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心理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7 14:55: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兒童教育心理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首先,啟發性原則,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去思考,注重對學生的啟發,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置時,能夠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主動去開啟探索問題之門。同時,教師應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規律和認知水平來進行問題的設置,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逐漸將問題進行化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高效率原則,兒童教育心理學雖然作為教學課程的部分內容,但是,其課程的開展還是受到學校條件的限制。因此,為了保證課堂效益最大化,教師應對課程節奏進行調整和優化,對所有設置的問題都要進行認真的分析,提高問題質量。最后,就是針對性原則,所謂的針對性,既針對的是教學的實際需要,也針對的是課程內容、學生特點。教師應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將知識重難點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來進行問題的設置,這樣就直接的將課程的關鍵內容呈現了出來,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問題式教學在應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的流程

(一)設置問題的階段

問題設置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問題前置,另一方面是問題后置;所謂的問題前置就是教師結合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教學大綱和計劃,并結合教材內容的特點,找出學生應該把握的重點,來進行問題的設置,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而問題后置主要指的是學生要對課程進行通讀和精讀,要求他們的在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再由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精煉,在讓學生一起來討論。在設置問題時,應分為以下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對教材輪廓進行把握,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把握。而學生的問題可以通過自學就進行解決,教師應在課前進行布置并要求學生完成。第二個層次就是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布置三到五個典型問題。第三個層次就是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時,還能對以往知識的進行復習。

(二)討論問題的階段

教師想要實現問題式教學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的有效應用,問題的討論應圍繞第二三個層次來開展。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見解。教師應充分發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順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從而提高兒童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實效,讓學生身心都能夠實現健康發展,并提高他們發散思維能力。

(三)總結問題的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由教師對問題進行解答和總結。教師應在學生發言和討論的過程中進行仔細觀察,并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引導和糾正,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釋疑,并對教材內容重難點進行歸納和總結。

三、教學實例

我們就以心理發展的制約因素這一章節為例,按照問題教學法的流程,具體教學方法如下:第一,應組織學生對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閱讀,這一階段主要為學生質疑的過程,教師可以把問題的提出作為學生的課堂作業,教師講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進行歸類,并進行精煉,從而明確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哪些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哪個因素最為重要?”“有很多人認為在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影響的眾多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影響最大的因素,你是怎么認為的?”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來讓學生逐漸向教學目標靠攏。第二課程教師應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在第三課時,教師對問題進行總結。

結束語

總而言之,問題式教學法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的有效應用大大提高了其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問題的設置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了知識掌握程度和各項能力。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學生的答案一味進行否定,尊重學生的想法和建議,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和諧師生的建立,來提高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教學成效,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夯實牢固的基礎。

作者簡介:楊蕾(1990-),女,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族: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單位: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蔡明花.問題式教學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的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02):45-46.

[2]王新艷.淺談問題式教學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的應用[J].赤子(中旬),2013,(08):23-24.

篇(2)

經過大量的社會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習鋼琴的兒童是在缺少愉快的心理過程中度過的。由于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較低,這種負重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重復,到達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崩潰,以致終止學習。為什么聽起來美妙無比的音樂,學起來卻痛苦不堪呢?究其原因,除了教學體制、教學方法外,還有社會、家庭以及兒童自身的心理問題等等。

一、兒童學習鋼琴的負重心理分析

學習鋼琴雖然對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大有裨益,但是,我們又必須要用科學的態度來審視這一教育功能,找出其自身的規律,避免其盲目性。

第一,兒童自身的心理問題。準確分析兒童的心理活動,是掌握兒童學琴規律的最好方法。心理研究發現3-7歲的兒童,他們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就是缺乏自我意識。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易分清質與量、因與果、主體與客體、現象與本質等關系,他們絕大多數的主觀意識及認識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長及教師傳授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兒童對直接感性認識接受得較為積極,而對間接理性認識接受得較為被動。雖然鋼琴發出的美妙聲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訓練的過程中的確是理性因素居多。所以兒童們在欣賞鋼琴音樂時常常表現得較為主動,而學習鋼琴理論與技能時卻表現得較為被動。

第二,教學體制。目前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體系,絕大多數采用的是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的教學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過多地強調技能的訓練,而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會使人產生疲倦感,疲倦感的不斷反復又會給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壓力。高等師范音樂專業的學生很多都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過程中度過的,這種教學體制的模式已在他們的頭腦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他們的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的也會是同樣的教學模式。

第三,教學方法。兒童天真活潑,同時也十分臟弱,心理承受能力較低。機械的反復、長時間的注意,都會使兒童難以承受。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由于多數鋼琴教師在教學中會重復自己在學校里的學習過程,即更多地強調與注重學生的共性發展,而忽視了個性的存在(忽視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例如:過分強調技術的訓練,很少注重兒童的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長。兒童由于教學方法上的不正確所帶來的厭倦心理,也會轉嫁到鋼琴學習上。

第四,家庭和社會。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投資越來越大,教育備受關注已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現象。多數家長在選擇孩子接受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切實際的盲目心理與從眾心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學習音樂的天賦。只有提供給學習鋼琴的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使我們的鋼琴教育事業有一個健康的發展。

