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4:55: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本文試圖在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考察科學心理學誕生的背景。
一、實證自然科學的發展對傳統哲學的沖擊
19世紀下半葉興起于德國的科學心理學思潮,既是對傳統的哲學心理學思想的直接繼承,又是對當時德國哲學狀況的一種富有建設性意義的直接反應。因此,馮特心理學的理論性質,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于當時的德國哲學狀況。馮特作為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成長于是19世紀中葉,成名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而19世紀中葉,正是西方哲學從它的近代形式向它的現代形式的過渡期,因而在理論上處于極度的貧乏和混亂的狀態,這就使得當時的哲學家們的首要任務,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尋求和探索哲學的出路。馮特的科學心理學事業,就是這種探索的特殊形式。
19世紀中葉德國所面臨的哲學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與黑格爾于1931年的去世相關,黑格爾的去世意味著整個傳統哲學的終結,因為他的哲學體系“以最宏偉的形式概括了哲學的全部發展”。在他的“博大”體系中,以往哲學的全部雛雞都終于到家棲息了。如果不拋棄黑格爾哲學由之孕育而成的,由笛卡兒的“我思主體”所確立的近代哲學的“第一原理”,如果不突破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那么哲學要想還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
19世紀中葉,實證自然科學已經得到充分發展,對傳統哲學產生著強烈的沖擊。首先,在自然哲學最終被清除的意義上,實證自然科學的發展使傳統哲學不斷喪失它的“世襲領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如果世界模式不是從頭腦中,而僅僅是通過頭腦從現實世界中得來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則是從實際存在的事物中得來的,那么為此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學,而是關于世界以及關于世界中所發生的事情的實證知識,由此產生的也不是哲學,而是實證科學。”其次,就哲學和自然科學作為知識體系而言,實證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二者無論是在世俗生活世界還是在理智生活世界,在人們心目中的社會地位以及人們對它們的社會情感發生逆轉:自然科學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對象的素樸客觀性、理論體系的感受性、精確性和社會實踐的直接可感性。因此,實證自然科學的充分發展,一方面使其自身受到人們的普遍青睞,另一方面又普遍地使人們對任何形式的思辨的哲學形而上學體系發生懷疑,并導致曾經令世人嘆服的、在邏輯上極為精致的古典哲學體系在德國理智生活界的地位和聲譽El漸衰微。為了適應歷史條件的變更并拯救哲學的命運,有一大批學者,包括一些哲學家自己,采用了自然科學的實證態度,并試圖利用自然科學的經驗和方法來研究或“治療”哲學,以把哲學建設成為一門像自然科學那樣精密的知識體系。此時,剛剛興起的實驗心理學,特別是科學心理學思潮,既是這種理論沖動的表現,又是這種理論努力或嘗試在學術實踐上的主要形式,并被它的倡導者們認為是為所有的哲學問題提供基礎的一項真正的哲學事業。這就是哲學思維中的對后世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的“自然主義”態度和“心理主義”思潮興起的歷史根源。
二、生理學的發展及其哲學意蘊
生理學本身純粹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屬于生物學范疇,是在解剖學的基礎上理解以物質形態而存在的人類有機體及其結構的功能活動。它與哲學的“聯嫻”產生了實驗心理學。這是因為,在傳統上,人的意識或人類精神活動現象屬于哲學的問題領域。但是,意識作為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最終只能在作為個體組織而存在的人身上得到實現。因此。一旦生理學萌芽,便會在理論上構成一個素樸的信念,即將人的各種心理活動或精神活動如感覺、運動、思維等,理解為就是人的物質的神經組織的功能活動,從而將意識或精神納入生理學的研究領域。這就是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在接受過嚴格的自然科學傳統訓練的生理學家之間普遍流行并被堅持的一個理論構思。這一構思在理論上的成熟化,就意識或精神這一實質上構成了哲學前提的論題而言,必將否定哲學的權威性并取而代之。
在自然科學體系中,生理學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波林曾對此進行過廣泛的考察,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生理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較為成熟的實驗科學,而且德國在這一領域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驗生理學在19世紀上半葉的漸趨成熟,特別是有關神經生理學、腦的結構與機能和感官生理學的研究及其發展,直接導致了科學心理學亦即實驗心理學的誕生。關于實驗生理學和實驗心理學之間的這種過渡關系,波林曾提出了一個隱含重大理論意義的歷史事實。19世紀上半葉的生理學多以動物實驗為主要手段,這就決定了運動生理學先于感覺生理學。這個時期關于感覺現象的研究,多以感覺器的物理學為對象。與此同時,雖然生理學家不易處理感覺的問題,因為這一時期的研究沒有機械的記錄器可以構筑一個動物的感覺神經的終端,但他們在自己身內卻有可以接觸到的直接經驗,因而此類研究與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的部分便采用了一種非正式的內省法。這種缺乏批判性的內省法若能產生任何其他科學家都易于證明的結果,我們便不必將此法精益求精。也不必子此法以一名稱,更不必提出現代行為學所提出的唯我主義的問題,盡管學者完成了這些種種觀察??蓞s沒有對于其中一個因素即經驗的性質作批判性的討論。
一、社會科與歷史學之關系
歷史教學是關于歷史學的教育,而社會科與歷史學有密切的關系,由此,便可知歷史教學與社會科可以發生聯系。全美社會科協會對社會科課程的解釋為:“社會科是一門將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各學科領域進行整合研究的課程,旨在促進公民能力的發展。在學校課程中,社會科運用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學、地理學、歷史學、法學、哲學、政治學、心理學、宗教和社會學等學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中的恰當內容,為學生提供了相互聯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統的社會研究機會。”[2]從社會科定義的角度可知,歷史學可以作為材料為社會科所用,進行綜合的研究。在韋斯里的社會科課程“六型說”(包括各科目獨立型、非系統相關型、系統相關型、統合型、中心統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統合型”便是以歷史學為中心的。反之,社會科作為一門綜合性質的課程,當然也可以為歷史學所用。這體現在如果運用社會科的研究視野,當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時,思路就會更加寬廣些,研究的角度會更加靈活多變,同時更能夠較容易地去理解歷史、感悟歷史。
二、社會科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如上所述,當歷史學與社會科發生聯系之后,歷史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同社會科發生著聯系。社會科可以從很多角度去審視歷史教學問題,這種多角度的審視首先體現在社會科對課程觀的理解上。從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分,課程設置模式可以分為學科本位課程、學生本位課程和社會本位課程。學科本位課程包括了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學生本位課程屬于經驗型課程,它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綜合課程基礎,通過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并對知識經驗進行綜合。這種理論來源于杜威的實用主義,強調健全人格的形成。社會本位課程是以社會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教學內容,打破學科界線,自成學習體系。從這個角度來說,社會科為歷史課程的改善提供了視野,它能夠使歷史課程回歸其求實求真的本真。具體到歷史教學的操作環節,運用社會科綜合多種學科的多角度視野,可以幫助教師更高效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同時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舉一具體案例來說,在講述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七課《新航路的開辟》一課時,如果不從社會科的視野講述,一般的教學過程是首先講述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包括對香料、對黃金的追求,商路不暢,擺脫動亂的需要,傳播基督教。其次要講述新航路開辟的條件,這又包括了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兩方面。客觀條件是羅盤針的普遍使用,繪圖技術的進步,具有較強抗風力的海船的建造,主觀條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再次要講述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具體說就是四位航海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和麥哲倫的海上探索過程。最后講述新航路開辟的意義,即影響———引發了歐洲的商業革命,美洲的金銀礦的開發及其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非洲開始了罪惡的黑奴貿易,白銀大量流入亞洲以及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當我們把《新航路的開辟》放在社會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講述時,會發現更好的方法。首先,我們先要考慮歷史學科的特點也就是本課的主線,即要梳理新航路開辟的來龍去脈。從原來的航線到已開辟的航道的歷史經過。這個過程可以由學生自己根據教材和搜集的資料去整理出來。教師的角色是提供給學生搜索資料的路徑和方法,指導學生發現和運用資料。當然這一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除了歷史學科本身的思路之外,我們還可以動用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時,正是因為他不知道具體的地理知識———洋流的作用才會導致他誤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非洲。而且整個航海探險的過程完全可以由學生操作地球儀自己動手指出新航線的路徑是什么。再從美術學科的角度,可以讓學生動手畫出地圖上大洲大洋的輪廓圖,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幾位航海家的航線。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當時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是何種國家形態,從而可以得出為何兩國會支持四位航海家的海上探險,這同樣可以動用經濟學的知識去分析貴族及皇室支持他們的原因。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使其能夠自由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作者:陳芳芳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二、資源上講“借力”
