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6 15:55: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德育滲透點):通過歌曲的學習,表現在雪地里嬉戲時的喜悅心情。

能力:能用清晰、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知識:學唱歌曲《小雪橇》,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為歌曲伴奏。

重難點

1、學唱歌曲

2、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

學具

教材

環節設計

導學過程

復案

活動目的

活動內容

師生活動

在歌曲會后讓找個別同學唱一下,變換演唱形式,檢驗一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

創設一種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

律動進教室《斗牛士之歌》

1、常規教學

2、師生相互問候

3、發聲訓練

師:以飽滿的熱情迎接學生

師:強調唱歌姿勢,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發聲。

揭題明標

學生討論

質疑問難

音樂表現要素上,讓學生感受、體驗音樂所表現的雪橇形象,體會旋律的特點。

在表現中加深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學習目標

1、學唱歌曲《小雪橇》,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為歌曲伴奏。

2、能用清晰、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1、導入:

2、聽歌曲范唱

3、再次播放

4、視唱

5、模唱全曲

6、學唱歌詞

7、解決難點

8、表現歌曲

訓練點:

9、完整演唱

陶笛吹奏部分旋律

師:播放欣賞過的管弦樂作品《雪橇》,說出樂曲的名字?

生:感受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及樂曲表達的快樂的心情。

師:能說說嗎?

師:播放歌曲,聽這首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又使你想到了什么?

師:引導學生隨音樂模唱歌曲。

生:模唱

師:彈奏旋律,指導學生準確視唱歌曲的曲譜。

師:與學生接唱歌譜,師演唱二、四、五、六樂句,生:第一、三樂句。

師:感受歌曲旋律

師: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歌詞,解決難點。

生:完整演唱歌曲。

師:指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師:請學生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領唱、合唱演唱。

生:完整演唱

師:加入樂器伴奏,模擬鈴鐺聲。

師:完整演唱。

三、課后小結

一節課有始終

1、檢測

2、小結

師:總結本節課收獲

師:小結

板書設計

小雪橇

篇(2)

《小雪橇》

教學目標:

1、能用歌聲表現兒童在雪地里嬉戲時的喜悅心情。

2、能夠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3、能夠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用清晰、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教學難點:附點音符的準確演唱。

教學過程:

一、學生隨音樂《雪花》走進課堂,歌唱式師生問好!

二、同學們,剛才大家所聽到的歌曲你們熟悉嗎?(《雪花》),我們學過很多關于冬天的歌曲和樂曲,老師想問一下大家,在冬天下雪的時候大家喜歡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

1、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歌曲《小雪橇》,首先大家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告訴老師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出了什么?(小雪橇輕便又靈巧、小雪橇好像那架火箭,飛翔在云霄……)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高興、歡快)

2、誰能告訴老師駕著小雪橇是什么樣子?(動作模仿)

3、一起觀看歌曲《小雪橇》動畫。

4、動畫中的小朋友滑雪橇時的表情是怎樣的?(高興的)

5、按照歌曲節奏朗讀歌詞。(注意附點節奏的準確朗讀,只讀前面部分,部分不進行節奏朗讀)

6、跟隨老師學唱歌曲簡譜。(逐句教唱,注意切分節奏及附點音符的準確演唱)

1)

X.X

X

X

2)

X.

X

X

3)

X

X

X

7、教師彈奏簡譜,學生嘗試加入歌詞。(逐句彈奏)

8、隨琴演唱第二段歌詞。

9、教師彈琴伴奏,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10、請同學們觀察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六個)

11、第五樂句應該怎樣演唱?(第五、六樂句是補充樂句,進一步渲染了歌曲歡快的情緒,把歌曲推向了)

12、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學生上講臺選取樂器:碰鈴、鈴鼓、串鈴、雙響筒、三角鐵、沙錘……)

13、運用領唱、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篇(3)

欣賞《出發》

教學目標:

1、聆聽管弦樂合奏《出發》,感受并想象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

2、記憶樂曲第一主題。

3、能感受樂曲三個部分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

欣賞《出發》

教學難點:

1、如何啟發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感受火車出發、行進時的不同情緒

2、如何聽辨每個樂段的不同樂器并用來表現樂段

教學準備:

電腦、鋼琴、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讓學生跟隨老師的節奏模仿火車行進來進行律動播放A出題旋律)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要帶大家進行一趟音樂之旅,請你們猜一猜我們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

生:火車

師:這可不是一般的火車,而是蒸汽火車,看它來了(播放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你聽到了火車的那些聲音呢?

生:略

師: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作品名字就叫《出發》,同學們準備好和老師一起出發了嗎?

生:略

二、分段欣賞

1、引子部分

(1)請學生聆聽引子部分表現火車怎么樣了?使用了什么樂器?

(2)教師介紹所使用的樂器,模仿樂器的演奏方法,尤其是低音鼓。

(3)用動作表現引子部分

2、欣賞A主題

(1)請同學聆聽思考樂曲的音樂情緒

(2)用“LU”模唱,聽主題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

(3)使用了什么樂器,模仿樂器的使用方法

(4)學生分兩組模仿樂器的演奏方式,間奏模仿低音鼓進行表現

2、欣賞B主題

(1)分辨樂段B的音樂情緒和A的音樂情緒有什么不同?

(2)再聽音樂提問使用的打擊樂器名稱是什么?

