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科技大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5: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林業科技大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林業科技大學論文

篇(1)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文獻檢索課教學經過多年改革和實踐后,現已列入研究生與本科生信息素質教育的必修課程和公選課程,對培養學生在獲取信息、使用信息、評價信息等方面的信息素質意識和信息素質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1.文獻檢索課改革的三個階段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開設的文獻檢索課程,已經歷了以手工檢索為基礎的紙質文獻檢索課、以計算機和網絡化系統為主要手段的信息檢索課、信息檢索與科學寫作相融合的信息素質教育課這三個階段,現在文獻檢索課已成為學校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1紙質文獻檢索課階段

從上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我校就在研究生教育和來校進修教師中設置了文獻檢索課,主要由導師教授文獻檢索知識[1]。1985年,在原國家教委下達在全國各大專院校開設文獻檢索課的通知后,學校相繼在本科各專業開設了以手工檢索為基礎的紙質文獻檢索課,教學的重點是向學生傳授文獻檢索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了配合文獻檢索課的開設,根據辦學特色,學校在圖書館四樓建起我國首個特用經濟林文獻資料查詢庫,采集和儲藏了國內外比較齊全的有關經濟林方面的文獻信息,既為林科各專業文獻檢索課提供一個實訓平臺,又為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一個查新基地。文獻檢索課進入課堂,對培養大學生的文獻情報意識和獲取文獻情報技能起到了良好作用。

1.2信息檢索課階段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計算機異軍突起,迅猛發展,并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以計算機為工具的數據庫、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迅速進入高等學校,使各高校圖書館陸續具備了相應的計算機、網絡化系統的運行條件,推動著文獻檢索課的改革由以手工檢索為基礎的紙質文獻資料檢索階段進入到以計算機、網絡化系統、多媒體技術為手段的信息檢索課階段。為了緊跟信息檢索課教學改革的步伐,結合電子閱覽室建設,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在長沙校區新圖書館的四樓增建了多個學科的信息檢索數據庫,配備了200多臺計算機,在一樓左側建起學校網絡中心,開啟了校園網。多學科信息檢索數據庫和網絡化系統的快捷運行,提升了信息檢索課教學的實訓平臺,并為爾后學校獲得森林培育學、生態學、木材學等國家級重點學科,森林植物學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以及森林生態系統國家級重點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建設項目提供信息支撐平臺。

1.3信息素質教育課階段

培養高素質人才已成為21世紀世界各國應對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戰略措施,實施素質教育被迅速列入我國高等教育的議事日程。世界發達國家將信息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國內有識之士提出,大學生應在外語知識、計算機應用、文獻檢索三大領域培養信息素養[2-4]。文獻檢索課如何開設才會成為對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已成為我國各高校面對信息時代新形勢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課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圖書館信息部承擔文獻檢索課的教師展開了新的探索。我們根據學校具有五十年以上辦學歷史,具有理、工、農、文、經、法、管、教學科門類,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實際,以及“立足中南,面向全國,以林為主,富有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的新定位,首先對林科合格國家級建設專業的文獻檢索課教學進行改革。在充實和完善信息檢索課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吸納科研論文寫作課的相關內容,將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研能力結合起來,讓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步入信息素質教育課新階段。在該階段的初期,我們分兩段組織教學,先由教文獻檢索的老師講授文獻檢索知識,再由教科技寫作的老師承擔科技論文的寫作知識[5]。課程考核時,由兩段任課老師聯合命題,以考核學生檢索信息、運用信息能力和科學研究、知識創新能力。自2005年以來,我們引進多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且學位論文為優等的人員承擔信息素質教育課的教學任務后,逐漸由一位教師講授科技文獻信息檢索與寫作,將兩課融合為一課,現正在完善該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通過三個階段教學改革的不斷探索,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后,在撰寫學位論文或參加全國大學生科研項目競賽時,學生能自如地開展文獻信息檢索和運用所掌握的科技寫作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較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對論文選項的科學技術認識相關理念,既提高了論文的質量,又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水平,為今后的發展夯實了基礎。近年來學生在參加競賽時,獲國家獎勵117項。他們得獎后很感激科技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的老師。現在信息素質教育課已成為學校很受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

