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24 16:53: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園林景觀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園林景觀論文

篇(1)

匾額最早見于南朝宋羊欣《筆陣圖》,具有文學形象的匾額始于中唐,宋后題額多擷歷代詩文名句而成。園林中的匾額主要被用作題刻園名、景名,陶情寫情詠景或頌人寫事,典雅含蓄,立意深邃,融辭、賦、詩、文意境于一爐,系詩情畫意于一詞,成為一種獨立的文藝小品。

匾額使物景獲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獲得靈魂和生氣,人們得以涵詠乎其中,神游于境外。如留園楠木廳懸有清代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澂篆書匾額“五峰仙館”,將人們的注意力投向廳南的湖石峰巒上,“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主人仿效的正是李白“巢云松”的風流。

匾額為游人點出景觀的美學特點,可“使游者入其地,覽景而生情文”,獲得綿綿無窮的深永意蘊。如避暑山莊“錘峰落照”、“西嶺晨霞”,觀朝暉夕影;避暑山莊“月色江聲”,賞月色波粼;拙政園“倒影樓”,看池中倒影;頤和園“玉琴峽”、耦園“聽櫓樓”,聽水聲淙淙;避暑山莊“曲水荷香”、獅子林“雙香仙館”、滄浪亭的“聞妙香室”聞鮮花馨香,等等。

寫意式的抽象題詠更催人遐思:擁翠山莊的“月駕軒”、滄浪亭的“陸舟水屋”、避暑山莊的“云帆月舫”,馳舫游之思;耦園的“宛虹舡”、拙政園的“小飛虹”、“依虹亭”,騁彩虹之想。點出了虛實相濟的園林欣賞空間主題,為風景傳神寫意。

匾額升華了創作情感,耐人品味、涵詠,給人以種種美感:

哲理美。留園書房額“汲古得綆處”,短繩難以汲取深井之水,汲取古人深遂的學問,也必須找一根長繩子。網師園“集虛齋”,“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出《莊子。人間世》,只有修持真道,才能至虛靜空明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為完全保持自然性的人。圓明園“坦坦蕩蕩”,擷《易經》“履道坦白”和《尚書》“王道蕩蕩”之意,表達帝王愉悅坦蕩的心態。圓明園“魚躍鳶飛”、留園“活潑潑地”,都是講天機活潑,怡然自得的心理。哲理盎然。

理想美。有政治理想:帝王希望“天樂人和”(頤和園)、“萬方安和”、“九洲清宴”(圓明園)、“四海承平”(頤和園);有社會理想:士大夫愿意在“小桃塢”(留園)、“人境廬”中,采菊東籬,“悠然見南山”(拙政園、獅子林的“見山樓”),登東皋舒嘯(留園“舒嘯亭”),愜意地成為桃源子民;有宗教理想:或入“別有洞天”(拙政園半亭額)、“小蓬萊”(留園)、“方壺勝境”(圓明園),成方外仙客;或在佛國勝境“月地云居”(圓明園)、“四大部洲”(頤和園),大做夢中佛事;或在“參禪處”(留園)“面壁”(怡園)修行,參悟“亦不仁”(留園)法門;或夫婦“枕波雙隱”(耦園),眠云臥石(退思園“眠云亭”),與清風明月為伍(拙政園“與誰同坐軒”),扁舟一葉,江海寄余生(“不系舟”、“網師園”等),象莊子般濠梁觀魚、濮水釣魚(留園“濠濮亭”、北海“濠濮間想”)。

人格美。帝王追求“淡泊寧靜”(圓明園),注意“澡身浴德”(圓明園),景仰嚴子陵之風范如“山高水長”(圓明園),要學習三代有道明君,“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承德山莊“靜含太古山房”),選賢任能,君臣和諧,如周代召、成卷阿之游(東宮“卷阿勝境”),常念創業之艱,感到熱去涼來(頤和園“無暑清涼”);文人追求人格完善,懷冰握玉(拙政園“玉壺冰”)。

人倫美。娛親的“豫園”、愛侶的“耦園”、兄弟怡怡的“怡園”,以及“敦宗”、“睦族”、“宜家受福”(獅子林)等。與朋友“詩酒聯歡”(耦園“載酒堂”)、聚飲于南雪亭梅花下(怡園“南雪”)等。

樸野美。頤和園如意的“樂農軒”、“豳風橋”、延賞齋、蠶神廟、織染局、水村居等,圓明園的“多稼如云”,一片田園風光;承德山莊有占地58公頃的天然草原、“萬樹園”,占地440公頃的山區,深山密林,一派天然野趣。私家園林中也有反映田園野趣的題名,如拙政園有“勸耕亭”、“菜花樓”,蘆荻、葦葉,棚架、花徑,一派田園風光。明祁彪佳的寓山園建有山村“豐莊”、“豳圃”,種有桑樹、梨、橘、桃、杏、李等果樹。展現了優美的耕樂圖。

園林許多門洞磚刻題名,大多是四字分刻兩首,或刻在門宕的正反門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采飛揚,內涵豐富:點景、引景:如“入勝”、“通幽”;點出廳堂方位特色:如“迎旭”(東)、“延爽”(西):“東甾”、“西爽”。抒情寫志的:如“可以棲遲”:“巖扉”、“松徑”:“緣溪”、“開徑”等,大多典故出自古詩文名句,耐人咀嚼玩詠。當然建筑物本身還必須具有一定的符合這種取之象外的藝術氛圍,詩境和物境相通,才能使審美意境溶為一體,從而獲得綿綿無窮的深永意境。

中國寺廟園林匾額,帶有題撰者主觀認識與情感的題額,也都頗富文學色彩。如四川云陽張飛廟壁匾“江上清風”,刻畫了寺廟臨江坐落的別致布局,醒人耳目。有的題額巧妙地包容了許多內容,如杭州靈隱寺“靈鷲飛來”匾,兼佛教盛事和寺前飛來峰,言簡意賅,催人遐思。其他如“養心若魚”、“即景遐思”(四川成都武侯祠水榍、愛樹山房匾額)、“香國莊嚴”(云南晉寧盤龍寺)、“風流天下聞”(云南通海秀山武侯祠殿匾)等,或刻畫情感,或描寫環境,或蘊涵哲理,也足令人回味。

懸掛在廳館楹柱上的叫楹聯。它是隨著駢文和律詩成熟起來的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融散文氣勢與韻文節奏于一爐,淺貌深衷,蓄意深遠,既具工整、對仗、平仄、整齊對稱的形式美,又具抑揚頓挫的韻律美、寫景狀物的意境美和抒懷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傳統性的一種文學樣式。

人文景觀的聯對,評說歷史人物,數語關情,使人感發懷古幽思。如蘇州滄浪亭原有清。齊彥槐的一幅對聯:

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

一雙白璧,詩人名將古無儔。

出句化用宋。歐陽修《滄浪亭》詩句,詠滄浪勝景及蘇舜欽當年買園本事。對句歌頌了先后成為滄浪亭園主的詩人蘇舜欽和抗金名將韓世忠。名人名園,相得益彰。

園林中的風景聯對,寫景狀物,可“使游者入其地,攬景而生情文”,成為美育輔導的生動指南。如頤和園南湖島月波樓對聯:

一徑竹陰云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沙。

上聯特寫云影徘徊的園林竹徑,那叢叢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靜謐。下聯則將視線移往樓內:門簾半卷,可納天地清曠,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朧清冷的圖畫。全聯寫景聚焦在虛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渾融,形象超妙,給人以無盡美感。

寫景的對聯妙在切景,移他處不得,方稱佳構,如網師園“小山叢桂軒”北窗對聯:

山勢盤陀真是畫,

泉流宛委遂成書。

對聯懸掛在“小山叢桂軒”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兩側。窗外假山一角恰如鑲嵌在窗上的一幅天然畫圖:但見山勢盤旋曲折,喬木叢生,畫意橫生。東側引靜石拱微形小橋下有一狹長溝壑,水流蜿蜒遠去。“宛委”一詞又恰為傳說中夏禹得金簡玉字之書的山名,寓變化于工穩之中,想象豐富而奇妙。

有的對聯緊扣園名內涵,也頗耐咀嚼,如避暑山莊有條對聯:

六月無暑,九夏生風;

峰回路轉,曲徑通幽。

上聯扣“避暑”之意:六月徐徐清風,毫無暑熱,清爽可人;下聯切“山莊”之景:山峰重巒起伏,峰回路轉,曲徑通幽,花木深邃,一片清涼世界!讀之頓覺遍體生涼。

園林對聯大量的是古代知識分子攬景抒情之作,可以使今人洞見古人的情感世界;如網師園琴室對聯:

山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橫琴待鶴歸。

聯語將言志、抒情、狀景交融為一,充滿佛理禪機,表現出一派高人逸士那種脫離塵世、浮游于萬物之表的心境和隱適情調,意境淡遠怡美。上聯與唐。王維《終南別業》詩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同一韻致;下聯則有宋。坡《放鶴亭記》的神采:“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人在大自然中,任意停留觀賞那山光、松影、飛鶴、白云,清閑愜意,悠然自得。倚杖、橫琴,風神超邁。

有些園主自撰聯,或抒情,或敘事,或寫景,或寫景抒情結合,別有一種人文的美感。坐落在廣東梅州市楊桃墩小溪邊的“人境廬”是清著名詩人黃遵憲私園,自撰對聯一幅,懸于庭:

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

上聯寫園中山水、植物以及自然風月,下聯寫園內的建筑及遠借長江之景色。聯語巧用基數字連接,虛實之景相互映襯,“七分明月”、“百步長江”,給人以境域浩淼聯廣宇的開闊之感,同時感受到主人欣喜自得的心情和開朗的襟懷。