(3)提問學生眼前浮現了什么畫面?帶領學生模仿火車行進來感受樂曲

3、欣賞A’樂段

(1)師:我們再來聽音樂告訴老師它和那一站的音樂是相似的?使用了什么打擊樂器呢?生:略

(2)師:表現了火車怎么樣了呢?生:略

三、完整聆聽作品,學生表現

四、出示小節小節線微課

篇(4)

教材分析:

《刮出來的畫》通過讓學生自由涂色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油畫棒的方法,達到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在涂色過程中自發學會色彩的和諧搭配,發展審美能力,并且在盡情涂色中,使學生的情緒得以宣泄。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戲性,而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處于概念化階段,對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理解、認知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保持其對事物永久的熱情是這一階段美術課的重要任務。

學習目標:

1、掌握用油畫棒涂色的技巧,學習制作刮畫,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2、學習了解樹的形態及畫法。

3、通過“彩色森林”、“刮畫”一系列創設情境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感覺及審美情境。

4、教育學生從小樹立保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重點:能用線條形式進行刮畫,描畫美麗森林。

難點:學習掌握運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產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范畫白紙、課件制作、油畫棒、小釘子、牙簽、廢圓珠筆芯、小刀等。

教學過程:

一、盡情地涂色

1、復習鞏固色相:同學們,看一看你的油畫棒筆盒里都有什么顏色,說一說在我們的周圍,還有沒有你不認識的顏色,提出來大家一起認識一下。

2、涂色練習:你會用油畫棒嗎?學生在圖畫紙上任意選擇顏色盡情揮舞,注意顏色涂勻。

3、學生展示涂色成果,比較發現不如意之處,然后修改。

二、感受森林的美

1、課件出示四季森林的圖片,看后穩學生說說有什么收獲?學會了那些色彩?

(1)學生述說。

(2)同時,教師選用各種顏色的油畫棒不規則地厚厚地涂在范畫白紙上。

2、對呀,森林里有著豐富的色彩,那里還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而且樹木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是人類的還朋友,下面誰來說說對樹木的了解:

(1)樹木的種類及用途。

(2)樹木的形態、構造等。

3、這么美的森林,不僅同學們迷戀,老師也非常地神往。可是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位女巫,她施了一層魔法,美麗的森林頓時一片漆黑。(教師在范畫底色上涂黑,完全覆蓋)。

4、這么美麗的森林被女巫霸占了,我們怎樣才能拯救森林呢?(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

三、拯救彩色森林

剛才聽了同學們獻上計策之后,老師發現同學們不僅機智聰明,而且各個忠肝義膽,為了正義的事業都甘愿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也想用手中的“魔法棒”拯救這美麗的森林。(出示手中的刮畫用的小釘子)

1、教師示范刮畫。

2、揭示課題:教師將刮出來的范畫予以展示,讓學生比較這幅畫與其他畫的畫法有什么不同?(刮出來的)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刮出來的畫》。(出示課題)

3、講解“魔法棒”的使用方法:

(1)刮畫可輕可重,刮的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不要將畫紙刮破。

(2)以線條為主,適當地刮出塊、面。

4、讓森林恢復美麗容顏:

(1)構圖講解:主體部分畫的大一些,運用遮擋關系刮出輕重、線條的粗細等。畫得多、畫得滿滿的,使畫面內容豐富。

(2)老師已經相信同學們早已迫不及待地想去拯救森林了,讓我們拿起手中的魔法棒去拯救彩色的森林吧!

(3)學生刮畫,教師巡視指導。(課件播放音樂)

四、體驗成功喜悅

經過同學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美麗的森林又露出了往日的微笑,瞧,它們正向我們招手致謝呢!

1、學生將完成的作品拿到前面列隊展示。

2、選優秀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并請學生介紹創意及制作心得體會。

篇(5)

學生是新課程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學生以往被動接受學習的模式。教師應充分注重學情,從學生的角度作為出發點進行語文的有效教學。首先,教師應充分掌握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語文的知識起點,從而全面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要全面的掌握,教師應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實現小學生個體差異化的教學;最后,教師應對小學生的學習背景進行全面的掌握與評價,從而整理出適合小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教案。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4課的《小蝌蚪找媽媽》作為例子,教師在進行這節內容講解的時候,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能力進行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蝌蚪媽媽的角色朗讀,通過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也能發揮出學生的特長,并進一步激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設置“小高爾基”“朗讀之星”等相關的榮譽評價,以此激勵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自信。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并著眼于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從而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根據教材特點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備課

教學離不開書本教材,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應只局限于書本內容,應善于利用書本教材以外的知識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教學。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前備課的時候,首先應對教材進行深刻的鉆研,從而找出有用的知識激起小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能力;其次,對課本知識的內在聯系應進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進行教材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課李白《靜夜思》內容作為例子。教師在進行此節內容的備課時不應只局限于課本的參考,可以通過研究詩仙李白的生平事跡,同時對李白作這首詩的時代進行深入了解,并充分進行《靜夜思》的深入分析,從而讓學生在語文的教學里能深刻領會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懷。小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詩人強烈的思鄉情感,并深刻領悟到《靜夜思》所包含的思緒,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三、營造課堂良好氛圍進行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

篇(6)

一、找準切點,讓教學流程更有效

《品德與生活》以兒童現實生活為重要題材,擴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生活的所有空間。鑒于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生活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找準生活中切入點。《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上小學啦”,由《上學去》、《我的老師》、《找朋友》、《放學了》五課組成。孩子們告別了幼兒園生活,走進學校大門。他們的生活和上學前不一樣,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學校師什么樣的?”“老師會喜歡我嗎?”“同學愿意和我一塊兒玩嗎?”“我能找到老師的辦公室嗎?”“上課鈴響后,我應該怎么做”?“下課鈴響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學了,我能與不認識的人一起走嗎?怎樣過馬路?”這些都是一年級學生踏入學校在日常生活自己要面臨的問題。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校生活實際,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如:讓學生做自我的介紹,引導學生并關注學生的交往、合作,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消除不安心理;帶領學生參觀校園,讓學生親自找一找校園的每一處地方,熟悉校園環境;結合學校一日常規教育要求,指導學生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每一件事;放學組織路隊回家時,告訴他們怎樣過馬路平安回家等。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習慣,了解環境與人的生存關系,懂得集體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愛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積極地生活。這樣整個單元的教學流程更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實現教學目標。