2.以圖書館為依托,建設好實訓平臺是提高文獻檢索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使用操作性很強的課程,除了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外,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能力。因此實訓基地建設的程度是衡量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高校圖書館是搜集、整理、保藏書刊資料和儲存文獻信息的一個穩定的信息服務機構,數以百萬計的書刊,現代的信息檢索手段,使它成為建設文獻檢索課實訓基地的理想地方之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文獻檢索課,無論是在紙質文獻課階段,還是在信息檢索課階段,或者是在信息素質教育課階段,都非常重視以圖書館為依托,建設好實訓平臺。2004年以后,學生數在1000人以上的院系圖書資料室建起了相關專業的文獻檢索實訓室。文獻檢索課實訓平臺的建立,既保障了該課程的教學實訓,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能力,又促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得到充分利用,發揮它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最佳功能。

3.始終為學校的發展出力是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點之一

我們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能夠如此順利地向前步步推進,是跟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目標明確,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從而得到學校的長期重視和支持緊密相關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配合學校第一個博士點學科的申報,當時承擔文獻檢索課教學的教師,結合教學,率領碩士研究生,以校圖書館和校檔案館為主要平臺,查閱和搜集了大量文獻資料,經整理,發現經濟林學是中南林學院最具優勢和最具特色的學科,建議并被學校采納申報經濟林學博士點,經國家學位委員會評議,該博士點被批準后,使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學科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學校也成為當時全國林業系統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列為重點建設的四所高校之一。投桃報李,為了提高文獻檢索課的教學質量和加強學科建設,學校在新竣工的株洲校區圖書館四樓建起經濟林文獻資料查詢庫,搜集和儲存國內外較為齊全的有關林業科技方面的文獻信息,配備了專用計算機。實訓平臺的構建,使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得以步步推進。再舉2004年學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為例,文獻檢索課教研室的相關教師,配合校教學督導團相關專家,從校圖書館的專用信息數據庫中查詢學校五十年林學專業辦學的歷史積淀,抽樣出林科教工程為學校的特色項目,經評估專家對該項目指標的評估,認定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特色項目鮮明,被評為優秀高校。由于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始終緊跟信息學科的前沿,為學校的發展效力,從而得到學校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推動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步步深入,同時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的深入,又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參考文獻:

[1]胡芳名,王錫忠.中南林學院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夏曉慧.網絡信息資源組織方法研究進展[J].現代情報,2006(4):65-67.

篇(2)

[1]劉葉.試析企業出納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強化措施[J].中國外資,2012,05:129.

[2]赫怡娜.強化企業出納工作的措施與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1:54.

[3]楊峰.出納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3,05:213-215.

[4]陳以東.對企業出納工作的管控措施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08:137-138.

[5]李玉香.出納人員職業素質的重要性及培養途徑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17:288.

[6]黃英.會計基礎工作中出納人員素質的重要性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20:82.

[7]張新麗,程麗.出納工作在會計工作規范化管理中的作用[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18-20.

參考文獻:

[1]劉玲玲.《出納業務》課堂教學改革[J].中國連鎖,2013(10).

[2]趙宇.高校“出納實務”課程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3.

[3]程艷.高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探討[J].高職教育,2012(1).

[4]胡志強,楊明娜.四川省級精品課程“出納實務”的教學與改革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3).

參考文獻

[1]張巖.淺談出納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管理方式的改進[J].現代經濟信息,2012(05).

[2]陳麗娜.淺談出納在學校財務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管理方式的改進[J].現代經濟信息,2014(09).

[3]簡玲.基于Web的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4]李燕雯.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D].復旦大學,2008.

[5]王美艷.A公司財務一體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5.

篇(3)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咸陽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7461

國內刊號:61-1202/S

郵發代號:52-99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4

期刊收錄: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4)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深圳家具研究開發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8260

國內刊號:43-1247/TS

郵發代號:42-13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篇(5)

物流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李璨.我國中藥材物流管理的研究[D].湖北中醫藥大學,2012.

[2]蔣小會.S公司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2.

[3]楊海鷹.MD公司冷鏈物流管理的改進研究[D].吉林大學,2012.

[4]王志珍.物流企業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5]朱廷軍.中小企業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6]尹華龍.基于WEB的超市物流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

[7]李亞靜.供電企業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

[8]周永魯.基于ASP.NET的煙草物流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D].云南大學,2013.

[9]古奕端.基于RFID的大宗貨物物流管理系統設計及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

[10]劉迪迪.水產品批發市場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物流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程傳喜.鄭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進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2]楊娜.東莞市中小制造企業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3]董彩芬.S公司基于TOC的生產物流管理改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

[4]王楠.三菱電機放電加工機售后服務物流管理流程優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3.

[5]呂悅.大連市物流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6]付浦君.基于信息化的供應鏈協同物流管理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3.

[7]楊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

[8]米寧.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產品回收網絡規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

[9]李引.科技進步與創新對現代物流管理的影響研究[D].渤海大學,2014.

