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7: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論文

篇(1)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為管理學下的二級學科以來,許多高校尤其是財經類大學,陸續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幾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清晰,進而導致教學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專業特色。因此,有必要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被人才市場接受,那么這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就存在問題了。寫作碩士論文那么,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財務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筆者認為,上述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于抽象。結合目前人才市場對財經類大學生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定位為成為未來的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證券公司的財務分析師(CFA)以及金融部門的財務策劃師(CFP),其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主要目標。

財務總監、財務分析師與財務策劃師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呢?雖然這三種職業服務于不同的單位和行業,但是都要求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會計以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財務管理慣例。也就是說,雖然這三種職業的實務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識結構卻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識體系與業務技能來說,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資本運作(投融資)、內部控制、納稅籌劃與財務分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是CFA與CFP所必備的。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要分別與相關的課程一一對應,而技能則主要通過案例教學與開展財務管理競賽等手段來培養。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場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具體教學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來安排專業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當根據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專業課程體系。

二、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現狀與課程體系建設

自從1999年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以來,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財經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這樣財務管理專業就被打上會計學的烙印,課程設置以會計學系列課程為主,再加上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綜合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下面,與會計學專業并列,比如復旦大學設置財務金融系,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的設置上。筆者通過對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對比來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財務(上、下)、審計學、電算化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金融市場、金融計量分析、投資學、國際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從這兩所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上海財經大學是在會計學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而復旦大學是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筆者吸收這兩所大學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經驗,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提出財經類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議(詳見下頁表)。

在表中,筆者將必修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類:專業基礎課是所有一級管理類學科專業的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學年;專業主干課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學年的上半年。寫作醫學論文將選修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別選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的延伸或補充,為達到限選的目的,給出不多的可選項供學生選修;另一類是專業選修課,有較多的可選項,供不同興趣的學生選修。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較大爭議。主要爭議有:如何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區分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區別,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國際視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應該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1.如何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包括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理、投資學、金融市場學三個部分。財務管理專業側重于公司理財,金融專業側重于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對于財經類大學來說,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往往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因此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在市場定位明確之后,還要設置比較靈活的教學計劃,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主要圍繞培養未來的CFO而設置,但是考慮到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相近,可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部分主干課程,比如中級和高級財務會計、投資學等課程,為一部分喜歡會計學或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總之,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一方面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上。

2.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不少院校借鑒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設置經驗,開設財務管理原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財務管理原理課程與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很難涇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復的部分。因此,筆者建議將財務管理原理和中級財務管理合并在一起,開設財務管理課程。另外,還要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進行劃分。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教材使用結合起來考慮,首先制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可以考慮以注冊會計師考試用書財務成本管理課程中的財務管理內容為基礎作為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關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材使用,建議采用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的譯本。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又克服了學生的語言障礙,便于學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學習財務管理知識。國內翻譯比較好的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主要有兩本:一本是吳世農、沈藝峰等人翻譯的《公司理財》(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紅、范龍振等人翻譯的《公司財務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這兩本教材內容充實,足夠一學年使用,所以可將其中與國內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為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剩下的內容作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鼓勵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對照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機械工業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這兩本書的英文版本),培養學生直接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提高專業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有意識地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案例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如何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時間比較短,缺少歷史經驗積累,教學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點力不從心。寫作留學生論文再者,不同的財務主體,其財務活動有很大不同,強調在學校里培養出較強的實踐能力也不太現實。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著重利用案例教學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競賽等手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習慣。

4.是否需要單獨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針對現代大學教育中存在的“重術輕道”問題,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毫無疑問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減少社會貪污舞弊、提高社會誠信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有教師建議開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這門課程。

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應當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首先,任課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態度,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可對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準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這門課程中,可以對一些財務舞弊案例進行分析,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基于以上考慮和安排,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專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主要參考文獻

①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會計研究,2005;12

篇(2)

2.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基于《基礎會計》

3.財務管理本科專業模塊化人才培養方案探索——以合肥學院為例

4.后現代教育理論:財務管理本科教育的新視角

5.基于目標起點論的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6.優化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與思考

7.國外教材在財務管理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8.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目標體系的構建及實施

9.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10.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探析

11.財務管理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優化研究

12.把握財務管理本科教育特點 加強實踐性環節教學

13.財務管理本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思考

14.論《公司金融》與《財務管理》本科教學差異——內容側重和教學法的選擇

15.德國應用技術大學之經驗對我國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教育的啟示

16.能力導向的財務管理本科教材設計研究

17.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教材建設探索

18.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本科實踐教學研究綜述

19.財務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探討

20.關于財務管理本科課程體系設置的探討

21.財務管理本科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

22.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考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研究

23.案例教學在財務管理本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4.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貨幣銀行學》教學研究

25.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四證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為例

26.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財務管理》課程設置合理性探索

27.財務管理本科“目標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28.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培養財務技能應用型人才研究

29.吉林省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0.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專業基礎課設置——以海口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和企業管理學為例

31.應用型新建本科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綜合改革的邏輯

32.本科財務管理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33.新形勢下地方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發展定位的SWOT分析

34.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35.財務管理本科雙語教學環境下的案例教學研究

36.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路徑探析

37.對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

38.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39.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40.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分析 

41.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研究

42.我國財務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比較研究

43.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框架的構建——基于Dural System教育教學模式

44.財務管理本科教學的案例教學探討

45.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培養與教學

46.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

47.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48.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模塊化課程改革與實踐

49.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析

50.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  

51.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幾點設想

52.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課程研究

53.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54.地方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思考

55.加強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思考

56.高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的構想

57.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58.本科階段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探討——基于課堂內外的分析

59.關于構建民辦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 

60.財務管理本科課程內容的優化

61.地方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視角

62.“零距離”特征的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索

63.地方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64.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特色建設探析

65.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理性分析

66.淺談本科階段財務管理專業體系的建設

67.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建設的思考

68.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結構體系研究

69.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財務管理專業為例

70.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設置研究

71.基于就業能力導向下地方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協同改革研究

72.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教材若干問題研究

73.《財務管理案例》課程的本科教學調查——來自某師范學院的調查數據

74.關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探討——基于對長三角地區企業的調查分析

75.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下財務管理課程標準建設

76.高職與應用型本科“3+2”分段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研究

77.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究

78.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有效途徑研究

79.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80.本科院校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探索

81.轉型背景下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 

82.案例教學法在本科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研究

83.地方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勝任能力框架構建與評價研究

84.新建本科院校財務管理規范化探討

85.從高等教育國際化談本科財務管理教學改革

86.提高本科財務管理教學質量思考

87.論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88.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89.新建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創新研究

90.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思考

91.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教學誤區與創新研究

92.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初探

93.民辦本科院校《高級財務管理》教學體系改革——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94.虛擬班:民辦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精英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浙江樹人大學為例

95.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96.珠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97.高職本科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構想

篇(3)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市場定位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為管理學下的二級學科以來,許多高校尤其是財經類大學,陸續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幾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清晰,進而導致教學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專業特色。因此,有必要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被人才市場接受,那么這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就存在問題了。碩士論文 那么,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財務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筆者認為,上述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于抽象。結合目前人才市場對財經類大學生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定位為成為未來的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證券公司的財務分析師(CFA)以及金融部門的財務策劃師(CFP),其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主要目標。

