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態問題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7: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

篇(1)

1.1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休閑農業發展的基礎休閑農業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就是農村獨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民風和農耕文化等城市所不具備的要素。休閑農業的體驗活動也必須根據農業資源的季節性、地域性、生長性、活動性等特征來設計。例如云南省某地根據生態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當地農村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打造出多種休閑農業模式。四川省某地充分利用背靠大城市的地緣優勢,因勢利導,創造性地提出“五朵金花”的休閑農業模式,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推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和農民就地市民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典范。休閑農業多是在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優越、人文生態景觀豐富的地區發展起來的,沒有清新和美的田園風光、自然和諧的奇山秀水、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等,休閑農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1.2休閑農業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一是促進農村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休閑農業不僅涉及農業體驗活動,還涉及無污染、無公害、無化學物質的生態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生態農產品的種植不但可以減少土地浪費,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還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綠色農業的發展。同時,由于休閑農業發展的構成要素中資源型要素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實現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農村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地方政府和農民也會加大對旅游環境的打造和資源的整合,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合理開發,提高資源環境質量,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二是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休閑農業的消費對象主要以城市居民為主,休閑農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城鄉居民之間的交流,吸引城市信息向農村流動,使農民可以就地接受城市的現代文明觀念及先進的經濟、科技、文化信息等,從而提高農民的科學素質,轉變生存和生態保護觀念,推動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總體來看,休閑農業的經營發展,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休閑、體驗及旅游的需求,還能促進農村地區生態文化建設、打造生態景觀、維護生態平衡、促使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從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創造良好的農村生活空間。

2休閑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2.1缺乏相應發展規劃的指導目前,中國休閑農業的發展大多為當地村民或民營資本自發策劃、發展、經營,缺乏相應的科學規劃引導,對城市消費者的休閑娛樂需求認識不足,大多數停留在農家樂階段。特別是缺乏整體規劃和具有特色的項目設計,模仿現象較為突出。缺乏與區域內其他景點和各種旅游資源的整合和整體開發,難以形成集聚效應,阻礙了休閑產品的規模化開發和產業化實施。在已有的一些規劃中,短視現象嚴重,缺乏對地區經濟基礎、文化傳統、生態環境、科普教育等的綜合分析,缺乏對地區整體可持續發展的考慮,很少有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和具體措施。

2.2設施的過度開發影響生態景觀一些地方休閑農業項目的開發無序無規劃,急功近利現象嚴重。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材料往往是就地取材、亂采濫伐,導致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一些工程建設產生的碎磚、石塊、爐渣、石灰及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在附近的土坡、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此外,一些低劣的人造景觀也對自然生態景觀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一些地區為了打造人造景觀,挖湖堆山甚至模仿城市園林綠地的造景手法,對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物種等大肆破壞,導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生態景觀破壞嚴重。

2.3農村生態環境承載力受到挑戰城市居民的出行、旅游、休閑、度假主要集中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大量的城市游客在特定時段集中涌入農村地區的休閑區域,造成農村地區,特別是休閑農場的客流量驟增,超出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生態環境破壞現象嚴重。許多游客產生的食品袋、用品袋、一次性餐具、易拉罐、啤酒瓶、廢紙、瓜皮果核、食物殘渣、骨頭、寵物糞便等的隨意丟棄,對水體、土壤、植被等產生嚴重污染,直接影響農村的生態景觀環境。此外,由于目前中國針對農村地區的垃圾處理技術水平所限,休閑農場的垃圾分類排放、及時清掃外運和就地處理處置均面臨很大壓力。

2.4農村傳統生態文化受到沖擊消費者在休閑消費時,往往容易忽視休閑農場生態環境的脆弱性,特別是一些人群的低素質行為,以及過度消費的做法等,影響著當地居民的消費觀,對農村原有的傳統生態文化帶來沖擊。例如,在云南等地,隨著休閑農業的開發,大批消費者的涌入對當地傳統生態文化帶來的沖擊較大,導致許多年輕農民不安于農村生活,使原本保留較好的傳統民族生態文化面臨傳承壓力,農村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挑戰,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

2.5生態型農業經濟發展滯后在許多農業資源豐富的地區尤其是山區,土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較差,農民脫貧致富愿望強烈,面對蜂擁而至的城市消費者,出現了“蘿卜快了不洗泥”現象,更多人的生態環保意識讓位于發展經濟、快速脫貧致富的心理,加上生態農業的發展成本相對較高,導致生態型農業發展滯后,休閑農業所需的生態農產品難以得到農民的高度關注。同時由于休閑農業資源面、活動面、目的面、經營面涉及因素較多,發展的分散性突出,在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薄弱、人才與資金匱乏、生態經濟建設的支撐條件較差的一些農村地區,難以形成具有生態競爭力的休閑農業產業鏈。

3以休閑農業促進農村生態環保的對策

3.1注重休閑農業的生態規劃休閑農業的項目策劃必須同步考慮生態環境系統保護的規劃,以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之間的關系。一是要對休閑農業的資源基礎(如生態農業資源基礎、自然景觀、鄉村民俗文化等)進行充分分析和評估,從優化布局、因地制宜、保護生態三個方面,做好總體規劃和項目策劃。二是發揮生態規劃保護環境的事前預防功能,預評估休閑農業待開發區域的環境質量及生態承載力,從源頭上保護生態環境,推動休閑農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性開發。三是休閑農業規劃應與當地的旅游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規劃、村莊環境建設規劃等相銜接,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和主導產業的發展,保障休閑農業的生態化發展。

3.2推動休閑農業的生態制度建設在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下,加大對休閑農業的開發管理,建立休閑農業生態準入制度,防止破壞性的開發。一是要制定休閑農業準入標準,嚴格審核休閑農業經營場地的開發、經營活動是否對農村自然生態環境產生較大影響,在休閑農業開發前做好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二是要嚴格休閑農業建設的生態標準,休閑農業服務設施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建設,且環境污染的配套處理設施必須同步建設,且要達到一定的處理標準。三是要建立休閑農業的從業人員環境教育培訓制度,強調從業人員的環保素質,對休閑農業經營者進行必要的環保素質培訓及審查,提升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生產、生活行為的生態約束,為發展生態型經濟建立生態制度保障。四是要建立生態環境破壞處罰制度,對于休閑農業項目開發中的生態環境破壞行為,按破壞程度給予經濟處罰、限期整治、取消開發資格等處罰。

3.3堅持休閑農業的綠色經營與發展發展休閑農業應充分利用好當地的景觀與生態資源,在維護自然生境、提高農產品品質的同時,以挖掘和傳承自然生態為紐帶,通過恢復性建設來完善農村生態景觀建設。一是經營者作為農村生態環保的維護者,應樹立并不斷提升環保意識,樹立環保經營理念,做到不亂排放廢物。同時,還要引導和監督消費者保護生態環境。二是相關管理部門應充分考慮到休閑農場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生態承受能力,密切關注協調客流量,使客流量處于休閑農場的環境承載力允許范圍之內,為消費者提供生態、環保、綠色的放松空間與環境,實現休閑農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三是要培養消費者養成“生態保護、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意識,在休閑消費過程中,遵守農村生態文明旅游規范,杜絕亂扔垃圾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篇(2)

