;不斷加大小作坊整合改造力度,全市應QS取證企業100%取證;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商店改造,全市放心工程示范店食品索票臺帳覆蓋面達100%;在去年實現全市154所學校食堂重點食品100%配送的基礎上,學校食堂生豬肉食品100%實行統一配送;穩步推進餐飲規范化建設,全市餐飲業食品衛生量化分級覆蓋面100%;農村藥品配送覆蓋面繼續鞏固100%成果。

實施五常監管提升整規工程。從2008年開始,圍繞規范與提升管理為目標,確定131家“小藥店”、“小診所藥房”實施藥品質量規范與提升專項整規工作。通過深入調研約談、落實人員責任、借力督促檢查、鼓勵統一配送、強化監察考核等五項舉措,努力構建“五常監管”態勢,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整規工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小藥店(小藥柜)經營標準》、《小診所藥房標準》等規范,率先開展藥品經營使用信息化管理工作,率先建立監管指導員責任機制。8月底完成驗收,整治面達到100%,其中督促注銷8家、關閉2家,驗收合格121家,驗收合格率100%,提升率達90%,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不僅受到省、市“十小”行業整規工作檢查組的高度肯定,而且被省電視臺民生頻道采訪編播、《中國醫藥報》發表長篇通訊介紹*做法。

篇(7)

近五年來,湖南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招生、就業的調研結果顯示,湖南省共約50所高校開設有旅游管理專業,雖然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在85%以上,但畢業三年內,對口就業流失率也在85%以上,這就是說,旅游的大學生畢業三年后留在旅游企業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職業意識、專業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從基層做起,而學生到旅游景區去實習,時間長達半年,但多數學生只能在景區售票,對這個行業缺乏全面的實踐把握,這種情況也降低了畢業生就業的熱情。據初步估計,目前中國實際需要旅游專業人才達800萬人,每年缺口至少200萬,今后每年還將以20萬的速度遞增[1],因此,培養新型的專業人才是高校面臨的共同問題。

一、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

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核心內容是以職業經理人為目標導向,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載體,兼顧理論教育有先進性和產業實踐的創新性,培養符合現代旅游產業發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備的管理意識、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后能直接進入管理崗位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它區別于高職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碩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說在應用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層次上,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從“理論型”學者變成“實用型”專家,通過我們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運行機制,把在校學生“催熟”成為一個“具有責任心、專業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職業精神”的“準職業經理人。”這些內容的最終落著點是培養旅游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方向:培養酒店中、基層管理者;(2)旅游管理專業旅行社管理專業方向:培養旅行社經理、優秀導游員;(3)旅游管理專業景區規劃與管理專業方向:培養景區中、基層管理者和規劃專業人才[2]。

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達到一個目標:即實現學校、學生、企業三贏的目標。通過校企合作,能進一步擴大并加強旅游院校與各地旅游企業的合作,真正做到“雙需、雙贏、互動”,共同發展。旅游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條件,為畢業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實訓結束后,全面評估考核每個學生的實踐技能及工作表現,并從用人單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標。學校結合實訓指導教師的意見及學生的自我評估調整培養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對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則通過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計劃來解決。同時學校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及旅游企業的管理專家對教學改革與建設提出意見并直接參與學校專業課程設置及專業教學改革。學校為旅游企業培訓員工,提供管理咨詢,幫助企業開展市場調研,共同開發新產品等。此外,旅游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計劃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課題,這些研究課題可以包括不同的層次:一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二是企業根據對市場的分析提出的對旅游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三是為了保持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課題。

二、旅游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策

1.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雙需雙贏”實踐教學模式建設方案,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旅游產業背景下,業態表現是多元的。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車船公司、休閑娛樂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經營特點和管理規律,它們在經營和管理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用“旅游管理”這一專業的知識結構培養和塑造的旅游專業學生,難以達到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專業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為此,我們細分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區規劃與管理三個專業方向,分別與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建立工學結合教學實習基地,以培養適應旅游業不同類型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在衡陽市有八個掛牌的實習基地,學生的大部分實習能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同時在珠海、桂林、長沙和張家界各建立了一個實習基地。轉貼于