[10]肖瑩瑩.RFID技術在國內零售業物流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

[11]師經昊.供應鏈環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

[12]謝沛欣.基于SOA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西北大學,2009.

[13]耿明巖.基于供應鏈的物流管理系統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

[14]姜瓊慧.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中南大學,2007.

[15]陸瀅.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管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

[16]徐華.中國現代物流管理與發達國家差距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

[17]陶宇.中小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及思考[J].企業經濟,2011,01:58-60.

[18]周新韶.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2,15:125-126+128.

物流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駱宏.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對外經貿,2012,05:108-110.

[2]賀超,莊玉良.基于物聯網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構建[J].

中國流通經濟,2012,06:30-34.

[3]張安平.汽車企業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

[4]周林.中小型制造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D].四川大學,2005.

[5]王峰.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物流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

[6]楊愛霞.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業務流程重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6.

[7]劉志學,付國慶,許澤勇.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比較[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4,S1:126-130.

[8]韋智偉.供應鏈環境下我國工業企業物流管理模式選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

[9]周海霞.中國海產品物流管理體系構建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10]邱均平,宋恩梅.論電子商務中的物流管理創新[J].中國軟科學,2002,04:108-111.

[11]曾祥云,王強.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內涵與特征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2,02:15-17.

[12]曾祥云,王強.試論面向電子商務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設計[J].系統工程,2002,01:60-65.

[13]薄洪光.鋼鐵行業集成生產物流管理方法及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

[14]程琦.論自然災害應急物流管理體系的構建[D].武漢理工大學,2010.

[15]王海燕.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07,10:34-36+48.

[16]陳達.現代綠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02:112-114.

[17]劉俊蘭,翟樹悅,周裕法,李婭訪,韓冬雪.醫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8,07:29-32.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8-0036-02

河南科技大學(原洛陽工學院,下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始建于1958年,是原機械部重點學科、河南省第一層次重點學科。1983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0年與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是材料加工專業一門十分重要的必修專業課。河南科技大學將沖壓工藝及模具作為一門獨立而又完整的課程最早是由金屬壓力加工專業提出的。在全國高等學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本科專業指導性培養計劃中,沖壓工藝及模具始終是作為一門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術課。河南科技大學從1976年開始為金屬壓力加工(鍛壓)專業開出此課,后逐漸拓展到模具類專業方向(本科),課程名稱由沖壓工藝學發展到現在的沖壓工藝及模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授課的模具和塑性成形專業本科生每年100多人,其中4個是模具專業班,1個是塑性成形專業班。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和傳、幫、帶,已逐步建設了一支具有較高教學、學術水平的師資隊伍,對課程性質的認識和課程內容的改革也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深度,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2009 年被評為學校精品課程,任課教師以科研促教學,提高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教育質量。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依據洛陽獨特的產學研基地,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銳意改革,建立了產學研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以科研促教學推動課程群建設,構建了多層次的具有國際交流能力的培養體系[1-5],在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科研促進專業培養體系的完善

通過科研實踐活動,模具和塑性專業的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辦出了特色,專業培養體系不斷完善。從單一的中文教學到雙語教學,模具專業沖壓工藝及模具A、56學時,塑形成形專業沖壓工藝及模具B、48學時,采用雙語教學,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沖壓工藝及模具課堂教學主要講授:(1)沖壓基本工序:沖裁、彎曲、拉深、脹形與翻邊。(2)板料的沖壓成形性能及成形極限。(3)沖模結構與設計。(4)沖壓工藝設計:編制沖壓工藝過程的主要內容和步驟,沖壓件工藝過程方案編制實例。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針對所授內容,布置相應的思考題和作業,促進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1)1周的認識實習,4周的生產實習。生產實習是專業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起著重要作用;也是畢業后參加實際工作的一次預演。生產實習是學生獲得專業知識的重要環節之一。得天獨厚的洛陽地域和行業環境為學校開展實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具有中國一拖集團、洛陽LYC軸承、中信重工、中鋁洛陽銅業等一批在行業中占據龍頭地位的國家特大型和大型企業。(2)進行4 個具

有典型意義的沖壓工藝及模具實驗:沖裁實驗、拉深實驗、板材的沖壓成形極限實驗和沖模拆裝實驗。(3)3周的課程設計,選擇生產中的零件作為設計內容,讓學生從原材料板材開始到零件的整個過程進行設計:分析沖壓件的工藝性;確定沖壓件的最佳工藝方案;確定沖壓模具的結構形式;選擇合理的沖壓設備;繪制沖壓模具零件和沖壓模具裝配圖;編寫沖壓工藝文件和設計計算說明書。

