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6: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歷史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歷史教育論文

篇(1)

那么,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根據審美教育的特點和創新精神的本質屬性,我認為審美教育是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一、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1、這是由"創新精神"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

創新精神也叫創新態度,是一個人對于創造活動所具有的比較穩定的積極的心理傾向,從心理成分方面說,創新精神是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向三種成分構成的。認知成分是指創造者對創造活動的意義的了解和評價,情感成分是指對創造活動的喜惡等體驗,行為意向是指對創造活動的反應傾向。這三種成分互相促進,互相制約,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創新精神。②也就是說,構成創新精神的三種心理成分決定著一個人想不想去創新,有沒有創新的愿望和動機,是不是對創新抱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精神去積極地進行創新。這就必須從創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發,從審美教育入手

。俄國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一千次相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的發展。富有詩意的創造開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覺更加敏銳,喚醒創造性的思維。"③審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就是用具體的、鮮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以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使他們積極地去行動,而賦予創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學生,去培養他們創新意識、激發他們創新的熱情、磨礪他們的創新意志。

2、這也是由審美教育和歷史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

教育學認為,無論自然形態的審美對象,還是社會形態的審美對象,它們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點。審美教育就是通過美的具體、鮮明的形象來感染人;審美教育也是通過美的事物來影響人們的心理活動,從而使人們心理上產生感受,情感上產生共鳴。審美教育的特點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并激勵人們去行動。

中學歷史教材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審美教育的因素。歷史是人類生活和斗爭的記錄,歷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寶,若"漢魏之文苑、晉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書畫與雕刻、唐之詩、五代以后之詞,元以后之小說與劇本,以及歷代著名之建筑與各種美術工藝品,歷史學上各時代偉大與都雅之人物、事跡,無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④史之所存,美之所在,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寶庫。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創新精神的審美因素,這些具體的、鮮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體現,就必然會充分影響學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正如段繼楊先生所說:"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強美育是理所當然的。"⑤

二、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現實作用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就是求佳意識。這種意識表現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險,敢于向困難和權威挑戰等心理傾向。具有這種意識的人從不滿足于已知,樂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蘇霍姆林斯基說:"將勞動人民的強大創造精神及其對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種種觀念滲進兒童的心靈和智慧,在他們的心靈中,就會激發出為人類的創造精神、思維和技巧而驕傲的情感。"⑥歷史教材中具有創新意識的美的形象極其豐富:從哥白尼"日心說"的提

出,到哥倫布的"新大陸"發現;從瓦特的改良蒸汽機到萊特兄弟的飛機;從第一次把圓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祖沖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確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從萬里長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從云岡、龍門石窟的大佛到希臘的雅典衛城;……這些都是人們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美的創造的歷程。這些具有創新意識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動學生,形成強烈的創新意識。

2、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創新熱情是隨著創造者對創造目標及其意義的認識而產生的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創造熱情是創造的動力,它一旦與創新意識結合,就會形成穩定的創造動機,從而掌握創造者的整個身心,發揮強大的動力。

要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也必須從審美教育入手。馬克思說,美感就是人在創造性勞動中感到各種本質力量發揮作用的樂趣。"美感是一種力量,是一種追求,它推動人去創造,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創造者,之所以能長期進行創造性勞動,就是因為他們體會到創造的本質是美的。"⑦李時珍為了祖國的醫學事業而嘗遍百草;鄧稼先為"兩彈"事業奮斗到最后一息;諾貝爾因實驗被炸得遍體鱗傷卻歡呼勝利……歷史教學中,這些美的形象對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磨礪學生的創新意志

創新意志是創造者自覺地確定創造目標,克服創造活動中的困難以實現創造目標的心理品質。

篇(2)

我們認為,歷史教學必須創新,但這種創新不應該是勉強為這,形工序義的,而就該是貫穿教師創新意識與求實作風,精心籌劃、設計與操作,確有成效的。

歷史教學的創新,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短程能力的關系。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基礎知識的傳授與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能力源于知識。試問,對基本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時空都茫然無知,你能說他有歷史思維能力嗎?當然,知識又有待于轉化為能力,單純地提“知識就是力量”,也有片面性。知識必須經過加工、聯系、拓展和重組,才能在今年內后的實踐中應用于。當今世界上的經濟、文化、民族、外交關系中的盤根錯節、風云變幻,深長思之,仍可從古今吵外歷史現象中找得巫通之外。水有源,樹有根,在歷史教學分明新中,必須注意知識與能力并重,舍近求遠何忽視知識傳授,片面強調能力的作法是不可只傳授知識,不教給學生思維方法,不培養成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作法同樣是不可取的。

二是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的關系。在這個問題上,既要講繼承,又要講發展,對傳統教學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實際化教學,有形有影有聲,入眼入腦,活潑感人,這是創新;站在講臺上,一本書、一支筆或加一幅圖,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師生心靈感應,產后情感受上、意識上的共鳴,這也是創新。創新的關鍵不在表面,而在實質。當然,我們不能以此為“滿堂灌“辯護。不過,我前歷史教學工作者有必要在傳統與創新的結合上做文章,使自己教學更趨完美。我們不能固守傳統教學方法,排斥先進教學手段,而應使二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從不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同的,可否試它一試?課堂氣氛過于沉悶的,可否注適入一些新鮮空氣、啟疑、激疑、釋疑,讓教學過程式充滿思辯性、挑戰性、生動性呢?