財務總監、財務分析師與財務策劃師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呢?雖然這三種職業服務于不同的單位和行業,但是都要求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會計以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財務管理慣例。也就是說,雖然這三種職業的實務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識結構卻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識體系與業務技能來說,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資本運作(投融資)、內部控制、納稅籌劃與財務分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是CFA與CFP所必備的。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要分別與相關的課程一一對應,而技能則主要通過案例教學與開展財務管理競賽等手段來培養。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場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具體教學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來安排專業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當根據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專業課程體系。

二、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現狀與課程體系建設

自從1999年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以來,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財經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這樣財務管理專業就被打上會計學的烙印,課程設置以會計學系列課程為主,再加上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綜合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下面,與會計學專業并列,比如復旦大學設置財務金融系,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的設置上。筆者通過對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對比來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財務(上、下)、審計學、電算化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金融市場、金融計量分析、投資學、國際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從這兩所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上海財經大學是在會計學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而復旦大學是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筆者吸收這兩所大學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經驗,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提出財經類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議(詳見下頁表)。

在表中,筆者將必修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類:專業基礎課是所有一級管理類學科專業的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學年;專業主干課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學年的上半年。醫學論文 將選修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別選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的延伸或補充,為達到限選的目的,給出不多的可選項供學生選修;另一類是專業選修課,有較多的可選項,供不同興趣的學生選修。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較大爭議。主要爭議有:如何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區分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區別,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國際視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應該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篇(4)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具有應用能力的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是既應通曉財務核算的技術、方法和財務管理程序,具有嫻熟的業務操作技能,更應從戰略上精通企業理財之道,具有整體的運籌謀劃能力的專業理財人員。因此高校應以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探索。

一、當前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財務管理專業在1998年被教育部設置為一個獨立的專業,許多高校都設置了這個熱門專業,但由于各高校開設的時間較短,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尚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課程體系設置中缺乏專業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仍然在借鑒會計學和金融學,缺乏專業特色。存在課程體系龐雜、課程門數多、每門課課時少、各門課之間的系統性、層次性差等問題,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知識體系。不便于學生完整地掌握專業知識,也不便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

(二)課程體系設置中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很多高校在思想上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實踐課時比重較低;其次,實踐教學課程安排缺乏總體設計,沒有形成前后銜接、層次清晰的實踐教學體系;最后,從實踐教學的方式來看,沒有完整的校內、校外實訓平臺,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的質量。

(三)課程體系設置中追隨“考證”,輕能力

有些高校重視學生考會計系列的證書,如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師等,重考證,輕能力,以考證為教學目標,在課程體系中設置考證相關的課程,使專業課程內容與考證內容保持一致,目的是讓學生在短期內通過各種資格考試,提高學生的考證通過率。職稱考試的內容與財務管理本科教學所掌握的知識還是相差很多,學生為了考證而學習,課程體系中讓學生多思考、多分析,提高實務操作能力、應用能力的課程不多。

二、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設計的原則

基本思路:在進行課程設置上堅持以綜合能力、素質培養為主線,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尋找知識、能力、素質教育的統一規律,全方位、多視點地構建規范、完善、相對獨立的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一)樹立新理念,設置新體系,突出專業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要樹立應用型人才培養新理念,對財務管理專業開設的課程進行整體規劃,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聘請企業的財務高層和高校中的專家教授一起組成專業建設委員會,構建以扎實的會計知識、廣博的金融學知識以及精深的財務管理知識和以財務核算、財務分析和決策、資金運營為核心運用能力的綜合課程體系,根據知識結構的層次性和財務崗位群的需要,層層分解,確定從事財務管理這一職業所應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明確培養目標;然后,再由學校組織相關教學人員,按照教學規律,將相同、相近的各項理論知識、實踐能力進行整合歸納制定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分成理論和實踐兩大教學模塊,制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和試驗大綱,依次施教,突出專業特色。

(二)體現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前瞻性

財務管理專業是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一個專業,高校通過校企合作等形式,關注企業對財務管理人才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方法。

(三)職業資格考試輔助嵌入課程體系

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有不同的準入要求,從事不同的崗位也有不同的資格要求,因此證書考試的內容可以適當嵌入課程體系,但不是主要的教學目標。在課程順序的安排由基礎到專業、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既注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就業中的資格準入,提供從事專業崗位工作的“入場券”,又注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職位提升,增強其社會適應力與職場的競爭力。

(四)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職業道德教育是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是為企業當家理財,管理涉及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財務管理工作這個特殊的崗位要求每一個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社會人文素養,熟知并能夠遵循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因此,應將職業道德教育貫穿到整個課程體系中去,塑造學生的職業操守。

三、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建設的實施途徑

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改革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實施。

(一)構建理論課程體系

1、為提高綜合素質,設置基礎教育課程組

財務管理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財務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即:政治素質、專業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紀律素質等方面。通過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塑造,綜合素質將轉化為組織和協調能力、應變和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和社交能力、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綜合能力。只有具備了以上的素質和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所以課程設置上必須相對應的開設政治理論、哲學類、文學藝術、自然科學、計算機、英語等課程組來提高綜合素質。

2、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設置專業基礎課的課程組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就必須設置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原理、統計學、金融學、財政學、投資學、經濟法、稅法等課程。通過專業基礎課程組的設置使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掌握該專業相關的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知識。

3、為提高學生的執業能力,構建專業主干課程組

專業主干課程的開設是為了培養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并具備從事本專業所應具備較完善的核心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財務管理原理、財務會計學、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資產評估、稅務籌劃、財務管理電算化、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

4、為拓寬學生視野,開設專業選修課程組

開設專業選修課的目的是為了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了解財務管理研究前沿動態。主要包括財務管理案例分析、財務診斷、風險管理、國際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財務理論專題、高級財務會計等課程。

(二)構建實踐課程體系

1、轉變觀念,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財務管理專業老師應積極轉變觀念,樹立“富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熟練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企事業單位實際發生的業務進行靈活分析和解決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理念,構建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實訓(基礎實訓、專業實訓和綜合實訓)+實習(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國家承認的資格認證培訓三個部分。三個實訓是逐步遞進的。基礎實訓主要從專業的角度出發,重視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主要有會計手工實訓;專業實訓是全面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全面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財務軟件處理企業經濟業務,使學生能夠掌握從事本崗位工作的實務操作,主要有成本會計學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ERP沙盤實訓、審計實訓、稅務實訓;綜合實訓是在學生畢業前,針對學生的就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專業實習作為一種“親驗式”實踐性教學方法,其精髓在于促使學生主動實踐、親自操作、勤于思考、善于決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學生初步認識社會實踐、了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實訓教學環境

實驗室是實踐教學的硬件保障,也是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高校應為實驗室建設提供足夠的經費支撐,建立會計手工模擬室、ERP沙盤實訓室、財務管理綜合實訓室,目的在于讓學生不出校門,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親身感受較為系統的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模擬活動、方案設計、角色扮演中,真實地感受到賬務處理、資金管理的真諦,培養實戰能力。為保證實訓效果,實訓室還應配備必要的財務軟件、實訓指導書以及完整、真實的財務管理各環節的操作文件資料。

3、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各高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在畢業前到企業、會計師事務所、投資公司等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與財務管理實踐相結合,熟悉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管理制度,進一步理解、消化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實訓教師隊伍的建設

實訓教師是保證實訓教學質量的軟件保障。學校必須加強對現有實訓教學人員的培養,并制定相關政策,吸引高水平理論的教師從事實訓教學工作。學校也應為實訓教師參加培訓、進修、研討、考察交流等活動提供各種機會,調動實訓教師的積極性,并促進實訓教學水平的提高。