在社會大環境中,學校與地方黨委政府、村居社區、學生家長及兄弟學校都有著直接和間接的聯系。學校領導要善于借力,努力搞好上下協調、左右協調和內外協調,爭取多方支持,使各種教育元素有機集合,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科學整合,形成學校發展良性循環機制,優化發展環境。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師生員工等內部力量,還要通過領導視察、專家指導、參觀學習、報刊閱讀等多種途徑從外部吸收精華,結合學校實際,推進管理。學校領導還要做有心人,向每學年調進來的教師和轉進學生,細致了解原學校的管理和教學情況;對出去的教師和學生,想辦法了解他們現在的工作學習狀況,從中借鑒其他學校好的管理經驗。另外,信息化時代新聞媒體也是重要資源,要善于借助為學校發展造勢助力。
論文摘要: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中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但當今社會學概論教科書中對這個問題的論述卻往往存在偏誤。本文從學科、專業/常識的角度、教師(研究者)與學習者的角度和專家與大眾的角度對社會學與常識關系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評述,指出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不僅僅是對立的關系。只有綜合三種不同角度的觀點,才可以更為全面、深刻的理解這對關系的涵義。
社會學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顯學”之一。其中,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和社會學家從事專門職業時所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它也是社會學自身發展過程中所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問題。對這個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社會學家們在林林總總的教科書中多少都進行過論述。不過,國內專家在介紹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對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注意不夠,要么三言兩語一筆帶過,要么是只論述其中一點,而不顧及其它,造成誤會甚至偏見。由于教科書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他們是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教科書的偏誤不可小視。本文在以往學界對社會學與常識關系問題的探討的基礎上,從三種不同的角度對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進行梳理和綜述,以就正于方家,并希望在以后的社會學教科書中能夠較為全面的介紹這樣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問題。
一、從專業、學科/常識的角度透視
從專業、學科/常識的角度透視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是指從專業/學科分類體系中怎么確立社會學自身的立足之地這一點來考慮問題的。社會學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從19世紀社會科學建立和發展起來以后,社會學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逐步建立起來。在已經擁有制度化支撐的社會科學諸學科面前,社會學要有自身的地位,必須擁有與其他先制度化的社會科學諸學科更為獨特的地方。
在經典社會學家那里,從孔德(AugusteComte)最先提出“社會學”概念到涂爾干(EmileDurkheim)最先獲得法國大學的社會學教職,早期經典社會學家雖然沒有明確就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進行說明,但實際上他們有一個似乎不言自明的假設,就是科學自然優于常識。比如孔德,他把人類觀念進步的階梯分為三個階段,即神學的階段、形而上學的階段和科學的階段??椎抡J為,社會學在時間上是最晚出的,在邏輯層次上是最高的,所有其他學科都為它做了準備,而它可以把先前一切學科作為源泉。在他的科學分類里,所牽涉到的問題不包括常識,因為在科學理性的關照之下,沒有任何屬于常識的藏身之地。
涂爾干則在孔德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一書中,涂爾干指出,“孔德這種用歷史發展的觀念來解釋社會的方法,與人們用常識來解釋社會的方法沒有多大區別。從表面上看,歷史提供了社會進化的一個簡單程序……因此,對于解釋社會進化似乎只能用人的意念了。假如這樣來解釋社會,不僅是陷入意識形態決定論,而且是將與社會學毫無關系的概念當作社會學對象了?!蓖繝柛烧J為,“社會學方法要求人們不要用常識代替科學,凡是未經科學檢驗的概念,不能隨便使用,更不能用來代替事物本身?!痹谕繝柛煽磥?,由于社會現象的異常復雜性,所以當時的人們就用常識來解釋它們??墒?,社會學家不能這樣,他指出,“社會學者在決定研究對象時,或者在講授他的研究結果時,都不能亂用科學以外或沒經過科學研究檢驗的概念。社會學者還應該清除常識導致的謬誤和前人傳下來的習慣中成為科學研究桎梏的部分。即使不能完全清除,也應該明白這類常識和習慣是毫無價值的東西,才不致于讓這類東西在學說上占據重要地位?!?/p>
涂爾干關于社會學的方法論的主張,在其《自殺論》一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涂爾干挑選了一個常識看來無非是極端個人化的行為,如自殺現象進行研究。通過對自殺率的研究,他否定了常識關于自殺的很多觀點(當然也包括當時心理學界關于自殺的很多觀點)。通過這樣具體的研究成果,涂爾干清楚的表達了他在社會學與常識關系問題上的立場。
總之,在這些經典社會學家的眼里,樹立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顯然是要把它不僅與常識而且要與其他已存的社會科學的學科相區別,這在他們說來顯然不僅是樹立學科本身合法性所必須的(我們只要看到孔德、涂爾干、馬克思和韋伯在創始社會學時在將她和其它學科區隔上所做的努力,便可略之一、二),而且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當然,從學科、專業/常識的角度看,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也不僅僅存在于經典社會學家那里,在社會學家作為專門職業的層面,也需要考慮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社會學作為社會學家從事專門職業所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很多社會學家為了求證社會學研究自身對于常識的合法性,往往對此加以說明論證。據美國社會學家的看法,常識性知識和科學知識有三個基本的區別:(1)目標。常識性知識關注的是使用性的活動,是怎樣以一種有意義的、可以預料的方式從事這些活動。相反,科學知識的基本目標是為其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識。當科學家出于個人的原因而盡力“證明”某種理論時,指引著他的就是常識,不是科學。(2)支持其理論的證據。常識性知識建筑在現行事物的基礎上。科學則需要遠為廣泛的證據,他們是按照明確的規則收集起來的。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甚至將努力證明其理論之不成立。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科學家們才能向任何一個接受所運用的證據的規則的人提供系統的令人深信不疑的證據,證明其理論之成立。(3)系統性。科學理論就其本性而言是清晰的,并且是做過系統闡述的,而常識性理論則是想當然的,并且可能難以用文字來表達。
常識性知識與科學知識之間的這種區別也同樣適用于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上。
二、從教師(研究者)/學生(學習者)的角度透視
從教師(研究者)/學生(學習者)的角度考察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主要是指社會學家作為教師怎樣在教學中闡明這對關系。在現代大學教學體系中,社會學概論課程是很多大學生的必修/選修課,對學習社會學、社會工作等專業的學生來說,則是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這門社會學的入門課里,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同學們首先就要碰到的重要問題之一。理解好這個問題,可以為同學們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學習者所關心的重要問題。
在社會學最為發達的美國,幾乎每一本社會學的入門書都會涉及到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這個問題。其中,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是美國社會學家WilliamE.Snizek為美國大學選修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新生所提出的一份社會學智商測驗(SociologicalI.Q.Test)。
這份測驗由30個陳述組成,依一般常識來看,進行判斷是沒有問題的,難度似乎不大。但根據社會學的科學調查或社會實踐表現得出的結論是,所有這些陳述的對錯與常識的觀點幾乎都是對立的。這份測驗其具體內容,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學研究成果,其結論不一定還適合已經變遷了的社會情境。但同時,這種測驗的思路體現了撰寫教材的專家們在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問題上希望透露給這些專業修習者的理想和信念,即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測驗,使學生們能夠理解,常識的種種觀點和看法并不一定經得起社會學研究的推敲和考驗。
在大陸,目前很多社會學概論教材里面,也仿照美國社會學教科書的思路,提出了社會學知識可能迥異于常識的觀點(甚至在這些教材中,所引用的例證也是與美國教科書所引用的例證相同)。在《中國社會結構轉型》中,社會學家劉少杰就在訪談中對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進行過評論,其主旨也是與美國社會學概論教材的提法沒有什么兩樣。國內近幾年來出版的一些社會學概論教材,如張敦福主編的《現代社會學教程》、風笑天主編的《社會學導論》,朱力主編的《社會學原理》,王思斌主編的《社會學概論》等等,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大體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國內教科書中關于社會學與常識的評論,仍是立足于社會學與常識的對立或者至少是有優越性的地方。也許,在他們的視野里,社會學當然與常識不同,甚至與常識的觀點正好相反,否則就沒有這門學科存在的必要了!