三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歷史教學形式應該多樣,因課而異,因材而異,因人而異。變化多樣的教學形式往往能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感,形式活躍的課堂氛圍,給學生發揮聰明才智提供適宜的載體。在這方面,不少教師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創造。有的把討論引入課堂,讓學生闡述觀點,說明道理,甚至圍繞一些史不界尚有爭論的問題,把學生分為正方、反方,一形辯論。如鄭和下西洋、殖民主義的后果、、運動等對中國有影響的問題,都可分為辯題。不必擔心學生越辯越糊涂。

在教師的主導下有序進行的課堂爭鳴只會帶來學生熱情的高漲,發散性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提高。

篇(3)

第斯多惠在《教師規則》中明確指出:“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達到高度的、持久的集中,思維始終處于高速運轉狀態。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高中歷史課程提倡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術呈現以往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

現代的網絡視頻和電腦課件是創新教學的有力保障。通過圖、表、聲、影等先進手段,把歷史知識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們進行展示,也可以把學生們分成若干組自己動手進行設計并進行評比,既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歷史的熱情,也可以加強團隊協作精神。作為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有的放矢地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世界的其樂無窮、產生探究歷史奧秘的興趣,使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輕松掌握歷史知識,真正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導航。

篇(4)

首先,歷史教學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歷史學科的德育教育在歷史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學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規定的德育諸項任務,如愛國主義、國際主義、觀點和規律、歷

史責任感的教育,最終應轉化、落實到學生的行為規范中去,使學生學會處世做人。品德教育在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鮮明的實踐和評價意義。

其次,中學歷史教科書提供的大量的歷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生動材料。以中國歷史而言,我國是人才輩出的國度,不同歷史時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風姿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道德風貌和優良的道德傳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們在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動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成為炎黃子孫繼續奮進的巨大動力。因此,中學歷史教學在對青少年進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中學生處在青少年發育時期,也是道德品質教育的關鍵時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對青少年品德特點的研究成果表明,整個中學階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內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發展起來。其中少年期(初中)處在內部矛盾的狀態,雖已初步具備倫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穩定,具有較大程度的動蕩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趨向成熟,進入以自律為形式、奠定道德準則、運用信念調節行為的品德成熟期。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加強品德教育至關重要,中學歷史教學應承擔起這個社會責任。

二、中學歷史教學品德教育的特點和任務

中學歷史教學道德品質教育,主要是通過歷史的道德知識去教育學生。因此,首先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認識道德的批判與繼承問題。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每一種社會形態的道德都是當時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因此都帶有鮮明的個性。例如封建社會的道德是為了維護封建宗法等級關系,其道德規范是忠君孝親、男尊女卑等封建的倫理關系;資本主義的道德是極端利己主義,其道德行為表現為金錢萬能、唯利是圖、享樂主義等等。這是應該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是,這僅是作為品德內容的社會性的一個方面。“品德內容的社會性,并不能和階級性、歷史性劃等號。品德內容的社會性,應該是歷史性、階級性和全人類性的統一。品德內

容的社會性,既體現了人類社會道德的共同點,又包含了品德的歷史、階級、職業、民族等一系列的差異。這種品德社會性的共同點和差異性的存在,反映出品德……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繼承性和批判性的統一。”人類道德歷史發展的共性、普遍性和繼承性為中學歷史教學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豐富的內容。從中國道德發展的歷史看,古往今來,人民群眾和無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藝術家在社會關系的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情操熔鑄成的中華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大夏的基石。無產階級的道德也正是在批判地繼承了歷史上一切優秀的道德遺產以后,才使自己達到了一個新的從未有過的高度。因此,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繼承中外歷史上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的優秀道德品質和情操,并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以及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規范相統一,培養“四有”、“五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道德品質教育是一個艱難和曲折的教育過程。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道德占主體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道德觀念和行為存在,人們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門。由于多種經濟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決定了社會道德關系的層次性和復雜性。商品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對外開放環境下西方資本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影響,都與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形成了矛盾和沖突。幫助學生批判和克服現實生活中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影響,是學校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中學歷史教學的道德教育要面對這種困難和挑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中學歷史教學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和途徑

道德品質是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規范在行動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道德的心理結構一般包括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部分。這三部分是彼此聯系、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整體。

(一)道德知識的教育

中學歷史教學道德知識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于歷史道德形象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規范、道德判斷和道德評

價等道德知識的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道德觀念與道德信念。

中學歷史教科書寫進的大量優秀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質,是道德知識教育的生動材料。借助于歷史道德形象進行道德知識的教育,首先要對歷史人物的道德行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學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規范,認識道德行為的是非、善惡、美丑的準則。優秀歷史人物的道德行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如憂國憂民、報效祖國、以死殉國;天下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義;求索攻堅、追求真理、不畏艱難;尊師敬業、謙虛禮讓;勤勞節儉、崇儉反奢;誠實正直、行己有恥,等等。如果進一步從個體涉及的社會關系分析和規范這些道德品質,主要表現在三個層次上:其一,是個人與國家、民族、階級、集體之間的關系;其二,是個人與他人(包括師長、父母、同志、朋友等)之間的關系;其三,個人對自己(即自我道德修養)的關系。任何個體在面對這三種關系時,必然會產生各種道德標準和行為抉擇。盡管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道德標準不盡相同,但在處理上述三種社會關系時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用一定的道德標準規范自己的行為卻是一致的。這種道德的共性和普遍性,是歷史教學幫助學生建立道德規范和道德標準的基礎。除此之外,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在判斷歷史人物道德行為的是與非、善與惡時,還應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其道德行為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道德文明的發展。在歷史教學中,組織學生有目的地歸納歷史人物道德行為所涉及到的三類社會關系,是道德知識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根據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特點,應主要抓住愛國主義這條主線,使學生牢固地樹立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關系的道德觀。

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教學經常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評價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進行著道德評價。在歷史教學中進行道德評價,首先要選擇、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其豐富的評價材料,既要注意選取正面的歷史人物,也要注意選取反面的歷史人物,使學生在鮮明的對比中深化對道德評價標準的認識。例如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外國列強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繼、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貪生怕死、投降求榮的賣國賊。對愛國者和賣國賊的對比評