5、引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篇(5)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2

一、引言

高級財務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之一,是在學生修完《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經濟學》、《公司治理》和《管理統計》等課程的基礎上修學的更高層次的財務管理理論課程,不同于財務管理課程,高級財務管理是對具體財務管理環境的應用研究,理論性較強。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財務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財務管理的理論結構與理財假設,了解現代財務理論的研究現狀,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具備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由于對綜合應用知識的運用和融會貫通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害怕這門課,導致在學習過程中信心不足,難以在課堂的學習中真正領會高級財務管理理論精髓。因此,現實狀況要求必須對高級財務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試等方面進行全新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對近幾年來的《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考試結果的系統分析,發現傳統的閉卷并采用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和小型案例分析題的課程考試方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激發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學目標難以實現。盡管老師們從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改革措施,但這一狀況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因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課程考試,所以,以目標為導向的課程考試改革成為新的《高級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方向。

課程考試是課程教學的指揮棒,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課程考試內容決定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考方法改革對教學具有導向性。因此,改革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考試形式和內容有助于從根本上改變現行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師覺得難教和學生覺得難學這一現狀。但新的課程考試模式應該體現對學習過程的考核和對應用能力的評價,并需要解決關鍵性的問題。

二、課程考試改革中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考試改革中,關鍵性問題的解決與否對改革的成效具有影響,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有兩個關鍵性問題需要解決:1.如何解決課程考核的內容與課程體系的聯系。因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性和關聯性較強,前修課程《財務管理》講述的是一般財務管理理論及其實務,而《高級財務管理》則是在一般財務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財務管理環境的拓展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概念關聯性。因此,在《高級財務管理》的課程考核中不能只考核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也不能脫離企業所處的實際環境,而是應該理論聯系實際,要求學生能夠應用理論針對個案進行理論分析,以達到課程教學的真正的目的;2.如何解決課程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多和教學任務重的問題。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課堂互動反饋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但《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較多,每個專題內容所涉及的研究主體和研究環境各不相同,且每一個專題教學所需時間較長,要在課程教學中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知識點有一定難度,教學任務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地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分析能力,并在課程考核中有效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具體實施方案

鹽城工學院管理學院在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中,借鑒了國內外成功的課程考試改革經驗。以創新和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模式,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各個學習環節為根本目的,結合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角度出發,將教學質量實實在在地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和手段,占總成績的60%,具體由考勤、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和課堂小隨筆四個部分組成,分值分別占形成性考核分值的20%、20%、30%和30%。考勤方面,嚴格參照鹽城工學院教學管理規定;平時作業以專題性的論述為主,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作業質量分A、B、C三個檔次;課堂表現為應用基本知識對實際案例進行討論,具體成績的評定依據學生分析問題的視角、論據的引證和論點的點明等方面,提倡多角度的論證和分析;課堂小隨筆是針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性質及教學目的,利用2個課時,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針對《市場化進程中管理層收購對企業的影響》和《銀企關系視角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分析》形成不少于800字的小型論文寫作,要求有明確的觀點和充分的論證。通過形成性考核,增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按照教學要求和自主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推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使學生的學習由以往的背書型向思考型轉變、由考試突擊型向平時深入探討型轉變,鞏固基本概念和加強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熟悉高級財務管理的管理戰略和方法的應用,使學生的財務管理能力能夠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二)終極性考核

終結性考核是課程結束后,為檢驗學生對高級財務管理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和對高級財務管理戰略、方法的應用和各個前沿專題的掌握,而進行的以課程論文為形式的考核,占總成績的40%。具體要求在課程學習的專題范圍內選擇某一個主題,結合學生自己的知識積累,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課程論文,要求突出對現有文獻的述評。

四、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考試改革成效

通過課程考試改革,以課堂小隨筆為形式的形成性考核和課程論文為形式的終極性考核為主要考核形式的新的考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對學生進行學習引導,課堂的提問和回答互動內容明顯增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學習興趣濃厚,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得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改善。具體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向”傳導模式。通過形成性考核,變填鴨式的教師學生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學生,再到學生教師的互動模式,變傳統的接受學習為探索型學習,變教師為課堂中心為學生為課堂中心,使得教師能夠高效掌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

2.教學方式得到極大的改善。形成性考核極大地發揮了教學的導向性作用,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僅注重基本知識的積累,更注重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如此,教師就能夠在教學中推進系統性和前沿性知識的傳授,因而能夠更好地突出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講授。

3.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形成性考核有效化解了傳統考核方式下學生平時不學習,考試搞突擊,表面反映學習情況良好,實質并沒有系統掌握課程的理論精髓的教學難題,使得學生能夠做到連續性學習,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消化吸收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期末的課程論文則又在更高層次上要求學生將所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應用于企業實際,并以一定的思路形式和應用恰當的研究方法呈現學生對某一理論的理解,較好地反映了學生對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成榕,于慧玲.高校經管類專業課程考試改革研究―以黑河學院為例[J].教育探索,2014(10):16-18.

[2]肖立.對《市場營銷學》課程考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6):208-209.

篇(6)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進行資本運作、風險預警等,更需要具備財務綜合能力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但是目前我國財務行業的現狀是傳統財會人員過剩,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奇缺。一名現代意義上的CFO,應該突破傳統財務視野,從財務戰略、企業重組并購與價值評估、公司治理、全面預算、財務決策與控制等多角度幫助企業高層管理者提升戰略決策。高級財務管理正是一門為提高學生財務理論水平及應用能力而設置的專業核心課程,通過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全面提高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理論水平,提高其處理復雜財務管理問題以及企業海外經營財務管理的能力,為企業培養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打好基礎。但目前由于該課程難度大、教學課時短等原因,大部分高校高級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與財務管理職業崗位實踐的要求不銜接,課程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因此,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的需要為依據、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加快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改革顯得尤為迫切。

二、高級財務管理教學體系改革

要使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改革建設取得成效,教學創新是關鍵,實現教學創新應具體從課程理念、教學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考核和教學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改革。

(一)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設計應以財務總監、總會計師等財務管理職業崗位能力的任職要求為目標,以資本運作、價值管理等工作任務為基礎,緊緊圍繞完成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需要,來選擇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學習情境,并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教學內容情境化,教學過程工作化,教學方式多樣化,為應用型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培養創造條件(具體見圖1)。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財務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創新的現代教學理念,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在廣泛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財務管理教學理念和經驗的基礎上,以應用型為特征,以培養適應財務管理崗位能力為著眼點,構建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