名人名園,對聯往往映照出名主人的影子,如南京袁枚的隨園,有這樣一條對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上聯用王羲之《蘭亭序》中句描寫隨園園景美色,下聯寫在這樣的園林美景中可以盡情飽攬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全聯并未一字實寫園景,而是以虛補實;以古人名句相襯、以園主的飽學相映,既突出了名園幽雅宜人的環境,又令人相見著名文人袁枚的風采。

園林中有些對聯在技巧上頗下功夫。有采用雙關、象聲、疊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辭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為一種清新奇巧的文化娛樂,人們又不禁為它的新穎構思和深遠意趣所折服。

如怡園石聽琴室一幅嵌字聯:

素壁寫歸來,畫舫行齋,細雨斜風時候;

瑤琴才聽徹,鈞天廣樂,高山流水知音。

聯語為園主顧文彬從辛棄疾詞中集出。上聯寫隱逸之趣,跌宕瀟灑;下聯以琴為中心,室內主人彈琴,窗外二石聽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進“聽琴”二字。既表達了園主的造景意圖,又顯得典雅、宛轉,韻味澄淡。

上海豫園對聯: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風風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這是一幅回環聯,仿杭州西湖花神廟聯,順讀、倒讀都合韻律,自然流麗。全聯用十四對疊字組成,節奏鮮明,如美玉雙叩聲聲入耳,極富音樂感。聯文把形、色、聲、情集于一體,以狀艷冶之景;由于聯中語詞來自人們熟悉的詩文,這些詩文意境也增加了聯語的韻味和涵量。

拙政園荷風四面亭抱柱聯: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聯出句仿濟南大明湖歷下亭劉鳳誥所撰名聯,對句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見訪》詩名句,有移花接木之妙;巧蘊“一、二、三、四”之數;描繪了四季之景;且切合此亭之景。

著名的溫州江心寺聯以同音假借的手法,寫出了妙趣: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篇(2)

1.2景觀藝術性原則植物配置不是綠色植物的堆積,也不是簡單的返樸歸真,而是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在植物配置中,應遵循統一、調和、均衡、韻律等基本美學原則,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對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根據美學原則和人們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渲染空間氣氛。

1.3適應性原則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長,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讓植物的生態習性與居住區的環境相符合。另一方面要為植物的生長創造合適的環境,使空氣、溫度、水分等因素滿足植物的生長要求,并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這就是遵循適應性原則。根據綠地條件選擇合適的植物,或者通過引種馴化或改變綠地生長條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長。比如在我國北方,降雨量比較少,選擇植物時應該首先考慮植物的抗旱性和耐寒性。

1.4植物多樣性原則如果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上是貧乏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時要注意喬、灌、草結合,增加植物群落穩定性。植物配置時為了避免顏色單一,在植物搭配時可以著重突出植物的季相性,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效果,使豐富的植物色彩隨著季節的變化交替出現,讓居民四季有景可賞,感受大自然的生氣及其變化。

1.5協調性原則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應從總體著眼,考慮植物之間、植物與建筑之間的協調性。植物與植物在平面上要注意種植的疏密,在豎向上要注意林冠線,在樹木片區要注意開辟透景線,同時要重視植物的景觀層次及遠近觀賞效果。而植物與建筑之間,要利用建筑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以及其他搭配要素,使整個景觀不論是在色彩還是在布局上消除突兀感,創造真正的美,將人居與生態融合在一起。

2園林植物的選擇

居住區綠地因其與居民近距離常接觸,因此在植物選擇上應本著無刺、無毒、無臭味、不飛絮、抗性強、病蟲害少等原則。除一些常規的喬灌木、草花、草坪等園林綠化常用品種外,還可適當增加一些果樹、藤本植物等特色品種。

2.1綠化果樹的應用在居住區環境中引入桃、李、桔子、楊梅、石榴等果樹,不僅增加植物品種的多樣性,還為居住區的生活環境增加一定的生活氣息,更好地體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

2.2藤本植物的應用爬山虎、常春藤、扶芳藤、蛇葡萄等藤本植物應用在居住區建筑物周圍,不僅起到美化建筑,形成立體綠化的效果,還能減少夏季日光對建筑物的照射,提高環境舒適度;紫藤、凌霄、薔薇、葡萄等應用在小區的花架、廊架、蔭棚上,可為居民提供一個很好的夏季蔭涼空間,同時也增加了居住區綠化景觀的效果。

3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植物配置應注意的問題

3.1空間層次性居住區除了中心綠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為主,形成平行、大小相近的綠地,狹長空間的感覺非常強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喬木、灌木、草本等不同組合的立體式植物空間營造,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間,形成活潑、和諧的空間,增強人的視覺及空間體驗。在設計宅旁綠地植物景觀時,應配合住宅的類型和層數、間距等來確定植物的配置,貼合整體上的風格。考慮到房屋居住的舒適性,在靠近房屋的區域一般不會種植較大的喬木,而在住宅西向的一面則會栽植高大落葉喬木,遮擋夏季日曬。

篇(3)

設計方案的確定是需要依據的,方可以保證設計定位的準確,才可以保證滿足客戶的需要。設計之初最先開始的工作就是對基礎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為下一步構思提供依據。園林景觀設計資料涵蓋范圍很廣,主要包括基地現狀和歷史人文等資料。基地現狀資料包括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水文狀況、土壤狀況、植被狀況等),氣象資料(日照條件、溫度狀況、主風狀況、降水狀況、小氣候狀況等),人工設施資料(建筑及構筑物、道路和廣場等),視覺質量資料(現狀景觀、環境景觀、視域等),環境資料(物質、知覺、法規、周邊規劃等)。歷史人文資料主要包括:對設計有影響的特色的歷史資料(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當地的歷史沿革等資料),人文狀況(人口組成、民族組成、文化素質狀況、主要從業方向等)。除此之外,還應該對整個工程項目的初步投資預算有所了解,以便在規劃設計時控制成本。

1.2設計基礎信息的整理分析

搜集好基礎資料后,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整理分析設計資料應根據項目設計的需要而定,分清主次,主要的資料應詳盡調查整理分析,次要的可以做簡要的了解。在整理分析過程中很容易找到靈感,在結合項目的功能設計構思便會快速地產生了。

2園林景觀功能的基本定位

園林景觀設計開始之前最應該做的是功能的定位,這是設計的最基本原則,一切設計都應該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再做藝術加工與處理。可以稱之為園林的景觀種類很多,如庭園、小型游園、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以及居住區園林景觀、廣場景觀、道路景觀等等。不同的園林景觀發揮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設計之前應做好調查,確保整個園林功能的準確性,才可以為后期的藝術處理提供準確的信息。功能定位主要依據園林景觀的性質及客戶和使用者需求而定。

3園林景觀造型格局的確定

3.1定位景觀風格

園林景觀風格直接指引著設計的方向,影響著園林景觀與環境的協調關系,影響著景觀設計的功能和看點及工程造價等諸多問題。園林景觀風格是設計構思過程中首先確定的項目,直接關系到景觀的品味與檔次,關系到項目的造價控制。確定園林景觀風格主要從環境特征、氣候因素、建筑格調、項目賣點、客戶需要、園林主題等方面入手,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來確定景觀的風格。

3.2景點布置與主題的確定

園林景觀中的景點指的是在大景觀環境內,對區域景觀或者節點進行功能和藝術的定位及命名。景點規劃應以合理均勻為原則,對比與調和并用,使每個景點都有景可賞。園林景觀主題是整體環境或區域環境內需要表現出來的總體特征,對景觀環境、看點、特色等方面有重要的影響。

4園林景觀初步設計快速構思的程序

4.1景觀概念的確定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個綜合形象設計的過程,但大體上應屬視覺形象設計。無論聲音形象還是視覺形象的設計實質上都是在表述一個概念,所以概念的確定是一切形象設計的前提,相當于文章的主題,沒有主題怎么知道要表現什么,因此在造型之前應先確定概念。

4.2基本形象的塑造

確定概念之后就要研究造型,園林景觀造型是一種視覺形象,其概念本質的表現主要是通過造型來完成。想要快速構思就應該根據表現的內容合理地選擇形象來塑造整體造型,一切形象都應為表現概念而服務。形象的選擇應根據調查的內容、景觀的功能、藝術需求而定。

篇(4)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problemswhich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spaceorder,dimensionexpediency,artisticqualityofvisualeffect,ecologicalfeatureofenvironmentandcontainmentofthelieu.Theexplorationoftheseproblemsprovidesawideplatformfordesignerstoexpresstheirthinkingandbroadentheirhorizons,whichhelpsthemtakeeverydetailintoconsiderationtocarryoutlandscapedesignresearch.