價可以提高道德評價的水平和效果。其次,借用后人和權威的評價,也可以強化已做出的道德評價。有一位歷史教師在組織學生對歷史人物進行道德評價的活動中,經常選取歷史人物的紀念楹聯,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紀念楹聯,大多出自名人之手,且語言凝重,屬蓋棺定論的評價之筆,往往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例如,巾幗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臺照風雨,負死不死終自由/通過這幅名聯,概括了秋瑾烈士救國保民的業績和道德品質,又闡發了“求仁得仁”、“終自由”的人生價值觀。

(二)道德情感的培養

道德情感是個體在道德認識和實踐過程中伴隨發生的內心體驗。按照道德規范的社會關系,道德情感有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人道主義情感、正義感、自尊感等等。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情感的培養,主要是借助歷史教科書提供的、歷史教師加工創設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為、情感及道德知識進行,具有間接的、想象的、倫理認知的特點。

道德情感的培養對個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道德情感在社會道德規范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并產生道德行為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可以說,道德知識的教育,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就成了一堆無用的廢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說教。情感體驗在道德價值內化的過程中起著催化和強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切道德榜樣,都富有強烈的道德情感,成為其道德信念和行為的強大支柱。列寧說過,如果沒有情感,就不會有對真理的追求。“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因此,道德情感的培養,在歷史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書中歷史人物的道德形象進行。歷史上的道德形象雖然遠離

現實,是間接的,但他們是作為社會道德標準的榜樣而存在,并且生動、具體、鮮明;雖然是以文字和圖畫為主要表現形式,但仍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但是,學生自發的獨立形成的對歷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往往因受其道德認識、判斷能力及教科書表達形式的局限,其情感體驗也可能是片面或膚淺的。因此,就要求歷史教師高度重視和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從道德情感培養的角度,精心組織、加工教學內容,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道德情境,藝術地錘煉、組織教學語言,潛心醞釀情感,使教學產生強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發學生對道德形象形成強烈的情感體驗,使教學產生導向和激勵作用。

此外,歷史教科書以醒目的方式寫進的杰出歷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聯,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這些歷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風貌,不僅概括了他們的道德觀念,而且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間”;亞里士多德的“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等等,既是進行道德知識教育的生動材料,也是培養道德情感的良好憑借。

再有,與歷史知識有關的電影、電視、小說等文藝作品對培養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可以強烈地震撼人的心靈,喚醒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情操,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終生追求真理、實現人生價值的動力源泉。在觀看電影《焦裕祿》時,不知多少人流下激動的淚水。本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文學作品如《青春之歌》、《可愛的中國》、《高玉寶的故事》;蘇聯的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育詩》、《青春》等對中國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成長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歷史教師應充分認識優秀文藝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或組織學生閱讀有代表性的文藝作品,提高學生的道

德修養水平,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行為的訓練

道德行為是個體在面對道德情境、在道德意識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種行動,是個體道德意識的外部表現形態,是品德評定的依據。道德行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為方式和道德習慣兩部分。由于道德意志是調節道德行為的內部力量,一般也納入道德行為的范圍內。

歷史教學是以歷史知識為主的學科教育,其道德行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當前社會的道德行為的實踐,而是以認知為主要特點,以模仿為主要形式,使學生處在臨界狀態的預備式教育。因此,歷史教學中的道德行為訓練,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訓練學生對道德情境的識別,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道德情境是道德行為發生的環境,是個體面對三種社會道德關系的具體呈現。一個適齡青年面對國家征兵就構成了一個道德情境,需要他在處理個人與國家關系時作出判斷與選擇。對道德情境的自覺,是產生道德行為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人坐在公共汽車上,面對身邊站立的老人或婦孺沒有對這種道德情境的自覺意識,那他就不會經歷產生道德行為的一系列心理過程,就會無動于衷地繼續坐在那里。對道德情境的敏感與自覺程度,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素質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對道德情境的自覺意識,主要是分析歷史人物產生道德行為的環境。如史學家司馬遷慘受腐刑而矢志史書撰述的場景,譚嗣同在變法失敗面對捕殺以血酬國的抉擇,鄧世昌在軍艦中彈沉沒后舍棄逃生以死殉國的壯舉等典型范例,都是極好的教育材料。

第二,要準確揭示歷史人物產生道德行為的道德動機。

道德動機是道德需要引起的行動傾向,是個人面臨道德情境作出行為抉擇的調節機制,決定著道德行為的選擇。道德動機是道德價值觀的直接體現。在歷史教學中,讓學生明了杰出歷史人物高尚行為的道德動機,有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面臨道德情境時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仍以譚嗣同為例,他在失敗后謝絕朋友幫助外逃,決心以血酬國的動機集中體現在他的豪言壯語中:“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

篇(5)

要實現有效的人文教育,首先要根據教育的形式和特點確立課程教育的目標,將教育目標作為課程教學的指導,完善課程教育的內容,并向著既定目標的方向進行課程的深化和擴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高中教師應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目標,進行課程安排和講解,在日常的工作中為學生安排適當的情感體驗課程,提升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認知的意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歷史觀念。在構建整體教學指引目標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制定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并搜集相關的資料,豐富課程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歷史課程中,教師要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體系為目標,完善日常課程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環節。歷史是具有人文特色的課程,在歷史事件的講授中,教師可以加入提問等形式的引導式教學,幫助學生完善思維方式,并引導學生建立高效的學習方式。同時,歷史事件可以作為當代人行事的借鑒和參考,因此,教師在進行提問引導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鼓勵學生講述從中得到的經驗教訓,并結合自己的自身經歷談談自己的感悟,以此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將人文素養的提升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認識方式。

二、提升教學素養,建立完善教學體系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傳播者,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完善教學形式、與學生進行高效溝通的主要承擔者。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具備充分的專業素養和科學的歷史知識體系,能夠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歷史教學,同時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教師還要在課堂內外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不僅提升專業知識能力,還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心理素質。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文教育深化的能力,為學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提供持續的動力。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教學的素質水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工作內外積累歷史知識,并豐富歷史文化體系,構建歷史事件的時間體系,并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思路,減輕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負擔。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時代的發展相互結合,在關注學生的個性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持久的愛國情感,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歷史事件可以提供許多真理性的結論和實踐依據,歷史又是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當代的新聞,為學生講解歷史事件,深化學生的印象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進行切合實際的情感體驗。