(二)選用前沿和優秀的教材

綜合目前國內相關教材來看,高級財務管理的內容構成復雜,近五年國內已出版的高級財務管理教材有幾十種,這些教材與其他課程教材相比,缺乏統一的體系和思路。筆者選取了國內比較流行的北京大學出版社(陸正飛),立信會計出版社(裘益政、竺素娥),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楊雄勝),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張先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王化成),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張鳴),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谷祺、王棣華)等高級財務管理教材,對教材內容作了對照分析,發現學者們對高級財務管理內容構成定位具有較大的差異。如王化成教授的高級財務管理學主要包括企業并購財務管理、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破產預警管理。而楊雄勝教授的高級財務管理理論與案例(第三版)包括了公司治理、價值評估、增長管理、現金流管理、衍生工具與公司財務管理、行為財務。張先治教授的高級財務管理(第二版)主要包括基于價值的管理、價值創造計量與評估、資本經營與企業重組、管理控制與財務控制、國際財務與集體財務。由此可見,不同財務學者編寫出版的教材,涵蓋的內容相去甚遠,這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高級財務管理課程邁向成熟的步伐,也對課程建設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基于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對財務管理學科的理解,筆者認為從課程教學目標和性質出發,合理選擇和組織編寫一套適宜本校教學的教材,是提高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質量的保障。在教學的教材選用方面,可采取“購買+自編”的模式,注重針對性與實用性,選擇最新出版的或自編適合本校教學的教材,使教材的選用逐步趨于穩定,避免在教材使用上的隨意性。在教材及教輔資料建設方面,可以組織本校教師編寫一些適合應用型教學的“學習指導書”“高級財務管理習題”和“高級財務管理案例”等,以更好地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此外,教師也可為學生提供教學參考資料,布置課后閱讀每個專題的經典理論文獻、案例,以及期刊雜志上的熱點文章,讓學生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分析最新的發展動態,融會貫通地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和滯后性,讓課堂教學緊跟時展的步伐。

(三)優化整合課程內容體系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體系應該基于課程教學和職業崗位的需要去設置,教師應該對企業工作崗位的職業素質要求進行系統分析,了解作為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合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特點,構建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課程體系。此外,教學內容應該與時俱進,反映本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保證教學內容與實踐同步,以培養學生具備高級財務管理人才的知識和綜合職業技能。基于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對國內權威教材的參考,高級財務管理的內容應包括導論、財務管理基本理論、財務管理通用業務和財務管理特殊業務四大模塊,具體如圖2所示。

(四)構建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構建傳統的講授教學、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啟發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動態教學方法體系。

1.案例教學法。高級財務管理是對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一種價值管理。企業的一項財務決策往往涉及到生產、銷售、供應、技術、市場、行業、競爭對手等多方面,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財務公式計算結果就能說明問題的,也不可能是對財務問題的一問一答就能解決的。案例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從綜合的、宏觀的的角度來分析和研究高級財務管理問題。其通常有兩種具體做法:第一種做法是先講授后案例。即先由教師對某章節的主要內容進行講授,然后給學生案例,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思考。例如:講授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中關于“企業并購整合”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講授并購整合的涵義、類型、動因、步驟等知識點,然后給出“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的案例,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學習。這種案例教學方式的優點是,學生可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對案例進行分析,但這種方法不可頻繁。第二種做法是先案例后講授。針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面向高年級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開設的實際,教師可融合學生已系統學習的財會知識、管理學知識等,對某一章節的內容先拋出相關案例,讓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先對案例分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然后由教師針對其分析的不足,將本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識點講授出來。例如,學習“中小企業融資管理”時,教師可以先給出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因為企業融資知識在中級財務管理課程中已經學習過,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分析情況結合我國經濟環境、金融環境等來重點討論“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話題。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將理論知識結合案例傳授給學生,也規避了學生應付老師浪費課堂時間等問題。

2.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模式,它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是一種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具體做法是:打破教材章節順序,圍繞某一問題、某一觀點等將教材內容有機地組合成各種“任務”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任務時,課程大綱要求重點掌握的在教學上應有所側重。在高級財務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圍繞制作購并計劃這一目的所進行的任務型教學組織如下:(1)教學問題:指導學生制作企業并購計劃。(2)教學過程。并購計劃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并購目標及其規劃。第二,尋找目標公司。第三,審查目標公司。第四,評價目標公司。第五,確定并購的出資方式。第六,確定并購的籌資規劃。第七,并購后的整合。第八,評價并購實施情況。(3)小結。企業并購是一項耗資巨大的系統工程,并購企業不僅要支付被并企業產權轉讓價格,還要支付給中介機構咨詢費用、資產評估費、證券發行費以及印刷費等,尤其并購后的整合與運營更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企業制作出計劃全面、又能規避并購活動中風險的并購計劃是企業并購成功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見,把制作并購計劃作為一項教學任務,可以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的形式比較靈活,可隨時在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聽課情況,就某方面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思考后可即時講出自己的想法。在高級財務管理教學中,應多采用啟發式這種互動教學模式,這樣有利于教學方式的改善。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發現,很多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每年都會參加會計從業資格和初級會計職稱等考試,不少學生占用課堂時間備考不認真聽課。為了改善課堂紀律,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提問和討論的啟發式教學法,該種方法有利于引導學生認真聽課,跟隨教師授課內容積極思考,活躍課堂氣氛。

(五)改革教學手段

在高級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利用投影、幻燈片、光盤等電化輔助教學手段和相關財會軟件,由于圖文聲像并茂,將有利于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和動態性,積極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此外,在教學中可借助一些視頻資料,如財經郎眼、頭腦風暴等欄目深受學生的喜愛,可以讓專家學者走進課堂,把高級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和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帶給大家,例如,在講授“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時,可以給學生播放頭腦風暴“中小企業如何不差錢”的視頻,學生應該比較喜歡這種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運用互聯網和多媒體等,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六)改革考核方法

傳統的以期末試卷測試為主的考核模式,不能全面、系統地檢查學生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期末試卷測試由于受考評的形式、內容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全面地考核學生對課程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和應用能力,不便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認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綜合考核的模式”,即筆試、口試、課程論文等多種考核方式的結合體,這種考核模式更有利于全面考核學生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綜合考核是筆試、口試、小論文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綜合評價學生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和應用能力,具體包括平時考核、階段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時考核的成績主要從作業和學生上課表現兩方面綜合確定。階段考核主要是指高級財務管理各專題內容講完后,采取案例討論、任務教學、專題小論文等形式,檢查學生對相應內容的理解情況和應用能力。期末考核是對該課程的總結性考查,可以采取半開、半閉卷的方式。試卷中的客觀題(如單選、多選題)采取閉卷的形式,主要考核學生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基本概念、理論、原理的掌握情況;主觀題采取開卷形式,主要考核學生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主要理論、方法的運用能力。此外,在上述考核的基礎上,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積極性,可采取加分政策。即對在課程學習期間完成既定作業、案例等任務外,主動撰寫或發表與該課程相關論文的學生適當給予加分。

(七)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尤其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提高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質量和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障,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任務。要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院校應到企業聘請實踐能力強的資深專業人士,如: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等作為兼職教師,也可以積極創造條件,讓財會類教師到企業一線去接受專業前沿知識,利用寒暑假和業余時間到相關企業進行頂崗鍛煉或調研,搜集和課程相關的案例資料,提高業務素質。此外,學校應該支持和鼓勵青年教師攻讀高一級學位,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組的發展儲備人才,有計劃地培養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加強學術梯隊建設。還可推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度”,為新進教師專門指定一名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至少為期一年的教學指導,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快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最后,課程組也可每學期派出教師進行專業方面的培訓,如國家精品課程培訓、培養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等。

三、結束語

課程建設是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基礎和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徑,是有效落實培養方案的重要保證。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根據市場的需求和企業的動態發展,優化課程建設和更新教學內容,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不僅要有準確的課程定位,更要與時俱進地對課程教學加以改革,面向應用型人才與創新能力培養,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發揮本課程的特色與優勢,以國家、省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為指導,運用現代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在教學內容與體系、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與改革,才能最終實現專業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7)