二、引領體驗,讓課堂活動更有效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實驗稿)前言里講到“活動性”。《品德與生活》的“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與學的共同中介。因此教師應該把握這一理念,“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設計,讓學生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比如二年級下冊《讓我再試一次》,開始教師與學生互動,做“限時夾球”游戲,結果學生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學生們都有了體驗,教師抓住時機問失敗的學生“想不想再試一次”,學生說“想”。學完了“圓圓的故事”后,學生得到了啟示,這時教師再讓剛才游戲失敗的學生“再試一次”,如果失敗,還給機會再試一次。這樣,一次次的體驗,讓學生懂得遇到困難時不要怕,要敢于嘗試,堅持不懈,有效地完成了這節課的德育目標。再如,四年級上冊《今天我當家》這一單元,教學時教師假若是單純地講解買賣、用餐、待客接物的要領,定有不少學生仍然達不到要求。那怎樣讓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呢?教師組織“我來當評委”、“家務大檢閱”等等各種各樣的展示活動來達到目的。因為展示活動是最令兒童興奮的,準備訓練的過程特別能給學生以美好的體驗,它能使每個兒童都能積極參與到,不論能力的大小,都有事可做。若教師在活動前能先布置一下教室,用音樂渲染一下現場氣氛,用語言不斷給以信心和鼓勵,學生的表現欲會大大增強,這樣的課堂德育的效果會更好。

因此在教學中,唯有凸現活動,引領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在兒童喜愛的、樂于參與的活動中自我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去自主建構新的意義世界,才能鏈接使道德認知在多層面的體驗活動中無痕地內化為道德行為。

三、挖掘資源 讓品德教育更有效

《品德與生活》整套教材都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按照兒童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家鄉(社區)生活,以及兒童與祖國、兒童與世界等生活領域的不斷擴大為主線來設計教材的體系結構。教材從單元主題到活動主題以及每一個話題,都是兒童真實生活的再現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學。教材的這一特點,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使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本校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如四年級下冊的《我和誠信交朋友》一課,老師結合學校德育處開展的講誠信主題活動――“誠信之花開滿校園”,利用活動中出現的人和事作為活教材,通過誠信學生將誠信故事的活動,引導班上學生把平時生活、學習中說謊話的事講出來,大家分開、集中來評議,這樣讓學生在講、聽、議中,體驗到不誠信確實害處大。這樣,通過“從生活到課堂,再從課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將教材內容與兒童現實生活相結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再如四年級下冊《為我們服務的人》,課前教師讓學生去尋找學校、家庭、社會上為我們服務的人。課堂上,教師重點采用的是學校里的為我們服務的人,有門房老伯、有值日老師學生、有園林工、清潔工等等,這些事都是學生都身邊的人,作為課堂上的“活”材料,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懂得珍惜、尊重和感恩,達到了教育目的。

四、踐行品德,讓拓展延伸更有效

品德課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為習慣、熱愛生活、健康成長,但僅靠在課堂上去完成學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遠遠不夠的。英國學者麥克菲爾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課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會現實,實質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這告訴我們品德課堂必須延伸擴展到課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開展觀察、體驗、操作、交流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從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為以及情感態度不斷得到升華,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是品德課教學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學生踐行品德形成的基石。

如,二年級下冊《讓我再試一次》,老師完成了教學活動后,讓學生制定“我的努力小計劃”,并在后面專門安排學生交流計劃的實現情況,談遇到什么困難,實現計劃后的感受,心情怎么樣?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毅力,不是定好計劃活動就結束,將活動拓展到課外去,更加有效地實現課堂的德育目標。再如,一年級下冊《我和小樹一起長大》,教師結合3月12日“植樹節”,啟發學生暢想春天,教認識3月12日是植樹節,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與體會,來暢談樹木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學生能夠通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弄明白樹木“帶給人們新鮮的空氣”,“人們可以在樹下乘涼”,“為小鳥安家”,“美化綠化我們的環境”等。在學生明白了樹木的好處后,教師接下去安排了學生到實踐活動的場地,學生分小組進行植樹,學生情緒高昂,個個主動參與,有的挖坑、有的扶樹、有的開始培土、有的澆水,一棵棵小樹在他們的小手下栽種了,他們充分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學生在活動中,懂得了“不能在樹上刻字,不能亂摘花,踐踏花草”。這種教學空間的延伸,無疑給學生注入了活力,使他們在自然界中,感受身邊的事與物,在動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讓學生在拓展延伸活動中踐行品德,有效達到教學目的。

品德與生活課堂有效教學是個永恒的話題,四十分鐘對于學生來說是短暫的,我們應該關注:通過一節《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究竟有了哪些收獲?總之,切實有效的思品教學需要用全新的理念來指導,課堂的教學經驗可以累積,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可以嘗試,讓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帶給孩子們一個充滿新時代氣息的品德與生活課堂吧!

參考文獻: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實驗稿)前言

篇(7)

現行的實驗教材提出了新的課程標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即三維目標,這就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布置新的作業。數學課要求做到:1、獲得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必要的應用技能。2、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推理能力。3、學會與人合作,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②從中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穩步求實的良好學風。而我們的數學實踐課恰是實現新課標的重要基地,體現數學學科特點,密切其它學科的實驗田。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精心籌劃,仔細導演,就會上演一幕幕耳目一新的話劇,課堂上迸射出耀眼奪目的思想光芒,智慧的火花,藝術光環。呈現在我們的課堂上,將是群情振奮,星光燦爛。數學實踐課是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是學會知識,內化知識升華情感的沃土,是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的良田,是培養具有道德知識,健康的新一代的圣地。

一、踐行數學實踐課的目的,確定生活實踐中可行方案

數學實踐課目的是使學生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形成對數學價值的初步認識,與此同時也就提高了學生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合作交流能力。③數學實踐課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強化了人主宰生活的理念,有建設世界、改造世界的責任。在集體合作中有團隊精神。