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使教師把在科研中獲得的新知識和新成果轉化到教學內容中,形成了理論水平高、實用性強、特色鮮明的日常課堂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強調了塑性成形原理及其與各類沖壓工序之間的關系。通過認識實習,沖壓實驗、生產實習,沖壓課程設計,學生能初步分析各類沖壓成形的變形規律,認識典型沖壓成形工藝方法、模具結構,掌握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方法、沖壓模具制造工藝編制方法。

畢業設計是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可以獲得理論知識轉化成科研的能力。經過畢業設計,學生的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并且讓學生學會了綜合運用課程知識、查閱資料、設計計算等許多在工作中有用的東西,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塑性和模具專業的教師還經常邀請一些企業高工指導畢業設計,使學生學到生產實踐中最實際的內容。模具和塑性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研究方向,與沖壓工藝及模具相關的占30%左右。如2008年至2013年,畢業設計每年沖壓工藝及模具選題人數分別為43,37,51,32,34,50人,每年模具和塑性專業相應的總人數分別為138,134,135,106,121,160人,畢業設計選擇沖壓工藝及模具方向的比例分別為31.2%,27.6%,37.8%,30.2%,28.1%,35%,遠高于擠壓工藝及模具、鍛造工藝及模具、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超塑成形工藝及模具等所占比例。如拖拉機油箱拉深成形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 后壁板拉深成形工藝分析及數值模擬研究等等。

材料學院對畢業論文有嚴格的程序要求:指導教師下達任務書、學生寫開題報告,學校督導檢查組在畢業設計期間不定時抽查。指導教師之間互相審閱學生的論文,給出定量評價。論文格式審核員對每篇論文進行審查。模具和塑性專業教師對畢業生論文(設計)進行量化綜合評定: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評為不及格的畢業論文(設計)推遲畢業,與下一屆學生一起再次進行畢業設計。

二、科研促進教材建設

為了保持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的國內領先水平,適應雙語教學的需要,課程選用國內外最新的同類課程教材,如:華南理工大學夏琴香教授編著的《Stamping Forming Technology and Die Design》雙語教材,國外John A.Waller編著的《Press Tools and Presswork》。在引進教材的同時,學院教師積極編寫進教材。塑性和模具專業的教師在科研中不斷探索與創新,并將其科研成果編寫進教材中。早在2002 年,蘇娟華教授參編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冷沖模設計及制造》教材, 并在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天津理工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職業技術學院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04年陳拂曉教授參與編著《超塑性應用技術》,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2007年馬老師參編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鍛壓手冊》(第3版)。2008年楊永順教授和郭俊卿博士主編出版全國規劃教材《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張彥敏博士主編教材《有限元數值模擬在金屬塑性成形中的應用》,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三、科研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

學院長期重視科研工作,學科建設基礎好。目前材料科學與工程已獲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曾榮獲國家級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特色專業、國家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學團隊。塑性和模具專業有17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1人,分別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他們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科研項目,先進的科研究成果充實、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促進了教學改革。陳拂曉教授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金屬材料成形基礎”,同時主持河南科技大學教改課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研究與實踐”。蘇娟華教授主持河南科技大學教學教改基金項目“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雙語教學探討與實踐”;河南科技大學精品課程項目“沖壓工藝及模具”;參加河南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示范課程項目。宋志真副教授主持河南科技大學教學教改項目“塑性成形專業課程設計教學基礎研究與實踐”。

四、科研促進學生創新實踐活動

教師的科研工作有力地帶動了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河南科技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科技活動, 每年都要組織一次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項目的評審。沖壓工藝及模具精品課程一貫注重同學開展課外科研活動, 申請多項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取得了豐碩成果。2009年張彥敏博士指導了大學生沈麗的“基于VB的專業課程設計系統制

作”; 2012年楊正海博士指導了大學生楊曉倩的“塑性

變形工藝對銅基粉末冶金載流摩擦材料性能的影響”;宛瓊老師指導大學生趙運運“的點焊拼接板拼對線受拉剪作用的實驗與模擬研究”。

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在3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主動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地域和行業辦學優勢,體現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特點,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形成了具有雙語教學特色的本科教育培養體系,提高了沖壓工藝及模具課程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桂萍.以科研促教學不斷提高教育質量[J].中國農業教 育,2005,(4).

[2]黃海午.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J].高教論壇, 2011,(12).