三、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篇(6)

高中生處于青少年價值觀發展階段的重要時期,做好價值觀的教育、工作,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高中新課程改革中,為幫助學生能夠從歷史教育中了解歷史的價值,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要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教育的效果,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找到適宜的有效方式。對于眼下我國高中歷史教育中存在的價值觀教育問題,需要引起教育界、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關注,及時找出解決對策并改善教學質量。

一、高中歷史關于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容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對高中歷史教育的定義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可見,新課程改革后更突出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和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幫助學生樹立對真、善、美的正確價值與“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新課程改革后,價值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主要內容為人生觀、政治觀、經濟價值觀、文化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人生觀,要求學生做到“舍生取義”,當民族自由和國家安全面臨外來威脅,中國人民應為實現民族自由解放而英勇斗爭;政治觀,要求學生做到“堅定不移”,擁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相結合的政治立場;經濟價值觀,要求學生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將金錢和財物擺在恰當的位置;文化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要求學生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強調對優秀外來文化的融合與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

二、當前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價值觀教育不受重視。此次新課改的特點就是把“價值觀教育”列為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并且得到教師的支持與肯定。回顧近年來高中歷史教師制定的教案,可以發現在教案設計過程中他們都很重視價值觀教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確定相應的價值觀教育取向。但在實際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觀察到教師都過分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和“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價值觀教育”往往成為結語一語帶過。2.價值觀教育內容空洞。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是學習能力的訓練和對歷史的了解與應用,更應包含對價值觀培養。一方面,歷史學習中有許多感人的事跡,偉大的人格和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燦爛文明,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知識素材;另一方面,歷史事實的學習使得學生對“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印象更深刻和持久。如課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教案設計將“價值觀教學”目標設定為“通過開放式討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看待個人在歷史發展的推進作用”。3.價值觀教育形式單一。教學目標需要依靠教學活動實現,隨著教師教學思想的更新、教學方式的靈活選擇和運用,對教學效果都有著重要影響。但在實際歷史課堂教學中,大多采用教師講解的單一方式,缺少與學生的互動,難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中國近現代史講課時,很多教師都會跟學生說一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作為價值觀教育的內容,但形勢單一過于呆板,給人感覺價值觀教育成為一種口號。

三、高中歷史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1.結合歷史事實和先進人物事跡。歷史并非枯燥乏味,它有鮮活的歷史人物,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具有積極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取材,運用相關的歷史故事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培育對歷史事實的辯證分析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史時,介紹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雕版印刷術,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進作用。歷史事實的列舉和介紹,可以激發青年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2.采用多種多樣的滲透方式。高中歷史課堂的價值觀教育,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說理法是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最常用的方法,需要歷史教師授課選材內容豐富、感彩鮮明,且從中穿插價值觀教育內容,做到寓教于史、循循善誘和聯系現實,才能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其領悟正確的價值觀。此外,授課時教師借助多媒體音頻、視頻、圖片等進行說理教學,更能讓學生置身于史實的復雜背景中,體驗歷史人物的真實心理活動和真實情感,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3.尋找教材的價值觀教育目標切入點。新課改后高中教材多采取“專題式”匯編形式,雖然便于學生理解和教師講課,但大量背景材料被省略,僅以一句話簡單敘述,難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需要歷史教師運用自身所具備的通史知識進行補充說明,為學生進行歸納概括、情感的過渡和升華,將間斷的歷史軸線重新銜接。此外,高中時期的青年學生已具備較強烈的自主意識,不再適應“填鴨式”說教教學,需要教師采用批判性思維,辯證性分析教材的思想內涵,合理選擇歷史教材中的價值觀教育切入點。高中歷史教育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歷史課堂上以多種多樣的形式滲透價值觀培養的內容具有現實意義。高中歷史教材內容豐富,包括中國史甚至世界史,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歷史素材,教師可通過教材中的經典例子進行價值觀培養,也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整理、添加,還可以引用本地特色、歷史影像、時事政治等滲透價值觀教育。同時,作為引路人的教師也應提高自身修養,堅持原則,全面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作者:崔海燕 單位:射陽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篇(7)

 

中學地理學科的專業性強,它以整個地球為對象,要求學生掌握有關地球、地圖、世界氣候和自然帶以及分洲區域地理等基礎知識;掌握閱讀和運用圖表、地圖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涉及的時間悠久,地域廣闊,加上內容復雜,且以描述為主,理解難度大,背記知識多。令人感覺煩雜,枯燥乏味。面對這些情況,如何教好這門課?十幾年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點探索。

一、認清教與學的關系,充分發揮師生兩個積極性

教與學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決定教學的效果。從兩者關系看,學是目的,教是手段,教師的“教”,歸根結蒂為了學生的“學”;“教”的好壞要通過“學”的好壞來衡量。這告訴我們: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的教學方法應以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讓學生原意學、容易學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總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除自我主觀努力外,必須取得學生的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基于這樣的認識,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首先,自己以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備好每一堂課。對于備課教案的作用,很多老師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也許是習慣使然,對備課教案的依賴性很大。不備好一節課,不寫好詳細的教案,就好象心里沒有底一樣,我是不敢進課堂的。并做到每一節課后有小結。五個班級,每講完一個班,都對教案進行補充完善,發現問題,改進教法,力求精益求精;我覺得只有充分地備好課,作好有關方面準備和設計,才會胸有成竹,從容上陣,忙而不亂。