二、減輕兒童負重心理的基本途徑

針對兒童學習鋼琴的負重心理,我們在鋼琴教學中應該注重保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減輕他們的學琴壓力。下面,談談在鋼琴教學中如何減輕兒童的心理負荷。

(一)動機、興趣、情緒

動機、興趣、情緒是減輕兒童負重心理的內部動因,在學琴過程中,需要越迫切,興趣越濃厚,情緒越穩定,兒童的學習熱情就越高漲,學琴的狀態就越積極。

第一,良好的動機。動機是驅使人們活動的一種力量,鋼琴學習也直接受到一定的動機支配。有些孩子來上第一節課時,常常會帶著一種恐懼加被動的服從。通過詢問,我們可以發現原因是家長在學鋼琴前對孩子進行了一些不良動機的誘導。例如,“你平時太調皮了,學琴是為了讓你收心;學琴可苦了,你要好好練。”這些有害的暗示會使孩子覺得鋼琴學習是一種“可怕”的事,從而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荷,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從激發學習動機出發,應該讓孩子覺得鋼琴音樂很好聽,彈鋼琴并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父母能從孩子的琴聲中得到快樂,小伙伴也會因為有一個會彈琴的朋友而自豪等等。良好的動機是減輕兒童學琴負重的原動力。

第二,濃厚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一旦對某種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這種活動的效率,對學琴也是如此。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鋼琴有濃厚興趣的孩子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樣的。兒童的興趣特點是易于變化,優美的音樂,有趣的圖片,動人的故事,好玩的游戲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在鋼琴學習中,培養并保持孩子學琴的興趣是減輕他們負重心理的有效途徑。教師優美動聽的范奏、生動形象的講解、靈活多變的教法、和藹可親的態度,都能提高兒童學琴的興趣。

第三,愉快的情緒。在鋼琴學習中保持愉快的情緒是必須具備的心理狀態。任何斥責、強迫都會影響孩子學琴的積極性。如果一個孩子在上課之前剛好被父母罵了一頓,那么他在上課過程中一定是情緒消沉,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對兒童來說,他們的情緒很容易真實地暴露出來,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及時洞察孩子的情緒變化,調整相應的教學策略。鼓勵是使兒童保持愉快情緒的最好辦法,它可以使兒童在精神上獲得很大的滿足,增強自信,在獲得愉快心理體驗的同時對鋼琴的學習將投以更大的熱情。

(二)良好的學琴環境

兒童鋼琴學習的心理當然也極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創造良好的學琴環境來減輕兒童的負重心理。

第一,家庭環境。對一個琴童來說,能為他(她)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在生活中,父母自身對音樂的愛好,會吸引孩子。例如,早晨,輕松愉快的音樂、會使孩子精神振奮;晚上,悠揚動聽的旋律,會使孩子帶著微笑進入夢鄉……讓孩子多參加音樂會,多聽鋼琴演奏,會建立起對鋼琴的親切感。此外,家長對琴童的影響也不可低估,因為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學鋼琴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對自己能力的無法肯定,使他們感到不可抗拒的壓力。孩子需要一種感情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如果家長的態度是“叫你練琴就練琴,沒什么條件好談,”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心理摧殘。

第二,教學環境。鋼琴教師不但有讓兒童會彈琴、彈好琴的責任,還應該培養兒童愛彈琴、樂彈琴。在教學環境中,老師過于嚴肅的面孔,不耐煩的情緒,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荷。所以,教師要鼓勵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教學,只有讓兒童時時感受到一種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才能使他們消除學琴時的緊張感和負重感。此外,由于鋼琴學習的整個進程比較緩慢,在教學中往往會造成拔程度現象。其實,高度復雜的作業,必然會引起兒童緊張、恐懼加厭煩的情緒。因而,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除了要選擇一些生動、有趣的作品外,也應掌握教材的難易,在兒童的能力范圍內,選擇適合于他們彈奏的作品。

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對于每一位琴童來說,無論他們將來從事專業工作還是增加音樂修養,學習鋼琴都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何減輕他們學琴過程中的負重心理,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只有發揮兒童自身的創造力、想象力,給他們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自由,才能真正使“要我學琴”變為“我要學琴”。

參考文獻

[1]丁祖蔭著.兒童心理學Cul.濟南:山東敏育出版杜,1986.

[2]沈豎,李山川著.兒童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篇(3)

設計初入學兒童的體育教學,首先應考慮他們注意力持續時間短(一般在10分鐘左右)的特點,合理組合教材。除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再適當增加一些內容。這樣做增大了活動量,提高了課的密度,學生就不會被與教學無關的現象所吸引,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非教學因素的干擾。考慮教材組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材的難易程度和運動量,把新教材放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精力最充沛的時間進行。活動量大、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項目放在稍后一些的位置上,這樣能夠使學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和體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篇(4)

(一)智力偏常

1.智力超常的天才兒童;2.學習能力低下的智力落后。

(二)感覺缺陷

1.聽力缺陷;2.視力缺陷的兒童。

(三)交往障礙

1.學習特殊障礙;2.語言和言語障礙兒童。

(四)行為障礙

1.情緒障礙;2.社會適應困難兒童。

(五)多重嚴重障礙

兼有多種損傷,如大腦麻痹兼智力落后、盲聾、嚴重的生理和智力損傷。

二、本校特殊兒童現狀

(一)精神發育遲滯學生10人(有醫學證明學生)