三、從專大眾的角度透視
如果說從專業、學科/常識的角度和從教師(研究者)/學生(學習者)的角度考察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這還是從知識本身的角度來考察這對關系的話,從專家與大眾(門外漢,layman)的角度來考察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則遠遠超出了知識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更深刻地討論了社會學與常識在社會中的運用。從使用的角度來看,社會學知識至少不比常識擁有更多道德優勢。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考察,就不是局限于社會學與常識到底有多大的差異,而考察他們各自在社會生活中所應用的范圍、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具體的作用機制等等。
20世紀70—8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認為,社會學進步的重要障礙是,錯誤地認為自己有能力探究人類的所有實踐,包括象科學、哲學、法學、藝術等實踐,因而具有“元”科學的性質;社會學家這門專業,其無意識的動機之一就在于它是一門力圖成為“元”科學的職業。布迪厄認為,社會學的“元”科學性質,“始終應當是針對它自身來說的”,它必須利用它自身的手段,對自己進行反思,確定自己是什么,自己正在干什么,努力改善對自己立場的了解。這樣就能消除由于無反思所引發的各種偏見,努力探尋各種機制的知識,一方面推動科學的進步,另一方面進一步改善反思的條件。
此外,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也對社會學知識本身以及社會常識做了建構論的解釋。比如,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把常識定義為行動者關于社會生活的陳述性信念和社會再生產的條件。他認為主流社會科學——慣以糾正常識為己任,這就是偏見。在吉登斯看來,正統共識的支持者“設想社會科學的實踐內容具有一種技術形態。社會科學糾正行動者關于社會行動或制度的虛假信念。如發生在自然科學中的情況一樣,隨著我們對社會的了解不斷加深,我們就可以改變它?!钡牵@樣一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社會科學(包括社會學)的確包含了對常人行動者所持的關于社會世界虛假信念的批判。但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論得以構成的背景、其實踐的意涵與自然科學的(概念)大為不同。社會科學關注持有觀念和創造觀念的行動者,他們會對他們的行動以及如此行動的條件做理論概括。社會科學涉及一種雙重解釋,因為在那里發展出來的概念和理論,理論要發生效力的那個世界,是由進行概括和理論思考的個人的各種行動構成的。社會科學不必向身處其中的行動者解釋社會世界的意義。正相反,社會科學的技術觀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觀念之上的。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的概念是被制造來分析社會世界的,卻又反過來被納入這個世界。因此,社會科學的實踐影響并非主要是技術的影響,而是通過社會科學的概念被吸納到社會世界中并成為它的構成內容來發揮作用。當社會科學概念為常人行動者所接納并融人社會活動中,它們自然成為社會例行實踐中人人諳熟的要素了。這從社區、社區建設、社會指標、社會發展、弱勢群體、社會支持等等社會學的專業詞匯逐步推廣到變成大眾的日常用語的一部分這樣一個過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來。所以說,社會科學的概念不可避免地為常人行動者的理論和實踐所熟悉,它不會局限為一種專業的話語。
吉登斯的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平也認為,與自然不同,在社會一人文環境中,每一個被專家視為“外行”的社會成員作為具有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行動主體都在時時處處參與著社會的建構過程;并且,這既是行動的過程,也是闡釋的過程,而他們對在自己的行動參與下建構起來的社會生活的闡釋,若照專家看來也許無非是“常識”而已。不過,情況也有正好調轉過來的時候,所謂的關于社會一人文的專業知識,倘依常人的(或外行)看來,也不過是用某種學術語言講述的常識。而最重要的問題還在于,由于常人也是知識者和闡釋者,任何一種關于社會一人文的專業理論都是在被常人從自己的眼光和角度不斷進行再闡釋著。正是這種“雙向闡釋”構成了社會不同于自然的基本品質。
因此,從反思社會學、社會建構論等角度來看,常識與社會學的關系就不像前人所認識的那樣是簡單對立的。這些方面的認識,也使我們更加關注社會事實的主觀方面,注意到常人的理解與生活,因此,實際上也是對我們社會生活的更深刻的認識。
四、結語
總的來說,從以上的三個角度考察社會生活中的社會學知識與社會常識的關系,我們可以更全面的考察社會學知識與常識性知識二者之間種種變化的關系。從這種知識社會學的考察結果來看,我們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社會學與常識之異
社會學包括的不僅僅是社會學的知識,還包括社會學的方法,社會學的思考方式。常識也包括常識性的知識、直接經驗的獲取知識的方法、直覺從眾的思考方式。社會學與常識的區別關系也可以參照前述的常識性知識和科學知識之間的區別來看待。由于社會上大多數人是憑個人經驗和普通常識來處理日常事務與解釋社會現象,這種方式也可以發展出知識來,就像傳統社會以經驗累積與傳承來建構知識一樣。“社會學”不必也未必能“導正”所謂“偏頗”的想法(因為“正”與“偏”是相對地),但至少能提供我們對社會現象的”解釋”,而這個解釋通常是經由實證資料的搜集來支持或是經由理論邏輯的推演結果。由于現代知識的建構方式,通常強調“系統”而不是零散,重視“累積”而不是秘方。因此,具有“系統”與“累積”的知識成為現代學術的特色?!吧鐣W”的特色就在強調“系統與累積”,主要能提供我們一般性(即大數法則)的知識。當然這并不能說是“正統”知識,只不過是能透過現代“科學”技術或程序的“實證資料”來加以支持的說法而已。透過社會學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有助于我們了解“一般”現象(而不是和一個人的想法),這或許可以幫助一般人跳脫出以自己經驗為主的“認知”與視為當然的“常識”。同時,熟悉(常識)使我們“視而不見”,“去熟悉化”則是社會學式思考(think—ingsociologicaly)的第一步,打開我們的社會觸覺,讓我們“見人所不能見”,看清楚這個世界,也更了解自己。
其次,幾乎是命定的必須以“常識”為探討對象的社會學讓人們往往以為社會學并無舉足輕重或者對實際人類社會貢獻——甚至有些人直覺地就去質疑(或者否定)社會學的科學地位。但其實,社會學的知識具有強烈批判品格(盡管社會學之中的某些說法被視為是保守、靜態且傾向于維系“現狀”(htestatusquo)的),社會學的這種批判品格也是常識所不具備的。
另外,在社會學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早期的社會科學家在其研究和理論中,也使許多他們那個時代的相當普遍的常識性假設成為理所當然(take—forgranted)的東西。社會學最近幾十年的進步,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就是對常識性假設進行再考察,對它們做出批判性評價,在必要的地方以經過科學的證據嚴格驗證的觀點來取代。
因此,現在也有一些關于“社會學庸俗化”的批判文章,它把“社會學庸俗化”問題提出來,希望使社會學學科的特性更加凸顯。在這些論者看來,對社會學家而言,常識只是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個題目,而不是社會學理論的源泉。這種提醒顯然是必要的,由于社會學家們都生活于常識的世界里,他們對自己所利用的常識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這樣一來,他們在自己的社會學研究工作中才不至于把常識當成了社會學知識(當然,反過來說,有些社會學家不是從學科、專業的角度出發做出的社會評論,我們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社會學的知識或者社會學的理論成果)。
2.社會學與常識的聯系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學對社會的介入越來越廣泛、深入,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也由原來的似乎理所當然的“社會學與常識相對”的態度要變得不那么肯定了。在社會上,一方面,社會學家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書籍等等媒介傳播自己的思想觀念,似乎什么樣的情況下社會學家都可以發言且常有驚人之語,另一方面,有些輿論把社會學家的工作稱為“花大量的錢財去發現盡人皆知的事實”,把社會學家在大眾傳媒中傳播的很多“從社會學的角度”、“以社會學的視角”所作的分析稱為“庸俗社會學”。社會學家對社會現實的全面介入與社會輿論對社會學的譏諷之間的張力使得社會學與常識的關系又重新成為社會學家反思的對象。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社會學危機”,更是促進了人們對社會學與常識(實際上從更為寬泛的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社會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作出反思。
二、職業生涯理論的切入點
(一)社會實踐階段論
在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中,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五個階段:成長階段(0~14歲)、探索階段(15~24歲)、建立階段(25~44歲、維持階段(45~65歲)、衰退階段(65歲以上),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較好完成發展任務才能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我國學生在大學之前基本沒接觸過職業社會,所以,大學階段需要完成舒伯生涯發展理論中成長階段和探索階段的雙重發展任務。因此,這一階段不僅要發展自我形象,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并了解工作的意義,同時還要使職業偏好逐漸具體化、特定化并實現職業偏好。大學里的社會實踐就成為完成這一生涯發展任務的重要載體。通過社會實踐,不僅要對自我有充分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個性需要、職業興趣、能力水平,還要完成對社會的初步認知,了解工作、了解崗位、適應職業,初步完成職業準備。大學階段的社會實踐可分為三個發展期:探索期,考慮需要、興趣、能力及機會,作暫時的決定,并在幻想、討論、課業及實踐中加以嘗試;訓練期,針對探索期的決定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參與相關實踐項目,有目標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進一步明確職業選擇;擇定期,生涯初步確定并試驗其成為長期職業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適合則可能再經歷上述各時期以確定方向。
