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5:57: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育管理方向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存在問題
雖然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春秋時期便已經形成,但是將人文理念運用到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中去的時間還不長,經驗還不夠豐富,在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
(一)高校教育的管理觀念缺乏人文性
目前,我國的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還存在片面強調教育管理的社會性,對教育自身的特征特點理解不夠深刻,對于教學的規律的相對性不夠重視,往往容易陷入強調管理統一性的誤區,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多樣性發展,對于學生的積極能動性的忽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進步發展,影響了社會的快速進步發展。
(二)高校教育的管理模式缺乏人文性
當前,大多高校的管理模式仍然比較僵化,教學管理目標較為單一,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的及時、合理調整,同時,由于教學方式方法的固化,對于教學的效果也不能隨機應變,導致了教學工作脫離教育實際,更不能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學生學不到想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積極性將會大大降低。
(三)高校教育的管理機制缺乏人文性
我國目前的教育改革正在實施,已經從宏觀的改革轉向了微觀層次的教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變革,但是教育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脫離傳統體制因素和觀念的影響,還沒有真正做到簡政放權,這種現狀與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教育管理活動的開展需求還不能適應,不利于教學管理的整體改革。
三、人文方向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分析
(一)教育管理的理論日趨多元化
目前,存在著多種關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論,較為知名的有校本理論、人文理論和流程理論等。校本管理理論就是以學校作為主體,充分尊重學校的自住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學校的作用,充分尊重學校的自主管理權,從而進行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以人為本的理論,是強調人的主體地位,高校的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那么人既是管理的客體,也是管理工作的主體,學校在管理過程中要將教師和學生放在更加主體的地位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完成工作任務。
(二)教育管理的手段日益現代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網絡信息技術也逐步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校園網絡、電子化的辦公系統為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逐漸被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所影響和改變,高校要充分認識到網絡給人的思想、人的行為等多個層面帶來的影響,要重新定位管理職能,將現代化充分運用到管理工作中去。
(三)教育管理的環境人文化
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教育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不單單停留在教學中,而且對于校園的文化、環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發展中,要更加重視校園文化的營造,要形成兼顧審美文化、導向文化、學習文化等的和諧校園,使學生在校園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被管理被約束走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提高校園文化水平。
一、確定目標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過程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任務必須在明確的目標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過程要堅持目標導向原則。“只有確定準確的目標,才能提出實現目標的教育內容、措施、方法,并根據目標的要求,選擇教育的時機、人員。”具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目標要考慮以下三方面內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具備相應的教學能力。一是注重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備與和諧;二是注重教師授課內容的理論性與邏輯性;三是注重教師授課方法的靈活性與藝術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具備相應的職業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與敬業精神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對著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始終起著榜樣的作用,是大學生的精神支柱與行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一言一行始終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標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具備相應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師對理論與實踐的把握更加準確,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觸動大學生的心靈。
二、制定方案
目標明確之后,策劃者就要根據既定目標進行具體方案的設計。方案制定是一個動態過程,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策劃的準備階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方案策劃的基礎。在這一階段,策劃者必須運用科學的社會調查方法,根據培養目標,開展積極、詳盡的社會調查。調查過程應分為信息搜集與信息處理兩個階段。
(1)信息搜集。這一過程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全面。調查應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過程的所有要素,即主體、客體、介體與環境要素。具體圍繞以下幾方面內容展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現狀調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提升需求調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過程主體現狀調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過程介體要素調查(包括現狀調查與發展趨勢調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環境要素調查(包括積極因素調查與消極因素調查)。二是發展。在現實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過程各要素的實際情況在不斷發生變化,各種影響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發展趨勢。因此,調查者應建立起信息搜集與監測的日常機制,密切關注調查對象實際狀況的各種變化,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時效性。
(2)信息處理。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策劃者應依據科學的程序與方法對其掌握的信息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與研究,得出調查結論,以此作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據。調查結論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理論研究與實施現狀的分析,具體包括關于理論研究現狀,培養模式現狀,相關各部門、機構、單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線教師對該問題的認知現狀,培養條件現狀等問題的分析和總結,分析中注意對問題的挖掘;二是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需求現狀的分析,分析中注意從國家發展、高校發展,大學生發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發展等方面加以總結。
2.方案擬定
方案擬定就是根據已掌握的信息資料及確認的目標,運用恰當的思維方法形成創意、制定計劃的過程。這是整個策劃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應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1)目標的再次確認。這是在具體方案設計之前必須在頭腦中再次確認與理清的一個問題。策劃者對已確定的目標深刻研究,充分領會,嚴格以目標為導向,才能保證方案正確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劃階段出現偏差,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的最終效果。