分布在各年級情況:一年級1人、二年級2人、三年級1人、四年級最多共5人,六年級1人,比例為1.5%。

(二)心理、行為問題學生分布

呈現為三、四年級平穩,兩頭增多的狀態。

1.一年級存在的主要問題:智力問題、行為問題一年級共四個班,班主任反映有較突出心理、行為問題學生達到八人。一年級一班的李某某語言障礙、多動,行為問題。一年級二班的羅某某上學恐懼,天天在學校門口大哭大鬧,不進學校,每天搞得媽媽滿頭大汗,扛進教室才肯罷休。馬某某語言障礙、行為問題難以溝通。一年級三班媽某某邊緣智力72,張某某智商確診為43,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一進教室就不停地大喊大叫找爸爸,讓全班隨時陷入無序狀態,確診為好動癥的唐某樂,還有一年級四班何某某、孫某兩名男生多動等等。

2.高段主要心理問題為:情緒管理、品行問題五年級李某、高某等行為問題、品行問題學生,造成課堂管理難題,讓科任教師難以控制課堂,常常出現教學無序的狀態。六年級封某某抑郁自虐;千某某家庭問題造成心理問題;六年級三班秦某某雙面性格,在校乖巧懂事人見人愛,可是在家和母親一點不如意就發脾氣、關門一兩天不上學。

三、特殊兒童心理教育

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掌握特殊兒童心理,就是一把金鑰匙。針對當前學校較突出的心理問題:精神發育遲滯、多動癥和抑郁,學習相關心理知識和心理輔導的方法。

(一)精神發育遲滯(俗稱弱智)

1.是否“弱智”兩個指標:一是智商70分以下;二是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差,有嚴重的行為障礙。

2.弱智比例:占同齡人的2%-3%左右的孩子我校各年級學生都在120人左右,所以年級有兩至三名學生精神發育遲滯,是在正常范圍內。

3.邊緣智力等級:智商為70-85他們屬于學習困難性人群。這個智商范圍的孩子,除了少數有行為適應困難,劃入“弱智”,大部分都在學校讀書,混雜于正常人群。他們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的人群,只是越往高年級,知識學習越發困難。

4.如何對待弱智、邊緣智力的兒童

1)相信他們像鐵樹一樣總會有開花的時候老師要從心底接納他們。其實他們的行為,就好像是我們生病時的狀態,自己是完全無法控制的。告訴自己:他們是晚開的花,需要我們更大耐心、更多的愛去澆灌。

2)冷處理:不去理會他的不當行為當他發出聲音時,只要不影響你繼續教學,就不要去激怒他,讓他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

3)熱處理:強化那些符合我們愿望的行為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握握手、摸摸臉等等,也可以給予物質獎勵一顆糖、一包小點心等等。案例:六三班史某某,一年級時智力只有四十幾分。還記得入學時,行為表現是滿地爬,語言方面只會從嘴里蹦出一個個含混的字,完全無法語言溝通。三年級再次走進他們班級,上第一節科學課。同學們專心致志。我正講得起勁。突然,他狂叫一聲,讓我一愣有點不知所措。放眼望去同學們處變不驚,旁邊的楊亮撫摸他的頭,對著他耳朵說著什么,一會就風平浪靜了。課后,我好奇地問緣由。同學們說,班主任李老師經常對我們說:他是我們班的老幺,大家要多關心他,愛護他,讓他在班集體慢慢長大。當時,我的感動真是無以言表。我想正是班主任把這個難題,當作一個教育的契機,讓同學們從小樹立了關心弱者的意識。同學們才形成了關懷弱小、保護弱小的良好美德,才會形成良好的班級文明行為。現在的史某某,可以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可以獨立的上廁所、洗手。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智力水平也略有提升。如果我們每個教育者都有一顆愛心,都能遵循特殊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情緒障礙的或中度智力落后的兒童,會開始表現出較好的社會。

(二)多動癥

是兒童期一種常見的心理功能障礙。這種孩子,如果你不知道他是多動癥,是心理功能障礙。課堂上你一定就會覺得他故意搗亂,完全不把老師放在眼里。處理不當,會產生強烈的憤怒感和挫敗感,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1.特點:聽力、智力正常發病率為3-10%,男多于女,患病的高峰在7-14歲,到青春期癥狀多消失緩解。按此比例,班上有2-3人多動。案例:一年級三班的王某某,長著一對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模樣非常討人喜歡,卻是典型的多動癥兒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的身體里好像有個發動機,完全不能自制,在驅使他不停地活動。他頻繁離開座位;不停地拿東西放東西,批評他他卻是一片茫然。2015年10月5日在兒科醫院,進行了智商、查血、視聽整合連續測試報告,智商為103分,但是測查中多動事件次數達到31次之多,明顯偏高,確診為多動癥。

2.多動癥兒童教育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多鼓勵多表揚,哪怕是最微小的進步。不要歧視他們,以免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二要加強孩子注意力培養。幫助他們學會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克服分心的弱點。不要讓他做事有頭無尾、丟三落四。三要讓他參加適度的體育活動。不要以為“多動癥”的孩子好動,而過分限制他們的鍛煉。老馬、石妹雙管齊下,唐某某家長也能正確面對,積極配合老師。通過近一年的輔導,孩子有了明顯進步。老師們切記,對于這類孩子,一定不能不讓他參加體育鍛煉,更不能以罰站的形式解決問題。否則,下節課的任課老師,會為你的錯誤行為買單,更難以控制課堂紀律。你的錯誤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更加多動,讓你煩惱不斷。