關鍵詞:生態 旅游 農業 問題 對策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的基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決定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并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可緩解資源、環境和人口壓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業收入,同時協調經濟與生態的關系,使其納入良性循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可以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資源,有助于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及特點

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內涵。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以開發田園旅游資源為重點的新型生態旅游業。它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是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高效農業,把農業生產、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由一產向三產延伸滲透、農游兩業交叉融合的新興產業,并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體,已成為當今旅游業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點。它既具有生態性、生產性、商品性、觀賞娛樂性、參與性和教育性等多種功能,又有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性。

生態旅游農業具有與傳統農業不同的特點:①以生態農業生產為基礎,注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為達到農業可待續發展與緩解旅游業壓力,為人們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悅的休閑娛樂場所,必須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重視農業生態環境的整治,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環境質量;②以旅游經營為重點,重視有效開發旅游資源,按照旅游業發展要求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活動的,切實保證在農業發展的同時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和體驗品嘗等服務;③具有高效益、低風險特點,經營生態旅游農業可獲得農業和旅游業兩種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當由于氣候條件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條件的不穩定性造成農業生產減產時,常可通過旅游提高農業附加值而相對減小農業風險,而旅游淡季時農業生產又可彌補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娛樂性和參與性。生態旅游農業活動包括農業觀光、鄉村度假、民俗鄉情體驗等娛樂性和參與性都很強的活動,讓游客通過參與多功能復合型旅游活動,獲得豐富的旅游體驗和精神享受;同時農業可為游客提供參觀、品嘗農產品和體驗農事等各種形式的旅游服務。

二、我國生態旅游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重復建設嚴重且開發深度不夠。近幾年來生態旅游農業景區(點)的數量不斷增多,很多景點的投資者就是當地的居民,他們缺乏市場觀念和科學的開發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經營開發模式倉促上馬、開山修道,為了降低成本,都會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審查評估,沒有深入的市場調研、科學的規劃和市場定位,造成后期經營、管理以及資金方面的困難。這樣就導致高質量的項目相對較少,不少生態旅游農業區功能設計簡單、重復,層次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種單調、花樣少、更新慢,而且多為未經加工或簡單加工的初級農產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態農業特色。

第二,開發時對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嚴重。目前一些景區的經營人員以及游客生態保護意識淡薄,不少景區也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物質設施和技術裝備。隨著游客的紛至沓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游客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以及飯店、“農家樂”等服務系統產生的污物沒有得以妥善處置,廢物到處堆放,污水隨地排流,不但影響了景觀,而且污染了環境;工具排放的廢氣、娛樂設施產生的噪聲等使景區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質量;物種的不合理配置,嚴重影響了旅游區物種的生長發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態平衡。

第三,基礎與配套設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態旅游農業景點(區)中,僅有少數景區公共汽車可以抵達其附近的城鎮、景區外圍或景區內部,多數景區離公共汽車站較遠,也沒有旅游專車,游客到達景區極不方便。此外,景區內部交通條件通常較差,路面過窄或路況不好,旅游旺季擁擠堵塞,雨天泥濘不堪。這些都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此外,景點(區)內郵電通訊配套設施落后,還缺少一定規模的旅游接待機構。景點缺乏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開發資金不足,融資問題嚴重;二是許多景點才剛剛起步,規模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得較少。此外,旅游行業管理不規范、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夠以及淡薄的市場意識,都嚴重制約了生態旅游農業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對策

篇(3)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的基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決定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并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可緩解資源、環境和人口壓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業收入,同時協調經濟與生態的關系,使其納入良性循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可以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資源,有助于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及特點

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內涵。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以開發田園旅游資源為重點的新型生態旅游業。它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是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高效農業,把農業生產、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由一產向三產延伸滲透、農游兩業交叉融合的新興產業,并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體,已成為當今旅游業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點。它既具有生態性、生產性、商品性、觀賞娛樂性、參與性和教育性等多種功能,又有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性。

生態旅游農業具有與傳統農業不同的特點:①以生態農業生產為基礎,注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為達到農業可待續發展與緩解旅游業壓力,為人們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悅的休閑娛樂場所,必須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重視農業生態環境的整治,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環境質量;②以旅游經營為重點,重視有效開發旅游資源,按照旅游業發展要求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活動的,切實保證在農業發展的同時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和體驗品嘗等服務;③具有高效益、低風險特點,經營生態旅游農業可獲得農業和旅游業兩種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當由于氣候條件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條件的不穩定性造成農業生產減產時,常可通過旅游提高農業附加值而相對減小農業風險,而旅游淡季時農業生產又可彌補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娛樂性和參與性。生態旅游農業活動包括農業觀光、鄉村度假、民俗鄉情體驗等娛樂性和參與性都很強的活動,讓游客通過參與多功能復合型旅游活動,獲得豐富的旅游體驗和精神享受;同時農業可為游客提供參觀、品嘗農產品和體驗農事等各種形式的旅游服務。

二、我國生態旅游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重復建設嚴重且開發深度不夠。近幾年來生態旅游農業景區(點)的數量不斷增多,很多景點的投資者就是當地的居民,他們缺乏市場觀念和科學的開發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經營開發模式倉促上馬、開山修道,為了降低成本,都會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審查評估,沒有深入的市場調研、科學的規劃和市場定位,造成后期經營、管理以及資金方面的困難。這樣就導致高質量的項目相對較少,不少生態旅游農業區功能設計簡單、重復,層次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種單調、花樣少、更新慢,而且多為未經加工或簡單加工的初級農產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態農業特色。

第二,開發時對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嚴重。目前一些景區的經營人員以及游客生態保護意識淡薄,不少景區也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物質設施和技術裝備。隨著游客的紛至沓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游客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以及飯店、“農家樂”等服務系統產生的污物沒有得以妥善處置,廢物到處堆放,污水隨地排流,不但影響了景觀,而且污染了環境;工具排放的廢氣、娛樂設施產生的噪聲等使景區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質量;物種的不合理配置,嚴重影響了旅游區物種的生長發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態平衡。

第三,基礎與配套設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態旅游農業景點(區)中,僅有少數景區公共汽車可以抵達其附近的城鎮、景區或景區內部,多數景區離公共汽車站較遠,也沒有旅游專車,游客到達景區極不方便。此外,景區內部交通條件通常較差,路面過窄或路況不好,旅游旺季擁擠堵塞,雨天泥濘不堪。這些都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此外,景點(區)內郵電通訊配套設施落后,還缺少一定規模的旅游接待機構。景點缺乏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開發資金不足,融資問題嚴重;二是許多景點才剛剛起步,規模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得較少。此外,旅游行業管理不規范、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夠以及淡薄的市場意識,都嚴重制約了生態旅游農業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對策

篇(4)

一、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基本現狀

近年來,壽光市旅游業的發展緊緊圍繞“突出農業生態特色,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總體思路,以做大做強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目標,打響了“魅力菜鄉,生態壽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高科技、生態型、鄉村化的旅游發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發展成為集品種技術研發推廣、農業觀光旅游、會議展覽舉辦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是壽光市乃至山東省蔬菜產業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問題的資料來源及說明