2.工學結合、校企聯姻,加速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是聘請企業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領導為專業老師,講授專業課。近年來我們已經聘請了謝儒生(耒陽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縣級干部)、黎才發(常寧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長)、尹同君(衡陽市物價局局長)、彭幼平(衡陽市旅游局局長)、危小明(衡陽市旅游局副局長)、鄧衡午(雁城賓館總經理)和李清河(蔡倫竹海風景區管理委會主任)作我們的專業課教師。二是試行大學生導師制,外聘企業精英當職業導師,如2009年我們就聘請了譚曦(園林工程師,衡陽市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雁峰區桂竹山莊總經理)、鄧衡午(高級經濟師,雁城賓館總經理)、陳冬平(副研究員,鳥類專家,江口鳥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等旅游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為學生畢業論文的副導師,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為此,我們進行了旅游管理畢業論文的改革。針對目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重理論、重企業日常業務和管理實踐操作,而忽視了旅游產品的營銷管理和營銷策劃的現狀,我院首先在2006級畢業生中啟動了畢業設計這一教改創新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參照理工科院校的畢業設計思路,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提出的創新式實踐教學活動。它主要是利用本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外聘導師與優秀學生組成策劃團隊,結合旅游專業特點,與某一旅游企業合作,通過市場調查,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針對旅游企業及市場現狀,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產品營銷方案,為旅游企業開展旅游產品營銷活動提供思路和決策依據。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不僅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動手和創造能力,尤其對企業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夠直接參與或較快適應企業經營活動的高素質人才。旅游管理專業要想滿足社會對這種應用型旅游職業經理人的需求,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難以完成的,所以畢業設計作為一種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專業的畢業實習過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而畢業設計恰恰是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所提出的一項將社會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增強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使旅游學生更好地具備了旅游企業發展所需求的素質。

3.在校企合作辦學的目的上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羸的目標。為了與簽約企業建立緊密良好的實質性合作關系,開展深度合作項目,我們堅持“邊合作、邊總結、邊完善”的原則,發揮教師積極性,要求教師與企業掛鉤,實行“一教師一基地”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潛力,尋求校企合作結合點,設計學校、學生、企業三贏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開展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水平的評比工作,對合作層次較高、合作內容較深、合作成績突出的基地,獎勵基地建設教師。通過教師與基地掛鉤、基地建設與教師獎勵掛鉤等制度,激發了教師參與工學結合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水平,拓寬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4.教學(或學習)+科研+實踐的模式。對學生而言,實行“學習+科研+實踐”模式,積極推進學生學研結合、學社結合。為經濟建設服務,是產學研結合的目的。為此,應積極推進學生學研結合、學社結合,鼓勵學生加強研究性學習,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充實和提高技能。具體做法: 一是學研結合建設旅游素質拓展中心。二是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三是成立公關旅游協會、組織社團,開展各種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活動。對教師而言,實行“教學+科研+實踐”模式。具體做法: 一是鼓勵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結合經濟發展實際,充實教學內容。三是鼓勵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科研質量,為教學服務。

5.建立旅游專業學生素質拓展中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十分重要。為此,湖南工學院旅游專業專門成立了旅游專業素質拓展中心。該中心制定了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院外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將知識、能力、技能有機結合,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這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適應了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打造“雙師型”隊伍。2006—2010年共引進博士教師4名;派出專任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者9名。在繼續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職業性特色,增強適應性,提高質量效益。

7.圍繞實踐課程內容改革,加強教材建設。近年來,我院教師主編了六部旅游管理學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規劃》教材已入選十一五高校規劃教材,《旅游文化學原理》科學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陳國生教授承擔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旅游文化學》和教育部首批旅游專業碩士生教材《旅游社會學》的主編任務。

8.緊扣職業經理人培養目標,以“合作共建”思路創新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優勢,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所要追求的目標。因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專業優勢和特色,為此,湖南工學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設了衡陽地球村旅游規劃與設計公司、好運來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區(省級現代生態農業示范點)、耒陽市蔡倫竹海風景區和耒陽大皮江生態旅游山莊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龍大酒店、雁城賓館、珠海昌安酒店集團等實踐教學基地。如桂竹景區是湖南工學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據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桂竹景區,景區將負責硬件設施開發、建設等方面,院校將參與規劃、管理、營銷、服務培訓等軟件建設。這種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屬首例。

篇(8)

同志們:

市里今天在建平召開會議,目的就是要統一大家的思想,進一步明確任務,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順利完成。今天看了幾所學校的情況,各縣(市)區情況如何?剛才,做了工作匯報,市教育局也做了總結,總體情況不容樂觀。下面,我講兩個方面問題。

