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5 01:33: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新工作室申報材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科技創效工作一直是源鑫公司較為薄弱的一環。為改變2011年后公司無新增專利技術的困局,他首先在專利技術提煉總結方面,經過與相關部門領導和技術員溝通交流,在 2015年4月份新申請專利技術6件,并在9月份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件,改寫了近5年沒有任何新專利技術產生的記錄。同時,他積極認真開展科技項目管理工作,常奔走于各生產部門之間,鼓勵各生產部門積極申報科技項目;經過反復修改完善,8月份,公司終于實現了內部6項科技項目的立項,自此打開了科技項目研發和科研經費劃撥管理規范制度化的突破口,有序推進了科研投入和研發工作的開展。同時,他積極開展對外科技研發合作和經費籌措工作,9月份與昆明冶金研究院合作共同承擔省科技計劃項目特種石墨研究課題,為公司獲得科技經費140萬元,并積極組織與潤鑫公司開展廢舊陰極回用科研項目試驗,前期試驗塊已送潤鑫公司上槽實驗使用,潤鑫客戶反饋試驗效果較好,下一步將開展試驗轉入產業化運用,為鋁板塊大修產生的廢舊陰極塊(每年約3000噸)回收處理拓展了一條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的通道,同時在11月份還申請了發明專利技術;最值得一提的是,經由他申請上報的項目,累計獲得830萬元的政府財政補助專項資金、貸款貼息、科技經費等資金支持,為公司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建設做出了杰出貢獻。從2011年至2015年,他不放棄任何一次各級政府資金支持的機會,加班加點趕寫申報材料,及時申報,為公司爭取了難能可貴的經費支持。
1引言
2015年“‘互聯網+’行動計劃”被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互聯網+”首次被提升到國家的高度,體現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1,2]。目前,“互聯網+”已在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等方面形成了新業態[3,4]。由此帶來各傳統行業的產品與服務的核心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化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必將進行轉型升級。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也帶動了互聯網+教育飛速發展,很多高校建立了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系統、網絡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軟件、網絡教學視頻等資源,幫助教師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手段,大大提升教學素養[5,6]。“翻轉課堂”讓學生能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7]。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翻轉課堂”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學習的課堂,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8]。
2《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們結合近兩年的實踐教學經驗,發現在《JAVA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一般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2.1學生程序設計水平參差不齊
對于很多大學的計算機科技與技術專業和其它計算機相關專業來講,《JAVA程序設計》并不是第一門開設的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有一些學校會先開設C/C++程序設計課程。Java和C++一樣,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與C/C++語言有許多共同之處,這樣可能導致教材內容存在重復性。一些東西是在其它程序設計語言課上講過的,學生對教材上的內容不感興趣,沒有新鮮感;由于不同學校在不同專業上設置的學時有區別,對于同樣的內容,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內容的多少和深淺上又不一樣。此外,學生程序設計基礎參差不齊,有部分學生通過學習C/C++語言,已有良好的程序設計思想和編程基礎,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而有部分學生,只是剛剛入門,編程能力一般。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對于《JAVA程序設計》課,部分同學認為太深,部分同學又認為太淺,還有部分同學就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老師很不好把握分寸,所以要上好《JAVA程序設計》課并不容易。
2.2教學學時壓縮,教學效果下滑
由于一些新的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各個學校不斷完善或增加新的教學課程,或是由于一些其它原因,許多大學不斷修改教學大綱,壓縮的《JAVA程序設計》教學和實驗課時,多年以前,教學和實驗課時為別為36個課時,現在很多學校調整為教學和實驗課時為別為32個課時,或者總課時為54個。教學學時逐漸壓縮,導致很多知識點無法在課堂上詳細講解,教學內容也進行了壓縮,導致《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效果日漸下滑。