(2)構思輪廓。方案策劃是一個思維過程,構思輪廓是這一過程的起點。策劃者在經過前期調查與目標確認、細化等充分的準備工作之后,要設計出方案的基本框架。這一階段至少應完成兩項工作。首先,設計主題。主題是策劃的靈魂、核心,是對整個培養活動的高度概括,主題要獨特新穎,但必須服務于目標,并準確反映需求。其次,確定方法。根據培養目標,培養方法應體現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活動不能是一種冷冰冰的、無視客體需要、甚至會使客體產生消極情感的培養模式,而應該是一種關注人性、滿足人的愛與被愛的需要、充滿情感的培養模式。這種模式中的各個要素都要體現出對受教育者的關愛,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開放性。一方面,策劃者應該思路開放,勇于創新;另一方面,培養工作應通過廣泛的人際交往、人際互動來展開。素質培養應走出灌輸。灌輸是一種傳統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驗證,而其弊端也逐漸暴露。克服灌輸的弊端,素質培養應尋求人際互動。同時,素質培養不能僅僅依托課堂、講座等教育途徑,要放開思路,尋求和探索更為靈活有效的培養方式,建立起全面、立體的培養格局。
(3)設計細節。當方案的基本框架確定之后,需要進一步細化,確定方案的所有細節,并估計方案的實施結果。在這一階段,應將所有細節工作確定并落實,包括培養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基本步驟、經費預算與落實,這些問題在細節設計階段都需要周全考慮,并認真落實,確保方案的有效性與可操作性。
3.方案確定
在方案擬定階段,策劃者已經設計出了具體而詳盡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個。基于開放的視角,策劃過程應鼓勵更多的人參與,讓思路相近的策劃人員組成一個創意團隊。所有策劃人員應解放思想,大膽創新,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盡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舉出來,為最終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廣闊的思考與選擇的空間。進入方案確定階段后,方案的最終策劃與決策者應組織相關人員對根據培養目標擬定出的各種備選方案進行討論,評價,反復論證,選擇出最優方案;如果各種方案均不理想,就應重新擬定,力爭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培養目標的最佳方案。
[中圖分類號]G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6-0101-05
[作者簡介]團云慶,李國良,吉林大學行政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吉林長春130022)
通過對《現代教育管理》2009年以來(截至2013年第5期)刊文情況的關鍵詞、作者及作者所在機構的可視化研究,能夠建立起該期刊的研究熱點、核心作者及所在機構的可視化圖譜,從而準確反映這一時期所刊文獻的共現情況與發展趨勢。
一、刊文基本情況
1.刊文數量
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現代教育管理》共刊發論文1806篇。其中,2009年462篇,2010年440篇,2011年426篇,2012年343篇,2013年135篇。
2.主要作者情況
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在《現代教育管理》上數量超過3篇的作者有21個。其中,葛繼平和鄧曉春最多,分別為13篇、12篇。葛繼平曾任大連交通大學校長6年,2011年6月開始任該校黨委書記,不再兼任校長;鄧曉春曾任遼寧省教育研究院院長,出版著作《高等教育管理學》,現為《現代教育管理》副主編。此外,林莉(大連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和吳偉(浙江大學科教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博士)各發表9篇,蔣園園(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國際教育教研部講師)發表8篇,劉偉(東北財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發表7篇,其他較多的有陶青(6篇)等人。這些作者都是教育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面的新興中堅力量,刊載他們的文章,對未來教育管理方向的發展有一定的預測功用。
3.作者所在機構情況
表1是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在該刊超過10篇的機構統計情況。通過表1可以發現,超過10篇的36所院校中有12所是師范類高校(排名前五的機構全是師范類院校),即從《現代教育管理》的稿源來看,中國現代教育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師范類院校;除遼寧教育研究院外,其他35所院校都為國家公辦高校;除“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外,還有一些并不為人所熟知的院校也在現代教育管理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這表明,公辦院校是現代教育管理研究的主體,師范類院校是現代教育研究的主力軍與學術基地,普通院校在高校辦學自逐漸下放的過程中同樣能在現代教育管理研究領域博得一席之地,現代教育管理理論研究不再是重點大學的壟斷產業。
二、刊文關鍵詞分析
在運用Citespace II進行資料分析之前,需要對統計數據進行轉換,同時還需要對軟件的一些操作鍵進行設置(如時間段選擇為“2009到2013”,時間分區為“一年”,剪切連線選擇“不剪切”等等)。
將Citespace II軟件的閾值c/cc/CCV分別設置為(3、2、20)、(3、2、20)與(3、2、20),表示關鍵詞滿足出現次數大于3次、共現次數大于2次、之間相似系數大于0.20這三個條件。通過前、中、后這三個時區的閾值設置,由軟件選擇出了175個關鍵詞和373條關鍵詞之間的連線,構成了圖1所示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圖譜中節點的大小表示關鍵詞共現的頻率,節點越大則共現率越高。從圖1可知,“高等教育”是共現率最高的關鍵詞,達到116次,說明高等教育是《現代教育管理》期刊關注的熱點領域之首。其他如“高校”的共現率達61次,“大學生”達49次,“高等學校”、“大學生就業”、“教育公平”各達29次,“教育政策”達27次,“職業教育”達24次,“高職院校”、“大學”、“影響因素”各達23次,“教師”、“民辦高校”、“高職教育”各達21次,“校企合作”達20次。這些關鍵詞同樣支持了高等教育是該刊關注主體的結論。
另一方面,通過Citespace II計算節點的中介中心度,可以反應這個關鍵詞節點在整個知識圖譜中作為“媒介”的能力,即占據其他兩個節點之間最短路徑的能力。中心度在整個網絡中起著戰略性的中介作用,關鍵詞的中介中心度越強,意味著其控制的關鍵詞之間的信息流越多。從表2和圖2可以看出,“遼寧省”的中介中心度為0.30,位居第一,說明在2009-2013年5月之間《現代教育管理》的關注主體雖然是高等教育,但在高等教育這個主題里研究最多最相關的卻是遼寧省當地的高等教育。同時,“民辦高校”是《現代教育管理》關注的第二大研究領域,而“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等領域也是該期刊研究熱點的集中之處。
綜上,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高等教育”作為圖1中的最大節點,表明《現代教育管理》刊文高度集中在高等教育研究領域,這也與其1980年創刊時名為《遼寧高等教育研究》相關,說明該刊的高教專業特色明顯。從“高等教育”這個節點來看,與其直接相連的“國際化”、“入學機會”、“特色”、“公平”、“教育模式”等是該刊在高等教育這個主題之下深入關注的高教具體問題。另外,圍繞“高等教育”節點的“內涵”、“價值取向”、“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關鍵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近年來該刊欄目設置的理論與現實基礎。結合關鍵詞共現圖(圖1)、關鍵詞中心度圖(圖2)、關鍵詞聚類時區圖(圖3)可以基本判定,2009年至2013年5月,《現代教育管理》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遼寧省”、“民辦高校”、“教師專業發展”、“人才培養模式”、“影響因素”等五個方面。
第二,“遼寧省”這個聚類周圍會聚了“大學生”、“高校”、“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學學科”、“博士生導師”等關鍵詞,而且與“規劃綱要”、“基層學術組織”、“高等教育管理學”、“現代大學制度”等關鍵詞直接相連,反映出了《現代教育管理》期刊在“遼寧省”這個研究領域所關注的一些主題和重點:(1)“大學生”、“高校”是遼寧省在研究并實踐現代教育管理過程中關注的對象主體,雖然也偶爾提及普通教育,但其比例無法與高等教育相提并論。(2)在遼寧省具體的現代教育管理操作中,教育學學科建設、規劃綱要的制定、基層學術組織的設計等都成為其實踐層面的重要支撐點。(3)除了對大學生與高校有所關注,遼寧省還將現代教育管理的對象延伸到準畢業生、畢業生及民辦高校,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與技能培訓等方面都有較為深入的探討。(4)雖然“遼寧省”是《現代教育管理》期刊中最為重要的連接詞,但可以通過其引用歷史曲線圖(圖3)得知,“遼寧省”這個聚類的共現率隨時間延伸呈現減弱趨勢,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這顯示了該期刊的地方特色在逐步淡化,正在從地方性的精品期刊向國家性的主流期刊轉型。
第三,在“民辦高校”這個聚類下匯集了“高校”、“大學生就業”、“職業教育”、“教育公平”、“地方高校”、“調查研究”、“教育管理”等關鍵詞,并且直接與“困境”、“政府”、“指標體系”、“路徑選擇”、“高等教育研究”、“實證研究”、“教育政策執行”等關鍵詞相連,顯示該刊在“民辦高校”這個重點關注領域所涉及的具體研究問題:(1)民辦高校作為打破國家壟斷高等教育的頂層缺口,對于推動國內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毫無疑問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2)地方高校與職業教育在緊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其學生就業具有技術與技能方面的優勢,同樣可以促使政府與相關高校通過實證調查研究來反思教育管理的政策執行與發展困境,為現代教育管理的發展找到可供選擇的路徑。(3)將民辦高校作為該刊對現代教育管理的研究重點,是其轉型并走向國家主流期刊的有力工具,凸突顯了該刊的研究方向與熱點領域的走勢。由圖4中的歷史引用折線可以看出,若去掉2013年的不完全統計,“民辦高校”這個主題的影響是穩中漸強的,中介中心度也達到了0.24,成為該刊的一個王牌欄目。