2008年末,廣東省常住總人口為9544萬人 ,但外來流動人口可達常住人口一倍以上,珠三角地區是中國最早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發展起來的世界級制造基地之一,這里匯集了大量的企業,吸引和容納了至少兩倍于當地常住人口的勞動力。珠三角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現有34所獨立本科院校,主要就是培養本科層次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以滿足珠三角地區的人才需求。這些獨立本科院校大部分都是民辦學院,因此,文科類專業在學校專業設置中比較突出,基本上每一個學校都有會計系或經濟管理系。因此,本文希望針對這一客觀情況,結合財務管理專業的教育規律,以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為例,對專業設置做些探究。

一、珠三角地區獨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現狀

1.受校本部影響,財務管理專業大多數隸屬會計學院

珠三角獨立院校其實和全國各地的一樣,都是某個公立大學的二級學院,其辦學理念基本傳承母體模式,從辦學定位和教育層次來看,本來是要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但直到今天,無論師資、無論學科建設、無論培養目標定位,還是沒有形成有特色的辦學體系和辦學理念。

所以,財務管理專業長期隸屬于會計學院,沒有形成特色專業的的師資、課程和實訓等一系列的培養程序。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以下簡稱增城學院)也是如此,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基本是會計課程設置的補充,暫時還沒有做到按特色專業建設來規劃。

2.財務管理專業骨干教師相對缺乏

大多數地方高校教師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財務管理專業出身,多數是會計專業,審計專業、金融專業等,這也間接導致了目前財務管理自身的專業體系性較差。另外,應用型本科教育,本來需要雙師型師資,但由于教育評估體系還是由教育部的理論專家制定,所以,在應用型大學也是按照傳統本科院校的考核要求在確定師資,這樣就導致有財務管理經驗的老師由于待遇等諸多問題而沒法進入到師資隊伍中來,因此是師資結構不能按珠三角的經濟發展需求來調整。

3.課程設置和會計專業雷同

筆者認為很多全國很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從構架完全是會計專業的簡單改版。表現為財務管理專業沒有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而會計專業沒有高級財務管理課程,課程設置過于雷同。其結果是,企業在選擇兩個專業的畢業生時會更傾向選擇會計專業的學生,影響到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增城學院甚至出現會計教研室和財管教研室課程混上的局面,當然這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資源,另一方面也說明,專業建設還任重道遠。

4.理論課程設置的專干課程單薄

在理論課程設置中,珠三角地區獨立院校的主干課程并不能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特色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教育部的財務管理專業評估中要求有8門以上的主干專業課,筆者認為這8門主干專業課程應該是學科基礎課中的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目前大多數高校采用傳統的專業課程設置較多,從財務管理原理到中級財務管理再到高級財務管理,部分高校盡管設置的課程名稱不完全一樣,但也并未跳出這個框架。這個框架并不能完全像會計專業的會計學基礎、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那樣界限分明,交叉重復的現象使得這個框架沒有固定和統一的認識。

5.實踐課程設置停留于想象

在應用型目標培養之下,實踐課程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數珠三角獨立院校的實踐課程設置始終在會計學專業框架之下,即使有實習基地,也并不能真正實現財務管理的實訓,我國現實中的企業是不可能做到接待大量學生進入企業的真正意義上的財務管理的,比如融資項目、投資項目等。大多數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課程就是諸如會計手工模擬實驗,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即使有些證券模擬實驗也變成個人理財實驗。而不是基于為工商企業,金融企業等的企業理財。

增城學院目前的會計模擬實訓室也還處在建設之中,除了幾張所謂的實習桌椅,場景教學的氣氛,模擬實訓的程序及制度,相關實訓軟件,都還在建設之中,財務管理更不用說,沒有ERP沙盤,沒有計算機財務管理,沒有稅務仿真教學的系統等等,校外基地更是只局限于事務所實習,那基本上是在上班年,事務所忙時,給他們輸入廉價幫手而已。

6.盲目借鑒國外課程設

在無法建立自身完善的專業體系的情況下,一些獨立學院出現了照搬發達國家財務管理專業情況的聲音。美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非常成熟,其設置課程的特點之一是特別注重金融知識的課程設置,比如金融市場、基金、衍生市場、衍生證券等,這是和美國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相關的。盡管我們說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有一定的前瞻性,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中金融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個是有前提的,必須符合我們國家的實際經濟狀況以及企業狀況,尤其珠三角地區的獨立本科院校在人才定位上必須以服務珠三角經濟建設為主,如果完全照搬美國的課程設置重點似乎是不合時宜的。

二、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原則

1.貫徹“寬基礎、精技能”的原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會計專業的技術性更強一些,財務管理專業的原則性更強一些,因此課程的設置應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體現該類專業人才較為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較廣的知識面和一定的實務操作能力。以“寬基礎,精技能”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如下圖所示:

2.結合地方實際需要突出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

實踐課程體系是實現“精技能”的重要手段。通過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實際情況,多接觸實際理財業務,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走上工作崗位后更快地融人財務管理人員角色。

另外,學院可以通過聘請企業中的財務主管做學院客座教授,把一部分有實際經驗的高層次財務管理人才納入到教學指導委員會中來,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育和市場相結合。

3.正確劃分各門課程的界線和內容

財務管理課程體系中的各門課程相互之間有交叉、融合是很正常的,應盡量減少內容的重復,建設合理的課程結構。這個方面就要求教研室要根據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的內在要求來設立,把行政職能需要放在其次的地位。

4.合理借鑒國外財務管理課程設置

國外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相對成熟,在適合我國企業和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在我國金融市場逐步發展和完善的情況下,在寬基礎中更多的設置與金融市場相關的知識課群,為更多的珠三角地方企業走向外部財務管理培養人才。

5.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管理環節,一切的企業管理行為最后都資本化為財務管理。財務管理人員面臨著復雜的社會、企業、法律法規等環境,他們通常會接觸到一個企業競爭機密,培養學生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就非常重要了。

三、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建議

當前應用型本科的教育,絕大部分都是突出文科教育,主要也是從教育成本和市場需要來進行學科專業設置的。筆者通過對珠三角的社會調查,結合增城學院的實際情況,認為,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

1.理論課程體系設置

整個理論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必修課群,學科必修課群,專業必修課群和專業選修課群。

(1)公共課程群

旨在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公共課程群和其他專業沒有太大的差異,包括外語與計算機應用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一定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邏輯思維和判斷分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體。

(2)學科必修課群

主要是為后續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奠定深厚的專業基礎,拓寬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面。主要設置管理學原理、經濟法、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基礎、統計學、市場營銷學、稅務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原理等。

(3)學科選修課

進一步拓寬財務管理人才的知識面并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選修與財務管理專業關系密切的學科基礎課程。主要設置中級財務會計、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公共關系學、資信評估學、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等。

(4)專業必修課

通過系統地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方法、原則、實務技術和熟悉財務管理運作規律。主要設置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學、財務分析、成本管理、投資學、金融工程、國際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5)專業選修課

這一系列課程要適應環境變化對人才的需求,根據學生個體興趣、社會需求差異化和財務管理專業的密切程度設置,要有助于拓展學生在未來職業領域內的才能。主要設置稅務籌劃、證券投資學、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案例分析、公司戰略規劃、集團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理論專題、審計學、項目管理、項目評估、金融機構和衍生市場、財務風險管理、財務軟件、運籌學、財務管理專業英語等。