篇(7)

一、問卷設計與調查

(一)問卷設計

本問卷主要圍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監控和論文把關展開,過程監控包括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基地建設、導師隊伍配備、導師指導情況、教師實踐基礎,論文把關包括論文選題、論文形式、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論文審核。

(二)問卷調研與基本信息統計

本次調查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為針對學生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抽樣調查,定性為針對專任教師和導師的專家深度訪談;調查對象為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專任教師以及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導師;調查時間為2015年10月7日至11月5號,歷時30天,回收有效問卷539份。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定量分析

(一)總體滿意度調查結果與分析

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與全日制學術性碩士在教育方向定位上有明確的的區別,但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發現,仍然有329人認為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與全日制學術性碩士并無區別,這個比例占到了總人數的61%。

(二)過程監控滿意度調查結果與分析

過程監控對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至關重要,但從滿意度調查來看,滿意程度偏低。從圖1中得以得出,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基地建設、導師隊伍配備、導師指導情況、教師實踐基礎的不滿意比重(包括不滿意與很不滿意)分別占59%、28%、54%、26%、31%、48%。

(三)論文把關滿意度調查結果與分析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最后關口,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學習結果,是培養質量的主要標志。從調查結果來看(圖2),論文選題、論文形式、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論文審核的不滿意比重(包括不滿意與很不滿意)分別占36%、39%、16%、9%、43%,其中論文選題、論文形式和論文審核不滿意程度較高。

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定性分析

(一)應用性目標被弱化,未與學術型碩士區分開來

從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培養目標來看,培養過程中要把學生職業化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向專門化、職業化和應用性方向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專門化、職業化和應用性的目標并沒有得到落實,培養單位實際執行過程中,模仿學術型碩士人才培養方式,偏離和模糊了培養目標,弱化了應用型目標。其中培養方案的設置是以科學研究為導向的,學位點設置具有鮮明的學科性,偏重理論研究和科學探索,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別就是要求寬松些。我國大多數高校在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設置等環節仍然存在“偏理論,輕應用”的情況。

(二)雙導師制形同虛設,教學實踐未落實

師資隊伍作為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全日制專業型碩士采用雙導師制度,校內導師主要沿用已有學術型導師,校外導師主要聘任專業領域相關工作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沿用的學術型導師隊伍長期居于理論研究前沿,在指導過程中還是注重理論研究,遠離實踐。

實踐教學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核心內容,國家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要求實踐教學的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專業實踐只是流于形式。

(三)論文選題實踐性不足,缺乏論文審核標準體系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時間短,不少學生選題準備時間倉促,并且很多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還是按照學術型模式進行,導致他們學位論文仍然較大程度上地遵循學術型研究生的傳統形式,畢業設計內容及方法難以體現應有的實踐能力。

此外,在論文審核上也缺乏區別于學術性碩士的論文審核體系。學生無法精確獲取專業型碩士論文的具體要求,教育部也無相應的規范,只能沿用W術性碩士論文的模式,這導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無法體現出應該具備的實踐性和職業性。

四、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滿意度提升的建議

(一)制訂實踐訴求的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培養方案制訂中既要考慮與學術性學位之間的知識結構與能力標準的顯著差異,又要結合其全日制教學方式的特點,突出其多元參與性與實踐性,尤其要加大實踐環節的比重,合理安排課程學習、科研訓練、專業實踐、論文撰寫的時間比例與內容銜接。

(二)培養實踐型師資隊伍,加大實踐教學投入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在教師隊伍,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日制專業學位導師遴選標準,使得校內導師具備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校外導師能夠充分深入學校指導學生實踐。為了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性,加強實踐課程建設勢在必行高校應制定適用于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業考核標準,穩打穩抓學生的實踐學習,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創新,將學生的學業考核焦點應放在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培養過程上,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性和職業性。

(三)提倡論文形式多樣化,健全論文審核機制

高校應倡導專業學位的論文以應用為導向,論文選題必須來源于專業實踐或者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研究成果要有明顯的實際應用價值,論文的選題與在學期間的實踐學習相結合,并且在校內導師和校外老師的共同指導下定題。針對全日制專業型碩士論文標準尚不明確的問題,相關部分應制定詳細的專業型碩士論文審核標準,使得導師在指導論文時有據可依,放心大膽的將專業型碩士論文往實踐性和職業性方向引導。

參考文獻:

[1]王健,曲魯平.我國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0).

[2]萬安.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孫鳳義,宋瑞琳.影響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因素及對策研究――以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電子通信工程學科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5).