本次調研活動包括到壽光市鄉鎮(洛城街辦)走訪調查,對蔬菜高科技示范園負責人、相關管理部門、農戶進行了深度訪談。

(一)以下為數據分析結果

基本情況調查:

絕大多數農戶對新農村建認比較了解,對新農村建設充滿信心,但是對生態農業旅游產業不是很了解,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分析,能加大農戶對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的了解。

(二)新農村建設與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產業發展前和發展后,農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變化,大多數農民認為:

新農村建設后與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發展之后,農村的生產發展總體情況是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生產力發展方向是農村生產規模擴大,更加生態化,技術化。但是旅游業發展相對滯后,希望有關部門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大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產業。

三、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農業旅游是現代旅游產品中一項頗具開發潛力的產品。目前,在傳統觀光旅游降溫的情況下,人們紛紛選擇生態農業旅游作為產品開發的新熱點。與此同時,由于一些地區對于生態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規劃,使得開發帶來的負效應甚至超過了其帶來的積極影響。

存在的問題:

1.產品類型單一,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不強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需求急劇增長,這為生態農業游客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生態農業旅游優良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風格、低廉的價格對游客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但是,經營者競爭意識淡薄,忽視對生態農業旅游產品內涵的挖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多數產品以觀光層次為主,游客選擇范圍小;在內容與形式上重復開發和模仿建設傾向明顯,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

2.行業管理力度不夠目前,生態農業旅游通常各自為陣,經營者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協調發展觀念,而旅游行業管理機構還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旅游管理體制。

3.農民素質的影響。提高農產品質量,只能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而農民是科技文化知識擁有量最少的群體。調查顯示,在轉移勞動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質較高者居多,而留下來的農業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勞動力將會出現文化素質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現象,這勢必會成為影響壽光生態農業加速發展的重要障礙。

4.龍頭企業小規模的多,大規模少。目前來看,全市批發市場、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團、金正食品公司等幾家龍頭企業規模較大外,總體上規模偏小,水平偏低,帶動優勢不明顯,與建設新農村新形勢的需要還有差距。還有一些企業缺乏自主創新,依賴性強,存在盲目跟風的問題,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經營風險比較大。

四、提出對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態農業旅游景點,增加產品類型多樣化,發揮特色優勢,增加知識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選擇范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農業旅游,要根據當地的旅游實際,規劃農業旅游,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綜合規劃,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規劃。

篇(5)

環境工程專業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為一門邊緣交叉性學科,其發展目標是解決不斷涌現的各種實際環境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成為一門集自然、社會和技術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工程學科不僅研究水、氣、固廢、噪聲等主要環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還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以及對區域環境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以獲得最優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設置有環境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礎和重點學科存在明顯差別,其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理工科類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養方案注重于對學生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資源環境學院準備新設環境工程專業,在環境工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類大學,一定要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并發揮現有優勢,找準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搜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鑒于畢業設計階段對于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于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為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扎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扎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并適應市場需要,為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系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于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于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為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為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于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著眼于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煉,將有助于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為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于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于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系,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為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于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扎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為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于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后繼續攻讀本專業的研究生。對于準備攻讀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別是已取得報送推免資格的學生而言,在本科畢業階段通過完成畢業論文來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鍛煉是很有必要的。對于無需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們盡早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在課題的選擇上,應盡量從老師的在研項目中選取適當的一部分讓學生來參與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簡單的讓本科生給在讀碩士生打下手。根據筆者的經驗,只要老師進行有效的輔導,并選取學生力所能及的課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本科生同樣可以參與到實際科研項目中,并做出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遜于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對于要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畢業生,也要盡早安排他們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老師要幫助學生按安排好時間,一方面要讓他們認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到學生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實際情況,盡量做到兩頭兼顧。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有必要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畢業內容的多樣性,加強其實踐性,并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治理的人才而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蔣展鵬.環境工程學[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劉恒明等.環境工程專業實踐環節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齊向前等.不斷提高教學管理,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 (8):33-34.

[4]劉綺等.環境工程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改革研究[J].高教與經濟,2008,21 (2):18-22.

[5]徐微等.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科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探討[J].河北農業科學,2011,15 (2):141-142.

篇(6)

熱帶綜合類期刊

國際上熱帶綜合類期刊主要有來自荷蘭、美國的ActaTropica(《熱帶學報》)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熱帶保護科學》)2種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蘭主辦,Elsevier出版,1944年創刊,是世界上創刊最早的熱帶研究期刊。月刊,SCI收錄,2016年影響因子為2.218,是一本有關傳染病研究的國際雜志,內容涵蓋公共衛生科學與生物醫學等研究,特別強調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人類和動物健康有關的主題;主要刊登熱帶亞熱帶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態、數學建模、社會科學、氣候變化等方面的論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國MongabayCorporation主辦和出版,2008年創刊,季刊,為SCIE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為1.238,為開放存取電子雜志;主要出版有關歐洲、北美地區熱帶森林和其他熱帶生態系統保護領域的原始性論文和最新評論,接收研究論文、評論文章、通信、觀點文章和短訊。

熱帶地理類期刊

熱帶地理類期刊主要有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的《熱帶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熱帶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馬來西亞熱帶地理雜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熱帶地理雜志》)4種期刊。《熱帶地理》⑥由廣州地理研究所主辦和出版,1980年創刊,中文雙月刊。主要報道國際上熱帶亞熱帶地區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報道內容涵蓋地理學及其各分支學科、相鄰或交叉學科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論文、前沿動態、研究進展、社會熱點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辦,Wiley出版,1953年創刊,季刊,為SSCI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為1.277;影響分區為地理類Q3;主要刊登熱帶地區自然、人文環境方面的理論研究、實證研究、評論,以及與地理相交叉學科的發展問題。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馬來亞大學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辦和出版,1980年創刊,半年刊,為EI收錄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熱帶亞熱帶地區地理與環境等方面的論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勞倫森大學(LaurentianUniversity)主辦和出版,2013年創刊,半年刊,英-法雙語出版;暫無影響因子;專注于熱帶環境,重視開放討論;其報道內容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圖、遙感、環境、文化地理、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地緣政治等。

熱帶生態類期刊

熱帶生態類期刊主要包括來自英國、德國、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熱帶生態學雜志》)、Ecotropica(《生態熱帶》)、TropicalEcology(《熱帶生態》)。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創刊,為SCI收錄期刊,雙月刊;2016年影響因子為0.904,影響分區為生態學Q4;主要報道熱帶生態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或評論,重視通過實證研究來調查陸地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對種群進化和生理生態方面的思考,對熱帶地區生態科學在定量和統計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標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國熱帶生態學會(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辦和出版,1995年創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國際熱帶生態學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學植物系主辦和出版,1961年創刊,季刊,主要刊登熱帶、亞熱帶生態學各專業論文,包括植物生態、生態系統、土壤生態、生態壓力、生態保護、生態恢復、生態演化、國際上生態變化、可持續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功能、人文生態等方面的內容。