第四,在“教師專業發展”這個聚類節點下,周圍聚集了“教師教育”、“農村教師”、“教師進修學校”、“教育資源”、“教師角色”、“創新人才”等關鍵詞,另外還與“高校”、“高職院校”、“研究型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入學機會”、“高職畢業生”、“評價指標體系”等關鍵詞直接相連,顯示了該刊在教師專業發展領域中的一些關注重點與熱點領域:(1)在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類型上涉及到各個層面的教師,包括研究型大學、地方性高校、高職院校,甚至把從事普通教育的教師也納入到了研究范圍。(2)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專業層面上涵蓋了“教師的角色”、“資源分配”、“創新培養”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等等方面,在教師的“專業”維度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與介紹。(3)作為該刊的另一重點欄目,教師專業發展同樣可以給現代教育管理這個主題內涵的發展增添穩固的支持平臺。
第五,從圖1、圖2、圖5可以觀察到,除前述一大重點、三大熱點研究領域之外,
“影響因素”、“人才培養模式”、“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美國”、“國際化”、“路徑選擇”、“困境”等等關鍵詞都是該刊重點研究的內容,它們的中介功用表現在為期刊的欄目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并將期刊的研究內容進行集中化的聚類,為期刊走向國家性刊物提供了支持。
近年來,為培養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我國教育界不斷進行改革、與時俱進,將教育質量放于首位,此舉的確振奮人心。而在實踐中,新型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像學風、課程設置、管理人員素質等暴露無疑。當然,要想根治這些頑疾,只有科學規范大學本科教育管理,因為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等院校綜合教育水平的標準。本文將進一步探究大學本科教育管理之存在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一、我國本科教育管理的種種弊端
1.1學生學風方面
對于目前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來說,學風問題的討論最為激烈,像畢業論文危機與考試嚴重作弊就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的“奢好”,而對整個教育管理卻造成了不良影響。首先,關于畢業論文危機方面。目前大學生寫畢業論文不感興趣,一味趕“時髦”,跟別人學著東拼西湊,甚至全篇抄襲混學位,應付考試而臨時湊合。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受社會大環境影響而帶有功利主義色彩,他們誤以為上大學為的只是一張文憑,只要過關領證就是目的,由此而不擇手段,自欺欺人又影響學風。當然,這種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存在誠信問題,這是我國高等院校出現的主要作弊之一。再次,關于考試嚴重作弊方面。作弊不光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目前大學生卻引以為榮,作弊能助其過關就是“本事”。雖然全國各地高校均制定了考度管理制度,但仍有學生視若無睹,不認真學習只指望作弊。比如:無學習紀律意識,睡懶覺、遲到、曠課、抄作業現象普遍存在,這些頑敵也是考試作弊屢禁不止的直接原因,最終嚴重影響學風。
1.2課程設置方面
時代在發展,一切都在變化,教育界也不例外,但是大學課程設置出現了許多不合理現象,特別是大學本科課程變成了“3年課程”加“1年休息”,結果使學生在大四忘記所有內容而學不到東西,學校只為提高本校畢業就業率、考研率而不惜打破教育慣例,危害社會穩定。
據《人民日報》報道,關注“大四現象”,即“放羊”,此比喻相當形象。苛刻地說,這種現象使教育方向偏失,背離了教育本質及其目的,學生無法得到發展,要實現社會的真正進步也非常艱難,它是當前高等院校素質教育管理提升的“絆腳石”。其實,它主要受社會不良風氣、“厭學風”、“經商風 ” 的影響,強烈沖擊著本科教育管理健康發展。
1.3管理人員素質
通常來說,大學本科教育管理人員素質應卓爾不群,以身作則,其管理下的學生素質也應符合大學教育目標。然而,當前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層出不窮。關于當前教育管理的不當現象,首先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極不合理,它與現代學生心理特點相背離,時代性與實效性不強;其次表現為少數教師責任心喪失,缺乏育人責任;最后,由現代不良之風影響下的學生自身因素決定,而且高等院校管理部門也沒有足夠重視。不難想象,這些因素的結合共同釀成了高校管理人員素質的匱乏。
二、本科教育管理問題的解決策略
2.1堅持“以人為本”,完善校風校紀
所謂“以人為本”,指學校學生管理要以學生為出發點,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上進心,即增強管理效能,完善校風校紀。
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策略主要有:理解學生,尊重個性發展,鼓勵師生溝通,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加強思想和心理教育,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避免純粹的管理模式,大學本科教育要以服務意識管理學生,讓學生時刻感受到高等教育帶來的溫馨。同時,高校教師也要不斷加強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積極完善校黨政干部及共青團干部體系,通過相關活動促進學生教育管理激勵機制,從根本上打造教學、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大學本科教育管理新格局。
2.2 科學規范大學本科教育課程設置
由于大學本科教育課程的存在問題嚴重影響教育風氣和高等教育的權威性,所以要及時糾正當前大學本科教育課程設置的荒謬性,堅決杜絕“大四放羊”風氣的蔓延,使各科課程嚴格按照國家教委規定實施,深度融合,合理整頓原有工作班子,科學規范本科課程設置。此外,針對經常進行學科調整與專業整合的現象進行分析探討,避免多種課程設置教育管理格局對本科教學質量造成影響。
2.3提高本科教育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
高校學生的不良之風蔓延的同時,高校教師的學術腐敗也隨之而起,實際上,大學生學風不正恰恰是高校教師學術腐敗的根源之一。由此可見,治理高校教師之風首先要加強學生管理,培養學生的道德精神尤為重要。所以,大學本科教育管理首先明確學術規范,建立一套關于學術研究的道德規范,例如:人格修養、社會責任等;其次明確《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基本要求,提高學生道德水準,為高校教育管理創建良好環境。
此外,重視本科教育管理中的法律規范十分必要,可以不斷約束觸犯法律的“學術先生”。因此,強列建議我國教育行政部定期開展高等院校檢查工作,問題必究,嚴格規范領導責任,并對本科教學評估的存在問題嚴加防范,全面落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十一五”教育規劃,從根本上提高本科教育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
結束語:
總之,大學本科教育管理具有綜合性特點,集思想、知識、實踐于一體,正確得當的管理措施可以實現培養現代化人才的根本目標。在大學本科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只有結合自身情況,建立科學的高校管理隊伍,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在完善中不斷調整,才能從根本上創建一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校管理隊伍。
“第四屆全國雙語教學研討會”將于2019年7月6日-8日在長春師范學院舉行,會議歡迎并邀請國內外從事雙語教學和雙語教師教育研究、管理、培養培訓工作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教育管理人員、國際學校和中小學校長、教師,以及所有對此次會議感興趣的人士出席。
誠邀您屆時蒞臨指導。具體安排如下:
【主辦單位】長春師范學院;華東師范大學雙語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雙語教學指導工作小組
【大會主題】教育國際化·雙語教學·雙語教師
【大會議題】1.國際教育在中國(國際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課程與教材、師資建設、國際學校教學與雙語教學比較與關聯);2.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雙語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材建設、課堂教學、教學評價、政策制度);3.雙語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雙語教師培養、培訓、雙語教師教育標準、認證、國內外雙語教師教育比較與借鑒、一體化雙語教師教育體系構建)
【參會對象】從事雙語教學和雙語教師教育研究、管理、培養、培訓工作的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教育管理人員、國際學校和中小學校長、教師,以及所有關注雙語教學和雙語教師教育的人士
【會議形式】主題發言;專題發言;交流與討論;雙語教學現場觀摩;雙語教學示范課;雙語人才交流;雙語教材和成果展
【會議時間】2019年7月6日-8日(7月6日全天報到)
【會議地點】長春師范學院