篇(8)

一、關于放寬政策問題

(一)為了貫徹地區工作會議精神,對退耕還林地區所造成的農民口糧減少問題,區委決定保證該地區每人每年斤口糧,由糧食部門調給議價糧,按平價銷售。價差由鄉、鎮財政部門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補貼。由農林部門與鄉、鎮政府作出年度計劃,經農林、糧食、財政部門認定后,報農林部門核批。

(二)貸款問題。支持地區的經濟發展,只有發展企業和廣開多種經營門路,為此農業銀行在貸款上給予支持。

(三)興辦企業,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問題。區政府確定一位副區長,定期召開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現場辦公會,現場審查核批。

二、關于發展第三產業問題

(一)會議原則同意在公路、地段東側,建設商業街,要按有關規定讓開地下線,建設臨時性商業設施。

(二)會議同意在鄉政府辦公大院門前的公路東側擴建整流器廠,有關占地和基建問題與各公司建設項目均應按基建程序由區規劃辦和計劃部門協助辦理。在設計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問題。

(三)關于籌建貨場問題。可向區政府寫書面請示,由同志牽頭,召集區計委、農辦、規建辦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研究,提出籌建辦法,然后報市政府審批。

(四)關于發展畜牧業問題。由區畜牧局向地區提供只種雞,該地區如購買奶牛,還可免費協助作好鑒定和檢疫工作。飼料問題,對地區已開辦的飼料加工廠提供原料糧和關于購買議價飼料,供飼料,以奶換料等問題,由區糧食局研究解決。

會議最后,區委書記同志講話強調指出:區委、區政府對地區予以放寬政策,各有關部門要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予以積極支持。地區的鄉、鎮領導要發動群眾,認真討論如何致富問題。我們大家要齊心協力,使地區早日富裕起來。

地區人民政府

抄報:省人民政府

抄送:本區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糧食局、農行;本區鄉、鎮人民政府

物理學會射線專業委員會

第三屆學術交流會會議紀要

由科技大學、電訊工程學院組織籌辦、經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于19年月日在市召開了物理學會X射線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參加會議的有本市的大專院校、科研所、廠礦企業等58個單位,88名代表。

會上,市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同志首先向大會宣布:市物理學會X射線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會議開始。市科委主任同志傳達了中國物理學會X射線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省、市有關文件,市X射線衍射熒光分析協作組組長、科技大學教授王同志總結了三年來協作組的工作并講了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市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任張同志講了話,他希望各位代表回到原單位后,加倍努力,提高X射線分析的工作效率,為“四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會議邀請了大學物理系固體物理教研室主任劉副教授作“非晶態結構的X射線衍射測定”的專題報告;中國科學院分院張助理研究員作“晶體結構測定方法及其進展和EXAFS原理及其進展”的專題報告。儀表廠、議表原件廠的代表分別就單色四聚焦照像機的原理和結構特點及各種X射線照像機和防護罩、射線管的使用和維護等進行了介紹,受到代表們的歡迎和好評。

會議收到論文資料四十多篇,其內容豐富,涉及面廣,針對性強。既有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實驗技術的研究,又有結合我省自然資源和地理、采礦、冶金、建材、化工、電子和國防等重大科研課題的探討。如電子元、器件生產過程的檢測、煤石的應用等。其中25位代表在會上宣讀了論文,其余的論文進行了書面交流。會議認為,這些論文是寶貴的科學性的經驗總結,對今后的工作定會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和推動作用。

篇(9)

一、無聲時期動畫電影的誕生

國外動畫片大約在20 世紀20 年代傳入我國上海。據中國著名動畫電影導演萬籟 傳入我國的。”[1](第40 頁) 1920 片傳入我國。最早來到我國的動畫無聲片有《大力水手》《從墨水瓶里跳出來》《勃比 小姐》等。另外在上海的一些娛樂場所還設有一種稱為‘活動西洋鏡’的原始動畫片 作為游戲向人們展示。”楊 1918 制的《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和《墨水瓶里跳出來》等動畫片在上海12 家電影院上 映。”國外動畫片傳入中國的確切時間還有待考證但正是這些動畫舶來品在中國的放 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畢業論文 6 映引起了中國動畫電影始創者的興趣從而開始了艱難的探索歷程。萬氏兄弟作為中國 動畫電影的開拓者在電影和西方動畫電影的啟發下運用極其簡陋的影像設備經過艱 苦的實驗探索于 1922 年創作了第一部中國動畫廣告《舒振打字機》從此拉開了中國 無聲動畫史的序幕開啟了動畫電影“無聲”的藝術征程。在接下來的 13 年里創作了 多部動畫電影實現了一次次技術的躍升。從動畫電影技術史的角度看 1926 年第一部 真正意義的與真人合成的動畫電影《大鬧畫室》(長城畫片公司萬籟鳴、梅雪儔編導 ) 看從具有廣告效用的動畫(《益利汽水》等)到逗趣娛樂的動畫電影(如《紙人搗亂記》 等)從寓教于樂的動畫片(如《龜兔賽跑》等)、緝毒查案的動畫片(如《狗偵探》等) 到抗日救國的宣傳片(如《國人速醒》《精誠團結》《航空救國》《民族痛史》等)這些 動畫電影彰顯出鮮明的社會功用特別是抗日救國宣傳片標示著中國動畫電影在誕生 初期就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結合。根據當時電影放映經常用音樂“伴奏”的經驗該 時期的動畫電影或許在放映時也有伴奏性音樂。