(二)社會實踐環境模式論
霍蘭德認為,一個人之所以選擇某職業領域,基本上是受到其興趣和人格的影響,生涯選擇是個人在對特定職業類型進行認同后個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在霍蘭德理論中,提出大多數人屬于六種人格類型,同時有六種環境模式與這六種人格類型相對應;人們尋找的是能夠施展他們的技能同時表現他們的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的職業;人們的職業行為是由其人格和環境特征的相互作用所決定的。在社會實踐中這六種環境模式同樣存在: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常規型。當學生處于興趣類型與實踐環境一致和相容的情境下時,個體滿意度會較高,主動性會增強,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相反,在興趣與實踐環境對立和相斥的情境下時,個體的負面情緒會占主導,消極怠工、敷衍了事的情況就會時有發生。因此,在社會實踐活動類型的設計上應充分考慮這六種環境模式,讓學生在每次社會實踐中選擇與自己人格類型相適宜的實踐項目參加。
(三)社會實踐動態適應論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羅圭斯特和戴維斯提出了人境符合的心理學理論,即當工作環境能滿足個人的需求(內在滿意)、個人也能滿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滿意)時,個人在該工作領域才能夠得到持久發展。個人與工作之間存在互動的關系,符合與否是互動過程的產物,個人的需求會變,工作的要求也會隨時間或經濟情勢而調整,如個人能努力維持其與工作環境間符合一致的關系,則個人工作滿意度愈高,在這個工作領域也愈能持久。大學生社會實踐應借鑒此理論,社會實踐本是大學生認知社會、了解社會的過程,符合適應論的背景,隨著學生的認識不斷發展和提高,應提供給學生更適宜的平臺和機會。所以,所組織的社會實踐項目不能一成不變,應有階梯性和發展性??稍诘湍昙夒A段設計相對簡單的實踐任務,到高年級階段安排復雜的實踐任務,從而維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符合性,實現動態適應。
三、職業生涯理論指導下的社會實踐活動改進措施
(一)職業化:職業指導提前融入社會實踐之中
社會實踐作為學生認知社會的重要途徑,應與學生的職業選擇密切相關。社會實踐的成功與否、實效與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緊密聯系,可以說,社會實踐是學生走上職業道路前的鋪墊。因此,在社會實踐中應安排職業指導內容。在社會實踐活動實施之前,一般考慮在策劃階段,學生應提前完成自我認知,對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評估;同時對職業有初步意識,了解什么是職業,能對職業做出選擇,即完成社會實踐階段論中的探索期的任務。我們可以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來進行理論知識的普及,通過組建生涯團體輔導小組來組織學生進行認知探討,通過邀請校友、成功人士講座及企業的宣講會等形式來促使學生思考開展怎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輔助職業認知。
(二)階段化:一個年級一個主題方向
根據社會實踐階段論的觀點,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分為三期,分別是探索期、訓練期和擇定期。結合高職學生三年的在校學習經歷,我們可以將這三期嵌入到大學三年里。大一年級對應探索期,大二年級對應訓練期,大三年級對應擇定期。大一學生社會實踐的主要目標是完成自我認知和初步職業認知,可通過參加生涯量表測試、自我總結反思認識性格、興趣;通過參加和活動認識個人能力;通過聆聽講座、生涯人物采訪建立初步的職業認知。這些途徑,不僅是生涯教育的手段,也是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大二階段,在大一探索期所做前期準備的基礎上,同時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有的放矢地進行自我訓練和完善,這也是社會實踐活動大有作為的階段。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開展諸如職業調查、假期實習、勤工儉學、志愿者服務等深入職場的短期體驗式的實踐活動。大三階段,這是學生完成“職業人”轉變的最后一步,學生在這一年里要將短期的職場體驗轉換為個人的職業選擇,或重塑職業目標。這一階段的社會實踐目標是完成崗位實習,初步體驗職業生涯。可以開展的活動有擇業指導、崗位宣講、畢業實習等活動。
(三)匹配化:通過社會實踐培養職業所需各項能力,增強個人核心競爭力
學生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各種可能,我們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多種嘗試,而不是僅僅只局限在自己所擅長的單一領域。學生的心性不定,興趣轉換極快。因此,我們在安排社會實踐任務時應將霍蘭德六種職業類型都涉及,要求每位學生每種職業類型都有參與。有親身體驗才能分辨適合與否,既驗證職業興趣量表結果,又進一步了解職業興趣類型。在設計項目時,應充分考慮任務難度和人員組合,每項任務都應設計為高低年級學生同時參加。對于低年級學生,實踐重點在了解項目內容和實施流程;對于高年級學生,實踐重點在完善項目、指導新人、實踐創新,完成個人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安排,力求使每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伴隨著參與次數的增加,學生能從較低位的人職匹配逐步成長為高職位的人職匹配,再輔以職業技能遷移,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求職成功率,最終增強核心競爭力。
美國教育家溫斯頓·布倫姆伯格曾說過:“采取只知語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養語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辦法?!闭Z言與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不可分割且相互滲透的。人類用語言創造了文化,文化反過來又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廣義上說,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政治經濟制度、、風俗人情的總和。在教學中,我們常把文化分為兩個層面:即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通常交際文化要比知識文化更直接地影響跨文化交際和言語中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對文化所包含的這兩個層面的熟悉、掌握、運用程度,就是我們要探討的社會文化能力。
中國加入WTO以后,社會對涉外人才的培養數量和層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行各業對外向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也愈益迫切。高職英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接軌的一個重要環節,日益受到重視。但從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足。例如:(1)高職學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英語基礎相對薄弱,閱讀、聽說能力也比較差。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學生只能進行最簡單的日常生活會話。(2)高職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不是原來中專學?;蛑袑W里過來的,就是剛畢業的應屆生。教學方法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特點,事倍功半。(3)在英語教學中,人們普遍忽視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認為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語言知識的傳授,沒有把文化滲透和學生的語用能力相結合。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組織修訂的《高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1]新的基本要求體現了以下特點:(1)高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突出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2)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將語言基礎能力與實際涉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滿足21世紀經濟發展對高職人才的要求。(3)為適應改革開放對涉外業務交際能力的需求,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以及加強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已成為高職外語教學的當務之急。
高職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進行涉外交際,高職英語教學應加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應用能力不但泛指應用語言的一般能力,更是指把語言運用到實際涉外交際環境中的能力。后者也可稱為“社會文化能力”。應用能力是社會文化能力的基礎,社會文化能力則是應用能力的最終表現。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以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為最終目的。
實際上,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的各個階段、各個層次上都可以進行,它存在于語言教學的各個環節。