(三)個別心理輔導方法

不同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有不同的氣質特點。因此,對同一個刺激也會有各自不同的反應。方法不當會造成學生的身心傷害。教師要提高個別輔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抑郁型的抑郁質學生——暗示法、和風細雨式談話法案例:封某某膽小敏感多疑,課堂上多次發生用鉛筆尖瘋狂劃自己的手背的情況,讓年輕的班主任驚恐萬分也不知所措。輔導方法:暗示法、和風細雨式的談話方式。

1)創設交往環境,使學生有歸屬感。我把他帶到心理咨詢室,關上房門隔離喧鬧,讓他有安全感。

2)主動關心,獲取學生信任。輕輕地撫摸他的頭,給他喝一杯熱水,讓他穩定情緒。

3)傾聽。盡情讓他宣泄心中的壓抑。讓他哭出來,摸著他的手,給他力量。原來,班里有四名女同學,長期不高興就拿他出氣,想打就打,想罵就罵。由于長期壓抑,找不到正確的處理同學關系的方法,才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出現了嚴重的自虐行為,并每次伴隨嚴重的胃疼、嘔吐的生理反應。

4)解決矛盾沖突。立馬找當事人了解情況果斷處理。讓女同學當面誠懇賠禮道歉,并表示堅決不犯。

5)與他母親溝通,了解家庭情況。轉介他到兒科醫院咨詢進行心理治療。

6)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與班主任武老師及時溝通,時常關心鼓勵他。用積極想法替代消極想法,幫助他與心中的榜樣李宜航結對子,形成良好人際關系。每周定期進行心理輔導交心談心。通過五個多月的全方位的關注和心理輔導,現在他靦腆憂郁的臉上,漸漸又有了一絲絲笑容。

2.不可遏止的膽汁質學生——“冷”處理后回馬槍法、逐步推進法等等

3.活潑型的的多血質學生——頻繁提醒法、深刻印象攻擊法等。

4.安靜型的粘液質學生——耐心說服法、逼上梁山式緊盯法等。

篇(5)

中圖分類號:G610?搖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274-02

兒童心理特征既簡單又復雜。說其簡單主要是相對成年人而言,說其復雜是因為它涉及兒童心理各個方面,而且很多是不易觀察的內心世界。兒童時期是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發展的初期階段,也是發展思維能力和形成認知方式的重要階段,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以及不同的環境對其發展和培養都有著重大影響。新世紀初,我國基礎音樂課程確立了“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換言之,音樂教學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力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音響形成中的美和幸福感。基礎教育如此,幼兒教育階段更應如此。“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看似抽象,但其實施的過程必有切實的論據,這個依據就是幼兒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果脫離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一味地以成人的主觀意志向幼兒灌輸知識、訓練聲樂和器樂技巧的話,不僅會扼殺幼兒的音樂興趣,而且會給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極大傷害。

幼兒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飛躍時期,其心理過程在開始還保持著具有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而后各種心理過程的抽象概括性和隨意性逐步發展起來,這個時期學前兒童的注意力、感知覺、思維都有著自己的發展特征,其特征為:第一,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尚處于萌芽發展階段,且年齡越小幼兒高度發展的無意注意就越占主導地位,形象鮮明、活動變化的新異性刺激物能夠引起并較長時間地維持幼兒的注意力。第二,感知覺。其特征主要表現在:幼兒的感覺和知覺在活動中發展;經驗在幼兒知覺過程中的作用不斷增大;詞在幼兒感覺和知覺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知覺的目的性逐漸加強。第三,思維。其特征表現在:刻板性,即幼兒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結果產生不合邏輯的推理;不可逆性,即對時間的理解只能順推下去,不易逆轉回來;轉導推理,即他們從一個特定的事物推論到另一個特定的事物,從不考慮一般;相對具體性,即幼兒是依賴表象進行思維,是形象思維,還不能進行抽象思維。那么如何根據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來進行音樂審美教育呢?

一、適應學前兒童注意力發展特點,在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年齡越小,注意的穩定性、轉移和分配等品質都相對較差,這個時期的兒童好奇心強,對形象具體、形式新穎、色彩鮮明的事物很感興趣,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采用生動的形式,將所要教的知識裝扮起來,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幼兒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教師首先要感興趣。在組織教學中,教師的語氣表情和動作都會不自覺地影響幼兒的情緒。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夸張的表情和語氣,會使幼兒的興趣高漲,一下子調動起他們的好奇心,幼兒會積極參與。如:在上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小動物》時,教師可以先出示圖片的背面,勾起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猜是什么動物出來了,等他們猜出多種答案后,教師再數“一,二,三”,將動物“請”出來,幼兒在猜的過程中情緒被調動了起來,猜對了的幼兒歡呼雀躍,其他幼兒也受到感染,學習歌曲的興趣大增,很快便學會了此歌。對于幼兒來說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因為幼兒時期心理發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與責任感。