二、有聲動畫電影的濫觴

電影劇作家和理論家徐葆耕認為“我們的古人早就說過人的耳目是相通的。正因 為人的視聽會通所以總是希望耳目并用耳目口鼻并用諸感覺器官密切合作實現一種 ‘綜合性的感官享受’”[4](第 217 頁-218 頁)因此動畫電影作為人類創造的綜合藝 術品對聲音的追求也不例外。

20 世紀 30 年代當國外有聲動畫電影以及國內外有聲電影以視聽綜合的影片滿 足觀眾審美欲求而迅速廣泛地受到青睞時它們對中國無聲電影市場迅速形成壓力而 對個性鮮明的中國無聲動畫電影更是形成了巨大壓力。對此萬籟鳴曾在回憶中說“我 國動畫藝術進一步發展就一定要解決聲、光、畫的合成問題否則無聲動畫必將迅速被 淘汰連一個唱挽歌的人也是無處可尋的。那時我思想上緊張異常我深深知道在電影各 這一關。”為了盡快走出這一困境在缺乏資料、資金和技術的情況下萬氏兄弟進行了 千百次試驗終于摸索出了錄音方法解決了“無聲”問題于 1935 年創作了第一部有聲 動畫片《駱駝獻舞》初步實現了聲畫的結合。對此萬籟鳴在《憶我國第一部有聲動畫 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畢業論文 7 片〈駱駝獻舞〉》文中寫道“這部動畫片叫《駱駝獻舞》。駱駝跳舞的聲音試了很多次 不象(像)后來一位喜歡京戲的同志靈機一動說是京劇中的擊鼓聲可以錄為跳舞聲一 試果然很好。大象的吸水聲也順利的解決了用了一根空心管吹水成聲聽上去非常逼 真。難處理的是駱駝在翻斛斗時的配音因為這里不但要‘象聲’而且要照顧到他的神 情我們在各種樂器中動腦筋最后用了輕尖的笛聲最能表達。在駱駝賴在臺上不走酒瓶 橫飛這一段我們用真的玻璃相擊來處理錄好一段音之后玻璃瓶已碎了一大堆整個動 畫片的配音效果真可以說是‘挖空心思’。影片的音樂配音還是從唱片上一段段的(地) 收錄下來的。”中國動畫電影就這樣開啟了自身的“有聲”史。

最后說說國產動畫音樂的現狀從某些方面講一直在進步但是一點都不明顯幾年 前的《寶蓮燈》華麗的啟用內地港臺當紅歌手劉歡、張信哲、李玟獻唱論當時的影響 力可謂不小同時也將流行音樂同動畫相結合但是之后幾年呢現有經典曲目直到 2006 年發現了《象棋王》主題曲演唱信樂團作詞方文山相當華麗的陣容可惜的是動畫貌似 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畢業論文 9 被禁播了我無言徹底的無言好東西就這么被封殺再到幾年初再現曙光一部《秦時明月》燃起了我對國產動畫的希望而胡彥斌的一首主題曲《月光》更是極為配合意境的 好曲這次倒是沒有讓我失望片子重視度不小看看未來的發展吧……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081-03

在現代社會及知識經濟的背景下,大學與企業、研究機構合作,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因為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結合緊密、創新精神需求較高而成為高等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并成為現代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和必然選擇[1]。普通高校應依據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探索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面將結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下文簡稱“學校”)多年來產學合作實踐,闡述應用性產學研合作中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的幾點思路。

一、產學研合作教育與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

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是適應課堂教學需要而制定的,往往與生產實際之間存在距離而不利于工科人才培養[2]。為此我們嘗試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和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予以改革,通過走產學研合作教育之路,建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該模式具體實施特點如下。