【論文提交】論文一律以電子稿(word文檔格式)的形式提交。論文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4月20日,論文提交郵箱:@
【會務費】會務費人民幣600元(含會議期間餐飲、資料、交通等),請參會人員報道當天現場交納
【住宿安排】1.住宿由會務組統一安排,住宿費自理。2.為了安排住宿,回執單務必于2019年3月31日前寄回大會籌備組,以郵戳為準
【聯系方式】電話/傳真:
回執單(可以復印使用)
姓名
職務、職稱
性別
住宿要求
單位全稱
【關鍵詞】 “新常態”; 研究生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 G40-05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7)01-0071-06
“新常態”是中央執政新理念的關鍵詞。作為核心人力資源與科技生產力的重要連接點,高等教育也是當今社會得以不斷發展的智慧基礎,我們必須意識到現階段高等教育所存在的新常態與新特點(杜玉波, 2015)。在“新常態”背景下,從國家、區域、高校等層面分析和梳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發展面對的新趨勢,能夠極大地促進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研究生教育事業成了促進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的學位授予點與研究生教育規模也快速發展,我國逐漸躋身世界教育大國行列。即便我國已經具備了成為高等教育大國的實力,但并不意味著我國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強國(任毅, 2016)。在今后推進“雙一流”建設中,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也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背景
研究生教育體量的增加對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載體,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大量學者以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如林勇和倪有源(2009)對研究生學位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進行了研究,開發了功能完善的研究生學位申請及學位授予管理系統,優化了學位申請與授予的工作流程,提高了辦公效率。也有部分學者就如何將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個步驟進行信息化的改造進行研究,如王婧(2014)從在職研究生培養過程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展開,根據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在職研究生培養的實際情況,開發出具備教學流程、開題報告控制流程和論文撰寫流程三大核心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孟俊峰(2009)從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設計入手,采用模塊化的編程思想,設計了研究生招生管理、培養與選課管理、畢業與學位管理、學籍管理等八個功能模塊,實現了研究生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信息化與數字化。另有部分學者從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出發提出相應的對策,如李門樓和郭嘉(2011)以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為例,論述了其信息系統的結構、實現的過程、功能,以及取得的實效,探尋了影響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因素。還有一部分學者則從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架構入手進行研究,如張建華(2014)研究設計了具有“社會―技術”雙重屬性的研究生教育知識管理系統架構,并對環境支持子系統的資源支持層和管理支持層的實現策略、調整方向和適配策略進行了分析與說明。以此為基礎,本文從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實際應用案例,重點探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設計的理念與方案。
二、“新常態”下研究生教育管理
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近幾年,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進行了大量的嘗試,性學制、學分制培養等諸多的創新教育路徑使研究生教育管理難度加大(李門樓, 郭嘉, 2011),也給管理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數據分析帶來了困難,甚至連管理決策的制定都出現了很大的障礙。新形勢需要一個很合理的頂層設計,針對研究生的招生、入學、培養、學位等各個環節開發一個綜合管理平臺(胡忠輝, 2015)。
(一)研究生培養新需求帶來新挑戰
“新常態”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然改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需求。可以說,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有助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提高研究生人才質量,以滿足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李立國, 2015)。如何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體現研究生分類管理的特點并做到有實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除了研究生培養類型多這一特點之外,研究生培養環節多、個性化強、流程長,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和管理人員自律意識參差不齊、誠信意識尚未全面建立起來,特別是研究生多校區分布等客觀問題,給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帶來了新的挑戰。當在校研究生達到萬人規模時,完全依靠現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利用一般的研究生信息系統輔助的管理模式,難以對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質量進行實時、全方位的有效監控。
(二)傳統人工管理方式影響管理效率
采用傳統人工手段輔以簡易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的模式,管理效率低,難以保證研究生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由此可能產生學籍信息、專業培養方案、個人培養計劃和課程學習成績不一致等問題,難以杜絕培養過程關鍵環節可能存在的不規范現象和管理漏洞,包括部分任課教師隨意調停課和上課不到位等現象,這些問題沖擊著研究生課程教學的正常秩序。此外,及時、全面地收集培養過程各環節質量數據往往十分困難,更無法及時進行全面的培養質量分析。采用傳統人工管理方法,研究生學籍異動、培養方案修改、調停課程、學位論文送審以及導師考核和管理等,往往需要依據紙質報告傳遞、審批,既煩瑣又耗時,制約著管理效率和質量。
(三)大數據時代推進教育管理模式變革
傳統的信息系統不僅無法滿足研究生教育管理精細化和標準化的要求,更無法滿足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全程跟蹤、及時監控、質量評價和反饋優化的需要。基于互聯網應用的“大數據”,充分發揮數據的收集挖據、統計分析和預測等功能,能夠極大地推動高等教育管理的變革。
在當前的大數據背景下,除了關注研究生群體的學習、科研等宏觀情況之外,對研究生個體發展的關注也必不可少。例如,通過對系統設計的重新調整,在跟蹤研究生學業和科研情況的有關數據基礎上,有效地分析和預測個體未來發展與研究生培養目標是否存在偏差,以便對培養計劃做出及時調整,切實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
設計理念與方案
(一)系統的建設目標
將研究生教育管理新理念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把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各項規章制度以軟件代碼的形式融合并固化在管理信息系統中,打造一個覆蓋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研究生培養管理與質量監控的規范化和精細化,保證培養質量。
(二)系統的總體設想
從構建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角度出發,全面分析影響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明確導師、學術負責人、行政管理人員的學術責任與行政責任,理清質量保障機制,在培養過程質量監控流程再造的基礎上將研究生教育管理新理念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把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融合在管理信息化系統中,打造一個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實現從研究生入學、培養到畢業和學位授予全過程各環節管理的信息化,確保每個培養環節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完成,無法進入下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超過時限,下一個環節自然延期,直到延遲論文送審,從而實現研究生培養管理基礎業務流程規范化和管理的精細化。研究生可以通過該系統詳細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獲得的及時預警等;平臺的各使用方(包括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和相關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該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各種申請,進行網上審批;根據系統設置的待辦事務提醒功能,各角色可以方便、及時、高效地處理和審核相關的業務事項;系統根據操作用戶角色的不同,賦予相應的工作內容和權限,對各角色工作任務的進程進行全程記錄。此外,通過與移動通訊網互聯,利用手機短信,實現業務流程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及時送達和提醒;該系統還提供培養過程各環節數據的多種統計分析功能,自動生成各種統計報表,實時監督培養過程,為培養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據。