二、根據兒童感知覺的發展,通過對兒童聽覺訓練和培養,提高兒童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幼兒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其感知覺正處在迅速的發展中。幼兒初期各種分析器的結構與機能已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為感覺和知覺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自然物質基礎。在生活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幼兒通過積極從事各種活動,提供了各種分析器的分析綜合能力,因而促進了感覺和知覺的發展。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的基礎,只有扎實的基礎才能更好地領悟表現音樂。根據布里杰1961年所做的實驗表明,大多數嬰兒已具備了敏銳地辨別不同頻率聲音的能力。自然地對音樂做出反應是幼兒的本能,也是幼兒的興趣所在。這時期兒童的感知能力發展較快,除各種音程外,還可聽辨一些簡單的和弦。可以記住八到十六小節的簡單樂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樂曲。對音樂的興趣逐漸增大。對于學前兒童來說,學習音樂最好的起點是傾聽音樂的實際音響,而不是辨認音樂符號和學習識譜。將幼兒浸浴與音樂之中,比教給他識譜和樂理更有助于以后的音樂訓練。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有助于學生審美體驗上的視聽環境,如播放一些短小、風格不同的音樂,要學生聽幾遍以后說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對音量、音質變化在聽覺上的敏感性。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熟悉各種不同樂曲的音質及這些音質的不同特點,如小提琴的聲音宛如人聲的歌唱,長笛的聲音猶如鳥語花香等。在對于兒童聽覺能力培養上,我們還可以讓兒童聽賞些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作品。

篇(6)

小學兒童是個體發展的重要時期。小學階段是兒童在各方面是打基礎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學習對于兒童今后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兒童身心發展具有特殊性。在這個階段兒童生理、心理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教育過程中只有遵循這些特點采取有效教育、教學措施才能促進兒童的發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學兒童身心發展與教育存在辯證關系。小學兒童的身心如何發展,向哪里發展,不是由外因機械決定的,也不是由內因孤立決定的,而是由適合于內因的一定外因和內因共同決定的。

科技創新活動堅持點與面普及的形式。兩者都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方式。我注重以學生為本,提倡知識、能力、素質并重和增強創新能力的理念。應該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創新教育為重點,以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和推進各類學科競賽為抓手,拓展和深化實踐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將一切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學生知識增進、能力提高、素質養成的活動,都看作是課程;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家長、學生和社會的參與積極性。

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社會都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創新活動是增長孩子見識,對孩子未來有巨大影響的活動,所以一定要非常的注意。

舉個例子來講,兒童心理學中講到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預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無意注意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小學低年級兒童由于其高級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備,其有意注意的選擇性和穩定性都較差,他們還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穎、奇特、突發的無關刺激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所以新生入學之初,首要的一個教學任務就是注意力的培養,促進兒童有意注意的發展。對小學低年級兒童來講,一堂課45分鐘都要求他們保持高度的集中,這是不科學的,特別是當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單調乏味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不可以強制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而應當通過新穎、生動、活潑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將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規律巧妙地結合,延長學生的注意保持時間,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到小學高年級,由于兒童高級神經系統的發展和成熟,也由于經常性的學習行為習慣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自控能力,使有意注意的穩定性不斷增強。同時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能力也有很大發展。這樣的注意是可以利用的。無意注意也就是不隨意注意,這主要是由事物本身的特點所引起的、沒有既定意圖的、不需特別努力的一種注意狀態。對于小學生說來,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教學的直觀性,由于對課業本身的興趣(例如畫

(下轉第28頁)

(上接第27頁)

圖、朗讀),由于在課堂上聽到或看到的東西所引起的情緒激動,都能引起兒童的注意,所有這些,都是無意注意。在小學教學上,應該怎樣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呢?

首先,應該充分利用兒童的學習興趣。教師善于了解兒童學習興趣發展的特點,就能有助于掌握和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低年級兒童往往對學習過程本身更有興趣,以后才逐步對學習內容感到興趣;低年級兒童對具體事物更有興趣,以后才逐步對抽象的事物感到興趣;低年級兒童一般還沒有分化性興趣,以后才逐步產生分化性興趣;等等。

其次,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觀性。小學兒童的無意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材的具體性和直觀性,因此,適當運用直觀教具,教師特別注意言語的直觀性等等,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在運用直觀性時,也必須竭力避免把兒童的注意引到不必要的方面去。為此,在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時,必須積極組織兒童的注意,使無意注意沿著必要的方向前進。

篇(7)

1.讓思維與體育活動結合。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運動,把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行之有效地進行教學。利用體育課堂常規來組織教學,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學,特別是要做好整隊集合、整理服裝、提起精神、組織紀律、布置場地與器材、進行常規訓練與教育。對這些過程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使之成為習慣的行為,以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體育教學常規過程是:準備、講解、訓練、結束四個部分,在四部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喜愛各不相同,所以,我們要靈活地組織教學,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被調動起來,否則會出現部分學生掉隊現象。

2.讓活動與教學內容結合。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布置好場地與器材,為上課作好準備。我們要抓住學生在興奮狀態容易學會的特點,把教學內容和訓練活動緊緊聯系在一起。例如:“請同學們跟我這樣做”、“反口令訓練”等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保持興奮狀態。基本動作訓練是體育教學的重點,我們應該力求做到精講多練,循循善誘,不斷嘗試改變訓練方法,可在練習中利用競爭性游戲,通過分組練習來完成等,以提高學習的興趣。一節課要結束的時候,學生情緒極易松懈,我們要組織學生復習,用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訓練來放松學生,使之保持興趣,可以有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