準備好上數學實踐課的材料、資源,調整好課堂環節,設計好程序,預設課堂成效,就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成效,在數學實踐課堂上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現象,用數學的思維解釋生活的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要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其它學科的知識來理解、解釋、處理生活現象。在課堂活動中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的種種策略,從中選擇最佳方案,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在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促銷方案有這樣一個題目:華藝商場現有某種商品100個,這種商品的單價為100元,該商場決定對這種商品開展促銷活動,準備從全部銷售額10000元拿出1000元讓利給顧客。請你為華藝商場設計一個促銷方案,再與同學交流。我是這樣設計教案。

指導制定促銷方案

一店、假如全部商品全部出售,每件商品賣90元,即打九折銷售。

二店、假如全部銷售,分組銷售,買“九件贈一件”。

三店、全部銷售抽獎活動。

凡購買本店商品可憑信譽卡參加抽獎,讓利給顧客,有大禮贈送,中獎率100,抓緊時間,趕快搶購。

一等獎一個,贈價值若干元商品。

二等獎若干個,贈價值若干元某種商品若干件。

三等獎若干個,贈價值若干元某種商品若干件。

贈品共1000元。

引導學生反思:如何看待三種方案呢?通過對比討論讓學生感悟到:經濟不富裕的,可到一店去購買,受益均等,機率一樣;二店有局限性,買九件才得一件贈品;經濟富裕,想試個運氣,圖刺激可到三店購買。購買商品怎樣合適,要動腦計算計算,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選定,量力而行,不能盲目隨從。

其實:促銷方案還有很多,如采取混合方案:

① 打折+贈品

② 積分、購物

③ 打折+抽獎

促銷輔助形式:播放音樂,開演唱會,品茶,賞花,賞書畫等觀賞娛樂。

二、讓課堂走進生活,再由數學指導生活,生活科學合理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要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④為了體現這一理念,數學實踐課安排的內容,目的使學生認識內在聯系,形成對數學價值的初步認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合作交流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空間。數學主要特征還要考慮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親自參加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為此在“旅游中數學”就體現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溝通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更好的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從租車,用餐到設計旅游計劃,無處不用數學來解決問題,而且很自然的把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融合在一起。⑤在三年級上冊中,“搭配中的學問”是實現數學課堂三維目標,體現數學特征的好教材,這節課容易創設情境引進課堂,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我們在“營養膳食平衡”課上知道飲食要粗細糧搭配,葷素菜搭配。那么我們看看康師傅是如何為我們配菜的。這節課容易激活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周一、怎樣配成一葷一素呢?(如表1)

同學們很快配出方案:(如表2)

共有1×2=2(種)

蔬菜要多樣,維生素才豐富,周三的菜譜做了調整:(如表3)

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怎樣配成一葷一素搭配方法?(做到不遺余漏)。(如表4)

共有2×2=4(種)

為了使營養全面些,周五的菜譜又進行了新的調整。(如表5)

同學們找出了有序的搭配方法:(如表6)

共有2×3=6(種)

這樣由淺入深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思考的有序規律,用乘法的含義提示了組合問題蘊含的規律,培養了思維的條理化,建立了數學的對應思想,為學習組合問題打下了伏筆、奠定了基礎。

數學實踐課容易深入發掘數學資源,開發學生智力潛能。

教材內容不僅在主動探索環節上能夠由淺入深地引入,在應用領域也是環環相扣。

如27頁穿衣服問題:2件上衣,3條褲子,要搭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中不同的搭配方法?(如表7)

共有2×3=6(種)

27頁行走路線問題:

從學校經過少年宮到動物園有幾條路可走?

共有2×3=6(種)

這樣的過渡是學生感到吃、穿、住、行都與數學有關,可見數學用處多么廣泛,多么重要!學好數學,才能使日常生活合理、科學。

教學不拘泥教材中所呈現具體素材,還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發掘身邊數學資源,切實發揮教材作用。如在周一菜譜中加上一湯(西紅柿)作為周二的菜譜,

這就滲透組合問題,做完一件事分幾個步驟,每步有a1、a2、……an種方法,那么完成這件事共有a1×a2×、……an種方法,為以后學習組合問題奠定了基調,打下了基礎。

對于教材采用合理的課堂設計,不但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上得到數學的滋潤,學會了思維的有序性,增長了智慧,還會用數學知識導行了食、衣、行的問題,使日常生活安排得更科學,更合理,有情趣。它比單一的營養健康課更具有說明力,起到了防止食物、蔬菜單一,營養缺乏的目的。

數學實踐課用數學知識美化生活空間。

教材呈現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麗圖案,發現其中組合和諧美、簡約美、對稱美、不對稱美,特點美,能夠發揮學生潛在創造力,領略圖形世界的神奇。在二年級下冊將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組合設計圖案,就能設計樹啦、房子啦、動物啦、人物等美麗圖案。(如圖1)

有一道設計花壇題:有一塊直徑為10米的圓形空地,現在在空地上設計一個花壇,使花壇的面積是空地的二分之一,應如何設計?(如圖2)

三、思想品德教育的良田沃土

數學實踐課不僅培養了學生具有數學意識,數學行為,還能顯示數學學科的科學性,環保意識,人文關懷思想。它是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為一體的沃土良田;它是進行高尚的思想道德滲透、理解、感悟、升華的搖籃圣地。就小學生而言,思想教育要言之有物,不能泛泛所指,才不顯得空洞乏味,才能做到思想教育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在“估測一片樹葉面積”數學實踐課中,我做這樣的總結:這僅是一棵平常的白楊樹,它在晴天里釋放的氧氣足夠我們2―3個人呼吸用的,這樣清新的氧氣沁入我們的心肺,讓我們神清氣爽,醒腦益智啊!它來自何方?前人栽的樹去啊,我們在感恩前人的同時,也要積極行動起來,種花種草種樹,利己利民利國。保護建造好樹木,就是保護地球的呼吸之肺――好讓我們自由暢快呼吸,來大家一起來:種一棵綠樹,共建生態中國。

數學實踐課是集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綜藝大觀園。在實踐的課堂上,能讓學生展示個人的才藝。比如說一段廣告詞,做一個表演。感受知識與藝術相溶的樂趣,感受文化思想的交融意境,感受自然科學與社會實踐的相輔相成的聯系,沐浴在陽光下,行走在春風里,充實、完善者自己。

在和同伴的合作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對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先進帶后進,后進學先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實踐課堂上,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爭論又有統一,既有競爭又有互助的和諧,融洽的氣氛。充分實現個人的價值,顯示集體的力量。

在這塊園地里。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精心繪制,一定會呈現百花齊放的桃李園;細心耕耘,一定會出現五谷豐登的高產田。數學實踐課這塊園地里,幼苗成長,蓓蕾綻放,為師者歷盡辛苦不言苦,只爭朝夕寫春秋。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課程標準.