首先,作為高職英語教學引領者的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海姆斯(Hymes)曾說過,外語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在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不該說話,對誰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談什么?!睆倪@個意義上看,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語言能力與文化能力是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學習英語既是為了掌握一種新的交際工具,也是為了學習和了解其他文化;從教師教學角度來看,教授一門語言同時也是在傳授一種文化。教師不能只顧教授語言知識,也不能教語音的只管教語音、教語法的只管教語法。英語教學“只有考慮到文化因素,我們才能全面地理解語言行為”(Crane,1981),才能更有效地交際。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更新教育觀念,把教學指導思想從“語言為本”向“以語言運用為本”轉變,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為宗旨。
其次,教學模式也要作實質性的改革,具體描述如下:
以大綱為依據外語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予以取舍,而必須按大綱要求去做。要在仔細研究大綱,研究學習主體的入學水平、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個性差異等的基礎上準確施教。立足本校實際,加強集體備課,商定每一單元文化導入的內容、要求、重點、難點等。日常教學中適時融入介紹、告別、聚會、訪問等文化因素的講解,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領會“不僅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還要重視語言運用的恰當性”,使其文化能力與語言能力同步提高。
課程設置及教材選擇課程設置應服從和服務于教學目標。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既可以請外籍教師開設口語課、語言文化系列知識講座,也可根據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嘗試開設一些輔修課,如“文化與交際”、“涉外禮儀”、“外企文化”等。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領悟力和接受程度。另外,教材不合適也會影響教學效果,阻礙學生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應選擇富含英美人實際交際中的“真實語料”的教材,在方便教師教語言的同時又能結合文化內涵展開教學活動。當然,教材內容應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有持續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其中的樂趣,同時也要使學生覺得“易學”和“好用”。另外,高職外語教學中讀、寫、譯的學習重點應是涉外應用文,所以教學素材的選擇在著眼于典型性的同時,也應注重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典型性、實用性、趣味性強的語言材料對學生進行職業文化的培養。
課堂教學英語課教學要注重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訓練,運用多種方式增加課堂語言實踐活動,如role-play,groupdiscussion,pair-work,熱點話題辯論,實用文寫作等。要克服班級規模偏大、人數偏多的困難,實施教師為場外指導,學生為場上隊員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另外,針對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教師應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比如口語訓練中,讓學生學會句式表達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該語言適合的語境、包含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現交際中的語用錯誤。因為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的語用方面的錯誤,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后果,聽者或許會認為是粗魯和惡意傷害的自然流露,從而導致交際失敗。[2]又如閱讀課中應加強風俗、文化、宗教等的介紹,因為現今教材的閱讀材料多取自英美國家,只有放在一定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下,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會其中的含義,增強語言功底。此外,在詞匯教學中也應注重文化介紹,因為詞匯中同樣也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各種文化信息。有些詞語因人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歷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綜合起來的文化意識不同而在不同的語言中有著不同的內涵。如blue一詞,在英美人的眼里,除了顏色,還可代表心情憂郁;在中國,稱贊人家小孩的時候往往用“胖乎乎”這個詞,但英美人受社會文化影響認為“fat”是個貶義詞,因而不用“fat”而用“cute”。類似的例子很多,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文化差異在詞匯教學中進行有意識的跨文化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
考試項目的調整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該語言進行成功的涉外交際。如果對學生語言學習的測試僅停留在知識點的考查上,那么最終導致學生只會用紙筆交流,掌握的只是用規則硬套的啞巴英語。因此,我們應提供多種測試途徑(聽、說、讀、寫),設置不同的語言環境,考查學生實際語言運用的恰當性和應對變化的靈活性,使語言學習真正為語言交際服務。
英語教師培訓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高職英語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學方法的墨守成規和師資隊伍的年輕化是兩個最大的問題。許多英語教師自身就缺乏對語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廣泛了解。因此,一方面教師本人應及時“充電”,進修專業知識、提高學歷;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為英語教師創造更多的培訓機會,讓教師走出國門,感受英美國家的語言及文化環境。教師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才能在培養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時起到指導作用。
第二課堂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不僅限于課堂上進行,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渠道。例如,課余利用英語廣播電臺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語新聞、英語歌曲,或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又可讓學生對異國的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方面有直觀的感性認識。還可以請一些外籍人士與學生定期開展交流活動,或以講座形式向學生介紹國外的社會生活風貌等。通過這些方法獲得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容易讓學生領會、掌握,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
再次,要明確語言教學與文化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當然,高職英語教學中不能因重視文化教學而忽視語言教學。我們應權衡學生水平、人才培養目標及教材內容等方面因素,處理好兩者的關系:第一,文化教學是為了加強而不是削弱語言教學,是為補充語言教學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語言教學。第二,要明確語言教學的范疇。就一個國家文化而言,有主次之分。全盤講授,一難于做到,二會使學生無所適從,最終不利于學生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故應有所選擇地講授。第三,語言和文化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所以在文化教學中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能嚴格遵守文化規約,這也意味著教師要與時俱進。21世紀,社會發展必將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交流愈加頻繁。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實際的涉外交際能力是最終目的。我們應在打穩、夯實語言基礎的同時多渠道地培養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從而促進不同語言、文化間的和諧交流與溝通。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事先周密的安排和計劃。只有制定并建立了完整的實踐體系,才能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結合學科培養目標,研究者提出建立“兩應用、三功能、四能力”的實踐體系。具體框架如圖1所示?!皟蓱谩笔轻槍眯睦韺W的專業特點“應用性”而提出,體現應用心理學“應用性”特點的兩大學科方向,目前主要是心理健康方向和人力資源方向。結合社會崗位需求建立以下實踐體系:中小學實踐體系、高校實踐體系、特殊教育實踐體系、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和企業實踐體系。其中中小學、高校及特殊教育實踐體系是針對學生畢業之后在這些部門從事相應的科研及心理健康實踐工作所建設的。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屬于社會心理服務。