其次,注重講好緒論課,打響頭一炮。“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緒論課講解什么叫地理學。為什么要學、怎樣學等問題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是一門課的總綱;是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自覺性和興趣的關鍵課;是給學生第一印象,為日后課程鋪道路的奠基課。因此,我牢牢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從學生身邊的地理現象講起、與人類生存悠息相關的生產、生活資料之源泉,滄海桑田的變遷,威脅人們生命財產的地震開始,引出地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和任務;通過對比中國地形圖和展示中國名勝掛圖,提出了:為什么形成了地形的如此格局?為什么中國氣候東南濕潤、西南高寒、西北干旱?為什么“春風不度玉門關”?祖國的名山奇峰為什么如此奇麗多姿、栩栩如生?等問題,揭示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發學生的神奇感和求知欲;又跟大家交底:地理作為中學七科統考學科之一,經過短短兩年的學習,就要參加全市的地理結業會考,考試成績將按50%的比例計入中考升學成績,并強調“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著重闡明教與學的關系,希望同學們以主人翁的態度為學好地地理這一學科而共同努力。

第三,在課堂教學這個環節中,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注意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生動的語言,來營造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結合“地理就在身邊”教研活動,幾乎每節課都穿插與本節知識點有關的聯系學生實際的資料。比如:講氣候,就聯系長島的氣候特點;講季風,就聯系本地的冬夏風向;講地層,就聯系海邊懸崖的層疊現象;講地震,就聯系長島地震頻繁的原因;等等。使課本知識結合于實際,使理論知識具體化,抽象知識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教法學法兩手抓,重視學法指導。教法和學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中國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沒有好的教法,就談不上培養科學的學法,它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礎,但有只研究教法不一定就能培養學生科學的學法,對學法的指導實質上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一個教師來說,通過自己的教學能夠形成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才是自己教學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強調學法指導,才是抓住了根本。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通過教師的“教”去指導學生的“學”:

(一)凸顯前后知識點的內在因果聯系,交給學生理解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比如: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一節,是世界地理教學的重點,但也是教學上的“老大難”。因為要在四課時的時間內學會辨別八種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的特征和成因以及分布,每種氣候特征及其成因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尤其是涉及到氣壓帶和風帶的部分,當初我自己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上課聽老師一種一種地講,也很感枯燥無味;我在教授這節課時,就嘗試從分析各種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入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記成因、知特征、推分布”的理解記憶法。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對成因理解了,那么對特征、分布也就自然容易記憶了。

(二)指導創造靈活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中學各個學科中,地理可以說是個介于文理科之間的“邊緣”學科。雖說是要以理解記憶為主為基礎,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還是難免許多死記硬背的東西,遇到這種情況,我教給學生許多靈活的記憶方法,比如:對于枯燥的數據,多采用諧音記憶法。“爸爸誓爬珠峰顛, (8848米)姨舞舞進吐魯番,(-155米)”,“海岸線有一把錢,(18000千米) ” “我國水能儲量大 ,不要浪費留點吧!(6、8億千瓦)”“馬里亞納最深處,累得堯堯扔三次。(-11034米)” 對于重要的規律,多編成歌訣。象《雨帶推移歌》《全國省名歌》,對難記的圖形,多采用象形法,比如“非洲是梯形加三角”“澳大利亞象螃蟹”“南極洲象逗號”,諸如此類。也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此類方法,去聯想,去編寫。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記憶壓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 用新舊對比法,以舊引新,講新復舊,異中求同 。講新概念、新知識時,利用新舊對比法和前后聯系法,啟發學生尋求新舊之間的共性和內在聯系,找出它們間的個性和區別,例如:學習“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先回顧復習“地球的經緯網和經緯網所指示的方向”;講授“季風的形成”,先復習“海陸的熱力差異”;從而把新知識納入到舊知識的網絡中,既便于掌握新知又利于復習鞏固舊知識。達到了“溫故知新”的效果。

二、正確認識教書與育人的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我原先想,作為任課老師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尤其是所謂的副科小科教師,盡全力把書教好就行了,與學生的距離比較遠。可教育教學實踐告訴了我:一個學生學習上不去,固然有智力問題、方法問題,但首先是學習目的和對待困難的態度問題,一句話是思想問題、精神狀態問題。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書不育人不可;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著力于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書與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不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不及時排除他們學習上的思想障礙,書也是決然教不好的,何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是每個老師的共同責任,從此后,較自覺地把教書和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把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列入教學工作日程,把它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來做;把課外教育和課內講授很好結合起來,把它當作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常到同學中走走、看看、問問,既關心他們的學習,也關心身體、思想、和生活;平時以平等寬容的態度,以“過來人”的身分與他們談心、交心。積極引導、幫助鼓勵學生學習,漸漸與他們的關系融洽了,心心相通了。大部分同學有話敢跟我講也愿跟我講了。這使我最大限度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品質、個性特點和家庭情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營造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氛圍,為我的教學工作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三、突出地理學科特點,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目的、方法、效果是辯證統一的。教學方法為學科教學服務;只有抓住本學科的學科特點才能選擇相應的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地理學科以地球和自然界為對象,研究地理事物空間分布。一方面,特別強調現實性、實踐性、實用性;而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可能都到各地典型現場去參觀,更不能直接感知那些或緩慢或激烈的地質作用過程和地理規律展示。如果光憑書本理論教學,既抽象又枯燥,既死板又脫離實際,難以取得良好效果。為此,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多的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多用直觀教學法,力求把平面問題立體化,抽象問題形象化。