[2]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課程標準.

篇(8)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2―0133―04

與傳統教案相比,電子教案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化,而是對傳統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層次變革。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電子教案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 什么是電子教案

傳統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是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主要是紙質的。電子教案就是利用現代化的電子技術手段來編寫的教學設計方案,它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派生出來的新生產物[1]。

筆者認為電子教案是借助現代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將各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及教學組織形式以文字、圖片、視音頻、動畫等多種方式呈現并存儲在記錄介質中的現代教學設計方案。其中的內容不僅教師自己上課要看,更主要的是要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學生也能看,包括了教師上課的全部板書、相關圖片和一些用語言所難以表達的動感情景等。由此可以看出與傳統教案相比,電子教案不僅僅在形式上發生了變化,而且在內容上也發生了變化。電子教案的內容不僅包括供教師教學用的具體教學方案,還包括供學生學習用的課件、資料庫等。所謂課件是指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反應某種教學策略與教學內容的計算機軟件[2]。從電子教案的內容來看,電子教案不僅可以用于教師備課,而且可以用于課堂教學。

電子教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電子教案是指一切利用多媒體創作工具(包括字處理軟件在內),在計算機上制作出來的多媒體教案。狹義的電子教案是指利用字處理軟件(如Word,WPS)和演示工具(如PowerPoint)在計算機上編寫的圖文并茂、有聲音、有動畫效果的多媒體教案。本文就針對狹義的電子教案來談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電子教案。

二 有效運用電子教案,精心制作是前提

電子教案的制作并不是簡單地將傳統教案的內容輸入到計算機里,將其以Word、PowerPoint等形式呈現出來,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從電子教案的內容上看,電子教案的制作應該包括具體教學方案的編寫,學習資源的搜集、整理、學習資料庫的建設,多媒體課件的加工、制作。下面將從電子教案的制作格式、教學設計的原則和多媒體資源的選擇三方面論述電子教案的制作。

1 電子教案的格式盡量規范

雖然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之間教案模式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各學科還是應該制定一個學科規范,至少教案的格式項目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模式。筆者參照新課程改革的相關內容及部分學科的樣例總結出一個完整的電子教案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模塊。①教案題目和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授課教師、學科、年級、對應教材、課時。②學習者與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包括:知識結構、重點、難點。③教學目標,包括學科教學目標和信息素養目標兩部分內容,學科教學目標又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④學習環境與資源描述,學習環境即教室環境,資源描述包括:硬軟件資源、實驗(演示)教具、教材與參考讀物、多媒體課件、網上(網站)資源以及其他資源。⑤教學策略,包括教學活動順序、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三部分內容。⑥教學過程,即所有的教學活動,如:教學活動1、教學活動2、教學活動3等。⑦教學評價,包括:評價內容、評價手段、評價數據分析和評價結果。⑧教學反思,包括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改進措施以及教學感悟。[3]

2 教學設計應盡量的詳盡和靈活

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切忌蜻蜓點水,只籠統地說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有具體詳盡的過程和方法。對于諸如情境是如何創設的,知識如何呈現的、如何操練的,怎樣真實運用的,這樣的細節也要在電子教案中展現出來。下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2頁至第4頁例1、例2的教案節選。

“教學過程:

(1)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2)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① 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② 學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組同學討論,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記錄下來,并標明方向。

③ 到教室,請各小組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

④ 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3)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① 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② 用東、南、西、北這四個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4]

從上述教案中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本節課的情境是如何創設的,知識是如何呈現的,如何操練的,怎樣真實運用的。這樣的電子教案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鑒性。雖說教學過程設計的越詳盡越好,但這并不意味著將教學重點、難點的每一個環節加以細致、具體的安排,實際上,理清整體思路框架要比細節設計更具條理性,更有助于提高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的邏輯感染力,有助于教師整體把握教學進度并發揮教學靈感,因此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教師只需要設計出教學活動的環節,至于每一個環節中的小細節,教師可以根據講課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安排,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活起來了。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章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教案節選。

“教學過程:

環節1: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播放錄像,進行全班交流活動。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由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總結,初步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環節2:探究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進行‘土電話’游戲,引入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個課題。請學生舉生活中的實例。教師總結,啟發學生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

環節3:探究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以擊鼓為例解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過程,并將此過程和水波的產生過程進行比較。

得出: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5]

上述教案中的三個環節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教師在借鑒這份教案時只需把握住這三個環節的邏輯順序,至于每個環節中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習活動的展開方式,不同的教師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靈活的改動。

3合理使用各種多媒體資源

教案反映和傳遞著教師的教學思想、對學科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等,因此好的教案需要教師花費心血,對內容不斷進行凝練[6]。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電子教案時,一定要精心挑選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媒體資源,包括圖片、視音頻資料、課件、網頁、flas及一些拓展延伸的資料。利用各種媒體資料很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的問題,即將課程內容中最精華最重要的部分通過多種方式呈獻給學生,幫助學生從多個維度,多個層面上對所學知識進行建構,以促進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找春天》教案節選。該教案教學過程的設計包含五個環節,分別是創設情境、畫春天、議春天、學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幾個環節。下面是創設情境環節的節選。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① 利用聲、像創設情境。教師拿出教學前準備好的錄音帶(如錄下流水的聲音、小鳥的叫聲等),準備好的幻燈片(清清的小河,剛發芽的柳樹,嫩綠的小草,飛翔的燕子等),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的訓練。訓練時,讓學生耳聽錄音、眼看圖畫展開想像;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言,學生耳、眼、腦多種感官參與。