熱帶生物類期刊

熱帶生物類期刊主要包括來自美國、哥斯達黎加、中國、澳大利亞等國的5種期刊:Biotropica(《生物熱帶》)、TropicalPlantBiology(《熱帶植物生物學》)、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熱帶生物學雜志》葡萄牙文版)、《熱帶生物學報》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熱帶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國熱帶生物與保護學會(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辦⑭,Wiley出版,1997年創刊,雙月刊,SCI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為1.730,影響分區為生態科學Q3;主要報道關于熱帶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以及熱帶生物的進化、行為和種群生物學方面的原創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國于2008年創辦,Springer出版,為SCI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1.400,影響分區為植物學Q4,季刊,該刊報道內容涵蓋快速發展的熱帶植物生物學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學、進化、發育、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學、基因組生態學和分子育種,多發表原創性研究和評論文章,偶以專題的形式聚焦單一熱帶物種或某種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達黎加大學(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辦,SciELO出版,1969年創刊,季刊,葡萄牙文刊,為SCI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0.495,影響分區為生物學Q4,主要報道內容:熱帶生物學和保護熱帶生物領域的文章。選擇標準是具有新的信息,論文具有相應實驗設計、長時段實地工作和完整體系的分類學系統研究。《熱帶生物學報》⑰由海南大學主辦和出版,2009年創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報道熱帶生物學領域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專題評述、學術問題討論、研究簡報(或快報)、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亞熱帶草原協會(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辦,熱帶農業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創刊,英-西雙語刊,在線期刊,3期/年,主要報道內容:熱帶農業、林業、牧業的研究成果,包括奶業和牲畜研究。

熱帶農業類期刊

熱帶農業類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墨西哥、牙買加等國的8種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熱帶農業雜志》)、TropicalAgriculture(《熱帶農業》)、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熱帶農業科學雜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熱帶與亞熱帶農業生態系統》)、《熱帶農業工程》《熱帶農業科技》《熱帶農業科學》《熱帶作物學報》。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學與工業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辦和出版,1961年創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為Scopus收錄期刊,主要報道范圍:關于作物科學、農業生態系統管理和保護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別是將生物、工程、生態和社會知識應用于熱帶地區農作物、種植園和園藝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買加西印度大學(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辦,1921年創刊,英文刊,季刊,為Scopus收錄期刊,主要報道范圍:綜合性熱帶農業科學及其相關領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辦,Putra大學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創刊,季刊,OA期刊,為Scopus收錄期刊,主要報道內容:熱帶農業研究、農業生物技術、生物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昆蟲學、漁業、林業、食品科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病理學和管理學、生理學、植物和動物科學、植物生產、獸醫學。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學獸醫和動物科學學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辦和出版,2001年創刊,在線期刊,季刊,為Scopus收錄期刊,該刊致力于對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農業生態系統的認識和發展,鼓勵與該領域相關或交叉學科的成果來稿。《熱帶農業工程》23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辦,1976年創刊,中文刊,雙月刊,主要報道內容為農業機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環境與能源工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農畜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資源)、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農產品轉化增值工程、經濟與管理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領域的內容。《熱帶農業科技》24由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與云南省熱帶作物學會主辦,1977年創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膠、咖啡、熱帶水果、南藥、熱帶花卉等為主的熱帶亞熱帶經濟植物、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論文和快訊,內容涉及熱帶農業資源與開發、遺傳育種、生理生化、土壤農化、植物保護、農業生態、熱作氣象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試驗簡報、綜述述評等。《熱帶農業科學》25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辦和出版,1980年創刊,中文刊,月刊,報道范圍是:國內外熱帶農業科學研究與生產技術動態;有關熱帶可持續農業理論和實踐研究論文,動植物品種選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產品儲運保鮮加工等科學試驗報告;農業經濟管理,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研究,新技術開發、應用和推廣等。《熱帶作物學報》26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主辦和出版,1980年創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國內外熱帶作物特別是巴西橡膠樹、胡椒、咖啡、劍麻、香草蘭、椰子、木薯、甘蔗、熱帶果樹、南藥等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術和新方法,以創新性學術論文為主,兼顧有一定理論水平和應用價值的研究報告、試驗總結、專題評述和學術問題討論等稿件。

熱帶林業類期刊

熱帶林業類期刊主要包括來自馬來西亞和中國的2種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熱帶林業科學雜志》)27由馬來西亞林業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辦和出版,1988年創刊,英文刊,季刊,為SCI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0.466,影響分區為林業科學Q4,主要報道關于熱帶森林生物學、生態學、化學、管理學、造林學、保護、利用和產品開發和發展方面的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熱帶林業》28由海南省林學會主辦,1973年創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業方面的研究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綜述與述評、科技信息等。

熱帶氣象類期刊

熱帶氣象類期刊主要有《熱帶氣象學報》29的中、英文版,由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主辦,中國氣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創刊于1984年,現為雙月刊;主要刊登海―氣相互作用、中低緯相互作用、低頻振蕩及遙相關、低緯大氣環流異常及其機制、熱帶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季風動力學、熱帶氣旋動力學與運動學、熱帶應用氣象、熱帶大氣探測、熱帶大氣物理、熱帶大氣環境與化學、熱帶氣候變化及其與國際上變化的聯系、熱帶大氣科學試驗、以及相關方面等的學術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創刊,季刊,為SCIE收錄期刊,2016年影響因子0.600,影響分區為氣象與大氣科學Q4,集中刊登熱帶大氣動力學、天氣學、氣候學、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及數值天氣預報等方面的學術成果,報道新的預報方法和成功的經驗,綜述本領域科研進展及動態。

熱帶海洋類期刊

熱帶海洋類期刊有《熱帶海洋學報》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1982年創刊,中文刊,現為雙月刊,這是國際上唯一的一份專門研究熱帶海洋的期刊。該刊主要刊載南海及鄰近熱帶海洋學研究中有關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海洋沉積、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與防治、海洋儀器與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最新學科前沿動態的綜述性文章。

2國際上熱帶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國際上熱帶研究期刊的區域分布

國際上熱帶研究期刊主辦國分布在五大洲的12個國家。其中,亞洲國家的熱帶研究期刊種類最多。包括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等4個國家;其次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買加、哥斯達黎加等3國;北美洲有美國、加拿大兩國;歐洲有德國和荷蘭兩國;大洋洲僅有澳大利亞。在熱帶研究期刊的主辦國中,中國主辦的熱帶研究期刊數量最多、學科最全。包括《熱帶地理》《熱帶氣象學報》(中、英文版)、《熱帶海洋學報》《熱帶作物學報》《熱帶農業工程》《熱帶農業科學》《熱帶農業科技》《熱帶林業》等,涉及熱帶地理、氣象、農業、海洋等多學科領域。

國際上熱帶研究期刊的語言文字分布

國際熱帶研究期刊從語種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種語言期刊。國際上熱帶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數量最多,共15種,占總刊數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熱帶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熱帶研究的中文期刊數量僅次于英文刊,為9種。占熱帶研究期刊數量的1/3,即《熱帶地理》《熱帶生物學報》《熱帶林業》《熱帶農業工程》《熱帶農業科技》《熱帶農業科學》《熱帶作物學報》《熱帶氣象學報》《熱帶海洋學報》。葡萄牙文刊1種,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雙語刊1種,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雙語刊1種,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篇(7)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農村金融深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何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設是關鍵,尤其是要建立適合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產權制度。我國進行了一系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農村金融發展狀況來看,改革并未收到預期效果,其突出表現為:農村資金大量外流,農村金融市場競爭缺失,農業保險發展嚴重滯后。原本給農村“輸血”的金融機構卻演變成從農村“抽血”的主力軍,同時,農村中非常活躍的非正規金融卻不斷受到打壓。如何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提高農村金融資產質量,化解農村金融風險,深化農村金融,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金融論文,尤其是金融生態成為近幾年來的研究熱點。