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人類心態的不穩定、人與自然的不和諧還有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現時“天災人禍”頻頻發生,面對這些危機及突發事件,民眾的心理需要及時調適。企業實踐體系針對學生將來在企業人事部門從事相應的實踐工作所開設,同時這些基地可以為兩大方向的教學科研提供平臺?!叭δ堋笔轻槍嵺`體系的功能而言的。把實踐體系的功能分為教學型、科研型、就業型。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掛牌實踐體系主要是畢業實習基地[5],對應于我們提出的就業型功能,即主要為學生畢業參加工作走向社會所服務。為使原先的實踐體系多功能化,充分提高實踐體系的利用率,使實踐體系更好的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而服務。我們提出“三功能”的方案。其中教學、科研型主要服務于日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就業型主要是畢業實習,是四年基本知識的綜合應用。需要說明的是,三功能、兩應用的劃分不是非此即彼的,它體現了一個事物的多角度、兩面性,即實踐體系所針對的學科方向及功能。實踐體系的確立也不是隨意而為的,是同時結合多種因素而考慮的,總的原則是以學生為本,結合專業特點社會需求所制定?!八哪芰Α贬槍嵺`活動所培養的能力所提出的。包括基本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自我調適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局R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指從事某一領域的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如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能。從事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者,則需把專業課《人格心理學》《心理咨詢》和《發展心理學》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實際來解決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事企業人事方面的工作者,則需把《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測評》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企業來解決問題。自我調適能力指學生在教學、科研及就業實踐活動中,在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同時,也要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自身,使自己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適能力。如果本身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都沒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又如何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心理學問題呢?因此健全健康的人格本身就成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生產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四年學校生活中沒聽過的問題與難題,需要學生自己創造性地去解決。如科研實踐的訓練: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研方法無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把握問題本質所在,為更好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奠定基礎,同時科研實踐過程中訓練的獨特視角能夠促進自己突破書本知識、個人經驗的局限,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該實踐模式不但能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創新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實際應用理論知識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表現在心理學“應用型”的兩大方向上:心理健康及人力資源管理。該體系繼承了傳統的實踐模式中對兩大應用方向的重視,又把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位置。
2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
當學生按照實踐模式進入實踐基地開展工作時,詳細而具體的實踐大綱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綱之前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即實踐的目的及實踐的內容。
2.1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的最高體現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那么實踐體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那么實踐活動該如何進行就可達到這個目標呢?研究者認為這里的一個宗旨就是“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交給學生”。據了解,大部分當前應用心理學本科學生在畢業實習或者專業實踐體系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和配合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做一些日常簡要的勞務工作,并非頂崗實習[6]。誠然,對基地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的了解固然必要,但若實踐工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話,定然是達不到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認為在基地,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對于基地是一股新鮮的血液,實踐單位應該是把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難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這些難題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創造性地解決,那么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發展。
2.2實踐的內容實際上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是一致的,或者說是上個問題的后續問題。前已述及,實踐單位應把“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即實踐的內容實際上是針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或者難題展開的,那么概括來說,學生就是要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或者實踐工作。具體在實踐活動中如何體現呢?這需要基地和學校(學生)雙方的努力和合作。學校應把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作為課程資源來開發,并寫入實踐大綱。使學生在實踐單位的工作任務問題化,即發現工作中的問題、難題并創造性地解決。方能凸顯應用心理學學科的“應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驅W生成為實踐體系建設的主體;需要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對于學生實踐的目標進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教學展開的,那么其實踐的目的就是與課程有關,旨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科研展開的,那么實踐的目的就是與研究項目有關;如果是畢業實習,則為就業準備。這三種功能對應三種目的,研究者認為教學、科研功能主要是為“培養堅實的專業知識技能”服務,故它是基礎性的工作,創新思維的成分較少,其實踐大綱的制定與課程設置有關。而就業功能的實踐即畢業實習,其為“能夠在科研、政府、學校、企業、事業機構等廣闊領域里從事研究或實踐”而服務,因此畢業實習是更加實際的,是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單位和學生必須都了解目的,以便針對性地展開工作。建議在實踐活動進行之前尤其是畢業實習之前應設置一個見習期,通過見習期,學生與實踐單位雙方都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常規性的了解。如學生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事務、程序有個大致的了解;再進一步發現或了解實踐單位中可能或者已經存在的“問題和難題”,從而有利于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二、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主要的心理問題
(一)自我認知不足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理智仔細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這是在大學階段除了學習以外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大學生個性發展及健全的基準,是職業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為生活的相關閱歷、社會方面的經驗、成長的諸多背景太過簡單等原因的制約,大學生不能對自己及自己所處的環境客觀、充分地了解及認知,進而在自我的評價上存在著一定偏差,這對就業過程與適配職業的擇選及獲取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自卑及自負也是自我評價偏差大的常見體現。