(三)系統的設計方案
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依托校園網、因特網和移動通訊網,實現覆蓋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管理全過程的業務信息化和自動化,應具有較高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既適應研究生培養流程改革的新要求,又能適應不同學校、不同時期、不同管理方式和業務要求,還應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可維護性。
1. 系統需求分析、功能模塊與流程設計
根據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現實需求,該系統包含培養方案管理、學籍管理、教務信箱、基礎數據管理、專業與個人信息管理、課程管理、教師管理(包括導師和任課教師)、論文管理、畢業與學位管理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類申請管理、系統管理和短信平臺等功能模塊。以面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為出發點,按照系統用戶設計功能模塊和用戶界面,不同的用戶角色具有不同的業務需求和管理對象,因而具有不同的權限和相應的操作功能。圖1顯示了導師角色的操作界面。
由于研究生培養過程涉及多級多方的配合與交互,需要滿足各種用戶(包括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以及相關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等)通過網絡提交和審批各種申請,包括調課申請、調整個人培養計劃申請、開題報告申請、論文送審資格申請、授予學位申請等。針對本系統主要操作用戶不同的角色,賦予相應的工作內容和權限,并對各角色工作任務完成的進程進行全程記錄;根據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動態分配功能,同一用戶在該系統中可以進行不同身份間的切換。設計不同操作用戶待辦事項提醒功能,集中列出待辦事項,及時進行提醒,方便各角色及時、高效地處理和審核相關業務。
根據質量管理規章制度設計各業務環節的管理流程運行規則,主要包括:學籍和注冊管理流程,專業培養方案和個人培養計劃提交、論證和審核流程;課程信息、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管理,研究生通過網絡選課、排課管理,調停課管理,考試、成績管理,課程評測流程管理;論文階段開題申請、公告以及開題報告論證流程,論文預答辯申請與審核流程;學位(畢業)論文送審資格審查畢業與授予學位資格審核流程;研究生和導師可通過網絡商議培養方案、開題報告等培養過程遇到的事宜。
2. 系統權限管理與信息安全設計
系統涉及多種操作用戶,同一用戶可能擔任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行使不同的審批權限,本系統設計出一個高效、安全的權限管理模塊。由于系統存儲著研究生和教師的大量個人信息,例如身份證、聯系方式、家庭住址以及研究生平時課程分數等重要隱私資料,嚴格限制非授權用戶訪問管理信息系統,構建適合于各類合法用戶的用戶權限管理機制。本項目設計了基于角色的權限控制方法,對系統所有的合法用戶進行對應的身份認證。基于此,根據不同用戶在系統中所扮演的不同身份角色,在該系統中對其賦予相應的權限并進行嚴格的管理,并對用戶的訪問和操作加以控制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9)06-0009-03
一、高校服務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的內涵和價值追求
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階段,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所占比例持續提高,研究生結構和學科結構的不斷調整,研究生教育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隨著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實施以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客體之間的責權利更加明確,整個研究生教育活動以及管理的各個環節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建立一套有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服務型行政教育管理體制與之相配套,對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服務型政府是指一種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權利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實現著服務職能并承擔著服務責任的政府。高等學校作為政府行政單位的一個分支,作為國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執行部門,它所構建的服務型管理體系作為服務型政府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性、服務性、有限性、有效性、法治性、責任性、公平性、透明性等特征。
建設服務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首先,從政策制訂的角度,要求所有規章、制度和行為都必須貫徹服務精神和準則。而不是單純的協調、管理;其次,從管理角色的角度,要從管理的角色改變到服務的角色上來;第三,從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的職能角度,為廣大導師、教師、研究生服務,為研究生教育教學服務,將是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的首要職能。服務型研究生管理體系可以界定為,研究生管理部門遵從學生、教師的要求,在工作目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開的方式給學生、教師、參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其它部門和社會方面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幫助,促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協調、穩定、持續發展。服務型研究生院強調了高校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教育體系中提供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責,明確教育管理為研究生教育培養活動服務,彰顯了“以人為本”、“服務中心”的新的教育價值理念。
二、電子政務在服務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對于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電子政務意味著一種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誕生。電子政務對于服務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構建的作用。集中表現在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中教育管理部門日常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電子政務為廣大師生提供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廣大師生通過電子化的渠道,迅速獲取研究生教育相關信息與服務,使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內部、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和校其它部門之間、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與廣大師生、廣大研究生與導師之間,通過電子化渠道進行溝通與互動,可以說,電子政務是推動服務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
1 電子政務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
傳統的政府管理理念是工業革命以來,建立在社會分工基礎上的科學管理理論,在行政部門與廣大師生的關系上,行政部門始終處于支配、指令地位,而廣大師生總是被管理、被支配的對象。以服務為目的,以師生為中心的電子政務的有效實施,可以為管理部門提供新的理念,確立“以人為本”、“服務中心”的管理價值理念,并積極引導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機構的變革、權力分配的調整,實現管理部門的職能由控制型向服務型轉變。
2 電子政務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服務模式
在傳統的行政管理與服務中,由于技術與體制方面的制約,在行政部門內部、行政部門之間、行政部門與廣大師生之間,都缺乏信息互通互享,形成一個個相對封閉的“信息孤島”。由于信息不暢。缺乏公眾監督,教育行政部門所采用的是一種規范差、效率低、隨意性強的服務模式,廣大師生難以獲得滿意的服務。電子政務技術的運用,要求行政管理部門創新服務模式,使公共服務更快捷、更公平、更直接;同時,電子政務的實施為行政服務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技術與安全支撐,使得行政管理部門能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的行政服務模式。