Keywords:space;dimension;visualeffect;environment;site;landscape

從西方所羅門王子瑰麗的神殿到光怪陸離的荷蘭風景油畫,從中國的“囿”和“圃”到山水園林,“園林景觀”這個富有魅力的詞匯閃爍于人類文明的長河之中,光鮮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飾的可能,步入當代社會,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以往單一設計視角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復雜的社會需求,筆者以一個更為寬泛的和多樣化的視角去探討園林景觀的設計策略,探討的范圍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空間的秩序性、尺度的適宜性、視覺的藝術性、環境的生態性和場所的包容性。

一、空間上的秩序性

(一)界定景觀軸線

約翰•西蒙茲在其著作《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的可視景觀一節中談到了軸線,他說:“本質上講,軸線是連接兩點或更多點的線性規劃要素。它總是被看作一個聯結的要素。”[1]由此可見,園林景觀軸線的界定是必要的。因為軸線的引入可以使景觀系統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園林景觀不同于其他的景觀類型,它更在意景觀所創造的意境,所以軸線的形式有時是筆直的,有時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軸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立空間組織的邏輯順序,以此契合于景觀的功能需求,創造景觀的場所氛圍。蘇州私家園林景觀的曲折軸線就讓我們體會到了景觀空間的無窮變化,感知了景觀空間帶給我們的無限魅力。

(二)梳理空間內涵

如果說軸線是景觀系統的中樞,那么景觀涵蓋的空間內涵就是附屬于中樞上與人交流的媒介。每一個目的就是一種需求,每一種需求就意味著一種行為,每一種行為就必然決定著一種空間模式。梳理空間的內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觀所承載內容的設計原則。只有明晰景觀涵蓋的內容,我們的空間組織才會有的放矢。在設計園林景觀時必須將景觀所要涵蓋的內容梳理清楚,進而根據各種內容賦予其最為適宜的空間模式。對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統一的空間進行編排,從而形成清晰的空間模式的組合關系。

(三)區分空間等級

當我們梳理出空間內涵時會發現這是一個關于景觀目的羅列的龐大列表,要想在場地內同時包容如此多的內容有時是不切實際的。由此我們必須理清各種景觀需求,明確它們之間的輕重關系,即明確景觀空間的等級。這一原則的目的就是使我們在園林景觀創造中正確地對諸多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取舍。明確空間等級的邏輯關系之后,我們才會清晰地利用場地,合理地進行空間的組織,甚至在必要時犧牲某一需求,從而保全景觀系統總體的邏輯關系。在確定了空間的等級之后,還要明確空間的模式,將它們合理地歸納為一個個集合單元,然后思考它們之間的關系,經過縝密的推敲,從而論證其是否有交集、并集或是相離的關系。

(四)確定空間序列

斯蒂芬•拉伯德和漢斯•羅易德認為:“空間的序列是一些連續的、獨立的空間場所,他們之間以通道相連;人同時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個空間。”[2]確定空間序列的原則是當我們明確了空間等級之后,通過景觀序列的組織,給景觀空間以節奏變化、韻律美感和彈性體驗。確定空間的序列是空間秩序性原則的最后環節,其目的是深化空間的秩序,同時在正確的秩序基礎上賦予景觀空間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們通過對空間的感知引發哲學意義上的思考。景觀空間不僅僅需要性的景觀軸線與豐富的景觀內容,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空間序列的處理將子系統景觀空間合理地進行布局,就像優秀電影中高超而又巧妙的剪輯過程,使人們體會到景觀的時間變化、強度更迭以及情景交織的過程,從而獲得心智愉悅的體驗。空間序列的處理就是解決空間與空間關系的藝術,空間之間是需要銜接的,而銜接就意味著機會,空間序列的藝術處理必然會增加景觀的魅力,使景觀在良好的邏輯關系中具有和諧與美麗的情感內涵。

二、尺度上的適宜性

(一)弱化人為壓力

在《文化特性與建筑設計》一書中,阿摩斯•拉普卜特這樣寫道:“人們對于尺度的選擇和陳述時,往往從大尺度的元素進入。”[3]我們對于論述尺度適宜性的原則也是依據這樣的邏輯,從大的園林景觀尺度到人的個體尺度。如何協調園林與人的關系,是創作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實踐中,避讓與弱化是我們對于園林景觀的回應。這種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環境,尊重發展的有機秩序。針對過大尺度的壓力,我們采用謙遜的態度和順從、弱化的景觀營造手法。適時地協調尺度之間的和諧關系,以謙卑的姿態修正尺度對于園林景觀的壓力。(二)遵從場地功能

筆者已論述過景觀空間的內涵,并將抽象內涵具體化,以便在實踐中更加輕松地把握。同時必須明確空間與尺度的關系:尺度是數量的度,而空間是需要感知的,更多是基于人的經驗。由此可以說,景觀中的空間既需要數量尺度的緯度又需要空間感知的經驗。基于尺度與空間的關系,在這里引出了景觀中的恒定尺度與協調性尺度。景觀中的恒定尺度是指遵從于硬性功用景觀的要求而產生固定尺度,而協調性尺度則是起到過渡與調和的作用,遵從于景觀的功能是針對恒定尺度與協調性尺度之間的關系而提出的,協調性尺度的景觀是恒定尺度景觀之間的連接媒介。只有限定好協調性尺度的景觀,才會使景觀系統運作流暢,才會契合于景觀外延的需求。

(三)協調園林體量

景觀組織緊湊、靈活,在尺度上遵從于園林對于景觀的支配。在設計實踐中一定要慎重地處理景觀豎向界面及景觀構筑物,尤其要注意它們自身的高度、體量以及對園林環境的影響。同時要注意景觀空間的節奏組織,對于園林中的景觀節點與景觀空間盡量要謙卑一些,景觀空間的側界面要控制適宜,空間的強度也要適宜,以利于園林的自然環境進行有機的承接,而整體的景觀系統則要注意適時地用比較柔化的界面對園林的總體空間尺度進行修飾,最終使園林的自然環境和諧地與景觀共生。

(四)適宜人體尺度

無論探討園林尺度、景觀尺度還是設施尺度,最終我們的視角還是基于人的尺度。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有時感知的結果卻是趨同的。可以認為,在尺度與“人”的關系中,“人”的概念應該是普遍性的,是人的社會群體。E.T.霍爾提出了人往的四種距離尺度:(1)親密距離:人和人的距離小于0.5m,主要靠嗅覺和觸覺,視覺并不重要;(2)私人距離:人與人的距離0.5~1m,觸覺和嗅覺起到一定的作用,視覺起到主導作用;(3)社交距離:人與人的距離1~2.5m(較小),2.5~5m(較大)認知主要靠視覺和聽覺;(4)公共距離:人與人的距離5~10m,這個限定根據文化社會或個人的因素有所不同。

人的視覺與聽覺的信息攝取量占信息接收總量的90%,加上嗅覺以及社交空間等諸多因素,在邊長為20~25m的立方體的景觀空間范圍內人們可以獲得比較好的視覺感知來進行社會交流,超出此范圍感知的強度就會急劇地下降,這一空間的容積范圍也為筆者提出適宜人體尺度這一原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三、視覺上的藝術性

(一)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有兩層含義: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質之美。借景于山水是出于景觀層次的創造目的,將秀美山川作為景觀層次的遠景引入其中,使視覺美感的空間拉伸至一個更為深遠的層次。而借用自然本質之美是出于應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學優勢創造景觀,劉曉光在其博士論文《景觀象征理論研究》中將美分為:形式美、具象美、意蘊美三個層次。[4]筆者提出的借景于自然、汲取于自然的設計原則正是期待契合于美的自然景觀的視覺體驗。引用自然之美,是關注美的意蘊,更是在意于親近自然的美學趨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發掘自然景色資源,以一種熟識的美感賦予景觀廣博的胸懷,以借景的創作方法將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觀與人為創作的景觀連接起來。

(二)創造界面之美

界面因空間而生,是界定空間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設計實踐中視覺形式美的核心。景觀中的豎向界面往往決定了景觀空間的性格,而頂界面卻是相對開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關乎景觀空間的整體美感,小面積的底界面也會影響到受用者的視覺感受,而豎向界面的形式美則關乎公眾對于視覺美感認知的大部分體驗,因為相對于單一的底界面與開放的頂界面,側界面更充滿著無限形態的變化與豐富的肌理表達。克萊夫•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否可以讓我們思索“意味”與“藝術”的深層聯系?這種聯系是否就是公眾對我們實踐中的界面之美內心中的美好震蕩呢?車尼爾雪夫斯基說,莎士比亞也不能替代今天的藝術。確實如此,我們的界面之美是屬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善良的人們,要為他們量體裁衣。

(三)意會空間之美

空間之美在于空間自身的魅力給我們以情感的波瀾,也在于空間和諧的尺度關系帶給我們輕松、順暢的行為方式。在園林景觀中,意會空間之美的原則是抽象的,但確實是存在的,抽象于空間的本質存在于人們的內心。園林景觀的空間之美在于空間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間自身是否能夠喚醒人們對于這虛無概念的情感意識。意會空間之美是設計的原則,也是我們追尋的目標,但它卻是滯后的,只有公眾在景觀中快樂享受生活與游憩之時,我們的空間之美才會真正美得其所。

(四)隱喻人性之美

在詮釋景觀之美設計原則的道路上,盡端無疑是人性之美。美最終要公眾感知,隱喻人性之美是貫穿視覺的藝術性原則的核心線索和主宰一切景觀創作的美學要義。人性之美,純真、純善。人性之美詮釋了藝術追求的最高層次,不是美麗的形式,也不是深長的意味,而是打動人的心靈。隱喻人性之美的原則也就是我們景觀視覺創造期盼的幸福的終點。

四、環境上的生態性

(一)尊重生態價值

生態價值觀的確立是環境生態性原則的核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的價值觀更是我們設計中必須尊重的觀念,它應與人的社會需求、藝術與美學的魅力同等重要。從方案的構思到細節的深入,時刻都要牽系著這一價值觀念。以這一觀念回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這一觀念支撐生態景觀的設計;以這一觀念影響著設計師和景觀受用的公眾,在設計與生活時尊重自然帶給我們的生命的意義。尊重生態價值是一種觀念的形成,并不能僅憑觀念去解決景觀中的實際問題,它更像是支配性的原則,讓我們時刻有著關于尊重環境狀況、理解自然的態度。