(二)情緒困擾從大學的校園再到職場上,這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再加上現今的就業壓力很大,就使得學生經常處于應激的情況下,進而產生了焦躁、憤怒、抑郁等情緒反差,這些情緒的反應若是過度進展,就會將人的心理平衡破壞,也對人的認知功能有著很大的損害,進而讓人們不能對環境及事件進行準確的評價及反應,這樣還可能會導致身體或心理病癥、輕生等危險問題的出現。
(三)行為表現
1.回避?;乇芫褪侵懒耸裁词虑闀霈F,且在事情發生之前開始盡量地避免這樣的事情遇到的行動。比如,大學生經常說的“考研考研,緩刑三年”,其實,回避雖然能緩解心理的應激,不過在諸多時候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應對反應,從本質上解決不了問題。
2.從眾。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于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有些學生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對主客觀的狀況考慮不足及判斷不準確,盲目地從眾。比如幾年前的出國、考研。在盲目從眾的環境下所做的結果往往不適合自己,最終卻還要為此付出代價,致使畢業生的求職出現扎堆的現象,這在客觀上就加劇了競爭。
3.攀比。攀比,指不顧自己的具體情況和條件,盲目地與高標準相比。很多的學生在選擇職業的進程中會互相比較,不能客觀、全面、公正地進行自我評價及對他人的評價,覺得別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覺心理不平衡,根本不會去認真考慮這個單位適不適合自己,就盲目地進行攀比。這樣不僅讓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還會在攀比時失去了適合自己的機會。
4.依賴。依賴是指依靠別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給的行為。當今社會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面臨就業的競爭及壓力,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就將希望置于別人的身上,被動地依賴自己的親戚、朋友、師長、學校等各界的幫助。導致自己深陷被動的擇業處境,這樣的心理及習慣會成為以后發展極大的阻礙。
三、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心理問題形成因素
(一)個體因素導致就業過程中心理問題的形成
1.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大學生處于青年階段,也是個體由不成熟過渡到成年期的階段,從生理、心理、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呈現著過渡的特性,這也會經常導致青年處在諸多的矛盾中,會受到環境的誘因影響致使出現心理問題;在求職的階段,學生直接要面臨的是從學生轉化為職業人,在社會角色上有著重大的改變,若是個體本來的心理行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眾多的心理問題就會出現。
2.自我認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學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經驗跟水平也制約著他們對自我的充分、客觀的分析及了解;還有中國的大學生是被稱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學生總是對學校以外的生活沒有足夠的認知與了解。這樣就會出現自我認識的不完全、不準確的問題,會導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環境之間存在諸多的矛盾。
3.認知模式的問題。學生存在絕對化、過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會形成個體本身的另一個應激源,成為導致學生出現焦躁、抑郁的負面情緒,或心理障礙的誘因。
4.應對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學生因為缺乏心理發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對挫折時總是沒有合理有效的應對舉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也導致某些學生對外界的支持體系有著很強的預防心理,并且還不愿意跟身邊的人講或不愿意求助于學校的心理專業機構。應對措施及能力不足,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就業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復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導致就業過程中心理問題的形成
1.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導致就業壓力過大。近年來我國的就業形勢逐漸地嚴峻起來,導致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持續增長,這是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出現的主要應激源。畢業生的數量逐漸增加導致畢業生及社會間的矛盾加大,并且畢業生還跟我國的社會結構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國的經濟發展及人才需求都有著非常大的地區性差別,大學生的就業結構非常不平衡。
2.大學生個體社會化模式的不足。個體在社會的環境下呈現可以適應一定程度的社會文化,且參加社會活動并為社會所接受,這種進程叫個體社會化。若是個體的社會化沒有很好地完成,就會對社會不適應,進而出現心理問題及行為阻礙。校園及職場的距離已逐漸地成為了學生知識到工作能力轉化的最大阻礙。
3.外界環境的期許。外界環境會對學生的價值觀、認知等的發展形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很多時候,社會輿論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態度來看待學生的,覺得大學生就應該要有好工作;并且人們對不一樣的社會分工及職業還有很大的偏見存在。這些都會對大學生的擇選就業有著極大的影響,也會導致更大的就業壓力。
四、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大力發展生涯教育,幫助學生良好地定位從大學生的自主就業制度施行以來,各個高校都開設了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主要是針對迎接的畢業生,注重講就業政策及技巧等就業安置方面的眾多內容。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求職能力及技巧。應展開專業化、全程化、系統化的全方位職業生涯引導,喚醒學生的職業生涯意識,以達到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及定位、發展職業性的素質,這對就業進程中學生的眾多心理情況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
(二)強化就業心理輔導,提升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眾多的心理問題及就業問題都是彼此之間交織、相互的結果,這也就要求將心理引導及職業生涯的引導有效地結合起來,以進行部門工作的互通、互動。在心理輔導中要注重就業所導致的有關問題,更要將心理引導及進展體現不能缺少的組成模塊與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指導。這也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且提升學生的心理適應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質及適應程度也是學生以后必須要具備的素質。
(三)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進程,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程度良好的社會化環境是學生適應以后職場的基礎,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幫學生架起很好的溝通橋梁,讓學生能很好地跟職場的人進行交流,使學生更客觀地了解職場中的環境,并依據職業的環境要求,對學生進行有關素質的培養。因為職業對人的要求是多類型的,學生除了要有專業能力以外還要有綜合的素質。學校要關注軟能力的發展,以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四)發展社會支持體系,強化輔導人員的團隊建設良好的社會體系能夠極大地緩解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及不良情緒,對學生進行認知的引導。學校也應該發展專門的輔導機構,開展多種類的學生自主活動,對學生就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我們應強化心理輔導者的綜合知識素養及背景,給學生提供科學的服務,教師要利用自己專業性的知識進行綜合引導,及時地處理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文化政策促進發展行動計劃》中指出:“文化的創造性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對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跨入新世紀,回顧以往大量的事實,表明全球競爭繼資源、資本、技術、人才和信息之后,已經進入文化競爭時代,文化和文化戰略在21 世紀將主導全球競爭,并預示著全球的發展趨勢。而文化范疇內的體育文化在消除偏見、實現對話、克服狹隘因素、增進友誼等方面有著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體育文化具有維系人類健康,滿足人類需要、享受和發展,實現人類自我創造的現實意義。作為體育文化下的子文化,網球文化日益顯示出了巨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而從對網球文化的相關研究來看,僅有幾篇對網球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的經驗描述,但“網球文化”這一詞被大量使用在文獻中作為確定的理論依據,是不科學的.因此,對網球文化哲學理論的研究必然顯得更為迫切。
1對文化和體育文化的認識