3 電子政務提高了行政部門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通過電子政務提高教育管理部門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是將電子政務引入并構建服務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的主要目的。電子政務主要關注的是政府機構使用信息技術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務、改進政府與企業和產業界的關系,提高透明度,促進政府服務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減少政府運行成本。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引入電子政務,通過采用網絡化、數字化等技術手段,向全校提供準確、全面、權威的信息資源,通過協同政務、一站式服務等,改造管理部門的行政業務流程,通過建立和培育行政部門與廣大師生的交流機制,有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優化事務流程,減少辦事環節,減少行政辦公成本,為廣大導師、研究生提供及時滿意的各種服務,大大提高行政部門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三、構造服務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電子政務體系,增強電子政務的服務水平,促進高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協調健康發展
完整的教育管理電子政務體系應由統一的政務信息網站、一個以研究生培養流程為主線的信息管理系統和一個實名制的行政事務論壇組成。
網站是整個政務體系的門戶,是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向全校乃至全社會進行政務公開、信息公開、服務公開的窗口,是廣大師生獲得信息和服務的主要途徑。體系中各個管理部門、各級管理部門包括通過的網站及時統一格式的政務信息,向校內用戶、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用戶通過訪問網站,可以獲得各個部門最新的通知、動態,獲得相關服務的渠道、鏈接,了解相關政務的辦理流程,獲得“一站式”的政務服務,以及其它的公共服務信息。
以研究生培養流程為主線的信息管理系統是整個體系的主體,它按在校研究生學習狀態的變更設置管理流程,根據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管理人員的角色劃分系統功能功能視圖,它涵蓋了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就業和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內容。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完善的信息處理平臺,通過它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能獲得完整的研究生信息。從考生網上報名錄入個人信息開始,通過報考資格審核、錄取資格審核、新生入學報道,保證了進校前所有新生初始信息的完整性;隨著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的延續,系統通過對每個學生的課程學習、在校表現、學位論文、論文答辯等等相關的信息進行記錄和加工處理,到學生畢業離校時整個體系中已經完整地保留了該學生在校的全部過程,并形成完整的研究生培養信息軌跡。隨著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深入和對研究生培養理念理解的不斷加深,通過對歷年在校研究生培養過程經驗數據的研究和挖掘,管理部門借助信息管理平臺能逐步形成完善、完整的信息采集格式、信息加工模式和在校研究生信息體系,成為權威并且唯一的研究生培養標準信息提供方,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完善、發展和創新奠定堅實數據基礎。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工作流系統。系統管理員通過對不同類型管理員的功能分配,可以更明確地形成校、院、系三級管理體系。通過信息系統功能的劃分,導師成為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流程控制者。研究生培養過程對研究生導師清晰可見,導師對自己所帶研究生的整個培養流程有絕對的控制權。這樣,從管理模式上就明確了研究生培養的導師負責制,充分賦予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主導權力。通過建立不同類型的研究生培養流程模版,系統完成任何類型的研究生從招生考試報名到頒發證書離校全過程中的相關處理,它涵蓋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任意參與者的任一管理行為。
管理系統是一個合格的服務創建者和提供者。通過信息系統,管理者可以創建信息服務并向廣大師生提供,使用者通過點擊服務引導鏈接就能享受實時的、一站式的服務;最后,系統通過實名制登錄、實名制操作記錄,保證了系統安全和可信任。
實名制的事務論壇是對整個電子政務系統最好的完善。論壇按學校行政部門的劃分對應設置招生、培養、學位等版塊,并由各個部門自行管理并下設不同的頻道,用戶通過工作證號、學號和身份證號碼登錄論壇,實名制發帖或是留言,這樣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與廣大研究生和研究生導師、各個/各級管理部門之間、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雙向直接的信息互動成為可能。教育管理者問通過論壇進行交流,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不再存在,管理部門間的信息流動更加通暢和合理。管理者和廣大師生通過論壇進行交流,這樣管理部門能第一時間地獲得廣大師生意見和建議,廣大師生能更方便地了解最新通知或是相關政策細則,而且能更加公開地對管理部門的政策和所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事務論壇的實名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論壇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論壇的建立,使得一個完整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有了技術上的保障。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所占比例持續提高,研究生教育已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傳統的研究生管理體制正在受到沖擊。由此,如何樹立新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建構新的管理模式,成為高校工作的關注焦點。
一、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點
研究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有著與本科生管理完全不同的工作特點。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的大多數學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是校、院(系)兩級管理制,基本上沿用了本科生的管理體制,所以存在著不少難以協調的難點。
我在計算機科學系從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多年,認為新時期的研究生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生源復雜化。本科生不論是往屆生還是應屆生大都來自于中學,基本上處于同一年齡平面;但研究生的來源則具有年齡差異、專業差異、文化經歷差異的特點。以某學院某專業09年研究生為例:09年招收研究生48名,年齡最大為27歲,最小為22歲;錄取分數最高為350分,最低分為270分;男生25名,女生23名;應屆生36名,往屆生12名;本專業對口考生41人,跨專業考生7人;其間社會生存經歷最多的達4年。二是獨立性強。研究生因各自的研究方向不一,除了公共課以外,他們的學習都呈分散型。他們根據各自的專業研究方向,獨立選課。尤其是進入研究階段后,即使同一年級的同學也難有相同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因此,研究生往往管理較松散,自我意識較強,而集體意識較淡薄。這種客觀的原因會造成主觀人格上的不足,團隊意識缺乏,增加了教育管理難度。三是專業方向多樣化。本系專業方向已發展為計算機應用、計算機軟件、計算機體系結構三個專業方向,已擁有了三個年級222名研究生。
針對這些研究生教育的新特點,學者們也綜合出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特點的共性,即分層性和分散性。前者是因為研究生教育二級體制的各層次管理人員職責權限不同,使得研究生教育首先表現出分層性的特點;后者是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而產生出的分散性。具體涉及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學籍管理、學位授予、就業分配、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環節。這些環節各顯其自單個的特點,但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地發展著。各個環節之間需要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地貫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所以,實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系統性是全面協調全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忽視其中之一將使研究生教育殘缺,由此,一個優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只有弄清整個研究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的工作特點,才能進入管理程序。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探討