② 利用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春之聲》《春光美》等名曲。聽著美妙的音樂,看著真切的畫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7]

上述教案的創設情境環節中,教師將春天的美借助多媒體通過多種途徑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春天的美進行了多感官全方位體驗,有效地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

三 有效運用電子教案,合理使用是保障

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這里我們就針對在課堂教學中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進行教學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

1 在沒有黑板的情況下如何解決教師即興板書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采用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控件有效解決。通過“視圖/工具欄/控件工具箱”啟動控件工具欄,選擇“文本框”,在幻燈片上畫出文本框區域。再在文本框控件上右鍵選擇“屬性”,在彈出窗口“Font”中可設置文字字體、字形和大小;“Fore Color”可設置文字顏色;“Multi Line”通常需將默認“False”設置成“True”使文本框多行顯示;“Enter Key Behavior”通常需將默認“False”設置成“True”使“Enter”鍵實現移行;對于案例等長篇文章或需多行文字顯示者,還可在“Scroll Bars”中選擇“1-fmScrol1BarsHorizontal”水平滾動條,“2-fmScrol1BarsVertical”豎直滾動條,或是“3-fmScrol1BarsBoth”兩者都選擇。其它可以根據教學課件情況再做其它屬性設置。調整完后關閉“屬性”窗口,在教學狀態下,鼠標點擊文本框,可以隨意鍵入文字或拷備文字,使PowerPoint變成可輸字的電子黑板。

2 如何解決好學生長時間看屏幕所引起的視覺疲勞

首先PowerPoint中的文字不應過多,切忌滿屏全是文字,在PowerPoint中插入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圖片、影音資料或是動畫可有效緩解學習疲勞。其次在PowerPoint模版的選用上不能過于單調,在保持主題風格一致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內容模塊選擇不同的模版,以此來緩解長時間看一種模版引起的視覺疲勞。此外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教師在利用電子教案時注意適時地利用黑板板書,黑板板書是教師引導學生思維及師生情緒交流的手段,在教師板書的同時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由于長時間觀看屏幕所引起的視覺疲勞。

3 如何安排好課堂的容量與節奏

恰當的講課節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必需的,因此教師在使用電子教案時要安排好課堂的容量與節奏。使用電子教案進行教學時,課堂的容量與節奏其實在電子教案設計、制作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而控制課堂節奏的主要因素是電子教案的內容。因此電子教案素材的選用一定要遵循詳略得當的原則。如對于重點問題的表現,材料要豐富,可用圖片、視音頻圖像等多種手段多角度、多層次地講解、分析,而對一些非重點問題有時可以一帶而過。[8]

4 如何應對教學中遇到的一些突發事件

這里所說的突發事件包括下面的情況:文件打不開、插入的超鏈接打不開、插入的視音頻和flash無法播放。

文件打不開可能有多種原因,有可能是軟件版本的兼容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文件被病毒感染了所致。(1)如果是版本兼容的問題,最好能下載一個兼容包,然后再打開。其實教師在制作電子教案時最好考慮到軟件的通用性。如果是在高版本的軟件上制作電子教案,在保存時最好將文件格式保存為低版本所支持的格式。(2)如果是因為病毒感染所致,可在安全模式下啟用殺毒軟件查殺。由于文件大都是在U盤中保存的,那么預防文件被病毒感染最好的辦法是防止U盤被感染,定期對U盤進行殺毒,不亂插U盤,養成良好的使用U盤習慣。

文件中插入的超鏈接打不開的問題,很有可能是路徑出錯,要鏈接的文件找不到,所以最好將要連接的文件和講課時使用的文件放在一個文件夾里,這樣文件不在同一個計算機上時,路徑也不會出錯,也能防止教師在拷貝電子教案時將有些內容遺漏。

文件中插入的視音頻或是flash打不開,很有可能是本地機上沒有相應的播放器。這就要求教師在插入視音頻資料的時候盡量選用或將文件格式轉換成Windows media player 能夠支持的文件格式。對于因缺少播放器而導致的flash無法播放的問題,現在有一種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可以實現將PPT與flash文件完全融為一體,而不需要考慮播放器的問題。方法如下:首先,將flash影片生成可自運行的“.exe”動畫文件。生成的方法是這樣的:打開flash影片文件,選擇文件菜單中的創建播放器選項,取名并保存。原有的flash影片文件,就生成一個可自運行的“.exe”文件。眾所周知“.exe”文件不依賴于任何的程序可自執行。然后采用“插入對象法”將“.exe”文件插入PowerPoint文檔。可先插入一個按鈕,在該按鈕“動作設置”中的“單擊鼠標”選項中選擇“運行程序”,指向文件路徑和名稱。注意:用這個方法時,一定要把在PowerPoint“工具菜單選項安全性宏安全性”的“安全級”選項設為“低”。不然的話,每次演示都會彈出個警告框,影響效果。

總之教學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很多,在這里不能一一列舉,但是為了能夠很好的應對這些突發事件,不影響我們正常的教學,教師在課前一定要盡可能全面的考慮問題,包括教學中有可能出現的一些突發事件,養成將電子教案提前打印,將電子教案打包,做多重備份的習慣,而且在使用一些軟件編制電子教案時最好使用通用的軟件等。

四 結束語

電子教案是信息時代下應對教學改革而出現的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編制開放的個性化電子教案是進一步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9]。如何制作出開放的個性化電子教案;如何將電子教案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恰到好處,充分發揮其優勢;如何利用電子教案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反思。

――――――――

參考文獻

[1] 何新鳳,劉代漢.論電子教案的研發[J].教育信息化, 2004,(12):68.

[2] 彭紹東.電子備課與電子教案[J].中小學電教,2004,(1):80.