(一)、啟發提問處處結合實際。地理規律和理論很枯燥,但地理教材可聯系實際的方面很多,既可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又有豐富人文知識、人地關系充實教材,并明確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就為教師結合實際進行啟發,然后上升為理性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比如講述中國地勢的特點時。先提疑問,我國的許多大河都向哪個方向流?為什么?思考題的出現,調動了學生求知的熱情和希望作出解答的好奇心。學生自學課文后,分組討論,選出最佳答案是:河流大多向東流。因為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并呈三級階梯。我適時提問:“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流和河流有什么的影響?”同學們認真讀課文領會全文后學生得出:使我國多數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使東部海洋的濕潤氣流順著東低西高的地勢深入內陸,形成降水。再如,講述中國地形變化時,我先從黃河的淤塞說起:“歷史上黃河寬闊的河道由于河水帶來的泥沙日積月累,慢慢被淤平,形成沖積平原——華北平原,河口處也形成越來越大的三角洲;而一個地區發生地震時,卻由平坦的地形變的高低不平。那么地形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學們想得到答案,他們急切的去讀課文,從而得出了地形變化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這一結論。

(二)、重視運用地圖和圖片導教、導學、導練 。地圖是地理教材的重要部分,具有全面、形象、直觀的特點,被稱為“百科全書”,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因為地圖不僅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從中我們還能分析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等。我把閱讀、記憶、使用地圖視為學好地理的秘訣。首先,教給學生閱讀地圖的“三看法”:一先看位置和輪廓中國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所以打開地圖后,先看該區域的經緯度是多少,是位于沿海還是地處內陸,該區域大致是什么形狀。這樣就有了空間感和方位感,以后一提到這里,在頭腦中就有一個比較確切的印象。二看顏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過仔細觀察不同的顏色的范圍大小、地區分布,即可掌握該地的地形地勢特點。三看“面、線、點”。 就是指按“面、線、點”的順序認識地理事物的分布。“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們所占的空間范圍大,在地圖中最為顯眼,所以先從認識它們入手較好,要看清這些事物的名稱、位置、范圍等特點。“線”是指像山脈、河流、交通線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稱等;“點”是指城市、村莊、工礦區等點狀分布的地理要素。然后,還要學會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如,地形對氣候、河流走向、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影響。其次,不管是講授新知識,還是復習舊知識,還是做練習,我都以地圖為先導,沒有掛圖,就用手繪板圖,課上畫圖費時間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就在課前畫好小黑板。在實踐中,我體會到,加強地圖運用,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的能力,又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比如地形、氣候、工業和農業的分布等。

另外,我們平時注意 想方設法,盡力收集有關的地地理圖片,如:火山噴發、錢塘大潮、壺口瀑布、海嘯與地震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出示,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且寓學于樂,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學中涉及到的事物和規律,也盡量以圖片圖像直觀的展示在課堂上。例如在教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時,我先出示《熟視無睹》和《就地取材》兩幅掛圖,然后出示疑問:“我國水資源相當緊張,但利用中又存在哪些問題?”激勵學生聯系圖像得出答案:①是浪費驚人;②是污染嚴重。課堂講授中,也隨時手繪板圖,比如:火山的構造、高低氣壓帶的形成、地形雨、河流流域與分水嶺,等等。以圖像的形式直觀再現了在自然界中很難直接面對的現象和規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受到學生的歡迎。

(三)、 結合演示實驗激發興趣。利用地理教學儀器進行演示,并提出啟發性的問題,符合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這樣做不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而且理解透徹。例如在講述等高線地形圖時,我設計了山峰演示圖,在山峰(用玉米棒代表)上纏上等高線(鐵絲),并標上海拔。然后把玉米拿走,按住頂端壓下去,等高線圖出現,是一個閉合多圈圖,并且海拔由外向內逐漸升高,從而根據此圖判斷它是山峰。在此基礎上,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盆地地形圖、陡崖地形圖,由于是自己動手,所以印象深刻。在講述地殼運動時,褶皺和斷層對地形的影響很明顯,它們的作用會形成兩種不同的山脈。學生們很難判斷到底是哪種作用所形成。我制作了《褶皺模型》和《斷層模型》在課堂上演示,并提出疑問'為什么斷層形成的山邊緣往往是陡崖?'(因為斷層形成的山,是沿著斷裂部分錯動而形成的,所以邊緣往往是陡崖)。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發展了形象思維,比較輕松地理解和掌握了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

 

長島縣教育體育局教研室 劉長慶

篇(8)

二、初中歷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篇(9)

雙邊市場是Armstrong2004年提出的產業組織理論,定義為:兩組參與者需要通過中間層或平臺進行交易,而且一組參與者加入平臺的收益取決于加入該平臺另一組參與者的數量,這樣的市場稱作雙邊市場。由于市場雙邊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賴性,雙邊市場中的平臺企業要解決雞蛋相生的問題,主要有定價戰略、進入戰略、差異化戰略等。專業是高職院校的基本單元,擁有兩個不同的客戶群體:學生和企業。從需求方面講,對內可以提高學生能力,提供培養服務,對外用于聯系企業,提供合格人才,并通過就業撮合企業和學生,實現功能性互補。如果學生增加,就業競爭就越激烈,企業可以付出更低的工資,選擇更加優秀的人才,間接實現效益增長;如果與高職專業合作的企業數量越多,學生就業的機會就越大;兩個不同的客戶群體存在交叉網絡外部性特征。同時,學生只能選擇一個學校專業主修,而企業可以選擇多個學校專業合作,符合單邊臺接入的特征。從供給方面講,學校專業通過招生就業,連接企業和學生的相互作用,對學生收取學費,對企業免費,實行非對稱定價,學校專業向企業和學生提供服務時,邊際成本很低,但固定成本和一次性成本較高。綜上所述,高職專業發展的雙邊市場特征較強,適用雙邊市場理論。