一、農村金融生態的基本理論

在新制度經濟學的諸多基礎理論分支中,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和C.諾思的制度變遷理論,以及在傳統新制度經濟學基礎上擴展而來的法經濟學,是對農村金融生態運行最具解釋力的理論。

(一) 農村金融生態中的交易費用理論。

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然而現實的農村金融生態中,農村金融生態主體———農村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農戶、農村企業和縣鄉政府等)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為有限理性的存在導致兩者之間信息不對稱、不完全。信息不對稱的直接后果是金融交易費用大幅增加。當農村金融生態主體發現進行金融交易的費用太高或超過收益時,就會選擇停止交易。在放貸之前,農村金融機構必須要調查農戶的信用狀況和經濟狀況、借款用途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貸款進行時,要發生談判、簽約費用;貸款發生后,放貸者要跟蹤借款項目的實施情況和監督借款投向等。而且農戶以小額信貸居多,單位產品金融機構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與物力。龐大的信息費用構成了金融交易中的巨大成本。當這種費用成本過高時,交易將無法進行。

制度的有效運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費用,制度的作用旨在節約交易費用,人們對制度進行選擇與改革的動因也是為了節約交易費用。在農村金融生態中,作為金融生態主體的金融機構與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之間的交易行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結構安排下進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結構安排會產生不同的金融主體行為,農村金融信用環境的相對落后使得與農業金融支持相關的制度安排無法實施,即推廣農業金融支持的制度成本極高,導致農村金融生態主體資金供給缺乏,而由于農村金融發展的路徑依賴,一旦農村金融生態主體的資金供給缺失,農村金融發展就會無所適從,反過來也影響農村金融生態主體的發展,整個農村金融生態惡化也就在所難免,信用缺失的背后是信用制度的缺失,由此引致農村資金來源與資金需求之間的制度缺失,也是農村金融制度的供給和制度需求出現失衡,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對制度的需求源于經濟主體在現有的制度安排下無法獲得潛在的利益,制度供給則是經濟體系出現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上,并不存在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的制度均衡,突出表現為農村金融生態主體的制度供給不足和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制度需求過剩金融論文,這種制度供需的失衡是制度變遷的強大動力,制度需求與制度供給的相互作用決定了制度變遷的路徑論文格式范文。

(二)農村金融生態中的制度變遷理論。

制度變遷理論是科斯傳統新制度經濟學體系的核心部分,林毅夫首先提出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的概念,他認為誘致性制度變遷指的是現行制度安排的變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創造,它由個人或一群人,在響應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組織和實行,與此相反,強制性制度變遷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實行,從我國農村金融制度變遷歷史來看,強制性制度變遷一直居主導地位。上世紀50年代,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推動下開始興起;60年代,國家指定當時的人民公社接管信用社;80年代,信用社劃歸中國農業銀行管理;90年代,又實行行社脫鉤,實行在國家管理下的自主發展的合作金融發展模式。然而,合作金融的框架雖已確立,但遠未達到農民廣泛參與的合作金融宗旨。從表象來看,政府對農村金融市場的管制是規范農村金融市場,維護農民切身利益和降低金融交易風險的一些必需的制度安排,事實上這種強制性制度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廣大農戶的投資沖動,大大減少了農村金融市場的金融交易數量,導致了農業金融支持的弱化,政府是金融生態環境中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行為是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中的一股獨特而重要的力量,對金融生態主體的影響往往是根本性的。

制度因素作為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變遷受諸多因素影響,也直接決定了農村金融生態運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后,農村金融領域一改計劃經濟時代農村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單一的局面,農村金融生態主體逐漸多樣化,如四大國有銀行尤其是農業銀行開始在農村開展商業化經營金融論文,國家建立了農業政策性銀行等,在農村并未逐步建立起一個基本上能夠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服務的農村金融體系。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落后的小農經濟,典型的茍元結構購統竅綬指釷溝門褰鶉謚貧戎禿笥諗寰濟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中的農戶,農村企業和農村政府從非正規金融生態主體中尋求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為無奈的選擇,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勃興也就水到渠成。因此,農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成為農村經濟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趨勢,農村非正規金融或者民間金融的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正規金融制度供給的不足,但帶來的新問題是民間金融缺乏制度的規范而可能隱藏金融風險。

二、關于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的思路

建立高效的農村金融體系是農村金融制度變遷的落腳點。要跳出農村金融供給制度陷阱,必須加強農村金融制度創新。

(一)完善農村產權制度,促進農村金融發展。沒有抵押物,成為中國農民貸款難的最主要原因,長久以來,中國農民最大的資本———耕地,以及宅基地及其上的房屋--因為沒有與城市一樣的產權,均為抵押禁區。因此,促進農村金融發展,應從完善農村產權制度著手:一是賦予農民完整的財產權。建議將農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改革為土地使用權,由國土部門發給土地使用證,使之具有土地的收益權、買賣權、抵押權和繼承權。而農村房產也應該與城市房產一樣擁有完全產權,可以自由流轉,尤其是對城市居民的流轉。二是培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一方面要完善農村土地市場的交易機構。健全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運作的立法、執法和仲裁,保護農村土地市場的正常運作。在進一步明晰產權的前提下,允許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合法的自由交易。三是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相關法律制度。盡快出臺農村土地產權方面的相關法律制度。在立法上明確規定農村土地使用權可以抵押、出讓、繼承出租、人股等流轉形式。四是建立農村房屋產權制度。修改現行農村房屋產權制度,使之可以進入市場,完善房產權屬登記、發證、流轉制度。要建立城鄉統一住宅市場,使農民住房資產資本化,可用于抵押或交易變現,改善農村融資難的現狀。目前對國有和私有的物權、產權邊界已經比較清晰,唯獨對于集體物權、產權界定、計價、流動和配置方式尚不能確定,導致巨額的物權不能定價、流通,置身于經濟貨幣化的進程之外金融論文,成為顧拉溝淖什,帶來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各類可流轉資產權益的確權、頒證制度,使農民與農村的資產可以有較好的表證。完善市場化流轉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轉平臺和機構,建立有農村特點的物權、產權價格形成機制。要逐步建立農村生產要素計價、流動、配置體系。長期以來,我國產權制度按照國有、私有和集體三種方式界定。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各類可流轉資產權益的確權、頒證制度,完善市場化流轉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轉平臺和機構,建立有農村特點的物權、產權價格形成機制。