(二)接納生態基質

美好的園林生態基質不得不使我們去積極地接納,并成為我們景觀設計中貫穿始終的線索。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有著許多關于大地理尺度景觀的生態基質、藍帶、灰帶等景觀概念,這些大地理尺度的景觀詮釋著景觀設計大環境概念的完美無瑕。從大地理景觀的氣候角度、從水系的生理感知角度、從生態基質的景觀優勢角度,我們都要細致地考慮。量身定做我們的景觀,使自然的美好環境與我們的景觀斑塊更好地銜接,從而融為一體。

(三)修正場地環境

外界環境的客觀存在決定了景觀的微觀生態環境,其中噪聲、塵土、建筑、季風、不良氣流等都對景觀的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修正景觀的環境就是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設計原則,即以景觀的界面為媒介調解場地內的生態環境,如:通過營建高大喬木群景觀阻隔噪聲與不良空氣;通過景觀界面的營造疏導不良氣流;通過場地內大量的綠色植物的引入降低場地溫度,等等。修正這一原則以批判的視角觀察場地的現狀,而批判是否精準還要依靠實踐中準確地發掘與不斷地實踐來加以論證。

(四)挖掘鄉土資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適時而生。生態是對環境而言的,契合鄉土正是從環境自身進行挖掘,從而探究環境和諧的本質。契合鄉土決不僅僅是觀念層面的意識導向,也不僅僅是泛泛的生態設計原則,它的要義在于解讀鄉土環境以此根植于景觀設計之中,契合鄉土的意義極為深遠,不僅在生態環境的營造上,也延伸到經濟、文化、美學等諸多的方面。契合鄉土就是創造屬于公眾的美好園林景觀環境,讓人們真正地體會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五、場所上的包容性

(一)包容寬泛群體

場所是傳播情感的空間能量,我們希望這一能量能夠最大化地給予公眾。在實踐中,我們要始終如一地堅持包容寬泛群體的原則,細致入微地深入到體貼人性的景觀界面、毫無障礙的交通系統、充滿綠色生機的休閑景致、高效舒適的景觀。場所是情感的集合,而情感之中我們更要關注包容,一切景觀營造的目的都以包容公眾的受用質量為主旨。包容寬泛群體不僅僅是指導實踐的原則,更是景觀營造的價值取向。

(二)汲取地緣文化

可以說,文化是場所聚合的第一動因,也是各種行為起始的緣由。景觀設計也正是基于“文化動因”這一內聚力,將地域、民族、歷史以及生活中人們的文化積淀與生活模式轉化成園林設計的素材和景觀設計中空間組織的依據。無論是直觀的視覺體驗,還是行為及生活習慣;無論是物質構成的熟識感知,還是精神體驗的似曾相識,關于場所感的認同,主要還是源于對地緣文化的認同,所以地緣文化的提煉深度與拓展廣度決定了文化特質景觀的品質,決定了能否得到公眾認同。

(三)呼應心靈需求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親近自然、親近綠色、親近閑適、親近運動。當我們將若干園林景觀作品推出讓人們去自由選擇時,往往最多的選票都會投在關注心靈需求的作品,因為此類作品涵蓋了人性最為本質的親近自然、釋放自我的真諦。在設計實踐中,契合高級的心理需求無疑是場所認同的絕佳途徑。無論是出于親近自然的心理還是出于休閑游憩的需求、甚至渴求獲得喘息的愿望等。

(四)詮釋景觀精神

園林景觀精神的詮釋要依靠公眾對于自然的參與,而不是在文字或是演講中富麗堂皇地虛無包裝。只有當公眾在景觀中享受生活時,那種場景才真正地詮釋了平凡、真實而又生動的園林精神。場景的產生需要人物、場地與情節,而場地與情節的良好創造正是這一原則提出的初衷。在實踐中,詮釋景觀精神意味著豐滿景觀的情感。景觀諸多抽象的內涵要通過景觀物化的形式得以實現,除必要的設施與場地,更多的要在景觀界面加以詮釋。物化的形式不僅僅停留在創造人們感知精神的層面,還要注重景觀表達的深度與公眾接受程度的良好銜接,充分考慮到公眾的文化積淀深度。

六、結語

通過對空間、尺度、視覺、環境、場所等設計要素的解析,強調了在園林景觀設計實踐和創作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使設計師們可以清晰地獲取如何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從而創作出更優秀、更適合大眾需求的作品。

參考文獻:

篇(5)

1.1園林造園中運用竹文化竹林中的竹子因虛心有節、堅韌常青,竹子、竹林歷來為文人雅士所酷愛、推崇,在我國形成了獨特的竹文化。竹子象征挺拔高潔、耿直超凡、不畏逆境、堅韌不屈等文人氣質與精神,竹子與松、梅并譽為“歲寒三友”、與梅、蘭、菊并譽為“四君子”。竹子因形神兼具,在儒家文化中被賦予人格化,代表著謙虛、仁愛、坦蕩、無畏、高潔、耿直等。愛竹古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為宋•蘇軾及清.鄭板橋。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中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清.鄭板橋在其詩畫中多以竹為創作主題。因竹文化歷史悠久,所以在我國園林造園中竹子及其竹文化得到廣泛運用,如上海的豫園、蘇州滄浪亭、怡園等都有竹子及竹文化印跡。

1.2可做園林造景地被竹子是一種生命力比較強的植物,其主干、葉形、竹葉顏色和形態都有明顯特點,相對其他高大喬木而言更顯挺拔、秀美、頎長。在較小的竹林中可營造竹徑通幽、庭園深深的休閑環境;在園林中水體被喻為園林景觀的“眼睛”,因此在園林綠地的水邊栽植竹子,秀美頎長的竹子恰如景中的“眉”,可營造“眉清目秀”的景觀,微風吹來,竹子及其倒影搖曳如拂動香袖,水與竹恰是“眉目傳情”,美不勝收;竹石成景也是傳承了古人常用的造園手法之一,竹子的柔美可以緩解、柔化景石的生硬感、笨重感,景石如骨架、竹子如衣裳,相互依偎、襯托,增加景觀層次感、美感。

1.3可做園林景觀造景材料竹子有著較好的物理學性質,可在許多園林環境用來創造、制造出協調環境的園林景觀單體或構件。如竹子在園林造景中可廣泛用于建造園林亭、臺、樓、閣、橋等竹建筑,還可制作竹制園林小品、竹籬笆、竹工藝品、竹外殼果皮箱、竹地板等。

1.4可做園林生態旅游的載體竹子在適宜的地理環境可作園林造景的植物,竹林在園林景觀還作為休閑生態旅游的載體。竹林四季常青、顏色翠綠、幽深寧靜、林間所含負氧離子豐富,可開發成為良好的園林旅游資源。我國發展大面積竹林為生態旅游的景區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湖南、重慶、廣東,如浙江的安吉竹博園、四川蜀南竹海、湖南桃花江竹海等;規模小的竹林在許多旅游景點也比較常見,小規模竹子在優良品種的選擇上靈活性、優越性更高。

2竹林林下園林植物的選擇

當園林景觀中以相對較小面積的竹林作為游覽對象、游覽環境時,通常在竹林下筑以小徑通行,而竹林的郁閉度一般均很高,因此其林下野生地被不僅品種少、數量也很少。要讓竹林林下道路愈發顯得清幽整潔、兩邊無泥土及無腐爛竹葉堆疊,更大滿足園林游覽觀感的需要時,在竹林道路兩邊進行綠化是一種可行的方式,進行竹林下綠化可豐富林間植物空間層次,達到良好的竹林林下園林景觀效果。

2.1竹林林下園林綠化發展概況因竹林本身消耗土壤肥力大,須根多如牛毛,須根連接起來猶如立體的無數重疊的空間大網,因此竹林易造成立地環境的土壤肥力不足、水分不足,土壤須根性“板結”,加上竹林郁閉度高等原因,竹林林下園林綠化發展比較滯后,所以有“竹林下種什么植物都不活的”的說法。

2.2竹林林下植物的調查情況通過現場踏勘柳州各景區的竹林林下地被情況,一般常見的野生品種有茶條木、假鷹爪、朱砂根、多花黃精、絡石、松葉蕨、淡竹葉、扇葉鐵線蕨,華南毛蕨、皺葉狗尾巴草。總體情況為品種比較少、生長狀態大都不佳,其中假鷹爪、朱砂根、多花黃精能開花結果,茶條木和淡竹葉生長比較健壯,其他的品種的長勢都比較弱。柳州市作為國家級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園林部門對園林綠化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在環境、條件允許的綠化地避免黃土露天現象。

2.3竹林林下園林植物的選擇與試驗筆者歷經5年時間,通過選擇耐郁閉度高、耐陰的植物進行竹林林下綠化試驗,林下郁閉度在0.8~1之間,全天晴天且有日照時接收到的光照時間小于2h,試驗結果如下表:結果表明:在竹林下試驗種植的植物中長勢優良的幾乎沒有;長勢相對良好的植物有幌傘楓、羅漢松、蒲葵、龜背竹、金粟蘭、花葉冷水花、腎蕨;長勢中等的植物有亞洲文殊蘭、水鬼蕉、華南毛蕨、八角金盤、花葉鵝掌藤、板藍、馬克肖竹芋、海芋、翠云草、虎尾蘭、巴西鳶尾;長勢弱的植物有蜘蛛抱蛋、朱砂根、灰莉、絡石、吊蘭、赪桐、沿階草。

3竹林下園林植物的選擇及應用探討

3.1選擇耐陰植物選擇耐陰的、有持續生長量、植株表現出茂盛跡象的植物,比如幌傘楓、蒲葵、花葉冷水花等,有生長量才能讓人感覺到植物的生命力、才會達到比較好的園林效果。

3.2給植物補充陽光、補充水肥通過適當修剪過密的竹叢,增加陽光以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竹林下種植園林植物的實驗表明,耐陰植物長期得不到足夠的陽光照射后,一般會呈現出饑餓、瘦弱的營養不良現象,一般只能通過間伐過密的竹子,讓光照透下來照射到植物,同時加強水肥管理,才能讓植物逐漸恢復生機。