一、我們要清楚上級的要求和我們的狀況與任務

《遼寧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全省要在2020年全面完成基礎教育強縣(市、區)建設任務,繼而實現教育強省的戰略目標。可以說"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是"基礎教育強縣(市、區)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省政府已經與教育部簽定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列入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的考核指標、并將進行重點督導檢查,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教育廳的《通知》,也就是說"到2015年,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完成標準化建設任務"早已成為既定的工作目標,既是民生任務、更是政治任務,是底線。不容變更。

按照省里的要求,市里安排了各年度達標任務。這是硬性任務,教育局要嚴格掌握。如果我們今年減幾個、明年緩幾所,最后不能如期完成任務,勢必影響省委、省政府2020年建成教育強省目標的實現,如果出現這樣的局面,影響和責任恐怕就不單單是教育和教育投入的問題了。

去年下半年,市教育局開展了專題調研,基本摸清了我市現狀。可以說我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學校硬件差距很大,達標需要投資數億元;二是城鄉師資配置失衡、培訓跟不上、班子素質參差不;三是管理粗放、制度措施與管理手段不健全不完善,四是教改不深入、素質教育滯后;等等。可以說,完成標準化建設任務,我們要克服的困難是綜合性的。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完成任務的有力因素:一是看大的形勢。十將"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成"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方向性的要求變成了工作任務,各級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發展,今年4月,省財政廳聶少林副廳長在我市調研時表示,省里要將xx市作為試點市,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資金支持。二是看我市的現狀。經過多年的"雙高普九"建設,部分學校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全市842所學校,有200余所基本達到或接近標準,其它學校通過網點布局調整,優化教育資源,重新投資集中辦學,利用較長的規劃期,也能達到標準化學校要求。

所以說,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真干真投入,一定會實現標準化建設目標。近期省政府要對我市進行檢查,時間已經很緊、任務很重,希望大家向xx學習,加大力度,按計劃做好工作。

二、落實責任,加大督察檢查力度,確保任務按期完成

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實現現有的842所學校(含教學點)全部達到標準化學校建設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調整規劃,為標準化建設提供體制保障。市、縣兩級政府要將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2011年各縣(市)區制定了2011-2015年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的規劃,當時有的縣(市)區是按照農村初中進縣城辦學,小學集中到鄉鎮辦學的體制作的計劃,2012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2012〕48號)明確要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要保障學生就近上學的需要。農村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原則上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小學高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確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學生根據實際可以走讀或寄宿。原則上每個鄉鎮都應設置初中,人口相對集中的村寨要設置村小學或教學點,人口稀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應保留或設置教學點。"省教育廳近期下發文件《遼寧省教育廳關于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專項規劃工作的通知》(遼教發〔2012〕103號)要求未經省政府審批前不得以任何理由撤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各縣(市)區要根據這一新的形勢和要求,對原來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規劃進行調整,重新制定2013-2015年建設規劃,要把建設任務落實到年、到校(包括教學點)。同時成立各級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教育、財政、發改、人事、建設、規劃等部門的主要領導為成員,負責制定相關政策,落實建設資金,組織工程實施等項工作。教育局負責統籌規劃和實施工作;發改委要把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作為優先發展領域給予重點支持;財政局要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人事編制部門要根據標準化建設的實際需要,核定學校編制;建設部門負責協調落實新建改擴建校舍的優惠政策;國土規劃部門負責協調學校建設用地及校舍規劃;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第二,多方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為標準化建設提供財力保障。為確保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在2015年以前全部達到省定標準,各級政府必須加大投入力度,調整網點布局,重新規劃校園建設,積極推進校舍維修改造,補充教育教學設備和學校附屬設施,切實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一是繼續加大市、縣財政資金投入力度;二是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專項資金支持;三是教育費附加主要用于標準化建設;四是統籌使用各項學校校舍改造資金;五是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的原則,調整網點布局,處置閑置資源,用于標準化建設。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謀劃網點布局調整時,不能只算經濟帳,還要從社會角度充分考慮一所學校一個教學點對當地農村文化建設所發揮的長期效能,不能說砍就砍,說并就并。

第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為標準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一是建立實施校長、教師交流制度,在城鄉學校之間、強校與弱校之間,建立校長和教師輪崗、對流、掛職交流機制;二是繼續開展支教、送教下鄉活動;三是積極探索"訂單式"、"區域式"、"網絡式"等新型教研模式,解決薄弱校教育教學疑難問題;四是繼續實施校長、教師輪訓制度,爭取利用兩年的時間,將在職校長、教師輪訓一遍,以提高現有師資水平;五是招聘優秀教育人才,解決薄弱校音、體、美、外語、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結構。