[3] 羅李,裴純禮.Word電子教案模板的編制與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10):80.

[4][5][7]教師與學生[EB/OL].

篇(9)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人生,無論哪一個階段都值得回味。我的人生故事,注定與課堂,與語文,與兒童相伴,素淡,悠然,在記憶中,在當下生活的每時每刻……

1998年7月,頭頂優秀學生會主席、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黨員等令人羨慕的光環,我從師范學校畢業,自豪地站到了三尺講臺上!

“熱愛的心”比什么都珍貴

終日扎在孩子堆里,我特別享受。因為我總能在他們身上看見自己童年的影子。

童年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兩件事情。第一我是院里的“孩子王”,常常帶領大院同齡的孩子們玩著各種游戲。花樣百出的游戲中我最鐘愛的是“當老師”。我不厭其煩地“當老師”,小伙伴們也不厭其煩地配合著“當學生”,我教他們排排隊、唱歌、跳舞、數數、畫畫,我給他們講故事……一個人的時候,我就自己“當老師”,玩具娃娃“當學生”,我既“當老師”講課,又代替“學生們”寫字,一樣玩得不亦樂乎。“當老師”是我童年最美麗的夢;第二便是父親領著我和弟弟,夏日晚飯后,月下給我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故事……那是我最初的語文啟蒙,是我迷戀語文的起點。五彩斑斕、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為我的人生涂抹了熱愛、親近語文的底色。如果說,我的成長故事有什么可以告訴你的,我想,那就是我對兒童,對課堂,對教師職業深深的眷戀與熱愛。正是這樣一顆熱愛之心,鼓舞著我帶著兒時的美好夢想行走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

讓“課堂”成為修煉場

教師的生命價值在課堂,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課堂教學,公開課教學成為我成長路上一串串深深淺淺的腳印。那年,我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學校要選拔一名語文教師參加鼓樓區首屆新秀杯比賽。當時,我選擇的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安徒生的童話《丑小鴨》。那時我腦子里整天就想著丑小鴨,讀原著,搜集材料,看誰都像丑小鴨!就這么白天想、晚上想、走路想、坐車也想,著魔似的苦苦思索,終于理出了一點頭緒。試上《丑小鴨》,聽課的老師們給了很高的評價,學校當即決定推薦我這節課參賽,結果獲獎了。也就是那個時候,正好學校和柘榮縣一所小學建立手拉手互助學校,我帶著《丑小鴨》去了,整個縣城的語文老師都來聽課。課后有老師夸贊說:“上《丑小鴨》的老師真是一只振翅高飛的小天鵝啊!”

學區決賽那天,課上到一半,有個孩子突然舉手:“我有一個問題,老師!”他問:“老師,那個蛋是鴨蛋還是天鵝蛋?”好家伙!這質疑之后,接下去的課沒法上了,學生們圍繞“這是一個什么蛋?”展開了近十分鐘的自由議論。這十分鐘的“意外生成”,讓我對課堂有了更加冷靜、深入的思考。事情總是一波三折。區里正式比賽,要求必須識字課教學,臨賽前三天調整為一年級的《識字5》。有了前車之鑒,這次備課,我更加關注學生。課上完,我獲得了鼓樓區首屆新秀杯比賽金獎。接下來的公開課一節又一節:2004年,福建省特級教師協會展示課《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2005年,錢塘小學語文年會交流,公開執教《小音樂家揚科》;2007年,重慶豐都全國現場課,執教《學弈》獲得一等獎;2010年參加第六屆兒童閱讀論壇暨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活動,執教圖畫書《西雅圖酋長的宣言》,獲得一等獎,并受邀到現場上課;2011年,公開執教《普羅米修斯》,獲得福建省、福州市閱讀教學一等獎;2012年執教《尊嚴》,獲得福建省第二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特等獎。百多節公開課和講座的歷練,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創新的渴求。

篇(10)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根據課程標準來編寫的,體現了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價值取向,凝聚了眾多編者的智慧,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依據。一個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教師,首先就要用好、用足教材。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隨意地處置教材。我們固然要摒棄“把教材視為‘圣經’,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傳統教材觀,但也要防止走向“隨心所欲地貶低教材、丟棄教材”這個極端做法。

【誤區】熟視無睹,可有可無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美好的家園”一課中,有一個游戲場,是一副環保棋。從起點到終點共有72步。其中進步的有:種植小樹,進3步;勸阻別人摘花,進2步;放飛小鳥,進5步;不吃青蛙,進3步;垃圾分類投放,進5步;閱讀環保書籍,進5步……退步的有:隨地吐痰退2步;亂扔香蕉皮退2步;使用一次性木筷子退1步;用彈弓打小鳥,退5步……

對于這個課本上現成的資源,三位教師分別做出了不同的處理:

師1:課堂上出示了一個大大的骰子,全班同學一起看著大屏幕下棋,以擲骰子的方式決定前進或后退,一直到下完這副棋。

師2:課結束后,教師出示了這副環保棋,課后請同學們自己去玩。

師3:整堂課對這副環保棋一字未提。

【策略】珍視課本,講求實效

第四位教師執教這課時,是這么處理這個教材內容的:以同桌為單位,給每組同桌事先準備好這副環保棋。課上花了5分鐘時間讓他們下棋,下完后提問:

師:同學們,哪些是可以進步的?哪里是要退步的?