(二)引導農村非正規金融的適度發展,構建符合國情的農村金融體系。首先要正視和承認非正規金融在農村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改變對其持有的漠視和敵視的態度,并認真研究其特有的發展規律。民間金融不完全等同于非法金融,要尊重民間金融,客觀認識民間金融,注意學習和研究民間金融,依法對民間金融進行合理的引導和管理,可能更有利于正規金融和民間金融的合理競爭和良性互動。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曾通過使民間金融購戲ɑ溝姆絞嚼垂娣睹竇浣鶉冢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們要積極鼓勵正常的農村民間金融活動,給民間金融以合法的空間,以使規范意義的信用合作擁有溫床和土壤。

三、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結構的建議

完善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的基礎性工作是搞好農村地區的產權建設,農民財產權的建設與發展是農村金融發展的基礎,無產權則無金融,只有做好這個基礎工作才能使我國農村金融生態可持續發展論文格式范文。但是我們不能等到農村的產權有了徹底的改革之后才發展農村金融,而是在現有的體制條件下不斷改善農村金融的生態結構。

篇(8)

農業生態學是生態學與農業科學相互交叉滲透的典范,是研究農業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制和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在培養、提高學生的系統分析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提出了“西部開發,生態要先行”的號召。為此,農業生態學更應該密切聯系西部實際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實際,在挑戰中深化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業生態學課程體系可謂勢在必行。

在我國1987年起陸續設立農業生態學課程的形式下,石河子大學從1985年開設此課程,初定為選修課,經幾年的努力與完善,1994年正式規定為農學專業必修的學位課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校的農業生態學學科體系已逐步發展起來,在農學、植保、資環、林學、畜牧等專業均開設了農業生態學課程,并在教學中受到學生廣泛歡迎及教學部門的好評。2007年作為我校精品課程重點建設,作為一門年青的學科,農業生態學的地位、意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體系等方面還有許多改進與完善。

1.課程改革與建設內容。近幾年,農業生態學作為石河子大學精品課程的教學項目,我們圍繞課程建設任務書,對農業生態學課程進行了全面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主要涉及:教學觀念更新問題;農業生態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更新和優化問題;教學方法、手段改革問題;教材建設問題;實踐性教學內容、方法、途徑改革問題;成績考核方法、方式問題;教學實習基地陳設及教學實驗室設備改造問題;教研組內教學任務配置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探討、研究和實踐。

2.課程改革與建設成效。

2.1 革新教學觀念,重新定位農業生態學的課程性質。突破原來我校將農業生態學作為專業課,只限于農學開設的局限,目前將農業生態學重新定位在:突出專業基礎課的地位,同時作為農業、生物等自然科學大領域范疇的重要課程,面向多個專業開設,在提高大學生生態環境意識上發揮積極作用。近幾年,新開該課程的植保學、園藝學、生物學、動物科學等專業的學生普遍反映比較感興趣,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認識。

2.2 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再原有農學專業基礎L,依據不同專業關于生態學課程的性質、教學重點、任務的不同,對原有農業生態學課程進行調整,將生態學授課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即基礎內容(包括生態學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及生態意識的掌握)和應用內容(結合典型區域進行原理的應用與實踐)。尤其在生態學應用上,從不同專業出發,以專題、討論等形式講授。加強了新設置的課程體系和內容的完善,體現了針對性強、新穎、實用特點。

2.3 實驗課的內容和形式的更新。以往生態學實驗開展一直依托農學系作物栽培與耕作實驗室,沒有獨立的實驗室,更沒有儀器設備的專向投入,實驗開展主要以演示性實驗為主,沒有發揮本學科的特色,嚴重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目前除對原有內容進行更新外,增加了生態學研究新方法和技術的應用以及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由原有的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為主轉向技能與運用理論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并重。

2.4 教材建設和教學素材的收集。針對生態學涉及面廣,靈活性強等特點,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形成了主教材,試驗教材、輔助教材,更替教材等一系列教材建設,同時積極組織主編或參與編寫了相關教材,跟上學科發展的步伐。另外針對抽象的章節,收集了圖片等素材百余張。

2.5 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結合多項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積極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研制了效果較好的、多套CAI課件,并建設了教學網站,實現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立體性、易更新性和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2.6 探討適合生態學學科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包括直觀式、參與式、案例分析、教研結合、雙語教學等,將教學研究和改革的成果逐步用于教學實踐。充分利用直觀性強的材料(圖片、影像、動畫),積極組織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目前的生態學熱點問題以課程論文、討論課、學生自講課等形式引入教學,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加以靈活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

2.7 優化和改革課程考核體系。對于有實驗實習的必修課,普遍采用全程化課程考核,包括平時成績、課程論文、實驗成績、實習成績、結業考試成績。避免了以一次期終考試定優劣的局限性,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積累。選修性的課程,沒有實驗實習,主要是采用課程論文、平時、期末的成績來進行課程考核。

3.課程建設的創新點。近幾年,針對不同專業,經過教學內容確定以后,如何通過最合適的形式使學生能掌握這些內容,是課程教學是否成功的又一個關鍵環節,為此本課程精心組織教學,盡力達到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進行了以下探索,與以往課程建設相比,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3.1 充分發揮教學與課研相結合,系統授課與專題講解相結合。結合教師豐富的科研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每講授完一部分基礎內容,就進行一個專題的講解或分析。這樣使學生不但了解了農業生態學基本原理,也學會了如何將理論運用生產實際之中去的方法,同時也了解了目前農業生產中尚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途徑。使學生不但掌握本課程理論知識,同時獲得了較強實際工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2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的統一。由于大部分學生來自于農業領域,對農業生產都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對于農業生態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有著一定的想法,通過課堂討論和研究性學習過程,可激發他們的學習和創造熱情,強化了教學中的學生主體性意識,變學生的被動性學習為主動性學習。實踐表明:通過課堂討論、學生當老師、研究性學習及課程論文撰寫等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3.3 廣泛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效果與效率的統一。除傳統的直觀教學方式外,還廣泛采用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手段,為此還收集了有關錄像材料,制作了多媒體教學課件。不但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提高了授課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現有教學素材和設備的不足。鑒于學生對英語的需求,即將開設雙語教學。

篇(9)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中的生物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外來入侵生物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農林業生產、對外貿易及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些外來入侵生物潛在的危險嚴重威脅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2]另外,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也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3]因此,根據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生物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十分迫切。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的需要,福建農林大學于2004年申報了生物安全專業,并獲得教育部的批準,率先在全國設立生物安全本科專業。從2005年開始,植物保護學院設立生物安全系加強生物安全新專業建設,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屆4年制生物安全專業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屆畢業生已順利畢業并獲得理學學士學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來,按照人才分類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培養階段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依托國家重點學科(植物病理學)和福建省重點學科(昆蟲學),以“農業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應用生態研究所”和“益蟲研究所”為依托平臺,以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驗基地建設為重點,進行了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并取得一定成效。現將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情況總結如下:

一、實踐教學目標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專業辦學的實際,結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福建省閩臺地域優勢,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既要獨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規律[4]。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和探索,確定生物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高尚的健全人格、寬厚的業務基礎、扎實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敏捷的創新思維、厚重的社會責任、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潛在的領導能力,畢業后能在學術上繼續深造或進入社會并開展終身學習的復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素質”的人才培養目要求,結合“研究型”學院建設的實際,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在生物安全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實行分流培養,并根據培養類型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研究型”人才培養:強化專業基礎培訓和科研素質培養,通過提供良好科研平臺,爭取使這部分學生能夠推免考試直接攻讀碩士研究生,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續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檢測技能、外來入侵生物的檢疫處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評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長,爭取獲得國家或行業相關技能認證,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專業工作打好基礎。“復合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經驗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優勢,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條件,在人文素質、學科文化和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調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工作打好基礎。