(二)基于雙邊市場框架的高職專業發展分析

學校專業的雙邊用戶學生和企業之間不存在直接的交易,高職專業向學生收取學費,對企業免費提供人才就業服務。本文將以Armstrong(2006)雙邊市場分析框架為基礎,結合學校專業的特點,構建專業定價模型,分析影響學校專業發展的因素。學校專業雙邊只存在兩個類型的參與者:學生(s)、企業(b)。學校專業設置的目的是效益最大化,學生和企業間存在直接網絡外部性。學校專業提供培訓和就業服務,給學生帶來能力和技能價值,體現為人力資本提升,用t表示,它與學生人數無關,只與學校專業課程設置及發展有關;學校專業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用OB表示,它與學生和企業的數量無關;學生和企業通過人力資本相互聯系。在網絡外部性方面,as表示學生對企業的交叉網絡外部性參數,學生越多,企業可供選擇的人才就越多,學生間競爭越激烈,企業需要付出的工資等就越少,因此,企業收益越大;ab表示企業對學生的交叉網絡外部性參數,反映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和對學生能力的影響,企業越多,盡管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但過于寬松的就業環境,不利于學生個人成長和人才培養。an表示學生對自己的網絡外部性參數,反映的是學生數量增加,給教育質量、就業等帶來的影響。ns和nb分別表示加入學校這個平臺的學生和企業的數量,因此,asns和abnb分別表示學生數量對企業、企業數量對學生的單個效用,anns表示學生內部之間的效用。學生和企業參與學校這個平臺,有其邊際成本,學校一般向學生收取學費,用ps表示;企業雇傭學生,獲得新的人力資源價值,付出的是工資等福利,用pb表示。

(三)高職專業發展的進入戰略分析

雙邊市場的特性決定了學校專業的生存和發展,解決生源和就業是首要問題,要盡可能地拉攏學生和企業加入學校專業這個平臺。由雙邊市場分析框架推導出來的⑤式()表明,要增加學校專業生源,主要取決于學校專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聲望,而這又與學校專業教育質量和同企業用人之間的契合度有關。⑥式()表明,要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學校這個平臺,需要契合企業用人和提高教育質量,同時,加強學校教育管理,克服因學生數量增加帶來的管理松散、整體教育質量下降等影響。這再一次將教育改革方向指向面向市場,加強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四)高職專業發展的差異化戰略分析由于企業可與多個高職專業聯系,建立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因此他們在不同高職專業之間轉換的能力增強,對特定專業的需求彈性增大;另一方面,高職專業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高職專業間的競爭體現在三點:一是生源的爭奪,二是教育資源的競爭,三是聲譽的競爭。波特提出了三大一般性競爭戰略———總成本領先、差異化和專一化。對于高職專業來說,差異化更有效率。差異化體現在同其他學校相比,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就高職專業而言,可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就業能力、評價體系等方面作文章。

二、宜昌市酒店管理專業發展分析

為了客觀反映宜昌市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現狀,選取了宜昌市30家酒店進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抽樣調查》,調研主要內容為:宜昌酒店產(行)業發展對人才的市場需求分析,對職業能力的要求;現行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是否適應產(行)業發展的要求,存在哪些脫節的地方,如何改進。抽樣調查樣本量為管理層120份、基層180份,回收量為管理層104份、基層162份,回收率分別為87%、90%,有效率為100%。

(一)企業用人需求

在對企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要求情況進行調查的基礎上,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

1.酒店行業企業錄用人才更加看重職業操守、實踐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業禮儀規范。

2.熟練掌握基礎理論、酒店實務、職業禮儀規范,有實踐經驗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的學生,將擁有更多職業發展機會。

(二)專業發展現狀

1.人才培養目標

調查結果表明,宜昌市高職院校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為中基層管理者,同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區分開來,鼓勵和引導學生做懂管理的技能能手,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和就業渠道。

2.專業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專業生存發展的核心,也是用人企業關注的重點。酒店管理專業對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要求較高。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開設情況的調查表明,多數用人單位認為酒店市場營銷學、前廳與客房服務管理、餐廳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禮儀等課程很重要,而調酒與酒吧管理、康樂服務等課程的必要性較小。該課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銜接了企業和個人對人力資本的需求,但太注重于專業素養,對于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培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3.職業技能培訓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三證”(餐廳服務員資格證、客房服務員資格證、前廳服務員資格證)的基礎上,增加了人力資源管理師、市場營銷師、心理咨詢師、調酒師等相關服務行業的職業資格培訓,基本涵蓋了酒店管理行業所需技能。同時,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國家、省、市級技能比賽中獲得佳績。

4.校企合作

宜昌市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注重雙向溝通,一方面,委派教師、學生頂崗實習實踐,了解行業的實際情況,以促進教學改革;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企業對專業實訓建設提供部分資金支持和贊助。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

雙邊市場理論表明,學校專業若要發展、獲取更大效益,需從學生個人發展和企業用人需求出發,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同有競爭關系的學校專業間形成差異化、優勢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比企業用人、個人能力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是停留在專業技能層面,存在三個不匹配:一是與培養中基層管理者的專業定位不匹配;二是與企業對專業人才能力的需求不匹配;三是與學生個人對實現職業目標的要求不匹配。

三、高職專業發展的建議

1.把握社會發展脈搏,準確人才培養定位調研發現,相當多的行業有許多工作找不到適合的專業人才去做,但又有相當一部分高職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做。這就表明,高技能人才從數量到質量還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存在著脫離生產和生活實際的種種問題。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應順應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強化專業人才市場定位與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的對應關系。一是培養層次定位:側重于培養具有高技能的酒店等企業管理人才。二是服務區域定位:主要面向宜昌市及周邊區域經濟和行業需要。三是適應性定位:通識教育和綜合素質既是專業人才得以可持續發展的要素,也是社會的需求所在,是未來需要加強和完善之處。

2.圍繞職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專業課程設置要圍繞職業崗位的需求,從“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兩個層面,體現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企業用人的專業性。應讓學生掌握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重點培養服務意識和職業道德,開發服務本地行業發展的地方課程、服務企業的訂單課程,構建課程體系。第一學年開設公共基礎平臺課和基本技能平臺課;第二學年開設工學結合課程和地方課程、訂單課程;第三學年是頂崗實習。此外,酒店管理從業人員因面向的顧客不分職業、不分國籍,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溝通能力等,因而應該開設酒店英語、旅游文化、客源地概況、酒店服務禮儀等課程。