篇(9)

在此背景下,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主持的《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研究報告(2015)》于日前。

在選擇“參評城市”的時候,范周發現,“城市文化競爭力一定要和城市的經濟實力息息相關,經濟發展對推動城市的文化建設是一個基礎,考量了好多國際化的城市也基本上都是這么一條道路。”

這份“文化家底報告”涉及36個城市,主要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通過樣本抽查發現,“確實是這樣,城市文化競爭力和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非常相符。”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既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是文化競爭力最為強大的地方。

更具挑戰性的問題,提給了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由于缺乏城市文化競爭力的諸多要素,它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情況下,尋找符合自己特點的文化發展之路。

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

《t望東方周刊》:你如何看城市文化競爭力的組成?

范周:競爭力是相關方在某一領域的能力、實力,城市文化競爭力是城市在文化方面的能力,是實力綜合呈現的結果。我們設計城市文化競爭力的相關核心要素時,首先將城市文化競爭力作為文化綜合評價體系來衡量,試圖揭示城市文化發展的綜合能力和整體實力。

我們認為城市文化競爭力主要體現為城市特有的文化風貌、文化發展活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創新能力以及文化管理能力。

根據這些內涵,我們提煉出了城市文化競爭力的五大核心要素,即文化稟賦要素、文化經濟要素、文化管理要素、文化潛力要素和文化交流要素。這核心要素分別代表了城市文化競爭力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競爭,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

《t望東方周刊》:這些要素有何不同的意義?

范周:比如說,硬要素就是文化稟賦要素,這是城市文化競爭力最初規模形成的基礎,也就是文化資源。北京、上海、廣州都比深圳有優勢。

文化管理要素就是軟要素。文化管理要素是城市文化發展規模上升時的推動力,也就是文化資源開發管理階段。

在這方面,排在前面的城市中深圳最有代表性。它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對文化管理,包括文化設施的投放、各種文化軟件開發,都做得較好。深圳很早就有自己的城市交響樂團、全民讀書活動。深圳最早的引進人才當中,把引進文化人才當成引進科技人才來對待。

文化經濟要素屬于硬要素。城市發展成熟并且形成規模時,文化創造財富的階段特征就非常明顯。

北京市2015年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在GDP中占到了13.1%,即使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相比,這個占比也非常高,僅次于紐約,遠高于倫敦、巴黎。

文化潛力要素是軟實力。城市的規模擴大、再發展時,其長遠的價值能夠反哺文化發展階段。

《t望東方周刊》:文化競爭力,對外影響力是否也為比較重要的一面?

范周:除了內部要素,城市文化還有開放的一面。城市文化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還需要從城市文化產生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的角度來考量競爭力的大小和強弱。諸如文化傳播要素、文化開放要素等也被考慮進來了。

最明顯的就是上海。上海不是首都,但是上海的國際文化影響力很明顯,被稱作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文化開放程度很高,表現出城市文化的影響力、對外傳播的途徑、內容和效果以及城市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包容性和吸引力等,這樣就構成了城市文化競爭力的外生化的過程,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是從內生到外生的一個拓展,也構成了我們對城市文化競爭力評價模型的基本構架。

除了以上的城市,武漢、南京,包括重慶,都是包容性特別強的城市。重慶是個碼頭城市,處于三江匯流處,在碼頭文化的影響下,城市的包容性非常強。不管巴文化還是蜀文化,在這里都能找到它的生存點。

這種文化,往小來看,是對城市文化建設有很好的基礎;往大看,凡是這種包容性很強的地區,它的經濟發展就非常富有動力。

大城市有文化虹吸效應

《t望東方周刊》:你對中國城市文化發展的整體概況有何總結?

范周:競爭力水平差異很大,呈現出層級化特點,像臺階一樣。

第一個特點,就是城市文化競爭力發展水平非常依賴城市整體的綜合實力。這個綜合實力包括區位、交通、資源、經濟、環境等因素。第二個特點,是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發展中,區域之間發展非常不平衡,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區位條件。

有的城市地處西部,交通不便利。還有的城市雖然很古老,是六朝古都、十三朝古都,但老百姓還沒有閑錢去進行大量文化消費。

也有的地區,城市人口的流失非常嚴重,東北三省表現得尤為突出。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人們都朝著南方或者東部沿海城市跑了。這樣一來,區域城市活力就降低了。一個村子里,勞動力都跑了,村莊空心化。一個城市也是一樣,大學生培養出一個就變成人家的了。

這樣一來,邊疆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經濟發展中沒有快速崛起的地區,都出現了嚴重的滯后現象。

相反,像北京、上海以及廣州這些城市,大家一邊罵,但就是不走。為什么不走,它有資源、有核心競爭力,想干什么就有可能干成什么。

城市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t望東方周刊》:如何理解大城市在資源和核心競爭力方面的優勢?