二、實踐教學體系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通過整合和優化專業課程實驗和加大實驗教學的學分比例,設立創新性、綜合性和探究性實驗,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據培養階段和實驗性質的不同培養鍛煉相應的實踐技能。

1.基礎培養階段的基本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學期進行,主要是進行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基礎培養階段,以通識教育為重點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結合開設網絡教學、自學課程、討論課程、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增設《學科文化》課程,組織師生交流、讀書報告(人文底蘊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學術沙龍(學生定期參與校、院的各類學術報告活動),通過總結、提煉、挖掘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深厚的學科文化引導學生鞏固專業思想。這部分實踐教學多為專業必修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內容,包括《大學信息技術基礎》上機實習(24學時)、《文獻檢索》上機實習(14學時)、《大學物理III》實驗(15學時)、《植物學》實驗(15學時)、《動物學》(12學時)、《微生物學》實驗(30學時)、《學科文化》討論教學(15學時)等。

2.專業培養階段的專業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二下學期至大三下學期進行,主要主要是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培訓。將專業基礎課提前到二年級進行,將專業課的實驗課獨立開課,并提前到二年級下學期和三年級上學期執行,在三年級下學期即開展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通過系統化培訓全面掌握專業實踐技能。這部分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為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內容。綜合性實驗課程主要包括《基礎化學實驗》(80學時)、《生化實驗》(45學時)、《分子生物學實驗》(15學時)、《農業昆蟲學實驗》(36學時)、《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36學時)、《植物檢疫學實驗》(45學時)、《生物安全檢測技術》(45學時)等。同時,為開展科研素質和科研文化的培養,學校、學院設立科技創新項目,鼓勵學生申報國家、省、校級各類創新項目,學生雙向選擇導師,自主選擇申報創新性實驗項目開展創新性實驗,要求學生在實驗設計、研討的基礎上,撰寫創新性實驗項目結題報告。由指導老師組成的評估專家進行評分,合格者計入學分。

3.綜合培養階段的綜合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三下學期至大四下學期進行,主要是進行綜合實踐技能培訓,重點是培養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強化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畢業實習。在大四開設《科研實踐》(3周2學時)、《綜合實踐》(3周2學時)、《工作實習》(4周3學時)等綜合性實踐教學。本階段強化實踐教學,實行寬口徑專業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養。對于“研究型”,進入導師實驗室,參加導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持各類創新項目,開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創新項目的基礎上,提前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學術論文、參加相關學術活動,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準備。對于“應用型”,進入校實驗中心、動檢局、檢測中心和相關企業,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診斷和鑒定、生物安全檢測,服務社會,鼓勵取得相關技能認證證書,開展專業技能綜合訓練并完成畢業論文,提前做好報考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招聘準備;對于“復合型”,通過科研院所、企業、基層單位聯系,指導學生開展野外科學考察、社會實踐、社會調研工作,調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鼓勵將實際問題帶回學校進一步探討,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

綜合以上安排,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經過幾年的新專業建設,生物安全專業已建成“生物安全專業綜合實驗中心”,先后投資150多萬元,對4間實驗室進行改造,建成符合現代教學的多媒體實驗室,添置了一批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諸如人工氣候箱、超低溫冰箱、基因擴增儀、酶標儀、電泳圖象分析系統等高精教學設備。依托農業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應用生態研究所,益蟲引進與利用研究所等,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教學平臺。目前已在校內建成了生物安全綜合性實踐基地并且安排專職指導教師負責指導,主要包括農產品安全(殘留)檢測、轉基因生物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檢疫性有物預防與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過幾年的新專業建設,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與省內外生物安全專業相關單位聯合建設了一批校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表3)。在省內的實踐基地主要包括指導教師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福建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全省各市農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在省外的實踐基地主要與從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云南省農業科學植物保護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建立了聯合培養實踐教學基地。

表3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校外實踐基地

3.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①采取多樣化的實驗教學考核方法。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考核采取多樣化考核方法,分別按照實驗報告、考察報告、專業論文、畢業論文等的質量和水平,參考實驗過程中的表現來分三類綜合評定:對于研究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關規律、機理,具體技術的應用效果和技術集成等為主,重點評價其研究內容和實驗方法的創新水平;對于應用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關的檢測、檢疫等為主應用性研究,重點評價其以其設備使用和實驗技能水平。對于實踐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調查報告、考察報告為主,重點評價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水平。②采取雙導師制的實踐教學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合作單位開展合作研究,采用雙導師制,促使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崗位工作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的實習、論文工作與崗位銜接,在場地與時間上實行彈性處理;強化學生的實踐和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經過四年來的實踐,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生專業思想穩定,學習積極性高,自覺學習文化知識,主動鍛煉實踐能力,積極塑造高尚品質,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等已在學生中蔚然成風,綜合素質培養效果明顯,畢業論文質量提高顯著[4]。在后續的培養中,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繼續按照人才分流培養目標要求,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支撐體系,加強實踐技能培訓。對于“研究型”培養對象,創造條件讓學生主持或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計劃項目,鼓勵同學在畢業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鼓勵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或考取國內外碩士研究生;對于“應用型”培養對象,指導學生獲得相關技能認證(檢疫員、檢驗員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專業特長,讓畢業生能比較順利地獲得能夠發揮其技能優勢和專業特長的工作崗位;對于“復合型”培養對象,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優勢,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條件,在人文素質、學科文化和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使畢業生具有繼續發展的潛能和優勢,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工作打好基礎。今后,我們根據社會經濟與生物安全科技發展的需要,結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福建省閩臺地域優勢,進一步加強對外聯系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考核,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其在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萬方浩,郭建英,張峰.中國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來物種進入與生態環境變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4,25(1):11-14.

[3]陸群峰,肖顯靜.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選擇[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9(2):68-78.