我長期在學校研究生管理的二級管理部門從事基層管理工作,對我國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過程進行了調研。針對新時期研究生的特點,我們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而從最近幾年的實踐結果看來,這種管理方法有效地支撐了研究生教育,也顧全了學生學習和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形成了良性運行機制,受到了歷屆學生的好評。
(一)健全的檔案管理工作機制
教學檔案的健全是衡量教學管理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教學評估、人才選用提供重要的數據依據。而且隨著各項法律法規的健全和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教學檔案的建立、檔案內容的整理和檔案的保管工作都具有了法律意義。因此,作為一個研究生的教學管理人員,首先要明確教學管理工作的崗位職責,完善各種教學檔案,這是一個非常繁雜而單調的工作,但卻支撐著一個研究生培養的全部歷史。我們在教學檔案管理中,設計有培養計劃、課程開設、教學大綱、科點建設文件、研究生考卷、成績單、,等等,并采用電子文檔記錄,同時保存原文。學科建設的檔案為學科發展、科研項目的申報、為教學質量評估提供了有效的例證與數據。
研究生檔案是記錄研究生在校表現的一個重要依據。在教學檔案管理中建立研究生信息檔案系統是為了更好地配合學校的研究生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學校的一級管理都已經擁有全部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從研究生入學報到的第一天開始,所有的個人信息都進入這個信息系統數據庫。在整個培養周期里學生的個人資料處于不斷地更新之中,直至最后畢業時形成一份完整的個人電子檔案。研究生填報個人培養計劃、網上選課、查閱成績和打印成績單、論文答辯申請等環節都可以在信息系統中完成。
(二)建立網絡化的管理平臺
計算機科學是當代科學發展的前沿科學,相對其他學科而言具有獨到的先進管理手段,利用本專業的優勢,建立研究生管理的網絡化工作平臺可以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再上一個臺階。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我們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建立的一個集通知平臺、交流平臺、服務平臺于一體的各種網絡技術平臺的綜合體。
以QQ群為例。在信息網絡盛行的今天,QQ群是一種很好的在線交流工具。在校大學生基本都會用QQ,也喜歡用QQ,這是新時代大學生的習慣和時尚。每屆研究生新生進校,我們就會建立起年級QQ群。各種相關通知或者文件,可在QQ群里,這種形式會比口頭通知和書面通知更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研究生往往自我意識較強,獨立意識強,而集體意識較淡薄。在QQ群里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可以即時溝通,增進團隊意識,降低教育管理的難度。
(三)發揮導師的教書育人作用
我國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是導師制。因此,在研究生的成長過程中,研究生導師的教書育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合格的高級專業人才的重要保證。因此,充分發揮導師對研究生所具有的學術指導的職能,這也是施行行政管理職能的必要之處。我們在開展研究生教學管理工作,主要從事了三個方面的信息溝通工作:研究生、導師、研究生院。我們在安排課程、論文答辯、科研實習等各項具體工作中,盡量發揮導師這條主線,發揮導師教書育人的主要作用,以他們為主要依托進行管理,得到了師生的一致認可。同時對每個導師提出的任何意見應該認真聽取、傳達給學生;研究生導師有什么困難應盡力幫忙,對每個學生的合理要求盡力傳達、滿足,保持師生間溝通順暢。因此我們實際更多的是將服務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中,為導師和研究生架起了教學溝通的橋梁,保證了與研究生教學有關的所有環節順利進行,便利了各專業方向的導師交流,拓寬學術面。
(四)大力推行研究生助學制
研究生是高校一個獨立而重要的群體,已經具有了較本科生而言更加全面和豐富的知識,有著較為成熟的人生觀,有一定的社會經歷,所以吸收他們進入研究生的教學管理大有好處。他們在能協助老師完成學生管理工作的同時了解同學們的想法和意見等,從而協助老師改進工作,在共同建設一個和諧的師生環境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本系08級的一名研究生,從研一入學起就擔任教學助理至今,在一年多時間里,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虛心向老師請教工作經驗,積極主動地完成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有缺點就改,有不足就糾正,爭取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她的學生助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對院系、對同學乃至對自己強烈的責任感也得到了增強,更重要的是,也積累了寶貴的人生經驗,讓自己以后在面對新的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同時,吸納經濟困難的研究生也是我們實現人本管理一個重要因素。調查表明,研究生中經濟困難生所占比例小于本科生,但他們較之本科生更為渴望在經濟上自立。經濟負擔過重的學生,心理普遍感到壓抑,不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由此,吸收這樣的學生參與管理,給他們提供一份微薄的報酬,貴在樹立他們的人生自信心。基于以上的考慮,我們每年接受一定數量的研究生助學,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的機制。
三、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進一步思考
縱觀當前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不難看出研究生教育多元化的新形勢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可避免地影響這個發展趨勢,例如,長期以來的“強管理意識,弱服務意識”仍主導著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權力過多地集中在第一級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而院系及導師的管理自較小,等等。如何進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促進高層次人才的脫穎而出,我對此有如下思考:
(一)完善研究生生源質量保障機制
生源水平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人才培養的起點關鍵。研究生錄取主要是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錄取分數是選拔標準,相對來說是公平的,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副作用。以某院校計算機專業為例。目前在追求高就業率的驅使下(考上研究生等于就業),相當一部分院校的課程設置都是為考研而設置,每年錄取的研究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卷面分高,進來以后發現其基礎較差,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都比較弱,科研入門慢,導師怨言頗多。我認為,將生源質量機制實行多元化,是改善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進一步加強二級管理部門的功能
研究生質量好壞的關鍵在于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的過程實施如何。招生、制定培養方案、學位課程、科研能力培養、論文答辯、學位授予和就業指導等多個環節構成了一個研究生培養的全部過程。二級管理部門就是具體的實施部門,它承擔著與學校一級研究生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承擔著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所以,二級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至關重要,只有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型,建立與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才能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多方面搭建就業平臺
實事求是地講,研究生的就業走向、就業率、就業層次決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效。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門應該為研究生的就業搭建一個平臺。如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研究生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指導,應成為新時代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員必須思考的新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我國高等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應調整自己的工作策略,探求新的管理理念,摸索新的管理模式,以研究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需要為目標,才能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蔣春曉.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大學學報,2008.4.
[2]陳玉芬.高校擴招后研究生管理問題探析[J].理論界,2005.7.
[3]劉邦衛.研究生管理應建立網絡化工作平臺[J].當代教育論壇,2009.6.
[4]賴瓊璇.高校研究生穩定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09.10.