二、培養兒童健康的體育心理來實施體育教學

1.正確認識自我。小學生的體能和氣質類型各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我們要利用課堂來進行感情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用誠懇的態度去關心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啟發學生全面認識自我。例如:在進行短跑測驗時,對個子較矮或體形較胖同學以及一些確實因身體素質差導致體育成績跑不快的同學,應該明確指出他們的技術并不比別人差,而是因為先天條件造成的不利因素。引導學生正確的面對客觀條件、充分正視自己的不足,可以通過其他優勢項目來彌補本項的不足,同時給這些學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達到這些標準就可以了。但有些學生也往往會自高自大,缺乏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學習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有錯不改。對這些學生,我們應適時給予挫折教育,以幫助其正確的認識自我。

2.精選教學內容。我們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材,激發他們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要。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選修課、開放課等。例如:利用游戲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健康心理。集體游戲是小學生最為喜愛的體育活動,通過集體游戲,學生的智力、體能、意志、耐力都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對那些有自卑感、性格孤僻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參加集體競賽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大家為了在集體比賽中獲得好的成績,于是就會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從而形成了一股群體力量。比賽時同組的同學會互相吶喊助威,從而促使同學間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消除了一些不良的個性品質,使情感體驗得到升華,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

三、從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

發展水平來組織教學

篇(8)

前言:

留守兒童是當今時代的一個弱勢群體,在學習、心理素質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的隱患,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是當下待解決的一項重大難題。隨著我們國家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留守兒童的數量也急劇上升,他們不能像其他兒童一樣受到關心和愛護,容易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不健康的行為。盡管社會各階層已經對留守兒童給予重視并進行了一系列幫助,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顯。為了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解決這一社會難題。本文就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學教育方法的問題以及改進方法展開論述。

1“留守兒童”的含義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當下留守兒童出現的最頻繁地區就是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和農村,他們的生存現狀令人堪憂。近年來留守兒童事件也逐年上升,所以我們要對留守兒童多一些關愛,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進一步探究,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2當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出現的問題

2.1過分的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在目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學教育方面,過分的強調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兒童自身有一些逆反心理,過分的關注心理問題,只會使得情況更加嚴重。一些沒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在長時間的被關注下就會有一個自我暗示,認為自己的心理有問題,而一些本來問題不太嚴重的留守兒童情況會愈演愈烈。這種過分關注會給他們貼上標簽,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比如,在對于留守兒童的表述方面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不能過于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給他們留下不健康的心理暗示。因此,必須要重視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從而可以更好地推進留守兒童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2.2心理教育方法太過片面:當前的心理學教育方法只是簡單的把留守兒童出現的各種現狀以及處理方法傳授給他們,沒有全面的考慮到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認為沒有出現問題的留守兒童就不需要過多關注,在這種消極理念的指導下,傳授給留守兒童的也是消極的理念,容易給留守兒童貼上心里標簽。即使解決了留守兒童目前出現的問題也并沒有教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現在的心理學教育下,一些心理健康的留守兒童因為沒有得到關注而情緒失落,產生逆反心理,出現一些不健康的行為。

2.3心理教育的形式太過單一:目前的心理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只是一味的老師講給學生聽,沒有一些新意,兒童正是處在一個好奇的階段,傳統的教學方法沒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也就導致了教育的效果低下,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對于心理教育應該采用豐富的方式,在給孩子們帶來樂趣的同時達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兒童去義務勞動,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助人為樂的快樂,溫暖自己的內心,給他們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因此,必須要用多種的教育方式去推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3心理學改進的方法

3.1適當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為了避免留守兒童出現逆反心理,我們不能過于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可以在一些細微的小地方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不要給他們貼上“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的標簽,否則會使他們的心里有負擔,要在無形之中給他們關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比如,在對待一些心理有問題的留守兒童時我們要有耐心,即使在教育的過程中可能遇到諸多阻礙也不要氣餒,堅信在自己的堅持下終將會有滿意的結果。

3.2培養留守兒童的各種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為了讓留守兒童徹底的遠離心理問題,我們在解決了他們現在的心理問題后也要注重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培養他們去挖掘自身的潛能,發現自身的一些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讓他們以后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從容的樂觀向上的去面對。比如,我們在教育留守兒童的心理時,可以給他們灌輸一些樂觀、堅強、健康向上的品質。

3.3多面化心理教育方法的形式:在心里教育的方式上,不能過于注重教師傳授的方法,這種教育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失去興趣,不能夠深入了解健康向上的心理。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主動獲得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可以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還可以播放一些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或者科技發展的成果,給他們留下對于精彩生活的向往之情,進行暗示,讓他們健康成長,遠離犯罪,遠離痛苦。

4總結

總而言之,我們要注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提到了傳統教育方法的三點弊端:第一,過分的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第二,心理教育方法太過片面;第三,心里教育的形式太單一。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適當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其次,偶爾同各種積極向上得優秀品質;再三,多面化心里教育方法的形式。在全社會的關注下,對留守兒童適當進行心理教育有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小茹.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綜合》.2014.