在這些課程體系的建設中,專業理論課程中最主干的課程體系從縱向和橫向兩條線設置。課程設置相互聯系又不重復,一方面反映出我們培養的財務管理人員具有的較寬泛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體現財務管理從一般內容到拓展內容的運行規律。

2.實踐課程體系的設置

財務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學中應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突出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大最案例教學,模擬仿真教學和社會實踐,調動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財務管理情境學習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實踐教學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應本著學生本科學習四年期間,財務專業實踐教學不斷線的原則,進行系統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內容一般應包括: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運作,經濟法律事務模擬,證券期貨投資模擬,項目投資融資模擬,公司治理與控制模擬,收購兼并及上市融資等資本運作模擬,成本控制與績效考核模擬,資產評估和企業價值評估模擬,稅務籌劃模擬,個人理財規劃模擬等,還應包括企業會計核算模擬,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模擬等相關試驗課程。

筆者結合增城學院的實際情況,并根據珠三角當前的財務管理需要,在走訪了大量企業并與實踐中的財務專家座談后,認為,可以把以上課程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程實驗。針對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分別設計若干個實驗項目,在相關課程中即可完成。如資金需求量預測、資本結構決策、投資項目NPV指標分析、存貨經濟批量決策、信用政策的選擇和確定、全面預算編制、財務分析等。

第二,綜合實驗室模擬實驗。將財務管理與金融學和會計學知識融合,如證券模擬實驗、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企業融資決策綜合分析、企業預警系統模擬實驗等。

第三,綜合應用實驗。在綜合應用實驗中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財務管理專業社會調查、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二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三是實訓基地實驗。

在綜合應用實驗中我們強調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和專業教師應參加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在這種創業模擬大賽中將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創業中,這是一種很好的實驗手段,尤其是大賽的評判往往是企業實際的高層管理人員。這對發揮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團隊和團隊之間的競爭精神是很有利的。

實訓基地實驗也是學以致用的重要途徑,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下參與到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并真正了解企業重大的籌資、投資決策的案例,這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目前,我們主要通過老師和學生的社會資源來做這方面的努力,但要落到實處,還是很困難的,因為財務管理是一個非對外報告的企業商業秘密,要進行實習,還是只能依賴模擬系統的開發,這樣既方便教學管理也不停留于表面形式。

參考文獻:

篇(8)

我國旅游業目前正處于迅猛發展的階段,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劃,到2015年,我國旅游行業就業總量將達1億人左右,成為我國許多城市的支柱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飯店業是旅游業的三大支柱之一,而財務管理是飯店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飯店財務管理就成為旅游管理專業飯店管理方向學生的必選課程。盡管目前我國高校飯店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需要改進的地方。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期拋磚引玉,求教于大方。

問題之一,教材專業特色不突出,沒有抓住相關領域研究的核心地帶。教材是教學之本,優秀的教材具有重點突出、結構合理、內容新穎、深入淺出等特點,既便于教師的教,也便于學生的學。然而遺憾的是,目前我國飯店財務管理的教材建設卻比較滯后,缺乏優秀之作,專業特色不突出,行業結合不緊密。劉伏英(2005)指出,我國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教材編寫普遍滯后,教學內容陳舊,不能及時地、充分地反映酒店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柴壽升等(2007)指出,我國旅游業財務管理的專業教材,雖然有意識地運用了一些旅游企業的實例,但并沒有表現出旅游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的特點,需要在專業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謝彥君(2008)指出,旅游企業管理類教材,無論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區管理等,全都是由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外加一點部門知識介紹構成,而涉及的相關知識往往蜻蜓點水,學生學了照樣不明白、不會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飯店財務管理教材建設的滯后呢?

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飯店會計制度建設的滯后,二是飯店財務管理自身學術研究的滯后。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雖然在概念上各異,但兩者卻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會計核算通常是財務管理的先行課,沒有打好飯店會計核算的基礎,飯店財務管理的教學就成了空中樓閣。飯店通常擁有多個部門,不同部門的會計核算過程各不相同。客房等設施的價值是通過零星分散的出租得到補償的,因此要求核算租金收入,餐飲部門要求核算銷的整個過程,具有制造業企業的性質,而酒吧等部門又需要進行商品零售的核算。因此飯店業會計包含了多部門的多種會計核算形式,比較復雜。西方國家飯店業會計制度的發展走過了漫長的歷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美國飯店協會的《飯店業統一會計制度》(Uniform System of Accounts for The Lodging Industry)到目前為止已出版到了第10版,成為飯店業內部管理的圣經。《飯店業統一會計制度》除了規定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等四大財務基本報表及其附注的內容和格式外,還對各個部門分部報告的內容和格式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基于飯店業委托管理盛行的狀況,《飯店業統一會計制度》專門提供了受托管理公司編制的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和格式。此外,《飯店業統一會計制度》還包括了飯店業財務比率、本量利分析、經營預算、責任會計等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內容。目前我國與飯店業相關的會計法規主要有2006年2月15日的《企業會計準則》和1993年7月1日開始使用的《旅游飲食服務企業會計制度》。與《飯店業統一會計制度》相比,我國現行飯店行業會計法規的內容比較籠統,對各個部門的核算沒有統一的規定,沒有提供受托管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格式,也沒有涉及財務比率、預算編制等內容。會計制度建設的滯后使得所產生的會計信息缺乏鮮明的行業特點,決策相關性不足,不同飯店同一部門的會計數據也缺乏可比性,必然會抑制飯店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影響飯店財務管理教材的建設。

其次,我國飯店財務管理自身學術研究的滯后也難辭其咎。筆者通過國際上三大學術數據庫(ProQuest Basic Search, EBSCO Host Web, Emerald Management Review)的搜索,發現國際上關于飯店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文獻也不在少數,涉及的內容包括資本成本、資本結構、現金流量、財務業績、融資投資等多個方面。定價和收益管理、環境績效等更是成為近期研究的熱點。根據Crawford et al.(1992)的研究,旅游管理方面的文章主要分為6大類別,其中一大類別就是財務管理。然而我國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卻顯得少而窄,以至于孔海燕等(2008)在對中國飯店30年海內外文獻的回顧中,將檢索到的文章分為戰略與發展、市場營銷、服務質量、人力資源管理4大主題,財務管理被排除在外。教科書的內容有賴于相關領域專著和學術論文研究的積累。我國飯店財務管理學術研究的滯后導致教科書的撰寫取材無門,內容也就難以充實和豐富。