范周:第三個特點就是,直轄市和一線城市文化競爭力具有絕對優勢,發展的勢頭非常猛。要素在向這些城市流動,中小城市的文化發展空間和人才資源不斷減少,從而形成了強者更強、弱者愈弱的發展現狀。 2016年5月11日,讀者在安徽制陵新華書店看書

比如河北、天津和北京之間的關系,就有虹吸效應的體現。

最典型的是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在2010年到2012年期間為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依托河北大學成立了近40家動漫公司。兩三年后這些公司全跑到北京去了。做動漫要找上游、下游,要和產業鏈結合在一起,但是保定這些都沒有。

說中國現在文化產業遍地開花,其實是沒有道理的,還是要相對集中在有些地區,要有聚集效應。

要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

《t望東方周刊》:總體看,中國城市文化的發展有什么樣的趨勢?

范周:我們有這么幾個判斷:首先,城市文化發展目標和城市的定位將逐漸明晰。也就是說每個城市的文化定位,是城市根據自身的文化條件,確立城市在未來區域發展和世界競爭當中的目標。

科學的文化定位能夠突出城市的差異性優勢,形成城市的文化個性,提升城市的競爭力。所以政策措施則是這些城市文化理念和目標定位的具體化,同時為文化戰略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梳理資料時,我們發現,許多城市都愿意把自己的定位做得“高大上”。比如說中國叫國際化城市的,我們算了算大概有近百個,但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個國家有國際化定位的城市也就那么三五個,小的國家可能就一個。

還有一些城市在定位當中想要“大而全”。應該在區域當中把定位搞清楚。比如,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與包頭是什么關系?在遼寧,大連和沈陽是什么關系?在福建,福州和廈門是什么關系?其實福州是政治中心,而廈門則是經濟中心,也更是文化中心。城市定位清晰對于城市發展非常重要。

這些年來,城市的文化定位可以說是越來越清楚。發展得較好的地區一定和文化定位是有關系的。這樣的方法論可以推而廣之。不能求全,但要求有特色。

《t望東方周刊》:這種“大而全”的定位,可能代表了城市對于文化發展的期望,現在發展文化產業好像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路徑?

范周:其實第二個趨勢就是經濟功能日益凸顯。每個城市都在謀劃自身的綜合實力時,非常注重和經濟活力之間的關聯――比如說文化產業、新媒體產業、創意產業、數字內容產業、版權產業等等。這時,就會發現深圳的設計能力非常強,成都的工藝品特別發達,西部城市貴陽,突然間冒出來大數據中心。

第三,政府的作用要不斷增強。最近正在審議《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文化建設中,政府一定要起主導作用,要統籌各種資源,為文化建設做好支持性的工作。

政府的支持在文化管理上要看得見摸得著,比如說文化投入到底占多少。比如,在最好的區域拿出來是做寫字樓賺錢,還是做市民的休閑廣場?

現在城市管理者也開始知道,把最好的資源配給文化。政府在文化建設當中,不單是投資、法制建設、提供配套資源,還有觀念的轉變。

文化生態“看得見摸得著” 2014年5月29日,深圳音樂廳,贄城交響樂Ⅲ和深圳交響樂團的演奏家聯合排練交響樂《人文頌》

《t望東方周刊》:現狀之下,城市文化發展的可行性路徑有哪些?

范周:一是科學制定城市的發展規劃,創造良好的生態文化環境。我們經常說,一個地區的風氣怎么樣,其實指的是這個地方的文化生態。文化生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內蒙古人見面就喝酒,喝不醉不算好,這就是文化生態中的酒文化。還有的地方,講什么事,一定要說一說站起來唱,也是表達情感的方式。文化生態真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現在很多城市叫作“有經濟沒文化”。這就需要在文化生態上多做工作。

其次是大力發展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強文化市場活力,這是文化建設很關鍵的。基本溫飽解決后,就要解決精神需求。所以中國這幾年的公共文化需求的消費增長速度非常快。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統計數字,人均文化消費已近千元,而在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實際消費肯定遠遠高于這個數據。

《t望東方周刊》:欠發達地區的城市文化發展,有何不同的路徑?