1.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優化課程體系建設。學校非常重視打造精品課程,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和引領專業課程建設水平的提高,努力解決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過于偏重自身基礎和特色的過專、過深問題,避免課程交叉重復,剔除陳舊知識,及時增補新知識,同時進行系統、細致分工,明確各位教師的主講范圍及覆蓋、延伸,這在以往的聽課或公開課環節是無法完成的,極大地解決了學生困惑和學時浪費,深受學生認可和歡迎。目前學校共有國家級、省部級精品課程各1門;2012年《非木材植物人造板》入選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Top Solid家具造型設計”榮獲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競賽一等獎;2011年《家具CAD/CAM技術》多媒體課件獲全國第十五屆多媒體教育軟件比賽二等獎,《家具制圖》多媒體課件獲湖南省普通高校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二等獎;獲中國林業教育研究學會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

2.多元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學校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鼓勵教師將本學科領域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和教學技術手段引入日常的課程、實驗和實習教學過程,創新教學體系,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踐行“感悟+介入+探究”協同教學理論,構建了“完善兩個體系,搭建三個平臺”的創新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創新了“通用素質培養+專業素質培養+創造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產學研協同培養模式。克服單向、灌輸的教學,發展與推行“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研究型”、“創新型”等多元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案例分析與情境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習、應用、發展、創新知識的過程。近年來,“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課程體系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榮獲教育部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獎,“木材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榮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榮獲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3.狠抓實踐教學環節,確保創新型人才培養。學校為加強實踐教學,克服當前教學方法陳舊;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畢業實習與就業矛盾,畢業論文的質量下降;教師創新精神欠缺,專職實驗教師隊伍結構欠合理。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切實轉變實踐教學無足輕重的觀念。建立了完整和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在堅持“厚基礎、寬專業”的原則下,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加實驗課比例和實驗學時,對基礎驗證型實驗內容進行全面整合、更新,增加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實驗比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和創新熱情。②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平臺。學校領導班子和相關專業、各教研室負責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平臺。擁有“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林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與18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其中張家界奧威科技有限公司和株洲翔發航空橡塑有限公司為湖南省大學生優秀實習基地。③抓好實驗實習教學環節,嚴把畢業論文質量關。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方法和手段,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型實驗項目比例達80%,實驗項目開出率達到100%。為保證畢業生的論文質量,對課題申報、選題、中期管理、答辯以及論文格式等進行了規范。無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的老師不帶畢業實習,規定指導教師給學生下達的課題必須聯系科研和生產實際。學校從2012年開始實施,大四畢業生課題提前到大三第二學期開始,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有一年的時間準備畢業課題,又能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

二、產學研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獲得可喜成果

1.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校園文化活動創品牌”為核心,大力開展素質拓展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促進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為切實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構建了課程學習與創新性實驗相結合的創新型教育體系,以科研促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近三年,學生設計的“安全大頭針”榮獲號稱世界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的“紅點設計概念獎”;以本科生為第一發明人進行申報專利,成功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獲湖南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1名學生被評為“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獲湖南省大學生研究型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5項。

2.通過科研反哺教學,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學校始終堅持將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落腳點放在反哺教學上,以“學科、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思路指導工作,加強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系,推進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學校的本科教育質量。近三年來,由教師的科研成果或在研項目轉化而來的教學項目達30余項,90%以上的畢業生通過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或企業橫向課題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做到了將學科前沿技術成果及時融入理論、實驗教學和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依托本院現有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學科,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學科和科研平臺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實驗教學平臺及特色、重點專業,按照“高起點、重特色、講實效”的原則全面開展了實驗室、產學研實訓基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建設,搭建“開放共享、布局合理”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科研反哺教學,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拓寬,創新意識、實踐技能明顯提高,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逐年提高。2009屆林產化工專業畢業生中,2人被跨國公司選送出國培訓,2009―2012年木材科學與工程、林產化工等五個專業60多人在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獲得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3.搭建了廣闊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近五年的重點建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已經成為我校學科與專業基礎平臺齊備,教學與科研成果豐碩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在學校近三年的目標管理年度和屆期考核中,該院取得了三連冠的好成績。近年來,學校依托這些平臺,承擔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0余項,產學研合作項目60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50余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0余件,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勵10余項;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獎、湖南省徐特立教育獎、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主要教學獎勵1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4項,建設有包含《木材學》國家精品課程和“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省級教學團隊在內的國家、省部級質量工程項目11項。

三、結論

目前,通過產學合作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認可,但是產學合作的模式不是統一模式,需要結合各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進行創新性探索和實踐,研究出符合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并具有特色的產學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并加以實踐。學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和示范效應。

參考文獻:

[1]代金平.產學研合作視域下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5(3):127-131.

上一篇: 科技計劃 下一篇: 配料崗位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 婷婷色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