3.開發學生個體優勢,提高人才就業能力高職專業教育,一方面,既要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保證學生具備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和技能素質,又要深入掌握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挖掘學生自身特點;另一方面,既要教會全體學生共同的道德規范和統一的職業知識,也要教會學生自我認知、自我開發、自我選擇。職業導師制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每位導師負責3-6名學生,自大一入校至畢業期間,幫助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針對個體特點及發展目標引導式培養其職業能力,提供專業能力培養與鑒定、職業指導服務、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頂崗實習或就業機會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應以基本素質和應用能力培養這一主線,制定多方向、多模塊的教育體系,如會展服務方向、宴會策劃方向、西點設計方向、酒品調制方向等。這些專業方向的建立,為培養技能人才開辟了靈活廣闊的天地。

篇(10)

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人與國家之間的一種關系,有著較為明顯的政治色彩,德育教育講述的是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重視人的發展,并具有相應的約束性;通識教育說的是人這一主體的問題,其載體指向是知識發展以及人心智健全方面的問題,具有較強的個人特性。

2.知識與精神取向方面不同。

通識教育的動力是在矯正科學主義之下的一種專業教育,并在訓練職業化需求過程中促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夠不斷完整起來,起到培養人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種精神支柱,在依靠精神與思想的指引之下,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二、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現狀

(一)通識教育在中國高等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1.功利主義與科學主義的影響。

通識教育在西方高校中被提出的時候,首先就是對當時科學主義的一種對抗。在大學環境中,知識被分門別類,成為系統化學科,并且學科之間沒有聯系,這種教育環境中培養出來的人才雖然專業知識牢固,但是卻缺少一些常識,缺少對人類整體知識的認知能力,因此,融匯各種專業知識的通識教育應運而生了。另外,科學主義帶來的影響也掩蓋了人文主義思想觀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專業化職業能力,但是缺乏基本的人文素養,缺乏關注人類命運發展等方面看法,為了能夠轉變這一思想,通識教育作為一種借力工具被現代大學教育廣泛應用。所以,通識教育成為一門對科學主義補充而出現在正式課堂環境之中,也就是說,通識教育在當代教育環境中,是為了抵御功利主義。通識教育一方面是一種對理想的呼喚,當通識教育進入我國的時候,因為受到科學主義影響難以被培養人才的學科接納,通識教育大多以選修課程出現在大學環境中;另一方面,受功利主義影響,大學課程大多以培養人才為主,而通識教育并不能夠幫助學生擁有一定的就業率,屬于一種非傾向教育,所以,在實際中,通識教育并沒有被大學教育接受,沒有發揮其真正作用。

2.思想政治課程發展影響著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形式能夠被大學教育接受,但在具體課程設置中,這些增加的通識教育課程并沒有真正可以設置的位置。因為大學思想政治課程已經將除專業課程之外的公共課程占盡,在這種情況下,將通識教育納入進去,只會讓學生課業負擔越來越重,象征性納入通識課程,并不能夠實現其教育目標,所以,即使通識教育理念能夠被大學教育接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環境中遇到的阻礙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學生在進入大學環境之前,一定學習了多年相關的理論知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遭遇通識教育困境。但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實效性困境,學習思想政治,究竟有無具體作用,仍需進一步討論。

1.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方式。

在思想政治課程教育中,經常使用的方式就是說教與灌輸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已經遠遠落后于現代教育的要求標準,現代教育主張教育平等,但說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教育形式,試圖用大道理對其進行控制,使學生進行學習,說教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并且一些高校大學生紛紛表示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沒有具體作用的學科,可以取消。事實上,哲學是一門智慧型學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哲學理論進行的,是哲學理論的應用層面,但這種說教式教學方式普遍存在,背離了真正哲學教育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模塊化。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理論、形勢與政治、公民道德等一些較大的教育模塊已經完全固定,并占有較大比例的學分,但這種細分的模塊化教學在大學教育中并沒有起到真正作用,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感覺到無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并會造成一定程度反感。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內容本身就具備一種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的特質,主要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固定的狀態形成出現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同點

(一)實施通識教育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通識教育是針對本專業教育提出來的,主要是對學生人文素養與科學思維的培養,有道德價值觀、國家政治形勢等方面內容。大學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形式都是隨著大學職能轉變而發展。西方社會,與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是世界觀與價值觀教育,這一類教育教育已經逐步被通識教育接納,成為通識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并且越來越受到歡迎。就西方成功教育經驗來說,將思想政治與通識教育相結合,也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并且將成為教育實踐不能夠阻擋的趨勢。

(二)方式與內容上的交疊

通常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各個高校在通識教育課程中,思想政治體系基本上都被包含進去了,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通識教育、德育教育內容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并且通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是這樣,通識教育就其內容來說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本身就是典型的跨學科教育,并且其中涉及的各項含義是所有學科的大雜燴,其中不缺乏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

(三)價值取向方面的相同點

首先,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種培育人才的方式,盡管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其最終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另外,教育價值主要有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并且這兩種價值具有一定的聯系性,主要表現在政治方向、精神動力、人格個性等方面,在中國人才培養環境中,通識教育更能夠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顯然通識教育在個體環境中產生的價值也就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內容。

四、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聯系的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與通識教育在內容上相互交疊,并且雙方在擺脫困境的時候具有相同的要求,因此,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以及學生社區建設都是為兩者更好地“合流”提供方式。

(一)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是為了尋求在大學課程體系中存活的空間,并且被迫將之有效地傳播出來。另外,思想政治課程在本質上屬于一種共同的知識,因此,在進行通識教育的時候,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通識教育課程內容之內,并且使其作為必修課程之一,現階段一些大學已經成功實踐這一項了。

上一篇: 營銷發展論文 下一篇: 期中英語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