范周:我想說的第三個方面就是,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文化輻射和帶動作用,產生創新擴散效應。有一些城市確實在文化影響力上有輻射,所以中央提出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就解決了兩個中心城市對河北地區的輻射問題,甚至還包括對遼寧、山東和山西等地方的輻射地理影響。

第四是加大財政資金對文化投入的力度,完善公共文化的服務保障。滿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目前東部基本上達標,中部正在建設,西部的欠賬非常大,要加大投入。

篇(10)

今天,我市召開構建現代農業強市工作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成都市關于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部署,進一步動員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強市。這次會議開得很及時,也開得別開生面,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將全市所有村、社區的支部書記請回來參加會議,昨天參觀了現場,學習了典型,進行了討論,效果很好。剛才,水源副市長就去年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工作進行了總結,有針對性地安排了今年的工作任務,一些部門和鎮鄉還進行了很好的發言,待一會兒,高書記將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貫徹。

近年來,全市上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緊緊圍繞“1333”工作思路,以“項目年”、“加快產業發展年”等為抓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大力實施“五龍出海”,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實效,機制體制創新深入推進,農村發展環境不斷改善,農村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增長,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但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的任務還很艱巨,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構建現代農業強市。今年,我市作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強市的部署,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貫徹中央和省關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舉措,是落實成都市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和實現“三新”突破年部署的有力抓手,是加快邛崍和諧發展新跨越的現實需要。2005年,我市提出“三強市”目標,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構建現代農業強市,實踐證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為此,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按照“1333”工作思路,全力推動產業規模化、化、經營集約化、生產標準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六化合一”。下面我就如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強市及當前要重點推進的工作談幾點意見和體會。

一、抓好以“五龍”為主的產業發展

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強市,首先要抓好產業發展。

一是要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強化規劃的龍頭和基礎地位,充分發揮我市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加快“一村一品”發展,培育壯大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專業鎮鄉。統籌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推動土地流轉,發展土地規模經營,加快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努力形成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是要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市提出的“五龍出海”實質是發展龍型經濟,實施農業產業化,有力帶動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基地農戶共同發展壯大。要建好綠色食品加工區和小企業園區,大力推進食品工業發展,進一步壯大規模、提升競爭力,打造“四川省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大力實施“五龍出海”,扶優扶強產業化龍頭企業,落實政策措施和項目資金,著力解決好龍頭企業用地、融資等需求,加大對產業化龍頭企業基地建設、技術改造、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扶持,加快現有龍頭企業的技改和擴建,圍繞“五龍”產業上下游產品開發,著力引進培育一批規模大、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加工和營銷企業,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要實現一二三產業互動,以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不僅“五龍”產業推進辦要作好規劃,強力推進,市工業局、市工業區管委會和市招商局等要形成合力,都要把這一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全力推進。要加快農產品基地建設,按照“沒有基地的龍頭不扶持,沒有龍頭的基地不支持”的原則,堅持帶動廣大農戶增收、帶動集體經濟發展的“雙帶”原則,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依托龍頭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重點打造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要加快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大投入品市場監管,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逐步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貯運、銷售標準化體系。大力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深化和推廣“電腦豬”、“金卡豬”、“數字米”等,提高“邛崍造”農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全力加快奶源基地建設,抓好奶牛養殖小區(場)建設,使優質奶牛存欄量達5000頭;加快生豬品種改良,探索分散養殖下生豬標準化養殖的模式,使生豬出欄穩定在200萬頭;加快小家禽畜發展,抓好肉鴨和高品蛋雞養殖小區(場)建設,使無公害肉鴨出欄1500萬只、高品蛋雞養殖規模達12萬只以上;抓好固驛鎮仁壽村“糧經復合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項目,提高糧油產品優質率,鞏固27萬畝優質糧油基地;抓好以加工外向型為主的果蔬產業、以培育工業原料林為主的林竹產業、以標準化規模化茶桑基地建設為主的茶桑產業發展,不斷鞏固和擴大果蔬、工業原料林、竹源、茶葉、蠶桑基地規模。