篇(10)

畢業論文(設計)研究的意義:

隨著國內外旅游逐步的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現代人對旅游需求的多樣化已不僅單純限于名勝古跡的觀光,且旅游勝地在旺季人滿為患,無形中激發了人們對集短途、經濟、娛樂、度假、體驗、回歸為一體的旅游產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發展鄉村旅游是為了尋求一種使旅游業得以平衡發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速度過快,從而達到保護國家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目的。通過對鄉村旅游整體的研究,借鑒國外較為成熟的鄉村旅游的發展經驗,再結合中國目前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地方案例相結合,找出目前中國鄉村旅游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是當前我們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鄉村旅游是由農戶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農場、牧場等典型的鄉村環境中從事各種休閑活動并獲得快樂的一種旅游,是一種以鄉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獨特的生產形態、生活風情和田園風光為對象的一種旅游,是將農業生產、農業生活和生態環境三者合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其基本形式是憑借城市周邊地帶的農村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業資源,面向城市居民開發的集觀光、旅游、科普、健身、娛樂為一體的農業園區。這是一種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與城市不同的環境,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與生態旅游結合起來,形成鄉村旅游獨有的鮮明特色。

鄉村旅游早期發源于19世紀中葉的歐洲。1863年,托馬斯·庫克組織了到瑞士農村的第一個包價旅游團;1865年,意大利“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的成立標志著鄉村旅游的誕生;而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化的鄉村旅游則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國鄉村旅游產生背景與開發意義研究概述

我國鄉村旅游的產生有著十分深厚的時代背景。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經濟建設的逐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旅游意識在日益增強,對旅游形式的需求也變得日新月異。鄉村旅游以其一種既滿足旅游者休閑、求知和回歸自然的需求,又以對環境、生態的保護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早期的鄉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紹了鄉村旅游的意義及背景。對意義的闡述主要集中在鄉村旅游及農業觀光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需求;可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為農村農民增收創利,緩解就業壓力等;可以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如梁明珠(1999)總結了觀光農園的重要創新意義,提出了觀光農園對農業、農村、農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義。白琳(1999)以歸縣為例分析了發展農村旅游對解決三峽庫區農業人口的就業壓力和重構社會、經濟系統的特殊意義。李立華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別以西藏和四川少數民族自治區地方為例,分析了鄉村旅游對邊遠貧困地區扶貧的積極意義。

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回顧二十多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經歷,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農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開辟了農村由單一農業向農、工、商、游多元發展的道路,我國的鄉村旅游開始得以展露頭角,發展較快的江浙地區的部分農村,作為先進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國內外各方人士,甚至還有境外團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農業資源得到開發與利用,村鎮得以揚名,農民也從中受益,企業從中有利可圖,旅游規模得到壯大,一些村鎮開始興辦起旅游企業。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農村經濟社會結構、農民就業和收入結構等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國家旅游局確定創建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后,鄉村旅游產品在我國得以正名,被正式列為旅游產業的一部分。凡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的村民,每年來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長,農民就地搞旅游服務,不離土、不離鄉,幸福指數高。實踐證明,鄉村旅游迅速成長為我國旅游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靠旅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走出了一條重要的成功之路。

黨和政府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為鄉村旅游大發展和上一個新的臺階提供了強大的政治、經濟平臺。同時,鄉村旅游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條解決“三農”問題的理想、有效的途徑。

二、我國鄉村旅游的特點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國鄉村旅游的特點和模式研究一直是個熱點問題。學者們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見解。主要從兩個方面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特點和模式進行了闡述。一方面就全國范圍而言,分析鄉村旅游的發展特點和模式;另一方面細化到某個地區、景區,以特定的區域對鄉村旅游的模式和特點進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對我國鄉村旅游的特點進行了總結,提出根據區位把鄉村旅游分為3種類型地區:景區邊緣地區、都市郊區、老少邊窮地區。舒伯陽(1997)將觀光農業劃分為3個階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階段的自發式、初級經營階段的自主式、成熟經營階段的開發式,以及兩種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華(2004)提出開發我國鄉村旅游要采取“做減法”的開發模式,加強農耕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和諧相融。許春曉(1995)分析了欠發達但資源豐富農村旅游業成長的3種模式,即旅游資源主題型、旅游資源共建型、旅游資源附屬型,并對邵陽市西部3個縣級行政區的旅游業成長模式進行了實證研究。

三、鄉村旅游主要研究內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鄉村旅游的研究內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個具體的側面,而是一種試圖全面覆蓋的“大雜燴”式的格局。從鄉村旅游定義、鄉村旅游特點、鄉村旅游開發意義、鄉村旅游市場、鄉村旅游資源、鄉村旅游開發模式、鄉村旅游開發中出現的問題、鄉村旅游開發對策、鄉村旅游開發規劃到鄉村旅游的開持續發展無所不包,范圍很廣,但宏觀研究較多,深入到企業、游客、當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衛管研究和分析則還不夠,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較多,理論性不強。這種全景式的研究狀況,表明我國對于鄉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層次還相對較低,整體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歷史較短,現實開發中存在不少產品、市場、體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問題,我國學者在不同尺度上,結合具體案例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問題和對策。潘秋鈴(1999)認為我國鄉村旅游存在整體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設施不完善;產品雷同,未脫離觀光的特征等問題。李太平(2003)認為南京鄉村旅游發展問題有:缺乏統一的布局規劃;缺乏參與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接待服務水平低下;缺乏應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等。吳建華(2004)等認為特色化、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續發展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曹艷英(2004)等認為,我國鄉村旅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盲目投資和粗放式經營;在經典建設和項目開發上缺乏科學的規劃;項目單一。缺乏內涵和特色,人工傾向化、城市化嚴重;產業規模小,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不完善管理與經營體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場的季節性較大。王云才(2002)提出國際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經驗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劉愛服(2005)以北京為例,指出北京鄉村旅游存在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落后;人才欠缺乏等問題,并提出了對策。

四、臨安白沙村“農家樂”

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居民回歸自然、感受鄉村的需求,也帶動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收入,明顯的得到了提高。

臨安市地處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區,東臨杭州,西接黃山,幅員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76.5%,生態優越,氣候宜人,是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臨安市的西北角,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村,村域面積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長谷蜿蜒,兩側峰巒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現。夏天白天最高溫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蓋棉被”的說法。近年來,白沙村通過積極保護森林和生態資源,依托太湖源景區和優美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農家樂”,全力打造“鄉村休閑度假勝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態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選。

基于以上條件,本文將從白沙村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與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進行結合,通過對白沙村鄉村旅游的區域發展特色,反映出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

畢業論文(設計)的提綱:

一、鄉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類型

二、鄉村旅游開發的意義和現狀

三、白沙村鄉村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四、白沙村鄉村旅游開發建設條件分析

五、白沙村鄉村旅游開發規劃思路

六、論文小結

參考文獻

劉偉,等.以色列鄉村旅游發展迅速[J].世界農業,1998,231(7):12-13[2]

周玲強,黃祖輝.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農村經濟,2004,(7):36-38.[4]

文軍.鄉村旅游開發研究[J].農村經濟,2003,(10):30-34.[5]

李慧欣.發展鄉村旅游的經濟學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韓麗.鄉村旅游開發初探[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0,19(4):87-89.[8]

胡巍.鄉村旅游開發中的旅游資源評價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暖.從鄉村旅游的非農化看鄉村旅游的興起[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4):84-89[10]

楊旭.開發“鄉村旅游”勢在必行[J].旅游學刊,1992,7(2):38-42.[11]

王兵.從中外鄉村旅游的現狀對比看我國鄉村旅游的未來[J].旅游學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旅游學刊,1999,14(1):15-18.[13]

肖佑興,明慶忠,李松志.論鄉村旅游的概念和類型[J].旅游科學,2001,16(3):8-10.[14]

劉德謙.關于鄉村旅游、農業旅游與民俗旅游的幾點辨析[J].旅游科學,2006,21(3):12-19.[15]

烏恩,蔡運龍,金波.試論鄉村旅游的目標、特色及產品[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8(5):125-128.[17]

上一篇: 編制年度履職自評報告 下一篇: 學生宿舍管理工作經驗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