[2]賀崢嶸.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篇(9)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1-0086-02

一、特殊兒童的心理特點

特殊兒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或言語等身心素質方面,存在著一定障礙,發展水平低于正常的兒童,廣義上還包括身心發展上有各種缺陷的兒童,又稱“缺陷兒童”“障礙兒童”。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以下三方面。

1. 特殊兒童有一定的身心缺陷

大部分特殊兒童會由于身體的缺陷而導致一些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和成長,如果對特殊兒童不及時引導和關懷,隨著他們的成長會形成第二性缺陷――心理障礙。

例如,盲童的視覺器官有缺陷,他們不得不利用聽覺、觸覺來感知外界事物。由于失去了接收外界信息的視覺通道,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夠全面。聾童由于聽覺器官的缺陷,對其語言學習就會產生不利影響,而語言發展的局限性又會妨礙其抽象思維的發展。肢體殘疾兒童在動作技能的發展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生活難以自理。智障兒童的智力有缺陷,他們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就比普通兒童晚,且起點低、速度慢,所能達到的水平也有限。

2. 特殊兒童個體間差異和個體內差異較大

特殊兒童個體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個體間差異既包括不同類型的特殊兒童之間的差異,又包括同一類型的特殊兒童之間的差異。

例如,超常兒童與智障兒童分別代表了智力水平較高和較低兩類兒童,這兩類兒童之間有極大差異。又如,盲童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明顯不同于聾童及其他兒童。即使屬于同一類型的特殊兒童,因造成其心理發展異常的原因不同,每個兒童的個體特征也不同。正是由于特殊兒童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對其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應該進行歸類和具體分析。個體內差異,通常是指個體內部各種能力之間的差異。特殊兒童各種能力的發展不平衡,差異特別大。例如,有些自閉癥兒童的記憶力非常好,而語言理解力、人際交往能力又特別差。又如,有些聾童雖然聽不見聲音,但手眼協調能力非常好。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其個體特點來進行。

3. 特殊兒童學習和生活能力較差

特殊兒童往往難以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要求,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方面也面臨著較多困難,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特別輔導。

例如,普通學校的教學內容對超常兒童可能過于簡單,而對智障兒童則會太難。對大多數聾童和盲童而言,他們可能無法適應普通學校的教學方式。學校需要根據特殊兒童獨特的教育需要設計課程和教材,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特殊兒童才可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又如,社會處境不利的兒童由于其成長的“特殊”環境,學習和生活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往往會造成適應不良。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樣也需要考慮特殊的方式、方法。

二、特殊兒童體育教學策略

1. 教師要充分尊重特殊兒童

體育教師對待特殊兒童,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在鍛煉標準上區別對待,多加表揚和鼓勵,或通過啟發、暗示,使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和缺點,以增強信心;對自尊心較強或自高自大的學生,不能總是夸獎,但批評又要顧及情面、留有余地,既要保持他們的上進心,又要設法使他們在鍛煉中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以求虛心。多激勵、多表揚,對于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在體育課中,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會傳遞出他是否喜歡學生的信息。因此,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要始終保持積極的情感。當學生完成的練習動作姿勢準確、協調、連貫、精彩時,教師不妨多用幾句贊美的語句“你真棒!”“你真勇敢!”“有進步!”或對學生豎起大拇指。其次,老師要多關心、呵護學生,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要多耐心、少浮躁,多跟他們交流想法,讓他們充分信任老師,與他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2. 培養特殊兒童的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重點關注特殊兒童,以他們的興趣為基礎,通過四肢的運動、音樂的刺激來設計動作造型,選編一些音樂和舞蹈,把體育鍛煉和藝術熏陶充分融合在一起,展現“體育――藝術”活動在特殊教育中的獨特魅力。

比如: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體育模仿操,讓學生通過對田徑、籃球、游泳、滑冰等體育動作的模仿,使他們在不斷模仿練習中了解并掌握運動動作、體驗運動樂趣;讓學生隨著鋼琴曲優美、緩慢的旋律進行頭、頸、腰、四肢的放松,在優美的旋律中,學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感受著韻律美,使學生的身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或者編排一些活潑的舞蹈動作,刺激學生大腦和四肢的反應和身心的協調,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同時感受熱情歡快的氣氛;還可以在一些節奏感強的音樂的伴奏下,師生隨著音樂變換隊形,表現出一種集體和團隊精神,使特殊兒童在團隊合作中感受團隊力量。總之,要鼓勵學生主動表演,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參與和表演欲望,促進特殊兒童的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3. 培養特殊兒童的自我展示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