三是要加快鄉村旅游發展。進一步發揚“創優”精神,鞏固創優成果,依托大山水、挖掘大文化、發展大旅游,圍繞“一山一城一鎮一帶”,引導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紅色旅游,鼓勵和規范發展農家樂,發揮旅游產業拉動作用,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加快投融資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強市的關鍵是加快投融資體系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首先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一是加大財政引導扶持力度。要發揮財政投入資金的示范引導效應,切實對加大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專合組織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扶持,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金更大力度投入現代農業發展,特別要對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模流轉的基地、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繼續加大扶持和獎勵,各鎮鄉和相關部門要把土地規模流轉和標準化生產作為推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加快推進“五龍”產業發展,對新建奶牛養殖小區(場)、實施生豬品種改良和規模養殖小家禽畜、發展優質糧油取得實效、新種植林竹基地和新建茶桑產業示范園以及按照省級“一村一品”標準發展茶桑的業主、公司、專業村等,采取風險投入、建設補助、專項獎勵等形式予以扶持,推動“五龍”產業快速發展。大力引導農業品牌化發展,對新獲得農產品基地認證和產品認證以及成都市以上名牌產品、著名、馳名商標且稅收達一定額度的企業給予獎勵。要落實好上級扶持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抓好“農業綜合開發支持新農村建設示范區”項目,加大土地整理項目的投入,整合資源打造新農村。財政資金的投入也要以市場化運作手段來投入、運作,可以通過入股風險投入,發揮資金的撬動作用。同時,要有效地經營好城鄉資源,重點項目和土地整理等的土地收益也可作為財政投入。

二是著力打造投融資平臺。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方參與的原則,發揮財政投入資金撬動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多形式、多渠道融資,運用社會化手段和市場化方式,更大范圍地吸引社會資金廣泛投入新農村建設領域。要利用好現代農業發展的投融資平臺,依托興農公司,發揮其投融資撬動作用,依托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新農擔保公司,發揮其投融資擔保作用,加大對農業的示范引導和風險補貼等投入,吸納社會資金向農業和農村發展集聚,大幅度增加對現代農業的投入。要探索設立村鎮銀行,為農業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基地和農戶發展等提供小額支持。加強政銀企合作,抓好與農發行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合作,引導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增加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信貸投放。強力推進農業保險,鼓勵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參加農業保險,著力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

三是全力做好農業招商引資。招商引資與產業發展是緊密結合的,也是破解“錢從哪里來”的有效辦法,要把社會資金吸納過來,投入我們的開發,推進現代農業強市建設。要立足市域資源特點和農業特色產業實際,精心規劃、編制、包裝好項目,借助各種招商平臺,定期對外公布、推介一批高質量的重點農業招商項目,開展以肉食品、果蔬等綠色食品深加工為主的專題招商引資活動,吸引更多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到我市落戶。要抓好龍頭企業以企引企,組織我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加省、成都市組織的各項農業專題招商洽談會,依托邛崍龍頭企業和企業家建立的市場網絡,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聯合做大做強,延伸加粗產業鏈。

三、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值得關注的工作,有的地方農業服務體系比較薄弱,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亟待健全。

一是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和農技推廣體系。要健全動物防疫體系,提高防疫質量,采取強有力的措施,落實基層防疫工作責任制,做到不漏村、不漏戶,要建立民辦非經營性的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站,加大動物防疫經費投入,配齊動物防疫設備設施,加強動物疫病監管和執法,抓好春秋兩季動物集中防疫,從源頭上控制疫病。要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建設,加強與中國農大、川農大等科研院所的市校合作,大力引進和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和農業科研成果,建成科技專家大院,推行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快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步伐。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技推廣、畜牧獸醫、農村經濟信息、農產品(農資)質量安全監管等四大農業服務體系,在臨邛、羊安、固驛、平樂、火井五大片區設置農業服務站,建立鎮鄉農村經濟信息服務站和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站,建立村(社區)農業綜合服務點,切實提高為農服務質量和水平。

二是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千家萬戶與千變萬化的市場如何有效對接,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龍頭企業的帶動等非常重要,同時,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專合組織。要按專合組織標準化要求,把農民組織起來,提高市場化、信息化程度,發揮農村帶頭人、經紀人作用,提供市場信息,進行市場交易,實現信息全覆蓋。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大力支持農村專合組織加快發展,對符合一定標準帶動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合組織實施獎勵,引導農村專合組織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三是搞好農村商貿、醫療等服務。要高度重視農村放心商店、農資放心商店、藥品“兩網”建設工作,相關部門要加大這些工作的推進力度,鎮鄉要重點研究和推進這些工作,要采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等措施,切實解決偏遠地區放心商店運行困難問題。要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管。深化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強鎮鄉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健全村(社區)服務代辦制度。