3.3加大種植“密度”對于生長量小、但能保持原來種植時植物體量的植物,需打破常規的種植密度種植,按照“滿鋪”種植,即選擇種植的植物在種植時已達到最佳園林效果的數量、體量。

篇(6)

在對園林植物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重視固碳能力更強的植物種類應用,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園林綠地的固碳效益提升起來,從而為營造低碳園林綠地創造條件。而營造科學合理的低碳園林景觀,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來進行合理搭配:①重視常綠灌木和落葉喬木的搭配,灌木的固碳釋氧能力要比喬木更顯著。②重視慢生樹種和速生樹種的搭配,速生樹種的固碳能力要高于慢生樹種。但是有些速生樹種雖然有很強的固碳能力,但是固定后也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③重視落葉植被和常綠植被的搭配,相比常綠植被,彩葉植物的固碳釋氧能力更強。④重視高齡樹木和低齡樹木的搭配。年齡低的樹木固碳能力要高于年齡高的樹木固碳能力。⑤重視常規園林植物行業鄉土植物的搭配,因為鄉土植物是當地產物,這類植物經過漫長演化,其適應能力將會更強。

1.2園林水體景觀設計當中的低碳理念

水景也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現代的園林設計當中對水體景觀的應用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將地毯的理念和水體景觀的設計融為一體,這需要考慮其景觀效果,也需要注重生態性、親和性和創造性。在選址上,需要依靠主要的地形和自然水源來對水體景觀的設計進行考慮,就地取材能在很大程度上將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

1.3園林景觀材料選擇當中的低碳理念

在園林景觀的構建過程當中,無論是對園林的道路進行鋪設,還是對碳排放量的降低,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選擇低碳型材料,這樣能夠更為直接達到低碳發展的目的。對于低碳材料來說,主要是新型材料的研發和木質材料的使用。而且采用木質材料還能夠更好地固碳排放,有效提高低碳經濟的效益。

1.4園林景觀施工和養護管理當中的低碳理念

將低碳理念引入園林的設計當中,最重要的除了上述需要考慮的以外,還需要對高水準的施工質量以及其長久有效的景觀效果做出充分考慮。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最好能夠盡量減少機械操作部分,以此來減少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效果,也能夠減少因為機器對周邊生態景觀所造成的破壞。

2低碳經濟生活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分析

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將低碳理念注入其中是符合時展潮流的,也是時展的必然結果。設計師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低碳要求,急需要對碳的排放量做出充分考慮,因此,在計算和設計的時候,就需要對二氧化塔的排放量做出精密的計算和控制,只有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能夠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理念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也可以從4個方面說起:①低碳理念能夠促進園林景觀使用的持久化。因為園林設計當中需要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更需要創造出最佳的園林景觀,這才能夠使各個方面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量減少到最低,可以延長園林景觀的使用壽命,有效降低園林的成本,促進園林景觀的持久化。②低碳理念更有助于園林景觀的維護。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如果想要減少碳的排放量,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選擇低碳型園林材料。采用這些材料對園林中所有涉及到的植物、水和石頭等進行設置,能夠更加有助于園林景觀的維護。③低碳理念可以加大園林景觀的綠地面積。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之前,相關設計師就需要對設計的必要性和相關設計情況做出充分考慮。在設計的時候因地制宜,盡量減少動工程序,采用低碳理念,對園林原有植被進行養護和管理,再配合粗放型管理,便能夠增加綠地面積,達到低碳的目的。④低碳理念對園林景觀綜合價值的影響。在園林景觀低碳設計中,不僅需要考慮怎樣才能夠達到低碳的目的,還需要對園林景觀的實用價值做出考慮和顧及。合理采用低碳理念能夠更好地使園林景觀的實用價值得以提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

篇(7)

一、傳統園林體系概述

這里所討論的中國、日本和意大利三種造園風格中,前兩者屬于東方體系,意大利屬于歐洲體系,但由于歐洲體系的形成受伊斯蘭體系的影響很大,意大利風格作為近代歐洲園林的鼻祖,這種影響所產生的效果尤其明顯,所以有必要先就三大體系做一個初步的概述。

1、古代西亞體系和伊斯蘭體系:

西方的造園起自于西亞的古代波斯,即古波斯所稱的“天國樂園”。這種造園的特點是用縱橫軸線把平地分作四塊,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蔭路交叉處設中心噴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過十字水渠來灌溉周圍的植株。這樣的布局是由于西亞的氣候干燥,干旱與沙漠的環境使人們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經營一小塊綠洲。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綠蔭對于身處萬傾黃沙中的他們顯得特別珍貴,認為天堂(即后來基督教所說的伊甸園)就是一個大花園,里面有潺潺流水,綠樹鮮花。在古代西亞的園林中,那個交叉處的中心噴水池就象征著天堂,后來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斷的發揮,由單一的中心水池演變為各種明渠暗溝與噴泉,這種水法的運用后來深刻地影響了歐洲各國的園林。不過,最初的西亞園林影響范圍主要還是在敘利亞、兩河流域、埃及以及后的所有伊斯蘭地區。而目前最完整繼承并保留其手法的也就是伊斯蘭體系。

2、西方古典體系和現代體系:

古希臘于西元前5世紀逐漸學仿波斯的造園藝術,后來發展成為四周為住宅圍繞,中央為綠地,布局規則方正的柱廊園。隨后希臘的園林為古羅馬所繼承,他們將其發展為大規模的山莊園林,不僅繼承了以建筑為主體的規則式軸線布局,而且出現了整形修剪的樹木與綠籬,幾何刑的花壇以及由整形常綠灌木形成的迷宮。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園林出現新的飛躍。以往的蔬菜園及城堡里的小塊綠地變成了大規模的別墅莊園。園內一切都突出表現人工安排,布局規劃方整端正,充分顯示出人類征服自然的成就與豪情壯志。到法國的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時代,隨著1661年凡爾賽宮的開始興建,這種幾何的歐洲古典園林達到了它輝煌的高峰。在這一時期乃至隨后的數百年內,歐洲大陸上從維也納到柏林,從彼得堡到楓丹白露,到處都可見到這些閃現著王家與皇室榮耀的燦爛光輝的園林,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在其中得到了盡情的展現。此后,受東方園林的影響,歐洲園林中出現了以英國自然風致園與圖畫園為代表的偏向自然風物的園林,這種園林發展到現在,就成為當代美國新園林。

3、東方體系:

中國被稱為世界園林之母,在這里誕生的東方體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時期,距今已有四千年歷史。不過那時的園林基本上還處于圈地時期直到秦始皇營造阿房宮和漢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園林的使用功能中還始終含有一條供天子和諸侯狩獵之用。這種情況直到魏晉南北朝時代才有所改變。在這一時期,由于佛教和玄學的影響,人們開始更加主動地關注自然,模仿自然,從而開創了中國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做法。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的頂峰,各種藝術文化成就紛紛涌現,園林藝術在此時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標志在于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別墅的修建。王維的詩畫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著稱,對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這座與自然山水風景結合的宅院也貫徹了這一思想。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園林建筑中日益明顯,成為中國園林的主要特色。從宋至清,是中國園林藝術的成熟期,其間名園舉不勝舉,單在蘇州一地,就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等一系列經典作品。此間東方園林對自然的模仿手法還傳到西方,對歐洲園林的發展和現代園林風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東西方兩種園林風格的比較

從上面對三大園林體系形成的敘述中,可以看到歐洲和伊斯蘭體系之間存在著同源的關系,即都始自于對古代西亞造園方法的模仿。只不過伊斯蘭體系是在古巴比倫故土上發展,和其所模仿的原型有著同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對沙漠中珍貴的水源和植物的運用,所以對古西亞流派的手法保存得比較完整,而其視水如金的水法處理也是其最大的特色。當然當這一體系隨著伊斯蘭教的擴展而進入南亞次大陸后,因為這里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再加上古印度文明深厚本土文化底蘊的影響,使傳統的西亞派水法有了重大的改變而產生了伊斯蘭體系的一個特異支派。這里的園林不再使用謹慎保護水流的渠道和堤岸,不再只有狹窄的溪流潺潺和低矮的噴泉點點,而開始呈現河道橫行和跌水縱流的景象,在泰姬陵前還有較為廣闊的靜水,植物的運用也向郁郁蔥蔥的方向發展,不過那種十字規劃水道的基本法則還是保留下來。而有趣的是歐洲在學習古西亞法式時對其所進行的改造與印度對傳統伊斯蘭手法的變更有很大相似性。歐洲的水源也很豐富,植被更是繁茂,所以這里的造園同樣屏棄了節約性用水的水法,而只使用了模仿伊甸的四條水路分割法則。有賴于植物的豐富,后來歐洲又用大量的幾何植栽來加強了這種分割,并以這種矩形分劃為基礎,衍生出一整套幾何造園的理論,而水法的運用也日趨宏大,與伊斯蘭體系已是大異其趣。但是盡管存在著巨大的不同,這兩者之間無論是源流還是具體的手法上都有著很多的共同點。而與其所對立的東方體系則是完全自我生長和發展的另一套理論,從其審美基礎、所生長的文化土壤到具體的理水、堆山、用樹和園林建筑都有著判若云泥的差別。所以意大利園林風格與中國、日本園林的最大和最根本的不同就是東西方兩種文化體系的不同,而比較的重點也應先放在東西方兩種對景觀的處理模式的比較上。

1、東方風格:

東方園林以自省、含蓄、蘊藉、內秀、恬靜、淡泊、循矩、守拙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領悟。哲學上追求的是一種混沌無象、清凈無為、天人合一和陰陽調和,與自然之間保持著和諧的,相互依存的融洽關系。對自然物的各種客觀的形式屬性如線條、形狀、比例、組合,在審美意識中不占主要地位,卻以對自然的主觀把握為主。空間上循環往復,峰回路轉,無窮無盡,以含蓄的藏的境界為上。是一種摹擬自然,追尋自然的封閉式園林,一種“獨樂園”。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園林還將禪宗的修悟滲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達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個微小的庭院里營造出內心的天地,即所謂的“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濃重已達到了一種超出五感的直接與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內省幽玄的神秘境界。東方的古典園林富有詩情畫意,疊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氣勢,造水要達到浩湯似河湖的韻致。這是為了表現接近自然,反撲歸真的隱士生活環境,同時也是為了寄托傳統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理念。仿造自然,但又不能過分矯揉造作。在這樣的園林中,可以達到“身心塵外遠,歲月坐中忘”的境界,追求的是“抱琴看鶴去,枕面待之歸”的生活以及“野坐苔生席,高眠掛竹衣”的趣味。東方園林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情味意趣。窗外路出樹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澗古樹幾株,修竹一叢,乃是模擬枯木竹石圖。東方園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幾許”;東方園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見大,因而有“遙知楊柳是門外,似隔芙蓉無路通”。

2、西方風格:

西方園林則表現為開朗、活潑、規則、整齊、豪華、熱烈、激情,有時甚至是不顧奢侈地講究排場。從古希臘哲學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們認為野生大自然是未經馴化的,充分體現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態都修剪成規整幾何形式,園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齊筆直的。18世紀以前的西方古典園林景觀都是沿中軸線對稱展現。從希臘古羅馬的莊園別墅,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臺地園,再到法國的凡爾賽宮苑,在規劃設計中都有一個完整的中軸系統。海神、農神、酒神、花神、阿波羅、丘比特、維納斯以及山林水澤等到華麗的雕塑噴泉,放置在軸線交點的廣場上,園林藝術主題是有神論的“人體美”。寬闊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噴泉水池,修剪成幾何形體的綠籬,大片開闊平坦的草坪,樹木成行列栽植。地形、水池、瀑布、噴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幾何形體,全園景觀是一幅“人工圖案裝飾畫”。西方古典園林的創作主導思想是以人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須按照人的頭腦中的秩序、規則、條理、模式來進行改造,以中軸對稱規則形式體現出超越自然的人類征服力量,人造的幾何規則景觀超越于一切自然。造園中的建筑、草坪、樹木無不講究完整性和邏輯性,以幾何形的組合達到數的和諧和完美,就如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說:“整個天體與宇宙就是一種和諧,一種數。”西方園林講求的是一覽無余,追求圖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種開放式的園林,一種供多數人享樂的“眾樂園”。

歸納起來,我們可以看到東方園林基本上是寫意的、直觀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象、重聯想,重“言有盡而意無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韻味;而西方園林基本上則是寫實的、理性的、客觀的,重圖形、重人工、重秩序、重規律,以一種天生的對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園林也納入到嚴謹、認真、仔細的科學范疇。

具體再來看一些例子:

西方的古典園林最為代表的當然是法國的凡爾賽宮大花園,那種華麗與壯闊的美正來自于法蘭西民族的浪漫與不羈,正如作家劉心武筆下所描繪的:“那花園布局特點是簡潔而豪放的,與宮殿垂直的中軸線上形成三次平面的下跌,每個寬闊坦實的平面上都主要由兩種景觀組成。一種是極其巨大、規整的水池,周圍有眾多的銅塑和噴泉;一種是栽種并修剪成異常整齊的幾何圖形的常綠灌木,而這種景觀又以其中的中軸線一望無際和兩側綠籬花囿的嚴格對稱奪人心魄……”。

東方園林可以以中國江南文人園的造園理論和法式為例。凡是園林創造中有利于體現生活美、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各種景物,都是造園的物質要素,不僅有花草樹木和鳥獸蟲魚,有峰巒巖崖及溪瀑湖海,有亭臺樓閣,水榭山館等各種建筑;還包括各種有利于構成園景的皓月、朝陽、晚霞、雨露等氣候氣象因素,以及與園林內容和形式和諧的書法、繪畫、雕塑等藝術品。在這眾多的造園要素中,最基本的是山水地形、花草樹木、園路與建筑三類。

山在東方園林中是用能與穩定的象征,常有“山骨”之稱。水在園林里則是象征智慧和廉潔。

花木在園林中最富有生機,象征著欣欣向榮。有些花木還被賦予特殊含義。花木的培植要自然并講究已經,同時注意保持古樹和植被。

東方園林要求“曲徑通幽”,因而建筑需要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與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園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泊相對,景色絕佳

在造園設計時,除了重視上述三點外,還要考慮對景和借景、楹聯匾額以及風聲、水聲、鐘鼓聲、花香、草香、泥土香等多種媒介的參加。只要用心,碧空萬里、峭壁千仞、明月繁星、春江漁火都可以成為賞心悅目的景物。

三、意大利園林的特點及其與東方園林的具體比較

大體上說來,意大利風格與中國、日本風格的差異在以上的比較中都可以看的比較清楚了。但最為歐洲體系的一個分支,意大利風格還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還存在著和向來被視為歐洲古典園林典范和代表的法國勒諾特爾式園林明顯不同的特點。

意大利位于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上,境內山地和丘陵占國土面積的80%。意大利的地中海氣候與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有明顯的差異。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悶且熱,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幾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涼爽的海風,晚上有來自山林的冷空氣,正是這樣的地形和氣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獨特的臺地園。

意大利是羅馬帝國的本土,當中世紀結束時,意大利人對帝國往昔的輝煌仍然記憶憂新,而各種古羅馬以及在意大利也是隨處可見。古代的古典主義于是成為文藝復興園林藝術的源泉。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向往羅馬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富豪權貴紛紛在風景秀麗的地區建立自己的別墅莊園。由于這些莊園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為便于活動,就采用了連續的臺面布局,也就成為臺地園的雛形。在以后的發展中,意大利造園家們在起伏的地形上創造出非常動人的景觀效果。這些園林的構圖由于受地形的限制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形決定了園林中一些重要軸線的分布,規定了臺地的設置,花壇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坡道的形狀等。建筑物的位置安排也要考慮其與臺地之間的關系。因此臺地園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是將平面與里面結合起來考慮的。臺地園的平面一般都是嚴整對成的,建筑常位于中軸線上,有時也位于庭院的橫軸上,或分設在中軸的兩側。由于一般莊園的面積都不很大,又多設在風景優美的郊外,因此為開闊視野、擴大空間而借景園外是其常用的手法。這一點是東西方所共同重視的。在中國的造園中,這種離子舉不勝舉,如頤和園借玉泉山塔和佛香閣形成對景,在江南私家小園中由于面積狹小,這類手法就更多。不過中國在借景時往往會利用窗框、門框而做成框景的形式以增添畫意。在總體布局上,意大利臺地園往往是由下而上,逐步引人入勝,展開一各個景點,最后登高遠眺,不僅全園景色盡收眼底,而且周圍的田野、山林、城市面貌均可展現眼前,而給人以貼近大自然的親切感。逐步的漸入佳境是東方園林的傳統手法,但與意大利不同的是東方式的展開乃是基于散點透視的卷軸畫式的步移景換,而意大利雖然也是展開,卻是顆粒性的分個呈現,所追求的仍是定點式的特定位置的欣賞,而其欣賞的頂點在于位處峰頂的鳥瞰,這在東方園林中是極少的,這可能與東方文化的內斂性格有關。

在關于園林和建筑之間關系的處理上,意大利開歐洲體系把園林視為宅邸室外延伸部分理論的先河,這一理論也成為歐洲園林幾何構成形式的生長基點。另外中軸線的設置也是意大利園林對歐洲體系的一大貢獻。雖然早在希臘羅馬時代,中軸線已經開始出現,其最早還可以上溯到西亞的中心水道,但意大利臺地園中的中軸卻以山體為依托,貫穿數個臺面,經歷幾個高差而形成跌水,完全擺脫了西亞式平淡的涓涓細流,而開始顯現出歐洲體系椰油的宏偉壯闊氣勢。而且莊園的軸線有些已不止一兩條,而是幾條軸線或垂直相交,或平行并列,甚至還有呈放射狀排列的,這些都是從前所沒有的新手法。東方的園林當然到是不用軸線的,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避暑山莊的宮殿區部分和靠近宮殿區的園林前區,圓明園的大宮門口還模仿九州的形式也形成一條大致的軸線,而頤和園萬壽山上的建筑布置由于里面意象很強,其軸線意味也就更加明顯,至于紫禁城中御花園的構圖則幾乎是沿著整個皇城的大中軸布置的。這些園林無一例外都是北方的皇家園林,江南園林的小尺度中決不會有這種情況,這不僅有規模的因素,主要還是中國傳統的禮教和封建皇權的威嚴要求所決定的。歐洲體系中典型的水法也是從臺地園開始的。水因為可以使空氣濕潤,從而在意大利園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位處臺地,意大利園林的水景在不斷的跌落中往往能形成遼遠的空間感和豐富的層次感。在臺地園的頂層常設貯水池,有時以洞府的形式作為水的源泉,洞中有雕像或布置成巖石溪泉而具有真實感,并增添些須的山野情趣。沿斜坡可形成水階梯,在地勢陡峭,落差大的地方則形成洶涌的瀑布。在不同的臺層交界處可以有溢流、壁泉等多種形式。在下層臺地上,利用水位差可形成噴泉,或與雕塑結合,或形成各種優美的噴水圖案和花紋,后來在噴水技巧上大做文章,創造了水劇場、水風琴等具有印象效果的水景,此外還有種種取悅游人的魔術噴泉。低層臺地也可匯集眾水形成平靜的水池,或成為寬廣的運河。設計者會十分注意水池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使之有良好的比例和適宜的尺度。至于噴泉與背景的色彩、明暗方面的對比也都是經過精心考慮的。關于主體景物和周圍環境的關系,東方體系也是很重視的,但東方的做法是以融合得了無痕跡為上乘,而非以背景襯托主體的靜物寫生式構圖。