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高等教育管理學方向 高校戰略發展與管理方向
高校資產管理與教育經濟方向
比較教育學專業:
歐美教育方向東亞教育方向
教育史專業:
中國教育史方向外國教育史方向
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
職業技術教育原理方向比較職業技術教育方向
職業教育管理方向
一、全國統考通過率排名第一
授課均為知名教授,80%以上為博導,且多數是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編委或閱卷成員。權威名師系統面授學位課程,根據每年考綱重點變化,緊扣考點,歷年通過率名列前茅。
二、權威師資
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在教育部10個全國高校文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中,有多位委員會的副主任由南開大學教授出任,居全國高校前列。
三、超級社群體驗
課余可以參加專業沙龍、名家講座或文體俱樂部活動,融入南開校友網絡,匯聚高端人脈資源。
招生對象:
免試入學、資格審核;入學時必須已經獲得學士學位兩年以上(含兩年);研修且非申請碩士學位學員可放寬至大專學歷。
學位與證書:
1.具有學士學位兩年以上(含兩年)者,通過國家教育部同等學力申碩統一考試外語、學科綜合考試,可申請進入碩士論文寫作階段,通過答辯后,按國家規定授予碩士學位(國家學位辦統一監制、統一編號)。
2.本科無學士學位及大專學歷的學員,研修且非申請碩士學位的,根據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的要求,經過考核,培養方案規定的各門專業課成績均合格,達到規定學分者,頒發《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鋼印、紅印、統一編號),成績單(紅印)。
學費與學制:
學制:兩年(注:學分四年有效;共有四次參加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一考試機會)
學習方式:每兩個月連續3天集中授課;每年兩次寒暑假在杭州教學中心集中授課,每次10天左右
學費:2.4萬(含校內專業課考試費、不含教材費)
收稿日期:2006―12―30
作者簡介:王作茂(1970―),男,漢族,山東省新泰市人,山東曲阜師范大學化學科學學院團總支書記、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山東大學馬列教學部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進入新世紀,隨著我國經濟、政治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正在發生著深刻而持久的變化,教育領域同樣面臨著新世紀的變化與挑戰,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學生管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很多高校基本上還是沿用全日制本、專科生教育的管理模式,實際上這種管理模式已不完全適合成人教育特點。如何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的成人教育管理,建立適應成人教育特點的管理模式,最大可能的達到成人教育的效果,已經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的成人教育管理,要適應新世紀中國成人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目前,國家在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深化了中國成人教育管理體制:首先,管理職能進一步轉向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調控;其次,區分公益性成人教育和非公益性成人教育,分類管理成人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第三,提高教育中介組織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的管理者,也應該更新理念,從教學、管理、考核等方面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的成人教育管理,為培養適合新世紀要求的合格成人教育畢業生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的成人教育管理者,理念更新是成教發展的引導,更新的理念醞釀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思想孕育科學的理論,科學的理論指導現實的實踐,通過現實的實踐,才可能爭取到富有實效的成果。理念的不斷更新,為我們成人教育生命之樹的常青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營養。在理念更新上,我們應該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教育思想,“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遠程教育”、“終身教育”、“成人學習”、“終身學習”、“學習型組織”、“學習化社會”……新理念、新思想、新學說,這些對我們更新觀念,開拓思路很有借鑒意義,我們要以培養更能適合實際工作的合格畢業生為成人教育的最終目標。
在新的理念指導下,應該加強成人教育的教學、管理和考核,以適應新世紀成人教育的新理念。
一、在教學上,應該在教學計劃、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教學方法的改革上、教育方式的轉變上予以加強和改進
(一)教學計劃的安排上要適合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由于成人教育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個人所從事工作的第一線,為適應新世紀社會對人才實際能力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也要相應的對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進行改革,突出教學計劃的實際應用性,課程設置的職業對口性,教學內容的相對針對性和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實踐性,教學效果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努力培養成人教育學生的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另外,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在保證專業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加大選修課程的開設,要開設橫向拓展和縱向加深的選修課程,其中包括對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新課改等以及相關邊緣學科方面知識的介紹。學生在完成必修課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主動地選修各種課程,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突出了學習自我的特點,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二)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要改變過去那種只利用寒暑假集中面授的方式,代之以寒暑假為主、其他時間為輔,實行導師聯系制度和以自學為主的方式。由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對象大部分是在職工作的成年人,讓他們拿出很長的時間來集中面授的確有難度,因此出現了一些雖然安排了面授時間,但是真正能來參加學習不是很多的現象,這樣既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又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不到滿意。因此,我們要減少集中面授的時間和課程安排,可實行導師聯系制度,讓學生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導師加強溝通和聯系,以便能在第一時間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起到教育的效果,同時,要加大學生自學的力度,通過給學生安排實際問題的解決為主的作業、討論話題、課程考核題目、論文等,讓學生通過自己主動學習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對于提高成人教育的效果是更加明顯的。
(三)要改革傳統的、常規的教學方法,代之以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堅決放棄那種不管學生受過什么層次的教育,不管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能力如何,不管學生實際需要不需要,不管學生聽與不聽,只顧自己照本宣科、泛泛地講、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把理論講解、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經驗交流、角色變換、實際應用等方式結合起來,不僅讓老師講,也要讓學生講,徹底改變“滿堂灌”式的傳統教學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以解決他們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為突破口,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達到實際教學的效果和作用。
二、在管理上,要重視、加大、加強學生管理的力度
(一)在成人教育學生管理上,要改變過去那種都是成年人,管理好與差都無所謂,管理人員有沒有也無所謂,管理人員只是負責學生的考勤等方式,重視、加大、加強學生管理的力度,只有嚴格地管理,才會保證各項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學生面授期間,要拿出與應屆在校生一樣的工作熱情來管理和要求學生,面授班級要安排具體的負責老師(班主任),要讓負責老師(班主任)富有高漲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要根據成人教育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對負責老師(班主任)的培訓,要讓負責老師(班主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真正解決他們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這是保障成人教育過程順利進行的關鍵,否則就很可能出現一些意外的、甚至嚴重的問題。
(二)要完善成人教育班級的機構建設,在班級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生的黨、團組織以及班委會,建立班級負責人制度,通過這些組織建設為學生的管理搭建平臺,要通過主題班會解決面授期間出現的問題,特別是他們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面授期間的溫暖。
(三)要加強成人教育班級學生干部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團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由于學生干部流動性較大,因此,學生干部隊伍組織建設需要長期堅持,走科學化、規范化的路子。要堅持對學生干部的“指導不領導,獻策少決策,放手不甩手”的使用原則,充分信任他們,尊重和關心他們,放手讓他們工作,努力克服“抱著走”和“撒手不管”兩種傾向。
三、在學生考核上,要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考核、管理方式
(一)要制定靈活多樣的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行彈性學制,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特點,規定最高修業年限和最低修業年限,使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修業和選課時間,在修業年限內,考核成績合格的,完成教學計劃所要求的所有課程的,可以提前畢業。對成人學生不同時段所學的課程,在滿足“三同”(同層次、同課程、同學時數)條件下予以免修。
(二)減少考試課程的門數,代之以考查、論文、調查報告等的形式完成對學生課程的考核。對于必須要考試的課程,要嚴格按照考試制度來考核,其他較為靈活的課程,建議用考查、論文、調查報告等的形式完成對學生課程的考核,真正起到根據成人教育的不同特點和對成人教育加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要求的作用。讓成人教育的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探討、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世紀對成人教育的要求,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學生畢業論文的要求上,要結合導師制,完成對學生的論文要求,實行個人選題與導師協助選題的方式,對題目的要求要鼓勵學生以解決現實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主,可以作為一個課題或者科研項目來完成,要評選出優秀的畢業論文予以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