四、全力優化農村發展環境

一是全力抓好土地整理。大力實施“金土地”工程,將土地整理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抓手,對土地整理項目區實施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今年要重點抓好新啟動的17個土地整理項目,各鎮鄉要參觀、學習湯營村以村集體土地、農民土地入股辦公司的經驗,因地制宜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實現規模經營、產業規模發展、農民集中居住。要做好鎮鄉、部門和產業的結合文章,以后看土地整理效果如何,關鍵看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情況怎么樣。

二是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邛名高速公路開工,沿線鎮鄉、交通、國土等部門不只是要做好征地拆遷、規劃等前期準備工作,關鍵是要考慮如何發揮高速公路效應,做好結合文章。交通部門要做好規劃,確保實現早日動工,要圍繞高速公路大動脈梳理全市道路網絡,對村道實施聯網加密,擴大客貨運輸覆蓋率;國土部門要做好用地保證工作。實施旅游公路大同至三壩段建設,完成天臺山景區對外連接道路建設,拓寬羊付路羊安段,建成羊安仁和大橋,實施渡改橋項目,完成天臺山風景區旅游客運站、牟禮客運站建設,新開通2條農村客運線路。大力實施農村用水保障工程,今年天氣偏暖、少雨,一定要做好防旱抗旱準備,加強管理,加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力度,加快水庫、提灌站和提灌站配套渠系建設,實施微水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同時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完善羊安110KV變電站配套建設,加快集鎮供氣、通訊、信息網絡等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鞏固和深化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成果,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加強大氣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大以畜禽養殖為主的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力度,推進農村鎮鄉生活垃圾集中清運,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利部門、環保部門要加強研究,現在我市河流來水少,河水自凈能力有限,要切實抓好河道恢復整治;要切實抓好農村面源污染,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保證。推進鎮鄉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清運,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五、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一是大力加強農民培訓。發展產業、發展勞務經濟等都需要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技能,加強農民市場經濟觀念。培訓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要注重實效,去年我們有些鎮鄉做得很好,通過開群眾大會、組織群眾到實施土地整理與產業發展好的鎮鄉去參觀,調動農民參與土地整理的積極性,推動了全市土地整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扎實抓好充分就業。“五龍”產業的發展、深加工帶動了農民就業,還要抓好轉移就業,特別是要把農民集中居住區充分就業工作作為一個重點,加大充分就業力度。

三是推進農民向城鎮轉移。各鎮鄉在發展產業的基礎上,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和推進農民向城鎮轉移,落實鼓勵引導農民向城市、集鎮和新型社區集中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土地流轉,引導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專合組織規模經營土地,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讓農民成為產業工人,減少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啟動農民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深化和推廣“土地承包經營權換社保”,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和少兒住院互助金參加率,健全城鄉一體化社會救助體系,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

六、切實發揮村級組織基礎作用

一是全力壯大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搞好發展規劃,堅持多元化發展,深化和推廣“湯營模式”、“仁壽經驗”等,探索和實踐股份型、企業型、專合組織型、農戶聯營型發展模式,鼓勵新型集體經濟組織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用好用活集體資源和資產,在發展壯大自身實力同時,關鍵是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要扶持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的行政村實施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重點項目,加大興農投資公司、新農擔保公司對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支持和貸款擔保力度,加大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對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的貸款支持力度,引導經濟強村與欠發達村開展幫扶結對活動,把集體經濟的發展納入目標考核。各鎮鄉要大力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規范運作、防范風險。

二是加強新型社區建設和管理。隨著我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新型社區的建設和管理要不斷加強,尤其是要解決村(社區)的服務,比如探索試行新型社區契約化管理,大家簽訂一個契約,明確權利與義務。要加強人才支持力度,加大選派機關干部和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新型社區掛職或任職的力度,進一步解決人才支持問題。

三是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村級組織維護和諧穩定的任務非常重大,這是我們的第一道防火墻。我們必須要要切實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要落實責任制,實行基層制,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加大對農村不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從源頭上化解社會內部矛盾。要規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提高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從這點上來講,我們要整合資源,發揮作用。

上一篇: 公司采購部新年 下一篇: 學習總結數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卡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AV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在线极品欧美aⅴ | 亚洲一级一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