綜合看來,意大利臺地園作為歐洲體系的一個分支和其濫觴之所在,無疑也是以規整布置為主,與東方體系的模仿自然迥異其趣,但應該注意的是意大利臺地園并不完全排斥自然:首先,其結合地形的設計思路就有明顯貼合自然的意味,當然,東方園林自然式的地形處理方法決不會像意大利那樣去將山坡切成幾個臺面,但利用地形來創造合適的景觀還是兩者所共有的思考方式,何況東方園林所處理的大都是些小山,甚至完全違反自然原理地純用湖石堆山,比之于意大利的臺地切山,誰更自然也還未有定論;其次,意大利臺地園雖有中軸線的存在,但它在軸線兩側使用了退暈的手法,而使園景由人工逐漸過渡到自然,這令人想到頤和園也有同樣的做法;另外,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臺地園也少用幾何式的修剪,而整個莊園的背景更是往往呈現自然的植被,確實有回歸自然的意味,而東方體系的自然相比則帶有了更多的象征性,至于日本的枯山水則直接放棄了真實的自然而完全去追求宗教哲學上的一個抽象概念了。

四、中日園林的比較

相對于意大利臺地園來說,中國園林和日本園林因為同屬東方體系,其間的差別自然要小一些,但由于中日兩個國家的地理環境的截然不同以及兩個民族的性格差異,使中日雖然同種同文,卻有著趣意相異的文化。中國文化輸入日本始于漢代,在唐代達到,氣候的宋、明兩代也都間有輸入,因而可以說日本是在不斷吸取中國文化的先進成分才逐漸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時卻對輸入的文化進行了及時的吸收和改進,使其適于本國的生存環境,從文字、宗教、倫理到文學、繪畫、書道、茶道、劍道、花道等,無不如此,所以現在的日本文化雖然無處不透著中國的影子,卻又無處不體現出日本特有的民族個性,園林藝術自然也不例外。以下就環境、類型、思想和手法等方面對中國、日本兩種園林風格的異同分別進行探討。

1、環境的不同:

中日于國土環境之上的本質區別在于大陸和海島的差別。兩者各成陸地文化和海洋文化,近來日本又有學人提出森林文化的說法,綜合起來反映在園林上即山水文化和水島文化的對比,路文化和舟文化的對比。

東南為海,西北為山的中國,山地多,平原少。以山和水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體現了中國的地理環境。其次,在山水平衡上,中國園林表現為山多水少,平地多水面少。山水本質的意義中,中國園林水景取象是講和溪瀑的流水和沼澤湖海的靜水兩方面,山景中,園池以外的是以中國本土的山巒為母題,園池以內的則是以海外三神山為藍本,而以園林的西北為山東南為水的布局,本質上是對中國地形的模仿。此外,園林中除了山水的創造,還有路創造,即所謂路以曲為美,以幽為上的原則。

漂浮于海洋中的島國日本,陸地面積狹小,島上山地多平原少,丘陵占國土面積的4/5。與中國相似的陸地環境,加上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使得日本園林也選擇了以山水為骨干的形式,但由于日本國土四面環海的海洋性,而使日本園林在以后的發展中朝向海島型、海洋型、水路型發展。日本園林的山取象于富士山和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嶼及其周圍四千多個小島。總體上看,日本園林本質為池泉式,以池比擬海洋,以石比擬磯島,泉為水源,池為水象,池泉為基礎,石島為點綴,舟橋為溝通。

如果說地理環境的不同決定園林山水性質的不同,那么氣候差異則決定了園林建筑和植物的差異。中國北方寒冷,園林建筑以防寒為主而形成端莊厚重的風格,江南氣候宜人,需要更多的通風和采光措施,所以園林建筑小巧玲瓏。在樹木方面,中國土地開發早,破壞較重,恢復較慢,加上大陸性季風氣候,茂密森林不多,所以中國園林樹木不多。

同處北溫帶的日本卻是溫暖的海洋性氣候,溫度較高,雨量充沛,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為園林的主景,且連苔蘚和蕨類也成為同等重要的主景,植物形式的多樣化遠勝于中國園林,與中國園林以建筑為主景明顯不同。而日本自己的園林建筑被稱為是夏天的建筑:不用實墻,而用拉門和拉窗分隔,夏天可以全部拉開,室內外連通為一個大空間,園林的圍合多用植物性材料,橋也用木橋,而不是中國的園墻有用磚石砌成的實心墻,園橋也用石拱橋。

2、類型的比較:

中日兩國的古典園林都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宗教園林三類。中國皇家園林的指導思想一直是在為皇室提供宴游狩獵的場所時不忘體現帝王的威嚴和登記的森嚴,故而顯出莊重、典雅、氣派、大方、華貴等特點,具體表現為面積規模大,山體高聳,水面開闊,有一定的軸線和對稱,建筑呈現出北方風格,整體富麗堂皇,屋角起翹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構彩畫多。中國的私家園林則以諸多江南園林為代表,其特點是面積小,文人意味濃厚,山體矮小,水面狹窄。中國的宗教園林個性最不明顯,在表達上,較少體現宗教意義而是更多地與儒家結合,形成三教合一的特征,在手法上,園林成為建筑群體軸線的延伸和附屬。日本皇家園林在起自鳥時代,奈良上和平安時代的作品以軸線式和中心式為主,在桃山江護時代達到頂峰,作品有京都的桂離宮、仙洞御所、修學院離宮、京都御所庭院四大名園。日本即使皇家園林的手法也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樹多屋少、伏式置石、土橋平橋,且規模較小。由于自鐮倉時代到江護時代近千年中日本都是由將決執政,故日本的私園以武家園林為主,與中國的文人園有別,其特點是園林面積大,建筑體量大,彩畫多,立石規模也大,園林整體開闊舒朗,再規模和裝飾上都勝過皇家園林和宗教園林。日本的宗教園林風格明顯,講究禪思枯意,靠園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氣氛和形象在手法上有非常獨特的枯山水庭院,而神社園林則以建筑為主,庭前的一片白沙映襯出分外的神圣與神秘。

3、造園手法的差異:

東方園林從來都講究天人合一的理念,但卻恰恰在為表現天人關系的各種造園手法上,體現出中日園林在思想追求上的諸多不同。中國園林建筑多,體量大,表明人力的偉大,日本園林建筑少,體量小,表明人力的弱小。中國園林裝飾華麗,建筑的群體組合,講究聯系和緊湊的布局,表明工藝上的人巧,日本園林則極力尊重自然造化的天巧。中國園林與外界一般都用較實較重較厚的墻隔開,表明人與自然的平等和獨立,日本園林較少用圍墻,即使用,也以虛和薄為特色,表明人與自然的親近。在山水方面,中國園林的假山高大、硬朗,水域開闊,人工味較濃,日本園林則無論山水尺度都偏小,一般都用覆蓋草皮的土山,而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澤,人工味較淡。中國園林屬于山性,有著堅定、剛強和永恒的特點,日本則屬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軟性和稍縱即逝的易變性。在植物方面,中國園林的綠化少且多用高大濃蔭的喬木、灌木都表現出中國人的高傲和自信,而日本的大量綠化和用低級植物及草地的方法則顯出日本人的比較謙虛和謹慎。寫意山水園是以山水為骨骼,以詩情畫意為表現的園林形式,文人建筑山水園則在前者的基礎上突出了建筑的成分。從總體來看,中國古典園林在天人關系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并且隨著歷史的發展,越到后期人工味越重,把詩詞歌賦、文聯匾對、亭臺樓閣和廊榭宮館過分的夸大,以至于江南園林已略顯擁擠,至于乾隆花園還要加上大量精雕細刻的細部和眩目奪人的彩繪,更顯得擁堵,另外堆山上也片面強調太湖石的瘦、皺、漏、透而不免綺巧過余而無天然雅趣。而日本園林則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蘚等,越到后來,園林景觀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點題,例如茶庭和坪庭,充分體現了自然的天性,其游覽以遠觀事物外表,坐思事理內在,不重于直接交流,而重于心與心的天人對話而不像中國園林的這種對話體現為人與自然的面對面。

篇(8)

二、現代建筑設計教育制度典章儀軌規范下的教育基本形態初步建立

近現代中國建筑前期主要受西方的文化教育的影響在建筑設計方面追求西方建筑本身高大的形體,強烈的視覺效果,以形體表現人與自然的對話,代表建筑北京香山飯店,北京鳥巢體育館,中央電視臺大樓等新近代建筑。在最近又興起了回歸自然的明清建筑理念把建筑作為環境的有機整體,代表有黃永玉的北京萬荷堂。人文風潮的突飛猛進也離不開骨子里面千年儒家的文化精神

三、中國現代建筑的美學闡釋與“情感真理”的發現

質地,色彩,形狀,并具有聯想性,這些都是建筑學學習中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把建筑的直觀具象性和瞬間永恒性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既滿足了中國人文思想的寓意又增加了裝飾意味的美感。明清園林建筑學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文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必然和其他藝術交融、溝通、整合。為中國藝術走向世界打開一扇嶄新的、美妙絕倫的窗口。