2.3缺乏后續課程學習與計劃
很多學校上完《JAVA程序設計基礎》后就沒有后續的課程安排,使得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自學或不能學習《JAVA程序設計》高級部分,如JAVAEE。造成學生學習JAVA過程中沒有進行連續學習,對如何進一步提高JAVA程序水平感到迷惑和彷徨。同時,對于JAVA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無法跟進學習。慢慢地使學生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脫節。當學生走向社會,無法利用所學的JAVA程序設計從事軟件開發相關的工作。
3《JAVA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
依托數字化教學資源,搭建課程實驗平臺、網絡教學平臺,構建學生在線自主學習、交流協環境,我們設計并開發了《JAVA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該網絡學習平臺主要根據當今“翻轉課堂”教育理念,借助網絡的新教學環境,結合《JAVA程序設計》課程特點,以一種輕松便捷友好的方式進行學習,力求讓學生能夠快速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JAVA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主界面如圖1所示。《JAVA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主要模塊分工如下:(1)課程概況:主要包括四個模塊,分別是課程介紹、方法手段、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目的是讓學生全面能夠快速掌握Java這一課程的基本概況,方便其更好的學習。(2)課程教學:分為課程教案、視頻錄像、電子課件、課后習題、典型案例、課后習題幾個模塊,力求讓學生能夠自主高效學習。(3)師資隊伍:主要包括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教學隊伍幾個模塊,方便學生了解《JAVA程序設計》課程師資力量。(4)實踐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簡介主要介紹一個以學生為主導的創新工作室的基本情況;留言板主要是用于學生向老師請教問題和探討技術而設定的。(5)特色創新:分為學生作品、筆試面試部分,主要介紹學生們所開發的一些作品以及提供最全面的Java程序員筆試面試的相關題目,為大家打下堅實的就業基礎知識。(6)資源拓展:分為申報材料、開發工具,這一模塊主要是提供精品課程網站的申報材料以及Java學習中需要使用的常用工具下載安裝包,供學習者自行實踐操作學習。(7)政策支持:包括政策支持、新聞動態和通知公告三個部分,主要介紹衡陽師范學院對精品課程的相關政策支持以及一些新聞和公告。
4《JAVA程序設計》互動交流平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另一個大的特點就是課后互動交流,除了依托JAVA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中的“在線留言”功能,我們還建立《JAVA程序設計》課程QQ群,《JAVA程序設計》課程郵件系統,《JAVA程序設計》課程討論組等。以數字化教學資源,搭建JAVA程序設計課程互動交流平臺,為學生們課后自習、交流、考核提供幫助。
5結束語
依據“互聯網+教育”進的教學理念,我們設計并開發了《JA-VA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建立《JAVA程序設計》互動交流平臺。改變了《JAVA程序設計》課堂傳統教學手段,“翻轉課堂”讓學生能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通過互聯網,完全突破了課堂上的時空限制。學生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地與同伴溝通,與老師交流,實踐表明,本方法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還利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巖.“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2:70-73.
[2]平和光,杜亞麗.“互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3]吳媛.基于“互聯網+教育”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93-96.
[4]李宏亮,趙璇.基于“互聯網+教育”的課堂教學重構[J].上海教育科研,2016,5:80-83.
[5]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6,1:59-63.
[6]趙輝煌,魏書堤,孫雅琪,等.錯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3,11:33-36.
神東煤炭集團分公司是世界煤炭的領跑者,設備技術在行業領先,要求我們每位神東人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每個人員都要求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哈拉溝煤礦生產辦按照兩級公司文件指示精神立足“安全型”班組、“學習型”班組、“創新型”班組、“節約型”班組、“和諧型”五型班組建設。李建軍同志深深地知道把班組建設好,班組長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學習鉆研、提升能力,講究方法、增強效果。在班組建設工作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立足“五型礦井”建設,明確一個目標;