因此,為了解決教材方面的問題,我國飯店財務管理的當務之急是完善會計制度建設和加快學術研究的步伐。只有打好學科基礎,掌握豐富的科研素材,教材的編寫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問題之二,實踐課時太少,案例教學亟待加強。飯店財務管理有其自身的特色,譬如旅客只能在限定的時間內進行消費,旅客住店以后的一切交易行為需要立即記入旅客賬戶,賬務處理必須在客人離店以前迅速完成等等。這些知識技能如果沒有經過實際操作或者生動的案例教學,是無法使學生深入掌握和領會的。實踐教學不足的不良影響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保繼剛等(2008)剖析了中國大學旅游本科教育萎縮的現象,指出目前高校旅游本科的培養方案普遍重視課堂教育而忽視實習,培養的是單向度的理論學生,使得本科畢業生在就業時難以與職高生競爭,在行業內就業無法有一個較高的起點,這是本科教育萎縮的一大原因。王玉(2007)選擇了我國南開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瑞士蒙特勒酒店管理學院為樣本對中國與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課程體系進行了比較研究。她發現,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課程的設置更多地關注學習者個人職業需要和自我發展,課程緊緊圍繞學習者的實踐經驗和實踐需求,而中國旅游高等教育課程體系是以講授式理論教學為主,過于偏重理論,知識較為晦澀難懂,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集中在理論層面,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除此之外,教學案例的缺乏也是飯店財務管理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為缺乏鮮活的案例素材而苦惱。例如,飯店財務管理具有固定資產比重大、更新改造速度快、內部控制要求高、現金流量波動大的特點。這個重要知識點的講解如果能夠結合飯店如何管理固定資產和現金以及進行內部控制的實例來進行,就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否則對學生而言就是干巴巴的教條,只能死記硬背,無法形成深刻印象。根據筆者對中國期刊網上,1999年迄今學術類期刊的檢索,我國飯店財務管理案例的相關文獻不超過10篇,處于嚴重短缺的狀態。案例教學有利于使枯燥的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對未來工作的適應能力,也是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缺乏相關案例必然會使飯店財務管理理論課程的學習顯得枯燥無味,抽象而難于理解。

筆者認為,為了解決實踐教學方面的問題,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要改革我國旅游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加大實踐性教學在飯店財務管理整個課時安排中的比重。這就需要高校在校內校外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增強學生對飯店財務管理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基本財務管理技能和應變能力。二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具有實際經營經驗的雙師型教師。由于歷史原因,我國飯店管理教學的相當一部分專業教師沒有受過系統的飯店專業方向的學習,缺乏飯店的工作實踐。為此,高校需要借鑒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康奈爾大學酒店學院等國外著名飯店專業的先進經驗,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鼓勵教師深入企業調研和實踐,主持或參與企業的各種縱向和橫向的科研項目,保證師資走在學科前沿。

盡管飯店財務管理案例庫的建設需要日積月累,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加速建設的步伐。康奈爾大學酒店學院有一個產―研之間合作的重要平臺――酒店業研究中心(CHR),這個平臺專門組織一批人員開發教學案例。近幾年來,我國旅游飯店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中也涌現出了一些較為深入地研究飯店財務管理案例的文章。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研究生進行案例庫建設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 保繼剛,朱峰.中國旅游本科教育萎縮的問題及出路――對旅游高等教育30年發展現狀的思考[J].旅游學刊,2008(5):13-17.

[2] 柴壽升,陸兆臻.淺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148-149.

[3] 孔海燕,宋海巖.中國飯店30年――海內外文獻回顧與比較[J].旅游學刊,2008(6):48-54.

篇(9)

二、財務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人才模式定位不準確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大學本科教育已經完成從精英到大眾的轉變,大學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一般專業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但多數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還是定位為:“培養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很顯然,這種定位不夠準確,導致人才培養目標上的“越位”,尤其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更為突出。雖然部分院校的專業培養目標也開始偏重“應知”、“應會”,要求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但進行靈活應用及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又嚴重不足,在教學中增加了實訓內容和實訓環節,但大都又流于形式。

(二)專業課程體系不確定,教學內容滯后 縱觀現有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都是圍繞學科體系進行課程設置,整個教學體系還是圍繞教育部的教學任務來進行設計,對于實現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融合還存在較大的問題,且實踐的可操作性以及實施效果都有待進行改善。

未形成統一、系統的規范體系。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和金融知識,但目前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和教學方向都不盡相同,有的側重財務會計,有的側重投資金融,到目前為止,未能形成統一、相對獨立、系統的體系。我校2011屆財務管理專業雖然設有投融資和理財兩個方面,但是在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設置方面基本相同。

教材內容偏重上市公司,企業價值評價方式單一。現行財務管理教材中的許多理論和決策方法主要針對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并不適用。首先,在我國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已經逐步占據企業總產值的相當大的部分,而財務管理中的許多決策理論方法根本無法得到應用。其次,對學生而言,畢業后能進入上市公司工作的也是鳳毛麟角。最后,現行的財務管理教材上基本都是采用西方理論,而西方與我國企業理財環境差異較大,導致財務管理教學內容與現實工作內容的差距。因此,許多學生在工作之后,會感覺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脫離較大,不能學以致用。

現行財務管理教材中,在進行公司價值評價時,決策的唯一標準是價值,根本不考慮非價值類指標的存在。但在實際生活中,公司在實現企業價值同時,還給社會帶來其他問題,如引發環境污染、員工的社會保障不到位、質量下降帶來的產品不安全、資源枯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為企業經濟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矛盾。企業不僅應承擔社會責任,也應履行其社會價值,這是財務管理決策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另外,財務管理決策大多依賴量化因素,也未能考慮公司文化制度等難以量化的因素。

(三)專業課程間內容交叉重復問題突出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均設置會計課程,恰恰財務管理與某些會計課程如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從內容到方法體系存在著邊界交叉和內容重復現象。這種局面不利于財務管理學科體系的優化,導致資源浪費,給實際教學帶來很多困難。同時部分高校壓縮課時,減少了學生自學與實踐時間,降低了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造成學生倦怠情緒的出現。

(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后 雖然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但始終沒有很好地和教學內容融為一體,教學模式依舊過于呆板統一。例如,在教學方法上,占主導地位的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方法,圖解式、啟發式、情境式教學在教學方法中比重不大;在教學管理上,學分制仍是學時制的復制,沒有將規定性與選擇性很好結合;在教學手段上,雖然也采用計算機等多媒體,但其結果又是將多媒體作為媒體播放器,實際教學過程中又產生人和機、教學內容和方法不相融合的諸多矛盾。

(五)教學評價方式、環節單一 目前財務管理課程考核主要取決于期末考試成績,而期末考試又主要是對相關概念、相關公式等基礎性內容的考查,學生平時放松學習,考試前臨陣磨槍考前突擊復習,最終也能及格。考試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興趣,造成學生綜合素質低,核心能力差。這種教學評價模式嚴重脫離了人才培養目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牢固理解和掌握。

三、財務管理教學體系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借鑒國際經驗,創新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要求 人才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理財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等綜合業務素質,使其能夠從事相關工作。根據學生特點及需求,樹立把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結合起來、在滿足社會需要前提下促進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觀”,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探索分層次、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注意轉變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突破傳統的“學校評價”人才質量標準,樹立現代的“社會評價”人才質量標準,圍繞實際職業崗位需要,培養學生至少具有基本業務能力、資金管理能力、財務分析能力、溝通和協調能力等基本職業能力,來突出職業基本技能和良好的綜合業務素質。

(二)根據社會實踐,完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 結合企業實際問題更新教學內容。一門學科的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財務管理教學內容偏離實際的問題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但可以通過教師的教學方法來緩解這一問題。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樹立實踐觀念,在教學內容中導入企業的實際問題,將企業實際工作中一些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方法引入教學中,增加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如在企業信用體系的評價中,在介紹教材中的5C原則、9級評價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歷史上著名的晉商、徽商企業管理模式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構建具有特色的我國中小企業信用的評價體系等等。其次,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應緊跟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及時增加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新內容,以保證教學內容的時效性。

改進教學內容設計。首先,利用資金管理構建教學流程。在市場經濟里,所有的上市與非上市企業都要通過市場來完成采購和銷售的業務。因此,企業需要解決何時、何地籌資、籌集多少資金,如何使用和分配資金,來完成資金運轉。企業通過市場籌集其所需資金,根據投資決策的項目,將籌集資金投放在資產中。然后,通過人工,將材料加工成產品,產品的銷售為企業帶來貨幣資金的流入,最后進行分配收益。具體流轉如圖1。