篇(9)

放生池作為寺廟園林景觀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性,其可作為一個獨立的景觀設計單元,但又與整個寺廟規劃是緊密聯系著的,它沒有所謂建筑意義上的真正入口,在一個空間內就能隨意的觀賞到它,并走進其中。雙桂堂放生池的過道主要是兩殿之間用青石板鋪貼的大道,再用兩座石拱橋將兩殿緊密聯系起來,就形成了以石板路為一圈的過道和以石橋直接連接的交通要線。

2、池中景觀造型

與一般的水景一樣,放生池的水景中也會設計造型景觀,在寺廟中此景觀造型方式多樣,有池中蓮花臺、觀音雕塑、羅漢雕塑、噴泉等等,在這里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是左右非對稱式假山、植物組合的水中景觀。兩邊景觀的結構造型均由大方石堆砌成底座,再做了簡潔雕刻樣式的圍欄做裝飾收口,配合自然石和古老的樹根、植物達到了和諧與統一美。

3、放生池圍墻

雙桂堂寺廟的放生池的圍墻既具有圍合分隔的作用,卻更具有獨特的裝飾性,下面從其結構來分析:墻頂部分與房屋的房頂的作用基本一致,伸出的檐口則用來保護墻身,形式與屋頂相似,圍墻頂面面積不大。雙桂堂圍墻頂面鋪有筒瓦和扇形瓦當,并配有裝飾性極強的滴水,里面的裝飾紋樣多以吉祥圖案為主;中央有屋脊,并鏤空造型,具有一定的高度;兩屋檐的側面則變成了三角形,則用紅色粉飾側墻,繪制簡單的圓形幾何圖形進行裝飾;在屋頂下方采用了雙層仿斗拱形式造型,最低的圍墻則采用單層仿斗拱造型,均采用云紋樣進行裝飾,在裝飾格之間繪制了植物、山水等裝飾圖案。圍墻底座則采用長條石材堆砌而成,主要起著承重作用,形式并無多大變化。

4、放生橋

放生橋作為雙桂堂放生池景觀最重要的部分,其建筑裝飾石雕是最大的特色之一。兩座石橋的石雕裝飾的題材豐富多樣,意在吉祥,而神靈傳說作為重點內容,主要體現在石橋欄桿望柱柱頭,左側石橋以八仙主題為主,右側石橋以佛教羅漢得道高僧為主,兩側的時刻紋樣也均采用成雙背對著對稱式配置,此外,雕刻家往往采取同一題材進行局部或構成上的調整的雕刻方式,以達到個體多樣與整體和諧。兩座石橋雕飾豐富多變,在裝飾內容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左側石橋欄桿癭項則以葫蘆形為主要裝飾內容,而橋面欄桿癭項為玉壺春瓶形;右側石橋采用了三種瓶形癭項相互裝飾,石橋橋身以及其左右的欄桿柱頭多為人物(如八仙、羅漢)和動物式(如猴子、龍)。從其雕刻的范圍看與清代石橋有所區別,但從其整體的雕刻手法上看無疑就是仿清樣式,在雕刻技法更是靈活多變。

5、欄桿

雙桂堂放生池的欄桿裝飾繁麗古意盎然,其形制不一,題材多變。就其石雕欄桿的基本形制主要可以分為:方柱欄桿、羅漢欄桿、尋杖欄桿。在雙桂堂石雕中,欄桿望柱頭數量多且造型豐富多樣,在整個欄桿特色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放生池的欄桿有48根,其中放生橋就占了16根,柱徑則約為柱身的2/11,柱頭約為柱身的4/11,從造型比例上看屬于典型的仿清式石橋。最后從欄桿的造型形式上可分為單一式和復合式,基本的造型形式也可以是千變萬化,放生橋欄桿尋杖則以花草連紋為裝飾,而欄板飾以寶相花紋。雙桂橋的欄桿裝飾不論從欄桿的主體部分還是從其細節裝飾部分都明顯感到其大氣又細膩的裝飾手法。

二、造型特色分析

對雙桂堂放生池的造型特色分析方面主要就是放生橋石雕在造型形態中個性化特色,在此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總結:第一,放生橋石雕題材中的神明都有相對應的宗教身份,其石雕充分體現出佛、道神仙同橋并置的現象,然而這些神明又都可視作俗化的道教和佛教神。第二,雙桂堂放生橋石雕藝術的精湛之處在于雕飾細致圓潤、繁復細膩,但從其創造者馬本銀后期的作品來觀看,這種裝飾的簡潔大方,既有清代的含蓄又有創作者個人的風格在其中。第三,放生橋除了以上兩個特色以外,還表現在其石雕寓意的吉祥化上,尤其放生橋石雕在造型上并無嚴格的宗教規范形式,反而以多神、多福共存的原則,使之成為中國吉祥文化集美思想的外化表現。

篇(10)

由于對房地產景觀項目的施工特點不熟悉,施工前未對施工現場進行前期考察并結合現場情況及工程特點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施工人員與設計師之間缺乏溝通,不重視施工圖紙的解讀,盲目應付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中標后倉促安排進場施工,不能合理的對人員、材料、機械等進行科學的安排,嚴重影響施工工期及質量。

2施工階段的不合理控制,影響工期及質量

(1)施工組織設計不合理,影響工期及質量。因為房地產施工時間短,施工內容較多,如果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指導施工,僅靠現場技術人員憑施工經驗安排現場施工,或者用一個不合實際、不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指導施工就會造成施工現場混亂,各個工序之間不能科學、合理的銜接。輕者出現質量問題造成材料及人工的浪費,增加施工成本,重者影響工程工期。

(2)專業人員短缺,技術力量薄弱,影響工期及質量。對景觀施工工期及質量影響較大的是現場技術人員的能力,而園林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的短缺,造成了一些公司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力量薄弱,技術人員不明白設計者意圖或對于一些景觀的施工規范及要求不了解,沒有施工經驗,不能進行科學、正確的技術指導,返工率高,造成了人工和材料的浪費,影響了施工工期及質量,同時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3)重進度、輕質量、盲目趕工。施工單位不能很好的擺正質量與成本關系,出現了重進度、輕質量、盲目趕工的現象,導致質量不合格而返工,不僅造成信譽和經濟的損失,又延誤了工期造成不好的影響。

(4)施工技術上,土質處理重視程度不足,苗木種植違背植物生長規律。由于工程造價及工期進度的原因,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根本無法兼顧土質的科學處理、地形設計的進一步完善,種植的土質大多數情況下沒有達到相關技術要求,比如土壤土層淺、缺乏團粒結構、容易板結、保水保肥能力差,這將直接影響到植物栽植后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生長效果。同時在工期、交房等因素的影響下,為了表現短期的景觀效果,開發商或施工單位違背植物生長規律,留枝掛葉,少修剪、不修剪,導致植物生長不良或存活率不高。

二房地產景觀施工的管理

針對地產類景觀施工特點及容易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在施工管理上,更應科學安排工期,合理組織勞動力,引進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施工技術,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做好施工前的技術準備準備工作

(1)接到中標通知后,應組織人員進行施工現場勘查,認真了解現場施工情況,初步確定大概進場時間。根據現場了解的情況,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做好基礎工作。同時組織項目部有關技術人員仔細審核設計圖紙,吃透設計意圖,并根據現場勘查情況與圖紙進行對照,找出圖紙不足之處,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在圖紙會審中提出建議,做好技術交底工作。(2)做好市場考察工作,落實各項主要物資材料、機械設備等供應計劃。根據設計圖紙,對各種主要材料需用量、規格型號進行市場考察,落實貨源及加工計劃,根據需要時間分批進場,盡量減少二次倒運,同時也根據工程內容和時間要求,安排好機械設備、數量、規格及進場日期。

(3)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做好施工計劃,安排好施工程序,做好各交叉專業施工的協調配合計劃。

(4)組建專業齊全強有力的項目部管理班子,對項目技術人員及專業工種工人進行培訓上崗,使所有施工人員都熟悉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建立技術責任制和質量檢驗制度。

2做好施工階段的管理,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全面控制園林綠化施工全過程,重點控制工序質量。在施工全過程中,嚴格按照經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對施工過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質量目標考核制度,確保各種工序質量目標,貫徹“誰施工,誰負責”的精神,嚴格執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準則。園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應采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實施在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及進度等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

(2)把控好施工中的重點、難點。采取措施,對工程施工中的一些難點重點把握,如:搶工期、土壤改良、反季節施工等。工期上應嚴格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表安排施工工序,對施工期間出現不可預見或預見不足給工期造成影響時,應及時調整、增加施工隊伍及施工機械,制定切實可行的搶工期措施及應急方案,施工上應高度重視土壤置換和改良工作的重要性,對符合栽植條件的原生土,要進行雜物清理;對原有不符合栽植條件的土壤要進行客土置換,進行土壤改良。對于反季節施工的苗木,應通過疏葉修剪、增大泥球尺寸、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方法,采取一些新技術,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加強后期的養護管理

加強后期養護管理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保證,后期養護管理是苗木成活的關鍵,俗話說:“三分栽,七分管”,因此,必須加強園林綠化工程后期養護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管理和養護可以從灌溉、防寒、抗旱、病蟲害防治、施肥、修剪等全方面進行防護,只有進行長期精心的管護,才能確保綠化施工質量和保障施工的長期效果。

4做好竣工驗收階段的管理及辦理

竣工決算施工中要做好施工資料的同步整理工作,對于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都要及時做好資料整理,特別是關于工程變更的資料,因其牽涉到竣工決算,應及時整理,以利于竣工結算。竣工驗收,必須遵循科學準則,以科學態度,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

上一篇: 學期結束個人總結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青青青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欧美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