李建軍同志緊隨兩級公司班組建設文件指示精神,年初及時制定《哈拉溝煤礦班組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安全型”班組的首要目標,立足于“五型礦井”建設,制定相適應與哈拉溝煤礦的班組建設管理辦法。
二、制定年度班組建設重點工作計劃,嚴格督辦;
結合兩級公司要求,李建軍同志及時制定了2020年哈拉溝煤礦班組建設計劃書、2020年哈拉溝煤礦班組建設重點督辦項目、2020年哈拉溝煤礦班組建設十大工程,按照計劃之一督辦完成。
三、積極推廣“一對一旗幟”管理;
神東煤炭集團擁有1681個班組,為了能在這1681個班組中嶄露頭角,彰顯哈拉溝煤礦班組獨特的風貌和精神,李建軍同志積極組織礦內班組建設考核領導小組審核,決定推行“一隊一旗幟”管理,具體做法如下:
一隊一旗幟的概念
為了打造本單位品牌班組,為本單位樹立一面旗幟,提升班組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建立具有本班組特色的班組文化,每個班組要在安全、生產、經營、雙增雙節、黨團建設、管理等方面打在自己的特色品牌,提煉自己的特色管理方法。
目前哈拉溝煤礦已經編輯《哈拉溝煤礦煤礦班組建設》一書,書中收集各級單位班組建設管理方法。
四、組建神東煤炭集團第兩支“大學生采煤班”、“神東子弟班”、“創領電工組”;
李建軍同志立足“五型”班組建設,積極組織區隊開創性的組建了神東煤炭集團第一支“大學生采煤班”,2017年9月份在我礦綜采二隊組建第二支“大學生采煤班”,兩支班組形成比學趕幫趨勢;“神東子弟班”“創領電工組”的創立,為神東煤炭集團在今后管理大學生、子弟職工等方面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五、建立哈拉溝煤礦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室工程;
大學生是現代煤礦安全生產的主力軍,成立大學生創新工作室迫在眉睫,20120年年初李建軍及時和礦有關部門溝通,利用一個月時間,建立了哈拉溝煤礦大學生創新工作室,激發全礦大學生在煤炭事業更好發展的一個平臺。
六、在全公司率先開展班前會視頻管理系統;
科技發展,放眼未來,李建軍同志及時組織有關部門領導共同協商,未哈拉溝煤礦13各區隊安裝了班前會視頻管理系統,班前會視頻系統的安裝首先,規范了班前會流程,做好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其次,礦領導參加區隊班前會可以直接在辦公室面對面的和職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各個區隊也可以相互進行多畫面會議交流,再次,有利于班前會視頻的考核,礦內直接將各個區隊開展的班前會視頻放置統一共享硬盤,有利于考核。
七、積極推廣“人人都是班組長”管理模式;
李建軍同志積極組織礦班組建設考核小組成員建立了“輪值班組長”制度,以班長為組長、輪值班長為副組長,包括輪值安全委員、輪值學習委員、輪值活力委員、輪值和諧委員共同組成班組管理機構,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管理、人人負責的“人人都是班組長”管理結構,并將各自的職責按照當天的生產、安全、質量、分配、學習、協作和士氣負相應的輔助責任(正式班組長負主要責任)。輪值班組長和班委具有生產指揮、安全管理、考核分配、學習組織、工作協調權。
八、推廣“贊揚卡”管理模式工程;
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為此李建軍同志率先在全公司提出“贊揚卡”管理模式,在2016年至2019年的試用行過程中得到了全礦職工的良好評價,2020年哈拉溝煤礦決定在全礦范圍內推行“贊揚卡”管理模式,2020年新加入贊揚人有機關業務科室主任和礦領導層,為能夠更好的激發員工在班組建設工作方面的主管能動性提供力量保障。
八、考核全覆蓋工程;
李建軍同志結合兩級公司文件指示,將“五型”礦井建設融入全礦井,將考核項目涵蓋礦井各個角色,哈拉溝煤礦班組建設的考核項目涵蓋了:五型科室考核、五型科長考核、五型科員考核、五型區隊考核、五型班組考核、五型班組長考核、星級員工考核、五型區隊副職考核,2020年將班組建設考核進行全礦井的覆蓋。
九、有聲有色的開展班組建設大講堂
李建軍同志在2016年11月份提出每月開展礦級班組建設大講堂活動,得到礦領導的支持后每月召開一次班組建設大講堂活動,每月匯報人都是區隊班組長,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對標交流模式,截止目前已經開展13起班組建設大講堂,預計利用三年時間,從2018年開始,副科級以上領導都上臺進行匯報關于班組建設的見解。
十、開展“黨建+班組建設”工作
李建軍同志結合公司“和諧型”班組建設的核心內容,將黨建工作和班組建設工作相互融合,在區隊開展試點單位,礦內利用班組建設大講堂活動,在2020年8、9月份專門開展“黨建+班組建設”課題匯報,8月份是由區隊的兩個支部書記做匯報,主要講述黨支部是如何來促進班組建設各項工作的,9月份是在礦內選取兩名優秀黨員,他們主要匯報是一名黨員如來促進、提升班組建設的各項工作;黨員模范出現在了生產一線的每個角落,發揮黨員先鋒班組,爭做煤礦中的先鋒隊伍,20120年哈拉溝煤礦成立兩支黨員先鋒班組,以黨的剛性要求來完成上級的各項任務。
十、建立哈拉溝煤礦興趣小組;
建立以礦為單位的興趣小組,其中包括:籃球興趣小組、乒乓球興趣小組、棋類興趣小組、桌球興趣小組等,極大的豐富了班組員工的班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礦工指數。
十一、每年不定期的舉辦知識競賽;
李建軍同志結合礦級培訓制度不定期的舉辦各類知識競賽,豐富“學習型”班組建設。
十二、舉辦班組長演講比賽;
李建軍同志每年九月份舉辦一次班組長演講比賽,班組長演講比賽也是一個對標交流的過程,提升了班組長的綜合管理能力。
十三、開展好月度、季度、年度班組建設分享、總結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