其次,利用社會責任體系來完善公司價值評價。企業價值,不僅應包括現有資產的市場價值,還應包括企業未來和潛在資產的市場價值,更應該包括社會價值。這就要求企業核算對象由狹義的“經濟責任”延伸為廣義的“社會責任”的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應將理財環境、組織構架、物流流程、人力資源、企業信用等級分析和財務評價(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分析)等納入評估體系,特別還應該包括企業的社會價值。企業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更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三)優化專業間課程教學體系,合理分配教學內容 針對財務管理課程與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課程存在內容重復交叉現象,需要在教學大綱和授課課時之間進行重新劃分。首先,在制定課程教學大綱時,必須明確不同課程的教學重點,將重復的內容進行重新分配,如項目投資的內容應全部列在財務管理課程中,而管理會計中這部分內容一筆帶過。其次,根據教學內容的調整,同步調整教學課時,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優化資源,又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探索教學模式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其一,教學方法中板書教學要占有一定比重。在資金時間價值、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的部分教學內容里,筆者認為用板書教學效果更好。因為,在教師推導公式的過程中,學生會隨著推導步驟對知識進行不斷的理解和消化。這時,只要學生課堂上注意聽講,課外稍加復習,就能基本上掌握所學內容。但如果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一筆一畫推導公式的過程不在了,學生只能看到結果,傳遞出來的信息量雖然大了,但教學效果大相徑庭,所以板書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有。

其二,增加案例教學比重,完善實踐教材體系。通過對企業實例的討論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中引用的案例大都是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的大公司案例,但這樣的案例會讓學生感覺距離遙遠,不能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在設計案例時,要偏重小案例,從學生身邊入手。如在講盈虧保本點計算的時候,以學校食堂的豆漿店為例,分析它的房租、材料、水電、人工,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變動成本,它一月、一天要賣多少杯才能保本。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成功企業的經驗,吸取失敗企業的教訓,這樣能使學生從“學會”變為“會學”,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保證學生學到的東西有用、會用和能用。運用案例教學其過程可以概括為:案例導入——情境創設——討論案例——詮釋總結,具體過程如圖2。

其三,增加多媒體教學比重,但注重把握好課堂信息量。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引入“骨架綱要”教學法,注意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掌握好“教”與“悟”的度,“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一些“悟”的時間。教師課前用樹形圖形式給出教材中的章、節的內容,這是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及學生筆記內容。這樣,教師在授課時就有充足時間把重點、難點講透,學生也可專心聽講,不必再忙著做筆記,有效地解決了聽課與記筆記的矛盾。另外,借助一些視頻資料,郎咸平、葉檀等專家學者都走進了課堂,把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和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帶給學生。筆者認為不能一個課件4、5年都不變,而應該跟蹤學科領域的技術發展態勢,更新資料來豐富完善教學課件。

其四,加大圖解式教學的比重,增強學生數學模型的應用。財務管理課程需要學生掌握財務活動中常用的各種財務工具和模型的應用。因而,在教學中通過圖表形式授課,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化,能幫助學生理解講課中較難理解和較抽象的、多維空間的內容。例如在講解最佳現金持有量的存貨模式時,利用機會成本和交易成本與成本的線性關系構成的成本曲線圖,利用數學方法求極值,解出最小相關總成本和最佳現金持有量。又例如在資金時間價值的部分教學內容時借助資金時間圖表,可以很清楚地看現值、終值的區別,進而看出復利現值終值和不同年金的現值終值的區別。還有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也可使用數學圖表方法來講解。

其五,利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在財務管理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成為“當局者”,身臨其境。同時,再引入相關概念和原理,學生不會再感覺是知識的灌輸。比如在講解財務報表分析時,可列出多家實訓公司的財務報表,讓學生通過計算各類財務指標,結合行業指標的參考值,來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對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提出改善意見。在講解股利分配方案時,通過網絡等途徑列出某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分析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將采用的原因和學過的現金流、企業業績評價指標等內容結合起來分析。這樣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角色的身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相互溝通、協作的業務素質。

其六,完善實踐性教學,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財務管理課程的特點決定了畢業學生要具有很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實訓課程來實現。首先,學校應重視財務管理的實踐性教學并加大投入,其實踐性教學的方式可以采用校內和校外相結合。校內實訓包括生產性實訓和非生產性實訓。校內生產性實訓包括ERP實訓、手工實訓、電腦模擬實訓、工作情景模擬實訓等。實訓形式可以采用課程實訓、階段性實訓和綜合模擬實訓等形式,通過實訓使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技能。校外實訓包括崗位實訓和單位實習。采用訂單實習、頂崗實習、自主實習、創業實習等多種方式,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實習工作。其次,開展綜合職業技能達標訓練,按照工作流程、項目任務、崗位角色確定職業核心技能,將職業技能達標與實訓課程結合,強化綜合業務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最后,為彌補多數高校實踐性師資力量的缺乏,可以定期邀請企業的財務主管,將其自身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實際經驗,用專題報告的形式與學生分享,改善學生對實訓工作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圖3所示。

(五)全面考核,建立綜合評價體系 在對學生培養的環節中,期末考試作為衡量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標準和依據之一的教學評價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適當地降低難度,并減少考試得分在最終成績中的比例,引導學生在實踐、應用環節多投入精力。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豐富考核方式,平時以口試的形式檢測學生,或要求學生定期提交一些實踐報告、案例分析報告,或對工作情景模擬實訓的完成結果進行階段考核。針對財務管理課程中研究的熱點問題,教師指導學生可以論文形式進行,這樣不僅為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積累一定素材,也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避免了學生期末考試失誤,而整門課程得分很低的情況,給學生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

篇(10)

其次,注重教師的技能傳授。教師帶領學生實踐,將手工會計操作實踐和電算化財務實踐綜合,并與企業實際工作相結合。我們專業老師大多數在企業學習、鍛煉過,因此應緊跟市場步伐,培養出既有理論基礎和綜合操作技能,又能滿足企業實際需要,并能帶動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即用型應用人才。我們不能光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對業務中需要注意或能經常遇到的問題要交代給學生,讓學生在實驗室有如在企業一線工作。必要時,我們把大三、大四學生分組,和企業聯系好,帶領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實際操作,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彌補不足。

最后,提出以職業技能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為課程改革的導向。教師應深入一線進行調查。哪些職業技能學生應該掌握,應該掌握到何種程度,這些都要作為我們不斷改進和提高的課程改革導向。在教學中,我們應運用實地調查法和訪談法對目前財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找出當前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當前的教學只是注重了教,而學生的學與掌握才是重點。只有掌握了職業技能,才能在當今就業難的大環境下有市場。我們從2003年建校以來,已經為社會培養了很多從事會計專業方面工作的人才。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只有讓學生在校期間真正掌握了一種職業技能,走上崗位后才能發揮所長,有所發展。傳統的實踐基地只給我們提供的一個場地,一個觀摩的機會,但學生不能真正深入實際工作中,無法了解真正工作的內涵,因此,這就要靠教師深入調查,學習、總結,模擬出逼真的行業場景,不斷改進和提高我們的職業技能教學。

上一篇: 教書育人論文 下一篇: 門面合同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午夜影院福利免费在线看 | 五月天婷婷在线看 |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