生答。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他們保護動物,所以要進……

生:因為他們破壞環境,所以要退……

等學生充分回答完之后教師進行總結提煉,從各種環保規劃升華到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家園。整堂課的設計就以此開始,以此為主線索。

前三位教師在處理這個課本資源時,師1看到了,但只作為一種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玩了一下。師2看到了,但作為課后的活動,鼓勵學生去下,至于學生會不會去下也就成了未知數。師3則無視于這一課本資源。只有師4正視了這個課本資源,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從游戲入手,對這副環保棋的使用進行了巧妙的改變利用,不僅以此作為這堂課的導入,而且還以此作為整堂課的紐帶,寓教與樂,最大化地、創造性地使用了這個現成的課本資源。

二、基于學情之“變”:須精選課外有效資源

借助一定的課外資源往往能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有趣,能更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教學效果。但在選取課外資源時,有些教師常常采用簡單的“拿來主義”,沒有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不注意對素材的解讀,在資源的應用過程中過于理論化,結果學生似懂非懂。這樣的資源必然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基于學情,精選課外有效的教學資源,并正確處理資源信息,把握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素質的提高服務。

【誤區】過于理論,霧里看花

一位教師在執教“美好的家園”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和人們之間的密切關系,以及破壞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后果”,該教師結合去年的霧霾天氣,選取了一個長達4分鐘的霧霾新聞視頻。新聞中對霧霾的形成和危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是對霧和霾進行了區分:霧是由水汽組成,不會危害健康;霾是由顆粒物組成,會危害健康。接著講述了霾產生的原因是社會化學能源的消費增多,大氣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最后還以北京地區為例,講述了PM2.5氣體產生情況:30%~40%是原始排放,20%~30%是大氣中的光化學轉化,30%~40%是區域輸送等。在整個觀看視頻過程中,全班學生鴉雀無聲,沒有一點共鳴。越到后來,學生的注意力越不集中。

【策略】貼近生活,求真求實

同樣教學“美好的家園”一課,另一位教師就巧妙地選擇了資源,她先播放了美麗的瓜渚湖視頻,伴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瓜渚湖一年四季最美的景色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我們聽到學生的歡呼聲:“哇,好美!這里我去過!好漂亮啊……”歡呼聲此起彼伏,一直到視頻播放結束。接著教師又出示了一張“霧霾中的瓜渚湖”圖片,一片模糊,甚至看不清那些美麗的花花草草,給原本美麗的瓜渚湖抹上了陰暗的色彩。

師:同學們,這就是霧霾天的瓜渚湖,你對霧霾了解多少呢?

生:霧霾天容易出車禍。

生:霧霾天我們不宜戶外活動。

生:霧霾中有許多有害的顆粒,會讓我們得呼吸道疾病,對我們的身體有害處。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生:人類不愛護環境。

……

兒童的生活是品德課程的基礎。尤其是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為起點,精選出符合兒童需要的課外資源,才能激活我們的品德課堂,否則將是無效課堂。在上述兩個案例中,前者在選取資源時遠離了孩子現有的知識水平,她所執教的對象僅僅是八九歲的兒童,對于霧霾的認識,不必分析得如此透徹,只要讓他們知道霧霾會危害人體的健康,引發許多呼吸道疾病以及霧霾天我們應該注意點什么就足矣。而她卻將“霧霾”這個不美好的事物進行了“深度挖掘”,結果與本課“美好的家園”的主題相距甚遠,無論對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是情感的培養都是不利的。而后者選取了美麗的瓜渚湖一年四季的美景,不僅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而且積極引導了學生真善美的情感,這是一種正面教育。對于霧霾的危害只用了一張對照圖就說明了問題,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要保護好我們美好家園的強烈情感,從而達成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立足課堂之“變”:須關注學生生成資源

《辭海》中解釋的“生成”是相對于“預設”“既定”的一種“自然形成”。所謂生成性資源是指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資源,它既不是教材上既定的產物,又不是教師預先設計好的,而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才生成的資源。而課堂只有動態的,才是美麗的。因此,我們要從課堂實際出發,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隨時改變教學活動,以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誤區】循規蹈矩,墨守成規

一位教師在執教一年級《品德與生活》“興趣與堅持”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堅持就是每天積累,持之以恒”,視頻播放了我國古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小時候練字的故事。他堅持每天練字,把十缸的水都給染黑了,終于成為了大書法家。接著提問:

師:看了故事,你想說什么?

生1:他非常能吃苦。(師:豎起大拇指)

生2:我要向他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師:真不錯)

生3:老師,我們班的王××也在練書法,他從中班就開始練了,去年還得了縣一等獎呢!(師:真的啊,這么能干)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說得很好,能染黑這十八缸水說明他練字時間很長,那么中間一定也會遇到許多困難,請大家充分想象,王獻之可能遇到什么困難?最后是怎么克服的?

生:……

【策略】就地取材,隨勢而變

同樣教學“興趣與堅持”一課,另一位教師則就地取材,及時抓住學生的生成資源,隨勢而變。課始,她用一個“采訪小明星”的活動導課。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個女孩在彈奏美妙的鋼琴曲(考出了六級),結束后提問:

師:你們知道這個小明星是誰嗎?(是老師的侄女,今年才讀三年級,已經考出了六級鋼琴,想知道她是如何苦練的嗎?等下我們來電話采訪她,誰愿意?生舉手)

生1:姐姐,你天天練鋼琴不覺得枯燥嗎?

電話回音:當然也會枯燥,但每次枯燥時,我就對自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堅持就是勝利。

生2:老師,我也有同感,我從中班開始就學中國舞,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特別是練基本功時,我柔韌性不好,經常練得很疼,但我一直堅持著。

師一聽班上居然有如此鮮活的例子,于是馬上改變了教案,說:原來我們班就有一個“舞蹈小明星”啊。能堅持三年真不容易,老師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同學們,讓我們來采訪這個“舞蹈小明星”,好嗎?學生更有激情了:

生1:這三年中,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舞蹈小明星:當我想放棄時,我就會看看別人是怎么練的,別人為什么會成功?從而鼓勵自己一定要加油。

生2:跳舞會不會受傷?

舞蹈小明星:一般不會,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也會受傷。

生3:你能給我們展示一下你的拿手戲嗎?

舞蹈小明星:那我就做幾個基本功動作吧,說完在講臺邊做了一個橫叉,下腰,前后翻。那難度,那軟度使每個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

……

上一篇: 青年教師論文 下一篇: 英語學習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 亚洲精品AⅤ视品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五月开心综合 | 最新国产成年人小视频 | 亚洲天堂性AV在线 |