體育教師在對特殊兒童的教學中,要端正教育理念,以“一切為了特殊孩子”為教育理念,以“培養特殊孩子自信、自尊、自強、自立”為教育目標,根據特殊孩子的特點不斷去創新發展,把特殊兒童潛在的才能充分挖掘出來,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成才。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藝術的滲透,以學生特長展示、特長全面提升、集體參與為教學目標。積極開展互動性、融合性、團隊性的以學生“生活技能、學習習慣、藝術修養、職業技能”為內容的展示活動,弘揚校園藝術特色文化,使特殊兒童在參與過程中鍛煉自我,發現自己的才能,并不斷發展自我,提高藝術素質,培養他們的學習、生活實踐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重視互動游戲的設計,應以師生互動游戲為主,使特殊兒童在游戲中得到樂趣,促進特殊兒童與他人的交流與互動,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全體互動游戲,能培養特殊兒童的團體合作精神。此外,一些技能展示,比如比賽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帶、包餃子、美術作品展示等,給了孩子們一次自我展示的機會。音樂教學、舞蹈教學和美術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綜合藝術修養,還成為師生、生生交流的渠道,成為學校與社會、家庭的紐帶,使特殊兒童在活動中實踐、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鍛煉、在活動中收獲,充分挖掘了他們在生活、學習、藝術修養、職業技能等方面的潛能,培養了他們自我展示的自信心,從而提高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4. 特殊兒童智力與非智力潛能的開發

特殊兒童在某一方面能力不足,很有可能在另一方面有天賦。例如,曾在2011年雅典特奧會上獲得了50米蛙泳銀牌的黃英倍,他的智力測驗是50多分,一般人正常是70多分,但他卻有著極強的運動天賦。因為智力程度不高,他掌握動作比較慢,而且又容易忘記前面教的動作。但黃英倍很勤奮,在高強度的訓練面前從來不怕辛苦,終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因此,體育教師要注意挖掘特殊兒童的潛力,對他們有充分的信心,重視他們智力與非智力潛能的開發。

體育教師要開展特色教育教學活動,以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為前提,制訂特色活動目標,設計活動方案,靈活變換開展方式,把握活動過程中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確定開展活動的最佳方案,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使每個特殊兒童在最適合自己的體育環境中求得充分的表現和發展。通過特色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感知周圍事物、學習知識、康復缺陷、提高能力,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潛能開發。可以培養特殊兒童健康的審美觀,啟迪心智、陶冶情操,在藝術美的感受、認識和理解過程中產生真善美的體驗;矯正、康復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潛能開發。

參考文獻: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5.

[2]華國棟.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4.

篇(10)

幼兒時期是人生發展的基礎階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樹,小苗的茁壯健康與否,為將來它是否能長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筆。由于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轉變,不少家庭、嬰幼兒教育機構也開始認識到幼兒時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現為:不少家庭父母們通過電腦下載幼兒教育節目、購買相關育兒書籍,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貼心”地為孩子報名各種智力開發班,筆者就曾在一個幼兒智力開發機構中,見到了一個剛剛6個月大的“學生”。

應該說,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讓孩子將來比同齡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筆者的一些走訪和調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開朗的孩子在經過這樣“魔鬼”訓練之后,出現了自閉、自卑的性格情緒,有的甚至出現了叛逆心理。學校方面主要表現為:一些教育機構尤其是各種智力開發培訓班和幼兒園,讓孩子通過各種類目繁多的智力開發活動和練習,但這些教育機構的教育目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這樣的一些教育機構經營得紅紅火火,在家長們中間也是好評如潮,但筆者對這樣的教育方式表示擔憂。

二、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的問題

目前幼兒教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學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這一時期家長決定著幼兒的教育質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觀念和經濟水平的不同,幼兒所接觸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萬別。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較高,對于幼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科學,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樂觀開朗、文明禮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動輒就對孩子連打帶罵,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極易產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將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學校方面,有很長一段時期,“應試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口號深入人心,雖然目前新課標倡導素質教育,但考試體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試,這就迫使學校為了保證考試升學的水平而紛紛重視應試教育,疏于學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工作,學生在面對各種身心壓力和煩惱疑惑時,不知道如何疏導和排遣。這樣的家庭和學校教育方式很容易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埋下隱患。

三、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的方法

通過上述對兒童心理學視角下幼兒教育現在和問題的分析,下面筆者來談談幼兒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教育問題起著決定的影響,下面筆者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方法的闡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發展體現著一個家庭關系和諧與否。所以要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心理教育,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必不可少。在和諧家庭氛圍下的幼兒,心理是健康的、陽光的、有活力,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反之,心理則是病態的、陰暗的、憂郁的、對生活毫無希望的;心態不同,他們對待社會上的人、事、物,態度都會不同。首先,家長們一定要時刻審視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修養,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樹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長要積極學習相關的育兒書籍和關于心理學的知識書籍,采取積極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勵孩子,增強孩子信心,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長輩要保持和諧的關系,做到相親相愛,互敬互助,給幼兒一個安全、穩定、和諧、幸福的家庭。

第二、學校教育方面。學校教育對于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其中影響孩子的關鍵環節主要有教材內容和教師引導兩個因素。教材是幼兒學習知識的載體,教材的內容直接決定了孩子接觸到的學習對象,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一定要嚴格把控教材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甄別,要保證教材內容的可行、健康,適合學生,切實確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觸到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同時學校應當及時對教材進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與不斷變化著的幼兒教育任務相匹配。

第三,教師因素方面。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全面科學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說出自己對所講內容的看法,對于回答好的同學,要不吝表揚,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要采取妥善的辦法對其進行鼓勵。讓學生在有愛心的教育環境中,在有鼓勵的氣氛中快樂地學習,這樣才更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健忠;;幼兒教師及家長對幼兒健康關心程度的調查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上一篇: 體育工作匯報材料 下一篇: 年度黨支部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手机观看 | 一级中文级字幕电影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