長期以來在文化研究領域,對文化的定義是艱難的,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義的眾說紛紜及其內容的豐富多彩方面。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意見認為,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 E·B·泰勒,是第一個在文化定義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人。他在《原始文化》“關于文化的科學”一章中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1]”。此后,學者們不斷地提出新的觀點各學科、學派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賦予文化以不同的定義.關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為止竟然已經多達 200 多種的定義.文化定義本身成為一個有趣的、爭論不休的學術現象.筆者認為,“文化”最根本、最深刻的涵義是——人化.一切“文化”的含義都是從這個根本涵義發展、引申而來的.或更理論化地表述為——“人們(個人和群體)積淀在自身心理、意識及各類行為中的人化狀態和內在活動模式”,它是一種“客觀存在”。
《體育運動詞匯》中對“體育文化”的定義是:“體育文化是廣義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綜合各種利用身體練習和提高人的生物學和精神潛力的范疇、規律、制度和物質設施.”而有些人認為:只有和書本、腦力勞動結合在一起的事物才是文化,而體育是體力活動,不是文化.這種認識是狹隘的“文化觀念” 造成的.體育的英文詞匯正規使用的 physical culture 的意思就是“身體文化”.在國外,大多數西方人都是把體育當作一種文化來看待的.為什么說人類的體育現象是一種文化現象呢? 有學者認為最主要的論證有兩個方面:一是人類在體育現象中的活動具有后天獲得性特征;二是體育現象中具有文化結構中 3 個層次的完整結構.體育文化顯然是一個很寬泛的范疇,它不局限于人們對健身運動技能的認知和掌握,而是一種體育思想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和對人類體育文化發展可以發生作用的影響力,是一種在文化層面上對新的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解和把握[2]。
2網球文化的界定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認為“網球文化”是網球運動主體以網球實踐活動為載體,建立的一整套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以及主體的行為方式和全部的物質產品。網球文化是由網球運動主體創造的,不是與生俱來的。而網球運動的主體是指與網球運動相聯系的有意識、有目的、進行網球實踐活動的人或社會群體.網球文化必須與網球運動主體的實踐活動相聯系,脫離“人化”而談網球文化,會使網球文化成為空中樓閣,它必須從運動主體中汲取營養才能不斷繁盛.網球文化不僅要滿足人類對自身“身、心、智”的塑造,實現自我創造和自我超越,還要不斷滿足人類的社會需求,建立與之相應的規范體系與價值體系,才能實現網球文化能被全人類所認同、接受。
3網球文化的構成
從文化的構成來看,有人將文化表述為這樣3個層次:表層—人類的各種產品;中層—規范與價值觀;內層—基本判斷[4]。另外的觀點是將文化構成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個層次。基于此類觀點,本人認為網球文化是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4個方面的層次構成。
4網球文化的功能
運用邏輯推理法,認為網球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一部分,網球文化也不同程度地具有體育文化所應有的功能。當今關于體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表述為狹義的社會功能,也有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把體育文化的功能表述為體育文化的生物功能和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其中主要觀點有以曹湘君教授為代表的體育“六大功能”和以鮑冠文教授為代表的體育“三大功能”之說[5]。筆者從體育文化的功能角度著手,認為網球文化的教育、娛樂、健身這 3 個方面的功能,是文化的本質功能,而體育文化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等功能則視為體育文化的非本質功能。
網球文化的政治功能。國際性的網球比賽,不僅是場上運動員個人之間的角逐,而且可以說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
5結語
2.音樂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3.中國當代音樂學中的音樂社會學
4.音樂社會學在中國——中國音樂社會學研究20年述評
5.音樂社會學學科規訓及操作機制新論
6.論音樂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范型
7.音樂社會學應用價值研究——對音樂社會學學科理論、方法、功能的一些思考
8.論舒茨的音樂社會學思想——音樂內社會關系的研究
9.音樂社會學的學科理論問題
10.從音樂社會學的角度淺談中國音樂商品化的發展趨向
11.荀子《樂論》與音樂社會學
12.音樂的生產與傳播舉隅——以音樂社會學視域分析
13.緊跟時代步伐的音樂社會學著作——研讀曾遂今先生不同時期兩部相關著作有感
14.音樂社會學說略
15.從阿多諾的《音樂社會學導論》看其對室內樂的批判
16.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樂社會學分析
17.阿多諾音樂社會學的自律與他律的共生關系
18.民族音樂學與社會學學科交叉之我見
19.貝澤勒“交往音樂”“表演音樂”的音樂社會學概念
20.試論裕固族民間音樂的音樂社會學價值及其文化傳播
21.十年心血之結晶 開創性成果之總結——《音樂社會學》讀后
22.音樂的生產與傳播舉隅——以音樂社會學視域分析
23.音樂社會學視野下音樂劇接受體系建構之探究
24.音樂社會學在音樂學體系中的特點與價值
25.從音樂社會學對音樂史學的滲透性研究談學科的融合性發展
26.試論音樂社會學學科發展及學科結構的歷史演變
27.如何認識作為社會現象的音樂——伊沃·蘇皮契奇的《社會中的音樂:音樂社會學導論》芻議
28.他山之石——音樂社會學視閾下的聲樂教學
29.中國音樂社會學領域繼承與開拓的一大步——評《音樂社會學教程》
30.孔巴略的音樂社會學思想淺釋
31.開山之作 理性之光——讀韋伯《音樂社會學:音樂的理性基礎與社會學基礎》
32.卡登和他主編的《音樂社會學叢書》
33.從音樂社會學角度分析清商樂于漢末魏晉時期流行的原因
34.音樂社會學學科認識論要
35.音樂社會學研究對象初探
36.社會學對于音樂史學的幾個切入點——以18世紀維也納音樂生活并莫扎特為例
37.阿多諾音樂社會學觀批判
38.音樂社會學的理論與研究
39.音樂社會學視閾中的龍州民間歌謠
40.音樂社會學問答
41.中國音樂社會學研究未來走向試估
42.從音樂社會學角度看“花兒”的傳承與發展
43.簡論阿多爾諾音樂社會學的否定精神——從阿多爾諾對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評論談起
44.關于音樂社會學的幾點思考
45.思想的交鋒:荀子與墨子在音樂社會學方面的分歧
46.音樂社會學視閾中的二人臺的發展
47.音樂社會學視野下的儀式及其音樂——以西林白苗燒靈儀式為例
48.音樂社會學視域下當代高校校園歌曲發展探析
49.國外音樂社會學的歷史與現狀
50.音樂社會學——淺論音樂與社會的關系
51.試論群眾音樂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群眾音樂社會學研究之二
52.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樂社會學分析
53.延安“魯藝”音樂的社會學特征
54.試論群眾音樂社會學的對象
55.民間音樂傳播的社會學討論
56.對奧運會經典主題曲主題音樂的社會學分析
57.聯系實際談談對我國聽眾分類的思考——結合《音樂社會學》中的分類進行討論
58.《音樂教育學與音樂社會學》評
59.捷克和斯洛伐克的音樂社會學研究概要
60.從阿多諾《音樂社會學導論》看其對音樂本體意識形態化的批判
61.克奈夫的音樂社會學對象觀
62.音樂社會學視角下的社區文化建設
63.《聲無哀樂論》的典型命題及其音樂社會學意義
64.基于音樂社會學課程的“Presentation”教學法研究
65.對音樂社會學學科的認識
66.音樂社會學——音樂的理性基礎與社會學基礎
67.加強音樂社會學的研究
68.對校歌歌詞的幾點音樂社會學觀察
69.從音樂社會學的角度看歌劇《駱駝祥子》
70.音樂社會學與民族音樂學
71.卡爾布西茨基談音樂社會學
72.音樂社會學視野中的中央蘇區紅歌生產
73.當代中國古琴音樂傳播的社會學思考
74.音樂社會學研究
75.九十年代的音樂與社會學:一個評論界的變化的前景
76.音樂社會學在音樂學體系中的特點與價值
77.音樂社會學視野下電影《劉天華》的音樂敘事及傳播效應
78.音樂社會學教程
79.港臺流行歌曲沖擊后的回顧——音樂社會學實踐思考筆記五
80.探索音樂社會運動 開拓嶄新研究領域──《音樂社會學概論:當代社會音樂生產體系運行研究》讀后
81.交響樂演奏中“指揮”角色探析——以《音樂社會學導論》中“指揮”理論為例
82.國外音樂社會學研究的情況與動向
83.音樂社會學的淵源和流派
84.克羅地亞的《國際音樂美學與音樂社會學評論》
85.聲樂藝術情感論的社會學視野
86.作為群體行為的音樂——彼得·馬丁音樂社會學思想擷菁
87.新世紀的音樂社會學
88.關于音樂社會學的學科理論問題
89.武昌平湖門地區戲曲演出的音樂社會學審視
90.一本新穎獨特的音樂學著作 《音樂社會學概念——當代社會音樂生產體系運行研究》讀后
91.音樂社會學視野下的漢代樂府民歌產生與流行
92.時空的重構——當代蒙古族創作音樂的社會學分析
93.關于中國古代大眾音樂的音樂社會學思考
94.沈陽音樂學院音樂社會學專業簡介
95.關于音樂社會學的幾點思考——以殖民統治下的臺灣歌曲創作為例
96.論《呂氏春秋》的音樂社會學觀點
97.音樂社會學視野下的干部教育
98.音樂社會學的對象、結構和方法
99.文化社會學視角下的音樂與日常生活
100.淺談阿多諾《音樂社會學導論》之音樂藝術
101.音樂的經驗社會學要解決什么問題?
102.節慶群眾合唱活動的音樂社會學思考
103.傳統和現代的矛盾與融合——原生態音樂流行性的探討
104.《歲月如歌》 一部關于音樂社會學的經典影像
105.呼喚音樂社會學
106.音樂社會學——論社會音樂商品
107.音樂流行考析——音樂社會學實踐思考筆記
108.社會學調查方法在民族音樂學研究中的意義與實踐
109.評析阿多諾《音樂社會學導論》之音樂接受者類型化
110.新學科 新視野 新建設——《音樂社會學》評介
111.“體裁”概念在音樂社會學中的意義
112.中國流行音樂演唱風格研究的前期理論思考
113.當代中國音樂的借鑒與發展——對馬克思文藝社會學思想的思考
114.中國傳統音樂記譜法的社會學釋讀
115.山東民歌的音樂社會學視角研究——以《沂蒙山小調》為例
116.社會學視野下的古希臘與古羅馬音樂
117.中國民間音樂階層分析對音樂形態劃分的影響
118.當代流行愛情歌曲歌詞研究述評
119.解析迷幻文化:一個音樂社會學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